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学建议(推荐12篇)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1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生字大都是结构和部件比较复杂的字,建议教学时先指导学生读通、读熟课文,然后从课文中抽出词语反复读,再把生字提出来单独认读。读音难点:“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创造性地认记生字。如,雹:—包;躁:操、澡换偏旁,伸手会做操,有水能洗澡,着急暴躁就跺脚;灾:房子里面着火了。
识记生字不要过多作字形分析,关键是要创造条件让生字反复再现。教师除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以巩固生字外,还可以根据生字编写一些小短文,把所学生字嵌入其中,让学生读读。
2、写字:
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生字。要注意“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写“灾”和“黑”时注意复习笔顺。指导写字,可以把重点放在“两点水”、“三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上。
两点水(冲)的写法,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点”和“提”在横中线两边“对望”;写“提”要起笔向下,再回锋向上。
“三点水”(池)的指导可以在两点水的基础上进行,可以边示范边引导观察:第一点与两点水的第一点位置相当;第二点正好在横中线上;第三笔“提”起笔比两点水的“提”位置低。另外,“池”字右边的“也”,“横折钩”的“横”要向上斜,“折”要往左斜,“竖”刚好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尽量往右边伸展,钩向正上方,不要往左收笔。
二、朗读感悟
本课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现象,但作为语文课,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课文的训练上,文中负载的科学知识,只要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就行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去研究、探索。
1、读通课文:
可以在范读或领读的基础上,采取自由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训练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读懂课文:
学生读过几遍课文以后,就能知道“我”是水了,因而,可以在学生读完课文以后就问学生“我”是什么。然后再逐段朗读,理解课文词句。第一段可以抓住“云”。第二段可以抓住“雨、雪、雹子”。第三段虽然短小,但是文字优美,建议指导学生读好,读懂。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有条件的可以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理解:⑴平静的池水;⑵缓缓流淌的小溪;⑶奔腾的江河;⑷波涛汹涌的大海,广阔无垠的大海。第四段也可利用课件帮助学生读懂,如,灌溉农田的情景、水电站、洪水暴发的情景。
3、读好课文:
本课采取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叙述,读来亲切自然,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好教材。就整篇课文而言,应该读得亲切、舒缓;各段各句应该富有变化。第一、二段可以读得“神秘”点。第三、第四段要读得有变化。如,“我在池子里睡觉”,声音较轻,以显安静;“在小溪里散步”,声音舒缓,以显悠闲。学生的模仿性较强,指导朗读时加强范读。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同时,可以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背诵一些段落。建议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的第一、二、三段。
三、实践活动
课外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2
孩子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自然界的种种现象都是那么神奇。《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
课文在叙述时用了一个“变”字,为了突出这个“变”,我采用学生很感兴趣的小魔术的方法来吸引大家。然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个魔术师,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小魔术师是谁?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从而,让学生明白小魔术师就是“水”。同时,我还将“水”的变化图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水”的不同形态。本节课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中,让学生和我一起进入这个角色,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让学生尽快投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就当成“水”,跟着大家一起“变”魔法。这样设计容易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按课文特点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根据水的形态变化,让学生理解起变化过程,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抓住重点词“落”“打”“飘”,通过理解朗读,知道了“雨”是从天上落下来,“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在读“雹子”打下来时要重点;读“雪”飘下来时要轻点、慢点;读“雨“落下来时不慢不快,从而让学生明白用词要准确。
随后又引导学生体会、思考“我”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状态有什么不同?第四段虽然短小,但是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读好、读懂这一段,我抓住了几个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通过拟人的手法,让学生自己通过生活中的的感知,体会到池子里的水是很平静的,小溪里的流的水很缓慢,江河里流的水非常的湍急,而海洋是波涛澎湃的。通过指导朗读,学生能体会不同状态的水是有不同的变化的。
最后让学生理解水的性格变化。通过对“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的理解,知道水温和时会做很好。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晒、飘、浮、傍、冷、珠、硬、雹、奔、洋、舞、暴、灾、坏”14个生字,会写“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会正确书写“变”;了解水的特性。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相关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玩游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这节课曹老师还想把一个神秘的朋友介绍给大家,想认识它吗?(想)它可是个调皮的娃娃,喜欢和大家玩游戏呢,请看老师写课题。
2.板书课题:我是什么,指导读准轻声,读出问的语气。
3.过渡:通过预习,你猜出它是谁了吗?(水)
对,就是水娃娃。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提前预习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我们早早做好上课的准备。瞧,它来了,(贴水娃娃图)快跟它打个招呼吧!这节课就让水娃娃陪着我们读课文识汉字。来,快把书翻到62页,自己读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开始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认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及时引导鼓励。
2.过渡:我发现咱们班小朋友书读得特别认真,相信课文一定会读得不错。谁敢第一个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随文正音,学习生字。师相机评价。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生字“傍”。
①指名读书。
②指导识记“傍晚”。
(2)读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书,评价。
②赶快自己练习读两遍,一会儿我们来个比赛!藏在这一段中的词语宝宝,你都认识了吗?来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③认读词语。瞧,认字就像交朋友,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咱们就和它变成好朋友了。给你们的奖励——读书!
