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推荐16篇)

2023-03-04 18:46: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推荐16篇)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故事人物对话。

2、学习懂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吸了口凉气”和“善跑”的意思和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相关课件。

2、词语卡片。

3、小青蛙、松鼠和高山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凉气失望石阶不知不觉

草丛到达展现一级一级

师:你还记得这些词语吗?请你看清字形,默记字音,你肯定能和他们交上朋友。

(1)、出示词语卡片。

(2)、默读、开火车读。

二、精读感悟。

(一)、1-3小节。

1、揭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青蛙看海》,我们要跟小青蛙一起去看大海。

师:你看到过大海吗?你觉得大海怎样?

生:我去过海边;我从电视里看见过大海;我在书上见过大海的图。

生:大海很美,很辽阔,一望无边,碧蓝碧蓝的。

2、出示山的画面。

师:有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海(贴上青蛙),可惜美丽的大海被一座山挡住了。

师:这座山怎样?

生:高大的山,雄伟的山。

师:这山的确是高耸入云。

师:这么高的山挡在了小青蛙的面前,小青蛙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呢?

师:这时一只苍鹰扇动着有力的翅膀飞来了,(贴出苍鹰)。它会对青蛙说什么?

3、读第一小节。

师:请你打开课本,轻声读读第一小节。

生:苍鹰说: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师:苍鹰觉得看大海容易吗?为什么?

生;它会觉得很容易。

师:那么苍鹰会怎样对小青蛙说这句话呢?

师:嗯,飞上这么高的山,对苍鹰来说真是太容易了!

2、读第二节。

师;可小青蛙听了它的话又说了些什么?自己读读第二小节。

生:“天哪,这么高的山!……”

师:你知道吸了口凉气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模仿着青蛙的样子,“吸一口凉气”,再读一读吗?你也来学着读一读。

师:你们从青蛙的话中听出了什么?

生:我不知道能不能登上山顶。

生:我没有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善跑的长腿,我还能去看海吗?

师:谁有善跑的长腿?

生:鹿,豹,羊。

师:青蛙跟这些动物一比,它真的非常担心,所以它不由得吸了口凉气,我们一起来把它读得更好些!

3、引读第三节。

师:“是啊,这山是太高了,……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那走苍鹰)你明白苍鹰说的意思吗?

生:苍鹰说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大海。如果不登上山顶就看不到大海。

师:苍鹰说的对呀!

4、分角色读。

师:请一人做青蛙,大家做苍鹰,和老师一起读好1-3小节。

(二)、4-10小节。

师:正当小青蛙十分失望的时候,从树上跳下来一只小松鼠,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1、专心地读4-10节,想一想: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小青蛙的?

生:小松鼠让青蛙一级一级地跳石阶。

师:跳上这一级一级的石阶对青蛙来说难吗?(不难)

师:这一级一级的石阶连起来却是一条通往山顶的路,可以看到大海呀。

师:这时的小青蛙心里会想什么?

师:这只小青蛙多么有信心呀!

2、和同桌两人分角色读好4-10小节松鼠和青蛙的对话。

师:我们请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来读一读。

评: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青蛙?和一只怎样的松鼠?(松鼠)

3、演一演。

师:多么可爱的松鼠,多么勇敢的青蛙,你们愿意给大家演一演吗?先和同桌的小伙伴练一练。

师:你真棒!(第一组)

生:我想对他们说……

师:老师想邀请一只小青蛙和我一起演。

对青蛙:小青蛙你能坚持下去吗?再来,再来,往上,往上。

师:让我们一起做小青蛙跳起来,“一级、一级、又一级、再跳、再跳、……

3、师:好,你们一定能看到大海的。

师:小青蛙们现在你们想说什么?

(三)、11节。

1、齐读11节。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11节,再来感受一下它们登山的过程。。

2、看海的愿望,鼓舞着小青蛙克服困难,一级一级地跳啊,跳啊,不知不觉小青蛙已跳完了石阶,来到了山顶,看到了大海!

师: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面前。

3、看大海的录象。

师:看,这就是大海!

4、此刻,小青蛙他们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同桌两人互相说说。

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小青蛙虽然没有有力的翅膀,善跑的长腿,但是他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这才是世上最宝贵的东西。

6、师:如果我们能用这种精神来写字,你肯定能成为写字能手。

三、写字指导。

吸、级

师:观察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师:怎样写好吸?

师:横折折撇一笔写成,第二折很短。(范写)

师:“级”字要注意左右等宽,用同样的方法写好“级”。

师:拿笔坐正三个一,头正身直肩要宽。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2

一.导入

师:(放音乐)听到什么?揭题[青蛙],你们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

生:略

述:它们生活在哪里,就看到哪里的景色,它们看到小池、湖泊、稻田。可从没看过大海。有一只住在湖泊边的小青蛙,它非常想看大海。[看海]。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那我们来读这个故事。

二、理清文章脉络。

(一读)

师: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

生:读故事

师:青蛙看到了大海了吗?它在哪儿看到的?

生:湖边的青蛙在山顶上看到了大海。

师:如果把湖、山、大海在黑板上画出来,你们看它们各画在哪儿呢?

(一生上黑板指方位。师画湖、山、海。贴青蛙)

师:这个故事中,除了有青蛙,还有?(贴图)它们在青蛙能不能看到大海这个问题上看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

(二读)

师:它们各有什么看法呢?再读读课文,不仅要了解看法,还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检查读书情况:指读(随机)

师:它们各有什么看法?

生:[看不到][看不到][一定能看到]

三、学习课文第1段

师:述:课文是怎么告诉我们苍鹰和青蛙的这种看法的呢?自己读读苍鹰和青蛙的活动?一会儿,老师要从你们的读中听出它们的看法来。自读。

检查指导朗读。指读1-4节。

第一自然段.师:登山容易吗?△谁容易?(苍鹰)

第二自然段.师:山高吗?△怎么上得去呢?就是——(上不去)。

第三自然段.师:山高吗?△哪儿看出?--“是”。对连苍鹰都认为这山高。怎么能看到?就是指——

第四自然段.师:青蛙为什么失望?

生:①鹰飞走了,②自己没有…翅膀③山太高了。④很想看大海的愿望不能实现了。

师:读这句,(读后小结)读出了苍鹰和青蛙在青蛙看海问题上的看法。

师生合作读书,师:下面老师和你们一起把苍蝇和青蛙的活动连起来读一读。

四、学习课文第2段

师:松鼠的看法完全不同。它认为青蛙----一定能看到大海。青蛙确实看到了大海,当然,这是在松鼠的帮助下。(贴松鼠)(松鼠就是让它“跳”“台阶”。)

师:下面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松鼠和青蛙的活动。看看松鼠是怎么帮助青蛙登山的?

①自读。△读完了?△读出感情啦?△读出什么感情了?△这部分中感情很丰富,有变化。你们都读出来了吗?再读读吧!

②再读(自读、同座位分角色读)

③指名分角色读:松鼠、青蛙。其它叙述部分。

重点指导第11段的学习。

师:登山容易吗?-不容易。出?第11段。谁能读出不容易。自读指路:

师:怎么这里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台阶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句子。

这两个句子中都有“不知不觉”?比较一下。

(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台阶……)

(星期天,我想去书店买书,可不知不觉到了学校。)

①行动与目的不符。无意中进行的,注意力不集中。

②有目标的。但出于太投入,注意力太集中,完全沉浸在跳台阶中,没有注意山有多高,已经忘我了。

师:小小的青蛙竟然能跳到山顶。你看到了它们的成绩,想起什么?

