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推荐13篇)

2023-04-03 08:48: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推荐13篇)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1

一、课前预习

1.(1)将下列词语抄在课堂作业本上,抄两遍,并给加点字注音。

辉煌 迸溅 挑逗 沉淀 瀑布 伫立 伶仃

酒酿 笼罩 盘虬卧龙

⑵在课堂作业本上解释下列词语: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2.通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⑴从课文中画出表现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并说说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⑵思考作者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和联想。

二.课内阅读

3. 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有什么遭遇?写紫藤萝花的稀少实际上是写作者对什么的回忆?

4. 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5. 怎样理解“我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对文末“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7.揣摩下面的句子,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三.延伸阅读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闲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t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它不再来。

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8.文章开头先写小园中的其他几种花有什么作用?

9.到木槿第二次开花前,作者已由惶恐不安到“习惯了这类景象”,通观全文,“这类景象”都指什么?

10.文中“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也对读者产生很强的震撼、警示作用,试结合自己的感受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

11.题目流露出对木槿花的由衷赞美,作者说木槿花尤其是这朵木槿花“好”的理由是什么?

3.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花和生活腐化有着必然的联系。过去家庭所受苦难的回忆。

4.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眼前的花充满无限生机,让我悲痛焦虑的心灵受到感染与抚慰

6.作者通过看花,感觉到花多年后重新开放的生命的喜悦,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表示抓紧时间,珍惜生命

7.用帆与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就像蓄势待发的帆船一样,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比作笑容,写出了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活力无限。两个比喻,透露出“我”已受到花儿的感染和鼓舞。

8答:用衬托(反衬亦可)的手法来突出木槿花的坚强、勇敢、不娇气。

9答: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②文革中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又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10答:①用土覆压的沉重强大与花朵的细弱娇嫩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突出木槿花的“悲壮”或突出木槿花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的勇气。 (运用反复也起到强调作用)

②运用联想、双关的手法,使含义更普遍,赞美韶华不再、年纪已老、活不了多久的人们依然绽放希望、富有活力。 (或答面对现实、顽强抗争的生命力)

③也比喻一种精神:处于困境和绝望,依然拥有能直面人生痛苦的强大和伟力。

11答:①木槿花平凡而奇特,娇嫩却顽强。②重压之下艰难挣扎,勇敢面对一切苦难。③使惶恐中的作者拥有幻想、去掉悲伤、留住梦想。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2

二. 重点、难点:

《生命 生命》

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抓住主题或关键词,细致地研究课文。

2.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紫藤萝瀑布》

1. 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2. 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3.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4. 感悟生命的永恒。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童趣》

①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④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教学重点: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三. 新课讲解

《生命 生命》

(一)简介作者及作品:

杏林子,本名刘侠,中国台湾女作家。陕西扶风人,1942年生,北投国小毕业。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至今全身关节均告损坏;但写作不辍,先后出版多部文集,让灰心的人鼓足勇气,使畏缩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道路上。她在1980年,当选中国台湾十大杰出青年;1983年获国家文艺基金会散文奖;1990年获吴三连社会服务奖。于1982年创办了伊甸园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全中国台湾一百万残障朋友服务,把自己的爱心实践出来。

主要作品《另一种爱情》、《生命之歌》等。《生命 生命》一文,选自《杏林子作品精选》。

(二)整体感悟:

1. 作品《生命 生命》讲述了哪三个事例?引发了怎样的思考?请从文中指出相应的主题词。

[参考]三个事例 a、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 b、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一截小瓜苗。 c、“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

主题词分别是a、生之欲望。 b、生命力。 c、生命。

三点思考的主题词分别是a、意义。 b、价值。 c、奋斗。

2. 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例子举的又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作者举的动植物的例子都是不起眼的小生命,为什么不举狮子,大象等庞然大物、只说小飞蛾?不举参天大树,只说一棵小瓜苗,这样排序说明了什么?说明世界上任何卑微的生命都有顽强的生命力,更何况人了。

3. 三个事例、三点思考的侧重点有什么区别?试就这些思考再从生活中举出一、两个事例?

三个事例分别侧重于生命自我珍视,生命的诞生和生命活动。从三个事例中引发对生命的三点思考:a、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b、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c、珍惜生命、时间,不懈努力。

注意:举例要切合课文内容,例如雷锋的例子切合第二点思考;张海迪,桑兰等又较切合第一点思考;而作者杏林子,张海迪又较切合第三点思考。

(三)深入剖析:

1. 作者开头写小飞蛾的例子,强调其“小”,什么目的?

作者开头写小飞蛾的例子,强调其“小”,意在说明:任何再小的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2. 如何理解“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是短暂的,人们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尽量多做有于益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事,使生命更有价值。

3. “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这表现了作者有怎样的精神?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这表现了作者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四)比较阅读:

阅读课后同题文章《生命 生命》(美国 克伦沃森),思考问题:两篇《生命 生命》,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1. 沃森的文章与课文所举的第一例,主旨完全相同,课文从三个事例引发三点思考,沃森的文章则是细致地描写受伤的蜜蜂怎样极力挣扎。

2. 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注重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的结合。沃森的文章文学色彩比较强。

《紫藤萝瀑布》

(一)字词积累:

1. 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迸溅出(bèng) 忍俊不禁(jīn) 仙露琼浆(qióng) 盘虬卧龙(qiú)

2. 解释下面的生词。

(l)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2)繁密:多而密。

(3)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4)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5)酒酿;江米酒。

(6)挑逗:逗引,招惹。

(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8)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9)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看花——忆花——悟花。

(三)深入剖析:

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 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色——形——香)

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趣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 作者在描写时,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大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写花儿一串串“挨着”、“挤着”,花儿彼此“推着、挤着”、“叫着”“嚷嚷”“我在开花!”“我在开花!”,以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让人觉得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嘻闹。

以“瀑”为比喻,赞美花之茂与繁。以“欢笑”、“挑逗”等拟人手法,突出花具有人的灵气,这样将比喻、拟人交替使用的还有用“帆”、“舱”喻花朵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

4. 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里运用了通感。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5. 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6. 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7. 提问:本文的倒叙第二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

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个体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8. 提问:“本文的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说明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小结: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中心思想)

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童趣》

(一)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ǎo) 项为之强(jiāng) 鹤唳(lì) 怡(yí)然 凹凸(āo tū)

为壑(hè) 癞(lài)虾蟆

(二)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③以丛草为林(树林)

④兴正浓(兴趣)

⑤方出神(正)

⑥驱之别院(赶、驱逐)

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三)篇章理解:

1. 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2. 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凹凸、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虾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虾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3. 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4. 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第1自然段“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是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是观察的习惯。

故时有物外之趣——是观察的收获。

第2、3、4段,只是“明察”“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5. 下列三件趣事,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蚊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虾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虾蟆。

这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凹凸处拟作“林、兽、丘、壑”,再到癞虾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附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ù( )立 níng( )视 bèng( )溅 休qì ( )

xuān( )腾 miǎo( )小 gū( )负 lín ( )峋

伶dīng( ) yòu( )惑 训jiè( ) 庸lù( )