(3)读第三自然段。
①请女生来读第三段。
②女孩子都喜欢跳舞吧,(出示词语跳舞)一起来读这个词。“舞”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你们瞧——(汉之星出示“舞”的演变)最早的“舞”字就像一个人两手挥动着花枝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了“舛”,就是双脚配合双手和着乐曲有节奏的跳跃。这个字看起来很复杂,我们可以边想象跳舞的画面边记这个字,多有趣呀!只要肯动脑筋,记字也会很轻松。
(4)读第四自然段。女生读得这么起劲儿,男生也来读读吧!
(5)师读第五自然段。
4.开火车认读词语,初步感知变化。
(1)过渡:瞧,就是这一个个可爱的水娃娃,告诉你个小秘密,每个水娃娃的背后都藏着一个词语,如果你能把词语读准,就能送可爱的水娃娃去旅行了。
(2)认读词语。词语读准了,这一个个的水娃娃都不见了,联系课文,想想它们会变成什么?
(3)随机板书、贴图:汽、云、雨、雹子、雪。
(4)用我会变成,又会变成,还会变成练习说话。
三、品读课文,感知变化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1.练习用“一……就……”说话。
好会变的水娃娃!太阳公公出来了,暖洋洋地照着大地,照着池塘,真舒服。咦,水娃娃怎么不见了?你们变成什么了?
预设一:我变成云了,追问:水娃娃们,你们是一下子就变成云的吗?从课文中找一找。
预设二:我变成了汽。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知道的?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出示句子,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一……就……这组关联词让我们感受到水变成汽的速度特别快。你会试着用一……就……说句话吗?
2.过渡:多会说话的小水珠!你们就是先变成汽,再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到空中旅行呢!多得数不清的小水珠就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做游戏。
3.学习飘浮。出示飘浮,谁会读?指名学生读。“飘”和“浮”都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生字,你记住哪个字了?指名学生说。你知道什么能飘起来?小结:原来这个“飘”跟风有关系,所以它的偏旁是“风”。“浮”字你怎样来记?填空区分“飘浮”和“漂浮”。结合偏旁来记字是非常好的识字方法,看偏旁想意思能帮我们分清形声字中的同音字。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4.学习第四句话。飘浮在空中的云可爱美了,它是怎么打扮自己的?谁来读给大家听?谢谢你带我们领略了美丽的云。
5.过渡:水变成云之后,还会变成——雨、冰雹、雪。它们又是怎么到地面上来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第二自然段,完成这道练习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学生完成练习。
3.能不能给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呢?指名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4.小结:瞧,不同的词语带我们不同的想象,我仿佛看见小雨点落下来,小雪花慢慢地飘下来,冰雹打下来了呢。作者用词多准确呀!我们在写话时也要注意准确用词。
5.指导背诵。能不能试着背一背?瞧,抓住关键词语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背诵课文呢。
6.整理,理清关系。
孩子们,你们看(指板书):他们之间的关系多密切呀,太阳一晒,水就变成了汽,汽连成片就变成了云,云遇到冷风(板画风)变成雨,雪,冰雹回到地面,又变成了水,水在自然界中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的。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
7.过渡:水可真是个活泼、淘气的娃娃,不停地变来变去,那它不变的时候,又会在哪儿呢?我们一起到第三段中去寻找它的踪迹吧。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图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
2.过渡:瞧,水娃娃的生活多么丰富、快乐!我们一起来读。
3.齐读第三自然段。
4.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我们一边想象水娃娃的生活画面,一边试着背诵,可以吗?借助画面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课文。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它们的生活可真有趣!咦,这儿有几个孤单的水娃娃,热心的孩子,让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2.教师指导书写“变”。强调左点、右点的写法。
3.教师范写,学生动笔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反馈、评价。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认识了水娃娃,学会了这么多生字,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大拇指送给自己吧!这就是学习的乐趣。其实水不仅外形会变,连脾气也爱变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4
之二
作者:梁思琴 汉阳区建桥小学
[说明:梁思琴老师(建桥小学)主讲的《我是什么》一课获汉阳区小学语文二至五年级“四优”(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说课稿、优秀课件)竞赛一等奖。]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教学要求:
1. 学会10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温和”说句子。
3.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教具准备:
CAI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悬念激趣,导入新课。
1. 大家知道我是谁吗?请你介绍一下你是谁。有一位小朋友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们能帮忙猜一猜吗?
