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推荐17篇)

2023-04-06 16:18: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推荐17篇)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①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并体会丰富多彩的生活。

③加强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①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①学生搜集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素材,以备使用。老师准备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②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③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大自然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师放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①学生放开喉咙自由朗读课文。②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③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②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内容和结构的整体感知。③各小组推进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本小组的观点。④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总结归纳

明确:

第一部分:(1-8)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

第二部分:(9-13)说明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告诉我们声音会充实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得到更多乐趣。

第三部分:(14-20)建议我们做几种“声音游戏”,进入声音世界,得到乐趣。

四、跳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由学生争取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要读得犹如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②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

a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不好说一定要喜欢这句话,或者那句话,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但一定要有理由,能言之成理就是好答案。)

例如:

有的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有的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有的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③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质疑答疑。

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五、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重点探究: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教师导学〕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①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②“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是不是有声音?③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

〔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归纳〕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六、拓展延伸,声音游戏

请多位学生放自己搜集的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并简述自己当时听到的感受,和同学们分享。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要轻松,但不能松散。

七、布置作业:把自己用心听过的声音感受写成一段文字。

点评:首先,此教案注重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一上课就让学生听音乐以激发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学生自然会被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自然会引起自己的生活体验。接下的“自由谈”,教师没有设计什么问题,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发表感想,不会阻碍学生自由思想。最后请多位学生放自己搜集的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并简述自己当时听到的感受,这样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感受,将学生的学习与个人生活体验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其次,此教案教学环节清晰明了,以课文朗读为载体,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初读课文,熟悉内容”——“研读课文,整体感知”——“跳读课文,品味语言”——“精读课文,问题探究”——“拓展延伸,声音游戏”,每一个环节都能使学生获得更深更新的感受,使教学过程很有层次感。另外,此教案还特别注意教学的民主性,教师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郫县教育局教研室戴伟)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教材,我发现本课有三个特点。

1.题材与众不同。

在平日的学习中,我们常常以诗歌、记叙文为主,而本课是一篇散文,没有非常具体的情节。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以读为主,不需要过多的讲解、探究。

2.内容简单,却耐人寻味。

课文一开头就列举了风声、动物的声音、水声等,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用心去聆听,失去了听的兴趣,因而什么也没听到。后面部分则告诉大家用心地倾听生活中平平凡凡、朴朴实实、普普通通的声音,那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和认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地位特殊。

由于本文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其主要目的是激发人们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因此要通过学习本文达到“激发学生关心周围事物、感受美好生活”的目的。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

2.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教学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以读为主,引导感悟”为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学习。

(一)揭题质疑

向学生介绍本单元主题“声音”。“声音”需要我们用耳朵去听,板书“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在这里让学生自由质疑“到底要听见的是什么声音”)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

自由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独立完成)

检查读书情况,纠正错误读音。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细读1-5段。

默读1-5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这一部分的“小问号”特别多。想一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疑问)

自由练读这一部分,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

将自己最喜欢的这一段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再听一听小组同学对你的评价。(合作朗读、交流、评价)

小组内推荐一名学生展示,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根据读书的语气判断他喜欢的原因。

[这一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自由练读中体会文章感情――再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全班同学在聆听揣摩的同时共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师生共同小结:这些声音是多么有趣、多么美妙、多么可爱、多么神奇啊!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这么美妙、可爱、神奇的声音你听到过吗?让我们来读一读6、7段。

2.细读6、7段,并进行质疑:

学生自由读6、7段,提出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经关闭?”

学生从书中找答案,再用自己的话说,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不过,我们没有用心去聆听,没有用心去发现,所以就没有听到。

引导学生朗读6、7段。适时处教师来范读帮助学生读出惋惜、失望的语气。

3.细读8-11段。

知道了我们没有聆听到这些声音的原因,你想说点什么?(要认真去听,不要关闭你的耳朵)(引导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自由读8-11段。想一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指名读,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确应采用的语气。(总结:轻轻读、细细品)

4.齐读12段。

[将全文分成四部分学习、朗读,主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来表现全文。1-5段是疑问的语气;6、7段是惋惜、失望的语气;8-11段是轻轻、启发的语气;12段是大声、动情朗读、号召的语气。同时,在了解文章感情脉络的时候,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感受。]

(三)再读全文,深入理解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自己读、合作读、分角色读、齐读;读给自己听、好朋友听、老师听等)

教师启发学生:学习完本文,你们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想听一听这世界上美妙的声音)

出示课件:画面展示大自然、生活中的图画、声音(下雪了风呼呼地吹着;婴儿睡觉时那柔柔的鼾声;小猫伸长舌头舔水喝时发出的声音……)

你们听到这些声音了吗?快拿起你们的笔,尝试着把听到的声音写一写。

(四)布置作业

这世界的声音是丰富多彩的,用心去聆听,把你听到的更多的声音仿照书上的样子写一写。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案例点评〗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学生可以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本节课教师在教学中就充分注意了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课文学习突出了一个“读”字。