2. 给加点字注音

啜泣( ) 目眩( ) 挑逗( ) 擎天撼地( )( )

忍俊不禁( ) 一瞬间( ) 沉淀( ) 短暂( ) 内疚( )

3. 成语连城(可任选一组)

要求:把下面成语中缺少的字填上,使前后都构成完整的成语。(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是后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

a. 日方 生不 生常 笑风 龙活

b. 以轻 花怒 任自 芳百 外桃 远流长

4. 根据所给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1)形容枝干回旋盘绕,弯弯曲曲。( )

(2)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 )

(3)眼力好得能看见非常细小的东西。( )

(4)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5. 下列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辉煌”指盛开的紫藤萝花气势非凡,一片灿烂)

b.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前途茫茫”指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c. 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光彩”的意思是指活得体面,取得一定的地位,受人尊敬)

d.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漫湿”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润,不再枯干)

6. 下列各项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b.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c. 紫色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d. 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7. 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山的那边》中,诗人借助群山和大海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b. 《生命 生命》抒写由寻常小事感悟出的人生道理,表达顽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c. 《紫藤萝瀑布》从多侧面多角度来描写一树紫藤萝的生动形象,赞美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

d. 《童趣》回忆童年时代的种种情趣,作者将人生哲理寄寓在小事中,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8.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这支动人的歌声,同学们百听不厌。

b. 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

c. 参加课外活动的同学比昨天减少一倍。

d. 有没有崇高的理想,是决定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9. 当同桌向林君要练习本抄答案时,林君最得体的回答是( )

a. 你自己不动脑筋,老是要抄袭,不借!

b. 抄袭行为不好,但我们是同桌,要抄就拿去吧,下不为例。

c. 抄袭总比不做好,你抄一遍也好,但你要弄懂。

d. 别忙,等会儿我给你讲讲,你一定会弄懂的。

10. 填空:

(1)《童趣》选自 ,作者 是 代文学家。文中总提全文的关键词语是 。

(2)《紫藤萝瀑布》选自 , 作者是

(3)《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是 , 国作家。

11. 用楷体默写诗句(要求正确、规范)

(1) ,志在千里。 , 壮心不已。

(2)《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 。

(3) ,把酒话桑麻。

(4)

12.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 ; , 。

二. 阅读理解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做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丛草为林( )(2)徐喷以烟( )(3)果如鹤唳云端( )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5)项为之强 ( )(6)鞭数十( )

14. 区别下列加点的“之”“为”的意思。

(1)观之,兴正浓( ) (2)驱之别院( )

(3)以虫蚊为兽( ) (4)二虫尽为所吞( )

15. 填空

(1)出自选文三、四段的两个成语依次是 和 ,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它们的意思分别为 和

(2)与文中“观之,兴正浓”相呼应的文字是

(3)“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句话中“庞然大物是 ,所拔之“山”是 ,所倒之“树”是 。

16.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译:

17.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的“趣事”。

(二)

①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③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⑤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8. 第②段中作者回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这一内容从记叙的顺序看是属于 (a、顺叙 b、倒叙 c、插叙),其作用是 。

19. 品读第③段,回答下列问题。

(1)划线的“又”、“遮住”等词语用得非常准确生动,请具体说说它们的妙处。

答:“又” ;“遮住” 。

(2)划线句中连用两个“流着”,表现了紫藤萝花 的特点,说它“流向人的心底”是说 。

20. 选文的主旨句是:“ ”,其含义是 。

(三)感谢贫穷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总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到了七岁,我瘦得风能吹倒绝不是夸张。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要想兄妹五人同时读书,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等到第二年兴致勃勃地去报名,老师说啥也不愿收下瘦小的我。我的哀求感动了父亲,父亲的请求感动了老师。就这样,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风雨无阻地跋涉,成为我平生最大的乐趣。小学毕业之际,我以优异成绩准备跨进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读。

“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昔日的欢笑从此在大家庭中消失,我也面临辍学的危险。瘦小的我能干点什么呢?父亲只得在叹息声中送我进校。因为交不起住宿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代替。北风呼号的冬季,也是我最难熬的不眠夜,趁着蜡烛快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色火焰,我以最快的速度铺好“床铺”。没有垫絮,一床半新半旧的棉被折成两半——一半垫底,一半做盖,偶尔山顶几只猫头鹰发出恐怖的怪声,我不禁颤抖着赶紧蒙上被子。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就这样,我一天天地盼望着冬季的结束。

天道酬勤。在我做完勤杂工挣回高中最后一笔学费的几个月后,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如期飞至家中。面对这份我苦苦耕耘的收获,贫穷的山村沸腾了。父亲面对乡亲们的祝贺,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我要“飞”走了,忧愁的是要有一笔对于我们来讲类似天文数字的2000元学费。为了这笔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后还差一半。起程的日子到了,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我咬着牙含着泪离开了家乡。我说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做家教、打工挣来了一份又一份血汗钱时,我的同龄人正三天两头地写着家书寻求“经济支援”。我的父亲很惊奇我的经济来源。

舞厅不敢进,录像厅与我无缘,我仿佛超出了那个热闹喧嚣的世界。当然,图书馆中又多了一个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我。读书、写作、打工,这就是我大学的全部生活。

当我接过那张本科学位的证书时,我的眼圈湿了。我很庆幸在大学四年里,我用辛勤战胜了贫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羡慕的成绩。菁菁校园中,掌声时常为一个贫穷的大学生响起,我生活在光环之中。

当我穿着用稿费买来的球鞋寻觅工作时,我敲响了一家家条件苛刻的用人单位的大门。进门时一身自信,出门时满身轻松,我就这样潇洒地战胜了一个个“包装”潇洒的同龄人。当我毅然决定投身教育事业时,他们都觉得不可理解。我说我喜欢那份清贫中的个人追求。

仔细回想过去的路,我时常被莫名的感激包围着。寒夜里灯光下独坐读书,夜里搓着手拿起笔来狂舞一通后,我的心里很坦然。

如今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我已经脱离了贫困。时常有读者要我谈生活的感受,我只能用四个字——“感谢贫穷”来概括。在我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量去超越它。

感谢贫穷这所最好的学校,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尝遍艰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前方的路——跨过一道道山,追求应该追求的。

21. 第1段在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2. 找出文中最能突出作者家庭贫穷的语句,用波浪线划出。

23. 第3段“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一句,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从这句话能看出作者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作者为什么要感谢贫穷,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作文(任选一题进行习作)

(一)以“我战胜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要求:

1. 补足题目中缺少的内容,可以填“自己的弱点”“骄傲”“胆怯”,也可以填“饥饿”“困难”等;

2. 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材料,写出真情实感。

(二)你进入初中一个多月了。这一个月来,一定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你选取一件写出来。

要求:

1. 题目自拟,力争醒目、新颖。

2. 记叙具体、清楚,有真情实感。

3. 不少于500字。

【试题答案】

一.