2.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猜“我”是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将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认读生字、新词。
三、学习全文。
1.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向别组同学提问。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在书上。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
3. 小组交流问题。
4. 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5. 梳理全文,完善板书。
6. 学到这里,你还想了解哪些课文里没有的有关水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提问。
四、扩展练习。
课件出示三项作业,你想做哪一个就做哪一个。
1.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 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 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板书设计:
19 我是什么
形态汽云雨雹子雪
水状态静动
性格温和暴躁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5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积极地思维,并通过学习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
一、充分朗读学生质疑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然后,想一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在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勾勒出不懂的词、句,记不明白的问题。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对难点字音及轻声音节进行指导。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朗读课文后,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极小极小”是什么意思?“水汽”为什么会变成“云”?为什么雪是在冬天下,不在夏天下呢?雹子是什么?等等。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质疑,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解答,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利用电教媒体导思释疑
1.利用课件激发兴趣。课件展现由“汽”变成“云”的过程。然后请学生回答:水汽是怎样变成云的?你们所看见的“云”有几种颜色?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这些云在空中飘来飘去.如果碰到冷风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利用课件揭示谜底。
(1)学生讨论云变成雨、雹子的过程后。通过电脑课件演示雨、雹子形成过程,给学生直观感性的认识。(重点向学生解释“雹子”是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多数出现在晚春和夏季的午后伴随雷阵雨出现。冰雹给农作物带来很大的危害,大冰雹对人、畜、建筑物也会造成危害。)
(2)讨论什么是雪?雪在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是怎样形成的?利用课件演示、比较云在形成雨、雹子与雪的时间不同之处,来理解雪的形成过程。
(3)揭示谜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汽在空中会变成云,云在空中遇到冷空气又会变成雨、雹子、雪。由此可见,云、雨、雹子、雪都是由什么变成的?(水汽)
(4)那么你们知道水汽又是什么变成的?怎样变的?课文哪一小结告诉了我们?(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你是怎样知道的?(做小试验来证明)
小节:其实,我们刚才所认识的云、雨、雹子、雪都是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
3.利用插图认识水的样子。
(1)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找出描写水的样子的小节并读出声来。理解小节中睡觉、散步、舞蹈、唱歌、开大会的意思。
4.播放录像和自由讨论,揭示水的利与弊。
(1)播放体现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的录像,再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2)联系实际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和危害?
(3)课文中是怎样说水的利和弊的?
在教学中用电脑课件制作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提高了教学质量,丰富了感性知识,使学生既能一边学课文,又能一边观察到平时生活中不能看见,或不能理解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从而获得新知识,丰富形象思维。
我是什么》宜用“快乐教学法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防城镇三小 邓立华
《我是什么》是今年新入选教材的课文(六年制九年义务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文中采用拟人手法,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水三态变化的知识。全文围绕“我会变”这一特点来展开的。根据本课内容浅显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跳的年龄特点,本课宜采用“快乐教学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情感中求知,让儿童在形象、声音、想象、图画、思考和创造的世界中自我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谜语导入,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伊始,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课文编成谜语,如“好吃没滋味,脏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缭绕像青烟,遇冷结成小水点。”“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等等。让学生去猜,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同时初步感用课文内容。
二、动画激趣,吸引学生读文
根据课文内容,把“水的变化(汽、云、雨、雹子、雪)→水的动态→水的性情”动画显示,让学生直观理解水的变化形态,教师指着画面说:我会变,“我”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不用教师发令,学生都争先恐后去读课文。学生初读课文后,知道了“我”指的就是水,但却汪明白水是怎样变的,它的变化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这也是此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便引导学生继续读文,以读代讲。教师并相机告诉学生,课文中讲的水的三态变化,实际上就是“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三态变化的知识。
1.再现动画画面,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水的变化形态的有关句段来读。读的时候要体会意思,读出感情。第一、第二段着重强调水的变化形态:汽、云、雨、雹子、雪,以及动词“落、打、飘”等,这些要重读。“白衣服”、“红袍”、“黑衣服”,前两者要用愉快、轻柔的语气读出白云与红霞的“美丽、可爱”后者要用沉闷的语气读出云的“沉甸甸”。第三段写水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状态。“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要用轻而慢的语调读出水的“平静、温和”,“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大会”。要读出水“汹涌澎湃”的气势,语调稍强。最后一个问句要读得亲切,表现出水“天真活泼”的情态。
2.读思结合,理解文意。朗读水平的提高过程。同时也是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读第四段“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让学生思考:是写水的什么?“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引导学生思考:(1)水的脾气温和时做了哪些好事?水的脾气暴躁时又做了哪些坏事?(2)什么叫“种种”?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要“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读思结合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从而感悟到人的本领最大,能叫水听从人指挥,为人类造福。
3.读练结合,切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推敲和品味,设计形式灵活多样的练习,本课有关词语的练习设计如下:
(1)选词填空:飘动 飘浮 飘扬
①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空中。
②我胸前的红领巾随风。
③水变成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①有时候我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着黑衣服,有时候我又红袍。
②我变成水珠下来,变成小硬球下来,变成小花朵下来。
(3)按原文填空。
平常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江河里
在海洋里。
启发提问:所填的词语能否交换过来?通过练习第(1)题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品味出用词的准确性。练习第(2)(3)题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变化后从空中下降的不同动态和水在不同环境里的状态。
三、以说代解,融口语训练和思想教育为一体低年级是口头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要结
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本课设计四种形式练习说话:
1.看动画说。即根据电脑动画显示,把水的变化形态说一说。
2.用词说。用“温和”一词具体说说水的脾气和你喜欢的一个人或一种动物的脾气;用“帮助”一词说说水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和你做过后好事;等等。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口语训练范围,自订内容,先同桌说,后选说得好上讲台说。3.想象说。(1)第三段对水的动态描写,启发学生想象说:水在池子里是怎样睡觉的?(池子里静悄悄的,水面上没有一丝儿波纹,明晃晃的池子就像一面大镜子,水好像睡得又香又甜)。以此方法,再让学生想象说水的散步、
奔跑等动态。(2)动画显示画面:荒山崩塌压倒了房子、洪水泛滥冲垮了房屋和淹没庄稼等。教师提问:看着这些自然灾害,你有什么好办法管住它们吗?
