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推荐16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8主题单元《成长的经历》之主体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材与学情分析:这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童年时期的幸福生活,歌颂了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党。全诗共三个小节,语言通俗易懂。三个小结结尾相同,描写了一派如诗如画的情景。班级学生在双基“知识与技能”中,总体比较好,由于课外阅读的训练,许多学生在识文认字上很扎实,同时有一定的理解、分析、感悟能力;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比较熟练,能在组长的安排下进行学习。同时,我班学生的书写能力比较强,基本上在生字的教学与书写上采用独立、自学完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文本,背诵课文。2.认字2个,写字8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3.理解诗的大致内容,体会诗歌意境,激发对生活、祖国的热爱之情。4.联系上下文理解“倒映、环绕、漂荡……”词的意思。教学重点:1.感悟诗歌意境,升华对生活、祖国的热爱之情。2.感情读文。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与情感。教具准备:
音乐磁带、活动照片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一.谈话激趣,音乐导入。1.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爱音乐了,今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看看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些什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2.生聆听,后谈听后感(自由发言)师总结:从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的童年生活多么的幸福和快乐呀!那喜欢这首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吧!3.板书课题,指导生读,识记“荡”。生据课题质疑。师梳理问题板书。4.那我们就随着这群小朋友一起到湖中去尽情地玩吧!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听老师范读,听准字音,找出几个小节?(生听后汇报)2.同桌正读正评(分小节)师巡视。3.出示生字词(小黑板),检查识记情况(抽生读评价,齐读)4.再读全诗,说说诗歌讲了什么内容?(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功课,荡舟湖上,欣赏着周围美丽的景色,心情愉快地尽情欢乐。)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拿笔勾出三小节相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生汇报,师出示)“小船儿轻轻……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生读,想象,感受。师指导读。2.问:那为什么会有快乐舒服的感觉呢?齐读第一节小节的第一句话。哪些词句写出了湖面的美丽?①生汇报。他生补充“海面倒映……红墙。”②师出示景物图片,激发学生美感。师引读前半句,生跟读后半句。“海面倒映着……,四周环绕着……。”③结合图片或课文插图理解“倒映、环绕、纱树红墙。”
④多美呀!美读(师生接读,齐读)(在如此美丽的湖面上,我们荡起双桨尽情地游玩,那是多么快乐、幸福的啊!)⑤齐读第一小节,师指导感情读。3.那我们在小湖中干什么呢?(歌唱)齐读第二小节的第一句话。①为什么我们的心情很愉快?找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迎着太阳、阳光洒、水中鱼儿……“你感觉到了什么?②师引导生感悟环境的优美,生活的温暖。③带着感觉美读此句话。(男读前半句,女读后半句。)④(一边轻轻荡舟,一边愉快歌唱,心情别提有多开心,快乐了!”)再次感悟荡舟的快乐,齐读第二节的第二句话。4.什么时候来荡舟,是不是没上学呀?从哪里知道?①齐读第三节,思考,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组讨论交流。②代表汇报,师引导。③小结:无论是谁,都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前辈们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也是现在长辈们为我们创造的,要心存感激,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啊!四.感情读文,情感升华。1.配音乐朗读课文或播放歌曲,学生跟唱。2.思考: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会如何去做?五.课后作业。1.完成上面的思考题。2.比一比,组词语。荡 绕 洒 福 环 幸烫 饶 酒 幅 坏 辛3.抄写优美句子或段落。4.仿写(对于优生设计)5.背诵。设计意图:由音乐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在学文前营造快乐活跃的气氛,便于下文的学习和感悟。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合作倾听、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品读的过程中,引导生动笔勾画,扎实地完成学习任务,学后有所得。借助图片引导生理解环境的优美,也能帮助理解词语之意,形象直观,不需过多讲解,学生自然就理解了。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读文、思考、圈点勾画,达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通过讨论,能让学生懂得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激发热爱社会、国家的情感。落实到行动上,结合自身实际谈、想。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录音机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歌曲师一首活泼、轻快的歌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2、板书课题
二 初读指导
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
3、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
4、出示生字词。
双浆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a 各自拼读,指名读,在去掉拼音读。
b 相互交流各自读懂得词。
5、小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三 指导写字
1、环 上窄下宽
塔 墙 左窄右宽。
桨 上下结构。上部要写的扁写。木成方势,以托住上面。
2 、学生习字描红。
四、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生字卡片
双浆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小节
(1) 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2) 读了这节,你懂得了什么?
(3) 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
(4) 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读了小鱼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导拟人句的了解)
(2)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
(3)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三小节
(1) 指名读第一句。这句是什么意思?
