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推荐12篇)

2023-02-24 11:48: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雪地里的小画家(推荐12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竹字头)

2.会认9个生字。

3.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竹字头。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笔、竹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围绕着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最后归纳出2个问题:①谁是?②它们都画了什么?

板书:

谁?画了什么?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及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听听小伙伴读音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要求准确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三、认读生字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读生字和会认字。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做音节和汉字找朋友游戏。巩固字音。

四、识记字形,了解字意。

1.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字形。通过组词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2.四个人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比比谁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好!

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叶:左右结构,用学过的数字“十”加上一个口字就是叶,竹叶,树叶,黄叶。

加:左右结构,左边是力字,右边加一个口就是加。或用“十”字,把右边“十”去掉,左边加上“力”字。加法,参加。我喜欢参加学校的舞蹈班。

马:用熟字去掉两笔的方法记忆字形。“鸟”字去掉第一笔撇和第三笔点,再把第二笔“横折钩”改成“横折”,就是“马”字。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马: 3笔。组词:马车,小马。

用:用学过的熟字“月”记,“月”字加一笔“竖”就是“用”字。不用,用心,用力。

牙: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牙: 。牙齿,上牙、下牙。

竹:用数笔画方法记。竹: 出示“ ”告诉学生是竹字头,让学生观察“竹”字与“竹字头”有什么不一样?竹子。

笔: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铅笔、笔尖、毛笔。让学生想象毛笔是用什么做成的。(出示毛笔实物)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生字的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中田格内描红。

3.在学生描字的基础上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4.在学生说位置的基础上,在书上把8个字试着写一遍。教师巡视辅导。

5.学生提出难写的“竹”、“笔”两个字教师范写。

6.学生独立写。

7.进行评改。展示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六、教师小结:

附:板书设计

15

谁?画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小鸡、小鸡、小狗、小马这四种小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种小动物的特点。

2.本课背诵有难度,老师重点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及竹字头。

2.复习要求会认的8个生字。

二、创设情境,感知“小画家”是谁?

1.教师出示电脑课件“雪地背景图”加上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冬天到了,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雪,地上、树上、房上全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整个大地像铺上了白地毯。这天我还邀请来了一些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看看它们是谁呀!教师点击鼠标,电脑屏幕依次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图。教师接着说:“它们可是了不起的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生读课文。

三、借助课件,感悟“小画家”作画。

1.在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演示课件:鼠标点击小鸡,小鸡在雪地里走,脚下留下小鸡的脚印(竹叶):鼠标点击小狗,小狗在雪地上走留下(梅花);小鸭小马在雪地上走留下(枫叶和月牙)这样的脚印。

2.提问: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会画什么呢?请同学看大屏幕说一说。

3.让学生观察大屏幕,理解“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指的是什么/

“竹叶”是竹子上面的叶子,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这里指小鸡的爪子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也说明了小鸡爪子的形状。

“梅花”,冬天开放,梅花是由几个花瓣组成的。这里指小狗的脚印像梅花。

“枫叶”是一种枫树的叶子,出示枫叶实物让大家看枫叶的形状。

“月牙”这里是说小马的脚是月牙形状的。

4.出示电脑课件:

(1)出示:四种小动物和一些小动物们的脚印

(2)请同学操作电脑鼠标,把小动物的脚印用鼠标拖动到小动物下。如果摆得不对,脚印还回到原位。

5.学生看大屏幕说说它们会画什么?

四、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感悟。

1.尝试性朗读。

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提示注意第一句的感叹号,要读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四个并列的小分句,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2.老师用问题提示引读。

(1)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谁?学生读:“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谁;怎么画画?学生读:“小鸡画竹叶,……几步就成一幅画”。谁没有参加?他在洞里睡觉啦!

(2)提问:青蛙为什么大白天在家里睡觉呢?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联系已有知识,动脑筋思考后得知青蛙一到冬天,不吃不喝地睡在洞里叫冬眠。

3.分角色朗读。

女同学读一二五六句,男同学读第三、四句。

4.全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动手画画,感知“小画家”的作品。

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下“小画家”的作品。

小鸡会画(竹叶),小鸭会画(枫叶 ),小狗会画(梅花)小马会画(月牙)

2.不会画的学生可以完成课后练习3连一连,读一读。

六、以“课件”为凭借,指导背诵。

七、延伸扩展:

启发学生思考:(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什么样的作品呢?(2)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附:板书设计

15

小鸭 小鸡 小马 小狗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竹字头)

2.会认9个生字。

3.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竹字头。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笔、竹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围绕着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最后归纳出2个问题:①谁是?②它们都画了什么?

板书:

谁?画了什么?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及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听听小伙伴读音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要求准确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三、认读生字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读生字和会认字。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做音节和汉字找朋友游戏。巩固字音。

四、识记字形,了解字意。

1.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字形。通过组词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2.四个人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比比谁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好!

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叶:左右结构,用学过的数字“十”加上一个口字就是叶,竹叶,树叶,黄叶。

加:左右结构,左边是力字,右边加一个口就是加。或用“十”字,把右边“十”去掉,左边加上“力”字。加法,参加。我喜欢参加学校的舞蹈班。

马:用熟字去掉两笔的方法记忆字形。“鸟”字去掉第一笔撇和第三笔点,再把第二笔“横折钩”改成“横折”,就是“马”字。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马: 3笔。组词:马车,小马。

用:用学过的熟字“月”记,“月”字加一笔“竖”就是“用”字。不用,用心,用力。

牙: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牙: 。牙齿,上牙、下牙。

竹:用数笔画方法记。竹: 出示“ ”告诉学生是竹字头,让学生观察“竹”字与“竹字头”有什么不一样?竹子。

笔: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铅笔、笔尖、毛笔。让学生想象毛笔是用什么做成的。(出示毛笔实物)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生字的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中田格内描红。

3.在学生描字的基础上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4.在学生说位置的基础上,在书上把8个字试着写一遍。教师巡视辅导。

5.学生提出难写的“竹”、“笔”两个字教师范写。

6.学生独立写。

7.进行评改。展示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六、教师小结:

附:板书设计

15

谁?画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小鸡、小鸡、小狗、小马这四种小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种小动物的特点。

2.本课背诵有难度,老师重点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及竹字头。

2.复习要求会认的8个生字。

二、创设情境,感知“小画家”是谁?