4.联系实际生活说。针对“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一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班上同学的行为举止说一说:(1)你平时做了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不对的事?怎么改正?打算做怎样的孩子?(2)我们班里有哪些同学做了哪些好事?请你公开表扬他们。又有谁做了哪些不对的事,请你劝劝他(她)。
四、趣味表演,激发情题,寓教于乐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充分利用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进行趣味表演,课文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分别开戴上水 、汽、云、雨、雹子、雪的头饰,表演课文内容。孩子们在充满情趣的表演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胆识向表演艺术。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这种多项互动合作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提的问题成为教师的资源,从而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合作。
如:我在教学《我是什么》这一课时,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抛出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学生纷纷抢着回答。
生1:我会变成汽、云,变成雨。
生2:我还会变成雪、雹子、露珠和霜。
我接着追问:如果你是它,你最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请找出来与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
于是,教室里一片热闹的场面。他们有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争着说;有的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
师:选你喜欢的段落来读。
生3:(读第一自然段)我想变成云,因为云轻飘飘的。
生1:"漂浮"是什么意思?
生4:就像小船在水上漂。
师:你真行。
生5:什么是红袍?
生6:"红袍"就是我穿着红衣服。
生7:我知道,白衣服就是白云,黑衣服就是乌云,红袍就是朝霞。
师(微笑):你们知道的真多。老师也来说一句,红袍就是指早晨天边的朝霞和晚上的晚霞,也叫夕阳。下面请喜欢云的小朋友带着对云的喜爱读一读这一段。
生2:老师,我喜欢雨。(生2读有关雨的句子。)
生4:我来考考你,那你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吗?
生2:是云碰到冷风才变的。
生8:老师,我想是云在和冷风打架打输了,它哭了,这样就下雨了吧。……
一节课下来,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所喜欢的来读,期间,课堂中充满了想象,充满童真。他们敢于问,敢于想,敢于说,敢于评。完完全全地走进大自然中,用他们的语言去与大自然说话。他们懂得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在海洋里跳舞、唱歌。"中"睡觉"是水平静的样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动;"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滚及它发出的声音。
评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堂课的教学,既依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由教师的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如果你是它,你最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引出学生对"云、雨、雪、霜……"的喜爱,而产生了许多的小问题:"漂浮"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红袍?我来考考你,那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吗?……整堂课以学生的自问自答为主,教师的点拨、指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浓入文本,由感而想,由悟而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教师也真正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7
一、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我是什么》是“注、提”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不同变化,水的性情及水与人类的关系。本文共五段,分两课时完成,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特设定本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新词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雹子和雪;了解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我”指的是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
②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
二、说教法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跳,善于表现自我,极富有想象力,根据这些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
1、自主学习法:发挥学生在自学、探索、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
2、快乐教学法:一是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带上喜爱的头饰,扮演水、汽、雹子、雪,理解“飘、落、打“三个动词,体会水的变化。二是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理解“落、打、飘”三个动词为什么回这样搭配,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三是师生互动读表第三段,使学生理解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
3、以读代讲法:一是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而是教师指导朗读、三是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四是表演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五是朗读全文,巩固课文内容,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悟义,读中悟理,读中悟情。
4、合作学习法:分四人小组讨论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及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有什么办法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此法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发散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说学法: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做到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尽量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平台。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不明白的问题,读后质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质疑解难,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精读课文时,让学生在读中悟义,读中悟理,读中悟情,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在熟读课文时,让学生演一演,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胆识和表演能力,在解决难点时,让学生们交流研讨,合作学习,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后进行拓展,延伸的训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用词说话。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我”,并用“我”说话,之后学生同样用“我”说句完整话,我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思考问题,感知课文内容,老师提出自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句子读通顺。