(2) 谁该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3) 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4) 感情齐读第三小节。
4、欣赏读课文,配乐激情。
5、看板书,指导背诵。
三、作业
1、学写生字
小组讨论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集体学习:洒 悄 愉 排左窄又宽 记住这几个字用熟字加偏旁
2、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看 海面 倒映 白塔
四周 绿树红墙
感 我们愉快歌唱
问 幸福生活谁安排
课后反思:
在上第一课时时,学生比较积极,抢着读,抢着举手,我想那是因为读字词句,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在重点感悟课文时,学生明显的积极性降低了许多。总的来说,学生不适应三年级对段与篇的重视。“语基的重点要因课而练”(教研员话),于是,今天给学生讲了一个新的句式--拟人句,很想让他们拓展一下,但是考虑到学生刚接触,还没有消化,就没有拓展。在回答“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父母”“国家”“老师”“自己”“太阳”“地球”“宇宙”“科学家”……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了解学生的差异使答案有着差异,但“课文的主题思想不能更改”(教研员话)于是,我说:“幸福不是靠谁安排的,是靠我们的劳动换来的,是靠强盛的祖国、勤劳的人民创造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题:成长的经历
学习的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丑小鸭》
二. 学习目标: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使身高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
2、认识课文中的8个识字,重点指导学生个别字的书写
教学重点:能认识字,能正确朗读课文。
《丑小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课文出现的新词。
2、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2、从丑小鸭出生后的遭遇,理解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 跟老师一起学:《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北京的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学生字:荡、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3、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推浪塔墙洒悄环
4、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用熟字记生字)
如:“谁”记“推”“狼”记“浪”
“消”记“悄”“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
5、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6、课堂练习。
读一读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尽情
倒映伙伴悄悄环绕凉爽
7、借助汉语拼音学课文。
推开波浪环绕红墙
凉爽洒悄悄地功课
(读准这几个字:浪边音;爽翘舌音;洒平舌音)
二、理解课文:
1)课文共有几句话?“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2)“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3)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4)“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5)“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6)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又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7)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8)“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湖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你是怎么理解“红领巾迎着太阳”?(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湖面上”仅仅是洒在湖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湖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9)“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10)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1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丑小鸭》
一、初读课文:
复习部首和学过的字。
1、部首:
土、⺮、钅、刂、牜、疒、阝、口
2、读熟字。
准、沾、站、制、到、持、起
3、堆:把“谁”的言字旁换成提土旁。
特:左边是牛字旁,不是提手旁。
瘦:病字旁,注意“瘦”中间的一竖要上下出头。越:其中“戉”笔顺
咬和“校”、钻和“沾、站”的字形区别在左旁不同。
剩和“到、制”的字形区别在左旁不同。
4、课文出现的词,是什么意思。
稻草堆:堆起来的稻草。
钻出来:由里而外的意思。
剩下:余留下。
特别:格外。
二、理解课文:
1、听老师讲故事。
思考:故事讲的是谁的什么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事。)
2、丑小鸭怎么变成白天鹅?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丑小鸭》就明白了。
3、从第1段里你知道了什么?
(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孵蛋,等它的孩子出世。)
4、出世:出生。本课指小鸭子从蛋里孵出来。
过渡:过了几天,孩子出世了,长得什么样,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5、还有一只小鸭长得什么样?它们看到这只小鸭什么表情?它们会想些什么?(它们看到这只小鸭都非常的惊奇,它们在想,这只小鸭长得可真丑啊!)
这只丑小鸭见到大家用这样的目光看着它,它会怎么想?(为什么它们用瞧不起的目光看着我?)
6、为什么大家叫它丑小鸭?(因为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这段主要写丑小鸭出世和它为什么叫丑小鸭这个名字。所以我们读这段就要把它长得丑的样子读出来。
7、丑小鸭来到世界上,在家里处境如何呢?我们学习第3段。
哥哥姐姐怎样对它?
大公鸡怎样对他?家里的小姑娘怎么样?
(哥哥姐姐讨厌它,用嘴咬它,大公鸡也气势汹汹啄它,就连小姑娘也双手插腰用眼瞪着它。)
大家对它都不好,丑小鸭怎样做的呢?(丑小鸭感到很孤单,一生气就跑了。)
8、完整的用自己的话把图讲述一遍。
思考:为什么大家都讨厌它,只有鸭妈妈疼爱它?(因为丑小鸭太丑了,所以大家都讨厌它,而鸭妈妈毕竟是它的妈妈,无论孩子多么丑,妈妈总是疼爱的。)
9、丑小鸭为什么离开家?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孤独。
10、思考:它离开家,去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困难?
