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推荐14篇)

2023-03-15 11:58: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推荐14篇)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 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1938年10月的一天,白求恩率领的医疗小分队冒着漫天飞雪,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傍晚.他们来到雁北(山西北部)灵丘县河浙村九旅后方卫生部。进了屋,白求恩一边脱雨衣,一边对古部长说:“走,我们到病房看一看。”

“休息一下再去吧!”古部长回答道。

白求恩十分严肃地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伤员在等着我们呢。”

医护人员见他很坚决,只好和他一起走进了病房。白求恩不顾白天行军的劳累,一口气检查了三十多个伤员,其中有五名需要立即动手术。白求恩饭也顾不上吃,就开始做手术。

战地手术室,条件很简陋,当中挂着一盏汽灯,室内正中放着一张石头制成的手术台。一个叫萧天平的战士已躺在手术台上,他脸色惨白,左大腿满是脓血的绷带,伤口里散发着一股腥臭味,绷带处还露出一根长骨头。白求恩知道,这是由于没有及时上夹板造成的。他把手里的止血钳扔在桌上,满脸怒色地说:“为什么不上夹板?因为伤口恶化,左腿要锯掉呀!”

古部长小声地说:“这实在是因为条件太差了,夹板不够用……”

直到深夜12点,白求恩做完最后一例手术后才草草地吃了饭。

还有一个叫许庆成的战士,他在战斗中右手受伤,流血不止,处于昏迷状态。他躺在担架上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叫着:“白……大夫……”他失去了知觉。大家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医生走到他跟前,掀开被子一看,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担架上流了一大摊血,右胳臂断了,只有筋肉还连结着,上面全是泥土。凭着他的经验,这伤员已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白求恩从几十里之外匆匆赶来了,嘴里说着:“孩子,我来了!”说完迅速检查伤情,立即进行手术。这时,伤员体温很高,生命已经很危险了,马上输血,伤员的生命还能救活!在场的医护人员纷纷要求献血,白求恩坚定地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快点准备吧!”大家坚决不同意。“别耽误时间了,救伤员要紧。’油求恩微笑着说。

鲜血,白求恩大夫的300CC鲜血,缓缓地流进中国战士的血管里。

伤员得救了,白求恩高兴地说:“能救活一个战士,就等于消灭许多敌人。”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2

作者:朱维山

一. 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练习。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横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它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1.填空:从( )可以看出当时环境非常危险,但是白求恩不顾自己安危,仍然坚持为伤员做手术。此时白求恩的神态是( )的,相貌是(),动作是()。2.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当时环境的危险?二. 写一段话,描写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怎样在不利的环境下工作、学习的,注意把动作、神态、相貌都写具体。学习小结: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了一棒,被我军消灭了500多人。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颗炮弹落在小庙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站在手术台旁边。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腹中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盆子里。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一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你离开这里,也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啊。”白求恩说: “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就是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战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小时。思考.练习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2 找出在下列三种情况下,描写白求恩仍坚守手术台的句子,认真读一读,再交流一下从中体会到什么。(1) 当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时;(2) 当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时;(3) 当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时。3 读一读课文里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一想这三个词语在课文里能不能调换,再用词语各说一句话。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了解第三自然段中白求恩大夫的一段话的意思。

2、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白求恩大夫忘我工作,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战斗的紧张激烈。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前我们先观看一段录像:剪辑影片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片段。

2、介绍画面内容。

二 理解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环境的句子。

1、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环境的句子。

a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b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c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3、反复读以上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带点的词句中体会白求恩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危险)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况越来越危急,语速越来越快。

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挑战读——齐读。

三 理解白求恩大夫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是怎样做手术的。

1、再次朗读课文,画出描写白求恩怎样做手术的句子。

2、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听,抓重点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

a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b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c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d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谁能抓住重点词语谈谈你的体会?

第一个句子抓“仍然”“镇定”“敏捷”体会白求恩的不怕危险,忘我工作,医术高明。

第三、四个句子抓“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连续”体会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四个句子。

指名读——评价——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四、探究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1、请两个同学分别读师卫生部长与白求恩的对话,其他同学思考:白求恩的话主要意思是什么?

