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推荐14篇)

2023-03-07 11:10: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推荐14篇)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1

一、找朋友。

傻 楚 距 仰 衡

chǔ shǎ héng yǎng jù

二、我能分得清,我还会组词。

垂( ) 祖( ) 主( ) 巨( )

睡( ) 组( ) 玉( ) 距( )

三、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1、我数(shǔ shù)来数去,只有六个孩子。

2、小红数(shǔ shù)起数(shǔ shù)来。

3、朝(zhāo cháo)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张衡是汉朝(zhāo cháo)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四、填一填。

一( )星星 一( )勺子 一( )发明家

一( )镜子 一( )时间 一( )说法

五、说一说,写一写。

读了《数星星的孩子》,你想到了什么?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讲述了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长大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而在小张衡天真烂漫的求知故事里,却又蕴涵着深刻的成才之理。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是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语文教学时,不能就课文讲课文,更不能把课文作为“说教”的例子,而是要充分利用课文,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知识的海洋中去。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促使学生自愿自觉的学习,并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体验,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更高的求知欲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夜空美景,并配上音乐《小星星》。

2、看到这美丽的夜空,你最想干什么?

学生1:我想说:真是太美了!

学生2:像许许多多的珍珠挂在天空。

学生3:老师,我想和天上的小星星交朋友!

老师:好啊!那你赶快向它们打个招呼吧!

小星星,你们好!(孩子显得特别的兴奋。)

老师:来,孩子们。我们都来跟小星星打个招呼吧!

孩子们立刻来了兴致。

“老师,天上的星星这么多,到底有多少颗呀?”一个孩子站起来问。

……

3、律动《小星星》。

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

1、小组内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摘星游戏,交流识字方法。

(介绍一种识字方法就可摘到一颗闪亮的小星。)

老师,我们的识字方法有:用学过的旧字记新字,比如:星星的“星”是由学过的“日”和“生”组成的。还有“坐”是两个“人”,一个“土”。第三小组迫不及待。

第二小组:我们是把像的字放在一起对比着记的。有“跟”和“很”,还有“爷”和“爸”。我们还给这些字组词来记它们呢!

……

3、游戏“给生字娃娃找家”,巩固生字。

4、扩词练习。

三、 自我展示,指导示范

课前,我学会写的字有( )。

(孩子们自我展示的欲望极为强烈,都争先恐后的。)

在学生的展示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并对“晚”字重点示范书写。

第二课时

一、直观感知,激发兴趣

利用投影仪介绍张衡及他发明的地动仪。

老师:当你知道了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时,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1:张衡真了不起!

学生2:张衡为什么会发明地动仪?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我想知道张衡是个怎样的人?”一个孩子站起来说。

老师:那就让我们先从张衡小时侯开始了解他吧!(教师便顺势引出课题。)

二、 自学—交流—质疑

1、自学:

问题:张衡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够成为天文学家?

(要求:自读课文,找出答案。批画有关语句。)

2、交流:

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深入小组,参与学生讨论,从中发现问题,在汇报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点拨。

3、汇报:

张衡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1:张衡是个爱观察星星的孩子。我从“他坐在院子里,仰着头一颗一颗地数星星……”看出来的。

学生2:他是个有耐心的孩子。他一直数到几百颗。

学生3:张衡是个细心的孩子。

……

他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

学生1:他观察星星的运动和变化,还有他长大后刻苦钻研,才成为天文学家。

学生2:我觉得张衡是因为他对星星有兴趣。

老师:是不是有兴趣就会成功?

不是,不是……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张衡能成为天文学家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刻苦勤奋和不懈的努力。

三、积累语言,品读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2、小组内说说自己选择这些语句的原因。

3、组内推荐优秀在全班汇报。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熟读成诵。

四、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有关北斗星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

2、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科学家和他们的故事?

【点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根据一年级儿童的特点,从“兴趣”入手,以趣促学,以学激趣。教师在培养孩子兴趣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以下几个方面是可取的。首先,教师在开课出示了优美的画面,并配以音乐,还设计了开放的问题,让学生一上课就有兴趣。其次,识字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交流识字方法的“摘星游戏”,以及巩固识字中“给生字娃娃找家”的游戏都让孩子识字兴趣高涨,并且学生识字效果极佳。第三,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比如: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时孩子们一下就来了兴趣。

学生间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但是,如何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活动是课堂教学中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本案例中有以下几方面是可取的。首先,教师比较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了小组交流。其次,教师把小范围交流与大范围交流相结合,促进了学生间学习的交流与合作。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小组交流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效果会更好。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

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二)能正确认读本课生词并理解词意。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写出课题。提示“数”(sh()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

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

张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和科学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坟墓,科学院院长为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数: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

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d%u,在“斗争”中读d^u。

(2)字形:

最后一横略短些。

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

(3)词意:

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

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

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

北斗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

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

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

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

(四)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

(二)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了解张衡在小时候是怎样爱好天文,喜欢研究的。

(二)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3.齐读第6自然段。

(二)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

(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

(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三)学习4、5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出示投影,说说这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

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

8.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总结:

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五)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抄写课后作业(3)的句子。

3.读课文两遍。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并听写本课生字词。

(二)完成课后练习(2)。

(三)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本课所学生字新词,能看拼音填词语,完成课后练习2。

三、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按小组读,全班读)

再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

(二)巩固字词的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边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

做完检查对一对这些词,再齐读两遍。

2.给下面的宇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锤( )________ 祖( )________

棵( )________ 炬( )________

3.用多音字组词语。

4.选字填空。

棵颗组祖斗抖

一( )星星 小( ) 发( )