在芦苇地里,它为什么在悄悄地过日子?(因为它怕别人发现,欺负它。)
解词:
讥笑:讥讽和嘲笑。
悄悄: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洁白:没有被其他颜色污染的白色。
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本课指丑小鸭看见洁白美丽的天鹅,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只漂亮的天鹅。
11、过渡: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冰,丑小鸭又怎样了?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幸亏:多亏。
12、农夫把丑小鸭带回家,后来怎样呢?
这只洁白的天鹅就是那只丑小鸭?当它看见自己变成了洁白的小天鹅是什么心情?(丑小鸭看自己变成了白天鹅心里非常高兴、欣喜。)
小结:丑小鸭从刚出生就不受喜欢,只有鸭妈妈疼爱它,它忍受了许多痛苦,最终变成了一只白天鹅。
13、从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小资料】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全名是汉斯·赫里斯蒂安·安徒生。童年时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从小对演戏感兴趣。14岁时,他来到哥本哈根一家皇家剧院,一边做杂役,一边学唱歌。后来,得到别人帮助,到哥本哈根大学去学习。他写过诗歌、剧本、小说、游记等。但获得最大成就的是童话。1835年发表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以后每年圣诞节,他总要拿出一本童话集,作为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他一生共发表了150多篇童话故事。
【模拟试题】
1、组词。
堆:( )( )( )
等:( )( )( )
钻:( )( )( )
剩:( )( )( )
特:( )( )( )
瘦:( )( )( )
除:( )( )( )
咬:( )( )( )
越:( )(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3、选字填空
(1)应 映
( )照 答( ) 放( ) 倒( )
(2)飘 漂
( )浮 ( )扬 ( )荡 ( )泊
4、词语搭配
美丽的风愉快地飘荡
鲜艳的白塔轻轻地欢乐
凉爽的红领巾尽情地歌唱
5、修改病句
(1)今天早晨下了一天的雨。
(2)小华加入了少先队员。
(3)我们热情欢迎新同学。
(4)这是高大的一棵树。
6、乱句成段
( )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衣服。
( )又过了几天,花瓣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张开了笑脸。
( )几天后,小花苞顶破了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 )月季花开满花坛,有粉红的,有暗红的,有桃红的,还有白色的和黄色的。他们争奇斗艳,互相比美。
7、读一读,抄一抄
1)你看不见自己,你能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2)小草呀,你的脚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脚下的土地。
8、读词语。
草堆 相等 剩下 特别 消瘦
咬死 车站 起来 钻出来 越发
9、按课文内容填空。
有一天,丑小鸭出来( ),看见( )开花了,知道( )来了。他扑扑( )向( )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 )上,映出一个( ),雪白的( ),长长的( ),( )极了。啊,这难道是自己的( )吗?原来我不是( ),而是一只( )啊。
【试题答案】
1、组词。
堆:(土堆)(草堆)(堆肥)
等:(相等)(平等)(等候)
钻:(钻探)(钻研)(钻空子)
剩:(剩下)(剩余)(剩饭)
特:(特别)(特色)(特产)
瘦:(消瘦)(瘦肉)(肥瘦)
除:(除草)(除法)(消除)
咬:(咬紧)(咬住)(咬牙)
越:(越级)(越权)(越发)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略
3、选字填空
(1)应 映
(映)照 答(应) 放(映) 倒(映)
(2)飘 漂
(飘)浮 (飘)扬 (飘)荡 (漂)泊
4、词语搭配。
美丽的风愉快地飘荡
鲜艳的白塔轻轻地欢乐
凉爽的红领巾尽情地歌唱
略
5、修改病句
(1)今天早晨下了一天的雨。(早晨与一天重复)
(2)小华加入了少先队员。(少先队与队员不是一个概念)
(3)我们热情欢迎新同学。(热烈与热情混淆)
(4)这是高大的一棵树。 (语序混乱)
6、乱句成段
(1)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衣服。
(3)又过了几天,花瓣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张开了笑脸。
(2)几天后,小花苞顶破了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4)月季花开满花坛,有粉红的,有暗红的,有桃红的,还有白色的和黄色的。他们争奇斗艳,互相比美。
7、读一读,抄一抄
1)你看不见自己,你能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2)小草呀,你的脚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脚下的土地。
8、读词语。
草堆 相等 剩下 特别 消瘦
咬死 车站 起来 钻出来 越发
9、按课文内容填空。
有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紫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啊。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1 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2 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3 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党
问谁 安排 (感情) 祖国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5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资源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
三.教学准备歌曲磁带.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生字:荡、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推开波浪环绕红墙
凉爽洒悄悄地功课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lang边音;爽shuang翘舌音;洒sa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业,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倒映环绕(欣赏)
2.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迎洒望听(唱歌)
3.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谁安排(感激)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3.组词
荡( ) 浆( ) 推( ) 浪( )
汤( ) 桨( ) 堆( ) 狼( )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谁安排(感激)
二、总结课文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板书:
自然
热爱党
祖国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推浪塔墙洒悄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如:“谁”记“推”“狼”记“浪”
“消”记“悄”“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
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尽情
