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推荐12篇)

2023-02-21 16:27: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推荐12篇)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1

课前播放《左手右手》歌曲。

(一)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歌曲《左手右手》,引出“手”。

师:课前老师播放的歌曲,小朋友听过吗?

你在哪里听过?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板书:手)

或:

师:刚才的歌曲,唱的是什么?

这是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的电影插曲,歌名是《左手右手》。(板书:手)

反思:课前播放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插曲,一是调节他们紧张的听课情绪,二是悄无声息的引出课文的线索——手。考虑到《左手右手》是一支新歌,所以我预设了两种不同的对话,以便灵活处理。

2、请一名胖学生起立,举起小手。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手呢?

生:胖乎乎的小手。

师:除了“胖乎乎”,还可以说是一只怎样的手?

反思:这一设计旨在积累 “肉乎乎”、“肥嘟嘟”、“白胖胖”、“红润润”等词语,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锻炼口头造句能力。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手,共同来写课文题目。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板书:胖乎乎的小手)

3、学习生字“胖”。

师:看着课题,老师出个字谜考考你,十五天,什么字?

(生思考片刻后,一个小男生道出谜底并简单说出理由,齐读课题)

反思:这个环节教师言语表述不够严谨,因为每月天数不同,“胖”,谜面应该为“半个月”。细节之处不容忽视呀。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粗知大意。

师:小朋友,老师告诉大家,读课文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齐读和自由读。齐读,就是大家一起来读。自由读,就是小朋友自己读自己的,读的不熟练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下面,我们来自由读课文,听明白了吗?

读完以后,请用你的姿势(坐端正)告诉老师。开始吧。

反思:课堂上常有这种尴尬,教师不同形式的读文要求往往被孩子们的齐读代替。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避免尴尬出现,同时森头学法。课堂效果很好。

2、读后交流:

师:读完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课文写的是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生:写兰兰的小手。

(师板书:兰兰)

反思:读文检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学会归纳。

3、检查生词

课件:

胖(pàng)乎乎 一张(zhāng)画(huà) 贴(tiē)墙(qiáng)上 看(kàn)了又看

笑(xiào)着(zhe)说 等(děng)一等 刚(gāng)才 拖(tuō)鞋(xié)

帮(bāng)忙 喜(xǐ)欢 高兴(xìng) 变(biàn)大 学会(huì)

(1)借助拼音分行读。(指名读第一行,生齐读。以下类同。)

(2)高低声轮读。

(3)去调拼音齐读。

(4)巩固练习(字卡)

反思:多种形式,不同方法的练读,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分行检查,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调控课堂。

(三)再读课文,感悟爱心

1、通读课文

师:生字宝宝是个调皮的孩子,一眨眼,他们又藏到课文中去了,小朋友还会读吗?

师:下面请聪明的小朋友再来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兰兰的小手会做什么?

反思:带问题再读课文,教会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同时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2、读后交流,梳理内容。

师:兰兰的小手会做什么?

你是在哪里找到的?

生:兰兰的小手替爸爸拿过拖鞋。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爸爸说:“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带动作读)

师:你能用“兰兰的小手会 ”说一句话吗?

课件:

兰兰的小手会 。(板书:替爸爸拿拖鞋)

同样的方法学习第4、5自然段。

课件分别出示:

妈妈下班回来,看见画,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兰兰的小手会 。(板书:给妈妈洗手绢)

姥姥从厨房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画上红润润的小手,说:“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兰兰的小手还会 。

兰兰的小手会 ,会 ,还会 。(出示答案)(板书:帮姥姥挠痒痒)

反思:说话练习,尤其是说一句完整的话是一年级教学的又一重点,用“兰兰的小手会 ”的句式练习,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同时,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课件:逐句显示,生回答后出示答案。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全家人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师:兰兰的小手太能干了,让我们来夸一夸吧。

生:兰兰你可真能干!

生:兰兰你可真勤劳!

生:兰兰你太能干了,我要向你学习!

师:我们的小手也可能干了,它还会变魔术,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

课间小游戏:

一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个毛毛虫呀爬爬爬;

两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个小白兔呀蹦蹦跳;

三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个小花猫呀喵喵喵;

四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个花蝴蝶呀飞飞飞;

五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个大老虎“啊-呜-”。

反思:课堂组织教学在低年级很重要。学习至此,长时间高度集中让孩子们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疲劳。课间手指操,可以很好地缓解、调节学习情绪。

(四)课外延伸,感化心灵

师:听到亲人的夸奖,兰兰的心里美滋滋的,她也明白了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这张画。

师:兰兰说的这句话该怎么读?

(学生练习朗读,读出高兴、自豪的语气。)

(课件出示句子:

她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师:当我们还是小婴儿时,爸爸妈妈就悉心照顾着我们,陪我们一起在灯下读书,带我们去郊外游玩,生病时,背我们上医院。爸爸妈妈,你们太辛苦了!

(课件逐个出示课后题,练习说话:

我替爸爸 。

我给妈妈 。

我帮老师 。

我为大家 。)

反思:情景再现,感悟亲情,既进一步巩固说话训练,同时渗透思想教育。

师:课下,请小朋友亲自给长辈做一件见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中结束。)

课后反思:

一年级学生年龄尚小,而且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亲人服务的意识。《胖乎乎的小手》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故而学习本文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对于这样一篇生活情趣盎然的短文,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体味字里行间包含的融融亲情无疑是教学的要点,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个人的生命体验,将文本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达到语言学习与人格教育的双获益,成了本课力求突破的关键。

《胖乎乎的小手》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画的一幅画。从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孩子。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敬长辈的品德正是他们所欠缺的。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手”导入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导行,最后,我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将来又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另外,我觉得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读,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读的训练以读代析,读中求悟。只有不断地读,才能不断地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2

【情景说明】

翻开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亲情的温馨扑面而来。长辈的慈爱,令人感叹,晚辈的孝顺,让人欣慰。其中第六课《胖乎乎的小手》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其中的“真”、“善”、“美”让人感动。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如何引导学生爱读,自悟呢?教学中我注重和学生展开平等,温情的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感悟“真”、“善”、 “美”。

【教学片断】

一、活动求真,小手高举

1、看手: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手,举起来让大家看看。

生纷纷举起手摇晃,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

师:谁觉得自己的手胖乎乎的,站起来向老师同学说说:我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部分学生兴奋地站起来说。

2、画手:

师:请你们把自己的手画在黑板上。

生高兴地把手贴在黑板上画轮廓。

3、夸手:

师:你们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生:我的小手能写字。

生:我的小手能画画。

生:我的小手能洗脸。

……

二、品读求精,小嘴不停

1、鼓励激趣:

师: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小朋友家做客,看,我们到了。cai出示故事情境。

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看。

师:你们想读吗?(生:想)美美地读吧!

