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17灯下漫笔(推荐16篇)

2023-04-17 18:49: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17灯下漫笔(推荐16篇)

17灯下漫笔 篇1

教学目标:

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⒉学习本文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理清思路,明确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写作背景

⒉解析文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他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那一时刻,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墨、心绪、思维,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作者独具“夜眼”,对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批判的锋芒指向哪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①批判的锋芒指向: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

②作者观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⒉明确思路

现实(1~5)-→历史(6~11)-→现实(12~14)

∣ ∣ ∣

↓ ↓ ↓

引子 --→ 观点 --→ 号召

四、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⒈理解作者的历史观

⒉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过程:

一、分析“引子”(1~5)

⒈课文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课文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的?

明确:钞票贬值

⒉在叙述“钞票贬值”事件过程中,作者着意突出了“人”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明确:开始兑换--乐意

停止兑现--不甘心 -→奴性心态

折换现银--非常高兴

⒊作者由“钞票贬值”联想到了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②两者心理相似: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更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鲁迅从中看到了隐藏在百姓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⒋作者为什么说“极容易变成奴隶”?为什么成为奴隶还“万分喜欢”?

明确:“极容易”说明中国的“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成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欢喜”了。

⒌归纳本部分写作特色。

明确:直写其事,以小见大

⒍小结

二、分析“观点”

㈠析“中国历史”

⒈本文批判的锋芒直指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鲁迅一针见血的揭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和阶级对立的历史真相,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思考:这两个时代分别有什么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这两个时代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明确: 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即“乱世”--兵荒马乱 ,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百姓是牛马甚而不及牛马。

②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即“治世”--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颂圣,意志却被主子宰割。百姓是奴隶,是人而非人。

③共同本质:百姓始终是奴隶(牛马) 【第七段】

④划分标准:按“人”的价格的贬值程度来划分。“‘人’的价格”指做人的资格,做人的尊严。

2. 文章举出了哪些时代例子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充?

明确:

课文中:五胡乱华、黄巢时(唐末)、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时(明末)

课文外:春秋战国、秦末、汉末、安史之乱、清末、民国

㈡析“国民性”

⒈“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元•张养浩写的一首词,它揭露了无论王朝兴衰如何更替,身受战乱之苦的始终是老百姓。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祈求呢?请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明确:

①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人们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第5段)

②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牛马,…(第7段)

③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第8段)

④“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第9段)

⑤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了。(第9段)

⒉你是怎样看待百姓的这些祈求的?造成这种奴性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明确:容易满足,麻木不仁,缺少反抗——专制暴力

⒊中国的老百姓,几千年来饱受重压和杀戮,从来没有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对此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哀其不幸”--同情、怜悯百姓的不幸遭遇

“怒其不争”--讽刺、批判百姓的国民劣根性

⒋小结

三、析“现实”

⒈在对中国历史和国民性作了深入剖析之后,作者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当时现实,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老百姓的命运怎样?

明确:①强盗官兵交互为祸--仍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②“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避入教堂”,丝毫没有彻底“走出奴隶时代”的愿望。

⒉面对这样的国民,鲁迅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凉。最后终于发出震天一吼——“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你认为“第三样时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怎样才能创造“第三样”时代?

明确:“第三样时代”是一个民主自由的时代,是老百姓真正“做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

⒊小结

四、归纳艺术特色

明确: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五、全文总结

风雨如磐,暗夜沉沉,在浓黑的夜幕中,鲁迅奋笔疾书,在“先儒”“爱排场的学者”歪歪斜斜的字里行间,方方正正的写下了中国历史两个时代的独特论断。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黑暗中鲁迅那如炬的目光,那双犀利的眼睛里不仅有愤怒的火焰,更有晶莹的泪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鲁迅那关注苍生的心仿佛依然跳动在耳旁,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顾城的诗用来形容鲁迅恐怕是最合适不过的吧!

[1]

17灯下漫笔 篇2

胡学文

教学目标

1、了解“随笔”的文体特征。

2、学习鲁迅文章的个性化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它的战斗性。

3、品味作者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重点

1、关于文章的主题理解是教学的重点。

2、本文直写事实,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解题

这是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种。五四运动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灯下漫笔》的“漫笔”原意为随手写来,不拘一格,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作者笔触所及,牵涉中国几千年的,从军阀到商民,从皇帝到“奴隶”,从旧历史学家到复古主义者,从平民百姓到现在青年,都一一透视出他们的历史地位,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现象到本质,显示了高度的概括力,强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鲁迅的笔如匕首、投枪,直刺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戳穿了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的画皮。

从语言讲情感基调。

本文虽多为冷静的理性分析,但也不管浓郁的抒情。“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是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国百姓,“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是哀百姓之不幸;当牛做马,“情愿自己寻草吃”,谁“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万姓胪欢”了……这是怒中国人沉睡之不醒;至于对旧史学家和复古主义者的揶揄讽刺,更是入木三分了。

总之,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于一炉,使感情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这篇作品的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作者思考国民性问题,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两者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二、关于作者的情况由学生自己归纳

1、要注意鲁迅生活的时代。

2、鲁迅的经历和他的作品是有很大关系的,他的家庭的衰败,对人世冷暧的感悟,然后到日本仙台学医(《滕野先生》)想救治人的病体,其间一件事对他的触动太大,那就是日俄战争用中国人做靶子,而许多的中国人做观众和看客,他深知,一个民族即使身体再强壮,若他的灵魂是不健康的,那他只能做无聊的看客,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3、鲁迅的主要作品集

小说集

《呐喊》《傍惶》《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

4、关于鲁迅的评价

三、文章结构

这进一步理解思想内容,我们现在分析一下结构层次。教学时可灵活把握,简要讲授。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叙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就奴隶,而且变成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部分(6—11段),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六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把“牛马”的命运当作“太平盛世”来“恭颂”;而封建阶级的史学家也粉饰太平,说什么“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真的很好吗?在第八九段时里,作者列举大量事实,尖锐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人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皇恩浩荡”“天下太平”的时候也是有的,那不过是来了一个“较强”或“聪明”或“狡猾的”“新主子”或“外族的人物”,拟定了“奴隶规则”,把百姓引上了“奴隶的轨道”罢了。第十十一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地指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时代,实际上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三部分(12—14段),讽刺当时的现实,实际上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朝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作品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第三部分以讽刺现实,展望未来作结。全文结构严谨,浑然成篇。

四、感情基调

鲁迅随笔,包含着强烈的爱僧感情,这篇作品也不例外。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都包含了作者的深厚感情。闹“小玩艺”“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收拾”“厘定规则”“措辞太绕湾子”等,愤怒抨击封建专制暴君;“……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专制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等,深切同情老百姓的悲惨境遇;“万分喜欢”“心悦诚服”“恭颂”“中立”“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等,讽刺批判不留情面;“无须反顾”“前面还有道路在”、创造“第三样时代”等,表达鼓舞,寄予希望。全文感情基调以怒和怜为主,愤怒、讽、批判、同情融为一体。一篇说理性随笔包含如此复杂强烈的感情,实在称得上是一篇奇文。

[板书]

现实历史现实

(引子)(观点)(号召)

↓↓↓

事想现象本质不满创造

兑钞变奴隶治乱做不成奴隶第三样时代

|||做稳了奴隶||

↘↙↘↙↘↙

原因批专制,揭奴性出路

(由小及大)(情理交融)(画龙点睛)

五、鉴赏要点

1、直写事实,由小及大

鲁迅在他的《什么是“讽刺”》(《且介亭杂文集》)中说,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这几乎概括了鲁迅杂文创作的全部精义。所谓“特别一提”,按照鲁迅的意思,就是既不虚构,也不夸张,往往只是“直写真实”,将生活小事,人事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提示裨。鲁迅又曾把杂文比作“显微镜”,他在《做“杂文”也不易》(《集外集拾遗补编》)中说:“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镥迅的意思是,写杂文有时像在显微镜下工作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它一放大,特点就显示了,便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震惊,便有了艺术力量。这就是“以小见大”。

教学这篇《灯下漫笔》,要注意这一“一直写事实,以小见大”的特点表现本文中,是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时都曾遇到的小事,并没有半点虚构和夸张。一般人谁会将钞票折兑成现银之事与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呢?又怎么联系得起来呢?鲁迅就有这本事。开头谈钞票之事,作者谈得轻松,读者看得轻松,感觉是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菜市又涨价发牢骚。可是当读到“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我们真实还觉得莫名其妙,之后便恍然大悟,拍案叫绝,从如此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翻出一个如此学生的话题,提炼出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大手笔莫能为也。

2、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鲁迅随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包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议论是情感化的。在这篇随笔中,他情感和理性始终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激烈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要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情,他都有认识和把握这一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为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的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迅把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擗入各级党委的理性认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这篇文章的披情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第一部分是叙述换现银的经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叙述描写交融一起。第六段是叙述,第七段是议论带抒情,第八、九是叙述带议论,四种表现方法中,议论与描述、描写、抒情似盐溶于水,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了。特别是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时候,表面上似乎在作一个论断,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盼中国超出循环怪圈,各种感情熔铸于这一结论中。二是议论以作者的感情为内在的动力。正是在暗夜沉沉之时,作者心海翻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认识,才促使作者在灯下奋笔疾书,发出如此深刻而偏激的议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虽然看不到,但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千方百计将钞票换成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的结论。文章结尾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整篇文章,感情像一部马达,轰轰开过,留下一片深痕,使人感奋,催人思索。

3、语言富有力度

鲁迅作品非常具有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用署名,单看语言,就能辨识。他的随笔更有个性化特色。一般随笔,说理抒情为主,语言更好,实在不容易。鲁迅随笔以个性化著称,双关、反语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笑。而鲁迅随笔的最大特色是进行高度哲理化的议论。这就使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架。《灯下漫笔》中,他将中国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道出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它有雷霆万钧的力量,砸向封建专制暴君,分量之大,实属罕见。

这篇文章的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字,“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小玩艺”的“闹”字,“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中立”等字词在作品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入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鉴赏时不能不引起注意。

古代货币

钱的话题

钱有很多特殊的名称:有人和他称兄道弟称之为——孔方兄;有人视之为长辈,称之为——钱大爷;有人痛恨有加,称之为——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有人却把它看得如性命般宝贵,称之为——命根子。

关于钱人们有很多哲理性的话语:如——什么都能有但不能有病,什么都能没有,但不能没有钱;——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等等等等。

总之,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确是很多重要的,那么它是怎么出现的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早期以贝壳充当货币,称为“货贝”。在原始社会晚期和商周时期的墓葬中,都出土过这种贝币。金属货币在商代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铸造的货币形制各异主要有铲形、刀形、方形、椭圆形、圆形等。秦统一中国后,统一全国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铜币为下币。古代黄金白银多铸成饼锭,以本身重量参加流通。古代也曾有以铁锡等铸的钱,但价值都比铜钱较低,多流通于战乱或通货膨胀时期。铜钱是古代使用最多的一种钱币,它的形状为方孔圆钱,作为铜币的固定形式,从秦至清沿用了两千多年。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有自铸的铜钱,如汉代的五铢钱,唐朝的开元通宝等。1枚铜墙铁壁钱叫1文,平常以1000枚为一串,叫“一千”“一贯”“一吊”,有的地方,1吊是100文。由于铜钱笨重不便携带,北宋初年在四川出现了一种叫“交子”的纸币,这是中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明清时发行纸币,和金属货币同时使用,但不如金属货币流通广泛。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瓜分的中国,但同时西方的一些先进的事物也涌进了中国,银行即其中的一种。如美国的“花旗银行”,法国的“汇丰银行”等,中国人手中的货币花样便多了起来。货币不再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这时的货币便出现了“贬值”,《灯下漫笔》中的“俄国革命以后的藏着纸卢布的富翁的心情”就是指的害怕货币贬值,只要货币一贬值,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就会变成一个穷光蛋。通货膨胀就像洪水猛兽,西方世界有很多富翁都因此而被逼而跳楼。战争也会导致通货膨胀,如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便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有一幅漫画,内容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一袋钱,第一天可以买一头牛,第二天连一盒火柴都买不到了。课文中的打折即指的害怕货币贬值而出现的行为。

黄金是一种保值货币,所以有钱人喜欢把钞票换成黄金。文中的“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的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人的性命的斤两”即指的这种现象。国家也非常注重黄金的储备,因为这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

17灯下漫笔 篇3

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对人对事件内心反应的关注,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思路和结构来体会鲁迅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现象、社会现实和国民灵魂的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拜读过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认识了《故乡》里木偶人般的中年闰土,结识了《藤野先生》里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来上课的藤野严九郎,也曾为《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的倒掉而拍手称快。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鲁迅,再一次捧读他的文章-------教师板书:灯下漫笔

二、解题

投影:“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萧红)

投影:鲁迅先生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夜中观察,夜中思考,夜中漫笔)

投影:“漫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漫笔”,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一篇随笔。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的什么呢?鲁迅用他那双“看夜”的眼睛,看到了生活(历史)深处的什么?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三)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

2.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作者如何一步步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结论的?