一( )树苗 ( )国 一( )米

一( )小草 ( )合 北( )星

一( )珠子 ( )传 烟( )

一( )红豆 ( )先 ( )动

(填空之前,老师先带领学生查字典,说说每组字的字意,区别一下用法的不同。)

(三)进行句子训练的设计。

1.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1)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句填空。

(1)满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 )叫( )。

(3)北斗星总是绕着( )转。

(四)听写字词。

(五)作业。

1.订正错字,各改三遍。

2.把课上没做完的练习题做完。◆[2003年3月9日]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同时习得识字、写字的方法。

2.学习并积累词语。如,无数、珍珠、汉朝、天文学家、距离、清楚、钻研等。

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4.学习张衡从小细心观察、乐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观察星空。

教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CAI课件。

环境布置

多媒体要清晰,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星空图,激趣导入,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2.初识张衡,读准后鼻音“衡”。

(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出示卡片“张衡”认读,读准后鼻音。

(2)他是──汉朝人,出示卡片“汉朝”认读。

(3)那时的小张衡是怎么数星星的呢?

(二)充分朗读,整体感知。

1.一读课文,自主识字。

学生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书,老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2.检查预习,找准起点。

初识张衡,读准后鼻音“衡”,了解“汉朝”。

出示生字“撒、玉、衡、汉、仰、傻、距、组、楚”,了解学情。

3.指导读句,学习字词。

在句子中认读生字,学习读长句子。

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他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生字变红)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读第一句,指导读准多音字“数”

(3)指导读好句子,无数的星星像珍珠撒在夜空中,多美呀!谁来读?

学法指导:读长句子,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多读几遍就读好了。

(4)就像这样再读读这两句话,注意生词。

(5)读第二句,学习“距离”。

(6)读第三句,学习“清楚”。

(三)指导读文,读通读顺。

1.读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指导读句。

①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导读好“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体会逗号后面停顿要稍长。

2.读第二自然段。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指导抓住奶奶的表情,读出奶奶亲切的说话语气。

3.读第三自然段。

通过“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理解词语“距离”。

4.指导读第四自然段中爷爷的话。

(1)自由读一读爷爷说的话。

(2)出示爷爷说的后三句话: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3)指导读爷爷的话,在朗读过程中识记“勺”字,写“勺”字。结合星空,理解“一组一组的”,与“祖”对比识记“组”。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伊始,我心甘情愿地让学生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主地感受语言,熟悉语言。在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识字、学词、感悟、积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读中释词、析句,实现了教学功能的综合化。】

(四)示范引领,学习朗读。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认真看。

学生自由练读,展示朗读。

(五)积累词语,指导写字。

1.积累词语,巩固识字。

2.指导书写“数”“睡”“距离”,提醒偏旁写法与字义的关系,重视重点笔画的指导,教会学生读贴、描红、临帖,在巡视指导过程中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9课。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设计理念: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走进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把网络作为一种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从我校接受区级课题《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的研究》开始,课题组成员便积极进行网络课教学尝试,为学生直接参与学习创设了情境。事实证明:网络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起到了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丰富了学习资源,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开放了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拓展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能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利用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前,就要求同学们利用网络收集张衡和星空的有关资料,自己也制作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以辅助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情景展示,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点点银花天上开,白天不开晚上开,要问银花有多少,没人能够数出来。)

生齐声说:星星。

(评析:老师通过谜语导入,很快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构建了一个强劲的情感磁场,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

生:不知道。

师:古代有一个小孩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板书课题)

生齐声道:张衡

师:对。请大家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

(评析: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交流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成功心理。同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了准备。)

师:这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和1600多年前的张衡一道遨游在美丽的星空下吧!(出示夜空美景,并配上轻音乐)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第一自然段,边听边想象。

师: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无数颗星星挂在天上,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向我眨眼睛呢。

生:我还看见,张衡躺在奶奶的怀里,耐心地数着星星呢。

师:你们想得太美了,我们来看作者写得怎么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评析: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三分钟后)

师:有谁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师:喜欢读这句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吧。

师:你们为什么喜欢读这句?

生:这句写得很美。

师:我同意。(多媒体出示句子)请看这两句话——(1)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2)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我们将第(1)句与第(2)句换一下好吗?

生:不好。第②句是个比喻句,它把满天的星星比作无数珍珠,把天空比作碧玉盘,既形象又生动。

师:你们真会学习,有谁能模仿这句话说个句子吗?

生:太阳像个大火球。

生:老师的眉毛就像两片柳叶。

师:说得真好,以后我们在写话时也要尽量把句子写得美些。我们再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遍吧。(生齐读)

师:这句话除了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方法外,还有哪些词用得好?

生1:我觉得“撒”字用的好。

生2:我们把沙子或者芝麻撒在地上后就数不清楚了。这个“撒”字说明天上的星星很多,多得数都数不清。

师:对了,这个“撒”字用得特别好,把星星写活了。小朋友,这么美的句子,想不想再美美地读一读啊?

(评析: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发挥学生主动性,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又在比较悟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进而与说话写话联系起来,真正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情境朗读,感悟理解

师:张衡就在这美丽的星空下数星星呢!他是怎样数的呢? 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朗读第二自然段,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多媒体出示闪烁的满天星空图)

师:让我们学着小张衡的样子数一数天上的星星吧!(数1分钟星星)

师:你们数出了多少颗星星呀?(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此时你有什么感觉呢?

生:老师,我眼睛都数花了,头也数晕了,还是没数清楚。

生:老师,我手都举软了。难道张衡这样数星星不觉得累吗?

生:老师,我觉得张衡肯定也很累,但他不怕苦,不怕累,是个好孩子。

师:此时,你们想对张衡说点什么呢?

