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推荐7篇)

2023-04-19 23:28: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推荐7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篇1

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教法展示

1.设计导语

人之所以高出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会说话,有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人类自会说话始,就逐渐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怎么回事呢?它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要学好语言呢?课文为我们解开了这些谜。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三个部分各自的中心句,并加以体会。

参考答案:①“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②“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或“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③“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3.介绍“语言”知识,完成练习一

在介绍“语言”知识时,可根据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水平”而定深浅多少。下列知识点可资选择:

①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②语言的组成部分(语言是由语音、语法、词汇三部分组成)。

③语言的特性(社会性、全民性、符号性)。

④语言的起源(“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个解释是惟一正确的解释……”——恩格斯语)。

⑤语言发展的特点(语言发展是缓慢的、渐变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各个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语言成分发展中的一致性,语言成分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

⑥语言的分类(参考有关专著)。

4.课外完成统习二,即写一篇短文,用一两个实例阐述“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

教案点评

本文论述的虽然是学术问题,但作者并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力求通俗、浅显,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使人容易接受。依据这个特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然后介绍有关语言的一些知识,如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功能等,结合练习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B)

教法展示

1.布置学生速读课文,提炼观点

速读课文时要求阅读完一部分之后停下来,联系文前的小标题和练习一列出的有关句子进行思考,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并加以体会。(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参见设计A·2)

2.分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二

分小组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话题”——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指定负责人。讨论中应鼓励学生联系自己运用语言的实际各抒己见,作好全部发言人的记录。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发言记录,形成一篇“纪要”。

3.由教师补充《有物、切题、真实、适量》(见于根元、王希杰著《语言学——在您身边》,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的主要内容及观点,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物、切题、真实、适量”是作者从信息量的角度提出的语言表达的“八字方针”。其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有物,就是说的话有内容,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量。

切题,就是切合讨论的对象,能够达到一定的目的。

真实,就是说的是真话,不是假话。

适量,就是给予对方的信息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教案点评

作为社会的一员,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以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但是,我们很多人尤其是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下功夫去学,以致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激发同学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可结合练习一列举的几句话和学生自己运用语言的实际,展开一次有益的讨论。

(设计C)

教法展示

1.用导语引入新课(“导语”见设计A)

2.逐节阅读、分析、归纳

课文要点摘录如下:

第一部分由牛顿、瓦特、马克思的独到发现,引出“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这一话题。接着“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列举“看”字句,分析句子的构成规律。最后用“字盘”一喻形象地论述了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部分指出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作者于开篇列举非洲一民族特有的现象后,围绕“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展开分析,举例,字里行间告诉读者:语言具有社会性特征。

第三部分一开讲使用“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承接上文,用“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引起下文,既有比较分析,又有分类说明,还有典型举例、逻辑推理,使全文的观点水到渠成。

3.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句子。选择句子以练习一的几例为基础,适当扩展。

4.试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几篇语言学论文,任选下面一题作为课外作业。

①给“语言”下个定义(为基础一般者设计)

②谈谈我对“语言”的理解(为中等水平的人设计)

③“语言”的昨天、今天、明天(为尖子学生设计)

(王国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一文,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不少概括的甚至抽象的知识,总是用“就近取譬”的办法讲得浅易明白。因而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论述的层次,品味行文的技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篇2

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教法展示

1.设计导语

人之所以高出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会说话,有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人类自会说话始,就逐渐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怎么回事呢?它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要学好语言呢?课文为我们解开了这些谜。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三个部分各自的中心句,并加以体会。

参考答案:①“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②“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或“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③“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3.介绍“语言”知识,完成练习一

在介绍“语言”知识时,可根据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水平”而定深浅多少。下列知识点可资选择:

①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②语言的组成部分(语言是由语音、语法、词汇三部分组成)。

③语言的特性(社会性、全民性、符号性)。

④语言的起源(“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个解释是惟一正确的解释……”——恩格斯语)。