生读课文,师巡回指导,纠正读书姿势。

……

师:课文读两遍以上的同学举手。

生积极举手。

师:领读难懂句子。

生跟读。

师:能把第一段读正确流利地站起来读。

生都站起来。

师:你们都能读好吗?那就都坐下读吧!

生坐着大声读。

师:同学们真棒!能把第二段读正确、流利地站起来读。

生站起来读,有的自读、有的同桌互读、有的一起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课文读得真好。谁能把第三、四、五段合起来读吗?觉得不行的赶快坐下。

部分同学坐下。

师:同学们太棒了。特别是那几个不能读坐下去的同学非常诚实。他们坐下去之后也读得非常用心,让我们一起来表扬他们。

生掌声鼓励。

……

2、赛读:

⑴师生赛:

师: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来比赛,好吗?

生(兴奋地喊):好!

师: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在课文中找一句话,找到赶快站起来。

师表演爸爸回家看画、贴画的动作。

师刚表演完几个学生迅速站起来读句子。

师:你们胜利了,我甘拜下风。

……

⑵同学赛:

(出示兰兰图)师:谁能把兰兰两次说的话笑着读出来。先请大家看书,笑着读,谁笑了,就让谁来当擂主。

生练读。

指名读。

师:请你等一下,看谁能把你读坐下!

胡砚秋笑容满面地站起来说:“我来!”

“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声音稚嫩,清脆,重读得当)

杨佳琪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读,笑得灿烂。

评选“最佳兰兰”。

……

(出示爸爸图)师:把爸爸请出来,看看谁能当最佳爸爸。

指名读。

师:让他当擂主,你们服吗?

生(大声):不服。

黄思宁说:“我来和他比一比!”“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面带笑容,边读边用手指着前方,模拟动作)

生踊跃赛读。

评选“最佳爸爸”。

……

(出示妈妈图)师:“最佳妈妈”谁能当,赶快练。

袁思瑶读得声情并茂,张立成表情丰富,叶海韵带上了动作。

评选“最佳妈妈”。

……

(出示姥姥图)师引导评选“最佳姥姥”。

王诗雅压低声音读出姥姥苍老的声音。

罗宇凡想象姥姥年纪大了,驼着背,边走边说。

评选“最佳姥姥”。

……

三、表演求美,小脸通红

1、指导表演:

师:刚才我们选出了“最佳兰兰”,“最佳爸爸”,“最佳妈妈”和“最佳姥姥”。老师发现这些同学在读的时候都把自己当成了课文中的人,所以才读得这么好。那么我们怎么来演呢?

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来表演。

师:噢,那就是分角色演。

生:带上动作来表演。

……

师:那咱们就分组来试试吧!

2、分组表演读:

师:咱们分成四人一小组来演演,小组长和同学们商量一下怎么安排四个人物,剩下的话大家一起读。

生分组表演。

师或巡回指导或参与表演或适时表扬鼓励,

3、汇报表演:

师:刚才老师在同学们中发现了不少表演明星,谁想当最佳表演者。

生踊跃举手,有的小脸红通通的,有的站起来了,有的嘴里在喊:“我!我!我!”

……

四、拓展求善,小眼发光

1、我当“兰兰”:

师:看了同学们的表演,老师也想演演了。现在我当妈妈想问兰兰“等你长大了,准备帮我们做哪些事呢?”谁来当兰兰回答呢?

生:等我长大了,我能帮家里烧火做饭。

生:等我长大了,我能照顾爸爸妈妈。

生:等我长大了,我可以骑摩托车去接妈妈下夜班。

生:等我长大了,我能保护爸爸、妈妈。如果坏人来抢走了妈妈,我能把妈妈救回来。

……

2、我帮老师:

师:你们累了吗?

生(兴致勃勃):不累。

师:老师站得累了,想请你们帮我做一件事。

(聪明活泼的丁浩峰拿来了他的凳子。)

师:谁来说说他帮老师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他帮老师搬凳子。

师:老师口渴了。

生:我给老师倒杯水。

……

3、我的小手: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小组内讨论一下,回家后我们能帮爸爸妈妈做哪些事?除了亲人,我们还有许多同学、朋友,我们能帮大家做点什么事?

生小组讨论:

课堂气氛热烈,李子聪、严子涵、王罗毅等生一边说、一边做着动作,小眼闪着光芒

……

【教学反思】

上完这一课,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这里有惊讶、有欣喜、有展示后的成功感,学习成了一件非常主动、快乐的事。反思教学,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展开温情对话,实现个性张扬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它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教师给学生创造平等、温情的对话环境,才能让《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打动孩子们,使之形成独特的个性体验。教学中,在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时,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实现了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实现了学生的自我超越,处处散发着灵性的光芒。

二、营造活动氛围,促进心灵感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年级的孩子们虽然年纪小,虽然拙于表达,但是在活动中相当活跃,包括后进生也不甘示弱。教学开始,通过看手、画手、夸手等活动把学生情绪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擂台赛”(分段读课文)和评选 “最佳兰兰”、“最佳爸爸”、“最佳妈妈”和“最佳姥姥”。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纷纷主动练读,自己体会感情,带着表情读,还能对别人的朗读作出评价。在活动中孩子们读通了课文,认清了生字,体会了文章的情感,懂得了乐于助人的道理,做到了在活动中学、活动中悟。

三、激活生活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课标指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要有开放性的课程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巧妙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融合课内外,把语文与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画手、夸手、赛读、赛演;创设生活情境如:我当“兰兰”,我帮老师,我的小手等环节,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使生活走进语文,语文走进生活。

【专家点评】

本节课,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教学,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和感悟文本的内涵,并积极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学生充分进行语文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使学生懂得 “真”、“善”、“美”,而且激励学生积极地实践“真”、“善”、“美”的行为,师生互动,教学气氛和谐,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

(省级特级教师:彭育东)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3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