生:张衡,你真了不起,我一定要像你一样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学习,长大了当个科学家。

师:说得多好呀!我们看奶奶对张衡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找出他们的对话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师:从对话里你看出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1:他是个有耐心的孩子。

学生2:张衡是个细心的孩子。

(评析:情境朗读,加深感悟、理解,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了朗读水平,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了共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积累语言,品读感悟

师:爷爷告诉了我们哪些天文知识?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勾画出有关语句。(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师:现在你们说说,爷爷告诉张衡哪些天文知识?

生:(略)

(多媒体出示有关句子,请大家齐读。)

师: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心里怎么想,又怎么做的?

生:他几次起来看星星。

师:这里的“几次”能省掉吗?

生:不能,因为几次说明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

师:我们来看看小张衡看到了什么?(多媒体课件演示“星空旋转图”)

师:谁能根据课文描述和课件演示在黑板上摆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模型,并讲述一下他们的旋转情况。

(两个学生上台合作,在黑板上摆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评析: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星空旋转图”。 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天文知识变成直观、形象的视觉信息,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

五、课外拓展,激发愿望

师:小张衡长大以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是怎么成为天文学家的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师:从小张衡身上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1: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有恒心。

生2:我们做事要像张衡一样仔细观察,认真研究,才能取得成功。

师:课文给我们介绍的北极星和北斗七星,你们还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

生:牛郎星,织女星。

师:你们想欣赏其他星座吗?(课件出示星座图,学生欣赏)

师: 其实,天空中还有许多神秘有趣的天文现象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只要我们像小张衡一样仔细观察,刻苦研究,一定会发现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天文知识。希望你们能通过课外阅读和网络资源增长更多的知识。

(评析: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在练习与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小张衡优秀品质的影响和熏陶。)

点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根据二年级儿童的特点,从“兴趣”入手,以趣促学,以学激趣。本堂课有以下几个可取之处。首先,教师在开课就以谜语导入,很快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比较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了小组交流。再次,教师利用网络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直观、形象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使之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于感染力。整节课学生始终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显著。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6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科学知识,内容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科学知识介绍和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意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抓住人物的表现,再读中感悟张衡从小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从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信息资料

小星星形状的字词卡片、收集张衡和星空的有关资料、课件或挂图、音乐(用于配乐朗读)。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切入

1.情景导入:课件演示(夜空、闪动的星星、《小星星》乐曲)。师生随着课件演示,共唱歌曲。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星星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资料交流:(出示人物图片(张衡)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他有关,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人物之一,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交流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成功心理。同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了准备。)

对话平台

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和工具书以及上下文,读准发音,了解含义。

2.游戏识字:采用“小星星亮起来的”的游戏方式,检查识字情况,重点进行生字的正音和识字记字的方法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体验,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字音和结构上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和必要的识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导。

(识字是阅读和协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以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充分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巧妙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活跃了思维,丰富了积累。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3.组内互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成果,了解课文大意。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勺、斗、玉、组、数、睡”。

指读,组词。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难写的部分,交流书写中应注意的事项。

3.教师示范书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如:“数”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笔的变化;“睡”字右边几个“横”笔画的长短变化等。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评议。

(写字教学的作用在低年级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朗读

1.分组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推选出“阅读小能手”,准备在全班朗读。

2.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

3.读书交流:在读书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赛读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彼此的交流利于同学间的互相促进,同时在交流中教师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出示“小星星”字词卡片,组织学生认读字词。

2.指读课文,让学生交流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和自己还没有读懂的问题。

(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复现了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同时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焦点问题,为教学活动的展开确定方向。)

导读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节:通过读书,请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在读文后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句子进行深入地体会。

如: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引导学生理解“珍珠”和“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通过“闪”和上文的“撒”字,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

(读书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实施有效指导的过程。读书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训练意识,在尊重学生对课文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文中人物的理解,提高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研读

1.启发学生分组学习,合作读书。研读课文2-4自然节。重点从人物的对话入手,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2.研读问题提示:文中一共有三个人物,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

3.学生分组研读课文,交流读书体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学习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各组发言的基础上,适时点拨学生领悟读书方法,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如要学会提问题:“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赞成哪种看法?”

要抓住人物的表现:“奶奶为什么笑着说?”“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醒来看星星。”从这些表现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学会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结合着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读书方法、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感悟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星空图”。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感悟当时的情境,了解爷爷告诉张衡的天文知识。如:认识北斗星、北极星。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体会“果然的意思。

(情境朗读,加深感悟,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了朗读水平,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了共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讨论

1.用下面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因为……长大后……,所以……”和“张衡成了……是因为……”。

2.从小张衡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在练习与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小张衡优秀品质的影响和熏陶。)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7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自然段阅读中识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做到通顺,流利,正确。并感受夜晚的星空的美丽。

2、会认的字是:“撒、玉、仰”;要求会写的字是:“数、玉、珍、珠”。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识字。

教学难点:识记生字,并对多音字“数”的掌握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趣导入:

同学们,齐读课题?读的非常正确,“数”字还有另外一个读音,同学知道是什么吗?对第四声,那你怎么样来记住这个字?“米”十“女”十“攵”。同学们数过星星吗?读完课题,你想说什么?那下面就让我们同学带着问题读一下课文第一自然段好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你们自己常用的方法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至。

1、师: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谁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其它同学认真听。

师:读的怎么样?生评。

师:读的非常流利,正确。那课文中描写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生回答。

师:说的非常好。这句话写的非常美,把星星比做了珍珠。同学们齐读珍珠这个词,珍珠同学们见过吗?谁能说一下珍珠什么样子?说的非常好,“撒”字怎么理解?生说。“撒”字你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用“扌”十“散”。“玉盘”什么样子?”师:同学们想象一下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的样子。‘那同学们,能把星星的这种美给读出来吗?生读。师生评。

