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同步练习(推荐16篇)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1
[课标点击]1.知识与能力:积累一定量的常用文言词语。2.过程与方法: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难点剖析]按空间顺序说明物体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顺序。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本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以下写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刻品的附属部分,自应在后。这是合乎常理的,不足为奇。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发散训练]1.给下列字注音。罔( ) 袒( ) 矫( ) 髻( )戌( ) 糁( ) 髯( ) 诎( )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含义。诎:衡:简:有: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1)写出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2)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中考巡礼](2005武汉)1.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改正后的字填写在括号里。 ①煦暖 相形见拙 拮据 阔绰( ) ②恻隐 无遐顾及 逶迤 脊梁( ) ③潮汛 不屑置辩 魁梧 祈愿( )2.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综合收敛]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解释下面的词语。 (1)峨冠: (2)髯: (3) 袒: (4) 历历:2.翻译下面的句子。佛印绝类弥勒。3.写出文中描写苏东坡外形特征的句子。4.写出文中描写佛印外形特征的句子。5.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迁移整合](2005浙江)东坡画扇 (宋)何莲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某家以制扇为业 (2)适父死(3)至懊恨不胜而去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核舟记[发散训练]1.略2.略3.(1)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2)略。[中考巡礼]1.a.绌b,暇c.汛2. c[综合收敛]1、(1)戴着高高的帽子 (2)胡须 (3)露 (4)清清楚楚 2、略 3、峨冠而多髯 4、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5、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迁移整合]1.(1)职业 (2)适逢(恰逢、正赶上) (3)离开 2.c 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4.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2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器皿( )罔不( )贻( )有奇( )黍( )箬篷( )糁( )峨冠( )髯( )衣褶( )诎( )楫( )椎髻( )壬戌( )虞山( )篆章(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 )6.启窗而观( )7.箬篷覆之( )( )( )8.雕栏相望焉(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10.石青糁之(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 )12.如有所语( )13.其两膝相比者( )( )14.佛印绝类弥勒(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17.珠可历历数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19.其人视端容寂( )( )20.若听茶声然(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便要还家(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诎右臂支船( ) 4.左手倚一衡木(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7.选贤与能( ) 8.矜、寡、孤、独、废疾者( )9.荡胸生曾云( ) 10.混黄华叶衰(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①木:能以径寸之木(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以至鸟兽、木石( ) 文曰“初平山人”( )③奇:明有奇巧人( )④有: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长约八分有奇(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 为人五;为窗八(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⑦可:高可二黍许( )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 珠可历历数也( ) 此中人语云( )五、按要求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是 ,字 , 嘉善人。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 》中的句子。3.黄庭坚是 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 ”的神态看出来。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的性格特点。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9.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10.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1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六、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5.苏、黄共阅一手卷。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七、回答下列问题1.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2.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3.“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6.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7.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八年级语文(上)23课——《核舟记》试题答案一、mǐn wǎng yí yòujī shǔ ruò sǎn guān rán zhé qū jí zhuījì rénxū yú zhuàn二、1.奇妙精巧 2.无不 顺着 雕刻 3.曾经 赠 我 4.句首表示推测语气 5.大约 黄米 上下 6.打开 7.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盖 代词船舱 8.正对着 9.缓缓地 起 10.用石青 涂抹 11.高 帽子 胡须 12.说话 13.他们的 *近 14.极像 15.举 16.不相类似 17.分明可数的样子18.椎形发髻 19.视线 神色 20.好象……的样子 21.平 22.清楚明白 黑 23.竟然 满 24.长而窄三、1.通邀 邀请2.