(白求恩不肯撤离手术台)

2、“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

3、既然不时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4、你对“阵地”一词是怎么理解的?(军队了战斗而占据的地方)

5、阵地对于战场意味着什么?(不能丢失,很重要)

小结:白求恩把做手术救伤员看成是打仗一样重要,白求恩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6、你能说说——是——的阵地吗?

7、讨论: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

小结: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

8、朗读白求恩说的话,要坚决有力,读出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

六、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深情讲述:白求恩大夫在中国的这两年里,常常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他对同志无比热忱,抢救了无数受伤战士,培养了大批的医务干部,为中国的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在一次抢救伤员的过程中他不幸感染,离开了我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人们修建了白求恩纪念馆。

在这次大地震中,也有许多国际友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帮助搜救幸存人员,抢救伤员,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4

知道我上课的内容是《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我有点不知所措。原因有几点,一是我带的这个班已经是五年级,有两年没有接触三年级的内容了。一下子要给三年级的小朋友去上课,在语言上就是一次挑战。二是这篇课文的下调,被编写到三年级教材里,作选读课文用。我几天几夜没有揣摸出编者的编写意图。虽然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但肯定不能像教五年级的学生一样来教三年级,所以在理解教材上有很大的难度。三是课改虽然进行了五个年头,但岳阳地区的四五六年级大都一直在使用原来的教材,虽然有所改动,但与正在使用的人教版的实验教材相比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理念上我有差距。

尽管有这些难度,我还是尽量利用《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利用这次机会,作了大胆的尝试,还表达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表达我对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理念。我设计《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有以下几点特色:

一、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新颖

这篇课文到底要让学生学习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这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虽然可以做到个性的体现,但也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能乱来。我是这样确实这课的教学目标的: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已掌握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理解词语的习惯。

4、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初步感受作品中白求恩大夫的形象。

其中前面三点和大家都差不多,但第四点大家不一定会有,而我却把“初步感受作品人物的形象”这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这是我在设计理念上的最大特色。我觉得小学语文的教材里,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很多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的经典之作,在很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里,都有一个突出的鲜明的人物形象。语文老师在上这些课的时候,应该教会学生欣赏体会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从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入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震撼,受到感染与熏陶。并且这样的教学是非常有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篇篇典型而实用的范例,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堂的结构简单明快。

不管上课效果怎么样,我在备课时是非常简单而明快的。打仗这么激烈的事,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的拖泥带水。像白求恩大夫那样,争分夺秒,清清楚楚。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两个重点:一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的基本内容。二是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整节课堂由“阵地”引起,由 “阵地”而结束,所以结构简单清楚明快。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大家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我自己来说却是一次大的飞跃。

三、对教材的处理比较大胆。

这点可以体现在板书上。课后,我自己看了看板书,说实话,心里还真有点害怕。除了题目是课文内容外,其它没有一点是课文内容,全是教学方法,阅读方法的体现。我不知道这样的板书是对还是错,要得还要不得,只好让专家去点评。但我自己还是很得意的,因为我还没有看到过这么大胆的人。

还有一点,我觉得自己完全跳出了教材,站在一个高度俯视教材。例用这篇课文来传授我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学生怎么去阅读课文,怎样的阅读才是入心的,怎样的阅读才是简单的,而不是拘泥于课文的内容与情节上。教材对我来说就像数学课里的一道应用题,仅此而已,我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增加、扩展、忽略、删减等。给自己戴点高帽子吧:做课程资源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四、有几处细节设计比较新颖

不知上课的时候会怎么样,但在设计这几处教学环节时,自己很是得意与高兴。一是课堂的引入。紧紧抓住“阵地”一词,从理解,到运用,再设疑,呵呵,无疑让学生“挨了当头一棒”,有点发晕,心里知道,朦朦胧胧的,又说不清楚。好吧,说不清楚,那就接着往下看吧。中途还不让你说呢,要等到课堂快结束的时候再说。我还准备了一张精致的书签,送给那位幸运的学生,这四十分钟可真的不容易呀,心里面总想着这个问题,还不让说,要等到最后才能说。不奖励点东西能安抚那幼小的心灵吗。

