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推荐12篇)

2023-04-08 19:13: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推荐12篇)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1

一、课题的确立

《风筝》是一篇由景及事、缘事抒情、深切感人的散文诗,意蕴丰富,“宜采用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深层含义,理解全文”,“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其二,《风筝》篇幅较短,艺术成熟典范,可通过探究性教学,初步了解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革命性”,为学习鲁迅其它作品打下坚实基础。其三,《风筝》所忆叙的内容是和“大概十岁内外罢”的“小兄弟”之间的“风筝事件”。学生有探究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基础。其四,关于鲁迅及其作品和有关资料很多,容易查找。

结合课标,探究教学的目标可确定为四点:一是学习选定角度、自主赏析课文。二是学习从图书、网络等途径查寻资料。三是学习联系信息资料及生活体验进行思考。四是运用所积累的材料进行写作小论文的训练。

二、过程设计与尝试

第一阶段:课内文本研读性探究

第一步:引导学生确立“小论题”,进行初步探究

教师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屏幕显示下列三个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初步探究。

1、《风筝》的文学性(鲁迅是“文学家”)

2、《风筝》的思想性(鲁迅是“思想家”)

3、《风筝》的革命性(鲁迅是“革命家”)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从中找出相关的“依据”,形成“判断”,确立自己的探究“小论题”,进行小论文的初步写作。

屏幕显示,教师点拨:

《风筝》的文学性,可从下列具体的角度进行探究:

1、由景及事,缘事抒情——试谈《风筝》的结构美。

2、生动传神,形象传情——《风筝》的人物刻画。

3、相关、相对、相反——《风筝》的联想和比较。

4、……

第二步:创设情境,论辩交流,把探究引向深入

以研讨会的形式,由课代表主持,先由小组代表宣读探究小论文,然后进行质疑答辩,互动起来,把探究推向深入。

第二阶段:课外拓展性探究

1、教师印发资料:“鲁迅及《风筝》简介”,“对课文主题的不同理解”,“如何评价‘我’”,“我是不是鲁迅”,“《风筝》与雏型——《我的兄弟》比较”,“对课文结尾一句的理解”,“由《风筝》想到的”等,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达到对文本的纵深拓展探究。

2、教师提供中学阶段要学习的鲁迅作品篇目,以及鲁迅作品有关集子,如《故乡》、《孔乙己》、《阿q正传》、《朝花夕拾》、《野草》等,学生选择阅读,达到横向拓展探究。

3、学生通过图书室、网络等途径,查找有关鲁迅及作品的评论文章等相关资料,并结合时代信息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写一篇小论文。

4、老师批阅论文,适时指导讲评,上墙展览,期末装订成册,颁奖鼓励。

三、课后反思

本次探究性教学,采用层进方式,立足文本进行拓展。通过尝试,学生“探究的未必是人类的未知,但是他们的未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提高:一是从过去被动的听老师讲到自己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一转变,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训练了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二是从《风筝》走近鲁迅,了解了鲁迅先生及其有关作品。三是初步掌握了通过研读——找依据,质疑——查资料,选题——撰文等过程,进行探究学习的方法。结合课标看,语文版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就编入《风筝》,可见,编者匠心独具。因此,教师的备课,不可忽视备编者的编辑意图。第二,引导学生探究,教师首先要学会探究,在教学实践中要多努力。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2

一、导入新课

1. 巩固生字新词

2. 说说课文介绍了孩子们与风筝间哪些情景?(“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二、自主学习

1.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2.理解词语。

憧憬 凌空 大惊失色 倏地 垂头丧气

3.说说“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4.把你的感受送进朗读中去。

三、探究交流

感受做风筝的“快乐”

1. 自由读第2小节,找找孩子们做了什么样的风筝?是怎样做的?(找出重点词语)

2. 交流:重点:1理解“精心”

2从“精心”可以体会到什么?

3你做过什么风筝?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4仿说句子:a-----我在-----精心------

b-----在-------精心-------

3.孩子们在做风筝是,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从哪些词句中看出?划出来。

4.交流结合重点:1理解“憧憬”找反义词(“希望、“向往”)

2想象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怎样的希望?

3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用“依然”仿说句子。

4说说为什么“我们”做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我们依然快活?

5.有感情读出做风筝时的“快乐”

感受放风筝的“兴奋”

1.你放过风筝吗?加上动作说说你是怎样放风筝的?

2.全班演示放风筝,说说放风筝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兴奋、激动”)

3.自由读第3小节,找出文中表达孩子们放风筝时“兴奋、激动”的词句。

4.交流:结合:想象:1“我们快活地喊叫着”,我们在喊着什么?

2想象说话:天上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有-----有-----……,一会儿------,一会儿-------,让人看了真-------。

5.有感情读第3小节

感受找风筝时的“伤心”

1.正当风筝放得最高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这时的我们是怎么样的?(“惊失色”、“千呼万唤”)

2.理解:1“大惊失色”,让学生作表情。

2“千呼万唤”,想象我们怎样的呼唤?