《胖乎乎的小手》这一课,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爸爸妈妈和姥姥赞美兰兰的话后,老师总结:“兰兰会帮爸爸、妈妈、爷爷做很多事,所以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小手。”这时,课堂上传来吃吃的低笑声。我才猛然醒悟,说漏嘴了!文中没写爷爷,说的是姥姥!怎么办?我索性将错就错,连忙摆摆手说:“别笑!别笑!兰兰跟你一样也有爷爷啊!你能猜猜,她为爷爷做过什么事吗?”这下,学生劲头来了,有的说:“她为爷爷买过啤酒。”有的说:“他为爷爷拿眼镜。”有的说:“他为爷爷敲背。”……师说:“你们猜的都不错。兰兰确实是个孝顺的乖孙女!你们说的她都干过。”老师紧接着问:“兰兰跟你们一样读一年级了,她为同学,为老师做过什么呢?”同学们又踊跃发言。其中有个上课老走神的小男生高高举起小手,说:“老师,我来!我来!”他笑着说:“我想,她会为同学拾起掉在地上的铅笔,因为我就为后面的同学捡过。”听到这话,我心里一乐!小家伙,居然能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看来孩子们已深刻地领悟了课文,兰兰的形象已引起了他们的共鸣……不知不觉下课了,我正坐在讲台前与一个学生谈话,这时,“蹬蹬蹬……”跑上来两个女孩,来到我背后,“咚咚咚……”一声不响地帮我敲起背来。我好激动,情不自禁地说:“舒服!”同时又生出无限的感慨。

教学反思:

课堂上一个不经意的小插曲,引起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应该是充满亲和力的过程,课堂是师生对话、共同成长的绿色生态课堂。要是我们的课堂禁锢学生的自由,当学生听到老师说漏嘴,不敢笑出声,也就不会有此精彩的片段。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关照到学生真实的生命存在,关照到他们的心灵成长。

二、教学需要预设,但应更注重于课堂上的即时生成。如果当时教师说错嘴后,只是承认错误说:“哦!对不起!老师说错了,应该是姥姥。”然后继续按照原来的预设教学。这样做,也许你给孩子一个朋友式的印象,同时也会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但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将错就错的教学更深入人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正是课堂上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才会有学生设身处地地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才会有学生争着上来给老师敲背,演绎出浓浓的师生情。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

《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从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来兰兰是个热爱劳动、关心长辈、体贴父母的孩子,课文充满了温馨情感,内容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这篇课文内容简单,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的好品德,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敬长辈正是他们所欠缺的,所以在教学时,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开课时,我以“比手、画手、夸手” 导入课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这样导入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

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变化变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模仿读、分角色读、互评互读的方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知课文的内容,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让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腻,这是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生活体验最好的回忆。

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新《课标》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构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在本次教学的尾声部分,我又将学生的思维拉回自己身上,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有的同学说:“我为老师抱本子”有的同学说:“我为妈妈添过饭”,还有的人说:“我用小手自己吃饭、穿衣”自己的事自己做。“从自己的角度写出了手的作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让课堂扩展到家庭生活中,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展现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使学生体验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高高兴兴地来到教室,准备上《胖乎乎的小手》中的生字。刚出示了写满生字的生字卡片,谁知一个声音便从下面传来“简单死了!”我转过头一看是王晓涵同学。他是刚从济南回来读书的,见识广,口头表达能力也不错。听他这样一说,我灵机一动,决定改变事先的教学设计,先不读生字了,干脆以此为契机导入课堂。

我说:“同学们,这些生字王晓涵同学早已认识了,我们请他说一说,他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朋友的。”这个问题为即将进行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铺垫。只听他说:“‘笑’字,上面的‘竹字头’像人笑起来的时候,眯缝的两个小小的眼睛。”王晓涵那种诙谐的语调和调皮的表情,使孩子们活跃起来了。有的说:“‘看’字,下面的目就代表人的眼睛,人有眼睛才能看东西。”还有的说:“‘着’字,和‘看’字是双胞胎兄弟,‘着’字比‘看’字多了两个小辫子。”创新思维的火花迸发了。

【教学反思】

以往的语文教学,一是怕“乱”,二是怕 “错”,追求严谨有序的教学氛围。生怕学生“节外生枝”,打乱了教学思路,干扰教学进程,影响了原订的教学计划,这是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乱”往往反映学生认知活动的差异性和学习方式的个性特征。学生是在相互的比较中,从不会到会。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采用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法学习。因为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只要掌握了方法,就有获取知识的本领。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培养他们积极的创新思维。我有理由相信这样培养的学生会更加自信、乐观,敢于想象,勇于创新,这不正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吗?抬眼望向窗外,雨过之后,花朵上露珠滚动,在阳光下,焕发着异样的光彩,不正像孩子们那张纯真稚嫩的笑脸和勇于创新的心灵?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

《胖乎乎的小手》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主要让孩子通过课文,知道兰兰是一个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孩子,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并向其学习。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

一、趣味导课,投石击浪。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我在导入部分创设了一个布迷设障的情景:猜手、看手、画手、夸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

二、创设活动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调动起学生的感情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在教学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感情朗读把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爸爸、妈妈、奶奶对兰兰说的话,使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平时爸爸、妈妈、奶奶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学生与小主人的情感共鸣,学生很自觉地就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小主人公,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

三、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中也曾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变化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中采用了自由读、个别指名读、模仿读、表演读、互评互读的方式,让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腻,力图将每一个学生带进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勾起学生的经验体验,从而代替了学生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爸爸、妈妈、奶奶和兰兰的话该怎样读?“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啊!”“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挠过痒痒啊!”学生以大人的口吻,说得那么自然、贴切,这是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个人生活体验最好的回忆。总之,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扎扎实实的训练,教学的三维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四、创设实践活动,延伸课堂。

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新《课标》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在本次教学的尾声部分,我以老师站了一节课,讲了一节课,很累了,谁能用小手来帮老师解解疲?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为我增水,搬椅子,这一环节很好地将课内知识点在课堂中实践出来。之后教育孩子在学校不仅能当老师的好学生,在家也要用你勤劳的小手去给家做出出力,做家人的好孩子!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让课堂扩展到家庭生活中,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这种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

在这节课中,充满了童趣,学生的活动形式多样,他们在自主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了自主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稍有不足的是:课堂节奏不够紧凑,有些知识点没来得及细化,这是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的!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4

海盐县向阳小学汤庭华

《胖乎乎的小手》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画的一幅画。从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孩子。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敬长辈的品德正是他们所欠缺的。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画手”导入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导行,最后,我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请学生画画自己的小手,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将来又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另外,我觉得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读,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读的训练以读代析,读中求悟。只有不断地读,才能不断地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5

【教学内容】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讲了兰兰胖乎乎的小手帮家人拿过拖鞋,洗过手绢,挠过痒痒,而使全家人都喜欢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孩子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励,揭题引文

1、看手: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2、画手:请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手的轮廓。

3、夸手: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4、过渡:

小朋友都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有个叫兰兰的小朋友也有一双能干的胖乎乎的小手(板书课题)谁能把课题读读?

