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推荐17篇)

2023-02-18 12:03: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推荐17篇)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1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光明小学王予捷】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考虑问题不全面,虽然提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往往问不到点子上。尽管如此,老师还是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提问的积极性,要充分肯定他们积极动脑的一面。

例如在一年级上《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练习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与课文的重点关系不大,有的学生问:“邓小平爷爷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天坛公园在哪儿呀?”“柏树是什么样子的?”显然,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既然学生提出来了,老师就不能批评学生,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我只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问题,咱们可以课后再去解决,有些关于邓小平爷爷的事,还可以到图书馆查查资料。而对那些问题提得好的学生,我又及时地给予了表扬。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得到保护,提问题也就能“放胆”了。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霄边小学蔡雪云】

〖创设情境快乐识字〗

心理学中表示人类对于自己陌生的事物既是有一点害怕但更多的是好奇,正是这种好奇心催使人类不断地探究学习。同理,对于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于方方块块的中文汉字更是充满了好奇心,想一探究竟。作为他们的启蒙老师就要注意抓住这个特点,大大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创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气氛,真正做到快乐识字,事半功倍。

创设情境,可以加强对大脑的刺激,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将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形成一个识字的兴奋点,激活大脑,从而产生要识记的冲动。在上《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就可先放出《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教师富有感情地讲出“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提问“你想知道这位伟大的老人是谁吗?”教学“邓小平爷爷”这几个字。

【广东省深圳市大冲小学朱海萍】

学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后,我却总感到效果还不明显,学生意犹未尽,思索过后,我觉得自己真应该带领学生开展一次有趣的实践活动课──种种树或小植物,让学生们亲自尝试在春天栽种植物的乐趣,了解“植树节”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们向邓爷爷学习,认真栽种植物,做个细心的好学生;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动植物、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培养孩子们善良纯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头脑中获取的知识不是抽象的记忆,而是转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和素质。

【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一小学宋文秀】

〖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个性的真正体现。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一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叫《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文讲的是1985年的植树节那天,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事。对于邓小平爷爷和他当时所植树的情景,学生的了解甚少,与他们的生活较远。从以往的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来看,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读起课文毫无感情。

借于以往的经验,我在教学这课时,首先给学生简要介绍了邓小平爷爷生前所担任的职务和所做的一些事情。让学生对邓小平爷爷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对理解课文做一些铺垫。接着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以读为主,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语意,体会课文内容。当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了邓小平爷爷是怎样认真植树的时侯,有的学生已经被感动了,说:邓爷爷真好!当读了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后,有个学生情不自禁地亲吻了一下插图上的邓小平爷爷。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这是我对邓小平爷爷表示的感谢。感谢他为我们植树,感谢他为我们美化了环境,美化了生活的家园。听他这么一说,全班同学的情感都被调动起来了,都说邓小平爷爷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值得我们感谢的。我就让学生带着尊重、感谢的心情去朗读课文。这时,他们都沉浸在感激之中,朗读时便能用他们那甜甜的声音,读出了对邓小平爷爷的热爱、尊重、感谢之情。我也被他们的朗读感动了。这就是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个性的真实写照。

【贵州省都匀市墨冲镇重坡小学任大祥】

〖浅谈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远程教育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电视、影碟的作用,结合新课程教育和新理念,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与教学光盘中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好学易懂,使课堂生动活跃,丰富了课堂内容,也渐渐形成了标准的教学模式。根据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情况,我们尽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应用远程教育的教学光盘进行教学,既开阔学生视眼,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远程教育中,教学光盘进的应用,也减轻了教师的部分负担。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利用光盘进行教学的。首先,在上到哪一课之前,先观看一两遍光盘,找出光盘中的重难点,熟悉教材内容;再想想光盘里的老师为什么要这样上。

例如,我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一年级的课文时,先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课文通读三至五遍,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不多的特点,只能先教读课文,认识字词,使他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印象,了解大至内容;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观看教学光盘,结合光盘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很高,他们通过对教学光盘的观看和学习,使知识、画面内容再次出现在学生的大脑记忆之中,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教学光盘的应用和参与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挥了想象力,达到了对课文的更深理解;最后,让学生回到课堂上书写生字,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我在带领学生观看教学光盘时,不是机械播放给学生看,而是边看边讲解,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光盘里的一员,同光盘里的学生一起读,一起讨论,播放到重点或难点的地方,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还要按键停下讲解或重放,直到学生弄懂为止,通过这样的辅助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了,这就是远程教育里的教学光盘给农村小学课堂带来的乐趣。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井岗小学朱珊珊】

〖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邓小平的书籍,自己动手参加植树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植树的过程,深刻理解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意义,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北门口小学王艳芳】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借助多媒体激发兴趣〗

课堂上,我们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活生生的事物,引导学生欣赏绚丽多彩的景物,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生的情绪得到感染,激qing奔放。

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时,我首先为同学们播放大家都熟悉的歌曲“ 春天的故事”,在优美的旋律中,同学们的情被激发出来,这时我适时问大家:“ 你们知道这首歌中唱到的老人是谁吗?”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说出了人物的名字。为了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内涵,我接着为同学们播放关于邓爷爷的录象资料,在这样的氛围里同学们心灵的大门被轻轻开启。这时我再通过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很快把学生带进课文,“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的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分认真,那分执着,已经深深打动了孩子们的心灵,对他不由得肃然起敬,情感由此而生。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恩江小学陈荣华】

〖创设情境,以范读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

语感是一种包括感知、思维、联想、想象等在内的语言综合能力。直觉性是它的最基本特征。

低年级学生要培养语感,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往往是很抽象的,只有创设情境,展开联想、想象,并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深刻领会其内涵,体验其情味,形成丰富的语感。

例: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人教版第二册《邓小平爷爷植树》),当读到这里时,我创设情境说:瞧!一位战士站在那儿放哨,你看他站得多直呀!学生们顺着我的手势望去,一双双小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位战士笔直地站在那儿。如此,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非常自然地就达到了朗读的效果。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柴桥镇后所小学顾飞云】

〖物我合一的人文教学〗

物我合一指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文章中出现的物体成为学生本人,开口说话、交流,赋予物体于情感、态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促进情感价值观的体验内化。

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时,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邓小平爷爷种的那棵柏树,对当年种植情景进行介绍。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一下子成了大家自由发挥的欢乐天地。这样的教学从以内容为核心的问答转化为以交际表达为核心的语言实践活动,指向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浙江省平湖市百花小学陆春燕】

依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能力,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由于去年有了经验,知道本课的课文长,词语又不大好理解,朗读困难很大,所以一开始我播放课文欣赏的课件,学生通过画面知道了哪一位是邓小平爷爷,同时通过先前的介绍,学生也初步了解了邓爷爷的背景,然后让学生听一遍课文录音,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学生就显得轻松多了。效果明显比去年好。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章丽芳】

