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三顾茅庐教学实录(推荐5篇)

2023-03-16 20:12: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三顾茅庐教学实录(推荐5篇)

三顾茅庐教学实录 篇1

作者:中国教师转贴自:小学语文点击数:54

《三顾茅庐》教学实录

作者:中国教师 文章来源:小学语文

课前,教师和学生调侃(具体内容保密,嘿嘿……),笑声不断。正前方屏幕上打出关于《三国演义》的简单介绍。

师:孩子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

生齐喊:《三国演义》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的学习课文就是发生在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节选自《三国演义》。它就是《三顾茅庐》。来,看老师写课题。

(老师很认真地板书课题,同时不断的唠叨)

师:看好了,“茅”字的横钩要比草字头略微长一点,这样才好看,最后一笔是撇;“庐”字的下面是一个“户”。凭老师的经验,这两个只是比较容易写错的,下面,请大家在书上,课题的右边各写一个,不仅要写队,还要写好。

(学生写字)

师:我看到很多同学的课本上写着“已读课文三遍,”,“认真读过课文,”。看来,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现在我检查一下,已经读过课文两遍的请举手。

(所有学生迅速举手)

师:很好,我们接着再检查,已经能保证自己能把课文读得又对又通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陆续把手举了起来,等待片刻,还是有八只小手没有举起)

师:看来,有些同学还是对自己缺乏自信。(这句话师跟教海泛舟学的,事先没征得他的同意:))那么,我们就用两分钟时间,让这些同学重新唤起自信,让自信的同学更自信。大家来自由的读课文,只读那些你认为最难读好的地方,反复读,力气要花在刀口上。

(学生以哩哇啦地读课文)

师:时间到,这会有自信了吗?

生:有了!

师:好,我相信你们,免检通过!不过,我还想让你们读课文,不过这次不是朗读,而是默读,默读好,默读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些问题。课题《三顾茅庐》是一个成语,成语是汉语言的一大特色,含义深刻,比较难于理解。现在,我们就边读边想:“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提示一下:说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课文中的词句。开始!

师:差不多了吧,谁来说说?

生:三顾茅庐就是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

师:不错,能加上一个谁,就更好了!

生:三顾茅庐就是刘备三次来到诸葛亮的茅草屋,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

师:很好,不但加上一个谁,还把原因也说出来了。要是能说清结果就更完整了。

生: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诸葛亮盛情难缺,答应了。

师:对,这样就很完整了。你有一个次用得真好,是哪一个?

生齐生说:恳请。

师:对!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就是一个姓刘名备的人,恳请一个姓诸名葛亮,字孔明的人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教师边说边板书“刘备”、“诸葛亮”、“恳请出山”)对吗?

生:对。

生:不对。(同时说)

师:不对?哪里不对?

生:不是姓诸——

师:不是姓诸?那姓什么?你说——(指一名学生说)

生:姓诸。(笑声)

师:真得姓诸?

生:(挠挠头)

师: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来回答吗?你轻轻的读读你妈妈的签名——

生:申屠春红

师:诸葛亮姓什么?

生:可能和我妈妈一样,是复姓,姓诸葛?!

师:不是可能,就是姓诸葛。

师:古人很有趣,除了姓名外,还有字,诸葛亮,字——

生:孔明

师:刘备,字——

生:玄德

师:张飞,字——

生:翼德

师:关羽,字——

生:云长

师:还有,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还有号;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古人的名字比我们现在有趣,是吧?

生:嗯。(好多学生点头)

师:那我们下了课,也给自己弄个字呀,号啊,什么的。(指一个学生)你就号富春居士吧!(笑声)

(说明:这节课是在浙江省富阳市富春三小借班上的)

师: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那就是——

生:刘备

师:你对他在这个故事中的表现有一个怎样的印象?

生:它表现得很有诚意。

生:诚心诚意

生:很有耐心,很有毅力,很诚恳。

师:是啊,那么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整个过程中,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情到底有多真?这还需要我们去细细的体会。我们一起再来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提示:可以边读课文边用笔画画圈圈,这就叫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读书思考)

师:发现了这些地方了吗?你发现了几处?

生:5处

生:6处

师: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了吗?

生:体会到了。

师:你准备怎样把你体会到的东西传达给我们大家呢?

生:我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生:我想我可以把这种感受说出来。

生:表演也是很好的的办法。

师:表演?那可是很难的,不仅要念好台词,还得有表情、动作,不过,可以试一试。那好,接下来,我们就准备一下,或者读,或者说,当然也可以演,用你认为最佳的方法表达你体会到的一些东西。可以一个人准备,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准备,相互提提建议,相互提高,好不好?开始!

(学生准备)

师:谁先来?

生:我认为从刘备斥责张飞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

师:你说具体一点,好吗?

生: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斥责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诚心。

师:刘备和张飞的关系,你能说的具体一些吗?