生:(指名学生读)

师:我们一起把课题读读吧!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我想知道这双小手是做了什么事?

生2:我想知道这双小手还有谁喜欢?

……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师:课文里生字词你们都会读吗?(投影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请小朋友先练习一下,待会儿请小老师来教大家读难读的生字词。

生:练习读生字词。

师:谁能当小老师来提醒大家,把那些难读的生字词读准?

生:(指名生带读)

师:大家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能读准字音了,下面我们来个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能把这些字记住,而且方法简便,有趣,就给这个小组插一面红旗。

(小组讨论记忆生字词)

(我们在这以前教过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猜字谜,编故事等方法记忆生字,鼓励学生用我们曾学过的方法记忆)

师:谁先来汇报自己的记字方法?

生1:半个月亮——胖。

生2:十口里面一颗豆——喜。

生3:弓长——张,我们班的张悦,张猛豪,张亚楠的“张”就是这个。

生4: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的,“贴”可以换成“站”,“情”可以换成“请”,“清”。

(学生说的时候,师板书)

……

师:这样你还认识吗?(投影出示擦掉音节的生字词)谁来试读?

生:(指名几学生读生字词)

师:想读的都站起来读。

生:(绝大多数学生都站起来读了)

师:让我们开火车读生字词吧。

生:(开火车读生字词)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现在来写一写好吗?(投影出示带“看”“着”田字格)谁来读读这两个字?

生:(指名生读字)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1:他们都是半包围结构。

生2:“着”多了个倒八字。

生3:“着”的第三笔是横,“看”的第一笔是撇。

师:请小朋友举起右手跟着我写这两个字(师在黑板上范写)。

生书空。

师:请小朋友在书上描一个字,写一个字(播放音乐,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评议学生写的字。

以此方法学写另外四个字。

三、完成作业

在书上书写我会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师:生字宝宝刚才休息了一会儿,现在又来到小朋友身边,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生:(指名人读生字)

二、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师:生字会读会写了,咱们把它们请回到课文里,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边读边想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兰兰的那张画?,把他们说的话画下来。

生:(自由读课文,并把爸爸,妈妈,姥姥说的话画下来)

师:兰兰帮全家人做了哪些事?

生:帮爸爸拿拖鞋,帮妈妈洗手绢,帮姥姥挠痒痒。

师:谁愿意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喜欢哪一自然段?

生轮读课文。

师:你喜欢哪一自然段?就把那一自然段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喜欢哪一自然段?

(学生说到哪一自然段,就指导哪一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我喜欢读第二自然段,你能读个大家听吗?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流利,有感情。

生:我好象看到兰兰在昂着头有礼貌地和爸爸说话。

师:体会得真好。谁能扮演一下兰兰来读一读?

生:(指名读兰兰说的话)

师:我好象也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兰兰,还有谁想读兰兰的话,想读的站起来一起读。

生:(齐读兰兰的话)

2、学习4、5、6自然段:

师:还有谁喜欢读第三自然段?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指名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爸爸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是因为小手帮爸爸拿过拖鞋。

师:想想爸爸说这话时,表情怎样?谁来模仿爸爸的口吻读一读?

生:(指名读)

师:读的怎么样?

生:声音不够粗。

生:没有夸兰兰的意思。

师:谁能把爸爸亲切的语气和夸的意思读出来?

生:(再指名读)

师:我们都把自己当成爸爸来夸夸兰兰。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以下4、5自然的学习方法同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一和第六自然段:

师:谁能把第六(第一)自然段读得最好?

生:(想读的都站起来读)

师:如果你是兰兰,听了全家人对自己的夸奖,心里怎样想?

生:高兴,兴奋。

生:以后还要为全家人做更多的事。

师:谁来把兰兰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生:(指名读)

师:读了全家人对兰兰的夸奖,你们替兰兰高兴吗?把自己当着兰兰来感受一下 。

生:(齐读这段)

三、欣赏朗读,进入角色(分角色朗读)

先分四人一小组,分角色,一人一个角色;老师叙述,请学生表演读。

四、发散思维,扩展想象

师:兰兰长大后,会帮全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生:帮姥姥、妈妈梳头。

生:帮爸爸整理书房。

………

师:看看你们自己的小手,想一想,你们的小手长大了帮家长做哪些事?

生:替妈妈做饭,让妈妈好好歇歇。

生:好好工作,为爸妈争光,让他们过幸福的生活。

……

五、课外活动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的小手很能干,今天老师要你们每双小手布置一项任务,回家后,用你的小手帮家人做一件事,做的时候观察家里人的表情,事后把当时的情景画下来,我们来一个“比小手”画展。

【教学反思】

《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讲述了兰兰胖乎乎的小手帮家人拿过拖鞋,洗过手绢,挠过痒痒,而使全家人都喜欢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从课文中我们也感受到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质。文章开始兰兰的疑问:“我画了那么多画,你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也是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学生看到这里会产生强烈地读下去的愿望,会主动地去文中寻找答案,而且小学生又善于表现自己。老师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读,去想,去说,并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相互合作,情绪饱满的共同发展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起共鸣

这篇课文的内容很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而且在兰兰身上也有同学们的影子,在上课的开始我组织学生看手,画手,夸手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双小手到底做了什么事?这双小手还有谁喜欢?由此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产生了参与学习的愿望。

在结束课文时,再让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夸夸自己的小手帮家长做了什么,同学们的抢答很热烈,我差点都招架不住他们的热情了。我儿子也刚学了这一课,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买菜,他主动帮我提着(以前从来没有过这举动),并且是两手已提好几样菜也不让我帮忙,我趁机夸他的小手能干,他脸上笑开了花。回到家里,小手勒红了也不叫一声疼。我由衷地赞叹这教材和生活贴近了真好。

二、欣赏朗读,共同参与

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也是一教学重点,而人物角色的不同,说话语气不同,内容不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自读,同学互评,老师点评,使学生进入了人物角色,又通过分角色朗读,同学门边读自编动作,加上表情,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深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三、发散思维,扩展想象

课文中兰兰可爱、善良,爱劳动,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榜样,同时兰兰的身上也有他们自己的影子,教学的最后再让学生想一想兰兰长大了会帮家人干什么,实际上是让学生以自己的身份来替兰兰回答。以学生爱模仿,爱参与的特点,又让他们回家帮家长做一件事,并当时的情景画下来。从后来同学们交上来的画可以看出简直是一个“小手比武大赛”有画捶背的,有画倒水的,有画洗脚的……。尽管画的画技幼稚,但内容已充满了想象。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愤活跃,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课后又愿意去实践,对这种亲近孩子生活的教材,并让孩子走进生活的教学活动真好。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6