在教学1-5段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过程:先读一读,看自己喜欢哪一段――再说说喜欢的原因,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最后代表小组在全班朗读,让同学猜猜自己喜欢的原因。其实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即“在读中感悟语言,再通过读表达出来”。

教师在学生充分地朗读感悟以后,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本节课,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合作读、齐读;读给自己听、好朋友听、老师听等,从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读书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读书对他们来说,已不是负担,而是愉快的事情,因此,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了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任务,同时,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另外,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也颇具特色,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了“下雪时、婴儿睡觉时、小猫喝水时”的情景,让学生在用心聆听的同时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情境,练习习作。既引导学生要用心来聆听世界上的声音,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练笔机会,可谓一举两得,真正做到了“用好教材,超越教材”。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3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学目标:

一、 反复地朗读、涵咏,品味文章优美风趣、生动形象的文字。

二、 激发学生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感受有声世界的美好,并能把自己所听、所感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语气亲切的散文,通过描写生活中细微的声音,品味声音中传递出的情味。告诉人们只要用心听,并且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就一定能听见这个奇妙无穷的有声世界。因此围绕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六大板块——无声篇、感声篇、读声篇、听声篇、述声篇、结声篇来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无声篇

1、请同学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用力堵住耳朵,听不到声音最佳,合住嘴,不能发出任何声响。(持续半分钟后,与学生交流感受:此时,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具体的声音没有了?你有什么感受?)

2、师总结:此时,生活中的笑声、歌声、读书声、说话声等各种声音都消失了,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感受不到丝毫生气,只是死一般的寂静、冷清。下面让我们回到有声世界,感受美妙动听的各种声音。(多媒体演示:流水声、鸟叫声等自然界的声音。)

3、引出课题。

二、感声篇

1、听课文录音(多媒体),整体感知课文。

2、请学生自由谈谈听后感受。

三、读声篇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指名朗读喜欢的语句,简单陈述理由。

3、精彩段落赏析:(多媒体出示课文前三段)

学生齐读、男女生分组读后,师生共同来总结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听声篇

1、听音乐《苗岭的早晨》

要求:①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②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了音乐中的景象。

2、学生听后,自由发言。

五、绘声篇

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用文字把声音的感受表达出来。(生写作,师指名朗读)

六、结声篇

师:平时,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对周围奇妙无穷的声音已经麻木了呢?我们是否已经充耳不闻自己身边那充满爱意的声音了呢?我们又是否有着自己对声音的独特感悟呢?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心生活,你就一定能听见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你就会发现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都充满着新奇与惊喜。

七、课外学习自助餐

1、模仿课文前三段的写法,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写一组排比段。

2、收集古代诗词或其他文学作品中描写声音的佳句。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4

你一定会听见的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的一篇随感式的小品文,学习本文主要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本文为自读课文,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教学重点:

①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①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多媒体、朗诵资料、音乐和图片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眼睛,给了我们色彩,让我们能够领略大千世界的五彩纷呈、绚丽多姿;耳朵,给了我们声音,让我们能够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可是,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用心听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见的》,聆听她用心感受世界的心得!(板书课题,对课题略作分析,吸引学生带着疑问开始读文章)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让学生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中感受课文的美。? 请几名学生谈初读文章的感受。

2、学生伴着老师给的背景音乐,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勾画出自己喜爱的语句。

三、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

3、师生一起交流喜爱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明喜爱的理由。

师打出:请以“我喜欢‘ ’,因为它 。”句式来品味文章的美。

4、师小结

正如同学们所言,文章的语言特别美,就像一首诗…… 想象丰富、细微,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把“声音”写得富有诗情画意。比如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小雪花飘落的声音,这朵小雪花,它偏偏选择了一个宁静的冬夜,而且是轻轻地,轻轻地飘下,没有飘落在大树上,也没有飘落在小河上,而是选择了一盏孤灯,还只飘向孤灯的“面颊”,它为什么要选择孤灯呢,她想要干什么?哦,原来她也感到了冬夜的寒冷,想要寻找温暖。最后,她满足而温暖地融化了……多么富有诗意 的意境啊,多么勇敢而又执著的小雪花啊!)

