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推荐14篇)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1
课时目标1、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2、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不同之处。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二首。教学媒体 课件教与学活动过程学习内容教师导学学生主体活动课前交流预习情况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学习古诗《房兵曹胡马》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预习情况。同学间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相互学习。小结:关注查阅资料的方法和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态度。 提出本节课的要求,联系运用查阅的有价值的资料体会学习,及时做好批注笔记。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从小到大我们学过很多古诗,大家也积累了很多学古诗的好办法,谁来说说,怎样才能学好一首古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学习古诗《房兵曹胡马》1、指名朗读,自由读,齐读。2、知诗人,解诗题。3、方法活,晓诗意。理解诗意的方法也有很多,谁知道? 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相互学习齐读课题说说,怎样才能学好一首古诗朗读,自由读,齐读知诗人,解诗题回答。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2
二. 学习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生字:曛xūn 渭wèi 浥yì 氓méng 怠dài 遂suì 溺nì
多音字:
形似字:
正音字:顷qǐng,不读qīng 且qiě,不读qiè
作者:
高适:字达夫,唐代诗人。近50岁时科举及第,官至左散骑常侍。他熟悉边疆的自然环境和军事生活,写了许多优美的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诗名与岑参齐名。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王维的诗意境高远,诗中有画,其中五律、五绝成就最高。王维在书法、绘画上也颇有造诣。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今山西永济)。柳宗元20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里行,主张革新,后遭贬。著作有《河东先生集》。
2. 能力目标
理解诗文大意并熟练背诵默写。
3. 思想情感目标
理解两首古诗中所表达的真挚的感情。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熟读及背诵,掌握诗文内容。
难点:诗中的真挚别情,文中道理的普遍意义。
四. 课文分析:
1. 《古诗二首》:
先补充一些注释:
董大:是当时的著名音乐家,董庭兰,行大,称行序而不称名是唐代的一种风俗,这种风俗延用至今。黄云:形容尘土弥漫如云。曛:日光昏暗。前路:即将前去的地方。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即好朋友。君:你,指董大。
元二:王维的朋友,具体情况不详。使:赴。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内。渭城:即咸阳故城,在今天陕西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的雨。浥:沾湿,湿润。浥轻尘:雨后尘土被沾湿,不再飞扬。客舍:旅店,这里指送别的地方。尽:光。故人:老朋友。阳关:在今天甘肃敦煌西南,是出塞要道。
《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自古诗人伤离别,所以说,明确了这一点就初步了解了本诗的抒情基调。
一、二两句是写别时的景色:天空布满黄云,白日西沉,而且有些昏暗。凄寒的北风劲吹,雁阵凌空,雪花纷纷吹落。这是一幅凄凉却又雄浑壮阔的景象。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渲染送别时的气氛,而且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既伤悲又雄壮。
三、四两句是叮嘱,更是劝慰。是写诗人的心语。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响亮而又有力,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特别是最后一句,让人顿觉心胸开朗、豁亮,语气雄壮,给人以力量和鼓舞,让人觉得诗人胸怀无比开阔,放达而又乐观。评论中抒情,情感昂扬向上,达到顶峰。
总之,这首诗写的很别致,没有一点伤离别的小家子气,读后让人深受鼓舞,让人昂扬奋进,是“送别诗”的精品。
《送元二使安西》也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在当时就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名叫“阳关三叠”,后来把“阳关三叠”当作送别的代名词。
一、二两句写景,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景物、特点。宁静的清晨,细雨刚歇,空气清新,一尘不染,柳色显新绿,宁静而又充满生机。诗人就是用淡笔素描,写出了送别时景物的清新亮丽的特点,烘托了送别的气氛和人物的心情。
三、四两句直接写送别的场面,直接抒情。再喝一杯吧,西出阳关以后再也没有什么老朋友了!一个“更”字把诗人频频举杯殷勤相让的情态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这个字含义丰富,意情并兼,非常传神。一个“无”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怀和担忧,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友情至真及深,感情细腻及绵,伤感神态跃然纸上。
如果说前一首诗抒发喜别之情,这一首诗抒发的是惜别之情。如果说前一首诗里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激励,这首诗里则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总之,都是送别诗,写作角度不同,别情不同,风格各异,但都是此类诗的精品。
2. 《吾腰千钱》
本文是柳宗元的《哀溺文》的序,属寓言故事。
先来解释词语:
氓:民,普通百姓。咸:全,都。暴甚:暴涨很多。绝:横渡。中济:应为“济中”,渡到河中心。寻常: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这里说他游一次游的距离短,平常。何后为:应为 “为何后”,为什么落后呢。腰:腰间围着。是从:应为“从是”,因此。去:扔。有顷:一会儿。益怠:更加疲乏。蔽:不开通、蒙蔽。这里是糊涂的意思。且:将要、快要。前一个“且”当连词用,译为“一边”。何以贷为:要钱做什么用呢?遂:就,于是。
这则寓言极具讽刺性,它通过刻画一个“要钱不要命”的人的行为和心态,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这则寓言告诫我们:一个人如果爱钱到痴迷的程度,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时,那么他无论有多大的本领也发挥不出来,而且结局很惨。
这则寓言的寓意在今天也很有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 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二. 独立译《吾腰千钱》一文。
三. 为下列字注音。
曛 渭 浥 客舍
四.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两首诗是古代送别诗的名篇,其中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后人广为传唱。
b. 《别董大》共有两首,这是其一。董大即董庭兰,是唐代著名的音乐家。
c.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先从渭城的风物谈起,淡笔素描,点明送行的地点、季节,描绘了一幅凄凉又雄浑的景象,景中寓情。
d. “劝君更尽一杯酒,”一个更字,把诗人频频举杯殷勤相让的情态生动地表现出来,意味深长。
五. 填空。
(1)《别董大》,作者 ,是 代诗人,是盛唐 诗派的代表作家,与 齐名,并称“高岑”。
(2)《送元二使安西》,作者 ,是 代诗人, 家。他是 诗派的作表作家,与孟浩然并称“ ”。
六. 阅读分析
水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为后?”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为贷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 解释加点的字。
水暴甚 绝湘水 是以后 有顷益怠
2. 翻译句子。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为贷为?
3. 读过本文你获得什么启示?
七. 阅读理解
黔之驴
柳宗元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2)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进了黔地。送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做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考虑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1. 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2. 老虎初见驴子时,印象如何?
3. 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
4. “虎因喜”,你能说说老虎为什么高兴吗?
5. 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6. 读完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呢?你是否觉得黔驴可悲呢?然而它又可悲在什么地方呢?