4.鲁迅为什么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四)明确

1.集体诵读课文,重点听个别字读音是否准确。

2.找三个学生读课文。集体再次诵读全文。

3.找三个学生分别阐述全文结构划分及每部分的思路和层次。

(说明:此处见解与教参有异,仅供教师参考。如学生有自已的理解,应给予充分肯定)

第一部分(1~4):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

(提示: 抓住事件和事件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第5段: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中国人易于满足的奴化状态(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以及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根源(一种暴力)。

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历来所闹得就不过是这小玩艺——“将人不当人 ”)

(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乞求?请用课文第7~9段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第7段: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第8段: 百姓就希望来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以走上奴隶的轨道。

第9段: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

7~9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尖锐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第10~11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二部分(5~11)考察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一治一乱)的结论。

第三部分(12~14)号召青年创造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实是讽刺当时现实,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号召青年创造出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怪圈,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

(板书顺序和学生讨论同步,引导学生明确,教师最后联系解题写“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四、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刻思想内容。

思考课后习题第二、三。

[板书设计]

第 1 2 3 4 页

17灯下漫笔 篇4

就是袁世凯想做皇帝的那一年,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到云南去起义。这边所受的影响之一,是中国和交通银行的停止兑现。虽然停止兑现,政府勒令商民照旧行用的威力却还有的;商民也自有商民的老本领,不说不要,却道找不出零钱。假如拿几十几百的钞票去买东西,我不知道怎样,但倘使只要买一枝笔,一盒烟卷呢,难道就付给一元钞票么?不但不甘心,也没有这许多票。那么,换铜元,少换几个罢,又都说没有铜元。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但外国银行的钞票这时就等于现银,他如果借给你这钞票,也就借给你真的银元了。

我还记得那时我怀中还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可是忽而变了一个穷人,几乎要绝食,很有些恐慌。俄国革命以后的藏着纸卢布的富翁的心情,恐怕也就这样的罢;至多,不过更深更大罢了。我只得探听,钞票可能折价换到现银呢?说是没有行市。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审察精神文明的高超。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还嫌烦重,则看《历代纪元编》,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但在新近编纂的所谓“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里,却不大看得明白了,只仿佛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可惜的是往往暂时没有谁能定。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实际上大概是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17灯下漫笔 篇5

高二1&3班语文课教师:田克君

A.课时安排:2001年11月26日共1课时。No.69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本文丰富的思想。

2.思想教育目标:理解文章的内在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境界。

C.教学重点:散文的欣赏。

D.教学难点:作者独特的表达;提高赏析能力,了解多流派的散文风格特点。

E.教学方法:阅读课。

F.教具使用:相关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笔试)

二、课文浅析

(1)主旨:作者深入剖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是造成中国社会落后、国民愚昧麻木的根本原因。作者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百姓,他在对其悲剧命运寄予深切同情的一刻,也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2)文章结构

按照《教参》的看法,全文可分为三部分:一至五自然段为主体的领起部分。这样说来,这五段似可看成“赋比兴”的“兴”了。这部分是全文的话由,由一件小事谈起,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才是全文的真正话题。六至十一段为主体部分,交代观点。回溯中国历史,精辟地概括出自己的见解,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见解真正是振聋发聩的,一针见血地指出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十二至十四段为结尾部分,是为讽刺现实。指出现实的中国,实际上仍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全文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引出第三部分对现实的讽刺,对未来的展望。并以此揭示本文的写作目的,做为全文结束。

这样一种分层方法是否是唯一的呢?不是。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以一种崭新观念分析、认识文章的结构。

(3)情感基调

在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中,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中,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中充满了鲁迅先生一种沉痛而炽热的情感,充满了昂扬的战斗激情。

(4)寓含事理

文章中,作者在深刻冷静剖析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充满理性、前无古人的结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循环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沉浮。

三、鉴赏示例

要我们借教参中的一段分析鉴赏文字,体会一下鉴赏的基础。

(1)原文: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鲁迅随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议论是情感化的。在这篇随笔中,他的情感和理性始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激烈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人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情,他才有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的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实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识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迅把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辟入里的理性认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简析:作者从背景出发,在对鲁迅先生的总体创作风格的某一方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这篇文章的特征所涉及的情、理因素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而提出鉴赏点。)

这篇文章的披情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第一部分是叙述换现银的经过,描写心理变化过程,叙述描写交融一起,第六段是叙述,第七段是议论带抒情,第八、九段是叙述带议论,四种表现方法中,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似盐溶于水,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了。特别是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时候,表面上似乎在作一个科学的论断,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盼中国走出循环怪圈,各种感情熔铸于这一结论之中。二是议论以作者的情感为内在动力。正是在暗夜沉沉之时,作者心海翻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认识,才促使作者在灯下奋笔疾书,发生如此深刻而偏激的议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虽然看不到,但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千方百计将钞票换成现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的结论。文章结尾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整篇文章,感情像一部马达,轰轰开过,留下一片深痕,使人感奋,催人思索。

––––《教参·鉴赏要点》

(浅析:作者在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及内容所依附的形式基础上,就表现的内容及内容表现的内在原因做了透彻地分析,以之证明自己所提出的观点。其中不乏妙论,如:“似盐溶于水,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生动、形象。)

体会:散文鉴赏的基础很重要,它应包括对背景的了解,对作家总体风格的把握,尤其重要的是深入细致地理解作品。

(2)思考题:能就的结构特点做简单的鉴析吗?(提示:注意换钱一部分的作用)

作业:深刻理解本文的基础上完成质监、3+X中本课内容。

17灯下漫笔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说理性散文的特点。

2.了解鲁迅杂文的风格。

二、能力培育目标

1.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的构思特点,培养由小及大,进行类比对照的联想能力。

2.鉴赏课文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体会这篇文章冷静的理性分析中所包含的强烈的激愤之情;

3.体味、鉴赏文中凝炼形象而富有力度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1.体会学习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思想情感。

2.领会课文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所作的尖锐抨击和深刻批判。

【重点、难点】

《灯下漫笔》是鲁迅的杂文名篇,短短二千余字,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小事说起,举重若轻,深刻剖析了几千年中国社会的社会史和国民的人生史、心灵史,情理交融、深刻凝炼。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领会鲁迅深刻思想,进而品味其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解决办法】

1.疏理课文思路,了解课文三个部分之间的类比、对照关系。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的基本观点。

3.反复揣摩文中凝炼含蓄的语言,因文悟理,披文入情,体味其情理交融的特色。

【学生活动】

预习,诵读。

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诵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语音文字障碍。

思考:作者从什么事情写起?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

二、导入

鲁迅《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鲁迅先生21岁时写的一首诗。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热切地关注着祖国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今天,我们学习的《灯下漫笔》,同样融注着鲁迅先生对祖国、人民历史与命运的思考。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正是这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他从旧的营垒中走来,对中国的历史有过深刻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眼看穿。

三、范读、诵读

放课文朗读磁带,或老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整体感知。

四、思考、讨论

设疑激发兴趣,引起求知欲,形成研讨动力,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研讨方式可灵活多样,或问答式,或选择重点发言人,最好能畅所欲言,发表不同见解,务使气氛活跃。在学生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小结。

1.本文批判的锋芒指向哪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此问涉及对文章针对性和全篇文意的理解,是整体阅读的重点)

明确:在这篇课文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这一结论,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如此偏激,却非常深刻。我们看到,鲁迅把批判的尖刀刺向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使之无处藏身;鲁迅又挥起镐头,挖出了他们的祖坟,让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幽灵,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他们无处逃遁。鲁迅的论断,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作推理依据,言之凿凿,不由人不信服。鲁迅在文章中写道,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乱”多“治”少,社会“乱”时,官兵到,百姓被掠杀,强盗到,照样被掠杀;社会“治”时,百姓服役纳粮,盼望着这样的奴隶生活不被剥夺。可惜,这奴隶规则总是被一些人“撕得粉碎”,老百姓于是又陷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轮回中。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还把讽刺的矛头指向了老百姓。他对于中国百姓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深切同情,但作者也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作者根据多年的深刻观察和思索,提出了一部中国国民的人生史就是一部奴隶史的大胆见解。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奴性的国度,国民“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喜欢”二字,饱含辛酸、悲愤无奈,它是统治者造成的,也是老百姓促成的。由于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统治,中国人的奴性心理,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力量,它已严重地腐蚀了国民的灵魂,造成了国民逆来顺受、甘于为奴的传统,它反过来又使统治者的高压手段变本加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国民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思考批判,是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主题。

总之,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作者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二是作者思考国民性问题,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两者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另一说法]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和反动文人学者,不但在政治上反动,而且在文化方面还极力宣扬封建糟粕,妄图借此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使劳动人民永远处于被奴役地位。这种封建复古主义思想又与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结成反动的同盟,形成了一股对抗新文化运动的逆流。为了揭露复古主义反动思想的实质,文章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作了深刻剖析,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鲁迅尖锐地批判了反动统治阶级和旧史学家讲什么“汉族发祥”“汉族发达”“汉族中兴”等粉饰封建等级制度的鬼话,指出他们恭颂的“太平盛世”,不过是让劳动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至于“乱世”,劳动人民则连奴隶也做不成,所以中国的历史,对劳动人民来说,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种时代的更替。从而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对劳动人民的奴役和残害,同时,也就揭穿了复古主义者妄图使人民永远做奴隶的反动用心。作者自然也将矛头指向了国民的愚昧和奴才传统。号召人们不要像复古主义者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而要彻底革新,“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2.全文可分几部分?简述理由。(此问涉及对全篇思路和结构的把握)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5段),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起,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部分(第6~11段),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把“牛马”的命运当作“太平盛世”来“恭颂”;而封建阶级的史学家也粉饰太平,说什么“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真的很好吗?在第7~9段里,作者列举大量事实,尖锐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皇恩浩荡”“天下太平”的时候也是有的,那不过是来了一个“较强”或“聪明”或“狡猾”的“新主子”或“外族的人物”,厘定了“奴隶规则”,把百姓引上了“奴隶的轨道”罢了。第10~ll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地指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三部分(第12~14段),讽刺当时的现实,实际上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文章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第三部分以讽刺现实、展望未来作结。

这样划分的理由是:由对现实的抨击,转到对封建社会历史的批判,再回到现实,提出使命。

3.怎样理解“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句话与上下文有何关系?(此题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弄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训练其思考问题的整体性、条理性和严密性)

明确:“极容易”说明中国“乱”的时候多,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可得,所以宁愿在“治”世里做奴隶,一旦得到满足,自然“万分喜欢”了。这句话是在前三段事实基础上的推论,第四段则是对这句话的补充说明。

4.作者把中国百姓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处境概括为:“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试从文中找出上述论断的依据,然后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此间触及全文的关键,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精髓)

明确:作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依据——

①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在“乱”世,连奴隶(牛马)也做不成,所以情愿做“治”世的奴隶(牛马)。

②百姓渴望有人定出奴隶的规则,过“治世”正常的奴隶生活,一旦有人出来定了规则,便“万姓胪欢”了。

③中国历史总陷入“一治”(暂时做稳了奴隶)“一乱”(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循环怪圈之中。

由此可见,两个时代的概括是和上下文关联着的。

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前期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所具有的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但是,鲁迅当时还不是一个阶级论者,他一方面指出了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奴隶,而另一方面则忽略了中国劳动农民几千年来进行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斗争。

5.作者说:“现在人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真的不了然吗?(从“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热心提倡复古,“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可以推出“现在”是什么样的时代)

明确: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具有讽刺意味,从反动文人提倡热心复古,可知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6.鲁迅号召青年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明确:“第三样时代”是指走出“一治一乱”的中国封建历史循环的怪圈而迈向自由和民主的时代,老百姓也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个时代,体现真正做“人”的价值,成为社会的主人。

五、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2.根据课本练习二、三,揣摩课文的重点语句,体味课文所表达的情与理。

附:板书设计

指明奴隶地位哀其不幸

批判奴性思想怒其不争

呼唤新的时代热切期盼

第二课时

一、咀嚼鉴赏

从全文的整体出发,在理清脉络、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抓住精华,以点带面,揭示规律,教给学生怎样阅读,怎样欣赏,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扣题解读,领悟以小见大。

