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推荐17篇)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1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1
by: 阿卓 ]
读读《石榴》这篇教材,再看看自己去年的教后记,蓦然想起何金钟老师的关于这一课的精彩的教学。于是再一次找到他的贴子,细细地阅读他的《石榴》教学心得。于是决定带一个真正的石榴走过教室和孩子一起学习《石榴》
一上课就拿出这个果实,很多孩子馋得咂了咂嘴,毕竟是农村孩子,好多人都没有尝过石榴。于是我先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让下午写桔子时能先从外皮着手。
接着是剥开外皮,欣赏里面的果实了。当我剥开外皮后,同学们看到了那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的子儿。于是班上就热闹了,一部分孩子们大声地读起课文的相关段落,一部分孩子在说着老师手中的石榴。
当最后我请孩子们品尝这石榴时,班上沸腾了。孩子们个个都站起来想品尝一下。我先请几位同学品尝,想不到他们立即嚷起来:老师,味道有书上的不一样。是非常甜,可是不酸。接着品尝到的同学都支持这样的看法。
是啊!这里的石榴并不酸。课前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幸好有一位同学帮我解了围:“老师,因为这个石榴还没有完全成熟。书上说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或者笑破了肚皮,而这个石榴是完整的。”
大家释然了。
原本,自己想像的较好的课堂竟然是这样,真的是值得好好思量一下。
一、 学习教学实录,更要学习到背后的理念。
很多名师的课堂是精彩的,当我们把他们的设计移花接木后,却失去了那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有的甚至举步维艰。于是更多人把责任推给了学生,学生不配合,学生的表达能力不高成了教师的理由。可是却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就是在于没有理解名师们这样设计的背后理念,没有理念支撑的课堂设计是很难有大量的鲜活的空间的。
二、 实物,用在推波助澜处
原本预设打破教材的顺序,一开始就从果实入手,突出重点,便于课后练习的落实。殊不知因为一开始就用石榴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当教者转入到下一环节时,孩子们还停留在回味石榴的味道,对于吃石榴还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完完全全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特点。
如果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快速地完成开花和结果这两部分,最后再学习果实,把孩子的交流回味的兴致留到课后,也许会好点。
如果先不出示石榴,而是让孩子们读文,品词,想象石榴的样子,用心去感觉石榴的味道,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心理认识后再出示石榴,并让孩子们品尝,这时就能加深孩子们对石榴的认识。而外形,则完全可以在最后说一说,也许效果会更好。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2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枚鲜果(实物石榴),这是什么?(指名)
教师范读“石榴”,学生齐读。
你见到一个怎样的石榴果?指说。
那么,石榴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石榴》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一)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遇到不认识的字向同学请教,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想想:课文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学生读文,教师巡视。
(二)检查预习。
让老师来了解一下你们自读的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注音)
仿佛、甚至、喜讯、甜津津、扒开、玛瑙、咧开、剥开、逐渐、驰名中外、红白相间
2、请左边的同学读给右边的同学听,遇到读不准的相互询问。
3、让右边的同学开火车读:生读、正音。
4、把读错的再练读。
5、让我们齐读这些词。
6、描红。你认为这些红色的生字哪个最容易写错?
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大家跟着老师写一写。把其字下面的两点往里靠紧。
还有吗?讯
跟着老师写一写。注意最后两笔:横、竖
老师还为这个“扒”找了个朋友“趴”(书写)请你为它们组词,生说。
请同学们在书上把这三个字描一下。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新词我们都会读了,课文能读通顺吗?
昨天,老师也读了这篇课文,感觉第四小节不太容易读通顺,请同学们练读这一节,看谁读得最通顺?
2、生练读,再指读,评议。再练读,再指其读,进步表扬。
只要我们肯练习、练习,再练习,就一定能把课文读通顺,
下面让我们分学习小组来练习。
3、请小组间轮读课文,遇到读不好的地方大家相互指出,共同练习。读完请大家讨论:课文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4、生读、正音,讨论。
5、全班讨论。
相机板书:
枝叶花
果实
子(味道)
相机指导学生较有感情地朗读。
△石榴的叶、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
请同学们美美地练读这一节。
指读,评议。
△外皮,写石榴的外皮其实就是再写石榴树上结得——果,板书。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节,告诉老师:石榴果是怎样渐渐长大的?
指答,板书。
你喜欢怎样的石榴果?指读。
让我们带着喜爱它们的感情,齐读这一节。
△这样的石榴子跟你平时吃的一样吗?请同学们自由练习朗读。
石榴子的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用你们的朗读告诉老师。
6、谁来看着板书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指说。
四、引读第一节。
哪个地方才会有这么美丽可爱的石榴园呢?
出示第一节,齐读。
枣庄的石榴园与别的地方的石榴园有什么不同?齐读句子。板书:驰名中外
三、作业:
1、把剩下的字描红。
2、补充习题一、二(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文字,了解石榴的特点,感受石榴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陶冶审美情趣。
3、品尝一种水果,仿照第四节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了解石榴的特点,感受石榴的美。
教学难点:
品尝一种水果,仿照第四节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一瓣石榴果实、学生自带一种水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课件点击出示)
郁郁葱葱
热闹
红白相见晶莹透亮清爽无比
○自读,猜猜这些词语的特点
二、感受热闹
1、默读第二节,你从哪里看出石榴花的热闹?
2、交流热闹,出示第2节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学生可能有以下情况:
※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生说热闹的原因(花多),教师画词语——指读——师:花多还从哪里看出?――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你从哪里看出花多?——读读这句话,你能想象到什么画面?生说,随机读——图文出示,齐读――花多感受到热闹,还从哪里感受到热闹?――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出示图文,指读――师:一个小喇叭吹得这么热闹,我们所有的喇叭都吹起来,练习读——让我们深吸一口气,一起吹!齐读。
3、齐读,出示第2节
师过渡: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一个个小石榴
三、精读石榴果
(一)出示第三节,默读,想想石榴的果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交流,以下情况不分先后:
※可爱、开心、快乐等——说说怎么知道的?――教师圈画词句,指名读。――出示图片,联系石榴的“多、开心等”指导读,——指读――齐读
※着急等——说说原因――随机读出石榴的急。――出示:熟透了……喜讯。――(出示图文)说说把石榴当作娃娃来写,有什么好处?——齐读。
※树上结出的石榴,一开始这么开心、急切吗?——分步出示图文: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齐读——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齐读——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齐读。——连起来读——石榴外皮的颜色变化是一下子完成吗?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生说,教师圈画“先是、逐渐、最后”三个词。再读。
2、我们一起来亲亲这这些石榴娃娃,拿起书齐读第3节。
师:摘下一个熟透了的娃娃,剥开后……
(二)第4节
1、出示图片――剥开后,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看——生说――随机出示词语:玛瑙般――图文出示(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指读。
2、老师想请大家尝尝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石榴,板书:尝——学生尝(上课发石榴)――生说――出示: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多指读(听了你朗读,老师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齐读这句——出示第一节,齐读。
3、出示第四节,齐读——指课件点击,作者写石榴的果实时,作者先写自己看到的,再写自己尝到的。
拿出你准备的水果——看一看颜色、形状生说――摸一摸,生说,教师板书:摸――自己尝,什么滋味先别告诉别人,生尝――把你看到的,摸到的,尝到的连起来写一段话。生写。
4、出示学生的练笔,评议
四、总结
1、出示词语:根据对石榴的了解,全班一起读这些词语。
郁郁葱葱
热闹
红白相见晶莹透亮清爽无比
2、出示第一节:
师:枣庄石榴花那样热闹、活泼,难怪作者说……
生读。
师:枣庄的石榴一个个那样快乐、可爱,所以作者说……
生齐读。
师:枣庄的石榴红白相见、晶莹透亮、清爽无比,因此作者说……
生齐读。
五、板书设计:
石榴
看
叶、花摸
尝
果实
味道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3
之一
秋嫣
一、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词,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
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3、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4、试仿说仿写课文第四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板书设计:
16、石榴
叶 嫩绿 郁郁葱葱
可 爱 花 火红 小喇叭
美 果 高兴地笑
(子) 色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味 酸溜溜 甜津津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
学生读课题石榴
2、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出示词语)老师来验收一下吧。
齐读
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酸溜溜 甜津津
3、课文中的短语你能读好吗?(出示短语)
郁郁葱葱的绿叶 火红的石榴花
笑得咧开了嘴 玛瑙般的子儿
指名领读。
评价:同学们生字记住了,词语又读得这么好,肯定是多读了书的结果。
4、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枣庄,让我们一起去石榴园看看吧!