1.教师出示电脑课件“雪地背景图”加上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冬天到了,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雪,地上、树上、房上全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整个大地像铺上了白地毯。这天我还邀请来了一些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看看它们是谁呀!教师点击鼠标,电脑屏幕依次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图。教师接着说:“它们可是了不起的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生读课文。

三、借助课件,感悟“小画家”作画。

1.在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演示课件:鼠标点击小鸡,小鸡在雪地里走,脚下留下小鸡的脚印(竹叶):鼠标点击小狗,小狗在雪地上走留下(梅花);小鸭小马在雪地上走留下(枫叶和月牙)这样的脚印。

2.提问: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会画什么呢?请同学看大屏幕说一说。

3.让学生观察大屏幕,理解“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指的是什么/

“竹叶”是竹子上面的叶子,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这里指小鸡的爪子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也说明了小鸡爪子的形状。

“梅花”,冬天开放,梅花是由几个花瓣组成的。这里指小狗的脚印像梅花。

“枫叶”是一种枫树的叶子,出示枫叶实物让大家看枫叶的形状。

“月牙”这里是说小马的脚是月牙形状的。

4.出示电脑课件:

(1)出示:四种小动物和一些小动物们的脚印

(2)请同学操作电脑鼠标,把小动物的脚印用鼠标拖动到小动物下。如果摆得不对,脚印还回到原位。

5.学生看大屏幕说说它们会画什么?

四、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感悟。

1.尝试性朗读。

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提示注意第一句的感叹号,要读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四个并列的小分句,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2.老师用问题提示引读。

(1)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谁?学生读:“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谁;怎么画画?学生读:“小鸡画竹叶,……几步就成一幅画”。谁没有参加?他在洞里睡觉啦!

(2)提问:青蛙为什么大白天在家里睡觉呢?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联系已有知识,动脑筋思考后得知青蛙一到冬天,不吃不喝地睡在洞里叫冬眠。

3.分角色朗读。

女同学读一二五六句,男同学读第三、四句。

4.全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动手画画,感知“小画家”的作品。

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下“小画家”的作品。

小鸡会画(竹叶),小鸭会画(枫叶 ),小狗会画(梅花)小马会画(月牙)

2.不会画的学生可以完成课后练习3连一连,读一读。

六、以“课件”为凭借,指导背诵。

七、延伸扩展:

启发学生思考:(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什么样的作品呢?(2)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附:板书设计

15

小鸭 小鸡 小马 小狗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竹字头)

2.会认9个生字。

3.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竹字头。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笔、竹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围绕着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最后归纳出2个问题:①谁是?②它们都画了什么?

板书:

谁?画了什么?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及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听听小伙伴读音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要求准确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三、认读生字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读生字和会认字。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做音节和汉字找朋友游戏。巩固字音。

四、识记字形,了解字意。

1.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字形。通过组词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2.四个人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比比谁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好!

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叶:左右结构,用学过的数字“十”加上一个口字就是叶,竹叶,树叶,黄叶。

加:左右结构,左边是力字,右边加一个口就是加。或用“十”字,把右边“十”去掉,左边加上“力”字。加法,参加。我喜欢参加学校的舞蹈班。

马:用熟字去掉两笔的方法记忆字形。“鸟”字去掉第一笔撇和第三笔点,再把第二笔“横折钩”改成“横折”,就是“马”字。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马: 3笔。组词:马车,小马。

用:用学过的熟字“月”记,“月”字加一笔“竖”就是“用”字。不用,用心,用力。

牙: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牙: 。牙齿,上牙、下牙。

竹:用数笔画方法记。竹: 出示“ ”告诉学生是竹字头,让学生观察“竹”字与“竹字头”有什么不一样?竹子。

笔: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铅笔、笔尖、毛笔。让学生想象毛笔是用什么做成的。(出示毛笔实物)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生字的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中田格内描红。

3.在学生描字的基础上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4.在学生说位置的基础上,在书上把8个字试着写一遍。教师巡视辅导。

5.学生提出难写的“竹”、“笔”两个字教师范写。

6.学生独立写。

7.进行评改。展示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六、教师小结:

附:板书设计

15

谁?画了什么?

第 1 2 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小鸡、小鸡、小狗、小马这四种小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种小动物的特点。

2.本课背诵有难度,老师重点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及竹字头。

2.复习要求会认的8个生字。

二、创设情境,感知“小画家”是谁?

1.教师出示电脑课件“雪地背景图”加上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冬天到了,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雪,地上、树上、房上全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整个大地像铺上了白地毯。这天我还邀请来了一些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看看它们是谁呀!教师点击鼠标,电脑屏幕依次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图。教师接着说:“它们可是了不起的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生读课文。

三、借助课件,感悟“小画家”作画。

1.在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演示课件:鼠标点击小鸡,小鸡在雪地里走,脚下留下小鸡的脚印(竹叶):鼠标点击小狗,小狗在雪地上走留下(梅花);小鸭小马在雪地上走留下(枫叶和月牙)这样的脚印。

2.提问: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会画什么呢?请同学看大屏幕说一说。

3.让学生观察大屏幕,理解“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指的是什么/

“竹叶”是竹子上面的叶子,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这里指小鸡的爪子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也说明了小鸡爪子的形状。

“梅花”,冬天开放,梅花是由几个花瓣组成的。这里指小狗的脚印像梅花。

“枫叶”是一种枫树的叶子,出示枫叶实物让大家看枫叶的形状。

“月牙”这里是说小马的脚是月牙形状的。

4.出示电脑课件:

(1)出示:四种小动物和一些小动物们的脚印

(2)请同学操作电脑鼠标,把小动物的脚印用鼠标拖动到小动物下。如果摆得不对,脚印还回到原位。

5.学生看大屏幕说说它们会画什么?

四、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感悟。

1.尝试性朗读。

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提示注意第一句的感叹号,要读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四个并列的小分句,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2.老师用问题提示引读。

(1)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谁?学生读:“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谁;怎么画画?学生读:“小鸡画竹叶,……几步就成一幅画”。谁没有参加?他在洞里睡觉啦!

(2)提问:青蛙为什么大白天在家里睡觉呢?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联系已有知识,动脑筋思考后得知青蛙一到冬天,不吃不喝地睡在洞里叫冬眠。

3.分角色朗读。

女同学读一二五六句,男同学读第三、四句。

4.全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动手画画,感知“小画家”的作品。

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下“小画家”的作品。

小鸡会画(竹叶),小鸭会画(枫叶 ),小狗会画(梅花)小马会画(月牙)

2.不会画的学生可以完成课后练习3连一连,读一读。

六、以“课件”为凭借,指导背诵。

七、延伸扩展:

启发学生思考:(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什么样的作品呢?(2)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附:板书设计

15

小鸭 小鸡 小马 小狗

第 1 2 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竹字头)

2.会认9个生字。

3.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竹字头。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笔、竹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围绕着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最后归纳出2个问题:①谁是?②它们都画了什么?

