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荆轲刺秦王》(推荐14篇)

2023-04-14 08:28: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荆轲刺秦王》(推荐14篇)

《荆轲刺秦王》 篇1

教学设计

设计/董亚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2、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

3、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二、 教学设想

1、本文的故事情节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十分的陌生,因此先通过阅读方式让大致了解文章的结构。

2、不断朗读的方式读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先归纳、提出文言知识的重难点,然后师生共同解决。

3、本文通过几个场景对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通过分析几个场景让学生学习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

三、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结构,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知识。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历史背景介绍: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二、分析文章结构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

对于文章的结构,可以让学生讨论归纳,老师主要做引导,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归纳结果,可以让学生大胆表达,讨论,鉴别优劣。

第一种结构: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2):故事的开端。荆轲请求刺杀秦王以报太子。

第三部分(3—8)故事的发展。荆轲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部分(9—16):故事的高潮。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

第五部分(17—18):故事的结局。荆轲刺杀秦王不成被杀。

第二种结构:

第一部分(1—2):开端,行刺缘起

第二部分(3—9):发展,行刺准备

第三部分(10—17):高潮,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18):尾声,荆轲被斩。

学生在分析本文结构时可能会得出以上两种结构,教师不做刻意的确定,只要持结论的同学言之有理均可。为便利以后教学方便,本课教学采用第二种结构分法。

三、学习文言知识

文章比较长,文言知识也很丰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本教学环节的学习原则有两个,一是学生的知识疑惑点,即难点;二是学生的知识必备点,即重点。采用学生读文章发现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

1、学生朗读、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讨论、学习相关文言知识

(以下各部分均按照以上方法学习)

2、本文学生应该掌握的文言知识点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常见句式

3、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学习的文言知识

2、找出文章中能够表现荆轲人物形象和品格的事件(或片段),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

《荆轲刺秦王》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四)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向读者展示了哪几个角度?

分析:角度之一: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间”,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临阵怯场,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角度之二: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卿曰:“微太子方,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献樊头”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之以法,使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是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角度之三: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重点分析两个场面。一是“易水辞诀”,二是“廷刺秦王”。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既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二)疑难词句解释。

分析:

(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3)见陵:被凌辱。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三)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四)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分析: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1)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 忤(w() 徵(zh!) 陛(b@) 卒(c)) 提(d!) 创(chu1ng) 揕(zh8) 拊(f( 樊於(w&)期 夏无且(j&)

4.分段:

第1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2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3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四)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五)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六)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从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词句点拨:

(1)持千金之资币物:“千金之资“是“币物”的定语。币:礼品。古时玉、帛、圭、璧等统称币。

(2)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先,即为之先。省略介词宾语。

(3)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介词“于”。

(4)群臣怪之: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5)“使使以闻大王”与“使毕使于前”:使使:派遣使者;使毕使;让完成使命。

(6)轲既取图奉之……故不可立拔:这一段动作描写多用短句,具有急迫、紧张的表达效果。

(7)而秦法……非有诏不得上:插叙一笔,行文有张有弛,内容缜密,使“以手共搏之”真实可信。

(8)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承前省略主语“群臣”。

(9)被八创:被:动词,遭受;创:名词,伤。不是被动句。

(10)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如“侍殿上”。

〖小资料〗

(一)《战国策》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汉刘向编校。当时见到的本子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整理编校,才定名为“战国策”。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共三十二篇。记事年代上接春秋下到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内容主要是记载当时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中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这些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审时度势,游说于各国诸侯之间,极尽其纵横捭阖之能事。语言流畅犀利,具有很强的鼓动和说服力。对人物的性格刻画也很生动。对后世散文有很大影响。注本有《战国策注》,汉高诱注,宋姚宏校正续注。又有元吴师道《战国策校注》。

(二)背景材料。

《战国策》上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背景,有这样一段记载:

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使得至前敢有所道,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必入臣,入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纵。丹之私计,愚以为诚能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贿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君臣相疑,以其间得合纵,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战国策》一书中,选入中学的文章有:《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及本课文。

(三)译文: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赵国的全部土地,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呢?”荆轲说:“就是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现在空着手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就无法接近秦王。现今那个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如果确实能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处境很困难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个人的私利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你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暗地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宫为奴婢。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的封地作赏格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面朝天长声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每考虑,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荆轲说:“现在有些话,可以用来解救燕国的忧患,又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就上前问道:“要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善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而右手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你是否愿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进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所考虑的,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割颈自杀。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乘马车飞奔而去,伏在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

这样,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用毒药水淬火。于是整理行装,准备派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武阳做副手。

荆轲等待一个人,想让他一起去。那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子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主意后悔的想法,就又请求他说:“日期已经没多少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图吗?请允许我先打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大声呵斥太子说:“现时去了而不能回来复命,是没用的人!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预料生死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一同去。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我就此告别吧!”于是动身出发。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内情的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给他送行。

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泪哭泣。荆轲又上前歌唱道:“风声萧萧啊易水寒冷,壮士一离去啊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圆睁怒眼,头发向上竖起好像要冲起帽子。于是荆轲上车离去,始终不回头看一眼。

荆轲到了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贿赂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为他事先对秦王说:“燕王确实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大王,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缴税,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为大王砍下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了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安排下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手捧装着樊於期头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着地图的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秦武阳脸色变了,十分恐惧,秦国的群臣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边远地方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拿武阳捧的地图来。”

荆轲拿来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全部打开时匕首现出。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就拿匕首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惊骇,耸身站起来,挣断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又怕又急,剑插得紧,不能立即拔出。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完全失去了常态。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站在殿上陪侍君主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手执兵器,都排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主的命令不能上殿。当时秦王正处在危急之中,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都惊惶失措,不知怎样来杀荆轲,仅仅用空手同荆轲对打。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生夏无且将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逃跑,惊惶失措,不知怎么办好。他的左右侍臣提醒说:“大王把剑背到背上!大王把剑背到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过去刺秦王,没有刺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刺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着柱子大笑,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着说:“事情之所以不能成功,是想活活地挟持你,一定要你同我们订下条约回报太子啊!”