1. 伫 凝 迸 憩 喧 渺 辜 嶙 仃 诱 诫 碌

2. chuò xuàn tiǎo qíng hàn jīn shùn diàn zàn jiù

3. a来 长 老 谈 生 虎b掉 心 放 流 世 源

4. (1)盘虬卧龙 (2)怡然自得(3)明察秋毫(4)小心翼翼

5. c

6. a

7. d

8. b

9. d

10. (1)《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沈复 清 物外之趣

(2)《铁箫人语》 宗璞

(3)莫顿·亨特 美

11. (1)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开轩面场圃

12. 例如: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棵树代表一缕思念,我送你一片森林。

二. 阅读理解

(一)

13. (1)把 (2)慢慢地 (3)鸟鸣

(4)安适、愉快的样子 (5)通“僵”,僵硬 (6)鞭打

14. (1)代二虫 (2)它,代虾蟆 (3)当作,作为 (4)被

15. (1)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体积极大的东西

(2)方出神 (3)癞虾蟆 土砾凸者 草

16. (1)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2)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在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17. 以蚊为鹤,昆虫家园等

(二)

18. c 以物喻人,紫藤萝的遭遇,也是动乱年代家庭和国家的真实写照。

19. (1)“又”准确说明是“再一次”,表达了紫藤萝重现生机后作者的欣喜之情;“遮住”形象地再现了紫藤萝花的“盛”和“密”,说明紫藤萝的生命力非常旺盛。

(2)开得繁盛浓密的样子 紫藤萝花引发作者对生命深沉的感悟。

20.“花和人……无止境的。” 个体的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当我们遇到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保持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三)

21. 总领全文,将“贫穷”作为全文故事的线索。

22. 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

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风雨无阻地跋涉。

23. 因年龄小而产生的恐惧感,突出求学的艰难。

24. 是一个面对贫穷毫无畏惧,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人。

25. 略。参考文章最后两段,言之成理即可。

三. 作文(略)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3

散文好读不好教,这是许多语文老师的共识,在我看来,借景抒情散文的教课就象是跳水运动员做高难度的跳水动作,成功了满堂喝彩给人美的享受,失败则成残缺品全部变味,教的人不是滋味,听的人更是无聊。该怎么上好一堂借景抒情的散文课呢?准备《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我着重思考这一问题。以学懂一篇课文为目标转变为进行某项语文能力训练为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目标在教学中起导向、激励和检测作用,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先有明确的目标。这是已被教学实践所证明了的。我在《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中设定的目标是学会品味文章的优美语句,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课后能够模仿课文写描写景物的小文章。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把课堂的主动权给学生,我采取了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教学方式:

在学习课文前,先让学生预习解决生字词,扫清教学障碍,这样才能让学生上课专注品味文章的语言,做到有的放矢。扫清文章生字词障碍,对于整堂课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生字词的自习,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这样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个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新课标特别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口语交际,上课一开始我就设置了一个回忆性的启发导入,要学生将小学时学过的,《望庐山瀑布》背出来,回忆其中描写瀑布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瀑布的形态 和气势,接着我问学生喜欢什么花,描绘一下自己曾经见到过的最难以忘记的花开的情景,包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环境中见到的开着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花。接着我又要他们想象,自己喜欢的花象瀑布一样是什么景象,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最合适,学生沉默了,我让他们翻开课文。简单的将课文背景以及作者的情况介绍了一遍。课文的导入应该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听的很认真,积极的参与了课堂的讨论,讲述自己曾经历过的感动一刻。

由于课文的生字词特别多,而且比较难,所以我在课堂上将重点生字词再解释了一遍,并且将所有生字词带读了两次,,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读两次。这样,对于字音、词义就有一个巩固的作用效果。

新课标提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这个要求,我让他们听课文的录音后,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问题是作者在文章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她是按什么思路来组织文章的?检验他们能否读懂文章。设定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有助于他们仔细看课文,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等他们看完课文后,我提问时很多同学举手表示能够回答这两个问题,叫了3个同学都基本能够回答正确。

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总是力求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作材料,把自己感受的事物通过真实、生动、包蕴丰富的形象呈现给读者。因此,必须积极启发学生进行审美想像,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才能真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事物,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内涵。成功的导入了文章之后。我采用了“欣赏法”的教学方法,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这篇文章首先打动人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我首先要求学生将他们认为的文章中最精彩的句子划出来,并且思考这些句子文段好在哪?这个问题我让他们四人学习小组讨论。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之为:品词品句,欣赏美 大概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教学形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着举手,当时场面有些混乱,学生都认为自己找的句子是写得最好的,主动分析句子罗列理由证明自己的选择是“英明”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基本没怎么分析学生自己就将文章句子分析了,并且分析的很到位。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根据学生对文章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以及“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等句子能够理解到这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能将写景的句子的妙处说出来,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的生动具体形象化。我觉得品味语言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

散文常以生动的语言取胜,散文将文章的语言分析好了,文章结构就好办了,剩下的收尾工作也好做了,接着我就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我要学生将文章朗读一遍,将文章中写到紫藤萝树和花的句子画出来。然后思考三个问题:1.作者从那些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写出树的什么特点?2.作者是怎么描写紫藤萝花的?3.作者描写紫藤萝树和花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给五分钟的时间思考,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这三个问题分析文章语言时都有提到,基本只要他们归纳总结好就行啦。到这里文章基本就讲完了。接着,我让学生提出文章还有那些地方没有听明白,或者有疑问都提出来,提了几个问题,同学之间自己解决了。

这篇课文是我真正走上三尺讲台教书以来,最有感觉的一堂课,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并且完成了预定目标,这从作业批改可以看出来,我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是学习紫藤萝瀑布的写法写一篇小作文,完成的非常不错,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优秀”,并且其中很多人还写成了大作文,只有极少数学生拿“中”。

我不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一(1)班的语文基础比较扎实,学生很活跃,自己设置的课堂导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没有任何“压力”的欣赏文章是他们以前所没有体验过的,觉得很新鲜,有与他人分享自己阅读心得的欲望。愿意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完课文之后,他们很激动,很乐意借用这篇课文的描写手法写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因此我较高质量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成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讨论很投入,有时没有听其他同学对文章句子分析的发言,只顾自己发表意见和看法,课堂有些乱。使学生学得更好,这应该是一切教学形式的最终目的所在。千万不要只顾让学生“自主”学习,追求形式上的课堂活跃,而乱了课堂,疏忽课堂老师的引导作用。今后的教学路还很漫长。对于如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更好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兼顾课堂纪律,我将会去摸索,去总结。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优美语言,了解景物特点。

2.比较阅读,分析托物言志写法,体会文中哲理。

【教学重点】

用精读的方法,品析文中语言,了解景物特点。

【教学难点】

用比较阅读方法,了解托物言志写法,体会文章蕴含哲理。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提问:同学们见过紫藤萝吗?见过瀑布吗?见过紫藤萝瀑布吗?