3从这两个词体会我们当时的心里是怎么样的?(“着急”),读好这两个词

3. 风筝不见了,我们四处寻找,想象我们找了哪些地方?

4. 找了那么多地方,那么长的时间都不见风筝的踪影,当时我们是怎么样的?(“垂头丧气”)

5. 交流:1说说“垂头丧气”是什么样子?(表情演示)

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 “垂头丧气”的时候,仿说“垂头丧气”

3体会“垂头丧气”的时候,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4读出“伤心”

四、归纳点拨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想象拓展:

1.我们的风筝真的找不到了,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吗?引读“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2.想象:我们到了水磨坊,会发生什么事?有没有找到“幸福鸟”。

3.以“我们向水磨坊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开头说一段话。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3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①导人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②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③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③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O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I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

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

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

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第一组:

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处境?

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

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的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

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

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

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组:(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O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e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

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小结]

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体验拓展

O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练笔中写)

r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教学小结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点 评

本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标准,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二、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本文意蕴丰富,在“合作探究”的教学环节中,重点让学生多角度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体验拓展”的教学环节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的体验,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发展。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4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情感目标: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几个孩子放风筝的情景,点击后,画面出现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PPT课件:(1)本课要求会认及会写的生字词。(2)宋代寇准的诗《纸鸢》: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3)明朝徐渭的诗《风鸢图》: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3.借助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风筝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2.观察说话,导入新课:谁能把看到的画面向大家说一说?(根据回答板书课题:风筝)

3.联系生活,请放过风筝的同学谈谈放风筝的情景、感受以及风筝的来源。

4.交流资料,展示查阅能力。教师也一起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简介古代风筝的七个名称:纸鸢、风鸢、风鹞、鹞子、纸鹞、纸鸦、纸鸱。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

(1)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2)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三、朗读感悟,体会心情的变化。

(一)整体感悟。

1.默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最有趣),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二)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2)“依”的认读及“依然”的意思。

(3)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

(2)练习朗读。

(3)小组内比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者。

(4)展示朗读。

(三)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

2.再次播放课件(风筝飞舞的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翩翩飞舞”。

3.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4.分小组练习朗读、比赛朗读。

5.展示性朗读。

6.拓展。

(1)复习《村居》:看到这些孩子放风筝的高兴劲儿,大家都会想到一首诗──《村居》,还记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人写的吗?

出示课件,引导读背:《村居》清•高鼎草长驾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村居》描写的是春天放风筝的情景,明朝还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描写春天放风筝的诗歌,要不要读读?

出示课件,引导诵读:

风鸢图

明徐渭

柳条捷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3)我们这篇课文写的是秋天放风筝的情景,可能很多同学想读读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歌。宋朝有个诗人寇准就写了一首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大家想不想读读?

出示课件,引导诵读: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4)下课后,老师会把这两首诗抄写给大家,愿意背诵的同学

(四)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2.理解“垂头丧气”:老师告诉大家,“垂头”就是低着头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相机指导认记“丧”字。

4.请学生先谈谈应该怎样读好这段课文,再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5.讨论:“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四、识字写字。(略)

小结:

这篇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境。文章语言朴实。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几个孩子放风筝的情景,点击后,画面出现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ppt课件:

⑴本课要求会认及会写的生字词。

⑵宋代寇准的诗《纸鸢》: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⑶明朝徐渭的诗《风鸢图》: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3、借助课后“资料袋” 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风筝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2、观察说话,导入新课:谁能把看到的画面向大家说一说?(根据回答板书课题:风筝)

3、联系生活,请放过风筝的同学谈谈放风筝的情景、感受以及风筝的来源。

4、交流资料,展示查阅能力。教师也一起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简介古代风筝的七个名称:纸鸢、风鸢、风鹞、鹞子、纸鹞、纸鸦、纸鸱。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

⑴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⑵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三、朗读感悟,体会心情的变化

1、整体感悟:

⑴默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⑵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⑶全班交流(最有趣),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2、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⑴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⑵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①“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②“依”的认读及“依然”的意思。

③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①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

②练习朗读。

③小组内比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者。

④展示朗读。

3、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⑴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

⑵再次播放课件(风筝飞舞的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翩翩飞舞”。

⑶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⑷分小组练习朗读、比赛朗读。

⑸展示性朗读。

⑹拓展:

①复习《村居》:看到这些孩子放风筝的高兴劲儿,大家都会想到一首诗──《村居》,还记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人写的吗?

出示课件,引导读背:《村居》清·高鼎 草长驾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村居》描写的是春天放风筝的情景,明朝还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描写春天放风筝的诗歌,要不要读读?

出示课件,引导诵读:

风鸢图

明·徐渭

柳条捷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③我们这篇课文写的是秋天放风筝的情景,可能很多同学想读读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歌。宋朝有个诗人寇准就写了一首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大家想不想读读?

