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长亭送别》之四美(推荐12篇)

2023-04-19 09:52: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长亭送别》之四美(推荐12篇)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1

一、故事之美

身为名门闺秀的莺莺和琴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权势为条件的传统择偶标准的违逆。

《长亭送别》一折表现的则是崔张爱情取得初步胜利后的又一次曲折——张生去赶考,莺莺来送别,两人被迫分离。整折戏虽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却有撼人的艺术魅力。这魅力主要来自作者精心安排的19支曲词。

这些曲词对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的莺莺的心灵作了细腻的刻画,多层次地展示了莺莺“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既有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张生的百般依恋,又有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万般痛苦;既有对“拆鸳鸯在两下里”的科举功名的深深怨恨,也有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之后“停妻再娶妻”行为的不尽忧虑。这一复杂的心理内涵体现了莺莺纯净的灵魂美,也突出了她叛逆的性格。

二、人物之美

1.莺莺的深情之美。

莺莺对“白衣秀士”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她所追求的爱情已经不再停留于“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上了,更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她对礼教的背叛是彻底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有过矜持,有过顾虑,有过矛盾和思想斗争,但这不仅没有削弱她形象的光辉,反而在其形象上增添了端庄深沉的色彩,使这个叛逆者的形象更为真实动人。这一切在由她主唱的《长亭送别》一折中得到集中表现。

在她看来,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她只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反复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汲汲于功名富贵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她对未来也有深深的忧虑。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就是她的离愁别绪也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礼教的思想光辉,她的叛逆是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仅仅是儿女情长。

2.张生的钟情之美。

张生虽然有时也有软弱的一面,但对爱情却是执著专一的。他毫不顾虑自己的“白衣”地位,大胆追求自己钟爱的女人;他为莺莺而“滞留浦东”,不去赶考,忘了功名也忘了食寝,甚至身染沉疴;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长亭分别之际,他“蹙愁眉”“长吁气”“阁泪汪汪不敢垂”,根本不愿意离去,但为了婚姻,只得忍痛“伯劳东去燕西飞”,就是后来得中功名之后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真可谓是钟情至诚之士。

3.红娘的热情之美。

身为婢女的红娘面对老夫人的汹汹气势,她从容镇静,机敏地为二人辩理,指出她们的结合完全是由赖婚引起,是“一双心意两相投”。接着条分缕析,历数老夫人的过错,迫使她答应两人的婚事。红娘对老夫人的审问和指责,集中体现了正义对虚伪、爱情对礼教的胜利。

三、情境之美

1.借途中之景传感伤之情。

莺莺乘车去长亭,她的离情就寄寓在一路上的景色之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前4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令特征的景物,点染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之情。后两句写离人之情,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人了凝重的离愁,蒙上了一层沉郁忧伤的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此曲不愧为千古绝唱。

2.借席上之境传愁苦之情。

“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杯盘酒菜都能传情。但最使莺莺关情的当然还是张生,“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席上多人之境毕竟不同于西厢两人天地,张生再难受也要矜持。此时他的委曲难言之情只有莺莺偷偷看在眼中。两人这种细腻隐微无奈的情绪正与离筵特定之境吻合。

3.借席后之境传叮嘱之情。

席终人散,只剩下两人与红娘。莺莺这才可以向张生倾诉衷情。“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尽管肝肠寸断,还不忘千叮咛万嘱咐,体贴入微的话语传递出缠绵深情,温柔贤慧。“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莺莺终于把藏在心底最重要的话说出来了,虽然突兀,分量却极重,一往深情中也可窥见莺莺内心巨大的心理压力。有此无外人之境,才有此自然直露的表白。

4.借别后之景传惆怅之情。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萧瑟黄昏图。张生远去,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烘托出莺莺内心的凄凉和痛不欲生的悲哀。此时此地,以景衬情、化情入景,生动地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四、曲词之美

王实甫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民间鲜活的口语,创造了色彩斑斓的元曲词汇。

其中许多曲词既有唐诗宋词的意境,又有元人小令的风格,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如:“碧云天”句、“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两意稠陌回,落日山横翠”、“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等,像这样华丽秀美的语句,人们耳熟能详。

王实甫尤其善于运用修辞来形象地表现人物心理。如“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了离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再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化用了柳永《诉衷情近》中的“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王实甫注重文采,也擅长本色,如“马儿迎迎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等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朴素自然,雅俗共赏。本色同文采奇妙的结合,便形成了既典雅又质朴、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的语言特色。此特色正是形成全剧“花间美人”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总之,《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浓郁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处处给人以深沉的美感,将永远散发迷人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安徽肥东县长临河中学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2

【知识指要】1.字词正音: 筵(yán)席 余荫(yìn) 蹙(cù)愁眉 经忏(chàn) 杯盘狼藉(jí) 保揣(chǎi)身体 憔悴(qiáocuì) 暮霭(ǎi) 胸臆(xiōngyì) 2.字形比较: 倩疏林 萋迷 今宵 婧才 凄凉 云霄 靓丽 挣揣 罗帏 靖边 惴栗 思维 菁华 遮蔽 维护 腈纶 敝衣 狼藉 眼睛 舞弊 书籍 3.词语补注: ① 筵席:宴饮的酒席。 ② 蹙愁眉:皱着眉头。蹙:皱、收缩。 ③ 杯盘狼藉:指饮宴后乱七八糟的样子。藉:践踏,凌辱。 ④ 金榜:古代科举殿试录取时,发榜公布的文告。 ⑤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容不好看,精神不振。 ⑥ 胸臆:文中指胸膛,亦可指心里的话或想法。 1.资料检索: ①王实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 、大德年间。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当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编撰杂剧 13 种 ,只有代表作《西厢记》与《丽春堂》传世,《 贩茶船 》、《 芙蓉亭 》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②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腊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课文导学】1.学习重点: 充分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端正好]一曲,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这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尤为突出。 2.结构层次: 《长亭送别》一折戏因系老夫人以“相国门第不招白衣女婿”为由,硬逼张生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才得与莺莺完婚之故,恩爱情人的分手才显得特别缠绵感人。戏由三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一、赴亭惜别;二、把酒饯别;三、残照离别。三个场面,共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了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结构如图: 一. “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底色和基调; ①“西风黄叶”“意痴心醉”---各自暗相思 二. ②“合欢未已”“眼底空留”---重情轻名利 ③“两意徘徊”“泪眼愁眉”---意恐迟迟归 三. “夕阳古道”“烦恼填胸”---怎一个愁字了得 3.写作特点: ①.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②.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作者善于把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 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作品融入了不少古代诗词的语句,其特有的语义、情味和表达效果与剧中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例如, [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语句,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耍孩儿]中“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词中“未饮心如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作品还融入了大量运用民间口语,吸收了不少的方言词和俗语,而且善于将民间口语加工为富于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滚绣球]一曲的语汇、语句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又富于文采。 4.难点点拨: ·如何理解《西厢记》的曲文之美?一曰意美。从戏剧内容看,意美就是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性格。意美也可以延伸为意态美,意美还可以拓展为意境之美,“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等句表面上写倚楼观景,实际上大有深意。二曰形美。形与意实为表里,相互依存。从戏剧形式看,曲文中方块字的排列,组合有其独特的魅力,对称的是整齐的美,不对称的是参差的美。不要把排比、对仗、骈四俪六之类看成纯粹形式主义的劳什子,那是汉字独具的建筑美。又因为舞台上的曲文有赖于听觉的鉴赏,所以形美更包括声韵格律的音乐美。古典曲文十分讲究句式、节奏、平仄、四声、押韵、衬字等等。“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等句形声兼备,谓为形美。三曰神美。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使曲文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那是曲文的最高品位。神美的神,可释为神韵。神美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古往今来词家甚少得之。“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传说王实甫写至此处呕血而亡。事涉无稽,但这支曲子的神韵确实如风如水,可以感知、认同。 ··如何理解莺莺这一人物形象?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同步导练】·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曲词,完成7-10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 [四煞] 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7.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答案:c。“晓来”两句应为“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颜色”“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该句有主观色彩当为“有我之境”。) 8.对[ 耍孩儿] 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琶琵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答案:c。应为借酒饯行非为“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9.下列对[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夕阳”一句,看似乎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答案:d。留恋美景显然不当。) 10.“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此列的一项是: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令》 (答案:d。该句写的是亡国之痛,不是离别之愁。) 16.试以《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一比较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都是写愁高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茭一步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均意境完整。)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3