板书:

谁?画了什么?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及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听听小伙伴读音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要求准确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三、认读生字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读生字和会认字。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做音节和汉字找朋友游戏。巩固字音。

四、识记字形,了解字意。

1.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字形。通过组词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2.四个人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比比谁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好!

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叶:左右结构,用学过的数字“十”加上一个口字就是叶,竹叶,树叶,黄叶。

加:左右结构,左边是力字,右边加一个口就是加。或用“十”字,把右边“十”去掉,左边加上“力”字。加法,参加。我喜欢参加学校的舞蹈班。

马:用熟字去掉两笔的方法记忆字形。“鸟”字去掉第一笔撇和第三笔点,再把第二笔“横折钩”改成“横折”,就是“马”字。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马: 3笔。组词:马车,小马。

用:用学过的熟字“月”记,“月”字加一笔“竖”就是“用”字。不用,用心,用力。

牙: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牙: 。牙齿,上牙、下牙。

竹:用数笔画方法记。竹: 出示“ ”告诉学生是竹字头,让学生观察“竹”字与“竹字头”有什么不一样?竹子。

笔: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铅笔、笔尖、毛笔。让学生想象毛笔是用什么做成的。(出示毛笔实物)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生字的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中田格内描红。

3.在学生描字的基础上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4.在学生说位置的基础上,在书上把8个字试着写一遍。教师巡视辅导。

5.学生提出难写的“竹”、“笔”两个字教师范写。

6.学生独立写。

7.进行评改。展示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六、教师小结:

附:板书设计

15

谁?画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小鸡、小鸡、小狗、小马这四种小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种小动物的特点。

2.本课背诵有难度,老师重点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及竹字头。

2.复习要求会认的8个生字。

二、创设情境,感知“小画家”是谁?

1.教师出示电脑课件“雪地背景图”加上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冬天到了,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雪,地上、树上、房上全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整个大地像铺上了白地毯。这天我还邀请来了一些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看看它们是谁呀!教师点击鼠标,电脑屏幕依次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图。教师接着说:“它们可是了不起的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生读课文。

三、借助课件,感悟“小画家”作画。

1.在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演示课件:鼠标点击小鸡,小鸡在雪地里走,脚下留下小鸡的脚印(竹叶):鼠标点击小狗,小狗在雪地上走留下(梅花);小鸭小马在雪地上走留下(枫叶和月牙)这样的脚印。

2.提问: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会画什么呢?请同学看大屏幕说一说。

3.让学生观察大屏幕,理解“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指的是什么/

“竹叶”是竹子上面的叶子,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这里指小鸡的爪子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也说明了小鸡爪子的形状。

“梅花”,冬天开放,梅花是由几个花瓣组成的。这里指小狗的脚印像梅花。

“枫叶”是一种枫树的叶子,出示枫叶实物让大家看枫叶的形状。

“月牙”这里是说小马的脚是月牙形状的。

4.出示电脑课件:

(1)出示:四种小动物和一些小动物们的脚印

(2)请同学操作电脑鼠标,把小动物的脚印用鼠标拖动到小动物下。如果摆得不对,脚印还回到原位。

5.学生看大屏幕说说它们会画什么?

四、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感悟。

1.尝试性朗读。

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提示注意第一句的感叹号,要读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四个并列的小分句,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2.老师用问题提示引读。

(1)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谁?学生读:“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谁;怎么画画?学生读:“小鸡画竹叶,……几步就成一幅画”。谁没有参加?他在洞里睡觉啦!

(2)提问:青蛙为什么大白天在家里睡觉呢?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联系已有知识,动脑筋思考后得知青蛙一到冬天,不吃不喝地睡在洞里叫冬眠。

3.分角色朗读。

女同学读一二五六句,男同学读第三、四句。

4.全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动手画画,感知“小画家”的作品。

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下“小画家”的作品。

小鸡会画(竹叶),小鸭会画(枫叶 ),小狗会画(梅花)小马会画(月牙)

2.不会画的学生可以完成课后练习3连一连,读一读。

六、以“课件”为凭借,指导背诵。

七、延伸扩展:

启发学生思考:(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什么样的作品呢?(2)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附:板书设计

15

小鸭 小鸡 小马 小狗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5

背景知识

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

儿童诗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是儿童诗有别于成人诗的最显著的艺术特征,这首诗的作者程宏明是一个成人,但他仍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描写生活。

2、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为了与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法相适应,这首诗就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因此这篇课文十分符合《语文新课标》第四条教材编写建议:“选文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3、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韵律。这是由两方面的要求决定的;一是儿童诗语言的表达需要,即它必须是诗的语言;二是儿童诗还承担着语言训练的任务,即它必须规范、得体。文质优美,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学情分析

1、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朗朗上口的韵文,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学生一般比较喜欢读。

2、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大部分都是“高频字”,例如“啦、用、几、为、加”等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接触过,“认读障碍”不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防止“识字教学零起点”现象的发生,即预先假设所有学生都不认识这些字,要求所有学生统一经历教师设计的“识字步骤”。

3、在内容方面,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熟知,但与动物脚印之间的联系似乎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因此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加以启发引导。

教学理念

1、实现学问性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的重心转移:新课程强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教学实践,本课的教学就是要强调通过图画、表演、想像、朗读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体验的频度,加深学生体验的深度。尤其要强调让学生通过“朗读”这种语文形式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在与文本的直接接触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2、实现内容性知识向方法性知识的重心转移:“新课程标”明显提升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本课的教学志在让学生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的喜悦;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副画”;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动物冬眠情况和冬天更多的特点。后面的结果固然要紧,但“朗读、观察、讨论、查阅资料”等得出结果的方法和过程更是凸现在我们的教学视野之内。

3、实现学科性知识向综合性知识的重心转移:新课程标准倡导开展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体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本课的教学鼓励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到大自然中观察,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生字以及“虫、目”这2个偏旁,会写“几、用、鱼”3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的喜悦;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副画”;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动物冬眠情况和冬天更多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这种朗朗上口的儿童文学作品,愿意主动背诵;向往冬天,有一种要发现冬天更多秘密的迫切愿望,渴望到大雪纷飞的冬天,到雪地上去尽情地嬉戏、玩耍。

教学精彩片段设计

一、两个识字教学片段比较。

(一)

师:学习小组请注意了,这里有11个字,每位同学在小组内“骄傲”地读

一读自己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并且要读得响亮,让小组内的其它同学都能听清楚。

(生小组内学习)

师: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自己认识的字。

生:(上台带领大家读)

师:(生欲下)你是老师,你不抽查一下吗?

