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推荐15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叫周乔玲,来自麻城,那里风景秀丽、群山环绕,拥有无数美丽的小村庄。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致使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整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本组课文都是围绕着“爱护环境”来进行编排的,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本组的训练意图,结合教材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今天在这儿我说的是第二课时。
【教法和学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和讨论式等。
2、学法:质疑问难、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
【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分五个环节进行本课的教学:
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细读课文,弄清变化;
4、精读课文,探究原因;
5、联系实际,领悟事理。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上课一开始,首先让学生欣赏课件。(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接着,板书课题,带领学生质疑问难,“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也许学生会问:“老师,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这样学生就抓住了文章的要领,师生在质疑问难中共同确定了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谈谈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默读后,可能会说:“一把斧头给人们带来了幸福,最终又毁掉了人们的幸福。”“假如人们能爱护环境,也不会失去美丽的家园!”这种设计,意在逐步使学生掌握默读的读书方法,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接着问“想想哪些地方写了小村庄发生变化?哪些地方写小村庄为什么变化?”这一问题旨在使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感知课文大意。
三、细读课文,弄清变化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首尾两段,弄清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1、学习第一自然段,在学习时,首先通过各种层次的读来展示小村庄的美,如个人读、齐读、范读等,并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一段。
2、学最后一个自然段。先展示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画,问“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在他们谈完感受后,再出示最后一句,让学生试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小村庄的变化。
这种设计有两个意图:
1、重视文本阅读。让学生多层次多形式读书,直接与文本对话,体会出小村庄的美。
2、加强语言文字积累。
四、精读课文,探究原因
《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依据这一教学理念,在学习课文二至四自然段的时候,以学生自学为主。因此这一环节分为两步:第一步,学生小组合作,自学探究;第二步,小组汇报,交流展示。
在第一步中,结合我校省级立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我为学生建立了自学网站。在网站中,设有自学提纲、扩展阅读、背景资料、小小词典、网站链接等栏目。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要求,任意阅读相关资料,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第二步,检查汇报交流。在交流中,教师相机出示2个重点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2、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在学习第一句话时,老师首先带领学生观看树木被一棵棵砍掉的真实场面,然后抓住一个“拎”字,想想“拎”说明了什么?最后让学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式用 “想……就……”想象说话。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张叔叔家想盖房,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李伯伯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王阿姨家呢?)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句子,还学会了表达。在学习第二句话的时候,首先出示书中的句子,再出示第二句,学生通过比较看出第一个句子多了一个“还”,体会“还”的用字之妙,懂得人们的幸福生活过得很勉强,不会长久,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
理解完重点句,我便问学生:“文中几次提到斧头,最后又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再次回到最后一段的学习。在原来对本句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问“‘什么’‘一切’”代表了什么?用上文中句子说说,(那是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美丽的小村庄以及人们的幸福生活。)这里旨在通过揣摩句子,使学生更加明确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五、联系实际,领悟事理
学完本文后,我联系实际用课件展示周围环境遭受破坏现象,说说你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举水河垃圾成堆,摩托车油烟空中弥漫)接着设计填空,“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什么?你想对全社会说什么?”他们会说:“小村庄的人们,记住这血的教训吧,不要随意砍树,清澈的小河,湛蓝的天空就会属于你们!”“21世纪的人们啊,还想让小村庄的悲剧重演吗?快快行动吧!”这里旨在使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我想谈谈作业设计,习题1与知识目标对应,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一种检验。习题2、3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也是与课后习题相照应,这种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在上课即将结束时,在环保歌声里,我用充满激情的话结束教学,迅速完成板书。“同学们,那里曾经有一个美丽无比的小村庄,可是由于人们随意砍伐,美丽的小村庄变得一无所有了。让我们牢记教训,爱护环境,我们的家园就一定会更美丽。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2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是创新思维的前奏。教学本课,我以学生的疑问入手。以斧头为线索,展开了斧头对小村庄做出了贡献还是危害地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很特别,孩子们兴趣很浓。讨论的结果有两种意见。然后安排孩子去文中找一找斧头对小村庄的贡献的句子和危害的句子。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斧头对小村庄的贡献和危害。
1、学生汇报斧头对小村庄的贡献的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2)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3)、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2、找一找斧头对小村庄的危害的句子。
1)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
3)不知过了多少年……
4)什么都没有了——)
全文以斧头为线索,通过斧头对小村庄的贡献以及对小村庄的危害的对比,逐句交流,体会斧头对小村庄的贡献是表面上的,危害是毁灭性的。从而认识到斧头只是工具,只是帮凶。真正的凶手是人,是人对大自然的破坏。
二、汇报交流、真情表达——我会说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于是我教给学生另一种获得知识的方法——到课外去查找资料。“除了乱砍滥伐,你还见过哪些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或现象呢?你知道这样做的危害吗?”请男生组成蓝天队、女生组成绿水队展开搜索竞赛,也可以用笔写写心中的所思所想,写下自己的气愤、呼吁或建议等。
1、找一找我们身边破坏环境的现象及其造成的后果。
2、写一写心中的所思所想。
学生搜集到的材料:我国的被调查者对国内目前的环境状况的评价是15个国家中最差的,其中最为突出的环境问 题是饮用水源的污染以及大量农田被侵蚀。
?北京距离沙漠只有70公里。
由于森林的减少,将有450万种动植物濒临灭绝。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酸雨污染范围日益扩大,酸度也在不断增加,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 国家,其中包括我国在内,酸雨都将日益严重。
?世界森林面积急剧减少,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坏,进入80年代,每年砍伐森林15万平方千米,热带雨林每年消失11万平方千米、土壤侵蚀严重、物种资源减少、水资源匮乏(世界上有80个国家,20亿人口在缺水的边缘)、矿产资源枯竭等等。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经历了从学到做、从读到写、从课本
到实践的语文学习过程。
三、教学后的反思:
这节课是我比较满意的一节课,教学时我以斧头为线索。通过斧头对小村庄的贡献及危害的对比,使学生明白了乱砍滥伐的危害是重大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课上搜集的资料。如“北京距离沙漠只有70公里”。“由于森林的减少,将有450万种动植物濒临灭绝”……对学生的触及很大。课结束时,我总结:“小朋友们,地球家园万物生,人类生存赖环境。自然生态有规律,开发利用要平衡。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绿色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没想到,我这几句简单的话,引发了孩子的一个大举动。下课以后,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拿着撮子跑出了班级。当时我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当我再回到班级的时候,发现撮子里满满的,都是孩子从操场上捡来的垃圾。当时,我的眼泪就含在我的眼圈里,心里莫名的激动。我为有这样一群孩子而感到骄傲。他们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保护环境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3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2.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了解交流我国环保现状,树立学生环保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与原因.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环保资料;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出示课件(美丽的村庄)同学们欣赏.
