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推荐3篇)
2022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 篇1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xx-20xx)》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共同研发,由邱均平等编著。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排行榜。包括主旨论文“中国大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质量、效益、国际化——20xx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启示”、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总表)、中国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分表)、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等10个方面的201个排行榜。第二部分,全国各大学概况、各类排名结果及联系方式。第三部分,附录。提供了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自行研制的“本科专业新旧名称对照表”。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xx-20xx)》从10个方面全面、系统、客观地评价了国内119所重点大学(包括20所一流大学)、599所一般大学和262所民办院校竞争力、11个学科门类和192个专业的实力和水平。《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xx-20xx)》评价指标合理,方法科学,数据准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资料翔实,权威性高,适用面广,可供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培训机构、广大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阅读使用。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排行榜
中国大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质量、效益、国际化——20xx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启示
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前100强)
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排行榜(前100强)
中国重点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总表)
中国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分表)(前20%)
哲学(66)
经济学(497)
法学(524)
教育学(362)
文学(664)
历史学(210)
理学(611)
工学(634)
农学(171)
医学(216)
管理学(667)
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192个)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68)
010102逻辑学(7)
010103宗教学(7)
020xx1经济学(285)
020xx2国际经济与贸易(433)
020xx3财政学(78)
020xx4金融学(230)
020xx5国民经济与管理(16)
020xx7保险(60)
030101法学(434)
030201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6) 030202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8) 030301社会学(75)
030302社会工作(186)
030304人类学(2)
030401政治学与行政学(95)
030402国际政治(47)
030403外交学(9)
030404思想政治教育(246)
040101教育学(205)
040102学前教育(121)
040103特殊教育(14)
040104教育技术学(194)
040201体育教育(249)
040202运动训练(70)
040203社会体育(148)
040204运动人体科学(30)
040205民族传统体育(35)
050101汉语言文学(428)
05010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9)
050105古典文献(11)
050201英语(608) 050202日语(286) 050203德语(65)
050204法语(74)
050205俄语(90)
050206阿拉伯语(13) 050207西班牙语(22) 050208朝鲜语(57) 050209其他语种(33) 050301新闻学(266) 050303广告学(202) 050304编辑出版学(53) 050305传播学(40) 050401音乐学(302) 050406美术学(317) 050408艺术设计(449) 050409舞蹈学(112)
050414戏剧影视文学(47) 050420广播电视编导(75) 050422艺术学(18) 050423影视学(204) 060101历史学(209) 060102世界历史(15) 060103考古学(28) 060105民族学(20)
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420) 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404) 070201物理学(270) 070202应用物理学(162) 070301化学(271) 070302应用化学(309) 070401生物科学(246) 070402生物技术(284) 070403生物信息学(21) 070501天文学(3)
070601地质学(23) 070701地理科学(112)
07070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28)
070703地理信息系统(130) 070801地球物理学(16)
070901大气科学(13)
071001海洋科学(24)
071101理论与应用力学(24)
07120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308) 071202微电子学(42)
071203光信息科学与技术(102) 071205信息安全(67)
071401环境科学(202)
071402生态学(53)
071501心理学(62)
071502应用心理学(164)
071601统计学(178)
071701系统理论(1)
071702系统科学与工程(8)
080101采矿工程(28)
080102石油工程(12)
080103矿物加工工程(21)
080104勘查技术与工程(32) 080105资源勘查工程(30)
080106地质工程(36)
080201冶金工程(29)
080205材料科学与工程(280)
08030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36) 08030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44) 080303工业设计(253)
080305机械电子工程(78)
080306车辆工程(114)
080401测控技术与仪器(186) 080501热能与动力工程(136) 080502核工程与核技术(18) 080503工程物理(9)
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99) 080602自动化(277)
080603电子信息工程(405) 080604通信工程(346)
0806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70)
080607生物医学工程(85) 080611软件工程(245)
080701建筑学(171)
080702城市规划(135)
080703土木工程(275)
080704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31) 080801水利水电工程(51) 08080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38) 080803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19) 080901测绘工程(74)
081001环境工程(266)
081002安全工程(94)
081101化学工程与工艺(224) 081102制药工程(161)
081201交通运输工程(146) 081203油气储运工程(17) 081206轮机工程(17)
081301船舶与海洋工程(27) 081401食品科学与工程(198) 081402轻化工程(46)
081403包装工程(66)
081405纺织工程(35)
081406服装设计与工程(82) 081501飞行器设计与制造(22) 081701工程力学(71)
081801生物工程(218)
081901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41) 081902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9) 081903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17) 081904农业水利工程(29) 0820xx森林工程(11)
0820xx木材科学与工程(16) 090101农学(68)
090102园艺(85)
090103植物保护(53)
090104茶学(12)
090201草业科学(28)
090301林学(35)
090302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23) 090401园林(110)
09040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4) 090403农业资源与环境(48) 090501动物科学(75)
090601动物医学(58)
090701水产养殖学(49)
