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推荐13篇)

2023-03-10 14:24: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推荐13篇)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4.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挂图、青蛙和松鼠的头饰、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青蛙看海。通过

学习,我们知道青蛙——想看海,结果青蛙——看到海。

板书:想看海 看到海

师:青蛙非常想看海,它先碰到了谁?

二、读读讲讲

1.学习青蛙和苍鹰的对话。

(1)读一读它们之间的对话。(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

(出示明胶片:青蛙和苍鹰的对话)

(2) 指名学生分别读苍鹰和青蛙的话。评价

(3)小小组讨论:读了它们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中讨论。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出示挂图)启发学生想象。

师:青蛙要想看到海,一定要登上这座山。青蛙看着这座山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

(5)指导读青蛙的话。同时理解“吸了一口凉气”。

指名学生反复读青蛙说的话。

(6)分角色读青蛙和苍鹰的对话。

谈话:苍鹰飞走了,青蛙面对高山,很失望。怎么办呢?正在这时,它的好朋友——松鼠来了。它们之间又说了些什么话呢?

2.学习青蛙和松鼠的对话。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松鼠的对话。边读边拿出笔用“~~”划出青蛙的话。(教师巡视)

(2)分角色朗读青蛙和松鼠的对话。

(出示:没有提示语的对话内容)

(3)同桌练读对话。指名同桌读一读。

师:对话不仅要会读,还要能根据课文中的内容给青蛙和松鼠加上动作、神态。你能行吗?

(4)同桌表演对话,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同桌戴好头饰)上台表演。评价。继续表演。

提问:从它们的对话中,你知道青蛙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了?为什么?

谈话:小朋友,青蛙有信心跳上石阶去看大海,让我们也来当一回青蛙吧,你们有信心登上山顶吗?

3.学习第十一小节内容。

(1)全体学生伴随音乐做蛙跳,连跳4分钟左右。

(学生跳,教师在不停地鼓励大家。)

(2)请学生说说跳的感觉?指导读好“累”字。(一边喘气,一边读)

(出示第十一小节内容)

(3)指导读第一句话。指名读。

启发学生想象:青蛙在跳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它是怎样克服的呢?

(4)组织学生讨论:这时的青蛙是继续跳还是回去?为什么?

师:小青蛙为了早日看到大海,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继续爬山。现在让我们一起为小青蛙加油吧!

(学生喊,加油,加油。教师搬动青蛙图,慢慢移向山顶。)

(5)引读:不知不觉,它们已经——(学生齐说: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板书:努力登山

谈话:小青蛙历尽千心万苦,跳完了无数石阶,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

4.启发学生想象。

(1)小青蛙终于看到了大海,它会说些什么话呢?

(出示句式:小青蛙( )说:“ !”)

(2)小青蛙心里很高兴,会对松鼠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

三、全堂小结。

小朋友,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写字训练

设计意图:

1.突出自读自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因此,在课的设计时注意将“读”贯穿始终。首先是“读”的层次性。有部分感知的自由朗读,有探究课文内容的细读,还有体会情感的品读。各个层次目的明确,并且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自读中自悟,在自读中思考,在自读中练习评价。其次是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同桌互读、感情朗读、边读边画、抓重点读等。

2.突出合作学习。本设计主要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探究,以更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也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突出学生体验。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课外情景,我作了如下尝试:如课文第十一自然段,内容为“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我在教学中一开始让学生伴随着音乐学青蛙跳,跳了近四分钟,然后让学生谈跳的感受,指导读好“累”字。再引导学生讨论这时的青蛙是继续跳还是回去?并说明理由。继而指导学生读好这小节。最后设境练读。在这个教学板块中,通过活动说话、引导、朗读等训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这样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

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教学难点: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带上写话本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9课《青蛙看海》,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还认识了一些新的生字宝宝,你们还记得吗 (出示词语)

(1)指名读(强调易错音)

(2)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你能用上其中的词,简单地说说吗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大海(出示课件),苍鹰告诉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开始青蛙没有信心很失望,后来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级一级地登上了台阶,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大海).

2,师: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看海.

二,精读1,2,3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 青蛙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呢 谁告诉了它 (出示苍鹰说的话.)

苍鹰对它说:"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 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

指生读苍鹰说的话.边读边想,看海对苍鹰来说是怎样的事

多简单的事呀,你能学着苍鹰的样子读好这句话吗

生:读

苍鹰才不把看海当回事呢.——(范读:夸张一点.)自己试试.

(指名-你来学学苍鹰满不在乎的样子读读.)(真的是轻而易举的事.)

——指名读,齐读.

(2),那么,看海对小青蛙来说又怎样呢 (难)(出示课件)

青蛙为什么觉得看海很难 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交流:

a, 山高(出示画面,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

青蛙有什么反应 (生答:青蛙说的话和吸凉气)体会动作"吸凉气",你来想象山会有多高

生说: 是呀,这么高的山,把青蛙都吓坏了.

"天哪,这么高的山!"在小不点青蛙的眼里,这是座怎样的山哪

你能把这个感叹句读好吗 加上动作读读看.(指着吸了口凉气)

——指名读,齐读.

师结: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播放课件)同学们,现在这座山就在你的面前,你能读出山的高吗 指名读,学青蛙先吸口凉气,再读这句话.

这么高的山,连我们看了都会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更何况是一只小小的青蛙,难怪它对自己没有信心了.

师:(过渡):除了山高还有其它原因吗 青蛙接着说了什么话

生:……

b, 青蛙没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长腿

师:这是青蛙自身的原因,你知道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吗

青蛙跟这些动物一比,它会怎么想呢

难怪青蛙要唉声叹气地说,我怎么——(上得去呢 )也就是青蛙觉得自己肯定——(上不去).