《胖乎乎的小手》这一课,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爸爸妈妈和姥姥赞美兰兰的话后,老师总结:“兰兰会帮爸爸、妈妈、爷爷做很多事,所以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小手。”这时,课堂上传来吃吃的低笑声。我才猛然醒悟,说漏嘴了!文中没写爷爷,说的是姥姥!怎么办?我索性将错就错,连忙摆摆手说:“别笑!别笑!兰兰跟你一样也有爷爷啊!你能猜猜,她为爷爷做过什么事吗?”这下,学生劲头来了,有的说:“她为爷爷买过啤酒。”有的说:“他为爷爷拿眼镜。”有的说:“他为爷爷敲背。”……师说:“你们猜的都不错。兰兰确实是个孝顺的乖孙女!你们说的她都干过。”老师紧接着问:“兰兰跟你们一样读一年级了,她为同学,为老师做过什么呢?”同学们又踊跃发言。其中有个上课老走神的小男生高高举起小手,说:“老师,我来!我来!”他笑着说:“我想,她会为同学拾起掉在地上的铅笔,因为我就为后面的同学捡过。”听到这话,我心里一乐!小家伙,居然能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看来孩子们已深刻地领悟了课文,兰兰的形象已引起了他们的共鸣……不知不觉下课了,我正坐在讲台前与一个学生谈话,这时,“蹬蹬蹬……”跑上来两个女孩,来到我背后,“咚咚咚……”一声不响地帮我敲起背来。我好激动,情自信众信!缘来有你!不自禁地说:“舒服!”同时又生出无限的感慨。

教学反思:

课堂上一个不经意的小插曲,引起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应该是充满亲和力的过程,课堂是师生对话、共同成长的绿色生态课堂。要是我们的课堂禁锢学生的自由,当学生听到老师说漏嘴,不敢笑出声,也就不会有此精彩的片段。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关照到学生真实的生命存在,关照到他们的心灵成长。

二、教学需要预设,但应更注重于课堂上的即时生成。如果当时教师说错嘴后,只是承认错误说:“哦!对不起!老师说错了,应该是姥姥。”然后继续按照原来的预设教学。这样做,也许你给孩子一个朋友式的印象,同时也会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但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将错就错的教学更深入人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正是课堂上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才会有学生设身处地地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才会有学生争着上来给老师敲背,演绎出浓浓的师生情。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7

【背景描述】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下册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见大,通过兰兰画的一双胖乎乎的小手这张画,巧妙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

【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兰兰家玩?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兰兰家。

(投影出示兰兰一家人都在夸奖兰兰画的画面)

(生看兰兰一家人夸奖兰兰画的画面)

师:兰兰家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生:兰兰家有爸爸、妈妈、姥姥,他们都在看兰兰画的这张画。

生:兰兰的全家人都很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师:是呀,兰兰画的这张画多好!兰兰的爸爸下班回来后,拿起画是怎么做的呢?

(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爸爸是怎样看画的呢?把爸爸的动作演一演。

(生表演的有模有样)

师:你表演的真棒!老师也来表演一个动作,让大家猜猜是个什么字?──今天的太阳太大了,我把手放在眼睛上遮一遮(师边描述边做动作)

生:我猜是看见的“看”字。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上面一个“手”字,下面一个“目”就是“看”。

(师出示“看”的井字格,并相机板书“手”)

师:你仔细观察“看”,“看”字上面部分写的是“手”吗?

生:“看”字上面写的不是“手”,把“手”字里的弯钩变成了撇。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咱们在写撇时要写长一点,一直写到左下格来。你们仔细观察“看”字哪一笔正好写在横中线上?

生:“目”字里面的横折钩正好写在横中线上。

(生书空写“看”字)

师:“看”字还有一个好朋友,出示“着”,你发觉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他们都有一个“目”字。

生:“看”字加两点,再把撇变成横就是“着”字。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着”字里有三横,三横的长短要注意,中间一横写得最短。

(生书空描红,书写“看”和“着”这两个字)

师:兰兰的爸爸拿起画看了又看,心里特别高兴!让我们一起当兰兰的爸爸高兴地夸夸兰兰。

(生自由读、点名读、齐读)

【片段二】

师: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回来了,妈妈是怎么对兰兰说的?

(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生(眉头紧锁着读):妈妈下班回来,看见画,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洗过手绢啊!”

师:这位妈妈的眉头怎么紧锁着?兰兰的妈妈是笑着对兰兰说的。

(相机出示“笑”字)

师:你们笑一个给老师看一看。

(生露出会心的微笑)

师:你们会给“笑”字找找朋友吗?

生:微笑、傻笑。

生:笑话……

师:你们看“笑”字上面的竹头字好像咱们舒展的眉头,“笑”下面的好像我们学过一个什么字?

生:“笑”下面好像我们学过的“天”字。

生:“天”字里面横变成撇就是“笑”字。

师:你说得真对!让我们一起笑一笑。

(生书空描红,书写“笑”字)

师:你们现在能笑着当兰兰的妈妈,夸夸自己的乖女儿吗?

(生自由读,点名读,齐读)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学生要求会认的生字中,有80%的生字在阅读文中出现。

我以文本为载体,依托文本进行识字教学,教学中采用了多样化的识字形式让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在多样性、趣味性的语境中,引导孩子们在快乐中识字,同时感受汉字的魅力。

依托文本趣味识字,让识字教学更生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中有看动作猜字,给生字组词,给生字找形近字,识记生字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引导学生积极阅读识字,在愉快中学习。

依托文本朗读识字,提升识字效率。通过朗读发现生字、记住字形,通过听读体会生字的意思,通过朗读体验情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字的音、形、意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析,越来越深刻。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8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6课,温馨的亲情是这组单元的主题,这篇课文通过爸爸、妈妈和姥姥看了兰兰画的画儿,赞扬了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是一双勤劳的小手。兰兰的小手为家人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了她对家人的爱。

二、学生分析:

全班有一大半的学生识字能力不够强,利用拼音进行阅读的速度还比较慢,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很快的利用拼音进行阅读并理解短文意思。

三、设计理念:

(一)“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在朗读中充分调动学生对本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感、人格的目的。

(三)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四、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读“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着看”六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读书活动,学生学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渗透爱劳动、尊老爱幼的思想。

重点、难点:

认字和朗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的道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读“胖、喜”等13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正确书写“看”“着”两个生字。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在读中品味词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渗透爱劳动、尊老爱幼的思想。

重点、难点:

认字和朗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读题揭题

1.播放音乐《我有一双小小手》,请同学们边听边跟音乐自编动作,比一比,谁的表现最好。

师:同学们的动作真美。看来,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呀!

