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推荐12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4.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它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走一遭,好吗?(板书课题)
2.教学“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文章向大家介绍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2.自读:学生自读全文,遇到生字、不理解的词、句分别用规定的符号作上记号。尝试着自行解决。
3.交流文章内容:地理位置、建筑物、军阵、兵俑……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几点又可把他们并为同一方面来说?
(1)介绍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2)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栩栩如生的神态。
(3)兵马俑的了土在我国考古的地位。
主要内容:文章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和兵马俑的与,指出。
5.交流资料,帮助理解。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提供课外资料,学生阅读。
兵马俑是1974年春于陕西临潼县始皇墓东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发现的。一共有三个大坑,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埋有秦俑八千余件。其中一号坑面积,达一万四千多平方米,现已挖出两千平方米,出土陶俑一千多件,陶马三十多匹,战车八乘。二号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出土战车八十九乘,骑兵俑二百多件,步兵俑六百多件。三号坑面积较小,仅五百二十平方米,内有驷马战车一乘,卫士俑六十八件,估计为这支地下大军的军帅指挥部。
秦始皇陵兵马俑生动地反映了秦朝兵强马壮的阵容,可以说是一幅威武雄壮的古代军事画卷。可能由于当时战事分工的不同和军阶的高低,这些武士俑中,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穿销甲,有的骑在马上,有的站立马前,有的伫立攀弓,有的单腿跪射。他们的面部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头部低垂,若有所思;有的则忧心忡忡,凝视空茫,反映了远征将士思乡的心情。
(3)谈谈学习资料后的收获。
6.欣赏课件,引出专题。
(1)让我们与兵马俑的距离再近些,请看大屏幕。(欣赏课件)你能用自已喜欢的词来赞赞秦始皇陵兵马俑吗?(栩栩如生、雄壮、美丽……)
(2)秦始皇陵兵马俑:伟大、神奇……因此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这“世界第八大奇迹”前,我们来研究什么?(奇在何处?)
三、精读课文,品读体验
(一)确定研读内容。
那么我们研究秦始皇陵兵马俑“奇在何处?”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逐一回答,板书。(建筑、军阵、兵俑、历史、地位)
(二)商讨研读方式
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研究?(读、看、划、写……)
(三)分组研读
(四)交流。
1.建筑:极为壮观(场面)
找出描写建筑极为壮观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场面的壮观,秦俑的多。(补充:一号坑23062 武士俑7000 战车100 战马100)
2.军阵:威武雄壮
军阵怎么个威武雄壮?用什么形式告诉大家?
(1)说:概括说怎么说。(威武雄壮、严整……)
具体说怎么说。(前锋、侧翼、后卫……)
(2)读:自读。学生个别配乐读。集体配乐读。感悟“军阵”的威武雄壮。
(3)画:画军阵草图。
(4)介绍:看军阵图介绍。
3.兵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1)感受“栩栩如生”:读描写“老战士、新兵”的句子。
看图对比着读(出示老战士、新兵秦俑图片)
(2)体味“神态各异”:提供资料看图选择写。(秦俑群体近像)
交流读。
选择三位同学连续组段读。
改:用上“似乎、仿佛、可能”读。
请同学加总起句读。
4.历史:年代久远
5.地位:最重大之一
四、课后延伸,展示个性。
1.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课件逐一出示,学生诵读。)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基辛格
2.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陵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五、总结
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萧克
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建筑 极为壮观
军阵 威武雄壮
兵俑世界第八奇迹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历史 年代久远
地位 重大之一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搜集兵马俑资料,通过大量阅读这些资料,让学生初步对兵马俑有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本课的激情。
2、通过《阅兵式》、《兵马俑解说》、《千人千面》三段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离生活遥远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为了使学生对兵马俑写实艺术风格理解,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和模型,并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多种学习方法,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教学。
4、通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及外国友人的评价,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课前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影音导入,激发审美期待
同学们,20xx年的10月1日,为了庆祝国庆节,咱们国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
播放录像【20xx年阅兵式】
师:这样的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威武,雄壮。
师:这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国的强盛,是咱们国家的骄傲。
不仅如此,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打造了一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同学们请看!
欣赏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
师:大家知道这张图片描述的什么吗?
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二、初步欣赏,整体感知秦俑魅力
(一)谈话解决:兵马俑在哪里?它是为谁而建立的呢?他有什么作为呀?(老师见同学们课下搜集了兵马俑的资料,现在分享给你的伙伴们吧。)一会儿我请小组代表来说。
师总结:西安,秦始皇,他是中国历第一位皇帝,
政治上:统一六国
文化上:统一文字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
师:这位皇帝真了不起呀。正是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谈话解决:什么是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俑吗?
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
师:大家想想陶兵马是怎么制作成的?
用土制作而成。古代劳动人民先用黄土制成一个的大体的模样,再一件一件的单独塑造,精雕细刻之后,经高温烧制而成。 这是雕塑作品的一种表现手法。
雕塑的形式一般分圆雕与浮雕二种。大家看老师手中的模型。
【圆雕和浮雕各一件】
师:大家猜猜它们那个是圆雕那个是浮雕?
师总结:圆雕: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从四面八方观赏的立体雕塑。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凹凸起伏形象地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黑板上张贴一副兵俑肖像】
介绍绘画与雕塑的区别:绘画是在画面上用线条、明暗、色彩以及透视关系等手段来描绘形象,使观众造成幻觉,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的一种艺术。而雕塑是一种用坚硬的物质为材料,用雕、塑、刻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因此它是一种有可触感觉的艺术。
【欣赏课件 绘画、浮雕、圆雕】
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圆雕和浮雕?