二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要求具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但有点难,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说出课文内容呢。我在于永正大师那里受到启发。将错就错,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说说这段话里有哪些不对的地方,请你改一改。既概括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教会学生在阅读课文里要细心的道理。一举两得,岂不乐哉。

当然,教学设计与上课是两码事,设计得好,再新颖,也不能保证你的课上得好。以上内容权当自吹自擂孤芳自赏之语,作不了数的,敬请各位专家多多指导批评。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思想目标: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新词,读懂每句话。

能力目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课文。

1.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2.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

<学习生字>

老师: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想想自己是如何记忆生字的。

优优:我是用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忆生字的。

(1)运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的字有:

捧--棒 扔--仍 脸--险 妙--秒

(2)运用加偏旁方法记忆的字有:

击--陆 卖--续 木--休 束--速

老师:你的记忆生字的方法很好。老师在这里还想提醒大家注意这几个字的笔顺:

“断”左边要先写“米”再写“ ”。

“陆”右边第三笔是“丨”上下都要出头,不要分两部分错写成上边“土”下边“山”

“仍”共四笔,第三笔是“ ”

优优:老师提示得很对,我也想提醒大家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

“仍然”的“仍”应读réng,不读rēng。

“腹腔”的“腹”应读fù ,不读fǔ。

老师:优优预习生字很全面。下面我们来学习词语。

<理解、积累词语>

激烈--急剧的,强烈的。课文中修饰战斗进行的程度,说明战斗打得很厉害。

腹腔--体腔的一部分,同称肚子。

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老师:优优,你知道白求恩这个人吗?

优优:我通过查找资料知道,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 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泽东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德和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老师:通过找资料了解了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为我们下面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优优,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问题吗?

优优:老师,我查过字典,“阵地”是指军队为了进行战斗而占据的地方,通常设有工事。而手术台是医生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与军队打仗没什么关系。那白求恩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呢?

老师:你提的问题正是课文的重点,让我们一起来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来看一下,白求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话的。

优优:是在他工作环境越来越危险,卫生部长再三请求撤离小庙的情况下说的。

老师:课文是怎样描写白求恩的危险环境的?能找出来读读吗?

优优:我在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里找到:

(1)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2)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3)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老师:是啊!情况这么危险,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呢?从中你懂了什么?

优优:白求恩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工作着,而且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他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他把自己当作了一名抗日战士,更把手术台当作了自己工作的阵地。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阵地,不顾疲劳全力抢救伤员,说明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他把中国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我从他身上看出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老师: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永远怀念他。

<作业指导>

课后练习3. 把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想这三个词在课文里能不能调换,为什么?再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造句。

老师:这道题有几个要求?

优优:有三个要求。(1)画句子。(2)思考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并回答为什么。(3)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老师:我们来做第一个小题。优优,你找到有这三个词语的句子了吗?

优优:

(1)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2)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3)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老师:这三个词语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能调换吗?

优优:不能。因为这三个词语除了有相同的意思,还有不相同意思。“陆续”指中间有间隔,战士受伤不可能是毫无间隔性的;“继续”指原来做某件事,中间被其他的事耽搁后,接着再做下去。“连续”指不间断地做下去。

老师:知道了他们的不同点就可以使我们造句时恰当使用。

优优:我来造句子。

陆续--早上七点钟,同学们就陆续进入校门,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

继续--王老师出院后又回到学校,继续做我们的班主任。

连续--昨天中午,我们班和六班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六班连续几次发动进攻,都没有突破我们班的防线。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 多音字组词

二. 找出并改正错别字。

陈思( ) 肯求( ) 结速( )

站斗( ) 烟务( ) 迅束( )

三.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爱模仿的小亨利

90多年前,加拿大诺尔曼大夫的小孙子诞生了,他叫亨利,诺尔曼是个外科医生,常用各种动物来进行解剖。小亨利从小就想当一名外科医生,也常请人给他抓些苍蝇、蜻蜓、麻雀来学解剖。

一个星期天,屋子里忽然飘出一阵血腥味来。妈妈感到很奇怪,这是什么怪味道?就到处找呀找呀,一直找到顶楼。原来,小亨利正在一张长条桌上细心地用刀拨弄着牛腿。

亨利见妈妈来了,就说:“我要把它解剖开来,用牛腿骨做标本。”妈妈问他为什么要搞这些东西,小亨利指着房门,对妈妈说:“你看,我是个外科医生呀!”妈妈这才发现,他已经把爷爷当外科医生时用的铜牌,挂在自己的门上了。

他向家里的人宣布:“以后不要叫我‘亨利’了,要叫我‘诺尔曼大夫!’”爷爷听了,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好,有出息!”

