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推荐16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1
★ 学什么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 怎样学
1、读文感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日积月累
抄写你喜欢的句子。背诵最后两小节你会很快乐。
3、仔细推敲
为什么说园子是“我和祖父的”?园子给作者带来了什么?
★ 测一测
一、语音世界(看拼音、写汉字)
hú dié cǎo mào xiā nào chàn dì jiǔ cài
( ) ( ) ( ) ( ) ( )
dào suì pāo kāi suí yì qí shí yīn liáng
( ) ( ) ( ) ( ) ( )
二、词语广角
1、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黄瓜花 一( )草帽 一( )黄蝴蝶
一( )狗尾草 一( )谷穗 一( )大蜻蜓
2、填上合适的动词
( )菜 ( )花 ( )草 ( )瓜 ( )瓢
( )水 ( )地 ( )土 ( )架 ( )脸
三、课文传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花开了,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子叫了,就像 。
2、“园子里是自由的。”按要求分别找一个能表现出自由的句子抄下来。
“我” 。
植物 。
动物 。
3、课文写得生动有趣。作者是怎样描述以下事物的?
太阳 倭瓜 蜜蜂
天空 黄瓜 蝴蝶
★ 再提高
1、读了课文,我们能体会到作者( )的心情,而作家萧红的一首小诗“从异乡又奔向异乡,这愿望多么渺茫,而况送我的是海上的波浪,迎
接我的是乡村的风霜。”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 )。
2、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事写下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2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体会“我”的率情、率性、率真,感悟因为有了祖父的宽容和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有了这个童年的乐园,有了这个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学习揣摩作者鲜活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和境由心生,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好课题,认读词串,整体把握文本。
1.读题,介绍作者。(萧红,三十年代文坛上非常有才华的女作家。)
2.认读词串。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韭菜谷穗倭瓜黄瓜(谎花)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读,正音。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的说法),黄瓜开谎花就是开假花不结瓜。
——三组词串有规律,你们发现了吗?
(1)第一组:动物(昆虫)第二组:植物(谷穗是粮食)
第三组:农活
(2)第一、二组:园子里有什么。第三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3.整体把握课文。
——哪几自然段写园子?哪几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给文章分分段。
小结:读读词串,你们就发现了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我和祖父;抓住直接写园子的两段,你们就理清了课文的段落。这就是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精读课文2、13自然段,想象园子的生机,品味作者语言的独特。
1.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2.出示:第2自然段。大家一起读:我家有一个大园子……
读了这段,你们脑海里蹦出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为什么想到这个词?
——大园子。(不是我们家的院子,北方的后园很大,可以种花草,种树木,种蔬菜,甚至种粮食,很开阔,活动空间很大。)
——样样都有。(花香菜香,引来了这些飞舞的小精灵,使得园子充满生机)
——色彩斑斓(白、黄、大红、金、绿。)
——有趣极了(引读:瞧,蜂子……)
——我们边读边想象,仿佛走进园子,看到了蜂飞蝶舞。这真是一个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园子。
板书:好大、好多、好看、好玩
再读读,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进园子了吗?没进的同学再读,一定要自己读进园子里去。
3.出示:13自然段“太阳在这个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自由读。
——这一段也是写园子一共11句话,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哪句?
——“一切都活了”花活了吗?怎么活?鸟活了吗?怎么活?虫子活了吗?怎么活?
这个“活”怎么理解?(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倭瓜怎么活?黄瓜怎么活?玉米怎么活?
植物在祖父的伺弄下长得多好啊!这个“活”还有长势旺盛的意思。
——这个“活”还有什么意思?蝴蝶……(引读)自由啊!随性啊!
只有天空蓝悠悠的……(悠闲惬意)
板书:一切都活了
4.谁来读读,读出那个活劲!(选择句段读)
4.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啊?就在课题旁,写几个词。比比谁写得快写得多。
(样样都有,充满生机,色彩斑斓,蜂飞蝶舞,虫鸣鸟叫,蚂蚱蹦跳,植物疯长,悠闲惬意……)
5.萧红写得多好啊!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上个世纪初的这个园子。让我们心生羡慕。
——出示两段话,比较阅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都是有翅膀、有腿的的活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的颜色,即便写蜂子飞,最后也让它落到花上不动了,胖乎乎的。
——倭瓜黄瓜玉米都是静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疯长,写它们上架、上房、上天。
——萧红的描写非常独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咱们再来读读13自然段,比较: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
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
是?(老师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们分享:强调太阳大,强调告诉读者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是真的,园子里真的就是这样,而且太阳让人有一种快乐、温暖的感觉。你们站在作者的角度想想,她想告诉我们什么?她写这段话的时候是一番怎样的姿态?)
小结:萧红快乐着温暖着,想到这个园子笔尖下流淌的文字如飞舞的蝴蝶。因为她快乐温暖,园子也快乐自由。这真是——
板书:景乎情乎,境由心生。
萧红的快乐与温暖从何而来呢?
三.速读3——12自然段,体会“我”的率情、率性、率真及祖父对我的宽容与疼爱。
1.速读3——12自然段。
你们读出快乐吗?
2.引读:祖父……我……
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是一种率情的流露。
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祖父教我时我不听,摘黄瓜,追蜻蜓,由着自己的性子。这是一种率性的表现。
累了,我就睡大觉。这是童年的率真。
在园子里,在祖父面前,我流露的是我的真性情啊!我当然快乐!
3.你们读出温暖吗?
为了上好这堂课,老师读了些资料,想告诉你们:
萧红是个苦孩子,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因她是女孩不喜欢;后妈也不爱她;祖母特别爱清洁不喜欢小孩子闹腾;唯有祖父,年迈的祖父疼爱她。每当萧红挨了打,祖父就用粗糙的手抚摩着,说:“长大了就好了!”祖父的爱温暖了萧红的童年。
4.萧红的内心情感不是我们这堂课能读懂的,下节课我们学着萧红的语言,写写园子里的趣事,争取把自己写进园子里去,写进祖父的怀抱里。你们就会有更多的感受了!
四从读者走向作者,揣摩作者境由心生、借景抒怀的情感,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园子,走进了萧红的文学语言,也触摸到了萧红自由、跳荡的心,再读课题,园子还是个普通的园子吗?
1.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里究竟是个怎样的园子?(用笔思考)
2.童年的乐园精神的家园
小结:萧红怀念的是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园子,是“一切都活了”的园子,萧红怀念的是年迈的慈爱的祖父,是那段拥有真性情的岁月。她在《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呼兰河这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四以诗结课,引发想象和对文本的再思考。
可惜的是,这位北国才女在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去世了,才31岁。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首诗给她听。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
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
祖父
戴一顶大草帽
我
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就铲地
祖父种菜我就溜平
祖父浇水我就“下雨”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活的
花醒了鸟飞了
虫子说话倭瓜上架
玉米上天黄瓜开花
玩累了
我找个阴凉地
就睡着了
不用枕头不用席
只有一顶小草帽
……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情?好大、好多、好看、好玩
一切都活了
景乎情乎
境由心生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3
《我和祖父的园子》说课稿
江苏省太仓市朱棣文小学金虹霞
一、 说教材
《我与祖父的园子》选自国标本第十册,这篇课文节选于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课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通过蜜蜂、蝴蝶等的描写,来反映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第二段(3--12自然段):我和祖父在园子中劳作的情景,体现出祖父的园子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第三段(13-14自然段):作者记忆中的园子里一切都是鲜活的自由的。
根据本课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2.能力目标:能找出文中富有生趣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反复手法的运用。
3.情感目标:a: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切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b、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学习,了解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点:我与祖父在园中劳作玩耍的情景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反复手法运用的妙处
二、 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从复习导入开始,让学生回忆文中的主要场景,从而明确文章学习的重难点,而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紧扣关键字词句,对文本进行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期间再付之相关的说话训练、句式对比训练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三、 说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回忆场景,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感知
语文的学习是以课文文本为载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感知、领悟和运用来完成的。很多时候,通过第一课时的初读课文,我相信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到了第二课时教学时,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就显得比较零碎。如果这时教师直接进入对课文的教学,往往学生不能很好地容入对课文的学习中,因此,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复习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但唤醒了学生对文本的最初的感知,同时也能很好地关注到文本的整体性。
鉴于以上想法,因此在导入时,我提了两个问题:1、说说通过第一课时对第二自然段的学习,祖父的园子留给你什么印象?(由于课时紧张,因此把这段对园子的直接描写安排在第一课时中,此时的提问,为的是还文本以整体性)2、在这个园子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回忆文中主要描写了哪几个有趣的场景。学生根据第一课时的感知,很快就能得出相应的答案: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主要描写的场景有种白菜、锄地、浇菜和睡觉。知道了主要场景,就为我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无形中为学生接下来研读文本指明了方向。
二、 以“趣”字为抓手,引领学生研读文本
1、走入文本,静思默想,感受“趣”
如今,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充溢着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的精彩纷呈。但在精彩的课堂中,学生的习得是否与之形成正比呢?非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文本在整个阅读教学中仍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何能更好的关注文本呢?那就要带领学生真正走入文本。以什么为抓手引领学生研读呢?忽然想到有个专曾说过:教学时要关注文后的练习。文后有个问题是这样的“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先读读,再选一两段抄下来。”文中的几个主要场景不都透露出“趣”字吗?因此在回顾全文后,我让学生细细品味这几个主要场景,在你感受到趣的字词、句下面圈圈画画,并写上你的感受。在读的形式上我采用默读,因为默读有助于学生用心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我深知这一环节对于整堂课的重要性,因此我会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2、结合文本,畅所欲言,倾吐“趣”
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过“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学生的大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通过阅读,所能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他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极富个性化的。就拿一个“趣”字来说,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字、词、句中体会到,有的甚至可能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体验。因此在让学生静思默想后,我将组织学生来交流自己的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我想此时学生的思维将是最活跃的。
3透过文本,触摸人物,升华“趣”
文本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趣”字。这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停留在感知层面。如:我把种子踢飞了,把水撒向空中等等这些外在表现上。对于人物内在的情感以及文字内隐含的“趣”往往会忽视,因此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的过程中我会适当引导学生来说说文中两个人物的特点,而后,我还将设计这样一个说话练习:此时你认为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是一个给予作者欢乐的园子,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园子,是有着祖父和我的美好回忆的园子,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园子……这样,这个“趣“字就不仅仅代表着有趣,更多的是欢乐和回忆甚至是亲情了。
三、 进行句式比较,感受作者用语的精妙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指出“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这里说的载体就是语言文字。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
课文的3、13段文字的描述与我们平时写作时的用语有所不同,一种近似于反复的写作手法,对于凸现主旨有很好的作用。那光光让学生来感受这种意境,仿佛有些可惜,何不让学生也来体会作者用语的精妙之处,或许对他们今后的写作有帮助呢?于是在学习这两处时,我将尝试进行句式比较,出示一段平时常用的描写,如针对第三段前半部分内容出示“我和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们带着草帽一起摘花、一起拔草。”让学生体会到我的好奇、活泼以及园子给予我的自由外,感受作者用语的精妙,接受一次写作方法上的熏陶。
四、 课外延伸,聆听作者的心声
1、 补充生平,升华主题
读罢课文,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文中所写的祖父的园子简直就是充满快乐和自由的人间乐园,那么,萧红的童年生活果真这么幸福吗?众所周知,这与作者真正的童年是不相符的。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近作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我将出示一段有关作者的生平,通过其生平与文章情节的对比,让学生来体会作者写作时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2、 推荐原著,探究学习
学习完一篇文章并不意味学习的结束,而是另一次深入学习的开始。特别是在新课程大力推崇广泛阅读的今天,对于这样一篇节选文章,我们更应义不容辞得带领学生阅读原著。因此,在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后,我将出示一系列问题:是什么驱使她几乎每天都要缠着祖父带她到园子里去?二十多年过去了,萧红为什么还会对当年的园中生活这么眷恋和向往?她又是怎样的一个作家等等。让学生从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进而引领学生去阅读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
四、说板书
附板书: 快乐
18我和祖父的园子 眷恋、怀念
自由
板书设计含概了本文的两个要点:1、园子带给我的是快乐和自由2、透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板书简洁,精练,让人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
[设计理念]
本堂课的设计始终以《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等基本理念为依托,在教学中力求,引领学生真实地触摸文本,紧扣文中关键字、词、句,不断地品味、感悟、内化,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实的收获那就是在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4
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一个充满情趣、令人向往的地方。这就是——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读题:笑眯眯地读,无限向往地读。
生:(齐读)祖父的园子。
师: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老师非常喜欢她。你们呢?