师:青蛙原来会跳吗?(会)这是它自身的条件。(板书:自身条件)

师:山上原来有台阶吗?(有)原有(板书:自然条件)

师:青蛙会跳,山上有台阶。这两个条件原先就存在,那为什么青蛙在遇到松鼠之前?不能登上山顶呢?好好想想。

师:还不知道用跳台阶的方法。①它不会利用自身条件和自然条件

师:松鼠到底给了青蛙什么帮助?

生:①教了这登山的方法②帮助它找可利用条件③陪伴它实践④鼓励它给?)

师:总结:青蛙就是在松鼠的帮助下,充分利用了自身条件和自然条件照样不怕?勇往直前,才登上了山顶。人也是这样,会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人才是聪明人。才是有毅力的人,这样的人才可以在逆境中求生存,可以化险为夷。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创造出奇迹。看,奇迹发生了。五、最后一段。

师:读“啊!”感叹什么?

生:(……)

述:感叹众多,有激动,兴奋,感激,满足,赞叹百感交集汇在一个字上“啊”!

师:青蛙经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你们有愿望想实现吗?那该怎么办呢?想想?

生:(略)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3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第9课《青蛙看海》。《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在苍鹰的指引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虽然这篇文章文字表面浅显易懂,但文字中所蕴含的道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却是深厚的。这也正是二年级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二年级学生理解水平还很有限,读了课文学生能够体会山高,但是与小青蛙爬山难却联系不起来。因此我在课前先让学生尝试跳台阶,感受小青蛙爬山的不易。从真实的体验中让学生领悟文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青蛙为什么能看到海的原因,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中我以青蛙心情的变化为主线:苍鹰的指引让青蛙看到了目标,可是山是那么高,青蛙失去了信心,感到非常失望;松鼠的出现和鼓励却给青蛙带来了希望;在松鼠的指引和陪伴下,青蛙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最终实现了看海的愿望。

本课着重要达成的目标是:通过朗读、表演来体验青蛙登山看海那么艰辛,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二、 说教学流程

一、板画体验,感受山高。

(板画:高山)这高山,对于小青蛙来说,确实是高不可攀。体会山高其实也是让学生看到青蛙登山的艰难。教学中我就抓住“天哪,这么高的山!”这一句话让学生反复朗读,由此感悟青蛙惊讶、害怕、担心的心理。让学生用动作来演示一下“吸了口凉气”来帮助学生体会青蛙的忧愁与无奈,让学生真切的了解青蛙当时的心情——失望。

二、实践体验,突破难点。

就在青蛙深感失望的时候,松鼠出现了,在松鼠的鼓励与陪伴下,青蛙经历了看到海的辛苦,为了让学生也能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我从四个方面着手的:

第一、 生活体验。 课前先让学生尝试跳台阶,感受小青蛙登山的不易。

第二、 情景体验。 把课前的体验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跟着青蛙一起来跳一跳,我们跳78下,如果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之所以让他们跳78下,一是让他们感受跳一下两下是容易的,但是要跳那么多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二是因为我们学校教学楼一共有78个楼梯,刚才只不过跳了教学楼的四层楼那么高,跟直插云霄的山相比,青蛙还要跳好长时间呢。这样以表演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切地体会青蛙为了看海付出的努力。

第三、 文字体验。在学生有所感受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出示课文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好这一自然段。理解“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渴了……”等词句的含义。从文字中加深学生的体验。

第四、 动画体验。 课件欣赏小青蛙和松鼠登山的动画。将课文内容以动画的形式显现于学生面前,生动形象的画面使他们深深记住课文内容。再次深切的感受小青蛙坚持不懈的登山看海精神。

三、创设情境,升华体验。

以“小乌龟也想去看海,可它一想到路途中会遇到那么多困难,有点退缩了。”为题,让学生用一句话来鼓励鼓励小乌龟。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迁移训练,促使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让文中所蕴涵的道理在学生心中得到升华。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4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14

执教《青蛙看海》有感

《青蛙看海》是国标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知识特点,在教学时采用创设情境、感悟体验、培养多元智能的教学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创设情境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学生真切的感受。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在教学《青蛙看海》第二课时的一开始,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我出示一张美丽的大海图。这时我问学生:“这是哪儿?你看见了什么?”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到了画面上,看着美丽的图画,听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一下子被带到了遥远的海边,看到了汹涌澎湃的大海,听到了大海的拍岸声,闻到了大海那略带咸的气息。这时老师再把青蛙想看海而被大山挡住了去路的难题推给学生,给学生们一个自由想象、思考的空间。这样做即缩短了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引起了儿童对课文中有关事件的关注,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也随之而敏锐起来。

2、发挥角色效应,让学生主动入情入境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担任童话角色、向往角色、或身边角色,在这样的情境中,儿童对教材中的角色的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

在教学第四到第十自然段的时候,我放了“小松鼠和小青蛙登山“的动画,然后问:“这只小松鼠,小青蛙可爱吗?你们能不能把这么可爱的小青蛙小松鼠表演出来呀?”学生的表演欲望被激起来了,情不自禁地按自己表演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去表白,去操作,去裁决,合情合理的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

在指导对话中我经常试着把学生推向文中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表现。如一个学生在扮演青蛙时很随意的读:“是啊。可是山太高了,我上不去。”我没有先指出他的缺点,而是说:“现在你是谁?”学生回答:“我是小青蛙。”教师再引导:“你这只小青蛙真神气。不过你刚才看见大山还害怕得吸了口凉气,现在老师听你读后好像觉得你这只小青蛙很有信心爬上这座高山似的。你能再读一遍吗?”这样,学生即知道了该怎么读好、演好小青蛙,又减少了他们的挫折感,从而激发起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

3、创设情境,传达真情

儿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活的,一旦他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教学就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们情感所驱动的主动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到第十自然段小青蛙和小松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爬上了山顶后,我问:“小青蛙,小松鼠到了山顶心情怎样?”学生齐答:“高兴。”教师伺机说:“那么我们一起来做小青蛙、小松鼠来读读这句话吧。”学生马上读出了兴高采烈的样子。然后,教师出示小松鼠、小青蛙爬上山顶的图片,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教师富有激情的引导:“现在你们就是小青蛙,小松鼠,你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爬上了山顶。你们想说什么呀?”学生们情不自禁的大喊大叫起来:“太棒了,我终于成功了!”“啊!大海,你太美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于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促使儿童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

二、注重感悟体验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头脑中储蓄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必须的中介手段,比如挂图、投影、多媒体可见及模拟实验、表演等。但是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字词句,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锻炼其敏锐的语感。