【试题答案】
一. 略。
二. 略。
三. xūn wèi yì shè
四. c
五. 略。
六. 略。
七. 1. 庞然大物、黔驴技穷。
2. 见其“庞然大物”,“以为神”。
3. 蔽、窥、稍。
4. 老虎经过大胆、谨慎的试探,终于摸清了驴的虚实,知道驴的伎俩不过如此,自然非常高兴。
5. 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6. 形体庞大好像很有风度和德性,声音洪亮好像很有本事和能耐,实际上是徒有其表,名不副实,这是第一可悲之处;既不知自己无能,更不知敌手强大,轻举妄动,终于落了个被“断喉”“尽肉”的下场,这是第二可悲之处。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3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它用高度精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富于激qing,并讲求节奏和韵律。每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条哲理,一个人的理想、命运、人生、情感。《凉州词》于壮观中寓苍凉、慷慨雄放而气骨内敛,深情蕴藉,意沉调响。《浪淘沙》借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色,抒发豪迈的气概,表达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浪漫气魄。教学这首古诗时,分三部进行。
1、走进古诗
学习这两首古诗,我想先接触诗句,于是从识字入手,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诗中的字词句,如:“羌”、“簸”的读音,“柳”与“女”字的声母区别(就是鼻音与边音的区别),这些字音对于北方人来讲不存在问题,但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讲,读准字音就是一个难点。如《凉州词》这首诗中的韵脚“间”、“山”、“关” 等字的韵母“an”容易读成“ang”。其次,反复朗读诗句,读出七言诗的节奏,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朗读古诗的方法——起承转合的方法,在读中酝酿情感,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采用个人展示、小组合作,男、女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达到熟读成诵,默写古诗。最后,整体感知大概诗意,采取同桌互讲,抽查的办法,在理解诗意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品诗人
每一首诗都蕴含着诗人的思想和他独树一帜的个性,这两首诗表现两位诗人怎样的思想和性格呢?我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结合查阅的资料分析诗人,如《凉州词》一首中,抓住“一片”、“孤城”、“万仞”进行赏析。“孤城”是前两句的重心,作者将“一片”与“万仞”对比,恰如苍茫大海在一叶扁舟,浩渺天空中一朵白云,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城的孤单,而且展示了边塞山川的壮阔雄奇与偏僻荒凉,作者写前两句是为后两句抒情作铺垫,以景为背景,借此景,烘托出戌守者的怨情与豪迈再紧扣一个“怨”字,写出戍守边关将士的哀苦。抓住“春风不度”了解盛唐时期,达官贵人及朝庭对戍守边关、将士的冷寞态度,清晰看到王之涣“少年侠气,常击剑悲歌,慷慨有大略,人民倜傥的异才”的风格,正因为他具有此风格,才“拂衣去官,遍游大河南北,闪谒名公,成为未亲临沙场的边塞诗人之一。又如《浪淘沙》一诗抓住“浪淘风簸”体会明是写黄河历经千辛万苦的流程,暗示写他几经被贬为远州剌史、朗州剌史、播州剌史,连州剌史等等的人生经历。但是作者的诗多数写得比较明快,很少晦涩,无论是古诗、乐府、近体都有共同特点。“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他“风格刚健爽朗,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凉州词》与《浪淘沙》两首诗,诗人采用不同的笔调,展开丰富的想象,前者低沉,后者高亢。
3、赏风景
这两首虽然都是以黄河为背景,但是其中的画面组合各有不同,读诗之后,让学生闭眼绘景。学生们意会(1)黄河从远方流来,仿佛与天间白云相连,近处有一座四周都是“万仞山”的孤城,城里有许多的戌卒,有的骑马,有的站岗,有的吹萧……每个人的表情愁苦,但却豪壮……(2)黄河弯弯曲曲,汹涌澎湃,作者站在黄河边,只见黄河水浪淘,于是他就想象逆流而上,到牛郎织女家做客……学生通过意会诗境,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光,追溯到远古时代奇丽风景。
教学《古诗两首》,让我和学生共同走进古诗意境,赏析诗人的独特个性,再现古老的中国黄河之景,激发了我们敬诗人爱祖国河山之情。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4
[教材透视]
《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两首古诗都描写了西子湖畔夏日的景象。古诗格律整齐,文字优美,诗句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其中《望湖楼醉书》生动地记叙了夏天西湖景色的变幻,表现了景物的动态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诗中没说送别,则显示了夏天西湖荷花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的美丽,是诗人通过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一首脍炙人口诗篇。
[设计思路]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以及多元认识是古诗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要真正理解古诗,就应设法使学生入境,让学生和时代对话,与作者对话,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只有这样,学生 才能把古诗读写真切,理解得更透彻,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情感的熏陶。
签于上述认识,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达到资源共享,追求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努力锺炼语言,诗化课堂,以情感为线,语言为链,建立起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和谐对话,使学生双方都能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中共同获得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2、感受夏日西湖的自然美,领悟诗人“以景寄情”的表达手法。
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4、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两首诗,感受古诗的丰富力涵,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
以“情”为线索,以景为辅佐点,理解、感悟和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难点]
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反馈的调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到过西湖吗?了解西湖吗?西湖的哪些景色,令你记忆忧新,回味无穷?(指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看似不经意的一问,链接了学生的记忆,勾连出大量的阅历和体验。电视、书本上或耳闻目睹的有关西湖的信息。纷纷踏来,交汇,共享,丰满学生的认知世界]。
2、师:是呀,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景色的诗很多,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西湖美景是怎样的?
二、初读古诗,引生入境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望湖楼醉书》这二首诗,想想,这两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2、谈谈初读后的感受
小结:是呀,同在西子湖畔,不同的作者领略了六月时西湖不一样的风光,并写得独具特色。
[设计意图:初读是学生感受文本的重要环节,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背文本读通顺。这是学生文本对话的第一个回合]
三、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早晨,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老师诵读古诗后,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达到琅琅上口,并且说说在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设计意图:以学定教,根据学生所描述的进行组织教学,体现学生教学的生成性]
3、放媒体欣赏:西湖荷花
①用一个词来形容怎样的荷花?或用你得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述这美丽的夏日之菏。放《荷花》录音(叶圣陶爷爷写的)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整合,课内外整合,激活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师:一千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随同友人刚刚走远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
师:非常投入地朗诵诗,生也听边看图。自由吟诵。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生动逼真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5、师: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在诗句中,情感是线将语言的珠子串联起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诗人在六月的西湖畔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刚才读到的是一份怎样的情?用最恰当的词表达出来。
学生反馈,自由读书,谈谈这份情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生读3次(请同学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上建立起各自对古诗的最初理解,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置换诗句,对场景是进行描述,为学生创造了实践语言的机会。]
6、师:是呀,同学们感受到的这些都能在诗句的景物描写中得到印证。现在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诗句,在品读过程中,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做个记号,然后向组内同学探讨,解决不了的,我们在课堂上一起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间的协作既达到了学习资源和成果共享,也使学生的问题更为集中更显出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地导点拔就能实破学生们的瓶颈,使学生对古诗有更深刻的领悟而夺性化的见解。]
7、学生自由感悟,就问题互相探讨。
8、学生反馈、互相解疑、品读诗句。
9、诵诗咏诗情
①师:整首诗描写了西湖畔荷花的美丽,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离愁,就让这悠扬的乐声,穿透时光的河流,把我们带到千年之前的西子湖畔,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真挚的明友之情,就让我们一起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
(师生和着音乐,看着画面共同诵读古诗)
②回读:“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充分地感受了这文美、景美、情美之后的诵读,是一次提升了,声情融汇地读是积累,更是情的抒发。]
四、学习《望湖楼醉书》
1、导入:美丽的荷花固然为西湖增添了魅力,下边我们随着著名的诗人苏轼去领略一下,西湖边的另一种自然景象,看看作者在写诗中又流露出什么情感。
2、揭题,读题,释题。
简介“望湖楼”:望湖楼在西湖之滨,“登楼凭栏,取山形,岭碧波,借摩崖”天容水色绿净,楼阁内境中悬”,确为西湖名楼。
3、小组合作研究:
① 自由朗读诗歌,反复读,达到琅琅上口。
② 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
③ 想想诗中描绘了哪一种自然形象,从哪些诗句可见?任选其中一句或几句用朗读或自己的话来描绘。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4、反馈:
①“我找到了哪句”“我用……来描绘”
②教师适当点拨。
下雨前:“黑云翻墨”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
雨 中:“百雨跳珠乱入船”此时感受到了什么?(雨大)
生活中见到这样的暴雨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
雨 后:“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雨过天睛,你想到什么?体会诗人心境的舒畅。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对语言的独特体验,挖掘字里行间蕴含的人文内涵。]
5、回读:一切景语皆情语。
6、小结: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是多么的神奇。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景象的动态美。四句短小精焊,富于音乐美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让我们通过读来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吧!
7、朗读:① 自由读 ② 指名读 ③ 指导读
④ 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儿,有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8、配乐吟诵。
五、回归整体
1、学完了两首诗,夏日西湖的自然景观,如雨后空气,清新自然,沁人心脾。诗人以高招的笔法:写景抒情,寓情于景,让我们再次高呼:“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找准诗中的契合点,进行概语、总结、回归、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2、配乐齐读两首古诗
六、总结延伸
1、总结: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所能领略到的也只是古诗的点滴魅力,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解读感受到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我们在这堂课中最大的所得。我想和同学们说的是,文学的大门永远向是爱好它的人们敞开的,原同学们都能在更多的诗歌、阅读中获得美的体验。
[设计意图:课堂之外天地宽,让每个学生对诗歌作品的独特体验延续到课外,让他们在更广泛地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获得心灵的丰盈,才是诗歌教学的真正目的。]
2、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背写夏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教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种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5
执教浙江王自文
评点:阿远
未经授权,擅自评点,如有冒犯,多多海涵!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注释理解诗句意思,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整体上感受两首古诗。]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谁来朗诵这两首古诗。(大屏幕同时呈现两首古诗)
一生读第一首,老师指导朗读“熏”;另一名同学读另一首。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里是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中的细节。]
生齐读古诗。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
师: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
生:(介绍南宋的历史)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
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够了解到宋朝的一些情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老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介绍历史背景,给学生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师:谁来说说第二首诗题目的意思?
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
生:……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你能说说吗?
生:(有点紧张)
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到对诗句的理解,能够鼓励学生说完整,看出教师是还是有一定的尊重学生的意识的。]
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
生:遗民(老师板书)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
生答:是遗弃的人民。
[对遗民的理解教师采取了问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自我反思,把学生自己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从“遗留”上升到“遗弃”。]
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
(播放音乐,展示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
[音乐铿锵,确实把人带到了金戈铁马的战争中,能激发学生的想像。]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
生:孩子
[这里的想像,把遥远的年代一下子拉到了学生的面前,如同电影的蒙太奇,学生甚至会想到自己就是胡尘中的遗民。]
师:他们留的是怎样的泪啊?