通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3.通屈 弯曲4.通横5.通父男子的美称6.通拣 挑选7.通举 推举选拔8.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9.通层10.通花四、①木头 树木②叫 是③奇异 零数④动词表示存在 通又⑤雕刻 是 有⑥表示并列 表示修饰 表示转折⑦大约 可以⑧句尾语气词 说五、1.《虞初新志》魏学咿 子敬 明末2.苏轼《后赤壁赋》《赤壁赋》3.宋 鲁直4. 盖大苏泛赤壁云5.灵活精致6.“左手扶鲁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7.豁达开朗8.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9.轻松悠闲 专注悠闲10.列数字 作比较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11.嘻,技亦灵怪矣哉12.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六、略七、1.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2.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3. 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4.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5.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6. “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7. 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3
一、新课标与教材的整合( 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一)新课标与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暂时选择不合作。先思考,再讨论,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空间。
新课程下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背诵优秀诗文篇章。关于教学,我认为应体现“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二)课文分析
二、学情分析( 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一)知识积累
学生经过初一和初二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二)学生现状
三、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Powerpoint演示文稿)
根据以上情况,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①学习本文按空间部位对工艺品进行描写的写法;
②熟读、背诵、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加深对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国的热爱。
4、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掌握重点字词,理解内容;
难点:体会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 Powerpoint演示文稿)
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我将教学过程具体确定为课堂导入、整体感知、细节探究、迁移拓展四个环节,目的在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一)说学法、教法:( Powerpoint演示文稿)
1、学法:探究合作
2、教法:诵读 点拨
五、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Powerpoint演示文稿)
在背景音乐想起之后,先借助Powerpoint演示文稿播放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品,创设情境,一是激发学生兴趣;二是让学生实际感受一下微雕艺术的难度,从而对王叔远的精湛技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Powerpoint演示文稿)
1、学生散读之后,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式呈现出正音练习;
2、结合“阅读提示”讨论指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范读课文环节,设计为配乐朗读并加入简单动画,课文朗读规范标准,背景音乐淡远闲适,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化理解;
4、请学生结合文下注释速读课文。用铅笔标出疑难字、词、句。就句读、难解词句质疑问难。(也可要求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数量词用法四类情况进行归类整理。)试概括文章段意。
在学生疏通文意之后,课堂训练也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现。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象直观,易于纠错,其使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活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积累词语;而且便于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文意,解决学习的重点。同时也为下面的难点突破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5、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归纳)
(三)细节探究:( 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课件)
1、导入:如果让大家来背诵这篇文章,大家认为该如何做才能快速有效的做到呢?(由浅入深,先解决简单段落,再着手复杂段落)
2、较少内容段落为1、6段,请大家默读,说说课文所介绍的核舟有什么特征?
3、列出探究问题:
课文是怎样表现核舟的特征的?结合内容具体说说。
4、组织学生展开探究:
涉及问题设计:
⑴核舟大小如何?
⑵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物和人?
①雕刻家在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②作为船的一部分,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③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
④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有关核舟背景的补充材料运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呈现。
⑤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⑥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⑦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表演。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
⑧在熟读课文后,让学生依次说说船舱、船头、船尾的情形。不看书,用原文说(也可用自己的话)。在叙述过程中要强调雕刻家构思的精巧、技巧的娴熟和作者观察的细致。
(flash课件说明:学生自主探究成果展示平台)
说明顺序的把握,若按传统教学,会很枯燥,而由学生进行个体学习探索之后,结合课件进行说明,有利于学生形象而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教学难点。
⑨对上述内容的说明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
