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看雪》实录(推荐14篇)

2023-02-12 17:06: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看雪》实录(推荐14篇)

《看雪》实录 篇1

23看雪

武汉市育才小学屈小青

第2课时

师:昨天咱们一起初读了课文看雪,学习了生字新词。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读书思考的能力令老师大为欣赏。通过读了1、2自然段,大家结合图,不仅读出了中国台湾小朋友很想看到雪,还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只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课文。默读课文3——11自然段,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生:读书勾画。(有个别学生出声)

师: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这样便于我们思考。

师:谁来读读自己勾画的句子。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儿见过的?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生;还有一句:“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出示写有这四个句子的小黑板)找到这四个句子的请举手!

师:这么多啊,请四个小朋友来读读句子,其他孩子想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读句子

生:它们后面都有问号,是问句。

师:对。怎么把这四个问句读好呢?我们把他们放回课文中去,再读读。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

师:读得真投入,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师,谁先来问问老师。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师: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想问这个问题。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师:(微笑着点头)读出了问话的语气。

多名学生问,相机指导读。

师:大家一起问老师吧。

生一起问

师:(微笑点头)谁还想接着往下问?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谁也想问这一句?

生问。

师:注意后面的提示语,孩子们是惊奇地问。

师:谁再来问问。

多名学生问。

师:刚才你们几个问的真好,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了,告诉老师,你问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

生:老师是在哪里见过的呢?

生:我们没见过雪,老师怎么见过呢?

生:老师看见过真的雪,真了不起。

……

师:就带着你们各自的体会再练习问这句话。

学生练习。

指名问。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小时侯,在我的故乡(顺手指地图上的北京)

多名学生和老师对话。

师:接着问。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

多人问。

师:不算太远。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读读有关的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喜欢的词语画下来。

生读课文第9自然段。

师:喜欢第一句的小朋友,谁来读读

生:读第一句。

师:你画了哪些词语?

生:我画了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

师:你能不能再读读,注意画的词语,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生再读。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什么是银装啊?

师:问的好,待会通过读书看你能不能自己解决好吗?

师:谁还能这样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你读的时候老师仿佛看到了漫天飞舞的雪花,看到了树上,房子上,地上全白了。同学们,我们都这样边读边想象看到过的雪景就能读得更好了。

师:男孩子读一读。

师:女孩子读一读。

师:读得这么好,就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吧,这幅美好的画面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赶快去找找。

一学生指书上打雪仗那幅。

师:看见雪花了吗?还有更恰当的呢,不是我们这一课的。

生:(举起书)《四季的脚步》这一课有。

生:(举起书)《我是什么》一课也有。

生:还有《江雪》。

师:你们可真能干,找到这么多。老师把《我是什么》这课的图放大了,贴到黑板上,大家看看,找到雪花了吗?雪毯呢?银装呢?刚才提问的那个女孩子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上来指雪花,银装,雪毯。(手都只指在一个地方)

另一学生举手上来边指边说:这都是雪花,这一片都是雪毯,这一片都是银装。

师:(问刚才提问的女孩)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银装了吗?

生:知道了,树上都是一片白色,就像穿上一件银白色的衣服。

师:真聪明,通过自己读书解决了的问题。

师:那雪毯是什么呢?

生:地上的雪很厚很厚,就像毛毯一样。

师:是啊。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

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这句话,注意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学生加上动作练习读。

师: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起立)边读边做动作。

师: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做的真好。

师:第2句,谁来读?

生读。

师:你们堆过雪人,打过雪仗吗?

生:堆过,打过。(很多孩子情不自禁做起了打雪仗的动作)

师:看看图,回忆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读。

生再练习读。

指名读。

师: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

师:中国台湾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生:老师,你也带我们堆雪人,打雪仗吧。

生:我真想看到真的雪啊!

生:您快带我们去看真的雪吧!!

……

师:看文中的孩子们怎么问老师的?这句话很长,有信心读好吗?

生:有!

师:这么长的句子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停顿。

师:自己练习读一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他在“什么时候”和“到北京”

这里停了一下。很好。

生读。

师:他在“什么时候”和“到北京去”这里停了一下,也很好。

师:现在你们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们来表演读一读。

生齐读。(争着问的感觉没出来)

师:这是争着问吗?

生争着问:“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真聪明,像这样都抢着问,你一言,我一语就是争着问。

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生:老师,你掉了一个“正”字。

师:谢谢你,你们能教老师深情地读好这句话吗?自己先练习一下。

师:请一、二组教老师读。

师:请三、四组教老师读。

生:老师,我还想教你读。(笑)

师:呵,你刚才已经和大家一起教了。课后再教吧。

师:同学们刚才一句一句问的真好,能连起来问吗?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

师:哎呀,你们太着急了,老师连点头的时间也没有。给点时间老师好吗?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师:(微笑点头)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小时侯,在我的故乡。(指地图上的北京)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

生: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哎呀,刚才把最精彩的地方忘记了。咱们再来一遍好吗?(全场大笑)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边说边指黑板上的图。)

生: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师:同学们把自己当作了中国台湾小朋友,读书体会的真好。下面,我们四人小组分角色把全文读一遍。

学生分角色读书。(兴致很高,读了一遍又一遍)

师:下面咱们分角色把全文表演读一遍,你们几个当文中的孩子们,其他同学读旁白。这次,我不当老师了,我当观众来欣赏你们的表演。你上来当老师。(那个还想教老师读书的孩子)

学生分角色读全文。

师:是啊,我们也盼着和他们一块玩呢,有个小朋友还把他的心情写成了一首小诗,大家读一读。

欢迎中国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

飘呀飘呀到中国台湾。

接来中国台湾小朋友,

到我学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生读的很投入,有的忍不住站起来了。)

师:咱们一起读吧,一边读一边拍手。

师:此时,你想对中国台湾小朋友说什么呢?

生:我们想和你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生:你们看见过真的雪吗?到我们学校来,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生:我想用飞机升到天空去,给他们下真的雪。

生:我希望中国台湾小朋友能早点到我们这里来玩雪,给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生: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中国台湾小朋友到我们这里来。可以寄封给中国台湾小朋友,说我们这里的雪景可美了,你能到我们这里来玩吗?我们相遇的时候,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们这次相遇是我们的缘分,我会把这次相遇留在我心里,留在我的脑海里。

……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相信不久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的。还有这么多孩子想说,这样吧,圣诞节快到了,新年也快到了,你们做一张美丽的贺卡吧,把你们想说的话写在上面,寄给中国台湾小朋友,好吗?

生:好!

师:黑板上的小雪花说话了,你们课文读得这么好,我身上的这些字有办法记住吗?

出示:洁、讲、毯、银、堆、仗

生:我记“讲”,老师在讲课,言字旁。

师:哦,是啊,老师讲课井井有条。

生:(站起来,一手高举,一手对着老师做开枪的样子)人在打仗,啪一枪。

师:(也对着他开一枪)对。打仗的仗。

生:难字的又换成土就是堆。

生:银,金银财宝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生:毯,就是毛里面有两团火。

师:这个毛是今天要学的新部首,毛字旁。能把这个字写好吗?

看着田字格,仔细观察,自己写。谁上来写。

生写字。

评上面学生写的字。

生:我给他提意见,我先说他的优点,他的字写在了田字格的正中间。他的缺点是毛字写歪了。

师:咱们赶快把它扶正吧。修改学生的字。

师: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

《看雪》实录 篇2

《看雪》实录

武汉市育才小学 屈小青

第2课时

师:昨天咱们一起初读了课文看雪,学习了生字新词。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读书思考的能力令老师大为欣赏。通过读了1、2自然段,大家结合图,不仅读出了中国台湾小朋友很想看到雪,还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只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课文。默读课文3——11自然段,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生:读书勾画。(有个别学生出声)

师: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这样便于我们思考。

师:谁来读读自己勾画的句子。

生: 您看见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儿见过的?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生;还有一句:“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出示写有这四个句子的小黑板)找到这四个句子的请举手!

师:这么多啊,请四个小朋友来读读句子,其他孩子想想,它们有什么共同 特点。

生读句子

生:它们后面都有问号,是问句。

师: 对。怎么把这四个问句读好呢?我们把他们放回课文中去,再读读。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

师:读得真投入,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师, 谁先来问问老师。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师: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想问这个问题。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师:(微笑着点头)读出了问话的语气。

多名学生问,相机指导读。

师:大家一起问老师吧。

生一起问

师:(微笑点头)谁还想接着往下问?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谁也想问这一句?