二、精读训练
1、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说说都看到了些什么?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树的叶子。
板书:叶
叶子怎么样?你是从哪读到的?
(板书:嫩绿 郁郁葱葱)请你来读一读。齐读。
4、看到石榴树的花。(体会石榴花的美)
(1)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石榴花?
火红的石榴花
石榴花开得多
花的形状像小喇叭
石榴花很可爱(活泼)
(2)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指名交流
A、花颜色美:火红(板书:火红)
*老师听出来了,你看到了火红的石榴花,你觉得火红的石榴花怎么样?
B、花开得多、开得盛:一朵朵、密、盛、越开越……满、不久
*谁也看到了这么多的石榴花?你能给大家来读一读吗?
C、花开得生机勃勃(鼓足了劲儿)你能读出这股劲儿吗?
花的形状像小喇叭(板书:小喇叭)
(4)指导朗读,读出花开得多,开得盛。齐读。
5、体会石榴果的可爱(在石榴园里,你还看到了什么?)
(1)出示句子: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读这句句子,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字或词
先是、逐渐、最后
(3)划出横线: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出示图片)请你来排一排:先是 逐渐 最后 。
(4)可不可以把这几个词语调换一下顺序?(不可以,为什么)
你看,作者观察得多仔细,用词多准确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长顺序。
(先后出示小卡片:仔细观察、按照顺序)
(5)指名读,读出先后的顺序
(6)你还看到了什么?
A、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B、大声地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娃娃?
(可爱)笑、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开、张望、报告
C、他们为什么笑啊?为什么这么高兴(开心)啊?为什么这么急啊?
(板书:高兴地笑)
D、作者怎么会把这些石榴娃娃写得这么可爱呀?(喜欢石榴)
E、你看,作者喜欢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当成了人来写了。让我们也带着这股高兴的劲儿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7)你看,把石榴娃娃当成了人来写,写得多可爱啊,多有趣啊!
现在,让我们把小动物也当成人来写,你也能写几句这么有趣的句子吗?
出示句子:花丛中的小蝴蝶开心地挥舞着翅膀,招呼着同伴去参加歌舞会。
天空中的小鸟( )。(8)再次齐读第三自然段
6、体会石榴子的可爱、美
(1)出示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样子、色彩美(出示红白相间的子儿理解):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板书: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请你来读一读,读出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的美)
味道美:酸溜溜、甜津津的。(板书:酸溜溜 甜津津)
(谁也读到了这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请你来读一读。)
(3)齐读
三、总结:
石榴不仅叶子_(可爱)、花_、果_,里面的子儿也_,(板书:可爱 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爱、美的特点,按照顺序(指卡片)把《石榴》这篇课文写得多生动啊。我们在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物事物的特点。(出示:抓住特点)
四、石榴园参观完了,在回来的路上,老师给你们说一件有趣的事吧。
上个星期五我去买了一只石榴准备尝尝,下班后,我去候车亭等车,看见一个小妹妹正在哭鼻子呢!原来,她的妈妈去华联里换一样东西,叫她等在这儿,可现在还没有回来,所以小妹妹急得哭起来了。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会怎么说啊?
(小妹妹,不要哭了,这个石榴给你吃。)
师:是啊,我也是这么说的,她马上不哭了,看了看石榴说:“这是什么东西?好吃吗?”
这下,你觉得老师又该怎么说呢?
(指名说说石榴的子儿:小妹妹,这个石榴可好吃了,……)
你知道吗?那天我几乎是吹着口哨回家的,心里真是开心无比。
你知道开心无比是什么意思?(非常开心)那课文里的“清爽无比”呢?
F、你最喜欢哪种水果?如果当时你手里有一只( ),你会对小妹妹说些什么?
指名说话练习(多选几名学生,说说不同的水果)
五、同学们,今天的枣庄之行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布置课外作业
老师今天在作业超市里列出了以下的作业,请你任意选择两题完成。
(1)配乐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
(3)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画一画,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4)找一找你身边美的事物,试着用几句话写写它的美。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4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争妍斗艳()奇崛()枯瘠()犀利()丰腴()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陆离:
⑵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的金罍。
妙幻:
⑶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
忍俊不禁:
⑷昆明的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丰腴:
3.本文作者,现代著名的、、。四川乐山人。
4.“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这句话中最能表现作者对它的感情的词语是 。
5.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⑴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⑵……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6.“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一句在全文的作用是 。
7.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有些姓氏因所姓的人数少,又由于汉字的一字多音,所以经常读错,请写出下列姓氏的读音:
单()解()查()
仇()华()朴()
8.语序不同会导致语意变化。请写出下面几句短语的意思。
⑴死读书:
⑵读死书:
⑶读书死:
第二部分:
(一)
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笼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9.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分别填入第⑴段的空格中。
10.文章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11.从行文思路看,第⑴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12.文章第⑵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 ”。
13.文中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4.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⑸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有所剥夺”的是
“有所增添”的是
15.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这里的“六月的气息”是指 。
(二)
乐山大佛
①在四川乐山的三江合口处,坐着一尊受香火的清廉大佛。
②他叫弥勒,弥勒佛。但不是那位袒露大肚皮的弥勒佛,那位成天笑眯眯的“老好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世上可笑之事”的弥勒佛。
③他是一位严肃的沉思者,面色温和,神情严肃。他不是什么都笑——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可笑的事,也不是什么都容——天下一切丑恶都容。
④他的严肃的思考,首先来自缔造他的海空和尚。一千一百多年前,凌云寺和尚海空为了减缓三江合口后的凶猛水势,避免沉舟淹死众生,倡导在峭崖临江边造就一座佛。他光头顶烈日,下雪披袈裟,四处化缘,钱化得不少了,但当地官吏要冻结:“如果你真心造佛,就把眼珠挖出来见我。”
⑤大佛兴建了,海空的眼珠也没有了。海空的眼珠是为建大佛而失去的。世上除了生命,还有比眼珠更珍贵的东西吗?
⑥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因此,乐山乐水佛不乐。他坚守岗位,从不擅离职守,从不懈怠松驰,从不向惊涛恶浪屈服。他成了实现海空和尚遗愿,拯救三江芸芸众生的中流砥柱。
⑦他常常想起塑造他的工匠们。是的,他是伟大的:头与山齐,脚踩江水,身高71米,比阿富汗世界第一大佛还高18米,可称世界第一伟佛了。如果不是设计、雕塑他的工匠们经过九十年的千刀万凿,他仍然是半片石头山,普普通通通到处可见谁也不会瞄一眼的石头山。为了他的降生,有多少人摔下峭壁,跌进的江心,付出了生命!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
⑧他永远不忘这最根本的一点,因此他从不居功,从不索取,从不接受人民的香火和祭祀。在这里,看不到一柱香火,一支红烛,一从跪拜,看到的只是他伟岸的身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为了根绝香火,他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立脚点在临江的悬崖上,没有地方让人设立祭祀他的殿堂,周围全是香火插不进的岩体,连他的脚趾甲也是向下倾斜的,人站上去就会跌倒,所以连下跪朝拜也没有地方。
⑨人们只能簇拥在轮渡上才能看到他那顶天立地的尊容并默默遥致祈祷。
⑩有人感叹,有人惊奇,有人礼赞:“呀,连小小的土地庙都有几柱香火哩,而他——世界第一大佛,连一柱香火也没有。
16.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意思比较复杂,如只保留其中最主要的意思,其文字应是 。
17.第⑧自然段中的加点字“这最根本的一点”指的是 。
18.第⑥自然段中的三个“从不……”主要是从履行工作职责的角度赞扬乐山大佛的,而第⑧自然段的三个“从不……”则是从 的角度来歌颂乐山大佛的。
19.第⑧段是的“釜底抽薪”一词的本意是抽掉锅底下燃烧的柴,该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土壤”一词在文中指的是 。
2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乐山大佛之所以不同于“笑弥勒”,是因为他是一个身负重任的思考者。
b.为了修建大佛,海空和尚和几代的工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极其沉重的代价。
c.人们感叹的是大佛的奇特的身世,惊奇的是大佛的治水能力,礼赞的是大佛的崇高品格。
d.乐山大佛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礼赞和敬仰,主要原因是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
21.这篇文章表现主题的手法和《石榴》一文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 。
22.本文向我们叙述了乐山大佛的建造经过、作用及其独特之处。请根据以下这些已知的信息简要回答:
①从修建大佛的艰辛和建成的不易,我们联想到了什么?