教学预设:学生对前两个问题应该很好解决,关键是第三个问题学生应该会有疑问,通过追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迸溅仙露琼浆忍俊不禁笼罩盘虬卧龙遗憾

2.默读课文,感知文意。

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文章写到了哪些内容。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大多数会答出文章写到了作者观赏紫藤萝的过程,或者写到了美丽壮观的紫藤萝,可能会忽略文中作者的情感,尤其是不能看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再读课文,初识藤萝。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紫藤萝的。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整体到局部:一树花——一穗花——一朵花,也可能会回答时间顺序:见花——赏花——悟花,这是全文的写作思路,不能和作者写花的顺序混淆。如果学生能从“现在——从前”这个时间来梳理作者写花的顺序,是值得肯定的,通过这个教学环节,学生能明白文章哪些部分写到了紫藤萝。

2.小组合作探究,思考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紫藤萝的。

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描写紫藤萝的句子,小组交流并归纳。

如:“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是从整体上写出了紫藤萝繁花倒垂,倾泻而下的状态,化静为动,十分繁盛、壮观。(形态美)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写出了紫藤萝的主色调“紫色”,“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这一句从局又写出了紫色的变化,这样紫色有浓有淡,富有层次,给人变化美。(颜色美)

作者笔下的紫藤萝充满童趣,宛如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儿童。“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作者用拟人的笔法把紫藤萝写活了,也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巧妙融合在富有情趣的紫藤萝上。(情趣美)

四、重读课文,走近藤萝。

1.自读课文,请在“的紫藤萝”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会填的词语有“美丽、繁盛、壮观、欢乐、热闹、活泼、生机勃勃”等。但学生很可能会忽略作者对以前紫藤萝的描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描写以前紫藤萝的句子,让学生对比阅读,获得对紫藤萝的完整印象,全面把握紫藤萝的特点,为后面分析作者情感变化做铺垫。

2.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描写紫藤萝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教学预想: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文中优美的写景语句,进一步感受紫藤萝的特点。

文章在描写紫藤萝瀑布时,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方法,把静态的花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壮观、色彩分明的藤萝画。如“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个语句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五、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朗读课文,画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教学预设: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作者情感的变化。学生可能会体会不到叙述中作者的情感,还会忽略作者议论性的语句。

学生可能圈画的语句有:“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教师补充:

“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句话暗含作者心头焦虑和悲痛。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不正是作者感悟生命真谛后振奋精神的表现吗!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花开花谢如同人生命运的浮沉,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作者至此彻底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生命的美好,因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

2.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教学预设: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建立“物”与“志”之间的联系,为下面讲解托物言志的手法做铺垫。学生可能会对文中一些句子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适当补充背景知识。

教师补充:当时“*”动乱结束不久,作者心灵的创伤还没有平复,小弟又身患绝症,作者内心伤痛而无法纾解。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对那个时代有些了解和认识。

紫藤萝瀑布的流动时刻牵引着作者情感的流淌。看到一树繁盛的紫藤萝,作者静静欣赏,细细品味。繁盛、壮观、活泼、可爱的紫藤萝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作者心上焦虑和悲痛,作者“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然而花的生命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紫藤萝也曾经遭受不幸,想到以前“稀落伶仃”的紫藤萝,再对照眼前繁盛的紫藤萝。作者深刻体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花开花谢如同人生命运的浮沉,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作者至此彻底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生命的美好,因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

六、比较阅读,了解写法

1.重温托物言志写法,让学生就这篇文章举例分析。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这种写法,是我国文学的一个传统。

教学预设:学生对紫藤萝的特点会把握的比较透彻,但难以建立紫藤萝和作者情志间的联系。教师让学生借助文本充分感受紫藤萝的现在和过去,“繁盛”和“伶仃”,进而理解到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

2.把《爱莲说》《陋室铭》和《紫藤萝瀑布》加以比较,看看三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教学预想:这三篇文章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尽管语言形式不同,选材不同,但都是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爱莲说》这篇课文是通过描写“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陋室铭》这篇文章借对陋室的描绘,表明自己高雅的情趣和安贫乐道的态度。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借紫藤萝今昔的繁盛枯荣,来表现作者对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借紫藤萝今昔的繁盛枯荣,来表现作者对“疾病的痛楚”、“生死的疑惑”的思考。通过这个教学环节,学生能加深对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课下阅读作者宗璞的《丁香结》《燕园寻树》《好一朵木槿花》等,与本文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特点。

八、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物————————————志

紫藤萝情感变化

美丽、繁盛稀落、伶仃人生思考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5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特点

《紫藤萝瀑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本单元是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的第一个单元,内容以人生为主题,都是抒写人生感悟,这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都不足畏惧,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关爱。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叶圣陶说“教材是个例子”。《紫藤萝瀑布》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培养,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本单元的教学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影响深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尤显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根据本单元的安排,结合新课标 “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课安排以下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②揣摩句子,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③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通过模仿写作,揣摩托物言志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体现新课标“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的理念,本课安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是: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品味文章中优美句段,感悟文章的中心。为培养学生语感,学习母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树立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的大语文观打下基础。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品味语句,理解作者十年前后的情感变化,初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打基础。

四、教师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把课文、图片、音乐完美结合,寓情于景。为学生创设和谐、快乐的学习情景。世界著名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快乐教育”、“情境教学”对学生的智力开发,熏陶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当今课堂教学新的生命。

2、朗读,感悟。通过学生的精读细品,发掘学生的创新智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语文学习方式的多元性、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性” 。通过学生“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谈一谈、议一议、想一想、问一问、划一划、练一练、写一写、比一比”等方法,培养学生听、说、读、问、写的能力,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思维、联想思维。

4、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广采博取,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5、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语文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即处处是生活,处处是语文。

6、质疑问难,激励教学,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磨砺学生的创新品质。

五、学习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本堂课主要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阅读中领悟,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快乐中学习,在练习中巩固,在联想、想象中提升,在质疑中创新。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具学具:多媒体。

八、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1、听一听、看一看

放音乐,展示多媒体,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从听觉,视觉让学生感受美,创设创设一种和谐、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通过优美图片展示,播放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丁香花》,引入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播放音乐《昨日重现》,与课文内容相吻合。

2、读一读、谈一谈

议一议

教师展示多媒体,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也参与学生的交流。

学生读本课的词语,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中优美的句段,并品味这些优美的句子,学生与学生交流讨论,议一议,然后学生与老师交流。

通过对优美语段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预习方法。谈一谈对句子的理解,及方法,对人生的感受悟,生生、师生进行相互交流,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想一想、问一问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设计三个核心提问,让学生思考,质疑。

学生看图片,思考教师的提问,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通过教师关键性的提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大语文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

4、划一划、练一练

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上作批注和勾划。检测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及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

学生一边听课文一边在书上划出优美的句子,关键词语,听完后想一想。学生完成教师的检测题,

通过学生的划一划,培养学生的做笔记的习惯,动脑及创新品质,通过练一练,检查学生对知识及学习方法是否掌握。

5、比一比、写一写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评比,指导学生进行片断写作练习,看谁写得好。

比朗读,比写作,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仔细观察的能力,写作能力,语文的实践运用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九、教学程序:(对照课件进行讲解)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用多媒体展示花的图片,然后放音乐《丁香花》,创设一个和谐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然后进入预习的检查。对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要让学生读一读。

2、多媒体展示提问:你知道什么是藤萝吗?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吗?然后教师展示藤萝图片,介绍藤萝,这里体现了语文学科与生物学科间的联系,接着教师展示作者图片,介绍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提问:听录音,看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在书上划出优美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教师再抽学生回答,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学生齐读课文、分组朗读、分男女朗读、抽个人朗读等多种方式,学生朗读时,教师播放音乐《昨日重现》作为背景,创设氛围,与作者看花时回忆起十年前的情景相照应。教师重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要求,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长句的停顿要得当;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注意句子的重读;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注意感情。

(三)、品味探究

1、学生品味文章中的优美语句或语段。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品味句子的方法指导。

品味句子指导:从修辞手法、句子所写内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几方面去思考。学生先小组进行交流,再抽起来回答。教师也把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与学生进行交流,实现师生互动。

2、教师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用多媒体展示三个核心问题。

A、全文紧紧围绕这树盛开的紫藤萝来写的。那么题目为什么叫“紫藤萝瀑布”呢?我们能不能将它改为“盛开的紫藤萝”呢?