出示课件,引导诵读: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④下课后,老师会把这两首诗抄写给大家,愿意背诵的同学

4、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⑴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⑵理解“垂头丧气”:老师告诉大家,“垂头”就是低着头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⑶相机指导认记“丧”字。

⑷请学生先谈谈应该怎样读好这段课文,再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⑸讨论:“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四、识字写字

略。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6

【课文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学习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2、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和学生生活非常相近的文章,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内容。风筝所带来的乐趣是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教学时,让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及蕴含在其中的感情,以“对读”“品读”“赛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充分体会“我们”的快乐和伤心,感受童真童趣。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注重在学生有所体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学中较多地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如果是你,此时你会怎么想?第三,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对字词的理解和积累。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3、课前上学生去放一次风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2、认识文中生字,读准字音。

3、精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做风筝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打开话题:

放风筝是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有很多人都喜爱。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愿不愿意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开心吗?

2、读题引入:

有一群孩子也十分喜爱做风筝,放风筝,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大的快乐,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好吗?(出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四、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学习第2自然段:

1、读一读:

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2、说一说: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3、想一想:

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4、找一找:

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憧憬和希望)。

师小结: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快活地喊叫”、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等词语的含义,感悟孩子们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体会孩子们对风筝的深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做风筝”的快乐,现在,“幸福鸟”做好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放飞“幸福鸟”的心情,好吗?

二、学习放风筝板块,感受心情的变化

1、学习第3自然段:

⑴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⑵指名读,和学生一起发现朗读中的问题。

⑶谈谈感受到的放风筝的心情。

⑷联系生活,深究文本:

理解“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放飞风筝时快乐的心情。

欣赏同学们放风筝比赛中的一组照片,访谈:同学们,你们在放风筝的时候,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最不开心的是什么?(风筝一下子就能飞起来而且飞得很高很高。)

是啊,风筝飞得高高的,那是最快乐的事情了!你们和文中的孩子们的心灵是完全一致的。我们来看看课文,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风筝飞起来了。请大家划一划。

讨论交流,随机点红词语:

凌空飞起高过树梢越飞越高翩翩飞舞

品读词语:

凌空飞起──风筝离开地面,开始飞起来了!你觉得此刻飞起来的仅仅只是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

讨论明确: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快乐也飞起来了!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激动也飞起来了!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自豪也飞起来了!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幸福也飞起来了!

……

快乐开心

激动幸福

随机板书关键词:

放风筝

快活地喊叫

拼命地奔跑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找风筝

垂头丧气

做风筝

师引导:

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

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

请你们带着这越来越浓的快乐,读读这段话。

指名读。

过渡:越飞越高的风筝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快乐啊!点红文字:

快活地喊叫着拼命地奔跑

结合你放风筝的体会,说说他们此时会“快活地喊叫”什么呢?

生说,老师给予肯定。

a、幸福鸟!幸福鸟!世界上最伟大的幸福鸟!

b、幸福鸟!飞吧!飞到白云上面去!

c、……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快活地喊一喊吧!你想喊什么就喊什么!师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生)

多么开心啊!谁还想来开开心心地读读这段话?

指名配乐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我们的快乐还不至于此呢!还有更快乐的呢!请看──

出示第四段的1、2两个句子。指名读。

老师点红关键词语:

飞到了云彩上

风筝飞到了云彩上去了,把我们的快乐也牵到云彩上去了!这样激动的心情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⑵过渡: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配哀乐,可以借鉴《纸船和风筝》的音乐。老师范读第四段3、4句。)

读后,点红关键词语──

断了飞走了没了踪影

师:同学们,你想说什么?

生:快乐断了,自豪断了……

师:是啊,我们的心也一下子从高高的云端掉下来了。多么难过,失落啊!谁能把这种感情的变化读出来?指名读。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孩子们此刻的心情?

点红“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多好的两个成语啊,写出了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我看见有个同学马上在采蜜本上积累下来了,真好!)

谁能说说对这个两个成语的理解?

大惊失色──生说后,师评:是啊,这可不是一般的难受了!

千呼万唤──

此时,他们又会呼唤什么呢?你来呼一呼,唤一唤。理解“千呼万唤”。

指导学生表演好“千呼万唤”。(呼唤的次数多,人数多)

具体操作:

一生呼唤后,师评:你这是千呼万唤吗?这是“一呼两唤”!谁再来“千呼万唤”?

生唤。(次数增多了。)

师评:有进步!“七呼八唤”了。可是此时,呼唤的只是你一个人吗?不。是所有的小伙伴。那让我们一齐来唤一唤吧。

师引读──生唤。

师:同学们,此刻他们千呼万唤,想唤回什么呢?(风筝、快乐。自豪)可是唤得回来吗?(不)从飞在云端,到断了线,多大的感情变化啊!你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

齐读。

过渡:千呼万唤,却唤不回飞走的风筝。最亲密的伙伴飞走了,你们甘心吗?不!想怎么样?去找风筝!找回那份快乐,找回那份自豪!