②大佛为了根绝香火,“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他的这一举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石榴》答案
1.略2.⑴形容色彩繁杂。⑵巧妙奇异的变化。⑶忍不住笑。⑷丰满。3.郭沫若;作家、诗人、学者4.最可爱。5.⑴根据花瓣的色彩和外形作比喻,将花瓣比喻为夏季的心脏,形容生动。⑵用对比的手法,点出石榴不同寻常的品格。6.总领全文7.依次是:sh„n、xiˆ、zh、qi’、hu„、pi‚o8.略9.依次是“盎然”“酣然”“依然”10.夏意正浓或生意盎然(意思对即可)11.铺垫12.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13.d14.“有所剥夺”的是:青春的心性和容颜(意思对即可);“有所增添”的是:成年期的思想和情感。或“成年期成熟的思虑……的大厦的落成”(意思对即可)15.青春年华或:“妙龄十八的馨香”(意思对即可)16.海空倡导造佛。17.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18.思想品德19.从根本上解决(根绝);环境和条件20.c21.托物言志(借物抒情)22、①任何成果(功)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的事例或道理。②做事必须抓住根本(关键),不仅治标,更重要的是治本。(根除错误的东西,我们必须态度坚决,不能犹豫不决)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5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小作者的家乡在——(生接读),那里有——(生接读)的石榴园。什么叫“驰名中外”?
生:就是名声很大,国内外都知道。
师: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块去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你读到的内容一会儿说出来。
(三分钟后主动停下来)
师:从大家刚才的朗朗书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什么叫“求知若渴”,你们认真学习的劲头,真让我佩服。现在,谁愿意说说你读到的内容。(生踊跃举手)愿意说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吧!
生:我读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师板书:花 注:红色笔)
生:我读到了嫩绿的石榴叶。(师板书:叶 注:绿色笔)
生:我读到了可爱的石榴果。(师板书:果 注:红色笔)
生:我读到了红白相间的石榴子。(师板书:子 )
师:说的真全面。现在我们来看看石榴的这些部分分别有什么特点。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师:(出示开满花的石榴树)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火红的石榴花。(.相机读好“火红的石榴花”)
师:让我们再走得近一点去看!(师出示一朵石榴花。)你瞧它长得特别象什么?
生:象小喇叭花。
师:你把它说得真是太可爱了,谁能读好这句话?(师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师:这么可爱的花儿可不是一天两天就长成的,它们可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从石榴树上长出来的,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春天的时候石榴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到了夏天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读第二段)
3、师:同学们,你们瞧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生接读),长出了——(生接读)。这叶儿长得怎么样?(嫩绿嫩绿的)
4、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师出示一朵花)同学们,开这么多够吗?(再出示几朵花)再开一些,够了吗?还不够?为什么?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请学生读) 老师通过你的声音听到了——那火红的石榴花、那朵朵盛开的石榴花。
师:刚才有同学发现叶子有变化,还有同学发现了石榴花,谁来读一读描写花的部分?
学生读描写花的部分(教师贴两三朵石榴花)
师:行了吗?(不行)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一朵朵、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了
师:你真细心,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自已读一读
指名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不错,同学们想象到石榴树开满石榴花的情景了吗?感觉怎样?
生:很美
师:假如你就是一朵火红的石榴花,你会怎样把自已的美丽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呢?同桌再读一读试试。.
同桌互读
师:谁愿意把自已的美丽展现出来呢?(生不好意思)小石榴花们 ,别把你的美丽藏起来,大胆的展现自己的美丽吧。(生陆续举手)愿意读的石榴花请站起来读吧。(放音乐)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从你们有声有色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读,男生读春天的石榴树,女生读夏天的石榴树。]
师:夏天的石榴树很美,可是随着季节的变化,他们却逐渐凋谢了。你们感觉到遗憾、惋惜吗?
生:不惋惜,它们要结果了,果子才是他们价值的体现。
生:惋惜。那么美丽可爱的花儿就要凋谢了,我们又少了一个可以观赏的风景。
师: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转眼间收获的季节来临了,又一个可爱的生命也随着石榴花的凋谢而诞生了。你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石榴树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自已读书找一找
生: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石榴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师:是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吗?老师呀真是粗心,打这段文字时出现了一个错误,你们能帮老师找出来吗?(出示课件)[开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石榴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生:应该是热闹而不是开
师:这个词不改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学生思考)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石榴漂亮吗?
生:(异口同声 )漂亮。
师:怎么漂亮啊?
生:它是圆的,是红的。
师:圆的,红的,我怎么没听出什么美观来。
生:老师从包里拿出一个石榴,它圆溜溜的,红彤彤的,真漂亮。
师:我也觉得石榴漂亮了。但是我不明白,圆溜溜也是写圆,红彤彤也是写红,为什么听起
来就比“圆”和“红”要美呢?
生:圆溜溜说明很圆,还有光滑的意思,红彤彤的是叠词比红还要红的意思。
师:想摸摸吗?
生:想。
师:(请一个学生摸)摸后是什么感觉?
生:很光滑。
师:(请五、六个同学摸)把形状、颜色、摸的感觉连起来说说。
生:摸上去滑溜溜的,真舒服。
师:你真会用心感受。同学们,刚才我们是从那几个方面讲石榴的?
生:从形状和颜色。
师:对。(板书 形状 颜色)
生:老师,我可以用比喻句来说石榴。
师:真棒,请讲。
生:石榴圆溜溜的,红彤彤的,像妹妹的红脸蛋,真可爱。
师:你真会学习,会用比喻句了。
师:谁能用几句话说说,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这么可爱的石榴,以及它的形状和颜色。
生:第二节课铃声响了,马老师走进教室拿出一个石榴,这个石榴真漂亮,圆溜溜的,红红的,像妹妹的脸蛋一样可爱。
师:评一评,你认为怎么样?
生:我觉得还可以。
师:还可以怎么讲,能说具体点吗?
生:他讲了什么时候,是谁带来的石榴。还讲了石榴的形状和颜色,用了比喻句,很形象。
师:你听得很认真。
生:我有补充。马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从包里拿出一个石榴。
师:你不仅观察仔细,还能认真听同学发言。真会学习。
师:这么可爱的石榴想尝尝吗?
生:想 (异口同声)
师:在品尝之前,我想问问,你们看到这么漂亮的石榴,心中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这么漂亮的石榴一定很甜吧。
生:我想味道一定好极了。
生:一定是酸甜可口。
师:好吧,开始品尝吧。(于是,我借了一把小刀把石榴皮划开,举起剥开的石榴)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石榴籽,有什么话要说?
生:无数颗石榴籽紧紧地抱在一起,很团结。
生:像一粒粒牙齿。
生:不美。我觉得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更恰当些。
师:“像晶莹剔透的珍珠”这个比喻不仅恰当,而且有美感。可在石榴籽不仅是透亮的,它还是红是色的,该怎么说呢?
生:石榴籽红中透亮,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师:现在,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我想马上吃一颗尝尝是什么味道。
生:谗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
生: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师:好吧,那就开始吃吧。(我把掰出来的石榴籽分给孩子们品尝。)
师:提出问题:老师发石榴籽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感觉如何,品尝后觉得味道怎
样?
生:当老师发给我时,我迫不及待地伸手接过石榴籽,连忙塞进口里,真甜啦!