B、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观察这两幅图片,从中你能探究出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

C、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

这几个问题主要求学生对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对作者的描写花的修辞手法和写作顺序进行理解,对作者十年前后心情进行感悟。我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试着解答。学生不能解答的,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很好地突出重点,教师再进行补充。

(四)、课堂检测 学生进行练一练,检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拓展延伸 进行写法指导。先分析本篇文章的写法,再进行写作练习。

(六)、最后设计了音乐《希望》,与文章结尾时作者的感受一样,紧扣课文主旨,让学生放飞自己心中的希望。

(七)、板书设计说明:板书课文的核心内容。由看花、忆花、悟花分别引出作者的不同心情和感受。从而体现出对人生的感悟。

板书设计:

4、紫藤萝瀑布

宗 璞

欢腾、喜悦的情趣旺

盛、蓬勃的生命

看花

抚慰内心悲痛和焦虑,惊叹藤萝复生

忆花 生命的美好、顽强、永恒

精神的宁静、生的喜悦、前进的动力

悟花

九、教学评价

1、学生在整堂课中,感受课的写作之闰,感受画面之美,在发问时,教师始终采用激励的语言。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

2、课件中的几个小动画:如“智慧之花”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小问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飞舞的小蝴蝶”等,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设想:

本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本文可以采用感悟、研读、赏析、反思、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感受到生命的思考,既来自自身,又来自其它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仔细观察、思考,都可以从中悟到生命的真谛。同时可以采用画面进行直观教学,通过故事和名言等教学手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人生的感悟。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导、学、练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整体感悟

1.精心导入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紫藤萝瀑布宗璞

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或默记目标内容。

2.感知内容

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见书P19页:嚷穗舱绽凑酿发端终极迸溅挑逗繁密伫立凝望笼罩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查字典,教师正音。

(过渡)《紫藤萝瀑布》是一幅极为精彩的工笔画,即使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穷尽它所包含的意蕴。要理解文章的内涵,认识作者在我面前展现的紫色的、绚丽多彩的紫藤萝,就必须听一听全文的内容,从中感受到那花的色泽,花的神采和花的气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配乐范读)。

问题组:①本文学习什么内容?

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③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可以在听读的基础上简要回答。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答案即使不太统一,可以由教师鼓励并说明在下面的研读中继续赏析。)教师领读,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对文章进一步理解做铺垫。

(二)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对文章进行了整体感知,大体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好文章总有眼睛似的精彩片段,研读好的章节、段落,其实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贴近了。

2.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①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②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③赏析语段中好句子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各有千秋,归结起来,本文主要内容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欢欣的心情描写了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教师指导朗读)。

3.学法指导

对以上问题大屏幕投影后认真阅读,并教会学生自读和自学的方法。

投影出示朗读方法:朗读文章有感情,重音、语速及四声。

佳词妙句细品味,内容中心都理清。

(1)简单的内容归结:看花一一繁花似锦

忆花一一思绪万千 生命的永恒

思花一一振奋精神

(2)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允许思维发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小结)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会有那样的感悟呢?1982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3)赏析语段中的好句子,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结合自己了解的一些社会事例,展开思考。

(教师小结)(注意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谜、手足情”六个字,结合作者的简历稍做介绍。)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作者发出了“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感慨,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的彻悟,对生命的感悟。

4.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的语言魅力,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从中找出好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性赏析。

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

例如: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导总结:这是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的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做笑容,就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学生可以找出多处,指导学生从内容上、从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

(三)体验反思

1.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

①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可一一作答,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

⑧教师向学生提出质疑:你能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吗?

学生讨论,可以有不同见解,教师巡视并指导。

2.拓展延伸

(1)请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画面(可出示一组花木的画面,如:菊、梅、荷、松树、牡丹等等)。指导: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回去后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花木的文章,与同学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新的联想和见解。

(2)用一株实物花(并不一定是名贵的花,可以是生命力顽强但并不起眼的花),让学生现场观察,进行联想,做口头作文:《我看______花》。

(教师总结)紫藤萝瀑布象一首深沉的歌,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面: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的为自己的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的浪花,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象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四)延伸作业

1.观察花草树木,观察生活。

2.抒写观察日记,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看花一一繁花似锦

亿花一一思绪万千 生命永恒

思花一一振奋精神

点评:

此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了三点:

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了健康个性。

如:要求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感悟后,在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通过对看花、忆花、思花三个部分内容赏析,让学生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同时提出了“谈谈自己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的要求。学生可以就自己所具有的经历,或对人、对事的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陶冶自我性格的健康发展。

二、富有时代气息,加强人文教育。

在“研读赏析”这一环节中,重点研读了“手足情、生死谜”,“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两部分,让学生在“忆花”的部分中去感受时代所给予人的感受;“思花”部分重点在于对人的感情的升华,而这种时代气息和人文教育又是潜移默化的自然性的渗透,使学生从优美的文章中崇尚了热爱生命、珍惜幸福、珍爱人生的高尚情操,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把人文教育放在显著地位的特点。三、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案中的朗读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朗读与研讨,以及畅谈感受的环节设计,都是重视语文全面素养提高的措施,而不把语文当作纯粹的技能训练,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发展。另外,教案采用了青岛市的“板块式”教学模式,流程流畅,可操作性强,既重视了人文教育,又不忽视初一年级的字词教学,使语文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良好统一,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7

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常常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她往往会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性,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便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色调的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使它仿佛有了生命,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

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PGN0027B.TXT/PGN>眷顾。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尽情绽放着它们自己的生命。虽然是静静的,但那挨挨挤挤的繁盛让人觉得它们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腾笑闹。

在描述了藤萝带给自己的强烈的瀑布般的整体印象后,作者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细处落墨,描写了组成那神奇瀑布的每一朵小花。原来那迸溅着的浅色水花,是已经盛开了的;那流动的、仿佛沉淀了的紫色瀑水,便是那正含苞待放的。而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是在那紫色河流上轻泛的一叶扁舟,这张满了帆的小舟有着鼓鼓的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些小生命盛着怎样的仙露琼浆,才会有这神话样的美丽啊!作者几乎感到有点疑惑了,忍不住想摘一朵来看看。

但是作者没有摘花的习惯。在这一犹疑的驻足中,她陷入了凝思。这美丽的紫色瀑布不再只是眼前的景致,它也缓缓流过作者的心,使她一点一点从连日来对小弟的病痛的焦虑、悲痛中平静下来。这架盛开的藤萝几乎有一种魔力,不惟光彩,它的芳香似乎也是浅紫色的,将作者笼罩在宁静与喜悦中。她忽然记起从前的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的紫藤萝。在那个年代,由于“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连这稀零的藤萝后来也没有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终于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

文章至此点明了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原来那使紫藤萝花如此美丽与繁盛的仙露琼浆,就是“生命的酒酿”啊!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想到,人亦如花,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再次盛开,你也会是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不是吗?