生:达活泉公园的郭守敬像是圆雕,家里床头上的修饰物是浮雕。
师:大家说兵马俑雕塑群属于圆雕还是浮雕?
生:圆雕。
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本来已经随秦始皇的入葬尘封于地下,但在1974年春天,它不甘于寂寞。几个农民在打井时无意中挖掘出一个陶制武士头。这才最终发现了秦陵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大家愿意和老师一块欣赏这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吗?
【录像:中国的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三)初步欣赏
初探感受。
同学们看到这些一定想说点什么吧!
【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写实】
【欣赏视频解说资料】
抓住重点词语:开口讲话,与真马大小相同,按照军队原样制作等语句让学生感受兵马俑的真实感。
师:这就是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群的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三、细细品味,了解雕塑艺术特征。
师:同学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
【欣赏图片和兵马模型】
(老师边巡视边指点)要注意发式、胡须、脸部表情、姿势、装束、陶马。
学生汇报:兵俑
头发:发丝清晰可见。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的,甲丁历历可数,皱褶生动。
马俑:两耳竖立、双眼炯炯有神、喘着粗气的鼻孔、马嘴象发出嘶鸣一般。
你们的观察真细致,令老师也佩服。老师也由衷的佩服创造兵马俑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如此写实和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师:兵俑他们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兵俑之间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1)发式:【欣赏课件图片】
帽子与帽子不同,发髻与发髻。军队中的军官都带着帽子,一般的士兵,只是挽成圆形的发髻。发式是区分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
(2)表情:【欣赏课件千人千面】
他们有的年轻稚嫩、有的老练沉稳、有的开朗机警,有的威严凝重,可谓千人千面,各不雷同。
看两张图片(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的统一作殊死拼搏。) (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能说出这两位人物在想什么吗? 学生谈。
(3)服装和动作
1)兵俑分类。
师:不同的人物着装自然不同,兵俑大致分为三类【欣赏课件】:士卒俑、军吏俑、将军俑。
学生辨认课件中的人物身份,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说明理由。
2)体验动作。兵马俑动作个个神武,让我们来体验一下。
【教师组织模仿】
四、探索评述,激发爱国情感
各界人士的评价【课件】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1987年,被世界教科文
组织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得外国人都这样高度评价我们的兵马俑“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珍爱国宝。
五、课外拓展,感受祖国文化博大精深
师:这不愧是一个宏大而又精美的地下珍宝库,今天对秦陵兵马俑的欣赏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个地下珍宝库还蕴藏着更多值得我们去欣赏的。
【观看课件课本铜车马】
课本中的铜车马是1980年在秦陵两侧出土的,是用金、银、青铜制造的,显示了精湛的金属加工技艺。被誉为青铜之冠,国之魂宝。
这不由的让我们再次呼唤“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大家学完此课有什么感受?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可以写在纸上,下课交给老师。咱们一起来探讨。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
3、感受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学习重难点:
1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兵马俑的特点及价值。
2、感受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探究
1、 谈话导入
2、 板书课题,检查生字词
(俑:古代殉葬的偶像。)
3、 介绍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兵马俑的资料。
二、 合作交流
1、 浏览课文找出对兵马俑的总体评价——
2、 自读课文,看看兵马俑究竟为什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
3、 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关键词语试着用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 品读体验
1、 小组间交流反馈“为什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的原因
2、 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板书:
1)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2)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令人惊叹、无限自豪
3、文章中那些句子最能体现兵马俑的这些特点?结合具体的句子,以小组为 单位,讨论并整理。
4、小组反馈,师适当总结,
5、全文小结
1)面对兵马俑,人们无不为它哪恢弘的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所折服,今 天,让我们再次伫立与秦俑坑前,来检阅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秦国大军吧。(观看课本插图)你感受到什么?仿佛看到或听到什么?
2)兵马俑是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它在古都西安,如果对西安或秦王朝感兴趣,那课下我们可以去查询更多的资料。
四、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 ——基辛格
1、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2、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 ——萧克
(先人:古代劳动人民。来者:炎黄子孙,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五、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下大军
高超艺术
制作技术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教学重点运用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边揭题边审题。
秦始皇谁知道? (公元前295一前210年),姓赢,名政,是秦王朝的建立者:“俑”指什么? (古代殉葬的偶像)兵马俑又指什么? (古代瓷制成的兵马殉葬的偶像。) “秦始皇兵马俑”你们是怎样理解? (秦始皇安葬时所陪兵马殉葬的偶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音,理解义。
音:膘俑铠栩
形:镌铠
义:门楣铠甲栩栩如生虎视眈眈屡建战功膘肥体壮箭囊慕名而来包抄
2.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从明6几个方面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划出课文的词语或句子来回答)
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
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
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
3.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写什么? (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结合简介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及其它情况。在陕西省临潼县的秦始陵墓,规模宏大,今尚存高76米,底485~515米夯土陵丘。陵园有二城,内城周长2525米,外城周长6294米。1974年后在外城东前后发掘出三个兵马俑坑,内有大量大小与真人相仿的彩陶兵马俑,武士俑披甲着袍,持实战兵器,形态逼真,排列有序,再现了秦代军队的阵式、编制。兵马俑的出土在我国考古上的地位。
4.本文可分几段,说说每段段意。
全文分三段:一、1节、二、2—4节,三、5节。
(段意见课后第2题。)
三、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1.学习、理解单元学习提示,理解。
2.运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四、课堂练习:练习册1—4题。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⒈根据意思写出有关词语。(可书面练习,出可抄在小黑板上。)
①竖着耳朵,瞪着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
②形容生动逼真,同活的一样。( )
③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 )
④绕到敌人侧面或后面进攻。( )
2.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讲,指名讲。并要求学生讲出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板书壮观阵容神态
二、课文第—大段
(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极为壮观,课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
(用小圆圈在文中圈出。(闪闪发亮镏金大字宽敞明亮足足两个足球场半圆形没有柱子)
2.为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壮观。门楣上镌刻着大字。
①门楣上镌刻着几个闪闪发亮的镏金大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面大厅很大。
②里面是—个宽敞明亮的大厅,足足有两上足球场那么大。
3.有表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这段的观察顺序是一从外到内。
5.总结学法:划出重点词体会理解义有表情朗读理观察顺序
(二)运用刚才的学法,自学下面的自然段。
1.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课文从哪些句子和词语表达出来?