雷雷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学生活动:请学生简介《西厢记》的故事梗概;谈谈他们心目中的张生、红娘、莺莺。

教师引导:张生和莺莺在经历了佛殿相遇、一见钟情、月下吟诗、互通歌曲,发展到传书递简、跳墙赴约,直至西厢幽会、两情缱绻,最后长亭送别、海誓山盟,他们的爱情最终是花好月圆。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西厢记》,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其中最美的一折——《长亭送别》。

二、1、小组合作:对照注释,浏览课文。不懂的问题互相讨论,向老师提问。

2、小组合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请一位同学介绍节选课文内容大意。教师播放课件,帮助把握内容大意。

四、请几位同学朗读重点曲子:

《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满庭芳》、

《朝天子》、《三煞》、《二煞》、《一煞》

五、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在把握戏剧冲突的基础上,试着理解其主题。

第二课时

一、 快速浏览全文,划分段落结构,并为各部分拟一个角度一致的小标题。(详见课件)

二、这四部分都紧扣一个字来写——“别”,抒发了莺莺的离愁别恨。那么,导致有情人天各一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科举考试。

三、学生活动:依据文本,说说在对待科举考试这件事情上,老夫人、张生、莺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老夫人:“到了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

深入体会“辱没”、“挣揣”等词语的含义。

张生:“小生此一去,白夺一个状元回来。”

在对待这件事情上,此二人的观点是一致的:重视功名利禄。

莺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在科举这件事情上,莺莺的想法是与他们不一致的,她更重视的是爱情。

四、分析其中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包括:人物和人物的冲突;观念和观念的冲突;情感与情感的冲突。

比较起来,哪些冲突更为重要?当然是人物背后的观念与情感的冲突更为重要,而剧作家表现什么样的冲突体现了作家的思想价值取向,体现作品的社会意义。

就本文的戏剧冲突分析,看体现了什么矛盾,作家的思想价值取向是什么,作品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归纳:本文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封建礼教和爱情之间的矛盾。

五、不就是个考试嘛,张生也说了,“白夺一个状元回来”,“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莺莺为什么如此悲伤呢?大家能找出理由吗?

1、多情自古伤离别;

2、平安是福(孙飞虎抢亲风波后,更加珍视平安);

3、中不了状元,老夫人也许会赖婚(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张生也许会不归(金榜无名誓不归)。

4、中了状元,也许会成为高门大户甚至是帝王之家择婿的对象,也许还会有异乡花草的吸引……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多么低下,他们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莺莺担心自己的爱情也是不无道理的。

六、《西厢记》的结局如何?用一句话来概括——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有了不起的思想价值:第一次正面提出婚姻自主的愿望。

七、结语:

虽然《西厢记》的结尾未免落入俗套,但王实甫笔下的张生和崔莺莺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鄙弃名教纲常和功名利禄,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勇敢地爱了起来。这种行为,不知使多少封建卫道士咬牙切齿、胆战心惊,不知使多少在婚姻制度压迫下的青年男女为之击节,为之飞越。即使在今天,《西厢记》仍然让我们心领神会、激动不已,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美好和自由的可贵。

第三课时

一、 导入:

《长亭送别》,有人说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 ,以其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二、认真欣赏文章的语言文字,说说这位“美人”美在什么地方。

1、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2、教师归纳总结:

情景交融美

意境和谐美

人物真情美

语言精湛美

以《端正好》和《一煞》为例,先请学生有感情地美读。

分析:找出文中的意象仔细揣摩,“碧云天”、“黄花地”、“西风”、“北雁”、“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等。这些意象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清秋送别图,奠定了全文淡雅凄凉的意境,与莺莺的离情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整体的和谐情境。(可联系有关的诗句和情境来使学生入境,例如《送别》、《雁南飞》等。)

全文又可分成四幅画面:长亭途中、长亭离筵、曲终人散、张生远去。把莺莺的离愁别绪放在这四幅画面中,作境殊情异的描写,又创造出了局部的情景交融之美。

细节描写烘托出了人物的真情之美。例如:

口里——泥土酒食、玉醅似水

心中——心内成灰、烦恼填胸

眼前——险化作石、泪添河溢

身上——松了金钏、减了玉肌

语言精湛之美。

(1) 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心理。(比喻、夸张、用典、排比、对偶等,结合文本来具体分析)

(2) 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化用古诗词句入文,善于炼字;多用儿化韵,雅俗共赏,朗朗上口。

后人评价关汉卿和王实甫的语言风格时,各用到一个词:本色和文采。

三、布置作业: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作改写,散文和诗歌都可以,要求展现出自己的文采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4