倒映伙伴悄悄环绕凉爽
2、加偏旁组词(小黑板)
()()()()
主良
()()()()
()()()()
肖果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教学后记:
学生在写字时,常把“桨”、“爽”写错,要注意强调和指正。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学生朗读时很有感情,在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他们觉得幸福生活是爸爸妈妈给的,对党、社会主义的理解,虽然我在课中渗透了一下,但学生的理解还比较浅显。我想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理解到这么深入,现在他们爱父母、爱身边的人、爱生活,就是充满朝气、充满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定会爱祖国。
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美景
歌唱
感激祖国
综合练习
一、选字填空
1.应映
照答放倒
2.飘漂
浮扬荡泊
二、词语搭配
美丽的风愉快地飘荡
鲜艳的白塔轻轻地欢乐
凉爽的红领巾尽情地歌唱
三、修改病句
1、今天早晨下了一天的雨。
2、小华加入了少先队员。
3、我们热烈欢迎新同学。
4、这是高大的一棵树。
四、乱句成段
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衣服。
又过了几天,花瓣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张开了笑脸。
几天后,小花苞顶破了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月季花开满花坛,有粉红的,有暗红的,有桃红的,还有白色的和黄色的。他们争奇斗艳,互相比美。
五、填空
1.“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一句中的“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6
1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99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随笔
by 苹果先生 发表
眼前的这群孩子到底有多少水平,我心中没底。一直混在五六年级,很久没有执教低中年级了。
我把课题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齐读一遍。读出来的声音着实给我当头一棒,不仅拖腔拖调,甚至还掐着嗓子在喊。诗歌美好的意境荡然无存。
看来教学计划要调整一下了,我耐着性子进行领读,一遍过去了,无多大改变,四遍五遍过去了,天哪!还是照旧。
得了,看来不能在课题上纠缠不清了,读文章吧,进入句子可能会有所改观吧。
指名请一自告奋勇的孩子起来读,不错,比齐读课题强多了。来,我们照着她的样子一起来读一下吧!学生拿起书来,乌拉乌拉的读起来。我的老天啊,都是什么呀!还不如读课题了。
难道就这么妥协了吗?不行!反正有的是时间。我干脆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计划,准备跟学生们的朗读进行对决。还没来得及做课件,我便把第一节歌词写在了黑板上,先范读,然后标上朗读记号,这回该好些了吧!
但事与愿违,整整两节课,学生的朗读情况起伏不定,一到齐读,还是回到了原地。我清楚,我遇到麻烦了。
这是,从隔壁传来了二班的朗读声。我倒!原来是一路货色,也是拖腔拖调,也是在扯着嗓子喊。隔壁班的老师可是年级组长,是从一年级跟上来的,看来,这才是他们真实的朗读水平啊!听惯了高年级朗读的耳朵,应该要适应这些声音了。
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了。呵呵,我预设的要求太高了。
于是我说,大家读得非常好,大有进步。下面我们学习第二节……
教学还算顺利。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7
《让我们荡起双桨》札记
听一位老师上《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有这样两个环节引起我的思考。一是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一节诗时,是这样说的:“北海公园的景色可美了,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二是读三四行诗“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时教师设计了一个补画的环节,让学生把白塔的倒影和四周的绿树红墙画出来。
第一个环节首先让我感觉到老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至关重要。老师的理解出现问题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引导的偏差。看得出来,学习第一节诗老师的着重点放在了感受北海公园的美景上。其实这节诗重点应是写孩子们在湖面荡舟的美好画面和轻松愉悦的心情。孩子们脑海中浮现的应是轻舟荡漾,碧波白浪,绿树红墙,凉风习习,歌声阵阵的一幅整体的画面,感受到的是红领巾愉快的心情。如果对课文有了这样的理解,那么就不会把这节诗割裂开了,拎出喜欢的句子来读,应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读,来感悟,也不会只引导学生去注意景美,而是从人的活动、心情,景色的优美多方面综合来读诗,感受诗歌的意境。
第二个环节我们看到了老师试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去感受语言,这种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些设想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和想象。如果处理不当,会适得其反。“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行诗写得确实非常美,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让学生补画,意图是想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个美景,同时理解“倒映”和“环绕”。学生大多能把白塔的倒影画正确,这样的常识学生基本还是有的,再说书上有白塔的倒影。那么这个画倒影的作用就要打折扣了。书上的画一目了然,再画有点多余的感觉。学生没法画出“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很正常,因为从美术的角度来看,从一个视角来画是不能把“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给画出来的,只能画出一部分。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画还差点什么,引导学生说到四周环绕绿树红墙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一圈的绿树红墙,边画边说这就是环绕,本来很美丽的一幅图突然间变得逼仄了,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了,小船仿佛被紧紧包围了。看似很好地理解了环绕,实则不然,随着黑板上那幅美丽的图被环绕后变得死板,环绕这个词教死了,这句诗也教得失去诗味了。红领巾在船上轻轻划着桨,船儿在水中荡漾,远远望去,绿树红墙,令人陶醉。本来能引起无限遐想的诗歌语言经这样一处理现在却变得呆板,了无生趣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1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07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1 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2 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3 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环绕(欣赏)自然
迎、洒、望、听(歌唱)热爱党
问谁安排(感情)祖国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我国当代词作家乔雨所作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童年时期的幸福生活,歌颂了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党。