〖在语文课堂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创造最危险的敌人就是胆怯。因为胆怯往往会无情地折断学生想象的双翼,磨灭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为了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造,我在语文课堂上广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的体验中,帮助他们克服胆怯的心理,积极大胆参与创新活动。例如,我在语文课堂上经常开展朗读、背诵、书写、听写、讲故事等比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

例如我在教《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时,这一课四字词语较多,我就举行四字词语比赛,看谁积累的词语多,有许多孩子还说了很多成语。这富于挑战性的做法,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又使学生创造性地积累了词语。

【浙江省杭州市开化县天地外国语学校夏水红】

〖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教学环节环环紧扣〗

《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含义深,如果只是一本书和几幅插图,学生还是比较难理解的。老师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北京天坛的美景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整个过程,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亲身体会的感觉,还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再加上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环环紧扣,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你一言我一句,争先恐后。既活跃了课堂,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湖北省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唐波】

〖警惕“重感悟、轻文本”的倾向〗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因文悟道”、“缘道学文”是我国历代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阅读教学实践中,在处理“文”与“道”关系的问题上,切忌“重悟轻文”。有的教师在上阅读课时,就是先读几分钟,再大谈对文章的感悟。专家认为,比较理想的阅读方式是;先扫清字词障碍,再弄清大意,然后选一个合适的角度来理解重点字、词、句。有时可以多利用情感体验来理解,达到文情统一。

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较抽象,一年级学生很难理解伟人的不平凡之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关键句子,来理解邓小平对待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从而做到长文短教、难文浅教。

【福建省福州市宁化小学许宓】

〖浅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感情朗读的几点策略·动作表演读〗

《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的第三自然段,用上一连串的动词“挖”“挑选”“移 ”“填”“扶”,把邓爷爷植树的过程描写得非常具体。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段的理解,特别是对他们平时接触不多的“挖”和“填”这两个动作的理解,在朗读这一段时,让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读,在做做读读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到邓小平爷爷的平凡和伟大。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徐小泓】

〖喜欢主旋律〗

当少先队总辅导员当久了,再加上自己固有的爱国主义情结,对于一些传统的、正面的,如“五自”“三热爱”等形而上意识就特别轻车熟路。也许是这样,总觉得教过的孩子不知不觉就受了我的影响,怎么说呢?说句玩笑话,就是特别“正派”。不说以前的,就现在的这个班级,早上做完操经过外操场上的垃圾箱时,总要停下来捡起地上遗漏的垃圾,重新放进垃圾箱里。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感动。真的,孩子,你让老师感受到这个世界有多美好!

如果说这是生活细节给我带来的感动,那么孩子的另一个表现──对于主旋律课文的喜爱和感悟给我带来了更大的惊喜。比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

我还没开始教这课时,就听其他老师说这课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邓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基于如此,我先在课堂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不过我心里可没有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听进几成呢。第二天上课,我“笑容可掬”地问:“小朋友,昨晚有没有读课文呀?”“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读了有什么想法呢?”秋泓举手了:“老师,我读了以后,觉得很感动!”──我一下子也被“感动”了!孩子的表现真的让我出乎意料!秋泓一打开局面后,小手一只只举起来了:“我也是!”“我的想法和秋泓一样”……虽然不能排除学生“人云亦云”的“嫌疑”,但也不失真实性啊。我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抓住这个契机,又问:“那你为什么感动呢?”小手举得更欢了,吟枫说:“因为邓爷爷是'主席',他工作很忙,可还是还为天坛公园种树。”(呵呵,吟枫,你把毛主席和邓爷爷合成一人啊)聚莹说:“邓爷爷86岁了,那么老了,可是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种树。”秋泓又说:“老师,邓爷爷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所以他才来植树。”“对!我们也要像邓爷爷一样,爱护花草,不踩草!”孩子们纷纷说道。我忍俊不禁,孩子,老师是不是应该颁发一个“环保小卫士”的奖给你们呀?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河川学区李晓红黄应贤】

在教学中,要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要根据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具体明确,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下去,以达到由少及多,由点到面,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的全方位培养方式,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更要渗透德育教育,同时更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让教书与育人发挥最佳效果,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塑造和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时,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认识文中的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字,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在指导的过程中,使他们明白凡事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破坏小树苗,不乱折花草,见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坚决制止。这些举措看似在进行教学,实际隐含很深的德育教育──学生不但要爱护花草,保护树木,懂得“小平树”来之不易,更明白尊敬老人的道理。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塔山小学周爱琴】

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

《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更好地体会邓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邓小平的资料(图片、故事、歌曲、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角度的不同信息,使学生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领导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

此外,有些课文还可围绕事件进行课前搜集,课前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这也许就是心理学上认为的“心理近区”吧!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北门口小学王艳芳】

课堂上,我们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活生生的事物,引导学生欣赏绚丽多彩的景物,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生的情绪得到感染,激qing奔放。

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时,我首先为同学们播放大家都熟悉的歌曲“ 春天的故事 ”,在优美的旋律中,同学们的情被激发出来,这时我适时问大家:“ 你们知道这首歌中唱到的老人是谁吗”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说出了人物的名字。为了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内涵,我接着为同学们播放关于邓爷爷的录象资料,在这样的氛围里同学们心灵的大门被轻轻开启。这时我再通过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很快把学生带进课文,“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的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分认真,那分执着,已经深深打动了孩子们的心灵,对他不由得肃然起敬,情感由此而生。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刘晶】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

“树立开放意识”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之一。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如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让学生到图书室查阅一下植树造林有什么意义等等。

开展这样的拓展性活动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现代社会尤为重视对口语表达及语言交际能力。同样的一件事由两个口语交际能力有差异的人去完成,其效果大不相同。口语交际能力强的人,往往会事半功倍,而能力差一些的,则可能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应积极利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拓展性活动。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延伸。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2

1、我会连

难忘的小树快乐的歌声

满意的日子轻松的节日

笔直的笑容欢快的步子

2、我会填

我知道植树节是()月()日。那一天,我们要去( )。

3、猜字谜

以前乱砍伐,村里光秃秃。

如今搞绿化,人人都爱护。

一株又一株,又到村里住。

这是()字。

4、我会说

我来说一个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3

《邓小平爷爷植树》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我还没开始教这课时,就听其他老师说这课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我心里还是没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能听进几成呢?与其我唱独角戏,还不如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我笑容可掬地问:“小朋友,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生:老师,我读了以后,觉得很感动!

生:我也是,我觉得邓小平爷爷可认真了。

生:邓爷爷种树时,看到小树苗移入坑中,觉得不正,要把小树苗扶正才满意。

生:什么叫高龄?

生:邓小平爷爷那么大了,还去种树。

生:邓小平爷爷为了有更多的树长大,所以他要植树。

生:什么叫兴致勃勃?