生:(抽查)

师:你是老师,学生读好了,你不评价一下吗?

生:(抽查并评价)

师:这么多字你们都认识了?我们没学过啊,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在KLOK里看到过这个“啦”。

生:我在爸爸吃的“洋参丸”里看到过这个“参”字。

生:我在背古诗的时候看到过“梅”字。

师:哪首诗?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师:是啊,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识字。

师:还有哪些同学,其中一些字不认识,请站起来。

(有个别学生学生站起来)

生:我发现所有的学习小组,都有同学全认识这些字,那么请学习小组内的同学相互帮助来识字。

生:(小组内学习)

(二)

师:同学们,是一首非常有趣的儿童诗,你们是希望老师一句一句教你们读呢?还是自己把它读会。

生:自己读。

师:老师非常欣赏你们的选择,你们自己试着读读看。

生:(自己读)

师: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碰到了“生字宝宝”,谁到黑板上来,把“生字宝宝”画出来?

生:(到黑板上画)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生字宝宝,怎么办呢?

生:可以读一读拼音。

师:借助拼音识字是个好办法,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生:可以问自己的同桌。

生:可以问老师。

师:老师要强调,当自己确实没有办法时,可以及时请教别人。但老师不喜欢,自己一点也不努力,马上就去麻烦别人。

……

师:下面同学们就以自己的方法去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吧!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

师:刚才很多同学在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宝宝下面划了线,现在如果认识了,就请上来把这条线给擦去。

师:既然都认识了,我就请一位同学读读这首儿童诗。

(指名读)

师:我还是不相信你们都会读(表情夸张),因为读整篇课文容易,读不出的字可以顺下去读。

师:这些词语谁会读。(老师把诗中的有些字擦去,剩下了一些词语和短句:下雪啦梅花几步青蛙为什么参加睡着)

(指名读)

师:如果谁能认得这些单个的字,那真叫有本事了。(老师把词语中的有些字擦去,留下单个的字:啦梅几蛙参加睡)

(指名读)

师:我不得不佩服你们,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认识了这么多“字”朋友。但是你们谁又能为这几个字找朋友呢?

(老师和学生玩起了“一字开花”游戏,例如让学生给“参”这个“花心”组词:“参加”、“参谋”等,学生每组一个词,老师就增加一个花瓣。

评析:

学生在学习生字时起点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学习这篇课文,甲同学面对的可能是生字表中列举的11个生字,乙同学面对的可能只有5个生字,因为其余他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已经认识了,而丙同学可能面对的是15个生字,因为有些字虽然已经学过,但他已经忘记了。第一个识字教学片段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甚至巧妙的利用这种差异,让学生互助识字,课堂识字效率就比较高,至于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这些字没教过你却已经认识了?”志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识字,例如看招牌识字,剪报识字等。

但是,第一个识字教学片段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即注重了识字的结果,却淡化了识字的过程,淡化了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识字主要以“听读”的方式实现的。而第二个识字教学片段在识字方法的指导上就比较注重,那种教学程序让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读拼音、问同桌、请教自己信得过的朋友、听读、查生字表、查认字表、猜一猜”等多种方式来认识“生字宝宝”。而且,第二个识字教学片段在识字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上也比较落实,即让学生识读单个的字,因为对字真正的认识应该是脱离具体语言情境的。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前面两个例子都是集中识字,有的老师要采用分散识字也当然可以;识字的程度也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定,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应具体对待。

二、一个阅读教学片段及变式

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

生:老师,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为什么会画画呢?

师:哎,这倒是个问题,但老师不回答。我要先看看大家课外收集的动物脚印。(老师在几天前就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将小动物的脚涂上墨汁,把它们的脚印印在白纸上。)

生:老师,这是我收集的小鸡的脚印。

师:谁能看着这个脚印说一句很美的话。

生:小鸡踩出来的脚印很有趣。

生:小鸡的脚印很可爱。

师:谁还能在这句话中加一个“像”字。

生:小鸡的脚印像竹叶。

……

生:老师,这是我收集的小狗的脚印。

师:谁继续用一句话描述这副画。

生:小狗的脚印像梅花。

生:小狗在白纸上踩了一朵梅花。

(继续用语言描述其它动物的脚印)

师:听说有同学把自己的手印、脚印也印在了纸上,让我们看看好吗?

生展示(学生笑)

师:你用手、脚画画的时候开心吗?(生答开心,笑)同学们别笑,真有画家有手画画呢,那叫指画。

师:对了,刚才你提了一个什么问题?(面向刚才提问的学生)

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为什么会画画呢?

师:这个问题你们现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既然明白了,那我们就来读读它们师怎么作画的。

生:(读)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副画。

评析及变式:

他们为什么能在雪地里画画?他们是怎么画画的?——这些在我们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对于缺乏相关生活经验的小朋友来说,却是需要探究才能得到答案的“为何”一类的问题。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建议教师用简笔画分别画出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脚印,再画上竹叶、梅花、枫叶合月牙图案,请学生观察,了解脚印与图案的相似之处,连线理解为什么称小动物们为小画家,最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笔画一画。上面这个课堂实录中的教师,由于在备课时已经“预测”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因此,他指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显得由为巧妙,具有艺术性。整个过程教师都没有作正面的解释性回答,而是让学生描述直观的自己收集的小动物的脚印,在言语实践中自然感悟问题的答案。

当然,一旦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问题就会五花八门,但学生的问题出来了,我们就必须重视,不能搪塞。因此,学生提的问题不同,教学过程就会有所改变,下面是对各类问题的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是谁?他们画了哪些画?——一年级的小朋友经常会问这些能在文章中直接寻找到答案的“是何”一类的问题。当学生问出这类问题时,教师最好温和地请他再读读想想,让他自问自答。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画画的时候高兴吗?——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千万不能简单化处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下雪天的“幸福生活”,从而进入“小画家”的情感世界。

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啦?哪些动物也会像小鸡、小狗一样,来雪地“画画”呢?(你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它们像什么?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啦?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动物?)——这是一类需要学生查找资料或者到生活中亲身观察以后才能获取答案的“为何”一类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肯定这些问题的价值,利用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并且把认识事物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