为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兵马俑的威武雄壮?结合看图理解。(精锐的前锋,从队列数量、穿着、动作、佩戴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步兵、骑兵、战士,也从穿着,队列、数量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侧翼和后卫的作用,队列、朝向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这一段构段用的是什么方法?作者观察兵马俑又是按什么顺序的?
(构段:整体一部分一整体) (观察顺序:从前往后再两侧和最后。)
(三)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完成表格。
老战士
新战士
战马
外貌(外形
留着胡子
束着头发
膘肥体壮
神态
虎视眈眈 神情十分严肃
一脸稚气
竖耳瞪眼 严阵以待
(四)读最后一段话,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1.“沉睡两千多年”一说明兵马俑从殉葬在秦始皇陵墓里到1974年被发掘,讲明埋藏的时间长。
2.“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重大发现”已经说明这个发现的意义,所在,前面再加上“最为”说明这个发现对考察古代历史的价值之大。
三.总结课文。
1.有表情地朗读全文。
2.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写兵马俑博物馆,从外写到内。写威武雄壮的阵容,从前锋到步兵,骑兵、战车到侧翼和后卫,整个兵马俑充满临战气氛。写兵马俑神态,分类描述。老战士、新战士、战马的神态栩栩如生。
附板书:
门楣馏金大字
秦博物馆:
始大厅宽敞明亮两个足球场大
皇前锋3列210个穿持负
兵阵容步兵骑兵战车穿路临战气氛
马(威武雄壮)侧翼后卫防止
俑老战士虎视眈眈十分严肃
神态新战士—脸稚气
(栩栩如生) 战马竖耳瞪眼严阵以待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第3题和练习册第5题的填空题。
参考资料:
三、关于课后习题
1.第1题:是从兵马俑坑的面积,威武雄壮的军阵和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三个方面来介绍的。
2.第2题:课文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的威武雄壮的阵容与栩栩如生的神态,指出它的出土在我国考古史上是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第3题:(1)③(2)③。
教学反思:
学生学完课文后,对这个历史古迹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自豪感。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5
《白鹤梁的沉浮》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4、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觉保护国家文物。
教学重难点:
1、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2、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跟老师一起学
1、白鹤梁水下石梁位于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白鹤仙去,故名。问:“沉浮”指什么?
2、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
3、它经历怎样的命运变迁,人们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快速浏览课文。
4、自读课文。
5、本文用设问句开头,交待了对白鹤梁命运的关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6、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几个方案,分别是什么?
7、前三个方案有什么弊端?
8、工程院院士葛修润为什么要提出第四个方案,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教学设计>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9、出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葛修润苦苦思索,寻求原地保护白鹤梁的最佳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是艰难的,不仅因为技术难度,而且因为它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因此教学设计>文章采用大量的心理、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矛盾和事件的曲折历程。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表现主人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10、教学设计>文章标题:“白鹤梁的沉浮”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层含义,是指白鹤梁的存在本身具有的特点:“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形成特殊的长江景观。
另一层含义,则指由于三峡工程的开工,白鹤梁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风貌,这是它的命运的“沉浮”。富有诗意的标题引发悬念,也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文物保护的故事?
12、作业:了解更多文物保护的故事。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了解兵马俑的特点、雕塑艺术和制作技术,体会它的重要价值。
4、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觉保护国家文物。
教学重难点:
1、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2、了解兵马俑的特点、雕塑艺术和制作技术,体会它的重要价值。
跟老师一起学
1、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2、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
3、读文,初步感知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教学设计>文章脉络。
5、本文开头有特色,转引比利时一家报纸的报导,然后引出说明对象。简单地交待了兵马俑发现的时间、地点、经过后,从三个方面说明兵马俑的特点。
(1)地下大军:从数量、布局、作用方面说明;
资料: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威武,气势上空前绝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三个坑共发掘70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战车、4000余匹陶马、10万多件兵器。坑内出土的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虽然埋在土里已有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可谓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2)从兵马俑的艺术价值角度说明;
资料:秦俑以写实的手法,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统率千军万马、吞并六国,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将军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的前面,像在指挥。他们显得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武士俑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威武刚烈。骑兵俑坚守岗位,坚毅地驾驶着战车,保护着驭手。弓弩手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将箭发出去。这些陶俑乍看一样,表情不一,神态独特,喜怒哀乐、遐想与沉思都有所表现。陶俑的制作细腻,手艺精湛,每个陶俑的发式、神态、衣服,甚至战袍的扣子,铠甲的编缀都有细微的差异。这在中国雕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3)从制作技术方面说明。
全文按着总分顺序(总分顺序归属于逻辑顺序)由外及内地进行说明。
6、试着给各部分命小标题。
(1)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2)艺术高超、栩栩如生
(3)技术精湛、令人惊叹。
7、感悟教学设计>文章主旨。
1)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什么看法?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80分钟)
一、近义词:
温驯( ) 憨涩( ) 暂时( )
二、组词
拔( ) 训( ) 皱( ) 卧( ) 娇( ) 燥( )
拨( ) 巡( ) 雏( ) 熙( ) 骄( ) 躁( )
波( ) 驯( ) 雉( ) 颐( ) 矫( ) 操( )
泼( ) 逊( ) 椎( ) 幕( ) 墓( ) 噪 ( )
倚( ) 绮( )漪( ) 慕( )
三、按要求写词语。
1、将词语补充完整
( )先( )后 ( )呼( )应 ( )漓尽( )
奇( )异( ) 惊( )动( ) 丢( )弃( )
2、写出四个带有“马”字的成语。
3、根据情境,按要求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1)只有学会( )和积累,才能写出好作文。
(2)杭州西湖真美,让人怎么( )都觉得不够。
(3)妈妈走进卧室,( )四周,笑着说:“打扫得真干净!”