宗璞的写景散文,一向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贴物情,品味景物的最积极的内在精神,比如这藤萝花的充盈蓬勃的生命力,与既灿烂奔放又耐得寂寞的纯朴本性。同时,她避免作主观的渲染抒发,避免直接的说教,而是以客观、精微、从容的笔调来叙写自己所体味到的,力图使读者能够自己去领略这景物的精神与意义。这与宗璞本人醇厚自然的天性,重视内敛的个人修养,与直面人生的勇气是分不开的。

比如在这篇《紫藤萝瀑布》中,假使作者真的摘了一朵花来仔细欣赏,那么她的注意力就会一直在这花的美丽上了;惟其惜花驻足,作者与如水的繁花才有了内在的沟通,它抚慰了作者的郁痛,作者才能在宁静与喜悦中,把对这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触。而假使作者直接盛赞这花的生命力,读者也不过是感叹藤萝之热烈美盛;惟其回想与展望交织,内在精神与外在情态并举,读者才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日的丰茂曾经经过怎样长久而执著的期待,在倍加珍惜的同时,更会鼓舞起你拥抱生活的热情。

本文有着宗璞写景散文的一贯风格: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精美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由于文章的写作是在创乱初定,热情复炽的年代,这篇优美的散文便有着更普遍的时代意义,在当代散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8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

(三)德育训练点

通过文章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四)美育渗透点

领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二、学法引导

通过朗读,感悟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借助挂图或实物照片,加深理解、加强感悟,学生可联系自己的感性经验加深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2.本文的难点是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理解。

3.解决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紫藤萝花的挂图或照片;

2.投影片①生字词;②保尔·柯察金在烈士墓前对生命意义思考的一段话;③随堂练习。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去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

到许多启示,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他所见所想到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文中去领略一下。

(二)纠正读音

齐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迸溅(bèng jiàn) 伶仃(líng dīng) 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 酒酿(niàng)

(三)分析第一段

看第1自然段,思考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

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理了悬念伏笔。

(四)学习第二段

齐读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

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

(五)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

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

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足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冰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六)学习第八、九段

齐读第8~9自然段。

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

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

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

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七)学习第十、十一段

齐读第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的人生意义,是对花形、花色、花香的一个总体提炼和归纳,由景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现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八)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九)布置作业

(十)随堂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词。

1.忍俊不禁 2.迸溅

二、《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文章的主旨句是。

三、文章描写紫藤萝十年“文革”期间的衰败凋零和今天的繁茂盛开形成对比,作用何在?

四、文章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1.jīn忍不住笑 2.bèng向四外溅

二、宗璞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三、突出紫藤萝的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引发“我”感悟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四、从内容上看开头是因为“我不由自主地被盛开的紫藤萝瀑布所吸引,结尾是因为“我”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从结构上看,前后照应,使文章更加严谨。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闹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9

【教学目标】

1. 学习领会作者多层次、多角度、多种修辞手法的生动细腻的描写。

2. 学习领会作者蕴含在描写叙述中的情感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3. 从与第一课的比较中领会本文对比联想,托物喻理的写法。

【教学设想】

1. 目标1为重点,目标2为难点。

2. 拟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范读课文,理清结构,讲读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讲读第二、三部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练习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联系第一课引入课文,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 导入

我们通过第一课的《短文两篇》的学习,认识了生命的美好本质和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今天学习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仍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但文章的特点与第一课有所不同。

2. 作者和背景简介

宗璞,当代女作家。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础薄耙恢毖乖凇弊髡咝耐贰U馄?恼滦从?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作者的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二、范读课文。

三、正音释词。(让学生课内作在作业簿上,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做,以便评讲。)

解释词语并为加点字注音:

迸溅:繁密:

稀落:伶仃:

忍俊不禁: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酒酿:

四、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按写作内容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6段)看花(○1花瀑○2花穗○3花朵)

第二部分:(7—9段)忆花(○1赏花的感受○2忆花的劫难○3颂花的生机)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五、赏析第一部分。

1.叫学生先读第一部分,注意体会文中的写作顺序、角度、方法及作用。

2.提问讨论:

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

〖按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

问: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

〖主要抓住色彩、形象、情态几个方面来写的。〗(可让学生举例。)

问:作者主要用了些什么方法?

(让学生分别举出比喻、拟人的具体例子,体会作者语言的美。)

问:作者生动形象的给我们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一些什么特点?

〖写花瀑,突出其繁盛;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总的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乐,那么活泼,那么妩媚,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

3.再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体味文中那美妙的语言、绚丽的画面和无限的生机。(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在各自试读的基础上展开朗读比赛。)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刚才做过的注音和词语解释一遍。

2.做“一颗一练”中第二课的全部作业。

附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

宗璞

第一部分:(1—6段)看花(○1花瀑○2花穗○3花朵).

第二部分:(7—9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在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的基础上,讲读第二部分。

1.先让学生朗读第7段,然后提问讨论。

问:怎样理解:“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动,紫藤萝花那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觉得这流动着的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2..这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看花前,作者因小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3.再请一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这7、8、9段。然后归纳各段的段意。

〖○1赏花的感受──花瀑带走了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2忆花的劫难。

○3颂花的生机。〗

4.提问讨论,理解8、9段文章内容。

问:作者是怎样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对往事的回忆的?

〖第8段开头一句就是过渡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就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了梦幻的境界,进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问:过去紫藤萝为什么会遭劫难呢?从哪些词语可以反映出来的?

〖因为文化大革命遭的劫难。从“十多年前”说明正好是哪个年代,从“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

问:为什么作者在第9段又说“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作者从紫藤萝的劫难和眼前的勃勃生机的变化中,对花瀑有了新的感受,对人生有了新的感受,所以说用“流向心底”来表达这种感受,表达这种认识的升华。这种升华在第三段中表达了出来。〗

二、讲读第三部分,理解主旨。

1.让学生读课文后,找出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引导学生领会这部分新奇美妙的比喻和丰富的内涵。

问:怎样理解后两段的一连串比喻句和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呢?