(学生介绍“桃园三结义”故事;教师偷偷地在大屏幕上打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师:是啊,为了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兄弟。斥责,就是——

生:责备

生:训斥

生:骂人

师: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我和你一起来读读好吗?

生:好,在第二小节,找到了吗?(笑声)

师:找到了。我读张飞,你读刘备。

(教师像模像样地朗读张飞的话“一个村夫,何必你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

生:(朗读)“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师:你看到那个感叹号了吗?该怎么读?吸一口气,再读!

生:(再朗读)“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师:好!谁还有兴趣,也来读一读。

(又有两个学生和老师对读,效果不错)

师:孔明是当今大贤。“大贤”什么意思?

生:(无语)

师:那你们知道管很有钱的人叫什么?

生:大款

师:管那些当红的影星歌星叫什么?

生:(争先恐后)大腕

师:那么,那些武功很好武德高尚的人叫什么?

生:(大叫)大侠

师:像我这样的能把菜做得很好的人叫什么?(笑声)(课前教师和学生谈起过很会做菜)

生:大厨

师:那些很有才能,德行又很高尚的人,叫——

生:(齐声大叫)大贤

师:你们不是知道嘛!(笑声)

师:还有吗?

生:刘备第三次去的时候又斥责了张飞,也可以看出他很诚心。

师:对,而且是大声斥责。还想和老师读一读吗?

生:想!

(教师又像模像样地朗读张飞的话“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根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

生:(朗读)“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读得不错)

师:你读的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你怎么如此无礼?”后面停顿了一下,又改换了一下语气。你这一停,到让我想起,刘备在这一停之间会想一些什么呢?

生:可能在想这个猛张飞可能坏了我的大事,不能让他去。

生:我可不能因为张飞的鲁莽,让诸葛亮怀疑我的诚心诚意。

生:毕竟是兄弟,不能太凶了,他就是这个脾气。

……

师:想得真好,一定能读得更好!谁再来读?

(教师再次像模像样地朗读张飞的话“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根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还配上了表情、动作)

生:(朗读)“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有声有色)

师:(朗读)“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配上了表情、动作,声音怪怪的)(笑声)

生:(朗读)“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一幅居高临下状)

师:看看,我们演的怎么样?

生:好!

师:好,怎么还不鼓掌?(笑声,西里哗啦的掌声)

师:还有吗?

生:刘备的这句话“我冒着风雪,就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天气这么冷,还去——

师:书上有几个描写天气的词,你读读——

生:数九寒天、雪花纷飞,还有天寒地冻。

师:多冷啊,刘备饮食要执意前往,多——

生:(和老师一起说)诚心啊!

师:还有吗?

生: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的等在房门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说明刘备很有诚意。

师:是呀!诸葛亮在温暖的被窝里呼呼大睡,刘备却恭恭敬敬地候在门外,那可是早春,春寒料峭,挺冷的。(教师作恭恭敬敬地等候地样子,持续5秒钟)(笑声)来,一起等候啊!一起来!

生:(陆续有学生站起来,学老师地样恭恭敬敬地等候)

师:你等着,别动。我想,刘备的人是傻傻地站着,他的脑袋肯定是骨碌碌地转着。你想,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一些什么?

生:(继续站着)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如果你觉得他说的和你想的差不多,那就坐下去。

生:他会想,待会儿见了面该怎么说话呢?

生:我怎样才能让诸葛亮相信我的诚心诚意,帮助我完成大业呢?

师:噢,刘备尽在想一些个问题。

生:他在想:我已经来过三次了,诸葛亮这回该跟我走了吧!

生:为了诸葛亮,我已经连张飞都骂了,我的心真得够诚了。它诸葛亮就是一块石头,也得备感动了!

师:这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师:还有吗?

生:刘备在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的地方就下马步行,也可以说明他的诚心诚意。

师:如果不下马步行就不诚心了吗?

生:不下马步行,一会儿见了诸葛亮,就显得高高在上,不够诚心。

生:还有半里地就下马,其实,诸葛亮也看不到,就更说明它是真的诚心诚意的。

师:诚心诚意还有真有假的?(笑声)那叫假心假意。

师:还有吗?

生:刘备回到新野驻地听说诸葛亮回来了,立即叫人备马。从立即这个词中,也可以看出他的诚心。

师:你看,他读书多仔细。还有吗?

生:刘备见到了诸葛亮,赶紧下拜,也可以说明他很诚心诚意。

师:这正是太感动了,我都站不稳了,受不了,受不了。(教师作摇摇摆摆状)(笑声)

师:(朗读)“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你们知道刘备是什么人?

生:大将军

生:汉朝的皇叔

师:对,刘备可是皇亲国戚,人称刘皇叔,他竟然给诸葛亮下跪,诸葛亮是什么人?

生:读书人

生:普通百姓

师:用张飞的话说,他是“一个村夫”,用我的话说他就是“一介草民”。现在,刘备竟然给诸葛亮下跪,那足可以感动——

生:天地

师:诸葛亮(笑声)

师:我们来看,刘备为请诸葛亮怒斥张飞,冒着风雪寒冷,三顾茅庐,还有半里地就早早的下马步行,还在房门外恭候多时,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赶紧下拜……现在,你是诸葛亮,你耳闻目睹了刘备的所作所为,你会怎么想?