一、基础知识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或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钏(chuàn镯子) 泠泠(1íng清淡) 斜晖(huī日光)b.靥儿(yè古代妇女贴在额两边的花饰) 揾泪(wèn揩拭) 厮守(ī相守)c.谂知(shěn知悉,深知) 一递一声(dì交替,更迭) 蹙眉(cù皱)d.蜗角(wō极小) 玉醅(péi没过滤的酒) 趁程途(chèn赶)2.加黑字的读音和词义都不同的一项是a.①只索昏昏沉沉的睡②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b.①阁泪汪汪②阁不住泪眼愁眉c.①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②顺时自保揣身体 d.①供食太急②将来的酒共食3.给下面三组内容正确配伍①举案齐眉②蜗角虚名,蝇头微利③红泪④司马青衫⑤伯劳东去⑥鱼雁青鸾a.薛灵芸b.比喻离散c。比喻书信消息d.西王母e.白居易f.孟光g.苏轼a.梁鸿b.《满庭芳》c.乐府d.王嘉e.《拾遗记》f.苏轼q.汉武帝h.《琵琶行》①___②___③___④___⑤___⑥___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②蜗角虚名,蝇头微利③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④伯劳东去燕西飞a.夸张用典互文比喻b.比喻拟人比喻互文c.夸张拟人比喻互文d.比喻用典互文比喻二、阅读理解对下面曲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5.[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a.描绘五幅图画,揭示深秋时节特征,渲染萧瑟悲凉的气氛,衬托莺莺的离人伤感之情。b.是什么在一夜之间把这一片树林染红了呢?都是离别之人的伤心泪水!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意境。c.运用对偶、排比、拟人、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心理。d.作者把苏轼词中的“黄叶”改成“黄花”,这就与后面的红叶不重复,满地黄花配上满树的红叶,更能表现秋色的凄凉。6.[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a.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抒情写意,从不同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b.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想使疏林挂住斜阳也是枉然,用客观事物衬托远行人去意已决,难以挽留。c.张生骑马在前,因依恋而慢慢地走;莺莺坐车在后,因难舍而紧紧地跟随。曲词真实、细腻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离别之苦。d.莺莺因将与张生分别而消瘦。虽然高度夸张,却准确地写出了莺莺在感情折磨下身心交瘁的状况。7.[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惶惶的寄。a.以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b.莺莺看见送行的车马,心中非常难过、憋闷,无心梳妆打扮,从今以后只能用昏睡和哭泣来熬度时光。c.叮嘱张生分别后,隔一段时间再寄书信来,不要影响进京应试。d.运用民间口语,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造成音节和韵的回环流转,与莺莺抽泣的声音和心情相合拍。8.[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a.一、二两句用典,极力渲染莺莺内心的悲戚。b.三、四两句作者用夸张修辞手法,使人物情感已呈奔腾向前发展之势,表现了人物极度悲哀之情。c.五、六两句,故作回转——虽然马上就要分别了,姑且喝一杯送行酒吧,在宽慰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之情。d。最后三句,作者纵笔把人物感情推向高潮,使整支曲子散落有致,人物内心活动波澜起伏。9.[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a.这段曲词有景有情,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浑然一体。青山疏林、淡烟浓雾、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了一幅黄昏时候秋天郊外的画面。b.青山疏林、淡烟暮霭,都是莺莺眼里的景物,可以说这些景物是为情而设的,却又是随手拈来,自然贴切,没有一点牵强和雕琢的痕迹。c.“无人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二是指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以景来写心理活动。d.“听马嘶”,听到马叫声,却看不到骑马的丈夫。“无人语”与“听马嘶”两相映照,烘托出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10.选出对《长亭送别》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折戏曲莺莺主唱,通过一系列优美委婉的曲词,突出地描写了主人公内心的苦闷和怨恨,表现对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的不满,对爱情、自由、幸福的热烈追求。b.作者善于描摹景物,在景物的描摹中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c.语言优美精湛,曲词富有文采。文中用典很多,极为恰当,所用典故均能表现主人公内心世界。d.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人物感情,特别是巧用夸张手法。三、教材精彩赏析阅读[滚绣球]这支曲子,思考下面的问题。[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斜晖。马儿违迹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这首曲子中“马儿的迈迈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金圣叹赞这两句是真正妙文,你感觉是这样的吗?四、同步链接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天净沙]莫不是步挤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现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连结丝桐。[秃嘶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我近书窗听咱。(红云)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会便来。(末云)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歌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旦云)是弹得好也呵!其词哀,其意切,凄凄如鹤唳天;故使妄闻之,不觉泪下。[麻郎儿]这的是令他人耳聪,诉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注]红娘定计,让张生用琴声对莺莺作试探。莺莺月下焚香,张生弹琴撼动芳心,作歌直抒衷情,莺莺为之感动,埋怨违约悔婚的“狠毒娘”,钟情一往情深的“志诚种”,决心以身相许。1.[天净沙]、[调笑令]、[秃厮儿]三曲如何对琴声作艺术描绘?[秃厮儿]一曲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2.节选部分如何表现琴声、歌声对莺莺心理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d(玉醅—pēi美酒)2.c3.①fa②gb③ad④eh⑤bc⑥cdg4.a二、5.d6.b7.c8.b9.a10.c三、这首曲子是情景交融的典范篇章,写景成为抒情的重要手段。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一样,使人很难说清何者是景,何者是情,二者交融为一了。若又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则中间乃自隔绝,不得多作相守也。即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车儿快快随,亦不成其为相守也。必也,马儿则慢慢行,车儿则慢慢随,车儿既慢慢随,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金圣叹)四、1.描绘:①用比喻手法写琴声,与白居易《琵琶行》写乐声有异曲同i之妙。②逐步展示莺莺对琴声中意境的理解。初时,莺莺不辨何处声响,怀疑是“宝髻玲珑”、“环佩叮冬”,又怀疑是风摇“铁马”、“金钩”敲窗。继而,莺莺为这种美妙声音触动,觉得如同寺庙撞钟、竹林鸣风、尺剪相碰、“滴响壶铜”。并听清琴声“近西厢”“在墙角东”。此时,莺莺已猜度到弹琴之人是张生。雄壮深幽高急低缓的琴声卒令崔、张情感融通。特点:[秃厮儿]一曲运用通感手法。以整场的排句将诉诸视觉的琴声转换成铁骑刀枪、落花流水、风清月朗、小窗儿女等视觉形象。2.作用:一个是“断肠悲痛”“思不穷”;一个是“芳心自懂”“意已通”。悠扬美妙的琴声和词哀意切的歌声,成为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5

娜仁高娃

王实甫

教学目标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3.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

4.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

5.人物之美、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 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难点 《西厢记》的曲文之美;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设想

1.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初步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能力。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课前预习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

4.了解《西厢记》的故事情节;

5.了解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你们认识几个写愁高手?写愁高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只恐双溪舴艋(zemeng)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的愁到底是什么愁?

二.课堂自学(结合第二教材)

1、字词正音:

筵(yán)席 余荫(yìn) 蹙(cù)愁眉 经忏(chàn) 杯盘狼藉(jí)

保揣(chǎi)身体 憔悴(qiáocuì)暮霭(ǎi) 胸臆(xiōngyì)

2.字形比较:

倩疏林萋迷 婧才凄凉 云霄 今宵 靓丽挣揣 靖边惴栗

菁华遮蔽 腈纶敝衣 舞弊 罗帏 思维 维护狼藉 书籍

3.词语补注:

① 筵席:宴饮的酒席。

② 蹙愁眉:皱着眉头。蹙:皱、收缩。

③ 杯盘狼藉:指饮宴后乱七八糟的样子。藉:践踏,凌辱。

④ 金榜:古代科举殿试录取时,发榜公布的文告。

⑤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容不好看,精神不振。

⑥ 胸臆:文中指胸膛,亦可指心里的话或想法。

4.资料检索:

①王实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大德年间。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当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 。编撰杂剧 13 种 ,只有代表作《西厢记》与《丽春堂》传世,《贩茶船 》、《 芙蓉亭 》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②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腊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三.课堂练习

《第二课堂》“课堂反馈练习”一、二。(p60)

四.思考练习

1.《长亭送别》这折戏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概括为四幅图画,请你构思设计好画面,并拟好小标题。

2.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特征。

3.哪几支曲子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了古典诗词。

第二课时

课文导学

(一)学习重点

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表现在什么地方?

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端正好]一曲,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这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尤为突出。

(二)理清层次

《长亭送别》一折戏因系老夫人以“相国门第不招白衣女婿”为由,硬逼张生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才得与莺莺完婚之故,恩爱情人的分手才显得特别缠绵感人。戏由三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一、赴亭惜别;二、把酒饯别;三、残照离别。三个场面,共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了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结构如图:

一.“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底色和基调;

①“西风黄叶”“意痴心醉”---各自暗相思

二. ②“合欢未已”“眼底空留”---重情轻名利

③“两意徘徊”“泪眼愁眉”---意恐迟迟归

三.“夕阳古道”“烦恼填胸”---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写作特点鉴赏

①作者是怎样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的?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耳。

②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作者善于把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作品融入了不少古代诗词的语句,其特有的语义、情味和表达效果与剧中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例如,[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语句,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耍孩儿]中“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词中“未饮心如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作品还融入了大量运用民间口语,吸收了不少的方言词和俗语,而且善于将民间口语加工为富于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滚绣球]一曲的语汇、语句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又富于文采。

(四)作业布置

《第二课堂》“课堂反馈练习”三、四和“学习效果检测”一、二。(p60-61)

第三课时

难点点拨

1.如何理解《西厢记》的曲文之美?