三、朗读、背诵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朗读时,要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读前两句可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了,你们怎么做的?由此想象出“小画家”们和我们一样兴奋地跑向雪地,边走边欢呼,朗读时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读第三句的四个分句语速可稍快,语调一起一伏,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画画场面。第四句要表现出“小画家”们的自豪感,突出“几步就成”这个词语。最后一句中“睡着啦”要读得轻松、稍慢,突出青蛙在冬眠呢。

当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趣味,例如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配着欢快的儿童舞曲读等等。

指导背诵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看着课件或者课文的插图来背诵;可以采用引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背诵,如:下雪啦,()。小鸡画竹叶,(),小鸭画枫叶,()。不用颜料()。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也可给学生一个顺序:“一群小画家来了——小画家们画画——青蛙呢。”

重要练习题举例

1、连一连,读一读

一群一副一只一片如果学生读出“一群可爱的小鸭,一副美丽的图画”

小狗小鸭枫叶图画等,教师要特别表扬。

小鸡小鸭小狗小马鼓励学生连好后创造性地有个性地读,例如“小鸡在

枫叶竹叶月牙梅花雪地上画竹叶”,“小鸡的脚印像竹叶”等。

2、读一读,继续往下说词语,看谁说得多。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动物类:小羊、白兔、松鼠等)

竹子、梅花、枫树……(植物类:白菜、桃花、樟树等)

篮球、乒乓……(体育器材类:足球、橄榄球等)

红色、绿色……(颜色类:黄色、紫色、蓝色等)

3、你能将下面的词语从新排列说一句话吗?相信你能做到!

(1)脚印小鸡像竹叶(小鸡的脚印像竹叶。)

(2)非常脚印小狗梅花像(小狗的脚印非常像梅花。)

(3)脚印枫叶像小鸭红红的(小鸭的脚印非常像红红的枫叶。)

(4)月牙在雪地小马留下脚印像(小马在雪地留下的脚印像月牙。)

4、做一做(课前)

你的家乡下雪吗?如果下雪,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吧!

你的家乡下雪吗?如果不下雪,就和小伙伴一起去收集雪景的图片吧!

不要要忘了,看了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哦!

5、玩一玩

小朋友,你听说过指画吗?就是用自己的手指来画画。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试

试看。对了,用手指画画之前,你可以请教你们学校的美术老师,她一定会给你很多建议的;画好之后,不妨向你的朋友说说,你画了什么。(如果有必要,可以插一两副指画作品)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6

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教学设计及评点

教学设计:叶彩琼评点:叶雅敏

教材简析: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16单元中的课文。课文讲的是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比脚印的事,全文共有六句话。讲的是在一个雪花飘飞的日子里,小马、小鸭、小鸡、小狗来到雪地里。他们观赏着各自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小鸡的脚印像一片片竹叶;小狗的脚印像一朵朵梅花;小鸭的脚印像一片片枫叶;小马的脚印像弯弯的月牙。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课文的14个生字。

3、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鸟、小鸡、小鸭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教学教程:

一、设情境,揭示课题。

歌曲导入。(欣赏《可爱的动物》,学生可随着音乐声,自由做动作)

师: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有些可爱的小动物不怕冷,纷纷来到了雪地上当起小画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他们画的画是什么样的?读了课文,你们就明白了。

点评:【导语的语言亲切而又简单,一开始就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物乐园中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

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六句话,请小朋友们按顺序读每一句话,再想想它的意思。

3、检查初读效果: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雪地上的小动物都画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小鸡画了────────”等句式说话。

根据回答,贴出(小鸟、竹叶、小狗、梅花、小鸭、枫叶、小马、月牙)的图片。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话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4、师:这些小动物画的画为什么会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

点评:【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用“小鸡画────────”的句式,说清课文大意,把感知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指导读第一句话。

(1)指名读第一句。

(出示本课插图)

(2)第二个“下雪啦”后面为什么用感叹号?

(3)指导读:你能同学们惊喜兴奋的心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自由读。)

2、指导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2)理解“小画家”指谁?

请同学到台上按顺序指出动物图片上的动物名称。

(3)指导读句子:你能把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齐读)

3.指导读第三句。

(1)自由读第三句,边读边想想每种动物画了什么。

(2)指名读

(3)指导读

①他们画了什么?你们见过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吗?谁能画给大家看一看。

请四名同学到黑板前画,跟小动物画的比一比。

②感悟句子:这些小动物还能画别的吗?

(学生说:不能,因为它们的脚趾各不相同,一种脚趾只能印一种脚印)。

③反复朗读句子。

4.指导朗读第四句。

(1)自由读第四句。

(2)指名读第四句。

5.指导读第五、六句。

(1)自由读

(2)感悟句子:在寒冷的冬天小动物们都不怕冷,跑到雪地上来玩。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觉呢?

(3)反复读句子

6.齐读课文。

点评:【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借助图片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按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四、复述课文

在情境中背诵。

教师提示:你们能看着图来给大家介绍是怎样画画的吗?

点评:【背诵、复述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本课设计不提背诵两字,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背诵,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五、识字训练

(1)小组内合作识字: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大家能不能自己学会记住它们?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哪个字你记住了,就把好办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2)交流识字:你记住了哪些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点评:【学生互相交流,能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识字。教师适时补充。】

六、总结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7

雪纯洁、晶莹,它是冬天的小精灵,也是大自然送给万物生灵的一份厚礼。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瞧,一群“小画家”走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没见青蛙?他正在睡觉呢!