生:刘备对我可真是一片诚心啊!

生:刘备对我这么诚心,我在他手下做官一定不会吃亏。

师:嗯,到时候,他还会给个红包什么的。(笑声)

生:刘备这么有诚意,我就出山吧!

生(女):我要是一个女的,我就要嫁给他!(全场大笑)

师:你这是以身相许了。诸葛亮也确实是对刘备以身相许。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走上了为了国家统一大业的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二十一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大屏幕出示《出师表》节选)

(隐约听到铃声)

师:(深情朗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师:这段似懂非懂的文字中,那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

生:“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生:“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生:“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师:下课了吧?

生:没有。

师:(问听课的老师)下课了吗?

(听课的老师摇摇手,又伸出几根手指)

师:刚才那铃声不是下课啊。那本来我们还可以慢慢的来。(笑声)

师:最后,布置一个作业,背诵《出师表》节选。

生:啊?

师:啊什么?这可是好东西!背下来!

下课。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三顾茅庐教学实录 篇2

课前谈话:

师:考考大家,谁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生回答

师:看来,难不倒你们,这四部名著的作者是谁呢?知道多少说多少。

师:三国故事中有一些以人物为主题的歇后语,我们来猜一猜,是哪个人物?这回要举手说了。

(出示幻灯片)请学生猜。逐一出示。

学生活动:猜人物

这是三国故事中人物的歇后语,这里其实写了几个人?这三个人,你们看,有智谋过人,被称作“智慧的化身”的诸葛亮,诸葛亮只需略施小计,就把个厉害的周瑜气得死去活来,有那位在五虎大将中排名第一位的,重情重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的关羽,还有五虎大将中第二位,性格正直的张飞,他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当然,还有赵云赵子龙。这么些文武大将都是谁的手下呢?

生:是刘备的手下。

师:这些能人名士为什么愿意跟随刘备打天下呢?看来,刘备这个人物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

板书:刘备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刘备的历史小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三顾茅庐》

板书:三顾茅庐

组织教学:

师:上课(师生问好)课题《三顾茅庐》是一个成语,成语含义深刻,比较难于理解。现在,我们就边读边想:“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老师提示一下:说的时候可以用上课文中一些词句。开始!

师:差不多了吧,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并不断提高要求)拜:拜访

师:不错,能加上一个谁,就更好了!

师:很好,不但加上一个谁,还把原因也说出来了。要是能说清结果就更完整了。

生: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诸葛亮盛情难却,答应了。

师:对,这样就很完整了。你有一个字用得真好,是哪一个?

生齐生说:恳请。

师:对!三顾茅庐就是刘备恳请一诸葛亮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他去恳请诸葛亮来来回回去了三趟,数九寒天,大雪纷飞都阻止不了刘备请诸葛亮的决心。现在,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诚心诚意。可见,这篇课文中刘备对诸葛亮是怎样的?

生:他表现得很有诚意。

生:诚心诚意

生:很有耐心,很有毅力,很诚恳。

师:是啊,那么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整个过程中,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情到底有多真?这还需要我们去细细的体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是读懂人物形象的好方法。我们一起来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提示:可以边读课文边用笔画画圈圈,这就叫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活动:找课文中的词句,并划下来。

师:发现了这些地方了吗?你发现了几处?

师: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了吗?

师:我们可以怎样把你体会到的东西传达给大家呢?可以通过把自己的理解到的说出来,也可以通过惟妙惟肖的朗读把人物的语言再现出来。当然还可以加上你的动作表演出来,对吗?

师:那好,接下来,我们就准备一下,或者读,或者说,当然也可以演,用你认为最佳的方法表达呢体会的一些东西。可以一个人准备,也可以几个人准备,相互题提建议,相互提高,好不好?开始!

(学生准备一分半钟。)

根据学生的回答,练习朗读,第一句教师指导,余下的把机会让给发言好的学生邀请别人读。

一、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师:是啊,为了诸葛亮,刘备会和结拜兄弟生气。

师: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我和你一起来读读好吗?

生:好,在第二小节

师:我读张飞,你读刘备。(师生对读)

师:好!谁还有兴趣,也来读一读。

(又有两个学生和老师对读,效果不错。)

师:还没出行,我们已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二、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学生理解,邀请读

师:半里多地大约多少米?(250米、300米左右)

师:也挺长一段距离的,就下马步行了,诸葛亮也未必看见啊,骑着高头大马直接到诸葛亮的草屋不也可以吗?为何半里多地就下马步行了?