秦王的左右侍臣上前,斩了荆轲。秦王吓得眼花了很久很久。

《荆轲刺秦王》 篇3

一. 学习目标:1. 复习《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2. 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3. 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二. 教学重难点: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正确评价人物形象。2. 学习文言知识,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三. 知识分析:1. 文学常识《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以国别记事的史书,秦汉间编纂,经西汉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时代历史散文发展的高峰,直接孕育了汉代的史传文学。长于叙事,长于细腻描写,长于人物性格刻画。叙事情节生动,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2. 了解背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刺杀秦王嬴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3. 把握结构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部分(2):故事的开端。荆轲请求刺杀秦王以报太子。第三部分(3—8)故事的发展。荆轲出发前的准备工作。第四部分(9—16):故事的高潮。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第五部分(17—18):故事的结局。荆轲刺杀秦王不成被杀。4. 写作特点(1)完整而集中的情节(2)感性化的人物形象【典型例题】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e. 偏袒扼腕而进。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g. 秦王必说见臣。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ē) 拜谒(yè) 督亢(háng) 戮没(lù) 谬误(miù)b. 偏袒(tǎn) 扼腕(è) 厄运(è) 濡染(rú) 怯懦(ruò)c. 淬火(cù) 猝然(cù) 忤逆(wǔ) 铁杵(wǔ) 拊心(fǔ)d. 创伤(chuāng) 创办(chuàng)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4. 解释下列多义词。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 又前而为歌曰③ 乃朝服,设九宾④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 使使以闻大王⑥ 箕踞以骂曰⑦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 皆白衣冠以送之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⑧ d. ①⑥⑧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2)诸郎中执兵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愿大王少假借之 (5)左右既前,斩荆轲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7. 翻译下列句子。(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一)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愿大王少假借之 (2)自引而起,绝袖 (3)秦王还柱而走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9.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秦武阳奉地图函 通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通 (3)秦王还柱而走 通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通 (5)秦武阳色变振恐 通 10.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1)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二)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收成)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③使④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用做动词,成就功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年老无妻的人)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繁殖)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取下)其环(做耳饰的玉),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上朝。古代妇女有封号的才能上朝,所以这里的“不朝”是指未加封号)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子仲,齐国的隐士)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不向王称臣,就是不做官),下不治其家,中不索(求)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战国策·齐策四》)11. 对下面两句中四个加点的“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a. 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相同b. 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相同c. 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不同d. 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不同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和例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a. 苟无民,何以有君? b.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c.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d.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13. 对“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难道把卑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b. 难道把卑贱的百姓放在前面,而把我们国君放在后面吗?c. 难道是先轻视我们国王而后再尊重他吗?d. 难道是把你们国君放在前面而后再尊重我们国君吗?14. 对“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 北宫的女婴和儿子平安无事吧?b.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吧?c.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没有生病吧?d. 北宫的女婴和儿子没有生病吧?15. 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得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a.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看重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而轻视齐王的态度。b.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把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看得比国君还重要的民本思想。c. 本文表达了赵威后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任用贤能、提倡孝道的治国主张。d. 赵威后认为齐国之所以没有治理好,是因为齐王不重视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不能举贤任能,不在齐国提倡孝道。e. 赵威后认为,只有收成好了,人民生活才能安定;人民生活安定了,国王的统治才能巩固;贤能的隐士被任用了,老百姓都孝顺父母,国家才能治理好。答案:1. c、e 析:a. 反→返;b. 还→环;d. 振→震;f. 卒→猝;g. 说→悦2. 析:a. 涕: b. 币: c. 穷困: d. 提: 3. d 析:a. 亢 kàng b. 懦 nuò c. 淬 cuì,杵 chǔ 4. 顾 ① 只是,不过;② 回头辞 ① 辞别;② 推辞微 ① 假如,没有;② 暗暗地引 ① 身子向上起;② 举起发 ① 打开;② 出发就 ① 成功,成;② 靠近,登上析:积累文言词汇,注意区别词语含义。5. c 析:皆为名词做动词6. (1)袒露一只臂膀 (2)宫廷的侍卫 (3)不得志,走投无路(4)宽容,原谅 (5)近随,近侍人员 (6)殿前的台阶下(7)有德行的人析:落实双基,积累文言词语7. (1)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2)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析:翻译时应注意词语释义的准确,例如,“然则”“乃”“欲”“以”8. (1)稍微 (2)断 (3)跑 (4)没有用来……的办法析:积累重点文言词语9. (1)“奉”通“捧” (2)“见”通“现”(3)“还”通“环” (4)“卒”通“猝”(5)“振”通“震”析:积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10. (1)以:按照,做介词 (2)之:他,做代词;于:在,做介词(3)因:于是,做连词;之:的,做助词(4)其:他们的,做代词析:积累重点虚词的释义,并能举一返三。