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事迹材料内容页

我国劳模的事迹材料范文推荐5篇

2023-04-18 21:13:01事迹材料访问手机版

我国劳模的事迹材料1

李海涛是北京市普仁医院的内科主任。从踏上医生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决心做一个有真才实学、有赤诚爱心、能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白衣天使。

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潜心研究医疗技术,曾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韩国仁川吉病院心脏中心学习。期间,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参与实践的机会,掌握了心血管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回国后,作为心血管专业学科带头人,他开始了冠心病介入检查及治疗,至今已独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2000多例,介入治疗近1000例,平均每年收治心血管患者600余人次,并多次指导完成危重病人的抢救。

一所医院,病人门诊量的多寡取决于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信誉度等品牌效应。李海涛任内科主任的6年,也是普仁医院内科发展壮大的6年。以病人数量为例,2009年的内科门诊量是14万人次,而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已达22万人次,增长幅度为64%。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李海涛的病人经常对他说:“看到你就如同吃了定心丸,心里踏实。”曾有一名患者来京做手术,术后出现了严重心血管并发症。那几天,李海涛始终没回家,困了就在病人床前打个盹,饿了就吃包方便面,对患者进行全天候观察,找准病因,对症治疗。虽然很累,但当他看到患者的病情日渐平稳,最终康复出院,他觉得再辛苦也值。

学无止境。多年来,李海涛在先后在市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运动实验与冠脉造影临床结果对比》,《超声心动与冠脉造影结果临床分析》等很多专业论文,还参与完成了《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冠心病》的科研课题。李海涛从不唱高调,他只知道,作为一名医生,只要时刻把患者放在心上,就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

我国劳模的事迹材料2

何昌淑,女,四川华蓥人,中共党员,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参加工作,现于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田坝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仅18岁的何昌淑,怀着满腔的热情,走进大山,走进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李子垭村小任教。当时那里的办学条件极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环着高山,终年山风呼啸,周围杂草丛生,人烟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岖难行,从山上到山下的镇上,来回至少也要6个小时;教学环境简陋不堪:一间破房屋当教室,讲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台子,黑板坑坑洼洼,早已泛白,加上几张缺胳膊少腿的桌凳,这便是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对刚步入教坛的何昌淑来说,除了要克服这些困难外,还要面对学生读书热情不高、学生家长不愿送孩子上学的现实。山里人不觉得教育很重要。他们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看着太阳出来,背着太阳下山,读书还不如挖山种地”,所以失学儿童很多。这样的条件,要留住教师,留住教师的心,谈何容易!来这里的老师总是来了即思走,难以安心,呆得最长的不过一年半载,短的只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会换好几位老师。缺教师,工作任务当然就重,一个老师常常要教两三个班——复式教学。

要教书,首先要有学生教。何老师将动员失学儿童复学作为自己的第一项任务,她走社串户,逐个宣传动员,尽管道理讲了一箩筐,山里人总是阴沉着脸不理不睬,何老师就软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里老刘的女儿娇娇已经十岁了,早过了入学的年龄,但一直没有上学。何老师三番五次到她家里去动员,但老刘始终不松口。老刘那“女娃家上不上学无所谓”的观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穷了,负担娇娇上学的费用很困难,所以何老师总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几次都无功而返。一个星期天,何老师又翻过两座山梁,到老刘家去动员,老刘远远看到何老师来了,赶紧把门关上。何老师敲门很久,不见开门,干脆就在门口蹲了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门终于开了,何老师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老刘,答应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学校去。万事开头难,在何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陆续将学生送回到学校,空寂的山谷里又响起了久违的.读书声。

孩子们返校了,但实际困难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烂不堪,屋顶年久失修,睛天抬头透过破洞可以看见蓝天白云,雨天水珠穿过漏瓦洒向学生课桌,师生只好戴着斗笠上课。一个个斗笠,汇成了山村教育最独特的风景线,可这风景不但不能令人兴奋,却只有心酸!