2,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学生描绘,老师当场画简笔画.齐读课题.(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淙淙地流着.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一座座房子掩映在绿荫间,人们安居乐业,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
3,我们来看看书上又是怎么描绘这个小村庄的美丽,理解"郁郁葱葱,湛蓝深远",这村庄的美丽是谁带来的
4,(出示课件):"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这些词该怎么读 读好以上词语再学习朗读第一自然段.
5,(出示课件)看看故事结尾,最后这个小村庄变成什么样 (展开想象自由说)
6,这个美丽的村庄之所以起了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到毁灭,其中有个至关重要的器具起了毁灭性作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板书:斧头)
二,抓重点词,句自主学习课文2—5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看看文中出现了几次"斧头".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
2,(出示课件):"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在这"拎"可以换成哪个词 (提)为什么不用提而用拎呢 (当地居民砍树很随意,根本不受约束)
3,哪个词体现了砍伐的数目非常大 (一棵一棵,学生边说老师边一棵一棵地搽去黑板上的树木.)
4,看老师的这个动作,你们心里感觉怎样 学习朗读这一句,如何念出心疼的感觉
5,理解"裸露"(看课件理解)
6,课件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不断扩大……"哪个词可以体现这样的烂砍伐树木行为还在继续 这个"……"代表什么
7,(出示课件)创设情境采用"叠加式"朗读"一年年,一代代——"一句.
8,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树木都有哪些作用
9,(出示课件)读读课文,了解树木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什么好处
填空树木都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 (理解"应有尽有",了解排比句)
10,哪些词语体现了被砍伐的树木数量多 (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11,(出示课件)"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空中了."读到这,你想说什么 (树木被廉价使用)
12,(出示课件)对比句子: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不错."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样"不错的日子"到底指什么样的日子呢 联系上文理解自然的给予让村庄人们过着安逸的生活.第一句话作者是真的在称赞当地居民的日子过得不错吗
13,(出示课件)理解"大雨没喘气儿"(拟人化写法).
14,看课件感受"咆哮的洪水".在这咆哮的洪水来临时原本谁可以保护这美丽的小村庄呢 学习朗读.
15,(出示课件):"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回顾:"树木为这小村庄带来了什么 ",感受:"现在洪水又带走了什么 "结合理解"一切"(出示课件): 什么都没有了是指"——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还有——也没有了."(随着同学的回答,老师一一搽去黑板上的板书)
16,这锋利的斧头看似为小村庄居民创造了不错的生活,可它们也是毁灭村庄的间接杀手,而真正毁灭村庄的罪魁货首又是谁呢
17,读到这你有什么话想对小村庄的居民说 请写在书上.(学生汇报)
18,现在再看这课题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课题.
三,拓展延伸,了解我国的环保现状,树立孩子的环保意识.
1,(出示课件):环境受污染的图片.
2,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谈谈关于我国环保现状.
3,以环保为主题,设计一句广告语.
四.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个信息,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如果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4
广东深圳宝安公明街道玉律小学 杨爱忠
本篇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这篇精读课文语言朴实、含义深刻,篇幅短小,以一把斧头为线索贯穿全文,就是这把斧头,砍掉了原来美丽的小村庄的一切。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课文把小村庄的人们在山上砍树建房,制造工具和家具,用树木当柴烧等行为一一列举出来,表面上看小村庄的人们好像是得益不少,但正因为他们的这些行为,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由此可以看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本次教学分三个教学环节:
1、课前引入谈话,创设情景(一组与课文有关的画面),学生边看边想,引入课题,由课题入手,教师相机引导,如:你想象一下小村庄是什么样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大胆去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巧妙的利用课件,把原来美丽的小村庄的画面展示过渡到很多年后风沙满天,裸露的土地,让学生看后自由说,尊重学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对话,学生的回答充分展现一种民主氛围。
2、问题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毁灭了。学生自由读课文,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想,挖掘文章的内涵,"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被什么毁灭了"?学生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村民、有的说是洪水、有的说是斧头,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体现了民主的氛围,学生自由说,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于是让学生的自由选择,分为村民组,洪水组,斧头组三个学习小组,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3、师生合作,自主探究,师生合作是本堂课的中心环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启发诱导,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探究过程,在学生找出所要说明是谁毁掉村庄的理由时,达到训练学生自主的思维能力,如:你想各种各样的家具指的是什么?"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白烟消失在天空上"你看了这句话想说什么?如果你是那棵树,你会说些什么?……等。让学生站在被说话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品味,换位思考,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以语言材料为载体,乐学善思,明理悟情,谈体会说见解,不人云亦云,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从过去的重视教学结果转变到重视教学的过程。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让学生说说斧头、洪水、村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课文的延伸:你想对哪些乱砍乱伐的人说些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可贵的是,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敢想;解放了学生的嘴,让他们能说;解放了学生的眼,使他们更能感悟事物的本质。
课后总评: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强化了自主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从教课文中跳了出来,树立了为学生而教的新观念,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参与率高,课堂气氛活跃,从过去的"要我学"过渡了"我要学"。通过探究,活化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甚至能知其必然,初步掌握了探究语言文字的门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5
第 二 课 时
外 沟 小 学 李 肖 雪
学习内容: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2.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交流资料,谈感受。
学习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学习方法:导学自主
学具准备:观察图画
学习过程:
课 前
学案自学
导入语: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谁破坏了环境,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观察课本25页插图,思考:这是个怎样的小村庄?