(4)21路公交车怎么还没来?等车的人们探着身子焦急地( )。
(5)今天下午我们一同去( )生病的老师,并祝愿她早日康复。
四、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热爱 酷爱 喜爱
1、全世界人民都( )和平,反对战争。
平静 清静 安静
2、这是我第一次获奖,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 )。
艰难 艰险
3、冬天,人们顶着西北风骑车,走路太( )了。
嘱咐 吩咐
4、老师( )同学们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1、这是一套内容精致的儿童读物。
2、昨天的数学测试题,我大部分完全做对了。
3、会议室里坐着许多来自各校的不少代表。
4、无论南极多么冰封雪冻,企鹅却在那里快乐地生活。
六、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 )现在,我总结出了几条经验:要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感受;平时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教学设计>文章写完后要多修改。
( )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写真实的事,作文果然有了进步。
( )从前,我每作一篇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教学设计>文章来参考,自己不动脑筋,作文简直是七拼八凑。
( )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着:“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事。”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这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
(2)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都笼罩起来了。就在你面前的白云,像绸带飘舞着,缠绕在树丛间、田野里,这世界仿佛是在幻觉中。
(3)你吸一口新鲜空气吧,有点儿清凉,有点儿湿润。比城市里那时时带着怪味的空气怎样?你吸个饱吧,会感到轻松、兴奋、还有点醉意,好像你的胸膛也饱满起来了。
(4)太阳还没有起来,东边的天际是灰暗的,渐渐变成暗红了。天边的云连接着,重叠着。一会儿阳光从云彩的缝隙中,一束束,一缕缕,射向天际,又映红了大地。这时,远处传来大公鸡的报晓。
(5)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只橙红的橘子。一转眼,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静静地依傍着大地。
(6)一瞬间( )阳光穿过树丛( )透过晨雾( )斜斜地( )密密地洒满了大地( )拖拉机( )突突( )地下地了( ) 人们三五成群地下地了( )
(7)伙伴们,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仙境就在我们这里,这固然是大自然带来的,但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1、给(6)自然段加标点。
2、选择答案将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a、比喻句 b、排比句 c、拟人句 d、设问句 e、反问句 f、疑问句
(1)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 ( )
(2)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 ( )
(3)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 ( )
3、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
(二)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渴望成功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看到班杰明的房子( )高大宽敞,( )房间里却乱七八糟,狼籍一片。这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打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着,他轻轻关上了房门。
很快,一分钟过去了,班杰明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了客厅。青年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 )摆放得井然有序,( )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还漾着微波。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gān gà)又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有向您请教呢……”
“眼前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眉头紧锁。突然,他大声说,“我懂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开心地走了。
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
1、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 )里。
a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 )
b 形容整齐的样子,有秩序。( )
3、再读一读第2自然段,结合全文选择正确的意思,画“√”。
(1)班杰明的生活习惯不好,总是把房间搞得很乱。( )
(2)班杰明故意把房间弄乱,以此教育青年人。 ( )
(3)因为工作太忙了,班杰明没有时间收拾房间。 ( )
4、“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八、习作。
题目:_________________,谢谢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一篇记叙文。 ③写出真情实感。
【试题答案】
一、近义词:
温驯 (驯良) 憨涩 (羞涩) 暂时(短暂)
二、组词
拔( ) 训( ) 皱( ) 卧( ) 娇( ) 燥( )
拨( ) 巡( ) 雏( ) 熙( ) 骄( ) 躁( )
波( ) 驯( ) 雉( ) 颐( ) 矫( ) 操( )
泼( ) 逊( ) 椎( ) 幕( ) 墓( ) 噪 ( )
倚( ) 绮( ) 漪( ) 慕( )
略
三、按要求写词语。
1、将词语补充完整
(争)先(恐)后 (前)呼(后)应 (淋)漓尽(致)
奇(花)异(草) 惊(天)动(地) 丢(盔)弃(甲)
2、写出四个带有“马”字的成语。
万马奔腾 千军万马
一马当先 兵强马壮
3、根据情境,按要求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1)只有学会(观察)和积累,才能写出好作文。
(2)杭州西湖真美,让人怎么(欣赏)都觉得不够。
(3)妈妈走进卧室,(环视)四周,笑着说:“打扫得真干净!”