生:流泪
师: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
生答。(痛苦,愤怒,绝望,期盼……)(师板书:清凉)
师: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完全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情感世界,把两首诗的内容紧紧揉合在一起。从“清凉”到“凄凉”,学生经历了一个情感过程,感受更加深刻了。]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是他们的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此处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把学生的情感推向新的高度,学生的朗读中已经让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师: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课件出示《示儿》,教师引读,学生再读。
师: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中原的统一,他的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诗人非常失望。
[《示儿》的引入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既整合了古诗的内容,增加了阅读量,同时又是悄无痕迹,这种意义上的关联,对现在两首诗的学习又起到了“润物无声”的强化。]
师:内心的心凉之感是一种悲凉之感。(板书悲凉)
[从“悲凉”到“凄凉”,学生的情感确实已经上升到这一步了,有水到渠成之感。]
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读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
生再读。
师:那让人悲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
生再读。
[这种质问,用诗句来回答是再巧妙不过了,读中悟情,是为经典。]
师:对这首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此问是最平淡的一问,却是最有价值的一问,是啊,我们的学生究竟有什么想法呢?他们的头脑一直在进行着别人的思考,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思想自己的思想,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生:为什么说杭州把比作汴州?
师:对于汴州,你们想了解吗?
生:想。
(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伴随音乐介绍汴州: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师:“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
生:……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请你朗读一下。
生朗诵。(掌声)
[抓住一个“醉”,通过学生的想像,活化了当权者的嘴脸,学生的感受又有了新的变化。]
师: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生:……
[学生的语言的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情感合而为一。达到了语文学习的效果。]
师: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
生读:
师范读,一生再读。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问句。
师:谁问谁?
师: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么问他们?
生:(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么问他们?
生:(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么问?
生:(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台下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这里的朗读指导,巧妙的让学生读出了情感。一直以来我们并没有找到好的朗读指导的方法,本诗教学中的几处朗读指导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让我们在实践操作中有了更多的思考。]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有没有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忧国忧民之心。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练笔。
请五名学生学生上台。
生:……你们对得住哪些老百姓吗?
生:……
(学生写得很精彩,感情也很投入)
[此处安排的练笔,学生的情感宣泄在纸上,给学生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感情的洪水一下子喷发出来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激情的《满江红》歌曲,把情感推向了新的高潮!]
一堂课下来,学生随着教师的精心设计,情感得到了升华,人文性得到了体现,学生朗读水平有了提高,并且能感悟到一些朗读的方法。
课程内容的整合,两首诗+一首诗(示儿)+一首词(满江红),还有学生查阅资料,有清明上河图,还有音乐。每一处都出的恰到好处,都为学习文本服务,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让学生通过老师介绍,自己想像等方式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整堂课中需要我们挖掘和吸收的还有很多。
《古诗二首》课堂教学赏析(吹毛求疵版)
未经授权,擅自评点,如有冒犯,多多海涵!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课前谈话应该与整堂课的教学有着意义上的关联,应该是一种精巧的设计。不知“老师”变成“叔叔”有什么深刻含义?是真要变成叔叔,还是在调侃?如果只是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似乎还有更好的办法。如果只是为了活跃气氛,是不是又破坏了整个教学的基调。对一节文化味极浓,欣赏品位很高的课而言,这样的开始是唐突和不协调的。老师变成叔叔,真的可能吗?真的可行吗?就感情基调而言,已经有了虚情假意的开端。]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学生读书,教师板书,各不耽误,倒是一件省时省力的好事。可是,学生读书的情况怎么样呢?老师的眼睛只能向一个方向看。]
师:谁来朗诵这两首古诗。(大屏幕同时呈现两首古诗)
一生读第一首,老师指导朗读“熏”;另一名同学读另一首。
[前面的整体感受在这里并没有得到检查,学生究竟读出了什么,学生究竟感觉到了什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尊重,老师没有让他们表现的意思,可能是下面还有预设的更为重要的环节。]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齐读古诗。
[不知学生齐读的时候怎样去思考。]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
师: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
[“简单说”就是说一点,有这个意思就算了,因为这不是重点。]
生:(介绍南宋的历史)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
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学生读自己查阅的资料,就现场来看并没有读出什么,只是读了一些零星的材料。老师也没有深入评价学生搜索到的信息,到底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应该如何检索有用信息?老师没有要评价的意思,总之挖到篮里即是菜。由此看来,让学生汇报查阅的资料只不过也是为了适应课标要求,应付一下而已,教师的重点是自我表白,用那些语言去“感染”学生,其实就是让学生逐渐被教师的情感同化。]
师:谁来说说第二首诗题目的意思?
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
生:……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你能说说吗?
生:(有点紧张)
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
[此处学生表达不是很清楚,恰恰说明前面学生自己凭借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时,并没有弄懂大体意思。这几个学生不清楚,其他的学生能清楚吗?为什么没有其他学生的评价和介入,教师完全可以放给学生,但是老师继续了他的引导,因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后面。我想教师可能有这样几个考虑,一是怕讲,二是为了不给人留下肢解诗句的印象,三是公开课的时间关系。]
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
生:遗民(老师板书)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
生答:是遗弃的人民。
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
(播放音乐,展示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
生:孩子
师:他们留的是怎样的泪啊?
生:流泪
师: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
生答。(痛苦,愤怒,绝望,期盼……)(师板书:清凉)
[这是教师提出的第六个问题,这个问题似乎匠心不够,好几个学生的回答都没有抓住本质。这个问题确实也难以回答,“这是怎样的泪?”“那滴滴的泪是什么泪?”如果变成这泪中蕴含怎样的情?学生也许更能明白教师的意图。但无论如何提问,情感这条线还是牢牢抓在教师手里,教师是在慢慢收网,力争“一网打尽”学生的情感。]
师: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是他们的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课件出示《示儿》,教师引读,学生再读。
师: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中原的统一,他的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诗人非常失望。
师:内心的心凉之感是一种悲凉之感。(板书悲凉)
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读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
生再读。
师:那让人悲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
生再读。
师:对这首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此问是最平淡的一问,却是最有价值的一问,是啊,我们的学生究竟有什么想法呢?他们的头脑一直在进行着别人的思考,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思想自己的思想,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生:为什么说杭州把比作汴州?
师:对于汴州,你们想了解吗?
[刚刚萌发了一个小芽,马上又回到了教师手中,是啊,你了解汴州吗?你查阅资料的时候查到汴州了吗?对了,你不需要查,因为老师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你只要跟着老师就什么都有了。]
生:想。
(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伴随音乐介绍汴州: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气势恢宏的汴梁城,同是气势恢宏的大段独白,孩子你看懂了吗?孩子你听懂了吗?对了,这里只是情境创设,这里只是整体感受,你不需要全懂。“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孩子啊,你要想啊,这里究竟会不会改变。]
师:“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
生:……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请你朗读一下。
生朗诵。(掌声)
师: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生:……
师: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
生读:
师范读,一生再读。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问句。
师:谁问谁?
师: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么问他们?
生:(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么问他们?
生:(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么问?
生:(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台下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有没有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学诗到了这种地步,情感发展到现在,教师还不敢放开手脚,还在问,本来学生的心马上就要和诗人的心交融在一起了,一下子又回到理性的追问,骤然变冷。]
生:忧国忧民之心。
[多么苍白而没有情感没有个性的表达,这就是老师需要的语言?这就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结果?不管你有什么心,最后都要是这颗心。要正确解读文本,但是这种书面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往往反映了学生内心并没有被触动。]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练笔。
请五名学生学生上台。
生:……你们对得住哪些老百姓吗?
生:……
(学生写得很精彩,感情也很投入)
[可惜的是,多数学生说的是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为什么只对当权者说?那些百姓为什么要“南望王师又一年”竟然65年,没有一个学生要问问吗?]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课结束了,教师的慷慨激昂还在眼前。下课了,老师还是不能平息自己的情感,让我们这些听课者感动。可惜的是情绪激动的不是那些学生。我不是学生,所以我不知道最后学生究竟有了怎样的情感。是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了情感的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朗读效果。那学生是不是就真的被打动了?看看学生的表情,听听学生的话语,我想是老师大段的独白,催生了一种虚假的情感。历史遥远而又不远,情同此心,心同此理,学生应该能够被打动。
一节课的时间太短,公开课要承担很多内容,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压缩饼干,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
一点说明:本来在重庆的时候就觉得有些话要说,可是拖了几天,要说的话就少了。这样来评课,其实是对自己心力的一种考验,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写着写着就明显感觉的气血不足,看来应该学习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本来还有一个《跳出语文版》的评价,只能暂时搁浅。
最近,看到一本《六顶思考帽》的书,其中有两个观点记忆深刻:其一是讨论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讨论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想既然是公开的教学,就是大家研讨的素材,说上几句应该是无妨的。
写这些,可能对大家并没有帮助,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深层次的追问,我在问别人的时候,也在问自己,我的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追问,语文教材应该如何把握?不同文体的教学有没有规律可循?更是对教育观念的追问,学生是主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主人?学生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参与?怎样才能真正的进入学习的过程?