他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心情 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生:——指名读.带着这种心情试着读读,

指导读:读好"没有,也没有,怎么"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难,青蛙信心不足,有些无奈的心情. 练读,指名读.

你能连起来把这一大段话读好吗 加上动作试一试.

——指名读,齐读.

3,青蛙面对这么高的山,想到自身的弱点开始失望了,这时苍鹰说话了,你看!

(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你知道苍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指名答(生:你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想要看到大海,你就必须要登上山顶.)

师:你真是苍鹰的知己,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意思.是啊,苍鹰再次告诉青蛙要看到大海非登上这座山不可,我们一起来读读苍鹰的话,语气强烈一点.

(生拿起书齐读)

过渡: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青蛙失望极了,(板书:失望)同学们,那它最后有没有实现看海的愿望呢 请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找到答案.

三,精读4~~11自然段

1,(读后交流),刚才青蛙对登山还是非常失望的,是谁帮助它的呢 (出示小松鼠)看到这么可爱的小松鼠,老师真想知道它是怎么帮助青蛙的,你能满足我的愿望吗 现在用你喜欢的方式读4——10段,画出松鼠和青蛙对话的语句来:第一次对话,第二次对话,第三次对话)(相机出示句子)

师:小朋友找得真全!谁来学着小松鼠和青蛙读读这些话 请一对同桌分角色读对话(师指导读出第一个层次:字音正确,语句流利;)

2,指名两对同桌分角色读,师重点引导读出松鼠的关心,引导,为青蛙鼓劲,肯定青蛙的语气;青蛙由失望到充满信心的语气(师指导读出第二个层次:有感情)

3,通过这些话,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 是啊,小松鼠可真会帮助人,耐心引导,还积极鼓励青蛙.青蛙也不错,对登山由失望到充满了信心.你们喜欢他们吗 那么请你走进他们的内心,把他们各自的心情用你们朗读表现出来(女生读小松鼠,男生读青蛙)

4,学习十一自然段

有了善良的小松鼠帮忙,青蛙自己也鼓足了干劲.虽然跳几下石阶是不难的,但要"一级一级地"跳上连苍鹰都认为"太高了"的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是怎样对待登山中的劳累的呢

指名读十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指名答,(出示: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歇一会儿,顾不得休息,更多时间在登山,喝点山泉水,顾不上多喝几口,不断向上登.)

师:小青蛙为什么会累了,渴了

生:台阶多

师:谁能把台阶多的词找出来,

我们读读这句话,把登山的辛苦读出来,指名读

生:读书体会读11自然段,体会小青蛙的辛苦

(1),拓展练习:你们想象他们在登山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自由说)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所说的困难他们都有可能会遇到,他们放弃了吗 是啊,为了登上山顶看到大海,他们不怕困难,坚持登山.(板书:不怕困难 坚持登山)

(2),过渡: 师:小青蛙就是这样不怕苦不怕累和松鼠历经千辛万苦跳完了无数级石阶,终于登上了山顶,(出示动画)这时小青蛙心情怎么样

生:

师:用高兴得心情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课件)师生齐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板书:成功 同学们,让我们感受着青蛙成功的心情,一起来朗读整个故事!(生齐读全文)

四,进行想象说话

练说:

师:青蛙和小松鼠终于来到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大海一望无边,蓝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会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1,感谢松鼠的帮助;2,肯定自己的努力)

生:

师:恭喜小青蛙,愿望实现了,

师:那青蛙是怎样看到大海的呢 是自己的一个人的努力吗

生:

师:是啊,那青蛙会对小松鼠说些什么呢

生:

师:青蛙的成功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但关键是他的坚持,老师送你们一句名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师总结故事.

小结:是啊,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我们不怕困难,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

2,练笔:学习了这个故事,老师知道你也一定有许多要说的话,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此时的感受.交流写的内容(写不完的作为家庭作业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9,青蛙看海

失望——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看到海(成功)

(不怕困难 坚持登山)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有关图片、资料以及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得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能力目标:

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的情趣。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

童话故事《青蛙看海》讲的是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全文共11个自然段,分两部分。第1~3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讲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须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可青蛙对能否登上高山没有信心。第4~11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讲了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

课文言近旨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故事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插图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想象。

2、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教学难点: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议论、想象懂得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4、突破方法:

(1)、在本课的教学中,读演结合,通过学生的精读和自演以及教师精到的指导,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

(2)、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其主动阅读的愿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表演、情境的创设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读懂了课文,受到了启发。

三、教学对象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而多媒体却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新形象,激起学生的兴趣,将他们引入学习的情境,并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保持持久稳定,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如果采用平淡、枯燥的教学手段必定会使他们感到乏味,学习没有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体验情境。这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顶。课前,我在体育老师的配合下设计了“青蛙跳”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跳学校那栋五层教学楼的台阶。学生当时跳完以后个个累得叫苦连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有的直喘气,还有的在三楼就停下来跳不动了。看的出来学生对此感受是深刻的。这样,上课时学生都会联系自己的经历来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学生们有的说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有的说想吐,还有的说脚好痛好酸。可见,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以表演感受情境。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带着头饰表演课文描叙的情景:松鼠(老师)带着青蛙(学生)来到了山脚下,不畏辛苦地一级一级地登上山顶,最后终于看到了大海。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表演是在熟读了课文后进行的,属巩固性的实践活动。表演后,伴随着热烈的情绪,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也体会出登上山顶要靠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这样才能成功。

3.画面再现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精美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山的高大雄伟和海的壮阔美丽,当时学生看的时候眼睛睁大了,还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看完后让他们谈一谈感觉,学生不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还争相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由此看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限、生活感受粗浅的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五、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件在设计和使用时力求体现各教学媒体组合整体优化的原则,并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特点,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目的。

本课件的优越性体现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交互灵活。

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手段贯穿始终,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视觉、听觉上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在教师和课件提供的指导下进行本课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出示大海图)

2、看,大海的海水是那么蓝,那么的清澈,那么的一望无边,你们喜欢大海吗?