(4)21路公交车怎么还没来?等车的人们探着身子焦急地(张望)。
(5)今天下午我们一同去(探望)生病的老师,并祝愿她早日康复。
四、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热爱 酷爱 喜爱
1、全世界人民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平静 清静 安静
2、这是我第一次获奖,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艰难 艰险
3、冬天,人们顶着西北风骑车,走路太(艰难)了。
嘱咐 吩咐
4、老师(嘱咐)同学们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六、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4)现在,我总结出了几条经验:要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感受;平时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教学设计>文章写完后要多修改。
(3)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写真实的事,作文果然有了进步。
(1)从前,我每作一篇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教学设计>文章来参考,自己不动脑筋,作文简直是七拼八凑。
(2)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着:“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事。”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秋天的田野
(1)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这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
(2)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都笼罩起来了。就在你面前的白云,像绸带飘舞着,缠绕在树丛间、田野里,这世界仿佛是在幻觉中。
(3)你吸一口新鲜空气吧,有点儿清凉,有点儿湿润。比城市里那时时带着怪味的空气怎样?你吸个饱吧,会感到轻松、兴奋、还有点醉意,好像你的胸膛也饱满起来了。
(4)太阳还没有起来,东边的天际是灰暗的,渐渐变成暗红了。天边的云连接着,重叠着。一会儿阳光从云彩的缝隙中,一束束,一缕缕,射向天际,又映红了大地。这时,远处传来大公鸡的报晓。
(5)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只橙红的橘子。一转眼,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静静地依傍着大地。
(6)一瞬间(,)阳光穿过树丛(,)透过晨雾(,)斜斜地(、)密密地洒满了大地(。)拖拉机(“)突突(”)地下地了( 。) 人们三五成群地下地了(。)
(7)伙伴们,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仙境就在我们这里,这固然是大自然带来的,但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1、给(6)自然段加标点。
2、选择答案将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a、比喻句 b、排比句 c、拟人句 d、设问句 e、反问句 f、疑问句
(1)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 (e)
(2)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 (d)
(3)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 (a)
3、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
(二)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渴望成功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看到班杰明的房子(虽然)高大宽敞,(但是)房间里却乱七八糟,狼籍一片。这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打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着,他轻轻关上了房门。
很快,一分钟过去了,班杰明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了客厅。青年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不但)摆放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还漾着微波。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gān gà)又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有向您请教呢……”
“眼前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眉头紧锁。突然,他大声说,“我懂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开心地走了。
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
1、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 )里。
a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若有所思)
b 形容整齐的样子,有秩序。(井然有序 )
3、再读一读第2自然段,结合全文选择正确的意思,画“√”。
(1)班杰明的生活习惯不好,总是把房间搞得很乱。( )
(2)班杰明故意把房间弄乱,以此教育青年人。 (√)
(3)因为工作太忙了,班杰明没有时间收拾房间。 ( )
4、“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分钟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不要小看一分钟,因为人生是由无数的一分钟构成的。不随意浪费一分钟,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我们完成的事情会更多,人生才会有意义。
八、习作。
题目:_________________,谢谢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一篇记叙文。 ③写出真情实感。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
3、感受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学习重难点:1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兵马俑的特点及价值。
2、感受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探究
1、 谈话导入
2、 板书课题,检查生字词
(俑:古代殉葬的偶像。)
3、 介绍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兵马俑的资料。
二、 合作交流
1、 浏览课文找出对兵马俑的总体评价——
2、 自读课文,看看兵马俑究竟为什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
3、 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关键词语试着用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 品读体验
1、 小组间交流反馈“为什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的原因
2、 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板书:
1)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2)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令人惊叹、无限自豪
3、文章中那些句子最能体现兵马俑的这些特点?结合具体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整理。
4、小组反馈,师适当总结,
5、全文小结
1)面对兵马俑,人们无不为它哪恢弘的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所折服,今天,让我们再次伫立与秦俑坑前,来检阅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秦国大军吧。(观看课本插图)你感受到什么?仿佛看到或听到什么?
2)兵马俑是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它在古都西安,如果对西安或秦王朝感兴趣,那课下我们可以去查询更多的资料。
四、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基辛格
1、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2、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萧克
(先人:古代劳动人民。来者:炎黄子孙,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五、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下大军
高超艺术
制作技术
六、教后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7
一、看拼音写汉字
xianzhu weizhi kandeng yuanshouzhengyao xunhuizhanchu lvyou qinyanmudu
( ) ( ) ( ) ( ) ( ) ( ) ( )
qishihongwei zherong meiti shanxilintong linpan suxiang kanchafajue zhanshi
( ) ( ) ( ) ( ) ( ) ( ) ( ) ( )
nubing zhanggongdaifa guimopangda bujuyanmi simazhanche shuoweihuying yizhangweiyan
( ) ( ) ( ) ( ) ( ) ( ) ( )
zhehan tongyi jiazhi diaosu huihuangchengjiu gangyi hanhouchunpu yajing
( ) ( ) ( ) ( ) ( ) ( ) ( ) ( )
ceerqingting jijingcongmin ruyousuosi xuxurusheng shenqinggeyi jiepou yiju zhigan
( ) ( ) ( ) ( ) ( ) ( ) ( ) ( )
lunkuo heqingheli weiyifuxing ouzhou huihua fushi xingge wuyileitong yishuxiaoguo
( ) ( ) ( ) ( ) ( ) ( ) ( ) ( ) ( )
muju zhouwen shizhong kancheng qiji yangmeituqi liuyanbu
( ) ( ) ( ) ( ) ( ) ( ) ( )
二、给下列字注音
显著 刊登 兵马俑 陕西临潼 林畔 塑像 勘查发掘
弩兵 驷马 车千乘 解剖 栩栩如生 模具 磬玉 留言簿
二、多音字组词
间 模 乘 削 薄
三、形近字组词
著( )州( )道( )陕( )潼( )畔( )勘( )掘( )威( )撼( )剖( )
署( )洲( )导( )峡( )瞳( )绊( )堪( )崛( )危( )憾( )陪( )
狭( )
雅( )薄( )效( )豪( )驱( )
鸦( )簿( )郊( )毫( )躯(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元要 亲眼( )( ) 气势 ( )查发( ) 张弓
规模 布局( )( ) 首尾( )( ) 结构( )( ) ( )( )成就
厚朴 侧耳( )( ) 机聪 ( )有所( ) 栩栩( )( )
神情 合( )合( ) 无一 扬( )吐( ) ( )( )子孙
视之( ),叩之( )。
带甲( ),车( ),骑( )。
五、回答问题.