⑤语言发展的特点(语言发展是缓慢的、渐变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各个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语言成分发展中的一致性,语言成分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

⑥语言的分类(参考有关专著)。

4.课外完成统习二,即写一篇短文,用一两个实例阐述“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

教案点评

本文论述的虽然是学术问题,但作者并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力求通俗、浅显,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使人容易接受。依据这个特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然后介绍有关语言的一些知识,如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功能等,结合练习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B)

教法展示

1.布置学生速读课文,提炼观点

速读课文时要求阅读完一部分之后停下来,联系文前的小标题和练习一列出的有关句子进行思考,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并加以体会。(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参见设计A·2)

2.分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二

分小组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话题”——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指定负责人。讨论中应鼓励学生联系自己运用语言的实际各抒己见,作好全部发言人的记录。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发言记录,形成一篇“纪要”。

3.由教师补充《有物、切题、真实、适量》(见于根元、王希杰著《语言学——在您身边》,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的主要内容及观点,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物、切题、真实、适量”是作者从信息量的角度提出的语言表达的“八字方针”。其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有物,就是说的话有内容,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量。

切题,就是切合讨论的对象,能够达到一定的目的。

真实,就是说的是真话,不是假话。

适量,就是给予对方的信息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教案点评

作为社会的一员,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以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但是,我们很多人尤其是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下功夫去学,以致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激发同学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可结合练习一列举的几句话和学生自己运用语言的实际,展开一次有益的讨论。

(设计C)

教法展示

1.用导语引入新课(“导语”见设计A)

2.逐节阅读、分析、归纳

课文要点摘录如下:

第一部分由牛顿、瓦特、马克思的独到发现,引出“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这一话题。接着“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列举“看”字句,分析句子的构成规律。最后用“字盘”一喻形象地论述了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部分指出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作者于开篇列举非洲一民族特有的现象后,围绕“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展开分析,举例,字里行间告诉读者:语言具有社会性特征。

第三部分一开讲使用“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承接上文,用“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引起下文,既有比较分析,又有分类说明,还有典型举例、逻辑推理,使全文的观点水到渠成。

3.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句子。选择句子以练习一的几例为基础,适当扩展。

4.试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几篇语言学论文,任选下面一题作为课外作业。

①给“语言”下个定义(为基础一般者设计)

②谈谈我对“语言”的理解(为中等水平的人设计)

③“语言”的昨天、今天、明天(为尖子学生设计)

(王国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一文,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不少概括的甚至抽象的知识,总是用“就近取譬”的办法讲得浅易明白。因而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论述的层次,品味行文的技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篇3

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教法展示

1.设计导语

人之所以高出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会说话,有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人类自会说话始,就逐渐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怎么回事呢?它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要学好语言呢?课文为我们解开了这些谜。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三个部分各自的中心句,并加以体会。

参考答案:①“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②“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或“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③“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3.介绍“语言”知识,完成练习一

在介绍“语言”知识时,可根据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水平”而定深浅多少。下列知识点可资选择:

①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②语言的组成部分(语言是由语音、语法、词汇三部分组成)。

③语言的特性(社会性、全民性、符号性)。

④语言的起源(“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个解释是惟一正确的解释……”——恩格斯语)。

⑤语言发展的特点(语言发展是缓慢的、渐变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各个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语言成分发展中的一致性,语言成分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

⑥语言的分类(参考有关专著)。

4.课外完成统习二,即写一篇短文,用一两个实例阐述“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

教案点评

本文论述的虽然是学术问题,但作者并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力求通俗、浅显,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使人容易接受。依据这个特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然后介绍有关语言的一些知识,如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功能等,结合练习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B)

教法展示

1.布置学生速读课文,提炼观点

速读课文时要求阅读完一部分之后停下来,联系文前的小标题和练习一列出的有关句子进行思考,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并加以体会。(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参见设计A·2)