生:(齐)我们也喜欢。
师:喜欢她什么?
生:喜欢她的天真、可爱。
生:喜欢她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
生:喜欢她调皮、淘气。
师:连调皮、淘气都喜欢!真好!我们今天上课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我们都喜欢这个天真可爱、调皮淘气的小姑娘。
我不知道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老师在一遍又一遍读课文之后,这个可爱的小姑娘的仿佛就站在我面前了,我真想抓住她的小手,轻轻地打她两下!老师为什么想要打她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帮老师找找打她的理由。
拿起笔,默读,还可以快速浏览,这是一种到课文里去提取信息的读书方法。找到一处就标上序号。课文大概有五个段落写了这方面的内容。
(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划。读后交流。)
生:第4自然段:“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师:多么淘气啊!种菜,竟然把菜都踢飞了!
生:第5自然段。“祖父铲地,我也铲地。……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师:这哪里是铲地啊?把粮食铲掉了,却把狗尾草留着!
生:第13自然段:“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师:一会摘黄瓜,一会追蜻蜓,一会又去做别的。没有一件事情,认认真真地做的。
生:第14、15自然段:“玩腻了,……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师:太调皮了!浇水都浇到天上去啦!
生:最后一段:“我玩累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师:随便找个地方,躺下就睡着了。在祖父的园子里,她整天就在疯,在野,在胡闹!
读到这里,你的眼前有没有出现一个天真可爱、调皮淘气的小女孩。能跟我们说说她的样子吗?
生: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短短的头发,赤着脚,一只手上拿着半截黄瓜,一只手牵着一条线,线上栓着一只缺胳膊少腿的蚂蚱……
二
师:刚才我们用想象描述了一位天真可爱、调皮淘气的小女孩。我们还可以用朗读来表现她。在刚才选出的段落中挑一处你最喜欢的,读一读,然后读给大家听,用你的朗读把小女孩的顽皮、淘气、可爱的形象表现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后,找五位同学到台前表演读。按顺序分别读种菜、锄草、摘黄瓜追蜻蜓、浇水、睡觉等五个段落。)
师:(启发想象)你们现在一个个就是那个既调皮又可爱的小姑娘,你们正在哪里?
生:(齐)在祖父的园子里。
师:你们怕不怕?
生:(齐)不怕!
师:在这里,你们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所以,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要用你的朗读表现出小女孩的调皮、淘气。——如果谁能够读得让老师真的想揍她,谁就成功了。
前一个同学读的时候,后面的同学要认真听,学习他读书的优点。
生1:(读第4自然段)
师:(对生2)他读书有什么特点?
生2:“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这一句读得特别好,读出了小姑娘的调皮和天真。
师:好,你接着读下一段,读出小姑娘的天真、调皮。
生2:(读第5自然段)
师:(对生3)她哪些地方读得好?
生3:她这一句读得特别好:“其实哪里是铲地,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其中,“乱钩”这个词,她读得特别有味道,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你总结出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法:突出关键词,表达我们的情感。希望你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并且处理好关键词。
生3:(读第13自然段)
师:(对生4)说说你的感受。
生4:她读得很轻松,很随意。从她的朗读里,我感受到了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气氛。师:言为心声!读书,其实就是在表达作者的心声。你在读书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作者,象作者一样的自由、快乐,你读出来的声音便是轻松的、无拘无束的。
生4:(读第14、15自然段。读到“下雨啰!下雨啰!”时,读得有点拘束)
师:(对全体学生)你们想象中的小姑娘在向天空洒水的时候,是这样叫的吗?
生:不是。声音应该更放开一些,胆子应该更大一些。
师:全体起立。声音应该更放开一些,胆子应该更大一些。先向天空洒一瓢水,然后大声喊——
生:(拼尽力气,向天空洒水,大声喊)下雨啰!下雨啰!
师:(对生5)你是最后一位,你学得最多,要读得更好。
生5:(读第20自然段)
师:果然读得很好。我仿佛看到小女孩睡着了的样子。读到这里,你觉得小女孩怎样?
生:顽皮、淘气!
(评点: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如何读出人物的形象,如何读出个性的魅力,陈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让五位同学到台前,按顺序分别读种菜、锄草、摘黄瓜追蜻蜓、浇水、睡觉等五个段落,通过情境的创设,相机的引导,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中口诵心惟,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读出了课文的层次,读出了人物的情感,读出了人物的特点,读出了孩子们的独特体验。在这里,师生表现都很精彩——教师引得精彩:“在这里,你们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所以,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要用你的朗读表现出小女孩的调皮、淘气。如果谁能够读得让老师真的想揍她,谁就成功了。”学生评得精彩:“这个词,她读得特别有味道,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她读得很轻松,很随意。从她的朗读里,我感受到了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气氛。”)
三
师:假如你在家也是这样的顽皮、淘气,会有怎样的后果?
生:我一定会被妈妈骂!
生:我会被爸爸痛打一顿。
师:但这个小女孩在祖父的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顽皮,祖父管她吗?
她种菜把菜种踢飞了,祖父管不管?
生:不管!
师:她看到黄瓜就摘,吃了一半就去追蜻蜓,祖父管不管?
生:不管!
师:她浇水都浇上了天,祖父管不管?
生:不管!
师:她玩累了,随便找个地方就睡了,祖父管不管?
生:不管!
师:她锄草的时候把谷穗锄掉了,祖父管不管?
生:管!
师:为什么其它的事情祖父都不管,只有小姑娘把谷穗当狗尾草割掉了,祖父才管?
生:祖父觉得那些事情都不重要。把谷穗当狗尾草割掉了,这件事比较重要。
生:祖父觉得粮食来之不易,从小一定要爱惜粮食。
师:有道理!读课文的6-12自然段,看祖父是怎么管她的?跟我们想象中的“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会发现什么?
(生默读6-12自然段。边读边圈划。读后讨论交流)
生:祖父管他的小孙女跟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他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严肃批评。他是“慢慢地讲给我听”。
师:请同学们圈下“慢慢地讲”这几个字。透过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祖父。
师:太好了!读书就要这样,要透过文字,读出蕴涵在文字背面的意思!请继续交流你的发现。
生:我从“这是什么?”“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这两个文句中看出,祖父是在一步一步的启发他的小孙女。这是一位有耐心的祖父。
生:课文3次写了祖父的笑。“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祖父还在笑”,祖父始终在笑着教育他的小孙女,丝毫没有生气。从这三个“笑”可以看出,祖父是从心底喜欢她的小孙女的。
师:是啊。祖父的笑是从内心发出的。一个怎样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
生:一个理解孩子,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
生:只有疼爱子孙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
生:只有和蔼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祖父,感受到了吗?
生:这是一位慈祥的祖父,和蔼的祖父,疼爱子孙的祖父。
师:这是一位慈爱的祖父。
(点评: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陈老师就是一位问得巧的“智者”——“读课文的6-12自然段,看祖父是怎么管她的?跟我们想象中的“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慢慢地讲给我听”和“三个笑”理解篇章、描述形象、激发情趣、体会写法、开启智慧、感悟人生,学生发现了“祖父的和蔼与慈爱”,发现了文字背后的意思,发现了汉语言的意蕴与魅力。在这里,长期以往,谁会说我们的学生不爱祖国语言?谁会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谁又会说学生不会学习呢?)
四
师:在慈爱的祖父的园子里,我追蝴蝶,吃黄瓜,抓蚂蚱,我感受到全身心的——
生:自由!
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管我。我感受到自由带来的——
生:快乐!