我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需要我用心去体验,用思想去实践。也想以此和各位同仁共勉吧:)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6
宁夏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陈晓秋
师: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以前我们学了很多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师板书诗题,生读题)
师:诗的作者是谁呢?下面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诗,注意读准字音,可以读出声音。谁愿意来?
指名读。
师:全诗共28个字,有6个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真了不起。读对字音对你理解古诗的意思很有好处。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下面老师要看看同学的自学能力,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可以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生自学)
师:现在小组的同学一起来交流交流,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学的是最后两句,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又绿”是什么意思?是指春风吹绿了江南,家乡很美丽,他非常想家。
师:从这两句你体会出什么?
生:思念家乡的感情。
师板书。
生:我们学的是第一、二两句,体现了思乡情,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比作一水间,靠得很近,“瓜洲”和“南京”应该相隔很远,诗歌上说只有几座山。
师:老师为你喝彩。瓜洲在哪里?
生:在长江的北岸(师画简笔画)
师:那京口在哪里?
生:在长江的南岸。
师:你怎么知道了京口和瓜洲在这个位置?
生:从注释上看出来的。
生:从图上看出。
生:查资料找到的。
生:从诗句中的“一水间”知道的。
生:“泊船“是什么意思?是停船的意思。
师板画小船
师:那泊船瓜洲的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生答。
师:理解了诗意只是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也感觉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找出表示思乡之情的字眼。好好品味。
生:我找到的三个词和一个字,“一水间”,说明相隔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还有“又”、“何时”。
师:你找到了,能不能把他读出来?
(生读)
生:还有第三行诗的“又绿”,这也是表现了江南两岸的景色美,说明他想回到家乡。
师:能不能把下面两句读出来?
(生深情朗读)(一片掌声)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到这个“绿”,能不能把它换成其它字?
生:吹,拂,碧,到,满。
师:其实,王安石在写诗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些字,但他最后选择了“绿”,你们知道为什么?
(学生讨论)
生:因为“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爱家。
生:表示家乡的美,有动感,有力量。
生:春风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春意盎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找资料。
师:对,读书就应该从多方面吸取。
(齐读)
师:我们的家乡虽然不在江南,但一个“绿”字让我们感受到江南的风光。
(放录像,欣赏江南美景)
师:美吗?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传开了。通过王安石改字,你觉得我们可以向他学什么?
生: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对字词的推敲实际上是我们小学生最应该学习的。我们进行读诗比赛,请同学们准备一下。
生练读诗。
师:读诗要把自己当成诗人,想像一下,把自己当成诗人。
生:我会想:我的家乡是多么美。
……
师:再一次请同学来读,我想应该读得更好了。
(生再读)
师:你读错了,下次不能再读错了。
师:下面听老师来读一下(师范读,音乐起)
师:谁来读一读,读得比老师还要好。
(生读,配上音乐)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我们学第一首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下面我们来学习孟郊的《游子吟》。
师:学这首诗我们自由组合进行学习,你们打算怎么学?
生:表演,赏析。
生:朗读。
(生下座位小组学习)
师:哪些好伙伴来?
生:感情诵读。
(小组同学读)
生:这首诗写了母亲为出行的儿子缝衣服,把衣服缝得密密的。
生:我们是把诗意串连起来,再表演。(生上台表演)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感情?
生:报答诗人对慈母的爱。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把这种慈母情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思亲的古诗?
生:我找到《静夜思》。
生:我找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业:
1、收集王安石和孟郊的诗,还有思乡思亲的诗
2、写一篇散文《游子吟》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7
2、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古诗二首》、《水就是生命》
二. 学习目标:
1、《一个苹果》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志愿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战斗情谊,学习他们真挚的阶级友爱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思考题。
3)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体会写文章怎样做到有中心。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古诗二首》的教学目标是:
1)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包括诗句和引申义。
2)对诗句文字美感的体会,培养语感。
3)渗透写作方法。
3、《水就是生命》的教学目标是:
1)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说明文。
3)理解水就是生命,养成珍惜用水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1、《一个苹果》: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战斗情谊。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写文章要有中心。
2、《古诗二首》:诗中阐述的道理。
3、《水就是生命》: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培养珍惜用水的好习惯。
四、和老师一起学:
(一)《个苹果》
1、本课生字:
卸: 左边是7画,右边是硬耳刀;
熏:共14画,上边的横最长。
2、词语解释: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
诱人:吸引人。
迸出:由内而外突然发出。
烟熏火燎:干极了的感觉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3、理解课文
问题1: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这个苹果?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吃不完一个苹果?
要理解这两个“为什么”,首先要了解苹果在战士们中间推让的经过,提示同学想一想,每个战士在拿到苹果时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火线运输员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想到连长嗓子哑了,应该吃了这个苹果润润喉咙,就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想到步话机员小李声音已“沙哑”,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小李;步话机员小李想到伤员小蓝失血过多,需要苹果,转手给了小蓝;小蓝想到连长要指挥战斗需要苹果,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又想到司号员要吹冲锋号,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想到卫生员日夜护理伤员很辛苦,需要苹果,司号员转手递给了卫生员;卫生员想到伤员小蓝更需要苹果,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小蓝又想到连长的责任更重,更需要苹果,所以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
问题2:战士们想的和做的有什么共同点?
(战士们心里想的都是战友比自己更需要这个苹果,因此他们做的同一件事就是把苹果递给别人。)
从表面上看他们传递的是一个苹果,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他们传递的是什么?
(战士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苹果让给别人吃。因此,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别人胜于自己的精神。)
问题3:“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联系上下文理解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
(“沉静”是因为大家都不说话了。为什么不说话?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静,流着泪,说不出话来。连长也激动得流泪了。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阶级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问题4: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选材。
(课文记叙了“一个苹果”的故事,表现了战士们互相关怀的阶级友爱精神。作者围绕这一中心,选择了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大家都干渴的情况下,一次次推让一个苹果的感人场面。最后为了吃一个苹果,连长不得不做一番动员,可还是剩下大半个苹果。这些描写都表现了战友间互相关怀这一中心。)
(二)《古诗二首》
1、本课生字:
形声字:势与拭与试的区别
桑:三个又上面最后一笔是点
宜:下面是且
2、对苏轼和白居易的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和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3、《浪淘沙》课文理解:
首句“白浪茫茫与海连”,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浩大雄浑的境地当中: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波涛汹涌,白色的浪花一朵连着一朵,海天连成一片,令人心胸开阔。
“平沙好好四无边”:水中间的田地十分广阔,也看不到头。
“暮去朝来淘不住”海水每天从朝霞升起到暮色渐至不停地拥着大地。
“遂令东海变桑田”:致使浩瀚无边的东海变成了令人赞叹和美丽的桑田。
4、《饮湖上初晴后雨》课文理解:
1)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粼粼。重点理解:“潋滟”和“晴方好”和“雨亦奇”。
2)第二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用了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重点理解“淡妆浓抹”和“总相宜”的意思。
(三)《水就是生命》
1、生字:
溶与熔和榕三字的区别
泄与屉的区别
唾与捶的区别
惕与踢的区别
剂与济的区别
役与疫的区别
2、理解课文:
(1)自读思考,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都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水占体重的4/5;水是高超的师;水是优秀的运输兵;水是体温的调节器;水是良好的润滑剂;水是人体的卫士。
(3)不吃饭可以坚持十几天,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就是生命)
(4)喝水有什么道理?
(两顿饭之间要喝水,饮料有害处和白开水的好处,早晨喝淡盐水)
水资源扩展资料:
监测资料表明,全国日排污量在1.3亿吨左右。全国1200条河流,有850多条受到污染。
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除个别水系支流和部分内陆河流外,总体上仍呈加重趋势,78%的城市河段不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我会读,还能组词语。
局( ) 治( ) 凌( ) 按( )
居( ) 冶( ) 陵( ) 鞍( )
廉( ) 破( ) 瞪( ) 游( )
兼( ) 颇( ) 镫( ) 旅( )
二、我会填。
技术的( ) 凌空的( ) 高超的( )
飘动的( ) 浓厚的( ) 悠久的( )
历史( )久 神形兼( ) 四蹄( )空
动作( )调 叹( )叫( )
三、我会连。
文物 平衡 动作 叹服
激发 奔放 令人 协调
自由 想象 神形 轻盈
保持 珍品 体态 兼备
四、我能写出下列词语。
近义词:
细微——( ) 浓厚——( )
反义词:
轻盈——( ) 优雅——( )
五、句段推敲。
同一个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意思不同,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几种不同的标点符号。
(1)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2)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3)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六、阅读理解。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shàn shān)子,一扇(shàn shān)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duò duó)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nīng níng)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有时它弯着脖颈对着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了中午就回家生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轻松闯关
第一关:
1、用“∕”划去文中带点字的不正确读音。
2、写出两个与“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 _______
第二关:
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关: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这句话中“像小帆船似的”是比喻什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我会读,还能组词语。
略
二、我会填。
技术的(领域) 凌空的(风筝) 高超的(技艺)
飘动的(红旗) 浓厚的(真情) 悠久的(历史)
历史(悠)久 神形兼(俱) 四蹄(腾)空
动作(协)调 叹(为)观(止)
三、我会连。
文物 平衡 动作 叹服
激发 奔放 令人 协调
自由 想象 神形 轻盈
保持 珍品 体态 兼备
略
四、我能写出下列词语。
近义词:
细微——(细小) 浓厚——(深厚)
反义词:
轻盈——(笨拙) 优雅——(低俗)
五、句段推敲。
同一个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意思不同,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几种不同的标点符号。
(1)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2)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3)小红小刚:滑冰去了,你去不去?