在教学《青蛙看海》第二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联系他们生活的实际,说说自己害怕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再联系课文上小青蛙吸了口凉气,体会“吸了口凉气”是小青蛙因为害怕才做的动作。在解释“善跑”时也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哪些动物很善跑,再让学生举一反三,说说为什么说他们很善跑?从而理解了“善跑”的意思。又如在体会小松鼠、小青蛙登山的“累”时,我让学生看看图画上高耸入云的大山,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你就是小青蛙、小松鼠,就这样一级一级的向上跳,回怎么样?学生回答:“很累。”教师再引导他们:“你们能把这种累的样子读出来吗?边读要边想象当时的情境,像放电影一样。”学生就声情并茂的读了起来。通过多种感觉,使符号、语言、意义、表象有机结构,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

三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1、“对症下药”,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

加德纳指出,在正常的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个智能。

课的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听着悠扬的音乐,看着美丽的大海画面,进入了大海的情境中。再说一说看见了什么。通过这个过程,即培养了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用眼睛对大自然进行观察的能力;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也培养了学生对音调、旋律、节奏的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音乐智能也得到了发展。再让学生用语言来说说看见了什么,大海是怎么样的,学生的语言智能也得到了发展,可谓一举三能。在后面分角色朗读中,我用小木块在讲台前搭了两步台阶,让学生带上头饰上台来表演登山。学生在一边登台阶一边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即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智能,又训练了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运动智能。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由于过分看重学生统一的一面,忽视他们的丰富个性,喜欢以统一的模式衡量和要求他们,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处处压抑他们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学生,便会经常体验到羞辱、内疚、恐惧等消极经历。这种消极的经历和体验会中断一个人某种智力发展的路径,从而使这种失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机会。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在教学《青蛙看海》的第十一自然段时——小青蛙和小松鼠终于登上了山顶。在用图片展示了他们登上山顶的画面以后,教师引导:“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们看见了这么美的大海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如果你是一只会唱歌的青蛙,你会怎么样?会跳舞呢?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高兴呢?自己想一想,跟着音乐来做一做。”在这样的氛围下,每个学生都高兴得笑着,跳着,或欢呼,或跳跃,或高兴得几个小朋友抱在一起。学生各自潜在的智能都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这时再让他们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爬上山顶?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是靠了小松鼠帮忙小青蛙才爬上去的。”有的说:“是小青蛙自己努力,一级一级爬上去的。”也有的说:“苍鹰引路,小青蛙不怕困难,才爬上山顶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都予以肯定:“对呀,当我们遇到困难,要像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再加上朋友热心的鼓励的帮助,那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2、对学生实行“开启智能”的多元评价

据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八种不同的智能,人没有智能高低之分,只有智能类型的差异。很多被认为学习不好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所擅长的智能类型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每个孩子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宽容和鼓励,能使孩子们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面对孩子的不理想的朗读或错误的回答,教师可以中肯的提出所存在的问题,切不可说出“你读得太难听了”“你的声音怎么那么低。”之类的挫伤学生积极性、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过分的批评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一句“你读得真认真,能再响亮一些吗?”,“再试一下,你一定能读好!”,却可燃烧起学生对读书的希望之火,使他们终身受益。

在教学《青蛙看海》一课时,我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评价和鼓励,从而减少他们的挫折感,激发学生的潜能。如一个学生在读松鼠的话时很随意的读道:“你想看海吗?”我没有急于指出他的缺点,而是说:“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让我们这些害怕胆小的青蛙听后能有勇气登上大山。”结果读第二遍时他不仅读出了小松鼠的有礼貌,而且还表演出了动作。这样,学生即知道了该怎么读好、演好小青蛙,又减少了他们的挫折感,从而激发起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在情境中充分发展他们各自的丰富多彩的个性。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自

黄牛课件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5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九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 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评议、想象,使学生懂得: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 直接导入 释题激趣

1、板书课题:9、青蛙看海。

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在课题旁边做上记号。归纳成:青蛙为什么要去看海?青蛙要到哪里去看海?青蛙是怎样去看海的?青蛙看到的海是什么样的?

3、过渡:让我们一起认真读书,边读边想,自己来解决这些问号吧!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要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自己能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指名带读下列词语。正音后,再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苍鹰 登山 吸气 双手 善于 展翅 失望 一级 喝水 石阶

去拼音后再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问:课文有几个小节?(12个)教师示范读课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课文的自然段数。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集体评议。

(4)交流:你可以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呢?

3、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仔细看插图,再对照课文想一想:每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

4、检查:依次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最好能用上课文里的话。

5、学生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

(2)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3、指导分析结构。

左右结构——吸、双、阶、级、喝。

上下结构——苍、登。

半包围结构——展。

1、 学习新偏旁:“登字头”。集体书空。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6、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7、课堂上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 出示图片 引入课文

1、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

2、学生自由发言。

二、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3自然段)

1、一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

(1)(投影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

(2)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 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

(1)(投影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

(2)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吗?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3)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读读。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狗、马)为什么说他们善跑?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1) 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自由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 学生自由交流。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4-10自然段)

(一)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1、过渡: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小松鼠怎么说的呢?

(1) 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2) 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

(1) 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自然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2) 读一读。可男女生对读。

(二)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1、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2、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3、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吗?发最佳表演奖。

4、问: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归纳: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这样……山泉水”。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2自然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

(1) (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感情朗读。

(2) 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

(3) 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放一段音乐,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着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

(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巩固 回忆课文

1、抽读本课的生字词。

2、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3、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深化主旨

1、请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对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什么帮助?

2、教师总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那么,有一天,我们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让我们一起从现在、从自己做起吧!

板书设计:

9 青蛙看海

苍鹰 松鼠

只要……就能…… 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不过,你不……怎么能…… 再试一下

展翅飞走了 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课堂作业设计:

一、 比一比。

从 ( ) 吸 ( ) 已 ( ) 喝 ( )

丛 ( ) 级 ( ) 己 ( ) 渴 ( )

二、一字开花。

展 ( ) ( ) ( ) 登 ( ) ( ) ( )

善 ( ) ( ) ( ) 苍 ( ) ( ) ( )

三、造句。

失望——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6

一、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长期 展翅 一级一级 善跑 一双 失望 吸气

台阶 喝水 累了 歇一会儿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

2、这对青蛙来说容易吗?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

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3、读了这两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

4、指导感情朗读

学习第4~11段

1、学习第4~9自然段

(1)同桌合作读4~9自然段。

(2)指名朗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变化,明确他们说话语气的不同。

(3)师添问引读,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在松鼠关爱下心情从“失望——兴奋——有信心”的变化过程。

(4)指名分角色朗读,再次深入体会。

2、学习第10自然段

(1)课中律动:学生做青蛙往前跳的动作,体会青蛙上山的艰难。

(2)在体验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同时启发想象上山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3)品读第10自然段,体会“一级一级”“不知不觉”在句子中的意思。

2、学习第11自然段

(1)出示大海的画面,说说看到的景象。

(2)感情练读第11自然段,体会青蛙心情的欢畅。

(3)想象练说: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青蛙和松鼠会说些什么?

三、拓展积累

1、小小的蚂蚁、爬得慢吞吞的蜗牛和乌龟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羡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请你想一句话,送给你喜欢的小动物。

2、总结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4.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挂图、青蛙和松鼠的头饰、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青蛙看海。通过

学习,我们知道青蛙——想看海,结果青蛙——看到海。

板书:想看海 看到海

师:青蛙非常想看海,它先碰到了谁?