小亨利爱学习,爱模仿,长大后,一面工作,一面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愿望,成了全加拿大闻名的技术高明的外科医生。这个小亨利,就是后来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

1. 选词填空。

(1)模_______(仿 方) 血________(星 腥)

闻_______(铭、名) 宣____( 、布)

2. 白求恩大夫是哪国人?他小时候叫什么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亨利为什么能成为加拿大闻名的技术高明的外科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多音字组词

二. 找出并改正错别字。

陈思(沉) 肯求(恳) 结速(束)

站斗(战) 烟务(雾) 迅束(速)

三.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爱模仿的小亨利

90多年前,加拿大诺尔曼大夫的小孙子诞生了,他叫亨利,诺尔曼是个外科医生,常用各种动物来进行解剖。小亨利从小就想当一名外科医生,也常请人给他抓些苍蝇、蜻蜓、麻雀来学解剖。

一个星期天,屋子里忽然飘出一阵血腥味来。妈妈感到很奇怪,这是什么怪味道?就到处找呀找呀,一直找到顶楼。原来,小亨利正在一张长条桌上细心地用刀拨弄着牛腿。

亨利见妈妈来了,就说:“我要把它解剖开来,用牛腿骨做标本。”妈妈问他为什么要搞这些东西,小亨利指着房门,对妈妈说:“你看,我是个外科医生呀!”妈妈这才发现,他已经把爷爷当外科医生时用的铜牌,挂在自己的门上了。

他向家里的人宣布:“以后不要叫我‘亨利’了,要叫我‘诺尔曼大夫!’”爷爷听了,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好,有出息!”

小亨利爱学习,爱模仿,长大后,一面工作,一面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愿望,成了全加拿大闻名的技术高明的外科医生。这个小亨利,就是后来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

1. 选词填空。

(1)模仿(仿 方)血腥(星 腥)

闻名(铭、名) 宣布( 、布)

2. 白求恩大夫是哪国人?他小时候叫什么名字?

白求恩大夫是加拿大人,他小时候叫亨利。

3. 小亨利为什么能成为加拿大闻名的技术高明的外科医生?

因为小亨利从小就想当一名外科医生,也常常请人给他抓苍蝇、蜻蜓、麻雀来解剖,他爱学习,爱模仿,长大后,一面工作,一面学习,终于成为了加拿大闻名的技术高明的外科医生。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 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7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不仅要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规范的语言,而且要以教材为例子,充分挖掘、发挥教材内容的育人功能,让教材中善的、美的、真的内容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滋养学生善的、美的心灵。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德育功能的体现,绝不是脱离语言形式理解的架空分析和直接灌输,而是语言形式和人文内涵水乳交融的体味和感悟。

预设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流程预设:

一、揭题导入

1、谈话

2、板书课题。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简介白求恩。从国籍这个角度看,他是我们的客人吗?

3、打开书,快速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白求恩说的哪些话跟题目有关系?

出示句子:(齐读)

手术台是医生是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师:读了刚才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反问句)你是眼睛真亮,谁能把藏在这个问号里的意思读出来。

师:你读得真棒!知道白求恩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生转换句式。

4、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阵地应该是个怎样的地方?(炮火纷飞,硝烟弥漫,要流血和牺牲的地方)

师:你说的真好,那你们觉得白求恩的手术台旁有没有危险呢?(有)

二、潜心会文,感受“危险”,感动“坚守”

感受“危险”

1、过渡:是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有这样的体会?请你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并读一读。

交流: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师:读着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是呀,白求恩所在的小庙是多么的危险呀,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选择其中之一进进行行重点朗读。

师:再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新发现?(情况越来越危险)

感动“坚守”

2、过渡:是呀,小庙已经摇摇愈坠,小庙已经岌岌可危,在这里多呆一刻,都有生命的危险,在这里多呆一刻,都有被落下来的炮弹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险。撤离迫在眉睫,撤离刻不容缓。可是,身处险境的白求恩撤离了吗?(没有),那他在做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地再读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从画出的白求恩的言行中,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重点交流以下句子: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从白求恩的动作当中,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毫不慌张)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你能读出这份镇定自若吗?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是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想:白求恩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这几句话?(毫不犹豫,坚定,对工作极端负责)那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读着,读着,白求恩那鲜活的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随机指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师长让你离开,你为什么还不离开呢?