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识字、写字和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指导学生读准“成、参、睡”,比较“成”“晨”的读音。认记字形以整体识记为主,也可鼓励学生利用熟字来记。通过“蛙”、“睡”,认识两个偏旁“虫”和“目”。

2?写字。

写“几、用、鱼”三个字,要提醒学生注意在田字格里居中安排。

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横折弯钩,起笔与撇的起笔相连。

用:外边的同字框大小适中,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第二笔横折的横压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

(二)朗读感悟

本课语言富有童趣,读起来趣味盎然。应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尽量避免朗读技巧的抽象指导。

1?可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的时候,看到地上一片洁白,你们的心情怎样,会到雪地上做什么?由此想象“小画家”们和我们一样兴奋地跑向雪地,边跑边欢呼,朗读时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2?学生展示读,注意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生动活泼的作画场面,“几步就成”的自豪感。最后一句中“睡着啦”要读得轻松,突出青蛙在冬眠呢。

3?在读通课文以后,也可以让学生演一演,选择一种小动物画一画,在活动中感悟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用欢快乐曲创造气氛,进行配乐朗读。

4?指导背诵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可采用引背的方式练习,如,下雪啦,。小鸡画竹叶,,小鸭画枫叶,。不用颜料。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也可给学生一个顺序:一群小画家来了──小画家们画画──青蛙呢。

(三)课后作业

课后“读读连连”既可以复习生字,又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此题可结合学习第三句时练一练,也可在指导背诵前练习。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做完之后互相交流。

(四)实践活动

1?了解哪些动物也会来雪地“画画”,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课上交流,并说出自己是从哪里了解的。

2?课外阅读富有童趣的韵文。

3?如果在下雪天上这一课更好,可以带领学生去雪地玩耍,亲自感受。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一)揭题激趣

1?看雪天的录像,教师导入:下雪啦!下雪啦!大树披着雪,房屋披着雪。雪天、雪地,好一个白雪世界!小朋友,厚厚的雪地在召唤着你,你最想做什么呢?

2?揭示课题,读好课题中的轻声。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语言的美。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并画出生字。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三)朗读感悟

1?学生分组朗读,反复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换读,互听互赏。

教师读时,学生认真听,可以模仿;学生读时,教师仔细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3?完成课后“读读连连”。再说说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在雪地里画画,画出来的是什么画,还知道什么动物也要冬眠。

(四)巩固积累

1?指导背诵。

2?巩固生字。

(五)指导写字

(六)实践活动

阅读有关动物的儿歌。

冬眠

某些动物,如,蛙、龟、蛇,在冬季寒冷、食物和水分缺乏的时候,卧在洞里不吃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再恢复正常的活动。蛙类是冷血动物,它本身的温度能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冬天,外界温度很低时,它的新陈代谢作用十分缓慢,处于休眠状态,所以虽然不吃不喝,也能够维持生命。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8

(第一册)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写课后第2题填空题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音、读成句。

(二)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认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是冬眠动物。

(四)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二)读懂课文内容,学会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板书:13

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把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

2.什么是画家?(绘画技艺很高的人)

3.课题讲的谁?(小画家)

4.什么地方的小画家?

师述:我们学学课文,看看这些是怎样画人的,都画了些什么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成句。(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说出每一句是第几行)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冬眠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好多个)

(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板书: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说出它们形状上的特点,说说它们的名称。看书上插图与图片比较,说说小画家们画得像不像。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依次问其他几个动物画的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垫像梅花,小鸭的脚趾间有蹼连着,印出样子像枫叶,小马的蹄印像月牙)

4.读第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小动物走过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们画的画。把它们各种形状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丽的画)(自己练说后,指名回答)

5.读第5、6两句话。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师述: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为了减少消耗,就卧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像睡觉一样,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再恢复正常活动。

(四)指导朗读。

师述: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自己练读后,指名读,找2~3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6个生字:画、叶、牙、用、笔、几,认识新偏旁“?”,竹字头。

(二)完成书后作业第2题。

(三)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学会6个生字。

1.画,hu4,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画,hu4,用部件加笔画方法记,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中间是“田”,下面是竖折、竖两笔,一共8笔)

(2)自己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

画家 图画 绘画 画报 笔画

2.叶,y8,读准字音,读词语:枫叶。

(1)识记字形。自学后提问。(略)

(2)口头组词语。

树叶 叶子 落叶 绿叶

3.牙,y8,拼读音节,读词语:月牙。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说。(用数笔画方法记,一笔横“一”,二笔竖折“”,三笔竖钩“”,四笔斜撇“牙”。一共4笔,月牙的“牙”)

(2)口头组词语。

月牙 牙齿

4.用,y^ng,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用,y^ng,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半包围结构,外面同字框,里面是横、横、竖。一共5笔。第一笔是竖撇)

(2)口头组词语。

用处 作用 用电 功用 费用

5.笔,b!,拼读音节,读词语:画笔。

(1)认识新偏旁“?”,竹字头。笔顺是撇(),横(?),点(),两边一样。

(2)识记字形。(笔,b!,上下结构,上面竹字头,下面“毛”字,一共10笔)

(3)口头组词语。

毛笔 钢笔 铅笔 画笔 笔记本

6.几,j!,拼读音节,读词语:几步。

自学字形。与“几”字有什么区别?“儿”第二笔是竖弯钩(乚),“几”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三)指导书写。

1.画:引导学生自己找准位置(整体部件),看教师范写字后,独立写字头。

2.叶、牙、用、几4个字方法同上。

提示:“用”第一笔是竖撇。

3.笔。

(1)整体位置:上小下大。

(2)部件位置:①竹字头上的两上“”在竖中线左右各一个,左边第二笔横尾压竖中线,右边第一笔撇尖压竖中线。②“毛”字第一笔从竹字头右边的“”撇点之间起笔,撇到横中线上。第二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其他写法同“毛”。

(四)指导背诵。

用填空法:

( )( )啦,( )( )啦!( )( )( )来了一群( )( )( )。小鸡画( )( ),小狗画( )( )。小鸭画( )( ),小马画( )( )。不用( )( )不用( ),几步就( )( )( )( )。( )( )为什么( )( )( )?它在( )( )睡着啦。

(五)巩固练习。

1.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1)小鸡会画( )( )。

(2)小狗会画( )( )。

(3)小鸭会画( )( )。

(4)小马会画( )( )。

(5)它们都是雪地里的( )( )( )。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口( ) ?( ) 冂( )

3.背诵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竹字头)

2.会认9个生字。

3.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竹字头。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笔、竹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围绕着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最后归纳出2个问题:①谁是?②它们都画了什么?

板书:谁?画了什么?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及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听听小伙伴读音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要求准确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三、认读生字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读生字和会认字。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做音节和汉字找朋友游戏。巩固字音。

四、识记字形,了解字意。

1.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字形。通过组词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2.四个人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比比谁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好!