另文章的内容很别致,聚焦无所不在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感受声音的奇妙无穷,读文章,仿佛沐浴在作者智慧的光辉中……

文章的结构也特别,开头和结尾很有特色,开头列举6种声音,结尾又巧设5种游戏,新颖独特……

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设置悬念,诱人猜想……

四、深入探究

重点探究:

1、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提示:①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②“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是不是有声音?③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

2、如果让你对课文题目进行补充完成“如果 (怎么做?),你一定会听见的。”句式,你认为横线上填什么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师归纳:1、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并且这些声音只有用心去听,去想象才会听到,强调要用“心”。

2、重在让学生领会课文主旨。善于用耳朵,用心去聆听,才能享受世界的丰富奇妙。(估计学生会答出:你用心听,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你学会了选择和思考, 你懂得如何“过滤”……,最后肯定大家说得都强调了一点:心的参与)

五、拓展延伸,写作实践

给课文1-3自然段配上画,引导学生学着用心感受世界,展开联想想象,仿写一段话。教师给出提示:

你听过花儿开放的声音吗?……

你听过蜻蜓点水的声音吗?……

你听过灰尘落地的声音吗?……

你听过竹笋破土而出的声音吗?……

……

如果有时间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再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六、好,让我们来给这节课做一个小结,一人一句话。接龙? ok?比一比谁的总结最贴切。

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同学们,让我们把耳朵叫醒,把眼睛叫醒,把心灵叫醒!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听,去看,去想,我们会发现生活原来这样绚丽多姿,充满乐趣!

七、作业: 1、继续完成想象作业,整理后写在随笔本上。

2、建议玩一玩课文末尾提供的游戏,学着用心感受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5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唤醒自己麻木的心灵,叫醒自己沉睡的耳朵,去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去感受人世间的爱的和弦。

教学重点:1、通过作者优美的语句和生动的事例,找寻你已经失去的或将要失去的纯真心灵。

2、通过寻找声音,寻找对生命的珍爱的方式。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意识。

教学难点:1、对听见一词的理解。

2、对习惯思维的突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的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在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大自然的各种美妙的声音,是我们本应该丰富多彩的生活缺乏生机活力,珍惜自己的听觉吧,同学们,只有你会听,你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学生自学课文:

思考:

1、文章写了哪些声音,请列出来。

2、选取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声音,写出你的感受,(也可以写文中没有却又是你听见的声音)。

3、选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4、文章一开头写了很多声音的目的是为什么?我们从文中学到了哪些有关声音的知识;“用心聆听声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益处,否则,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坏处/

三、整体把握课文:

A、关于课文内容与结构:

1—8段: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各种声音。

9— 段:声音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正面:会听,有选择的听,可以在听中成长;

反面:丧失了听的能力,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就象一个木头人。

结尾:做“声音”游戏,体会奇妙的世界。

B、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到之列了。

C、你以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用心聆听声音,声音就会构成一个丰富美妙的世界,得到很多乐趣。

D、关于本文使用的人称:

全文采用第二人称,读者容易获得认同感。阅读时,我们仿佛感到作者在和我们谈心,亲切随和,娓娓道来。

E、关于本文的语言技巧:

本文的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②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③文中运用了排比、反问、设问等多种问句,不断的激活读者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四、 拓展以及延伸

(1)、你能想象出哪些“无声”的声音?请描写出你所想象的画面。

(2)、假设除夕夜你听到了远方打工的姐妹寄来的音像制品,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请做表述。

(3)仿写:以《你一定也会看见的》为题进行作文。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 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素材,

以备使用。老师准备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

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师放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像,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初读课文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部分?

(各小组推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明确:

第一部分:(1—8)展示生活中存在的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

第二部分:(9一13)说明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告诉我们声音会充实我们的生溉使我们得到更多乐趣。

第三部分:(14—20)建议我们做几种“声音游戏”,进入声音世界,得到乐趣。

品味质疑

(跳读、精读)

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

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语段,说说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明确:

a.有的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b.有的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c.有的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质疑答疑。

例如:a.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b.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教师导学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有没有有声音?◆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

教师归纳: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人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拓展延伸

播放自己搜集的最感动的声音,并简述听后的感受。(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

卓轻松.但不能松散)

布置作业

写出对最让你感动的声音的感受。(300字左右)

点 评

首先,此教案以学生为主体,导入新课让学生听音乐以激发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学生自然会被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接下的“自由谈”,教师没有设计什么问题,而且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发表感想,不阻碍学生自由思想。最后请多位学生放自己搜集的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并简述自己当时听到的感受,这样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感受,又将学生的学习与个人生活体验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其次,此教案教学环节清晰明了,以课文朗读为载体,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初读课文,熟悉内容”——“研读课文,整体感知”——“跳读精读,品味探究”——“拓展延伸,声音游戏”,每一个环节都能使学生获得更深更新的感受,使教学过程很有层次感。另外,此教案还特别注意体现教学的民主性,教师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 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素材,以备使用。老师准备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师放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像,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初读课文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部分?