2.分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二

分小组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话题”——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指定负责人。讨论中应鼓励学生联系自己运用语言的实际各抒己见,作好全部发言人的记录。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发言记录,形成一篇“纪要”。

3.由教师补充《有物、切题、真实、适量》(见于根元、王希杰著《语言学——在您身边》,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的主要内容及观点,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物、切题、真实、适量”是作者从信息量的角度提出的语言表达的“八字方针”。其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有物,就是说的话有内容,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量。

切题,就是切合讨论的对象,能够达到一定的目的。

真实,就是说的是真话,不是假话。

适量,就是给予对方的信息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教案点评

作为社会的一员,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以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但是,我们很多人尤其是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下功夫去学,以致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激发同学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可结合练习一列举的几句话和学生自己运用语言的实际,展开一次有益的讨论。

(设计C)

教法展示

1.用导语引入新课(“导语”见设计A)

2.逐节阅读、分析、归纳

课文要点摘录如下:

第一部分由牛顿、瓦特、马克思的独到发现,引出“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这一话题。接着“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列举“看”字句,分析句子的构成规律。最后用“字盘”一喻形象地论述了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部分指出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作者于开篇列举非洲一民族特有的现象后,围绕“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展开分析,举例,字里行间告诉读者:语言具有社会性特征。

第三部分一开讲使用“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承接上文,用“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引起下文,既有比较分析,又有分类说明,还有典型举例、逻辑推理,使全文的观点水到渠成。

3.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句子。选择句子以练习一的几例为基础,适当扩展。

4.试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几篇语言学论文,任选下面一题作为课外作业。

①给“语言”下个定义(为基础一般者设计)

②谈谈我对“语言”的理解(为中等水平的人设计)

③“语言”的昨天、今天、明天(为尖子学生设计)

(王国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一文,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不少概括的甚至抽象的知识,总是用“就近取譬”的办法讲得浅易明白。因而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论述的层次,品味行文的技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篇4

(2003-01-02 10:51:25)

选自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本文是该书的第一章第一节。

一、语言和说话

每个正常的人都会说话,这就像每个人都用两条腿走路一样,极其平常。正因为它太平常了,一般人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其实,平常的事情往往隐含着极不平常的奥妙。谁能够看到并且揭示这个奥妙,谁就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人类有语言,会说话,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是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自古以来,历代都有人探索语言中的奥妙,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由于语言这种现象牵涉的方面多,本身太复杂,至今还只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我们可以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

人们都会说话。话是一句一句说的。话的长短差别很大。短可以只有一个词,长可以长到无止境。例如,在一定的环境中,“看”就可以是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这种现象不典型。说话通常是把几个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造出一句句的话。这种话的长度在理论上说是无限的。例如:

看。

看书。

看一本书。

看一本有趣的书。

看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喜欢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

不论多么长的句子,我们都可以加上一些成分,使它更长。当然,实际说话的时候,句子是不会太长的。因为太长了,说话的人(或听话的人)说(或听)到后来会忘记前面说过(或听过)的内容。

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单从这点来看,一种语言的句子的数目就可以是无限的,何况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说话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说出各种各样的话来。所以,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几百万册藏书所包含的句子,也只是可能说出的句子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说话就是创造新句子。这是语言的基本事实。这一点对于语言理论的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句子的数目无限,每句话又可以拉得很长,那么人们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呢?如果我们从人们说出来的话中抽出一些样品来研究,就不难发现,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每一个词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卸下来装上去,反复使用,因而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比方说:

我看书

他写字

你读报

妹妹绣花

哥哥抽烟

客人喝茶

叔叔开拖拉机

……

这些都是由不同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不同的句子,但使用的却是同样的规则。上面的事实告诉我们: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但是不能杜撰词语,违反规则,所以在自由中又有不自由,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所以,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语言好比打字机的字盘,说出来的话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一盘铅字可以打出彼此毫不相干的种种文章来,而字盘里的铅字却有一定的数目,排列也有一定的规矩。这个比喻可以帮助我们大致理解语言和说话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从小学会一种语言,可以说是使用这种语言的权威,最有能耐的语言学家要研究这种语言,也得拜他为师。尽管这样,他对自己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样子,有哪些规则,却往往茫然,说不清楚。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见首不见尾的语言找出来,使它的整体和每一片鳞甲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当然是非常复杂细致的任务。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会不会说话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非洲有一个民族把新生的婴儿叫做kuntu(物),到孩子学会说话才叫做muntu(人),这一现象鲜明地反映出这种认识。

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所以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还是奴隶百姓,瘪三小偷,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垄断。不管阶级、集团之间的斗争多么尖锐,斗争的双方都得使用互相懂得的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普通老百姓说话时用词造句的习惯和风格与学术泰斗肯定有差异,但都不能偏离统一的语言规则。比方说,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的文艺作品,也不同于我们平常的说话,更不同于科学论文的语言,它通俗、生动、含蓄、夸张,但其中所用的每一个词、每一条规则又都是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经常运用的,所以人们一听就懂,不会因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语言正是在各种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性质。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离开语言与文字,它们就不能独立存在。这些交际工具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而语言的服务领域非常广阔,包括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旗语等等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这就是说,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工具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我们平常说话,不可能毫无表情或动作。孩子学话也需要依靠大量的非语言手段的帮助。可以说,语言的交际处于身势等各种伴随动作的包围之中。有些时候,离开这些特定的伴随动作,语言的交际还可能发生故障。《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有这样一段描写:贾琏、凤姐听说鲍二媳妇上吊自杀,她娘家的人要打官司,“都吃了一惊”。可是凤姐“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从说的话看,气壮如牛,从实际的神态看,却是“吃了一惊”,“忙收了怯色”。林之孝家的后进来,没有看到这种神态,也就听不懂凤姐的下面一段话:“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他!只管叫他告去。也不许劝他,也不用镇唬他,只管叫他告!——他告不成,我还问他个‘以尸诈讹’呢!”多厉害的言辞!实际的含义却是想吓唬吓唬人家,给点钱,早一点了结,以免把事情闹大。林之孝家的没有联系凤姐当时的一些特定的神态,不知就里,因而感到为难,等到贾琏和她使眼色,才明白过来。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有些反面话只有联系神态、身势等伴随动作才能听出真意。在这种情况下,身势、神态等伴随动作往往更接近事情的核心。所以,伴随动作在交际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在一定的条件下,身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例如,鼓掌欢迎,举手为礼,挥手送别,伸舌表示惊讶,这些都是常用的身势。用手指刮着脸皮羞人,是汉族人特有的动作;西方人摊手耸肩,表示不知道,据说源于法国。我们平常说的“察颜观色”“眉目传情”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用语言来表达,甚至还显得有点笨拙。

不同民族的语言是不同的,说话时身势等伴随动作,各民族也有自己的特点。打招呼是一种日常的交际行为,除了用语言之外,还运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比方中国人过去是打拱作揖,欧美人用握手、接吻、拥抱等方式,库泊爱斯基摩人用一个拳头连打对方的脑袋,拉丁美洲有些地方的人以拍背为礼,波利尼西亚有些地方的人则是拥抱和互相擦背。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也不是各个民族都这样。我国境内的佤族人就用摇头表示同意。塞孟(Semang)人头往前冲表示同意。奥维崩达(Ovibunda)人伸出食指在脸前晃动表示不同意。招呼人过来一般是手指向里摆动,可是在各个民族中间也有两种方式,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下,有的民族是手掌朝上。

交谈时双方的空间距离也有一定讲究。和朋友谈话、和陌生人谈话、和异性谈话、招呼长者和上级,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距离。如果上级故意“缩减”与下级人员通常谈话时的距离,那是表示对下级的关切。说话的时候需要一面想,一面说,为了控制说话的主动权,免得被别人插入、打断,人们可以使用“唔”“啊”之类的音节,表示“话还没有说完,你别着急”之类的意思。空白也表示意思,在说唱艺术中,什么时候停顿,停多久,都有讲究,以便使交际更有成效。这就是说,空间和时间的因素也在交际中得到了适当的运用。