②在朗读的过程中,用笔划出不懂的词、句,不明白的问题。
③思考“我”是什么?我这样的设计,主要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三>精读课文,加强朗读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①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②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水的不同变化、不同形态的有关句段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③引导学生结合对课文重点句的体会、感情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④ 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能力、利用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边读文边表演。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极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悟义、读中捂理、读中悟情。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段,最感兴趣的问题读读、说说、议议,不但唤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还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变传统的教师讲“懂”为学生自己读“懂”。
<四>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突破本文的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①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水的变化
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直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动画中理解“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
③ 为了让学生理解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形态,设计了选词填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体会“睡觉、散步、奔跑、唱歌、跳舞”的意思。水与人类的关系是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①师生读课文第四段②动画显示画面揭示水的利与弊和人类的关系③带着问题分组讨论“你有什么妙计”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此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及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五>感情朗读全文,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拓展练习
①感情朗读课文②交流学习本课的收获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填空”进一步了解水的变化。
五、课后拓展训练
以“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上一节主题班会。
六、本节课的创意与特色。
1、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本课内容和小学生好动、好跳、好表现的特点,采用“快乐教学法”“表演法”“讨论法”,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在朗读、交流、讨论中自我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均得到提高。
2、合理取舍教材,把生活实际说话这一环节,先分组讨论,想想你用什么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然后分别汇报讨论情况,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3、利用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使学生一边学课文,又能一边观察到平时生活中不能看见或不能理解的事物。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8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我是什么》是一篇优秀的科学短文。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给人类造成的利弊影响。教学科学短文,既要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又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品味语言,感悟语言。茹茉莉老师执教的课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现撷取两个片段,与大家同享。
[片段一]
师:课文第4自然段藏了特别多的生字,你看,(屏幕显示第4自然段)这篇文章中共有11个生宇,这里就藏了9个。请你跟同桌小伙伴合作,相互认一认这些生字。有困难的时候,咱们可要互相帮助,如果两人都不认识,咱们就再请教树叶上的拼音。生字会认了,就一起把这一段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相互帮助,师巡回指导。)
……
[评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在第一课时里,茹老师把读通读顺第4自然段作为朗读的难点来突破,显示了她整体把握教材的好功底。
师:好,你看,现在词语都跑到水娃娃的身上了,只要你们读正确了,水娃娃就会为你变个模样呢!谁来读?请你。
生:暴躁。
师:对,真好,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暴躁。
师:瞧,水娃娃变成了——
生:雨点。
师:是啊,变成了雨点了。(师贴上雨点图片。)
师:继续,谁会?来,请你吧!
生:庄稼。
师:啊,轻声都念得那么好,你做老师。
生:(领读)庄稼。
师:一起念。
生:(齐读)庄稼。
师:瞧,水娃娃变成了云。(师贴上白云图片。)
师:瞧,还有呢,这个词可难了,看你们认不认识?哦,有那么多人举手,请你吧!
生:灌溉。
师:来,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灌溉。
师:真不错啊,这么难的词也认识了。瞧,灌溉田地是要用水的,所以两个字的偏旁都是——
生:三点水。
师:咱们再读。
生:(齐读)灌溉。
师:(指灌溉的词卡)后面还躲着一个三点水的词,一起念吧。(师翻转词卡。)
生:(齐读)淹没。
师:多音字也读对了,没(mò)还有一个读音是——
生:没(méi)。
师:真聪明,再读。
师:瞧,水娃娃变成了——
生:雪花。(师贴上雪花图片,出示3张词卡:灾害、机器、冲毁,生齐读。)
师:真不错,看,水娃娃变成了——红色的云,(贴上图片。)黑色的云。(贴上图片。)咦,这一个个小硬球(贴上图片。)叫什么呀,谁认识?你来说。
生:雹子。
师:对吗?
生:对。
师:可真能干!(出示词卡)这就是它的名字,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雹子。
师:“雹”也是咱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看,没有拼音帮忙你们都读对了,真是了不起。咱们再读读它的名字。
生:(齐读)雹子。
师:水娃娃可真神奇,你看,(指板书设计)云、雨、雹子、雪,原来都是水娃娃变的。水娃娃还要检查一下这生字最多的一段,你们是不是也能读正确了。咱们一起试试,好吗?
生:好!
(生齐读第4自然段,读得正确、流利。)
师:太棒了。你看,(给“水娃娃”勾出笑脸。)水娃娃送你们一张笑脸。它在表扬你们,生字那么多的一段话,你们也读正确了。
[评析]这个教学片段有两个特色:一是巧制卡片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茹老师巧妙地把生字词卡片与水娃娃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词卡正面是生字词,背面是水娃娃的形象。采用激励的手法,让水娃娃伴着同学们一起读——“只要你们读正确,水娃娃就会为你变个模样呢。”“大棒了,水娃娃送你们一张笑脸。”这样的教法,孩子们觉得亲切,读起来自然就有劲。二是把词语教学和水的变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学生读正确了,水娃娃就变成了“雨点”;学生又读正确,水娃娃就变成了“雪花”……在这样的读与变化中,加上教师的贴图板画,孩子们亲历了水的变化,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精读第1、2自然段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片段二]
师:孩子们,课文第2自然段就写了这些变化,请你认真读读这一段话,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停下来,多读几次,要努力把这段话读正确、读通顺。可以看着书读,自己读。
(全班自由读这一段话。)
师:好,都会读了,看到你们那么认真,水娃娃又在欢迎咱们啦!你看,(指屏幕)这回水娃娃变成了什么?