一曰意美。从戏剧内容看,意美就是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性格。意美也可以延伸为意态美,意美还可以拓展为意境之美,“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等句表面上写倚楼观景,实际上大有深意。

二曰形美。形与意实为表里,相互依存。从戏剧形式看,曲文中方块字的排列,组合有其独特的魅力,对称的是整齐的美,不对称的是参差的美。不要把排比、对仗、骈四俪六之类看成纯粹形式主义的劳什子,那是汉字独具的建筑美。又因为舞台上的曲文有赖于听觉的鉴赏,所以形美更包括声韵格律的音乐美。古典曲文十分讲究句式、节奏、平仄、四声、押韵、衬字等等。“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等句形声兼备,谓为形美。

三曰神美。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使曲文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那是曲文的最高品位。神美的神,可释为神韵。神美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古往今来词家甚少得之。“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传说王实甫写至此处呕血而亡。事涉无稽,但这支曲子的神韵确实如风如水,可以感知、认同。

2.如何理解莺莺这一人物形象?

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同步导练

·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曲词,完成7-10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四煞] 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7.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答案:c。“晓来”两句应为“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颜色”“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该句有主观色彩当为“有我之境”。)

8.对[ 耍孩儿] 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琶琵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答案:c。应为借酒饯行非为“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9.下列对[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夕阳”一句,看似乎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答案:d。留恋美景显然不当。)

10.“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此列的一项是: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答案:d。该句写的是亡国之痛,不是离别之愁。)

16.试以《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一比较分析。

练习巩固

(四)作业布置

《第二课堂》 “学习效果检测”三、四。(p61-p62)

作者邮箱:

[1]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6

一、开场白: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亭送别》。

二、说教材:

《长亭送别》选自新编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我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赏能力。

课文节选部分曲词优美,文采飞扬,高中语文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据以上内容和所教学生特点,将学习目标确立为:

1、识记有关文学常识,了解故事情节。

2、鉴赏曲词的美

3、欣赏莺莺的人物形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它的作者王实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 ,创造了文才斑斓的元曲语汇.吸收借鉴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而且对加厚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的学生的鉴赏能力又非常有限,有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把曲词鉴赏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用比较分析法来突破。

三、说教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迁移教学法

它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信心,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运用学过的古代戏剧知识,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比较分析法

它能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本节课课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将书上内容与老师习进行以及动画类比,突破重点和难点。

3、启发--发现探究法

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四、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动口动脑动手,讨论分析法。

2、鉴赏诵读法。

五、说教学程序: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7

《长亭送别》 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与《窦娥冤》一文的学习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1)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2)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

3.欣赏崔莺莺的形象,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四)美育渗透点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学法引导

1.从分析情节入手,了解莺莺的心理变化,从而准确把握人物思想性格。按情节可把全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通过三支曲子,写出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是长亭饯别的场面,通过八支曲子,写出崔、张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了莺莺重爱情而轻名利的反抗精神。第三部分是临别叮嘱的场面,用六支曲子写出莺莺对张生的关心与担心,关心的是他身体,担心的是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进一步表现莺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第四部分是分手后的场面,用两支曲子,写出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2.选择几支曲子,反复诵读,了解所用的修辞方法,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可把几支描写秋天景色的曲子[端正好][脱布衫][一煞]集中起来读,然后作两种比较:一是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秋景的诗句对比,看看所选取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二是将这三支曲子描写的景象对比,看看景物特点和表达的气氛有何不同。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解决办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梳理剧情,并重点赏读这出戏开头的三支曲词和结尾处[一煞]、[收尾]两支曲词,体会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第二课时,重点赏读自[脱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词,体会曲词中反映的莺莺的心理活动,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大致了解剧作及课文节选的这一折戏。

2.重点赏读[端正好]、[一煞]、[收尾]和[叨叨令]等几支曲词,体会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

(二)整体感知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的(全剧剧情可参看课本题解),《长亭送别》也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西厢记》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同学们是从什么时候起知道这部作品的?读过哪些与《西厢记》有关的书,是否欣赏过相关的影视戏曲作品?(学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课文学习的正题即可。)

2.梳理剧情:《长亭送别》写莺莺、红娘、老夫人到十里长亭送别上京赶考的张生,莺莺是最重要的剧中人,据此可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叨叨令]结束):赴长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边静]之前):长亭别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咛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剧终):长亭别后

3.赏读曲词[端正好L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学生先背诵,后作赏析。

提问:这支曲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渲染出剧中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的?

(曲子句式既整饬又参差错落,前3个三字句构成对偶、排比。后又各有一个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明送别的季节,以景衬情。后二句用设问手法,说是“离人泪”“染霜林醉”,一“染”一“醉”,写得极有分量。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人凝重的离愁,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4.与[端正好]对比,赏读剧本末尾的[一煞]、[收尾]

提问:和[端正好]一样,[一煞]和[收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评点这两支曲子时说:“末二曲写张生去后莺莺的怅惘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虚情实写,正语反诘,俱臻妙境。”试说说你对这段评语的理解。

(“虚情实写”,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动的景物来传情。这两支曲子写夕阳残照、青山疏林、淡烟暮霭、秋风马嘶,我们仿佛看到莺莺满怀凄楚,怅然痴立,目送张生转山坡、出疏林,“离愁渐远渐无穷”,此时的满目秋景,都是莺莺悲凉心境的外化。《收尾》的末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便是“正语反诘”,即用反问句抒写心境。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正面直说,更显得激越真切。)

5.与以上三支曲子对比,赏读[滚绣球]和[叨叨令]

提问:这两支曲子主要写什么?有人说,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这样的曲词,才可以称为“绝妙好辞”,[滚绣球]与[叨叨令]便相形见绌,你的看法怎样?

([滚绣球]仍是莺莺的内心独白,借去长亭途中的景物,从正面刻画莺莺与张生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叨叨令]由红娘的问话引发,叙说动身前无心打扮的原因,没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关于曲词的评价,[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诗宋词精美语句固然堪称“绝妙好辞”,而[滚绣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这两支曲子使用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得也很生动真切;同时,又更多地融口语人曲,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雅俗共赏。[叨叨令]多用叠词、衬字,更能体现口语化的音韵美。有时委婉含蓄,有时尽情倾泻,两种曲子风格各异而能统一,正是王实甫才具超群之处,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四)总结、扩展

本课时我们只重点赏读了五支曲子,对课文华美典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已多有领会。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他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曲词艳丽典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矫揉造作。下一课时,我们将进一步赏读其余曲词。

(五)课后作业

1.复习已讲析、讨论的五支曲子,进一步作吟诵体味。

2.诵读自[脱布衫]至[二煞]等十四支曲子,体会其中反映出的莺莺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性格。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与前一课时的内容相结合,本课时重点赏析课文二、三部分的曲词,进一步把握曲词的艺术特色,并对莺莺这一形象作分析评价。

(二)整体感知

与课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写莺莺、张生在长亭别宴上的表现。张生赶考,莺莺送别,表现了二人之间的真挚爱情,更反映出莺莺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对此,应通过曲词的赏析,用心体会。

(三)教学过程

1.学生吟诵、赏读曲词,教师作适当解说。

2.进行课堂讨论。

问题讨论一:自[脱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并未脱离长亭送别的具体情境,也仍旧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哪些曲词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叙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如[脱布衫]的“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把整个离宴用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与离情统一。又如[四煞]的“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黄河与西岳华山,也被用来做离愁别恨的陪衬。还有[四边静]的“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把席残人散、两人相别的人物活动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景之中,气象阔大,使人如在画里,历历在目。)

问题讨论二:莺莺是重爱情轻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词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并不是爱情的前提与基础。如在[朝天子]中,她称上朝应考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在[二煞]中说“你休忧‘文齐福不齐’”、“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在[幺篇]中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些言语,与老夫人汲汲于功名的态度形式鲜明对比,是莺莺叛逆性格的体现。)