1、课文开头为什么不直接写秦始皇陵兵马俑,而要写比利时的报道呢?
2、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的地点及经过。
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军事价值。
4、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5、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制作技艺特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也许”、“似乎”造句。
3、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4、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资料、课件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是指的什么呢?原来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走一遭,好吗?(板书课题)
3、教学“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学生认真听,思考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2、自读:学生自读全文,遇到生字、不理解的词、句分别用规定的符号作上记号。尝试着自行解决。
3、检查:a学生接读文章。b看意思写词语“虎视眈眈、久经沙场、栩栩如生、浩浩荡荡”。(课件出示)
4、交流:地理位置、建筑物、军阵、兵俑……
三、再读课文,内容归纳。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几点又可把他们并为同一方面来说?
2、小结。(课件出示)试着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a、介绍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b、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栩栩如生的神态。
c、兵马俑的了土在我国考古史上的地位。
主要内容:文章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和兵马俑的与,指出。
四、学习资料,帮助理解。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提供课外资料,学生阅读。
兵马俑是1974年春于陕西临潼县始皇墓东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发现的。一共有三个大坑,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埋有秦俑八千余件。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达一万四千多平方米,现已挖出两千平方米,出土陶俑一千多件,陶马三十多匹,战车八乘。二号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出土战车八十九乘,骑兵俑二百多件,步兵俑六百多件。三号坑面积较小,仅五百二十平方米,内有驷马战车一乘,卫士俑六十八件,估计为这支地下大军的军帅指挥部。
秦始皇陵兵马俑生动地反映了秦朝兵强马壮的阵容,可以说是一幅威武雄壮的古代军事画卷。可能由于当时战事分工的不同和军阶的高低,这些武士俑中,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穿销甲,有的骑在马上,有的站立马前,有的伫立攀弓,有的单腿跪射。他们的面部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头部低垂,若有所思;有的则忧心忡忡,凝视空茫,反映了远征将士思乡的心情。
3、谈谈学习资料后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读文,提炼主线。
1、请同学们再一次自读课文,最吸引你的地方,可以美美的多读几遍。
2、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建筑、兵俑、军阵、地位。)
二、欣赏课件,引出专题。
1、让我们与兵马俑的距离再近些,请看大屏幕。(欣赏课件)你能用自已喜欢的词来赞赞秦始皇兵马俑吗?(栩栩如生、雄壮、美丽……)
2、秦始皇兵马俑:伟大、神奇……因此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这“世界第八大奇迹”前,我们来研究什么?(奇在何处?)
三、选择研读,交流成果。
1、确定研读内容。
那么我们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奇在何处?”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逐一回答,板书。(建筑、军阵、兵俑、历史、地位)
2、商讨研读方式
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研究?(读、看、划、写……)
3、随机交流。
a、建筑:极为壮观(场面)
找出描写建筑极为壮观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场面的壮观,秦俑的多。(补充:一号坑230*62 武士俑7000 战车100 战马100)
b、军阵:威武雄壮
军阵怎么个威武雄壮?用什么形式告诉大家?
1、说:a概括说怎么说。(威武雄壮、严整……)b具体说怎么说。(前锋、侧翼、后卫……)
2、读:a自读。b学生个别配乐读。c集体配乐读。感悟“军阵”的威武雄壮。
3、画:画军阵草图。
4、介绍:看军阵图介绍。
c、兵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1、感受“栩栩如生”a读描写“老战士、新兵”的句子。b看图对比着读(出示老战士、新兵秦俑图片)
2、体味“神态各异”a提供资料看图选择写。(秦俑群体近像)b交流读。
c选择三位同学连续组段读。d改:用上“似乎、仿佛、可能”读。e请同学加总起句读。
d、历史:年代久远
e、地位:最重大之一
四、课后延伸,展示个性。
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课件逐一出示,学生诵读。)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基辛格
1、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2、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萧克
(先人:古代劳动人民。来者:炎黄子孙,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板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
建筑极为壮观
军阵威武雄壮
兵俑世界第八奇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历史年代久远
地位重大之一
注:浙江省义务六年制教育第十册第14课
评析:
一、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交流形式,充分鼓励学生去积极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研究性阅读”,研读专题切实可行,学生乐于参与,专题辐射全篇,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研读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阅读能力。
三、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迁移。语文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此一理念贯穿教案通篇。课始学生学习资料的预先搜索,课中学生资料的交流共享,课末学生题词留言。训练面大,操作性强,效果好。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4.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它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走一遭,好吗?(板书课题)
2.教学“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文章向大家介绍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2.自读:学生自读全文,遇到生字、不理解的词、句分别用规定的符号作上记号。尝试着自行解决。
3.交流文章内容:地理位置、建筑物、军阵、兵俑……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几点又可把他们并为同一方面来说?