全诗共3个小节,语言通俗易懂。第1小节写了我们在北海公园的湖面上荡起双桨,周围是白塔、绿树、红墙构成的美丽景色;第2节写阳光明媚,我们的心情舒畅,尽情歌唱;第3节则点明了我们一天的学习,心情愉快,荡舟水面,尽情欢乐。最后用反问的方式引发思考:我们的生活是谁安排的?
第一节:描绘了如画的非海风光。第二节: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第三节:表达了尽情欢乐的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3个小节的结尾相同:小船轻荡,晚风凉爽,描绘了一派如诗如画的情景。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贴近儿童生活,表达出人们追求美好童年的意愿,因此深受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喜爱,成为经典歌曲。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字:桨、愉。在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中写“桨、映、塔”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唱一唱这首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4、联系生活想象续编儿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感受成长中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5、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激发学生对祖国和党的热爱。
6、联系生活续编儿歌。感受成长中的幸福。初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教学建议
1、本课的导入可以先请学生欣赏同名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在优美的歌声中体会童年的幸福快乐;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各种活动的照片。如:大队会、春游、比赛等上课伊始播放课件,让学生加深理解童年的生活多么幸福,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再引出课题。
2、首先让学生用自由读课文的方式来解决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3、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生字方法能比较熟悉的运用,而且本年级的识字虽然仍是重要任务,但不再作为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同桌、小组合作、独立识字的学习方式,用恰当的方法分析字型记忆生字。如:本课出现的2个生字“奖”和“愉”,教学时可采用换部首的方法记“浆”与“奖”、“愉”与 “偷”,通过换部首使学生区分形近字。此外,在认字、写字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让学生认一认、写一写;还可以补充摘抄一部分词语,如:迎面、愉快、欢乐、幸福、安排等。培养学生认、写和谐发展的能力。
4、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因此,要重视朗读教学,把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自读的基础上,运用如: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朗读表演、背诵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诗的内容。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5、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如有条件可将《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也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想象童年中自己还度过了那些快乐的时光。
拓展习题
一、按要求填空。
浆( ) 愉( ) 映( )
奖( ) 偷( ) 应( )
二、读一读,抄一抄。
倒映 环绕 飘荡 凉爽 尽情
相关资料
双浆:划船用具,多为木制,上半圆柱形,下半扁而略宽
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个物体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生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识字。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情况。(师巡视指导)
七 、记忆生字 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在田字格里出现“桨 映 塔 墙 悄 愉 尽”。
1、观察字形怎样写才好看。
重点指导“桨”“愉”
①通过换部首让学生区分“奖 桨”“愉 偷”。
②“桨”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
七 、记忆生字 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在田字格里出现“桨 映 塔 墙 悄 愉 尽”。
1、观察字形怎样写才好看。
重点指导“桨”“愉”
①通过换部首让学生区分“奖 桨”“愉 偷”。
②“桨”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
九、作业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第一小节描绘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让人心醉。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置身这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游玩,听我们歌唱。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的意境进一步得到升华。
《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词之所以能编入小学语文教材,我想主要是因为它作为歌曲确实旋律优美,广为流传,受到大家的喜爱。其次,歌词通俗易懂,语言优美,是可以称为“经典”的。本课的目标定位我认为还是以学习诗歌语言,品味形式之美,想象优美意境为重点。但在教学第三段“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时,虽然孩子们也说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但孩子们还是似懂非懂的,说不出任何理由。教学时我作了适当的引导和提升。大家谈到的“太阳”,其实在中国文化中,太阳也是具有丰富的含义的。由于时代和人生阅历的因素,现在的孩子们不可能知道“太阳”就是党和人民,我们可以适度讲授,是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课上同时也结合简单介绍了当时歌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激发起了学生内在的情感。同样在教学第二节和第三节相似的地方,教学时可以相互比较、前后联系,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有学生想到是父母给自己带来了幸福生活,我也明确地表示这也完全正确,并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要尊重父母、爱戴父母。因为我觉得面对三年级的孩子,应避免过多的说教,政治教育痕迹太深。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觉得课堂中老师一直在导,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状态,师生互动需要加强,课堂气氛需要再活跃些。这也许是因为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师生彼此间缺少一些默契吧。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