11. b 析:考查一词多义。使做名词时,当“使者”“使命”讲。使做动词时,当“让”“派”“出使”讲。“使”②与“者”字构成“者”字短语,是“出使”的意思。“使”③与“奉”连用,是“使命”的意思。12. d 析:考查词多义,多词一义,例句中的“以”与d句中的“以”都用在目的复句中,当“来”讲。13. a 析:翻译时注意语境。“贱”译成卑贱的,次要的。是形容词做名词用。14. b 析: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注意此句中“婴儿子”即“北宫之女”。15. b、c、e 析:考查筛选信息,把握文章要点。第一段写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和百姓情况,然后才问齐王是否健康,表现了她重视农业生产,重视人民生活的思想,认为这是国君治国的基础。第二段,通过赵威后问两个隐居的贤士是否任用,一个孝女是否“入朝”表达了她主张任用贤人,提倡孝道的治国思想。【模拟试题】1. 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1)人不敢与忤视( ) (2)而右手揕其胸( )(3)此臣日夜切齿拊心( ) (4)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5)使工以药淬之(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c. 秦王还柱而走。d. 卒起不意,尽夫其度。3. 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秦王还柱而走 ② 图穷而匕首见③ (秦王)乃以手共搏之 ④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4. 指出下列句中词语活用类型并解释。(1)函封之( ) (2)太子迟之( ) (3)群臣怪之( )5.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攻城略地( ) (2)略无慕艳意(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 (4)今操芟荑大难,略已平矣( )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 (2)君既若见录( )(3)乃遂私见樊於期( )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7.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攀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 今: (2)则秦未可亲也古: 今: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 今: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 今: 8. 从下列每组中分别找出两个词义相同的加点词。(1)a. 进兵北略地 b. 略无慕艳意 c. 今操芟荑大难,略已平矣d. 攻城略地 e.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答:( )与( )(2)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莫我肯顾 c.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d. 顾计不知所出耳 e.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答:( )与( )9. 翻译下列句子。(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2)乃今得闻教!(3)乃为装遣荆轲。(4)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5)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b.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d. 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1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2. 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13. 翻译下面的句子。(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也。事诸葛爽于河阳,爽卒,存节顾其徒曰:“天下汹汹,当得英雄事之。”乃率其徒十余人归梁太祖。存节为人木强忠谨,太祖爱之,赐之名字,以为小校。张晊攻汴,存节破其二寨。梁攻濮州,战南刘桥、范县,存节功多。李罕之围张全义于河阳,全义乞兵于梁,太祖以存节故事河阳,知其间道,使以兵为前锋。是时岁饥,兵行乏食,存节以金帛就民易干葚以食军,击走罕之。梁兵攻郓,存节使都将王言藏船郓西北隅濠中,期以日午渡兵逾濠急攻之。会营中火起,郓人登城望火,言伏不敢动,与存节失期。存节独破郓西城门,夺其濠桥,梁兵得俱进,遂破硃宣。硃瑾走吴,召吴兵攻徐、宿。存节谋曰:“淮兵必不先攻宿,然宿沟垒素固,可以御敌。”乃夜以兵急趣徐州,比傅徐城下,瑾兵方至,望其尘起,惊曰:“梁兵已来,何其速也!”不能攻而去。已而大祖使者至,授存节军机,悉与存节意合,由是诸将益服其能。迁潞州都指挥使。太祖攻凤翔,使召存节。存节为将,法令严整而善得士心,潞人送者皆号泣。太祖即位,拜右千牛卫上将军。从康怀英攻潞州,为行营排阵使。晋兵已破夹城,存节等以余兵归,行至天井关,闻晋兵攻泽州,存节顾诸将曰:“吾行虽不受命,然泽州要害,不可失也。”诸将皆不欲救之。存节戒士卒熟息,已而谓曰:“事急不赴,岂曰勇乎!”举策而先,士卒随之。比至泽州,州人已焚外城,将降晋,闻存节至,乃稍定。存节入城,助泽人守。晋人穴地道以攻之,存节选勇士数十,亦穴地以应之,战于隧中,敌不得入,晋人解去。同州刘知俊叛,奔凤翔,乃迁存节匡国军节度使。硃友谦叛附于晋,西连凤翔,存节东西受敌。同州水咸而无井,知俊叛梁,以渴不能守而走,故友谦与岐兵合围持久,欲以渴疲之。存节祷而择地凿井八十,水皆甘可食,友谦卒不能下。蒋殷反徐州,遣存节攻破之,以功加太尉。梁、晋相距于河上,存节病痟,而梁、晋方苦战,存节忠愤弥激,治军督士,未尝言病。病革,召归京师,将卒,语其子知业曰:“忠孝,吾子也。”不及其他。(《新五代史·汉臣传》)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祖以存节故事河阳 故事:旧例。b. 言伏不敢动,与存节失期 失期:错过了约定的时间。c. 乃夜以兵急趣徐州 趣:通“趋”,奔赴。d. 病革,召归京师 革:急,重。15.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6.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牛存节智勇的一组是( )① 存节独破郓西城门,夺其濠桥 ② 乃夜以兵急趣徐州③ 存节为将,法令严整而善得士心 ④ 存节选勇士数十,亦穴地以应之⑤ 存节祷而择地凿井八十,水皆甘可食⑥ 存节忠愤弥激,治军督士,未尝言病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④⑤⑥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牛存节之所以投奔梁太祖,是因为他觉得梁太祖是一位能平定天下的英雄。他后来也得到了梁太祖的重用。b. 牛存节治军严明,不侵扰百姓。援救全义时,缺少军粮就用钱买,不白拿老百姓的粮食。在潞州任都指挥使,深得民心,离开时,“潞人送者皆号泣”。c. 牛存节听说晋兵攻泽州,虽然没有得到太祖的命令,但当机立断,赶去援救。晋人挖地道攻城,牛存节也派人挖地道对抗,晋人攻不进去,只好撤去。d. 牛存节一生忠心耿耿,转战沙场,为国分忧,最后战死沙场。临死前,还不忘嘱咐自己的儿子,要对国家尽忠,对家庭尽孝。1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瑾兵方至,望其尘起,惊曰:“梁兵已来,何其速也!”(2)“事急不赴,岂曰勇乎!”举策而先,士卒随之。【试题答案】1. (1)wǔ (2)zhèn (3)fǔ (4)chéng (5)cuì2. b 3. c4. (1)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2)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3)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5. (1)夺占 (2)丝毫 (3)谋划 (4)大致6. (1)接见 (2)我 (3)会见 (4)被7. (1)眼泪;鼻涕 (2)亲近;父母,亲人(3)处境困难;生活贫穷,经济困难(4)袒露一只臂膀;袒护双方中的一方。8. (1)a;d(攻占,夺取) (2)b;c(顾及)9. (1)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2)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3)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4)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5)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 10. a11. d12. d13. (1)就是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只是)现在空着手没有什么凭信,那就无法接近秦王。(2)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14. a15. c16. a17. d18. (1)硃瑾的军队正往这里赶,望见牛存节带领的士兵扬起的尘土,惊叹地说:“梁兵已经到了,他们是多么的迅速啊!”(2)“事情紧急而不前去援救,哪里称得上勇敢呢?”于是牛存节拿着马鞭冲在前面,士卒在后面跟着他。