学生在音乐声中各自发挥,有的做穿衣的动作,有的做扣扣的动作……

(在教师的鼓励中,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对文本的好奇心与探究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2.出示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同学们说说这是一双怎样的小手?(揭示课题、读题)

同学们观看课件后,争着发言。有的说:“这是漂亮的手。”有的说:“这是一双胖胖的手。”还有的说:“这像我的手。”

【设计意图:由于低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教师并没有规定正确的答案,而是抓住小学生喜欢图片的心理,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被调动起来。】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读“胖、喜”等13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正确书写“看”“着”两个生字。

(二)识字指导

1.这双小手是谁的手呢?这双小手能干些什么呢?这得通过自己读课文来了解!请同学们借合注音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不认的生字。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交给学生一定的记字方法,继而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

(1).说自己会认哪些字,并向大家介绍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2).换偏旁:站—贴诗—等清—情蛙—鞋

(3).看偏旁想字意:喜—“口”墙—“土”拖—“扌”帮—“巾”

(4).编顺口溜:“心青情,弓长张,十粒豆豆入口喜,半个月亮就是胖”

(5)扩词熟记生字:张替鞋变

3.扩词认读。(可以用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帮助记忆。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后鼻音多,如“胖、张、刚、墙、帮、等、情”,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读准。教师可以多领读几遍,发现读得不准的,再重点指导。)

4.个别字可以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再连句读。

【设计意图:识字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随文识字。比如《胖乎乎的小手》的第三段,在同时有“替、拖、鞋”三个生字的情况下,着重讲“替”字,这样有助于理解字义从而读懂课文的内容】

5,检测反馈【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检测识字情况,反复再现生字词,让学生能在不同语境下都会认读这些字词,加深印象】

同桌互读生字【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合作学习】

教师抽测【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了解学困生的学情】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分段读文,相机纠错。【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是否能把课文读正确的关键一步,这一环节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纠错】

2.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呢?你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借助拼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3.检查读书情况,鼓励学生表达。【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用“你想知道吗?”这个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又为学习课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写字指导

1,观察字形,会扩词。

2,说结构,说笔顺。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况并描红。

4,师范写易写错的字

5,生再次练写。

6,听写检测。

【设计意图:教师只需要有针对性地范写难写的字,做到学生能做好的教师一定不要花费时间讲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形成一定的学习写字的方法】

本课时设计特点:

1、注重高效课堂的生成,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悦中求知,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民主性。

2、课堂上留给学生较为充裕的自读自思的时间,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将自主学习学习落到实处。

3、识字训练设计的有梯度,遵循低年级儿童认知水平有浅及深的规律,使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4、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破学科间界限,将语文、美术、音乐密切结合,并且联系学生以有的生活实际,渗透创新意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紧扣新课改的观念,注重高效课堂的生成。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音乐游戏以及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的画面,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本课注重教给学生认字写字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有趣。另外,学生参与面广、发言积极,个性得到张扬,既达到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9

【教学实录】

一、活动求真,小手高举

1、看手: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手,举起来让大家看看。

生纷纷举起手摇晃,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

师:谁觉得自己的手胖乎乎的,站起来向老师同学说说:“我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部分学生兴奋地站起来说。

2、画手:

师:请你们把自己的手画在黑板上。

生高兴地把手贴在黑板上画轮廓。

3、夸手:

师:你们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生:我的小手能写字。

生:我的小手能画画。

生:我的小手能洗脸。

……

二、品读求精,小嘴不停

1、鼓励激趣:

师: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小朋友家做客,看,我们到了。cai出示故事情境。

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看。

师:你们想读吗?

生:想。

生读课文,师巡回指导,纠正读书姿势。

……

师:课文读两遍以上的同学举手。

生积极举手。

师领读难懂句子。

生跟读。

师:能把第一段读正确流利地站起来读。

生都站起来。

师:你们都能读好吗?那就都坐下读吧!

生坐着大声读。

师:同学们真棒!能把第二段读正确、流利地站起来读。

生站起来读,有的自读、有的同桌互读、有的一起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课文读得真好。谁能把第三、四、五段合起来读吗?觉得不行的赶快坐下。

部分同学坐下。

师:同学们太棒了。特别是那几个不能读坐下去的同学非常诚实。他们坐下去之后也读得非常用心,让我们一起来表扬他们。

生掌声鼓励。

……

2、赛读:

⑴师生赛:

师: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来比赛,好吗?

生(兴奋地喊):好!

师: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在课文中找一句话,找到赶快站起来。

师表演爸爸回家看画、贴画的动作

师刚表演完几个学生迅速站起来读句子。

师:你们胜利了,我甘拜下风。

……

⑵同学赛:

(出示兰兰图)师:谁能把兰兰两次说的话笑着读出来。先请大家看书,笑着读,谁笑了,就让谁来当擂主。

生练读。

指名读。

师:请你等一下,看谁能把你读坐下!

胡砚秋笑容满面地站起来说:“我来!”

“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声音稚嫩,清脆,重读得当)

杨佳琪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读,笑得灿烂。

评选“最佳兰兰”。

……

(出示爸爸图)师:把爸爸请出来,看看谁能当最佳爸爸。指名读。

师:让他当擂主,你们服吗?

生(大声):不服。

黄思宁说:“我来和他比一比!”“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面带笑容,边读边用手指着前方,模拟动作)

生踊跃赛读。

评选“最佳爸爸”。

……

(出示妈妈图)师:“最佳妈妈”谁能当,赶快练。

袁思瑶读得声情并茂,张立成表情丰富,叶海韵带上了动作。

评选“最佳妈妈”。

……

(出示姥姥图)师引导评选“最佳姥姥”。

王诗雅压低声音读出姥姥苍老的声音。

罗宇凡想象姥姥年纪大了,驼着背,边走边说。

评选“最佳姥姥”。

……

三、表演求美,小脸通红

1、指导表演:

师:刚才我们选出了“最佳兰兰”,“最佳爸爸”,“最佳妈妈”和“最佳姥姥”。老师发现这些同学在读的时候都把自己当成了课文中的人,所以才读得这么好。那么我们怎么来演呢?