生:足可以看出刘备是真的尊敬诸葛亮,诚心诚意地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大业。

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师补充:古时臣民见皇帝时站在台阶下等。)

生: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地等在房门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说明刘备很有诚意。

师:是呀!诸葛亮在温暖的被窝里呼呼大睡,刘备却恭恭敬敬地候在门外,那可是早春,春寒料峭,挺冷的。恭恭敬敬地等候该是怎样等的,我们试试看。

生:(陆续有学生站起来,学老师地样恭恭敬敬地等候)

师:你等着,别动。我想,刘备的人是恭恭敬敬地站着,他的脑袋肯定是骨碌碌地转着。你想,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一些什么?

生:(继续站着)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如果你觉得他说的和你想的差不多,那就坐下去。

生:他会想,待会儿见了面该怎么说话呢?

生:我怎样才能让诸葛亮相信我的诚心诚意,帮助我完成大业呢?

师:噢,刘备尽在想一些个问题。

生:他在想:我已经来过三次了,诸葛亮这回该跟我走了吧!

生:为了诸葛亮,我已经连张飞都骂了,我的心真得够诚了。它诸葛亮就是一块石头,也得被感动了!

师:这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不准诸葛亮是在考验刘备也未可知,挺冷的天睡什么午觉。看来刘备是经受住考验了。

四、“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

生交流“半晌”“一个时辰”大概得多长时间

师:当时,刘备贵为皇叔,诸葛亮仅仅是一个山野村夫,刘备已届47岁,诸葛亮仅有27岁,却是一个门外站着,一个屋里躺着,一个耐心等着,一个安心睡着,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说什么?

生:这就是真正的精诚所至。

生:刘备真是太诚心了。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何为刘备的诚心诚意,请同学们细细道来。(师领读:刘备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生读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语句。)

师:刘备如此礼贤下士,值得吗?下节课我们继续逗留三国城,去拜访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下课。

反思:这个教学片段中,我紧紧抓住“诚心诚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语言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孩子们在品悟中发现了文本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求贤若渴的刘备,对“诚心诚意”的体会也水到渠成。但是值得注意的仍是读不到文字背后的情意,孩子们的体会仅仅是浮于文本表面的。

三顾茅庐教学实录 篇3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我们大部分同学都读过《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的英雄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并说说理由。

生1: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因为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智慧的化身。

生2:我最喜欢的是赵云,因为他智勇双全,忠心耿耿。

生3:我喜欢的是刘备。因为这个人有雄才大略,而且知人善任,礼贤下士。

……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课真丰富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备,学习关于他的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三顾茅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谁三顾茅庐?

生2:为什么三顾茅庐?

生3:怎样三顾茅庐的?结果怎么样?

师:带着这些疑问,请同学们根据课后的生字词条,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3、读后想想课文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生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有滋有味,很投入。接下来二人小组互读检测。

二人小组互读检测。

师:刚才在读的过程中,你给同桌纠正的一个字的音很有代表性,你给大家再说一次好吗?

生1:我纠正的是“着”的读音。这个字有四个读音。分别是zhe zháo zhuó zhāo.在课文中的这句话中应该读“zháo”.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有这么多读音的?

生1:我是通过查字典知道的。

师: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可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多音字的音也会发生变化。还有一个同学给组员范读的那个长句子也读得特别棒。请她来给大家范读以下。

(生有感情地范读)

师:这个句子很难读,但她却读得很到位。大家也像她一样读一读吧。

生读。

师:还有一个同学给组员纠正了“诸葛”的读法,大家也来听听她的高见吧。

生:“诸葛”是复姓,类似的复姓还有“欧阳、令狐、东方……”读的时候,“诸葛”两个字应该连得紧一些。

师:看来我们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自学的很不错。接下来快快动笔,自我检测一下吧。

(完成学案“基础达标”1——4小题)

汇报交流。

组1:我们小组发现第一小题中有两个字很容易写错,现在由我的组员把它写在黑板上。我来给大家讲一讲。“茅”是形声字,上边的“草字头”代表它的意思,下边的“矛”代表它的读音,切记最后一撇不要丢掉。“恭”字下边的两点是横点,它和我们学过的“增添”的“添”是一样的。

师:小老师当得真不错,通过形近字的辨析也是掌握生字的一个好方法。

组2:我在做第2小题的时候,由于对多音字“塞”的读音不太明确,我把“茅塞顿开”的“塞”(sè)读成了“sāi”,幸亏我的组长及时给我纠正了。

师:看这个组长多称职呀。这个字的读音你明确了吗?再给大家读一读吧。

生读。

组3:我们小组在做第三题的时候,从字典上查出“顾”有很多义项,在“三顾茅庐”这个词中是当“拜访”讲。

师:哪个小组还能把“顾”的其他义项说一下,并给大家组个词。

生:它还有三个义项,第一个是转过头看,比如:环顾四周。第二个是注意、照管,比如:奋不顾身、兼顾。第三个是商店或服务行业指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比如:顾客。

师:看来查字典也是我们理解词语、积累词语的一种好方法。继续交流,还有问题吗?