(1)介绍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2)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栩栩如生的神态。
(3)兵马俑的了土在我国考古的地位。
主要内容:文章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和兵马俑的与,指出。
5.交流资料,帮助理解。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提供课外资料,学生阅读。
兵马俑是1974年春于陕西临潼县始皇墓东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发现的。一共有三个大坑,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埋有秦俑八千余件。其中一号坑面积,达一万四千多平方米,现已挖出两千平方米,出土陶俑一千多件,陶马三十多匹,战车八乘。二号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出土战车八十九乘,骑兵俑二百多件,步兵俑六百多件。三号坑面积较小,仅五百二十平方米,内有驷马战车一乘,卫士俑六十八件,估计为这支地下大军的军帅指挥部。
秦始皇陵兵马俑生动地反映了秦朝兵强马壮的阵容,可以说是一幅威武雄壮的古代军事画卷。可能由于当时战事分工的不同和军阶的高低,这些武士俑中,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穿销甲,有的骑在马上,有的站立马前,有的伫立攀弓,有的单腿跪射。他们的面部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头部低垂,若有所思;有的则忧心忡忡,凝视空茫,反映了远征将士思乡的心情。
(3)谈谈学习资料后的收获。
6.欣赏课件,引出专题。
(1)让我们与兵马俑的距离再近些,请看大屏幕。(欣赏课件)你能用自已喜欢的词来赞赞秦始皇陵兵马俑吗?(栩栩如生、雄壮、美丽……)
(2)秦始皇陵兵马俑:伟大、神奇……因此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这“世界第八大奇迹”前,我们来研究什么?(奇在何处?)
三、精读课文,品读体验
(一)确定研读内容。
那么我们研究秦始皇陵兵马俑“奇在何处?”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逐一回答,板书。(建筑、军阵、兵俑、历史、地位)
(二)商讨研读方式
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研究?(读、看、划、写……)
(三)分组研读
(四)交流。
1.建筑:极为壮观(场面)
找出描写建筑极为壮观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场面的壮观,秦俑的多。(补充:一号坑230*62 武士俑7000 战车100 战马100)
2.军阵:威武雄壮
军阵怎么个威武雄壮?用什么形式告诉大家?
(1)说:概括说怎么说。(威武雄壮、严整……)
具体说怎么说。(前锋、侧翼、后卫……)
(2)读:自读。学生个别配乐读。集体配乐读。感悟“军阵”的威武雄壮。
(3)画:画军阵草图。
(4)介绍:看军阵图介绍。
3.兵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1)感受“栩栩如生”:读描写“老战士、新兵”的句子。
看图对比着读(出示老战士、新兵秦俑图片)
(2)体味“神态各异”:提供资料看图选择写。(秦俑群体近像)
交流读。
选择三位同学连续组段读。
改:用上“似乎、仿佛、可能”读。
请同学加总起句读。
4.历史:年代久远
5.地位:最重大之一
四、课后延伸,展示个性。
1.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课件逐一出示,学生诵读。)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基辛格
2.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陵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五、总结
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萧克
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建筑 极为壮观
军阵 威武雄壮
兵俑世界第八奇迹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历史 年代久远
地位 重大之一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他比较详细的评价了位于我国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作者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雕塑艺术以及制作技术三个方面对它进行了详尽介绍,并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作了高度评价。全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凝练,写得具体细致。
学情分析
神秘而古老的兵马俑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历史知识有限,特别是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了解得比较少,所以课前应组织学生查找各方面的资料。另外,由于学生对感性的材料比较感性趣,所以课堂上应准备一些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和纪念品,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还可以让参观过秦始皇兵马俑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介绍,以增加大家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
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以及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并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3、感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重点
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
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以及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并对他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难点
感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谈话导入
大约20年前,比利时的一家报纸上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吧!当我们还在漫漫黑夜时,中国人在干什么?”你知道这则消息指什么吗?(我国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板书课题并齐读。现在我们一起进行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影视资料)。刚才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影视资料,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2、课前我让你们搜集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你都搜集了哪些资料?向同学们说说吧。
3、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搜集的资料。那么,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呢?下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国外展出以后,引起了怎样的反响?
结合理解“盛赞”。
过渡: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开始快乐的学习之旅,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会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
二、 整体感知,交流反馈
1、自读课文。要求:
⑴将课文读准读通,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
⑵把文章中你认为关键的词语画出来,并且试着用这些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反馈。
⑴同学们有没有难读的字词需要其他同学帮助呢?
⑵同学们能用文章中的几个关键词语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过渡:是的,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是)
板书:地下大军
高超艺术
制作技术
小结:只要我们抓住文章中的几个关键词语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还可以运用搜索关键词语的方法进行学习,相信你一定会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这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快乐搜索大行动一: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
同学们,让我们展开快搜索行动,自己阅读“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这一部分,看看自己能搜索到哪些关键的词语,你能用这些词语概括出这支地下大军的特点吗?
1、学生交流: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2、文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兵马俑的这些特点?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根据交流,概括一下几点)
⑴一号坑是以步兵为主、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特点是规模巨大、布局严密。
⑵二号坑是以四个方阵组成,特点是:进可攻,退可守,首尾呼应,变换灵活。
⑶三号坑由战车和护卫战士组成,为统帅所在的位置。
3、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自然段,我们一起思考: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为什么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二)快乐搜索大行动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1、理解“无与伦比”。
2、自己读“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这一部分,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兵马俑的传神?
齐读:“站在他们面前,我们好像站在活人面前,忍不住想和他们交谈。”
4、这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古代的劳动人民究竟是怎样创造的呢?
(三)快乐搜索大行动三: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指导。
2、交流反馈
兵马俑的制作分四道工序:制作粗胎、细雕、装窑烧制、彩绘。
3、看起来好像并不复杂的四道工序为什么会让国外的科学史家惊叹不已?(工序的细致和严密、当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四、全文小结,情感延伸
面对兵马俑,人们无不为它那恢弘的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所折服。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5000多万人次,在这些参观者中还有100多个国家元首。其中法国的前总统希拉克曾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今天就让我们伫立于秦俑坑前,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来感受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吧!