师:尽管我是那么调皮,那么淘气,但慈爱的祖父却给了我一个——
生:自由和快乐的园子。
生:慈爱的祖父给了我自由和快乐的园子。
师:我在这个园子里是幸福的。但幸福的不仅仅属于我,连园子里的花朵,蜜蜂,蜻蜓,蝴蝶,小鸟,园子里的一切植物,一切动物,都是自由、快乐的。
再次读课文,感受园子里花鸟草虫的快乐、自由。读后,我要请你们当花朵,当蜻蜓,当蝴蝶,向大家介绍你的快乐和自由。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情不自禁地向身边的同学述说)
师: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们,你们快乐吗?你们自由吗?
生:我们很自由,我们很快乐!
师:请到前面来说说你的快乐和自由吧。
生:我是祖父园子里的一株玉米,我每天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蝴蝶在我身旁起舞,蜜蜂在我耳边唱歌。我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我要是愿意长到天上,就长到天上,反正没人管我。
生:我是一只快乐的蝴蝶,我在园子里随意地飞舞。一会从墙头飞进来,一会儿又从墙头飞出去。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连太阳都不知道。
生:我是园子里的一株黄瓜。我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如果不愿意,就是一朵花也不开,一个瓜也不结,也没人问。我要是觉得有点闷了,我会爬到架上去,有时候,还爬过墙头,看看外边的风景。
生:我是园子里唯一的一棵大榆树。园子的西北角是我的领地,来了风,我先呼叫,来了雨,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我的叶子就发光了,闪烁得像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师:在祖父的园子里有说不尽的快乐、自由……
五
师:课文的题目是《祖父的园子》,作者想表达的是自己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和自由。但课文为什么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植物,写动物们的快乐和自由?
生:因为小姑娘在祖父的园子里是快乐的,所以祖父园子中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快乐的。
师:因为我的心是快乐、自由的,所以我身边的一切在我的眼里都是快乐的,自由的。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叫做——
生:借物抒情。
生:寄情于物。
师:对!课文中像这样借物抒情,寄情于物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我们再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悟。请看这一句:“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轻轻读这一句。作者眼中的天空为什么是“蓝悠悠的”“又高有远”?
生:在祖父的园子里,作者是快乐的,所以在她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连天空都是 “蓝悠悠的”。在祖父的园子里,作者是自由的,所以她觉得这里的天空都比别处的更加高远。
师: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很多……
读完了课文,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文中所写的祖父的园子简直就是充满快乐和自由的人间乐园。那么,萧红的童年生活果真是这样的吗?是什么原因驱使他几乎每天都要缠着祖父带她到园子里去?二十多年过去了,她为什么还会对当年的园中生活这样眷恋和向往?
老师为了上好这节课也读了一些资料。想告诉同学们的是萧红的童年其实很孤单很寂寞,在很小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去世了,后妈不喜欢她。爸爸因为她是女孩也不喜欢她。祖母非常爱整洁,不喜欢小孩子闹腾,只有年迈的祖父疼爱她。可以说是祖父的爱温暖了萧红的童年。每次萧红挨了打,站在窗前的时候,祖父就对她说:“长大了就好了,长大了就好了。”今天这堂课,我们走进了园子,走进了萧红的语言,也微微触摸到了萧红那颗自由、跳荡的心,所谓境由心生,萧红一直都非常怀念这个园子。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中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吗?
生:齐答不是。
师:它是一个——
生:充满爱的园子。
师:萧红怀念的是园子,怀念的是祖父,也是怀念那一段真性情的岁月。所以萧红后来写了一部回忆性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在《呼兰河传》记叙了一些人还有一些小事。文章的结尾她这样说:“呼兰河这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推荐同学们在课后找来这本书读一读。
这位北国才女在1942年1 月22日这样一个凄凉的冬日去世了,只有31岁。在这堂课要结束的时候让我们来轻轻地读首诗。也算是我们对她的一种纪念!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
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
祖父
戴一顶大草帽
我
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 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 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 我就铲地
祖父种菜 我就溜平
祖父浇水 我就“下雨”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活的
花醒了 鸟飞了
虫子说话 倭瓜上架
玉米上天 黄瓜开花
玩累了
我找个阴凉地
就睡着了
不用枕头 不用席
只有一顶小草帽
……
师:好!下课,谢谢同学们。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5
第一部分 核心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情趣、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体会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悟“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清新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体会文字的意蕴,产生阅读其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精读课文,感受文章中的“景”的自由,体会文中小姑娘自由快乐的生活和祖孙情深。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二部分 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课
师:有一篇文章,读着,读着,我们就沉浸在作者那烂漫的童年生活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萧红的童年。读课题!
预习时,读课文超过五遍的同学请举手。了不起!熟读课文是我们阅读理解的基础。是不是觉得这篇文章语言近乎口语,并不难理解,但要读出文字背后包含的那些情感还需要我们凝神静气地阅读。
有谁带着问题读课文的?
会读书!带着问题读书会让我们的阅读更有方向,更有收获。
同学们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含金量很高,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阅读探究。
学习任务: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二、民主导学
课文中有两个小节直接写园子的,打开课本,略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1.让我们到园中来漫步吧。出示第二自然段:
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在萧红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结合文章的语句来谈一谈。
2.让我们继续在园中漫步。
在萧红的眼里,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自由地读一读。
这一段,读着,读着,有一个词会扑面而来。
有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这一点。
师: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这一段文字写得很美,写得很妙,这精彩的地方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品读、品读。
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呢?专心地读一读,静心地品一品。
你有什么发现?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展开了想象,形成了排比,读起来让人特别亲。真会读书,能用朗读表现出这种自由吗?
还有什么发现?
这四个“愿意……就……”后面还有一个“随意”,写出了什么?对!园子是自由的,作者的心灵也是自由的。景物的自由代表着身在景物中人的自由。这种写法就叫借景抒情。这自由呀,装得下天和地。读吧,自由地练一练。
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老师为你配上一段音乐。用你的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自由。
3.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留下了萧红和祖父许多美好的回忆。读一读课文的3—12小节。继续思考:这又是个怎样的园子呢?
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许多画面。同学们,细读出滋味,品读有收获。再读一读,哪个镜头最吸引了你。
预设:
文中相似的句子串起来就成了一首诗。不信你看: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祖父笑了,我也笑了”
“我开心地笑了,祖父也开心地笑了”
这些文字看上去是不是重复了,其实这是一种写法叫复沓。作用是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同学们你觉得这里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呢?
如果你关注了细节,读了这一段后,祖父有一种特别亲切的表情浮现在我们眼前——笑。让我们一起来回忆:
这是和蔼可亲的笑!这是欣赏的笑!这是宽容的笑!这是充满爱意的笑。
同学们,这一次又一次笑容的背后你读到的是祖父什么?那一份浓似一份的爱。
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甚至闯出点小祸,在萧红的记忆里祖父是勤劳的,是宽容的,是疼爱她的,祖父带给了萧红无限的自由和快乐。
4、课文第一段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句写得很特别,体会一下,为什么这样写?
(萧红出生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对她十分冷漠,母亲也不喜欢她,只有祖父疼爱她,祖父是萧红一生最重要的人。在萧红眼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而是萧红童年生活的乐园,这个园子只属于“我”和最亲爱的祖父,这个园子是萧红的家园)。
5、这个园子是萧红的乐园,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更是她的家园。萧红怀念的是园子,怀念的是祖父,也是怀念那一段真性情的岁月。所以萧红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呼兰河传》。在《呼兰河传》记叙了一些人还有一些小事。文章的结尾她这样说:“呼兰河这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三、检测导结
这位北国才女在1942年1 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去世了,只有31岁。在这堂课要结束的时候让我们来轻轻地读首诗。也算是我们对她的一种纪念!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
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
祖父
戴一顶大草帽
我
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就铲地
祖父种菜我就溜平
祖父浇水我就“下雨”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活的
花醒了鸟飞了
虫子说话倭瓜上架
玉米上天黄瓜开花
玩累了
我找个阴凉地
就睡着了
不用枕头不用席
只有一顶小草帽
……
第三部分 辅助设计
教具:课件
板书: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乐园 爱园 家园
作业:
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下节课和同学一起分享。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6
有幸去无锡聆听《我和祖父的园子》五年级下册
执教:魏星 第一课时
课前:和老师打招呼
教师:今天上课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你们是主角,老师是 ?
学生:导演、配角-----
教师:老师也是主角。
一、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来读作家萧红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
童年的故事发生在哪儿? 学生读课题。
谁和谁发生了故事? 学生读课题。
讲了哪几个故事呢?
2、 讲述:萧红的《呼兰河传》中,写到了------这是个怎样的园子,为什么让萧红念念不忘呢?
二、文本细读
1、 教师引读,我家有个大园子,(学生接着读第二自然段)
2、 课文中还有个自然段也写园子,在哪儿?(13节)
3、 出示十三节,自由读。
教师:我想读着读着你的头脑中会有一种感觉,会蹦出一个词。什么词?
学生:自由、无拘无束、生机勃勃、和谐------
教师:你的感觉和课文中的“我”相通了。
4、教师:读着读着,觉得一切 ,要做 ,都是 。(引读)
5、你觉得哪些句式最能体现自由。
学生: 想------就-----
--------就------
--------就------
愿意怎样就怎样------
-------就像------
-------就像------
-------就像------
一会儿------一会儿------
教师:萧红一口气用了十个“就”,有人认为啰嗦,你认为呢?
6、萧红朴素的文字却带着她当时的情感,让我们读出自由吧。学生练读。
7、萧红怎样从花鸟植物中感受到自由的呢?这自由是哪儿来的?
(因为她是自由的)
这就是借景抒情,情景相融。
8、默读1——12节,作者用很多笔墨写了“我”在园子中活动的情景,挑选一个细节读读,看看哪个情景你读着读着就笑了,写写你的感受。(体会自由)
学生交流:
(1)-----浇菜------看出我的活泼
指名读。
教师:我没感受到“拼尽了力气”再指名读。
教师:“喊”了,但没有“大喊”,再指名读。
教师:把“下雨了!下雨了!”改成“下雨啦!下雨啦!”再指名读。
齐读这节。(12节)
(2)从“踢飞菜种”感受到自由。
教师:关于这个地方,你还有什么体会?(觉得“我”很顽皮。)
祖父偶一回头,哈哈怎样 ?