090702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10) 100101基础医学(26)
100201预防医学(76)
100203妇幼保健医学(11) 100204营养学(13)
100301临床医学(130)
100302麻醉学(44)
100303医学影像学(75) 100304医学检验(79)
100306眼视光学(14)
100307康复治疗学(30) 100308精神医学(11)
100401口腔医学(77)
100501中医学(47)
100502针灸推拿学(35) 100503民族医学(7)
100505中西医临床医学(38) 100601法医学(26)
100701护理学(143)
100801药学(134)
100802中药学(72)
100803药物制剂(62)
110101管理科学(70)
11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94) 110104工程管理(271)
110201工商管理(386)
110202市场营销(424)
110203会计学(437)
110205人力资源管理(220) 110206旅游管理(314)
110209电子商务(230)
110210物流管理(166)
110301行政管理(225)
110302公共事业管理(373)
110303劳动与社会保障(119)
110304土地资源管理(69)
110401农林经济管理(66)
110501图书馆学(30)
110502档案学(32)
110503信息资源管理(4)
第二部分 全国各大学概况、各类排名结果及联系方式 北京市(62所)重点大学
10001北京大学
10003清华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019中国农业大学
10007北京理工大学
10004北京交通大学
10008北京科技大学
10013北京邮电大学
1003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0030北京外国语大学
10005北京工业大学
10045中央音乐学院
10053中国政法大学
10010北京化工大学
10032北京语言大学
10026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34中央财经大学
11414中国石油大学
10033中国传媒大学
10052中央民族大学
10048中央戏剧学院
10047中央美术学院
10043北京体育大学
10042国际关系学院
10022北京林业大学
一般大学
10025首都医科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
10046中国音乐学院
10040外交学院
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123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1004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0011北京工商大学
10050北京电影学院
11417北京联合大学
10051北京舞蹈学院
10029首都体育学院
10009北方工业大学
10018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10016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1245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10012北京服装学院
1003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162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00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0049中国戏曲学院
10037北京物资学院
10015北京印刷学院
10020北京农学院
11149中华女子学院
10023北京协和医学院 民办院校
11418北京城市学院
12733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12802北京吉利大学
12564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 12566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13703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13728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12565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12568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10284南京大学
10286东南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10285苏州大学
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307南京农业大学
10288南京理工大学
10294河海大学
10316中国药科大学
10299江苏大学
10295江南大学
103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般大学
11117扬州大学
10291南京工业大学
10312南京医科大学
10298南京林业大学
10315南京中医药大学 10293南京邮电大学
10320徐州师范大学
10327南京财经大学
10304南通大学
10289江苏科技大学
10331南京艺术学院
10292江苏工业学院
……
民办院校
辽宁省(50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山东省(62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湖北省(43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广东省(56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陕西省(49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河北省(44)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浙江省(36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四川省(40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河南省(40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安徽省(38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黑龙江省(32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湖南省(36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吉林省(27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天津市(19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28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福建省(37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云南省(25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江西省(25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山西省(22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重庆市(21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贵州省(18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甘肃省(14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内蒙古自治区(17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所)重点大学 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宁夏回族自治区(6所)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海南省(8所)一般大学
民办院校
青海省(3所)一般大学
西藏自治区(3所)一般大学
第三部分 附录
……