3、不仅我们喜欢大海,一只住在湖边的小青蛙也很想去看大海,它看到大海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看海》。

(二)、重点探究

1、教学第一部分

(1)、小青蛙非常想去看看大海,可是想要看到大海,就必须登上高高的山峰,(教师板画山),这下可怎么办呢?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学生自由发言。

(2)、一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课件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

(3)、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4)、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课件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吗?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5)、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课件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读读。你从哪儿感觉到它的害怕?(课件出示句子)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句子,你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个句子好?为什么?你能读出那种害怕吗?(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6)、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课件出示句子)自由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7)、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此时,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教学第二部分

过渡:正在小青蛙无比失望的时候,一只小松鼠蹦蹦跳跳地来帮忙了。(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1)、小松鼠怎么说的呢?(屏幕显示松鼠的话),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在松鼠的帮助下,有没有看到大海呢?请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的4-11自然段,读后思考:青蛙是怎样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

(3)、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a、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b、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么?发最佳表演奖。

(4)、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就这样,……达到了山顶)。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5)、小朋友们想象一下,青蛙在登上山顶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四人小组可以讨论。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课件出示)

(三)、欣赏积累

过渡:小青蛙一心只想看到大海,别的什么也不想,它一阶一阶地往上跳啊跳啊……(手动图片),不知不觉,它已经跳完了台阶,达到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简笔画)这时,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1、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课件出示)

2、你想和青蛙一起看大海吗?(课件)

(四)、整体感悟

1、小青蛙在松鼠的帮助下,有了信心,克服了重重困难,艰难地爬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课件出示)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放一段音乐,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着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

2、这时有很多小动物都来祝贺它了,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想怎样夸夸它呢?

3、小小的蚂蚁、爬得慢吞吞的蜗牛和乌龟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羡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请你想一句话,送给你喜欢的小动物。(课件出示总结句子)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

2、分析字形。

3、给生字找朋友。

4、指导书写。

5、在田字格里描红、仿影、临写。

(六)、作业布置

课后,收集有关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童话故事,下节课进行交流。

七、板书:9、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4

指导/柳州市弯塘路小学/莫雪莲

《青蛙观海》这篇课文主要讲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该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识记生字“登”“吸”“级”,认识偏旁“登字头”。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道理。教学难点是:感悟课文揭示的道理。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体验情境。这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顶。课前,我在体育老师的配合下设计了“青蛙跳”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跳学校那栋五层教学楼的台阶。学生当时跳完以后个个累得叫苦连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有的直喘气,还有的在三楼就停下来跳不动了。看的出来学生对此感受是深刻的。这样,上课时学生都会联系自己的经历来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学生们有的说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有的说想吐,还有的说脚好痛好酸。可见,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以表演感受情境。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带着头饰表演课文描叙的情景:松鼠(老师)带着青蛙(学生)来到了山脚下,不畏辛苦地一级一级地登上山顶,最后终于看到了大海。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表演是在熟读了课文后进行的,属巩固性的实践活动。表演后,伴随着热烈的情绪,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也体会出登上山顶要靠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这样才能成功。

3.画面再现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精美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山的高大雄伟和海的壮阔美丽,当时学生看的时候眼睛睁大了,还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看完后让他们谈一谈感觉,学生不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还争相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由此看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限、生活感受粗浅的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遗憾之处:

1.第二自然段小青蛙的话表现了它对登山的担心害怕的心理,教学中,我觉得自己指导学生练读得还不够充分,对教学效果略有影响。

2.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5

一、说教材。

童话故事《青蛙看海》讲的是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全文共11个自然段,分两部分。第1~3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讲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须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可青蛙对能否登上高山没有信心。第4~11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讲了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

课文言近旨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故事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插图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想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像。

二、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出示大海图)

2.看,大海的海水是那么的蓝,那么的清澈,那么的一望无边。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

3.不仅我们喜欢大海,一只住在湖边的小青蛙也很想去看大海。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0课《青蛙看海》。(揭题,板书。)

一起来听听,青蛙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它看到海了吗?(学贵有疑,有疑亦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和情感,使学生具有最佳的阅读心境,同时自然而然把教学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二)整体感知。

听故事。

故事里出现了几个人物?(生答,师出示小动物头像。)

(通过听,让学生感知了故事的基本内容,又激发了学生自读的强烈欲望。)

(三)、精读感悟。

1.哦,原来青蛙身上发生了那么多的事呢!接下来,我们细细地来学习一下。(课件出示1~3自然段)

⑴自由读1~3自然段。

⑵指名读苍鹰和青蛙的对话:边听边想: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

⑶苍鹰对它说了什么呢?这对青蛙来说容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相机板书)

⑷那山能不能不过呢?咱们来看苍鹰后来说的话。

⑸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教学时我特别抓住关键语句:“天哪,这么高的山!”

“我没有……也没有……?怎么上得去呢?”让学生感受到青蛙很想看大海却又怕登不上山顶的害怕、失望的语气。)

(6)如果你是小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又会怎样呢?

(我设计这个换位训练是因为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在努力为他们创设学习的最佳情境时,还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在交流、探索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把学习引“深”或拓宽。)

2.学习第4~11自然段。

⑴首先让学生合作朗读第4~9自然段。

⑵通过朗读,你知道又有谁出现啦?