师:真是个小谗猫。
生:当老师发给我时,我连忙伸出手把石榴籽捧在手里,想快点品尝,可我又少不得吃,因为只有几颗,一口就可以吃下去。于是我拿起一粒放进嘴里,慢慢地品尝,红红的汁水流出来,顿时,一股甜滋滋的味道直冲喉咙,真舒服。
师:你还真是个美食家呢!知道用心去品尝。
生:味道美极了,真是美味佳肴。
师:味道美是可以的,但不能说是佳肴,佳肴是指丰盛的菜和饭。
(学生大笑)
师:我们这是从哪个方面来讲石榴的?
生:味道。 (板书 味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干了什么?
生:看了石榴的形状和颜色。
生:还吃了石榴。
生:说了吃石榴的动作和心情。(板书 心情 动作)
师:对。这节课,我们既欣赏了石榴的外表美,又品尝了它的味道,还讲了自己吃石榴的动作和心情。
师:真是越学越清楚了,还有补充的吗?
生:石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什么时候见到的?
师:老师补充一点,我是怎么把石榴剥开的?
生:老师借用桂乃星的小刀在石榴皮上划了一个口子,然后用手剥开了石榴。
师:观察非常仔细。非常真实。把我们亲眼所见的、亲口品尝的写下来,这样的作文是非常真实的也是最可信的。因此我们要写真实的作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
生:观察了石榴的形状、颜色,还品尝了石榴的味道。
师:这节课高兴吗?
生:高兴。
师:想写下来吗?
生:想。
师:觉得难写吗?
生:不难。(有学生开始动笔写了)
师:用什么题目?
生:我用《快乐的语文课》做题目。
生:我用《我喜欢的石榴》做题目。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7
课前2分钟:马上就要上课了,老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组关于石榴的图片。(课件演示)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石榴》。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老师想先检查一下小朋友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点击课件)谁来读一读?老师最喜欢看见你们高高举起的小手。
生:读。
师:你读得真准确。谁再来试试?
生:读。
师:你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来真好听。谁还想读?
生:读。
师:同学们今天读得都很准,老师在上节课提醒小朋友们注意的词,大家都读对了 。
二、自读感悟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借助语言文字,走进石榴园。认真读,仔细想,(点击课件)你在石榴园都看到些什么景物?边读边用笔划划、写写,标出自己喜欢的内容,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请小朋友们把书捧起来,开始吧。
生:自读。(师巡视、了解)
三、研读交流
师:小朋友们读得都很认真,相信你们的发言会更加精彩。在石榴园都看到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告诉大家听。
△叶
生:我看到了石榴树的叶子。(板书:叶子)
师: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儿的叶子?
生:我看到的是嫩绿的叶子。(点击课件)
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生:“春天来了……”
师:你能抓住关键词理解真好。还有什么样儿的叶子?
生:我看到的是郁郁葱葱的叶子,是从“到了夏天……花”这句话中知道的。
师:(点击出示叶子图)这“郁郁葱葱”的叶子给你什么感觉呢?
生:叶子给我很绿的感觉。
生:长得很茂盛的感觉。
师:你真会读书,能把这种茂盛的感觉读出来吗?
生:读。
师:不错,谁能让这叶子长得再茂盛些?
生: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叶子。通过刚才的朗读,现在,说说你们看到了怎样的叶子?(点击课件)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嫩绿的叶子。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郁郁葱葱的叶子。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茂密的叶子。
△花
师:在石榴园,小朋友们还看到哪些喜欢的景物呢?我们接着说。
生:我看到了石榴花。
师: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儿的花?
生:火红的石榴花。
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呢?
生:读。
师:(点击课件:出示“到了夏天……”。)谁也看到了这火红的石榴花,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
师:这花的颜色多吸引人啊!继续说,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石榴花?
生:我看到了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枝头的石榴花。
师:“密、挂满”说明石榴花怎么样?
生:说明石榴花很多 。
生:说明石榴花特别多。
师:(点击课件)对,老师读了这些文字后,画了一幅画,也想表现出石榴花的多,想请同学们评一评,好不好啊?
生:好。
师:(点击课件)
生:画得不好,因为花不多。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老师不服气。
生:因为书上是这样写的“花越开……”,我从“密、挂满”几个词知道了花很多。
师:老师接受你的意见,把画改一改。(点击花1)同学们,行不行?
生:不行。
师:(点击花2)
生:不行。
师:(点击花3)现在可以了吗?
生:(意见不一)
师:小朋友们都很有主见,认为行的小朋友有什么理由?
生:我认为行了,因为花已经很多了。
师:说的好像有些道理。(对着说不行的小朋友)这位小朋友真勇敢 ,敢和大家唱反调,大声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认为不行,因为花还没有挂满,枝头还有空隙。
师:你真会思考,看得也很仔细,看来还要再改。(点击花4)好了吗?
生:好了。
师:(点击回到文字)能不能把花的多朗读出来?
生:读。
师:花不够多,就像老师开始的画一样。
生:读。
师:花好像多了。
生:读。
师:能再多些吗?
生:读。
师:用心听的小朋友想给他提个醒吗?
生:我发现他把“盛”也读成了“密”。
师:你再读读,老师相信你能行。
生:读。
师:读得真好。而且你把挂满读得特别重,好像一下子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的花。还有哪个同学能像他这样读?
生:读。
师:你读得特别慢,好像花儿在一朵一朵地盛开。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通过你们的读,我们看到了挂满枝头的石榴花。小朋友们还看到了怎样的石榴花呢?
生: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
师:书上是怎么写的?请你读读。
生:走近看……
师:(点击课件)认真读读这句话,你感觉到这句话写的石榴花怎么样?
生:活泼、可爱。(板书:活泼)
师:你是从哪个地方读出来的?
生: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师:吹什么?
生:吹喇叭。
师:是怎样吹的?
生:鼓着劲儿吹的。
师:鼓着劲儿吹是怎样的?(生自由表演)谁来表演表演?就请你们吧,打扮得很可爱的小姑娘。
生:(演)
师:她们表演得真好,从她的表演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调皮!
师:对,这句话就该读出石榴花的调皮,谁来试试?
生:读。
师:调皮吗?谁再读读?
生:读。
师:还不够调皮,谁再试试?
生:读。
师:你把“呢”读得长长的,让人感觉到你对石榴花的喜爱。(点击课件)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石榴花有了新的感受。说说你现在看到了怎样的石榴花?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火红的石榴花。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挂满枝头的石榴花。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调皮的石榴花。
△子儿
师:在石榴园,小朋友们还看到哪些喜欢的景物呢?继续汇报。
生:我看到了石榴的子儿。(板书:子儿)
师: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儿的石榴子儿?
生:玛瑙般的、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师:对,仔细读读这段文字,看看石榴子儿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点击课件)
生:美丽、漂亮。
师:你真会读书,这样的石榴子儿让人看了确实是一种美的享受。
知道什么是玛瑙呢?
生:是一种宝石。
师:你懂的真多。老师带来了一些玛瑙的图片,和大家分享。(点击玛瑙图片)怎么样?
生:好美呀!
师:(点击子儿图片)这是石榴子儿的图片,作者为什么把石榴子儿比作玛瑙呢?
生:因为它们都很美。
生:因为它们都很晶莹透亮。
师:谁来读读,把它的美丽诱人读出来。
生:读。
师:读得有滋味,书读到这儿,说说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石榴子儿?(点击课件)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玛瑙般的石榴子儿。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红白相间的石榴子儿。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晶莹透亮的石榴子儿。
△ 石榴
师:在石榴园,小朋友们还看到哪些喜欢的景物呢?我们接着说。
生:我看到了熟了的石榴。(板书:石榴)
师:你看到的石榴是什么样儿的呢?
生:有的咧开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
师:(点击课件)读读这句话,看看这样的石榴是怎样的石榴啊?
生:我觉得石榴很高兴。
师:对啊,从“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我们感受到了熟透了的石榴是高兴的,老师想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要演出高兴。谁敢来试试?
生:(演)
师:你们真会演,还有了笑声,更让我们感觉到高兴了。整个会场的老师都被你们感染了。那想不想看看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的石榴的样子?
生:想。
师:(点击课件,欣赏)我们看到了高兴的石榴,那我们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生: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师:你试试。
生:读。
师:老师听到了高兴,但还不够,谁再试试?