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来表演。

师:噢,那就是分角色演。

生:带上动作来表演。

……

师:那咱们就分组来试试吧!

2、分组表演:

师:咱们分成四人一小组来演演,小组长和同学们商量一下怎么安排四个人物,剩下的话大家一起读。

生分组表演。

师或巡回指导或参与表演或适时表扬鼓励,

3、汇报表演:

师:刚才老师在同学们中发现了不少表演明星,谁想当最佳表演者。

生踊跃举手,有的小脸红通通的,有的站起来了,有的嘴里在喊:“我!我!我!”

……

四、拓展求善,小眼发光

1、我当“兰兰”:

师:看了同学们的表演,老师也想演演了。现在我当妈妈想问兰兰“等你长大了,准备帮我们做哪些事呢?”谁来当兰兰回答呢?

生:等我长大了,我能帮家里烧火做饭。

生:等我长大了,我能照顾爸爸妈妈。

生:等我长大了,我可以骑摩托车去接妈妈下夜班。

生:等我长大了,我能保护爸爸、妈妈。如果坏人来抢走了妈妈,我能把妈妈救回来。

……

2、我帮老师:

师:你们累了吗?

生(兴致勃勃):不累。

师:老师站得累了,想请你们帮我做一件事。

(聪明活泼的丁浩峰拿来了他的凳子。)

师:谁来说说他帮老师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他帮老师搬凳子。

师:老师口渴了。

生:我给老师倒杯水。

……

3、我的小手: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小组内讨论一下,回家后我们能帮爸爸妈妈做哪些事?除了亲人,我们还有许多同学、朋友,我们能帮大家做点什么事?

生小组讨论。

课堂气氛热烈:

李子聪、严子涵、王罗毅等生一边说、一边做着动作,小眼闪着光芒。

……

【教学反思】

一、展开温情对话,实现个性张扬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它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教师给学生创造平等、温情的对话环境,才能让《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打动孩子们,使之形成独特的个性体验。教学中,在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时,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实现了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实现了学生的自我超越,处处散发着灵性的光芒。

二、营造活动氛围,促进心灵感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年级的孩子们虽然年纪小,虽然拙于表达,但是在活动中相当活跃,包括后进生也不甘示弱。教学开始,通过看手、画手、夸手等活动把学生情绪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擂台赛”(分段读课文)和评选 “最佳兰兰”、“最佳

爸爸”、“最佳妈妈”和“最佳姥姥”。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纷纷主动练读,自己体会感情,带着表情读,还能对别人的朗读作出评价。在活动中孩子们读通了课文,认清了生字,体会了文章的情感,懂得了乐于助人的道理,做到了在活动中学、活动中悟。

三、激活生活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课标指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要有开放性的课程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巧妙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融合课内外,把语文与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

不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画手、夸手、赛读、赛演;创设生活情境如:我当“兰兰”,我帮老师,我的小手等环节,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使生活走进语文,语文走进生活。

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教学,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和感悟文本的内涵,并积极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学生充分进行语文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使学生懂得真、善、美,而且激励学生积极地实践真、善、美的行为,师生互动,教学气氛和谐,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10

《胖乎乎的小手》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画的一幅画。从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孩子。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敬长辈的品德正是他们所欠缺的。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画手”导入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导行,最后,我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请学生画画自己的小手,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将来又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

另外,我认为这堂课之所以能这么顺利,最关键的就是学生课前,在家里以及早读时间进行了充分的阅读。学生在反复地阅读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课堂上一经老师点拨便马上融会贯通,理解水到渠成。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光*课堂40分钟便要求自读自悟是远远不够的,课前的预习非常重要。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11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

《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画的一幅画。从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孩子,这篇课文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敬长辈正是他们所欠缺的。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教学:

一、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画手”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导行,最后,我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请学生画画自己的小手,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将来又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

二、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变化变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模仿读、分角色读、互评互读的方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知课文的内容,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让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腻,这是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生活体验最好的回忆。

当然,这节课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是课堂容量太大,课前对教学的设计还缺乏更多的思考,虽注重了朗读,但朗读花的时间太多,其他环节落实欠缺。

其次,课堂节奏快了,该再缓一点。以至于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各个教学环节明显看出是在“赶”,显得很仓促,不够从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努力优化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每一次经历这样的讲课,听评课,总能让我在思想上有质的飞跃。《胖乎乎的小手》这篇文章脉络比较清晰,围绕胖乎乎的小手,分别讲了大家都喜欢兰兰画着自己胖乎乎的小手的这张画,接着讲爸爸、妈妈和姥姥为什么喜欢这张画,最后兰兰明白了。从爸爸、妈妈、奶奶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学生理解也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教学这一课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认识7个字,会写2个字;朗读感悟,说话训练上。

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画手”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我还设计了质疑的环节“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二是把学习的主动性给了学生,并让孩子带着这些疑问开展学习,孩子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

接着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鼓励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问题。例:因为——爸爸喜欢这胖乎乎的小手,因为——妈妈喜欢这胖乎乎的小手,因为——姥姥喜欢这胖乎乎的小手。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这张画是因为——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同时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

然后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感悟。 这篇课文我主要是抓住四句话进行朗读感悟。一、通过提问:全家人喜欢兰兰画上的小手吗?引导孩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二、让孩子在课文中找出爸爸、妈妈、姥姥表扬兰兰的话语,用直线勾划出来。(1)爸爸说:“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2)妈妈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3)姥姥说:“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引导孩子读好这四句话,我主要是利用多种形式读(包括师范读、生个别读、小组读、师生共读、分角色读等),并且对孩子读句子是否正确、有感情给予适当的评价;另外我还利用了课文的图片进行引导孩子朗读句子,让孩子观察图片的人物的脸部表情进行指导朗读。通过一系列的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从读中自己慢慢地感悟,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如提问:“兰兰除了替爸爸拿过拖鞋,给妈妈洗过手绢,帮姥姥挠过痒痒外,她还会帮家人做些什么呢?”孩子们对这个问题都回答得很踊跃,其实他们所说的就是他们平常在家里做的家务事,把自己已经联系上了。孩子们积极地说,积极地回答,为下面引导孩子说出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做了良好的铺垫。到小结时,孩子们很快就领悟到兰兰是个勤劳而且还是个关爱家人的好孩子。

除了朗读课文以外,我还注重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会说话,把话说完整,把话说优美(能运用上所学的词语)。所以,在教学中我还穿插了用“喜欢”造句、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说话,通过完成课后的说说做做,达到了培养学生完整说话训练的目的。课堂上,我总是觉得把机会留给孩子,让他们多说,我少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有机会说,有思考的空间。

在识字、写字的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四句话的过程中,随文识字,认识7个生字,会写“笑、着”2个字。本堂课的识字比较落实。采用了小老师教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重点认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识字。运用了多种方法记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 ……记住生字后,又将生字放回句子中读一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记字的过程中,我运用了“记住生字,奖励红苹果”的激励方式,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很高,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太大,课前对教学的设计还缺乏更多的思考。

2、课堂节奏快了,该再缓一点。以至于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各个教学环节明显看出是在“赶”,显得很仓促,不够从容。

3、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更注意一些细小的环节,力求做到更精。

这堂课,又让我满载而归,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对驾驭课堂有了一定的认识,对随文识字的教学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后,我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更合理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12

一、活动激趣,揭题引文。

1 、动手: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谣。看看谁的小手最灵活?