2022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 篇2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有了较大提升,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也稳步提高,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与此同时,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高等教育管理,高校之间的竞争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各界都迫切希望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及其在同类高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高校及其学科专业的质量和水平,是政府部门、高校领导、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摆在教育评价机构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份具有社会公信力的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定量依据,为各高校准确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明确改革方向提供翔实的参考,为广大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提供报考指南,为社会各界了解高校、引导社会资金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理流动提供快速通道。这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高校的准确定位与有序竞争,满足考生和家长的信息需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着“加强社会评价、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竞争发展、服务和谐社会”的宗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按年度连续发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目前,本系列评价报告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我们于最近研发了《中国大学及学科专、〔巨评价报告20xx--20xx))。我们以教育部20xx年5月公布的420xx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和《全国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为依据,将879所普通本科院校(将分校合并后共875所,包括131所重点大学,645所一般大学,99所民办本科院校)、287所独立学院、1266所高职高专院校@4-分校合并后共1265所)和325所民办专科院校作为此次大学评价的对象。同时,我们还按照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xx年)》,对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二级学科)、专业类(一级学科)和学科门类进行了评价。本书在附录中提供了教育部20xx年9月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以便于读者了解新旧专业名称的变化。
在去年的大学评价中,我们首次以一般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教学与科研6:4的比例)为基准,对包括13l所重点大学在内的839所普通高等院校进行排名,为一般大学及民办本科院校了解自身在全国的整体排名提供了参照,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此次大学评价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优化,以重点大学的评价指标和权重(教学与科研比例变为4:6)为基准,对875所普通高等院校(包括13l所重点大学,645所一般大学,99所民办本科院校)进行排名,以便于一般大学及民办本科院校更好地看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准确、权威性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广泛的参考价值。
第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和国际化的评价标准。从20xx年开始,在科技创新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评价中,一直以“投入一产出一效益”为主线(其中,“效益”一级指标包括“人均产出率”和“万元产出率”两个二级指标),坚持绝对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相结合,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信力。在本次大学评价中,我们坚持一贯的做法,同时更加重视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系,在专业评价中我们更加看重增量,即上次大学评价到现在的时间区间内学校的进步,而在大学评价方面则充分考虑存量,即学校已有的各项基础性指标,以质量、效益和国际化为导向开展评价。
第二,内容全面、系统,是目前国内最详尽、排行榜最多的大学评价报告。本书的评价对象覆盖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所有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院校、独立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涉及院校总数达到2427所,而且还从多个方面评价了875所普通本科院校分工。种类型、12个学科门类和92个专业类的实力和水平。从地区、学校、学校类型、科技创新竞争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等角度共产生593个排行榜,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我国大学及学科专业的创新与发展现状。
第三,继续采用排名位次与等级相结合的表示方法,保持评价结果表达的合理性和充分性。在专业评价中,我们按照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二八律)和高校专业教育的分布特点,将各大学的专业实力和水平依次分为5个等级:①5女为重点优势专业单位,即排在前5%以内的高校;②4T真r为优势专业单位,占总数的工5%,即排在前6%至2。%之间的高校;③3女为良好专业单位,占总数的3。%,即排在前2工%至50%之间的高校;④2女为一般专业单位,占总数的30%,即排在5工%至80%之间的高校;⑤工T真r为较差专业单位,占总数的2。%,即排在8l%至100%之间的高校。对于3女的高校,只给出名单,不列出排名;对于2女和工女的高校,不再列出高校名单。为了使内容重点突出,并兼顾全面性,同时避免本书过于厚重,降低读者购买成本,书中只列出中国一流大学26所、中国一般大学前100强、中国重点大学13l所、中国民办院校前300强、中国独立院校前200强、中国本科院校总排名前500强、中国高职高专院校前500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评价中各高校的得分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6位,但在本书中,限于篇幅,得分仅保留到了小数点后2位。
第四,为了体现“同类比较、分类评价”的思想,更加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对全国的本科院校的教育竞争力分类型进行了评价。20xx年,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将高等学校划分为6种类型。我们以往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将本科院校分为8种类型: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医药类、语言.财经。政法类(简称文法类)、艺术.体育类(简称艺体类)、民族类、农林类。今年我们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数量,对学校类型的划分做丁进一步的完善:将财经类院校从文法类院校中独立出来,白成一类;将艺体类院校一分为二,拆分为艺术类和体育类,其他类型保持不变。因此,在本次评价中,本科院校共划分为了l。种类型。我们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评价和排序,得到“中国大学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
2022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 篇3
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也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便于政府部门、高校管理者、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高校综合竞争力、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最新情况,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开发的《20xx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日前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也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连续第9次发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秉承“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保持评价指标体系整体稳定的前提下,我们今年的评价工作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首次最新推出中国独立学院和公立专科院校排行榜。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主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近1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专科教育则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比本科学习年限短的专业教育,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样,都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独立学院的评价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和机构的广泛重视,也有相应的评价结果出现,但公信力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各界的迫切需求。对于公立专科院校的评价,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科学可靠的评价结果出现。