生:读。
师:老师感觉到你把“笑破了”三个字读得特别响,你真高兴啊!谁还想读?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们仿佛看到了高兴的石榴。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读出了高兴。再读读课文,你们还看到怎样的石榴果实呢?
生:我看到了着急的石榴。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读出这个感受的?
生:从“急切”这个词读出来的。
师:你知道“急切”什么意思吗?
生:“急切”是着急的意思。
师:对。再读读这句话你还能感受到石榴的什么呢?
生:调皮。
师: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
师:对,你真会读书。再读,看还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石榴的什么呢?多读书,每次都会有意外的惊喜。
生:(生说不出别的感受)
师:没有新的感受吗?不着急,我们先来替石榴娃娃想象一下,它现在会说些什么?书上说(点击课件“成熟的喜讯”,变成红色)它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如果现在它看到有人来到它身边或从它身边走过,它会对看到它的人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生:快看看我吧,我熟啦!
师:对,这就是成熟的喜讯,把这喜讯叫得响亮些,让更多的人听到。
生:(大声喊)快看看我吧,我熟啦!
师:它还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熟了,我多了不起啊!
师:现在你们对成熟的石榴有了新的感受了吗?
生:它很自豪。
生:它很兴奋。
师:对,原来它那么着急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好消息告诉别人听。那理解了它为什么那么着急吗?他真的很兴奋啊。试试看,能不能把这种兴奋的感受读出来?
生:练读。
师:谁来展示自己的朗读?
生:读。
师:你读得很调皮、兴奋,再急切点就更好了。你再试试。
生:读。
师:真不错,谁再来读?
生:读。
师:“成熟的喜讯”读得很响亮,让我们感受到它的自豪。通过刚才的读,同学们对熟了的石榴有了新的感受。(点击课件)说说,你现在看到了怎样的石榴?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高兴的石榴。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骄傲的石榴。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自豪的石榴。
生:在石榴园,我看到了急切报告喜讯的石榴。
四、操练
师:刚才同学们走进课文,借助语言文字,仔仔细细地浏览了石榴园,有了许多新的感受、新的收获。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来,把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写一写 。(点击课件)
生:写(配上音乐)
师:同学们都写得差不多了,我们看他们都写了些什么?
生 :在石榴园,我看到了嫩绿的叶子;看到了火红的石榴花;看到了熟透的石榴;看到了像玛瑙般的石榴子儿。石榴园真美呀!
师:你说的真好,能把文中的词变成自己的呢!
生 :在石榴园,我看到了茂盛的叶子;看到了活泼的石榴花;看到了自豪的石榴;看到了晶莹透亮的石榴子儿。石榴园真让人流连忘返呀!
师:你说的真棒,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了。
生 :在石榴园,我看到了茂密的叶子;看到了鼓着劲在吹的石榴花;看到了乐得笑破肚皮的石榴;看到了红白相间的石榴子儿。石榴园真让人喜爱呀!
师:从你的回答中老师看出了你对石榴的喜爱。(板书:喜爱)
五、小结
师: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仔细读书、大胆表演、敢于想象、用心朗读,通过自己的努力读懂了课文,看到了石榴园里诱人的景物,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相信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学语文,会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每天都有新的进步,对语文的兴趣一定会越来越浓,语文会越学越好。下课。
附板书:
石 榴
叶 花 石榴 子儿
喜 爱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8
邱孔龙作于2006年1月3日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学习本文应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优美语句,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提到郭沫若,我们不由得想起在初一学过的《天上的街市》(可集体诵读)。郭沫若诗写得好,特别是现代诗。他的散文也相当优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石榴》。(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
(1)学生根据初一所学知识及自己的积累介绍作者。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速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让学生推荐小组内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读课文,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自己以为好的句段。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提示:喜爱石榴_______石榴______石榴)
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
盎然忍俊不禁丰腴潜能
明确:(指定几名同学解释、注音,让其他同学纠正。好的句子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明确:(喜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点明石榴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明确:(只要学生答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
(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如:第六段中“它会笑你呢”,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相照应。第三段末、第六段首都用了反问,或突现石榴是夏天的心脏,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或强调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耍。促使读者生疑,或极言石榴果实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赞誉之情。)
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中心。)
(本文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如:“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说的是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关——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易,敢于抗争。“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5.研读赏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4。)
①全段是由哪个词领起?
②作者为什么说“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③你怎样理解“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一句?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①由“最可爱”领起。②因为它的花不但形态美,而且还具有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③在各种花面对赤日炎炎的淫威“不想再争妍斗艳”之时。石榴花却以它的形态色泽美和精神美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石榴的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并介绍有关资料。
石榴,一名“安石榴”。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针状枝,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
2.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人。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生平著述甚丰,195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文集》。
三、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渎有机结合。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课文共有9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思考:
1.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2.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圈画主要句子,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板书:
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第2段)
石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3段)
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4段)
单瓣花成长演变的过程。(5段)
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第6段)
六、品味语言,理解关键句子
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评点或提出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1、理解文章关键句子。
例如(1).“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美,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由此引出对单瓣和双瓣花的赞叹,并把它视为“夏季的心脏。”)
(2).“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作者把锈迹斑斑与殷、周时的青铜器联系起来,用以比喻石榴果实表皮的斑纹,这是文学家兼考古学家特具的形象思维。)
2、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如:(1)“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这里连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誉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
(2)第六段首句反问以后,紧接着说“它会笑你呢”,这是用拟人手法,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前后照应。第三段末尾、第六段首尾都用了反问,或突现石榴是夏天的中心,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的重要地位,或强调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罍,促读者生疑,或极言石榴果实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赞誉之情。第二段,描写石榴的枝于和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里用对偶,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肯定石榴枝干和叶片的鲜明特征,整齐的句式,易读利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七、迁移训练
为下列事物(也可自己选定一些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示例]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浪花:
信鸽:
松柏:
螺丝钉:
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写出的话短小而富有寓意,答案不求统一。
八、小结
文章用准确凝练、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点和内在品格,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九、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第二至六段。
2、选用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一、爱颂扬民族情操
二、画石榴讴歌民族气节
三、赞郭沫若表达作者追求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9
《石榴》(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石榴》是小学语文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石榴》一文语言清晰,颇有美感。课文按季节变化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生产过程。第一节用简练的语言引出了文章的主人公——闻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节写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过程。第三节写石榴结果,渐渐成熟。第四节写石榴内部的状况,以及子儿的滋味。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感悟能力。
2.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拟人等描写方法。
3.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写水果特点的方法。
4.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导入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课题——学生读课题《石榴》
(二)请大家打开课文,让我们踏着季节的脚步,跟随作者,去山东枣庄,
一起走进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二、精读训练
(一)师:快速阅读课文2——4自然段,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石榴圆。喜欢它的什么?(为什么喜欢)
学生读后交流,老师提炼板书——春叶绿;夏 花美;秋果趣(如果学生一下子概括不出来,就打个?说:待会儿,我们学习这一段课文的时候再来想这个词)
师评价:我们班同学读书的本领真大,读了一遍就能抓住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了!
(二)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夏天的石榴花好不好?(课件图片欣赏)
1.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说,太美了)
2.是呀,一个字——美!这么美的石榴花作者是怎样来向我们介绍的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中写石榴花的这几句?
3.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谁还想读?
4.读了这几句,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石榴花?(让学生多说一些)
(1)我看到了火红的石榴花。
(2)我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石榴花。
(3)我看到了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
……
5.师:你觉得什么样的石榴花最美?
生:火红的石榴。
出示句子:
6.师:看一看,这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读一读,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更
美?为什么?
生:火红是像火一样红,红得都快燃烧起来了。如果只是红的,就没那
么红,那么美了。
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火红”这个词用得真好。请你把书上的
这一句读一读。
谁能够读得再红一点?(再指名读这句话。)
师引读:这些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想象说。)
师:请大家再到书上去看一看,你还觉得什么样的石榴花很美?
生: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很美。
出示句子,请你读一读。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喇叭吗?现在你们就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让我
们一起来吹一吹吧!你吹的是什么曲子?(全班吹喇叭)
师:哇,多可爱的石榴花呀,好热闹的石榴园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捧起书,让我们一起把夏天的石榴花连起来读一读!