生: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

生:什么叫引人注目?

生:什么叫人群?

生:什么叫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生:邓小平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老师,我不懂。

…………

学生们纷纷说道着,我忍俊不禁地思绪飘了起来,带着高兴,带着忧虑……

高兴的是:我看到了我们新课程教学的希望,在新课程教材与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他们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课文的字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而且能主动地去了解去学,特别是开放的问题下他们会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索,作为教师感到心慰。

忧虑的是:在新课改下,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跟不上每天认识十几个字,阅读那么长篇幅文章的学习了,如《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要认识13个字,写6个字,读懂300百字左右的课文。这些学生对于读课文已感到困难重重。虽然,他们提出许多问题?这是学生的发现,说明他们也在参与学习,也在主动地思考。但连“人群”这个词都不能理解,从侧面反应了我们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确实有限。因此对于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与挑战。

怎样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已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4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理当为学生创造放飞灵性双翼的机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做到:“对课文的内容熟悉和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我在执教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其中教学片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思想。

一 歌曲引入,了解人物,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让学生了解多少就说多少。(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2、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3、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让学生观察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 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并强调学生能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问什么就交流什么,看看哪个小组的问题解决得好。),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室里呈现出书声琅琅、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

教学片断一:这棵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一个学生说: “课文开头就告诉我们了,是‘1985年的植树节,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老师紧追不放:“课文中还有些地方没有明确告诉你时间,但我们也可以知道植树的时间。会读书的小朋友就能找出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读书声、议论声充满整个课堂,学生们发言积极踊跃,一个学生说:“在邓爷爷81岁的时候种下的。‘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还有的说“已经很久了,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

教学片断二: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有的学生说:“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然不休息。邓爷爷是个爱劳动的人呢。”老师不断引导,就在这句话里,你通过那些地方还看到了邓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古语说,“定能生慧,静纳百川”,只有会思考的孩子才能成为聪明的人。学生的表现欲望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又热烈起来,生:邓小平爷爷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他已经很累了,别人叫他休息,他还不肯休息。邓小平爷爷不三心二意,做事做到底。一个学生说:“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柏树苗像他的宝贝一样,他很爱护小树苗。生:邓爷爷是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再种的,他很认真。还有的说:“邓爷爷植树的时候很仔细。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 ’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以上片断中,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唤醒了个体创造的潜意识。如果能持之以恒,必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生,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当然,学生问题的提出,并不都是精华,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敢于质疑、学会质疑,就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上就会呈现出合作、探讨的气氛。这无疑是真正的读书的开始,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索精神。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保护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充分展示每个个体生命的风采,这样的课堂才会异彩纷呈。

教后反思:

1.关注学生的内心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使学生得到发展,使语言更具人性美,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展示编制得十分细致的教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演示教案的过程,就难以上出鲜活的好课,就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学生提出问题和感受时,要能根据学情的变化灵活组织教学,通过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2.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在这一教例中,我让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并注意保护学生的发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总之,尊重学习体验,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激发兴趣,诱发体验;师生互动,感悟体验;多元评价,升华体验。增进生存体验,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围绕这一主题参观、考察周边的生活环境,才能使语文教学中人文内涵具有教育意义和发展人的价值,成为时代的需要,才能使语言表达富有真情实感。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

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一跳才能读上来。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按照惯例,我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得词,向家长了解邓小平爷爷。

一、 了解邓小平爷爷和质疑问难。

课堂上利用植树节导入之后,我先让学生介绍了解到的邓小平爷爷。看来孩子们回去认真预习了,有几个孩子说的很好,比如邓小平的家境,有几个兄弟姐妹,还有他曾是国家的主席等,我顺势问他怎么知道的,孩子告诉我上网查的,于是引导他们上网查资料是一种很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然后,老师根据搜集的邓小平各个年代的有关图片介绍对邓小平爷爷做简单介绍。但是我心里还是没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能听进几成呢?与其我唱独角戏,还不如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我笑容可掬地问:“小朋友,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生:邓爷爷种树时,看到小树苗移入坑中,觉得不正,把小树苗扶正才满意。

生:什么叫高龄?

生:邓小平爷爷那么大了,还去种树。

生:邓小平爷爷为了有更多的树长大,所以他要植树。

生:什么叫兴致勃勃?

生: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

生:什么叫引人注目?

生:什么叫人群?

生:什么是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生:邓小平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老师,我不懂。

二、首先是对字词的学习。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识字教学是重点。由于现在的孩子认字比较多,所以老师不必一一教。孩子读课文划出生字后,采取同桌两人合作学习的方法,同桌互查互教。然后是老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我分层次出示生字,首先带拼音的字词,指名小老师领读,然后是去掉拼音读字词,第三不是单独出示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独到的记字方法,有的这样记“扶”:一个男士扶着夫人。比较已和己,龄与年龄有关等。最后开火车检查识字情况。这样生字反复与孩子见面,印象自然就深了。

三、在阅读理解环节,以读带讲,抓住重点段2、3段,让孩子在书上圈圈画画,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孩子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朗读,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不足之处:尽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各自发表见解感悟,但生生之间的互动表现的不够突出,应多放手让孩子行动起来,互相评价,也有助于对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2、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春天来了,柳树醒了,桃花红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呀?

生:3月12日

师:1985年的3月12日呀,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邓小平爷爷植树

板书:邓小平爷爷植树

生个别读课题

师:我们来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植树)

生:都有“木”字旁

师:换一个词语来说“植树”

生:种树、载树

师:我们来看课文里是怎样来讲邓爷爷植树的故事的?打开课本

二、朗读

老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重的字、词

师:仔细听老师读课文,把我读得重的词语找出来。

师:请同学说说

生:… …

师:拿出笔,我再把这些重点词语说一遍,用符号把它们划一划

师:现在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刚才划出的重点词语

师:读好的同学看字表圈生字,圈到哪个字大声地读

请同学领读生字,请一位全部读,再分别请同学来领读后鼻音、前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

三、细读

师:同学们在自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用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想好了进行4人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小组汇报:请小组长来汇报一下讨论的情况

请5位同学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尤其要听重点词语

5人小组找伙伴来朗读课文,要求是有男有女,请合作得最好的一组上台读

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这堂课和上次的研究课有很大的差别。上节课主要是“以读代讲”,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导入——范读——抓住重点词语自由读——根据问题自由读——讨论问题——初步解决问题——个别读”,需要老师更高的引导、调控能力,这就暴露了我很多方面所存在的欠缺。

这堂课,我是听了师傅的课再进行设计的。相同的环节,在师傅的课堂上就很顺利,学生很会听,会讲,显得很出彩,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而在我的课堂上,就行不通了。首先,是归咎于我的教师基本功扎实,范读不到位。范读了课文,学生还是没有听出这些重点词语。此外,这一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感,因此还说明了平时对于这方面的训练不够,学生的语感特别要*平时训练的。