生无人举手。

师:孩子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学案中设问导读的1----2小题,再把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一次,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生读课文,完成学案中设问导读的1----2小题。

师:孩子们,谈谈你的收获吧。

生1:“三顾茅庐”的是诸葛亮,三顾茅庐的目的是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生2:“三顾茅庐”就是刘备诚心诚意的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师:这就是课题的意思,通过解释课题、补充课题,也是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们小组通过查字典,还知道了“三顾茅庐”现在的意思是诚心诚意的一再邀请别人。

师: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接着交流吧。

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中出现了四个人物,它们分别是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张飞给我留下的印象不太好,他要用一根麻绳去把诸葛亮捆来,可见他是一个粗鲁、无礼的人。

师:有理有据,真不错。

生:刘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三顾茅庐可以看出刘备是个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礼贤下士的人。

师:有道理。

生:我来说说诸葛亮,他给刘备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可见此人有雄才大略,有先见之明,是个了不起的人。

师:很会动脑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生:文中写关羽的话不多,但从他不同意刘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可以看出他没有远见卓识。

师:是啊,文中刘备、诸葛亮、张飞等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我们过目不忘,那么作者是怎样从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去刻画他们的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去探究。

三顾茅庐教学实录 篇4

课前,教师和学生调侃(具体内容保密,嘿嘿……),笑声不断。正前方屏幕上打出关于《三国演义》的简单介绍。

师:孩子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

生齐喊:《三国演义》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的学习课文就是发生在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节选自《三国演义》。它就是《三顾茅庐》。来,看老师写课题。

(老师很认真地板书课题,同时不断的唠叨)

师:看好了,“茅”字的横钩要比草字头略微长一点,这样才好看,最后一笔是撇;“庐”字的下面是一个“户”。凭老师的经验,这两个只是比较容易写 错的,下面,请大家在书上,课题的右边各写一个,不仅要写队,还要写好。

(学生写字)

师:我看到很多同学的课本上写着“已读课文三遍,”,“认真读过课文,”。看来,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现在我检查一下,已经读过课文两遍的请举手。

(所有学生迅速举手)

师:很好,我们接着再检查,已经能保证自己能把课文读得又对又通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陆续把手举了起来,等待片刻,还是有八只小手没有举起)

师:看来,有些同学还是对自己缺乏自信。(这句话师跟教海泛舟学的,事先没征得他的同意:))那么,我们就用两分钟时间,让这些同学重新唤起自信,让自信的同学更自信。大家来自由的读课文,只读那些你认为最难读好的地方,反复读,力气要花在刀口上。

(学生以哩哇啦地读课文)

师:时间到,这会有自信了吗?

生:有了!

师:好,我相信你们,免检通过!不过,我还想让你们读课文,不过这次不是朗读,而是默读,默读好,默读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些问题。课题《三顾茅庐》是一个成语,成语是汉语言的一大特色,含义深刻,比较难于理解。现在,我们就边读边想:“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提示一下:说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课文中的词句。开始!

师:差不多了吧,谁来说说?

生:三顾茅庐就是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

师:不错,能加上一个谁,就更好了!

生:三顾茅庐就是刘备三次来到诸葛亮的茅草屋,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

师:很好,不但加上一个谁,还把原因也说出来了。要是能说清结果就更完整了。

生: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诸葛亮盛情难缺,答应了。

师:对,这样就很完整了。你有一个次用得真好,是哪一个?

生齐生说:恳请。

师:对!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就是一个姓刘名备的人,恳请一个姓诸名葛亮,字孔明的人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教师边说边板书“刘备”、“诸葛亮”、“恳请出山”)对吗?

生:对。

生:不对。(同时说)

师:不对?哪里不对?

生:不是姓诸——

师:不是姓诸?那姓什么?你说——(指一名学生说)

生:姓诸。(笑声)

师:真得姓诸?

生:(挠挠头)

师: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来回答吗?你轻轻的读读你妈妈的签名——

生:申屠春红

师:诸葛亮姓什么?

生:可能和我妈妈一样,是复姓,姓诸葛?!

师:不是可能,就是姓诸葛。

师:古人很有趣,除了姓名外,还有字,诸葛亮,字——

生:孔明

师:刘备,字——

生:玄德

师:张飞,字——

生:翼德

师:关羽,字——

生:云长

师:还有,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还有号;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古人的名字比我们现在有趣,是吧?

生:嗯。(好多学生点头)

师:那我们下了课,也给自己弄个字呀,号啊,什么的。(指一个学生)你就号富春居士吧!(笑声)

(说明:这节课是在浙江省富阳市富春三小借班上的)

师: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那就是——

生:刘备

师:你对他在这个故事中的表现有一个怎样的印象?

生:它表现得很有诚意。

生:诚心诚意

生:很有耐心,很有毅力,很诚恳。

师:是啊,那么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整个过程中,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情到底有多真?这还需要我们去细细的体会。我们一起再来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提示:可以边读课文边用笔画画圈圈,这就叫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读书思考)

师:发现了这些地方了吗?你发现了几处?