三 找风筝板块

请学习“找风筝”的同学帮我们吧这份快乐找回来吧!(出示文字,读一读)

师:你们找着了吗?(没有)

师:那怎么行啊?一定要找回来啊!你们用心找了吗?怎么知道的?

生: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

师:会不会还有什么地方没找啊?

生:有!水磨坊!

师:赶紧去啊!说不定风筝就在那里呢!!快!快!

出示最后一句话: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齐读。后来,你们找着了吗?课文没有写到这里就结束了。请你设想一下,注意把寻找的结果写出来,把你们当时的心情写下来。如果能用上今天学到的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就更好了。

学生写话。

交流:

a、找到了!找到了!风筝真的就落在这里!我们欢呼起来……

b、没有!依然没有风筝的踪影!我们又一次大哭起来!幸福鸟啊幸福鸟,你究竟在哪里啊?你可知道我们又多想念你!!你快飞回来啊!!

师小结:

幸福鸟啊!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快乐和痛苦。你就是我们童年时代最亲的亲人!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呼唤这个名字,读读课题吧──风筝。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2、过程与方法: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

2、难点: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3分钟)

1、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放风筝》,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

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听到这首儿歌,是不是有童年重现的感觉?

风筝这个可爱的玩具,曾是许多人快乐童年的天使,给年幼的我们带来数不清的欢乐。可是也有一些小朋友,会因为一些看似正当的理由,无端地被剥夺了这专属于童年的纯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和作者一同来追忆一段关于风筝的,伤心往事。

2、出示课题。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3、简介作者。屏显鲁迅有关材料,师生一同阅读。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寓意丰富、思想深刻的,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风筝》的教学,对于老师是一个挑战,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老师已经作好挑战的准备了,同学们作好准备没有?那就让我们来接受挑战第一关--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教学环节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出示听读要求:

1、听清字音,划出生字词。

2、边听边想:文章围绕风筝,回忆了一件什么事情?

3、听的过程中,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精彩的或者不太明白的词句。

反馈:

1、生字词教学

2、概括课文内容:围绕风筝,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弟弟喜欢放风筝,我不许他放,他偷偷地自己做风筝,快要做好时被我发现并毁坏,二十年后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想要讨得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完全不记得了。(文字提示学生回答)

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出色,这些疑问能不能自己来解答呢?接下来要考验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学习环节:

三、教学环节二:研读课文,探究意蕴。(20-25分钟)

出示学习步骤和要求:(学生自读与合作探究用时5分钟,交流、梳理小能不能理解的问题2分钟,完成预设的两个问题15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课文意蕴,自我质疑、释疑。

2、小组内交流、探讨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预设:

1.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2.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由问题1“精神虐杀”引导进入第三、四段学习:

1.“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对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2、我是如何“精神虐杀”弟弟的?(找相关的动作描写,并朗读。概括我的形象--粗暴)

弟弟的心灵有没有受到伤害?(找相关的神态描写。概括弟弟的形象--可怜)

3、我踏扁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童心、快乐、创造力等。从第三段里找相关的神态描写,并诵读)

4、我为什么要“精神虐杀”弟弟?(领悟到,出发点是关爱,是亲情)

5、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写得那么粗暴,弟弟那么可怜?反映了鲁迅什么样的感情?(悔恨、自责--同样体现对弟弟的亲情)

问题2:为什么弟弟不记得了,我不觉得宽松,而是“沉重着”?(我无法原谅自己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想弥补而无从弥补,心里更加歉疚、自责)

小结:二十年的时光,变了的是对风筝和游戏的看法,不变的是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情深,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环节三:感悟主题,体会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3-5分钟)

1、从风筝的故事里,你看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自省精神知错就改勇于承担;关爱弟弟,手足情深)

2、你从本文中领悟到了哪些道理?

五、教学环节四:说说写写,拓展延伸。(5分钟)

说一说:

在跟家人和同学的相处中,你有没有被他人“精神虐杀”或“精神虐杀”他人的经历,至今想起有什么感受?

写一写:

给曾经“精神虐杀”过你或你“精神虐杀”过的人写一封信,真诚地与对方交流你的感受和想法。(课后完成)

六、课堂小结(1分钟)

二十年前,年少的鲁迅毁坏了弟弟的一只风筝;二十年后,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浓浓的亲情,鲁迅又还给了弟弟一只风筝。而这只风筝同时也送给了我们。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在误解和冲突中也蕴藏着亲情;也是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人要敢于自省,要知错就改,要勇于承担责任。

一边是严于律己,一边是宽以待人,拥有这样的一双翅膀,我们一定可以在爱的天空中翩翩起舞,爱的天空,将充满自由和温馨。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8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3.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导入。

1.由有关风筝的诗歌导入,引入本文的篇名、体裁和作者。

2.简介本文的作者鲁迅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预习检查。

读准下列字音

1.生字。

丫杈chà 憔悴qiáocuì 模样mú 嫌恶xián wù 可鄙bǐ 什物shí

惊惶huáng 瑟缩sè 惩罚chéng 虐杀nüè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

堕duò 蜈蚣wúgōng 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 嫌恶 怒nù 愤怒 堕duò堕落