六、阅读理解。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shàn shān)子,一扇(shàn shān)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duò duó)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nīng níng)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有时它弯着脖颈对着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了中午就回家生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轻松闯关
第一关:
1、用“∕”划去文中带点字的不正确读音。略
2、写出两个与“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轻轻 慢慢
第二关:
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词写下来。
摇-瞪-伸-叫-跑-飞-扑-拧
第三关: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这句话中“像小帆船似的”是比喻什么的?
答:小白鹅在水中游动的样子。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飞来峰、庐山的图片介绍。
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计划用3课时。包括举行赛诗会。)
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
1.引言: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二、流资料,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三、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遮:遮挡,遮住。
缘:因为、由于。
5.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6.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二>、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4.谁还有不懂得地方,就请提出来。
5.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五>、练习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六>、尝试默写这首诗。
<七>、写完后同座检查订正。
四、回顾教学,总结学法。
生自由发言,师归纳小结。
初读,译诗句——再读,说诗意——品读,谈体会——吟诵,表诗情。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首诗。
五、学习《题西林壁》。
<一>、引言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描写庐山的诗,还记得吗?请一位同学背一背。(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庐山的诗——《题西林壁》。
<二>、板书诗题,理解。
题:题写。
西林壁:庐山西林寺的墙壁。
<三>、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
2.指名学生交流,师生补充。
(庐山的资料:美丽的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是千古名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天下恋"之美誉。)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人,与其父、其弟并称为“三苏”,曾任翰林大学士。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才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极深。)
<四>、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3.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从这句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4.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五>、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六>、全班交流。
1.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面向西看。
侧看:侧面看。从山的南端或北端看。
不识:看不清。
缘:因为。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雄伟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挺拔高峻的山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庐山真实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就身处这庐山之中。)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从这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见庐山的一部分,根本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这句诗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深刻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或角度不同,因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指名诵读这首诗,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默写。
六、比较这两首诗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联系实际说说“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事物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个人汇报。
3.教师小结。
七、布置举行赛诗会。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9
教材分析
《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的劳动者。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
教学目标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2课时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蜂秋浦歌
为谁辛苦为谁甜
贡献了一生,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
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习第一首古诗
(一)、了解诗人,初读古诗,激发兴趣。
1、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叫《静夜思》,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激情谈话,介绍背景,了解李白。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李白。当李白在秋浦时,感觉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好像已经走到了一个死胡同,看不到出路与光明,以至于他也像一般的文人墨客一样,听不得秋日的猿鸣,但是当他一旦接触到火热的生活和激情的迸发,那怕是与他平常的生活全不相干的体力劳动,他也能够从中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人生的真谛,从而在心灵上获得洗礼,在灵魂上得到新生。于是,他可以迅速忘却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让他再次萌发创作的灵感。他笔下的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秋浦歌其十四》。(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⒈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⒉检查反馈: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古诗一、二句,作者从视觉的角度,通过侧面描写,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第一句是全景,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近景,可以看见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2)、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
2、古诗三、四句,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1)、“郝”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
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
工人们的脸庞因为炉火的烘烤,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2)、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所以,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
(3)、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4)、看到这样的劳动情景,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指读,体会。
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5)、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6)、教师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连"寒川"都不能自已,那么就更不用说天生浪漫,感情丰富的李白了。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于是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有声有色,无比壮观的秋夜冶炼全景效果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地千载之下,我们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李白在写作此诗时那种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
(7)、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8)、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景。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首古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题目:《蜂》,并指读。
2、简介作者
(二)、自读诗文,启迪质疑
1、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
3)、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
②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体会蜜蜂的辛苦。
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不论”、“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
③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进一步通过朗读,揣摩、体会。
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但末二句的反问“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
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朗读体会。
⑤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⑥赞美蜜蜂。
老师为同学们搭建一个才艺展示台,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可以送它一句格言,为它唱一首歌,或者创作一首诗歌。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此时,你就是罗隐笔下的小蜜蜂,你和伙伴们是怎样在百花中到处飞翔、辛勤采蜜的?
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
(点评: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的确,想象是会飞的思维,想象是创造的雏形。课堂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思想,为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创新的王国,自由驰骋。通过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整首诗的内容,而且更好地带学生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
(四)、师小结
蜜蜂采花酿蜜一生,也是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蜜蜂的这些贡献,不求名利,蜜蜂的博采和精心酿造,也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如蜜蜂一样,酿造出香甜美味之蜜。(集体品读)
三、升华感悟
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同学们学了这两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延伸
《秋浦歌》共十七首,我们只学了其中的两首。同学们课下搜集其他的十五首,我们来个《秋浦歌》品颂会。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引出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然后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简介,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做好感情铺垫。
学生人人参与,在补充、完善、争辩中,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和敏捷性。
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诗文.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多次想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创设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朗读、揣摩、品味,不禁为蜜蜂短暂的生命而惋惜,为蜜蜂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而感动,更为蜜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而震撼。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展示平台。
这一环节,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此时,学生的心灵迸发出了创作的火花,他们为蜜蜂送上了一首首赞歌,送上了一句句诗句。这种融理解、创造于一体的语文实践,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秋浦歌》品颂会,有效地把知识向课外延伸,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模式。
作业设计
1.规范地书写生字。
2.完成基础练习中的题目。
3.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古诗的方法进行学习,但由于预习时学生不太重视,所以有些资料查得不是很丰富充足,对于诗人及背景了解不是很深刻,今后,对于这方面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学生在体会意境这方面依旧是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利用课件进行展示和结合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出示冶炼工人劳动的场面画面和古代、现代工人劳动的场面进行对比,很好了帮助学生理解的诗歌中所描述的情景。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10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明月
单元课文:《古诗二首》
二. 课文内容:
两首唐诗——王维的《鸟鸣涧》和白居易的《暮江吟》。《暮江吟》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后两句写新月东升的夜景。《鸟鸣涧》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静谧意境。
三.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四. 跟老师一起学: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
2、试着背一背。游子吟,早发白帝城,清明,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3、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暮江吟》。
4、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
5、学习古诗《暮江吟》。
6、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7、谁来读读这首诗?
要读出古诗的韵味;
8、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大声读;也可把这首诗美美地多读几遍。
9、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问题咱们一起解决。
“残阳、瑟瑟、可怜”(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
瑟瑟,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
残阳——夕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
通过看图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词。
10、就用这个方法来猜猜“瑟瑟”是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波峰受光多呈现红色,波谷受光少呈现碧色。
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11、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当)多么美的夜景啊!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想想看,“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结合第四句话读懂 “可怜”的意思)
12、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江边残阳月夜美)
13、的确!这般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带着你们的想象,谁能读出它的美?
14、最后一句读得回味悠长;
它描绘的是第二句的景色
15、如今诗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谓物是人非。欣赏着江边美景,我们也来当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阳美景让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诗一首……
16、学习古诗《鸟鸣涧》。
17、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
18、“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学习了这首诗,你会有更多的了解。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是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暮江吟》的?
(读通——读懂——想象——背诵)
19、我们一起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就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己学习《鸟鸣涧》。
20、背诵古诗《鸟鸣涧》(怎样背诵才能静——声音轻,速度慢)
21、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人闲——人寂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
22、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喜欢哪一句——诗美,你描绘的景色也美)
23、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山中月夜静从哪里能体会出?