听一位老师上《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有这样两个环节引起我的思考。一是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一节诗时,是这样说的:“北海公园的景色可美了,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二是读三四行诗“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时教师设计了一个补画的环节,让学生把白塔的倒影和四周的绿树红墙画出来。
第一个环节首先让我感觉到老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至关重要。老师的理解出现问题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引导的偏差。看得出来,学习第一节诗老师的着重点放在了感受北海公园的美景上。其实这节诗重点应是写孩子们在湖面荡舟的美好画面和轻松愉悦的心情。孩子们脑海中浮现的应是轻舟荡漾,碧波白浪,绿树红墙,凉风习习,歌声阵阵的一幅整体的画面,感受到的是红领巾愉快的心情。如果对课文有了这样的理解,那么就不会把这节诗割裂开了,拎出喜欢的句子来读,应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读,来感悟,也不会只引导学生去注意景美,而是从人的活动、心情,景色的优美多方面综合来读诗,感受诗歌的意境。
第二个环节我们看到了老师试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去感受语言,这种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些设想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和想象。如果处理不当,会适得其反。“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行诗写得确实非常美,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让学生补画,意图是想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个美景,同时理解“倒映”和“环绕”。学生大多能把白塔的倒影画正确,这样的常识学生基本还是有的,再说书上有白塔的倒影。那么这个画倒影的作用就要打折扣了。书上的画一目了然,再画有点多余的感觉。学生没法画出“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很正常,因为从美术的角度来看,从一个视角来画是不能把“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给画出来的,只能画出一部分。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画还差点什么,引导学生说到四周环绕绿树红墙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一圈的绿树红墙,边画边说这就是环绕,本来很美丽的一幅图突然间变得逼仄了,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了,小船仿佛被紧紧包围了。看似很好地理解了环绕,实则不然,随着黑板上那幅美丽的图被环绕后变得死板,环绕这个词教死了,这句诗也教得失去诗味了。红领巾在船上轻轻划着桨,船儿在水中荡漾,远远望去,绿树红墙,令人陶醉。本来能引起无限遐想的诗歌语言经这样一处理现在却变得呆板,了无生趣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也是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儿童歌曲。正因为有一定的“历史”,或者说在一定背景下的产物,使文中蕴含一些特定背景下的东西,这些是现在的儿童难以理解的。那该如何点破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的是谁?这是全文最难解释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去接受或去体会到呢?于是我就先抛出第2小节第1句中“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太阳”指的是什么?请学生回答。什么大案都有,父母、老师、工人、革命先烈、太阳、红军……但是他们没有能够说出“太阳”指的是我们伟大的党。我认为这也很正常,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以他们的人生阅历来回答确实是有难度的。我想老师的教就是要教在学生迷茫时吧。只有适时加入一些背景的介绍,孩子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个答案。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后面的“谁”,学生们就马上联想到是我们伟大的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
点破难点,让孩子容易接受,其实在于选择其恰当的手段。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1 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2 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3 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党
问谁 安排 (感情) 祖国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1
作者:佚名转贴自: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论坛点击数:117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后记:
本课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第一小节描述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令人陶醉。
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泛舟,听我们歌唱。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到无比愉悦的真切感受,同时又充满童趣。
第三小节则由尽情欢乐中的少年儿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真挚的感激之情。
如何让今天的孩子能透过这精美的文字穿越时空与作者与“红领巾们”共呼吸呢?于是,有了以下的一些设想:
作为一首歌,优美的歌词,悠扬的旋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于是今天的第二课时,让孩子们在充分朗读之后,我用自己甜美的嗓音,哼唱起这首曲子。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也忍不住哼唱起来,看着他们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开始逐渐兴奋了,开始对文本有了感觉。于是我就渐渐让他们把唱的嗓音放大,他们唱的更高兴了,一个个手舞足蹈。 看着他们的兴奋劲儿,于是开始逐段地进行讲解,让他们对于文本理解得更深层一些。歌词不难理解,可歌词中所包含的含义却意义深远,比如“阳光”的一语双关,还有就是“小船儿轻轻飘荡,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的三次出现有何作用?等等这些都是值得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其实,问题容易解决,可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孩子们思考的方法,而不是凭空地去知道“阳光”的双关之意,“小船儿轻轻飘荡,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的三次出现的作用。这对于三年级而言,进行阅读的分析理解是重中之重。
最后,拓展延伸。语文教材既是例子,更是引子。怎么“例”,怎么“引”?课文学完了,孩子们心中必定有一定的感悟,那怎样才能让他们把心中的所思所感所想表达出来呢?为此,我特意在“复习”环节中安排了让学生写“学后记”,这为让孩子们说出心中的话塔建了一个平台,尽管是第一次接触,可孩子们却一个个跃跃欲试。当然,一开始,他们还对“学后记”显得很懵懂,可是经我一解释,他们一会儿就茅塞顿开了,兴奋地传达着自己的小发现。