《荆轲刺秦王》 篇4

《战国策》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掌握一些文言词的词义。 2、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2、难点: 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四、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导语: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par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课文分析: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1),尽收 其地,进兵北略(2)地,至燕南 界。 占领 南部边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3)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4),则虽欲长侍(5)足下, 早晚 经常侍奉 卿: 对人的尊称。旦暮: 形容时间短。岂 可得哉? ”荆卿曰: “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 之(6)。今行 而无又怎么 能 不用 说 也要请求行动 空手前去 没有 微同非信, 则秦未可亲也(7)。 夫今 樊将军(8),秦王购 之 (以)金千斤,凭信之物 没有办法接近秦王 的 购取他的头 亲: 亲近,接近。邑万家(9)。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1)之地图(于)献秦王,秦王必一万户人口的封地果真 给 一定邑: 聚居地。说见 臣,臣乃得 有以 报太子。”太子曰: “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 接见 就能够有办法来报答 因为走投无路 归附说同悦 有以: 有所以,有用来……的。丹不忍以 已 之私, 而伤 长者之意, 愿足下更 虑 之! ” 为了自己的私事 辜负了 心意 另外考虑对策吧 伤: 伤害,辜负。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 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 将军,可谓深(2)矣。 同义复词 对待 刻毒 之: 助词,无实义,用在主谓短语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父母宗族, 皆为戮 没(3)。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同族的人 被杀戮和没收 (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 天 太 息流涕曰: “吾每 念, 常痛于骨髓, 顾计不知 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 每当想到这些 到 去了 不过想不所出耳! ”轲曰: “今有一言, 可以(之)解 燕国之患, 而报将军之仇者,到什么计策 一种办法 用(它)解除 忧患 并何如?”樊於期乃前 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怎么样 上前 对它怎么办呢 秦王 之: 代“可以解……之仇者”。王必喜而善 见臣。臣左手把(4)其袖,而右手椹(5)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 好好 抓住 刺燕国见陵 之耻 除 矣。将军岂 有意 乎?”樊於期偏袒 扼腕 被欺凌 耻辱除掉 是否 想法 脱下一支衣袖,左手握着 而进(6) 曰:“此臣日夜切齿 拊心(7) 也,今 乃得闻教!”右手腕, 走近一步说 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 如今才得到你的教 遂自刎。诲 就 太子闻之,驰 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 无可奈何,乃遂收 盛(8) 驾车前往 (事)已至此 收起来装 樊於期之首, 函 封之。好 首级 用匣子封闭起来 函: 名作状。 于是太子预 求 天下之利 匕首,得赵人徐夫人(9)之匕首,取之(以)百金, 预先寻求世上 锋利 买到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使工 以药淬(1)之。乃为 装 遣荆轲。 工匠 准备行装 (使秦)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之)忤视(2)。乃令秦武阳为副。 同(他)正眼看 (3)作助手 忤: 逆,相对。 荆轲有所待, 欲与(之)俱(4),其人居 远 未来,而为(之)留待。 等待一个朋友 一起去 住在远处 因而 留下来等待 顷之 未 发,太子迟之(5), 疑其有改 悔, 过了些时候(荆轲)还没动身 嫌他动身晚了 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 迟:形作意动,以……为迟。乃复请 之曰:“日 以 尽矣, 荆卿岂 无 意哉? 丹请 先 又请求他 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 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 请允许我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 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 竖子也(6)! 派 发怒 斥责 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今提 一匕首入不 测 之强秦,仆所以留者, 待吾客与(之)俱。今太子迟 拿着 不可预料 停留下来的原因 之,请 辞决矣(7)!”遂发。 请允许我辞别 决同诀 太子及宾客 知其 事者,皆白 衣 冠 以送之。 中 这件 穿上白衣戴上白帽来 衣冠: 名作动 至易水上,既 祖, 取道(8)。高渐离(9)击 筑,荆轲和 而歌, 祭过路神 就要上路 敲着 和着节拍 唱歌 祖: 这里是祭名,古时出行先祭路神称祖,亦称“祖道”。 为 变徵之声(10),士皆 垂 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 曰:“风萧萧发出 声音 送行的人流着泪小声哭 (荆轲) 上前 作歌唱到风声萧萧 涕: 泪水,名作动,哭。泣: 小声哭。 兮易水寒, 壮士 一去 兮 不复还!”复为 慷慨 羽声(1), 悲鸣啊 彻骨寒冷 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来 又发出声调激愤的士皆 目, 发 尽上 指 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2)。 睁大眼睛 头发都竖起来顶着帽子 坐 始终 回头看一眼 终已: 同义复词 既 至 秦,持 千金之资 币物(3),厚 遗 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已经到了 拿着价值千金的钱财礼物 优厚地赠送给 (4) 币: 礼品。 中庶子: 官名。蒙嘉: 人名。 第 二 课 时 嘉为(之)先 言 于秦王曰:“燕王诚 振怖(5)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 替(他)事先进言向 确实惧怕 威势 出 抵抗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比(6)诸侯之列, 给贡职如郡县(7), 而 全 做秦国的大臣 排在 行列里 象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税赋 内: 国内。 给: 供。给贡给职:交纳贡赋和供职得奉 守 先王之宗庙(8)。恐惧不敢自 陈, 谨 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 能侍奉守住祖先 自己来陈述恭谨地 并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使使以闻 大王。唯大王命 在朝庭上行跪拜大礼送出去 禀告 希望听凭 之(9)。”大王的吩咐 之: 代燕使来见一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 设 九宾,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穿起上朝的礼服 安排 的礼仪 荆轲奉 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 至陛(10)下, 捧着装着 按次序进宫 殿前台阶下 奉同捧 秦武阳色 变 振恐, 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 前为(之) 脸色变了害怕起来 对此感到奇怪 回过天对秦武阳笑了笑 替(他) 怪: 以……为怪,意动用法。 谢 曰:“北 蛮夷 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 假借之(1), 谢罪 北方边远地区的粗鄙人 稍微原谅他些 使(之)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 取 武阳所持图!”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来 取来 拿的 轲既取图奉 之,发图,图穷 而匕首见。因 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 献给秦王 全部打开 于是手持匕首椹之。未至 身,秦王惊, 自 引而起, 绝 袖(3)。 拔剑, 刺到 惊骇 自己挣着站起刺 扯断 (秦王)剑长, 操 其室(4)。时 恐 急,剑坚(5),故不可立拔。 太长 握住 剑鞘 当时(秦王)又怕又急 插得紧 立即拔出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6)柱而走。群臣惊愕, 卒 起 不意, 绕着 (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 还同环 卒同猝尽失 其度(7)。而 秦法,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8);诸郎中(9) 都失去 常态 按照 法律 侍立在 的 能带一点兵器 许多侍卫失:使……失态,使动用法。 尺:尺寸,极言少。执兵,皆陈(于)殿下,非有诏 不得上。 方急 时, 不及召 下 排列 君王的命令 上殿 正危急 来 召唤殿下的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而卒惶急 无以(之) 击 轲,而乃以手 共侍卫 (大家) 惊慌失措没有武器来击杀 就用空手一起 无以: 没有……用来。搏之。同荆轲搏斗 是时,侍 医 夏无且以其 所奉 药囊提(10)轲。秦王方 还柱走,卒惶 这 随从医官 用自己捧着的药袋朝荆轲掷去 正在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 王负剑!”遂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怎么办 就 把剑背在背上荆轲废(11),乃引(12)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 八创(13)。 残废了 举起 受了 创伤 轲自知事不就, 倚柱而笑,箕踞(1) 以骂曰:“事所以 成功 靠 象撮箕一样,张开两腿坐着 箕踞:名作状。不成者, 乃 欲以生 劫(2)之,必得 约契以报 太子也。” 的原因 就是 活生生地劫持 你 得到 来回报 左右既前, 斩荆轲。秦王目眩 良久。 上前 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第 三 课 时课文分析:一、本文结构: 按故事情节分为三部分。 1、准备。(1--6) (1)、简介背景。(1节) (2)、准备“信物”。(3--4) (3)、准备武器。(5节) (4)、配备助手。(6节) 2、诀别。(7--10) (1)、怒叱太子。(7--8) (2)、易水悲歌。(9--10) 3、刺秦。(11--19) (1)、计见秦王。(11--13) (2)、勇刺秦王。(14--18) (3)、壮志未酬。(19)二、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三、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四、表现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1、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 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2、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3、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就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 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 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又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作业:[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荆轲刺秦王》 篇5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时数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②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4.讨论疑难词句。例如: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⑨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5.分段: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四、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五、作业:思考和练习二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三两部分。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②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词句点拨: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千金之资“是“币物”的定语。币:礼品。古时玉、帛、圭、璧等统称币。

②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先,即为之先。省略介词宾语。

③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介词“于”。

④群臣怪之: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⑤“使使以闻大王”与“使毕使于前”:使使:派遣使者;使毕使:让完成使命。

⑥轲既取图奉之……故不可立拔:这一段动作描写多用短句,具有急迫、紧张的表达效果。

⑦而秦法……非有诏不得上:插叙一笔,行文有张有驰,内容缜密,使“以手共搏之”真实可信。

⑧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承前省略主语“群臣”。

⑨被八创:被:动词,遭受;创:名词,伤。不是被动句。

⑩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如“侍殿上”。

四、布置作业:

1.指出黑体字的词哪些是本义,哪些是引申义:

①a.不得持尺兵( ) b.不及召下兵( ) c.秦兵旦暮渡易水( )

②a.图穷而匕首见( )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③a.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 ) b.恐惧不敢自陈( )

④a.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

b.乃遂私见樊於期( )

⑤a.至陛下 ( ) b.窃为陛下惜之( )

2.指出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哪些属一词多义,哪些属同形同音词(意义上无关的)。

附:参考答案:

1.①a.武器,本义;b.士兵、武士,引申义;c.军队,引申义;

②a.穷尽,本义;b.困厄,走投无路,引申义;

③a.陈列,本义;b.陈述,引申义;

④a.自己的,私人的,本义;b.私自,引申义;

⑤a.台阶下,本义;b.对皇帝的敬称,引申义。

2.①③一词多义;②④同形同音词。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性阅读。

教学步骤:

一、评讲词语作业。

二、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的行为?