问题讨论三:虽然张生一再表白自己不会再在异乡拈花惹草,但莺莺却总担心他“停妻再娶妻”,故而一再试探、叮咛,莺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实际上,作为《西厢记》故事雏形的《会真记》(唐元稹作)和《莺莺歌》(唐李绅作),都将张生描写为始乱终弃的薄情文人。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是单纯的儿女情长。)

问题讨论四:课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细节生动,描摹逼真处甚多,试举你最喜欢的曲子作说明。

(此题无统一答案,可由学生自由发挥。如[满庭芳1、[快活三]、[朝天子]的细节描写,[耍孩儿]、[四煞]的夸张对比等,都很突出。)

(四)总结、扩展

《西厢记》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华美典雅的语言,称它能代表元杂剧的最高成就,绝非过誉之词。而且,不仅《红楼梦》中的宝、黛爱读《西厢记》,今天读它也还有现实意义。当代著名作家李存葆,便为《西厢记》写下了他感悟人类情爱的长篇散文《飘逝的绝唱》。

问题讨论:

李存葆在《飘逝的绝唱》中说,当代世界,“暴力对美色的霸抢远未结束,权力对美色的侵吞仍显贪婪”;以金钱为媒,“用钞票铺设婚床”的现象更为多见。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作为已步人青春期的年轻人,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

(社会丑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必隐晦,自然也不要夸大。让年轻人早一些接触“爱情观”问题亦无坏处,可避免他们在独立面对生活时的迷失。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导青年人珍惜它,有利于他们美好情操道德的形成与坚守。)

(五)课后作业

1.选择最喜欢的一支或几支曲子,背诵出来,并把它改写成现代诗。

2.课后阅读《西厢记》全剧剧本。

3.阅读李存葆《飘逝的绝唱》,写一则读书笔记。(李文原载2000年第3期《十月》,《散文·海外版》等多种报刊转载,并收入《2000年度中国最佳散文》等文集)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8

哈市高中新课改教学大赛参赛教案

科目 语 文 课题

教师 韩 冰 学校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课型 讲读课 年级 高 二 日期 XX年9月20日

教龄 8年 年龄 31 岁 职称 中教一级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

境界;

鉴赏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富于文采的曲词;

学习本文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方法。

2、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对文章感情的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深入探究主题的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结合时代背景,透视《西厢记》的爱情观,体会本文

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艺术形象崔莺莺的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

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也许一个故事并不能深深打动人,但几句诗词却可以臻其妙境。《西厢记》就是这样一部迷人的诗剧。

《长亭送别》中的曲词或情景交融,或化用诗句,或借用典故,或特写情态,画尽世间有情人缠绵辗转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

二、质疑与解疑

《西厢记》语言美,故事美,人物也美,无论是张生的钟情之美,莺莺的深情之美,红娘的热情之美,皆清丽夭矫,沁人心脾。在我们节选的剧中,还有一个人,她的语言动作不多,看似次要,实际上却是极重要的一个人物,如果少了她,《西厢记》就没有了矛盾冲突,没有了波澜起伏,故事也就变得索然无味。这个人就是——老夫人。

1、 有关她的言语行动主要在节选的第二部分——临行饯别,请同学们找到并阅读有关部分,结合具体文字分析老夫人的心理和思想观念。

安排座位——不承认崔张二人的夫妻关系

“辱没”——蔑视张生,封建等级观念

“重功名,轻爱情”

催促敬酒——想尽快结束饯别宴

明确:从老夫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一大部分人心中的婚姻爱情观,那是一种功名利益之余的闲情,可有可无。

2、在那重功名轻爱情的社会中,贵为相国千金的莺莺对白衣秀士张生除了离愁之外还有怎样的感情和心理?表现出她怎样的心理观念?结合课文语句谈一谈。

举案齐眉的渴望 重爱情

一往情深的坚贞 轻名利 (板书)

明确:分析人物性格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把功名利益作为爱情婚姻的基础,这是在当时社会得到认同的一种观点,崔莺莺却反其道而行,这显然是叛逆的,并且她反叛的绝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有那观念背后的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正因为如此,崔莺莺的形象在文学史中才那么光辉耀目。

3、在饯行宴上许多话说不出口,因为还有必须回避的外人在。饯别宴结束后,张生临别前,当须回避的人离开后,莺莺又叮嘱了哪些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

关心——旅途风霜

担心——考不中状元不归

停妻再娶妻

4、既然是两情相悦心灵投合的爱情,为什么莺莺又有这样的担心?

明确: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在当时的社会,始乱终弃的例子不胜枚举。汉代有一位遭遗弃的女子用从一到万的数字串联起自己的凄凉心境,希望借此感动负心的丈夫。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逐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也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

我为男。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点明了这种状况的根源就是“男尊女卑”。男尊女卑的社会不改变,那被遗弃的女子除了思念,除了辗转,除了痛苦,除了等待之外,便只有深深的哀怨,而哀怨又注定了与事无补。所以莺莺在临别时的句句叮咛中流露出那么多的忧虑,那么多的惶恐,那么多的无奈与愁苦,而这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爱情与婚姻没有把握,不能自主。

无法自主的愁苦 反礼教 (板书)

小结:如果等级门第不再森严,张生便不必跋涉千里,为娶妻求取功名;

如果男尊女卑不复存在,莺莺便没有了临别前忧心将来,满怀愁苦与无奈。

观念总是先于制度产生的,在变革中伴随着阵痛。崔张的爱情发生在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们有对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的渴望,就注定了他们满怀愁绪。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不应理解为单纯的儿女情长。

5、 对主题的深入分析探讨

将《西厢记》的结局与唐代诗人元稹的《会真记》的结局进行对比分析,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爱情观。

唐代元稹在他的《会真记》结尾写道,张生没有考中状元,名落孙山,他反省说莺莺是天生尤物,红颜祸水,是能让沾上她的人亡国亡身的灾祸。于是将她遗弃另娶。

王实甫在《西厢记》第五本中安排张生中状元回来迎娶莺莺的情节。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创作意图和爱情观。

明确:歌颂自由爱情,体现“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题,具有反封建的思想。

同时,作者以张生中了状元来换取幸福美满的婚姻,这也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妥协。

三、结束语:《西厢记》写才子佳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却又跳出一般风花雪月的局限,反映了崭新的爱情观。提出“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婚姻理想;歌颂了“直教人生死相许”的自由爱情,这是《西厢记》高于历代崔张爱情为内容的作品,也高于同时代其他爱情剧的地方,他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红楼梦》中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评论《西厢记》“词藻警人,余香满口”,所继承和称赞的也是这种精神。

板书 西厢记•长亭送别

王实甫

举案齐眉的渴望 重爱情

一往情深的坚贞 轻名利

无法自主的愁苦 反礼教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9

《长亭送别》教案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二)介绍《西厢记》剧情

    (三)介绍《长亭送别》在《西厢记》中的位置、作用和本折中的字词。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1)旦:女角。

    (2)末:男角。

    (3)洁:和尚的别称。这里指长老。

    (4)回避:避忌,顾忌。

    (5)做亲:举行婚礼。

    (6)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四)介绍《长亭送别》三个场景

    (一)奔赴长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二)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

    (三)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收尾]

    (五)分析莺莺感情经历的起伏变化。

    《长亭送别》这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崔莺莺对张珙缠绵依恋,两人刚刚订下白首之约,就要劳燕分飞,莺莺自然是难舍难分,在送别之中,她满心装的都是离愁别恨之情,但这些离愁别恨在送别的前前后后也经历了一些