24、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学习。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你们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还掌握了一种自学古诗的方法。
25、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26、想想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
王维以月为友,在《竹里馆》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描写了海上的明月。
想必大家还意犹未尽吧。我在这里为同学们再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27、同学们,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搜集,美美地读一读,也试着为明月写一写诗。
资料: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生平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在《寄荆州张丞相》中说:“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表示了归隐之意。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曾说:“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为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入仕以前自代宗大历七年(772),至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十八年(802),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永贞时(805),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治革新,白居易曾向韦上书,建议广开言路,选拔人才,惩恶赏善,举贤任能,不失时机地迅速改革。但不久,王、韦等被贬,改革失败。他的建议未及采用,写有《寓意》等诗表示惋惜。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对社会政治各项重大问题所提治理方案,是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资料。这年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作《观刈麦》,《长恨歌》。
元和二年,帖集贤院校理。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次年授左拾遗。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在儒家“兼济”思想的指导下,他不怕得罪权贵,连续上书论事,如《奏请加德音中节目》、《论制科人状》、《论和籴状》、《奏阌乡县禁囚状》等,都是关系国家治乱、人民生活的重要文件。与此同时,他还自觉地以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促进新乐府运动,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和他在政治上的努力相辅而行。但由于朝政日趋腐败,他的这些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忌恨与打击。
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贬江州以后的内外迁调 自元和十一年(816),至大和二年(828) 。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写下《琵琶行》。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在这之前,他已经看到朝廷的种种黑暗,萌生过及早抽身的念头。经过这次打击,思想更从“兼济”急遽转向“独善”,决心要做到“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咏怀》)。但他并没有辞官归隐,而是选择了一条“吏隐”的道路,一边挂着闲职,一边在庐山盖起草堂,与僧朋道侣交游,以求知足保和,与世无忤。与之相适应,描写闲静恬淡境界、抒发个人情感的闲适诗和感伤诗,便开始多起来,而前期那种战斗性强烈的讽谕诗则比较少见了。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
退居洛阳的晚年生活 自大和三年(829),至会昌六年(846)。白居易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今已辟为游览胜地。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从( )中选字组词,画√
(原 缘)故 (联 连)络 (训 驯)练
气(息 吸) (颗 棵)粒 可(邻 怜)
相(依 倚)相偎 (羞 差)涩 (隐 稳)喻
(详 祥)和 (境 镜)界 (飘 漂)舞
二、连一连
梅破蕊 麦穗两畦
荷香十里 尝稻气翻匙
剥橙香透甲 柳垂丝
明月别枝惊鹊 两三点雨山前
七八个星天外 清风半夜鸣蝉
三、按要求写出词语
1、“abb”的形式 ( )( )( )
2、“aabb”的形式( )( )( )
3、“abab”的形式( )( )( )
4、“abcc”的形式( )( )( )
四、选词填空
聚集 汇集
1、广场上(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发杂志了,同学们( )在讲台前争先恐后地领着杂志。
站立 肃立
1、面对徐徐升起的国旗,人们脱帽( ),向国旗行注目礼。
2、歌咏比赛结束了,家长们久久( )着,鼓掌向演出的孩子们表示祝贺。
五、修改病句
1、群众几乎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
2、天an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继续射入天空。
3、今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4、每天晚饭后,都去遛弯。
5、读书对我很感兴趣,每到周末我都要到图书馆看书。
六、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请你小心啊
有一个人去外国旅游,在经过隧道入口的时候,以为这个地方交通警察管不到,于是大着胆子穿过去。这个时候,他发现一个警察在不远处慢慢地跟随着,却没有上前来制止他。他心想:嘿,那说明他不在意。于是,他自在而悠闲地走了过去。结果当他走到对面时,警察迅速上前对他说:“先生,对不起,你违反了交通规则,请接受处罚。”
他很奇怪。这是为什么?警察温和地说:“那是因为我怕大声制止你,你会惊慌失措。而你在穿行隧道,列车随时会开过来,那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以后请你一定要小心啊!”
游客吓出一身冷汗,却对警察万分感激,从此他再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
我忽然想起小的时候,在乡下的水井边玩,那是一个很深的井,有十多米深,掉下去,是很难被救起的。远远的,母亲看见了,她万分惊恐。但是她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慢慢地、偷偷地靠近。在距离我非常近的时候,才一把把我抱下来。
我成年之后,母亲提及这个故事,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镇静。
这让我一辈子刻骨铭心。镇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品质,它直接影响到了生命。无数次在你面临危难的时候,它能够使你从容地过关。
1、短文讲了几个故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概括出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游客听完警察的话吓出一身冷汗,却还对警察万分感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游客正穿过隧道时,当我正在水井边玩耍时,警察和母亲分别是怎么做的?用“ ”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4、警察和母亲的做法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短文换个题目
【试题答案】
一、二、三答案略
四、选词填空
聚集 汇集
1、广场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发杂志了,同学们(聚集)在讲台前争先恐后地领着杂志。
站立 肃立
1、面对徐徐升起的国旗,人们脱帽(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
2、歌咏比赛结束了,家长们久久(站立)着,鼓掌向演出的孩子们表示祝贺。
五、修改病句
1、群众几乎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几乎 差不多”重复)
2、天an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继续射入天空。(“继续”改为“陆续”)
3、今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删去“下午”)
4、每天晚饭后,都去遛弯。(缺少主语)
5、读书对我很感兴趣,每到周末我都要到图书馆看书。(前半句语序错误,改为“我对读书很感兴趣”)
六、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请你小心啊
有一个人去外国旅游,在经过隧道入口的时候,以为这个地方交通警察管不到,于是大着胆子穿过去。这个时候,他发现一个警察在不远处慢慢地跟随着,却没有上前来制止他。他心想:嘿,那说明他不在意。于是,他自在而悠闲地走了过去。结果当他走到对面时,警察迅速上前对他说:“先生,对不起,你违反了交通规则,请接受处罚。”
他很奇怪。这是为什么?警察温和地说:“那是因为我怕大声制止你,你会惊慌失措。而你在穿行隧道,列车随时会开过来,那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以后请你一定要小心啊!”
游客吓出一身冷汗,却对警察万分感激,从此他再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
我忽然想起小的时候,在乡下的水井边玩,那是一个很深的井,有十多米深,掉下去,是很难被救起的。远远的,母亲看见了,她万分惊恐。但是她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慢慢地、偷偷地靠近。在距离我非常近的时候,才一把把我抱下来。
我成年之后,母亲提及这个故事,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镇静。
这让我一辈子刻骨铭心。镇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品质,它直接影响到了生命。无数次在你面临危难的时候,它能够使你从容地过关。
1、短文讲了几个故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概括出主要内容。
讲了两个故事。
一:一个游客大着胆子穿隧道,一个警察跟随着他,直到他走过隧道时,警察才告诉他违反了交通规则,要接受处罚。他很奇怪,警察说明了原因。游客对警察万分感激,从此他再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
二:我小时候,在深井旁玩。母亲看见了万分惊恐,慢慢靠近我,在距离我非常近的时候,才一把把我抱下来。
2、为什么游客听完警察的话吓出一身冷汗,却还对警察万分感激?