(生读雨点句。)
师:孩子们,如果你变成了雨点儿,你想落到哪里去啊?
生:我想落到一个景色比较优美的地方。
师:嗯,在那儿更美,是吗?(生点点头。)好的。你呢?
生:我想到北京天安门去看看。
师:那儿可是我们的首都。
生:我想去有禾苗的地方,因为禾苗见不到水,它就会枯死的。
师:我替禾苗谢谢你。还有吗?你说。
生:我去有小花小苹的地方,让他们长得更美。
师:嗯,花更红,草——(师生一起说)更绿。
生:我想去果园,我想让果子长得更甜。
师:看来啊,雨点儿做了不少的好事。哎,“雨点们”,你们想去的地方不一样,心情肯定也不一样。那就怀着自己那一份独特的心情,自由地再把这一句读一读。自己读。
(生自由读雨点句。)
师:我听出来了,有些大雨点是急匆匆的,有些小雨点慢悠悠的。不过,咱们可都是从空中落下来的伙伴啊!咱们再一起读读这一句。
(生齐读,比前一次有进步。)
师:孩子们,雹子可就没有雨点那么温和了。你看,今年北京就下过雹子,这样的雹于连续下了几十分钟,最后,还有鸡蛋大的雹子打下来了。雹子过后将全是怎样的情景呢?你看——(师播放课件。)
师:看见什么?
生:我看见雹子打破了汽车后面的玻璃,把果园里的果子打了下来,还把河里的荷叶折断了。
师:池塘里的荷叶也给折断了。他一下子说了三个。
师:看来啊,雹子落下来的力量可真不小啊,谁能把雹子这一句话读好。来,你来试试吧!
(生读。)
师:先把它读正确。来,小朋友都在帮助你。来,再试一次。
(生再读。)
师:好,谁再来试试。
(生读。)
师:来,我请一位男孩子来试试。你来。
(生读。)
师:好孩子,你发现了吗?雹子是怎么下来的?举起你的拳头,做个动作。怎么下来的?
生:使劲往下落嘞!
师:你看,是怎么下来的?(指屏幕)你说。
生:(拳头往下打)这样下来的。
师:(握着拳头说)就是——打下来的。(生跟着说)
师:是啊,你能把这种力量读出来吗?来——
(生读。)
师:加上你的动作,再来。
(生再读,并加上打下来的动作。)
师:力气真大。幸好啊,像北京这样持续那么长时间,而且个儿那么大的雹子是非常非常少见的,所以咱们松口气,让我们跟着水娃娃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来变一回小雪花吧!
(生看屏幕,读雪花句。)
师:孩子们,雪花是“飘下来”的,要把这种轻微的感觉读出来,再来——
(生齐读。)
师:这回啊,咱们又看见水娃娃变了三次模样,谢谢你们的朗读;你们的朗读仿佛让茹老师看见雨在落,雹子在打,雪在飘了。(在“雨、雹子、雪”下面添上“↓”)拿起课本,咱们把第2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要读出每一种变化的特点来。
(生齐读。)
师:你看,雨、雹子、雪从云里下来后,又将变回水的模样。(师在板书上往“水”的方向添上”“←”)水啊,就是这样不断地循环变化着。现在,你明白雪为什么能化成云,云里为什么会落下雨了吧!明白了吧?