生问。

师:注意后面的提示语,孩子们是惊奇地问。

师:谁再来问问。

多名学生问。

师:刚才你们几个问的真好,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了,告诉老师,你问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

生:老师是在哪里见过的呢?

生:我们没见过雪,老师怎么见过呢?

生:老师看见过真的雪,真了不起。

……

师:就带着你们各自的体会再练习问这句话。

学生练习。

指名问。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小时侯,在我的故乡(顺手指地图上的北京)

多名学生和老师对话。

师:接着问。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

多人问。

师:不算太远。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读读有关的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喜欢的词语画下来。

生读课文第9自然段。

师:喜欢第一句的小朋友,谁来读读

生:读第一句。

师:你画了哪些词语?

生:我画了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

师:你能不能再读读,注意画的词语,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生再读。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什么是银装啊?

师:问的好,待会通过读书看你能不能自己解决好吗?

师:谁还能这样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你读的时候老师仿佛看到了漫天飞舞的雪花,看到了树上,房子上,地上全白了。同学们,我们都这样边读边想象看到过的雪景就能读得更好了。

师:男孩子读一读。

师:女孩子读一读。

师:读得这么好,就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吧,这幅美好的画面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赶快去找找。

一学生指书上打雪仗那幅。

师:看见雪花了吗?还有更恰当的呢,不是我们这一课的。

生:(举起书)《四季的脚步》这一课有。

生:(举起书)《我是什么》一课也有。

生:还有《江雪》。

师:你们可真能干,找到这么多。老师把《我是什么》这课的图放大了,贴到黑板上,大家看看,找到雪花了吗?雪毯呢?银装呢?刚才提问的那个女孩子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上来指雪花,银装,雪毯。(手都只指在一个地方)

另一学生举手上来边指边说:这都是雪花,这一片都是雪毯,这一片都是银装。

师:(问刚才提问的女孩)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银装了吗?

生:知道了,树上都是一片白色,就像穿上一件银白色的衣服。

师:真聪明,通过自己读书解决了的问题。

师:那雪毯是什么呢?

生:地上的雪很厚很厚,就像毛毯一样。

师:是啊。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

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这句话,注意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学生加上动作练习读。

师: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起立)边读边做动作。

师: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做的真好。

师:第2句,谁来读?

生读。

师:你们堆过雪人,打过雪仗吗?

生:堆过,打过。(很多孩子情不自禁做起了打雪仗的动作)

师:看看图,回忆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读。

生再练习读。

指名读。

师: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

师:中国台湾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生:老师,你也带我们堆雪人,打雪仗吧。

生:我真想看到真的雪啊!

生:您快带我们去看真的雪吧!!

……

师:看文中的孩子们怎么问老师的?这句话很长,有信心读好吗?

生:有!

师:这么长的句子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停顿。

师:自己练习读一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他在“什么时候”和“到北京”

这里停了一下。很好。

生读。

师:他在“什么时候”和“到北京去”这里停了一下,也很好。

师:现在你们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们来表演读一读。

生齐读。(争着问的感觉没出来)

师:这是争着问吗?

生争着问:“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真聪明,像这样都抢着问,你一言,我一语就是争着问。

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生:老师,你掉了一个“正”字。

师:谢谢你,你们能教老师深情地读好这句话吗?自己先练习一下。

师:请一、二组教老师读。

师:请三、四组教老师读。

生:老师,我还想教你读。(笑)

师:呵,你刚才已经和大家一起教了。课后再教吧。

师:同学们刚才一句一句问的真好,能连起来问吗?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

师:哎呀,你们太着急了,老师连点头的时间也没有。给点时间老师好吗?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师:(微笑点头)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小时侯,在我的故乡。(指地图上的北京)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

生: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哎呀,刚才把最精彩的地方忘记了。咱们再来一遍好吗?(全场大笑)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边说边指黑板上的图。)

生: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师:同学们把自己当作了中国台湾小朋友,读书体会的真好。下面,我们四人小组分角色把全文读一遍。

学生分角色读书。(兴致很高,读了一遍又一遍)

师:下面咱们分角色把全文表演读一遍,你们几个当文中的孩子们,其他同学读旁白。这次,我不当老师了,我当观众来欣赏你们的表演。你上来当老师。(那个还想教老师读书的孩子)

学生分角色读全文。

师:是啊,我们也盼着和他们一块玩呢,有个小朋友还把他的心情写成了一首小诗,大家读一读。

欢迎中国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

飘呀飘呀到中国台湾。

接来中国台湾小朋友,

到我学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生读的很投入,有的忍不住站起来了。)

师:咱们一起读吧,一边读一边拍手。

师:此时,你想对中国台湾小朋友说什么呢?

生:我们想和你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生:你们看见过真的雪吗?到我们学校来,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生:我想用飞机升到天空去,给他们下真的雪。

生:我希望中国台湾小朋友能早点到我们这里来玩雪,给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生: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中国台湾小朋友到我们这里来。可以寄封给中国台湾小朋友,说我们这里的雪景可美了,你能到我们这里来玩吗?我们相遇的时候,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们这次相遇是我们的缘分,我会把这次相遇留在我心里,留在我的脑海里。

……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相信不久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的。还有这么多孩子想说,这样吧,圣诞节快到了,新年也快到了,你们做一张美丽的贺卡吧,把你们想说的话写在上面,寄给中国台湾小朋友,好吗?

生:好!

师:黑板上的小雪花说话了,你们课文读得这么好,我身上的这些字有办法记住吗?

出示:洁、讲、毯、银、堆、仗

生:我记“讲”,老师在讲课,言字旁。

师:哦,是啊,老师讲课井井有条。

生:(站起来,一手高举,一手对着老师做开枪的样子)人在打仗,啪一枪。

师:(也对着他开一枪)对。打仗的仗。

生:难字的又换成土就是堆。

生:银,金银财宝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生:毯,就是毛里面有两团火。

师:这个毛是今天要学的新部首,毛字旁。能把这个字写好吗?

看着田字格,仔细观察,自己写。谁上来写。

生写字。

评上面学生写的字。

生:我给他提意见,我先说他的优点,他的字写在了田字格的正中间。他的缺点是毛字写歪了。

师:咱们赶快把它扶正吧。修改学生的字。

师: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

(wenmibang.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看雪》实录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海峡两岸的小朋友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中国台湾的各方面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冬季。

师:在冬天你们最盼望干什么事?

生:……

生:下雪。

在冬天看到下雪是一件很美的事,前几天我们这里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有的同学还把当时的情景写在日记上。我们这里冬天经常能体验到下雪的快乐。而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那里的小朋友也想看雪,可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雪》,板书课题,齐读。

〖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高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做一下标记。

学生按老师要求自读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2、质疑: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其他学生能解答的先解答,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可放在理解课文的环节中再解答。)

〖以读促讲,理解全文〗

一、理解1、2自然段

1、指读1、2自然段。

2、出示课件(地图):了解中国台湾的地理位置,明白中国台湾很难看到雪的原因。

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1):

让学生看图观察讨论: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说。)

4、出示课件(课文第二自然段):

练习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台湾孩子对雪的向往和喜爱。

二、理解3~11自然段

1、⑴以小组为单位读3~11自然段,看看孩子们向老师提出了哪几个问题?画下来,讨论一下。

⑵出示课件(学生问老师的四句话):

范读、指读。读好这四句话的语气。

⑶出示课件(第四句话):

多种形式读,指导读好其中的自然停顿地方。

2、⑴过渡:北京下雪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呢?

⑵出示课件(北京下雪的情景):让学生欣赏雪境,感受下雪的乐趣。

⑶你们看了这段雪境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谈。

⑷出示课件(第九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好的雪景,体会北方孩子玩雪的乐趣吧!

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出示课件(课文插图2)

1、学生观察并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景,中国台湾孩子的心情怎样?学生自由谈。

2、出示课件: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3、你希望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到北京来吗?学生自由谈。

4、出示课件:欣赏中国台湾的一些风景片。

5、你愿意到中国台湾宝岛去看一看吗?

学生自由谈。

6、引导学生对比(第2自然段与第9自然段,第10自然段与第11自然段)朗读,边读边想,讨论交流:

橱窗里的雪景与真的雪景有何不同?