二、读读讲讲

1.学习青蛙和苍鹰的对话。

(1)读一读它们之间的对话。(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

(出示明胶片:青蛙和苍鹰的对话)

(2) 指名学生分别读苍鹰和青蛙的话。评价

(3)小小组讨论:读了它们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中讨论。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出示挂图)启发学生想象。

师:青蛙要想看到海,一定要登上这座山。青蛙看着这座山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

(5)指导读青蛙的话。同时理解“吸了一口凉气”。

指名学生反复读青蛙说的话。

(6)分角色读青蛙和苍鹰的对话。

谈话:苍鹰飞走了,青蛙面对高山,很失望。怎么办呢?正在这时,它的好朋友——松鼠来了。它们之间又说了些什么话呢?

2.学习青蛙和松鼠的对话。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松鼠的对话。边读边拿出笔用“~~”划出青蛙的话。(教师巡视)

(2)分角色朗读青蛙和松鼠的对话。

(出示:没有提示语的对话内容)

(3)同桌练读对话。指名同桌读一读。

师:对话不仅要会读,还要能根据课文中的内容给青蛙和松鼠加上动作、神态。你能行吗?

(4)同桌表演对话,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同桌戴好头饰)上台表演。评价。继续表演。

提问:从它们的对话中,你知道青蛙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了?为什么?

谈话:小朋友,青蛙有信心跳上石阶去看大海,让我们也来当一回青蛙吧,你们有信心登上山顶吗?

3.学习第十一小节内容。

(1)全体学生伴随音乐做蛙跳,连跳4分钟左右。

(学生跳,教师在不停地鼓励大家。)

(2)请学生说说跳的感觉?指导读好“累”字。(一边喘气,一边读)

(出示第十一小节内容)

(3)指导读第一句话。指名读。

启发学生想象:青蛙在跳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它是怎样克服的呢?

(4)组织学生讨论:这时的青蛙是继续跳还是回去?为什么?

师:小青蛙为了早日看到大海,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继续爬山。现在让我们一起为小青蛙加油吧!

(学生喊,加油,加油。教师搬动青蛙图,慢慢移向山顶。)

(5)引读:不知不觉,它们已经——(学生齐说: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板书:努力登山

谈话:小青蛙历尽千心万苦,跳完了无数石阶,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

4.启发学生想象。

(1)小青蛙终于看到了大海,它会说些什么话呢?

(出示句式:小青蛙( )说:“ !”)

(2)小青蛙心里很高兴,会对松鼠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

三、全堂小结。

小朋友,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写字训练

设计意图:

1.突出自读自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因此,在课的设计时注意将“读”贯穿始终。首先是“读”的层次性。有部分感知的自由朗读,有探究课文内容的细读,还有体会情感的品读。各个层次目的明确,并且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自读中自悟,在自读中思考,在自读中练习评价。其次是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同桌互读、感情朗读、边读边画、抓重点读等。

2.突出合作学习。本设计主要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探究,以更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也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突出学生体验。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课外情景,我作了如下尝试:如课文第十一自然段,内容为“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我在教学中一开始让学生伴随着音乐学青蛙跳,跳了近四分钟,然后让学生谈跳的感受,指导读好“累”字。再引导学生讨论这时的青蛙是继续跳还是回去?并说明理由。继而指导学生读好这小节。最后设境练读。在这个教学板块中,通过活动说话、引导、朗读等训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这样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8

《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

透过青蛙这个形象,读出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但从这个故事中仅仅读出这个是不够全面的。青蛙要去实现一个愿望(看海),是什么原因使它的愿望最终得以实现呢?仅仅是自己的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吗?不!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除了依靠自身(内因),还必须得到别人(老鹰、松鼠)的指点和帮助(外因),接受别人的指点,就明确了行动的方向,避免走歪路;但仅有指点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行动的时候得到引导、激励甚至陪伴,如此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的愿望。孩子的成长不就如同“青蛙看海”一样吗?除了靠自己的努力,还需要有朋友的指点、引导和帮助,可见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大家的。所以这个小小的故事折射出来的道理不仅仅是教育孩子如同青蛙那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还要明白自己的成长(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帮助。

以上解读也只是站在“青蛙”的角度,如果我们再站在“老鹰和松鼠”的角度来说,他们在“青蛙”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的手,我想当他们看到“青蛙”最终看到大海的时候,心情也一如“青蛙”一样高兴吧,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再翻看这一个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小鹰学飞》《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虽然揭示的道理好像各不相同,但其实都蕴涵着如何教育孩子成长这么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鹰由于受到了老鹰的次次激将,越飞越高,却没有尽头,预示成长的道路上学无止境。事实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怜的小羊遇到了不讲理的狼,乌鸦遇到了狡猾的狐狸,“狼”和“狐狸”都将是孩子成长路上可能遭遇的挫折,我们通过这些故事的学习,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面对成长中的挫折、障碍、困难,知道像“小羊、乌鸦”那样做是不够机智和理智的,从而使自己得以健康的成长。

《青蛙看海》这篇课文通俗易懂,没有多少语言文字理解上的障碍,教师需要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文本)来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的人文内涵。

简要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

读顺课文,了解故事概况,扫除文字障碍。(略)

第二课时:(整体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采访中展开学习的)

1、自由读全文

2、采访中读课文,明道理

采访话题一:青蛙先生,看到大海后,你的心情怎样?

注:延伸让青蛙描绘所看到的大海,进行说话和想象的训练。

采访话题二:青蛙先生,是什么原因使你终于看到了大海?

注:采访话题二,一定要回到文本,不能演变成空对空的对话

(估计学生一下难以回答,可分解成下面两个话题)

①青蛙先生,你能看到大海,认为要感谢谁呢?

(突出“老鹰”“松鼠”的作用:老鹰:指明了方向,免走歪路;松鼠:引导,把登山这个大困难变成跳台阶这个可以克服的小困难;还有激励和陪伴等,书上都有描写)

②青蛙先生,你能具体谈谈你这次看海的心情吗?

(从青蛙心情的变化突出青蛙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采访话题三:老鹰和松鼠先生,看到青蛙看到了大海,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突出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注: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大采访话题下面,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和课堂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出小采访话题,化解难度,使采访越来越深入。

3、小结。(略)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9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童话,主要讲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须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而青蛙对自己没有信心。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终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事。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得鲜明生动,我认为抓住对话,再现课文,利用插图,让学生观察、想象,这是解读文本、揭示道理的关键。

教学设计:

一、导入,检查生字词。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青蛙看海》,首先,老师检查一下上节课生字学得怎么样?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随机组词。)

二、新授。

1、这是那只青蛙,(出示,贴在黑板上。)他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这是那片海,(在另一侧用简笔画勾出大海。)现在,他看得到大海吗?

(学生纷纷说看不到,有座山挡住了。)

师:谁来画画这座山?

(引导学生把山画高一些。)学生惊讶!

2、师:看到这么高的山,青蛙惊讶了、害怕了、担心了……

(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就用你们刚才惊讶的语气来读读!(引导学生读出小青蛙的惊讶、害怕、担心。)

3、师:哎!看来这只青蛙是别想看到大海了。(激学生。)

生:不对,苍鹰说……

(出示:只要……就能……)拓展,说话练习。

4、师:这样看来,青蛙很容易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啦!