2、师:指导生字“珍珠”的读音、字形。下面我们再来读一下第一句话。

3、师:这个孩子在哪里数星星?跟谁在一起?怎么样数?“仰”字,同学们做一个仰的动作。你怎么样来记住?同学们想一想这幅画面,边读边想象。

4、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在脑子中想象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入情入境。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8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文章。这—单元的课文一般都是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节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节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节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节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节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节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品质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许多人习惯地认为这句话写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张衡极大的兴趣,这当然不错。但我认为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还没有真正体会作者的意图,还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写这句话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过“无数、满天、撤”等词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星星分布的不规则。这给张衡数星星带来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为表现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小时候如何喜欢、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难点是比喻句的理解。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思路时,我从概括到具体,从最后一段着手,先展示结果,再推导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教学有起有伏。

根据大纲的要求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学会7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2.读懂1、6两节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一、以识字为基础,采用三步识字法,设计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依据《大纲》制定的识字教学原则,在这节课中,我从识字着手,随识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把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第一步,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据词读音,然后在检查预习时,根据这篇课文生字在读音上的特点,分成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几组,这样,为突破字音的难点,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起到积极作用,然后,通过指名认读、男女分读、开火车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及巩固。第二步,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言环境进行字义教学。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新词,利用插图帮助理解,通过造句学会运用,从模仿表演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做一做体会字义:再是利用字形来理解字义,如“研”字的教学。第三步是在总结课文以后,设立一个突破字形的环节解决字形上的问题,以强化对字形的记忆。二下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定的识记字形的能力,我就利用学生学过的偏旁部首、熟字、猜字谜、做游戏、分辨书写的正误等来分析生字的字形。这样,使音、义、形有机结合,形成整体,达到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老师们,我始终认为,教书不是教知识的本身,而是教获得知识的方法,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所以,我在句子的教学时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打破整体美,突出星空的美,在教这个比喻句时,我没有安排“撒”字的教学,为什么?这里暂且不提。

再如在教“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时,我从朗读着手,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怎样使学生有这种感受?我联系课文第一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给张衡数星星带来困难。更主要的是,在这里我精心设计“撒”字的教学。通过“撒”字形象、直观的演示,使学生知道星星分布的不均匀,又给张衡数星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然后通过学生亲身感受,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

在读的训练中,我则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此构成了讲读课文第一课时的宏观整体。这节课,我还通过范读、齐读、朗读、分段读、小声自由读、听录音读、指名读、分组读、重点句段反复读、男女同学对比读等十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参与读书的机会在十五次以上,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这节课,幻灯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幻灯,检查自学;利用幻灯,品读句子;利用幻灯,再现生活;利用幻灯,复述课文;利用幻灯;学会概括;在第二课时的安排中,我还想用幻灯来解决“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四、文以载道、文道结台,体现低年级语思合科的特点,发挥其德育功能。

《数星星的孩子》是——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新人纲指出,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学时,我随时随处都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去体会张衡的刻苦、认真、仔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渗透了思想教育,这样,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何况,在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我还要作进—步的渗透。

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这节课的目标明确、难。易适度、内容具体、方法得当、思路清晰、组织严格、过程完整、密度合理、手段多样、负担合理、效果显著。在规定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本课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不同程序的学生都能受到训练,有所收获。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果内有限的时间与课文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上好课必须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但由于时间短,学生情况不熟悉,或许我还没有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9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数星星的孩子》提到有关自然科学常识这方面的知识,但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一开始就出示张衡的图象以及地动仪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注重朗读,抓重点句,反复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通过“无数、满天、撤”等词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星星分布的不规则。这给张衡数星星带来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为表现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教学中,我从识字着手,随识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把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第一步,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据词读音,然后在检查预习时,根据这篇课文生字在读音上的特点,分成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几组,这样,为突破字音的难点,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起到积极作用,情感在训练中陶冶。 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

再如在教“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时,从朗读着手,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怎样使学生有这种感受?黄老师联系课文第一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给张衡数星星带来困难。更主要的是,在这里老师精心设计“撒”字的教学。通过“撒”字形象、直观的演示,使学生知道星星分布的不均匀,又给张衡数星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然后通过学生亲身感受,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

《数星星的孩子》是—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在上这课时,正值四川大地震,很多学生非常激动说要是张衡现在还在,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死了,最早的地动仪是世界上一流的,由此学生们对张衡更加地崇拜,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也要象张衡一样成为一名天文学家。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采用变序法进行教学。先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了解张衡由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那么,他小时侯是怎样数星星的呢?再学习前面的课文,抓住张衡认真耐心的词句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课件,演示星空图,让学生直观感知星空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感情朗读。

1、主导线索清晰明了

整个课堂教学用两个问题进行贯穿: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小时候的他是怎样一个人?所有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主线索展开,一气呵成。

2、寓教于乐,注重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从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表演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识字,主动探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发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靠、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优美,处处透着童趣,显着童真,又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处理好科学知识介绍和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意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要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的深入地阅读,让孩子们自读,自悟,自得.在读中获得愉悦地享受,在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一,识字教学与阅读结合,充满情趣,体现识字效率.

在初步感知课文时,要求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自读生字时,出示学生感兴趣的星星宝宝,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认生字,然后,通过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及巩固.

二,采用多种阅读的方法,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的能力.

1,图文结合,多元感悟,感受星空的美.