(3)从文中找出有关的段落反复边读边想。
2、学习后两个自然段。
(1)观察第26页插图,自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在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2)“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什么都没有了”中“什么”具体指哪些东西?
3、深入学习第2-3自然段
(1)反复读第2-3自然段
(2)第2自然段中的“谁”可以指哪些人?
(3)“裸露的土地”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4)人们砍伐的树木都用来干什么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指的什么工具?
“应有尽有的家具”指什么家具?
(5)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6)说一说你从这两段体会到了什么。
课 中
小组合作。
(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教师巡回参与、倾听把握学情。)
班级展示。(师生的双边活动)
第1自然段.
(1)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2)谈一谈你读懂的,未懂的组织同学共同解决。
最后两自然段
(1)说说在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2)“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什么都没有了”中“什么”具体指哪些东西?
第2-3自然段
(1)第2自然段中的“谁”可以指哪些人?
(3)“裸露的土地”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4)人们砍伐的树木都用来干什么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指的什么工具?
“应有尽有的家具”指什么家具?
(5)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6)说一说你从这两段体会到了什么。
质疑探究。
你对这篇课文中有哪些疑问或问题,请提出来。
自悟自得。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交流自己的想法。)
测评反馈
选出带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1、渴死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何处。
(1)形容洪水流过时声音非常大,像猛兽发出怒吼。( )
(2)形容洪水来势凶猛,奔腾轰鸣。
2、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
(1)树木跟着柴烟一起不见了。
(2)大量树木经过砍伐成了木柴,被烧光了。
附板书设计:
课 后
课后反思
学生方面:
教师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课的重点.
2.培养学小爱护环境的意识是难点
教具: 一次性筷子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拿出一次性筷子)
师:这是什么? (点突出“一次性”,用过了就扔掉)这些一次性筷子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树木)有谁知道一棵树长到成材需要多少年?(介绍树木成材的时间,十年。)
过度:是啊,俗话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告诉我们树木要的成材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树木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课件出示美丽的小村庄的图片,师口头叙述。
在很久很久以前,行…个美丽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村庄前有条小河,小河的水唱着歌向远方流去,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村里的人们都在用自勤劳的双手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小村庄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过度:你们喜欢这样的小村庄吗?为什么?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现在的小村庄是怎样的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懂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上做上记号。(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读书读得很投入,说明这篇课文深深地打动了你,那老师要检查一下,看谁的字音读的最准。(课件出示字词)
师:同学们,你们不但读书很认真,字音也读得准。那刚才读书的时候(没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质疑:小村庄为什么会被洪水冲走了呢?)同学们对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走,是什么原因造的都非常关心。请同学们分小组共同学习,找出原因来。
(学生分小组讨论)
从学生的自由回答中引出斧头 。板书:画一把大斧头。
师:看,就是这把锋利的斧头,曾经是小村庄家家户户都有的劳动工具,砍倒了一棵棵树木,(画树)让小村庄的人们失去了家园。课文有哪些句子与斧头有关,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2.找句子,自由汇报。
找一找与斧头有关的句子
(1)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
(2)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3)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产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的还都不错。
(4)什么都没有了一一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选择你们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来研读,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的你的学习伙伴或者同桌讨论,待会汇报你们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思考)
师:同学们讨论的多投入啊,现在来说一说,你们感兴趣的是哪一句,读懂了什么?
(1)家家都一两把锋利的斧头。(家家都有,说明斧头在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
(2)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上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人们想盖房和造犁都砍树,一点都不考虑后果。人们用树木盖房子,造犁)板书:房子,犁。
师画树桩,边画边叙述:人们用锋利的斧头将一棵棵的树木砍下来盖房和造犁,山坡上剩下一个一个的树桩。树木减少了,大地荒凉了,鸟儿也不唱歌了,小动物们的家园也越来越小,出现了什么样的土地?师板:土地,生板:裸露。
(3)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产户都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的还都不错。(怎样的不错是日子呢?漂亮的房子,各种各样的家具,工具。)
(4)什么都投有了一一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同学们不仅句子找得准,而且体会得非常深刻,但是还有一个句子,没有直接写斧头,但与斧头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再仔细地读课文,看谁能找出这个句子来。(学生找句子)
(出示句子:树木变成了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空中。师:对,这是你的发现,了不起的发现。老师想问问你(你是怎知知道这句话和斧头有关系的?谁还想读这句话,找了个学生)那你能告诉我读这句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可惜)(惋惜)。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板书:家具,工具,烧柴
小村庄的人们不仅用这些树木使自己过上了好日子,更为可恨的是他们还将大量的树木当柴烧了,出示课件。大家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再看看这红红的火苗和滚滚的浓烟,你此时的心情怎样? (心疼)谁能试着读出这种感情来。(学生读句子)陈惠敏读得很好,老师高评价。
师:锋利的斧头砍下了一棵棵的树,做成了这些(指板书),剩下一个一个的树桩,就这样——
课件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学生读句子,师一边在黑板上添画树桩)你从这句话中感情到了什么? (重点读句子,抓住五年年,说明什么? (时间长)那你读给老师听听,读出时间长来。一代代,说明什么? (砍树的人多)指名再读,再谈感受,全班齐读。)
师:是啊,小村庄的人们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的砍树,以为这样不错的生活会永远的延续下去,他们还在继续对大自然贪婪的掠夺和侵占,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他们绝对没有想到一场灭顶之灾即将来临。大家请看,师传述: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材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课件出示句子:什么都没有了了一一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音乐)
师:什么都没有了!边说边贴曾经靠这把斧头得到的一切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都没有了。此时此刻,我的心难以平静,好像也被咆哮的洪水冲击着,就像洪水中飘摇的小村庄。你们的心情怎样? (悲伤)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谈谈自己观看录像后的感受,抓住学生情绪,读课文)。
小结:同学们,小村庄的人们就是用这把斧头,将一棵棵的树砍下来,做成了这些,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这样无节制的砍伐,终究逃不过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也像小村庄里的人们一样不爱护环境,那么我们也将什么都没有。板书:感叹号!