(都很美,一是静态的,不能玩;一是动态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丽,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国台湾孩子们和北京小朋友盼着什么?

(中国台湾孩子们盼着到北京看真的雪。小朋友盼着和孩子们一起玩,盼望祖国统一)。

7、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

(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大胆发表观点)

四、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让学生按课文内容分为“叙述者”、“孩子们”和“老师”三种角色表演朗读,在过春节的欢快乐曲声中,在电脑课件展示课文插图的形象氛围里,让几组学生扮演角色、表演朗读、展开竞赛、巩固成果。

《看雪》实录 篇4

学生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我教《看雪》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 唐佑英

【思考的问题】

教师真的要等到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把所有的材料都带齐了,才有信心和把握去上课吗?

【案例描述】

“老师,太好了”

记得上周星期一下午的一节语文课,我伴着清脆的铃声,带着我早已准备好的教学方案,和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可是,面对的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睡意朦胧,那样子已让我心冷三分。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大脑立刻搜索着这个问题。对,上届学生对“大组质疑问难,合作解答”的方式最感兴趣,今天不妨试试。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第12课《看雪》。想试试吗?”只见学生流露出好奇的目光。我接着说“请你们先自己提出问题,然后以同学互相解答问题的方式来学习。”学生们欢呼出来“老师,太好了!太好了!”。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随后提出:“要能提出问题,要能为同学解决问题,那就要熟悉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做个你喜欢的记号。”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和刚开始的表现简直是“判若两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样“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总感觉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老师,我有问题”

几分钟读书后,一只只小手接连不断地举了起来,为了能保护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我采取大组合作的方式来质疑。大组轮流依次提问,一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得10分,特别好的加奖10分,最后看哪组提问的人次多,依据得分多少评出冠军队。当这一比赛的规则宣布后,几十双小手跃跃欲试,他们能提什么问题呢,我好想知道。如:

问1:我不明白 “童年”是什么?

问2:请问,为什么要用洁白的棉花当做雪呢?什么是“橱窗”啊?

问3:“雪景”是指什么呀?

问4:老师讲了一个童年玩雪的故事,他的故事在哪儿呀?

问5:中国台湾怎么不下雪,而北京要下雪呢?

……

学生的问题好多好多,每个孩子提的问题,我都给他们打分。学生由疑而问,哪怕是一些幼稚的、肤浅的问题,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得到了充分的关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老师,我知道”

提出问题,更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我建议同学可以采用请人帮助的办法。帮助的人解答正确给10分,解答得很完美再加10分,最后合计算大组的总得分。也许还是来自小集体的力量吧,每组都争着抢着回答,都想为小集体争得更多的分。如:

答1:“童年”不能说是什么,应该说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你,“童年嘛,就是指我们的小时候。”说时,还随着语调做了个双手平摊桌面的手势,显得何等的慎重其事。(这时作为教师的我笑着给他们讲了一个我童年时落水的故事,乐得他们哈哈大笑。)

答2:我能解答你的提问,因为棉花是白色的,雪花也是白色的;棉花很轻,雪花也很轻,所以用棉花做雪花最像雪。

答3:“雪景”的意思是指雪中的风景。你看,课文的插图就是一幅雪景。地上是雪,房屋上是雪,树上也是雪,小朋友还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好开心。

答3:课文的第4段就是写的雪景,你读一读就知道了。(教师马上就相机指导学生读这一段。他们读得入情入境,读出了雪景的美丽。)

此时,学生不光在单纯地解决问题,还帮助同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知道”的课文插图、工具书、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日常生活话题、学生的家庭生活等语文的课程资源,都被他们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这其中的很多,则是我备课中始料不及的。

“老师,我有个发现”

正当孩子们因为质疑解答抢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小班长的发现一下让全班静静地倾听了。她说:“我发现,我们今天学的课文表面上看是写老师和学生关于‘看雪’的对话,跟本组的主题是‘爱祖国’没多大联系,因为前几篇课文表达的都是爱祖国的情感,如《我们成功了》、《北京》。但是,我仔细读后面的对话‘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才发现这也是跟爱祖国有关系的。这句话是说北京的小朋友盼望着中国台湾回归祖国;课文中写到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也是很想到北京看雪的,说明他们也想回归祖国。他们都盼望祖国和平统一,难道这不是爱国吗?”话音刚落,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声。多么精彩的发现,多么深刻的感悟,出自一个7岁孩子之口。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你还能不相信你的学生?你还有必要向学生们总结讲解吗?回答是否定的,给我留下的思考是深刻的,我忽然明白基础教育课程专家们说的 “学生是最可利用的课堂资源”的真正含义。

“老师,我想说!”

是呀,学生想说的话好多好多,学生想表达的思想无数无数。有的说:“我也想去中国台湾看看他们那儿的美丽风景。”有的说:“我愿让中国台湾小朋友到深圳来作客,我给他们当导游。”有的说:“中国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那该有多好!到时我就可以到中国台湾去旅游啦!”……这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但孩子们还有好多话没有说给老师听,他们还有好多思想要和同学交流。他们一直围着我说个不停,一直拥到办公室门口,等下一节课的铃声响起,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从此以后,学生在我面前无拘无束,课堂上的思维更是活跃流畅,他们总是举起手“老师,我想说!” “老师,我想说!”

【教学反思】

上完课,劳苦和疲惫九霄云外,惊讶和欣喜让我激动不已。我真佩服这些孩子,他们会读书,会思考,会发现,会表达。而作为老师,关注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欣赏他们的言行,学会领悟他们的深情是何等重要啊!

学生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语文课程是随“具体的儿童”来的,它将 “具体的儿童”引入教育殿堂,只有关注“具体的儿童”的人才会有真正的课程意识。那就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因为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他们的求知欲望、表达热情让你吃惊,他们发挥出的巨大的潜能令你震惊。

放开手,学生会走得更好。以前,我们对学生不敢放手,更不会放手。教师“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学生胆小怕事,不敢跃雷池半步。如今,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已经成为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的无形资产,然而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甚至不可能覆盖他们的知识面。这种角色的变化,的确对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引导有着更专业化的要求,但绝对不是通才、全才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请所有的教师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吧!”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亮的声音。

请你坚信,你的学生就是最可利用的课堂资源,请充分利用来自课堂的、来自学生的资源吧!真正实现由“老师教我学语文”转变为“我们一起学语文”。

《看雪》实录 篇5

师:昨天咱们一起初读了课文看雪,学习了生字新词。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读书思考的能力令老师大为欣赏。通过读了1、2自然段,大家结合图,不仅读出了中国台湾小朋友很想看到雪,还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只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课文。默读课文3——11自然段,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生:读书勾画。(有个别学生出声)

师: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这样便于我们思考。

师:谁来读读自己勾画的句子。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儿见过的?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生;还有一句:“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出示写有这四个句子的小黑板)找到这四个句子的请举手!

师:这么多啊,请四个小朋友来读读句子,其他孩子想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读句子

生:它们后面都有问号,是问句。

师:对。怎么把这四个问句读好呢?我们把他们放回课文中去,再读读。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

师:读得真投入,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师,谁先来问问老师。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师: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想问这个问题。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师:(微笑着点头)读出了问话的语气。

多名学生问,相机指导读。

师:大家一起问老师吧。

生一起问

师:(微笑点头)谁还想接着往下问?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谁也想问这一句?

生问。

师:注意后面的提示语,孩子们是惊奇地问。

师:谁再来问问。

多名学生问。

师:刚才你们几个问的真好,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了,告诉老师,你问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

生:老师是在哪里见过的呢?

生:我们没见过雪,老师怎么见过呢?

生:老师看见过真的雪,真了不起。

……

师:就带着你们各自的体会再练习问这句话。

学生练习。

指名问。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小时侯,在我的故乡(顺手指地图上的北京)

多名学生和老师对话。

师:接着问。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

多人问。

师:不算太远。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读读有关的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喜欢的词语画下来。

生读课文第9自然段。

师:喜欢第一句的小朋友,谁来读读

生:读第一句。

师:你画了哪些词语?

生:我画了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

师:你能不能再读读,注意画的词语,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生再读。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什么是银装啊?

师:问的好,待会通过读书看你能不能自己解决好吗?