(各小组推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明确:

第一部分:(1—8)展示生活中存在的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

第二部分:(9一13)说明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告诉我们声音会充实我们的生溉使我们得到更多乐趣。

第三部分:(14—20)建议我们做几种“声音游戏”,进入声音世界,得到乐趣。

品味质疑

(跳读、精读)

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

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语段,说说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明确:

a.有的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b.有的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c.有的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质疑答疑。

例如:a.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b.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教师导学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有没有有声音?◆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

教师归纳: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人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拓展延伸

播放自己搜集的最感动的声音,并简述听后的感受。(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轻松.但不能松散)

布置作业

写出对最让你感动的声音的感受。(300字左右)

点 评

首先,此教案以学生为主体,导入新课让学生听音乐以激发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学生自然会被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接下的“自由谈”,教师没有设计什么问题,而且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发表感想,不阻碍学生自由思想。最后请多位学生放自己搜集的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并简述自己当时听到的感受,这样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感受,又将学生的学习与个人生活体验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其次,此教案教学环节清晰明了,以课文朗读为载体,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初读课文,熟悉内容”——“研读课文,整体感知”——“跳读精读,品味探究”——“拓展延伸,声音游戏”,每一个环节都能使学生获得更深更新的感受,使教学过程很有层次感。另外,此教案还特别注意体现教学的民主性,教师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8

设计意图:

美文美教,优化教学手段,营造学习情景,激发审美情趣,唤醒学生心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通过多形式朗读和交流,引导学生读美文、品美点、写美句,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生字词,了解课文结构与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积累美句

3.发挥联想、想象能力,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自主预习,积累字词。

2.合作探究,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3.听说读写结合,品味语言,仿写句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用心倾听世界,享受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

多形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积累美句、美段。

教学难点

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寂静的山林》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眼睛给了我们色彩,让我们目睹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姿;耳朵,给了我们声音,让我们聆听大千世界的神奇美妙。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请大家先听一段音乐,说说你听出了什么?

播放《寂静的山林》(部分音乐),学生听后发言

生1:我听到了大提琴的声音。

师:你对乐器挺了解,能分辨出演奏的乐器。

生2:我听出了清脆的鸟鸣。

生3:我听出了风儿吹过树梢,树叶儿沙沙作响;溪水叮咚,从草儿和石块间缓缓流过。

师:很好!你很善于想象,听出画面了!

生4:我听出了阳光洒进茂密的树林,晓雾消散,鸟儿在枝叶间欢唱、跳跃。

师:你的耳朵更敏感,情景描述很好!看来,大家的耳朵已经醒了,听出了这么美妙的世界。今天,我们一同学习桂文亚的一篇随感式小品文,学过文章之后,我们再来欣赏这支优美的乐曲,看看你还会听出什么。(板书课题,了解作者: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

自读指导:1、放声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积累雅词。

2、组内交流疑难问题,商讨学习目标。

自读反馈:

1.小组代表发言,交流学习目标;师生认定学习目标:

2.指名认读生字词(c层学生)

3.听写生字词(c层学生板演):面颊 喷嚏 嘈杂 过滤 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同桌互查、订正)

4.指名解词(b层学生):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5.齐读雅词(出示课件)

顷刻 面颊 喷嚏 激荡 嘈杂 过滤 轻轻 脆脆 硬硬 缓缓

唠唠叨叨 不折不扣 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鸟啼虫鸣 无动于衷

6.课文朗读比赛(小组荐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展示朗读,提出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犹如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师生一起对学生的朗读及时做出恰当评价,可以范读、对比朗读等方式进行指导,让学生练习如何读好重音、节奏、语气等。

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师生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总结归纳、板书要点:

文章主题:善用耳朵,用心聆听,享受美妙生活。

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8)展示生活中奇妙无穷的声音。

第二部分:(9-13)对比说明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第三部分:(14-20)建议我们用心聆听世界,感受美妙生活。

多形式朗读,品味语言

1.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段。2.品味美句美段。

勾划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欣赏。

提示学生:可以从准确的用词、恰当的修辞、句式段式特点、思想内容、情感体验等多角度品读课文。

这一环节,要读品结合,以读促品,以品促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一些美句要当堂成诵。

赏析时,只要言之有理就行,要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补充,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赏析:

1.活泼风趣,优美形象的语言:

如:“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2.运用排比,增强表达效果:

如: 1、2、3段构成排比段;5、6、7段构成排比段。

3.运用设问,引人深思:

如: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4、先总后分的段式结构

(1)用细节描写描述一种事物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2)从多个方面描述一种事物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当……,当…..,当……,当……,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5.对比写法,突出主题

第二部分从正反两反面论述“善于听”的益处和“不善听”的危害,增强说服力。

诵读积累:(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个 的冬夜,一朵 的雪花,从天上、

的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的一阵暖意,小雪花 而

的融化了……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 柳梢,当清风过明月,当狂风

巨浪,当台风 山岭,你总听到过些什么吧?