三、联系实际拓展课文内容。
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完了,我们的心情是那么的学生。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三个学生分读后三个一自然段,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老师听出了你们对小村庄的惋惜,听出了你们学生的心情。你们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必须爱护树木,不乱砍伐树木,保护环境。)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得多好啊,如果你们自己说的能够做到就更好了。
四、重建美好家园。
是啊,小村庄的人们,他们受到了这样的教训后,也痛定思痛,决心重建自己美好的家园。让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小村庄是什么样的吧!(课件出示美丽的图片)
我们大家都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看,大自然回报我们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五、作业
1.收集有关环保的资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文字。
2.根据你周围的环境,写一份环保小建议。(以上两题任选一题)
两个作业,你们任选 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完成,下节课我们再来展示。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7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语言朴实,含义深刻。课文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以一把斧头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这把斧头,砍掉了原本“美丽的小村庄” 的一切。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课文把小村庄的人们在山上砍树建房,制造工具和家具,用树木当柴烧等行为一一列举出来,表面上看小村庄的人们好像是得益不小,但正因为他们的这些行为,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由此可以看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是学习上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教学这篇课文应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同时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提高阅读能力。教学应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为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是教学上的难点。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学生阅读起来困难不是很大,在教学中,还是以“读”为主,通过读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及探究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学习理解、质疑探索能力都处于开发、培养阶段,他们不可能完全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到好处的发挥下才能得以真正体现,。所以,教师应注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在关键之处给予点拔,把学生的思维和认识进一步引向深处。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四、设计理念和思路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首先以优美的课件展示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一个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继而紧扣“读”字,采用“五步阅读法”——
一读,疏通字词,读通课文;
二读,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读,引导学生质疑;
四读,突出重点,品味词句;(在这个教学步骤中,始终以“自学”为先导,立足“讨论式”,教师给予启发、重点提示和点拨归纳,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五读,畅谈体会,深化主题。
阅读要求明确、具体,循序渐进,学生不但由此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到了阅读课文的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师:同学们,在一个幽静的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谁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色?有段优美的文字描写了这个小村庄的景色,读一读。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2、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许多年以后却被一场洪水冲得无影无踪。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故事,去探寻其中的原因吧。
二、初读课文:
1、读准生字的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3、思考: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汇报交流:
1、认读词语: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造犁 裸露 扩大 一栋栋 咆哮 洪水
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 雨水奇多 没喘气儿
开火车读 齐读
2、指名回答刚才的两个问题,说出大意即可。
四、深入文本,探究原因
1、好,就让我们细细读课文,找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村庄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造成小村庄变化原因的句子,用横线划下来。
2、学生交流:
a、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1)、请同学们自由读句子,你读了后有什么想法?
(2)、补充句子: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 ),谁家想(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引导学生从“谁家、谁家”感受人们砍树非常随意。
(3)、引导学生抓住“拎”这个词与“拿、带”作比较,思考作者这样用词的目的:突出人们没把砍树当成一回事情,非常随心所欲。
(4)、引导学生从“一棵一棵”体会肆意的砍伐,给森林造成的破坏。
(5)、指导朗读。
b、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1)、你能说说读了这句话以后的感受吗?
(2)、你能把省略号省略的文字说出来吗?
(3)、指导朗读:是啊,人们只知道向森林贪婪地索取,对森林的破坏在无止境地继续,你觉得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句话比较恰当?
c、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1)、“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直接写“还有大量的树木被人们当成柴火烧掉了”?引导学生感受这是多么大的浪费,这是多么低效的利用,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愚蠢举动啊!
(2)、这句话该怎么读?让学生通过思考体会到,虽然树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同时对森林造成的破坏和存在的隐患是令人担忧的。
d、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这句话中“大雨没喘气儿”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吗?
(2)、学到这儿,你能告诉我小村子最终消失的原因了吗?
是呀,正如文章结尾所说的那样——(出示句子)在这场灾难过后,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引——一栋栋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等等都没有了,包括那些曾经给人们带来好处可最终害了人们自己的锋利的斧头。
结语:美丽的小村庄在人们勤劳的双手下诞生,最终还是在人们过度的砍伐下消失,面对那被洪水冲刷过的荒凉的土地,我想同学们肯定有许多话想说。现在请大家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在警示牌上吧!
