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名人事迹800字左右
在我潜移默化中受到一个人的影响,有个妇孺皆知的名字——鲁迅。今天文秘帮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鲁迅名人事迹,接下来随着文秘帮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与鲁迅名人事迹有关的作文1
在我们家对面,有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大康伯伯,我们这幢楼的人,只要一提起他都会赞不绝口,他是一个值得我们敬重的人。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体型偏瘦,但却是个精干的人。看到谁家购物回来,他会疾步上前帮忙拎东西;看到楼道不整洁,他会二话不说的整理干净;看到谁家需要他,他会有求必应。
记得一个梅雨季,楼道湿湿滑滑的,我心想,坏了,楼梯肯定又滑又难走,我真害怕会像上次那样滑跤导致我屁股疼了好几天。可当我和爸爸开门下楼时,我被眼前所看到的惊呆了:每家的门口铺着一块方方正正的旧布头,每一个台阶上,也各铺着一块长长的旧布头,我正纳闷着呢,就看见大康伯伯站在楼道口,未等我开口,他就说:小禹,走路小心点啊,地湿路滑,不能再像上次那样摔跤了,嗯。这句亲切中透露着关爱的话,顿时,让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爸爸一句话也没说,拍了拍伯伯的肩膀。大康伯伯乐呵呵地笑了。我坐在车上,透过反光镜看见伯伯那枯燥干裂的手挥舞起大扫把,打扫着被雨打下的满地落叶。他扫得是那样经心,那样认真。
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敬佩我的邻居大康伯伯啊,觉得他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就像一个长辈,常常站在楼道的门口,亲切地嘘寒问暖,关心着每一个楼道里进进出出的人。我们生活在这个楼道里的人们,无时不刻地享受着他的关爱。
一个平凡的普通退休工,一个不起眼的大康伯伯,在我心里他是那么的了不起,他用他朴实的情怀感动了无数的人,我们都在像他学习,因为我们都觉得,他是我们身边最美的人。
与鲁迅名人事迹有关的作文2
小时候我曾听大人说过,中国有一个大文豪叫鲁迅。心中总觉得这人很伟大。但自从上了六年级,学了关于鲁迅的课文,鲁迅在我心中高大起来。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一个隶书的‘一’字。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_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在我心中他是一个有学问,关心青年,幽默,关心劳动人民,珍惜时间的人。看,在那北风呼啸的夜晚,鲁迅半跪着,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黄包车司机包扎伤口;看在牛毛细雨,鲁迅廉价买书,送书给一位青年。我心中的鲁迅就是这么一个人。
与鲁迅名人事迹有关的作文3
鲁迅是我们绍兴人的骄傲,绍兴因鲁迅而熠熠生辉,因鲁迅而享誉中外。
《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社戏》……大文豪鲁迅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文章、小说,这位爱国之士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
他坚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也许是鲁迅的诗篇当中,为人知晓最多的了。这句诗是鲁迅先生的志向,也是鲁迅先生之立场。同时,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现在人的志向和立场。在人民面前,我们要痛恨的是反动派,是那些官僚资产阶级反革命,是那些还在掌握着人民的权力的贪官污吏。而全诗名为《自嘲》,却是借以嘲讽那些反动派和贪官污吏。
他誓言“我以我血荐轩辕”。“我以我血荐轩辕”是《自题小像》诗的爱国主义感情的升华,也是青年鲁迅鸿鹊之志的写真,更是鲁迅先生矢志不渝、毕生实践的人生格言。这句话更值得我们去实践,激励我们去实践!
他高呼“救救孩子”!鲁迅为何会发出如此高的呼声?因为在那个时代,孩子受旧习惯、旧礼教、旧风俗的影响、压迫,只有做父母的有发言权,没有做子女的发言权。联想当今,虽没有过去的传统封建,在教育方面却有着弊端。家长比较注重分数,我们孩子也都失去了宝贵的自由空间。一些同学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压得喘不过气来,失去了童年的天真,童年的快乐。
他悲叹“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如鲁迅的著作《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的精神胜利3法;《祝福》中祥林嫂的“灵魂到底有没有”?;《药》里面华大叔、华大妈为儿子寻求人血馒头的愚昧麻木;《风波》中七斤的保守落后……
他坚信“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一切的一切,是鲁迅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
与鲁迅名人事迹有关的作文4
今天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第一,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老先生的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法国人摆得出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好样子;英国人摆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歌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好样子;20世纪的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现代中国呢,大家想想看,除了鲁迅先生,哪一张脸摆出去,要比他更有分量,更有泰斗相,更有民族性,更有象征性,更有历史性?