师:谁还能这样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你读的时候老师仿佛看到了漫天飞舞的雪花,看到了树上,房子上,地上全白了。同学们,我们都这样边读边想象看到过的雪景就能读得更好了。

师:男孩子读一读。

师:女孩子读一读。

师:读得这么好,就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吧,这幅美好的画面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赶快去找找。

一学生指书上打雪仗那幅。

师:看见雪花了吗?还有更恰当的呢,不是我们这一课的。

生:(举起书)《四季的脚步》这一课有。

生:(举起书)《我是什么》一课也有。

生:还有《江雪》。

师:你们可真能干,找到这么多。老师把《我是什么》这课的图放大了,贴到黑板上,大家看看,找到雪花了吗?雪毯呢?银装呢?刚才提问的那个女孩子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上来指雪花,银装,雪毯。(手都只指在一个地方)

另一学生举手上来边指边说:这都是雪花,这一片都是雪毯,这一片都是银装。

师:(问刚才提问的女孩)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银装了吗?

生:知道了,树上都是一片白色,就像穿上一件银白色的衣服。

师:真聪明,通过自己读书解决了的问题。

师:那雪毯是什么呢?

生:地上的雪很厚很厚,就像毛毯一样。

师:是啊。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

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这句话,注意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学生加上动作练习读。

师: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起立)边读边做动作。

师: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做的真好。

师:第2句,谁来读?

生读。

师:你们堆过雪人,打过雪仗吗?

生:堆过,打过。(很多孩子情不自禁做起了打雪仗的动作)

师:看看图,回忆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读。

生再练习读。

指名读。

师: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

师:中国台湾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生:老师,你也带我们堆雪人,打雪仗吧。

生:我真想看到真的雪啊!

生:您快带我们去看真的雪吧!!

……

师:看文中的孩子们怎么问老师的?这句话很长,有信心读好吗?

生:有!

师:这么长的句子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停顿。

师:自己练习读一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他在“什么时候”和“到北京”

这里停了一下。很好。

生读。

师:他在“什么时候”和“到北京去”这里停了一下,也很好。

师:现在你们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们来表演读一读。

生齐读。(争着问的感觉没出来)

师:这是争着问吗?

生争着问:“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真聪明,像这样都抢着问,你一言,我一语就是争着问。

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生:老师,你掉了一个“正”字。

师:谢谢你,你们能教老师深情地读好这句话吗?自己先练习一下。

师:请一、二组教老师读。

师:请三、四组教老师读。

生:老师,我还想教你读。(笑)

师:呵,你刚才已经和大家一起教了。课后再教吧。

师:同学们刚才一句一句问的真好,能连起来问吗?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

师:哎呀,你们太着急了,老师连点头的时间也没有。给点时间老师好吗?

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师:(微笑点头)

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师:小时侯,在我的故乡。(指地图上的北京)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

生: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哎呀,刚才把最精彩的地方忘记了。咱们再来一遍好吗?(全场大笑)

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不算太远。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边说边指黑板上的图。)

生: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师: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师:同学们把自己当作了中国台湾小朋友,读书体会的真好。下面,我们四人小组分角色把全文读一遍。

学生分角色读书。(兴致很高,读了一遍又一遍)

师:下面咱们分角色把全文表演读一遍,你们几个当文中的孩子们,其他同学读旁白。这次,我不当老师了,我当观众来欣赏你们的表演。你上来当老师。(那个还想教老师读书的孩子)

学生分角色读全文。

师:是啊,我们也盼着和他们一块玩呢,有个小朋友还把他的心情写成了一首小诗,大家读一读。

欢迎中国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

飘呀飘呀到中国台湾。

接来中国台湾小朋友,

到我学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生读的很投入,有的忍不住站起来了。)

师:咱们一起读吧,一边读一边拍手。

师:此时,你想对中国台湾小朋友说什么呢?

生:我们想和你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生:你们看见过真的雪吗?到我们学校来,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生:我想用飞机升到天空去,给他们下真的雪。

生:我希望中国台湾小朋友能早点到我们这里来玩雪,给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生: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中国台湾小朋友到我们这里来。可以寄封给中国台湾小朋友,说我们这里的雪景可美了,你能到我们这里来玩吗?我们相遇的时候,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们这次相遇是我们的缘分,我会把这次相遇留在我心里,留在我的脑海里。……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相信不久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的。还有这么多孩子想说,这样吧,圣诞节快到了,新年也快到了,你们做一张美丽的贺卡吧,把你们想说的话写在上面,寄给中国台湾小朋友,好吗?

生:好!

师:黑板上的小雪花说话了,你们课文读得这么好,我身上的这些字有办法记住吗?

出示:洁、讲、毯、银、堆、仗

生:我记“讲”,老师在讲课,言字旁。

师:哦,是啊,老师讲课井井有条。

生:(站起来,一手高举,一手对着老师做开枪的样子)人在打仗,啪一枪。

师:(也对着他开一枪)对。打仗的仗。

生:难字的又换成土就是堆。

生:银,金银财宝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生:毯,就是毛里面有两团火。

师:这个毛是今天要学的新部首,毛字旁。能把这个字写好吗?

看着田字格,仔细观察,自己写。谁上来写。

生写字。

评上面学生写的字。

生:我给他提意见,我先说他的优点,他的字写在了田字格的正中间。他的缺点是毛字写歪了。

师:咱们赶快把它扶正吧。修改学生的字。

师: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

《看雪》实录 篇6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海峡两岸的小朋友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复习.

1,这节课,老师把昨天大家认识的生字朋友带来了,瞧,他们正随着美丽的雪花从天而降呢,我们快跟它们打声招呼吧!

2,他们又变成调皮的雪孩子躲到这首小儿歌里了,我们快把它们找出来吧!

二,学习3——8自然段.

1,昨天通过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我们都知道台湾省在我国的东南部,那里冬天气候比较温暖——(很难见到雪),过春节时橱窗里美丽的雪景是——(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2,要是你就是这些只能在商店的橱窗前看到用棉花做成的假雪景的中国台湾小朋友,你最想的是什么

3,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又是怎么想的 让我们走进课文,读课文3—8自然段,把中国台湾小朋友们说的话用" "划下来 老师说的话用" "划下来.

a, 检查汇报.

谁来汇报一下你划的孩子们说话,有什么发现 该怎么读 你能给"惊讶"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b,老师说了哪些话

c,分角色演读.

(老读师第二次说话时,指名指出北京的位置,第三句理解"不算太远" :约2500千米,坐飞机只需两个小时左右,可是自从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省,独霸一方后,台湾省的人民不能跟祖国大陆通信,往来了,所以老师就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北京,只能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故乡,时时回忆起自己在故乡的生活.)

三,学习第9自然段.

1,你们想看老师童年玩雪的情景吗 老师就带你们一起看看吧!(播放,老师旁述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2,,你们喜欢这下雪的美景吗 快读读课文第9自然段.好好地感受一下,这里有几句话,你更喜欢那一句,快去读读,你为什么喜欢它 哪些词用得特别好

3,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让我们配上音乐美美地读读,还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四,学习10——11自然段

1,听了老师描述了这么美的雪景,要是你就是这些中国台湾小朋友,你最想怎样做 走进课文自由读10—11自然段,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跟老师说的继续用" "划下来,老师又是怎样回答的用" "划下来.

2,从"争着"一词看出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迫切的心情)

2,出示最后一段.

a,从"深情"这个词可以看出老师怎样的感情

b,你能给"盼着" 换个意思差不多的词吗

c,你希望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来吗 你想跟他们玩什么

3, 总结,情感升华:是啊,自古以来台湾省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中国台湾小朋友永远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和我们都盼着祖国统一,盼着海峡两岸的小朋友相聚在一起,开心玩耍,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这一愿望了.可近十几年两岸沟通交流越来越密切了,现在还开通了春节,中秋节包机,今年还开通了中国台湾游呢.

五,拓展阅读.

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宝岛台湾呢 请进入资料城读读吧!

五,打写训练,表达心声

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拓展阅读,更了解中国台湾了,你们想对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先交流再打写)可以向他们说些心里话,向他们发出邀请,向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去过或知道的一些名胜古迹,也可以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家乡,学校……

我也有话对他们说,而且早就写好了,请你们看看.