⑩(归纳小结,情景再现)
教学难点的突破都运用flash课件来辅助完成。flash课件的情景再现,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核舟雕刻技艺的精妙,在"船头"可领略文人的雅致与潇洒,在"船尾"能玩味童仆的悠闲与随意。说明文的枯燥与呆板的感觉一扫而尽,荡然无存,而对艺人的高超技艺的惊叹与钦佩充溢心间。
(四)迁移训练( Powerpoint演示文稿)
请你选择一件给你留下较深印象的工艺品,依照本文的说明顺序(总一分一总,中一前一后)写一篇说明性短文。语言尽量做到生动、简洁。
能力迁移的重点有二:一是说明顺序,二是语言特点。
(五)板书设计说明:清晰反映课文的说明顺序,可由学生探究完成。
⑴当用则用,能用就用;
⑵强化个人信息技术学习, Powerpoint演示文稿/authware/flash都应该会一些,最好是精通;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空间说明顺序。
3、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解读课文内容。
2、了解结构形式,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把握结构。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
举两个例子:
1、三千多年前,甲骨上已刻下让我们今天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
2、唐代,能在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路;
(屏幕欣赏《孙子兵法》竹筒微雕、鸡蛋微雕)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微雕艺术,读来令人惊喜(屏幕显示课题)
二、题解(屏幕显示核舟形象)
核舟:根据课文内容,指的是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记: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题意:介绍说明了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三、识记下列词语的读音、字形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 八分有(yòu) 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四、听录音范读,学生朗读课文
五、理清文章结构
提问: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全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结构形式:总分总
(第1段) (第2~5段) (第6段)
六、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本课时讲解分析前两段)
具体方法:请学生参照注释和老师的提示,让他们互相讨论,然后分别讲解各自然段的大意,最后老师释疑并明确意思。
第1段(总说):
1、重要词语:⑴ 奇巧;⑵ 为;⑶ 罔不因势象形;⑷ 尝:曾经;
⑸ 贻;⑹ 核舟一:用桃核刻成的小船。
2、根据以上词语,学生讨论译出大意,老师再明确意思。
3、概括文段大意: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4、朗读:
第2~5段(分说)
提问:根据方位词语,这几段按什么顺序介绍核舟?各段介绍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
⑴ 空间顺序;
⑵ 各段介绍的重点:
第2段(船的结构)第3段(船头游览者苏轼、鲁直、佛印)第4段(船尾舟子二人) 第5段(船的顶部,题名、篆章)
疏通第2段文意:
具体方法:同第1段相似。
1、指出重要词语。
2、学生讨论后讲解大意,老师再明确。
3、概括出文段大意。
明确:
第2段:介绍核舟的大小和格局。
4、朗读。
七、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并背诵第2段。
2、完成阅读思考题。
〖结构图示
概说核舟之奇巧,引出由来(第1段)
船体设计的大小、格局(第2段)
核舟记 详述核舟之精妙 船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第3、4段)
船背技师的题款、着色(第5段)
总括核舟,发出赞叹(第6段)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5
第一课时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上。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此第一堂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字典和参看注释细读课文。并随时记下难懂的问题,等下节课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推荐的是一篇介绍工艺小品的文章——《核舟记》(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
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三、阅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正音及解决疑难词句。(可以听录音)
(1)正音。(略)
(2)释词。(略)
(3)重点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
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自主学习,自己疏通文意,可以结成小组,互相讨论。
四、理清说明的内容及顺序。
明确:本文结构属于总一分一总,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结尾再总写,在总述事物概貌的基础上再作扼要的评论。
说明对象:核舟
五、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概的了解。初步领略了核舟的奇特,和核舟各部分的组成。同学们都积极动口、动手、动脑,自行解决了不少问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找一找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如数词的使用,实词中个别词的变化等等。
六、布置作业
1.本文开头一段称赞王叔远手艺“奇巧”,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这一段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核舟雕刻得十分精细,作者是怎样加以描述的?
3.核舟雕刻人物十分传神,你最欣赏哪些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核舟大小如何?
(2)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3)核舟上共雕了多少人和物?
(4)古代的“记”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5)文章主体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二、研读课文
朗读课文可以男生、女生分读,师读齐读等方式,对读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读书力求使用普通话,尤其注意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的读法,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3.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分析,设计问题如下。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3)找出说明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答案:
(1)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4)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找四名学生朗读第2-5段,然后分析讨论。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可分成几个层次?