其次,我的引导语言和评价语言平乏,对学生评价没有及时、到位。例如在学生回答“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很好到反馈,对一些学生好的发言不能加以点拨,既而引导学生说出更好的回答。在学生朗读上,还是没有确实可行的指导方法,使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其实,这和我对课文的语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然后,上课的心理素质还不行。有老师在后面听课了,我就会感到紧张。总要注意下后面的老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也就影响了对课堂中发生的各种情况的处理。

此外,我觉得这堂课的课堂常规也没有上次好。说明还要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注意常规的训练。

对于教学设计中的这一环节,“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以及后来的“小组讨论”,我在组内评课前疑惑挺大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出现这一环节,对他们的要求会不会太高,孩子能不能从字里行间去感受文章的意义,会不会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效果好不好。若是可以有这样的要求,那这一环节是不是放在第二课时,学生已经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在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

可经过了组内的集体评课,我知道了这一环节确实设计得不恰当。这样的提问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了,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提问不科学,显得毫无意义。而且,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偏离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可谓得不偿失。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5

嘉善逸夫小学 于菊芳

教学理念

依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自己动手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能力,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有关事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4.谈话导入:谁能说说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2、看图揭题。(投影仪出示)板书:邓爷爷植树

二.自主识字。

导语:想知道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吗?打开书,看课文。说说在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1.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自由读)

2.自学生字。

(1)找出藏在课文中的认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字,纠正字音。

(3)出示所有生字,齐读。

(4)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5)去掉拼音,再打乱秩序读。

(6)汇报识字方法。

3.检测自学情况。

三.朗读感悟。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指导读,评价。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第二自然段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如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做“登山看日出”游戏,复习本课生字词。由低到高依次认读生字,一步步登上山顶。

2.读词语,看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如:

种植春节岁数年龄已经

经常行走扶手栽树亲人

3.导入:小朋友识记生字真是太棒了,那么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和三、四、五自然段,并思考: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先学生自由朗读,再小组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评价总结。

2.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3.朗读全文。(自由读、齐读、个别读)要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三.书写生字。

1.学生先观察,再说说如何记住这6个字。

2.学写“爷、节、岁、亲、的、行”。

a. 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b.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3.学生练习,强调笔顺。

4.展示学生写字本,指各学生点评。

四,布置作业:

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一起去植树吧!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6

教材简说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描绘我们的未来呢?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1)让学生看生字条,看看有没有已经认识的字。把不认识的字在课文中勾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2)在解题和介绍背景时识字。揭示课题《邓小平爷爷植树》,认读“邓、植”两个生字。注意“邓”是后鼻音,“植”是翘舌音。结合课题简单介绍或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背景,如,“植树节”是怎么回事,“邓小平爷爷”是谁,“81岁高龄”是什么意思。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节、岁、龄”等生字。

(3)朗读课文时识字。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时,出示描写邓小平爷爷认真植树的重点句子,认读“已、经、息、站、行、扶”等生字。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亲手栽种”时,落实“亲、栽”两个生字的认读。

2.生字的识记。

(1)“植、站”是翘舌音,“邓、龄、经、行”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

(2)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和以前所学汉字的联系,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熟字加偏旁:直—植

熟字换偏旁:爷—节那—邓多—岁冷—龄

熟字相加:自+心—息

:己—已

找相同部分:我—栽拉—站—亲

3.识字的巩固。形近字比较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识记情况。

(2)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3)读词语,看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如:

种植春节岁数年龄已经

经常行走扶手栽树亲人

4.写字指导。

本写字可以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爷”字上大下小,“亲”字上下相当,“节、岁”二字上小下大。“爷”和“节”都有一个部件“ㄗ”,前一个要写得比后一个短小些。本课新出现的双立人,可结合单人旁进行书写指导:(1)撇应该写得平直;(2)第二撇起笔处应该在第一撇下方的虚拟垂线上(教师示范);(3)竖为垂露。“节、岁、亲、行”四个字是既要认又要写的字,要重点指导学生识记和书写。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投影展示,或在黑板上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揣摩、临写。

(二)朗读感悟

本文是一则短小的故事。重点是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经过。朗读本文,要读得平实,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关键是体会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另外,从邓小平爷爷的行动中,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

可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可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

4.“‘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活动。

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了解植树节的来历。

2.课中活动。

讨论:为什么要植树?怎样植树?

3.课后活动。

参加植树活动。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7

佚名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树木知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读懂课文。

1、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师: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知道为什么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2、质疑问难。

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问题如:a. 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b. 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

c. 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

四、再次巩固生字。

五、指导写“爷、节”。

观察,师范写,生练写,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和许多汉字交上了朋友,还初读了课文,知道1985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下了一棵柏树。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重点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出示):(1)、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2)、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二、读文感悟。

1、出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

师: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如: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移”字可换“放”字比较理解。)

4、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三、拓展活动。

1、师:请每个学生对着柏树(课件、图片),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并把它写下来。

2、全班交流。

3、布置课后植树活动。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日子的柏树的笑容

2、指导写“我会写”的字。

五、总结课文。

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行动吧!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2、难点: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前准备】

1、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走走,了解植树的作用。

2、课件:一幅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了解多少说多少)

2、老师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3、揭示课题《邓小平爷爷植树》,认读“邓、植”两个生字:

注意“邓”是后鼻音,“植”是翘舌音。

结合课题简单介绍或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背景:

如“植树节”是怎么会事,“邓小平爷爷”是谁,“81岁高龄”是什么意思,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节、岁、 龄”等生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字词

1、听老师范读全文,想想:

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2、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让学生看生字条,看看有没有已经认识的字。

把不认识的字在课文中勾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⑴“我会读”:

读生字卡片。

自愿读。

开火车读。

提示:看清声母读:植、岁、站、栽

看清韵母读:龄、行(多音字)、邓、经

⑵“我会记”:

学生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并和以前所学汉字的联系,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如:熟字加偏旁:直──植

熟字换偏旁:爷──节那──邓多──岁冷──龄

熟字相加:自+心──息

形近字比较:己──已

找相同部分:我──栽拉──站──亲

5、识字的巩固:

⑴用生字卡片检查识记情况。

⑵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⑶读词语,看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

如:种植春节岁数年龄

已经经常气息站队

行走扶手栽树亲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生字卡片抽读,齐读,开火车读。

2、指名读课文。

二、读文讨论,评价人物

1、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

⑴“只见他手握铁锹,在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可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⑵“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可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⑶“他站到几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可抓住“仔细”、“连声”等进行品读。

2、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线?“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

⑴自己读书感悟。

⑵小组交流。

⑶各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⑷老师评价总结:

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三、朗读感悟

本文是一则短小的故事。重点是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经过。

朗读本文,要读得平实,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关键:体会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对他的优秀品格有所感受。另外,从邓小平爷爷的行动中,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畅谈感想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的感想:

可以对事件,也可以对人物。

3、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二、写字指导

本课写字指导应放在上下结构的字上:

“爷”字上大下小,“亲”字上下相当,“节、岁”二字上小下大。

“爷”和“节”都有一个部件“ㄗ”,前一个要写得比后一个短小些。

本课新出现的双立人,可结合单人旁进行书写指导,注意竖的起笔位置。

“节、岁、亲、行”四个字是既要认又要写的字,要重点指导学生识记和书写。教师可通过课件、投影展示,或在黑板上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揣摩、临写。

三、实践活动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照课后说的那样做:“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

【板书设计】

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1985年的植树节天坛公园

手握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小心地仔细看看扶正满意

【作业设计】

1、把“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有关植树绿化、环境保护的资料。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9

巩固篇:

(1)邓小平爷爷地植树。

“”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

(2)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

“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

(3)“移”字可换“放”吗?

不可以。因为“移”字更可以看出邓小平爷爷对树苗的爱护。

提高篇:

(1)说说自己心中的想法和自己的理想、愿望等。

(2)向家长询问了解、可以翻阅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书籍杂志、也可以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

(3)各自通过各种途径或运用各种办法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事迹资料。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10

新学期一开始,我们就要上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本文是写邓爷爷1985年,在天坛公园认真地植树的情景。本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思想的渗透,作者的用意很难理解。而且篇幅过长,没有童话、诗歌的色彩,学生兴趣不浓。两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对课文大意有了些许的了解,但那是表面的东西,而思想的渗透我也不知如何去让学生感悟起来。而且课文还要求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这样的新课程要求是不是过高了?班级学生虽不是个个跟不上老师思维的,但从他们的朗读与上课举手发言的情况反应出,对于本篇的学习效果不佳!我思索着……哪里出了问题?

课后在办公室和老师交流,发现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经过分析,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1、寒假刚结束,很多同学还沉浸在假期的放松生活中,脑子里的“发条”还没有进入正规运行中。

2、这篇课文内容不合学生的口味。学生最喜欢上的课文是童话和有趣的故事。

3、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多介绍邓小平爷爷的有关事迹,让学生走近邓爷爷。在课文理解时,问题稍微提得浅显一点,让学生多品尝成功的滋味。把重点放在字词的学习上,课文读通读顺就可以了。

我想:经过这样的调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会有所提高。

反思(二)

《邓小平爷爷植树》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如今,“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备课时,就觉得这课挺不好上的,办公室老师也有同感,也是啊,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感悟,我就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让学生来讲读懂了什么,于是,我在课前就问学生:“小朋友,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有。” “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生:我也是,我觉得邓小平爷爷可认真仔细了。

生:邓爷爷种树时,看到小树苗移入坑中,觉得不正,要把小树苗扶正才满意。

生:我不知道什么叫高龄?

生:邓小平爷爷那么大了,还去种树。

生:邓小平爷爷为了有更多的树长大,所以他要植树。

生:什么叫兴致勃勃?

生: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

生:什么叫引人注目?

生:为什么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邓爷爷仍不肯休息呢?他不累吗?

……

学生们纷纷说着自己心中的疑惑,我的思绪万千,带着高兴,也带着忧虑……

高兴的是:我看到了我们孩子的希望,在新课程教材与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他们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课文的字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而且能主动地去了解去学,特别是开放的问题下他们会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索,作为教师感到欣慰。

忧虑的是:在新课改下,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跟不上每天认识十几个字,阅读那么长篇幅文章的学习了,如《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要认识13个字,写6个字,读懂300百字左右的课文。这些学生对于读课文已感到困难重重。虽然,他们提出许多问题?这是学生的发现,说明他们也在参与学习,也在主动地思考。但连“高龄”这个词都不能理解,从侧面反应了我们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确实有限。因此对于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与挑战。

怎样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已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反思(三)

我先在课堂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不过我心里可没有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听进几成呢。第二天上课,我问:“小朋友,昨晚有没有读课文呀?”“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读了有什么想法呢?”有的同学说:“老师,我读了以后,觉得很感动!”“我也是!”“我和他一样”虽然不能排除学生“人云亦云”的“嫌疑”,但已经很令我感动了。我抓住这个契机,又问:“那你为什么感动呢?”小手举得更欢了,有的说:“因为邓爷爷工作很忙,可他还为天坛公园种树。”有的说:“邓爷爷81岁了,那么老了,可是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种树。”还有的说:“老师,邓爷爷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所以他才来植树。”“对!我们也要像邓爷爷一样,爱护花草,不踩草!”孩子们纷纷说道。孩子们说得真好,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反思(四)

《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之前教会了孩子们二会字,还分析了课文,所以这堂课着重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字。也因此,从课程设计上,我没有安排许多形式多样的活动,我旨在让学生能静静地听我说,看我写,伸出自己的小手指随着我一笔一划地学习生字。平时,这帮孩子都比较机灵,课堂气氛有时都活跃得让人很难控制。我的声音提高,孩子们的声音也跟着大起来,好象在比赛看谁能压过谁。所以,在这堂课上,我可以降低了自己的音量,尽量用柔和的声音跟孩子们交流。我发觉,当我的声音变小,当我露出微笑与他们说话,他们也会回报给我最灿烂的笑容和最认真的态度。于是,课堂氛围温暖清静,孩子们照样是坐得笔直,瞪大眼睛看着我,以往的活泼仍在,但多了一份宁静。这样的宁静,正适合来学习生字的书写。

这篇课文里的四会字难度比较大,爷、节、岁、亲、的、行这六个字对孩子们架构汉字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前四个是上下结构,后两个是左右结构。对于写惯了独体字的学生来说,要把这六个字写好最需要教师仔细的教导和正确的方法。在书写第一个字的时候,我就注意要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找出熟悉的字,记住字形。在给学生师范的时候,我十分注意让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是在左上格还是右上格?是在横中线的上面还是下面?是在竖中线的左边还是右边?这些我都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说错了没关系,大家来帮忙找到正确的位置。最后,在全班同学的“帮助”下,第一个字“爷”被我端端正正地写到了黑板上。这样训练后,我再让学生书空,学生们因为有了之前的成就感,所以兴趣也大了。当我说出“小食指”,他们马上接道“竖起来”。前所未有的响亮,而且伴随着他们齐刷刷的手指。那一刻,我感动得要流出泪来。接下来的五个字,我用同样的方法,并且还请了小老师站起来教大家写,学生们都学得很认真。

最后由于我没有正确把握好时间,没能安排激趣的小活动,所以公开课没能有一个好的结尾。这些我会在以后的教学里慢慢改进。而对于这一堂,我已经十分欣慰,因为我找到了属于我,属于我们班的学写生字的方法和氛围。