"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洒在碧玉盘里."我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句子教学时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感受了什么然后通过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星空的美,星星的多,星星的亮.孩子们在朗读中体验,又将体验融入朗读中,将这句话读美了,读出感情了.接着我又请孩子们看图自已感受星空的美,融入孩子们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说话,将文本内化的同时,又引领学生们产生新的感受.让学生对星空的美感受得更深刻,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2,情境中体验,深化学生的感受.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先带你们去看看美丽的星空,你们愿意吗 "

由于这样的导入方式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儿童对夜空里的星星比较好奇,他们有时也喜欢观察闪烁的星星,也想神游太空,联系这一儿童熟悉的生活内容,激发儿童的认知积极性,使学生能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正是因为张衡从小善于观察,而且有恒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所以他后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一堂课有了良好的开头,整个的课堂效果自然不会差.

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自己做一做,自己数一数,在情境中体验.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情境体验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学生们表演读,数完星星之后对张衡数星星体会得更深刻了,他们不仅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中体会到了张衡的认真,耐心,甚至于还体会到了他对星星的喜欢,他数星星时的困难,星星不停地在动,眼都看花了,手都酸了……

接着问孩子们想对张衡说些什么 孩子们就有话可说了,因为他们有了这样一种情感的体验.这种感受也就深了.

3,自读,自悟,自得,在角色体验中感受张衡数星星的决心和对星空的认识.

在进行二,三两小节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奶奶对小张衡的疼爱,学着奶奶的语气笑着劝劝张衡.从中他们体会到了张衡不是第一次数星星,体会到奶奶认为星星是数不清的.

读读张衡的话问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 让学生在一遍遍的自读中去感悟张衡数星星的决心之大.读懂他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星空的知识,这与他不停地数星星,认真地数星星是分不开的.

最后让孩子们进行角色体验,分别读读奶奶的话和张衡的话.加上表情和动作.让孩子们在角色体验中感受到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情感.

整堂课中,我运用了非常漂亮的课件,将孩子们带入到了真实的情境中,所以孩子们看到了,感受了,也投入了,整堂课中,他们的精神是饱满的,情感是愉悦的.他们学着张衡,感悟着张衡,相信他们对于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一定会有更新的认识.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天坛潘村小学 李秋霞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课文语言生动、简洁、优美,处处透着童趣,显着童真,又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要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的深入地阅读,让孩子们自读、自悟、自得。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洒在碧玉盘里。”我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句子教学时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感受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星空的美,星星的多,星星的亮。孩子们在朗读中体验,又将体验融入朗读中,将这句读美了,读出感情了。接着我又请孩子们看图感受星空的美,融入孩子们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说话,“满天的星星像 ”。有的学生说像眼睛,有的说像萤火虫。最后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将文本内化的同时,又引领学生们产生新的感受。让学生对星空的美感受得更深刻,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自己做一做、自己数一数,在情境中体验。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情境体验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学生们表演读,数完星星之后对张衡数星星体会得更深刻了,他们不仅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中体会到了张衡的认真,耐心,甚至于还体会到了他对星星的喜欢,他数星星时的困难,星星不停地在动,眼都看花了,手都酸了……

接着问孩子们想对张衡说些什么?孩子们就有话可说了,因为他们有了这样一种情感的体验。这种感受也就深了。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10

《数星星的孩子》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科学知识,内容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针对学习内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知识水平,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至少认识“珍、碧、院、靠、指、乱、仔、组、睡、朝、苦、钻、研、著”14个生字,会写“珍、仔、乱”3个字。

2、会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生字的字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分为五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贯穿始终。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以《小星星》这首歌的乐曲为切入点,师生跟着音乐拍手齐唱儿歌.熟悉的歌词,动听的旋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学生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本课中,生字的教学以 “音”、“形”、“意”为途径。学生课前预习圈出生字,是以熟悉“字音”为目的。“字意”的落实则完全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如:“你找得字宝宝在哪句话里?”“你能给这个字宝宝找个朋友吗?”“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这样的扩词练习,说话训练,既活跃了思维,丰富了词语的积累,达到了学习的兴趣持续,又加深了识记的目的。这样由文到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子的训练,比单独机械的识字效果要好得多。

随文识字,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字意的理解,提高识记生字的效率,而且会使学生不断的产生新鲜感,使学习兴趣不减反变浓。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多维支持。

环节三:集中识字。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却不是难点,可对于我的学生来说,识字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显得极其重要,它关乎着这节识字教学课的成与败。

在设计时我突发奇想,巧设“识字小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生字闯关游戏。

第一关:学生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如果读对,就会有一名同学把星星的帽子摘取作为纪念。(这一设计关注的是学困生)

第二关:学生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读对奖励“小星星”。当然,这颗星星并不是制作的星,而是我亲自从空中“摘”下的“星”,这样不可思议而有趣的做法,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再度高涨,使得枯燥的认字变为生动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两关过后,是技巧的沉淀。我问:“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了这么多生字,是不是有什么奇思妙招啊?赶快把你最拿手的识字方法告诉给你的同桌吧!”一“话”激起千层浪,小孩子都有显示的心理,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认为,此时的自己是最棒的,他可以交给别人方法,所以他会教的认真,那学的人自然会积少成多。

后续设计的亮点就是我对识字方法的总结,说它是亮点是因为“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的宗旨,是教的归宿。

随之而来的二次识字是课堂的又一高潮!“小老师领读”,教师指字“顺序读”、“乱序读”、“快读”、“跳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的识字,让学生的激qing再次燃烧,直至回读课文才算是“瓜熟蒂落”!

成果如何?需要及时地检测。在设计生字复现环节,我采用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绕口令的形式,将所学的生字编入其中,读顺了,说明认识了,读“绕”了证明记熟了。

此时,才是识字教学的终点!