拓展体验

欣赏音乐《寂静的山林》,展开想象,描述你听到的美妙画面。

附:学生作品展示:《寂静的山林》

生1:伴随着一声声鸟鸣,眼前出现了一片如诗如画的幽静山林——绿绿的树,弯弯的路,缕缕的阳光,白色的小屋……

万里无云,鸟啼虫鸣,树木苍翠。绿茵茵的草地上,开满了星星点点的野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花儿摇曳,蝴蝶翩翩,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好一片寂静的山林!

生2:一阵悦耳的鸟鸣划破深邃的天空,东方泛起点点鱼肚白,清晨的小溪唱起欢乐的歌。

“叮咚叮咚”,小溪流越过大石块,冲荡出圈圈绿波;“叮咚叮咚”,小溪流冲洗着小小的鹅卵石,给它们瘙痒痒;“叮咚叮咚”,小溪流逗逗娇嫩的小草,“叮咚”一声,一颗晶莹的“珍珠”落入小溪流的怀抱……

生3:伴随着一阵鸟鸣,我来到一片寂静的山林。

这里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青林翠竹,晓雾将歇,晨鸟乱鸣。

听,鸟儿们在枝头叽叽喳喳,似乎在诉说着昨夜的美梦;风儿吹过林梢,树叶儿在窃窃私语;溪流叮咚,欢快的奔向前方。如果仔细聆听,你还会听到花开的声音,在春风轻轻的的呼唤中花儿悄然醒来,扑棱棱绽开了花瓣,露出美丽的笑靥,淡淡的花香随风弥漫。

在这里,不安的心也变得沉静起来,流连忘返。

课外练笔:

1.选择课文结尾介绍的一种游戏,做一做,试着把感觉写下来。

2.仿写句子。(任选其一)

a.“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b.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当……,当…..,当……,当……,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9

课 题 课型 略读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2、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并体会丰富多彩的生活。

3、加强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阅读 讨论

教学后记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一、课前准备:

①学生搜集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素材,以备使用。老师准备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②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③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大自然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师放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要求〕学生:a 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 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①学生放开喉咙自由朗读课文。

②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

③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②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内容和结构的整体感知。

③各小组推进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本小组的观点。

明确:

第一部分:(1-8)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

第二部分:(9-13)说明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告诉我们声音会充实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得到更多乐趣。

第三部分:(14-20) 建议我们做几种“声音游戏”,进入声音世界,得到乐趣。

(四)跳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由学生争取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要读得犹如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②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a有的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b有的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c有的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③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质疑答疑。

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五)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重点探究: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①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②“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是不是有声音? ③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

〔教师归纳〕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六)、拓展延伸,声音游戏

请多位学生放自己搜集的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并简述自己当时听到的感受,和同学们分享。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要轻松,但不能松散。

(七)、布置作业:

把自己用心听过的声音感受写成一段文字。

作者邮箱: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10

《你一定会听见》教学设计

授课人:宜宾县喜捷中心校唐晓琴

教学目的

1、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2、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并体会丰富多彩的生活。

3、加强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2、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感悟声音的能力。

2、对惯性思维意识的突破。

教学方法

导读型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效果

所用时间

导入新课

1、送给同学们一首歌《丁香花》

2、教师总结歌词特点引入新课

3、出示课题《你一定会听见》并做简要分析。

学生边听边唱

体会歌词优美

激发学生兴趣

5

文字感悟

对学生提出要求:

1快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进行交流。

提出要求:

(1)朗读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读时一定用心去感悟文字中的情感。

(2)你认为文章的语句,哪些是让你感动的,哪些又是让你感叹的,哪些语句读来就有一种美的享受,请勾画出来,并自己分析产生这种美的原因。

1、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进行交流。

(1)小组讨论出各组认为最优美的句子。

(2)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3)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美的原因。

1、朗读能力增强,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2、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

3、学生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

15

研读感知

学生齐读课文

抽生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内容和结构的整体感知。

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总结归纳

学生朗读课文

同桌之间讨论课文结构

用流利简洁概括性强的语言与全班同学交流。

把握课文结构

锻炼学生说话、交谈能力。

10

声音游戏

教师播放声音: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

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

你用心听了吗?

你听见了什么?

用心听,告诉老师究竟听见了什么声音

学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

培养学生感悟声音的能力。

4

课后拓展

声音会使人幸福,但也会让人感到痛苦。请再听《丁香花》表述你的愉悦或是感动。

要求:

1、能用流利语言表达自己感情

2、把自己体会写在作业本上,100字左右。

先说出自己体会。

把自己感悟到的感情写在作业本上。

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快速思维能力。

6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11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学校:九牧中学 时间:2005.12.13

班级:八年级(2)班 执教:祖碧霞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方法:朗读法 点拨引导法 美点寻踪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用手示意不发任何声响)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声音,你有何感想?(恐惧、害怕、失落。。。)是的,有的人平时粗心大意忽略了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起,让我们回到有声的世界。现在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拼,请同学们拿出笔,依次记录下你听的声音,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课件展示)

恩,很棒,为你们鼓掌!发现大家都有敏锐的听力。而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将走进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首先,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认真听,说说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讲了声音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善于用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关注声音世界

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思考,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很多乐趣。

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还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种人——“木头人”,那么作者所说的木头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所说的“木头人”是指一个“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鼓掌,大家批评时,他跟着摇头。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

三、美点追踪

刚才同学们说课文富有诗情画意,很美!美在哪儿?