五、作业设计
任选一题
1、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段落。
2、整理自己搜集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
3、以“由秦始皇陵兵马俑想到的”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下大军气势宏伟
高超艺术无与伦比
制作技术令人惊叹
课例研修心得
在上《秦始皇陵与兵马俑》这一课前,我收集了许多有关兵马俑的资料,如秦始皇和秦文化的介绍,如秦兵马俑中一、二、三号坑的介绍和图片,各种神态的兵马俑像,有关兵马俑的录像……这一切,都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提供了视觉材料,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有关《秦兵马俑》的录像,让学生在亲眼目睹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明白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接着通过速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共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详细介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动口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互相合作,浏览拓展阅读中的文字及图片等,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他们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互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作业布置方面,我又引导学生课后利用教材,在拓展阅读中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网站,对秦兵马俑作更深入的研究。
在这堂课中也存在着些不足,如: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求学生浏览这么丰富的资料,学会选择,准备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学生只能从文字上说出兵马俑之价值,而不是内心的体验。为此,我觉得上课时语言文字得带领学生细细品读,把学生情感引发出来,才能把重点、难点解决。其次,组织的课堂讨论效果不好。我本来就想先让学生自己通过读后思考每一个兵马俑的特点,然后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在进行讨论,这样一来,能使讨论的效果显著些。但是,实践看来,适得其反,学生经过讨论仍然没有解决问题,交流效果不近人意。这也说明,在以后的教学中准备要充分,要从教科书和学生两头进行备课,考虑问题要周全。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这是北师大版十二册第二单元遗迹中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它比较详尽地评介了位于我国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作者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雕塑艺术以及制作技术三个方面对它进行了详尽介绍,并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作了高度的评价。全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凝练,写得具体细致。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兴趣,去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二是培养学生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课文,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分析:
应该说,神秘而古老的兵马俑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历史知识有限,特别是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了解得比较少,所以课前应组织学生查找各方面的资料。另外,由于学生对感性的材料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上应准备一些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以及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并且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3、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重点:
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以及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并且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难点: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释题引趣
1、谈话导入。
大约20年前,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吧!当我们还在漫漫黑夜时,中国人在干什么?”你知道这则消息指的是什么吗?(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板书课题并齐读。现在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出示课件)
2、交流资料,释题引趣。
根据查找到的资料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介绍。
(1)俑:古代殉葬的偶像.在奴隶社会,奴隶产死后,都要用活人也就是奴隶来陪葬,但到了商代的后期,随着社会的发情,奴隶渐渐获得了人身自由,用奴隶陪葬就改成了用“俑”代替“活人”的方式来进行。
(2)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我国陕西西安临潼城东5000米处,有一处显赫的皇陵,这就是秦始皇陵。它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1974年以来,共出土兵马俑7000多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1987 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被誉为“世界第入大奇迹”。
3、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国外展出以后,引起了怎样的反响?注意快速捕捉段落中的关键词语。(“盛赞”)
(结合内容理解“盛赞”)
过渡: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一起学习一下,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会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
二、整体感知,交流反馈
1、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把文章中你主为比较关键的词语画出来,并且试着用这些关键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地下大军高超艺术制作技术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
师:同学们,让我们展开快乐搜索行动,看书阅读“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这一部分看看自己能搜索到哪些关键的词语,你能用这些词语给我们概括出这支地下大军的特点吗?
1、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2、文章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兵马俑的这些特点?谁来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一号坑是以步兵为主、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特点是规模庞大、布局严密。
军阵分为:前锋、军阵主体、侧卫和后卫
陶俑分为:步兵俑、弩兵俑、车兵俑、骑兵俑
(2)、二号坑由四办公桌方阵组成,特点是:进可攻,退可守,首尾呼应,变换灵活。
四个方阵:东边为弩兵方阵;南部是车兵方阵;
中部为车、步、骑兵组成的混合方阵;北部是骑兵方阵。
引导想像:这样布阵在战斗中有什么好处?
(3)、三号坑由战车和护卫队组成,为统帅所在的位置。
3、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为什么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1、理解“无与伦比”
2、自己读“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这一部分,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并板书: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兵马俑的传神?齐读:“站在它们面前,我们好像站在活人面前,忍不住想和它们交谈。”
师:这无与化比的高超艺术,古代的劳动人民究竟是怎样创造的呢?
(三)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
1、学生学习,教师加以指导。
2、交流反馈
兵马俑的制作分四道工序:制造粗胎、细塑、装窑烧制、彩绘。
3、看起来好象不复杂的四道工序为什么会让国外的科学史家惊叹不已?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这四道工序的细致和严谨。
结合资料了解当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四、全文小结,情感延伸
1、面对兵马俑,人们无不为它那恢弘的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所折服。今天让我们再次伫立于干什么俑坑前,来检阅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秦国大军吧!(出示一号坑)伫立于秦俑坑前,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金戈铁马的壮观,作为中国人的自豪等)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吧!(生齐读)
你怎么理解老华侨说的话?(扣住“扬眉吐气”来理解。)
2、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5000多万人次,在这些参观者中还有100多个国家的元首。(大屏出求:请学生朗读法国总统希拉理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3、教师小结:同学们,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古都西安。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是一片神秘的土地,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这里拉开序幕,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缔造了最初的华夏文明,在中国历史上包括秦朝在内的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如果说同学们对西安或秦王朝感兴趣,我们可以去查询更多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任选一题:
1、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段落。
2、整理自己搜集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
3、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想到的”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下大军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高超艺术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制作技术令人惊叹无限自豪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篇12
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尝试了以下的做法:
1、注重了默读,因为默读有利于学生不受外界干扰,静思默想,与文本充分对话。
2、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习,使得每个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将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3、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导训练,合作学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效果非常明显。
4、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和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够的。还应该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