环节四:写字指导。

写字指导按照“观察字形说特点——指导书写讲难点——学生练写要美点”的顺序进行教学。相对识字而言,它显得较容易完成。

环节五:总结课堂巧设疑。

好的课堂既要有“龙头”又要有“凤尾”,对课堂小结不能忽视。“谁愿意说一说,这40分钟里,你都有什么收获?”看似不经心的一问,却给了孩子们整理课堂,总结经验的机会,既能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看着张衡数星星,奶奶说他傻,那爷爷见了,又是怎么说的呢?长大后的张衡究竟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样的设疑既实现了课堂的拓展、知识的延伸又能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教学工作是一个辛苦费神的事业,既然选择了,我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去寻找。相信有了好的方法.我会和我的孩子们一同进步,共同成长!

学海无边,知也无涯!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前辈、同事提出宝贵意见,我会悉心听教,以便于我的教学有更好的完善与体高!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张衡其人,知道他从小爱科学,喜欢钻研,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培养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2、学会本堂课的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数”和“撒”,理解“无数、珍珠、碧玉盘、钻研、天文学家”等词语。

3、能用“著名”说话、写话。

二、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第一段的第一句话,体会这个比喻句的妙处。

四、教学准备:幻灯片或课件或小黑板(课文句子、比较音节、当堂练习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切题。

1、唱《小小的船》。

2、从歌中“月儿”引出“星星”。(板书课题)

3、读课题,正音:数shǔ。“星星、孩子”读轻声。

(二)、初知。

1、比较拼读音节:

zhēnhéng sǎ shǎ kào rào zǔchǔ yáng yán mànhàn

珍---衡撒---傻靠---绕组---楚仰---研慢---汉

2、分组分段读通课文。

(三)、赏析课文最后一段。

(出示此段: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1、刚才大家读通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谁?(板书:张衡)

讲他干吗?(数星星——板书)

2、指名读最后一段,问:张衡是什么时候的人?(板书:汉朝)简介张衡。

3、衡取得了什么成绩呢?请找出有关词句读读。

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板书:天文学家)

(1)、学习“著名”:闻名、有名。并用“著名”说话、写话。

(2)、简要讨论“天文学家”。

(3)、谁知道他怎么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

刻苦钻研。(板书之并讨论)

4、学习生字:

(1)、衡:指名读,说结构、偏旁。教师故意板书一个极差的“衡”字,请学生说说该怎么写,并上台板书。

(师述:三部分要紧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才好看,也就是说大家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写字如此,学习也应该互相帮助才能学好。希望大家团结一条心搞好学习。)

(2)、汉:指名读,比较:汉——汗。给“汉”组词。

(3)、研:指名读,换偏旁:研——形(研——妍、刑)

5、齐读最后一段。

(四)、赏析课文一段。

过渡:张衡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小时候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一段课文。

1、自由读此段,先说有几句话,再上台来标序号。

2、指名读第一句: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1)、大家晚上去看过星星吗?像什么?

(2)、讨论“满天”和“无数”。

(3)、学习此句的比喻含义:

满天的星星——晴天的夜空

↓ 撒 ↓

无数的珍珠——碧玉盘

(可拿涂了黑底的托盘撒上粉笔头以作简单演示,有条件的可放“星空”的课件以加深理解。)

(4)、学习这个句中多音字:

数shǔ 数星星撒sǎ 撒珍珠

数shù 无数撒sā 撒网

(5)、张衡把看到的星星写得这么美,说明他心里对星星的之情。

(据回答板书“喜爱”或“喜欢”)

(6)、用“喜爱”的语气齐读此句。

3、学习第二句: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过渡:看到星星这么美,张衡是怎么做的呢?

(1)、请多生读此句:

(2)、请圈出数星星的动作的词:坐、靠、仰、指、数。(板书)

(3)、学生表演数星星的动作。同座互演或上台表演。

(老师或其他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4)、从这些动作当中可以看出张衡数星星的时候做得怎么样?

(据回答板书“认真”或“仔细”)

(5)、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句。

4、学习第三句: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1)、喜欢读的都读此句。

(2)、数星星要仰着头,多累呀!回去睡觉好了,张衡这样做了吗?

他“一直数到了几百课”,这说明什么呢?(他不怕烦、不怕累。)

(3)、比较句子: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一颗,两颗……数到了几百颗。

(让学生自由阐述,讨论。)

(4)、齐读第三句。

5、教学生字:

珍:提醒右下部三撇的写法。同音字比较:真、针、珍。

靠:告+非。用“靠”组词。

仰:换偏旁“迎”。“仰—卵—柳”比较。

百:独体字。给“百”组词。

6、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小结本堂课。

(六)、当堂练习:

1、猜字谜:

①天真热,一连三杯水,我喝了又喝。(汉)

②我不断地用力,终于推开了一块石头!(研)

③这事太有趣了,我非告诉你不可。(靠)

④白娘子被一根扁担压住了。(百)

2、改错字:

一个孩子座在院子里,造着奶奶,仰着头,只着天空书星星。

()

3、补句子: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12

《数星星的孩子》是新课改教材中的课文,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设计: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练习熟读成诵。《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孩子喜欢的文章,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师在黑板上画了许多的小星星,还画上了奶奶和孩子这两个人物,整个版面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仿佛让学生置身于夏天的晚上,便于学生情感的投入。文章的第一段,教师先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加上恰当的动作给学生范读。(其实教师是背着朗诵下来的。)让学生模仿,激起学生的情感。关于“晚上,满天的星星象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中的“珍珠”的解释,教师又出示了真的珍珠,让学生观察想象。最后,教师出示一些提示语,让学生边演示,边背诵,最终达到教学要求。