所以,各种伴随动作也是交际的工具。它们一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即使像“察颜观色”这一类特定的交际方式,也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方才能领会。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练 习

一 认真阅读本文,结合有关语言知识或现象,理解下边几句话的意思。

1. 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

2. 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3.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还是奴隶百姓,瘪三小偷,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垄断。

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 课堂发言或写一篇短文,用一两个实例阐述“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篇5

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教法展示

1.设计导语

人之所以高出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会说话,有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人类自会说话始,就逐渐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怎么回事呢?它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要学好语言呢?课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我们解开了这些谜。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三个部分各自的中心句,并加以体会。

参考答案:①“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②“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或“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③“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3.介绍“语言”知识,完成练习一

在介绍“语言”知识时,可根据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水平”而定深浅多少。下列知识点可资选择:

①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②语言的组成部分(语言是由语音、语法、词汇三部分组成)。

③语言的特性(社会性、全民性、符号性)。

④语言的起源(“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个解释是惟一正确的解释……”——恩格斯语)。

⑤语言发展的特点(语言发展是缓慢的、渐变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各个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语言成分发展中的一致性,语言成分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

⑥语言的分类(参考有关专著)。

4.课外完成统习二,即写一篇短文,用一两个实例阐述“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

教案点评

本文论述的虽然是学术问题,但作者并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力求通俗、浅显,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使人容易接受。依据这个特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然后介绍有关语言的一些知识,如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功能等,结合练习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B)

教法展示

1.布置学生速读课文,提炼观点

速读课文时要求阅读完一部分之后停下来,联系文前的小标题和练习一列出的有关句子进行思考,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并加以体会。(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参见设计A·2)

2.分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二

分小组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话题”——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指定负责人。讨论中应鼓励学生联系自己运用语言的实际各抒己见,作好全部发言人的记录。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发言记录,形成一篇“纪要”。

3.由教师补充《有物、切题、真实、适量》(见于根元、王希杰著《语言学——在您身边》,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的主要内容及观点,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物、切题、真实、适量”是作者从信息量的角度提出的语言表达的“八字方针”。其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有物,就是说的话有内容,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量。

切题,就是切合讨论的对象,能够达到一定的目的。

真实,就是说的是真话,不是假话。

适量,就是给予对方的信息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教案点评

作为社会的一员,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以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但是,我们很多人尤其是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下功夫去学,以致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激发同学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可结合练习一列举的几句话和学生自己运用语言的实际,展开一次有益的讨论。

(设计C)

教法展示

1.用导语引入新课(“导语”见设计A)

2.逐节阅读、分析、归纳

课文要点摘录如下:

第一部分由牛顿、瓦特、马克思的独到发现,引出“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这一话题。接着“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列举“看”字句,分析句子的构成规律。最后用“字盘”一喻形象地论述了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部分指出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作者于开篇列举非洲一民族特有的现象后,围绕“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展开分析,举例,字里行间告诉读者:语言具有社会性特征。

第三部分一开讲使用“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承接上文,用“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引起下文,既有比较分析,又有分类说明,还有典型举例、逻辑推理,使全文的观点水到渠成。

3.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句子。选择句子以练习一的几例为基础,适当扩展。

4.试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几篇语言学论文,任选下面一题作为课外作业。

①给“语言”下个定义(为基础一般者设计)

②谈谈我对“语言”的理解(为中等水平的人设计)

③“语言”的昨天、今天、明天(为尖子学生设计)

(王国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文,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不少概括的甚至抽象的知识,总是用“就近取譬”的办法讲得浅易明白。因而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论述的层次,品味行文的技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篇6