(三)师: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
秋天的石榴园,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秋天的石榴园什么最吸引你?(生自由轻声朗读。)
生:小石榴。
师:为什么呢?
生:很有趣。(板书:趣)
师:什么地方写得最有趣啊?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
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师:是吗?有趣在哪儿呢?请大家看——(图片),听——[播放笑声](你
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想象说话。
[课件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熟透了的石榴裂开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两句话,哪句写得更有趣?为什么?
生自由比较说。指名读。读好。
师:为什么读了这一句我们会觉得这么有趣?小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自由说。
师:原来作者是把石榴当成人来写的,才写得这么生动,这么有趣。我们
再来体会一下(齐读)。
师:还有哪一句也是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
[课件出示]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指名读。)有趣吗?
师:你们看,这是两大片绿黄色的——(叶子)?(师两手舞起,像两片叶子)哪个小石榴来扒开叶子?
生过来表演。
师:小石榴,你在里面感觉怎样啊?你想看什么?哎呀,你为什么这么着急?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你想向人们报告什么喜讯?……(扒开后)哇,你看到了什么?快向人们报告你的喜讯呀!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谁能读得再急切一点?调皮一点?喜悦一点?
师:多有趣多快乐的石榴娃娃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石榴成熟了是这么的可爱,这么的有趣。它是怎样长成的?
[课件出示]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师:请把这句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找出来。
[课件出示]先是 逐渐 最后
师:如果老师把“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红、一半黄这几个颜色词语换一换位置行吗?为什么?
师:原来作者是根据石榴成熟的顺序来写的,不能随意调换。谁能把这种成长的变化读出来呢?指名读,齐读。
师:石榴的果实真是太可爱,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把这小节读一读吧。
(四)欣赏了石榴花,看了石榴果,想不想尝一尝?作者是怎样品尝石榴的呢?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生默读。)
师:谁来说一说?
生说清楚顺序。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先……然后……最后……”
生:先剥开外皮,然后看看子儿,最后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尝尝味道。
师:小作者剥开石榴的外皮,就开始仔细地观察,(板书:看)
我们看!
[课件出示石榴子图]
师:你看到的石榴子儿是怎样的?
生:一颗一颗靠在一起,很亲密。——紧偎。颜色——红白相间。看上去很透明——晶莹
师:说得真好!下面就要尝尝它的味道了!(板书:尝)
请生品尝。
师:什么味道?
师:这就是酸溜溜,甜津津。
师:感觉怎样?
生:很爽口,很清爽。
师:作者也写出了自己品尝后的感受。(板书:感)现在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美味的石榴。[出示图文]请大家大声地自由朗读这一段。
生自由读。
师: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段话有滋有味地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师:作者就是这样品尝石榴的,(指板书)先仔细地看,再细细地品尝,最后还写出自己的感受,这都是抓住了石榴的特点来写的。(板书:特点)我们平时也吃过很多水果,它们都各有各的特点,今天回到家同学们也先观察一样你最喜欢的水果,再尝尝它的味道,然后写下来,好吗?
三、小节全文。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石榴在你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最后,让
我们再一次地欣赏全文!捧起书,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石榴,齐——
(欣赏课文。)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我努力运用直观效应,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与说写训练。
一、朗读中感知: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学《石榴》这课时,没有用繁琐的串问让学生被动地去回答,而是通过精当的提问,多媒体的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在有层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读过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2至4自然段,设计了一个简短、精当的提问,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边听同学读,边看画面,视听结合,使学生对石榴花的样子有形象、直观的感受,对石榴果的有趣能身同感受;第三次是通过情境的演示,教师引谈,师生互动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石榴娃娃的心情,并意会到其中的乐趣。
二、表达中领悟:
在学生通过多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如课文中写花时有这么一段话“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在教学这部分时,我不急着告诉学生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让学生读中领悟,“你看到了什么?”一双双小手如林般树起,有的同学说:“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有的同学说:“正鼓着劲儿在吹呢。”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同学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状,涨红了脸,摇摆着头,多么像一朵朵活泼可爱的石榴花,学生对这样形式的表达、领悟非常感兴趣,同时也让老师感受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有一颗灵动的心。
三、观察中学法:
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一些词语用得生动形象,如“玛瑙般”、“一颗颗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等。这些词单靠想象是不能真正理解的。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石榴子儿的样子,给学生直观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石榴子儿,观后交流感受。有学生说:“石榴子一头红,一头白,这就叫‘红白相间’”。有学生说:“它们一粒一粒靠在一起,一颗紧挨着一颗,这就是‘紧偎’”。还有学生说:“我看到了石榴子儿很亮,看上去就像是宝玉一样,好看极了,这就是‘晶莹透亮’”……接着,我联系学生们的生活体验,问他们吃过石榴的说说味道怎么样?学生们纷纷举手,有说酸酸的,有说酸中带点甜,吃完还觉得清爽无比。通过观察和体验,学生不仅理解了描写石榴样子、颜色和滋味的词语,而且加深了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加深朗读。另外,本自然段为学生写水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于是,我拿出一个桔子,请学生仿照作者写第四自然段的方法:先看再尝最后写下感受,介绍桔子果肉的样子、颜色和味道,学生说得很精彩,并当堂写了一段话,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10
教学过程
(一)巧借报纸,激发兴趣
1.共读报纸
(1)出示刊登石榴园广告的报纸选段。
(2)借助报纸内容理解“驰名中外”,朗读课文开头。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认读二类字“榴”。
(二)检查预习,理清文脉
1.检查预习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2)随机出示含有生词的句子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随机指导学生确定多音字读音的方法,查字典明确文中容易误读的多音字的字音。
(4)随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甚”和“至”。
2.理清文脉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2)理解第4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4)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说出石榴的生长过程(课文2、3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对话,体会表达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出示课文2、3自然段: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学生自读,谈谈对这段文字的整体感受。
(2)学生默读,寻找描写有趣的地方。
2.师生间互动对话
(1)组织学生交流描写有趣的地方。
(2)重点研读以下两个语段,教学时随机安排先后顺序。
语段一:第2自然段关于石榴树开花的描写
①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随机标记关键词语)
②图示感受本喻体的形似,学生朗读对应语句。
③引导学生感受本喻体的神似。
抓住“火红”一词,拓展科学书籍中对石榴花色彩的描述。
补充“火红”用于石榴花的根据(即相关诗句)。
让学生诗文对照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欣赏画面,深化学生感悟,指导学生朗读。
④发散学生思维,给喇叭吹奏的乐曲起个名字。
语段二:第3自然段中的两个拟人句
①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相机介绍“拟人”手法,随即标记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与形象。
②引导学生体悟“甚至”的用法。
观察画面,讨论是否可以调整顺序。结合对“甚至”一次的体悟进行有感情朗读。
③带着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抓住“张望”一词展开想象,透过文字,感受作者的喜悦心情,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情感升华,课外延伸
1.情感升华
(1)让学生猜猜本文原作者。(揭晓:是一个孩子,后由编者适当改编)
(2)组织学生讨论小作者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预设:从观察、情感、修辞手法等角度寻找原因)
(3)随机引导学生再看课文开头,抓住“家乡”二字升华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课外延伸
(1)课后品尝水果,下节课学写一种水果。