生:明白。
[评析]入情入境地读,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茹老师引导学生走近丈本,亲近大自然,激发孩子们的想像和思维。“如果你变成了雨点儿,你想落到哪里啊?”在教师亲切且富有美感的语言的诱导下,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想像是丰富的,语言表达是流畅的。孩子们说得好,读得好,这不单是对文本的真切理解,而且是学生喜欢大自然的美感流露。
茹老师设计本段教学的过人之处还体现在:抓住“温和”做文章,重点体验雨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而对雹子的坏处,课堂上只播放了雹子打下来,损坏汽车、果林、荷叶的3个镜头,较多的时间仍用来品味语言文字,感受雹子打下来的力度,并且读出了美感。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水的变化,感悟了文本的语言美,又为第4自然段的教学起到了铺垫作用。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9
作者:杨满秀 教案来源:大观区海口镇保婴民族小学
设计理念
通过有感情的个性化朗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从而感受语言的魅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通过感悟,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理解文本,丰富想象,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重、难点分析
1、本课生字大都是结构和部件比较复杂的字,要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2、通过对课文的个性化朗读感悟,琢磨水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
遵循多媒体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努力构建知识向能力迁移的动态系统。本课教学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动画软件(课文内容展示)、投影片(展示教学)内容,出示教学习题(配乐活动)。把课文内容声形并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乐在其中,学得自主、有效。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来猜几个,如果你们猜对了,我就写在黑板上。
出示投影:
(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学生回答:云,教师板书)
出示投影:
(2)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不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学生回答:雨,教师板书)
出示投影:
(3)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园中结上来。
(学生回答:雪,教师板书)
(4)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雳叭啦从天降,小孩捡起捧在手,慢慢一沉水一汪。
(学生回答:雹子,教师板书)
(二)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它们都是自然现象,与水有关。)
今天,我们就学与它们有关的课文,请看课题《我是什么》(板书)。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我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检查、积累字词
师: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课文,读课文时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生:我在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句子读通顺。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生:还要把课文读出感情。
师:很好。是不是每个同学都给自己提要求啊?那你们就按自己提的要求把课文读读吧。
(生:读课文。)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生字
fú pèng báo bào zào zāi
浮 碰 雹 暴 躁 灾
qì yān jiā huǐ guàn gài
器 淹 稼 毁 灌 溉
师:这是本课的生字,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生:朗读生字)
师:小组合作,遇到不认识的字大家交流交流。
生:学生识字、讨论。
师:在本课生字当中,哪个字最好记?
生:“浮、稼、淹、灌溉”这些字都是偏旁表意的,我很快把它们记下来了。
师:哦,真了不起,一下子说了这么多。你能举个例子给大家说说吗?
生:比方说“淹”字,什么东西只要被水一淹它们就没有了,所以是“氵”旁。
师: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记住?
生:我能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一个字,上面两个眼,下面两个眼,中间一个小花狗,你们猜这是什么字?
生:是“器”。
师:看,她能根据字形编谜语,真了不起。还能用什么方法?
生:“灾”字,宝盖头好比人家的房子,火代表人家着了火,那么这个人家就受灾了。
师:很好,你能用联想的方法记住生字。刚才我们利用很多方法,在很短时间内记住很多生字,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些词语。
投影:飘浮 灾害 暴躁 灌溉 机器 毁灭
生:认读
师:生字、词语读得这么熟,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指明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其他组边听边想:我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水)
师: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它们还会变呢!谁愿意做小水珠啊?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都能变成什么?
(学生回答:雨、雪、雹子、云)
师:大家都会变啊,再读读课文吧,该怎样读,和你的小伙伴读读第一自然吧!
(2)投影画面,谁能根据画面读文中的句子?
(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投影句子。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指名读)
投影画面:出现红云、黑云,白云指名朗读文中有关句子。(学生分别读红云、黑云、白云有关句子。)
(3)听了刚才几个同学的朗读,大家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启发学生思考)
a、什么时候穿红衣服?
b、什么时候穿黑衣服?
c、什么时候穿白衣服?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小结:太阳刚出和傍晚时,穿红衣服,下雨天、阴天天空出现乌云就是穿黑衣服,晴朗天气就穿白衣服。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能变成什么。下面我们再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投影: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2)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对所填的词的理解。(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3)谁能把水的变化再说说?(根据同学们说的)教师小结:水由于太阳的照射,小水珠变成汽在空中漂浮,又变成云,遇到冷风变成雨雪,雹子在空中落下来,水在自然界里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着。
1、听老师范读第三自然段(配乐)。
思考: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小组开火车读第四自然段,通过朗读,我们知道水为什么做过许多好事,同时也做过许多坏事。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同学们还知道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启发学生想象)
四、巩固写字
(1)投影要求写的字:冲、晒、池、灾、浮、害、黑、器。
(2)指名学生认读。
(3)指导书写,分析每个字间架结构,如“晒”左窄右宽,第九笔是竖弯;“害”中间的一竖上下出头;“器”上面两个口小,下面两个口大,中间的撇捺要写舒展。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本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利用水为人类造福。
六、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课后画一画,把自己想写的话写几句,下节课大家交流。
七、作业设计(略)
八、板书设计
30 我是什么
汽 云 风
太阳 小水珠、雨、雹子、雪
教学反思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播放的课文画面清新优美,可谓“画中有诗”,给学生提供了初步的视觉印象,感受到一种美的情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的参与。
二、加强了识字和写字
对于二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识字和写字仍然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我指导学生识字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识字,比如引导学生用形旁表意的方法来识字,有的学生用编谜语的方法来识字,有的用会意的方法来识字。在识字之后安排巩固识字的环节,不仅让学生巩固识字,还识记了一些生词,这样就有助于词语的学习、识记和积累。在写字方面,鼓励学生自己认真看看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然后再书写,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端正、正确。
三、采取多种方式阅读
这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我采取了自由方式分段分句和分角色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思。我认为二年级学生还处在于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教师要借助一些有效手段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把他们带入课文情境,使其读好课文,内化语文语言,增强语感。学生的模仿性较强,指导朗读时应注重范读。
另外,在学生明白课文内容之后,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我想这对于二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是写话训练的加强,也是为中年级习作打好基础。
(wenmibang.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10
教学要求:
1. 学会10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板帖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30课(齐读课题),那些生字你们还记得吗?(课件出示生字词认读)
2、想一想我是什么呢? 是根据哪一段的内容最快猜出来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第三段,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2、(生自由说)伴随学生的回答出示池子、小溪、江河、大海四幅图欣赏。你们瞧,这是一组多么美的图画呀,你想读读吗?