【自读导言】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观点。

??2.结合有关语言知识或现象,理解文中富有深意的语句。

??3.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能力。

??(解说: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在理清全文思路的基础上,理解其中的语言理论知识,特别要抓住作者的观点,进而更好地阐释文章中富有深意的语句。学习是为了运用,要通过应用文中的理论解释相关的语文现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自读程序】

??1.预习课文。

??(1)根据单元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初步把握作者观点。

??(3)围绕课后练习一指出的4个句子跳读课文。

??(解说:本文是自读课文,应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发挥自主性。教师提出初步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进而为下一步迁移学习打基础。)

??2.研读课文。

??(1)重点梳理第一部分,把握语言与说话的关系。

??(2)重点研读第三部分,理清第三部分总—分—总的结构,把握作者观点。

??(解说:舍弃中间部分,突破一、三部分,使自读教学重点更为明确,便于学生弄清观点,进一步用文中观点去解释相关的语言现象。这一步是整个自读过程的关键环节,要指导学生利用总—分—总的结构和“观点+例子”的模式去把握作者观点,去阐释富有深意的语句。)

??3.拓展延伸。

??用实例阐述“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

??(1)钱宰吟诗

??明朝钱宰编辑《孟子节衣》,非常劳苦。有次早朝,无意吟出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不料,这首诗被皇帝知晓,朱元璋起初勃然大怒,后一想,钱宰为人忠厚,不至于对皇帝有二心,便心下释然。第二天朱元璋召见钱宰,笑问他:“卿诗中是否对朕有看法?”钱宰听后冷汗淋淋,自觉大祸临头,皇帝见他如此,越觉其忠厚,于是让他把“嫌”改为“忧”。

??请分析“忧”与“嫌”表达的优劣。

??(2)刘大请客

??刘大在五十大寿时请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到他家里作客,结果等了半天,只来了两个,王五、赵六还未到。刘大正等得不耐烦,王五来了,刘大叹口气说:“唉,该来的还不来。”王五一听,掉头就走了,刘大见王五走了,心里一急,对着张三两手一摊说:“唉呀,不该走的又走了。”张三一听,心想:“看来,我是应该走的。”就不辞而别。刘大见张三也走,不知所措,说:“你看,我又不是说他。”李四一听,“那一定是指我了?”于是也气呼呼地走了。见此情景,刘大大失所望,长叹一声:“哎呀!怎么都走了!?”

??分析:刘大请客,人为何都走了?

??(3)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做了皇帝,他从前相交的一班苦朋友照旧过着很穷的日子。有一天,他从前的一个苦朋友跑到南京求见,准见之后便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朱元璋一听,隐约觉得他的话中包含了一些从前的往事,见他说得好听,心里很高兴,所以立刻封他做了御林军的总管。这个消息让另外一个苦朋友听见了,他心想:“同是那时候一起玩的人,他去了有官做,我去当然也不会倒霉吧?”于是,他就去了。和朱元璋一见面,就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上满把地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去。叶子梗在喉咙口,害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朱元璋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同是一件事,说话的效果就不一样,试分析。

??(解说:设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运用交际工具时应注意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去表情达意,更好地体会“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自读点拨】

??1.第一部分中“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其中“有限”与“无限”,“自由”与“不自由”怎么理解。

??明确:“有限”指的是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组合规则,“无限”指的是运用语言和组合规则可构成无数不同的句子;“自由”指的是人们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表达,“不自由”是指在表达时不能杜撰词语、违反组合规则,必须服从社会的语言表达习惯。

??2.谈谈语言与说话的区别与联系。

??明确:语言不同于说话。语言是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3.分析第三部分的结构及作者的观点。

??明确:

??(1)第三部分按总分总的顺序,论述了“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2)作者在这一部分中阐述了如下观点:

??①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②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③脸部表情、手势、躯体姿态等伴随动作是一种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4.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明确:语言是人类专有的交际工具,但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除语言外还有其他一些用于交际的工具,如文字、烽火、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以及手势、脸部表情、躯体姿态等,都能起到一定的交际作用,但这都不能跟语言相比,它们过于简单,不能表达复杂的内容,或虽然表达较多的内容,其实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形成的辅助性手段,不过是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只有语言才能听从于人们自由组合,组成表达思想的话语,灵活自如地用于各种社会交际,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解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善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原文、把握文中观点、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如果学生的探究出现停滞不前或偏差时,要及时教给探究方法(如结合上下文理解,明确总分总的结构,“观点+例子”的模式等),因为探究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自读思考】

??见“拓展延伸”训练题(1)、(2)、(3)。

??【参考答案】

??(1)钱宰的意思是,四更天就起来穿上朝衣准备午门朝见,“嫌”的是自己担心上朝迟了,由于指代不明,在这里可以理解成臣子嫌皇帝上朝迟了。可怜钱宰一片忠心,由于说的时候运用的语言不能明确地表情达意,差点造成君臣的猜忌。如果换成“忧”字,则更能表现钱宰一心为国、日夜操劳的情怀。

??(2)刘大没有把握双方的角色关系,加之他的表情、动作使得交际双方产生了一系列的误会:作为主人的刘大,第一次对刚来的王五说:“该来的还不来”,就意味着王五是不该来的;而王五走后,对张三一摊手,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就意味着张三该走,最后面对剩下的惟一的客人李四说“我又不是指他们”,当然就意味着指的是李四。所以说话时要注意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和各种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把话说对、说好。

??(3)朱元璋过去的两个穷朋友来朝拜他,所讲的话意思大体相同,但表达效果和所得到的待遇截然相反。一个注意了他和朱元璋的关系由过去的朋友关系转变为眼前的君臣关系,顾及了对方的尊严,赢得了朱元璋的欢心,做了大官。另一个则相反,触犯了圣威,被推出斩首。真可谓“话说三分,巧说为妙”。

转自其他网站,感谢原作者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篇7

刘小华

------------------------------------------------------------

??【自读导言】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观点。

??2.结合有关语言知识或现象,理解文中富有深意的语句。

??3.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能力。

??(解说: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在理清全文思路的基础上,理解其中的语言理论知识,特别要抓住作者的观点,进而更好地阐释文章中富有深意的语句。学习是为了运用,要通过应用文中的理论解释相关的语文现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自读程序】

??1.预习课文。

??(1)根据单元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初步把握作者观点。

??(3)围绕课后练习一指出的4个句子跳读课文。

??(解说:本文是自读课文,应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发挥自主性。教师提出初步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进而为下一步迁移学习打基础。)

??2.研读课文。

??(1)重点梳理第一部分,把握语言与说话的关系。

??(2)重点研读第三部分,理清第三部分总—分—总的结构,把握作者观点。

??(解说:舍弃中间部分,突破一、三部分,使自读教学重点更为明确,便于学生弄清观点,进一步用文中观点去解释相关的语言现象。这一步是整个自读过程的关键环节,要指导学生利用总—分—总的结构和“观点+例子”的模式去把握作者观点,去阐释富有深意的语句。)

??3.拓展延伸。

??用实例阐述“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

??(1)钱宰吟诗

??明朝钱宰编辑《孟子节衣》,非常劳苦。有次早朝,无意吟出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不料,这首诗被皇帝知晓,朱元璋起初勃然大怒,后一想,钱宰为人忠厚,不至于对皇帝有二心,便心下释然。第二天朱元璋召见钱宰,笑问他:“卿诗中是否对朕有看法?”钱宰听后冷汗淋淋,自觉大祸临头,皇帝见他如此,越觉其忠厚,于是让他把“嫌”改为“忧”。

??请分析“忧”与“嫌”表达的优劣。

??(2)刘大请客

??刘大在五十大寿时请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到他家里作客,结果等了半天,只来了两个,王五、赵六还未到。刘大正等得不耐烦,王五来了,刘大叹口气说:“唉,该来的还不来。”王五一听,掉头就走了,刘大见王五走了,心里一急,对着张三两手一摊说:“唉呀,不该走的又走了。”张三一听,心想:“看来,我是应该走的。”就不辞而别。刘大见张三也走,不知所措,说:“你看,我又不是说他。”李四一听,“那一定是指我了?”于是也气呼呼地走了。见此情景,刘大大失所望,长叹一声:“哎呀!怎么都走了!?”