生:5处

生:6处

师: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了吗?

生:体会到了。

师:你准备怎样把你体会到的东西传达给我们大家呢?

生:我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生:我想我可以把这种感受说出来。

生:表演也是很好的的办法。

师:表演?那可是很难的,不仅要念好台词,还得有表情、动作,不过,可以试一试。那好,接下来,我们就准备一下,或者读,或者说,当然也可以演,用你认为最佳的方法表达你体会到的一些东西。可以一个人准备,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准备,相互提提建议,相互提高,好不好?开始!

(学生准备)

师:谁先来?

生:我认为从刘备斥责张飞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

师:你说具体一点,好吗?

生: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斥责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诚心。

师:刘备和张飞的关系,你能说的具体一些吗?

(学生介绍“桃园三结义”故事;教师偷偷地在大屏幕上打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师:是啊,为了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兄弟。斥责,就是——

生:责备

生:训斥

生:骂人

师: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我和你一起来读读好吗?

生:好,在第二小节,找到了吗?(笑声)

师:找到了。我读张飞,你读刘备。

(教师像模像样地朗读张飞的话“一个村夫,何必你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

生:(朗读)“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师:你看到那个感叹号了吗?该怎么读?吸一口气,再读!

生:(再朗读)“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师:好!谁还有兴趣,也来读一读。

(又有两个学生和老师对读,效果不错)

师:孔明是当今大贤。“大贤”什么意思?

生:(无语)

师:那你们知道管很有钱的人叫什么?

生:大款

师:管那些当红的影星歌星叫什么?

生:(争先恐后)大腕

师:那么,那些武功很好武德高尚的人叫什么?

生:(大叫)大侠

师:像我这样的能把菜做得很好的人叫什么?(笑声)(课前教师和学生谈起过很会做菜)

生:大厨

师:那些很有才能,德行又很高尚的人,叫——

生:(齐声大叫)大贤

师:你们不是知道嘛!(笑声)

师:还有吗?

生:刘备第三次去的时候又斥责了张飞,也可以看出他很诚心。

师:对,而且是大声斥责。还想和老师读一读吗?

生:想!

(教师又像模像样地朗读张飞的话“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根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

生:(朗读)“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读得不错)

师:你读的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你怎么如此无礼?”后面停顿了一下,又改换了一下语气。你这一停,到让我想起,刘备在这一停之间会想一些什么呢?

生:可能在想这个猛张飞可能坏了我的大事,不能让他去。

生:我可不能因为张飞的鲁莽,让诸葛亮怀疑我的诚心诚意。

生:毕竟是兄弟,不能太凶了,他就是这个脾气。

……

师:想得真好,一定能读得更好!谁再来读?

(教师再次像模像样地朗读张飞的话“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根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还配上了表情、动作)

生:(朗读)“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有声有色)

师:(朗读)“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配上了表情、动作,声音怪怪的)(笑声)

生:(朗读)“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一幅居高临下状)

师:看看,我们演的怎么样?

生:好!

师:好,怎么还不鼓掌?(笑声,西里哗啦的掌声)

师:还有吗?

生:刘备的这句话“我冒着风雪,就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天气这么冷,还去——

师:书上有几个描写天气的词,你读读——

生:数九寒天、雪花纷飞,还有天寒地冻。

师:多冷啊,刘备饮食要执意前往,多——

生:(和老师一起说)诚心啊!

师:还有吗?

生: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的等在房门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说明刘备很有诚意。

师:是呀!诸葛亮在温暖的被窝里呼呼大睡,刘备却恭恭敬敬地候在门外,那可是早春,春寒料峭,挺冷的。(教师作恭恭敬敬地等候地样子,持续5秒钟)(笑声)来,一起等候啊!一起来!

生:(陆续有学生站起来,学老师地样恭恭敬敬地等候)

师:你等着,别动。我想,刘备的人是傻傻地站着,他的脑袋肯定是骨碌碌地转着。你想,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一些什么?

生:(继续站着)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如果你觉得他说的和你想的差不多,那就坐下去。

生:他会想,待会儿见了面该怎么说话呢?

生:我怎样才能让诸葛亮相信我的诚心诚意,帮助我完成大业呢?

师:噢,刘备尽在想一些个问题。

生:他在想:我已经来过三次了,诸葛亮这回该跟我走了吧!

生:为了诸葛亮,我已经连张飞都骂了,我的心真得够诚了。它诸葛亮就是一块石头,也得备感动了!

师:这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师:还有吗?

生:刘备在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的地方就下马步行,也可以说明他的诚心诚意。

师:如果不下马步行就不诚心了吗?

生:不下马步行,一会儿见了诸葛亮,就显得高高在上,不够诚心。

生:还有半里地就下马,其实,诸葛亮也看不到,就更说明它是真的诚心诚意的。

师:诚心诚意还有真有假的?(笑声)那叫假心假意。

师:还有吗?