(生反对)哦,对了,还有困难。

(出示:我没有……也没有……怎么上得去呢?)

师:想想,此时小青蛙的心情怎样?用你的声音读出来。

(指导学生读出小青蛙的无奈。)

5、师:哎呀,还是没希望,登不上这座山,就看不到大海了,同学们,你能帮帮这只小青蛙吗?给他想想办法。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否定。)

6、师:你们都没有好办法了,真让人失望!然而就在小青蛙感到十分失望的时候,一只小松鼠跳出来了,(贴小松鼠)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4到10自然段,读懂了,告诉大家。

(学生自学课文4到10自然段。)

师:你想看海吗?你们说小青蛙想不想?

简直太想了,做梦都想,可是……

(出示:“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指导边读边做动作。)

师:对呀,要想一步登天那可不容易,但是登上一个台阶怎么样呢?

(出示:“这有什么难的!”)指导读。

思考:小松鼠让小青蛙跳上一个台阶有什么用呢?

(生回答,教师小结:这样一步一步地登,最终就可以登上山顶了。)

师:所以小松鼠说:“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指导读出坚定的语气。)

7、小青蛙和小松鼠的这一段对话真是太精彩了,请同学们再好好读读,一会我们请两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读课文4到10自然段。)

8、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移动卡通图)他们遇到困难了吗?

(出示:累了……渴了……)

想象一下,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出示:跌倒了……磨破皮了……)

这些困难,小松鼠和小青蛙怕不怕呀?从哪看出来?

(理解“不知不觉”:一点感觉也没有。)说明他们真的是不怕难,不怕苦,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移动卡通图到山顶。)

(出示:“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

师:高兴吗?激动吗?就这样来读一读。

三、拓展。(说话训练)

1、想象说话:青蛙跟着松鼠千辛万苦地跳完了无数石阶,终于到达了山顶,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青蛙对松鼠说:“。”)

(松鼠对青蛙说:“。”)

2、老师想到了一些俗语,请看:

(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志者事竟成。)

带领学生边读边讲解。

3、这时,苍鹰飞来了,(贴卡通图)想一想,苍鹰会告诉小青蛙一个什么道理呢?你能用刚才老师叫同学们的俗语说一说吗?

(出示:苍鹰对青蛙说:“。”)

4、作业:把三人在山顶的对话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再写下来。注意标点符号。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10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52

解读《青蛙看海》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

透过青蛙这个形象,读出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但从这个故事中仅仅读出这个是不够全面的。青蛙要去实现一个愿望(看海),是什么原因使它的愿望最终得以实现呢?仅仅是自己的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吗?不!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除了依靠自身(内因),还必须得到别人(老鹰、松鼠)的指点和帮助(外因),接受别人的指点,就明确了行动的方向,避免走歪路;但仅有指点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行动的时候得到引导、激励甚至陪伴,如此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的愿望。孩子的成长不就如同“青蛙看海”一样吗?除了靠自己的努力,还需要有朋友的指点、引导和帮助,可见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大家的。所以这个小小的故事折射出来的道理不仅仅是教育孩子如同青蛙那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还要明白自己的成长(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帮助。

以上解读也只是站在“青蛙”的角度,如果我们再站在“老鹰和松鼠”的角度来说,他们在“青蛙”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的手,我想当他们看到“青蛙”最终看到大海的时候,心情也一如“青蛙”一样高兴吧,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一篇课文,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得出不同的结论,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我们老师如果平时教学时注重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分析事物的教育,那么孩子也会渐渐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这也是令他们将来受益无穷的事情。

作者:舒恬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自

/user1/23702/archives//199707.html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11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道理。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揭示的道理。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为1-3自然段分角色配音,理解课文。

3.会写生字“登、苍、善、展、失”,认识偏旁“登字头”。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今天我们要来学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读一下。

2.看了课题,你有没有什么问题?

(质疑:青蛙为什么要看海?是怎样去看海的?看到了没有?)

3.你们真会动脑筋,要解决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呢?

(读课文,反复读,读懂为止。)

4.让我们开始吧!

二、读通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读课文,每人读3个自然段。别人在读时要仔细听,有读得不对的帮助指出,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巡视)

2.谁来试试?指名读课文,指点读准“登上、喏、天哪、苍鹰”。

三、配音解读

1.现在你们能回答刚才提的问题了吗?

2.相机用简笔画板书。

3.你想来看看苍鹰是怎样指点青蛙的吗?(画面没有声音)

4.但是现在老师画的图不会说话,谁可以给它配音?

5.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配音,要多读几遍课文,想好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可以边配音边加上表情动作。

6.指名表演,让学生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请配得好的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读?(相机出示高山的画面或图片,让学生体会山高,青蛙因此望而却步。练读青蛙的话)

几组同桌读,评议,个别反复读青蛙的话。(体会到苍鹰第二次说话时肯定的语气。青蛙看到高山时的惊讶,失望,感受青蛙对登上高山完全没有信心。)

小结:青蛙虽然受到苍鹰的指点,但对登上高山完全没有信心,那它是怎样登上山顶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登、苍、善、展、失

2.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3.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4.书空笔顺,交流写时的注意点。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海,可是因为登不上高山,因此很失望,它是怎样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品读课文

1.同桌分角色读课文4-11节,说说青蛙是怎样登分角色读上山顶的?

(青蛙在小松鼠的帮助下,一级一级登,终于登上了山顶。)

2.小朋友们回答得很好,你能把它们的对话读好吗?

指名反复读4-10节,指名评议。

同桌分角色再读。

两人读,其余评议:

从“太高”体会到青蛙的胆怯,不自信。“这有什么难的!”体会到青蛙觉得跳一个台阶没问题,很自信。体会松鼠为青蛙感到高兴,相信青蛙一定能看到大海。

4.同学们读得不错,你想来演演吗?

小朋友,来一起跳!(不断地鼓励“孩子们,继续跳,不要停。看,离山顶已越来越近了……)

5.跳了这么久的台阶有什么感受?你能读好“累”字吗?

(深切感悟到青蛙的辛苦艰难,很累。把“累”字读好。)

6. 既然这么累,太辛苦了,咱们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

追问:为什么呀?

(体会到坚持到底就会胜利。)

.(出示11节第一句)好我们再来登。(引导学生动情练读。抓重点词“一级一级”朗读,体会青蛙的辛苦;用快、慢两种语速比较读“歇一会儿”“喝点山泉水”,感受青蛙为了看海而坚持不懈的精神。)

8.想象青蛙还会遇到哪些情况,又会怎么做?

9.课件显示青蛙和松鼠跳上山顶,到哪儿啦?心里怎么样?多么令人高兴啊!来,让我们一起开心地宣布——

10.引读:青蛙看到什么?

11.(出示大海的画面)看着美丽的大海,青蛙会想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齐读12节。

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吸、双、阶、级、喝

2.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3.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4.书空笔顺,交流写时的注意点。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自画的小青蛙,选一个贴在黑板上。

师:请大家把你画的青蛙拿出来。我来选一只小青蛙再把它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就跟着这只青蛙去看海。

二、教学课文

1、青蛙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呢?谁告诉了它?出示苍鹰说的话。

苍鹰对它说:“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指生读苍鹰说的话。

2、假如让你去爬这座山你有什么想法?师在黑板上画出大山来。

指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相机板书高和难

师:小青蛙可没有我们这样有力的双腿。

出示: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自由读。

(2)指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读好青蛙说话的语气。

3、不登山能看到大海吗?