反思(五)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邓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基于如此,我先在上课前一天讲述了关于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第二天上课,我“笑容可掬”地问:“小朋友,昨晚有没有读课文呀?”“有!”我又问:“那么你读了有什么想法呢?”一个小男孩举手了:“老师,我读了以后,觉得很感动!”我一下子也被“感动”了!孩子的表现真的让我出乎意料!他一打开局面后,小手一只只举起来了:“我也是!”“我的想法和他一样”……虽然不能排除学生“人云亦云”的“嫌疑”,但也不失真实性啊。抓住这个契机,又问:“那你为什么感动呢?”小手举得更欢了,一个小女孩说:“因为邓爷爷是主席,他工作很忙,可还是为天坛公园种树。”“邓爷爷81岁了,那么老了,可是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种树。孩子们纷纷说道,我忍俊不禁。

为了让孩子们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我就拿着一本语文书,带着孩子们一直读,从不同角度去读。重点落在第2、3节上。特别是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我让孩子们边读边拿铅笔把让自己有感受的词圈出来,再回过头来让孩子们在读中体会当时的植树情景。通过朗读,孩子们理解到了邓爷爷是个做事情很认真的人,他们敬佩邓爷爷的认真劲。这时候我告诉孩子们邓爷爷是国家领导,他提倡要绿化我们的祖国,他用自身行动让大家更踊跃地参与到绿化中来。于是孩子们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

就这样,我反复引导孩子们多读,每读一次进行一次情感交流,每一次都让孩子们有新的感悟。最后一句“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我问大家,为什么小平树会成为亮丽的风景,孩子们的回答一次比一次精彩:1,因为这棵树绿油油的,很茁壮;2,因为他象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3,因为他是邓小平爷爷认认真真亲手栽种的,他的精神很可贵;4,因为这棵树是邓爷爷为了要绿化我们的祖国而种的,我们也要向邓爷爷一样绿化我们的祖国。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我感到很欣慰。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11

【教材分析】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描绘我们的未来呢?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

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分别出示邓小平画像和植树图。提问:

(1)这位爷爷谁认识?(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2)再看着张图,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植树)这是邓爷爷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亲手栽种一棵小柏树时的照片。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出示课题学生读好课题。

二、合作学习完成预习

1.小组成员轮流分段读课文段,其他同学在听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互帮互学。向同组同学请教,读会所有不认识的字,再试着读读课文。

3.小组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

(1)爷爷植树时多大年龄了?

(2)树栽好了邓爷爷满意吗?从哪里能看出来?

学习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在画上记号。

三、反馈、质疑、自悟

1.全班器读课文

2.说说通过自己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朗读、感悟、体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做做动作。

3.讨论交流:邓爷爷那么大年龄了,工作又非常忙还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我们同学该怎么样做?

五、学习积累词语

1.课文有很多用得非常好的词语,学着找一找,画出来,再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各自画出的词语是什么。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12

【教材简析】

1985年3月12日,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种下了一棵柏树,这就是“小平树”。春天是美好的,我们也要像小平爷爷一样,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同时也把对未来的希望播洒在春天里。

课文用朴实的语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读起来亲切、自然,令人感动。

【学情简析】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小朋友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学习本课时,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的照片,仔细阅读课文,想像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境,增强环保意识。同时识字仍是本课的重点,要结合课文阅读,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

会写“爷、节”等6个字。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学习时间】3课时。

【学习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研读第五节。

2、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了解多少说多少)

2、老师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3、揭示课题,齐读:

说说你读了知道了什么?有问题要问吗?

4、学习生字:

邓、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字词

1、听老师范读全文,想想刚才自己提的问题。

2、自由拼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读一读,想办法记一记。

3、同桌互相检查:

生字认读,课文朗读。

4、分小组自学生字。

5、自学汇报、检查:

⑴“我会读”:

读生字卡片。

自愿读。

开火车读。

提示:看清声母读:植、岁、站、栽

看清韵母读:龄、行(多音字)

⑵“我会记”:

学生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6、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并正音。

7、再自由朗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一节,反复朗读,并读给同桌听一听。

8、再指名读自己喜欢的一节课文读给大家听。

9、交流:

说说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一些什么?

导入第五节课文。

三、研读第五节

1、你想想看看邓小平爷爷当年种的树呢?

看课件,说说,你看了有什么想法。

2、指名读一读第五节:

说说你听了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结合理解:

⑴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讨论回答。

⑵什么是“已经”,你能不能用“已经”说一句话。

⑶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朗读,并齐读。

四、复习生字

1、卡片读生字。

2、找朋友,并扩词。

3、自由朗读课文。

4、课后查找有关邓小平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2、游戏:

过彩虹桥(小组扩词接力) 节经亲站

3、朗读课文第五节: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⑴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他为什么要来植树?

⑵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组内交流展示: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整理出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

3、全班交流反馈:

⑴教师相机出示邓小平画像,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适当作以补充,激发孩子们对邓爷爷的敬仰之情。

⑵教师相机讲述邓小平同志与人民一起植树的场面。

⑶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如:

①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②邓爷爷挑选了一克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填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及锹土。

③他站到几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三、指导写字

1、卡片读一读生字,说说笔顺,齐书空。

2、仔细观察田字格,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指名板演,并评议。

4、学生跟写,并交流作业。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会写“爷、节”等6个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2、我会读:

植树种植节日妇女节劳动节国庆节建军节岁月经常经过

站立人行道自行车扶正栽树亲自亲手

3、我会写:

节()()()岁()()()

亲()()()行()()()

二、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评议。

3、齐读,并读给好朋友听。

4、说说你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5、交流你收集的有关邓小平的资料,老师补充介绍。

6、那你知道植树节是什么时候,(结合介绍植树节的来历)。

7、指导实践活动:

⑴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⑵照课后说的那样做:“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

三、指导完成作业,并默写生字

【板书】

3、邓小平爷爷植树

握挖不肯休息

令人难忘(1985)挑选移入挥锹填土美丽的风景

站仔细看扶正满意

【本课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1、会认的词语:

邓爷爷种植植物园节目节外生枝岁月几岁

年龄高龄已经已往经常经过休息

出息站台车站行走日行千里扶手扶正

栽树栽种亲自乡亲

2、会默写的词语:

爷爷大爷几岁岁月

亲自亲人行人节目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13

《邓小平爷爷植树》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因此学习这篇课 文需要老师和孩子们的充分准备。