这是一篇杂文,杂文是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杂文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灯下漫笔》的“漫笔”原意为随手写来,不拘一格,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作者笔触所及,牵涉中国几千年历史,从军阀到商民,从皇帝到“奴隶”,从旧历史学家到复古主义者,从平民百姓到现在的青年,都一一透视出他们的历史地位,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现象到本质,显示了高度的概括力,强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鲁迅的笔如匕首、投枪,直刺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戳穿了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人的画皮。

鲁迅在他的《什么是“讽刺”》(《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说,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这几乎概括丁鲁迅杂文创作的全部精义。所谓“特别一提”,按照鲁迅的意思,就是既不虚构,也不夸张,往往只是“直写事实”,将生活小事、人物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揭示实质。鲁迅又曾把杂文比作“显微镜”,他在《做“杂文”也不易》(《集外集拾遗补编》)中说:“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鲁迅的意思是,写杂文有时像在显微镜下工作,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它一放大,特点就显示了,便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震惊,便有了艺术的力量。这就是“以小见大”。

“直写事实,以小见大”,这一特点表现在本文中,是写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都曾遇到的小事,并没有半点虚构和夸张。一般人谁会将钞票折价兑成现银之事与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呢?鲁迅就有这本事。开头谈钞票之事,作者谈得轻松,读者看得轻松,感觉是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菜市又涨价发牢骚。可是当读到“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时候,我们起初还觉得莫名其妙,之后便恍然大悟,拍案叫绝,从如此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中,翻出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提炼出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大手笔不能为。

4.诵读感悟,鉴赏情理交融

鲁迅杂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饱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议论是情感化的。在这篇杂文中,作者的情感和理性始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彻底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人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情,他才有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的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实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识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迅把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辟人里的理性认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这篇文章的披情人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第一部分是叙述换现银的经过,描写心理变化过程,叙述描写交融一起,第六段是叙述,第七段是议论带抒情,第8—9段是叙述带议论,四种表现方法中,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似盐溶于水,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了。特别是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时候,表面上似乎在作一个科学的论断,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盼中国走出循环怪圈,几种感情熔铸于这一结论之中。二是议论以作者的情感为内在动力。正是在暗夜沉沉之时,作者心潮翻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认识,才促使作者在灯下奋笔疾书,发出如此深刻而偏激的议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千方百计将钞票换成现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的结论。文章结尾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

3.欣赏语言,把握感情基调。

鲁迅作品非常具有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用署名,单看语言,就能辨识。他的杂文更有个性化特色。一般杂文,以说理抒情为主,语言要好,实在不容易。鲁迅杂文以个性化著称,双关、反语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笑。而鲁迅杂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形象性,用极为形象的语言造成意象来进行高度哲理化的议论。这就使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架。《灯下漫笔》中,他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概括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它有雷霆万钧的力量,砸向封建专制暴君,分量之重,实属罕见。

这篇文章的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的“闹”,“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的“中立”等,在文章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人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

本文虽多为冷静的理性分析,但也不乏浓郁的抒情。“‘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是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国百姓,“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是哀百姓之不幸;当牛做马,“情愿自己寻草吃”,谁“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万姓胪欢”了……这是怒中国人沉睡之不醒;至于对旧史学家和复古主义者的揶揄讽刺,更是入木三分。总之,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于一炉,使情感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4.抓住关键,把握文章主旨。

全文由现实写到历史,再从历史回到现实,从逐层深人中,前后推论说了三个关键语句。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②“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③“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这三个关键句,基本上体现了本文的主题思想。由此可知,抓住一篇文章的关键语句,往往就抓住了总括文章主题思想的钥匙。

二、布置作业

1.阅读下面两组文字,说说画线部分的异同。

A.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B.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

*划线部分都高度概括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但第一句是从百姓所处地位而言,第二句是从统治者残酷统治和压榨百姓而言。

2.课外选读、鉴赏鲁迅杂文或其他说理性散文。

【材料】

一、补充注释

1.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

关于元朝的打死别人奴隶赔一头牛的定律,多桑《蒙古史》第二卷第二章中引元太宗窝阔台的话说:“成吉思汗法令,杀一回教徒者罚黄金四十巴里失,而杀一汉人者其偿价仅与一驴相等。”(据冯承钧译文)当时汉人的地位与奴隶相等。

2.有关黄巢的记载

(1)879年5月,黄巢暴怒之下攻占并洗劫了广州,使这一大港口变成废墟。有的材料估计死者高达12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来自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地区的外国商人,而当时广州全部人口才20万。

(2)黄巢政权是非常暴虐的。882年春天,有人在尚书省大门上题了一首诗,嘲笑这个政权。尚让(黄巢手下大臣——编者注)大发雷霆,杀死了该省任职的官员们,并挖出眼睛,倒挂尸体;他还将大门的卫兵处死,杀死京师每一个能做诗的人;将其他识字的人罚作仆役,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三千余人被杀。

(摘自《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有关张献忠的记载

(1)壬子,献忠复陷六安,将州民尽断一臂,男左女右。

(2)十六年(癸未,1643年)正月辛酉,张献忠以二百人夜袭,陷蕲州。明日,令荐绅、孝廉、文学各冠带自东门入,西门出,尽斩之,遂屠蕲州。留妇女毁城,稍不力,即被杀。

(3)(张献忠攻武昌)……屠戮士民数万,投尸于江。尚余数万人,纵之出城,以铁骑围而蹙之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几不可食。其遗民数万,多刖断手足,凿毁目鼻,无一全形者。

(4)(张献忠攻陷岳州后)尽杀所掠妇女,投尸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昼。

(5)八月,张献忠进陷成都,蜀王阖宫被难,巡抚龙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献忠大索全蜀绅士至成都,皆杀之。既而悬榜试士,诸生远近争赴。献忠以兵围之,击杀数千人,咸挟笔握策以死,蜀中士类俱尽。复大杀蜀民,全蜀数千里萧条无人迹。

(摘自清代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第四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

[1]

17灯下漫笔 篇7

教学目标:

理解鲁迅思想中的“中国人的奴性”

学习挖掘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逐层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纵横九万里;中国的历史有着漫长而复杂的过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国王朝盛衰荣败,多少帝王将相粉墨登场,厚重的史书演绎了他们一个又一个风流倜傥的故事,却很少为普通而平凡的老百姓洒一把同情之泪,有的只是诗人们满含辛酸的描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作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鲁迅先生不仅关注到了黎民百姓这一生存状态,更对这一状态作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灯下漫笔》,走进鲁迅思想深处。

二,先请同学浏览全文,思考:鲁迅首先关注到了哪一个生活现象?

1,银行钞票停止兑现情况下,我折价兑换到现银,觉得安心,喜欢。

-----------也就是说,我吃了亏,还安心,喜欢。

2,也正是生活小事中的这份安心喜欢,惊醒了鲁迅另一种思想:(同学朗读)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1)我们指谁?--------中国百姓

(2)这一思想,正说出了中国百姓的什么特点?--------奴性

3,那么,中国百姓的奴性有哪些表现呢?(找文本内容)

(1)第5节研读

A,百姓的表现:乱离时,人︽牛马←心悦诚服为什么呢?

B,体味“究竟”一词:百姓的感激之情。

(2)第7节研读

A,乱:“中立”------被动,在战争中受人凌辱,无法左右他们的命运,“被杀”,希望有人当他牛马。

B,体会:“不敢”,下于牛马,自己找草吃。

(3)第8节研读

A,奴隶规则:皇恩浩荡

B,体会“较为顾及……无论……或者……总之……”词语中表露出来的百姓的对“奴隶规则”的渴盼。

(4)第9节研读

A,治:奴隶规则------万姓胪欢

B,品味奴隶规则的内容:愚民政策,不把百姓当人的政策。

三,这就是中国的百姓,中国的历史。

《孟子.滕文公》有言:“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中国的社会时而处于封建统一政权“治”的统治下,时而处于群权纷争的“乱”的情况下。对于这“一治一乱”不断循环的历史,一般是怎么理解的?

1,“历史教科书”:咱们向来就很好。

2,爱排场的学者:发祥,发达,中兴。

3,鲁迅呢?

(1)我们先跟鲁迅一起读几本史书:《钦定二十四史》、《鉴略》、《历代纪元编》

“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2)“这一个小玩艺”指什么?--------中国人做了奴隶还喜欢

(3)于是,鲁迅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历史的实质:

乱-------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治-------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四,鲁迅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百姓作出了如此理性的剖析,那么,在这剖析中,我们感觉到他对百姓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同情,批判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再请同学浏览一下课文,思考:中国百姓争过没有?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鲁迅看到了人民的反抗。

(不是没争过,而是争不到。)

所以,百姓做了奴隶还欢喜,是无可奈何,是受到了局限。-----理解了百姓的奴性。

2,那么,造成百姓有这种奴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讨论:A,“乱”的情况下,------------作乱人物

提示:是谁导致百姓命运不如牛马的?

B,“治”的情况下,------------封建统治者

提示:“奴隶规则”看出统治者没有给百姓以生存的权利、自由、人的价格。

3,那么,鲁迅对这两类人又是什么情感呢?

------------愤恨

鲁迅,非真恨国人也,实恨国贼也!

五,在中国的历史中,中国百姓始终处于奴隶或下于奴隶的地位,那么,在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现在”,社会又处在怎样的情形中?

1,联系时代背景:1925年,北洋军阀统治末期,封建势力压迫,帝国主义蹂躏。——正是孟子所说的“乱”。

2,在这种状态下,中国社会上出现了怎样的态度?

——A,复古

——B,百姓:迁、避

——总之:向往“治”,向往做奴隶。

3,针对这一现象,鲁迅又是什么态度?

——批判。他呐喊,要寻求出路。

六,鲁迅呐喊出了什么声音?

1,请同学大声朗读课文最后两节,讨论:第三样时代是怎样的?

——民主,自由,平等。

2,人的价格究竟是什么?

——人格、尊严、价值、地位、决定自己的命运。

七,总结:

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鲁迅先生所思考的命题,依然光鲜如昨。当我们回味这们先驱振聋发聩的话语时,我们的内心实在无法轻松!

如果鲁迅还生活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掀开社会的表层,又该是怎样的国民素质呢?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又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奋斗呢?

八、作业:

思考鲁迅的“国民性”在今天社会的意义,写一篇短文,谈自己的感想。

板书:

灯下漫笔

生活小事:折价换银安心喜欢

乱:=牛马心悦诚服作乱人物

历史奴奴隶规则皇恩浩荡

治:奴隶规则万姓胪欢封建统治者

同情批判

现在人第三样时代

17灯下漫笔 篇8

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对人对事件内心反应的关注,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思路和结构来体会鲁迅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现象、社会现实和国民灵魂的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拜读过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认识了《故乡》里木偶人般的中年闰土,结识了《藤野先生》里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来上课的藤野严九郎,也曾为《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的倒掉而拍手称快。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鲁迅,再一次捧读他的文章-------教师板书:灯下漫笔

二、解题

投影:“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萧红)

投影:鲁迅先生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夜中观察,夜中思考,夜中漫笔)

投影:“漫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漫笔”,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一篇随笔。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的什么呢?鲁迅用他那双“看夜”的眼睛,看到了生活(历史)深处的什么?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三)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

2.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作者如何一步步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结论的?