指名读这节。(第3节)
(3)从“狗尾巴草当谷穗”这段,我感受到萧红天真可爱。
从祖父的笑,你读到了什么?(有慈爱、有欢乐、有教育)
我的自由就是体现在祖父的爱上的。
指名读这部分内容。(4——11)
9、教师:因为我是自由的,所以,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东西也是自由的。
回过头引读:(13节)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都是自由的。
教师:她读得缓慢,体现了园子的诗情画意,如果读得快时什么感情?(指名读)启发,可以喊着读,因为太自由开心。(指名读)
萧红写到这儿时,她的表情、心情怎样?(回味着、幸福着------)
齐读这节。
三、质疑探究
1、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教师提问:齐读第一节,这节与课题没什么关系,能去掉吗?
学生:不能,介绍了地点。
学生:不能,写出了祖父年级虽大,但却仍勤劳-----
学生:不能,书名是《呼兰河传》,所以点出地点。
学生:不能,写出祖父年纪虽大,却有童心。
四、深化认识
1、教师:萧红写完这本书32岁就死了,小时候,她生长在一个地主的家庭中,他9岁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对萧红很冷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萧红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祖父时时把多纹的手放在我肩上,------对我说‘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只有在祖父的这儿感受到爱,关怀。这个普通的园子还普通吗?
2、教师:(配乐)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是个爱的天地,一个温馨的家园,一个自由的世界,一个空间很大,充满活力、高远的自由世界。一想到这儿,萧红就快乐、幸福,一想到这,她就有写作的冲动,再引读13节。(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
3、有爱的天空是美好的,你有这样的天空吗?(结束)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7
前几天,我听了薛法根老师的课——《我和祖父的园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他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很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上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更生动地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的写法,并当堂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来写一段话,可谓并蒂莲花齐开放。
在我们普通教师看来,在一堂课上既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又要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是很难的。这两件事情一般情况下分开学习为好,但法根老师却把两件事情揉合在一起,时而体会情感,时而欣赏写法,在欣赏写法中体会情感,在体会情感中又欣赏写法。虽融合但一点也不杂乱,相反觉得这两件事情相互促进、相互依附,有融汇贯通的圆熟之感。
这堂课的教学使我不得不佩服的是——他钻研教材的真功夫。他把课文读成了这样几块:一、欣赏我和祖父劳作的段落,体会我的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二、欣赏祖父和我的对话,感受祖父对我的爱。三、欣赏园子里的自由、美丽等,体会作者写园子的自由,是为了抒发我自由的情感,由此渗透借物抒情的写法。四、学习表现园子自由的写法——用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句式让学生当堂练笔。这是他对教材的解读也是他的教学过程。这样一个看似随意,但层层深入的过程,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解读文本的功底。
其次,他的评价语也是令我深深佩服的。从课前的谈话到课堂上对学生发言、朗读的点评,给人的感觉是那样贴进学生的心。老师对学生的内心世界,原有水平了如指掌。他能准确估计,并能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然后对他们给予帮助、引导和评价。
最后,再细细品读薛特的课,感觉到他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学生的引导。他的引导是由浅入深的,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而又丝毫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负担和痛苦。真正做到起于学生实际,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达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我的自由。他首先问,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体会我和祖父关系的亲密。再问:祖父在劳动,我也真的在劳动吗?从一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从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再说说形成这一切的原因。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可以看出,老师的引导紧贴学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点拨,学生就过去了,没有任何跳跃和生涩的感觉,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样淙淙流淌着。所以教师们都感觉薛特就像邻家大哥哥那样,在亲切的交谈中让你恍然大悟。我想这才叫真正的水到渠成,也是课堂教学的真境界。
薛特的课堂教学,给我如此多的感受和感慨。在学习、钦佩之余,我不禁要思索哪些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语文教师应该学习的,而且是现阶段可以学习并能够逐渐学会的?结合自己的个性和教学特点,我觉得在引导方面,是可以向薛特学习的。特别是他设计进入问题时贴近学生实际这一点,是应该学而且一定要运用的。其次他在引导时为学生搭的一阶一阶台阶,是逐步深入的,没有特别高的一阶,也没有特别险的一阶,但一阶阶连起来就引向纵深这一点也是值得学习的,而且要努力学会的。
另外对课文的深层次解读也是当然要学的。但这个本领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它必须*日久天长的积累和不懈地再学习、练习,有时甚至是一种天生的敏感。我只能尽力而为,不求和薛特一样深入和独到,只求能读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就让我足够欣喜了。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8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优秀发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主要写了“我”幼时和祖父在园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好奇、自由和快乐。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整齐而优美。
一、 充分阅读,感悟文本
本文的语言描写十分有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以学定教。薛法根老师曾说道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变:1、把讲课文变为学语言。2、把读课文变为学阅读。3、把悟课文变为学表达。我在教授本课时,运用多种形式来进行阅读,让学生能充分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中的情感,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学语言,教语言。特别是对于重点词语及难以读准的地方及时指导。通过语言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爱阅读,爱语文,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动力。
二、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语文教学活动的根本在于时刻关注学生,跟随学生,以生为本。在课堂中老师的教学设计是一条主线,但不应该是一张大网。我觉得,教师的思路应该像一条猴皮筋,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被扯来扯去,但始终能够回归原位,但我在上本课时思路就像一条棍子,虽然没有被扯远,但更关键的却没有吧学生思维充分打开,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一点是应该注意的。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教学机智。教师的教学机智在课堂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或者是承上启下,或者是查缺补漏,或者是画龙点睛,但不论那一种,最根本的就是要为学生服务,而不能成为教师哗众取宠的工作。教学机智的培养其实更多是经验和反思的积累,思考的多了,教学机智也就自然而然浮出水面了。
另外,教师的评价语言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前的单纯的鼓励性语言已经不太能适应现在的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应该是能够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思考深度,以评价语来推动课堂往更深的层次里进行。
三、 习惯养成,基础训练
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读书姿势、写字姿势、握笔姿势等,都要随时性地进行纠正和指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另外对于字、词、句、段、篇的学习方法的渗透还需要更加艺术化,学生感悟更深,效果更明显。邹局长说:语文教学应该是扎实、细腻、简约、空灵,这就要求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从根本出发,艺术性地进行指导,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从原来的大环境中走出来对自己、对学生能够有一个特殊的评判。
语文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抓住学段目标,言意兼得,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得到了本校多位教师的热情指导,评议,尤其感谢工大附中的盛大文老师,对我的这堂课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下面是对我这堂课做一简单小结。
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学生分析: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但文章字里行间祖父的爱,景物描写清新隽永的意境,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欢乐的文字背后淡淡的哀愁,是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的。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想像体验,平等对话,从而触摸文字的温度,体会文字的意蕴,感悟文字的新鲜、自然之美
教学设想:
1、反复朗读,品味感受
这篇文章,文字优美,是一篇值得反复读的美文,因此在教学中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变换多种形式如:自读、默读、引读、合作读等来让学生反复读文,理解文本,丰富感受。通过读文,学生对我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祖父对我的疼宠呵护,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2、寻找文眼,形散神聚
首先,在教学中要立足文本的特点,要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学生阅读的前理解出发,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线索,以此来推进教学流程。文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可谓文眼,扣住此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体会园中景物的自由,“我”的自由自在,是祖父的爱给予“我”自由,以及心中有自由,看什么都是自由的,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步深刻与丰满,使教学如同一篇散文,形散神聚。其次,在教学中始终抓住文题,通过( )的我,( )的祖父,( )的园子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园子不仅是“我”的乐园,更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是我心目中美好的家园。
3、激发想象,体会温暖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想象情境的方法,来让学生体会祖父对我的爱,以激发朗读的兴趣,在学习课文5至10自然段时,让学生想象祖父在我犯错时,总会笑,他会说什么呢?这一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眼前仿佛一次又一次地浮现了祖父的笑,笑中的温暖洋溢在课堂中。
4、本文教学中,文章中所带的淡淡哀愁是学生很难理解与体会的,因此在收尾处我采用了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这时,教师不需多言,只需让生静静感受。简单渗透了淡淡的哀伤情绪,从课后教师的反馈中,这也成为我本文教学的亮点之一。
不足:
(1)、课堂容量较大,想面面俱到,但反而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2)、本文是一篇美文,在教学中让生多读,读中悟情,教师如何抓住有利时机让生入情入境,这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研讨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9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作者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就像作者说的一样,“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新鲜漂亮”。
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10
2008年1月4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应江宁区教研员周爱华之邀前来江宁实小执教观摩课《我和祖父的园子》并作了《好的语文教学是什么样的?》的讲座报告。《我和祖父的园子》(原苏教版五年级下)选自现代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是一篇深受老师和学生喜欢的课文。现撷取他在课堂上的一些精彩片断,绝对原汁原味,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词语教学真“古怪”
师板书: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面向学生,满面笑容)同学们,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齐答)姓薛。
师:课前,老师已经告诉你们了。下面请三位同学上黑板,每人一支粉笔,下面同学打开练习本,我们来听写词语。台上三位同学一人写第一组,一人写第二组,一人写第三组,竖着写,每组写好后接着写一个同一类的词,只报一遍,用心听,用心记,如果默不出,就画个大圆圈或鸭蛋。
评析:此举告诉了学生听写的方法,同时暗示了学生要学会倾听,可谓一举两得。
师:(语速很快地报了第一组词)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生很不适应,不少同学急得抓耳挠腮。)
师:有的同学忘了在四个词语下面写上同一类的词,看看上面四个词语有什么特点?默好的请举手(约有20几人举手)。
师:(依然很快地报了第二组词)玉米、黄瓜、倭瓜 、谷穗
(生面面相觑。)
师:有的默不出,有的在偷看,可以偷看,让你偷看要找的到。(台下老师大笑)预习过了,偷看在哪里呢?
评析:语言趣味丛生,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和听课老师的距离,同时向学生传达了一个信息:没有充分的预习肯定是不行的。
师:(很神秘的样子)第三组,有点难,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默好了,请举手,没默好的,要正大光明地圈出来。
师:再报一个词:“草帽”,想想在哪组下面?(讲台上三个同学焦急地讨论,就是不能判断“草帽”应该写在哪一组词语下面。)默好的请举手,一定要默,不能不默,人人都要举手。
师:看讲台上默写的人,他读一个,你对一个,看你默对了吗?一边读,一边想。
(对第一组词)生边读边打勾,(当对到“臭虫”时,全场一起大笑。)
师:你为什么写这个词呢?