3、(1)请一位同学读池子这句,一个四人小组读小溪这句,第二大组读江河,三四两组读海洋。
(2)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安排?(生回答)所以,读的语调要从轻渐渐变重,从小声慢慢大声。全班试一试。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现在我们知道了我是(水),快读读第一、二段,我会变成什么?(生回答,师分别贴出:汽、云、雨、雪、雹子)
2、全班齐读第一段,(课件演示)池子里的水变成了什么?全班齐读这个句子。
3、汽呀还能变成云呢。(出示句子)谁来读读,抓住“飘浮”一词指导朗读。
还有谁想想变成云的也来读一读。
4、老师还把你们的衣服带来了,(课件演示:乌云、朝霞、晚霞)选一件你喜欢的衣服穿。(选三个同学分读白、红、黑)
5、听了他们的朗读,你有什么问题,就问问他们吧。
(学生自由提问,他们回答。)
6、全班学生合作读这一段话。
7、同桌互相读一读第二段
(1)说说云会变成什么?
(2)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学生评读
(3)(课件演示)读完后,你知道小括号里填什么吗?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吗?
请你试试读读,读出这样变化来?
8、这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有这么多的变化,你能看着这些图片,再结合课文的内容,把我的变化说一说吗?(指名说,师根据所说的摆图片。)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水不但会变,还会做许多事呢。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人们想出了哪些好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1)拿出课前收集的资料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全班齐读课文.
《我是什么》说课
《我是什么》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诵读本文,你会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百万化的“水”。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11个我会认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本课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现象,但作为语文课,我还是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课文的训练上。文中负载的科学知识,只要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就行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去研究、探索。
学生读过几遍课文以后,就能知道“我”是水了。因而,我在学生读完课文以后就问学生“我”是什么。接着从最容易猜出谜底的第三自然段入手,指导朗读。我用了设置情境,播放课件,抓住关键词语等有效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在教学第一、二自然段时,主要抓住水的变化,了解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通过对一些重点字词的品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丰富。从而学会恰当地遣此造句。
通过一、二两个自然段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水的变化,我再请学生复述一遍水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巩固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第四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学以及相关的课外拓展,让学生懂得水的好处和坏处。
教学反思:上完这节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堂课,我能够围绕语文课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了解自然常识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语文的味道。比如,抓住关键字、重点词的理解,品读,图文结合,创设情境,展开想象。让学生感悟不同地方的水的不同状态,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形成了语感。把朗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另外,通过这节课,我充分感受到学生饱满的学习积极性,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得当,学生是可以发挥出极大的潜力的。
但我也觉得这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朗读的形式还不够多,对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有的还未能及时作出评价,还有问题的提出不够精炼。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11
目标预设:
1、识字13个,写字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及性情。
4、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图片、字卡、实物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水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13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
一、实验引入
1、课前教师将盛有冰块与水的碗放进小盒,副食学生猜测。
2、学生触摸后谈感觉。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魔盒的碗里有水有冰,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记一记生字。
4、汇报记忆生字情况。“灾”“晶”“毁”“冷、冰、冲”
5、(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朗读
1、你最喜欢水的哪种变化,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课文中的我穿着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子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2)我的变化奇特吗?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3)我是怎么变成雨、雹子、雪花的?你能做做“落”“打”“飘”的动作吗?
(4)教师引读:
夏天的早晨,我在---
秋天的早晨,我在---
3、看完了我的变化,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一块儿读读课文,也可以加上动作。
第二课时
一、我是水孩子,我会变成什么?
二、阅读理解
1、引读课文: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温和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干过哪些坏事?
2、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家还在哪儿?我的温和、暴躁表现还在什么地方?在生活中,我还能做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坏事?
3、了解水的性情后,你能读好课文吗?
三、拓展性学习
1、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交流。
2、现代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只让水做好事,不让它做坏事?
3、学生合作,小组调查研究,研究水的家:看年无们身边有哪些保护或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生字
1、检查读生字。
2、检查读课文
1)、出示生字,齐读
2)、小组讨论学习
(1)看看哪些字比较容易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哪些字比较难记?讨
论你怎样记住它们?
(3)汇报结果
3、师做重点强调
4、自由练习
每个字写4个。
三、巩固练习。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篇12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材简说: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水,是人们生活中天天离不开的东西。云、雨、雪等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我们很少把水和它们联系起来,琢磨其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
这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诵读本文,你会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先乘着阳光到空中飘浮,连片为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为雹,或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
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要完全降伏它,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