??分析:刘大请客,人为何都走了?

??(3)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做了皇帝,他从前相交的一班苦朋友照旧过着很穷的日子。有一天,他从前的一个苦朋友跑到南京求见,准见之后便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朱元璋一听,隐约觉得他的话中包含了一些从前的往事,见他说得好听,心里很高兴,所以立刻封他做了御林军的总管。这个消息让另外一个苦朋友听见了,他心想:“同是那时候一起玩的人,他去了有官做,我去当然也不会倒霉吧?”于是,他就去了。和朱元璋一见面,就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上满把地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去。叶子梗在喉咙口,害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朱元璋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同是一件事,说话的效果就不一样,试分析。

??(解说:设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运用交际工具时应注意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去表情达意,更好地体会“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自读点拨】

??1.第一部分中“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其中“有限”与“无限”,“自由”与“不自由”怎么理解。

??明确:“有限”指的是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组合规则,“无限”指的是运用语言和组合规则可构成无数不同的句子;“自由”指的是人们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表达,“不自由”是指在表达时不能杜撰词语、违反组合规则,必须服从社会的语言表达习惯。

??2.谈谈语言与说话的区别与联系。

??明确:语言不同于说话。语言是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3.分析第三部分的结构及作者的观点。

??明确:

??(1)第三部分按总分总的顺序,论述了“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2)作者在这一部分中阐述了如下观点:

??①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②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③脸部表情、手势、躯体姿态等伴随动作是一种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4.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明确:语言是人类专有的交际工具,但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除语言外还有其他一些用于交际的工具,如文字、烽火、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以及手势、脸部表情、躯体姿态等,都能起到一定的交际作用,但这都不能跟语言相比,它们过于简单,不能表达复杂的内容,或虽然表达较多的内容,其实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形成的辅助性手段,不过是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只有语言才能听从于人们自由组合,组成表达思想的话语,灵活自如地用于各种社会交际,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解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善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原文、把握文中观点、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如果学生的探究出现停滞不前或偏差时,要及时教给探究方法(如结合上下文理解,明确总分总的结构,“观点+例子”的模式等),因为探究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自读思考】

??见“拓展延伸”训练题(1)、(2)、(3)。

??【参考答案】

??(1)钱宰的意思是,四更天就起来穿上朝衣准备午门朝见,“嫌”的是自己担心上朝迟了,由于指代不明,在这里可以理解成臣子嫌皇帝上朝迟了。可怜钱宰一片忠心,由于说的时候运用的语言不能明确地表情达意,差点造成君臣的猜忌。如果换成“忧”字,则更能表现钱宰一心为国、日夜操劳的情怀。

??(2)刘大没有把握双方的角色关系,加之他的表情、动作使得交际双方产生了一系列的误会:作为主人的刘大,第一次对刚来的王五说:“该来的还不来”,就意味着王五是不该来的;而王五走后,对张三一摊手,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就意味着张三该走,最后面对剩下的惟一的客人李四说“我又不是指他们”,当然就意味着指的是李四。所以说话时要注意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和各种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把话说对、说好。

??(3)朱元璋过去的两个穷朋友来朝拜他,所讲的话意思大体相同,但表达效果和所得到的待遇截然相反。一个注意了他和朱元璋的关系由过去的朋友关系转变为眼前的君臣关系,顾及了对方的尊严,赢得了朱元璋的欢心,做了大官。另一个则相反,触犯了圣威,被推出斩首。真可谓“话说三分,巧说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