生:它是昆虫类。
师:还有其它词语吗?
生1:小鸟。(又是一阵笑声)随后改成了“蜂子”。
生2:苍蝇。
生3:蚊子。
生4:蠕虫。
师:你很有研究,全默对的打个五角星。
(对第二组词)生边读边打勾。
师:“韭菜”的“韭”对吗?注意写法。写错的在大圆圈里订正。五个词语都对的请举手。
(教师数了数,只有14人左右全对)
师:显然少了许多,默对的同学真了不起!
(对第三组词)生边读边打勾。
师:(领读第三组词)不对的只得“三角”,缺两个角,第三组默对的,说明你预习非常认真。为什么这样默呢?
生:我这样默,因为第一组是昆虫类,是名词……(后面有些语塞)
师:第一组是昆虫类,第二组是农作物类,第三组是动词。“草帽”是“农作物”吗?
生:(齐答)不是。
师:(认真指导“帽”的写法,并在黑板上板书。)你们知道了吗?第一次对的得五角星,第二次对的得红五角星,自己的字能得五角星吗?(七八人左右)看来不是太多,说明我们还需要练习。
评析:在学生感到困惑时,适时进行了点拨和引导,遇到难写的字亲自指导示范,鼓励学生也恰到好处。
师:以前做过这样的练习吗?
生:没有。
师:我们要对词语进行归类,这样使用就更加准确方便,预习课文要归类,一定要注意重要的词语,一定要认真地画下来,一定要认真预习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预习的课文。
评析:生字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可在薛老师的课上,几组词语,一个“草帽”,竟闹得满园春色,情趣颇生。再平常不过的听写把学生迅速吸引到了学习活动中去了。一切就这样地自然、轻松,就像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满心欢喜地跟在祖父后面一样,学生也满心欢喜地跟着老师,或听写或思考。而且这种听的训练,必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长此以往,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倾听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具备了这种能力,语文是不愁学不好的。
二、朗读指导真“有心”
师:齐读课题。
(生有些拖腔)
师:你们的朗读有问题吗?
生:(齐答)有。
生1:是一个一个地读的。
师:(在“园子”下划了一横线)前面的“我和祖父”要读得紧凑些,后面要读得慢一些。
(指导后,学生读得明显没有拖腔了,很干脆利落。)
评析:课题的正确朗读,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往往被我们指导得拿腔拿调,而最自然的朗读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师:在孩子眼里,写了昆虫、农作物、农活 ,找到开头和结尾,好好用心读一读,感受一下祖父的园子在小女孩的眼里是怎样的?一定要大声读,让我听得见,不要齐读。
(学生没太听懂老师的要求,在读全文。)
师:读哪两段?不要全读,没读完的,把它读完,读好的请举手,课文读过了吗?
生:读过。
师:读课文有讲究,哪位来读读昆虫那一段?想读的请举手。(大部分学生都举了手)老师想找不举手的和不看我的读。(找了一个不举手的人)我们用心地听。
(生1读得有些结巴,丢了一个“了”。)
师:谁来评价一下呢?
生2:(毫不留情)他读得不好。语句不通顺,添字、漏字。
师:是这样的吗?请举手。
(生陆续都举起了手。)
师:(点头赞同,话锋一转)但老师觉得他读得不错,人是要锻炼的,他把这段话基本读懂了,问题不是太大,纠正两个字的读音“则”和“侧”,拿不准的要查字典或请教人,把不懂的写在书上。
师:请你读第二次,轻松点,你读给自己听,不要管别人怎么评价你。(师范读了一次)这样读,行吗?
(生1继续读,读得明显好多了。不过把“羽毛”读成了“绒毛”,后来纠正过来了。)
(生不由自主地给予了掌声。)
师:(亲切地问生1),读得怎样?
生1:(较为自信地答道)比以前进步多了。
师:(继续问生1)在你的眼中,谁的朗读比较好?
(其他学生情不自禁地和生1一起推荐了李雪琛。)
(李雪琛读得非常投入有感情,生一起由衷地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师:(问被推荐的学生)你有什么经验,有什么秘诀吗?
生:我读进去了,仿佛自己融入了课文,是带着真感情去读的。
师:(肯定地点头)这叫“如临其境”。(再问生1)以后老师不在,可找谁?
生1:李雪琛。
评析:在指导学生朗读中,薛老师可谓是个“有心人”。当学生齐读课题后,显得有些拖腔,感情过于丰富时,薛老师没有忽视这个细节,而是及时引导学生把课题读得朴实无华,其间又无声地教育了学生要做个“朴实无华”的人。当生1读后,不是自己直接评价,而是先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评价,此举目的是让生1明白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紧接着在学生评价后,薛老师又继续引导其他学生鼓励了该生,并适时地做了示范朗读,该生的第二次朗读便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又保护了该生的自尊,可谓是“用心良苦”。薛老师这种朗读指导的境界,真的需要我们一辈子去学习。
三、课堂语言真“幽默”
(其一)有关“齐读”的趣解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不要齐读。
(生不由自主地齐读起来。)
师:你们不约而同地齐读,齐读要训练,要像一个人。就像一个人看园子,很有意思,大家一起看,一起喊“一二、一二”,还好看吗?
(生轻轻地笑了,顿悟了朗读的真谛所在。)
(其二)学习第13小节“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有人管。”
师:(一生看着老师读)不要看着我,弄得我不自在,发现是什么句式?
(生讲不出来)
师:愿意……愿意……愿意……(学生若有所悟)
师:我们在课堂上愿意打瞌睡就打瞌睡,愿意唱歌就唱歌,愿意玩就玩,自由吧?
生:自由。
师:(话锋一转)可能吗?不可能。
(又是一阵会心的笑声。)
(其三)对照板书小结
师: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
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
祖父浇花——(生接)我也浇花。
祖父抽袋烟——(生接)我也抽袋烟。
(学生顿呼上当,会场老师和学生一起笑了起来。)
评析: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要一本正经,要宽松,思维才能最活跃。这样的课堂才能给人以愉悦感。薛老师的课堂,充满睿智,诙谐幽默,学生充满了笑声,但又不失教育的本真,这样的课堂,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也是我们做语文老师要追求的一种境界。
(作者单位: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11
一、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齐读课题
2、出示词串,指名分行读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韭菜谷穗倭瓜黄瓜(谎花)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3、倭瓜是什么?(南瓜北方人的说法),黄瓜开谎花就是开假花不结瓜。
4、齐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一排都是动物,昆虫类。第二排都是植物,第三排都是劳动。都是农活。(你们发现了第一个规律真了不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再读读课题,还能发现它们和园子,有什么关系——一二两排都写的是园子里有什么?第三排写的是我们在园子里──(干什么。)其实这就是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有什么?我们在园子里干什么?打开课文,看看课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是哪几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的是哪一自然段到哪一自然段?
二、感受我之快乐
1、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园子。你们是不是特别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喜欢她的什么?(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淘气),请迅速默读课文,拿出笔,找出哪些地方看出那个小姑娘调皮?在书上表上序号。
2、交流:大概有四五处,请读课文告诉我们,
①第3小节种菜: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从哪感受到淘气、调皮?特别从哪个词体会到?“反而被我踢飞了。”那里是种菜啊,简直是在帮倒忙啊!菜种被我踢飞了,调皮不调皮?谁也想来读一读,我”爱祖父的模仿行为;“我”的举止很天真、幼稚;“我”的举止很可爱;等等。
通过男女生分读体会。
②第四小节: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写我干什么的?(铲地)我是怎样铲地的?“爬在”“乱勾”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这哪里是铲地啊,真是淘气。
指名读,你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干着傻事的小姑娘。
③第8小节;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浇菜都把水浇到天上去了
我是怎么浇菜的?读读课文,找找我浇菜的动作,
“一把抢过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这一扬,顿时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一大瓢的水冲下来,园子里的你好像刚刚从淋浴房里走出来一样,像只落汤鸡,但是你的心里呢?
把你内心的率性自由快乐给读出来。练读,个别读。不敢洒吗?胆子大一点再指名读,全班做着动作齐读“下雨了!下雨了!”
是啊,你们的发梢还滴着水呢,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淘气的瞎闹,这哪是在干农活啊,分明是拼尽了力气在玩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节,也把我们的记忆带到了童年那段自由快乐的时间。
④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仔细看。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还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边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你看,我在这院子里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追蜻蜓就追蜻蜓
读着这段话,你们想到了什么通话故事?联系“小猫钓鱼”“小猴子下山”体会有趣。“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的缘故,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中间是经常发生,读了这样的句子,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等等。
⑤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3、小姑娘在园子里这么调皮,如果在家里你也这么调皮会怎样?但是祖父
当我把水浇到天上去,他管不管?
当我玩累了,随便找个地方睡找了,他管不管?
当我铲地时,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草留着,他管不管?(管)
怎么管?用心读读5——11,看看祖父是怎么教育小孙女的?静下心来读读,用心体会?
交流:很有方法,不打不骂,用事实说话。
慢慢地,圈出来,为什么慢慢地?(不着急,很有耐心。)
笑够了,大笑,还是笑,三个笑,看出了什么?慈祥,即使是批评也……只有怎样的祖父才能这样?只有心中充满爱的祖父才能这样,真是什么样的祖父?体会笑中的慈爱、包容、呵护(板书:慈爱)
在慈爱的祖父的园子里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祖父给了我一个怎样的园子?(快乐自由)
4、过渡:园子里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让我们再来感受一番,齐读
三、融情于景,体会写法
1、不仅我在园子里是快乐、自由的,就连园子里的花草、动物,一切都是快乐、自由的,请你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园子的段落,看看这是一座怎样的园子?