中国台湾

我国东南部的一个省,我国的第一大岛,面积35780平房公里,岛上三分之二为山地.人口2000多万.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盛产大米,甘蔗等农作物,还有丰富的矿藏.著名的风景区有日月潭,阿里山等.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台湾被日本割据.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台湾又重归祖国.1949年全国解放后,国民党当局退居中国台湾.现在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我们坚信中国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亲爱的中国台湾小朋友,欢迎回到祖国大陆,我们这里历史悠久,有很多有名的名胜古迹和名山大川,在这里我要向你介绍拥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黄山,那里最有趣的要数奇形怪状的石头了,有的像仙人晒的靴子,有的像金光闪闪的雄鸡,有的像指路的仙人,还有的像观海的猴子……多得数也数不清,叫你越看越爱看.快回来看看哦!

《看雪》实录 篇7

【教材分析】

《看雪》一文写老师给中国台湾小学生讲述儿时在家乡北京玩雪的情景,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到北京看雪欲望的故事,这个故事暗示了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两岸同胞渴望同欢乐,寓意深刻。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讲、指、接”三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3.感受北京雪景之美,孩子玩雪之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融情入境

1.课件出示出谜面让学生猜谜底。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干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2.教师板书“雪”,学生书空。(“雪”字上面写一个“雨字头”,注意四点的方向是一样的。)

3.课件相机出示动态的雪的图片,“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过雪啊?有没有玩过雪?”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洁白、美丽的雪的吧。”(板书:看)

边写边讲解写法,学生书空。

(“看”字上面是“手”变过来的,最后一笔“竖钩”变成了“撇”,下面写一个“目”,把手放在眼睛上才能看得远。)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学词

1.这篇课文有很多段落,先请小朋友们给课文表上段落。然后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尽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好的小朋友借助拼音宝宝把生字拼读两遍,尽量把生字记住。

3.“记住了吗?现在请小朋友们检查一下拟的同桌是不是都记住这些生字宝宝了,将“我会认”里的生字指给你的同桌认一认,读一读。”

4.哪些小朋友能将这些生字宝宝都记住了,举手看一看?

真棒,老师要请这些小朋友当小老师,带着小朋友们读。

5.课件出示词语

(1)小老师领读(两位)

台湾省商店橱窗手指接着讲话铺着雪毯

银装打雪仗

(2)教师领读。

(3)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6.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教师出谜题。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店: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三、再读课文感悟

1.看来大部分小朋友已经把生字宝宝给记住了,可是这些生字宝宝可调皮了,现在他们又跑回课文里去了,你们还能正确又流利地读出它们吗?

“边读边从课文里找一找:北京的雪景是怎样的?”

2.“读好了吗?谁已经找到了?”学生反馈,相机板书。

(1)课件出示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2)指板书:句子里“雪花、雪毯、银装”都是指什么?

【你真善于思考,都是指雪,天上、地上、树上都是雪,到处一片洁白。那真是一个北京的雪景可真美丽啊。(板书:洁白)】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你瞧,小伙伴们玩得多高兴啊,说说他们都在干什么?”【注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4)结合这幅图片,谁来读一读,读出高兴、开心的感觉来。指名读,相机评价。

(5)教师范读。

3.小朋友读得真不错,为了奖励小朋友,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北京看一看真的雪。(播放雪景视频)

4.看了这些图片,小朋友们有什么感想?

5.齐读这段话。

四、书写指导

1.投影出示“我会写”中生字,指名读,齐读。

2.观察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要提醒大家的?

3.教师范写(讲、指、接);学生描红、临写。

4.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评析学生例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惊、故、候、奇”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产生盼望中国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齐读课文。

二、新课学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和北京的小朋友一起看了美丽的雪景,北京的小朋友可真幸福,每年的冬天都能看到那么美丽的雪景,可以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而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呢?

2.(课件出示中国台湾小朋友在商店橱窗看雪景的图片)“图中的这些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3.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

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4.齐读、教师范读。

5.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为什么不能看到真的雪?

6.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1)找出中国台湾的位置,“因为中国台湾在我国的南部,一年四季都比较温暖,所以很难看到雪。”

(2)“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从来没有看过真的雪,所以当他们听到老师看过的时候——

(都很惊奇)

(3)指导朗读3-6段。

(4)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北京吗?台湾省离北京远吗?

【从课文里找答案,“不算太远”。】

(5)既然不远,“老师”有没有常回故乡看一看,看看北京美丽的雪景?为什么?

【台湾省本来是中国的一部分,就像浙江省是中国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旧中国是由国民党政府统治,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把国民党政府打败了,国民党政府就逃到中国台湾。所以中国台湾和祖国母亲就分开了,从此中国大陆和台湾省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来往,不能通电话,不能通信,更不用说回到北京去看看了。】

7.这位老师可能已经十年,也可能已经二十年没有看到故乡的雪了,当他回忆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他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

【童年的小伙伴们还好吗,他们现在在哪里。北京的雪景还是那么美吗?……】

他的又心情会是怎样?

【淡淡的忧伤、怀念家乡、希望中国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提示:深情】

8.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感受一下老师的话和老师讲起的童年的雪景。(读课文1~9段,配乐)

9.分角色朗读,齐读旁白。

10.听了老师的话,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想不想去北京看雪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两段话。

11.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

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1)指导正确断句。

(2)那里的小朋友指的就是——北京的小朋友,他们只盼望着和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一起玩吗?

【预设提示:身在老师盼望着中国台湾能和祖国母亲早日团聚,北京的小朋友呢?】

(3)不只是北京的小朋友,全中国的小朋友,全中国的人民都盼着中国台湾能早日和祖国团聚。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这段话。

三、书写指导

四、板书设计

12看雪

橱窗——棉花惊奇

天上——雪花

地上——雪毯高兴

树上——银装

五、作业布置

1、摘抄与雪有关的好词好句。

2、完成课堂作业本。

教学反思

在上这篇课文时,指导老师在旁听课,课后给了我很多指导。首先是关于课堂调控的。对低年级的学生应该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来调控课堂记录,以比赛、竞争的形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于老师“坐端正、安静”这些词是无动于衷的,要想学生上课能遵守纪律、集中精神,就应该表扬、树立榜样。第二就是在开始每一个新的学习活动之前,教师要有简单而清晰的指令,确保学生能有效的展开学习活动。

在教学方面,我觉得课文的讲解、梳理,很大一部分是为朗读服务的。我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环节,使学生感悟文本,但最后还是读的一塌糊涂。经过师傅指导,我暂时归纳出两点原因:1、还是纪律问题,很多学生读书不专心,滥竽充数。2、第一课时没有要求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在认字学词之后之前对重点段进行教学。所以导致第二课时朗读感悟即使有感有悟也读不好课文,因为连课文都还没有读通顺。

《看雪》实录 篇8

《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在冬天,我国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祖国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教学本课,教师应培养学生理解字词句的能力,体会句子的意思,弄清中国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出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转入课题:中国台湾四季常青,很少见雪,只有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才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美丽的雪景。

2、运用课件展示北方雪景图,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下雪的景致,及孩子们在雪地里嬉闹的情境。

二、初步感知,情感体验

1、教师配音范读课文,学生闭目想像课文再现的画面。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拼音,熟读课文。

3、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帮助对方纠正误读的地方。

4、圈出生字,同桌交流记住字音和字形。

5、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同学们听,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三、融入情感,愉快教学

1、自学课文,与自己的学习伙伴交谈一下自己明白了什么。

2、结合课文提出问题,同学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如何解决难点。

3、引导学生品析词句:第*自然段一共写了几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在这段中你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

4、学习第3~11段,看看孩子们向教师提出了哪几个问题,把他们提的问题用横线画下来。指导学生在读中设疑、质疑、逐步解疑。你看见过真的雪吗?你是在哪儿见过的?北京离这儿很远吧?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5、请同学们看课件雪景图,然后闭上眼睛想像雪景,听教师描述第9自然段,让学生进入情境。(看到雪花纷纷扬扬,看到大地铺上了厚厚的白雪,看到孩子们在堆雪人、打雪仗的开心世界。)

6、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境,想像中国台湾孩子们的心情会怎样?(羡慕,想到北京去看雪。)

7、老师是怎么说的呢?“盼着”是什么意思?(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能到北京来。)

8、让学生提出问题,品析词、句、段。在这几段中你喜欢哪些段落,为什么?喜欢哪些词语、哪些句子,为什么?

