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策划方案内容页

附属学校兴趣劳动课程方案(推荐5篇)

2023-11-06 07:32:01策划方案访问手机版

附属学校兴趣劳动课程方案 篇一

一、课程目标

1、以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中“正义”为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公民。

2、班级课程建设以“节日”为载体,以“班级活动”为实施路径,充分发挥班级的“教育”功能。

3、创建班级特色,提升班级文化内涵,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课程内容

1、初三三班班级课程建设依靠“节日”为出发点,挖掘与“正义”有关的素材,开展学生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2、以“法制教育安全日”组织“班级中那点违纪事搜集”活动、“法制监督员”评选活动、“法制监督”感悟演讲活动、“自觉遵纪、贡献力量”倡议活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学校纪律,从自身做起的意识。

3、以“清明节”组织观看“爱国影片”活动、开展“我心中的英雄”征文活动、“我的.中国心”手抄报比赛活动,通过缅怀先烈,认识正义,培养学生爱国感情。

4、以“端午节”组织开展搜集“屈原事迹”活动、开“屈原做法”辩论会、举行主题班会活动,通过屈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认识正义,感悟爱国情环。

5、以“国庆节”组织开展“新中国”的诞生史主题班会、“正义与爱国”演讲比赛、“祖国颂”小合唱比赛,通过新中国的成立,认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培养学生正义感。

三、课程实施

1、以“正义”为切入点积极确定由班主任和班级教育委员会科学引导,班级学生共同参与的班级课程建设思路。

2、依据学校方案总体要求,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和人格教育为重点,升华内涵,拓展外延,丰富班级课程建设的呈现形式。

3、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平台,全方位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班级课程建设的结合和统一。

四、课程评价

1、开展“演讲之星”“征文之星”等活动的评选,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对于比赛类活动开展“一、二、三等奖”评选,对参与积极,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奖励。

3、对于团体类活动,对于表现积极的小组进行“优秀小组”的评选。

附属学校兴趣劳动课程方案 篇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尊重教育规律,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把解决教什么为突破口,着力推进课程拓展,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拓展原则:

1、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

2、根据教材的内容

3、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

拓展的策略

1、拓展要立足从教材出发

2、拓展要与读书有机结合起来,要与国学经典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3、拓展的形式应是多样的

参与学科:语文、数学、自然、思品、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

三、参与年级:

一至六年级

四、参与教师:

全校所有任课教师

五、拓展内容:

语文学科

1-3年级根据教材内容以字词拓展为主,适当加进一些国学方面的词语、典故、诗词等;4-6年级一定要依托教材,由此到彼、由部分到整篇、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也可根据本班的实际分类拓展。

数学

主要以趣味数学为主、把数学中的巧算、快算方法,以及定理、定义、性质的巧妙运用,数学中的多解问题,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把数学中的偏题怪题,作为拓展的主要内容,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为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自然学科

主要以动手操作为主,标本制作、简单的学具制作、科技小发明、

思品学科

主要以国学为主,《弟子规》、《论语》、《中庸》、《大学》,教会学生做人。

体育与艺术学科

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巩固太极拳、葫芦丝、巴乌、国画、剪纸、布贴、十字绣取得的成果,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六、拓展的方法

根据班级实际要以学生自主拓展为主,教师要对拓展的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拓展时要定内容、定目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带动差生参与到课程拓展中来,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附属学校兴趣劳动课程方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升国旗仪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形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有关规定,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以及其它方面的教育,特制定升旗仪式课程方案。

二、课程目标

1.使我校升旗仪式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用不同主题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课程内容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2.培训升旗班

3.进行国旗下演讲

4.学唱国歌、校歌

四、课程的管理

由团委具体负责,政教处、办公室、信息中心、各班班主任协调配合进行升旗仪式。

1.团委管理职责:组建升旗班;定制升旗服装;安排每次国旗下演讲;收集整理国旗下演讲稿,并推荐校报;每年将国旗下演讲稿印制成册。

2.政教处管理职责:安排校学生会纪律部检查各班在升旗过程中的纪律情况、通报纪律好的和纪律差的班级。

3.办公室管理职责:管理教师的升旗队列;记录教师的出勤情况;通报批评未出勤或纪律差的教师。

4.信息中心管理职责:保障音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5.班主任管理职责:整理本班学生队列,管理本班纪律。