⑶松鼠说了什么呢?青蛙又是怎样回答的呢?(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引读、表演读、分角色朗读),体味课文的语言,感受青蛙在松鼠的关爱下心情从“失望→兴奋→有信心”的变化过程。)

⑷教师参与朗读活动,与学生共同体会。(因为我认为教师的参与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朗读表演的积极性)

3.学习第10自然段。(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我注意到了“扶”中有“放”)

(1)齐读第10自然段。

(2)课中律动:(播放旋律,全体学生做小青蛙,一步一步接连不断,不停地原地跳,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体会青蛙上山的艰难。)

(3)引导学生讨论想象:上山过程中青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4)它又会怎样克服呢?(集体讨论讨论,为它想想办法。)

(5)品读第10自然段。

过渡:青蛙登上了山顶,结果呢?

4.学习第11自然段。

⑴出示大海的画面。

⑵如果你是小青蛙,大海就在你的眼前,你会想说什么呢?(利用文中的空白处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学生的说写能力。)

松鼠又会说什么呢?(这是借松鼠的嘴说出故事蕴含的道理。)

⑶带着这种欢畅的情绪来练读第11自然段。

(四)小练笔:

青蛙看到大海会说什么呢?请小朋友想象一下,把他可能说的话写下来。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6

童话故事《青 蛙 看 海》讲的是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在松鼠的帮助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故事寓意深刻,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本课的情节用人物的对话展开,因此,有感情地朗读,积累相应的语言形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

3、在品读、想读、演读课文的过程中领悟,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很喜欢童话故事,在童话故事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你最喜欢哪个,能模仿它的动作、声音吗?让大家猜猜它是谁?(学生游戏)

一、情境导入

二、精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

①小青蛙生活在湖边,它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呢?是谁给小青蛙指路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高山,就能看到大海了!”指导朗读。指名读,比赛读。评价

②小青蛙认为自己能登上这座山吗?指读第二自然段。

③小青蛙的话说明当时它是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男女生读。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表演(吸了口凉气)。

口语训练:回想一下,你在什么情况下也会对自己没有信心?

④要想看到大海,还有其他办法吗?女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指导朗读。范读。小组比赛读。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

小黑板出示指路图及句子。比赛读,分角色读。

2、细读第二部分

过渡:小青蛙能看到大海吗?它放弃了吗?

①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至第十二自然段。讨论:小青蛙看到大海了吗?小青蛙是怎样看到大海的?并练习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然后推选代表上台朗读。

②小组自学。

③检查自学情况:

小青蛙看到大海了吗?

是谁鼓励小青蛙,给小青蛙信心的?

小青蛙是怎样和小松鼠登上山顶的?

小青蛙跟松鼠一级一级地跳上山顶,容易吗?

请全体学生起立跳一下,说说感觉。

请全体学生起立连续跳二十下,说说感觉。

过渡:小青蛙跳几下是不难的,但要“一级一级”地坚持不懈地跳上连苍鹰都认为“太高了”的山是很不容易的。

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说明了他们登山的辛苦,他们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课件出示句子,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分角色朗读,评价。

再次有感情分角色齐读。

三、思维拓展,说话训练

过渡:小青蛙和松鼠终于登上了山顶,他们的心情怎样?指名说。

小青蛙和松鼠站在山顶上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学分析:

《青蛙看海》是一篇二年级的课文,这是一篇生动有趣、言近旨远的童话故事。我在执教这堂课时,抓住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阅读特点,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时都应该充分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挖掘学生自我感悟自我内化的潜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淀,在表演中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一、读中感悟,入境悟情。

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在教学中,强调以读为本,以读促思,又以思促读。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中入境悟情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如在教学“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一只苍鹰飞来,对青蛙说了一番话”这段内容时,指导朗读,是用询问的口气问道:“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读呢?”学生正是因为明白了苍鹰有一双强有力的翅膀,飞上山顶是轻而易举的事,才能如此有感情地读出味来。又如当小青蛙看到这座大山时,教师引导学生读青蛙的话,问道:“他(一位学生)刚刚的朗读,有没有让你感到山非常高、高耸入云呢?”这样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悟,入境悟情,让学生更真切地贴近文本,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创设情境,体验过程。

孩子们喜欢在充满形象、充满情感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他们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才能实现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生动、逼真的课文情境。如在教学青蛙和松鼠对话这一部分时,现场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松鼠和青蛙。接着,又带领小朋友跟着小青蛙一起跳石阶,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亲身感受。我觉得此环节正是本堂课的亮点所在。在老师带领着小青蛙一起攀登山峰的过程中,教师富有激励性的引导语能够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体验感受的欲望。教师鼓励道:“跟着老师一起跳,继续跳,坚持跳。小青蛙们,加油啊,快要到半山腰啦!再坚持不懈用力地跳,我们马上就可以到达山顶了!”孩子们在教师的激励与鼓舞下,奋力不停地向上跳,终于达到了山顶。此时,孩子们个个都气喘吁吁的。在此紧抓这个难得的教学契机,随即问道:“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啊?”说:“爬山实在是太累了!”“我腰酸背疼,不想再跳了。” 通过体验,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顶的道理。现在我们提倡“体验教学”,就是让学生经历自身未曾体验过的事情,走进文本的情境中。

三、展开想象,抒发感受。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文本的后半部分我设计了两个说话环节,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第一、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一起跟着小青蛙跳台阶,不畏辛苦地一级一级地登上山顶,在这一路上,小青蛙和小松鼠会发生什么事?(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学生的回答独特、各不相同。有的担心山石会滚下来,砸伤小松鼠小青蛙,有的担忧老鹰、蛇及凶猛的野兽会袭击它们。

第二、最后他们终于看到了大海。在此立即出示挂图,运用自己形象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大海的辽阔浩瀚,感受阵阵的浪涛声。学生们顿时瞪大了双眼,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师问:“小松鼠和小青蛙会说些什么呢?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回答道:“蔚蓝的大海真美啊!”“谢谢你,小松鼠,没有你,我就看不到大海了。”“我还看到大海上飞着海鸥呢!”更有个小朋友说:“这是我们两个人齐心协力到达山顶的。”“我实现了愿望,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此时,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正是因为小青蛙勇敢、坚强,永不言弃、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达到山顶,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表演及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欣赏课文、高山、海景、课文最后一幅插图)

投影片三张(鹰、两段话)头饰(青蛙、苍鹰、松鼠)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看动画度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都知道,青蛙生活在?有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想去看大海,它能看到吗?我们来看一个动画片好吗?