赚zhuàn 赚钱 恕shù 宽恕 坠zhuì下坠

诀jué 诀别

决jué 决定

抉jué 抉择

3.多音字。

è 凶恶

恶 ě 恶心

wù 嫌恶

shí什物 mó 劳模

什 模

shén什么 mú 模样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朗读课文。

1.朗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

②停顿恰当;

③读出感情;

④读出重音。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④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序、倒序、插叙)

(二)思考。

1.“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2.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鲁迅对等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何不同?(对待自己当年的行为,深深地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

四、合作探究。

质疑、讨论、答疑

(一)1—2段(第一组问题)。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二)3—4段(第二组问题)。

1.3-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

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2.对我流露出什么感情?

鲁迅是在自责自己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出了同情、后悔、自我谴责之意。

3.朗读。

(1)你能读出明显表现出作者忏悔心情的文字吗?

(2)应用怎样的情绪和语调朗读?(沉重的)

4.小结一:本文的一个重要的情绪是忏悔,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自我遣责的意味。

5.配乐朗读:用沉重的语调读出忏悔的感情。(注意着重号词语)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三)5—8段(第三组问题)。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些事情?

3.配乐朗读。(用沉重的语调读出忏悔的感情)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4.核心问题探讨:

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作者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

(四)9—12段(第四组问题)。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

2.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3.小结二: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情结——悲哀。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社会遣责意味。

4.试着饱含情感地配乐朗读这部分。

(五)课堂总结 。

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

五、探究文意。

整篇文章看完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思考一下: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要告诉我们什么?

参考(可以从以下角度去思考)

1.鲁迅对于小兄弟的感情。

2.对于自己的错误该怎么办。

3.怎样看待游戏。

(知错就改、手足情深、反抗封建教育)

六、自由感悟——向生活延伸。

1.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概念。

2.有关天性的名言。

3.说话训练。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很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理解本文的主旨。

〖能力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进一步掌握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3、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德育目标〗

1、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2、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的浓浓的亲情。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中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难点较多,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在通读两遍后,仍然难以把握文章的要点,因此,可先让学生把不太懂的地方画出来,然后质疑问难,合作讨论。采用先整体感知课文然后研究具体问题的思路进行阅读。对少数需要联系特定写作背景来理解的疑难语句,教师宜作必要的引导、讲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色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设计问题。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和过程中。用录音矫正读音,以弥补普通话不准之缺陷。用小黑板先把板书设计写好,以便课堂上好展示,免得耽误课堂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在圈点勾画中找出本文难以理解的问题,全班同学讨论解决,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玩过风筝吗?一般在什么季节玩?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写到过风筝的吗?(《春》“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风筝是报春的天使,孩子们因为渴望春姑娘的来临,才用风筝去迎接她,打扮她,赞美她。

人世间,什么感情最珍贵?当然是亲情了。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地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让我们去看个究竟吧。《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作者、作品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20世纪20年代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等杂文集。鲁迅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野草》,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有的篇目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如《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一觉》等;有的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如《影的告别》《死火》等;有的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如《希望》《死后》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2、学生根据自己听读或预习的情况,把文中的生字列在黑板上后,自己动手查字典分别注音。

3、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难词写在黑板上,然后查词典注释并走上讲台为同学解释。

教师提示学生积累以下词语。(用小黑板展示)

⑴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丫杈(chà):桠杈,树枝歧出。

寂寞(jì mò):孤单冷清。

憔悴(qiáo cuì):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文中指风筝色彩黯淡。

肃杀(sù):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别(jué):分别(多指不再见的离别)。

嫌恶(xián wù):厌恶。

什物(shí):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惊惶(jīng huáng):惊慌。

瑟缩(sè suō):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抖动。

傲然(ào rán):坚强不屈的样子。

虐杀(nüè):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shù):寒窗饶恕。

恍然大悟(wù):形容忽然醒悟。

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自愿上讲台完成)

jué bié(诀别)dàng yàng(荡漾)qiáo cuì(憔悴)

jīng huáng(惊惶)huǎng rán dà wù(恍然大悟)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组对课文进行研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研究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然后由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向全班汇报,有不同意见,全体同学讨论解决,教师加以评述。

按照问题所在的段落分组,可把问题分为4组,1~2段的疑问为第一组,3~4段的疑问为第二组,5~8段的疑问为第三组,9~12段的疑问为第四组。第三、四组问题;在研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综合评价和深层探讨;情境写作训练,选择文中精美的句子进行仿写训练,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一、学生带情感朗读课文

(自愿按下列分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判别他们的朗读有误读的现象没有,并作好圈点,等他们读结束后,给予指正。