    起伏变化。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崔莺莺的内心,体会主人公不同寻常的情感经历。

    长亭之别正值深秋时节。在奔赴长亭的路上,碧空浮云万里,遍野黄花萎积,耳边可以听到西风疾吹,眼底可以看见北雁南飞,一种离愁别恨油然而生。特别是清晨看到经霜的叶子如同酒醉的容颜,一定是离人的血泪将它染红。此时此景,坐在车内的莺莺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同学们注意[滚绣球]这支曲子。

    一支曲子唱下来,有一种情反复吟唱,这就是“恨”。首先恨相见得迟,莺莺与张生两情相悦,相见恨晚,要成佳配又每每遭变故;所以,莺莺的心中很不自在,“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便是这恨的缘由。是说刚刚结束了相思,又开始早早面对别离。所以莺莺一路上恨柳丝长却系不住离人马,恨疏林留不住斜阳,恨一声人“去也”折磨得她身心交瘁。

    长亭饯别的筵席上,老夫人安排大家入坐: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一桌宴席好似银河隔开牛郎织女,再加上长亭外也是黄叶纷飞,衰草萋迷,更加令人伤怀不已。酒席上,张生无精打采“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张生这些蹙眉垂泪,长吁短叹,莺莺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其实,莺莺的心情又何尝好?——“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夜,清减了小腰围”。面对即将分别的恋人,莺莺唱出了一腔怨情。这怨情正是深情的痴语。请同学们一起看[幺篇][满庭芳][朝天子]这三支曲子。

    [幺篇]是怨张生年少情薄,全不挂念数月来两人耳鬓厮磨的恩爱生活

    [满庭芳]是怨供食太急,子母们当回避,分别在际,竟不能与张生举案齐眉,厮守片刻。

    [朝天子]怨美酒无味,清淡似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怨世间人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竟忍心“拆鸳鸯在两下里”

    此时在宴席上,莺莺的内心有了一些变化,奔赴长亭的路上她恨两人聚少离多,让她从此后不得不独饮相思的苦酒,但随着筵席的进行,分别的时刻越来越迫近,眼前的张生又只是唉声叹气,所以此时的莺莺内心非常怨恨功名利禄拆鸳鸯在两下里。

    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人终于要面对最后的分别。这一刻更是千头万绪,百感交集。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莺莺叮嘱张生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席话。

    第一句说,“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最后一席话是“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在休似此处栖迟。”

    这些叮嘱超出了一般的缠绵之情。这说明在莺莺的内心隐隐有一种忧虑。因为张生得中与否都是对他们爱情的巨大考验:如果落第,老夫人不会承认这个白衣女婿;如果得中,张生又极可能成为高门望族的择婿对象;如果张生不是忠厚至诚的君子,那么,莺莺弃妇的命运就是不可避免的。应该说这种怕被抛弃的心理是当时女子很普遍的心理,只不过两情相悦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暂时忘记,一旦别离在即,它就会凸现出来让人不安,莺莺是一个多情的女人,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最后分别时,莺莺的内心又凭添了忧虑。

    送别张生,莺莺懒上车儿,此时的心境又怎样?“便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是说凡是人间可经历的离愁别恨现在都填满了莺莺的胸膛。看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一个“恨”字了得?怎一个“怨”字了得?实在是言语无法传达了。

    好,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来总结一下《长亭送别》一折,莺莺的感情经历了那些变化?

    (表面上)恨——怨——忧

    (实质上)依恋

    总之,在莺莺心中,“情”字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这种“情”字当头在当时具有闪光的思想。由于《长亭送别》中,王实甫塑造了具有叛逆意识的崔莺莺的形象,这就使王实甫的《西厢记》比以往的“崔、张”故事都具有新意。下面我们先简要地了解一下关于《西厢记》故事的演变情况。

    “崔、张”的爱情故事最早见于唐朝元稹的《莺莺传》。写莺莺虽然主动偷食禁果,却无力逃脱弃妇的悲惨命运。传奇的结局写张生自诩“善补过者”,实际上是为自己“始乱终弃”找借口。在小说中,莺莺没有什么反抗。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把莺莺对张生的爱与“报德”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把年轻人越轨行为写得合乎礼数。爱情就有了杂质。

    只有王实甫的《西厢记》写莺莺只知一个“情”。特别是《长亭送别》这一折,莺莺对“情”字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所以说《西厢记》在主题思想上是远远高于从前的两部作品。《西厢记》的主题是“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就是说爱情才是婚姻的基础,只要男女间彼此“有情”,就应该让他们同偕白首;而一切阻挠有情人成为眷属的行为、制度,则应受到鞭挞。

    作业:(1)熟读全文,选择喜欢的曲子背诵。

          (2)说说《长亭送别》中有哪些曲词反映出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鉴赏曲词,分析艺术特色

 

    《西厢记》流传至今,广为传颂,不仅因为它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理想,还因为它“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作一点鉴赏。

    (1)从“情、景、”的角度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情、景、境交融得极出色的一折。莺莺的离愁别情与不同环境中的特殊景物融合在一起就营造出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下面请同学们看[端正好]和[一煞]这两支曲子[端正好]一曲,是莺莺乘车去长亭时唱的,为我们展现一种非常开阔的境界。头上是一方青天,脚下是一片菊花地,境界是如此的空旷,人站在其中,一定会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无依无靠、空荡荡的孤独。这支曲子,莺莺唱到碧云、黄花、西风、归雁、霜林这些深秋之景,而这些深秋之景中,最惹人愁思就是霜林,“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它让人联想到莺莺的血泪在一夜之间将枫林全部染红。所以此时的霜林已经不是普通的霜林,它已经成为莺莺愁思的见证。这一支曲子将途中之境、深秋之景、离人之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一煞]一曲,写莺莺目送张生离去,青山无情,挡住了送行人的视线,疏林不与人方便,没有挽留住斜阳,一骑绝尘去,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在淡烟暮霭中依稀可见。分别后陪伴莺莺的只有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都撕裂了莺莺的心。这一曲描写的是四顾无人的郊外之境,又时值黄昏,因而这比[端正好]中途中之境更见凄凉。“青山”、“古道”、“夕阳”、“烟霭”不仅是这种自然环境下特有的自然景象,同时它们也都是传情寄恨的载体。而且这一支曲子通过时间的变化,写出了莺莺对张生的痴情:那种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之情。这一曲又是情、景、境的高度融合。

 

    (2)从“曲、词、意”的角度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现在,我们只能从一些文字记载来揣测唱腔的风格。那么什么是“宫调”呢?

    宫调是音响的高低组成的调式。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上面我们说了宫调,下面我们说一说曲牌和曲词。曲牌就是曲的名称。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压韵,讲究对仗。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比如化用范仲淹的词《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化用范仲淹的词句的作用是: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此外,在曲词中还零散可见一些对古典诗词原句或者表现手法的的化用,作一个总结:

    (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化用苏轼《满庭芳》,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2)“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中“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3)“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是“留”“思”的谐音

    (4)“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极言

愁多。

    化用原句或手法的作用:以原句特有的语意、情味和表达效果来与剧中的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

    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叨叨令]

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具是民间口语,但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最后,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1)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同下)

    (2)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表现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3)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4)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5)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长亭送别》的艺术特点:

    情景浑然天成

    曲词妙笔生花

    有人说:《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我想我们对它的阅读理解还是比较粗浅的,希望对《西厢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选话题,作更深一步的学习。

    作业:

    (1)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整理本课涉及的字、词、句、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 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或者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

[ 点击下载 ]

[1]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能力目标: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多种修辞方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难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课时安排及教学设想:

拟用二课时。以诵读为基础,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爱情,古老永恒又年轻常新的字眼。

才子佳人、怨女痴男,

多少的悲欢离合,多少的血泪辛酸。

由此,无数的文人墨客,几多真挚的描写、热烈的咏叹。

于是有了:

关关雎鸠的吟唱,孔雀永远的飞翔,

那哭倒的长城,哭不倒的爱情,

沉没的百宝箱,沉没不了的爱的向往,

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朱英台,

千古绝唱,唱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万般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二、简介作者和《西厢记》剧情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西厢记》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简介曲学知识,难解字词参看课文注释或查词典)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旦:女角。末:男角。洁:和尚的别称。课文指长老。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四、整体把握

《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在四个场面中莺莺的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五、赏析第一部分:“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

(一)赏析【端正好】

1、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1)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作者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到眼中之归雁、经霜的红叶,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而痛苦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亦有人说这段曲词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只一“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总是离人泪”,画龙点睛,着墨不多,却倾注了作家全部心血。

3、【端正好】曲词如何体现了《西厢记》以词采典雅见长的特点?