二、欣赏课文课件

三、进入情境,倾情朗读

1、引导品读第1——3自然段。

(1)、过渡:青蛙一开始很想去看大海时,可是看大海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青蛙可遇到困难了。

(2)、自读1——3自然段,看看青蛙遇到了什么困难呀?

(3)、指名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a、青蛙遇到困难了,别担心,有了,它的好朋友谁来了?苍鹰怎么告诉青蛙的?

“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反复读。点名读,指导(“喏”要轻,加上动作,注意语气),生练读,再点名读。边读边表演做动作。

b、过渡:对于苍鹰来说,登上山顶太容易了,简直是小菜一碟,可是青蛙却认为这山简直是——(太高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天哪,这么高的山!”)

·*指导看高山插图。

*指导学生模仿青蛙的口吻,惊叹山的高,感受任务的艰巨。

假如你是这只青蛙,看了这么高的山,你怎么说?引导把课文的句子读出来.

c、过渡:说着,青蛙还——

“青蛙吸了口凉气……”

*指名表演“吸了口凉气”,说说青蛙为什么要吸一口凉气?

(4)导读第三自然段:苍鹰是怎么回答青蛙的?

(5)学生先独自扮演不同角色读第1——3自然段,再在小组里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相互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小组派代表在班上带头饰分角色朗读,读后评一评苍鹰、青蛙说话的语气是否到位。

2、品读第4——12自然段

(1)过渡:青蛙没有良好的自身条件,可是苍鹰告诉它,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怎么办呢?

(2)自读第4——11节,思考:青蛙是怎么看到大海的呢?

(3)谁帮助了它?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加深对青蛙言语的体会。见过青蛙跳吗?见过青蛙登山吗?试着做青蛙跳台阶的样子,跳一跳。

(4)分角色赛读松鼠与青蛙的对话。小组练读、戴头饰读

说话:你说松鼠凭什么说青蛙一定能看到大海?

(5)青蛙是怎样跳到山顶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就这样……”

*你认为小青蛙怎样?

*试一试怎样读才能让人知道青蛙登山的艰难,再把句子读给同学听。

(6)经过这么艰辛的过程,最后他们终于——?课文怎么说的?

*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面前!

四、感悟内涵,表现美感

1、伴着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出示启发说话:青蛙和松鼠在山顶上将会看到什么?

·说话:它们又会说些什么?指名表演,集体评议。

说话:如果苍鹰看到了,它会说什么?

3、自由组合,分角色美读课文。

五、作业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反思;

1 以边读边表演感受情境。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带着头饰表演课文描叙的情景:松鼠(老师)带着青蛙(学生)来到了山脚下,不畏辛苦地一级一级地登上山顶,最后终于看到了大海。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表演是在熟读了课文后进行的,属巩固性的实践活动。表演后,伴随着热烈的情绪,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也体会出登上山顶要靠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表演方面我觉得师生都做的不错。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欲。

2、画面再现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挂图辅助教学,精美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山的高大雄伟和海的壮阔美丽,当时学生看的时候眼睛睁大了,还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看完后让他们谈一谈感觉,学生不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还争相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由此看来,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在导读方面还要继续努力,我认为自己指导得还不够到位,还望各位多提点建议。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8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朗读感悟,角色体验等形式,并创设一定的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读、演、说、悟”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让学生懂得只有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通过学习懂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 小青蛙和相关图片,并在黑板上画山。

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复习词语、整体感知

3、点击失望,揭登山难

4、演读结合,体会道理

5、激发想象,升华主题

6、迁移拓展,实践明理

7、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揭示课题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从来没有见过大海,他有个梦想,特别

想见到大海!那我们今天就和小青蛙一起去实现它看海的梦想。

板书:青蛙看海

生书空。

齐读课题。

二、复习词语、整体感知

1、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看谁还记得它们?

出示词语:青蛙 登山 看大海

苍鹰 指路 展翅飞翔

松鼠 善于 跳石阶

1)指名读词串

2)加快速度读

3)拍打节奏读

刚才我们一起开心地复习完了词语,那小青蛙到底是怎么看到大海的呢?相信你一定会在这个动画中找到答案的,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仔细听,爱学习的小朋友一定是最认真的。点击动画

动画片看完了,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他的梦想是?师贴图:青蛙;板画:大海

问题一:青蛙是怎么见到大海的?

问题二:谁帮助了他?(苍鹰、松鼠)

老师板画:一座山。

三、 点击失望,揭示登山之难

学习(1·3)自然段

过渡:通过你们的回答,老师知道了,要想看到大海必须要登上这座山。小青蛙想去看大海,苍鹰说了什么?

学生活动:指名读苍鹰的话。

★你认为飞行高手苍鹰登上山顶容易吗?

指名读

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让我们一起来告诉青蛙,齐读。

★那青蛙是不是也很容易就上去了?

你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

指导朗读

★那这么高的山,你能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一下吗?

引导学生说《东方明珠》天顶蓝天,脚踩大地,比巨人还要大,还要高。老师也送两个词:高耸入云 直插云霄 等

这山这么高,怪不得青蛙说——齐读“天啊,这么高的山!”读之前最好加上动作“吸了口凉气”。

(这个部分旨在让学生理解山非常高,并感受到青蛙此刻胆怯的心里。可以从学生朗读时的表情来感受、可以从孩子朗读的语气来感受,可以从孩子朗读时的动作来感受)

★那青蛙还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登上山呢?