生:刘备回到新野驻地听说诸葛亮回来了,立即叫人备马。从立即这个词中,也可以看出他的诚心。

师:你看,他读书多仔细。还有吗?

生:刘备见到了诸葛亮,赶紧下拜,也可以说明他很诚心诚意。

师:这正是太感动了,我都站不稳了,受不了,受不了。(教师作摇摇摆摆状)(笑声)

师:(朗读)“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你们知道刘备是什么人?

生:大将军

生:汉朝的皇叔

师:对,刘备可是皇亲国戚,人称刘皇叔,他竟然给诸葛亮下跪,诸葛亮是什么人?

生:读书人

生:普通百姓

师:用张飞的话说,他是“一个村夫”,用我的话说他就是“一介草民”。现在,刘备竟然给诸葛亮下跪,那足可以感动——

生:天地

师:诸葛亮(笑声)

师:我们来看,刘备为请诸葛亮怒斥张飞,冒着风雪寒冷,三顾茅庐,还有半里地就早早的下马步行,还在房门外恭候多时,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赶紧下拜……现在,你是诸葛亮,你耳闻目睹了刘备的所作所为,你会怎么想?

生:刘备对我可真是一片诚心啊!

生:刘备对我这么诚心,我在他手下做官一定不会吃亏。

师:嗯,到时候,他还会给个红包什么的。(笑声)

生:刘备这么有诚意,我就出山吧!

生(女):我要是一个女的,我就要嫁给他!(全场大笑)

师:你这是以身相许了。诸葛亮也确实是对刘备以身相许。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走上了为了国家统一大业的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二十一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大屏幕出示《出师表》节选)

(隐约听到铃声)

师:(深情朗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师:这段似懂非懂的文字中,那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

生:“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生:“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生:“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师:下课了吧?

生:没有。

师:(问听课的老师)下课了吗?

(听课的老师摇摇手,又伸出几根手指)

师:刚才那铃声不是下课啊。那本来我们还可以慢慢的来。(笑声)

师:最后,布置一个作业,背诵《出师表》节选。

生:啊?

师:啊什么?这可是好东西!背下来!

下课。

三顾茅庐教学实录 篇5

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围绕《三国演义》有关常识与学生进行交流,既检查了学生对《三国演义》熟悉程度,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一教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就选自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做到正确流畅;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3、读后想想课文写了怎样一件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随机指导,及时表扬读得认真的学生。)

师:谁愿意站起来朗读?

(学生分节朗读)

师:倒数第二自然段,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跟前面不一样,文绉绉的,像“久闻大名”、“光临草舍”、“礼让一番”等词句你们能理解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生:“久闻大名”就是早就听说您的名气了。

生:“光临草舍”就是来到我这么简陋的家。

生:“光临草舍”就是您来到我这么简陋的茅草房。

生:“礼让一番”就是“你先坐,你喝茶”这样的话。

师:也就是客气一番。你们的话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那课文为什么用那些文绉绉的话,而不用你们的话呢?

生:我觉得课文的言语很精练。

生:刘备、诸葛亮都是有学问的人,讲话也就文雅了。

生:刘备、诸葛亮他们的性格谦恭有礼、温文尔雅。课文里的话符合他们的身份。

师:说得真好。言语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人物的性格,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我们仔细体会体会,好好读一遍。

[这里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不同风格,懂得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吻合人物的性格。]

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来,其余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听写几个词语:怏怏而回 谒见 惭愧 辅佐 三顾茅庐

(反馈听写结果,相互纠错改正]

师: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这五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吗?

生:“怏怏而回”就是很不高兴地回去了。课文指刘备三人见不到诸葛亮很失望。

生:“谒见”就是去拜访。

师:我到你家来拜访是不是谒见?

生:那不能用。应该是下级拜见上级。晚辈拜见长辈。

师:说得很准确。而且是很有敬意的拜见才叫谒见。

生:辅佐就是帮助别人。课文指诸葛亮帮助刘备

师:请你帮个忙把教室的门关一下,能说请你辅佐吗?

生(大笑):不能说,这件事太小了。辅佐要用在大事情上。

师:对,辅佐就是帮助成就大的事业。

[运用归谬法让学生形象地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表达程度,适用范围,把词语教活。]

生:“三顾茅庐”就是三次去拜访茅草房。

师:是拜访茅草房吗?

生:是拜访住在茅草房里的诸葛亮

师:连起来说完整。

生:三顾茅庐就是刘备三次拜访住在茅草房里的诸葛亮。

师:对,这就是课题的意思。请你们迅速搜读课文,在课题前加上拜访的原因,课题后加上拜访的结果。自己试着连起来说说,要求语言通顺连贯。

(学生边默读边作记号)

生: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大业,就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生: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大业,就三次到茅草房里去拜访。诸葛亮看到刘备很有诚意,就答应出山,并辅佐他打了很多胜仗。

[解释课题,补充课题。通过课题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降低了概括文章内容的难度,又引导学生学会了一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新方法。]

师:是啊,同学们说的其实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当时正是东汉末年,豪强四起,群雄割据。有董卓、吕布、袁绍、袁术、曹操、孙权等,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战争,百姓是苦不堪言。刘备见此决心匡扶汉室,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文中所说的统一大业。读了课文,你能谈谈对文中刘备这个人物的印象吗?