鉴于此,我们在长期评价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分别从办学条件、人才培养和网络知名度3个一级指标及其下设的14个二级指标对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的310所独立学院和973所普通公立专科院校进行了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旨在为广大考生择校求学提供报考指南、为高校管理发展定位提供参考辅助、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第二,首次采用最新的重点大学目录和教育部最新的专业目录,及时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的最新变化。为反映高等教育管理的最新变革,本次排行榜学科门类评价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xx年9月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中的12个学科门类进行。专业评价围绕新目录中的94个专业类400多个专业展开,评价了各高校20xx年招生的各个专业。目前国内数量众多的高校按大类进行本科招生,我们对专业的评价从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个层次展开,较之以往增加了专业类的评价,及时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最新变化,使评价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
第三,坚持和发展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和国际化的评价标准,更加重视高校的绩效指标与创新能力指标。自20xx年首次进行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和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评价开始,我们一直以“投入—产出—效益”为主线,坚持绝对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相结合,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信力。在本次大学评价中,我们首次提出“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三个一级指标,以之衡量高校的创新能力。
第四,中国重点大学与一流大学的比例有所上升。今年的评价对象中,重点大学名单在去年125所的基础上增加了省部共建高校及有较好社会声誉且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历年排名较好的地方高校共6所,分别是河北大学、山西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黑龙江大学,重点大学总数达到131所。20xx年,我们首次提出了“中国一流大学”的概念和标准,并且在当年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首次公布了“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随着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位置也不断提升。因此,我们适当扩大了中国一流大学的评选比例。在20xx年大学评价中,我们选取131所重点大学排名前20%的大学,即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前26所大学作为中国一流大学。
本次大学评价共有2410所高等院校,其中重点大学131所、一般大学610所、民办大学386所、独立院校310所、公立专科院校973所。我们从地区教育竞争力、重点大学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等十个角度对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由此产生了440个排行榜。这是目前国内最详尽、最全面、排行榜最多的大学评价报告。
与20xx年中国一流大学评选结果相比,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前七位高校的排名保持不变,充分体现了其超强的实力。去年25强的高校此次仍然全部在一流大学名单之列,华东师范大学第一次进入一流大学排行,排在第24位。第7位之后的大学除天津大学和同济大学外,排名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4所高校排名发生了较大波动,其中,四川上升了4位,吉林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均上升了5位;南开大学较20xx年下降了7位,其原因主要是其学校科学研究和学校声誉得分与20xx年相比分别下降了9位和8位。而四川大学之所以上升了4位,主要是其学校声誉得分较高,上升了18位。吉林大学之所以上升了5位,主要是其学校声誉上升了12位;西安交通大学之所以上升了5位,主要是其办学资源上升了7位。
我们将国内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最新公布的12大学科门类进行评价和排序,多角度地展示中国大学的竞争力,这也充分体现出“同类比较,分类评价”的基本原则。如表6所示,北京大学在哲学、历史学、理学和医学等四大学科门类排行中都居于榜首,显示出该校不仅具有雄厚的综合竞争力,而且其分学科门类竞争力也非常强大。经济学和法学的桂冠被中国人民大学摘取,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分别位居教育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竞争力排行榜的首位。最新增加的艺术学大类中国传媒大学以其较强的专业实力居于榜首。
本次中国独立学院和公立专科院校评价针对教育部20xx年5月23日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名单中的独立学院(310所)和普通公立专科院校(973所)进行了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
排行结果显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全国独立学院排名中位列前三;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在该排行榜中排名4-10位。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和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位居公立专科院校的前三甲,其中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多项指标均位居榜首,表现尤为突出;后续排名4-10位的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威海职业学院、枣庄职业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从所在区域来看,独立学院方面,湖北、江苏、浙江开设学校数最多,分别有27、25和22所。在该排行榜前100强中,河北省进入学校数最多,有12所学校进入,占该省总数的66.7%,其次是浙江省,有11所学校进入,占该省总数的50%,可见这两个省份在独立学院建设方面是相对比较突出的;湖北省虽是独立学院开设大省,但由于其中多为本科/高职(专科)并行的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省的总体排名,只有5所学校进入前100强。这也是指标体系设置不同而导致的评价结果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公立专科院校方面,湖南、江苏、山东、安徽开设学校数最多,分别有61、58、57和56所;在前100名中,江苏省和山东省进入学校数是最多的,分别有16和13所,实力相对较强,但这也与其学校总数较多有一定关系;除此以外,内蒙古、河南、湖北等地的专科教育水平也是值得肯定的。
从20xx年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最新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且得到了一系列的结论和启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指出:“对于这些排行榜,我们应该思考其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及引发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最终能够帮助高等院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在对20xx年最新的评价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邱均平教授高屋建瓴地指出:“目前中国大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仍然是:质量、效益和国际化。”
自20xx年开始,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已经连续发布了9次大学评价报告,由邱均平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评价经验。20xx年9月中心被批准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xx年中心网站中国科教评价网正式上线。一直以来,我们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本着“加强社会评价,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竞争发展,服务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长期从事大学评价研究工作,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具有社会公信力的大学评价报告。通过我们的评价报告,我们希望能够为改革和完善我国大学教育制度、提高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大学之间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