【端正好】一曲将途中之境、深秋之景、离人之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鲜明地体现了《西厢记》以词采典雅见长的特点:①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②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醉”“泪”;③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染”。

(二)赏析【滚绣球】

《长亭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滚绣球】一曲正是情景交融的典例。

(1)离情难舍,寸阴可贵,恨柳丝难系马,望疏林“挂住”残阳不落,分明是写情,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柳丝飘垂、斜阳挂树、暮色苍然的景色。这是情中见景。

(2)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并且一笔双至,莺莺的依恋,张生的难舍,同样传神。

莺莺眼中的枫林红叶是离人的泪,垂柳长条是拴征马的缰绳,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这是特定的途中之境与莺莺之情的合一,不可挪移他处。

(三)简析【叨叨令】

【叨叨令】一曲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和五个叠词,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的词汇、语句都是民间口语,但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四)朗读课文,体会“送别途中”的场面描写

六、布置作业。

请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

参考: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座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地吗?“开席吧!”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赏析第二部分:“长亭饯别”(送别宴上)

(一)赏析【脱布衫】以景写情。

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纷飞黄叶,袅袅烟气、凋零野草。

长亭离筵,环境一变,情随境转。酒席间最使莺莺关情的当然是张生。离筵上的张生,不同于西厢之境,内心难受,但又要矜持,作者用细腻传神之笔,从莺莺的眼睛里写出张生的委曲难言之情:“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种细腻隐微的情绪,正合离筵特定之境与张生之情,极为精妙。

(二)赏析【幺篇】【满庭芳】【朝天子】三支曲子,说出莺莺唱词中的怨情。

【幺篇】怨张生年少情薄,全不挂念数月来两人耳鬓厮磨的恩爱生活。

【满庭芳】怨供食太急,子母们当回避,分别在际,竟不能与张生举案齐眉,厮守片刻。

【朝天子】怨美酒无味,清淡似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怨世间人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竟忍心“拆鸳鸯在两下里”。

【朝天子】既写离别之愁,又写对功名利禄的恨。借景(物)抒情,杯盘酒菜,都供传情,“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三)依据“长亭饯别”的内容,讨论下面问题。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三辈子不招白衣女婿”,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贵族。

2、“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谁的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3、“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4、【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5、“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是化用了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6、“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

三、赏读第三部分:“临别叮嘱”(话别之境)。

(一)朗读这一部分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三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二)试从【二煞】中找出一个词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

明确:怕。

“怕”什么?明确:怕“停妻再娶”;怕“金榜无名誓不归”。

为什么“怕”?明确:莺莺的担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莺莺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及时代局限性:莺莺的倔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

(三)运用想象,以“话别”为题,将话别之境改写成话剧片断。(提供一例)

(西风黄叶,寒烟衰草。长亭酒席上崔张泪眼相对。)

莺莺(举杯,神情惨恻):今日一别,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

张生(接杯):小姐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归!(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金榜题名,倒要小心呀。

张生:(语塞)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

莺莺: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取妻”啊。

张生(摔杯):还有谁比的过你啊,我怎会生此念?有违情义,如同此杯!

莺莺: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花,胜过状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

张生:(感动,流泪)小姐知我。(传来马嘶声)时辰不早,我得准备上路了。

莺莺:(泪流满面)前程漫漫,一路要多加小心啊。荒村野露要早点睡,野店风霜要晚点行。

张生:这我自知道,我走之后你也要保重啊。(欲行)

莺莺:且慢。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轻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恭听,接帕端详)小姐不必多虑!谨占一绝,以剖寸心。(吟诗)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红娘:(轻叹)劳燕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

四、赏读第四部分:“惜别目送”(别后情思)

(一)赏析【一煞】

1、【一煞】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古道烟霭图。其作用是否与开头【端正好】所写相同?

提示:稍有不同,【端正好】先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然后用两句自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人物所见之物,写内心深藏之情。

2、【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霭”四种意象,试从唐诗宋词中找出有关“愁”的诗句。

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古道: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赵企《感皇恩•别情》

夕阳:秋草独行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王贾宜宅》

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霖•寒蝉凄切》

3、用现代汉语改写《长亭送别》【一煞】

连绵的青山啊,你为何阻挡我送行的目光。枯槁的树木啊,你为何不为我望穿的秋水打开一条通途。烟云雾气,你遮蔽了这孤单的古路,也掩埋了我苦闷的心灵。

夕阳,你的到来使弥漫在这古道上的最后一句窃语也烟消云散,只让无情的秋风将这悲凉的马嘶送到我的耳畔。

马车啊,来时我是那样催促你追寻他的脚步,而归去时你也只能步履为艰,因为我的心情很沉重!

(二)《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作比较分析。

明确: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

(三)以“怅望”为题,将【一煞】【收尾】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角表现离别之情。

示例: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道一声平安,道一声珍重,陪伴着的是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马嘶声声叩击莺莺心田/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颠/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拖向前?

五、分析杂剧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1、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曲词中?

明确:(1)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2)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于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2、全折突出刻画了莺莺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突出刻画了莺莺的叛逆个性。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地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她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

3、在描写莺莺心理、刻画莺莺性格特征时使用了哪些方法?

直抒胸臆: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借景言情: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以情衬景: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妙用修辞:典故、比喻、对偶、夸张。

4、《长亭送别》这一折曲词具有哪些特点?

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比如化用范仲淹的词《苏幕遮》。作用是: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此外,“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化用苏轼《满庭芳》,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中“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是“留”“思”的谐音。“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极言愁多。

化用原句或手法的作用:以原句特有的语意、情味和表达效果来与剧中的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

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叨叨令】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是民间口语。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最后,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表现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5、《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还乡,莺莺“金冠霞披”,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砍去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落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是如此的“合理”。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

六、朗读课文,感受《长亭送别》之四美

(一)故事之美

身为名门闺秀的莺莺和琴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权势为条件的传统择偶标准的违逆。

《长亭送别》一折表现的则是崔张爱情取得初步胜利后的又一次曲折——张生去赶考,莺莺来送别,两人被迫分离。整折戏虽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却有撼人的艺术魅力。这魅力主要来自作者精心安排的19支曲词。

这些曲词对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的莺莺的心灵作了细腻的刻画,多层次地展示了莺莺“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既有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张生的百般依恋,又有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万般痛苦;既有对“拆鸳鸯在两下里”的科举功名的深深怨恨,也有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之后“停妻再娶妻”行为的不尽忧虑。这一复杂的心理内涵体现了莺莺纯净的灵魂美,也突出了她叛逆的性格。

(二)人物之美

1、莺莺的深情之美。

莺莺对“白衣秀士”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她所追求的爱情已经不再停留于“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上了,更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她对礼教的背叛是彻底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有过矜持,有过顾虑,有过矛盾和思想斗争,但这不仅没有削弱她形象的光辉,反而在其形象上增添了端庄深沉的色彩,使这个叛逆者的形象更为真实动人。这一切在由她主唱的《长亭送别》一折中得到集中表现。