提示:,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课堂作业:

比较下列句中加黑的词的古今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物

③则秦王未可亲也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⑤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⑥诸郎中执兵

附:参考答案

①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②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③古义:亲近;今义:亲爱。 ④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⑤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⑥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附:板书设计

一四 《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 篇6

《战国策》一:语言积累 (一)字词积累 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 ) a.谒(yè) 濡(rú) 变徵(zhǐ) b.踞(jū) 忤(wǔ) 叱(chì) c. 箕(jī) 揕(chèn)袒(tǎn) d.拊 (fǔ) 瞋(chēn) 樊於(yú)期 二:课堂点击 1、《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 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 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3、下列句子是从第三自然段中挑出的,试说说译文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明确: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明确: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明确: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明确: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 、(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明确: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踏。”(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4、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3、讨论: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4、讨论: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荆轲刺秦王》 篇7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②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无且(jū)

4.讨论疑难词句。例如: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⑤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5.分段: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四、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五、作业:思考和练习二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三两部分。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②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词句点拨: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千金之资”是“币物”的定语。币:礼品。古时玉、帛、圭、壁等统称币。

②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先,即为之先。省略介词宾语。

③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介词“于”。

④群臣怪之: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⑤“使使以闻大王”与“使毕使于前”:使使:派遣使者;使毕使:让完成使命。

⑥轲既取图奉之……故不可立拔:这一段动作描写多用短句,具有急迫、紧张的表达效果。

⑦而秦法……非有诏不得上:插叙一笔,行文有张有弛,内容缜密,使“以手共博之’算实可信。

⑧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承前省略主语“群臣”。

⑨被八创:被:动词,遭受;创:名词,伤。不是被动句。

⑩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如“侍殿上”。

四、布置作业:

1.指出加点的词哪些是本义,哪些是引申义:

①a.不得持尺兵()b.不及召下兵()c.秦兵暮渡易水()

②a.图穷而匕首见()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③a.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b.恐惧不敢自陈()

④a.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b.乃遂私见樊於期()

⑤a.至陛下()b.窃为陛下惜之()

2.指出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哪些属一词多义,哪些属同形同音词(意义上无关的)。

1

2

3

4

附:参考答案:

1.①a.武器,本义;b.士兵、武士,引申义;c.军队,引申义;

②a.穷尽,本义;b.困厄,走投无路,引申义;

③a.陈列,本义;b.陈述,引申义;

④a.自己的,私人的,本义;b.私自,引申义;

⑤a.台阶下,本义;b.对皇帝的敬称,引申义。

2.①③一词多义;②④同形同音词。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性阅读。

教学步骤:

一、评讲词语作业。

二、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放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课堂作业:

比较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古今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②持千金之资币物

③则秦王未可亲也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⑤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③诸郎中执兵

附:参考答案

①古义:眼泪;今义:鼻涕。②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③古义:亲近;今义:亲爱。④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⑤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③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附:板书设计

一四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情节矛盾冲突形象

《荆轲刺秦王》 篇8

今天上午开了《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刚在七班上完第一节课我就感觉效果很不理想,。我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目的是看看他们的断句和字词读音掌握情况,可是学生对这篇文言文读的不够好,并且有个别同学因为不习惯读,导致整体效果不好。接着我们又听了朗读,想让学生能跟着朗读走进文本意境,身临其境的感到跟着荆轲一块儿去刺杀秦王的刺激,让学生听过之后,把自己最有感触,印象最深的地方给同学们复述出来,这个环节做得还行,再往下就是理文章思路,根据行刺前的准备、诀别、行刺,把文章分三部分,学生能做到。

很遗憾的是在讲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时,因为这句话课文下面有注释,昨天备课的时候我也没太在意,可今天讲的时候,这句话里的“谒”字跟同学之间发生了分歧,同学们说是“拜会,前往”而我的注释是“请”,我还急着说他们没好好看注释,我们应该按课本走,正在这个时候下课了。学生拿来他们的课本,下面注释的确是”拜会,前往”。我的课本是前年的,跟他们的产生了出入,我为自己的专制懊悔。正好今天在图书馆里面看到一篇教育文章是讲有关“东方明珠”的一篇文章,老师的课本也是老教材和学生新教材发生了分歧,他就让学生比较出现分歧的两个句子哪个更好,学生的回答很让老师满意,当然也是老师正确的引导,可见我的教学机智还不过关,我为自己感到羞愧。但我知道明天上课应该怎么做了。

《荆轲刺秦王》 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

振、图、室、诏、穷、阵”等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

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注意文言知识的积累

2、学习和欣赏文言文叙事简洁的艺术

3、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

文言文

2、学习、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点读

2、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

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3、画出有关刻画荆轲的句子,概括人物性格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XX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相关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找到智能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推荐了荆轲,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

课文记叙的情况。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通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三、疏通文意,落实文言基础知识(以学生自渎为主,教师

点拨为辅,结合注释,扫清阅读障碍)

疑难词句的解释: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 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7)北蛮夷之鄙人:

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四、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

同(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5.诸郎中执兵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7.断其左股

学生回答,明确答案:

1.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2)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清故事梗概,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2、背诵易水诀一段,并说说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

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二、请几位学生简单概括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其他学生补充或教师点拨

明确: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

缘起。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

备。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

亲王。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

三、分析鉴赏(分组讨论探究,教师点拨

分析第一部分的作用及人物形象的特点

明确: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四、合作探究

讨论第二部分人物动作、语言及场面描写的作用

(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明确: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第三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继续分析鉴赏

1、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请几位学生读易水诀别的描写文字,回答)

明确:(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人物中,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全大局。文中人物都顾及。(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分析第三部分:此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主要写了哪些场面?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问学生,解决疑难

明确: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三、拓展探究:

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其他人物简要分析:

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五年后,前二二二年,燕国为秦所灭。秦兼併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荆轲的客人。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傭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在旁批评,主人命他击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燻瞎他的眼睛,教他击筑给秦始皇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这都反映了六国人民反抗强暴的要求。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个问题,多换几个角度思考,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在你的眼中,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

2、你认为荆轲应该刺秦王吗?如何看待“刺秦”这一事件呢?