六、课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要充分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强化自主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努力从教课文中跳了出来,树立了为学生而教的新观念,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参与率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中抓住主线“小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师生合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是本堂课的中心环节。师生合作相互启发诱导,体现了一种和谐的自主探究过程,在学生找出所要说明是谁毁掉村庄的理由时,达到训练学生自主的思维能力,如: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你能说说读了这句话以后的感受吗?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站在被说话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品味,换位思考,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一教学环节,我引导学生以语言材料为载体,乐学善思,明理悟情,谈体会说见解,不人云亦云,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从过去的重视教学结果转变到重视教学的过程。在结课时,我作了一个课文的延伸:你想对哪些乱砍乱伐的人说些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遗憾的是,由于前半节课的节奏有些缓慢,造成后面的诸多问题:朗读训练的时间不够充分,训练的面也不够广;对于小村庄消失的理由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课文结尾一段的含义也来不及讨论;学生警示牌的内容也没有当堂完成反馈……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有待我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8
全新的的教学理念呼唤着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双主教学”应运而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风,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省时高效的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在一场连续的大雨后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的事。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气氛活跃。
师:我们心中都有一个疑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呢?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这儿有许多树木。
生:有一条小河向远方流着。
生:有许多的人家。
生:天空很蓝很蓝,河水干净极了。
师:小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生:生活在这儿的人民一定很幸福。
师:这么树木郁郁葱葱,小溪清澈见底,空气清新的甜润,假如你生活在这个小村庄,会感觉怎样?
生:我会感觉很幸福。
生:我会感觉很快乐。
生:我会感觉很自豪。
师:可是有一天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出示课件: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师:一起读读这句话,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生:那么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被洪水冲走了呢?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合作学习,汇报读懂了什么)
师:美丽的小村庄就这样被洪水冲走了,冲走的仅仅有小村庄吗?
生:还有那把斧头。
生:还有那些房子、家具、工具、柴火。
生:还有小村庄的人们,所有的一切都被洪水冲走了。
师:导致什么都没有了,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生:人们过多地砍伐树木。
生: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大。
师:学到这儿,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什么?
生:小村庄的人们,你们太愚蠢了。
生:小村庄的人们,树木是大地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
生:小村庄的人们,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生:小村庄的人们,破坏自然环境,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啊!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通过直观画面,让学生看到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首先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然后画面急剧变化,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从声音、画面方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
在教学完这节课时,我体会到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是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首先是讨论前──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观察思考,比如:什么都没有──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学生经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有意识地思想,有针对性去讨论,对问题产生了独特的想法,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主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一、 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交流森林的作用。同学们喜欢听或看故事吗?老师也喜欢。其实许多故事里都蕴藏着或多或少的人生哲理,它指导着我们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做人。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课文,说一说小村庄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早先 ( )
后来( )
最后( )
生1:讲述了早先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裸露,最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
三、品味阅读,解决疑惑
1.从前的小村庄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出示句子----
生1:“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1)看看课文围绕小村庄的美写了哪几种景物?(齐读)
(2)、课文是怎么具体地把小村庄的美描写出来的?
(a)森林——几棵树算是郁郁葱葱吗?哪又怎样才算是郁郁葱葱呢?这么郁郁葱葱的树,我想那里的空气肯定很——住在这里的村民肯定觉得很——
(b)小河——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发挥想象河里可以看到什么(板书:清澈见底)
(c)天空——湛蓝深远
(d)空气——清新甜润
2、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怎样?(愉快)那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读这两句话吧。(生自由读。谁想展示一下个人风采?指名读,评价)
过渡:师指着出课件上小村庄的美景,说: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看到了苍翠欲滴的树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可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啊。可如今,这个小村庄已经不复存在了——
四、感受毁灭
过渡:这么美丽迷人的小村庄最后却被冲毁了,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1、出示课文第四段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和相关的文字: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天,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大雨没喘气”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2、生再读课文
(1)、理解“咆哮”。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口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咆哮”是口字旁。从哪儿发声?从谁的嘴里?从猛兽嘴里发出声音,我们就说猛兽在咆哮。课文里可不是说猛兽,是说什么?为什么?
过渡:其实,小村庄被冲毁的原因就藏在课文中,请同学们对照学习要求学习课文。
五、探究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学习第2——4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读一读第2—4自然段。画一画小村庄被山洪卷走的原因的句子。
2、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造成小村庄最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从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说明砍了很多树。)
这“谁”是指哪里的人?“谁家”是什么意思?是呀,是村民把树林中的树木一棵一棵地砍下来,才会造成今天的这样子。如果不砍的话树木可以——抵挡洪水,这个小村庄就不会变成今天这样子,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是什么意思?村民们看到了土地出现了裸露,停止砍树了吗?
2)没有,他们还是一年年,一代代的砍,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A、问: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什么?(时间很长)每一年,每一代都这样砍树,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指课件)
B、这个省略号还表示什么?想像一下,这个小村庄慢慢地变成了什么模样?
3)那树木变成了(引生读句子)(多媒体点句子)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A、那些词说明砍的树多?(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3、同学们,树木的作用不仅仅可以造成房子,做家具,还可以净化空气,遮风挡雨,更能防止水土流失啊!那你们看到村民大量地砍树,心情怎样?(难过)请同学们用难过的心情去读这个句子。
4、小村庄的人们,不断砍伐树木,肆意破坏环境,他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
六、了解小村庄的结果:学习第5自然段
1、出示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2、师: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哪些东西呀,爱读书的孩子,细心的孩子赶快在书中找答案。
师: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整个小村庄都没有了。是斧头令村民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却又是斧头,令村民们失去了可爱的、赖以生存的家园。归根到底,造成灾难的罪魁祸首是什么?(乱砍滥伐)
这时,你又是什么心情呢?(沉重,很难过,不好受)就用你沉重的心情去读吧。
3、同学们,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话?(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村民的劝告表述出来。)
过渡: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就这样消失了,只留下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七、自学丛书《自然规律》
自由读读《自然规律》完成下面阅读单 2、自由读读《路旁的橡树》,找一找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八、小结
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使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是小村庄消失的直接原因。小村庄消失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没有环保的意识,贪图眼前利益,致使村庄最后消失。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10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
3.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回顾导入
1.师生一起回顾那迷人的风景。
2.检查新词:郁郁葱葱、湛蓝深远。
3.问题导入: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变化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二)深入理解,体会内涵
1.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把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从课文中找出来,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
2.集体交流:请同学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都来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②体会“拎”:你想怎么读?(师评读。)
③把体会读出来。
(2)村民们这样的行为使得小村庄出现了什么变化?看图,体会读。
(3)还有什么原因使小村庄发生了变化?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①都来读一读,你知道什么了?