4.鲁迅为什么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四)明确

1.集体诵读课文,重点听个别字读音是否准确。

2.找三个学生读课文。集体再次诵读全文。

3.找三个学生分别阐述全文结构划分及每部分的思路和层次。

(说明:此处见解与教参有异,仅供教师参考。如学生有自已的理解,应给予充分肯定)

第一部分(1~4):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

(提示: 抓住事件和事件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第5段: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中国人易于满足的奴化状态(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以及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根源(一种暴力)。

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历来所闹得就不过是这小玩艺——“将人不当人 ”)

(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乞求?请用课文第7~9段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第7段: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第8段: 百姓就希望来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以走上奴隶的轨道。

第9段: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

7~9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尖锐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第10~11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二部分(5~11)考察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一治一乱)的结论。

第三部分(12~14)号召青年创造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实是讽刺当时现实,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号召青年创造出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怪圈,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

(板书顺序和学生讨论同步,引导学生明确,教师最后联系解题写“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四、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刻思想内容。

思考课后习题第二、三。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抓文中凝炼形象而富有力度的语句仔细揣摩,把握感情基调,领会文章情理交融的语言特色,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主旨。

二、培养学生提炼语句,鉴赏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揣摩下面含义丰富的语句,特别是要注意画线词语的理解。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提示:“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作是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高兴”了。

2.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提示:“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3.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提示:这段话通过打比方,愤怒地抨击了封建暴政,暴露了国民的奴性人格,讽刺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就是一个百姓“略等于牛马”的时代,至多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4.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

提示:“‘人’的价格”内涵是指老百姓不受强盗官兵的愚弄,不再沦为牛马,甚至不再是奴隶,而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充分享受做人的资格,获得做人的尊严,实现当家作主的梦想。

5.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提示:这段话揭示了老百姓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和奴性性格,批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

6.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提示:“奴隶规则”是指“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总之,是“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了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并且“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之外”,不受“意外的灾殃”。

7.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提示:这段话揭示了当时的现实,仍是强盗官兵交互为祸的时代,老百姓仍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境地。

二、总结

本文情感基调:对老百姓的深深同情;对封建历史的愤怒批判;对现实复古主义者的无情抨击;对青年的热切呼唤;对中国未来社会充满必胜的信心。为了充分表现这丰富的情感内涵,作者使用了个性化的语言,这主要表现在:1.形象性,用极为形象的语言进行高度哲理化的议论;2.概括性,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高度浓缩;3.准确性,用词准确形象,入木三分。再加上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和幽默、讽刺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情理交融,富有力度。

教学设计示例二

黄卓然

教学目的

1、 领会文章的深刻思想

2、 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

3、 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

重点和难点

1.“人”的价格(即真正意义上的“人”)

2.人的三个等级:

奴隶(牛马)

下于奴隶(不及牛马)的东西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言:从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再到鲁迅照片的赏析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二) 质疑释疑:

1. “第一、二样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它们有什么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

明确:

第一样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即乱世,兵荒马乱 ,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

第二样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即治世,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意志却被主子宰割。)

共同本质:始终是奴隶(牛马)。

2.文章举出了哪些时代例子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充?

明确:

课文中:五胡十六国、黄巢时(唐末)、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时(明末)

课文外:春秋战国、秦末、汉末、安史之乱、清末、民国

3.你理解“第三样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明确:

“第三样时代”即: 中国百姓有“人”的价格的时代,把“人”当“人”的时代,百姓活着真正体现了“人”的价值的时代。换言之,民主、自由的新时代。

4.作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你是如何理解“人”的价格的?

明确:

“人”的价格:即“人”的价值,“人”之所以称为“人”的本质,有“人” 的尊严,“人”的权利,能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

5.文章论述了这样一个深刻而重大的问题,是通过一件什么事引出来的?这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明确:

通过一件日常生活小事(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引出来的。

“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与“人变成了奴隶贱了身反而万分喜欢”有其内在的相似处: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

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最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

第二课时

一、目标: 杂文的写法与练习

二、步骤:

(一)杂文的写法:

通过典故、趣闻、寓言、传说引申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说古道今,就实避虚,联系现实,针砭时弊。

如何通过鲁迅所提供的这个“钞票换银元”的故事,提炼出自己的思想?

(讨论,提问)

(二)关于鲁迅思想核心的探讨

鲁迅原名——树人

鲁迅思想核心——立人

“树”和“立”是同一意思,都是使动用法,即“使人树”、“使人立”。“人”即“国民”,在鲁迅看来,中国国民从来就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无论是阿Q、孔乙己,还是祥林嫂、闰土。鲁迅一生追求目标,就是改造国民的“灵魂”,使之“立”起来。

(三)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比较分析《记念刘和珍君》所蕴涵的感情

附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附2:几个相关概念

人文主义:肯定人是世界中心,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

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具体为:自由、平等、博爱。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忧愤深广的杂文。鲁迅以深邃的目光,穿透几千年中国的历史风云,凝结成一个痛苦的结论:中国人的历史不过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怪圈中恶性循环,中国人从来就没有走出过这个怪圈,中国百姓从来就没有做过一回真正意义上的“人”,顶多不过是奴隶(或叫“牛马”)。文章最后,寄深切希望于青年改变这一悲哀的现实,创造一个全新的民主社会。学习这篇文章一定要让学生领会这一精神实质。鲁迅的思想是如此深邃,鲁迅的文字是如此含蓄,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教师的适时点拨。

探究活动

《灯下漫笔》

1.鲁迅先生虽然把中国的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其实在历史上还有许多不属于这两个时代的人和事,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或课外知识加以总结归纳。

探究:鲁迅先生处于特殊的年代,他是为了特殊的需要而对中国的历史加以概括的。在中国的历史上还存在着许多为改变这两个时代而创建新的“第三样时代”(这可能不同于文中的“第三样时代”)的实践者和空头理论者。我们姑且不论他们的初衷或最终目的,但他们的行动和言论确实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希望。

参读书目:

(1)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

(2)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3)吴中杰《鲁迅杂文吴中杰评点》,复旦大学出版社。

(4)朱晓进《鲁迅文学观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5)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

2.中国农民的现状与前景调查

探究:

(1)深入广大农村作调查研究,特别重视对那些整天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环境下,没有第二条收入渠道的农民的情况调查。

(2)收集资料做纵向的比较。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民的收入同干部、工人、知识分子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比例相比较,就会发现令我们潸然泪下的故事和事实。

参读书目:(同“1”)

3.在这篇杂文中,作家不仅深入剖析了中国历史的特点,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具有劣根性的国民,批判了他们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这种视角可以说贯穿了鲁迅先生文学创作的始终。结合鲁迅文学创作的其他形式,如散文、小说等来谈谈这一视角的体现,并比较不同文体的表现角度和方法。

探究:选取课文中鲁迅先生的小说,加以分析总结;有可能的话尽量多读一些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或杂文。

如:阅读《语文读本》第51篇《春末闲谈》,与《灯下漫笔》进行比较。

参读书目:同(“1”)

17灯下漫笔 篇9

教学目标:

理解鲁迅思想中的“中国人的奴性”

学习挖掘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逐层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纵横九万里;中国的历史有着漫长而复杂的过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国王朝盛衰荣败,多少帝王将相粉墨登场,厚重的史书演绎了他们一个又一个风流倜傥的故事,却很少为普通而平凡的老百姓洒一把同情之泪,有的只是诗人们满含辛酸的描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作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鲁迅先生不仅关注到了黎民百姓这一生存状态,更对这一状态作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灯下漫笔》,走进鲁迅思想深处。

二,先请同学浏览全文,思考:鲁迅首先关注到了哪一个生活现象?

1,银行钞票停止兑现情况下,我折价兑换到现银,觉得安心,喜欢。

-----------也就是说,我吃了亏,还安心,喜欢。

2,也正是生活小事中的这份安心喜欢,惊醒了鲁迅另一种思想:(同学朗读)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1)我们指谁?--------中国百姓

(2)这一思想,正说出了中国百姓的什么特点?--------奴性

3,那么,中国百姓的奴性有哪些表现呢?(找文本内容)

(1)第5节研读

A,百姓的表现:乱离时,人︽牛马←心悦诚服为什么呢?

B,体味“究竟”一词:百姓的感激之情。

(2)第7节研读

A,乱:“中立”------被动,在战争中受人凌辱,无法左右他们的命运,“被杀”,希望有人当他牛马。

B,体会:“不敢”,下于牛马,自己找草吃。

(3)第8节研读

A,奴隶规则:皇恩浩荡

B,体会“较为顾及……无论……或者……总之……”词语中表露出来的百姓的对“奴隶规则”的渴盼。

(4)第9节研读

A,治:奴隶规则------万姓胪欢

B,品味奴隶规则的内容:愚民政策,不把百姓当人的政策。

三,这就是中国的百姓,中国的历史。

《孟子.滕文公》有言:“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中国的社会时而处于封建统一政权“治”的统治下,时而处于群权纷争的“乱”的情况下。对于这“一治一乱”不断循环的历史,一般是怎么理解的?

1,“历史教科书”:咱们向来就很好。

2,爱排场的学者:发祥,发达,中兴。

3,鲁迅呢?

(1)我们先跟鲁迅一起读几本史书:《钦定二十四史》、《鉴略》、《历代纪元编》

“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2)“这一个小玩艺”指什么?--------中国人做了奴隶还喜欢

(3)于是,鲁迅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历史的实质:

乱-------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治-------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四,鲁迅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百姓作出了如此理性的剖析,那么,在这剖析中,我们感觉到他对百姓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同情,批判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再请同学浏览一下课文,思考:中国百姓争过没有?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鲁迅看到了人民的反抗。

(不是没争过,而是争不到。)

所以,百姓做了奴隶还欢喜,是无可奈何,是受到了局限。-----理解了百姓的奴性。

2,那么,造成百姓有这种奴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讨论:A,“乱”的情况下,------------作乱人物

提示:是谁导致百姓命运不如牛马的?

B,“治”的情况下,------------封建统治者

提示:“奴隶规则”看出统治者没有给百姓以生存的权利、自由、人的价格。

3,那么,鲁迅对这两类人又是什么情感呢?

------------愤恨

鲁迅,非真恨国人也,实恨国贼也!

五,在中国的历史中,中国百姓始终处于奴隶或下于奴隶的地位,那么,在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现在”,社会又处在怎样的情形中?

1,联系时代背景:1925年,北洋军阀统治末期,封建势力压迫,帝国主义蹂躏。——正是孟子所说的“乱”。

2,在这种状态下,中国社会上出现了怎样的态度?

——A,复古

——B,百姓:迁、避

——总之:向往“治”,向往做奴隶。

3,针对这一现象,鲁迅又是什么态度?

——批判。他呐喊,要寻求出路。

六,鲁迅呐喊出了什么声音?

1,请同学大声朗读课文最后两节,讨论:第三样时代是怎样的?

——民主,自由,平等。

2,人的价格究竟是什么?

——人格、尊严、价值、地位、决定自己的命运。

七,总结:

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鲁迅先生所思考的命题,依然光鲜如昨。当我们回味这们先驱振聋发聩的话语时,我们的内心实在无法轻松!

如果鲁迅还生活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掀开社会的表层,又该是怎样的国民素质呢?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又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奋斗呢?

八、作业:

思考鲁迅的“国民性”在今天社会的意义,写一篇短文,谈自己的感想。

板书:

灯下漫笔

生活小事:折价换银安心喜欢

乱:=牛马心悦诚服作乱人物

历史奴奴隶规则皇恩浩荡

治:奴隶规则万姓胪欢封建统治者

同情批判

现在人第三样时代

[1]

17灯下漫笔 篇10

温州市瓯海区任岩松中学郑凯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纵横九万里;中国的历史有着漫长而复杂的过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国王朝盛衰荣败,多少帝王将相粉墨登场,厚重的史书演绎了他们一个又一个风流倜傥的故事,却很少为普通和平凡的老百姓洒一把同情之泪。有的只是诗人们满含辛酸的描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萝绮者,不是养蚕人”。至于他们为什么如此贫困一如既往,诗人的解释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至于他们自己本身原因,诗人们并没有涉及,也许不愿,也许不能……那么,作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鲁迅先生是怎样认为的呢?他又是怎样概括漫长的中国历史的呢?请快速阅读全文,而后作答。

二:研习文章

(一)分析鉴赏

1.作者是怎样概括中国的历史的?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小结过渡: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就被这20个字浓缩了。中国的历史是老百姓的历史,要么做不成奴(板书)隶,要么暂时做稳了奴隶。

2.什么是奴隶?鲁迅先生在一篇小短文里有这样很形象地描述。

(分发《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

3.学生对文章中的“奴才”的概括。

(对生活有抱怨但又不思反抗,胆小怕事)

4.那么文中能相应表达出这一形象的语句语段有哪些呢?并请寻找出这些语句语段中的重点词语并品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互相讨论之一)

5.参考:

a假如有一种暴力……究竟已等于牛马了。(读)

(〈可包括提问“什么是形成百姓奴性人格的原因之一”〉愤怒地抨击了暴政,也暴露了国民的奴性人格。重点词语:羡慕心悦诚服恭颂)

小结:这段话作者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比较:人、乱世人、牛马。这三者哪样最便宜?(乱世人,“乱离人,不及太平犬”)什么时候才可以与牛马平起平坐?(太平盛世)中国的老百姓是多么容易满足啊,只要能把自己卖个牛马的价格便觉得洪福齐天了。

b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只求他决定他们怎么跑。

(揭示了老百姓们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奴性心态:麻木不仁,

缺少反抗精神。重点词语:中立杀掠希望决定)

小结:古人说:“下民易虐”,老百姓容易受到欺侮凌辱,受欺侮凌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反抗的心理,这心理像毒蛇,逐日地吞噬了一个人的精神。作者在如此写道时,是怎样一种欲说还休的苍凉啊!

c假使真有谁能够……“皇恩浩荡”了。

追问:什么是“奴隶规则”?

(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

6.我们现在能够回答出作者在概括中国历史两个时代时的心情了吗?