《荆轲刺秦王》 篇10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战国策》,识记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2、找出文中准确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这些细节在表现人物性格上的作用,初步体会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与翻译的能力。

2、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编写课文的情节提纲。

3、通过自读训练学生文言语感,通过对细节刻画的作用和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材料深入思考的能力。

德育目标:

1 、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

2、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3、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 学 重 点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本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3、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教 学 思 路 梳理字词,读懂全文——编写提纲,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评述人物——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主要 教学 方法 教法 :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学法:①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②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

剪辑电影《荆轲刺秦王》片段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课前自主探究,了解《战国策》及时代背景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共33篇。《战国策》是一部历史文献,为我们研究战国时代的社会斗争提供了资料。同时它也是一部散文集。它的语言流畅犀利,是论辩文的典型。每论述一个问题,都能反复纵横曲尽其意。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而具体,又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道理。对后世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2、时代背景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时期,各封建诸侯国为夺取土地和人口,战争连绵不断。秦国受益于商鞅变法,逐渐强大,不断向外扩张势力,六国日益衰弱。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十年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了中国。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赵,大军曾逼近燕国的西南边境。原在秦国为人质的燕太子丹已逃回燕国,为报质秦之恨,并解燕国之危,于前227年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不久。燕为秦所亡。

3、了解战国四大刺客。

学生搜集资料,识记、摘抄要点,了解作品及背景。

课前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预习课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为研习课文作铺垫。

二、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荆轲刺秦王》片段后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大导演陈凯歌拍摄的一部《荆轲刺秦王》,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荆轲是一个英雄,浑身充满着坚持己见的义无返顾的决绝,即使毁灭自身也不损大义,并以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慷慨高歌传诵千古,这节课让我们通过文字一起来感受“刺秦”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

学生感受画面的悲壮氛围,明确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诵读课文,归纳文言现象,疏通文意

1、 放课文录音。

2、 帮助学生积累古汉语知识

⑴重点词

微 、信 、诚 、以 、购 、迟、 顾、 遗 举 、就 、引。

⑵通假字

说、 淬、 以、陵、 反、决、振、 宾、

见、还、奉、卒。

⑶文言多义实词

兵、私、穷、为、就、引、见、意、使、还、陈、顾、提。

⑷、词类活用

北、 函、前、 远 、闻、 迟、上 、怪 、箕踞、 旦暮、生。

⑸、古今异义

涕、穷困、长者、 有意、遇、深、于是、 不顾。

⑹、文言特殊句式。 学生跟读,正音,然后借助工具书,参照注释,圈点、勾划出疑难词句,思考,理解课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完成课后练习三。

突破教学重点,培养文言语感。

四、编写克课文情节提纲,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写出全文结构提要:

第一部分(1—2):故事的开端,交代刺秦原因。

第二部分:(3—9)故事的发展,交代刺秦准备。

第三部分(10—17):故事的高潮,交代刺秦经过。

第四部分(18):故事的结局,交代刺秦结果。

2、根据结构提要,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饱含情感地复述全文。 学生探究讨论,组内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由各组推荐学生进行故事接龙。 熟悉课文内容,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课外完成。 为进一步研讨课文作准备。

第 二 课 时

一、品读第三段:樊荆会面

1、 荆轲是如何劝说樊於期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将奈何?” “……何如?” “……将军岂有意乎?”三个问句,先激之以仇,次探之以义,三询之以谋,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中可以看出作为燕赵之士的荆轲,真诚细致,勇敢果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其侠肝义胆跃然纸上。

2、在这个场面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明确:通过对话(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及人物的举止神态等。

学生分角色朗读,进行人物对话。

分组探究交流,回答问题。

由面到点,从荆轲说服樊於期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把握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 、品读第九段:易水诀别

1、探究: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荆轲赴秦刺杀秦王,是件极难办到的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不论成功与否,其结果都是可悲的,故太子及宾客 “皆白衣冠以送之”,表示这是生离死别,是永诀,也以此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同时渲染了送行时的悲壮气氛。

2、探究:“易水诀别”这段文字的音乐描写有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音乐描写使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现,使这一场面更悲壮,情节更感人。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对高渐离等知己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的壮烈情怀。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奋、激励,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3、探究:由此体现了荆轲什么性格?

明确:(不惧死,不为己)忠、勇、义(侠肝义胆,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

赏析完毕,要求学生深情朗诵。播放背景音乐苏格兰风笛《勇敢的心》。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跟上音乐节奏。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

思考问题,分组探究交流,积极作答。

学生集体朗读。

培养学生语感。

理解“易水诀别”这段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把握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时 三、品读13—18段:廷刺秦王 1、探究:这几段文字是如何塑造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⑴“年十二”就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勇士秦武阳,在关键时刻,竟然“色变振恐”,说明他临阵怯场,非真正勇士,和荆轲在朝廷上的表现一对照,孰怯孰勇,判然分明。这对刻画荆轲的形象起了衬托作用。

⑵在秦武阳“色变振恐”的情况下眼看事情就要暴露,在这生变的节骨眼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顾笑武阳”,又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这几句话既掩饰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的动作,表现出荆轲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的步履神态,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⑶“刺秦”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在这一情节中、,全文的矛盾冲突最为激烈,荆轲这一任务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一方是身佩长剑的强秦的君主及戒备森严的满朝文武,一方则是一人、一匕首,力量的对比悬殊。在同秦王进行的生死搏斗中,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引-起-拔-走-击”,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则“取-奉-发-把-持-逐-提”,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⑷荆轲在同秦王的生死较量中,虽身受重伤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充分显示了荆轲英勇顽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和豪迈气概。

⑸荆轲被斩以后,秦王“目眩良久”。这是以秦王的虚弱、惊恐,来反衬荆轲的威武壮烈形象。

2、表演:要求学生结合上面刺秦场面的分析,在课堂上表演刺秦场面。 1、学生自读讨论。

2、学生合作交流。

圈点、勾画:①抓人物的言行神态,把荆轲置身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及环境中分析。

②找出文中描写荆轲的句子。找出文中描写周围人物的句子。

3表演刺秦场面。

内容:学生甲饰荆轲、学生乙饰秦武阳、学生丙饰秦王、学生丁饰夏无且、一些学生饰大臣和侍卫,表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 理解“廷刺秦王”这段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

体会《战国策》“长于叙事,精于描写”的写作特点

学编课本剧,通过表演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艺,力图让学生如临其境,使课堂气氛活跃。

一、总结人物形象特点及鉴赏方法

荆轲虽然没有成功,但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在威严的秦廷中,面对着瑟瑟发抖的助手,面对不可一世的秦王,他的谈笑自若,慷慨赴死能让秦王狼狈不堪,让秦臣惊惶失措,让秦廷的威严不再,更让他的助手自惭形秽……

1、总结人物形象——(忠、义、勇、智……)