②从这些词语中,你又感受到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
③可是,这样做小村庄又出现怎样的变化?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体会反义词的用法。
②交流资料。
③展开想象。
④带着这体会完整读第三自然段。
(4)但是,作者却说“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再次提到了那锋利的斧头。
就让我们看看靠着斧头,这里的人们得到了什么,能联系前面的内容说说吗?
(5)还有什么原因使小村庄变化了?解决书中“黄泡泡”的问题。
(6)什么都没了,指的是什么没有了呢?体会着读一读。
(三)表达感受,总结升华
1.表达感受:
我对这小村庄的人们说……
我想对还在破坏环境的人们说……
我想对我们全人类说……
2.重温单元导读。
四、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消失
锋利的斧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11
课 题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大、一栋栋、家具、冒出、柴烟、黎明、洪水、何处、包括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防沙固土的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查阅资料,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树林里快乐地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
2.说说最喜欢小村庄哪个地方。生交流。(板书:美丽)
3.是啊,我跟你们一样也喜欢这个美丽的小村庄,那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一段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2.指名读,齐读。
3.很好。听到大家的朗读老师也陶醉其中了。现在我请你再看这段话,你除了发现小村庄特别的美,你还有什么发现?
4.“山谷中,早先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强调“早先”。那么现在这个小村庄还有没有呢?
三、 品味小村庄的最终命运
1. 课件出示被破坏后的小村庄图片。
2. 自由读、指名读最后一段。
3. 读了这一段,你了解到了什么?(板书:什么也没有)
4. 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四、自读课文中间部分,自我了解,总结原因
五、回顾,整理
1.出示课文生字词语,进一步认识、巩固。
2.结语: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我们感到痛心,感到惋惜,到底是什么原因害了它,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说,就把它写在课文的旁边吧!我们下节课再畅所欲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字词,认读
二、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合作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 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是什么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找出对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2. 是洪水卷走了小村庄,是因为人们把树吹掉了,才不能挡住洪水,是他们自己害了自己。
3. 为什么说是村民自己毁掉小村庄?请你分成四人小组,找找村民是如何一步步地把村庄毁掉的,画出对应的句子,并说说你画这句话理由。(生分组学习,师巡视、参与学生学习活动)
4. 小组汇报,及时总结,引导
a: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还有“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板书:斧头
b: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我们小组是这样认为的:村民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砍掉了树木,所以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c: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师:你为什么要画这一句,你的理由是什么啊?
生:因为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砍伐树。
师:啊,一直在砍树,你从哪一个词知道的?
生:“不断”。
师:啊,“不断”,还有呢,针对时间是哪个词?
生:“一年年,一代代”。
师:“一年年,一代代”说明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什么啊?
生:砍树。
那么些村民这样长时间的,无休止的砍树,有没有想到后果呢?最终灾难终于降临了……
再次读4段。
三、品读第四段,理解“咆哮”一词
1.指名说词语意思,江河奔腾或人暴怒叫喊。
这里是谁在“咆哮”?
生:洪水。
2.(多媒体课件渲染洪水“咆哮”情境)
3.为什么洪水这么咆哮,这样肆虐?
因为小村庄的人不爱护自然界的树木,随便地乱砍乱伐
这是因为人们不爱护大自然,遭到了报应
因为村民乱砍树,所以现在没有树木来抵挡洪水了
4. 现在老师告诉同学们的是,庆幸的是在这场咆哮的洪水的灾难中,小村庄的人们活了下来,那你想对村民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
5.学了这篇课文,老师也有很多话想说。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一篇文章。
让地球妈妈笑起来
当绿叶慢慢变成美丽金色的时候,秋姑娘从遥远的地方旅行回来了,她来看望大地妈妈和她的孩子
但眼前的景象着实令他大吃一惊:大地妈妈正在痛苦地呻吟.原来大地妈妈病了,病得还不轻哪!匆忙赶来的秋姑娘赶忙请来了著名的太阳医生和风婆婆大夫给大地妈妈看病。
太阳医生仔细地看了看,摇了摇头,指着大地妈妈的皮肤说:“大地妈妈得了皮肤病,有些地方以前是美丽的绿洲,而现在都变成了沙漠,到处尘土飞扬,干燥得不行了。”
风婆婆用听诊器在大地妈妈胸口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哎,大地妈妈得了严重的哮喘症。现在许多工厂大量排放废气,大气污染严重,大地缺少新鲜空气,如今连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太阳公公又忙给大地妈妈照了x光片,发现她的日常饮食也很不卫生,影响到了内脏,不由感叹道:“是啊,如今连小河水都变得十分浑浊,鱼儿也无法生存,这样下去怎么行?”
地球妈妈听完自己的病情,哭得更伤心了,眼泪夺眶而出,大声呼喊道:“谁来救救我啊?”
亲爱的人们,不要再让地球妈妈哭泣了,要知道,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没有了,我们大家都将面临死亡,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让地球妈妈的脸上永露笑容!