出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谁有有力的翅膀?

2、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呢?

指导朗读

★那能不能不登这座山,有没有别的路可以去看海呢?

指名读苍鹰说的话。

问:苍鹰的意思就是——出示:如果不登上山顶,就( )。

引导学生直接说:不能看到大海。

所以青蛙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让我们一起来来告诉小青蛙:——如果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

此时小青蛙是什么心情?板书(失望)

那就让老师来当那只指路的苍鹰,你们来当那只失望的没有信心的小青蛙,来读一读她们的对话。

出示苍鹰和小青蛙的对话。(师生分角色朗读)

过渡:就在小青蛙感到很失望的时候,谁来了?小松鼠是怎么帮助它的呢?

四、演读结合,体会道理

(一)学习4·10自然段。

1、请同座位一人当小松鼠,一人当小青蛙,读一读它们的对话,就是我们画出来的句子。(读一读4·10)

指名一组同座读。

那我来当小松鼠,谁来做小青蛙?我们俩来对话。(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重点指导: “这有什么难的!”

2、原来小青蛙以为很难,现在为什么不难了呢?

小结:是啊,山是那么的高,对小青蛙来说,一下子到山顶当然很难;而这石阶不高,一下就跳上去了,所以不难。小青蛙你们现在有点信心了吗?

重点指导朗读: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谁来当小松鼠,鼓励鼓励小青蛙?

如果加上动作,小青蛙一定会更有信心的。

生表演读。加上大拇指。

多给它一些鼓励,小青蛙的信心就更足了。我们一起来鼓励小青蛙。

板书:自信

下面请男同学当小青蛙,女同学当小松鼠,我们再来读一读它们的对话。(这里引导学生做动作)

(二)学习第11自然段

过渡:小松鼠带着小青蛙跳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来让我们一起往上跳,小青蛙们起立。听老师喊口令:

一二跳跳跳,三四跳跳跳,来一起坚持,跳跳跳,再来往上跳跳跳~~

小青蛙:哦哟!好滑啊!我差点摔倒,脚扭伤了。

1、小青蛙现在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

是啊,要登上那么高的山,路上肯定会有很多危险,更多的困难,那我们回去吧?不爬了。

山好高啊,小青蛙们,我们继续跳跳跳,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引说:小青蛙累了~,渴了~;气喘吁吁了吧!然后再接着跳跳跳,再次引读小青蛙累了~,渴了~;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小青蛙们加油,加油!跳跳跳,再坚持坚持,胜利就在眼前;再次引读:小青蛙累了~,渴了~。不知不觉~

2、直接出示: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此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那就让我们一起激动地高兴地读一读“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3、出示:大海的图片

看到大海,小青蛙你觉得大海怎么样?指名说。出示:啊!大海真啊!

五、激发想象,升华主题

1、终于看到大海了,小青蛙你想对你身边的好朋友小松鼠说些什么?

指名说。

(感谢小松鼠的话)

2、这是刚才小松鼠的话,老师也把它送给你们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六、迁移拓展,实践明理

有只可爱的小乌龟,也长期生活在河边,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羡慕极了,也想去看看,一路爬呀爬呀,感觉又累又渴,速度越来越慢,看着那么高的山,有点想放弃了,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会怎么鼓励小乌龟呢?

小结:你们都是一只乐于助人的小松鼠。我们一起读“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同时也别忘记了当你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一定要真诚的感谢别人。

七、指导写字:

过渡:今天这只可爱的小青蛙,为我们带来了哪两个字呢?

出示生字:登 善 齐读。

那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她们呢?

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范写。

学生练习描红就行。

在书写时提醒学生书空,学生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9

这几天一直在学习第四单元,都是些童话故事。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些带有童话色彩的课文,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令他们在课堂上眉飞色舞。他们也有强烈的表演欲,特别喜欢表演,所以语文课上我让孩子们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他们也能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故事中的地位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加上稚嫩的动作,也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之感。让孩子们体验角色的情感,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由此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这就是语文课上表演的最终目的吧!以《青蛙看海》教学片断为例:

师:小朋友们,来,让我们做这只可爱的小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播放音乐)一级、两级、三级、四级……继续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顶了。(师生一起跳)

(音乐停)师喘着气说:“真是累坏了,我们在平地上跳这么几下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而青蛙要登上这么高的山,该有多累呀!”

师(采访一学生):小青蛙,你感觉怎么样?

生:又累又渴。

师:你渴成什么样?累成什么样?

生:渴得喉咙直冒烟;渴得有气无力;累得满头大汗,不想动弹……

这一环节中,我和孩子们共同表演,一起感受到了“跳石阶”的艰难。孩子们的表演入情入境,体会到青蛙为了看海而付出的努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陶冶,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10

《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

透过青蛙这个形象,读出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但从这个故事中仅仅读出这个是不够全面的。青蛙要去实现一个愿望(看海),是什么原因使它的愿望最终得以实现呢?仅仅是自己的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吗?不!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除了依靠自身(内因),还必须得到别人(老鹰、松鼠)的指点和帮助(外因),接受别人的指点,就明确了行动的方向,避免走歪路;但仅有指点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行动的时候得到引导、激励甚至陪伴,如此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的愿望。孩子的成长不就如同“青蛙看海”一样吗?除了靠自己的努力,还需要有朋友的指点、引导和帮助,可见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大家的。所以这个小小的故事折射出来的道理不仅仅是教育孩子如同青蛙那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还要明白自己的成长(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帮助。