转载自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论坛
提供 张英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学习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7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
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歌曲创作背景:
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 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50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
(方法提示: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轮读;同座互相抽查。)
(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认了字,又读了词,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后还可以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3、指名读,检查生字和课文的认读情况。
4、整体感知
(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
三、精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2、同座互相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并说说诗歌写了什么。
四、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浪、周、轻、凉”,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轻”,右边的书写要重点提示。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五、课后作业。
1、认读生词。
双桨、推开、倒映、白塔、凉爽、幸福、波浪、四周、轻轻、安排、做功课
2、写出下列多音字的两个不同读音,并组词。
倒( )( )( )( )中( )( )( )( )
3、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生词,学会书写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教师质疑:课文诗歌有三节,分别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读?为什么?
2、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节探究学习。教师听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提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词,分为三个小节,每节的结构基本一致,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也应当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作者在描写景物是按照从远到近,从静到动的顺序来写的,先写远处的白塔、绿树、红墙,后写水中的鱼儿。同时在写鱼儿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最后一节是写小伙伴的质疑“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学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词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每一次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读的情感也应该不一样,第一次是被美丽的风景陶醉,可以读的轻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对活泼的小鱼,可以读的轻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现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乐,语音可以适当的提高,读出愉悦欢快的感受。
4、学生感情朗读全文。
5、练习背诵课文。
6、指名背诵课文。
三、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洒、做、课、排”,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洒”,右边是“西”。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四、作业设计:
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本课学习的生字。
2、扩词。
浪周
凉课
排洒
3、区别组词。
浪轻做课
很青作棵
4、学唱这首歌
五、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海面:白塔
四周:绿树、红墙
水中:鱼儿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2 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5个字。
2、掌握本课生字,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教师说:“今天,老师跟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下面老师就把这首歌放给你们听。听的时候可以把课本翻开第一页,边听边看课文,看看歌词和课文有什么联系?
放歌曲。指名回答。
这首歌好听吗?想唱吗?如果我们把课文读熟了相信你们一下就学会唱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吧!
(二)教学互动: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利用课后生字表或书后查字表认识这些生字,并将这些字多读者几遍,读准为止。
(2)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方法可多样化,可以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肯定交流学习的好办法。(方法有: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荆炎车轮读者;或男女生互问互读者等等。)
(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
A:1:小雨点落到哪棵小草上?
指名学生试连,当学生连对后,小草可摇动叶子说:“谢谢你给的小雨点,真甜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B:2:出示“三个生字娃娃”:“映、轻、唱”说:我们的名字有太好
读者,你们发现读时要注意什么?
(应轻唱:翘舌音,)
当学生说对三个字应注意的地方后,课件在生字娃娃一起说:“看来,我们的小秘密躲不过小朋友聪明的眼睛哟!”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刚才我们认了字,又读了词,可真能干!把他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那咱们赶紧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的同学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字音读准了没有。
3、整体感知
(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
(三)和谐发展:
1、朗读课文。
2、师让学生根据挂图讲述自己看到了什么,先说一说,试着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五)定向导入
复习旧知,认读生字及词语。
(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同桌合作交流,读懂了些什么?