〖“花舱”的比喻引出其中装的是“生命的酒酿”比喻,正是这“生命的酒酿”让花儿张满了帆,航行在这花的河流上,组成“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多么壮丽辉煌!人生如花,航行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不幸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儿正用得上我们才学过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于是作者“加快了脚步”,融入了这永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生。〗

3.可让学生齐读后两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领会)

问:第一、二课的三篇文章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第一、二课的这三篇文章,主旨都是写对人的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体验,对生命的领悟。都是散文。但前两篇的题目都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揭示人洞察到的生命本质;《热爱生命》重在说理,告诉人们怎样对待生命;《紫藤萝瀑布》是托物喻理,通过描写紫藤萝的勃勃生机来歌颂生命,同时抒发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长河永无止境的感慨。《敬畏生命》和《紫藤萝瀑布》都是从观察描写一种植物的壮美的生命现象入手,引发对生命的感悟。《敬畏生命》是直接的感悟,《紫藤萝瀑布》运用了对比联想、托物喻理的写法,在描写方面特别细腻生动,值得同学们好好学习。(在讲的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有个初步的了解,不必讲得太多。)〗

四、课内指导学生做练习一、二、三题。课外做《文段阅读》。

(如果时间不够的话,可以改为课内做“一课一练”,另外增加时间作课后练习,及作业讲评。)

附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第一部分:(1—6段)看花(○1花瀑○2花穗○3花朵).

第二部分:(7—9段)忆花

○1赏花的感受──花瀑带走了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2忆花的劫难。

○3颂花的生机。(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10

一、阅读提示 宗璞是一位女作家,一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写成此文。本文体现宗步写景散文的风格:积极含蓄的主题,婉转有致的感情,精美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炼的文字。由于文章写在动乱初定、热情复苏的年代,这篇散文有着更普遍的意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词语理解

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进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忍俊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伫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仙露琼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伶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察言观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盘虬卧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本文的脉络:

文章的主旨是如何表现的?

文章是如何含蓄地表达感情的?

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3、精读赏析。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是怎样在文中反映的?

四、写法分析

本文重在对紫藤萝花作精细、真切的描写,展现紫藤萝积极的内在精神:充满蓬勃的生命力和奔放而又耐得住寂寞的纯朴本性。作者不用直接的渲染抒发,不作直接的说教,而是客观地叙写自己所体味到的,使读者能自己去领略紫藤萝花的精神与意义。

作者通过驻足惜花写出了自己与如瀑的花沟通,在宁静与喜悦中把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触。而把回想和展望交织,内在精神和外在情态并举,读者才更加体会到今日花的丰茂的来之不易,在信加珍惜的心情下,鼓舞起生活的热情。

五、语句揣摩

揣摩下列各句: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绿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分析隐含的深意。)

2、我只是仁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分析含蓄表达的。)

3、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分析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六、合作探讨

1、本文的语言优美,分组讨论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这种美?

2、本文的中心思想?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从而掌握文章主旨。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和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图片欣赏,配乐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二、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作者是一位女作家,*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磨难,一家人深受*,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徘徊在庭院之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睹物思怀,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写成此文。

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三、预习反馈: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jiàn)伶仃(língdīng)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

解释下面的生词:

迸溅:向外溅出或*。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酒酿:米酒。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

四、朗读指导:

长句的停顿要得当;

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注意句子的重读;

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五、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六、思考品味

1、文首句“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独句成段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紫藤花的美丽,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

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引出下文。

2、(1)找出第2-7自然中段描写紫藤花的句子,并分析讨论:

A.描写对象是如何变化的?

B.描写角度有何变化?

C.描写手法如何?

A.描写对象分别是花瀑、花穗、花朵。

B.描写角度有形象、颜色、神态.

C.描写手法有比喻、拟人。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

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挑逗”一词是拟人用法,更显紫藤萝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动感又充满情趣,和阳光相映成趣。

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2、(3)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

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

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

2、(4)在第2-7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紫藤花时所用比喻和拟人修辞的句子,在相关的文字下划线;看看它们有何特点?

“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比喻,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隐含生命的绵延长远,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拟人,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赋予静景动态,

显得生趣盎然。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比喻,将盛开的紫藤萝比喻成帆和船,显得生机勃勃;又比喻成笑容,更显美好可爱,是作者喜悦心情的表现。拟人,“忍俊不禁的笑容”。

3、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

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

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

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紫色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愉快欢畅的心情。

4、阅读10-11自然段,讨论回答: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而生情,由情而生志。

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

“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

作者在这里由花及人并悟及生命,写出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的主旨。由此,作者在结尾句也表现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观全文,看看作者对紫藤萝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试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1.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2.伫立凝望,这一条紫藤萝瀑布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3.忽然记起十多年前,曾经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藤萝萝花了。

4.藤萝又开花了,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5.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A.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人物的情感及心理变化

B.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记叙和描写

思考题:

作者以“紫藤萝瀑布”为题有何用意?

将花喻为“瀑”,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花之流长,隐含了生命的活力与绵延长远。

思考讨论题:文中插叙“忽然记起十多年前的事”是否多余?有何作用?

和现在茂盛的紫藤萝花作对比,从而突出花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中心。

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作业本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3、联系学习和生活,初步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

1、感悟生命的永恒。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一、教师导学: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二、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三、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结合背景,这是极“左”的论调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四、课堂反馈

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200字。x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12

现代教育信息与学科整合:

《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上海市田家炳中学 易飞平

关键词:快乐学习;锋芒初试;相得益彰;精彩30秒;智慧总动员。

内容摘要:

根据新课标准中有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笔者尝试用一种崭新的风格创造性地设计课堂结构流程。利用网络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以“快快乐乐学语文”为脉点,大胆把愉快教学和竞争机制引进课堂,以整体感知课文为目标,以理解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为重点,设计五个有趣的快乐学习环节:即“锋芒初试——相得益彰——一枝独秀——精彩30秒——闪亮登场”,由充满诗情画意的导语入境,富有挑战意识的整体感知,麻雀效应的研读赏析和发散思维的拓展迁移,构成整个快乐学习的生动流程,用网络链接,男女生互动,师生互动,全员智慧总动员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讨、热烈辨论,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地研读、赏析、品味、理解、感悟课文。整个学习过程有如带领学生伴着音乐赏着美景去郊游,采撷鲜花摘硕果,一路春风总相宜!

一、教学创意:

本文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优美散文《紫藤萝瀑布》,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家庭遭遇不测、小弟身患绝症,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心头的郁闷之时,偶然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发和鼓舞,睹物释怀,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歌颂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根据新课标准中有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笔者尝试用一种崭新的风格创造性地设计课堂结构流程。利用网络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以“快快乐乐学语文”为脉点,大胆把愉快教学和竞争机制引进课堂,以整体感知课文为目标,以理解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为重点,设计五个有趣的快乐学习环节:即“锋芒初试——相得益彰——一枝独秀——精彩30秒——闪亮登场”,由充满诗情画意的导语入境,富有挑战意识的整体感知,麻雀效应的研读赏析和发散思维的拓展迁移,构成整个快乐学习的生动流程,用网络链接,男女生互动,师生互动,全员智慧总动员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讨、热烈辨论,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地研读、赏析、品味、理解、感悟课文。整个学习过程有如带领学生伴着音乐赏着美景去郊游,采撷鲜花摘硕果,一路春风总相宜!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情境:

(进入多媒体课件主页,用美丽的画面,动听音乐和精美的诗句营造赏心悦目的唯美意境,导入情境后,点击页面“智慧总动员”进入快乐探究环节。)

2、快乐学习第一站:锋芒初试

内容:预习检查

形式:(饶有兴趣地说说比比)

(1)宗璞说紫藤:

链接一:链接关于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资料网页。

(让学生自由发言,饶有兴趣地说说自己网上查寻到的有关女作家的基本概况和她描写的紫藤花。而后小结归纳。)

(2)抛砖引玉(整体感知)

(给一组关键词提示,以竞赛的形式抽男女生各一名说出自己预习时对文章整体感知情况,看谁感知得全面准确。评出优胜者,判定其初显身手旗开得胜。鼓舞士气!)