1、现在请同学再一次大声的自由读课文,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2、 合作探究:(出示探究问题):课文美,美在哪里?

3、讨论、交流,明确

a 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不好说一定要喜欢这句话,或者那句话,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但一定要有理由,能言之成理就是好答案。)

(1)课文的语言美在:

①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②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

③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④第二人称的运用,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2)内容别致:声音无时不在,无所不有,但由于粗心大意,感觉迟钝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妙的声音。作者用充满诗请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让我们伴随声音一同成长,在美妙的声音陪伴下,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情趣。

(3)标题设置悬念,诱人猜想,寄予对读者无限的期翼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4)1-3蒲公英梳头的声音

蚂蚁跑步的声音 富有诗意却细微得难以察觉

雪花飘落的声音

4-7风吹声

动物声 习以为常,不被留意

水声

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的“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之列了。强调用“心”听,于无声之处听惊雷。

(5)结尾没有作一般的总结或引申,而是建议做几个声音游戏,在游戏中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4、 归纳总结: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语言、意蕴、结构

5、朗读1-3段

(1) 请一个同学读1-3段,感受语言的美

(2) 指导朗读(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节奏要舒缓一些)

(3) 分段朗读,女生第一段,男生第二段,齐读第三段

四、质疑问难

对课文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①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五、拓展延伸

1、生活感悟: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忽视的声音,请各位同学找寻生活中的声音,把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声音告诉大家,并简单谈谈原因和感受。

2、 听一段音乐,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来

六、作业布置(机动安排)

1、老师相信,细心的你一定也听到过许多别人不曾听到的声音,只要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和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就能听到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2、 模仿课文1-3自然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

六、归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文章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是的,只要我们怀着一课热爱生活的心,去听,去看,去想,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滋有味。

我们领悟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把眼睛叫醒,把耳朵叫醒,把心灵叫醒!

2、最后,让我们在金海心《把耳朵叫醒》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让我们把耳朵叫醒,用心去感受生活,相信:你一定会听到的!

七、板书设计:

语言美

你一定会听见的 意蕴美

结构美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12

你一定会听见的

筻口中学 徐芳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语气亲切的散文,通过描写生活中细微的声音,品味声音中传递出的情味。告诉人们只要用心听,并且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就一定能听见这个奇妙无穷的有声世界。因此本文有两个教学重点:一是通过反复地朗读、涵咏,品味文章优美风趣、生动形象的文字。二是激发学生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感受有声世界的美好,并能把自己听到的与感受到的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围绕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六大板块,即无声篇、感声篇、读声篇、听声篇、述声篇、结声篇,来开展教学活动。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一、无声篇

师:请同学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用力堵住耳朵,听不到声音最佳,合住嘴,不能发出任何声响。

持续一分钟后,与学生交流感受:此时,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具体的声音没有了?你有什么感受?

师:此时,生活中的笑声、歌声、读书声、说话声等各种声音都消失了,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感受不到丝毫生气,只是死一般的寂静、冷清。下面让我们回到有声世界,感受美妙动听的各种声音。(多媒体演示:流水声、笛声、铃声、鸟叫声等等多种自然界的声音。)引出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感声篇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受。(可从课文的语言、主题、结构等多方面来谈)

三、读声篇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指名朗读喜欢的语句,简单陈述理由,并请其他同学作评价。

3、精彩段落赏析

(多媒体出示课文前三段)

学生齐读、男女生分组读后,再请同学试就这三段文字来总结文章的语言特点。

师:文章语言美,美在优美风趣、活泼形象;美在用排比的句式,增强语气;美在不断地向读者提问,引发读者思考,使人倍感亲切。

四、听声篇

1、听音乐《苗岭的早晨》

要求:①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②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了音乐中的景象。

2、学生听后,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发言。

五、述声篇

1、师: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被我们忽视的声音,请四人一组交流同学们在“找寻生活中的声音”中的收获,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为我们再现他找寻的声音,并说说这声音带给你的感受。

(课前布置学生找寻生活中那些带给自己不同感受的声音,课内主要是交流、展示活动的成果)

2、学生纷纷上台来再现声音,畅谈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和肯定。

六、结声篇

师:平时,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对周围奇妙无穷的声音已经麻木了呢?我们是否已经充耳不闻自己身边那充满爱意的声音了呢?我们又是否有着自己对声音的独特感悟呢?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心生活,你就一定能听见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你就会发现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都充满着新奇与惊喜。