(1)自由读第三节。

(2)指生读

(3)思考:青蛙听了苍鹰的话会怎么想呢?

过渡:书上是怎样说的?

3、学习4-11节。

(1)看来青蛙要想看到大海,不登山是不行了。是谁来帮忙了?

(2)小松鼠来了,它是怎样热心帮忙的?

自由读4-11节

(3)分组分角色读

4、当青蛙和松鼠看到大海它们分别会说些什么呢?

指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说话练习

我是一只蜗牛,我怎样才能爬上这座大山去看大海呢?指生说说。

四、再次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指一组学生到前面读。

五、板书

青蛙看海

努力(自身)

帮助(别人)

教后小结

《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苍鹰告诉它,要想看到大海,必须登上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这在小青蛙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既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在青蛙失望、沮丧的时候,一只松鼠启发、鼓励了它,并且引领着青蛙跟着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它们终于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这篇课文是要人们从小青蛙看海的经过,从青蛙的身上感受到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的道理。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并且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孩子们也要像青蛙一样树立信心,努力攀登。

如果说青蛙就相当于我们的学生的话,那么松鼠的原型就应该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了。对照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学习松鼠老师的什么呢?

一、走进心灵,取得信任。

对青蛙来说,大山几乎不可攀越。在青蛙失望、沮丧的时候,松鼠看到这种情景,没有抛弃青蛙,主动地接近青蛙,跟它谈心。“你想看海吗?”松鼠亲切的笑容、温和的语气、真诚的目光,取得了青蛙的信任,使得青蛙面对松鼠敞开了心扉。“这山太高了,我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我上不去。”青蛙坦率地对松鼠说出了心里话,说出了自己面对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困难。信任是打开教育之门的一把钥匙,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存在于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因此这节课我努力做好自己松鼠老师的工作。充分地信任鼓励学生。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像文中的松鼠一样去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降低难度,建立信心。

松鼠和苍鹰一样知道,青蛙要想看到大海,就必须登上山顶。可是松鼠显得更加智慧,它把这座难以攀登的高山分解成许多级可以征服的台阶。降低了登山的难度。它指着第一级石阶问松鼠:“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青蛙一看,充满自信地说:“这有什么难的!”并且颇为轻松地跳上了登山的第一级台阶。看到青蛙迈出了登山的第一步,松鼠指着第二级台阶,对青蛙说:“再跳一下!”青蛙毫不费力地跳上了第二级台阶,啃下了又一块小骨头,向着目标又前进了一步。这时,松鼠马上鼓励青蛙,“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就是告诉青蛙,只要像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跳,总有一天会到达山顶,看到大海。松鼠的话无疑唤醒了青蛙心中沉睡的信念,点燃了青蛙心中待燃的火把,增强了它的勇气和信心。

三、引领参与,共同体验。

在一开始青蛙一筹莫展的时候,松鼠示范跳上第一级台阶,随后没有让青蛙孤独地前行,而是引领着青蛙,和青蛙一道沿着石阶往上攀登。亲自参与其中,和青蛙共同体验登山的苦与乐,共同在登山观海的酸甜苦辣中丰富生活阅历、积累生活经验、成长成熟起来。并且不断地给青蛙鼓励、赞赏、提醒、建议……

无疑,这只松鼠老师深刻地领悟了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它就是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满怀热诚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取得孩子的信任,智慧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孩子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树立信心,并且,以一个“平等中首席”的身份引领着孩子追寻真善美,以一个“学习共同体”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体验成长。

四、感悟真理

通过课课文的学习我要让学生知道小青蛙的成功首先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其次还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在对这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我也请教了其他老师,想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然后自己也苦思冥想了好久。是的,许多事情重在过程,在上完这课我也收获不小,也使我重新认识了老师的职责。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13

《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范老师这堂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课堂上师生的情感始终是积极、和谐的,相信它将会为小学生学好语文奠定至关重要的基础。听了这课我又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上课真正是一门艺术,下面我就谈谈本课中给我感受最深,也是我最需要学习的两个方面:

一、以图激趣,成功创设了优美的学习情景。

好的教师总是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这堂课之前,范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上故事发生的地点。范老师深谙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画形象营造出一个童话天地,让学生倍感欣喜,且被深深吸引。接着来了一个庄稼的朋友—青蛙,把学生引入童话,进入一个美好的学习情境。和青蛙一起,学习是件快乐有趣的事,所以学生能够有感情地读出青蛙想看海,青蛙看海一定要登山,还能读出山太高,青蛙看不成还的无奈失望。范老师一边运用简笔画创设情景,一边和学生一起沉浸在童话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在回答谁读得好后说,也想来读读,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他们更喜欢丰富有趣的活动,在接近生活的氛围中学习起来更容易主动参与,积极学习。范老师灵活运用教材特点,利用生动有趣的对话,和青蛙轻松的一跳,很快吸引住学生。范老师提供青蛙跳上高山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完全让每一个学生投入到青蛙跳的过程中,范老师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实践活动中得益。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体会到累,就理解了青蛙在草丛中歇一会儿的意思;体会到口渴,就理解了青蛙喝点山泉水的意思。正是有了深切的体会,学生也就能很自然地对青蛙进行鼓励。很自然地明白了课文所要揭示的一个深刻道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让学生在上课时至始至终地有兴趣地学习,是我一直在奋斗的方向。范老师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范老师以图激趣,成功创设了优美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体验的这堂课,确实也是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个佳例。

二、师生互动,成功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范老师在这堂课中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在学习“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时,范老师不仅是让学生理解青蛙想做什么。而且鼓励学生进行朗读,说出还知道什么,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能力。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互动的课堂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范老师在教学中“微笑俯身”,以“平视的目光”对待学生,与学生同欢同乐,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语言褒奖毫不吝啬……可以这样说,不管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还是建立一个接纳的宽松的课堂气氛,无不体现了范老师角色的成功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的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

作为引导者,范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地给每位学生恰当的引导,她引导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学习青蛙跳到山顶上这一段时,范老师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不仅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和松鼠的辛苦,感受它们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而且引导学生要鼓励青蛙。到达山顶时,又让学生想象他们在山顶会做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深刻的哲理。最后范老师在肯定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了“坚持”的道理“送”给学生。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文以载道”的特点,展示了范老师引导者的形象。

当然,范老师值得我学习的不仅仅是这两点。这堂课上得犹如行云流水,我也沉浸在课堂的气氛中。至于有什么不足之处,也说不上了。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读通课文。

对策: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课文中逐步理解词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题目上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读课文,每人读3个自然段。别人在读时要仔细听,有读得不对的帮助指出,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巡视)

2、谁来试试?指名读课文,指点读准“登上、喏、天哪、苍鹰”。

三、配音解读

1、现在你们能回答刚才提的问题了吗?

2、相机用简笔画板书。

3、你想来看看苍鹰是怎样指点青蛙的吗?(画面没有声音)

4、你觉得动画片少了什么?你愿意为它配音吗?