1、第一、二自然段,由一女生朗读。

2、第三、四自然段由一男生朗读。

3、第五至十一段由一男生和一女生朗读。

4、由一女生朗读第十二段。

二、学生分组讨论,整体感知文意(每组由中心发言人负责表达本组的思想)

1、就“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这两个问题小组内部交流。然后教师作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的方法。

明确:文章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反悔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不允许自己的小兄弟放,一次粗暴地毁掉了他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但是后来,在“我”接触了外国教育方面的书籍后,却发现自己做错了,于是非常忏悔,渴望得到补救。但当“我”对已届中年的小兄弟提及此事时,小兄弟已经忘却。对此,“我”不仅没释然,反倒尽情更加沉重。

我读了以后,我认为:从手足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的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作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作者的自省精神看,作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作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2、全文共12个自然段,思考讨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运用了什么记叙方式?文章可分几个部分?

明确:全文12个自然段,以风筝为线索,可分为四个部分:(出示小黑板)

(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风(3~4)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兄弟的风筝的故事。

总──分──总

筝(5~11)到中年想风筝,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心中充满忏悔。

(12)看北京的风筝,尽情十分悲哀沉重。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继续分组对课文进行研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研究问题,并由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向全班汇报,有不同意见,全体同学讨论解决,教师加以评述。

按照问题分组进行陈述,教师着重在第第三、四组问题的研讨上进行指导,在研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综合评价和深层探讨,引导学生对文章作综合评价和深层探究。

情境写作训练,选择文中精美的句子进行仿写训练,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一、研讨(出示小黑板)

要求学生就所研讨的问题进行评述,鼓励有创意的发言。然后由教师点评。

第一组问题: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明确: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第二组问题:

1、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相关的句子有:

⑴他没有风筝,就眼巴巴“呆看”着人家的风筝在空中飘游而“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⑵他时而为人家的风筝突然跌落下来而“惊呼”;他时而又为人家的风筝因“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

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放风筝,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动活动,本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只能呆看人家的风筝,他“惊呼”“跳跃”,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能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2、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筝事件”,在对“我”的描写中,流露了什么感情?

明确:描述略。

小兄弟喜欢风筝,“在我看来却是笑柄,可鄙的”;小兄弟偷做风筝,隐隐写出了儿童的动手能力。上文写蟹风筝、蜈蚣风筝、瓦片风筝,小兄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可见他聪明伶俐,动手能力强。而“我”却犹如凶神恶煞,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态神气活现,鲁迅是在自责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了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

第三组问题: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

明确: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明确: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3、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明确:“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被落后的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所以他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

第四组问题: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明确: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2、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

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深层探究

学生再读课文,教师在自由研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作综合评价和深层探究。

探究题:

1、提问:综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本文叙写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甚至十分粗暴地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即将成功的一只风筝撕破、踏碎的一件往事,显然,写的是兄弟间的矛盾、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手足深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一心想补过,讨小兄弟的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思想的理解谈谈对本文主旨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本文的主旨含蓄而深邃。本文选取的是一件在小兄弟的心里早已忘却的儿时琐事,但在“我”醒悟到这件事是对小兄弟心灵、精神的残酷虐杀后,强烈的愧疚之情体现的不仅是兄弟间真挚的亲情,还包含着“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另外文章首尾两次描写的肃杀的冬景,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是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象征。空中浮动的风筝既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更是美好的理想的象征。一篇短小的散文诗,作者将深厚的亲情与严肃的自我解剖精神融为一体,将自我批判与社会批判成功地加以结合,体现了含蓄而深沉的立意美。

三、写作训练

要求学生学习揣摩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在对比冲突中表现亲情(或友情)。依据提供的情景,选择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我是向来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他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它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风筝》的世界里……(教师播放《风筝》朗读磁带。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课本p116周粲《满天的风筝》,试与课文比较,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提示:鲁迅的《风筝》与周粲的《满天的风筝》,思想感情全然不同。《风筝》笼罩着深沉的悲哀,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后来懂了新道理,觉悟到这是精神的虐杀而心情沉重,想求补过而又不得,心情异常沉重。《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是小时候跟二哥一起放风筝的快乐,写自己糊的风筝放起来又满足又骄傲)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10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刘勇黄明丽

学习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进行探究性学习,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CAI辅助教学。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重难点及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资源与教具:CAI辅助教学,准备鲁迅的相关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

一、精彩瞬间、情节回顾

情境导入:昨天我们初步疏通了《风筝》这篇散文诗的思路,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学习和探讨,走进鲁迅,走进那个时代。首先,请看精彩瞬间回眸。(CAI画面展示)

二、表演导入、提纲挈领

1、好的文学作品能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启发人思索,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本文亦如此,简炼传神的语言将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是哪一件事深深地埋下了“我”二十年后忏悔的种子?下面三位同学分别饰演叙述者、“我”、小弟。

2、(CAI问题展示)

1、风筝被毁坏了,小弟是什么心情?

2、“我”当年是什么心情?现在是什么心情?