以上解读也只是站在“青蛙”的角度,如果我们再站在“老鹰和松鼠”的角度来说,他们在“青蛙”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的手,我想当他们看到“青蛙”最终看到大海的时候,心情也一如“青蛙”一样高兴吧,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再翻看这一个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小鹰学飞》《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虽然揭示的道理好像各不相同,但其实都蕴涵着如何教育孩子成长这么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鹰由于受到了老鹰的次次激将,越飞越高,却没有尽头,预示成长的道路上学无止境。事实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怜的小羊遇到了不讲理的狼,乌鸦遇到了狡猾的狐狸,“狼”和“狐狸”都将是孩子成长路上可能遭遇的挫折,我们通过这些故事的学习,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面对成长中的挫折、障碍、困难,知道像“小羊、乌鸦”那样做是不够机智和理智的,从而使自己得以健康的成长。

《青蛙看海》这篇课文通俗易懂,没有多少语言文字理解上的障碍,教师需要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文本)来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的人文内涵。

简要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

读顺课文,了解故事概况,扫除文字障碍。(略)

第二课时:(整体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采访中展开学习的)

1、自由读全文

2、采访中读课文,明道理

采访话题一:青蛙先生,看到大海后,你的心情怎样?

注:延伸让青蛙描绘所看到的大海,进行说话和想象的训练。

采访话题二:青蛙先生,是什么原因使你终于看到了大海?

注:采访话题二,一定要回到文本,不能演变成空对空的对话

(估计学生一下难以回答,可分解成下面两个话题)

①青蛙先生,你能看到大海,认为要感谢谁呢?

(突出“老鹰”“松鼠”的作用:老鹰:指明了方向,免走歪路;松鼠:引导,把登山这个大困难变成跳台阶这个可以克服的小困难;还有激励和陪伴等,书上都有描写)

②青蛙先生,你能具体谈谈你这次看海的心情吗?

(从青蛙心情的变化突出青蛙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采访话题三:老鹰和松鼠先生,看到青蛙看到了大海,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突出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注: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大采访话题下面,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和课堂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出小采访话题,化解难度,使采访越来越深入。

3、小结。(略)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11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有信心,并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借助文本和学习过程,体会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课文,体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三、课前准备:利用早锻炼时间,带学生跳一跳楼梯,老师仿效文中的松鼠,逐步引导鼓励,帮助学生体验文中情境,丰富内心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

我们学习的这只小青蛙与其它的不一样,它不甘心寂寞,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是什么呢? 一心想看到大海,你从哪里知道的?

(一)研究“看到海了吗”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青蛙看到海了吗?

2、青蛙看到海了吗?从哪儿读懂的?

( 出示这句话): 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3、 说说“它们”是谁?

4、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青蛙看到大海后的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的?

(二)研究“怎样看海”

1、看到了大海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因为不容易呀,他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其它的小青蛙做不到的事情,它做到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所以他很高兴)

2、抓住学生的回答来研究青蛙的“不容易”

3、这对于青蛙来说是件容易的事情吗?——不容易。从哪里看出来不容易?

(要上高山,山又高,青蛙的自身条件不好,爬山的过程不容易)

4、学生交流——

要点1:山高.“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理解“吸了口凉气"(教师画简笔画,先画低一点的,问学生:够高了吗?估计学生回答:不高。教师逐步加高,画到高耸入云,陡峭的山,从视觉上帮助学生找到惊讶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补充词语“高耸入云” 指导读好这句话。

要点2:没有翅膀,没有长腿。 出示句子进行了比较:

“我没有……也没有……”理解这句话

要点3:青蛙想去看海没有别的办法,

③苍鹰说得多轻松啊!对苍鹰来说,登山看海是一件( )的事,因为( )。对青蛙来说,登山看海是一件( )的事,因为它说:“我没有().(引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看海对于一只青蛙来说,真的是遇到了大困难。

面对高山,此时此刻这只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

6、这只失望的小青蛙心里一定很难过,怎样读才能让人体会到它的这种心情呢?和你的同桌分角色练读课文,读得好的,请你表扬他;不够的地方,请你帮他提点改进的意见。 指名读

7、小结: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意思是说,师傅给你指一条路,接下来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就这样,苍鹰给青蛙指明了路,就飞走了。

是呀,看海真的不容易,有这么高的山要面对,还从哪里看出来青蛙看到大海不容易呢? 学生回答。

8、爬山的过程也很艰难,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弱小的小家伙是怎么爬上这么高的山呢?

(1)、读4——12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线条画出青蛙和松鼠的话。

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关注他们能否分清两个角色的对话。

(2)、师生分角色练读4——10自然段,理清角色间的对话,并在练习中指导有感情地读,并引导学生借助标点体会感情。

①这有什么难的!这不难。比较两句话语气、标点的不同,想想刚才我们跳的第一个台阶,练习朗读。

②再跳一下!又是一个感叹号!只有四个字,如果你是松鼠,会怎么说这四个字?

③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小青蛙听了松鼠的鼓励,心情会怎么样?

(三)、学习10、11自然段

1、课中律动: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这只想看大海的青蛙,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的登上这座高山吧!(学生随着旋律一步一步,接连不断地原地跳。)

2、师不断鼓励:加油!小青蛙不要停,继续跳!离山顶已经越来越近了……

3.你感到怎么样?(指名学生说)

4.这么累,我们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不行)为什么呀?(真是好样的,个个都是有毅力的青蛙,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把我说服了,我听你们的,坚持到底吧!)(板书:坚持)

5、书上的小青蛙累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句子),请你读读找找?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6. 除了累和渴,青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又是怎么克服的的呢?

7.是的,他们遇到困难都没放弃而是,继续往上跳,快看,他们快要到山顶了,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生齐:加油!加油!)

8.师引读: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登上了山顶。”

9、师:这时,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实现了它的愿望,实现了它的梦想,此时它们的心情怎样?