5、研究如何才能配好音。

6、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配音,同桌合作。

7、指名表演,让学生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请配得好的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读?(相机出示高山的画面或图片,让学生体会山高,青蛙因此望而却步。练读青蛙的话)

8、小结:青蛙虽然受到苍鹰的指点,但对登上高山完全没有信心,那它是怎样登上山顶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认读所有生字

2、出示生字:“登、苍、善、展、失”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3、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4、书空笔顺,交流写时的注意点。

五、布置作业:

在习字册上写好新学的5个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教学重点: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

教学难点:是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青蛙看海》,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还认识了一些新的生字和词语,(出示小黑板:青蛙苍鹰登上松鼠一级一级石阶到达展现)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

(1)开火车读词语

(2)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上其中的词,简单地说说吗?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大海,苍鹰告诉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后来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级一级地登上了台阶,到达了山顶终于看到大海)。

2、师: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看青蛙是如何在苍鹰和松鼠的指引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

二、精读1、2、3自然段。

1、小朋友,请你们读一读1、2、3小节,找一找:青蛙想看大海,苍鹰跟它说了些什么?

(“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说说什么意思。

2、请小朋友看图,是的,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前面那座山,你们看看,青蛙看到的是一座怎样的山呢?(高)

3、师:对,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青蛙面对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是怎么说呢?(出示语段:“天哪,这么高的山!”

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的去呢?”)谁来学着小青蛙的样子来读一读(圈点提示语)这句话呢?(学生演示)为什么这么演呢?(吓住了)我們一起來学着小青蛙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4、青蛙为什么这么害怕?这么没有信心被吓住了呢?(山高)还有呢?再往下读读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青蛙的理由吗?小结:是啊,还因为自己太小了,太弱了。

5、青蛙面对高山,想到自身的弱点有点失望了,这时苍鹰告诉它什么呢?“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小黑板出示苍鹰说的话)小朋友,苍鹰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请你们多读几遍再来说好吗?(学生自由读这句话再交流)(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想要看到大海,你就必须要登上山顶。)苍鹰再次告诉青蛙要看到大海非登上这座山不可,我么一起来读读苍鹰的话好吗?语气强烈一点。

过渡: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青蛙更失望了。那青蛙有没有登上山顶?又是在谁的帮助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呢?(指名回答)松鼠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4—11自然段找找有关语句把它画下来,与同桌说说。

三、精读4~~11自然段

1、读后交流,(你么找到了哪些句子呢?)教师贴句:

“你想看海吗?”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再试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师:小朋友找得真全,原来小松鼠就是这样来帮助青蛙的呀!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体会体会好吗?

2、读句体会。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时候,就去关心地问它“你想看海吗?”谁来读读这句话?(你真关心小青蛙)师:看来小松鼠很关心这只青蛙,就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地问一问这只小青蛙吧!(齐读这句话)

(2)、小青蛙是怎样说的呢?(“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你能体会出当时小青蛙的心情吗?师:看来这时的青蛙是一只失望的小青蛙,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呢?(指名读)谁愿意来做做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来问一问、答一答?

小结:你们读的真好!我也感受到了青蛙的失望,松鼠的关心,我们也来像他们一样来把这个对话读一读。

(3)、听了小青蛙的话,松鼠又是怎样引导小青蛙的呢?(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谁来做这只小松鼠,来引导小青蛙读好这句话呢?(评价:真不错,你读出了关心小青蛙的语气;你引导小青蛙还很耐心呢!)我们都来做做小松鼠耐心的引导小青蛙好吗?(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小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贴图演示)青蛙听了小松鼠的话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贴句)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青蛙也来跳一下,好!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也来跳上一个台阶吧!(预备——跳!)

觉得怎样?(容易)对呀!这下子小青蛙有点信心了,谁再来有信心的读一读小青蛙的话?(嗯,信心十足)谁能赛过他?我们一起来有信心地一读青蛙的话。小青蛙轻而易举就跟着松鼠也跳上去了。(贴图演示)板书:跳上一级

(4)、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导的?“再试一下!”谁来读?想再试一下吗?那就让我们再来跳上一级。(大家一起跳)青蛙在松鼠的指引下又跳上了一级。板书:又跳上一级

(5)、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了一级,松鼠再一次鼓励小青蛙。(“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你读出了什么?(相信他)让我们给他更多的鼓励来读读。(齐读这句话)

小结:小松鼠可真会帮助人,在它的鼓励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满了信心。你们想演一演吗?请找你的好朋友练习一下。指名上台表演。你们表演的真好!你真是一只爱帮助人的小松鼠,你也不错,对登山充满了信心。(贴星)

3、就这样小青蛙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板书:一级一级跳)

你们愿意学着小青蛙和松鼠一起来登山吗?(大家一起在原地跳)师:努力,继续努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师:你们觉得怎样?(累)那请你把这句话来读一下,把累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听你读这句话我也觉得好累呀!

(2)、登山那么劳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呢?(渴了喝点山泉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歇一会儿,顾不得休息,更多时间在登山,喝点山泉水,顾不上多喝几口,不断向上登。)

(3)、拓展练习:你们想想,他们在登山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做呢?(自由说说)

师:是啊,为了登上山顶看到大海,他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喝,一个劲儿往上登。我们再读读好好体会一下,就这样,青蛙和松鼠认准了目标,什么困难也不怕,坚持向上攀登。

(4)、好了,马上就要到达山顶了。让我们倒计时,一起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5、4、3、2、1到啦!此时此刻,引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板书: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个别读,集体读)让我们一起来祝贺青蛙和松鼠吧!再次朗读这句话。

4、进行想象说话

(1)、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大海一望无边,蓝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会说些什么呢?(1、感谢松鼠;2、肯定自己)

(2)、学生交流后总结揭示中心:

是呀,青蛙坚持不懈,一级一级的攀登。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这正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齐读)这是一句名言,你们还知道哪些名言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吗?(1、有志者事竟成。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努力是成功之母。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登、级、喝

2、指读,说说记的方法(认识新部首)

3、示范写,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找你的好朋友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小故事在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作业。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指读黑板上的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①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②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①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②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较难记

2、指导写法。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三、 作业。

1、组词。

及( ) 旋( )

级( ) 放( )

2、读一读,再抄写。课后练习

3、填空。

完成练习

课前思考:

本文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导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课文言近旨远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观察想象。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汉字的经验和方法,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形成了初步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姿势。他们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演读更受他们欢迎。他们想象丰富、爱好画画、乐于表演,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但他们的问题意识不强,虽然他们也能围绕某一内容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但往往不能独立的、主动地提出问题。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深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内容。

2、对学生进行四能训练,即读、说、画、想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喜爱阅读,在乐读中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难点:朗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活动让学生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将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和促使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这三者紧密结合,将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在浓郁的情境中,通过活动、朗读、想象、说话等训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矛盾冲突中,引导学生领悟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有信心,并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难点是在读课文时懂得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童话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你觉得大海怎样?(出示大海图)

2、看,一望无边的大海,海水是那么的蓝,那么的清澈。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

(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画面,使学生感情升华,渴望看大海,从而理解文中青蛙想看大海的渴望。)

(二)赛赛,演演,精读感悟

1、大海真美呀!小朋友,你们想去看大海吗?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一只小青蛙它也想去看大海,哪谁知道它为什么要去看大海?(出示句子:)“什么叫长期”?哪个小朋友来当这只小青蛙,把这句话读一读。(你读得真棒!老师听出你这只小青蛙很想看大海。)

2、小青蛙出了主意,它怎么说呢?你从哪儿找到的?相机出示老鹰的话,指导朗读。“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要看到大海,必须要有一个条件。(登上那座高山)对于老鹰来说,登上这座山困难吗?为什么?谁来做老鹰把这句话读一读。。下面我们用“只要------就------”练习说话。

出示:只要今天不下雨,我们就去---------------。

只要-------------,就能取得好成绩。

只要-------------,就-----------------。

3、对于老鹰来说,登上高山很容易。那么,青蛙对登上高山有没有信心?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1)指名读青蛙说的话,体会他当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①“天哪,这么高的山!”你能换个说法,意思不变。(青蛙觉得这个任务真难。)

②是呀,这么高的山,看上去多可怕呀!多吓人呀!怪不得青蛙被吓得吸了一口凉气。

③青蛙为什么认为自己上不去?