(2)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拿《石榴》比对着读,在阅读中积累写好一种的水果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章,文章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尝石榴的过程。本文虽然不是出自名家手笔,但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流露着作者的情感,读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由于此文编排于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又是本册唯──篇状物类文章,因此对作者表达特点的体悟,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领悟写法应该是本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对于刚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的能力应该具备,但对于文中一些多音字容易出现误读,需要进行方法上的点拨和学习实践。在内容理解方面,学生能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能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但对于作者情感的体悟、写作手法的运用、观察事物的方法等等则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升。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书中注音和字典,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初步体会用比喻、拟人的写法能够把事物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3.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读课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上课时带一本字典。
老师:课前谈话需要的物品,教学课件。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11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9
by: 淡若水 ]
《石榴》这篇课文记叙了石榴树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重点写了果(即石榴)的色、形、味,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今天听了朱丽华老师上的第二课时,不禁思考起两个问题。
一、关于直观教具(多媒体、实物)使用度的问题。
这堂课上,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四个不同颜色的石榴图片,一个大大的石榴。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些教具都充分发挥了作用,但需要思考和把握好一个“度”,把握好了,能化难为易,锦上添花。如果这个“度”把握不好,课堂成为媒体与实物作“秀”,久而久之会淡化学生对语言的的感悟能力。在这堂课中直观教具用的恰到好处的,我认为有以下几处:
1、贴图的妙处用把对词句的理解落到实处。引导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描写石榴果成熟过程的语句,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句,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接着拿出四张与文本所用色彩一致的石榴果图片,让学生上黑板按顺序贴(可惜那些图片的大小是一样的,其实石榴的颜色在变,大小也在变);然后,老师出示了“先、接着、然后”这几个承接关系的词语,把石榴果颜色变化的过程说一说。最后让学生辨别“黄中带红”与“一半黄一半红”两个词语的不同。
这几张贴图老师用的很巧妙。首先图片一出示,帮助学生认识了那几个写颜色的词语,尤其为区分“黄中带红”与“一半黄一半红”提供了直观形象参照,无须多讲学生即明白,还可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要求学生按顺序排图,“序”是石榴成熟的过程,“排”的过程是对学生阅读的检验,让学生用上老师提供的关连词说一说,则是加深印象的过程。学生看图片掌握词语,记住了石榴果变化的过程。
2、用图片弥补知识背景上的缺陷。
在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中,写“石榴籽,像玛瑙”一句时,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张掰开露出红红籽的石榴与用玛瑙做成的首饰图。
玛瑙在日常生活中很罕见,学生没有见过,但作者却把石榴籽比作玛瑙,在学生的心中肯定会问玛瑙为何物?是什么形状的?可以做什么?图片的出示再加上老师的解释,学生既明白什么是玛瑙,同时也认识到石榴籽之所以像玛瑙是因为它的颜色,红得发光、透亮,美极了。
此外利用图片展示一直春天里石榴树长叶,夏日里开花的情竟,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城市里的孩子是十分必要的,但什么时候出示(因为课堂上,老师都是一讲到那句马上就出示相应的图片)我觉得值得推敲。
想提出来跟朱老师商讨的一点是,当老师引导学生理解石榴籽的味时,老师不时地给三位同学尝了一下,然后让同学谈感受,读好最后一句。老师是想给学生以真切的体验,然后加深对词语理解,但是我认为在课堂上只让几位学生尝的做法欠妥了,这一细节,忽视了大多数同学,但会把大多数同学的注意到尝石榴籽的味道上来,小朋友可能还在想回家我一定得买个尝尝,课堂上三年级的学生注意一旦转移,很难马上转过来,所以当老师提出“你用什么方法能让更多人想把石榴带回家时”,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明显没有以前的活跃。老师要把每个学生的感受装在心里,关键是落在行动上。要么不尝,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因为孩子对石榴不陌生,吃过的回忆一下,没吃过的想联系一下吃过的另外的水果,如桔子、杨梅等;如果要尝,就给每位小朋友分一点,阳光普照一下,也不是难事。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问题。
老师在课堂引导学生读懂每个词、每个句,做得很实、很到位。这是三年级教学的重点。但是这篇课文的整篇都很美,可以说是状物类文章的典范。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以后,留下的不该是零碎的词、语,而应对篇有整体的印象。老师注意到了,体现在课后的两个作业的设计:⑴回去把石榴成长的过程讲给父母听。⑵回去尝一种水果,开个交流会。第一题,复述课文,第二题说写迁移练习。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第一项作业可能容易完成些,因为只要多读,凭记忆是能讲的,但第二题对大部分学生会存在困难,当然去尝水果是很容易的,但要说好就显得困难了。我想,学生要说也只会是零碎的,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可能一下子领悟,只要像想上那样讲就行了。怎么办呢?我认为课堂上老师组织教学应兼顾课后的活动。
1、用好板书提示。(不好意思画不好)
形
石榴 有的……有的……有的……
籽 紧偎 像样 酸——甜
2、教师的总结性过渡语,帮学生学生归纳、梳理,提高认识,加深印象。如读完第三自然段后,老师可以讲述一段过渡语:石榴宝宝真可爱,在成熟的过程中,颜色会不断的变化,成熟以后又是各色各样的,还躲在叶丛里张望,仿佛在喊小朋友去摘呢?那石榴宝宝的肚子里有什么,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再者,读完全文之后,老师引着学生再回忆原文的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写石榴果的两自然段,导读相关的语句,既是加深印象,同时也是在潜意识引导学生写好一种水果的方法渗透。
为学生迁移应用找个支点,即课文是怎样写石榴这种水果的,我们不必明确地告诉学生,但教师应用巧妙的方式加以渗透。不要一下子就松开所有绳,如果一下子松手,风筝是飞不起来的,因为这是一群三年级的孩子。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12
师:如果有一天,老师带你去山东枣庄,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可以吃到石榴。
生:因为我喜欢石榴。
生:因为我想去看看石榴。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领略石榴园的风采。
相机板书课题:石榴学生书空
师:我们在春天去石榴园,你会看到什么呢?快到课文中去看一看。
(指名读、齐读)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句话写石榴的什么?
生:叶子。
相机板书:叶学生书空
师:到了夏天,石榴园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请看:
出示小黑板
师:想读的举手指名读自由读
师: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石榴的花很漂亮。
生:石榴的花是红色的。
生:石榴的花像一个个小喇叭。
生;石榴树上的花又红又多。
生:石榴花开得正旺呢!
师:这几句话又写了石榴的什么?
板书花书空
师:咱们一起看85页的图,对石榴花说一句话。
生:美丽的石榴花,我很喜欢你。
生:好美的石榴花呀!我真想你画下来。
生;今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你,石榴花。
师:带着对石榴花的喜爱美美地读一读。
齐读
师:(观察郁郁葱葱)看看这个词,读两遍,你也一定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吧。
生:开开心心、平平安安、许许多多、干干净净、快快乐乐、大大小小、普普通通、辛辛苦苦、整整齐齐。
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师: 这是个什么句子?
生: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生:这还是一个拟人句。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石榴花比作了小喇叭。
师:从哪个词看出是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
生:鼓着劲在吹呢。
师:作者这样写说明他和我们一样非常喜爱石榴花
师:咱们坐正了再来读读
师:你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吗?
生:小星星像一只只眼睛正对着我们眨呢。
生:雪松像一个巨人正站在花坛里呢。
生:花儿像一张张笑脸正对着小朋友们笑呢。
生:蝴蝶像一个个舞蹈演员正为我们表演呢。
师:花儿谢了,树上结出了果儿,一天天过去了,石榴终于成熟了,熟透了石榴是什么模样呢?赶快到书上去找一找,然后用铅笔画出来。
指名读
你最喜欢哪些词语,为什么?
生:高兴地笑了,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
师:这些句子都是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句子,作者把石榴当作娃娃来写,说明什么?
生:说明了作者非常喜欢石榴。
师:请你把作者对石榴的那份喜爱读出来。
自由练读两大组分别齐读全班齐读
师:我们也曾经学过这样的句子,你能说出来吗?
指名说相机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拟人句。
生:小草从泥土里控出了小脑袋。
生:小鸟在树头快乐地歌唱。
生: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生:太阳公公开心地去上班了。
生:小星星不停地对我眨眼睛。
生:花儿露出了笑脸。
师:看着熟透了的石榴,你想干嘛?
生:吃。
师:大家都想吃,那咱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生:齐读自由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明白了什么?
生:石榴很好吃。
生:石榴酸酸甜甜的。
生:我想真的吃一下石榴。
生:我想让妈妈去买一个石榴给我吃。
师:看看这个句子,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生: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师:你能告诉大家,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吗?
生:把石榴的子儿比作玛瑙
师:这段话写了石榴的形状、颜色和味道。你能用一个字说说这段话写的什么吗?