生1:刘备是个对人诚心诚意的人

生2:刘备是个礼贤下士的人。

生3:刘备是个求贤若渴的人。

师:是啊,刘备这个人物形象逼真鲜明,跃然纸上,令我们过目不忘。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能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的语句,然后可选择一处加以评述,也可组合起来评述。

1学生默读,自划,评述

2同桌轻轻交流

第二教时

师:上节课我们对刘备这个人物进行了研究,现在来交流一下。

生1:我从刘备对张飞的两次斥责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因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亲如兄弟。可是现在为了请诸葛亮不惜斥责自己的兄弟。足见对诸葛亮的诚心。

师:你说得真好,第一次是斥责,第二次是大声斥责,你能把这两句话读好吗?

(学生读得很冲,给人骂的感觉)

师:你这个刘备好凶啊!虽是斥责,但毕竟是兄弟啊!

(这一“挑逗”,学生领悟了,读的语调更合情理了。)

师:这就叫聪明。一点就通。还有愿交流的吗?

生2:我从“刘备还有半里多地就下马步行,以看出他的诚心。”古人对特别有地位的人有这样的要求,叫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表示极大的尊敬。(听课教师一片掌声)

师(大为佩服): 了不得,你怎么知道?

生:我从电视上看来的。

师:看了能记住,记了能用上,就是好本领。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啊!

生3:我从“轻轻敲门,恭恭敬敬地等着,等了好长时间”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是诚心诚意的,那么长时间,自始至终这样恭敬的,一般人肯定做不到。

师:我们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程门立雪》,我们深为感动,但那是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可文中刘备是大汉皇叔,一方诸侯,已是名闻天下,连曹操也说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两个。而诸葛亮当时只是一介草民,平头百姓。而且刘备当时已有47岁,而诸葛亮却只有27岁,刘备能做到如此恭敬,真是令人叹服。[句与句的联系,渗透人文内涵,与故事背景联系,教师适当介绍,促进语言内化。]

师:你们认为读好这段话,应该强调那些词语?

生:我觉得像“半里多地、就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好长时间”这些词语都应强调。

师:说得好。不知你读得好不好?

(学生读得很投入)

师:你真聪明,把“轻轻敲门、恭恭敬敬”读得较轻,把刘备的诚意给读出来了。有时轻读也是一种强调。还有补充吗?

生4:我从“下拜、谒见、恳请”这些词语可看出来。因为从身份、地位、年龄上来看,刘备根本不需要如此客气,如此谦逊的。

师:你分析的很准确。

同学们寻找得很全面,很准确,分析得也很透彻,但只是零星的、分散的表达,现在我增加难度,要求同学们寻找一个好的方法,把它整合起来概括地回答。先自己试试。

(学生自由准备,同桌讨论。)

生:我觉得刘备邀请诸葛亮很有诚意,当他前两次拜访诸葛亮都不在时,他毫不气馁,第三次又前往;当张飞对诸葛亮不敬时,他是大声斥责;当他离茅庐还有半里多地时,就下马步行;当知道诸葛亮还在睡午觉时,他就在檐下恭恭敬敬地等待;当见到诸葛亮时,他赶紧下拜。这些足见刘备的诚意。

师:这位小朋友真聪明,用“当------时,刘备-----”的句式把内容整合起来表达,效率就提高了。

生:我从刘备的说话上看出来,他称诸葛亮是当今大贤,见到诸葛亮用”谒见、恳请“这些谦恭的词语;从行动上看出来,雪一停马上起身;未到茅庐就下马步行;诸葛亮睡午觉就恭敬等候;见到诸葛亮是赶紧下拜。

师:这位同学根据语言、行动归类表述,简单明了,更是技高一筹。

生:我还从张飞和刘备对诸葛亮的不同态度上可以看出来。刘备是那么诚心,而张飞却是那样无礼。

师:是啊,文中的张飞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觉得张飞是个怎样的人?哪里看出来?

生:我觉得张飞是个很卤莽,不懂礼节的人。从他说三句话可以看出来,“叫来得了;一根绳子捆来就是了;放一把火,看他起来不起来?”

师:仅仅是卤莽吗?你还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他的火气是越来越大了,他发火是因为张飞很敬重刘备,大哥在他眼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现在受到如此怠慢。他能不生气吗?

师:你真聪明,因为敬重所以生气。你能把这三句话的味道读出来吗?

(学生朗读,但没那种气势)

师(提醒):张飞说话多干脆啊,“得了”,“就是了”,“看他起来不起来”,这就是张飞的语言啊!这些词你得把握好,再来试试。

(生读,朗读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