经过了我们师生的充分准备之后,这篇课文的学习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

1、为了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我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不止一次的再网络平台的校信通群发短信上提醒家长们帮助孩子们预习没有学过的课文,尽量多的往后读后边的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我心里还是没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能听进几成呢?与其我唱独角戏,还不如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我笑容可掬地问:“同学们,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认真预习了的请举手。”“有”一双双小手举起来更增加了我的自信。我又问:“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像炸开了锅。“老师,我读了以后,觉得很感动!”“邓小平爷爷那么大了,还去种树。”“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一个个稚嫩的问题让人看到了希望,在新课程教材与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他们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课文的字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而且能主动地去了解去学,特别是开放的问题下他们会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索,作为教师感到欣慰,也为孩子们养成了认真预习的好习惯感到欣慰。

2、学习新课前习惯于听写几个最近学过的生字词,通过了好长时间的观察训练和验证,这一好习惯真的让孩子们受益匪浅。积少成多,每天利用几分钟时间就使孩子们将所学生字掌握的十分牢固。每一次单元检测或者其他检测中生字词这一项目几乎不丢分。这个习惯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3、教学思路上自以为的是搞了一点点小创新。一般的教学思路是导入新课然后初读课文。初读课文中提出读书要求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就开始进入识字环节。因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出现了许多四个字的词语,理解学会这些四字词语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这一课教学的难点,也正由于这些四字词语的出现这一段读起来很不容易,一些孩子要认真的读好多遍才能够读通顺。“同学们都能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种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喜欢。 老师也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而且预习中我发现第二自然段总也读不通顺。谁能来给我当当小老师?”孩子们给老师当小老师的热情都十分高涨,调动那些认真预习的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来带动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领读、齐读的方式解决最难读的这一段课文并将难点的理解词语在这一环节解决掉,解决了这个最大的拦路虎下面的学习就轻松多了。解决了这一难题之后进入识字阶段,再去认读生字词,词语中出现的一些四字词语或者难以理解的词语就好接受多了。我不知道会有多少老师认同我的这点创新,但是通过学生都顺利的通过的表现情况看我自以为是成功的。

4、识字阶段仍旧是老一套路子,教给孩子们多种识字方法,反复的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进行识字,大家都在这样做,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毕竟一年级教学识字是重点。

5、认识表示动作的词语是这一单元学习中出现的新知识。在第二课《春雨的色彩》一课里我已经渗透了动词的知识,并引导孩子们在课文里画出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认识到表示动作的词语叫做动词。这一课的学习继续渗透,引导孩子们在课文中画出表示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动作的词语,认识这些动词,理解动词的运用能够表现出邓小平爷爷的认真细致。“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就是动词。以后,我们在写日记的时候,也可以用一连串的动词来说清楚一个人做的一件事情”。我这样引导孩子们。这是教学的难点,中游以下的孩子也许仍旧是一头雾水,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这方面的知识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渗透,多练习多领会,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明白。

5、能够根据提出的问题在课文找找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来回答,并将这句话完整的用直线画出来,也是这阶段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许认为这太简单了,经过几次的练习之后发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很难很难。

6、不足之处也是有的。由于自己有些地方准备的不够充分造成了个别环节过渡中的生疏,孩子们对邓小平爷爷的了解太少理解课文的额深度不够,体会感情也不那么到位。教育孩子们多植树,绿化祖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许多孩子不能够从心里感受到。识字教学照顾到大多数孩子,多种形式识字认字,而通读课文环节要照顾到一些学习困难的不积极预习的孩子,那些优秀生一遍一遍的带动这部分学困生去通读课文造成一部分孩子的烦躁,理解动词体会感情环节优秀生明显要高效于其他孩子,这种孩子们之间的差距在课堂上顾此失彼让人困惑。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14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植树的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准备

1、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及植树节的来历。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老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课件播放《春天的故事》配相关图片)谁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你了解他的哪些情况?

2、,简介邓爷爷。(课件出示:邓小平爷爷照片)

3、谁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认识生字:“邓、植”)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课件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

为什么说“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3、同桌伙伴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①、我会认。(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3个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机一一点击课件中的生字,字放大。)

②、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了解人物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认真听听讲议内容,讨论:

①邓小平爷爷为什么也来参加植树活动?

②你觉得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文中的以下长句子及关键词进行品读)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扶正。

2、,读读,议议:(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3、读全文。

四、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现在正是春天,天坛公园到处是绿树,到处是鲜花,你们看,这就是其中的两棵树,美吗?(课件出示两棵开满鲜花小树,花儿上面写有“我会认”中的13个字)谁会读花儿上的字,就把花儿送给他。(学生读对一个字,点击课件上相关字,花上的字就消失)

2、谁能把小树苗栽进树坑里?

(课件出现八棵小树,上面分别写有:“爷、节、己、已、多、岁、站、亲”;八个坑里写有这八个字打乱后的音节,学生读对一个相应字就进入填里)

五、指导写字,掌握方法

1、我会写。(课件出示“我会写”中的六个字)指名读后,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找出最难写的字。

2、看老师示范。(课件演示难写的字的笔顺)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六、互动天地,拓展延伸

植树节快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给你的小树取个名字,经常去看看它!还可以做个植树卡。

(课件出示一个精致的植树卡,上面这样写:

___年___月___日,我在那里种下一棵小树,我给它取名叫_______________。)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件制作说明

目录(具体要求见教案)

1.人物导入:三个画面。

2.认识生字:三个画面,其中点击每个生字都能放大。

3.朗读感悟:两个画面。

4.游戏活动:三个画面。

5.写字指导:两个画面(点击田字格中的任何一个生字都能演示笔顺)。

6.互动天地:一个画面。

所需资料、图片

1.第二册语文课本。

2.邓小平活动照片。

3.开满花儿的小树(每多花儿中间能插入汉字)。

4.小树(能插入汉字)、树坑(能写拼音)。

5.歌曲《春天的故事》(配图片)。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15

【教学目标】

1、认识“邓小平爷爷植树”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并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揭示课题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

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2、出示图片:

介绍邓小平爷爷。

3、板书课题,师领读课题,请学生说说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不认识的字记一记。

4、指名说出识记“邓、植”两字的方法,师归纳小结识记方法:

(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相加,形近字比较,找相同部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三、识字读文

1、认读理角解“难忘”,了解“植树节”:

⑴出示生字“节”,看拼音读准字音,说说自己知道哪些节?

⑵出示词语“难忘”,读一读。

⑶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些什么令自己难忘。

2、认读理解“已经”“高龄”:

⑴出示“高龄”、“已经”,读一读,找一找,把有关句子划出来,说说文中指谁的“高龄”是多少岁。

⑵认读“息”: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息”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在“休息”这个词中“息”字读轻声。

3、出示剩余的生字,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记方法识记,小组交流后汇报:

⑴“我会读”:

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⑵“我会记”:

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4、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5、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四、指导书写

爷、节、岁、行、亲、的。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识记情况。

2、同学之间相互考生字是否认识。

3、出示词语,认读。

二、读文感悟,评价人物

1、自由读课文:

找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段落。

2、再读这些段落:

想想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了出来的?