七、课外学习自助餐

1、课文结尾处写了几种声音游戏,选择其中的一种,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2、模仿课文前三段的写法,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写一组排比段。

3、收集古代诗词或其他文学作品中描写声音的佳句。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13

课题:第二十课 课时安排1课题名称 你一定会听见的no:课型略读教材分析德育点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声音世界”,把自己培养成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创新点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自己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点把握课文主题 理解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学习语言技巧 筛选信息的能力知识点字词 课文的人称 语言技巧 学情分析

本文运用了平时比较少见的第二人称,学生对此比较陌生。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写作中的人称应根据写作需要来定,并结合课文理解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本文的语言技巧很有特色,值得研究,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品味。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一、导入学习内容:朗读,学习字词 朗读,明确结构 理解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研究品味课文的语言技巧朗读《深山音韵》导入新课 (课外阅读第三册)字词面颊 融化 啄米 喷嚏 嘈杂 过滤 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二、朗读整体感知三、明确结构三、赏析品味1、阅读课文,感知下面内容 (1) 你一定会听见什么? (2)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作者为什么建议我们玩几个声音游戏?(4)你认为作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上述内容)答案提示:(1)你一定会听到大自然中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各种声音。(2)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辩、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3)作者希望我们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的世界,听见自己的心音,从中得到很多乐趣。(4)作者希望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中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从声音世界中得到乐趣,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这是一篇随感,课文结构紧凑,逻辑性强第一部分:(1——8) 展示丰富多彩、奇妙无比的各种声音。第二部分:(9——12) 探讨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第三部分:(13——20) 提出建议。本文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赏析你喜欢的语段,品味优美词语。(学生自由赏析品味)1、例:(1)对蒲公英,蚂蚁,小雪花的描写: 拟人化的手法,活泼风趣的语言…… (2)排比段——1、2、3段。无声的声音。5、6、7段.有声的声音。2、运用多种问句。(借此引导学生学习问句的几种形式)一般的提问,设问,反问。(激活读者生活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四、问题研究五、质疑问难六、能力训练七、作业 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蒲公英梳头”“80只蚂蚁跑步”“雪花飘落”——无声实有声(声音就是物体震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从平常所谓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倾听课堂上的声音,把它描绘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把你喜欢的语句抄到作业本上。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课题: 课时安排课题名称 新闻两则no:课型教材分析德育点创新点能力点知识点。学情分析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教学流程

(内容概要)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1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本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本文主要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本文为自读课文,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2、说目标

(1)知识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疑、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引导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去体验生活。

3、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说教法

1、朗读法2、点拨引导法3、放录音

三、说学法

1、朗读法2、欣赏法3、默读法4、讨论法5、质疑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导入新课时,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事例说明听觉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听觉的感情体验,切入课文主题,“不知不觉地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二)师放音乐磁带《动物狂欢节》。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像,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让学生听音乐以激发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然会被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通过朗读熟悉课文。

2、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

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出相关的语句

3、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给予表扬,对于不当之处适当给予点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研读课文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2、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部分?(各小组推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注重朗读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注意变换方式。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

(五)品味质疑(跳读、精读)

1、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2、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语段,说说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继续让学生朗读课文,领会运用排比、问句的表达效果,品味文章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通过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拓展延伸

播放自己搜集的最感动的声音,并简述听后的感受。(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要轻松,但不能松散)

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做声音游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七)布置作业

写出对最让你感动的声音的感受。(300字左右)

布置此项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并将学生已调动起来的生活体验深化,通过写短文,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八)板书设计(略)

板书设计要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路、语言特点。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15

一、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内容要点,学习筛选和概括主要信息。

2、 欣赏本文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初步培养对美文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3、 了解我们生活的奇妙无穷的世界,用心感受其丰富多彩。认识声音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学会倾听声音。

二、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蕴。

三、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本文的语言技巧,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用“耳朵”细致地体味生活。

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语:(多媒体播放《二泉映月》)这是一首我国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曲调呜咽抖颤如泣如诉。世界指挥家小泽征尔听罢,曾被感动得潸然泪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感人的场面呢?一方面当然是由于阿炳创作的乐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小泽征尔是用心灵去听音乐,才听出凡人无法听出的高一层的境界。其实这大千世界有许多许多美妙动听的声音,你是否也像小泽征尔一样用心去听呢?倘若你用心去听了,我想你一定会听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让学生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中感受课文的美。

2、 学生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 学生速读课文,编写结构提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明确:课文描述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对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了可贵的探讨,强调声音对我们的意义,促使我们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①展示丰富多彩的声音。②探讨声音与生活的关系。③以游戏的方式引领我们进入奇妙的声音世界。

三、 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

1, 学生齐读课文

2, 提问: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总结这篇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语言美,意蕴美,结构美。

4、 重点赏析本文的语言

① 揣摩文中活泼风趣、优美形象的语句。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1、2、3、段,其余同学听读,体味文中诗情画意。

② 品读文中的排比句,排比段,体味其表达效果。

女同学齐读1、2、3、段,用心品味细微难以觉察的声音,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画面。

男同学齐读5、6、7、段,感受声音世界丰富多彩,体味排比句富有节奏和气势表达效果。

教师要求学生模仿5、6、7、段,仿写三个段落,以生活中习以为常、不被留意的声音为描写对象,三个段落应呈排比段,每段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构成。 讨论交流。

③ 提问: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改为第一人称“我们”好不好?