(集愤怒、讽刺、批判、同情为一体,而又以怒——对暴政、怜——对百姓为主。)

小结:中国的历史在“一治一乱”中循环发展,中国的老百姓也在一会儿不如牛马一会儿略如牛马中艰难跋涉。“三千余年古国古”,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样一个小玩艺。先生曾尖锐地指出“轿夫(老百姓)如果对坐轿的人(统治者)不含笑(作乱的人),中国也早已经不是现在的中国了”。

7.那么有“不含笑”的“轿夫”吗?作者又是怎样评论这些作乱的人的呢?

(黄巢张献忠等,“受意外的灾殃”,“将奴隶规矩毁得粉碎”,“给‘主子’清道辟路”“为圣天子驱除云尔”。批判。)

(二)思辩讨论

安心为奴的,作者是哀怜;揭竿作乱的,作者又批判。请讨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揭竿作乱的人应该有让天下百姓重新获得做人的权利的胸襟和愿望,而不仅仅是为了黄袍加身。安心为奴就会失去做人的基本尊严。)

①追问:②③④

(,就会不思反抗,从而。先生的思想核心是“立人”,而“立人”的根本在于“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就是人的精神自由。)

(三)愿望憧憬

1.不是牛马不是奴隶,不是不如牛马和略等于牛马的价格,先生希望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有“人”的价格,做回真正的人,而转奴隶为人,我们应该是什么方式?请找出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争)板书

2.现在已经“争”到了吗?现在是哪个时代?

(尚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3.先生理想中的时代是什么时代?

(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第三样时代)

4.谈谈对“第三样时代”的理解。

(走出“一治一乱”的怪圈,从而迈向民主和自由,老百姓成为社会的

主人,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四)鲁迅的迷惘与思考

鲁迅先生对社会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眼光如炬,洞若观火,他觉得这样的社会是必须改变的,对现实的思考让他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他更痛苦的是他不能找到改变这个社会的具体方法,第三样时代是怎样时代?他没说。怎样争?他没说。(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板书划线)在《故乡》里,他希望下一代过着新的生活,“为我们未曾生活过的”,怎样的生活?他没说。他只是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学们,我们能体会这位名满天下的伟人他内心的悲哀吗?他在探索着,他也在激励着我们去探索。

(五)总结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日本作家增田涉这样回忆:“有一天夜里两三点钟的时候,我走过他所在的大楼的下面,只有他的房间还亮着灯,那是青色的灯光。透过台灯的青色灯罩发出的青色的灯,在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象感到鲁迅是在月光里……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

板书设计

奴——————(争)——————人

作者邮箱:

17灯下漫笔 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说理性散文的特点。

2.了解鲁迅杂文的风格。

二、能力培育目标

1.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的构思特点,培养由小及大,进行类比对照的联想能力。

2.鉴赏课文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体会这篇文章冷静的理性分析中所包含的强烈的激愤之情;

3.体味、鉴赏文中凝炼形象而富有力度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1.体会学习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思想情感。

2.领会课文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所作的尖锐抨击和深刻批判。

【重点、难点】

《灯下漫笔》是鲁迅的杂文名篇,短短二千余字,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小事说起,举重若轻,深刻剖析了几千年中国社会的社会史和国民的人生史、心灵史,情理交融、深刻凝炼。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领会鲁迅深刻思想,进而品味其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解决办法】

1.疏理课文思路,了解课文三个部分之间的类比、对照关系。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的基本观点。

3.反复揣摩文中凝炼含蓄的语言,因文悟理,披文入情,体味其情理交融的特色。

【学生活动】

预习,诵读。

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诵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语音文字障碍。

思考:作者从什么事情写起?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

二、导入

鲁迅《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鲁迅先生21岁时写的一首诗。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热切地关注着祖国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今天,我们学习的《灯下漫笔》,同样融注着鲁迅先生对祖国、人民历史与命运的思考。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正是这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他从旧的营垒中走来,对中国的历史有过深刻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眼看穿。

三、范读、诵读

放课文朗读磁带,或老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整体感知。

四、思考、讨论

设疑激发兴趣,引起求知欲,形成研讨动力,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研讨方式可灵活多样,或问答式,或选择重点发言人,最好能畅所欲言,发表不同见解,务使气氛活跃。在学生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小结。

1.本文批判的锋芒指向哪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此问涉及对文章针对性和全篇文意的理解,是整体阅读的重点)

明确:在这篇课文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这一结论,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如此偏激,却非常深刻。我们看到,鲁迅把批判的尖刀刺向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使之无处藏身;鲁迅又挥起镐头,挖出了他们的祖坟,让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幽灵,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他们无处逃遁。鲁迅的论断,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作推理依据,言之凿凿,不由人不信服。鲁迅在文章中写道,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乱”多“治”少,社会“乱”时,官兵到,百姓被掠杀,强盗到,照样被掠杀;社会“治”时,百姓服役纳粮,盼望着这样的奴隶生活不被剥夺。可惜,这奴隶规则总是被一些人“撕得粉碎”,老百姓于是又陷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轮回中。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还把讽刺的矛头指向了老百姓。他对于中国百姓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深切同情,但作者也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作者根据多年的深刻观察和思索,提出了一部中国国民的人生史就是一部奴隶史的大胆见解。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奴性的国度,国民“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喜欢”二字,饱含辛酸、悲愤无奈,它是统治者造成的,也是老百姓促成的。由于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统治,中国人的奴性心理,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力量,它已严重地腐蚀了国民的灵魂,造成了国民逆来顺受、甘于为奴的传统,它反过来又使统治者的高压手段变本加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国民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思考批判,是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主题。

总之,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作者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二是作者思考国民性问题,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两者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另一说法]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和反动文人学者,不但在政治上反动,而且在文化方面还极力宣扬封建糟粕,妄图借此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使劳动人民永远处于被奴役地位。这种封建复古主义思想又与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结成反动的同盟,形成了一股对抗新文化运动的逆流。为了揭露复古主义反动思想的实质,文章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作了深刻剖析,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鲁迅尖锐地批判了反动统治阶级和旧史学家讲什么“汉族发祥”“汉族发达”“汉族中兴”等粉饰封建等级制度的鬼话,指出他们恭颂的“太平盛世”,不过是让劳动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至于“乱世”,劳动人民则连奴隶也做不成,所以中国的历史,对劳动人民来说,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种时代的更替。从而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对劳动人民的奴役和残害,同时,也就揭穿了复古主义者妄图使人民永远做奴隶的反动用心。作者自然也将矛头指向了国民的愚昧和奴才传统。号召人们不要像复古主义者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而要彻底革新,“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2.全文可分几部分?简述理由。(此问涉及对全篇思路和结构的把握)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5段),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起,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部分(第6~11段),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把“牛马”的命运当作“太平盛世”来“恭颂”;而封建阶级的史学家也粉饰太平,说什么“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真的很好吗?在第7~9段里,作者列举大量事实,尖锐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皇恩浩荡”“天下太平”的时候也是有的,那不过是来了一个“较强”或“聪明”或“狡猾”的“新主子”或“外族的人物”,厘定了“奴隶规则”,把百姓引上了“奴隶的轨道”罢了。第10~ll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地指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三部分(第12~14段),讽刺当时的现实,实际上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文章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第三部分以讽刺现实、展望未来作结。

这样划分的理由是:由对现实的抨击,转到对封建社会历史的批判,再回到现实,提出使命。

3.怎样理解“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句话与上下文有何关系?(此题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弄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训练其思考问题的整体性、条理性和严密性)

明确:“极容易”说明中国“乱”的时候多,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可得,所以宁愿在“治”世里做奴隶,一旦得到满足,自然“万分喜欢”了。这句话是在前三段事实基础上的推论,第四段则是对这句话的补充说明。

4.作者把中国百姓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处境概括为:“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试从文中找出上述论断的依据,然后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此间触及全文的关键,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精髓)

明确:作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依据——

①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在“乱”世,连奴隶(牛马)也做不成,所以情愿做“治”世的奴隶(牛马)。

②百姓渴望有人定出奴隶的规则,过“治世”正常的奴隶生活,一旦有人出来定了规则,便“万姓胪欢”了。

③中国历史总陷入“一治”(暂时做稳了奴隶)“一乱”(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循环怪圈之中。

由此可见,两个时代的概括是和上下文关联着的。

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前期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所具有的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但是,鲁迅当时还不是一个阶级论者,他一方面指出了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奴隶,而另一方面则忽略了中国劳动农民几千年来进行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斗争。

5.作者说:“现在人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真的不了然吗?(从“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热心提倡复古,“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可以推出“现在”是什么样的时代)

明确: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具有讽刺意味,从反动文人提倡热心复古,可知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6.鲁迅号召青年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明确:“第三样时代”是指走出“一治一乱”的中国封建历史循环的怪圈而迈向自由和民主的时代,老百姓也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个时代,体现真正做“人”的价值,成为社会的主人。

五、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2.根据课本练习二、三,揣摩课文的重点语句,体味课文所表达的情与理。

附:板书设计

指明奴隶地位哀其不幸

批判奴性思想怒其不争

呼唤新的时代热切期盼

第二课时

一、咀嚼鉴赏

从全文的整体出发,在理清脉络、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抓住精华,以点带面,揭示规律,教给学生怎样阅读,怎样欣赏,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扣题解读,领悟以小见大。

这是一篇杂文,杂文是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杂文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灯下漫笔》的“漫笔”原意为随手写来,不拘一格,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作者笔触所及,牵涉中国几千年历史,从军阀到商民,从皇帝到“奴隶”,从旧历史学家到复古主义者,从平民百姓到现在的青年,都一一透视出他们的历史地位,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现象到本质,显示了高度的概括力,强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鲁迅的笔如匕首、投枪,直刺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戳穿了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人的画皮。

鲁迅在他的《什么是“讽刺”》(《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说,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这几乎概括丁鲁迅杂文创作的全部精义。所谓“特别一提”,按照鲁迅的意思,就是既不虚构,也不夸张,往往只是“直写事实”,将生活小事、人物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揭示实质。鲁迅又曾把杂文比作“显微镜”,他在《做“杂文”也不易》(《集外集拾遗补编》)中说:“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鲁迅的意思是,写杂文有时像在显微镜下工作,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它一放大,特点就显示了,便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震惊,便有了艺术的力量。这就是“以小见大”。

“直写事实,以小见大”,这一特点表现在本文中,是写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都曾遇到的小事,并没有半点虚构和夸张。一般人谁会将钞票折价兑成现银之事与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呢?鲁迅就有这本事。开头谈钞票之事,作者谈得轻松,读者看得轻松,感觉是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菜市又涨价发牢骚。可是当读到“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时候,我们起初还觉得莫名其妙,之后便恍然大悟,拍案叫绝,从如此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中,翻出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提炼出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大手笔不能为。

4.诵读感悟,鉴赏情理交融

鲁迅杂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饱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议论是情感化的。在这篇杂文中,作者的情感和理性始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彻底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人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情,他才有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的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实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识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迅把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辟人里的理性认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这篇文章的披情人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第一部分是叙述换现银的经过,描写心理变化过程,叙述描写交融一起,第六段是叙述,第七段是议论带抒情,第8—9段是叙述带议论,四种表现方法中,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似盐溶于水,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了。特别是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时候,表面上似乎在作一个科学的论断,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盼中国走出循环怪圈,几种感情熔铸于这一结论之中。二是议论以作者的情感为内在动力。正是在暗夜沉沉之时,作者心潮翻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认识,才促使作者在灯下奋笔疾书,发出如此深刻而偏激的议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千方百计将钞票换成现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的结论。文章结尾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

3.欣赏语言,把握感情基调。

鲁迅作品非常具有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用署名,单看语言,就能辨识。他的杂文更有个性化特色。一般杂文,以说理抒情为主,语言要好,实在不容易。鲁迅杂文以个性化著称,双关、反语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笑。而鲁迅杂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形象性,用极为形象的语言造成意象来进行高度哲理化的议论。这就使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架。《灯下漫笔》中,他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概括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它有雷霆万钧的力量,砸向封建专制暴君,分量之重,实属罕见。

这篇文章的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的“闹”,“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的“中立”等,在文章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人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

本文虽多为冷静的理性分析,但也不乏浓郁的抒情。“‘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是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国百姓,“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是哀百姓之不幸;当牛做马,“情愿自己寻草吃”,谁“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万姓胪欢”了……这是怒中国人沉睡之不醒;至于对旧史学家和复古主义者的揶揄讽刺,更是入木三分。总之,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于一炉,使情感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4.抓住关键,把握文章主旨。

全文由现实写到历史,再从历史回到现实,从逐层深人中,前后推论说了三个关键语句。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②“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③“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这三个关键句,基本上体现了本文的主题思想。由此可知,抓住一篇文章的关键语句,往往就抓住了总括文章主题思想的钥匙。