2、交流:
重点句子:(园子的)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大园子。(不是我们家的院子,北方的后园很大,可以种花草,种树木,种蔬菜,甚至种粮食,很开阔,活动空间很大。)
——样样都有。(花香菜香,引来了这些飞舞的小精灵,使得园子充满生机)
——色彩斑斓(找出描写颜色的词白、黄、大红、金、绿。作者抓住了颜色写出了园子的美)
——有趣极了(引读:瞧,蜂子……)
让我们边读边想象,仿佛走进园子,看到了蜂飞蝶舞。这真是一个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园子。
出示图片
3、指导朗读,同学们看着屏幕自由的轻声地再来读读。争取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
4、都进园子了。在园子里你又看到了什么?出示:13自然段,自由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5、这一段也是写园子,一共11句话,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哪句?齐读出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院子里的谁活了?谁也是自由的?
a、花活了吗?怎么活?鸟活了吗?怎么活?虫子活了吗?怎么活?再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个“活”怎么理解?(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b、出示图片:
引读:我就是倭瓜,我愿意------就-----;我就是玉米我愿意-----就-----;我就是黄瓜,我愿意------就-------;
这里面活还有什么意思在里面?说明这些东西都长的──(生答茂盛)。用一个词说植物疯长了是吧?祖父把它们伺弄的多好呀多旺盛呀。活了
出示组图:
我就是---,我愿意-----就-------
练说:我也是自由的,我要----就------(愿意-----就------)
再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c、还有什么活了。蝴蝶也活了吧?蝴蝶怎么活的?你来读读?你来读。(生读)。随意的飞可以看出蝴蝶很自由。这个活了还有自由的意思。再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一切都活了。那么的充满生机那么的旺盛,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惬意。读出活劲儿出来。
现在你就是园子里的花朵、小鸟等,说说你的自由。
“我就是园子里的,我可以,”来说说。
6、她写自己的自由,为什么要写花草等的自由?(用花草、小动物的自由来突出我的自由,是的,心中是幸福的,看到的就是——;心中是自由的,看到的就是——作者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生活的快乐、自由、幸福,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都在传达着我的自由!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呀,把她的情感寄托在花草身上,把她的自由寄托在小动物等身上,真是一种很重要的写法,理解了这种写法,再读课文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出示句子“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这里仅仅写天空吗?仅仅写天空的蓝悠悠吗?仅仅写天空的又高又远吗?天空那么开阔,白云小鸟那么自由,正如有句话叫,天高任鸟飞,透过这景物的描写,我们更能看到作者快乐的心境。
指名朗读,齐读。
作者笔下天空、太阳、花鸟一切都有情感,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句子,课后再去好好品读。
萧红快乐着温暖着,想到这个园子笔尖下流淌的文字如飞舞的蝴蝶。因为她快乐温暖,园子也快乐自由。我们也多么渴望这样的园子里的生活呀,这哪里是一座园子,分明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园(板书:乐园)
四、课外延伸,聆听作者的心声
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但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无论她经历怎样的逃亡和饥饿,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与苦难,祖父的爱就象一束阳光温暖着她,她在《呼兰河传》里深情地写下了“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憎恶与冰冷之外,还有温暖与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与爱的方面,怀着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读着这句话,有什么东西深深地触动了你吗?
这是一座爱园,更是一座精神的家园。(板书:家园)这祖父的园子怎不令她难忘呢?
课后请继续走进萧红,走进她的《呼兰和传》。
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可惜的是,这位北国才女在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去世了,才31岁。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首诗给她听。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12
第三届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
a4号选手:顾文艳(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
上课内容:五下《我和祖父的园子》
时间:2010-12-1下午
地点:南京市金陵河西会场
实录:仓山一粟
学生:南京致远外国语学校五(3)班
一. 回顾园子,导入新课。
师:让我们听她娓娓道来,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我家有一个大园子,----
师:读得真好听,给她掌声,你觉得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生:多彩的园子
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语言也有特色,老师读着读着,仿佛看到小萧红在数着指头,在说。请同学们读三——十二自然,读一读,想一想。
生自由读。
二.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能与大家分享吗
生:大家请看第三自然段。草帽,象家庭服装一样
踢土,萧红的开心
师:读一读,体会体会萧红的语言给我们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萧红的语言给我十分有趣。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师:你觉得她的语言有什么感觉
生:给我十分活泼的感觉
我觉得用很少很少的字。
师:想不想感受一下这些语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呢
生:想。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还有哪些快乐呀
生:我觉得还是最后一句比较有趣。菜种不但没盖上,她祖父没有责怪她。
祖父把锄行
三.感受自由
师:哪个词让你能感受到自由。
生:抢过来,
喊过来,她在向全世界宣布,这雨是她下的。
师:这一连串的动作,能体会到她是怎么样的
生:自由的,自豪的
师:让我们痛痛快快地读一读。学生读第十二自然段。
瞧,她笑得多开心呀。跟着老师一起拿着水瓢向天空一摇,大喊。
生:下雨了,下雨了。
师:这些又让你感觉到什么呀
生:十分轻松快乐,
师:想怎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什么
什么?这就是自由呀。这种快乐 就是园子给她的吗?是谁给她的?祖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满脸皱纹的老爷爷和小女孩在哈哈大笑。
一字一句地讲给小萧红听。而她却在一边玩一边听。
师:哪些字词体现了小萧红,默读五到十自然段,用心体会。
学生默读课文。
师;好,先请你来说一说
生:看第九节,自以为自已是对的。抛,
看出小萧红很不服气,远远地抛给祖父。
我说“是的”她以为祖父还不如她知道多呢
祖父是很和善的。
第十节的,看出祖父很和蔼可亲。
第五节,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分工铲地,祖父很信任她。
耐心讲解给她听。祖父笑了。
师:仅仅一次笑了吗?
生:读读看。笑了三次
师:从这三次笑,你们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很天真,
童心未泯。
师:许多年后她深情地回忆到。同学之间分角色读五到十自然段人物的对话,读出浓浓的天伦之乐。
学生互相读课文。
师:园子显然特别大,花开了就像——
师领读。
师:萧红是怎么写出这种自由的呢?从哪些字词能体会到
生:六个愿意
看第十三节,以景写人。
师:还有吗?她的语言?天空蓝——这种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她的心中只有她的祖父。
师:这样的句子呀宁静得像一首诗。
四,出示小诗。
师:看一看,
生:我玩累了
就在房子底下
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不用枕头
不用席子
就睡着了
师:而这个园子里有温暖她一生的太阳,在〈呼兰河传〉中,她再次提到了这个园子。
配乐朗诵最后一篇。
写下这段话,萧红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沉重,哀伤的。
五.推敲课题。
师:许多教材选用,有的是我和祖父,有的是我的园子,而苏教版用的这个题目,你觉得哪个好
生:我觉得苏教版好。写下了我和祖父生活的地方
师:我、祖父、园子,这三样一样不能少,我们心中一定有这样的园子。
下课。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13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呼兰河传》。文章通过描写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教学这篇散文时,让学生感受快乐的气氛不难,但让学生透过快乐感受眷恋怀念之情就稍显困难了。
在教学中,我遵循着散文“文散而神聚”的特点,在初读的基础上,直接抓住学生的初读感受——小女孩在园子里是快乐的、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感受文中自由的快乐。
其一:学生抓住课文中快乐的事,体会小女孩的自由。无论栽花、拔草,也无论种菜、铲地,学生在朗读那些看似重复,又充满情趣的句子时,脸上是带着笑的,心里也一定是快乐的。特别是文章中描写“狗尾草”“浇菜”的段落更勾起孩子们的回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我也用这样的感叹来回应着孩子们的朗读和交流:“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我扬起的不仅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是呀,玩得累了,玩得睡着了,玩得多尽兴呀!”……
其二:学生们抓住自由的景物,体会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尤其是课文第二、和倒数第二自然段。文章中那些抓住色彩来描写的语言、那些“要怎么就怎么”的无拘束的语言,充满着感染力,学生在朗读挑战中发出这样的感叹:“园子里那些黄瓜、倭瓜、蝴蝶、蜂子都是自由的,生活在园子里的我和祖父更是快乐的了!”“这样无拘无束的天地,一定充满情趣,我敢说是我们大家都向往的!”我也附和着他们的感受说:“是呀,快乐是不嫌重复的,自由是不嫌罗嗦的!只有拥有了爱的快乐和自由,才是最快乐的,最自由的,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其三:引导学生抓住快乐的主线,感受亲情无限。当孩子们带着满心的欢喜,满怀的自由,陶醉其中时,我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这样的快乐是怎样获得的呢?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终于,他们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那就是“笑”,祖父的笑。这时,我们才完全明白了,是祖父的爱让“我”拥有了快乐和自由。“是这份温暖的爱,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祖父那甜甜的笑时,萧红的心中的园子,就立即成了一个爱的园子,一个充满快乐和自由的园子。”至此,孩子们才从更深的情感中感受着课文的内涵。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早在大学时期,我对作家萧红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人教版第十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正选自萧红的成名作《呼兰和传》,为了上好课,我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去感悟语言,思考文字中包含的作者的感情线索,琢磨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跟我一起感悟语言的魅力。
拿着教材,脑子里思路比较乱。正所谓是名家名篇。在网上收集资料时,发现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刚上过这一课,上得非常精彩。可是当我读完课文后,被萧红的文字深深感动,所以就硬着头皮上这一课了。我深知应该向大师学习,但是上课的教师、学生不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同,不能够随意“克隆”大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自己深入钻研教材,设计符合自己特点,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案。
在教材研读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接着读,逐字逐句细细地读,读着读着,渐渐地主题清晰起来:作者写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这份美好就在于:在祖父的园子里,生活是自由自在的。文章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作者首先描写了祖父的园子是个五彩缤纷的昆虫的世界;接着写自己在祖父身边做的很多有趣的事:种白菜,除草,洒水,到处疯玩;结尾处借景抒情,升华自己的感受:祖父的园子是个自由的园子。于是,教学的重点和大体思路也随之顺利出来了:以“自由”为突破口,以文本为抓手,通过“在祖父的园子里在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愿意就,愿意就,愿意就……”这个句式进行多层面的练习,达到理解、品味、积累、运用语言的目的,使课堂洋溢出浓浓的
但是,光有粗线条的思路是不行的,怎样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文本的语言,提升学生理解的层次,也是设计教学预案时的重点。那就接着再读课文,读着读着,好多地方会突然之间顿悟,灵感顿生。教自己的顿悟过程,恰恰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像园子的自由一部分内容,在多遍的朗读中,找到了中心句,体会园子中万物的自由。
复多遍的阅读、朗读文字的过程中,我还不断调整教学预案,课堂上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如果我们仅仅考虑自己的角度,考虑自己一厢情愿想要达到的理解高度,不管学生的实际水平的话,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学生会不卖你的账,课会上得很累的。因此设计中还要多问几次:这里学生能跟得上吗?我希望学生的回答达到怎样的程度?如果不行,我该怎么引导?