2、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学生体会“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可采取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等到形式。)
(七)指导书写其他生字
(八)指导背诵(多种形式:同桌、小组、男女生)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5
一、教材分析
引导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想象北海公园绿树红花、碧水清波迷人景色,感受少先队员们泛舟碧波的愉快心情是教学重点所在。在真切感受少先队员“幸福生活”基础上,理解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培养孩子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是教学难点所在。
二、学情分析
孩子们学习这首诗歌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有二:其一是通过反复诵读诗歌,积累诗歌语言,积淀语感,这是语文知识与能力所要达成目标。其二是在反复诵读诗歌中,感受少先队员们的愉快心情,知道是党、祖国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培养孩子们对党的感恩心理。这是人文目标,情感态度方面的。
孩子们通过第一课时阅读,对课文主要内容已有整体把握,对少先队员们愉快心情已有初步感受。第二课时就是要在第一课时基础上,通过一遍一遍地精读品味,最终达成上述目标。
孩子们通过阅读《三毛流浪记》、观看〈小兵张嘎〉等电影对旧社会儿童的悲惨遭遇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孩子们对自身今天幸福生活有着深刻体会,对外出游玩时愉快心情有着情感积累。
第二课时就是要通过孩子们自主阅读让他们的精神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语文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当然这种建构过程源于孩子们现有知识经验,至少止于所要达成的上述教学目标。这一过程在第二课时四十分钟内体现的是一种阅读的层次性,采取的应是块状推进的策略。
三、教学设计
第一块: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首先以词组形式出示复习生字掌握情况:
双桨 波浪 轻轻飘荡
(读了这一组词语,你想到什么?诗歌中谁在划船?)
白塔 环绕 绿树红墙
(读了这一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以词组形式出示,即检查孩子对生字掌握情况,巩固双基。又激活孩子前一课时阅读经验,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阅读教学中,每一环节的设置都要为下一环节服务,这样的过程一环紧扣一环,孩子在阅读中不断完成自主建构。
然后,激趣导读:
读了这两组词语,你最想干什么?
第二块:精读1节 感受景美
首先激趣:下面就让我们荡起双桨,划进美丽的北海公园。接着教师伴随音乐范读,生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再指名读,结合读,引导感悟: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1、小朋友们来到北海,划船时心情怎样?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2、小船儿是怎样“推开”波浪的?轻轻的、重重的?做做动作加深体悟。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1、借助彩图感受白塔高大雄伟。
2、借助彩图感悟“环绕”一词所体现绿树之茂密、红墙之绵长。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1、借助动作感受小船飘荡在水中的情景。
2、联系生活体验“凉爽的风“吹在身上的感受,并试着读出这种感受。
最后,再次配乐诵读,加深体会。
第三块:精读2节 感受人乐
首先老师激趣:绿树红墙 碧波荡漾 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呢?让孩子自由读2节体会。再指名读,结合孩子的读,指导体悟:
1、“红领巾”是谁?
2、师范读“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生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
3、想象我们此时会唱些什么歌?角色体验:现在,同学们就是水中的鱼儿,为什么会悄悄望着我们?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最后感情诵读体会。
第四块:精读3节 感受情深
首先老师激发兴趣: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此时想到些什么?再自由读3节体会。然后结合孩子们的读,引进材料,拓展背景,突破难点:
1、联系文本,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联系自身生活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
2、引进材料:说说三毛能像少先队员们那样自由自在地划船吗?海娃呢、张嘎子呢?为什么?
最后通读体会。
第五块:美读品味 加深体会
生配乐诵读,加深体会。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6
作者:沈高明发表时间:2004-4-28阅读次数:104
作者:钱屏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录音机及歌曲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歌曲师一首活泼、轻快的歌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2、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
3、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
4、出示生字词。
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
A各自拼读,指名读,在去掉拼音读。
B相互交流各自读懂得词。
5、小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三指导写字
1、环上窄下宽
塔墙左窄右宽。
桨上下结构。上部要写的扁写。木成方势,以托住上面。
2、学生习字描红。
四、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生字卡片
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小节
(1)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2)读了这节,你懂得了什么?
(3)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读了小鱼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导拟人句的了解)
(2)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
(3)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一句。这句是什么意思?
(2)谁该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3)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4)感情齐读第三小节。
4、欣赏读课文,配乐激情。
5、看板书,指导背诵。
三、作业
1、学写生字
小组讨论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集体学习:洒悄愉排左窄又宽记住这几个字用熟字加偏旁
2、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看海面倒映白塔
四周绿树红墙
感我们愉快歌唱
问幸福生活谁安排
课后反思:
在上第一课时时,学生比较积极,抢着读,抢着举手,我想那是因为读字词句,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在重点感悟课文时,学生明显的积极性降低了许多。总的来说,学生不适应三年级对段与篇的重视。“语基的重点要因课而练”(教研员话),于是,今天给学生讲了一个新的句式--拟人句,很想让他们拓展一下,但是考虑到学生刚接触,还没有消化,就没有拓展。在回答“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父母”“国家”“老师”“自己”“太阳”“地球”“宇宙”“科学家”……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了解学生的差异使答案有着差异,但“课文的主题思想不能更改”(教研员话)于是,我说:“幸福不是靠谁安排的,是靠我们的劳动换来的,是靠强盛的祖国、勤劳的人民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