火快烧到手术台了,小庙也快要倒塌了,请您离开吧?

白求恩同志,这里有生命危险,难道你不怕吗?

白求恩同志,您是外国人,我们要为你的安全负责,让您离开是师长对您的关心呀!

师:听着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真是感动,觉得你们真正走进了白求恩的心里。同时,我们也不禁对他肃然起敬。让我们再次读读这句话,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呢?(不知疲倦,不顾个人安危)

读出你的感受来。

3、过渡: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而,出示: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师:同学们,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时?想象一下,还有三小时白求恩在干什么?

师:是呀,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同学们,这该是怎样的六十九个小时?

三、延伸拓展,感叹“精神”

1、白求恩在是国只待了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却留下了无数让人感动的故事。出示资料: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1938年10月的一天,白求恩率领的医疗小分队冒着漫天飞雪,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傍晚.他们来到雁北(山西北部)灵丘县河浙村九旅后方卫生部。进了屋,白求恩一边脱雨衣,一边对古部长说:“走,我们到病房看一看。”“休息一下再去吧!”古部长回答道。

白求恩十分严肃地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伤员在等着我们呢。”医护人员见他很坚决,只好和他一起走进了病房。白求恩不顾白天行军的劳累,一口气检查了三十多个伤员,其中有五名需要立即动手术。白求恩饭也顾不上吃,就开始做手术。

有一个叫许庆成的战士,他在战斗中右手受伤,流血不止,处于昏迷状态。他躺在担架上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叫着:“白……大夫……”他失去了知觉。大家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医生走到他跟前,掀开被子一看,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担架上流了一大摊血,右胳臂断了,只有筋肉还连结着,上面全是泥土。凭着他的经验,这伤员已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白求恩从几十里之外匆匆赶来了,嘴里说着:“孩子,我来了!”说完迅速检查伤情,立即进行手术。这时,伤员体温很高,生命已经很危险了,马上输血,伤员的生命还能救活!在场的医护人员纷纷要求献血,白求恩坚定地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快点准备吧!”大家坚决不同意。“别耽误时间了,救伤员要紧。’油求恩微笑着说。

鲜血,白求恩大夫的300毫升鲜血,缓缓地流进中国战士的血管里。伤员得救了,白求恩高兴地说:“能救活一个战士,就等于消灭许多敌人。”

同学们,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抢救伤员时,不慎刺破手指,感染上病毒,高烧、呕吐不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白求恩忍受着巨大的病痛;安排好了如何组织手术队支援前线,并给上级写下了最后的遗嘱,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白求恩因治疗无效,牺牲在一户农家的土炕上。

你们读了以后,觉得,他是我们的客人吗?(讨论)

白求恩牺牲了,他倒在了自己工作的岗位上,他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但他坚守住了自己的阵地,他用自己的生命铿锵有力说:

“手术台是医生是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赞扬道,白求恩同志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学习的人。他的这种精神就是国际主义精神!同学们,让我们学习白求恩的这种精神,让他的话永远响在我们耳畔:

“手术台是医生是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最后,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读余年峰这首纪念白求恩的诗歌,一起来缅怀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白求恩(解读<纪念白求恩>)

余年峰

是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是谁?不畏强暴,帮助抗战

是谁?不顾年迈,毫不利己

是谁?不图安逸(yì),专门利人

是谁?不分昼夜,救死扶伤

是谁?不喜自吹,满腔热忱(chén)

是谁?不忘沟壑(hè),迎风斗雪

是谁?不幸殉(xùn)职,精神传诵

是谁?是谁?是谁?

他就是白求恩!