课堂上基本完成了教学预设,教学内容的实施比较流畅。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化文本上,学生在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中,能基本感受文字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意的语言的品味朗读,通过对文字留白处的想象描绘,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的意识,但是因为教学经验不够,所以还有过多的顾虑,还欠缺娴熟的引导技巧。学生个别朗读比较有感情,齐读部分效果还不够理想;课上设计的几次说话训练,学生有内容说,但面不够广,说得还不够生动。当学生朗读不够到位,没有感情时,当学生说话语言贫乏,语调平淡时,我因为赶进度而没有充分引导,给学生练习和表现的机会。因此,学生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有沉闷的感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摈弃这些功利的想法,实实在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教学,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上作重要的因素来考虑。
文字是美丽的,充满魅力的,课堂上,让我们语文老师带着学生在美丽的文字间徜徉,享受学习语文的幸福,领略语文的诗情画意。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14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教时
常熟市实验小学 洪榴
设计理念:
寻求阅读视界的敞亮.构筑立体的园子的形象,从实在的园子走向精神的园子,从而使阅读多元起来.以文本为基点,链接相关篇章,让阅读丰富起来.让阅读课成为学生阅读的中点,或者是另一个起点.(相关链接《永远的憧憬和追求》,《呼河兰传》第三章,《呼河兰传》尾声)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拓展学生的想象,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表达的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子,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理解"园子"的精神意义.
课前谈话:
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喜欢阅读,已经读过不少书了,有《草房子》, 《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嘭嘭嘭》,《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等等,那考考你,在你心中阅读就像什么 或是阅读是什么
生:阅读是品茶.
生:阅读是喝蜜.
生:阅读是和高尚的人的对话.
生:阅读是拿了一只望远镜看远方.
生:阅读是吃面包.
……
师:是啊,阅读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让读书成为习惯,陪伴我们的童年生活,让我们的童年因此而更加丰富和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一本书,读着读着,就让人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里,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作者萧红.在书中,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女孩的视角,写下了她童年的生活,以及对故乡的记忆,读起来非常动人.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节选自这本书的第三章.一起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课文能读通顺了吗 真好,读熟课文是我们的阅读的基础.那有谁是带着问题去读的
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生:萧红和她的祖父在园子里发生了哪些事情
生:萧红的祖父是怎样的人
生:我想看看萧红小时候是怎么样的
师;带着这些问题,会让我们的阅读更有方向,更有收获.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这个园子.打开课文,轻声读读,一边读,一边想想刚才我们提到的问题.
二.学习第2,13节.(感受快乐和自由.)
师: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刚才提到的问题.(学生出声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问题相信已经有了答案,有的可能还有疑惑,让我们一边讨论,一边思考,一边分享智慧吧.
(一)学习第2节.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点击课件]
1.课文中有两节直接写园子的,找找在哪儿 (第2节和第13节)
2.是的,那我们先来读读这一节.[出示第二节]
师:读一读,你发现,在"我"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生:在萧红眼里,这个园子是充满奥秘的园子.
师:什么奥秘
生:有蝴蝶,蚂蚱……
生:是一个充满知识的园子.因为她可以细细观察昆虫,让她增长知识.
生:是个鸟语花香的园子.
师:有些什么
生: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还会有什么
生:蜗牛.
生:小甲虫.
生:蚯蚓.
师:不管是天上飞的,草里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样样都有.
生读第2节.
师: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
师: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生:这还是一个美丽的园子.因为这些昆虫把园子装点得更加美.
师:有些什么色彩
生:金的,绿的,白的,黄的.红的.
师:这么多颜色,点缀着园子,这园子真――
生:美.
生:五彩缤纷.
生:充满神秘.
生:充满生机,
师:来读读这个句子.喜欢吗
出示: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生:我喜欢,因为它把蜂子说得很可爱.
师:像一个――
生:小毛球.
师:就像一个特写镜头,放大放大放大,让我们看到蜂子可爱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这一节,因为作者把这一节写得这么生动,她也是一个观察得非常仔细的人.
▲师:她会怎么样向别人介绍这个园子
生:她会介绍园子里有哪些动物,二是介绍自己喜不喜欢,为什么喜欢这个园子.
生:她会通过一些事情讲自己对这个园子的喜爱和了解.
师:带着怎样的语气,怎么样的心情
生:自豪.
生:激动.
师:请你向大家介绍介绍.
指读第二小节.
师:听到了跳跃的色彩.不过不够自豪不够兴奋.
指读第二小节.
师:老师听出来,言语中还带着小小的得意呢,我们一起来介绍.
生齐读第二小节.
▲师:就是这么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这个园子中,会和这些小昆虫有怎样的故事呢
生:她会傻乎乎地把虫子当作宝贝和他们说悄悄话.
生:蜂子会盯到她.
师:可是她在乎吗
生:不在乎.
生:她会碰蜗牛,蜗牛的头会缩进去,她会和他们玩.
生:会像法布尔一样观察她.
生:因为蜗牛太小了,她一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蜗牛,会很痛心.
师:还会流泪.
生:一直和蜜蜂玩,蜜蜂也不怕她了.
师:仿佛就是她的伙伴.
师出示:看见一只大蜻蜓……蚂蚱.
指读.
师:来看看萧红自己的描写,谁来给我们读读.(出示《呼兰河传》中的链接)
师:多么有趣啊.你仿佛见到这个满园笑着,跑着的是个怎样的女孩
生:天真可爱,充满活力.
师:是啊,她的内心充满了天真,快乐,这个园子就是她的乐园.
(二)学习第13节.
▲师:在我的眼中,这园子还是个怎样的园子 再出声读读这个段落.[出示第十三节]
师:读着读着,文中的哪个词扑面而来啊
生:自由.
师:看看,你从哪儿感受到这份自由
生: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你能不能读完整这个句子
生: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师:好,看着屏幕再来读读,把前半部分放进去读,感觉会更好.
生:花开了,就像……(读得比较疙瘩.)
师:老师帮你纠正一个小小的音,是"……似的"shi.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我们一起来读,陪着这位同学一起读好吧 (生齐读)
师:你别急着坐下,老师问问你,明明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现在我的眼里,就像……
生:就像人的动作.
师:像睡醒了,像上天了,像……
生:说话了.
师:是啊,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你愿不愿意请个同学一起来帮你再读读这段话,把这份美妙的感觉读出来 (生请)你是一起读,还是请她读 (生:请她读.)你觉得怎么样
生:很欢快,读出了这个句子的本意.
师:多高的评价.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份自由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师:什么是倭瓜 什么是谎话
生:只开花不结果.
师:它是爬上架还是爬上房,由自己决定.黄瓜结不结果,由自己决定.玉米长多高,由自己决定.蝴蝶飞哪里去,由自己决定.这是一份多么自由的感受啊.
▲师:这段话写得非常特别,看看哪个句式出现得最多 "愿意……就……"不觉得罗嗦吗 生:有一种自己决定的感觉,不觉得拘束.给人特别自由的感觉.
生:如果只有一个愿意……就……,还是感受不到很自由.
师:让人感觉到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怎么能把这份随心随性的自由读出来呢,老师建议你们读好这几个句式,还有一个"随意".自己试试.(生自由读)
师:四个同学来读,比比谁的自由更自由.
指名分读(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
师:分不出谁更自由,它们都是那么自由.
▲师:萧红的文字就是这么朴素却充满着活力啊.喜欢吗 假如要给这段文字配上音乐,你觉得用上怎样的旋律
生:比较孩子的童心的欢快的.
生:活泼生机勃勃的.
生:配一首童年.
生:比较奔放的
师:奔放的跳跃的.好,就和着你心中的旋律读出这份自由吧.(生自由朗读)
师评价:不仅听到了,还感受到了你们心中流淌的那份旋律.老师也来读读,好吗 (配乐朗读)一起来吧(接读)
师:听着读着感受着,此刻你的脑海里又浮现了哪些词语,你又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生机勃勃.
生: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
生:多么美丽动人的情景啊.
生:园子就像春天一样,春意盎然.
三.学习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段落.
▲师:是啊,在这个园子里,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自由.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蔬菜,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我呢
生:我也是自由的.
师:就请同学们去读读课文其他的段落,用上"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就……"说说我怎么自由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帮祖父栽花就帮栽花,愿意帮祖父拔草就拔草.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在地上打几个滚,就在地上打几个滚,我愿意喊几声就喊几声.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吃黄瓜就吃黄瓜,愿意吃蜻蜓就吃蜻蜓.(生笑)我愿意追蜻蜓就追蜻蜓.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听祖父区分狗尾巴和稻穗就听,我不愿意听就不听.
师:你就跑一边去了.(生笑)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睡觉就睡觉,愿意看倭瓜成长就看倭瓜成长.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到祖父哪里去乱闹一阵,就去乱闹一阵;我愿意帮祖父一起干活,就帮祖父一起干活.
师:同学们捕捉了许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画面.细读出滋味,咱们,好好地去读读这些画面,细细品品,读着读着,有什么感受.
▲师:哪个镜头最吸引你
生:第三自然段把我吸引了.
师:给大家读读.(生读,出示段落)
生:很想帮祖父干活,可是她什么也不懂,有时还帮倒忙.
师:越帮越忙.把菜种踢飞了,祖父会怎样
生:可能会很生气.还会说:你这个调皮蛋.
师:祖父是真生气吗 那是佯装生气呢.再读读这段话,哪个画面也很有趣
生:最吸引我的是"祖父戴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在我脑海中是这样的:祖父戴顶特大号的草帽,站在前面,弯下腰在那里播种,我戴顶小草帽,站在后面,像个小跟屁虫似的.(生笑)
师:能够从文字中读出形象来,真好!那咱们来配合着读读这个段落.(男生读祖父的,女生读我的.)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捣乱.
师:真有意思,还有吸引你的画面吗
生:我喜欢十二小节.(生读)我很顽皮,把祖父用来浇菜的水都洒了.