游客没有想到穿行隧道会有那么大的危险,他对警察如此冷静的做法万分感激。
3、当游客正穿过隧道时,当我正在水井边玩耍时,警察和母亲分别是怎么做的?用“ ”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警察:一个警察在不远处慢慢地跟随着,却没有上前来制止他。
母亲:她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慢慢地、偷偷地靠近。
4、警察和母亲的做法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镇静。这让我一辈子刻骨铭心。镇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品质,它直接影响到了生命。无数次在你面临危难的时候,它能够使你从容地过关。
5、请给短文换个题目
关键时刻,保持镇静
【励志故事】
驴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驴子,它的主人在它的额前挂上一条它喜爱的红萝卜。驴子看见红萝卜就在眼前,可它跑呀跑呀,却总是抓不着,似乎红萝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它不停地追寻着,似乎走了很长的路。可它永远都不知道,是聪明的主人用这种方法让它不停地跑。它并没有走多远,是主人把它拴在石磨上,让它不停地围着石磨转,为主人干活。驴子想要取得那条红萝卜,就要首先意识到红萝卜就在自己头上,并且要爆发自身的革命,让自己的身体进化了才可以拿得到。
我们人类在追寻上帝、真理、道路的过程其实也比驴子好不了多少。我们在不断地寻找终极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各种思想、学派、学说……并且创造了不少财富。我们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前进,我们也像驴子一样磨了不少面(得到了不少科学、文化、艺术方面的结晶),但我们也许还未意识到我们自己只是在兜圈子。真理其实就是挂在驴子头顶上的红萝卜。我们只有认识自己,爆发官能的革命,把自己进化了才可以把红萝卜摘下来。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11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教学构想:学生在第九册刚学过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学习了描写王安石的文章《千锤百炼为一绿》,学生对两位诗人有一定的了解。引导学生运用已积累的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诵读古诗文,想象诗境,从而理解诗意,体会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入情入境;整体通读,想象诗境;分步解读,感悟哲理;二次整合,学习观察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二、朗读《登飞来峰》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三、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四、质疑活动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讨论活动,边讨论边板书
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六、竞赛抢答活动
抢答题
1、王安石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散文成就很高,为______之一。(北宋,政治、思想、文学。唐宋八大家)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千寻塔()(指应天塔)
②闻说鸡鸣见日升()(这里是“听到”的意思)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怕)
④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采用()手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高峻陡峭。(夸张)
4、《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志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再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可多写一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前:写景,后:抒情)
6、《登飞来峰》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作业设计:
背诵这首诗歌,并理解诗意
默写这首诗歌
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理解《题西林壁》的内容,背诵古诗,并且理解诗意
学生学习过程: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 庐 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 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四、比较
1、全班齐读两首诗,边读边想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1)作者都是宋朝的诗人。指名简介王安石和苏轼。
(2)都有景物描写。写的什么?(借机解题)
《题西林壁》——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这首诗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登飞来峰》——飞来峰 ,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寺前。
(3)都借写景说明道理。
这两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让我们一首一首地来品悟。
五、学习观察方法。
自由读两首古诗,说说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身在最高层——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身在此山中——片面、只能看到局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业设计:
带着感悟背诵两首诗
默写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课后反思: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12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单元主题“水”选编了《浪淘沙》和《初晴后雨》两首古诗。第一首作者是白居易,诗中语言奔放,颇有气势,生动地再现了波涛汹涌、辽阔壮观的大海景象,以及作者看后产生的联想。第二首是苏轼的作品,风格和《浪淘沙》截然不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宁静素雅、美轮美奂的西湖景致。
课文分析
《浪淘沙》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浪淘沙: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列为“近代曲辞”。他在这首诗里描写了海上的变迁,告诉世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显示出了作者诗文的现实主义风格,可算是朴而近古,对后世影响极深。
首句“白浪茫茫与海连”,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浩大雄浑的境地当中: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波涛汹涌,白色的浪花一朵连着一朵,翻滚着澎湃着,举目望去,海的尽处是天,天的尽处是海,海天连成一片,令人心境开阔。仅仅7个字就刻画出如此壮美博大的画面。
“平沙浩浩四无边”,平沙,泛指水中可以作为田地的地方,平川、平地的意思。这句诗是说水中间的田地十分的辽阔,也是看不到尽头。此句和首句呼应十分工整,意境营造得荡气回肠,令人心中陡觉豁达。
接下来作者话锋一转,十分令人心生感慨:“朝来暮去淘不住”,海水每天从朝霞升起到暮色渐至不停地推拥着大地,冲涤着大地。这一句诗正是为下文埋下了伏笔,让人不禁心生许多感触。
“遂令东海变桑田”,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道出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遂令,致使,就让。东海变桑田:神话中仙人麻姑,自称自己三次看见东海变为桑田。后指人世变化频繁。此句的意思是说,就致使浩瀚无际的东海变成令人赞叹的美丽的桑田。借此句感叹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告诫我们在这样大浪淘沙的时代里,就算是浩瀚的东海都会变成桑田,又何况其他的万事万物。寥寥数语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要点建议
1.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包括对诗句本意的理解,更要有对所揭示的道理的透析。例如“遂令东海变桑田”蕴涵的深刻的道理,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应该让学生重点理解仔细体会。
2.对诗句文字美感的体会,诗文的前两句意境雄浑,对仗工整,读起来气势磅礴,可培养学生的语感。
3.可以渗透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即用描写景物或事物,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道理。这一点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教师自己掌握。 教法建议
1.根据本班的情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诗文的意思。白居易的诗力求通俗,所以学生应该不难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到,原来古诗不难学,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
2.诗中所阐述的道理,教师不必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看法,可以多听学生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相机地加以引导,做到让孩子有自己的收获。
3.可以提前让学生查找和水有关的其他诗文,和本课的进行对比,在体会诗的意境的同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课文分析
《初晴后雨》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作品。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是熙宁六年,苏轼在西湖和朋友泛舟宴饮的即兴之作。
诗题也叫《饮湖上初晴后雨》,即诗人与朋友在西湖上饮酒游览,适逢天气由晴转雨的意思。诗人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的风采神韵,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的美。“潋滟”:水光荡漾,波光闪动。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诗人与朋友在游览美丽的西湖,起初阳光艳丽,后来细雨纷飞,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诗人的心情,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的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特的。“晴方好”,“雨亦奇”就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用了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子:西施,古代美女。“淡妆浓抹”: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打扮。“总相宜”一作“也相宜”,是说都非常的合适。作者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都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重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不需要借助外物,不需要人为的雕饰,随时都能展示美丽的风致,西施无论是薄施粉黛还是浓妆华服,总是风情万种。西湖无论是晴天的潋滟波光,还是雨天的空蒙山色都让人留恋忘返,美妙无比,令人赞叹!这个精妙的比喻既传神又巧妙,令人读后不禁拍案叫绝!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的概括性很强,它不是写西湖的一时之景,一处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为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要点建议
1.教学中可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从中理解感悟。例如用西施和西湖的类比,如此的传神和精妙,可以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比喻,从而感受西湖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秀美风光。
2.可以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3.可以把重点放在对古诗意境的理解上,这首诗对仗工整,用词优美,体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不羁的性格。例如:晴方好”、“雨亦奇”、“湖光潋滟”、“山色空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豁达胸襟。
教法建议
1.初读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边读边将不理解的字、词、句画出来。然后,借助工具书,或者和小组同学交流,试着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课桌巡视,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以及朗读的情况。这一环节促使学生及时找到自己在内容理解上的空白点,进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参与,更好地进入下面的学习活动中。
2.自学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境中,撞击知识的火花,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苏轼的这首诗意境奇美,可用创设情景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有谁去过西湖?能给大家讲讲西湖的美丽景色吗?也可以播放一段西湖的风光片,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4.可以挖掘学生的学诗经验,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学诗的方法,科学划分小组角色,营造小组竞赛的氛围,教师则可以深入学习小组中,及时和学生沟通。
5.在学生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入情入境。
6.拓展学习,开发资源。通过描写其他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背诵更多的诗词,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文化,促进知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引导学生把对西湖的了解和理解,结合自己搜集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等和大家共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布置完成研究性作业。
认写生字4个
本课生字不难,可以采用自学的方式。提示:形声字“轼”与“拭(擦拭)、试(测试)”相比较;“桑”上面三个“又”最后一笔都是点;“宜”下面是“且”。
思考交流
1.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对于两种不同风格描写水的古诗,学生喜欢的理由会多种多样,也许是因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与气势;也许是因为古诗所揭示的道理;也许是因为古诗的对仗与用词……总之,只要能说出理由都可以。
2.你还知道哪些与“水”有关的古诗?介绍给大家。
这是进行拓展学习。介绍给大家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在班内搞一个诗歌朗诵会,还可以制作古诗小报进行展览等。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介绍背景。(出示课件插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瞧。这就是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揭示题目:
此时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读题《回乡偶书》。
3、据题质疑:
⑴读了题目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重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1、师:自由读诗,读准生字新词,并边读边观察,想想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2、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检查反馈:(课件)
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再齐读生字新词。
⑵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师:小朋友,刚才在老师的介绍中已经了解到贺知章在10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直到82岁才回到家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内容?
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吗?
● 师: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那么,第一个诗句的后半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
● 引导理解:
乡音:①小朋友,咱们班有乍浦人、四川人,安徽人,你知道不同地方的人讲的话一样吗?
②老师给大家一句话,请你们用自己家乡的话来说说。
③秋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多穿点衣服。指名用家乡话说,理解“乡音“一词。
鬓毛:头发
衰:白了
● 师:小朋友们,贺知章在回到家乡时头发都白了,可见模样发生了改变,可是什么没有改变呢?(乡音)
● 指名说说诗句一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
● 知道感情朗读诗句一。
3、引出并学习诗句二:(课件图片)
●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时的情景。请你读读诗句二(出示句子二)并联系图片,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 交流并小结:
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 指导感情朗读。
4、感情朗读整首古诗。
5、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
四、故事续编。
1、小朋友们,82岁的贺知章老爷爷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那么多年,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激动)孩子们遇到这位老爷爷,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
2、看图进行想象,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作些什么?