二、布置作业

1.阅读下面两组文字,说说画线部分的异同。

A.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B.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

*划线部分都高度概括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但第一句是从百姓所处地位而言,第二句是从统治者残酷统治和压榨百姓而言。

2.课外选读、鉴赏鲁迅杂文或其他说理性散文。

【材料】

一、补充注释

1.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

关于元朝的打死别人奴隶赔一头牛的定律,多桑《蒙古史》第二卷第二章中引元太宗窝阔台的话说:“成吉思汗法令,杀一回教徒者罚黄金四十巴里失,而杀一汉人者其偿价仅与一驴相等。”(据冯承钧译文)当时汉人的地位与奴隶相等。

2.有关黄巢的记载

(1)879年5月,黄巢暴怒之下攻占并洗劫了广州,使这一大港口变成废墟。有的材料估计死者高达12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来自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地区的外国商人,而当时广州全部人口才20万。

(2)黄巢政权是非常暴虐的。882年春天,有人在尚书省大门上题了一首诗,嘲笑这个政权。尚让(黄巢手下大臣——编者注)大发雷霆,杀死了该省任职的官员们,并挖出眼睛,倒挂尸体;他还将大门的卫兵处死,杀死京师每一个能做诗的人;将其他识字的人罚作仆役,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三千余人被杀。

(摘自《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有关张献忠的记载

(1)壬子,献忠复陷六安,将州民尽断一臂,男左女右。

(2)十六年(癸未,1643年)正月辛酉,张献忠以二百人夜袭,陷蕲州。明日,令荐绅、孝廉、文学各冠带自东门入,西门出,尽斩之,遂屠蕲州。留妇女毁城,稍不力,即被杀。

(3)(张献忠攻武昌)……屠戮士民数万,投尸于江。尚余数万人,纵之出城,以铁骑围而蹙之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几不可食。其遗民数万,多刖断手足,凿毁目鼻,无一全形者。

(4)(张献忠攻陷岳州后)尽杀所掠妇女,投尸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昼。

(5)八月,张献忠进陷成都,蜀王阖宫被难,巡抚龙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献忠大索全蜀绅士至成都,皆杀之。既而悬榜试士,诸生远近争赴。献忠以兵围之,击杀数千人,咸挟笔握策以死,蜀中士类俱尽。复大杀蜀民,全蜀数千里萧条无人迹。

(摘自清代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第四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

17灯下漫笔 篇12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纵横九万里;中国的历史有着漫长而复杂的过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国王朝盛衰荣败,多少帝王将相粉墨登场,厚重的史书演绎了他们一个又一个风流倜傥的故事,却很少为普通和平凡的老百姓洒一把同情之泪。有的只是诗人们满含辛酸的描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萝绮者,不是养蚕人”。至于他们为什么如此贫困一如既往,诗人的解释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至于他们自己本身原因,诗人们并没有涉及,也许不愿,也许不能……那么,作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鲁迅先生是怎样认为的呢?他又是怎样概括漫长的中国历史的呢?请快速阅读全文,而后作答。

二:研习文章

(一)分析鉴赏

1.作者是怎样概括中国的历史的?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小结过渡: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就被这20个字浓缩了。中国的历史是老百姓的历史,要么做不成奴(板书)隶,要么暂时做稳了奴隶。

2.什么是奴隶?鲁迅先生在一篇小短文里有这样很形象地描述。

(分发《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

3.学生对文章中的“奴才”的概括。

(对生活有抱怨但又不思反抗,胆小怕事)

4.那么文中能相应表达出这一形象的语句语段有哪些呢?并请寻找出这些语句语段中的重点词语并品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互相讨论之一)

5.参考:

A假如有一种暴力……究竟已等于牛马了。(读)

(〈可包括提问“什么是形成百姓奴性人格的原因之一”〉愤怒地抨击了暴政,也暴露了国民的奴性人格。重点词语:羡慕心悦诚服恭颂)

小结:这段话作者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比较:人、乱世人、牛马。这三者哪样最便宜?(乱世人,“乱离人,不及太平犬”)什么时候才可以与牛马平起平坐?(太平盛世)中国的老百姓是多么容易满足啊,只要能把自己卖个牛马的价格便觉得洪福齐天了。

B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只求他决定他们怎么跑。

(揭示了老百姓们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奴性心态:麻木不仁,

缺少反抗精神。重点词语:中立杀掠希望决定)

小结:古人说:“下民易虐”,老百姓容易受到欺侮凌辱,受欺侮凌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反抗的心理,这心理像毒蛇,逐日地吞噬了一个人的精神。作者在如此写道时,是怎样一种欲说还休的苍凉啊!

C假使真有谁能够……“皇恩浩荡”了。

追问:什么是“奴隶规则”?

(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

6.我们现在能够回答出作者在概括中国历史两个时代时的心情了吗?

(集愤怒、讽刺、批判、同情为一体,而又以怒——对暴政、怜——对百姓为主。)

小结:中国的历史在“一治一乱”中循环发展,中国的老百姓也在一会儿不如牛马一会儿略如牛马中艰难跋涉。“三千余年古国古”,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样一个小玩艺。先生曾尖锐地指出“轿夫(老百姓)如果对坐轿的人(统治者)不含笑(作乱的人),中国也早已经不是现在的中国了”。

7.那么有“不含笑”的“轿夫”吗?作者又是怎样评论这些作乱的人的呢?

(黄巢张献忠等,“受意外的灾殃”,“将奴隶规矩毁得粉碎”,“给‘主子’清道辟路”“为圣天子驱除云尔”。批判。)

(二)思辩讨论

安心为奴的,作者是哀怜;揭竿作乱的,作者又批判。请讨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揭竿作乱的人应该有让天下百姓重新获得做人的权利的胸襟和愿望,而不仅仅是为了黄袍加身。安心为奴就会失去做人的基本尊严。)

①追问:②③④

(,就会不思反抗,从而。先生的思想核心是“立人”,而“立人”的根本在于“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就是人的精神自由。)

(三)愿望憧憬

1.不是牛马不是奴隶,不是不如牛马和略等于牛马的价格,先生希望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有“人”的价格,做回真正的人,而转奴隶为人,我们应该是什么方式?请找出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争)板书

2.现在已经“争”到了吗?现在是哪个时代?

(尚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3.先生理想中的时代是什么时代?

(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第三样时代)

4.谈谈对“第三样时代”的理解。

(走出“一治一乱”的怪圈,从而迈向民主和自由,老百姓成为社会的

主人,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四)鲁迅的迷惘与思考

鲁迅先生对社会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眼光如炬,洞若观火,他觉得这样的社会是必须改变的,对现实的思考让他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他更痛苦的是他不能找到改变这个社会的具体方法,第三样时代是怎样时代?他没说。怎样争?他没说。(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板书划线)在《故乡》里,他希望下一代过着新的生活,“为我们未曾生活过的”,怎样的生活?他没说。他只是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学们,我们能体会这位名满天下的伟人他内心的悲哀吗?他在探索着,他也在激励着我们去探索。

(五)总结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日本作家增田涉这样回忆:“有一天夜里两三点钟的时候,我走过他所在的大楼的下面,只有他的房间还亮着灯,那是青色的灯光。透过台灯的青色灯罩发出的青色的灯,在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象感到鲁迅是在月光里……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

17灯下漫笔 篇13

李士建

一.导入

谛听鲁迅

大约是因为离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太近的缘故,每当深夜于台灯下打开那一篇篇悲凉苦难的文字时,我的耳边就回响起一个声音:

“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先生故乡的夜虽不似近处的杭州上海那么喧嚣,但也绝非孔乙己时代那样的寂静,然而这声音却突破世纪之交的汹汹嘈切和层层迷障,如黄钟大百般从历史隧道的另一端传来。我不由得合上书,来到庭院里。夜幕深沉,天空是那种淤血胀肿的青紫色,偶见几颗晦黯而飘忽的星在闪耀。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咬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懦,狐狸的狡猾。”

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百年,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第一个现代“狂人”的这句梦呓蓦然间在我的耳畔回响起来。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呢?低沉?喑哑?激愤?悲切?抑或是沉痛的叹告苍凉的呐喊?有一次我陪同北方来的一位女教授参观先生纪念馆、故居和三味书屋,结束后她忽然站在先生像前闭目凝神,一动不动,惹得旁边的游人都看她。我也请不透她在想什么,直到数日后离开绍兴时,她才对我说,那天她听见了鲁迅先生的声音。

我将她的话理解为一位热爱先生作品崇敬先生人格的学者的心灵感应。

孰料过了不久,我又陪同西北来的一位作家参观先生纪念馆,他第一个问题就是,先生生前说话的语调是怎样的?有没有他的录音?

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照相技术已较普遍,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不少先生各个侧面的容貌,而录音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才刚刚出现。先生那些精彩的演讲,深刻的议论,谈谐的谈笑,都只能永久留存于无法倒转的时光的录音带中。但我相信,任何一个真正走近鲁迅并真正用人类良心去体会他的人,都会从先生的文字中听到他的声音。“还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兜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这体温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写文字时,还常使我怕毒害了这类的青年,迟疑不敢下笔。”读着这样的文字,不仅耳边会响起先生那语重心长的声音,手指还会感觉到书页如脉搏般在律动,如心窝般在发热,这分明是先生在面对面地跟你交谈啊。

夜愈来愈静,周围楼房窗户里的灯光都渐次熄灭了,远处,会稽山在深蓝的天幕下蜿蜒着黛色的剪影,隐隐听得见由鉴湖而来的环城河上夜航船的低鸣声。我知道先生对夜是有一种特殊的感受的,在他的全部杂文、散文和小说中,写到夜的有上百处之多。“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已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我不知道那将先生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还为承袭了外国传教士观点的浅薄之辈,和认为先生没有写出一部大部头小说因而就不够伟大的无聊之徒这会儿在干什么,是不是正“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在打造新的贬损先生的冷箭,但在这先生故乡的静静的夜晚,我感觉到的的确是一种可以使生命升华的诗意的“温暖,安心”,这是因为,在这里能亲耳谛听到先生的声音,触摸到先生脉搏的跳动。

只要精神在,声音就不会消失。

当然,只要夜晚在。赵家的狗,或者还有什么张家王家冯家李家的狗,也就还会咬起来。

二.文体简介

灯下漫笔》的“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漫笔”,也就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笔墨趣味。鲁迅先生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能够从所接触到的纷繁的事物中,发现(区别出)具有广阔思想内涵、可供开发的人与事,以此作为他的杂文的材料,然后将其置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更大时空下进行剖析与开掘。

本文写作于1925年。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变乱纷呈,异常黑暗。对中国历史有着深刻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本质看得十分清楚的鲁迅先生,思考着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925年春末夏初的某一天,面对窗外沉沉黑夜,他就着昏暗的灯光写了这篇文章。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女作家萧红有过这样的回忆:“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鲁迅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那一时刻,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

三.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在当时的现实意义,识记有关字词,识记有关文学、文史知识。

2.理清文章总体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鲁迅先生关心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4.依据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品味作者以情人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四.初读课文

1.辨清字音:

累坠li嗜好sh兑现du钞票cho折价zh钦定qn编纂zbn数shu见不鲜xin

2.弄清词义:

执迷:对某人或某事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

厘定:整理制定。

发祥:最初产生、发生。

先儒:先前的文人。

降格以求:降低标准来寻求办法。

皇恩浩荡:皇帝的恩德广大无边。

一治一乱;一个时期太平,一个时期混乱。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

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蒸蒸日上:蒸蒸,上升和兴盛的样子。比喻事情蓬勃发展,日日都有进步。

朝三暮四:原来比喻用诈术欺骗人。后来用以比喻变化多端,捉摸不定。

3.辨明近义

①执迷执著

同:它们的都有坚持的意思,都既可以做不及物动词,又可做形容词。

异:“执迷”指因对某人或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例如:犯了错误如果还执迷不悟,那是很危险的。“执著”,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泛指固执或拘泥,属褒义词。例如: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②嗜好爱好

同:它们都有喜好之意。

异;“嗜好”强调因特殊原因而喜欢的情绪,多用于指不良习惯。例如:他这人对抽烟有特别的嗜好。“爱护”强调对事物的爱意。例如:有人爱花,有人爱草,各自的爱好不同是允许的。

③羡慕艳慕

同:它们都是动词。都有见到别人的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自己也想具有的意思。

异:“羡慕”强调看到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含有喜爱的意味。口语。书面语中都用。例如: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艳慕”强调羡慕并比之更甚,含有希望自己也有的东西很美好的意味。是文言词语,书面语色彩比较浓厚。例如: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慕,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④价格价钱

同:它们都是名词,指出售商品时,卖方向买方所索要的钱数。

异:“价格”含有一定的高低水平或尺度的意味。适用于正式场合。是经济学的术语而又另有专门的意义。例如:厂方有权决定产品的出厂价格。“价钱”强调某种数量的货币。多用于口语,可直接受形容词“好”、“大”等修饰。例如:这批货物可一定要卖个好价钱。

五.整体把握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在主要内容(课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1-5节)叙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发现我们民族“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高兴”。

第二部分(6-11节)回溯历史,分析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14节)分析目前的社会状况,对青年提出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时代的希望和要求。

理由:由对现实的抨击,转到对封建社会历史的批判,再回到现实,提出使命。(不拘于此,自圆其说即可。)

2.概括作者的观点(主题思想)

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青年人应该看透历史和现实,不应再学什么“固有文明”,而应改变民众做奴隶的历史和现状,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时代。

六.研讨学习

1.文章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发出的重大问题?