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萧伯纳一般高大,像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沈钧儒那样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中国”,又其实非常摩登……
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我喜欢鲁迅的第二个理由,是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70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位斗士、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是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综合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肯定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现在我这样子单挑个所谓“好玩”的说法来说鲁迅,大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我不过是在众人的话语缝隙中,捡我自己的心得,描一幅我以为“好玩”的鲁迅图像。
随便举个微不足道的例子吧。在《看萧和“看萧的人们”》中,记录内山完造那边通知鲁迅说,萧伯纳到了上海了,正在孙夫人即宋庆龄家里吃饭,问他愿不愿意去见见。鲁迅于是写道:有这样的要我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罢。
什么意思呢———鲁迅知道萧是大人物,鲁迅知道自己也是大人物。不去见,或赶紧去见;看得很重,或存心看轻,都没必要,都不恰当、不大方。其实鲁迅是想要见见的,又其实“特意搜寻着要去见一见的意思,倒也没有”。现在人家来了,邀请也来了,那么:有这样的要我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罢。
这意思很深,也很浅,很率性,也很得体,他当时那么想了一想,事后这么写了一笔,很轻,很随便,用了点心思,又看不出怎样用心思,然而有这么一笔在———后来便写他去了,居然坐在那里看萧和众人吃饭,看萧怎样不熟练地使筷子夹菜———这就是我所谓的好玩,很不起眼的两句话,年轻时读到,不注意,中年后读到,我心里笑起来。
在回忆老先生的文字中,似乎女性比较地能够把握老先生“好玩”的一面。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现了相对真实的鲁迅,看下来,鲁迅简直随时随地对身边人、身边事在那里开玩笑。那年他送书给刚结婚的川岛,就在封面上题词道: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那种亲昵、仁厚、淘气与得意!一个智力与感受力过剩的人,大概才会这样随时随地讲“戏话”。
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定义它,它的效果,绝不只是滑稽、好笑、可喜,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与鲁迅名人事迹有关的作文5
鲁迅,一位在黑暗反动势力的压迫下绝不妥协的顽者,一位弃医从文,拿起笔杆,挑起拯救整个民族灵魂重担的革命家,一位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匠。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对社会的黑暗,命运的坎坷,这位猛士,这位硬骨头的中国人,不向恶势力低头认输,义愤填膺,奋笔疾书,表达自己的激愤与不平,用自己强有力的嗓音发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呐喊。于是,浴血奋战,怀着满腔救国热情,与黑暗势力战斗,与反动势力反抗到底。
“这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黑暗的年代,你愿做第一个开拓者,为民族同胞开拓一条光明的大道。本在海外学医,即将成为救死扶伤的大夫的你,在目睹国人一次次的麻木之后,毅然选择弃医从文,用你那热血沸腾的心去唤醒每一个昏睡麻木的同胞,用你手中的笔杆去聚合这个离散衰落的民族。于是,你敢于直言,敢于用手中笔批判当代统治者的腐败与无能,敢于抨击出卖祖国,甘为汉奸的文人墨士,用你那“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真情去感染每一个迷失方向的同胞。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是会有的。”懂得时间宝贵的你,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即使卧病在床的你依然会日复一日,焚膏继晷地创作文学作品,你用尽全力要在有生之年,给后人留下更多启迪人心的作品,创造无尽的精神财富。于是,你极力推崇白话文改革,你写《阿Q正传》、《彷徨》、《呐喊》……反映当代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揭示了那个人吃人,黑暗无比的社会令人惊颤,号召有志之士同心协力点燃文学革命之火,照亮国人民主革命之路,改变这黑暗吃人的社会。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崇高而无私的你是社会的佣仆,你默默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着。严厉强势的你对待学生、青年是和蔼的,热心的,是一位慈祥宽厚的长者。于是,你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替青年学生看稿子,交流心得,仔细阅读每一封寄来要批改的书信,即使最后重病在身,时日不多的你依然坚持在那古老破旧的书桌上批稿子。
虽然现在你已逝去,但你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你所具有的崇高品质,你所独到的文学见解,必将被人们一代代薪火相传,感动每一个后人,流芳百世。
时光荏苒,社会在不断变化,进步着,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精神风尚知道,但愿鲁迅这般勇敢无畏、惜时朴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愿社会涌现更多的“鲁迅”流传百世,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