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贺知章也笑着激动的说:“我呀也是这个村的人,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乡,现在回来了,你们欢迎我回来吗?”孩子们听了,高兴的说:“欢迎您回来,老爷爷去我家做客吧!”贺知章老爷爷看着孩子们那么热情,就更加激动了,激动得流着眼泪说:“谢谢你们,家乡真好啊!”(等等)
3、师:小朋友们,这么动人的你会忘记吗?你愿意把它讲给家长听吗?(要求学生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把古诗变成故事讲给家长听。)
五、小结。
小朋友们,你听说过“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这句诗句吗?我们的贺知章老爷爷在回到家乡时就有着这样深切的感受,离开家乡多年,又重新回到家乡,这种心情是激动的,又是喜悦的。让我们带着贺知章老爷爷的那种心情把古诗背一遍吧。
教学反思:
古诗《回乡偶书》是唐诗中的极品,这首诗中的“乡音无改鬓毛衰”在教学中孩子们显得有点难以捉摸,却对“笑问客从何处来”产生出会心的微笑。在这首古诗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手段,使孩子们感受到“易”“趣”“活”,比如,我以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诗引出贺知章,并且让孩子们知道李白与贺知章是好朋友,他们都是很有名的诗人,以及简单介绍贺知章的一些情况,让孩子们知道贺知章的一些生活经历,从而对贺知章产生一种敬仰和敬佩之情,有了这种情感来学习对于理解诗句很有帮助。其次,在课堂上我不再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把学生引入古诗描绘的情景中,以其中的儿童身份把学生融入之中,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除此,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使得那种回乡之情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因为学生爱表演,这是他们的天性。在深入理解古诗的语言之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续编故事孩子们编得很好,表演的也很好。但遗憾的是,对于贺知章的那种回乡之情领悟得还不是很深刻。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 篇14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母亲河
单元课文:《古诗二首》《黄河之水天上来》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增强朗读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跟老师一起学:
1、黄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奔腾不息,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古代歌咏黄河的诗歌很多,我们将要欣赏到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和刘禹锡的《浪淘沙》,我们先来学习《凉州词》。
2、介绍作者:王之涣,字季凌,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3、理解词语: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4、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5、感知诗歌内容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描写戍边士兵的还乡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诗人的广阔胸怀。
6、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9、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10、交流资料
介绍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补充介绍:
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11、理解词语:
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12、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13、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的自然情况,感受黄河的美丽景观。
2、激发对黄河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用空间与时间顺序来介绍事物的方法。
2、学写解说词。
跟老师一起学:
1、交流资料。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中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之为“河”。河水经黄土高原,遂成黄色,故得名“黄河”。
黄河全长5464千米。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成千上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约480亿立方米水量的滚滚洪流,一泻千里。他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由此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其间,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风光绮丽的崇山峻岭,有广阔无垠的肥土沃壤,有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有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有历史悠久的三大文明古都,有丰富的物产和地下宝藏。整个黄河流域,生息着1.1亿各族儿女。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汩汩gǔ 北麓lù 湍急tuān 穿梭suō 塑造sù 枢纽shū
气势磅礴pángbó 沟壑hè 步履lǚ 积淀diàn 清澈chè 繁衍yǎn
3、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你认为本文哪一部分最精彩,为什么?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黄河的?
(3)面对黄河目前的状况,你有什么感想?
(4)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能找出并说出它的作用吗?
4、本文由黄河的源头开始,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面介绍了黄河。
5、随着黄河输入下游的泥沙不断增多,在下游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地上悬河”的现象,如河南省开封市。针对这种日益严重的情况,请你查找有关资料,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的“淇淇”》
教学目的:
(1)了解“淇淇”的艰难生活经历。
(2)唤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3)引发人们对长江流域环境问题的深深思索
教学重点:说明方法的运用和作用
教学难点: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阐释道理
跟老师一起学:
1、长江水域遭受严重污染,导致许多生物的生存危机,白鳍豚就是其中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介绍白鳍豚的文章。
2、交流资料:
1980年1月11日,渔民在长江洞庭湖城陵矶捕到了这只体重36.5千克、体长1.45米的雄性幼豚,取名为“淇淇”。
2002年,7月4日,白鳍豚“淇淇”在武汉去世,人们了解白鳍豚的生活的这一窗口就这样关闭了。“淇淇”由人类成功饲养了22年,是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4头淡水鲸类之一。去世前,“淇淇”已体长2.07米,重达98.5千克,约25岁,在淡水鲸类已属老龄,相当于人的70岁高龄。
3、字词
微薄bó 白媪ǎo 孑遗jié 趋势qū 树蕨jué
庇护bì 弥补mí 奢望shē 容纳nà
4、交流探究
(1)这篇文章用许多方法来介绍“淇淇”,你能找出来吗?并说说它的作用。
(2)对白鳍豚这样的孑遗生物造成生存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航运和乱捕滥捞。)
(3)如果白鳍豚灭绝了,那么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4)为了保护仅存的这些白鳍豚,你认为长江流域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自然地理环境?
(5)除了白鳍豚之外,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濒危动物?你想为它们做点什么?
5、展开联想
据有关报道,“淇淇”已经死去,想一想“淇淇”去世前的生活情景,写一写“孤独的淇淇”。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给多音字注音
度:宽宏大度( 名词)的度( 姓)老师,一向度( 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 动词)人。
哄:他那像哄( )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 )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 )而散。
丧:他在为丧( )葬费发愁,神情沮丧( )、垂头丧( )气。
差:他每次出差( ),差( )不多都要出点差( )错。
扎:鱼拼命挣扎( ),鱼刺扎( )破了手,他随意包扎( )一下。
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 )怨别人埋( )头工作。
盛:老师盛( )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 )饭。
二、填成语,使填上的前后两个字组成古今作家名。
( )山流水( )可而止 是丁,卯是卯( )珑剔透
( )冠李戴( )往开来( )当益壮 己救人
( )消瓦解( )旷神怡( )暗花明 云直上
三、选词填空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饱经风霜 横刀立马 张牙舞爪
( )地介绍 ( )地看书 ( )的关公
( )的架势 ( )的脸庞
四、选择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精神:a. 宗旨 b. 表现出来的活力
c. 活跃,有生气 d. 人的意识、思维活动等
1、东东的爷爷患了一场大病后,精神有些错乱。 ( )
2、夏天来了,我们学习的时候更要振作精神。 ( )
3、同学们在荒山上植树,越干越有精神。 ( )
4、的精神在全国各行各业得到了深入贯彻。 ( )
五、阅读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手背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几根青筋。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没有什么希奇,可这双手却使我羡慕。
我家门前有一片无用的空地,杂草丛生,干巴巴的,妈妈拿来铁锹,一下一下地挖。不到一顿饭功夫,这双手就把这一小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菜地。
平时,这双手没有歇过,不停地为家人服务。买菜、煮饭、缝缝补补、拖洗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全包了。
妈妈的手不仅勤劳,而且很灵巧。一块布经它裁剪就成为样式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它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几个线团经它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秋季的一天,妈妈正在为我织一件毛衣,我在一旁仔细地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去,针针显得那样欢快。每个动作都是那样娴熟、准确,我简直看呆了!
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喜爱妈妈的手!
1、根据要求写出词语。
“娴熟”的近义词( ) “灵巧”的近义词( )
“清楚”的反义词( ) “新颖”的反义词( )
2、简要回答问题。
(1)妈妈的手“平凡”表现在什么地方?
(2)妈妈的手“又不一般”,除“勤劳”之外,说“不一般”还有哪些具体表现?
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试题答案】
一、给多音字注音
度:宽宏大度(dù名词)的度(dù姓)老师,一向度(duó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ó动词)人。
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òng)而散。
丧:他在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盛:老师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éng)饭。
二、填成语,使填上的前后两个字组成古今作家名。
(高)山流水(适)可而止 (丁)是丁,卯是卯(玲)珑剔透
(张)冠李戴(继)往开来(老)当益壮 (舍)己救人
(冰)消瓦解(心)旷神怡(柳)暗花明 (青)云直上
三、选词填空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饱经风霜 横刀立马 张牙舞爪
(张冠李戴)地介绍 (囫囵吞枣)地看书 (横刀立马)的关公
(张牙舞爪)的架势 (饱经风霜)的脸庞
四、选择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精神:a. 宗旨 b. 表现出来的活力
c. 活跃,有生气 d. 人的意识、思维活动等
1、东东的爷爷患了一场大病后,精神有些错乱。 ( d )
2、夏天来了,我们学习的时候更要振作精神。 ( c )
3、同学们在荒山上植树,越干越有精神。 ( b )
4、的精神在全国各行各业得到了深入贯彻。 ( a )
五、阅读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手背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几根青筋。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没有什么希奇,可这双手却使我羡慕。
我家门前有一片无用的空地,杂草丛生,干巴巴的,妈妈拿来铁锹,一下一下地挖。不到一顿饭功夫,这双手就把这一小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菜地。
平时,这双手没有歇过,不停地为家人服务。买菜、煮饭、缝缝补补、拖洗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全包了。
妈妈的手不仅勤劳,而且很灵巧。一块布经它裁剪就成为样式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它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几个线团经它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秋季的一天,妈妈正在为我织一件毛衣,我在一旁仔细地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去,针针显得那样欢快。每个动作都是那样娴熟、准确,我简直看呆了!
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喜爱妈妈的手!
1、根据要求写出词语。
“娴熟”的近义词(熟练) “灵巧”的近义词(灵活)
“清楚”的反义词(模糊) “新颖”的反义词(陈旧)
2、简要回答问题。
(1)妈妈的手“平凡”表现在什么地方?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手背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几根青筋,没什么希奇。
(2)妈妈的手“又不一般”,除“勤劳”之外,说“不一般”还有哪些具体表现?
灵巧,一块布经它裁剪就成为样式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它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几个线团经它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
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