[1][2]下一页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11

【学习目标】

1. 简单了解作者及相关元曲、元杂剧。

2.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 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学习重点】

1、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1、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方法指导】

诵读法 点评法

【知识链接】

1、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2、《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金代,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又称《西厢弹词》或《弦索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莺莺传》,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3、有关元曲及杂剧

(1)、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曲五大剧作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 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

白 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王实甫: 《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

4.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a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筵席( ) 玉骢 ( ) 迍迍 ( ) 蹙眉( ) 萋迷( )

玉醅( ) 金钏( ) 靥儿 ( ) 谂知( ) 青鸾( )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b级)

1、《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场景?(请用四个小标题加以概括)

( 1 — )送别途中——( — 11 ) ——( — )临别叮嘱

———( ——19)

2、《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 ,反映“

”(提示:用课文原话)的送别主题。)

三、阅读与品味(c级)

哪些段落最能表达出主人公崔莺莺缠绵不舍、痛快忧愁、担忧牵挂、郁闷怨恨的内心思想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从哪些曲词中概括出来的?

(一)赏读“途中之境”

赏读曲词《端正好》。(先背诵,后赏析。)

1、有哪些意象?组成了并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哪俩个字实现了情与景的交融?(明确:前者不仅把离别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昨夜伤心到天明,血泪竟染红了整座山林!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非霜林醉,乃人不能自禁也。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情由景生,境由情出,世传王实甫写到这里“思竭,扑地而死”。)

3、这幅图画中哪句话展现了主人公的主观感情? 又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二).赏读“滚绣球”

1、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体会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三).恋恋不舍、痛苦担心是夫妻分别是的人之常情,莺莺在送别张生时还有一种特别的心情是一般情侣分别时不一定有的,是什么之情呢?一起品读“朝天子”。

1.在这里,崔莺莺还表露了这样的情感?

2.在莺莺眼里中状元得功名与她的爱情相比是虚名微利,重要的是两情相悦,长相厮守,她 这种对爱情的认识在课文中表现了多次,请分别找出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思想的 句子。

(四)赏读“目送之境”回答问题。

1、《一煞》《收尾》写了哪些景?

2、《一煞》《收尾》中的那景是怎样体现莺莺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的?(提示:可以从“极目而不见,欲语又无人,闻声人无迹,见马不见人”四处入手,这支曲子句句写景,句句含情,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四、探究与对话(d级)

1、对待爱情和科举功名、莺莺、老妇人、张生各有什么想法?(最好应用“幺篇”和“朝天子”中的话回答。)

2、结合全文,概括文章所揭示的主题?

五、课堂小结(c级)

【学习反思】

【作业布置】

品味写愁妙句,感受语言魅力。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句子?请写出来与同学交流。

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王实甫《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明确:都是写愁高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 ,秦观又将愁说成比 更多,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 ,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 。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均意境完整。但也有不同,语气的变化:设问-假设-反问-肯定; 修辞:明喻-暗喻-无比喻词。

【拓展阅读】

借景抒情或曰借景写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然而在中国古典戏曲中借景抒情也十分常见。以《西厢记》为例,曲词中就有景物描写的唱词。虽然不多,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具体探讨《长亭送别》中几处写景的作用。

《西厢记》是古典戏曲中情境交辉的最好的典范,尤以《长亭送别》为最。写情而能“沁人心脾”方为最佳。情因景生、境因情现,二者不能割裂。其写景虽少,却对表“情”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体看来,这出戏中的景物主要是造境,它把莺莺的离愁别情放在四种不同的环境(即下文谈到的景一、景二、景三、景四)中作了境异情殊的描写,为角色的喜怒哀乐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确立主要作用是使情与境融合,避免了刻意写情产生的浮泛。从而使人物具有生活的具体性和真实感。《长亭送别》总是在情节转折之处,用秋景显现环境。

景一:这是赴长亭前之景。这样就把莺莺在途中的离情别绪,包笼在一径秋光之境中了,形成了情与境的交融。

景二:这里写得是秋郊长亭的离筵。不是小庭深院的团聚,所以首先渲染出暮秋凄苦之情,把整个离筵用秋的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和离情统一,愈显悲苦。

景三:这一景语,把上面全部形象都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境之中了。金圣叹评之为“笔力雄大”。

景四:此又一境,又一情。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情境关合,丝丝入扣。

《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的离歌,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凄艳动人。

《长亭送别》中的景物描写不是零散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秋景。从时间上说是从“晓来”之晨到“疏林挂着斜晖”,再到“落日”,最后至“残照”;就空间而言是起于“长亭路”,继而是长亭外的近景,然后是亭外远山、古道、田野,最后终于“残照”的天边。正因为景物之间具有纵的和横的关联,所以既独立又作为整体一部分的几幅清秋图便构成了秋的整体意境,又兼过渡、引起情节的作用。

《长亭送别》中的景物描写,又围绕着一个“情”字展开,以景造境,情境交辉,反复烘托渲染人物心理,十分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崔张二人尤其是莺莺依恋、哀伤、悲苦、关切、忧虑、孤独等复杂的心理。这折戏把男女之情写到了极致,崔张二人就是在长亭这样的意境时空下“话别”,从而演绎了一曲“两情若是久长时,也在朝朝暮暮”的情爱恋歌。

《长亭送别》之四美 篇12

[学习目的]1.理解课文的主旨。 2. 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 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学习过程] 1. 作家作品: 王实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大德年间。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编撰杂剧13种,只有代表作《西厢记》与《丽春堂》传世,《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彩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可以说就是这种风格的一个杰出的代表。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可是元稹却诬莺莺为“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妖孽”,而把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说成是“善补过者”。这就未免颠倒黑白,文过饰非。 宋、金对峙时期,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又称《西厢弹词》或《弦索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出了《莺莺传》的窠臼,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董西厢》从根本上改变了元稹《莺莺传》的思想倾向,把莺莺受张生引诱失身的悲剧故事改变为莺莺和张生为争取自愿结合的婚姻、共同向封建家长斗争、终于取得胜利的喜剧。这一改变,赋予崔、张故事以新的主题思想,使它具有明显的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崔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崔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崔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崔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2. 课文导学: (1)结构层次: 本折戏共几个人物,刻画了几个场面。 人物角色:夫人,长老(即下文的洁),旦,末,红娘 由四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 ①赴亭惜别(送别途中)——表现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之情。 ②长亭饯别——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③残照离别(临别叮嘱)——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④离别愁思(目送行人)——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四个场面,共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2)赏析第一部分的曲词: [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写凄凉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 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也有人分析说,这段曲词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画龙点睛,这个“泪”字就相当于那个“睛”,着墨不多,却倾注了作家全部心血。 清代有人记载了这样一则轶闻:世传王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 [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别的怨恨。 这段曲词和前面的[端正好]相比,在情景上的铺设是不相同的。[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用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则是比较多的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清人金圣叹对其中的“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有这样的分析: 若又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则中间乃自隔绝,不得多做相守也。即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车儿快快随,亦不成其为相守也。必也,马儿则慢慢行,车儿则快快随,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 这段话倒可说是把“情景交融”的境界剖析入微。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 [叨叨令]一曲,用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痛 (3)赏析第二部分: 思考:长亭送别,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体现在哪里? ①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将来的酒共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②突出了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的思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恨 (4)赏析第三部分: 思考:临别叮咛,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感情?体现在哪里? ①对张生的关心——[五煞] ②对张生的担心——[二煞]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怕 (5)赏析第四部分: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念 (6)如何理解莺莺这一人物形象?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