五、课程的实施

1.每学期初利用一节课时在固定的教室对升旗班进行国旗法等课程培训。

2.每周一上午课间操时间为固定的升旗仪式课程时间,全校师生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要求全校师生穿校服、戴胸卡、集队迅速、列队整齐。

3.三名旗手负责每天早晨7:00(夏季)/7:20(冬季)升旗,下午7:20(夏季)/6:40(冬季)降旗。

4.每周一如遇到恶劣天气,每班在室内进行简短的升旗仪式。信息中心负责播放国歌,全体师生在教室内起立,面对教室前方墙壁上的国旗行注目礼。团委负责组织,班主任跟班。

5.每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由校长进行国旗下演讲,以后安排德育校长进行两次国旗下演讲,其他领导不做硬性规定。

6.升旗仪式程序:

(1)出旗

(2)升国旗,奏国歌

(3)奏校歌,音乐班学生齐唱校歌

(4)国旗下演讲

(5)升旗班退场

附属学校兴趣劳动课程方案 篇四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的实践中,我区各小学以活动为载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现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区“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研究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由校教导主任刘丽军同志任组长,由教研组长刘旭平同志任副组长。

2、各学校成立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导处、教科处有关人员、任课教师组成,由校长任组长。

3、建议成立校级“导师团”:由学校教师、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员组成。

二、课时安排。

1、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全县20__学年小学3—6年级开设,每周平均2课时。

2、每周2课时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弹性安排。

三、实施过程安排。

1、准备阶段:20__年9月1日——9月15日。

(1)各学校认真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

(2)各学校总结反思20__学年课程实施情况,结合学校特点,研讨并制定20__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3)各学校交流课程实施方案(9月15日);

2、实施阶段:20__年9月15日——12月31日。

(1)各学校按照课表,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进行实施阶段的校本教研:原则上两周一次,以沙龙式研讨为主;

(3)组织区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

(4)参加大市范围内的教学交流活动(光盘)(12月份)。

3、总结阶段:20__年1月。

(1)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总结;

(2)推荐参加大市范围的评先活动。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1)学习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方案;

(2)学习形式:学习与研讨相结合、自主与合作相结合;重体会、重感悟、重反思。

2、积极探索,多方开发和活用课程资源。

(1)通过系统性的讲座、组织参观、校际研讨等形式有效开发和活用校内人才资源。

(2)面向社会、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目标,尝试建立家长人才资源档案库,有效开发地域、人才资源。

(3)有效开发和利用社区和社会的物质资源:自然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绿地、花草、江河湖海等;社会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博物馆、福利院等。以此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大胆实践,尝试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课程目标:围绕知识、态度、能力三个基本维度研究;

(2)课程内容: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进行选择与组织,实现三者的均衡与整合。

(3)课程实施:重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融合研究;重视课题发现——课题探究——成果发表的单元活动流程研究。

(4)课程评价:结合“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探索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

附属学校兴趣劳动课程方案 篇五

一、课程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育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推进德育课程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校本德育课程,旨在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教育序列,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资源保障

(一)人力资源

1、学生资源:七年级少先队、八、九年级共青团;

2、教师资源: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

3、社会资源:社区、家长委员会、家长。

(二)物力资源

学校在此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将根据课程设置需要提供《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古诗词、诸子百言》、《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让我们学会感恩》等新课标课外阅读经典丛书、教育影像资料等,并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推荐活动教育基地,以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课程实施

1、实施对象:一至九年级全体学生

2、实施内容:

七年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古诗词、诸子百言

八年级: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七至九年级:感恩教育

3、实施要求:

(1)活动经过学科课程德育、德育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行为规范教育、社会环境育人等五个平台进行实施。

(2)学校成立此课程实施的项目组,协调各学科的整合、家长的参与和社会的资源的利用。

(3)各教研组长负责学科的整合和参与,并制定出相应的课程计划。

(4)各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段德育课程的推进,并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

(5)团总支、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团队的实践体验活动,并制定活动计划。

(6)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学生投入各项活动,协调各学科之间的活动,充分利用晨会课、午会课(周三、周五)进行专题教育,并将此课程纳入班级工作计划。

4、实施途径:

学科课程德育:全体教师根据各年级德育课程实施内容,充分挖掘本学科的德育元素,以雏鹰争章为载体,开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