9、分组讨论:你希望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到北京来吗?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充分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

10、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1自然段中学生的四问和老师的三答。

四、加深理解,情感升华

教师小结:是啊,台湾省是祖国的宝岛,它在大陆的东南端,中国台湾小朋友永远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不久的将来,海峡两岸的小朋友一定会相聚在北京。

五、拓展训练,表达心声

小朋友们,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你们想对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让学生大胆地发挥创造性想像,把各自的心里话说出来。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更是神奇的,教学《看雪》这篇课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更好地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看雪》实录 篇9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中国台湾的有关情况,雪景图,补充儿歌。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能给咱们讲讲你看到的雪吗?

雪真美,真有趣啊!今无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看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攻克难读的句子:

⑴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⑵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⑶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⑷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⑸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⑹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老师发现这些句子有点难读,咱们看着黑板练习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红色的字词。还可以读给同座的小朋友听,互相帮助一下。

指名读,正音。最后全班齐读五个句子。

3、再读生词(活动词卡)。

4、在小组里用巧办法记一记这些字。

5、全班交流记字方法。

6、游戏:猜字谜:

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7、指名读课文:

检查通读课文情况。

三、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2、说说你对中国台湾的了解。

3、在小组里互相读读课文,读完讨论:中国台湾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四、书写生字

书写“讲、打、指、接、惊”五个字。

观察它们的结构,注意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学生在书上试写一个,指名上黑板书写。

评价同学的字。再写,同位互评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看雪》的生字新词,读了1、2自然段,这些词语还会读吗?读词语。

中国台湾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指图说)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二、朗读课文3~11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⑴指名读画的句子,读完贴出四个问句。

⑵怎么把这四个问句读好呢?我们把他们放回课文中去,再读读。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2、创境朗读:

⑴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师,谁先来问问老师。

指名读第一个问句,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想问这个问题。多名学生问,相机指导读。大家一起问老师吧。(老师微笑点头)

⑵谁还想接着往下问?(提醒学生后面的提示语是惊奇地问)谁也想问这一句?

(问问想好的孩子)你现在心理怎么想的?

再指名读,你又是怎么想的?

带着各自的想法再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老师回答并指地图。

⑶接着问第三个问句。师回答:不算太远,谁还想问?

①师描述: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②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读读有关的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喜欢的词语画下来。

③喜欢第9自然段第一句的同学,谁来读读?

指名读,你画了哪些词语,你能不能再读读,注意画的词语,把你的感情读出来。边读边想象看到的雪景就能读得更好了。

全班读一遍。

读得这么好,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吧,这幅美好的画面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赶快去找找。(《我是什么》《四季的脚步》两课都有)

找到雪花了吗?雪毯呢?银装呢?

谁上来指一指,说一说。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这句话,注意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边读边做动作。

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做得真好。

④第9自然段第2句,谁来读?

指名读,看看图,回忆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读。

你是怎样堆雪人,打雪仗的?

再练习。指名读。

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

⑤中国台湾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看文中的孩子们怎么问老师的?指导读好停顿。学生表演读一读,体会争着问。

指导读好最后一自然段。

⑥同学们刚才一句一句问得真好,能连起来问吗?师生合作表演读3~11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

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当作了中国台湾小朋友,读书体会得真好,现在我们分角色在小组里读读课文。

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我们也盼着和中国台湾小朋友一块玩呢,有个小朋友还把他的心情写成一首小诗,大家读一读。 《欢迎中国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

漂呀漂呀到中国台湾。

接来中国台湾小朋友,

到我学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3、把你们搜集的祖国风光的图片拿出来,你想对中国台湾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4、课后把你想说的话写在图片下面,写好了,我们一起寄给中国台湾小朋友。

5、书写生字:故候奇。

《看雪》实录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和由生学组成的词语,会认“省、店”等10个生字。

2.读懂课文,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了解中国台湾儿童向往北京,北京儿童渴望同中国台湾儿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做的雪花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这节课上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雪》。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了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生:我知道了中国台湾是我国的领土的一部分,地理位置优越,地貌复杂,那里物产丰富了,我们称它为宝岛。那里属于属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气候温暖,气温在12~18度,很难看到雪的,不像北方气候寒冷,冬天有雪花飞舞。

2、出示动画图1,师:是啊。当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只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时,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板书:中国台湾

生:雪景真美啊!雪花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们怎么从来没看见过雪呢?到底哪儿可以看到雪呢?

二、读悟课文3~11自然段

师:中国台湾小朋友所想的所说的和同学们一样了,请大家打开书p52页,自由默读课文3~11自然段,把课文中中国台湾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大家边读边想:他们的话该怎么读呢?

1、检查初读:(1)师:老师也找了找,是这几个句子吗?大屏幕出示四个问句。

a.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试探性问)

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惊讶的语气)

c.北京离这儿很远吧?(好奇、猜测)

d.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迫切希望、无限向往)

(2)生齐读四个问句。

(3)师:怎么才能把这几个句子读好呢?

生:我认为读句子时要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读错字,不数读。

生:我还认为,读书时要注意长句的停顿,问句要注意语气上扬。

(4)师:你们的建议真好!现在我们就把他们放回课文中,注意刚才同学们提出的建议,联系上下文再边读边想,他们的话到底该怎么读呢?还可以和同伴商量商量。

(5)指名读,生评议交流。

2.创境朗读。

(1)师:孩子们,现在我们都来做做演员,好吗?你们扮演的角色就是“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我呢?就是那位“老师”,现在,我们正式登台表演了。谁先来问问老师?

(2)指名读第一个问句。

师:请生评议。你们觉得他读得好吗?为什么?

生:他读出了好奇、试探性的语气。我们是想从老师那知道哪儿有雪。

师: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想问这个问题。指名读。

师:大家一起问老师吧: 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3)师:看见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孩子们很惊讶,很奇怪,也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谁还想接着往下问?“您是在哪儿见过的”还有谁也想问问老师?

师:你读得不错,说说你现在心里怎么想的?

生:我真没想到老师看到过了!

再指名读,师: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弄清问题,老师是不是真看到雪了。会不会是撒谎吧

生练读,让生带着各自的想法再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问句“您是在哪儿见过的”,老师出示地图,顺手指地图上的北京回答:小时候,在我的故乡。板书:北京

(4)接着问第三个问句。

师: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生:我在想:您的故乡在哪儿?很远吧?雪景一定很美吧?……

谁想问呢?指名读“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这儿”指哪儿?(中国台湾)

师:北京离中国台湾很远吗?谁能告诉中国台湾小朋友?

生:远。我查找过资料,有一两千公里。坐飞机也要飞两个多小时。

师:谁还想问?大家齐问吧“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师回答:不算太远。

师:可这位老师为什么说“不算太远”?

生:因为那位老师的故乡在北京,他走过这条路,所以觉得不算远。

生:因为老师很希望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去北京看雪,所以说不算太远。

生:老师知道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想到北京看雪,再远的路也应该不算远。

师:说得真好!老师说完,就接着给孩子们讲起玩雪的情景……

①师描述:冬天的北京,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②同学们,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读读课文的第九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把你喜欢的词语画下来。

③第9自然段有几句话?喜欢其中第一句的同学来读读吧,指名读。

师:你画了哪些词语?为什么画这些词语呢?

生:我画了“飘、铺、披”这些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我看出来,老师特别喜欢雪哩!这美丽的景色是雪花带来的啊。

生:我画了“银装、雪毯、洁白”,我觉得这些词把雪景写得很美。

生:我喜欢“洁白”这个词语,但是和他们的感受不一样。因为看到这个词,我就想起了“白鸽”,因为白鸽不是象征和平吗?看到这么美丽的雪景,我希望世界和平,中国台湾早日回归祖国,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们就能早日来到北京看雪了。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你们真会读书。你们能不能再读读,注意画的词语,把你的感情(体会)读出来。

全班同学齐读一遍,注意:边读边想象看到的雪景,这样就会读得更好了。

师:大家读得这么好,告诉你们吧,这幅美好的画面就在这儿了。

④出示动画雪景2

师:请生看大屏幕,你们找到雪花了吗?雪毯呢?银装呢?

谁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生:树上都是一片白色,就像穿上一件白色的衣服,就是银装。

师:哦,原来这样啊,白雪落在树上,厚厚的一层,就像给树木穿上一件白色的衣服,真形象,那雪毯呢?又藏在哪里?