二、在教学其它自然段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一环紧扣一环。这篇文章较长,内容比较复杂,学生不易理解,于是教师给学生出示一条情感线:“夏天的晚上,一个孩子靠者奶奶数星星,奶奶的看法是什么?孩子怎么认为?当奶奶的看法与孩子产生分歧时,爷爷又是怎么说的?对于爷爷的看法,孩子又是怎么认为?怎么做的?”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文章穿成一串,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张衡成了天文学家,这与他从小喜欢观察星星是分不开的。教师利用这个契机培养学生从小有各种爱好,长大后刻苦钻研,就一定能成功。

四、知识的延伸。这篇文章内容涉及到“北斗星、北极星、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等知识。教师多给学生一些星象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关于张衡这个人物,文章介绍较少,教师也补充了一些知识,便于学生更深的理解文章内容。

附教案:

教学要求:1.学会11个生字,认读3个字。认识“皿字底”。

2.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一自然段。

4.了解张衡从小喜欢观察星星,长大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天文学家的故事。产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看到老师黑板上这么多的小星星,同学们就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板书:10数星星的孩子)

2.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或你们有什么问题?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逐段默读,找出答案。(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

二逐段学习

1.老师范读第一段,听后你知道了什么?(夜空很美,孩子在数星星。)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句话中的“满天”和“无数”各说明什么?

“珍珠”是什么?

什么像“珍珠”?“碧玉盘”指的是什么?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句话的景象。然后读一读。

“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中的“一直”是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边想象边朗读第一段。

根据提示练习背诵:晚上,撒在。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一颗,两颗,。

2.孩子不停的数,可把奶奶逗坏了,奶奶是怎么说的?读第二自然段。

通过奶奶的话,有谁明白奶奶的意思?(那么多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是数不清的。)

3.那我们看看孩子是怎么认为的?谁能读读第3自然段?

孩子认为星星数的清,不是乱动,它们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4.奶奶的看法和孩子的看法产生了分歧,怎么办呢?正在这时候,爷爷走过来了,看看爷爷是怎么认为的?(爷爷肯定孩子的看法,还告诉孩子一些新的知识――北斗星北极星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5.分角色朗读第2、3、4自然段。

6.对于爷爷提出的新知识,孩子是怎么认为的?(不信,产生疑问)孩子是怎么做的?(一夜没睡,几次起来观察。)

“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中的“果然”是什么意思?你能用“果然”说句话吗?

7.通过这个故事,你能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喜欢观察星星的孩子)

那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呢?(张衡)

请同学们读读第6自然段。

张衡是伟大的天文学家,他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浑天仪和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对数学、地理、文学都有研究。

三小结:张衡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与什么有关系?(善于观察,刻苦钻研)

你想学习张衡的什么精神?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撒、玉”等9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张衡的头饰。

教法过程:

一、课前游戏

同学们这节课由我跟同学们一块上,那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听说咱们班同学知道的词语特别多,是真的吗?那咱们都来说带星的词语看谁说出的词语多,现在大家先准备一分钟,快速搜集头脑中带星字的词语。(星星、星光、明星、球星等)准备好了吗?开始!(学生说带星的词语)

咱们班同学积累的词语真多,真不简单,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先玩到这里,准备上课吧!

二、导入新课

课前我们说了那么多带“星”字的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一 篇和星星有关的课文,讲的是一个孩子数星星的故事。 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指名读、齐读)师指出多音字shu。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同学们咱们课文比较长,先听老师给同学们范读一遍,不认识的生字注上拼音。(放老师范读课件)

2.同学们本课呀,有9个星星生字等着同学们认识它们呢?同学们默读课文快去认一认吧!(教师放星星生字课件)

谁来说说你认识了那个星星生字?(请几位同学认生字,并组词)

3.星星生字同学们都认识了,我们把它们放入课文中看同学们还认不认识,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33页,谁愿意接读课文?(请5位同学读,每人一段。)同学们端起书来仔细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4.请几生评价朗读情况。(从语气、错字方面)

四、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落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做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就让我们仰起头,指着天空跟孩子一起来数星星行吧!(课件出示满天繁星,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仰起头,指着天空一颗一颗的数)

2.咦,你们怎么不数了?(学生说说数星星的感受:星星太多了,数也数不清)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课件出示: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通过“满天”和”无数”两个词语来体会星星之多,指导学生读出星星多的语气。)是啊,星星一闪一闪的,真是太难数了。可是这个孩子就这样数呀数呀,一直数了几百颗,多么有耐心的孩子呀!你佩服他妈?谁愿意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指名读、师范读、加动作读)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这个孩子多么有耐心啊!看到孩子数星星,奶奶是怎么说的?孩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你们同位两个一人当奶奶,一人当孩子,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2.(课件出示奶奶和孩子的对话)谁愿意当奶奶?谁愿意当孩子?(师指两名学生读对话、并给孩子戴头饰)

3.我想来采访采访这位奶奶。(走到奶奶身边)

(1)奶奶,您好!您为什么说自己的孩子是傻孩子呢?(因为天上的星星太多了,是很难数清的。)

他数星星时你感到心疼了吗?(是)真是位疼爱孙子的奶奶。谁愿意再来当奶奶劝劝自己的孙子?(指导学生朗读奶奶的话,读出奶奶和蔼的语气)

4.让我再来问问孩子。(老师走到孩子身边)

(1) 孩子你好!奶奶心疼你了。劝你不要数星星了,你觉得奶奶说的对吗?(不对,因为能看得见就能数的清。)

(2) 这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平时很多次观察得来的)你数过多少次星星?(很多次,无数次)

(3) 这是一个多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孩子啊!谁还愿意当孩子,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指导朗读孩子的话,读出孩子好学、求知数语气)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奶奶和孩子的话被爷爷听到了,他走过来对孩子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听(课件放录音爷爷说的话)

2. 爷爷的话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默读课文后和同位交流交流吧!(课件出示爷爷的话)

3.你们读懂爷爷的话了吗?那你能从湛蓝的夜空中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吗?(出示星空课件请一名同学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4.大家看,这位同学找的对吗?(对)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5.爷爷还告诉孩子:“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听了这句话孩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你自己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6. 现在我想再来采访采访孩子,哪个孩子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戴头饰)

(1)听了爷爷的话,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我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2)你晚上起来几次?(四次或五次)你不觉得累吗?(不累)

(3)你最后看到结果是怎样的?(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祝贺你又有了新的收获!