生:果。
板书果书空
师:我们一起看了叶,赏了花,尝了果,谁能想出一个字送给石榴。指名说
板书:美
师:说得真好,石榴的叶美、花美,果也美。
师:咱们一起品尝了石榴,真是回味无穷。你吃过其他的水果吗?那就拿起笔,模仿课文最后一段,写一写你最爱吃的那种水果,要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味道。
学生练笔
师:将你最爱吃的水果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生:我最吃桔子,它总是穿着白绿相间的衣服,把衣服脱掉,就会看到一瓣一瓣地紧紧地抱在一起,抱成一团,轻轻地撕下一瓣,放入嘴里,顿时,一种酸酸甜甜的感觉涌遍全身。你也像我一样喜欢吃桔子吗?
生: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吗?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吧,我最喜欢吃苹果,它的皮是红里透绿,绿里透红,拿在手里,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果香,让人忍不住咬上一口。我拿来水果刀,小心地削掉外皮,张大嘴巴,咬一口,甜津津的,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要不了多久,一个苹果就被我解决掉了。来我作客吧,我会给你削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哟!
生:桔子、苹果我都喜欢吃,可最喜欢吃的还是香蕉,它穿着黄黄的外套,我帮它脱掉外套,就看到了弯弯的白白的果肉,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怪不得叫香蕉呢。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甜滋滋的,吃了一根,我总是忍不住再吃一根。想做我的朋友吗?那就要和我一样喜欢吃香蕉噢。
师:去了一趟石榴园,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以后老师还会带你们去更多有趣的地方。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13
一、谜语导入,初识石榴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一张脸儿圆鼓鼓,挂在枝头红扑扑,天生乐观笑破肚,漏出颗颗玛瑙珠。
生:石榴。
师:猜对了,就是石榴,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生同写。
师:同学们注意“榴”,木字旁,右边是留下的留,留点什么呢?这个点不能丢,真有趣,留下的竟然是刀和田。这个字记住了吗?一边说,一边自己写一写。
生边说边写。
师:谁来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很准确,榴,单独读二声,当他和石组成词语的时候就要读轻声。生齐读。
二、整体感知,初知大意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石榴王国,近距离地去了解它。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读音,读通句子,如果有读不准或者不好读的就多读几遍,然后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石榴呀?
生自由读课文。
1.学习词语,扫清障碍。
师:生字读准了吗?我来考考大家。师出示:酸溜溜甜津津
生读
师:这两个词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都是叠词。
师: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生:胖乎乎
生:懒洋洋
生:红通通
师:看来大家平时很注意积累。再来看这三个词语,谁想读?出示:火红 青中带黄 红白相间
师:读了这三个词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三个词都是写颜色的。
师:还能说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吗?
生:金黄
生:紫盈盈
生:五颜六色
师:看,这样分类积累,就会积累更多的词语。大家对字词掌握得真不错。
2.整体感知,再识石榴。
师:谁来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石榴?
生:课文介绍了石榴的叶、花、果。
三、细读品赏,悟情体验
1.以画促读,深入文本。
师:同学们已初步感悟了文章内容。先来赏赏叶和花吧!谁来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
师:结合这段话,老师特意做了一幅画。师出示石榴花的图画(花的数量不多)。
师:你们认为我画得好不好啊?
生:我觉得老师画得挺好的,花的形状真得很像喇叭的样子。
生:我觉得老师的颜色用的好,石榴花火红火红的。
师:感谢同学们的表扬,不过先不要急着下结论,再来读读这一段,仔细读,结合着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想一想,再做判定。
生默读第2自然段
师:现在说说看,我画的好不好?
生:老师画的有问题,石榴花的数量应该很多,你才画了几朵。
师: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石榴花的数量多了?
生:我从“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这句话中的“满”字能看出石榴花很多,“满”字说明枝头上花很密、很多,不留缝隙,那得多少花呀。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他抓住了文中具体的词句,还从“满”这个词中感受到了花的多。像他这样,你又是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花多的?
生:我从“密”和“盛”感受到花多,只有花长得茂盛,长得多才会一朵挨着一朵,密密麻麻。
师:一个密、一个盛,一个满让我认识到了这石榴花的数量的确应该画得再多些。
师出示画面,轻快活泼的音乐声中,画面中的石榴花越来越多,越来越盛。
师:这么多的石榴花,这么热闹的情景,谁愿意读读这段话。
生读第2自然段
2.创境想象,体验情感。
师: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正鼓着劲地吹呢,怎样就是鼓着劲地吹呀?自己试着表演一下。
生各自表演。
师走到一生面前:这位石榴花先生腮帮子鼓得圆圆的,吹得真卖力,请问你在吹什么曲子呢?
生:我吹的是《运动员进行曲》。
师:石榴家族的运动会,一定很热闹。
师又走到一生面前:这位石榴花小姐,闭着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请问你吹得又是什么曲子呀?
生:我吹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石榴也想参加郊游,畅游北海,真有趣!想象着画面,再来读这段话。
生再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真美,我仿佛看到了一簇簇石榴花竞相开放,仿佛听到了喇叭声此起彼伏,还有那郁郁葱葱的叶子也在使劲地长呀长呀,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场面吗?
生:热闹
生:生机勃勃
生:争奇斗艳
师:的的确确是热闹呀,咱们一起来读,感受石榴园里的热闹。
生齐读第2自然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14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1
小红 发表
陈老师运用多媒体,图文结合,在学生对课文初步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理解写作顺序,读书活动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把文中优美的词语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来领悟理解意思。
陈老师运用春、夏、秋不同的季节,让学生分层感受不同季节石榴的变化,当夏天石榴开花时,以“小喇叭”为要点,引导学生把画面读好、读美、读活,以小喇叭你们在吹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活跃思维,引导学生探寻读书方法,有滋味地读,有情趣地读,享受着读书的乐趣,热闹了一阵的小喇叭到秋天结出小石榴,让学生读出样子,激发学生读好书的热情,当石榴成熟时,陈老师利用实物让学生品尝石榴的味道怎样?让学生仿照这一段的写法来描写一种你喜欢的水果。锻炼了学生的动笔能力。师生互动得非常好。
整节课老师通过激发想象、设计动作、品尝石榴等手段助读、促读;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对写作方法的了解,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15
之一
佚名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
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导精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教师教师枣庄
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
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
石榴
春天叶________
夏天花________
秋天果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⑵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作业: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板书:
11石榴
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样子:有的……有的……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16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
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导精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教师教师枣庄
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
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
石榴
春天叶________
夏天花________
秋天果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⑵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作业: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板书:
11石榴
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样子:有的……有的……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石榴干扰了我的《石榴》教学 篇17
一、说教材
《石榴》是国标本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二、说学生情况《石榴》一课分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学生能初步理解生词在文中的含义;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了课文的思路,了解了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说一段话(机动)。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如:嫩绿郁郁葱葱(叶)
火红热闹(花)
咧嘴张望(果)
红白相见晶莹透亮(子儿)
虽然生字词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但字词句教学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本课时的一开始引导学生认读生词,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音,为本课时阅读课文打好基础。
二、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图片,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读出石榴生机勃勃的劲儿。
在这一环节中,除了运用朗读、想象、适当的表演等形式,最重要的运用了多媒体,出示了一些石榴叶、石榴花的图片。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感悟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展现美丽的石榴生长的画面,以景激情,使学生对石榴产生美感,鼓励学生自主学,个体悟,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对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书中的有关语句。(二)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掌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看看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模仿了写人的方法,也就是拟人。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用拟人的方法仿写几句话,从而达到对这一写作方法的巩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重点句的理解,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或读,或悟,或说,教师营造了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这样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机会,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渗透了“勤于观察”这一学习习惯的教育。
(三)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品一品石榴,尝尝一下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3、(机动部分)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说一说其他的一种水果,如桔子,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味道和气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
以“看石榴”——“说石榴”——“尝石榴”——“读石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优美、准确,初步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看图找找石榴子儿和玛瑙的相似点引导体会本体、喻体之间的联系,体会其中的比喻手法。
机动部分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经历积累、感悟实践以后尝试运用。并自然地激发学生养成学会观察的好习惯。这一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使课内学得的观察方法迁移于课外,真正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三、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最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渲染,总结全文,引导学生从部分回归整体,在畅谈感受中激发喜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
16、石榴
叶嫩绿郁郁葱葱
可爱花火红小喇叭
美果高兴地笑
(子)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酸溜溜甜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