生:地上的雪很厚很厚,踩上去软软的,很舒服,就像毛毯一样。

师:哇!你真棒!掌声欢送他上位。

师:这下老师可有一个新问题,你们看课文中说天上“飘”着雪花,我能不能用“落”下雪花,也很美啊?可以吗?

生:不一样的,飘是轻轻的飞扬,落是掉下来。

师:飘是轻轻地飞扬?我要拿朵小雪花来试试看,是不是像你的那样(师用事先准备好的纸雪花演示)

师:嗯,你们看他说的对不对啊?生:对

师:那如果是雨点,我们还用雨点飘下来吗?

生:不是,用落下来,雨点速度很快,不能用飘。

师:真不错,既然雪花是轻轻地,随风飞扬着飘下来,那我们应该怎么样读这句话呢?

生:声音要轻,还要读得慢

师:你读读看,生读

师:真动听,那我们就连起来把这一句读一读

⑤学习第9自然段第2句,谁来读?

指名读,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去年冬天,那罕见的大雪持续半月之久,大家还记忆犹新吧?一夜间,大雪把大地上的一切都覆盖了,清晨,当你推开窗子看着洁白的一片时,你和家人,或者和小伙伴做过什么呢?指名说。

说说你现在的心情,请带上这种心情再练习读一读这句话,好吗?指名读。

同学们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注意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边读还可以边加上动作。

师:喜欢这句话的同学,请站起来再读读,边读边想象边做动作。

师:你们读得真好!从你们的动作表演,感情朗读中,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粉装玉砌的冰雪世界。老师也仿佛回到了快乐的童年时代,我们在雪地里尽情地玩耍,嬉戏,我们是多么开心,多么快乐!现在,让我们想看雪吗?

⑥出示雪景,生欣赏

师:说说欣赏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

(5)此时此刻,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生:老师,我们也想看到真的雪,你能带我们到您的故乡去感受一下吗?那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啊!

师:是啊。那我们去看看同学们怎么问老师的,出示问句4: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哪位同学想把这里读读?谁还想读呢?

师:孩子们为什么要“争着问”?你们也学学“争着问”吧。

(6)指导读好最后一自然段

师范读。师:“那里”指什么地方?“你们”、“他们”分别指谁?

全班交流讨论解决:“深情”是什么意思(感情深厚)?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她心里在想什么?

生:老师也是生在北京,长在中国台湾,时隔多年,祖国大陆的变化日新月异,老师多想回去看看,远在北京的亲人也在无时不在思念着她,但因为海峡阻隔,他们久久不能团聚。

生:今年,我们国家成功举办两个盛大的奥运会,全新的北京让世界人民耳目一新,中国人的热情更是让外国人难以忘怀,而祖国宝岛台湾迟迟不能回来,因此,老师心中充满热切的期盼……板书:盼望

3、师生合作表演读。

师:刚才我们扮演的角色还比较到位,现在我们再合作表演读读3~11自然段,请一名学生读叙述的部分。

师:这次我们合作成功,让我们表扬表扬自己吧!

4、角色朗读。

现在,同桌分角色读读课文,两人分别读老师和孩子们的话,试试看谁读得最好。

全班分角色配乐朗读课文.男生当“老师”,女生当“中国台湾小朋友”。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总结:师:同学们,今天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祖国宝岛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他就像祖国妈妈失散多年的孩子没有回到她的怀抱,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台湾回归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中国台湾的孩子们向往北京,我们也盼着中国台湾小朋友到北京来看看飘飞的雪花、可爱的雪人和迷人的北京风景,我们还想和他们一块玩儿哩!同学们,我们和中国台湾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

2、说话练习

(1)同学们,你们想邀请中国台湾小朋友来北京吗?把你要对他们说的话,说给大家听听,然后再写下来好吗?

(2)也可以把你玩雪的的快乐情景写下来告诉中国台湾小朋友,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歌曲《北京欢迎你》,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吧?那带上我们的热情一起对中国台湾小朋友发出我们的真挚的邀请吧?(播放《北京欢迎你》乐曲)

四、板书设计:

12看雪

中国台湾 北京

盼望

教学反思:

上完课,我的心里重担也全部卸下,疲惫也随之而去。惊讶和欣喜让我激动不已。我真佩服这些孩子,他们会读书,会思考,会发现,会表达。而作为老师,关注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欣赏他们的言行,学会领悟他们的深情是何等重要啊!

学生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语文课程是随“具体的儿童”来的,它将“具体的儿童”引入教育殿堂,只有关注“具体的儿童”的人才会有真正的课程意识。那就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因为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他们的求知欲望、表达热情让你吃惊,他们发挥出的巨大的潜能令你震惊。

放开手,学生会走得更好。以前,我们对学生不敢放手,更不会放手。教师“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学生胆小怕事,不敢跃雷池半步。如今,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已经成为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的无形资产,然而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甚至不可能覆盖他们的知识面。这种角色的变化,的确对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引导有着更专业化的要求,但绝对不是通才、全才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请所有的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吧!”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亮的声音。

我坚信,学生就是最可利用的课堂资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来自课堂的、来自学生的资源吧!真正实现由“老师教我学语文”转变为“我们一起学语文”。

《看雪》实录 篇11

“多课型课堂教学”课例汇编

执 教 人

年级

课型

课 题

时 间

地 点

单 位

姓 名

精读

课文

《看

雪》

2005.10.21

区实验小学

中心小学

zxh

教 学 过 程

预设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指导书写;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书籍、向家长询问等途径搜集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

2、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了解。

1、课件出示《识字3》的第三句话:中国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学生齐读。

2、课前我们在搜集了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现在请相互交流,可以离座位,去听听,看看自己最想知道的信息。

3、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出“北京、中国台湾”所在的位置。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部分,中国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中国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台湾人民还很难和祖国大陆的亲人团聚。今天,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就会更真切地体会到中国台湾人民远离祖国妈妈的心情。

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指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3、4题,了解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6、小组内互查识字情况。

7、指导认记生字。

8、读一遍课文,看看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三、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

2、重点指导:

“指”的右上边不能写成“七”;

“故”的偏旁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奇”字写时注意上小下大;

“候”字写时不要丢了中间一小坚,右下边与“族”比较。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辅导。

实施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理念:

体验是引导学生走入文体,与文本零距离接触的主要手段。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体验雪景的美丽和玩雪的快乐,从而去体验中国台湾小朋友对看雪的向往和憧憬,使读者、文本以及文中的角色真正深层次地交流互动。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材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按三个维度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雪毯、银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抓重点语句深入体会。

2、注重朗读和评价,鼓励个性化阅读。

3、以读为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语言感觉,熏陶爱美情感,受到爱国教育。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朗读中了解词句,感悟玩雪的趣味。

难点:了解课文的盼祖国统一思想。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查,揭示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揭示本课的学习目标。(板书:看雪)

二、媒体渲染,激发兴趣。

(观看雪景录像)美吗?这么美丽的雪景,你在哪儿看到过?怎么玩的?

三、反复诵读,体验快乐。

1、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吗?读一读第10自然段。

2、“雪毯、银装”指什么?“到处”除了天上、地上、树上,还有哪些地方?

3、引导学生反复读,读出“我们的”快乐!

4、看过雪,玩过雪的我们都明白,雪花带给我们的美和快乐远远不止这些。你能用自己的话或课外书中看到的语言来赞美一下雪花吗?

四、认真揣摩体会心情。

这么美的雪景,这么快乐的玩雪体验,是每个小朋友都向往的,可中国台湾小朋友却从没享受过,读读他们和老师的对话,体会体会他们的心情。(课件出示四个问句)

1、自由练读对话。

2、找伙伴练习。

3、谁想和老师一起合作读?

4、老师和全体学生合作表演读,把自己当成中国台湾小朋友,谈谈你的心情。

5、小结:雪真是太美了!所以中国台湾小朋友才会这么憧憬、向往着到北京来看雪。

(板书:中国台湾 北京 看雪)

6、学习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读好感叹句,体会盼团圆的心愿。

7、再次诵读描写雪景的段落,把这种对雪的爱传递给同样爱雪的中国台湾小朋友。

五、拓展活动。

搜集一些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在班上举办一次“中国台湾知识交流会”。

板书设计:

12.看 雪

中国台湾 北京 看雪

《看雪》实录 篇1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海峡两岸的小朋友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中国台湾的各方面的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冬季。

师:在冬天你们最盼望干什么事?