四、坚守自己的“阵地”

同学们,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那么

( )是教师的阵地。

( )是学生的阵地。

( )是工人的阵地。

( )是农民的阵地。

……

师结:人生是一个舞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块阵地。我们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阵地?我相信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定会有所感悟……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8

之一

佚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 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9

启发思考:

1、默读第三自然段(重点段),思考:当时的战斗情况怎样?

2、在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讲了几次话?画出来,读一读。

3、引读。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白求恩说——。

4、(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讲的两段话。齐读。思考: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生: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讲白求恩不肯撤离阵地。

生: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阵地,他不能离开阵地,他要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

师:“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

生:“手术台”是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的工作台,“阵地”是打仗的地方,不是一回事。

师: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而且课题也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生:这是比喻句,把手术台比做阵地。

生:这里的阵地就是岗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工人叔叔的岗位在工厂,农民伯伯的岗位在田野,老师的岗位在课堂,医生的岗位在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生: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丢失的。解放军叔叔打仗时“人在阵地在”。白求恩决心不离开手术台,冒着生命危险给伤员做手术,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师:也就是说,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

生:(齐)手术台就是阵地!

展开想象。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时?

生:三天三夜共有七十二个小时。

师:想象一下,还有三小时白求恩在干什么?

生:白求恩可能利用这短短的时间喝点水,啃一点干粮,又接着做手术。

生:这三个小时里白求恩探望伤病员,看手术后他们的病情怎样。

生:白求恩在给手术刀、镊子、盘子等进行消毒,为新的手术做准备工作。

生:白求恩利用这短暂的时间组织已经动过手术的伤员安全转移。

师: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反思:

我从疑入手,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我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讨论后一个问题,又提出两个疑问:“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他跟谁是一家人?”

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以疑激趣”的结果,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2、学习作者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什么是“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是谁的阵地?

二、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四、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

气焰嚣张当头一棒几发炮弹淹没仍然敏捷迅速争分夺秒

注意以下多音字:挨大血发弹空没

五、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

六、作业:读熟课文,继续了解背景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回顾课文大意。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

三、引导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一)指导学习第二段。

1、默读,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白求恩是怎样做的?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谈谈感受,小结:

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二)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情况万分危急,白求恩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3、重点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

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

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

4、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自学第四自然段,小组交流。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讨论:“三天三夜”与工作了“69个小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分组朗读描写“环境”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六、积累和运用。

找出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想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再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七、课外扩展。

引导学生课外收集周围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模仿课文,以“——就是阵地”为主题交流并进行练笔。

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陆续——迅速——关心——镇定——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结束——同意——迅速——敏捷——

三、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1、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上,硝烟滚滚,(),小庙被烟雾()了。白求恩仍然()地站在手术台旁。

2、敌机()地在()吼叫,炮弹()地在周围爆炸。

3、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扑过来。白求恩仍然()的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四、课文中的三次战斗环境和气氛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白求恩的()、()的崇高品质。

五、读下面的一段话,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仍在盘子里。

1、从哪里看出白求恩的“镇定”?

2、白求恩为什么能这样镇定?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默读朗读课文,借助填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等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

【教学建议】

1、课文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全文共5节。第一节交待了事情的发生,最后一节交待了事情的结果。而2、3、4节交待了事情的经过。本文结构清晰,重点段落2、3、4节中都有环境描写,并描写了白求恩大夫坚持工作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文中还配有一幅插图:白求恩大夫正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从他那弯成弓形的身体、双手正在忙碌的样子;从他那目不转睛的神态,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

2、本文所叙述的事情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因此在讲读课文前应向学生介绍事情发生的背景。学生也可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同学之间交流资料来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

本文段式基本相同。可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的填空练习,抓住环境变化,体会情况越来越紧急,临时救护伤员的小庙越来越危险,再通过分析白求恩的表现(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白求恩忘我的工作热情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在学习课文第3节,分析白求恩的表现时,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他的语言进行质疑: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是加拿大人,是八路军的客人,可是他为什么自己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解决疑问,战士在阵地上与敌人展开搏斗,赢得战斗的胜利,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前与死神搏斗,挽救伤员的生命,所以他要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而且他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看作是自己的事业,从而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在完成填空练习时,因为学生是第一次学习归纳,所以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划出描写白求恩表现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可以分别填入“白求恩镇静地站在手术台旁给伤员做手术”,“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不能离开。他继续为伤员做手术”,“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3、“词句活动室”中的第一题可以在学完课文后进行,先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再进行填空;第二题可以在学习课文第3节时,结合分析白求恩大夫的表现进行,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反问句的作用,而不要停留在机械地操练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上。