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叶:左右结构,用学过的数字“十”加上一个口字就是叶,竹叶,树叶,黄叶。

加:左右结构,左边是力字,右边加一个口就是加。或用“十”字,把右边“十”去掉,左边加上“力”字。加法,参加。我喜欢参加学校的舞蹈班。

马:用熟字去掉两笔的方法记忆字形。“鸟”字去掉第一笔撇和第三笔点,再把第二笔“横折钩”改成“磺折”,就是“马”字。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马: 3笔。组词:马车,小马。

用:用学过的熟字“月”记,“月”字加一笔“竖”就是“用”字。不用,用心,用力。

牙: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牙: 。牙齿,上牙、下牙。

竹:用数笔画方法记。竹: 出示“ ”告诉学生是竹字头,让学生观察“竹”字与“竹字头”有什么不一样?竹子。

笔: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铅笔、笔尖、毛笔。让学生想象毛笔是用什么做成的。(出示毛笔实物)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先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生字的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中田格内描红。

3.在学生描字的基础上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4.在学生说位置的基础上,试着在书上把8个字试着写一遍。教师巡视辅导。

5.学生提出难写的“竹”、“笔”两个字教师范写。

6.学生独立写。

7.进行评改!展示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激发学生字字兴趣。

六、教师小结:

板书:

15

谁?画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小鸡、小鸡、小狗、小马这四种小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种小动物的特点。

2.本课背诵有难度,老师重点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及竹字头。

2.复习要求会认的8个生字。

二、创设情境,感知“小画家”是谁?

1.教师出示电脑课件“雪地背景图”加上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冬天到了,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雪,地上、树上、房上全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整个大地像铺上了白地毯。这天我还邀请来了一些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看看它们是谁呀!教师点击鼠标,电脑屏幕依次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图。教师接着说:“它们可是了不起的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生读课文。

三、借助课件,感悟“小画家”作画。

1.在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演示课件:鼠标点击小鸡,小鸡在雪地里走,脚下留下小鸡的脚印(竹叶):鼠标点击小狗,小狗在雪地上走留下(梅花);小鸭小马在雪地上走留下(枫叶和月牙)这样的脚印。

2.提问: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会画什么呢?请同学看大屏幕说一说。

3.让学生观察大屏幕,理解“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指的是什么?

“竹叶”是竹子上面的叶子,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这里指小鸡的爪子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也说明了小鸡爪子的形状。

“梅花”,冬天开放,梅花是由几个花瓣组成的。这里指小狗的脚印像梅花。

“枫叶”是一种枫树的叶子,出示枫叶实物让大家看枫叶的形状。

“月牙”这里是说小马的脚是月牙形状的。

4.出示电脑课件:

(1)出示:四种小动物和一些小动物们的脚印

(2)请同学操作电脑鼠标,把小动物的脚印用鼠标拖动到小动物下。如果摆得不对,脚印还回到原位。

5.学生看大屏幕说说它们会画什么?

四、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感悟。

1.尝试性朗读。

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提示注意第一句的感叹号,要读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四个并列的小分句,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2.老师用问题提示引读。

(1)下雪啦,下雪听!雪地里来了谁?学生读:“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谁;怎么画画?学生读:“小鸡画竹叶,……几步就成一幅画”。谁没有参加?他在洞里睡觉啦!

(2)提问;青蛙为什么大白天在家里睡觉呢?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联系已有知识,支脑筋思考后得知青蛙一到冬天,不吃不喝地睡在洞里叫冬眠。

3.分角色朗读。

女同学读一二五六句,男同学读第三、四句。

4.全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动手画画,感知“小画家”的作品。

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下“小画家”的作品。

小鸡会画(竹叶),小鸭会画(枫叶),小狗会画(梅花)小马会画(月牙)

2.不会画的学生可以完成课后练习3连一连,读一读。

六、以“课件”为凭借,指导背诵。

七、延伸扩展:

启发学生思考:(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什么样的作品呢?(2)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板书:

15

小鸭 小鸡 小马 小狗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10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第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自主识记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学习重点:

自主识记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通过朗读,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昨天晚上动物王国下了好大好大一场雪,早晨起来,开门一瞧,大地一片银白,就像盖了一床厚厚的棉被,小树也穿上暖和的白棉袄。你们想看吗?(出示雪景图)小动物们还进行了一场画画比赛呢,今天,老师把这幅画也带来了(出示动物脚印图)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进行一场雪地朗读比赛,看看谁能找出问题答案。

2.生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3.猜字谜:一块豆腐分四块,放在锅里盖上盖。(画)

4.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怎样能把课文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呢?请同学们听了好听的课文以后告诉老师答案。(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视频)

2.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3.检查生词(开火车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4.师:片片雪花都飘到老师的手上来了,雪花还悄悄地告诉老师,谁认识它和它的好朋友,并且告诉大家是怎么记住它的,雪花宝宝就跟谁回家(雪花生字回家游戏)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休息一下(播放音乐下雪图,生在老师的情景引导下睁开眼睛,)早上起来,睁开眼睛,打开窗户,一看:哇!下雪啦,下雪啦!

指导朗读(开心、高兴地读)

2. 师:细心的小朋友读课文时,谁发现一个奇怪的符号?(出示:!)

生:感叹号。

师:感叹号是问号和句号的兄弟,是标点符号大家庭里的又一名成员,也标志一句话的结束。聪明的小朋友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师:认识了感叹号,那么感叹号该怎么读?听老师读(师范读第一句,读出雪后喜悦的心情)。

生仿读。

3.师:这时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一群小画家指的是谁呀?

师:同学们刚才都用“参加”造句了,老师也想造一句:今天有一群老师在讲课。引导生纠正错误,理解“一群”含义,并造句。

4.师: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些什么?课文中是怎样连起来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句。

生读第三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四种图形,谁能认出它们是谁画的画?(出示实物投影:四种脚印)四位同学分别给四只动物贴图。

师:你们能不能按自己贴的图说一句话?

(引导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师:同学们平时画画用什么?小画家们用什么呢?

5.师:它们为什么能画出那么漂亮的图画呢?(因为小动物爪子形状就很好看,所以画出来的画就很漂亮。)

6..师: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上作画,怎么没有看见青蛙兄弟呀?它到哪去了?(睡觉去啦。)

师:那我们去叫醒它吧,让它出来画画?(青蛙冬眠了)。

师:青蛙是益虫,请小朋友们不要打扰它,让它好好睡觉吧,等到明年睡醒后,它还会帮我们捉害虫。

师生互读5、6句,同桌互读。

四.指导整体朗读

师:你想和谁挑战朗读,就去找他比赛吧(生自由找朋友读)

五.作业拓展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位雪地里的小画家,其实呀,每一种小动物都是一位小画家,今天放学后,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看看它会画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和青蛙兄一样冬眠?下节课上课前把你观察到的讲给其他同学听好吗?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11

教师姓名:刘春梅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学科课程:语文

课题名称:14、

第1册 第六单元 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案描述:

1、教学重点:学会本课8个一类字、认记一类字的字形,体会字义。

2、教学难点:字理识记“竹、马”

教案关键字:

1、激发情趣、予予认知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合作学习、理解创新

4、点拔巧练、积累应用

5、运用转换、形成能力

6、灵性培养、激励发展

教学目标:

1、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领读,使学生达到熟读背诵。

2、学会本课8个一类字,“竹、马”采用字理识字法。

3、学会两个新部首:鸟字旁、竹字头。

4、认读6个二类字。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8个一类字,认记一类字的字形,体会字义。

教学难点:

认记一类字的字形结构及体会字义。

教具准备:

1、与课文相符的电脑课件。

2、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活动卡片。

3、音乐《丁丁是个小画家》。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乐于认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冬天吗?(大屏幕显示冬天的美景)在这漫天飞雪的季节里,小动物们都跑到哪儿去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齐读课文。

(一)、听读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内容。

(二)、听师泛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

(三)、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学生自己练读课文,边读边用“O”画出一类字,用“Δ”画出二类字。(目的是采用定位识字)

(二)、指名到前面领读课文,检验学生的认读情况及标画对错。

(三)、1、师在课文中指认一类字。

2、开火车,认读卡片中的一类字。

三、合作学习,理解创新

(一)、怎样才能把这些字记住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学习。

1、“鸭”可用部件组合法识字,“甲”字加个“鸟”字就念“鸭”。板书鸟字旁,引出鸟字旁的字都与带羽毛的鸟类或家禽有关,从而进行字族文识字。

2、“甲”可用韵语识字,“田”下出头就念“甲”。“甲”的意思:①是硬的壳,如甲虫;②是第一,如甲乙丙丁、桂林山水甲天下。同时要区分形近字:田、甲、由、申。

3、“竹”可用字理识字。①大屏幕显示其演变过程:

→ → → 竹

②你知道竹子做的东西都有哪些吗?(毛笔、竹筐、竹筏、牙签等)③板

书竹字头(竹- )

4、“笔”可采用形象记忆法。拿出毛笔实物,笔杆是用竹子做成的,笔尖是用各种动物的毛做成的。

5、“甲、马、牙”是3个独体字,“马”可采用字理识字方法,让学生

观察想象来识记生字。“牙”可采用多种方法识记。学生书空“马、牙”笔顺,师板书“马、牙”笔顺。

6、“狗、什”可采用部件组合法识字。“什”字是多音字,也念“Shi”,是翘舌音。

(二)、反馈各小组的讨论学习情况,并予以激励性的评价。

四、点拨巧练,积累应用

到动物的脚印后面翻找课后练习一的由一类字组成的8个词语,谁找的快、读的准就把词语送给谁。(目的是复习巩固一类生词,同时积累词语)

课间操《丁丁是个小画家》

五、运用转换,形成能力

(一)、集中认读二类字。

(二)、完成课后练习二读一读。大屏幕显示事物,学生读出事物名称。(目的是复习二类字,巩固一类字,同时积累词语)

六、灵性培养,激励发展

(一)、黑板上这些脚印都是谁画的呢?请同学们帮助它们找到主人,并讲讲它们的脚印像什么?(贴上活动卡片像)

(二)、感情朗读课文,能背下来的可以站起来。

(三)、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讲其它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查阅资料“还有哪些动物冬眠”。

板书设计:

14、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它躲在洞里睡着啦。

竹 狗 鸭 笔 马 牙

作者简介:刘春梅,1994年参加工作,一直承担语文、数学双科教学,自参加工作以来曾被评为为省教学能手优质课,市优秀公开课教师,被龙潭区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雪地里的小画家 篇12

------------------------------------------------------------

张广祥主页中华语文网

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教学设计及评点

教学设计:叶彩琼评点:叶雅敏

教材简析: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16单元中的课文。课文讲的是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比脚印的事,全文共有六句话。讲的是在一个雪花飘飞的日子里,小马、小鸭、小鸡、小狗来到雪地里。他们观赏着各自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小鸡的脚印像一片片竹叶;小狗的脚印像一朵朵梅花;小鸭的脚印像一片片枫叶;小马的脚印像弯弯的月牙。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课文的14个生字。

3、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鸟、小鸡、小鸭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教学教程:

一、设情境,揭示课题。

歌曲导入。(欣赏《可爱的动物》,学生可随着音乐声,自由做动作)

师: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有些可爱的小动物不怕冷,纷纷来到了雪地上当起小画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他们画的画是什么样的?读了课文,你们就明白了。

点评:【导语的语言亲切而又简单,一开始就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物乐园中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

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六句话,请小朋友们按顺序读每一句话,再想想它的意思。

3、检查初读效果: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雪地上的小动物都画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小鸡画了────────”等句式说话。

根据回答,贴出(小鸟、竹叶、小狗、梅花、小鸭、枫叶、小马、月牙)的图片。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话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4、师:这些小动物画的画为什么会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

点评:【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用“小鸡画────────”的句式,说清课文大意,把感知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指导读第一句话。

(1)指名读第一句。

(出示本课插图)

(2)第二个“下雪啦”后面为什么用感叹号?

(3)指导读:你能同学们惊喜兴奋的心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自由读。)

2、指导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2)理解“小画家”指谁?

请同学到台上按顺序指出动物图片上的动物名称。

(3)指导读句子:你能把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齐读)

3.指导读第三句。

(1)自由读第三句,边读边想想每种动物画了什么。

(2)指名读

(3)指导读

①他们画了什么?你们见过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吗?谁能画给大家看一看。

请四名同学到黑板前画,跟小动物画的比一比。

②感悟句子:这些小动物还能画别的吗?

(学生说:不能,因为它们的脚趾各不相同,一种脚趾只能印一种脚印)。

③反复朗读句子。

4.指导朗读第四句。

(1)自由读第四句。

(2)指名读第四句。

5.指导读第五、六句。

(1)自由读

(2)感悟句子:在寒冷的冬天小动物们都不怕冷,跑到雪地上来玩。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觉呢?

(3)反复读句子

6.齐读课文。

点评:【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借助图片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按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四、复述课文

在情境中背诵。

教师提示:你们能看着图来给大家介绍是怎样画画的吗?

点评:【背诵、复述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本课设计不提背诵两字,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背诵,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五、识字训练

(1)小组内合作识字: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大家能不能自己学会记住它们?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哪个字你记住了,就把好办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2)交流识字:你记住了哪些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点评:【学生互相交流,能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识字。教师适时补充。】

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