7.为了证实爷爷的话,这个孩子能一夜起来看星星,真是个不怕吃苦、肯钻研的孩子!谁能读读这三句话,夸夸孩子?(指名读、齐读,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读出孩子爱钻研的语气)

学习第五自然段。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生齐读)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的天文学家。(板书:汉·张衡。天文学家)同学们张衡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有很久很久,很远很远,但这个故事却留给了我们,更重要的是张衡成为天文学家做出的贡献留给了我们。同学们谁了解张衡长大后的情况?(生:1.发明地动仪;2.发明浑天仪;3.是杰出的文学家)同学们你喜欢小张衡吗?(喜欢)说说你的原因吧!(指几名学生说)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张衡从小就刻苦钻研天文,长大后成了天文学家,在我们身边也时有科学,处处有科学,如果我们也像张衡那样,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钻研,也许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们中间。

六、随堂检测。

按课文内容天空。

1.天上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期颗星连起来像( ),叫( )。

3.( )果然绕着( )慢慢地转动。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汉·张衡)

天文学家

《数星星的孩子》作业设计 篇14

《数星星的孩子》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单元的课文一般都是介绍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数星星的孩子》虽然也提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写小孩子的,对学生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节写张衡怎样数星星,通过对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及具体如何去数来反映张衡的认真态度。第二节通过奶奶认为张衡“傻”从侧面来反映张衡的刻苦。第三节通过张衡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来反映张衡观察的仔细及决心。第四节通过爷爷的话来告诉张衡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跟第五节张衡几次起来看星星又有直接的关系,第六节是对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实际上都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张衡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品质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撤在碧玉盘里。”许多人习惯地认为这句话写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张衡极大的兴趣,这当然不错。但我认为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还没有真正体会作者的意图,还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写这句话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过“无数、满天、撤”等词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星星分布的不规则。这给张衡数星星带来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为表现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小时候如何喜欢、认真、刻苦地观察星星,难点是比喻句的理解。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思路时,我从概括到具体,从最后一段着手,先展示结果,再推导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佼课堂教学有起有伏。

再说,这几年,我听了不少课,发现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第“课时松、第二课时重、第三课时空的弊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大纲的要求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学会7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2.读懂1、6两节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一、以识字为基础,采用三步识字法,设计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依据《大纲》制定的识字教学原则,在这节课中,我从识字着手,随识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把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第一步,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据词读音,然后在检查预习时,根据这篇课文生字在读音上的特点,分成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几组,这样,为突破字音的难点,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起到积极作用,然后,通过指名认读、男女分读、开火车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及巩固。第二步,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言环境进行字义教学。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新词,利用插图帮助理解,通过造句学会运用,从模仿表演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做一做体会字义:再是利用字形来理解字义,如“研”字的教学。第三步是在总结课文以后,设立一个突破字形的环节解决字形上的问题,以强化对字形的记忆。二下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定的识记字形的能力,我就利用学生学过的偏旁部首、熟字、猜字谜、做游戏、分辨书写的正误等来分析生字的字形。这样,使音、义、形有机结合,形成整体,达到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靠、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老师们,我始终认为,教书不是教知识的本身,而是教获得知识的方法,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所以,我在句子的教学时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知道了什么?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通过抓住比喻句的喻体去理解本体,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打破整体美,突出星空的美,在教这个比喻句时,我没有安排“撒”字的教学,为什么?这里暂且不提。

再如在教“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时,我从朗读着手,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怎样使学生有这种感受?我联系课文第一句,让学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闪一闪给张衡数星星带来困难。更主要的是,在这里我精心设计“撒”字的教学。通过“撒”字形象、直观的演示,使学生知道星星分布的不均匀,又给张衡数星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然后通过学生亲身感受,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

在读的训练中,我则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此构成了讲读课文第一课时的宏观整体。这节课,我还通过范读、齐读、朗读、分段读、小声自由读、听录音读、指名读、分组读、重点句段反复读、男女同学对比读等十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参与读书的机会在十五次以上,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这节课,幻灯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幻灯,检查自学;利用幻灯,品读句子;利用幻灯,再现生活;利用幻灯,复述课文;利用幻灯;学会概括;在第二课时的安排中,我还想用幻灯来解决“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四、文以载道、文道结台,体现低年级语思合科的特点,发挥其德育功能。

《数星星的孩子》是——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新人纲指出,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学时,我随时随处都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去体会张衡的刻苦、认真、仔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渗透了思想教育,这样,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何况,在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我还要作进—步的渗透。

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这节课的目标明确、难。易适度、内容具体、方法得当、思路清晰、组织严格、过程完整、密度合理、手段多样、负担合理、效果显著。在规定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本课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不同程序的学生都能受到训练,有所收获。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果内有限的时间与课文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上好课必须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但由于时间短,学生情况不熟悉,或许我还没有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们,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抠脑子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是这些遗憾,促使我在教坛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