4、“语言直播厅”的说话练习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合理想像,结合课文内容进行。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

联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汇。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第2、3、4自然段,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

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说的话。

四、教学辅助手段

CAI课件

五、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设计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阵地”,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体会:阵地是战士保卫祖国,消灭敌人的战斗的地方。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丢失的。解放军叔叔打仗时常常说“人在阵地在”。)

请你再读课题,想一想:把哪儿当成了阵地?(手术台)“手术台”是专门用来干什么的地方?(医生抢救病人、为病人动手术的地方)

当你读课题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呢?(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怎样战斗的呢?……)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学习课文后就可以知道了。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课题是由谁的话演变而来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学生读文后,明白:“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由白求恩大夫的原话“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演变而来的。他是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不撤离时说出来 的。)

2、简介白求恩。(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出示句子:“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请你读一读白求恩大夫说的这句话,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同桌讨论。

(这里的阵地就是岗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工人叔叔的岗位在工厂,农民伯伯的岗位在田野,老师的岗位在课堂,医生的岗位在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这句话是比喻的说法。白求恩大夫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地方。这句话充分地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对工作的极端负责。)

(三)抓住重点,精读感悟

1、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最能感受到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和对工作的极端负责?请默读课文,找到有关的语句并画出来 。(学生默读勾画)

2、画完的同学把自己找到的语句有语气地读一读,体会当时的感受。(生自读体会)

3、请你在四人小组中把自己找到的语句读一读,然后谈谈感受。(学生小组讨论,谈自己的感受。)

4、请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从哪儿可以感受到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对工作的极端负责?谁愿意把自己最感动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听?(在学生读自己最感动的语句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指导朗读,以便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①“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②“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板书:情况 :危急 镇定)

③“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板书:更危急 坚守阵地)

④“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火苗向手术 台扑过来。”“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板书: 十分危急 争分夺秒)

⑤“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5、课中小练习:区分“陆续、继续、连续”

在课文中出现了:陆续、继续、连续这几个词,它们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但是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你能分清它们的不同之处,选出正确的词来填空吗?

出示课件:自由练习填空,分清三个词的差别。

我军的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低下头,( )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 )工作了69个小时。

(四)引导争论,再次感悟

在“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那样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师卫生部长恳求白求恩离开阵地,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究竟白求恩大夫是不是我们的客人?那为什么他要说自己不是客人呢?不是客人,那又是什么人呢?请大家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各抒已见:白求恩是加拿大人,来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当然是我们的客人。可是他不把自己当作客人,而是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所以他又不是客人。)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五)存疑探索,延续兴趣

1.总结全文。

学完了这篇课文,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工作的故事,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他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国际主义精神。

2.存疑探索,指导阅读。

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对同志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次为伤员做手术时不幸中毒,以身殉职。毛主席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号召全国人民向白求恩学习。你们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吗?课后你们可以到图书馆去借一借有关介绍白求恩事迹的故事书,以便增加对白求恩大夫的了解。

板书设计:

30 手术台就是阵地

情 况: 危急 → 更危急 → 十分危急

白求恩: 镇定 → 坚守阵地 → 争分夺秒

对工作认真 对同志热忱

国际主义精神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3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成一种负担。有经验的老师往往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从疑入手,一开始就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谁把手术台当做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学生通过质疑,对课文产生了悬念,激起了学习的兴趣。接着,又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学习过程中再次引导学生思考:白求恩大夫在给伤员作手术是面临着怎样危险的环境?“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经过积极思维,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不把自己当做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

这节课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以疑激趣”的结果,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不足之处,设计的问题有些零散,面对三年级的孩子有些颇深,存在着老师牵者学生走的迹象,还应该把阅读放在主体位置,适当进行些分析即可。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 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