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事迹材料内容页

肖邦的英雄事迹有哪些推荐五篇550字以上

2023-01-19 21:12:01事迹材料访问手机版

肖邦的英雄事迹有哪些五篇550字以上

只有在暗夜里才能感受那种音符,突然奔出倾涌让你有一种未名的感动,一下子进入你的心里,捕捉到那一瞬间的幸福,于是刹那间让你的泪涌上心头。今天文秘帮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肖邦的英雄事迹范文,接下来随着文秘帮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肖邦的英雄事迹优秀范文1

巴黎的夜晚,寂静的夜晚。

在那间远离故乡波兰的房里,这个被称为钢琴诗人的“波兰的孤儿”,孤独静坐在那架漆黑的钢琴面前。白色的墙,发光的天花板,挂着雪白薄纱窗帘的窗户。窗外,开满玫瑰的花园飘来缕缕芳香;夜空中勾出一笔淡淡的黄月。

他修长的手指灵活地敲出一段美妙的旋律,动听的旋律从他指间飘飞,使这座古典的建筑以及它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被深深的陶醉了。

他弹了一曲《幻想波兰舞曲》,带着无尽的想象力,他飞回了故乡的湖畔,看湖中的天鹅撩起波纹;看湖边的卷毛狗追逐尾巴;看湖水,轻轻地,轻轻地跳起舞。

转瞬间,过了一百多年。

他早已带着他的应月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了另一个能使他音乐得到升华的地方,在那里继续为万物演奏。

今天的我们,仍被这些动人的音符感动着,但仅仅是听着别人的演奏来感触,想象。不能安静地坐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或是倒一杯浓郁的咖啡,斜倚在他家里那张豪华的红木沙发上聆听他亲手奏出的天籁。去享受那种超乎自然的感觉,去品味那种时而激动时而感动的旋律。

他的音乐,美丽得出乎意料,仿若一条月光下的河流,又如河流岸边随风摇曳的树。

他的音乐铿锵有力,热烈似火。

一首《军队》,以极为豪放,勇敢的军队性格演奏。每当欣赏这首曲子时,就仿佛看到了古代波兰勇士们强健的体魄,豁达的胸怀与深刻而动人的虔诚融为一体,闪烁着骑士精神。《英雄》,发挥出了最为壮大的气势,具有最为完美的结构。宏大的构想,高扬的乐念,强壮的效果灵感。正如所有赞美着过去的辉煌作品一般,肖邦使人们听到了穿戴铠甲的波兰祖先们的脚步声,看到了波兰先辈们的雄姿。

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

肖邦的英雄事迹优秀范文2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肖邦的英雄事迹优秀范文3

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其一生未离开钢琴。因此被称为“钢琴诗人”,1837年。他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肖邦闻名于世。

肖邦从小就展现出了他惊人的音乐天赋。八岁时,他在一个慈善音乐会上崭露头角。于是少年肖邦逐渐成为第二个莫扎特。十岁时,肖邦给大歌唱家演奏,歌唱家十分高兴,送给他一块手表。不久后俄国沙皇听见肖邦的演奏后,当即把一枚钻石戒指作为赠品。于是欧洲报纸上便疯传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自己的风格,绝不会和其他人的风格混淆。他告诉他的学生: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世人称为“钢琴诗人”。

他是那个时代具有独立风格和诗歌精神的伟大作曲家,1848年,在齐格兰举行音乐会后,伦敦的每日新闻这样写道,“他的作品显示了肖邦杰出的创造才能和他对作品的表现能力,他的音乐风格之独特。是以前任何一位大师都不可能达到的,我们从没有听到过如此美好,如此激动人心的音乐”。

肖邦成为了他那个时代的代言人,在乐坛上也有极高的地位,他是成功人物的代表,是成功人物的典范。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他在音乐方面上具有有极高的天赋,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是绝对不会成功的,所以要成功,一定要努力。

你不需要假装努力,因为结局不会陪你演戏,也不要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成功。

肖邦的英雄事迹优秀范文4

只有在暗夜里才能感受那种音符,突然奔出倾涌让你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一下子进入你的心里,捕捉到那一瞬间的幸福,于是刹那间让你的泪涌上心头。

我喜欢这个纤弱的,或者说是病态的,更像是诗人的钢琴家。

勃拉姆斯太内敛了,我体会不到那种生活的幸福感;柴可夫斯基过于忧伤,听他的曲子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李斯特太狂野了,如果钢琴有生命的话一定会提前累死;贝多芬的抗争或许这个年龄的小孩还没有感觉。只有肖邦,白色的面容凝铸了太多的过往。

或许只有在黑夜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肖邦,是白天强烈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抹杀了吧。

我听他的玛祖卡,夜曲,很难想象在那个热闹的世纪之都——巴黎,在那香水沙龙充斥的城市。他仍有一颗恬静温和的心。一直都很安静。在夕阳落了以后,月光从高大的落地窗散入满地的温柔。那个纤弱的,近乎病态的钢琴手在黑白键中阐述自己的生活。

肖邦是孤独的,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他的悲哀,在最后的《夜曲》——他的遗作,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对生命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没有人能够逃离孤独,在孤独中完善和超越自我的人,他将注定成为一个伟人。

肖邦的一生只有钢琴,没有歌剧,也没有交响乐,也许就是因为这不可抹杀的改变,铸就了他一生的承诺。

肖邦的英雄事迹优秀范文5

肖邦出生在波兰华沙近郊的热里亚佐瓦?沃利亚。他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8岁时,肖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份,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

肖邦在少年时代,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邦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的波兰,处在异族的奴役下,好像一座封闭的不透气的大监狱。人民没有民主、自由,更没有天才发展的广阔天地。可是,正如一首波兰爱国歌曲所唱的:“波兰不会灭亡!”波兰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这时,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为此,肖邦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爱国心使他想留下;事业心又使他想离去。他写到:“我还在这里,我不能决定启程的日子。我觉得,我离开华沙就永远不会再回到故乡了。我深信,我要和故乡永别。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么可悲的事!”离别的痛苦、永别的预感折磨着他,但是,亲友们的勉励、嘱咐和期望又鼓舞着他,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国外用艺术来歌颂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为此他又感到激动。他写到:“我愿意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情感所激发的声音,使我的作品(至少一部分)能作为约翰(指17世纪的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索比埃斯基)的部队所唱的战歌。战歌已绝响,但它们的回声仍将荡漾在多瑙河两岸。”

1830年11月2日,萧瑟的寒风增添了华沙的秋意,更增添了离别时的痛苦。送别的友人以这样的话语叮咛着即将离去的肖邦:“不论你在哪里逗留、流浪,愿你永不将祖国遗忘,绝不停止对祖国的热爱,以一颗温暖、忠诚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