生:我的小手最灵活。(学生兴趣很高)

2 、画手:请你把手压在黑板上,画出轮廓。

3 、夸手: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

生:我的小手会写字。

生:我的小手会洗手绢。

……

师:一个名叫兰兰的小朋友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他们全家人都喜欢,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6 课胖乎乎的小手。板书课题:胖乎乎的小手

师:请同学们一起美美地说一次课题。

生齐读。

师:看课题,这是一双怎样的小手?

生:胖乎乎的小手。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胖字。

生:一个月加一个半,就组成了胖。

生:胖字一边是个“月”,我想只要越(月)吃越(月)多,就会长胖。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读过课文了吗?读过两遍以上的举手。(生举手。)真好,这些同学有很好的预习习惯。能在老师上课之前,提前读一读课文,这种习惯很好。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再读读课文。

生:想

1 、师: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好好读一读,尽量读准每一个字音。

生自由读书。

2 、师:能把第 1 自然段读正确流利的请站起来读。

生端书起立。(强调读书姿势)

3 、师:第 2 自然段能读好的请起立。

4 、师: 3 、 4 、 5 三个自然段合起来读,觉得不行,可以坐下来。

5 、师:最后一个自然段,请一名同学起来读。

生读。

师:谁能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我们先来说说优点。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

生:他读得一个错字也没有。

师:你们听得很认真。这位同学读得真的很不错,如果声音能再响亮点就更好了。

(二)看图找句子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下面咱们玩个“看图找句子”的游戏好吗?我出示图片,你们在课文中找图片对应的一句话。找到的快举手。

( 1 )出示图片

生: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得这张画。

师:同意他答案的请举手。你们真棒。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这句话中,“全家人”指谁?

生:姥姥、爸爸和妈妈

师“这张画指哪一张画?

生:指着大屏幕说,就那张画。

师:请用语言表述清楚,到底是哪张画。

生:是画着兰兰小手的那张画。

师:同意吗?这下说清楚了。我们一起来学习写“画”字。

师写生看,交流书写时的关键笔顺。强调写字时的三个一,生再写。

师:同学们写得很认真,书写时的姿势也很好,请收拾好笔本,我们继续为研究课文。

师: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这张画呢?(板书:喜欢)

生:因为这胖乎乎的小手帮助家里人做了很多的事情。

师:你的概括能力很强。

( 2 )出示课件内容

生读,师板书:拿过拖鞋、洗过手绢、挠过痒痒)

练习说话因为——所以——

生:因为兰兰的小手帮爸爸拿过拖鞋,所以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

生:因为兰兰的小手帮妈妈洗过手绢,所以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

生:因为兰兰的小手帮姥姥挠过痒痒,所以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

生:因为画上画的是兰兰的小手,所以大家都喜欢这幅画。

三、认识生字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不知道咱班同学能不能很快地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呢?

1 、借助拼音读。(指名读 / 请小老师领读)

2 、去掉拼音读(玩大小声游戏读 / 男女生比赛读)

3 、师:你还想怎么读?

生:开火车读。

生:打乱顺序读。

4 、红色的字宝宝从词语中跳出来,想和你交朋友,大声和他打招呼吧。

5 、同桌互相读一次,读完了给对方一个大拇指。

四、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我想如果再来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通顺更流利的。请欣赏课文朗读,认真看,仔细听,听完后,我们将举行最佳朗读擂台赛。

1 、评选最佳兰兰一。

师:谁能把兰第一次说的话,充满疑惑地读出来就能奖励。

生练习。

指名读。

生评。

师:你说是最佳兰兰一了。

2 、评选最佳兰兰二。

师:谁能把兰兰第 2 次说的话笑着读出来,就能当最佳兰兰二。

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都是最佳期兰兰二。

五、拓展引伸

师:咱班同学真了不起,谁获得最佳朗读称号的请举手。

生齐举手。

师:下节课,我还将继续进行最佳爸爸、最佳妈妈、最佳姥姥的评选。学到这儿,你们累吗?(生:不累)郭老师可讲累了,想请你们帮我做一件事。你想帮我做什么?

生:我想帮老师倒杯水。

生:我想请老师坐下休息一会儿。

……

师:真是好孩子。你的小手可以帮老师,帮父母亲人,也可以帮同学。只要心中装着爱,就会做更多的好事。

教学反思 :

“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讲《胖乎乎的小手》一课时,我利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感到枯燥。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我依据学生好动、乐动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来,跟老师一齐做个手指谣吧。看看谁的小手最灵活。”孩子们很快乐地和我一起动起手来。接着,又问学生:“谁的小手最灵活?”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的小手最灵活。我指一生把自己的小手画在了黑板上,最后,我又让孩子来夸夸自己的小手。孩子们更踊跃了。从动手 —— 画手 —— 夸手,每个环节学生都参与其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通过读课文,检查预习,告诉学生在学习新课文之前,自己读读课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向学生灌输预习方法。让学生自愿展示朗读,并根据“看图猜句子”,了解了课文大意。孩子们很喜欢玩猜出的游戏,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字的学习中,我采用了 借助拼音读(指名读 / 请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读(玩大小声读和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读等不同的认读方式。孩子们认字兴趣高涨。 学完生字,我又让大家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再一次读课文。通过听录音范读,我们进行最佳兰兰一和最佳兰兰二的朗读评选,孩子们读得很用心,也很有感情。

最后,我进行了内容拓展。快下课时,我问孩子 :你们累吗?孩子们兴趣不减:“不累。”“那老师累了,想请你们帮我做一件事。你想帮我做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我想帮老师倒杯水。我想请老师坐下休息一会儿。 ……

总之,这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兴趣起了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主动性,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