孩子们总不能一直这样上课吧?何老师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变这个情形。于是,她多方求援,找来材料,请来工匠,发动学生和家长充当帮手,自己也挽上袖子,与大家一起动手修桌凳,上房补屋顶。一个星期后,桌凳修好了,屋顶漏洞补上了,操场平整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正常上课了,何老师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却开心地笑了。

李子垭村幅员面积广,学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读书,大都需要翻过一座座山岭,淌过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溪河。每当春夏时节,山洪咆哮,河水暴涨。学生的安全揪紧了何昌淑老师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边,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背了这个社的学生,又步行很远去背那个社的,直到把所有学生都背过河,才安心上课。放学后,又将他们背过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有几次,她自己差点被急流冲走。但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她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风凛冽,教室四壁透风,孩子们冻得直打哆嗦。何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元钱),买来比较厚的透明薄膜,将墙壁透风处一一钉上。课余,她组织孩子们从山里拾来干柴,上课前,让孩子们将柴禾烧一下,待浓烟过后,将火炭放进准备好的烂瓷盅里,吊在课桌下取暖。

我国劳模的事迹材料3

杨光菊,女,44岁,--党员,白云乡红云村妇联主任。她出生在武隆县白云乡一个偏僻的小村,家庭出身非常贫困。

多年来,他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通过自身捐款、社会筹款等多种途径融资,为贫困家庭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援助,为党分忧、为困难群体解难,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3年在水泥厂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99年,2007年,2011年被白云乡评为优秀党员。

他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倾其所有奉献自己的爱心,想方设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十几年如一日。他不光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还多方呼吁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共同回报社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之手。

杨光菊不仅仅助学,关心公益事业,还长期的照顾身边的老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敬老爱幼的公益事业中,身体力行,为敬老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此外,他还积极组织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募集善款,救助贫困老人。

他无私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大爱情怀、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先进事迹感染了很多人,她常说大爱无边。让我用自己的一丝微薄之力,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她不光是一个助人为乐的模范,也是一个孝敬的人。不光对自己的母亲还是对自己身边的人,都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孝心。她是党员的表率,社会的雷锋,是妇女中的佼佼者。

我国劳模的事迹材料4

-作为防磨防爆小组成员,是锅炉受热面管丛中的“扫雷能手”;他作为锅炉本体班技术员,是班组的骨干力量;他作为儿子、丈夫、父亲,是常常不能顾家,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他是--电厂20-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一个不善言辞,坚守在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

厚积薄发 匠心筑梦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自20-年走出校园,他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怀揣着梦想走进-电厂,开始了成长之路。成长之路并非一路顺风,思想、行动、挣扎、煎熬、奋进都是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在维护部锅炉专业磨炼的两年,让他不断积累知识,沉淀思想,真正开始成熟起来。20-年,锅炉专业由厂里统筹安排,根据锅炉本体设备和辅机设备开始分班计划,他在锅炉本体班技术员岗位竞聘中崭露头角,成为锅炉本体班技术员,负责班组技术管理工作。他通过防磨防爆检查学习,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加入防磨防爆小组,成为锅炉本体班骨干力量。20-年至20-年1、2号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他担任低温省煤器项目经理,因低氮燃烧器改造项目及末级过热器升级改造项目现场技术人员不足,厂里决定抽调他前去担任低氮燃烧器及末级过热器升级改造项目的现场技术人员,这也充分发挥了他在防磨防爆方面的特长。为确保机组启动后安全运行,不放过每一根管子,不放过每一道焊口,不放过每一条鳍片。从管排通球实验到焊接前坡口检验,再到内窥检查,事无巨细不放过任何一处微小的隐患。就是这样才保障了低氮燃烧器及末级过热器升级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超低排放结束机组启动后无遗留隐患,机组一次点火成功,无四管泄露发生。

初心不忘 砥砺前行

百倍其功,终必有成。作为锅炉本体班技术员,20-年他主导完成班组检修规程、风险数据库、检修文件包、检修工序卡、各类检修方案及20-年可研编写工作。作为防磨防爆小组成员,他时刻按照防磨防爆管理规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逢停必查、查必细致”。参与20-年防磨防爆检查两次,1号机组发现一类缺陷2处,二类缺陷169处,三类缺陷339处;2号机组发现一类缺陷6处,二类缺陷14处,三类缺陷306处。所有缺陷已全部得到处理,有效的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截止20-年12月31日,该厂1号机组安全运行1234天,2号机组安全运行1652天。20-年9月,他得到了要参加公司第-届职工技能大赛阀门检修组比赛的通知,他很快地调整心态进入了大赛备战,把这次比赛当做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机会,虽然在比赛中存在小失误,仍然取得了个人优秀奖的好成绩。