板
书
设
计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 斧头 什么也没有了
砍伐
保护环境 合理利用
教
学
反
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12
10
三年级说课人 胡嵘苹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5册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它告诉了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整组课文都是围绕着“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优美真实的课件演示,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巨大变迁,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把它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 〈它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我们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综合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及情境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实践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在这里,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在老师的故事中娓娓而来,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首先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然后画面急剧变化,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从声音、画面方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第一次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碰撞为他们理解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模拟调查,渗透新知 在学生自由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并且采用新颖而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情感画卷。在这个时候,学生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疑问,很多的想法,再运用模拟调查的方式,首先激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学生通过刚才的课件观看,听老师逐步深入的引导,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学生心里那么多的“问号”就会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中一步一步的清晰、明显。 (三)、自主释疑,知识反馈。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根据单元训练目标,让学生提问,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首先是讨论前——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观察思考,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学生经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有意识地思想,有针对性去讨论,对问题产生了独特的想法,才能充分、深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弄明白“所有靠斧头得到一切”不仅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头得到的房子、家具还有靠斧头得到的所有不错的生活。讨论中——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有的是成熟的见解,有的仅仅是幼稚的疑问。这些想法,都使学生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心理需求,此时,正是讨论的最佳时机。讨论时,引导学生有序地发言,特别注意让只习惯于说的学生有“听”的耐心,使羞于发言的学生有“讲”的信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条理地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露,使课堂讨论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讨论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对于这些意见的“联结点”,让学生从中归纳出正是因为这些村民乱砍乱伐,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由此看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四)、发展思维、深化主题 孩子们对大自然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亲近,而且还有着意想不到的创造潜能。学完全文后,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人说:“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在这种“引——放”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始终通过充沛的情感,用生动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自己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非常简单但又层层进入,从直观上一目了然但又意义深远,从而深化了整个主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13
在教学本课的时候我尝试用以下四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师简短的导入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人自学探究阶段。在激趣引题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中的小村庄说说画画,学生非常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章中了。接着就课文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了:1)“一切”是什么?2)小村庄为什么消失了?
第二步:解疑引导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让学生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付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通过上一个环节的提出问题,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基本上把问题解决了。
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首先,我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第四步:激励评价深入探究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一大乐趣。通过探究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学会了联系其他知识展开想象来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按这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基本上体现出探究的意味。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14
【课时目标】
1、巩固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5、从小村庄的前后变化中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课时目标】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
1、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这些词语?
2、自由读、齐读。
3、教师出示句子提示:
师:谁能用上面的词语来说说下面的句子呢?自己先试一试。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村前河水(),天空(),空气()。(自由读、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回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二、研读文本,读中释疑
1、选择问题,自读课文:
⑴出示阅读提示:
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2~5自然段。请你想一想
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你可以在书本上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一划,反复朗读体会。
⑵学生自读课文,划词句或写批注,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反馈,精读课文:
⑴师: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自由读,问:你读懂了什么?
②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
③“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 点红词语,指名读
④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桌子、椅子、斧头、犁)
⑤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⑥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了……变成了……)
(学生可能回答:变成了木桥、小船、等等)(如学生说出“()的(),则引导:你已经会用书本上的句式了,真了不起!)
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⑦师:孩子们,你现在就是小村庄里的小村民,你看到了村里造起了一栋栋房子,家里多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你们觉得这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
板书“()的”
(学生可能回答:有用的,值钱的,带来幸福的等等)
教师随机板书。如学生出现“害人的”等回答,则引导说出想法后,留待下文解决。
师:孩子们,你们中间出现了不同的答案,那么,这到底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⑵师: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而一场洪水却让你们失去了一切,这是为什么呢?请你再读一读课文的 2~5自然段,找一找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课件出示)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自由读句,问:你读懂了什么?(生可能答读懂了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
②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拎”:
如学生直接讲明原因,则:你抓住了这个“拎”字,体会得多么细腻!
如学生未能讲到“拎”:则教师引导: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拿、抓、捡”等等)
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
“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指名读。
b、“谁……谁”:你能给这些“谁”取取名字吗?
c、“一棵一棵”:指名读(你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师的心上!)
⑶师引读:不管是谁,不管什么原因,村民们都能随随便便地砍树,想砍多少就砍多少。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你觉得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可能为“一年年一代代”、“不断”、“裸露”等)
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
“树木随着时间不停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扩大”。
指名读。
②师: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里的变化就只有这些么吗?(不是)从哪看出来?(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这六个小点儿里我们望过去,再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空气不断被污染,河水不断变黑……)
③师:在人们不断挥舞手中的斧头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绿色的树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边说边出示树木被破坏的组图)
⑷师: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让村民们永生难忘!
出示:“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孩子们,让我们来看看这句话。
①问:“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你能把“没喘气的大雨”读出来吗?
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 “……下了五天五夜……”
②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可能回答:人们呼救的,婴儿啼哭的,洪水冲击的咆哮声……)
③课件播放课件(洪水咆哮)
④让我们一齐来经历那个八月,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齐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一场洪水过后,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
1、读第5自然段。
2、师:“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出示:__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_没有了……的句式,指名说)(从课内的到课外的)
3、师:各式各样的工具(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没有了),什么都_____(没有了)。
4、师:孩子们,再让我们回头来看一看早先的小村庄吧。山上的森林是那么_____,村前的河水是那么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空气是那么____!
而此时此刻,却什么都没有了。
5、出示后半句: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6、指名读。齐读。(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什么都没有的心情吧!)
7、师:现在你再来看看,这到底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
(生可能答:“锋利的、害人的、破坏环境的、疯狂的……”教师随机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否认前面的几种说法,教师随机擦去。)
如学生没有否认,则教师引导,“现在,它还是一把致富的斧头吗?”教师擦去先前的板书。)
小结:师:正是这把曾经给村民们带来幸福和财富的斧头,如今却毁掉了这一切。
正是这把斧头把原本美丽的小村庄,变得“什么都没有了”!(教师板书“美丽”和“什么都没有了”)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6、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讨论:
师:孩子们,请你看看这把斧头,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⑴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⑵全班交流:
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如果这把斧头(人们)不是乱砍滥伐,原本可以为村民们带来财富和幸福的生活。
(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还知道,只有过度的砍伐才会造成灾难!)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怪斧头,错就错在村民们不该用斧头砍那么多树!