2、总结鉴赏方法——

①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为、神态等来分析人物形象。

②在场面中分析人物。(通过分析环境及周围人物来分析人物)。

③在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 学生结合第二课时的研习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发言。

做笔记。 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材料深入思考的能力。

通过总结鉴赏方法,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启迪深究 1、历代对荆轲的评价: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2、你怎样看待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客观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区分荆轲事迹与精神的历史影响和今天对荆轲的再认识。②要区分荆轲个人的动机与客观效果。③要区分客观上的历史趋势与微观上的具体环境。如,

荆轲作为英勇机智、济弱扶困、反抗强暴、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留传后世,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地作用,这是客观存在,应当受到尊重。荆轲的报恩思想是和当时保卫燕国、反抗侵伐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的。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的趋势,但秦国兼并的残暴,却又是不可否认的。荆轲采取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但也应该看到荆轲刺秦行为的实质是正义的,而当时广大人民对强权暴秦的反抗也是多种层次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阅读提供的语言材料,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分组探究,相互切磋,相互启发。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自由赏析和深入探究的能力,从而发展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辨证的历史观点——多角度认识、理解事物。

三、拓展延伸 苏轼在《留侯论》中写道:“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说出了自己评价豪杰的标准。那么,你心目中评价英雄的标准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发言。 学生深入思考,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然后各抒己见。 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发言、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布置作业

以“我看‘荆轲刺秦’”或“论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课内编写提纲,课外完成习作。 通过写作训练,巩固研习成果,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创新之处

1、教学思路明晰,内容详细实用,便于实施。

2、加强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注重积累。

3、有效使用了多媒体,增大了课堂容量。

4、教学方法多样,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1、归纳文言知识时耗时较长,应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时进行整理,检查后教师加以补充即可。

2、其他几位人物的形象特点可稍作点拨。

《荆轲刺秦王》 篇11

《荆轲刺秦王》说课稿

说教材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课文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再现了荆轲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一个扶危济困、助弱锄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体悟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翻译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荆轲的忠义正直、英勇爱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说教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而战国末期势单力孤的燕国,使用过这一手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本课以此导入,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a.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以及《战国策》相关知识b.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完成课后练习以此突破教学重点c.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了解行刺的缘由,认识荆轲“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理解人物的形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深入理解,朗读背诵

朗读并背诵易水诀别一段,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探讨景物描写与音乐描写的渲染悲壮气氛的作用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充分体会人物的性格

4.课堂小结

多角度的描写,有利于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本文通过环境描写、音乐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荆轲这一勇武、侠义、果敢、忠义的人物形象

5.布置作业

搜集课文中的省略句并补足省略成分,根据课后练习,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正确评价荆轲的行刺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行刺的缘由:“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行刺的准备:白衣冠——荆轲刚烈勇武

行刺的过程: “顾”“笑”“前”——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行刺的结果: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

《荆轲刺秦王》 篇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

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

拊(fǔ)髓(suǐ)樊於(wū)期箕踞(jījù)

亢(kàng)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

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指名学生复述

2、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序幕狼烟四起

开端义士请缨

发展求取信物易水诀别

*廷刺秦王

结局壮士殒命

尾声秦王目眩

六、【精彩语段赏析】

1、师生共同确定精彩情节

板书:求取信物易水送别廷刺秦王

2、感受精彩情节,学生朗读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分角色朗读

易水送别全体朗诵

廷刺秦王单人朗诵

3、分组讨论:

(1)分三组,分别讨论三个精彩片段。

(2)讨论内容,精彩从何而来。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或人物性格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或写作技巧或其他三组分别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1)求取信物

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

2)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1抓住特点白衣冠

2突出重点荆轲

3顾及全面其他人物

4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

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如:白衣冠世皆垂泪涕泣世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

3)廷刺秦王

顾笑武阳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神态)

图穷匕现

神勇(动作描写短句)

倚柱笑骂

视死如归(神态)

4.总结归纳(荆轲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荆轲刺秦王

精彩情节人物性格(荆轲)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深谋远虑、胸有城府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机智沉着、视死如归动作、表情

七、【课堂小结】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八、【作业布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是强秦压境,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有人却选择了游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完成作业:

“退秦”还是“刺秦”--由烛之武和荆轲想到的

九、【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精彩情节人物性格(荆轲)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深谋远虑、胸有城府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场面烘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小结: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拓展探究】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放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

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

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

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

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

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

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

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

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统治的思想,这是本文的主旨,同学们已经领会了。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2、整理文中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成语等

3、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荆轲是奴才还是英雄,应当歌颂还是应当批判”,请结合课文相关信息,联系历史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荆轲的“智”:

1、私见樊於期

2、厚遗秦蒙嘉

3、顾笑秦武阳

七、【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不仅教学重点落到实处,学生收获了知识,学生们对这一堂课的内容能很好的掌握,充分的吸收,乐于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带给他们了快乐,增长了见识,并且富有成就感。

《荆轲刺秦王》 篇13

课文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段解

·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兵临城下”。

·第二段:太子丹请计,荆轲提出以“樊将军首”为信物,太子丹不忍。为下文设置悬念。

·第三段:故事的发展。荆轲私见樊於期,说出一箭双雕之计。樊於期知恩图报,为荆轲之计而自刎,其言行令人叹惋。

·第四段:太子悲恸,荆轲之计实现第一步。

·第五段:得到刺杀秦王的利器。

·第六段:配备助手。

·第七段:交代荆轲迟发的原因。

·第八段:怒叱太子。

·第九段:易水诀别。“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刺秦”准备中的高潮。

·第十~十一段:荆轲为达刺杀目的,贿赂秦王宠臣,表达忠心,从而得以见秦王。

·第十二段:荆轲的目的达到,秦王接见燕使。

·第十三段:顾笑武阳。

·第十四~十六段:以上是故事的高潮:图穷匕现,荆轲刺杀秦王,秦王惶急反抗。这一部分描写人物生动形象,荆轲的勇猛无畏,秦王的狼狈惊慌,群臣侍从的失态无奈,无不跃然纸上。

·第十七段:荆轲倚柱笑骂。

·第十八段:结局:荆轲被斩。

译文

秦国的将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请求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俸您,又怎么可以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也可译为“假如没有太子的话”),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也可译为“那么秦王是不可以亲近的”)。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如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我这才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我自己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拜见樊於期,说:“秦王对您樊於期,可以说是十分的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杀害和没收。现在听说秦王用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来悬赏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起,常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并且报樊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您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非常高兴而好好地接见。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然后这样就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你可愿意?”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咬牙切齿非常痛心的事,现在才能够听说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这件事,驱车前往,伏在尸体上大哭,非常伤心。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就收拾盛装好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装起来。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两黄金从赵人徐夫人那儿买到,让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在匕首上。用来试用他人,鲜血沾湿衣缕,人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打点行装送别荆轲。

燕国有勇士叫秦武阳的,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于是命令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和他一起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就一直在等他。

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太晚,怀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不想去吗?就让我先打发秦武阳动身!”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没用的人!如今拿着一把匕首到生死难测的秦国,我留下来的原因,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请允许我辞别。"于是就出发了。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帽来给他送别。

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荆轲的朋友高渐离拍打着乐器,荆轲和着音乐发出悲凉的声音,大家都流着泪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大家都圆睁着眼睛,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不曾回头。

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派兵来抵抗大王您,,愿意拿全国的百姓来做您的臣子,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斩杀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地在朝廷将它送出,派遣使者来把这些告诉大王。一切听大王您吩咐。”

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的头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按先后顺序进来。到了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替他向秦王道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把秦武阳的地图给我拿来。”

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荆轲乘机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

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点兵器;那些带了兵器的侍卫,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命令不得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急召来侍卫,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惊惶之中,不知所措。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身中八处剑伤。

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痛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

秦王的左右大臣上前,斩了荆轲。秦王吓得很长时间头晕目眩。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四)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向读者展示了哪几个角度?