10、让我们一起开心的说吧: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11、 你现在能明白小青蛙和小松鼠为什么这样高兴吗? (小青蛙因为通过努力终于实现愿望所以高兴,小松鼠因为能帮助小青蛙而感到高兴。)

12、小组讨论,想象填空:

13. 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青蛙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揉了揉酸痛的腿:说:“( )”松鼠望着青蛙,( )地说:“( )”

青蛙此时最想说些什么?

14、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各有各的说法。青蛙真是好样的,在朋友的指点帮助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圆了看海梦。

四、升华拓展,内化语言。

再次默读课文,你想对哪个小动物说点什么呢?

3、小朋友,学习也得这样啊。老师送句话给你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板书: 9 青蛙看海

愿望 遇到困难 坚持 实现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12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九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 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评议、想象,使学生懂得: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 直接导入 释题激趣

1、板书课题:9、青蛙看海。

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在课题旁边做上记号。归纳成:青蛙为什么要去看海?青蛙要到哪里去看海?青蛙是怎样去看海的?青蛙看到的海是什么样的?

3、过渡:让我们一起认真读书,边读边想,自己来解决这些问号吧!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要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自己能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指名带读下列词语。正音后,再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苍鹰 登山 吸气 双手 善于 展翅 失望 一级 喝水 石阶

去拼音后再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问:课文有几个小节?(12个)教师示范读课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课文的自然段数。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集体评议。

(4)交流:你可以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呢?

3、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仔细看插图,再对照课文想一想:每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

4、检查:依次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最好能用上课文里的话。

5、学生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

(2)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3、指导分析结构。

左右结构——吸、双、阶、级、喝。

上下结构——苍、登。

半包围结构——展。

1、 学习新偏旁:“登字头”。集体书空。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6、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7、课堂上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 出示图片 引入课文

1、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

2、学生自由发言。

二、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3自然段)

1、一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

(1)(投影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

(2)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 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

(1)(投影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

(2)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吗?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3)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读读。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狗、马)为什么说他们善跑?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1) 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自由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 学生自由交流。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4-10自然段)

(一)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1、过渡: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小松鼠怎么说的呢?

(1) 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2) 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

(1) 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自然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2) 读一读。可男女生对读。

(二)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1、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2、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3、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吗?发最佳表演奖。

4、问: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归纳: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这样……山泉水”。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2自然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

(1) (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感情朗读。

(2) 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

(3) 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放一段音乐,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着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

(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巩固 回忆课文

1、抽读本课的生字词。

2、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3、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深化主旨

1、请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对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什么帮助?

2、教师总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那么,有一天,我们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让我们一起从现在、从自己做起吧!

板书设计:

9 青蛙看海

苍鹰 松鼠

只要……就能…… 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不过,你不……怎么能…… 再试一下

展翅飞走了 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课堂作业设计:

一、 比一比。

从 ( ) 吸 ( ) 已 ( ) 喝 ( )

丛 ( ) 级 ( ) 己 ( ) 渴 ( )

二、一字开花。

展 ( ) ( ) ( ) 登 ( ) ( ) ( )

善 ( ) ( ) ( ) 苍 ( ) ( ) ( )

三、造句。

失望——

《青蛙看海》案例解读 篇13

《青蛙看海》是国标版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期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分两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讲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须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而青蛙对自己是否能登上高山没有信心。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讲了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课文言近旨远,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课文中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观察、想象。

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低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评价等语言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中根据学段要求,确定1、2两个目标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应是教学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 一 课 时

我准备围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识字,巩固练字”这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引导学生据题质疑,青蛙为什么要去看大海?它看到大海了吗?让学生大胆猜想课文内容,从而激发读书兴趣。(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在朗读中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采用指名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逐节朗读课文,对文中重点字词句进行正音,课文中对话的朗读,我着重指导。在朗读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部分词义。

四 自主识字,巩固练字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

第 二 课 时

一、巧设情境,复习词语。

播放动画:小青蛙捉虫画面,学生复习字词,小青蛙就呱呱叫一下,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很高。

二、细读课文,顺学而导,慢慢体会青蛙看到大海的过程

1、在多媒体渲染的情境中,自然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出示句子“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高山,就能看到大海了!”指导朗读,比赛朗读。

2、课文的第2、3两个自然段,我着重让学生体会“小青蛙认为自己能登上这座山吗?”“ 小青蛙的话说明当时它是怎样的心情?”接着让学生

表演(吸了口凉气),再模仿青蛙的口气说话,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对爬上这座高山缺乏自信,苍鹰说的话通过朗读、表演,适时点拨,让学生充分体会。然后我再让学生分角色读这两个自然段。

3、接着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至第十二自然段。讨论:小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是谁鼓励小青蛙,给小青蛙信心的?小青蛙是怎样和小松鼠登上山顶的?小青蛙跟松鼠一级一级地跳上山顶,容易吗?请全体学生起立跳一下,说说感觉。请全体学生起立连续跳二十下,说说感觉。再通过多媒体多媒体播放第二部分登山的配音、配乐及动画,体会他们登山的辛苦,他们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

课件再出示句子,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再练习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然后推选代表上台朗读。

4、说话训练:小青蛙和松鼠终于登上了山顶,他们的心情怎样?

课件出示图,指名说:“小青蛙和松鼠站在山顶上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三、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

分组开展竞赛,戴上头饰,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棒。师生一起担当评委,并给优胜组颁发奖品。

四、实践活动,课外拓展

课件出示。这些故事都告诉小朋友一个道理。下课后去看看这些故事,并说给爸爸妈妈听听。我们在班队课上进行一次讲故事比赛,看看谁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

五、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体验当小老师的快乐。

在复习字词的基础上,借助小青蛙呱呱的叫声,出示“吸、阶、级”三个左右结构的生字,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请学生交流字形的同时,我从旁点拨和指导,重点指导书写“吸”字,边引导观察,边示范板书。接着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在田字格中端正、规范地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青蛙看海(坚持不懈)

爬到山顶 看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