(你真厉害,能够看到表面背后的原因!)
早知道这样,村民就不该乱砍乱伐。
(我听出了你对他们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谴责。)
应该边砍边种,砍得少种得多,就不会被洪水冲走了。
(多有远见呀!多好的建议啊!请你一定要把这个建议告诉幸存下来的村民!
如果村民们吸取教训,一定能让美丽的小村庄再次回来!
(我相信经过你们一年年一代代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再见到那个美丽的小村庄!)
(世界上多几个你这样的环保专家,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
四、布置作业
老师想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请你想一想后来小村庄又会发生什么故事,接着课文来写一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什么都没有了
()的斧头?()的斧头
【教学反思】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非常庆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和这么多的老师和前辈们一起在这里学习交流。下面我想说一说自己对这堂课的理解和设计时一些的思路和构想。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文章语言朴实,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
当我接触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既震撼于故事的那令人痛心的结尾,同时又深深地为它那精练而发人深省的语言文字所吸引。我觉得,这并不是一般的阅读教学,还得让孩子更深一层地体会到文章包含的韵味;但同时,这更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不能把所谓的环保意识强加给孩子,而只能在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去体会和思考。所以,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就期望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创设朗读和感悟的情境,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语言训练与学生心灵的感悟融为一体,使严谨而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同时也具有审美性和趣味性。正是这样的思考使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以“斧头”主线,引发矛盾冲突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反复出现了“斧头”两个字,可以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虽然课文中在斧头的前面加上的只是“锋利”这一个词,但这斧头包含着许多深意,却不是孩子们粗读课文所能够体会的。当人们拥有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所有他们想要的一切的时候,对于村民们来说,这也许是一把致富的斧头、带来幸福的斧头,而当村民们用乱砍滥伐,导致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小村庄的时候,这又是一把罪恶的、残忍的、悲剧性的斧头。这样强烈的矛盾冲突,使得孩子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难道一切都是斧头的罪过吗?怎样才能避免这样悲惨的结局呢?从而使孩子们除了懂得环境保护的道理外,还能够在自己体悟的基础上站到更高的层面上来客观地看待村民砍树的这一行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仅仅去遗憾或是去痛恨。人们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只是不可以过度地、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让“斧头”引出“斧头”背后的东西,这比起单纯地说教,要孩子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效果会好得多。
二、以“留白”为契机,挖掘文本含义
这篇课文中有许多隐性的语言文字,作为文本的“留白”,如果能够好好地利用它们,孩子们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将更加透彻和深刻。在交流、理解的五个重点句的教学中,我都比较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联系,也比较注意抓住文本内部隐藏的信息和“留白”,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理解文本词句深层次的含义。比如“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中的省略号,孩子们可以读到很多标点里所隐含的东西;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中的“什么”究竟指什么,让孩子自己来填补书本中的空白,看到文字里的,联想到文字外的;我还适时地穿插图片和视频,使孩子对留白的理解适时地和画面达成共鸣,进而促进对文字的理解和意义的把握。
三、以“朗读”代解说,体验语言文字
首先,我采用复习词语并运用词语说句子的方法复习前面的第一个自然段,既作为对第一课时学习的检测,这样的复习方式也更符合一篇“故事”的特点。而这种方式由于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思路也更加活跃,之后的学习和理解也更加多元。
在教学几个重点句时,我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后都不忘让孩子读一读有所体会的句子,每一次的朗读以文字的解读为基础,同时也把对文字的理解推到了新的高度:在朗读中体会两个“不断”,在朗读中理解三个“变成”,在朗读中目睹那“没喘气的大雨”,在朗读中经历漫长的“一年年一代代”和“多少年多少代”
……
四、以语言实践为途径,提升文本价值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试图让孩子不但关注语言文字,同时也挖掘文字背后的隐藏含义,使学生的心灵和受到语言文字的双重震撼。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后的部分,学生的发言是多元而到位的:“不是斧头的过错,而是操纵者的村民。”“如果我是小村民,我会劝他们少砍多种。”等等,真正地体现了文本的价值含义。
接触新课程已经有两年半了,可以说新课程给我们的孩子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我们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新课程下的我有很多疑惑和彷徨,怎样联结传统和创新,怎样处理预设和生成,怎样和谐工具和人文……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这些疑问会在我们的课堂中慢慢地得到解答。而我此刻最想得到的,是在座各位前辈和专家们能够不吝赐教,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再次谢谢大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 篇1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5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涵着的道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读读议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
二.品读句子,体悟自得
1.自读体悟。
(1)再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现实体会,感悟。
(2)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体会。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教师随机点拨与引导
(4)多媒体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1“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裸露的土地指什么?
2“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引导:指的是大量树木被劈柴后烧掉了。
3“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引导:指的是小村庄的人们仍旧在不断地砍伐树木,靠自然的给予过着安逸的生活。
4“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引导:破坏大自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2.悟情感,明主旨。
(1)看到树木不断的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的扩大,你是什么心情?(惋惜,难过)把你们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练读,教师指导,指名读,齐读。
(3)如果时光能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村民的劝告表述出来
三.回顾全文,课外延伸
1.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我们人类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学生举例说明
2.那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珍惜,保护环境?
(1)不乱丢垃圾
(2)爱护花草树木
(3)保护益虫益鸟
(4)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5)宣传环保知识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你是地球,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上的人类说说?
(1)小组展开讨论,综合小组的意见,写出一句忠告的话语。
(2)小组汇报自己的话。
(3)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四.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个信息,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如果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