出示:“没有……也没有……怎么……?”

比较:没有翅膀-————,怎么------?

没有翅膀---------------,我上不去。

(第一个句子有力,强调。第一句是反问句,反问句读起来比较有力,反问句不用回答,因为答案就在句子里。)

④是呀,如果地球上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我们怎么生存下去?这只青蛙没有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善跑的长腿,它怎么登上这么高的山呢?怪不得它没有信心。谁来学一学可怜的青蛙,把第二自然段朗读一下?

4.那这山能不能不过呢?为什么?你从哪儿知道?

相机出示老鹰的话,指导朗读。“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老鹰讲的话有几句?第一句是什么意思?(老鹰比较实事求是的说,对青蛙来说,这山太高了。)第二句话也是一个反问句,它的答案就藏在句中。

出示:两个句子,哪个正确?

①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能看到大海。

②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

那么,这座山如果不过,就看不见大海, 这时,青蛙又会怎么想?

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板书:失望)

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谁能帮帮这只失望的青蛙呢?他可是一点儿都没信心了呀!正在它伤心难过的时候谁来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图片。小松鼠怎么说?谁来读一读?谁再有礼貌些。小青蛙怎样回答?

6.松鼠是怎样帮助青蛙登上山顶的呢?接下去的故事老师想请大家表演出来。

7、分角色练读

(1)不过,要想演好故事,先得把书读好。首先,我们来找找松鼠和青蛙的对话。请大家在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用————划松鼠的话。用﹏ 划出青蛙的话。

(2)讨论找到的话,并练习读一读。

(好,同桌的两位同学可以商量一下,一人当青蛙,一人当松鼠,仔细地读读课文的第4-10节。 分角色练读对话。

(3) 为什么松鼠对青蛙说“你一定能看到大海”?(用“只要 ,就。”的句式说话。)

青蛙一再试跳,完全能跳上台阶。松鼠鼓励的话,坚定了青蛙的信心。因为它看出青蛙坚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跳,它就可以看出大海,它就可以看出大海。

8、分角色表演

(1)指名分角色表演。

(2)评议:演得好的是哪些地方?不好的是哪里?

(3) 再指名一对表演。(有没有进步?)

师: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还记得昨天的活动————跳楼梯吗?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9、大家都知道,这座山高耸入云,不知比我们的楼房要高出多少倍?那台阶也不知有几百级,还是几千级?你想想,它们在攀登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10、出示第11自然段,找一找在攀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①级一级往上跳。(多不容易呀)

②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看图说说它们怎样克服困难的?

(歇一会儿说明休息时间短,喝点说明数量少,只顾跳台阶,说明它们不怕苦。)

出示句子: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台阶,登上了山顶。

就这样,它们跳完了台阶,登上了山顶。

这两句话,你觉得哪句好?为什么?

“不知不觉”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说明青蛙和松鼠在攀登中不觉得累,不觉得苦。)

11、通过艰难的攀登,青蛙跟着松鼠终于登上山顶,站在了它梦寐以求的大海面前。(出示大海图)如果你是小青蛙,大海就在你的眼前,你会想说什么呢?松鼠又会说什么呢?你想,这时的青蛙心情如何呢?谁来读一读第12 段。

指导朗读12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感悟全文。

1、(多媒体显示动画)小朋友们今天上课很认真,下面,老师要奖励大家看一段动画片。不过,这段动画片只有图象,没有声音,还得请大家来当一当配音演员。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都对。

3、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有志者事竞成。)

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送给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篇16

作者: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赵红霞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25

《青蛙看海》评课

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 赵红霞

《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范老师这堂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课堂上师生的情感始终是积极、和谐的,相信它将会为小学生学好语文奠定至关重要的基础。听了这课我又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上课真正是一门艺术,下面我就谈谈本课中给我感受最深,也是我最需要学习的两个方面:

一、以图激趣,成功创设了优美的学习情景。

好的教师总是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这堂课之前,范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上故事发生的地点。范老师深谙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画形象营造出一个童话天地,让学生倍感欣喜,且被深深吸引。接着来了一个庄稼的朋友—青蛙,把学生引入童话,进入一个美好的学习情境。和青蛙一起,学习是件快乐有趣的事,所以学生能够有感情地读出青蛙想看海,青蛙看海一定要登山,还能读出山太高,青蛙看不成还的无奈失望。范老师一边运用简笔画创设情景,一边和学生一起沉浸在童话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在回答谁读得好后说,也想来读读,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他们更喜欢丰富有趣的活动,在接近生活的氛围中学习起来更容易主动参与,积极学习。范老师灵活运用教材特点,利用生动有趣的对话,和青蛙轻松的一跳,很快吸引住学生。范老师提供青蛙跳上高山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完全让每一个学生投入到青蛙跳的过程中,范老师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实践活动中得益。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体会到累,就理解了青蛙在草丛中歇一会儿的意思;体会到口渴,就理解了青蛙喝点山泉水的意思。正是有了深切的体会,学生也就能很自然地对青蛙进行鼓励。很自然地明白了课文所要揭示的一个深刻道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让学生在上课时至始至终地有兴趣地学习,是我一直在奋斗的方向。范老师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范老师以图激趣,成功创设了优美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体验的这堂课,确实也是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个佳例。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二、师生互动,成功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范老师在这堂课中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在学习“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时,范老师不仅是让学生理解青蛙想做什么。而且鼓励学生进行朗读,说出还知道什么,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能力。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互动的课堂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范老师在教学中“微笑俯身”,以“平视的目光”对待学生,与学生同欢同乐,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语言褒奖毫不吝啬……可以这样说,不管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还是建立一个接纳的宽松的课堂气氛,无不体现了范老师角色的成功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的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

作为引导者,范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地给每位学生恰当的引导,她引导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学习青蛙跳到山顶上这一段时,范老师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不仅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和松鼠的辛苦,感受它们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而且引导学生要鼓励青蛙。到达山顶时,又让学生想象他们在山顶会做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深刻的哲理。最后范老师在肯定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了“坚持”的道理“送”给学生。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文以载道”的特点,展示了范老师引导者的形象。

当然,范老师值得我学习的不仅仅是这两点。这堂课上得犹如行云流水,我也沉浸在课堂的气氛中。至于有什么不足之处,也说不上了。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