分析:角度之一: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间”,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临阵怯场,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角度之二: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卿曰:“微太子方,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献樊头”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之以法,使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是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角度之三: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重点分析两个场面。一是“易水辞诀”,二是“廷刺秦王”。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既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二)疑难词句解释。

分析:

(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3)见陵:被凌辱。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三)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四)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分析: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1)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忤(w()徵(zh!)陛(b@)卒(c))提(d!)创(chu1ng)揕(zh8)拊(f(樊於(w&)期夏无且(j&)

4.分段:

第1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2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3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一词多义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

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故人具鸡黍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的确,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估计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气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

6.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7.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六、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荆轲刺秦王》 篇14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一)

今天第一节课,上《荆轲刺秦王》 ,同组的老师来听课,上了一堂很失败的课。

文言文教学怎么办,昨天备课时,我所定的目标是:理清课文思路,梳理1-7段重要文言知识点。

一堂课下来,光从目标来看,就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讲完第二段时间就不太充分了。我反思一下,至少有以下几个可以改进的地方。

1、开头的检测预习,不如用填空题的形式, 直接问“对于《战国策》我们应当掌握哪些内容”,学生不知所云,根本无法把握重点;

2、第一段还可以简略一点。想让学生在学文言文的过程中多诵读,但是对朗读缺乏有效指导,不如简单处理,腾出时间重点理解第2、3段;

3、对学情缺少了解。高一的学生对文言知识掌握太少,在分析第二段时,不应该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字词上的问题,太多的疑惑,让学生不知道从何说起,似乎什么都有疑惑。教师的问题没什么价值,虽让想通过质疑的形式工,突破重点字词,但实际还是把第二段所有的知识点都讲了一遍,倒是浪费了时间。

还记得上个星期的集体备课,我们就讨论过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印象较深的是刘姐提出来的“做死地擂”,我当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既要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还得重视对这一单元的三篇文章的人物、情节进行赏析,以调动高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现在看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做到两者兼顾,真的很难。龙其是《荆轲刺秦王》与《鸿门宴》,要掌握的文言知识点太多,也是学考、高考比较青睐的文章,光是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就得两三节课。

从我今天这节课来看,我起初是想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让文言文的课堂多一点活力,也让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在文言知识这一板块,抓住学生问题重点攻破,没想到,最后还是纠缠在了文言字词的教学中,不能自拔。

课间问了一下学生,初中文言文都学了些什么,他们告诉我,主要是背诵,文言知识讲得不多,所以到了高中,讲这么多知识点让他们一时很难接受。其实,反思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我觉得初中老师的这种做法比之我们,更能体现古文味。我们在文言知识这一块,都是花了大力气的,以往每届都是如此。因为高考,学考这两根指挥棒在文言文阅读上重在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重点在“言”的层面读懂文言文,对于文章中的古人的智慧与思想,涉及的较少。于是我们就很“怕”,怕学生不能掌握常考的文言知识,怕“误人子弟”,怕学生在考试中拿不到分,于是文言文教学就很难潇洒起来。

哎,文言文,究竟该怎么上呢?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二)

《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我计划用三个课时来完成,前两个课时完成对字词句的梳理、故事情节的熟知、文本结构脉络的把握,第三个课时重在分析荆轲这一人物形象,赏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初步设计如此。既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又考虑语文的人文性。另外,在设计分析荆轲人物形象这一环节时,我考虑到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什么要分析他的形象,为此我曾苦恼了好长时间,在导入的涉及上确实花了功夫,正如韩淑华老师在评价说我的导入经过精心设计的,确实是。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探求荆轲这一人物独有的魅力、荆轲作为英雄经久不衰荣耀史册的原因。我在想,为何逢到作品只要涉及到人物的总要分析他的形象、他的性格特征,分析来分析去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了解他、认识他么,或许意义远不止此。我们每做一项工作都要明确我们的目的何在,不要只是跟风只是一昧做,而不清楚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如果说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哪,估计是导入的设计上。

20分钟的展示确实能展现一个人的素质,通过评委老师的点评、自己听课后跟同事的比较,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很大的不足:

1、 授课语言欠斟酌:这是我这次讲课最大的缺点,如果是一个新登讲台的老师犯这错误还能原谅,而对于我来说,我真的无法原谅自己,

在讲塑造人物的手法时,用到了“对话、表情”这样的词眼并写到了黑板上,我无法原谅我的以讹传讹和粗心大意。幸亏秦老师提醒,让我恍然、让我顿悟。确实,这样的低级错误是不应该犯的。

2、 情感不充沛,讲课没有气势:韩老师的谆谆告诫我铭记在心。我清楚感情这个东西是语文课堂上或者一个语文老师最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有情的投入才会有好的互动、有爱的投射才会有共鸣、有气势的课堂才会招人喜欢。有谁会喜欢干巴巴的、索然无味的课堂。既然自己都鄙视这样的课堂,那么今后就要努力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自己要积蓄自己的情感,并适当的释放,以此感染学生,这是我最需要用功的地方。

3、 树立文本关,要有强烈的文本意识: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时刻联系文本寻找答案,不能游离于文本,这样缘木求鱼的结果伤害的是学生,因为这样做让学生学会了不切实际。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树立起文本观念。

4、 教态拘泥,不够大方:很多次不管评委也好、同事也罢,都曾对我说起过,我应该怎么才能把它彻底克服呢?看看新聘的几位老师,从容不迫、落落大方,在他们面前既殷羡又惭愧。如果是靠实践的磨练能克服,我真的期待这一天早日实现。

秦老师、韩老师的评课让我感怀在心,她们的赞美、她们的恳切鼓励使我深受鼓舞,尽管我知道我还十分的不尽如人意、离学校的期待还差很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一定会努力:努力学习、努力上好课,争取早一日成为语文教坛中的奇葩,担起为一中发展效力的使命。

荆轲刺秦王原文欣赏: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即秦舞阳,在史记中为“秦舞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wǔ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