生:……

生:下雪。

在冬天看到下雪是一件很美的事,前几天我们这里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有的同学还把当时的情景写在日记上。我们这里冬天经常能体验到下雪的快乐。而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那里的小朋友也想看雪,可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3看雪》,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高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做一下标记。

学生按老师要求自读课文。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2、质疑: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其他学生能解答的先解答,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可放在理解课文的环节中再解答。)

四、以读促讲,理解全文。

(一)理解1、2自然段。

1、指读1、2自然段。

2、出示课件(地图):了解中国台湾的地理位置,明白中国台湾很难看到雪的原因。

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1):

让学生看图观察讨论: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说。)

4、出示课件(课文第二自然段):

练习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台湾孩子对雪的向往和喜爱。

(二)理解3—11自然段。

1、(1)以小组为单位读3—11自然段,看看孩子们向老师提出了哪几个问题?画下来,讨论一下。

(2)出示课件(学生问老师的四句话):

范读、指读。读好这四句话的语气。

(3)出示课件(第四句话):

多种形式读,指导读好其中的自然停顿地方。

2、(1)过渡:北京下雪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呢?

(2)出示课件(北京下雪的情景):让学生欣赏雪境,感受下雪的乐趣。

(3)你们看了这段雪境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谈。

(4)出示课件(第九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好的雪景,体会北方孩子玩雪的乐趣吧!

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出示课件(课文插图2):

1、学生观察并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景,中国台湾孩子的心情怎样?学生自由谈。

2、出示课件: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3、你希望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到北京来吗?学生自由谈。

4、出示课件:欣赏中国台湾的一些风景片。

5、你愿意到中国台湾宝岛去看一看吗?

学生自由谈。

6、引导学生对比(第2自然段与第9自然段,第10自然段与第11自然段)朗读,边读边想,讨论交流:

橱窗里的雪景与真的雪景有何不同?

(都很美,一是静态的,不能玩;一是动态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丽,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国台湾孩子们和北京小朋友盼着什么?

(中国台湾孩子们盼着到北京看真的雪。小朋友盼着和孩子们一起玩,盼望祖国统一)。

7、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

(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大胆发表观点)

五、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让学生按课文内容分为“叙述者”、“孩子们”和“老师”三种角色表演朗读,在过春节的欢快乐曲声中,在电脑课件展示课文插图的形象氛围里,让几组学生扮演角色、表演朗读、展开竞赛、巩固成果。

《看雪》实录 篇13

(播放雪景)

师:我想小朋友都想去看看雪。(教师板书:看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请大家读读课题。(生读课题)好,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勾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互相问一问。

生读。

师:老师把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请大家自己读一读,遇到难懂的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第一排的生字都是前鼻音。

师:你来教教大家。

生教读。

师:小老师真不错,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第二排的生字是后鼻音。

师:你能教教大家读吗?

生教读。

师:最后一排谁有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后面一排两个字有韵母

师:我还想请一个同学来教大家读一读。

生教读。

(去掉拼音。)

师:这时候你还能认出生字宝宝吗?

生教读。

师:谢谢你,真不错。我还想请大家来读一读,这次我想请个女孩子。

生教读。

师:老师看出来了,大家都会认了。雪花……我们先不出声,只做口型。(飘出雪花,让学生在心里识记,然后读出声来。)

师:现在大家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还能认识它们吗?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请大家在课文中标出自然段。

生标自然段。

展示并评讲学生标的结果。

师:现在,你们知道哪些小朋友想看雪?

生:中国台湾的小朋友。

师:哪个同学们能在地图上把北京和中国台湾指给大家看。

一生上台指。

师:中国台湾在祖国的南方,所以那里几乎不下雪。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什么样的,这位同学,你说。

生:棉花做成的。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生读。

师:要是你就是中国台湾的小朋友,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会怎样?

生:我会和小伙伴玩……

生:我多么希望看到真的雪啊!

师:我们请你和同桌的同学们分工合作,一个同学读孩子问老师的,一个同学读老师回答的。

生练读。

师:我们请这两个同学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孩子们多好奇啊!能再读一读吗?

生再读。

师:这一组同学读得非常棒,是个好搭档。老师再请一组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

师:老师说的是第二次对话,你再试一试。

生读。

师:非常好,孩子们是怎么在问?

生:惊奇地问。

师: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小朋友一起来惊奇地问——

生齐读。

(出示第二次对话。)

师:老师说的这段话,你能知道什么呢?

生:老家

生:老师的旁边有一张地图。

生:……

师:我们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师:你们知道吗?我问过飞行员叔叔,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乘飞机到北京,只要两个多小时。现在,

(出示)

教师引读。

师:小朋友在北京玩雪多么有意思啦,冬天的雪花可美了……(介绍小朋友在北京玩雪的情景)。同学们,请大家读读课文吧。

生读。

师:有感受吗?想不想亲眼看看?(媒体演示雪景)你最喜欢什么?

生:我都喜欢。

生:我喜欢雪毯。

师:给雪花、雪毯找到合适的词语。

生找词,进行搭配。

师:他们会在雪地里玩些什么呢?

生:堆雪人、打雪仗

生:滑雪

师:好玩吗?

生:好玩。

生:还可以在雪地上爬过去爬过来。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生读“小朋友在雪地上……可高兴啦!”

师:我再请一个小朋友。

一生再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朗读带老师也去看一看?

生齐读。

师:现在,我知道听朗读,脑袋中想象画面,也是一种享受。当他们只能在橱窗里看到假的雪景,他们会怎样想?

生:为什么我们这里就没有真的雪景呢?

生:他们看到了用棉花做的雪花,也一定想去玩。

生:……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次对话。

(去掉一些词语)

引导填词。

(播放中国台湾风光片)

师:其实,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也欢迎北京的小朋友去中国台湾玩的。

师:中国台湾的小朋友盼着去北京看雪景,北京的小朋友盼着中国台湾的小朋友来北京看雪景。(完善板书)中国台湾的老师盼着和亲人团聚,所以,他才会深情地对大家说—— “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呢!”

生读。

师:你们读得真棒,雪花飘下来啦!

出现生字词。

师: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看雪》实录 篇14

课前,我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了找北京和中国台湾相隔多远,并提出:“你认为从中国台湾到北京容易吗?”学生找到后,说:“是离得比较远,但是,我们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从北京到中国台湾乘飞机应该是很快的。”

听了学生天真的回答,我没有否决,只是让学生带着这些想法自己去读课文。读完之后,大家立刻议论起来了。围绕着课前的问题,大家谈了许多,谈到了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谈到了自己的理想,谈到了祖国的统一问题。他们仿佛各个都是大政治家,在谈论祖国的统一问题。还有的孩子甚至谈到“办迁证”等许多在孩子们看来似乎是高深莫测的问题。

终于停止了口舌之争。我问孩子们:“你觉得中国台湾小朋友来大陆,来北京容易吗?”(不容易。)

“他们没见过真的雪,你能找找文章中,老师是怎样告诉他们的吗?”

学生迅速找到并欢快地读出在严冬中大家在雪中的嬉戏。

“谁还能给中国台湾的小朋友讲讲,下了雪,你会看到什么?”

大家讲了许许多多雪中的趣事,当问到他们“快乐”吗?学生一致回答“快乐!”

“那,咱们就高高兴兴地来读读冬天的乐趣吧!”

“然而中国台湾处在我国最南边(指地图),那里一年四季温度都比较高,大家根本见不到雪,你们说中国台湾小朋友想见真的雪吗?”

“想!”

“读出孩子急切的心情来。”

可是,他们的老师却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谁来学学老师。为什么老师要深情地说。

大家一下子抓住了“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团。从而又一次激荡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此时,让学生进一步讨论: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在讨论中坚定了祖国终归会统一的强烈信念,从而又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案例反思:

兴趣是成才的第一个阶梯,兴趣是迈入科学殿堂的向导。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

首先,在教学中,我通过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好奇是人类的共性,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心理品质,被科学家誉为“人类的第一美德”,巴甫洛夫称之为“探究反射”。帮助孩子提高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触发兴趣,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次,抓住课文中的对比。教材中强烈的对比也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主要因素,它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使课堂效率成倍提高。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我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我觉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