作者首先叙述了自己(以及普通老百性)所亲历的一件日常小事,如何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元换成钞票(第一段),又如何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成银元而不得(第二段),听说暗中有了行情又如何赶去兑现,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第三段)。正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成为鲁迅思考的起点,成为他的思想探索的起点;最平凡的、最普通的,也是最深刻的。

2.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心情起了哪些变化,由此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注意课文中的关键调,开始换钞票时的“乐意”(第一段),停止兑现时的“不甘心”(第二段)与“恐慌”(第三段)。还有一个细节也颇发人深省:第一、三、四段都写到“银元装在怀中”,感觉却大不一样,开始只觉得“沉重累坠”,几乎失去,又终于得到(尽管打了折扣用就“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由此得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3.鲁迅先生把中国历史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第六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把“牛马”的命运当作“太平盛世”未“恭颂”;而封建阶级的史学家也粉饰太平,说什么“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真的很好吗?在第七、八、九段里,作者列举大量事实,尖锐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人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皇恩浩荡”、“天下太平”的时候也是有的,那不过是来了一个“较强”或“聪明”或“狡猾”的“新主子”或‘听族的人物”,制定了“奴隶规则”,把百姓引上了“奴隶的轨道”罢了。第十、十一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地指出,“先德”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4.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极容易“说明中国的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成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欢喜”了。

5.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注释:关于元朝的打死别人奴隶赔一头牛的定律,《蒙古史》二卷第二章中引元太宗窝阔台的话说:“成吉思汗法令,杀一回教徒者罚黄金四十巴里失,而杀一汉人者其偿价仅与一驴相等。”(据冯承钧译文)当时汉人的地位与奴隶相等。

(l)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当时怎样的落后心态?——容易满足的心态。

(2)这段话中可透视到造成这种落后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专制暴力

(3)从这段话的精神出发,可以把中国历史概括为怎样两个时代?——一是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人民还不及牛马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人民略等于牛马的时代)。

总结概括:作者这段话是通过打比方,愤怒抨击封建暴政,暴露国民的奴性人格,讽刺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就是一个百姓“略等于牛马”的时代,至多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关键词语是“羡慕”、“叹息”、“心悦诚服”和“恭颂”。

(4)“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已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5)“‘人’的价格”的内涵是指老西姓不受强盗官兵的愚弄,不再沦为牛马,甚至不再是奴隶,而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充分享受做人的资格,获得做人的尊严,实现当家作主的梦想。

6.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干,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老百姓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批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关键词语是“中立”、“属于”、“杀掠”、“希望”和“决定”。

(1)有关黄巢的记载:

879年5月,黄巢暴怒之下攻占并洗劫了广州,使这一大港口变成了废墟。有的材料估计死者高达12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来自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地区的外国商人,而当时广州全部人口才20万。

黄巢政权是非常暴虐的。882年春天,有人在尚节省大门上题了一首诗,嘲笑这个政权。尚让(黄巢手下大臣——编者注)大发雷霆,杀死了该省任职的官员们,并挖出眼睛,倒挂尸体;他还将把守大门的卫兵处死,杀死京师每一个能做诗的人;将其他识字的人罚做仆役,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三千余人被杀。

(摘自《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有关张献忠的记载。

壬子,献忠复陷六安,将州民尽断一臂,男左女右。

十六年(癸未,1643年)正月辛酉,张献忠以二百人夜袭,陷新州。明日,令荐绅、孝廉、文学各冠带自东门入,西门出,尽斩之,遂屠蓟州。留妇女毁城,稍不力,即被杀。

(张献忠攻武昌)……屠戮士民数万,投尸于江。尚余数万人,纵之出城,以铁骑围而蹙之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儿不可食。其遗民数万,多刖断手足,凿毁目鼻,无一全形者。

(张献忠攻陷岳州后)尽杀所掠妇女,投尸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昼。

八月,张献忠尽陷成都,蜀王阖官被难,巡抚龙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献忠大索全蜀绅士至成都,皆杀之。既面悬榜试士,诸生远近争赴。献忠以兵围之,击杀数千人,咸挟笔握策以死,蜀中士类俱尽。复大杀蜀民,全蜀数千里萧条无人迹。

(3)奴隶规则

“奴隶规则”是指“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总之,是“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一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并且.“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不受“意外的灾殃”。

7.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进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揭露当时的现实,仍是强盗官兵交互为祸的时代,老百姓仍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境地。关键词语是“莫名其妙”、“迁”、“避”和比较的“‘稳”’。

8.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德”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做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来看,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1)学者们所说的“发祥”“发达”“中兴”时代,在鲁迅看来,实质是什么时代?——是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2)“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在鲁迅看来不过是怎样两个时代?——所谓“治”世,实质上就是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所谓“治”世实质上就是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3)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希望中国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即不是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也不是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他希望创造一个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第三样时代”。

(4)这里所说的“主子”清道辟路的“做乱人物”指的是哪类人物?——指造反、起义的农民。

9.鲁迅先生为什么又提出“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第三样时代”是指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总之,“第三样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鲁迅先生认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巨人们丝毫没有彻底“走出奴隶时代”的要求与愿望。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不满”于现状,但无论是知识分子(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还是普通百姓,所走的路却或是“复古”,或是“避难”,其实质都是在“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国民,鲁迅先生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凉。最后终于发出震天一吼——“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10.文中的谈论对象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渗透着哪几种情感?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中国人(百姓),统治者(一种暴力),中国社会(时代)。文中至少渗透四种情感:①对封建专制和封建暴君的愤想抨击之情;②对中国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③对“神往于三百年太平盛世”思想的讽刺批评之情;④对“创造谋三样时代’”鼓舞、希望之情。

11.作者把中国百姓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处境概括为哪两个时代?作出这种论断的依据是什么?

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论断依据:①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在“乱”世,连奴隶(牛马)也做不成,所以情愿做“治世”的奴隶(牛马)。②百姓渴望有人定出奴隶的规则,过“治世”正常的奴隶生活,一旦有人出来定规则,便“万姓胪欢”了。③中国历史总陷入“一治”(暂时做稳了奴隶)“一乱”(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循环怪圈之中。

本文由日常生活小事引出谈论的话题——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然后由己推入(“中国人”),由个人经历推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深刻剖析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不过是广大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两种时代的循环更替,是人压迫人,人剥削人,人吃人的历史,从而给“中国固有的文明”论者以强烈的反击,起到了及时擦亮人民眼睛的战斗作用。文章末尾,作者热烈召唤“现在的青年”立即行动起来。

总之,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于一炉,使情感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七.总结

鲁迅在以后又写成了《灯下漫笔》,沉痛地描绘出中国封建社会暗无天日的情景。鲁迅指出“中国的百姓”在历史上的地位,“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子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这样的一种奴隶生活简直“还不及牛马”,因此“人们羡慕牛马”。鲁迅又进一步揭露了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里,封建等级制度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精神枷锁。鲁迅指出在这一个“吃人”的社会里,“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的各种等级,“一级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控诉和鞭挞。在这种封建等级制度底下,人民群众从肉体到精神,都受尽了折磨和踩响,一点儿也“动弹”不得,人们的生命就这样枯萎和干涸下去,直到通向各自的坟墓,“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就会受到最严厉的制裁。鲁迅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中国封建制度下的阶级关系,控诉了这种“吃人”的封建等级制度。。

鲁迅先生的杂文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具有极强的个性色彩,对待文化遗产问题,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主张,但从本文来看,鲁迅先生无疑是主张全盘抛弃历史的,这个看似偏激的观点,其实反映了鲁迅先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以及改革中国社会的强烈愿望和急迫心情

今天我们正在追求中华民族复兴,这不是因袭,而是一种超越。有一首歌叫《走进新时代》,它表达了中国人的理想。实现现代化最主要的是人的现代化,引进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求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如没有现代们思想的人去把握,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甚至失败。历史上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当今世界上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复兴运动或收效甚微,或宣告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国民素质问题。现在我国的国民素质较之鲁迅时代不可同日共语。“完完全全顺从的奴隶”和“完完全全的叛逆”恐怕是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从而不顺”和“顺而不从”两大类型的人支配社会生活。一个国家,一个团体要建立健全的社会秩序,需要国民具备“从而不顺”性的素质,“从”就是识大局顾大体;“不顺”就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能挺身而出批制歪风邪气,社会才能有序健康发展。可是现实情况是不少人在内心痛恨腐败,骂官员、骂政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为腐败分子开绿灯,甚至巴结腐败分子,参与腐败活动。造成公共话语与私人话语分离,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脱节,台上一套,台下又是一套,当面是一套,背后又是一套,相互蒙骗。造成社会信誉危机,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这种具有普遍性的“从而不顺”现象是否反映出了国民素质的缺限。看来真正进入新则代,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你们是新生代,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如何走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历史怪圈,养成一代人浩然伟岸的新型人格,是一个相当复杂购问题,请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1.在经济方面如何由传统的“重义经利”、“安贫乐道”等级特权等价值观念向又利统义,进取竞争,公正规范的价值观念转化

2,在政治方面如何由传统的唯政治化、唯上、依附的价值观念向务实、独立自主、民主法治等新形价值观念转化?

3.在文化方面如何由传统的狭隘封闭、群体至上、压抑自我、大一统等传统的价值观念向多维视野碑体与个体和谐,开放开朗、多文化的现代化价值观念转化。

现实(引子)历史(观点)现实(号召)

事(兑钞)--想(变奴隶)==现象(治乱)--本质(做不成奴隶、做稳了奴隶)==不满--创造(第三样时代)

原因(由小及大)批专制,揭奴性(情理交融)出路(画龙点睛)作者邮箱:

17灯下漫笔 篇14

教学目标: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⒉学习本文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教学时数:2第一教时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明确观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⒈介绍写作背景⒉解析文题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他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那一时刻,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墨、心绪、思维,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作者独具“夜眼”,对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三、整体感知⒈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批判的锋芒指向哪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明确:①批判的锋芒指向: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②作者观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⒉明确思路现实(1~5)-→历史(6~11)-→现实(12~14)∣ ∣ ∣↓ ↓ ↓引子 --→ 观点 --→ 号召四、小结本课内容第二教时明确目标:⒈理解作者的历史观⒉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教学过程:一、分析“引子”(1~5)⒈课文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课文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的?明确:钞票贬值⒉在叙述“钞票贬值”事件过程中,作者着意突出了“人”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明确:开始兑换--乐意 ↓停止兑现--不甘心 -→奴性心态 ↓折换现银--非常高兴⒊作者由“钞票贬值”联想到了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②两者心理相似: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更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鲁迅从中看到了隐藏在百姓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⒋作者为什么说“极容易变成奴隶”?为什么成为奴隶还“万分喜欢”?明确:“极容易”说明中国的“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成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欢喜”了。⒌归纳本部分写作特色。明确:直写其事,以小见大⒍小结二、分析“观点”㈠析“中国历史”⒈本文批判的锋芒直指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鲁迅一针见血的揭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和阶级对立的历史真相,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思考:这两个时代分别有什么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这两个时代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明确: 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即“乱世”--兵荒马乱 ,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百姓是牛马甚而不及牛马。 ②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即“治世”--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颂圣,意志却被主子宰割。百姓是奴隶,是人而非人。 ③共同本质:百姓始终是奴隶(牛马) 【第七段】 ④划分标准:按“人”的价格的贬值程度来划分。“‘人’的价格”指做人的资格,做人的尊严。2. 文章举出了哪些时代例子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充? 明确: 课文中:五胡乱华、黄巢时(唐末)、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时(明末) 课文外:春秋战国、秦末、汉末、安史之乱、清末、民国 ㈡析“国民性”⒈“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元•张养浩写的一首词,它揭露了无论王朝兴衰如何更替,身受战乱之苦的始终是老百姓。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祈求呢?请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明确:①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人们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第5段)②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牛马,…(第7段)③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第8段)④“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第9段)⑤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了。(第9段)⒉你是怎样看待百姓的这些祈求的?造成这种奴性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明确:容易满足,麻木不仁,缺少反抗——专制暴力⒊中国的老百姓,几千年来饱受重压和杀戮,从来没有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对此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哀其不幸”--同情、怜悯百姓的不幸遭遇“怒其不争”--讽刺、批判百姓的国民劣根性⒋小结三、析“现实”⒈在对中国历史和国民性作了深入剖析之后,作者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当时现实,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老百姓的命运怎样?明确:①强盗官兵交互为祸--仍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②“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避入教堂”,丝毫没有彻底“走出奴隶时代”的愿望。⒉面对这样的国民,鲁迅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凉。最后终于发出震天一吼——“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你认为“第三样时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怎样才能创造“第三样”时代?明确:“第三样时代”是一个民主自由的时代,是老百姓真正“做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⒊小结四、归纳艺术特色明确:披情入理,情理交融五、全文总结风雨如磐,暗夜沉沉,在浓黑的夜幕中,鲁迅奋笔疾书,在“先儒”“爱排场的学者”歪歪斜斜的字里行间,方方正正的写下了中国历史两个时代的独特论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黑暗中鲁迅那如炬的目光,那双犀利的眼睛里不仅有愤怒的火焰,更有晶莹的泪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鲁迅那关注苍生的心仿佛依然跳动在耳旁,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顾城的诗用来形容鲁迅恐怕是最合适不过的吧!