讨论明确:第二人称叙述,读者易产生亲切感,像在与读者交流。

④ 找出文中各具特色问句,体味其表达效果。

讨论交流,明确:这些问句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5、赏析课文的意蕴美

四、 设计声音游戏,引导学生用心倾听

教师播放磁带,磁带有四组声音,雨声,风声,雄鸡的报晓声,深巷的狗叫声。要求学生任选一种声音,用心听,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教师以鼓励为主。

五、 课堂小结

本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声音世界,启发我们用心听,用心感受,体会生活中另人醉心的奇妙。让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学会微笑,学会欣赏,成为一个生机蓬勃、活力四射,内涵丰富的生命体,让世界因我们而精彩。

六、 布置作业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引导法、美点寻踪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用手示意不发任何声响)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声音,你有何感想?(恐惧、害怕、失落。。。)是的,有的人平时粗心大意忽略了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起,让我们回到有声的世界。现在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拼,请同学们拿出笔,依次记录下你听的声音,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课件展示)

恩,很棒,为你们鼓掌!发现大家都有敏锐的听力。而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将走进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认真听,说说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讲了声音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善于用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关注声音世界

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思考,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很多乐趣。

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还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种人——“木头人”,那么作者所说的木头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所说的“木头人”是指一个“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鼓掌,大家批评时,他跟着摇头。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

三、美点追踪

刚才同学们说课文富有诗情画意,很美!美在哪儿?

1、现在请同学再一次大声的自由读课文,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2、合作探究:(出示探究问题):课文美,美在哪里?

3、讨论、交流,明确:

⑴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不好说一定要喜欢这句话,或者那句话,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但一定要有理由,能言之成理就是好答案。)

①课文的语言美在:

A、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B、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C、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D、第二人称的运用,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②别致:声音无时不在,无所不有,但由于粗心大意,感觉迟钝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妙的声音。作者用充满诗请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让我们伴随声音一同成长,在美妙的声音陪伴下,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情趣。

③设置悬念,诱人猜想,寄予对读者无限的期翼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④1~3蒲公英梳头的声音:

蚂蚁跑步的声音富有诗意却细微得难以察觉;

雪花飘落的声音;

4~7风吹声;

动物声 习以为常,不被留意;

水声。

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到平常的“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之列了。强调用“心”听,于无声之处听惊雷。

⑤结尾没有作一般的总结或引申,而是建议做几个声音游戏,在游戏中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4、归纳总结: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语言、意蕴、结构。

5、朗读1~3段:

⑴请一个同学读1~3段,感受语言的美

⑵指导朗读(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节奏要舒缓一些)

⑶分段朗读,女生第一段,男生第二段,齐读第三段

四、质疑问难

对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五、拓展延伸

1、生活感悟: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忽视的声音,请各位同学找寻生活中的声音,把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声音告诉大家,并简单谈谈原因和感受。

2、 听一段音乐,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来

六、作业布置(机动安排)

1、老师相信,细心的你一定也听到过许多别人不曾听到的声音,只要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和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就能听到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2、模仿课文1~3自然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

八、归结全文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篇17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本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本文主要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本文为自读课文,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2、说目标

(1)知识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疑、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引导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去体验生活。

3、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说教法

1、朗读法2、点拨引导法3、放录音

三、说学法

1、朗读法2、欣赏法3、默读法4、讨论法5、质疑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导入新课时,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事例说明听觉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听觉的感情体验,切入课文主题,“不知不觉地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二)师放音乐磁带《动物狂欢节》。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像,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让学生听音乐以激发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然会被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通过朗读熟悉课文。

2、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

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出相关的语句

3、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给予表扬,对于不当之处适当给予点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研读课文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2、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部分?(各小组推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注重朗读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注意变换方式。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

(五)品味质疑(跳读、精读)

1、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2、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语段,说说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继续让学生朗读课文,领会运用排比、问句的表达效果,品味文章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通过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拓展延伸

播放自己搜集的最感动的声音,并简述听后的感受。(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要轻松,但不能松散)

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做声音游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七)布置作业

写出对最让你感动的声音的感受。(300字左右)

布置此项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并将学生已调动起来的生活体验深化,通过写短文,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八)板书设计(略)

板书设计要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路、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