关键词:盛开的藤萝——焦虑和悲痛——精神的宁静——生命的长河

明确: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欢欣的心情,描写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因而睹物释怀,将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作者从紫藤萝的由衰到盛的变迁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

3、快乐学习第二站:相得益彰

链接二:链接网上有关《宗璞散文》赏析等资料。

内容:梳理结构,研读赏析课文第一部分:赏花。

形式:继续用男女竞赛的方式研读赏析课文,抛出问题之球,女生回答,男生补充,男生回答,女生补充,双方积极探讨、辨论,相得益彰,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地研读、赏析、品味、理解、 感悟课文,在媒体的引导和竞争机制的推动下,学生必然情绪高昂,教师见机点拨,我试图用这种群言互补的“麻雀效应”,借助媒体巧妙突出重点,轻易突破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主旨,懂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领悟作者用比喻、拟人、对比修辞状物写景的艺术匠心。

问题一、整体感知,梳理全文结构.

(女生回答,男生补充,评出最佳阵容)

明确: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赏花 (1—6)、忆花(7一9)和悟花(10、11)三部分组成。文中从欣赏紫藤萝写到回忆紫藤萝,再思索到人生。

看花::繁花似锦

忆花:睹物释怀

悟花:生命永恒

问题二: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赏花)

(男生回答,女生补充,评出最佳阵容。让获胜的一方扬眉笑一笑,以示鼓励,让暂时居后的一方捏一捏拳头,给自己加油!)

明确:绘色 绘形,绘神

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

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突出花之繁茂热烈。

神: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花儿彼此"推着、挤着",突出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

(此处注意启发学生在观察课件中三幅图片的同时理解:作者是在用饱含情感的笔墨描绘紫藤萝,也是在为后面的抒情和言志蓄势和做铺垫。)

问题三: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紫藤萝瀑布?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 (赏花)

(在探讨过程中巧妙借助课件中视频和音频特技,突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现中心这一教学重点,男女生互动、师生互动,最后得出结论,评出最佳表现人选,教师走过去跟他握握手,以示奖赏。)

明确: 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花瀑生机盎然,“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在流动、在不停地生长之形喻生命的生生不息。

花瀑的“欢笑"“和阳光互相挑逗"“叫着,嚷着”等情态表现了生命的旺盛。

再写花穗:“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作者着力描写紫色是因为紫色是深沉的,象征着生命的永恒。

最后细写每一朵花,像"帆".如"舱","船舱鼓鼓的像忍俊不禁的笑容"。进而提出花中"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的问题,这便写出花不仅生机勃勃.而且还具有神话般的美丽。表现了生命的美好。

(进入特写:忍俊不禁的笑容页面。为突破难点,课件设计特写镜头,对其中描写花苞的妙喻作最精彩的展示,突破难点。生动再现作者新颖生动比喻的艺术匠心)

与镜头吻合的文字:每一朵盛开的花瓣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船,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以上是赏析一部分:赏花,极力表现花之繁茂和生机盎然。

4、快乐学习第三站:一枝独秀(忆花)

链接三:链网上有关人生.感悟.哲理方面资料。

内容:赏析第二部分,忆花。

形式:请一位能代表班级水平的优秀生回答此题,旨在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问题四:作者如何由花的盛衰变迁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进入课件相应页面:用一枯一荣两幅对比鲜明的紫藤萝提示生命的由衰到盛,引导学生自然过渡)

明确: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到此文章的主题,也就是作者所言之志已呼之欲出。在此重点引导学生领悟用好这种方法的根本所在。)

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写好景物,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来,才是好文章。

5、快乐学习第四站:精彩30秒(悟花)

内容:挖掘深化第三部分深刻含义。

问题五、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根据自己在以上赏析研读过程对文章中心的把握,说说对中心句的理解。

(中心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形式:在学生充分感知文章,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后,提高思维难度,要求限时对中心句作精彩的阐述,显示机敏,激发才情,富有挑战性!男女生双方定会各显才俊,看谁说得最精彩!为配合此环节,我在课件中设计计时表,用配乐动画渲染临战气氛,并拟定借此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小结: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即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6、快乐学习第五站:闪亮登场(说花)

链接四: 链接百花网站,让百花闪亮登场。

内容:趣味拓展训练,竞说百花。

问题六:人有人格,花有花格,学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方法,来说自己喜欢的花,或比喻,或拟人,或描写,或议论,要言之有理,突出花的品格。

形式:在学生懂得文章的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后,进行拓展性发散性趣味训练,巧设意境,充分利用媒体的强烈感染力,吸引全体学生参与竞说,各抒己见,随着屏幕上的百花的尽显芳华,让学生的智慧和百花一齐闪亮登场!教师因势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他们的才华和智慧将在此环节展现得淋淳尽致!从而让每个学生充分体验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快快乐乐学语文”的成功喜悦!这就是我所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探究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丰富多彩的资源和多媒体课件赏心悦目的效果,突出快乐学习,引进竞争机制,以趣促学,以趣激智,围绕重点难点,男女生互动互比,整个学习活动像一场趣味竞赛,即富挑战性,又具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高扬,学习效果相得益彰。此过程需教师正确导向,引航,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最后结论水到渠成。

四、作者简介:

易飞平,女,现年四十一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上海市田家炳中学。90年开始潜心研究电教,91年在《电化教育》杂志上发表题为《愉快电教为写作插上神奇的翅膀》,2000年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上发表《多向思维出佳作》等教学论文,十多年来共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电教及教学论文三十余篇。2000年获“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竞赛”一等奖。所制作的课件多次获全国一等奖。

作者地址:上海市闸北区景凤路185号 邮编:200435

手机:13918437499 电子信箱:

参考文献:钱建昌:《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紫藤萝瀑布》课时作业 篇1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3.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

4.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

5.通过文章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2.本文的难点是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理解。

3.解决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三、课时安排:拟用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去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他所见所想到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文中去领略一下。

(二)纠正读音

齐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迸溅(bèngjiàn) 伶仃(língdīng) 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 酒酿(niàng)

(三)分析第一段

看第1自然段,思考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四)学习第二段

齐读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

(五)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

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六)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题(2)。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讨论课后练习题(2)。

(二)、学习八、九段

齐读第8-9自然段。

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三)、学习十、十一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的人生意义,是对花形、花色、花香的一个总体提炼和归纳,由景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四)、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五)、布置作业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

(六)、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