17灯下漫笔 篇15

高二1&3班语文课教师:田克君

A.课时安排:2001年11月26日共1课时。No.68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本文丰富的思想。

2.思想教育目标:理解文章的内在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境界。

C.教学重点:散文的欣赏。

D.教学难点:作者独特的表达;提高赏析能力,了解多流派的散文风格特点。

E.教学方法:阅读课。

F.教具使用:相关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口试)

二、说理性、哲理性散文概说

散文,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文学体裁,自有其“永生”的诀窍,读散文而不解其奥妙,事倍功半,尽事无功则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一)散文的特点

散文,尤其是现代散文,始终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既有鲜明的思想性,又有生动的形象性,一方面“是匕首,是投枪”,一方面又“能给人愉快和休息”。它总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为人熟悉、抑或陌生的角度,鲜明、抑或含蕴地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散文的选材非常广泛,可以是国际大事,更可是生活琐事,但无论为何,都会,也都应显现出其勃勃的生命力。

散文的写法,可谓不拘一格,异常灵活,篇幅可长可短;长则宏篇巨制,短则尺寸天地;长则例、论丰富思想深邃,短也滴水见海,微言大义。表达方式亦多种多样,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写景,融合交错;依乎自然,依乎个性。叙事或海阔天空,或一字升金;抒情或含而不露,或直抒胸臆;议论或引经据典,或针砭时弊;写景或名山大川,或街景人家。似乎散文无可不用,无可不写,却又无不关情。

情感充沛,情真意切怕是散文最大的特点了。散文贵在真情实感,舍此,无异于枯骨华装,金玉败絮,不可能有鲜活的生命,更不可能打动读者。鲁迅的《藤野先生》、朱自清的《背影》皆以情感人,就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狄更斯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都洋溢着作者浓郁的情思,以之唤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散文情感的表达可以直抒胸臆,可以曲折含蓄,或强烈,或平和,或浓郁,或淡泊。总之是为情造文,以情感的自然流淌为标志的散文是佳作。课本中所选大同此类。

文笔优美当是散文的突出特点。“五四”时期,散文又称为“美文”,从某一侧面就表现散文对语言文字的要求很高,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散文的语言运用尽管因其内容不同,可以千变万化,但一定要畅达,如行云流水,行其所当行,止其不可不止;一定要生动,务去一切陈辞滥调,要有文采,给读者具体的形象的感染;一定要有音乐美,语句要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要话从已出,带着自然的音韵节奏。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不同的功用,大体上可以从叙事性、抒情性和议论性这三种角度来对它进行区分。

在大多数散文中,自然都会具有叙事、抒情和议论三种因素,它们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不过也总会有所侧重。侧重于议论的,即现代文学史上所谓的“杂文”;叙事和抒情并重的,也就是“小品”,亦有称为“散文”的,即狭义散文;至于侧重于抒情的散文,因其基本上省略了叙事因素,自然就写得十分简洁精炼,颇具诗意,就可称为“散文诗”了;而侧重于叙事的,则是三十年代之后在中国才勃兴的“报告文学”。

三、导入

鉴赏要点:1、情理交融的散文美

2、选材、结构的自然美

1.背景简介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的鲁迅还不是共产主义者,其思想表现中启蒙主义的色彩尚存,但从其这一时期的创作,尤其是杂文写作来看,已经开始带上了强烈的战斗性,马克思的思想已引起他的深刻思考。这一方面源于世界革命风潮的涌动,更重要的是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这使鲁迅等先醒者自发到自党,激情到理智地在探求中国的出路。而探求出路当以反思过去为开始,等应运而生。

作业:熟读全文,完成3+X课前40分。

17灯下漫笔 篇16

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对人对事件内心反应的关注,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思路和结构来体会鲁迅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现象、社会现实和国民灵魂的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拜读过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认识了《故乡》里木偶人般的中年闰土,结识了《藤野先生》里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来上课的藤野严九郎,也曾为《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的倒掉而拍手称快。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鲁迅,再一次捧读他的文章-------教师板书:灯下漫笔

二、解题

投影:“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萧红)

投影:鲁迅先生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夜中观察,夜中思考,夜中漫笔)

投影:“漫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漫笔”,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一篇随笔。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的什么呢?鲁迅用他那双“看夜”的眼睛,看到了生活(历史)深处的什么?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三)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

2.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作者如何一步步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结论的?

4.鲁迅为什么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四)明确

1.集体诵读课文,重点听个别字读音是否准确。

2.找三个学生读课文。集体再次诵读全文。

3.找三个学生分别阐述全文结构划分及每部分的思路和层次。

(说明:此处见解与教参有异,仅供教师参考。如学生有自已的理解,应给予充分肯定)

第一部分(1~4):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

(提示: 抓住事件和事件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第5段: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中国人易于满足的奴化状态(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以及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根源(一种暴力)。

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历来所闹得就不过是这小玩艺——“将人不当人 ”)

(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乞求?请用课文第7~9段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第7段: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第8段: 百姓就希望来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以走上奴隶的轨道。

第9段: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

7~9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尖锐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第10~11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二部分(5~11)考察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一治一乱)的结论。

第三部分(12~14)号召青年创造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实是讽刺当时现实,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号召青年创造出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怪圈,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

(板书顺序和学生讨论同步,引导学生明确,教师最后联系解题写“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四、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刻思想内容。

思考课后习题第二、三。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抓文中凝炼形象而富有力度的语句仔细揣摩,把握感情基调,领会文章情理交融的语言特色,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主旨。

二、培养学生提炼语句,鉴赏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揣摩下面含义丰富的语句,特别是要注意画线词语的理解。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提示:“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作是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高兴”了。

2.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提示:“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3.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提示:这段话通过打比方,愤怒地抨击了封建暴政,暴露了国民的奴性人格,讽刺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就是一个百姓“略等于牛马”的时代,至多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4.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

提示:“‘人’的价格”内涵是指老百姓不受强盗官兵的愚弄,不再沦为牛马,甚至不再是奴隶,而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充分享受做人的资格,获得做人的尊严,实现当家作主的梦想。

5.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提示:这段话揭示了老百姓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和奴性性格,批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

6.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提示:“奴隶规则”是指“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总之,是“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了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并且“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之外”,不受“意外的灾殃”。

7.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提示:这段话揭示了当时的现实,仍是强盗官兵交互为祸的时代,老百姓仍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境地。

二、总结

本文情感基调:对老百姓的深深同情;对封建历史的愤怒批判;对现实复古主义者的无情抨击;对青年的热切呼唤;对中国未来社会充满必胜的信心。为了充分表现这丰富的情感内涵,作者使用了个性化的语言,这主要表现在:1.形象性,用极为形象的语言进行高度哲理化的议论;2.概括性,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高度浓缩;3.准确性,用词准确形象,入木三分。再加上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和幽默、讽刺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情理交融,富有力度。

教学设计示例二

黄卓然

教学目的

1、 领会文章的深刻思想

2、 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

3、 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

重点和难点

1.“人”的价格(即真正意义上的“人”)

2.人的三个等级:

奴隶(牛马)

下于奴隶(不及牛马)的东西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言:从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再到鲁迅照片的赏析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二) 质疑释疑:

1. “第一、二样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它们有什么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

明确:

第一样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即乱世,兵荒马乱 ,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

第二样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即治世,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意志却被主子宰割。)

共同本质:始终是奴隶(牛马)。

2.文章举出了哪些时代例子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充?

明确:

课文中:五胡十六国、黄巢时(唐末)、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时(明末)

课文外:春秋战国、秦末、汉末、安史之乱、清末、民国

3.你理解“第三样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明确:

“第三样时代”即: 中国百姓有“人”的价格的时代,把“人”当“人”的时代,百姓活着真正体现了“人”的价值的时代。换言之,民主、自由的新时代。

4.作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你是如何理解“人”的价格的?

明确:

“人”的价格:即“人”的价值,“人”之所以称为“人”的本质,有“人” 的尊严,“人”的权利,能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

5.文章论述了这样一个深刻而重大的问题,是通过一件什么事引出来的?这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明确:

通过一件日常生活小事(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引出来的。

“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与“人变成了奴隶贱了身反而万分喜欢”有其内在的相似处: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

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最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

第二课时

一、目标: 杂文的写法与练习

二、步骤:

(一)杂文的写法:

通过典故、趣闻、寓言、传说引申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说古道今,就实避虚,联系现实,针砭时弊。

如何通过鲁迅所提供的这个“钞票换银元”的故事,提炼出自己的思想?

(讨论,提问)

(二)关于鲁迅思想核心的探讨

鲁迅原名——树人

鲁迅思想核心——立人

“树”和“立”是同一意思,都是使动用法,即“使人树”、“使人立”。“人”即“国民”,在鲁迅看来,中国国民从来就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无论是阿Q、孔乙己,还是祥林嫂、闰土。鲁迅一生追求目标,就是改造国民的“灵魂”,使之“立”起来。

(三)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比较分析《记念刘和珍君》所蕴涵的感情

附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附2:几个相关概念

人文主义:肯定人是世界中心,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

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具体为:自由、平等、博爱。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忧愤深广的杂文。鲁迅以深邃的目光,穿透几千年中国的历史风云,凝结成一个痛苦的结论:中国人的历史不过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怪圈中恶性循环,中国人从来就没有走出过这个怪圈,中国百姓从来就没有做过一回真正意义上的“人”,顶多不过是奴隶(或叫“牛马”)。文章最后,寄深切希望于青年改变这一悲哀的现实,创造一个全新的民主社会。学习这篇文章一定要让学生领会这一精神实质。鲁迅的思想是如此深邃,鲁迅的文字是如此含蓄,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教师的适时点拨。

探究活动

《灯下漫笔》

1.鲁迅先生虽然把中国的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其实在历史上还有许多不属于这两个时代的人和事,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或课外知识加以总结归纳。

探究:鲁迅先生处于特殊的年代,他是为了特殊的需要而对中国的历史加以概括的。在中国的历史上还存在着许多为改变这两个时代而创建新的“第三样时代”(这可能不同于文中的“第三样时代”)的实践者和空头理论者。我们姑且不论他们的初衷或最终目的,但他们的行动和言论确实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希望。

参读书目:

(1)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

(2)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3)吴中杰《鲁迅杂文吴中杰评点》,复旦大学出版社。

(4)朱晓进《鲁迅文学观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5)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

2.中国农民的现状与前景调查

探究:

(1)深入广大农村作调查研究,特别重视对那些整天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环境下,没有第二条收入渠道的农民的情况调查。

(2)收集资料做纵向的比较。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民的收入同干部、工人、知识分子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比例相比较,就会发现令我们潸然泪下的故事和事实。

参读书目:(同“1”)

3.在这篇杂文中,作家不仅深入剖析了中国历史的特点,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具有劣根性的国民,批判了他们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这种视角可以说贯穿了鲁迅先生文学创作的始终。结合鲁迅文学创作的其他形式,如散文、小说等来谈谈这一视角的体现,并比较不同文体的表现角度和方法。

探究:选取课文中鲁迅先生的小说,加以分析总结;有可能的话尽量多读一些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或杂文。

如:阅读《语文读本》第51篇《春末闲谈》,与《灯下漫笔》进行比较。

参读书目: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