3、师明确后板书:

板书:蛮横无理悲伤绝望

4、“我”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地来这样管理教育小弟呢?

生讨论:封建的长幼尊卑观念,以前长辈是这样教育我的,我同样以这种方式来教育弟弟,并不以为自己错了,这真可谓是一种清醒的糊涂。看似关爱,实则是残酷的剥夺,是一种精神虐杀。多年后,回忆起来,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后悔和自责。

5、指导朗读。生齐读本段。

三、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导入:“我”是否能够一直以这样的胜利心态坦然自居,是哪一件事让我有了重新的认识?在这一环节的自主性学习中,我们提到最多的问题是什么?(CAI问题展示事先搜集的问题)

1、为什么说我是“不幸”地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2、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从中你又感悟到什么?

2、分成两个大组讨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言。再抽生回答。

3、师:自己一向认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一接触科学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并不以年代久远而宽恕自己。

板书:反省剖析

4、小时候,我对小弟管教粗暴,多年后,我向他道歉时,他却已经忘却,我的过失无法弥补,无从弥补,在当年,这是一种爱,但现在想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但当年虐杀者和被虐杀者都被愚昧的观念支配,彼此都不认为有什么错。虐杀者横行无忌,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

板书:全然忘却麻木不悟

5、小结:这是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体弱多病的孩子,天真聪明的孩子,你看,别人做的是蟹风筝、蜈蚣风筝,他却能做蝴蝶风筝,多美的蝴蝶风筝,可是却由于我的和弟弟的麻木不悟,这只蝴蝶风筝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以偿地飞翔于蓝天上,这正是当时儿童的悲哀,正因为这层层思想的阻碍,这只风筝才难释重负,不能展翅飞翔。

师完善板书,成展翅飞翔的蝴蝶状。

四、深情朗读、感悟全文

CAI配乐,学生分小组朗读。

五、出示书籍、延伸课外

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集《呐喊》14篇,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作为代表作,深刻地勾画了一个贫苦农民阿Q典型形象,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苟且偷生,内心麻木不仁,用幻想来战胜困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散文集《朝花夕拾》10篇是回忆性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出了私塾生活的乏味与压抑,那时候,老师只让学生终日读书、习字、对课,连发问也不允许,让他非常怀念百草园。这怎么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呢?

还有杂文、文学批评等体裁。

我们知道,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因为当时有感于中国民众的普遍的麻木不仁的心态。鲁迅决心寻求救国真理,唤醒民众。他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文学斗士,小说集《彷徨》题诗中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正是他在那个时期作为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真实写照。我们下去之后可以多接触鲁迅,多了解他那颗忧国忧民的至今还在不停跳动的火热的心。

附:《风筝》教学后记

《风筝》是初中生所接触的第一篇鲁迅的文章,又是一篇散文诗,由于时代和观念等因素差异的影响,学习本文难点较多,特别是要指导学生从作者精巧的选材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艺术上来领略其思想的深邃和内涵的深刻,以达到使学生深受感染的目的。

在备课时,我进行了认真思索,怎样来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呢?其实方法有很多,我决定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发挥板画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作为研究和探讨本文蕴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契入点之一。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在实际教学中,随着教学的深入,板书在不断完善,小结时便将板书整理成展翅飞翔的蝴蝶状,当板画完成的一刹那,学生们唏嘘赞叹,情不自禁地沉浸于其中,加上教师的点拨,学生豁然开朗,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试想,白色粉笔勾画的风筝呈现于黑板上,这大块的黑底犹如当时的背景,无形之中给风筝造成了多大的压力啊!风筝翅膀上的“蛮横无理、悲伤绝望、反省剖析、全然忘却”更似压在风筝上的枷锁,鲜红的“麻木不悟”,色彩多么眩目,这承载着童年梦幻的风筝怎堪重负,怎能自由地展翅飞翔。这是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这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这是一个天真聪明的孩子,你看,别人做的是蟹风筝、蜈蚣风筝,他却能做蝴蝶风筝,多美的蝴蝶风筝,对于一个如此挚爱着风筝的小孩来说,风筝就是他童年的梦想和追求啊,就这样被扼杀了吗?怎能不让人思索,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怎能不让人愤怒疾呼!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11

《风筝》发表五十多年后,作为鲁迅研究的一项重大收获,北京大学中文系孙玉石老师等发现了1919年8月20日至9月9日在《国民公报》副刊“新文艺”栏内鲁迅以“神飞”的笔名发表的一组七篇短小散文诗:《序》《火的冰》《古城》《螃蟹》《波儿 》《我的父亲》《我的兄弟》,其中《我的兄弟》与《风筝》题材一样,人物相同,全文如下:

我的兄弟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削的,几张皮纸,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哥哥”。

阿!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唐弢同志形容得好:“正如色彩鲜艳的油画先画一个简朴的素描草稿”,他认为《我的兄弟》便是《风筝》成功前的一幅“素描草稿”,一个“雏形”。的确,《风筝》较《我的兄弟》充实、丰满,人物形象更生动,叙事、抒情技巧更成熟,主题也更深刻。

从主题看,《我的兄弟》只叙写了拆毁儿童玩具风筝的错误,但不免单薄;至于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在文章中表现得不够充分,缺乏必要的深度。而《风筝》则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全都围绕一个中心了:以封建陈腐思想扼杀儿童自由、活泼的精神是极端错误的,悔恨交加,悲忧齐集,深情地揭示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科学道理。主题明确,思想深刻,情词真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选自陈根生《鲁迅名篇问世之后》,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风筝》探究性人教八上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2、过程与方法: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

2、难点: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3分钟)

1、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放风筝》,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

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听到这首儿歌,是不是有童年重现的感觉?