平凡岗位 燃烧青春

他在历次检修中,从不缺席,始终严把班组第一道技术关。作为一名防磨防爆小组成员,检修中加班是正常现象。谈及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时,他也十分愧疚的说道“我离家很近,但一年中回家次数很少,检修期间肯定是抽不开身,平时加班、值班也很多,没有时间陪父母和妻儿,但是父母十分通情达理,从不抱怨我陪他们的时间少,而总是能理解我,支持我的工作,但是,我知道他们也想我多陪陪他们。”就是这样一个取舍之中永远把工作放在前面的人,苦着、累着,也快乐着,收获着。平凡的岗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大舞台,-立足本职岗位,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力求做到不平凡。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情奉献、敢于担当,甘当发光、发热的螺丝钉。

他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会做的更好,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在-电厂这个大家庭下,无数个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电力工作者一样,在平凡中燃烧着火热的青春。

我国劳模的事迹材料5

“我们-村青山绿水、瓜果飘香、绿茶长廊绵延千里,就是闭塞,可惜了可惜了……”-生在-村,长在甲子山下,他继承了祖辈的记忆和手艺,可当上村支书以后,心里的石头反倒压得更紧了。

他说,-村背靠甲子山、面朝龙潭湾,山上茶园万亩、林下野花遍地。村民们从上世纪60年代就种茶、炒茶、售茶,茶香耐泡、入口清香,可一直就卖不上个好价钱。半个世纪以来,山里的茶、树上的果、林里的鸡鸭都只能小范围流通,慕名而来的游客望而却步,山路闭塞成了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

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人人都懂,可谁来出这修路的钱呢?就在村民们面面相觑的时候,-站出来了。他和村两委成员垫资20多万,付上了工程款“钱我们先垫上,先把路修了是正经事!”

他是村民眼里的“当代愚公”,圆了村民们半个世纪的“天路”梦,弥补了甲子山没有盘山路的遗憾。

如今,幸福公路已初具规模,路沿整齐、路面平坦,宽6米的公路盘山而上,绵延5.2公里。远远望去像是一条飘逸的丝带,环绕在甲子山西麓,龙潭湾、有机茶园、槐花林犹如镶嵌在丝带两侧的明珠。

殊不知,他们仅用了17天。-对山势了如指掌,规划初期就有意识地避开了岩石带和断崖区。连日来6台挖掘机、5辆翻斗车、2台推土机同时作业,-带着村民们加班加点地干。

“我的压力不是来自工程,而是人心。”-看着修好的盘山路,舒了一口气。要修路就得拆房子、毁茶园,动了谁的谁心疼。为了不让村民伤心,他亲手毁了自家4.7亩有机茶,被埋在土里的茶树依稀可见。“都是我的茶,一棵苗子一颗苗子育出来的,说不心疼是假的。

一条路修下来,-瘦了7斤,可他心里高兴,村民们脸上也都乐开了花。

“美丽乡村就要保留原生态的自然美,不用擦胭脂涂粉。”-村搞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村还将在美丽的茶园周边种上桃树、梨树、樱桃等果树,让-村瓜果添香、四季如歌,打造“绿茶+旅游”“采摘+民俗”的旅游新模式,让游客来到-村有吃有玩、流连忘返。

“给游客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在甲子山下也有个家。”这是-未来要干的,充分利用村里的老房子,进行升级改造,让城里人能来歇歇脚、种种菜。-承诺,10年内-村将专心打造美丽乡村,做好乡村旅游的文章,并向所有市民开放,不收门票。

-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村支书,但在村民眼里他就最大的父母官。一条“幸福公路”串起万亩茶园,带动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所有这些都只有一个目的,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为子孙后代留一片“千年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