师:读出了一个顽皮的我,谁来把这个感觉放进朗读中呢
生读.
师:喊完,还要——咯咯的笑.有人说,快乐是藏不住的,一张口声音里就能听出来,一起来把这份快乐喊出来吧.(生齐读)
师:此时,站在身后的祖父又是什么表情呢
生:看着她微微笑.
师:祖父笑微微的.
生:又好气又好笑.
生:无奈.
生:又生气,又好笑,还会恐吓:浪费水的孩子,祖父不喜欢,花园里的精灵也会惩罚你的.
师:其实说完,祖父自己也在——笑了.还有什么吸引你的
生:最后一节.(生读)虽然写的平凡,写出了小时候的实际,平凡.自由.
师:就是这么——自由.不用——不用——别吵醒她,吵醒她会怎样
生:吵醒了我的美梦.
师:还有哪里也吸引你
生:萧红很调皮,看见黄瓜长到了就吃黄瓜,又被新的事物吸引了,就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还干了一件傻事.
生:帮爷爷铲地,不知道哪个是草哪个是韭菜,把稻穗割了,留下了狗尾巴草.
师:祖父瞧着满是狗尾巴草的地,怎么样
生:笑起来,我很调皮,太天真了.
师:是啊,祖父是哈哈大笑.笑够了,才把我喊过去跟我讲.你从祖父的笑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对作者很怜爱,就是做错了也不责怪.
生:祖父也是一个很幽默的人.
师:是啊,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从语言中读出了形象,真好.
▲师小结: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或者是闯出点小祸殃,在萧红的记忆中,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我能够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这是因为……
生:祖父的勤劳.园子是祖父的,不去开辟种植,就不会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园子.
生:园子里所有的气氛都是自由的.园子被自由的气氛笼罩着,她也就自由了.
生:有萧红童年的回忆.
师:是啊,正因为祖父的勤劳,他的宽容,他的爱,给萧红这么多的自由.所以,我眼中看出来的一切也是——自由的.
师: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欢乐,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是个很冷酷的人.祖父成了萧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一篇文章中她这样写:"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出示链接)生读.
师:读到这里,你能明白,为什么事隔二十多年,萧红心中还是念念不忘那个园子 在她心中,这还是一个 的园子.
生:充满温暖和爱的园子.(板书:爱 温暖)
师:所以,我们再来读课题,不是祖父的园子,也不是我的园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园子.正如萧红在书中写的:"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祖父的园子,成了萧红心中最温暖的地方,一进入这个园子,她就感到——
生:快乐和自由.
生:爱和温暖.
生:以前的回忆.
师:是啊,一进这个园子,她就自由自在,心仿佛也要跟着一起飞扬.
师:这个园子,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在《呼兰河传》的尾声中,再一次提到了这个园子.(出示链接.教师朗读)
师: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
生:是祖父给予她的爱和温暖.
生:是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快乐和自由.
生:不是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不是大倭瓜,小黄瓜,她忘却不了的是园子里的欢快,和祖父在一起的日子的温暖,祖父给予她的爱.
师:你走进了萧红的心中.正是怀着对"爱"与"温暖"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无论在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大气的文字写着这份爱这份温暖,这份自由! 让我们一同怀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次吟唱起这支抒写心灵自由的歌.(出示句子)
师:当我们轻轻走出这个园子,回眸看它的时候,你的心中留下了什么
生:对祖父的感动.
师:留下了一份感动.
生:对祖父的留念.
师:留下了一份怀念.
生:留下了一股暖流,人是给予最重要的.
师:怀念,感动和感激.
生:看见了一个小女孩蹲在草丛里认真地观察着昆虫,她的祖父在厨房里做饭,给他的孙女吃.
师:成为了你心中永久的画面.
四.作业.
师:课前那些心中的疑问,现在有没有都解决了 有没有新的问题产生呢 (预设:嗯,去试着解决它,你的阅读的视野一定会更加拓展.)
生:萧红现在怎么样了
师:在写完这本书之后,于1942年就去世了,年仅31岁.
生:祖父的园子到底怎么样了
师:现在这个园子究竟什么模样
生:她和祖父一起快乐地生活了多少年
生:这份快乐是不是保持了她的一生
师:同学们产生了太多新的疑问,好,带着这些疑问,走出课堂,去解决它.相信你的阅读视野也会不断拓展.
师:你课后打算给自己一份怎样的作业
生:去书店买一本《呼兰河传》.
生:查找更多的资料.
生:给萧红写一封信.
师:虽然这封信永远不会寄出,就把它永远地留在心中.
师:老师也有一个建议:文中祖父和我的趣事留给我们印象很深,相信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一定也有许多的趣事,学会捕捉,放大细节,你的文字也会像萧红那样自然流淌出来,记下爱和温暖的故事吧,让我们一同分享你的快乐童年.
板书设计:
快乐
我和祖父的园子
自由
爱 温暖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15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心情。
3、 感受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4、 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真实表达自己感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位女作家,她是鲁迅先生赞赏的学生,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就是天才女作家萧红。萧红写过一部长篇小学《呼兰河传》,这是一部回忆性自传小说。
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呼兰河城中“我和祖父的园子”,去感受萧红的童年生活。
复习词语
二、复习词语
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韭菜 谷穗 倭瓜 黄瓜(谎话)
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水
这三组词有什么规律,你们发现了吗?
第一组:昆虫 第二组:植物 第三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三、精读课文,认识园子
1、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1)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请一个学生来朗读。
(2)园子里有什么?只有这些昆虫吗?
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不是只有这些昆虫,还有其它的昆虫,比如螳螂、知了等,从样样都有这个词里可以感受到。
(3)这是一个样样都有的园子。
(4)这些昆虫是什么颜色的呢?
有白、黄、大红、金、绿。
(5)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园子。
(6)这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请同学自己感悟文字,再填上一些词语。
这是一个大园子。这是一个有趣的园子。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
(7)这些昆虫中,作者详细写了哪两种?
(8)大红蝴蝶。为什么还要写不好看的白蝴蝶和黄蝴蝶?
是衬托手法。
(9)蜂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蜂子的形态,满身容貌,胖圆。
师总结:萧红能把院子里的昆虫写的这么有趣,充满生机是运用了一些写作手法。
2、过渡: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是描写园子的,谁能快速找到。
(1)出示13自然段。请同学自由朗读,并找出中心句。
中心句:“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一切都活了,谁活了?
出示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里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鸟、虫子写活了。
(4)它们活了吗?活了。老师引读。
师总结:这里写花、鸟、虫子活着了,其实就是在写“我”活了,写物是为了写人,用到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5)把花、鸟、虫子换成“我”再来读一读。
(6)出示。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7)这段文字写了什么?
写了倭瓜、黄瓜、玉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8)它们自由吗?好像你们的朗读没有让我感受到它们很自由。我们能加快语速来读一读吗?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师总结:作者反复的写,我们反复的读,读出倭瓜、玉米、黄瓜的自由。
(9)你还能用文字来表达院子里其它农作物的自由吗?
愿意 ,就 ,
愿意 ,就 ;
(10)那作者在这个园子里自由吗?
写园子里农作物的自由,就是在展现“我”的自由,同样是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
四、精读课文,感悟“我”的快乐
1、过渡:你还从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我”的快活和自由?
2、重点赏析3-1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学做哪些农活?
栽花、拔草、下种、铲土、浇水。
(2)再细读,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里感受到的?
我:好奇、幼稚、可爱、天真、淘气。
(3)我的这份快乐和自由,都离不开一个人?
祖父。那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4)重点赏析我和祖父的对话。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紧扣几个笑字。
祖父:宽容、耐心、慈祥、爽朗。
师总结:这园子因为有了祖父,有了祖父那份浓浓的爱,才会生机勃勃,才会自由自在,才会快快乐乐,这是萧红和祖父的园子。
(5)所以萧红又说: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呼兰河这小城里怎么就住着她的祖父呢?没有其他人吗?
师总结:是啊,无论呼兰河有多少人,都已经淡忘了,记得的只有祖父。萧红把对祖父的无限怀念化作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所以她在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五、作业布置
推荐阅读《呼兰河传》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园子 样样都有 快乐
五彩斑斓 自由
充满生机
衬托 比喻 排比 拟人 借景抒情
我 好奇 幼稚 可爱 天真 淘气
祖父 宽容 耐心 慈祥 爽朗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题 篇16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情趣、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体会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悟“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清新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体会文字的意蕴,产生阅读其作品的愿望。
学习重难点:
1、精读课文,感受文章中的“景”的自由,体会文中小姑娘自由快乐的生活和祖孙情深。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读拼音写字词。
hú dié mào zi xiā zi chǎn chú
( ) ( ) ( ) ( )
mài suì pāo qì róng máo jiǔ cài
( ) ( ) ( ) ( )
2、给带点字注音。
嗡嗡 溜平 倭瓜 玩腻了 水瓢
3、辨析形近字。
蜓() 拔( ) 锄 ( ) 割( )
蜒() 拨 ( ) 铲 ( ) 豁( )
二、问答。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园中的景物?
2、读课文第2自然段,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3、读第1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园子里的什么?
4、13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5、“倭瓜”是什么?“谎花”是什么意思?“活”什么意思?
6、仿句练习:
我就是倭瓜,我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我就是黄瓜,我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我就是________,我愿意________,就_______,愿意________,就_______。一切都是活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7、第13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仔细看第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你发现了吗?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都是有翅膀、有腿的的活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的颜色,即便写蜂子飞,最后也让它落到花上不动了,胖乎乎的。
——倭瓜黄瓜玉米都是静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疯长,写它们上架、上房、上天。
——萧红的描写非常独特:_______,_______。
9、课文仅仅写了园子里的昆虫和庄稼吗?还写了什么?
10、默读课文3—12自然段,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11、你觉得哪件事情最有趣?为什么?
1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13、闹够了,玩够了,我就干什么了?
14、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更大的原因是她有一个好祖父。这位祖父好在哪里?
15、文章中有好几处写到了祖父的笑,你从祖父的笑中读到了什么?
16、祖父的园子是“我”的____、____、_____。
17、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先读读,再选一两处抄下来。
18、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很多趣事?选一件讲给同学们听,然后写下来,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