风筝这个可爱的玩具,曾是许多人快乐童年的天使,给年幼的我们带来数不清的欢乐。可是也有一些小朋友,会因为一些看似正当的理由,无端地被剥夺了这专属于童年的纯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和作者一同来追忆一段关于风筝的,伤心往事。

2、出示课题。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3、简介作者。屏显鲁迅有关材料,师生一同阅读。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寓意丰富、思想深刻的,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风筝》的教学,对于老师是一个挑战,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老师已经作好挑战的准备了,同学们作好准备没有?那就让我们来接受挑战第一关--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教学环节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出示听读要求:

1、听清字音,划出生字词。

2、边听边想:文章围绕风筝,回忆了一件什么事情?

3、听的过程中,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精彩的或者不太明白的词句。

反馈:

1、生字词教学

2、概括课文内容:围绕风筝,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弟弟喜欢放风筝,我不许他放,他偷偷地自己做风筝,快要做好时被我发现并毁坏,二十年后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想要讨得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完全不记得了。(文字提示学生回答)

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出色,这些疑问能不能自己来解答呢?接下来要考验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学习环节:

三、教学环节二:研读课文,探究意蕴。(20-25分钟)

出示学习步骤和要求:(学生自读与合作探究用时5分钟,交流、梳理小能不能理解的问题2分钟,完成预设的两个问题15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课文意蕴,自我质疑、释疑。

2、小组内交流、探讨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预设:

1.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2.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由问题1“精神虐杀”引导进入第三、四段学习:

1.“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对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2、我是如何“精神虐杀”弟弟的?(找相关的动作描写,并朗读。概括我的形象--粗暴)

弟弟的心灵有没有受到伤害?(找相关的神态描写。概括弟弟的形象--可怜)

3、我踏扁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童心、快乐、创造力等。从第三段里找相关的神态描写,并诵读)

4、我为什么要“精神虐杀”弟弟?(领悟到,出发点是关爱,是亲情)

5、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写得那么粗暴,弟弟那么可怜?反映了鲁迅什么样的感情?(悔恨、自责--同样体现对弟弟的亲情)

问题2:为什么弟弟不记得了,我不觉得宽松,而是“沉重着”?(我无法原谅自己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想弥补而无从弥补,心里更加歉疚、自责)

小结:二十年的时光,变了的是对风筝和游戏的看法,不变的是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情深,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环节三:感悟主题,体会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3-5分钟)

1、从风筝的故事里,你看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自省精神知错就改勇于承担;关爱弟弟,手足情深)

2、你从本文中领悟到了哪些道理?

五、教学环节四:说说写写,拓展延伸。(5分钟)

说一说:

在跟家人和同学的相处中,你有没有被他人“精神虐杀”或“精神虐杀”他人的经历,至今想起有什么感受?

写一写:

给曾经“精神虐杀”过你或你“精神虐杀”过的人写一封信,真诚地与对方交流你的感受和想法。(课后完成)

六、课堂小结(1分钟)

二十年前,年少的鲁迅毁坏了弟弟的一只风筝;二十年后,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浓浓的亲情,鲁迅又还给了弟弟一只风筝。而这只风筝同时也送给了我们。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在误解和冲突中也蕴藏着亲情;也是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人要敢于自省,要知错就改,要勇于承担责任。

一边是严于律己,一边是宽以待人,拥有这样的一双翅膀,我们一定可以在爱的天空中翩翩起舞,爱的天空,将充满自由和温馨。

七、教学反思

1、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侧重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了,但对学情的把握还很有欠缺。导致的结果是课堂上给予学生熟悉文本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听一遍再快速地读一遍,对课文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究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后面的质疑和释疑环节学生很难做到自主发现、探究,原定的“生成性教学”体现得不明显,学生提问往往问不到点子上,释疑更难以把握课文意蕴。

2、整堂课的教学,事实上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得少。一是时间的限制导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深,致使很多问题最后变成了老师的讲解;二是老师心太急,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讨的时间,而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环节匆匆抛出答案。事实上是理念上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表现。

综上两点,的问题仍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未转变,仍是教师操控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上,应尽力的改变自己惯用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的学为基点,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急,不躁,让学生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学习和领悟。教学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切的教学行为都应为了学生终身的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