3、板书:学生说的词语:

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

挑选小心挥锹

仔细连声

4、看词语,让学生大声读几遍,小组中讨论交流。

5、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大家朗读。

三、总结

小朋友们,邓小平爷爷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这时,你想对邓爷爷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说一说。

四、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结束全课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16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在屏幕上这位老人是谁?

生:邓小平爷爷。

师;谁能说说他在做什么?

生:在植树。

师:谁能连起来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生:邓小平爷爷在植树。

师:回答得真棒!你们看他能把话说具体真不简单。全体小朋友们表扬表扬他。(板书课题)

跟老师齐读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看课题。课题讲的人是邓小平爷爷,他在做什么呢?

生(齐答):在植树

师:是呀,“邓小平爷爷在植树”也就是谁(邓小平爷爷)在做什么(植树)。这样就把话说得很清楚了。那么小朋友们你们谁也能这样清楚地说说你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呢?

生甲:同学们在读书。

生乙:妈妈在做家务。

生丙:爸爸工作。

生丁:小朋友们在吃饭。

师:小朋友说得可真好。

生:老师给我一个机会,我想说。

师:好吧,老师给你一个机会,你说说吧。

生: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他说得多好呀,他不但说出了同学们在学习,而且还说出了在哪里学习,说得多清楚。表扬表扬他!(全班同学鼓掌)

生:我也能说。

师:好,你说吧!

生甲:同学们在食堂吃饭。

生乙:爸爸在公司上班。

生丙:妈妈在厨房做饭。

生丁:早上,同学们在教室里读书。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他说出了“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什么事”,那么他说得更清楚了。小朋友们,谁能够也能这样把话说清楚?

生甲:星期天,我在少年宫学习画画。

生乙:星期五下午5点,妈妈在家里洗衣服。

生丙:昨天下午,康桥书院高中部的大哥哥们在操场上打球。

生丁:1985年的一天,邓小平爷爷在北京的天坛公园植树。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得越来越棒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想要把一件事说清楚,就要向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那样,把“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什么事”说清楚。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杂谈 篇17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朗读文章内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

同学们,图上的这位老爷爷谁认识?

(他叫邓小平)

谁了解邓小平爷爷?给大家简单介绍介绍。

(请学生说)

2、简单小结:

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3、继续观察图画提问:

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

学生1:邓小平爷爷在给树浇水。

学生2:邓小平爷爷和一位同学在给树浇水。

学生3:邓小平爷爷和一位同学在给新种的树浇水。

教师引导:

是这样的,那大家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

(板书课题)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识生字、词语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准。

2、两人一组拿出自己的生字卡互相检查字音。

3、反馈生字读音:

⑴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

⑵教师抽字卡,指名读,重点指导读:

植、岁、站、栽、龄、行这几个字。

4、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⑴熟字加偏旁:

直──植夫──扶

⑵熟字换部分:

爷──节多──岁那──邓冷──龄

⑶熟字相加:(自+心)→息(白+勺)→的

⑷形近字比较:己──已

⑸利用相同部分记忆:我──栽站──亲

三、朗读感悟

1、自己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1:我知道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教师:请问大家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3月12日)

学生2:我知道邓小平爷爷81岁了。

学生3:我知道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很认真。

学生4:我还知道邓小平爷爷把树种好后很高兴。

学生5:我还知道邓小平爷爷是在天坛公园里种的树。

学生6:我还知道那棵树叫“小平树”。

2、重点品读文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⑴自己再看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同学听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教师边随学生读课文边指导朗读。

学生1:读第二自然段,因为邓小平爷爷81岁那么大年纪了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教师随机指导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请其他学生再读。

(抓住“格外引人注目、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去读去体会)

学生2:读第三自然段,因为邓小平爷爷植树特别认真。

教师指导时把描写邓爷爷植树认真的词语重点读出来。

(抓住“挑选、小心、仔细看、连声说、走上前”这些词语去体会)

学生3:读第四自然段,因为树种好了,邓爷爷特别高兴。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像……一样,满意的笑容”让学生体会。

⑵四人为一学习小组,互相听读,评价。

3、讨论交流,评价人物:

⑴教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请学生提疑:

学生1:“小平树”为什么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学生2:天坛公园在哪儿?

教师问:谁知道?

大家:首都北京。

⑵四人为一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学生1:树长得又高又直又茂盛。

学生2:这是邓爷爷亲手种的一棵树。

学生3:邓爷爷种树时已经81岁高龄了。

学生4:邓爷爷已经去逝了,很多人去参观也是去怀念邓爷爷。

⑶教师小结:

就像同学们说的一样,邓小平爷爷虽然已去逝多年,但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后代: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地传下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

四、板书设计

3、邓小平爷爷植树

积极认真高兴

81岁挑选就像……一样

兴致勃勃小心满意的笑容

布满汗珠仔细看

不肯休息连声说

走上前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填空:

()月()日是植树节。

2、给下面的音节标上正确的声调:

植(zhi)岁(sui)站(zhan)

栽(zai)龄(ling)行(xing)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写好“爷、节”等六个生字。

2、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抽读生字,读准字音。2、读字、读词练习扩词:

植植树(种植)(植物园)……

节植树节(节日)(节约)……

经已经(经常)(经过)……

亲亲手(亲切)(父亲)……

3、这节课我们练习写好六个生字,一起读一读。出示字卡。爷、节、岁、亲、的、行。

二、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请学生自己认真地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1:“爷、节、岁、亲”是上下结构的字,“的、行”是左右结构的字。

学生2:“爷、节”两个字都有“p”。

学生3:“爷”字上大下小”“岁、节”二字上小下大。“亲”字上下相当。

学生4:“行”字左窄右宽,“的”字左右相当。

2、指导写上下结构的字:

⑴教师范写“爷、节”二字:

提示前一个字的部首“p”要比后面的一个短小些。

节爷

⑵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⑶教师范写“岁、亲”二字:

①提示上下的位置。

②要告诉学生“岁”下面的“夕”字的第二笔“/”要注意占位,不易过宽。

③“亲”字的第五笔横要写得长一些。

岁帝

⑷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3、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

⑴教师先请学生描一描自己体会。

⑵教师巡视,针对问题再进行范写。

“的”右边的“勺”字起笔要高于左边,收笔要低于左边。

⑶学生根据指导继续练习。

三、利用实物展台评说学生写的字

四、同桌互读课文,共同积累喜欢的词语,写入积累本

五、实践活动

植树节快到了,同学们有什么打算?

(提议去植树,去为花草树木浇一浇水,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来绿化我们周围的环境)

六、板书设计

节爷岁亲

七、课堂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qīn shǒu() bù xíng()

yé ye()zhí shù jié()

2、按要求填空:

写出本课上下结构的字──

写出本课左右结构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