第2-4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正面;第5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背面。作者是按照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的。
(2)研读第二段。设计问题如下。
①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②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突出王叔远的“奇巧”、“灵怪”,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
③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
(3)研读第三段。
讨论:①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着力表现苏武、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态度。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找三个男生分别扭作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让他们按照课文中所述的情境实际演练,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为形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教师点拨:“东坡”与“鲁直”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佛印”矫首昂视,屈膝盘坐,神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表演完毕后设计思考题如下:
②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佛印的形象则是苏黄二人的陪衬,他的表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③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④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小结第三段:这段文字,说明人物神情态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描述每个人物又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顺序,层次分明。
(4)研读第四段。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
让两名男生扮作两个舟子,身边放上一些道具充当“楫”、“壶”、“炉”“蒲葵扇”等物,模拟两名舟子的神情动作,让讲台下的同学观看并说出他们跟书中所作是否一致,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文字为具体形象。下一步,教师设计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说“揖左右舟于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②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③小结:第2-4段是写船的正面,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
④请同学们发挥想像力,想像一下当时苏轼跟他的朋友泛游赤壁时的情景。
教师可引导:正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时,三个知心朋友暂时把身边琐事放在脑后,乘一叶扁舟荡漾在大江之上,江面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清风吹来,荡起层层涟漪……
⑤研读第五段,设计问题如下。
a.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b.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C.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不能。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补充。
至此课文全部研读完毕。
三、总结、扩展
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如下:1.以空间为顺序,层次清楚、主次分明。2.语言简练、准确、生动。
本文中的数词用法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中间没有量词介入,直接修饰名词。
四、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工艺品,作简要介绍,写成一篇短小说明文。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6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
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ǎ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í,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ī,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
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ī,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1.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2.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附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支橹。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橹、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7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
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绝):很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参考答案:
1.d2.b3.a4.b5.d6.船头(或舟首)空间顺序
《核舟记》阅读测试题2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打比方
c.作比较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
1.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2.a、c
3.从中间到旁边。
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方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检查上节课的“拓展延伸”题。
二、学习研讨
(一)、理解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根据上节课疏通的文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⑴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⑵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4、学生齐读2~5段。
探究思考:
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5、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6、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
2)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
三 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9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记”这种文言体裁的特点,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难懂字词,品味有关语句,赏析核舟雕刻之巧与文章说明之妙。
背景资料:
1、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2、掌握“记”的知识: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
教学过程:
一、结合注释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字你会读吗?试着给它注音
洢 皿 罔 贻 奇 轩 箬糁 髯 褶 袒
诎 髻属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说出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整理文中一字多义的例句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
(3)可: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4、积累文中倒装句
(1)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2)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5、自学中有哪些疑难问题期待解决?请写在下面
课堂交流
二、整体感知文意: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2、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
3、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三、品析语言:
1、讨论,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划出有关语句)
2、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下列语句,你认为哪句话或哪个词写得最好,好在何处?
⑴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⑵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⑶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⑷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学习小组内可自己演一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发挥想像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可以适当加些语言。
四、谈收获: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橄榄核舟———故宫博物院所见
余光中
不相信一寸半长的橄榄细核
谁的妙手神雕又鬼刻
无中生有能把你挖空
剔成如此精致的小船
清脆,易碎,像半透明的蝉蜕
北宋的江山,魔指只一点
怎么就缩小了,缩小了,缩成
水晶柜里,不可思议的比例
即使在夸张的放大镜下,
也小得好诡异,令人目迷
舱里的主客或坐,或卧
恍惚的侧影谁是东坡
一捋长髯在千古的波涛声里
飘然迎风, 就算我敢
在世间的岸上隔水呼喊
(惊动厅上所有的观众)
舷边那须翁真的会回头?
一柄桂桨要追上三国的舳舻
击空明,斥流光,无论怎样
那夜的月色是永不褪色的了
———前身是橄榄,有幸留仁
九百年后回味犹清甘
看时光如水荡着这仙船
在浪淘不尽的赤壁赋里
随大江东去又东去,而并未逝去
多少的豪杰如沙,都淘尽了
只剩下镜底这一撮小舟
船头对着夏口,船尾隐约
(只要你凝神静听)
还袅袅不绝地曳着当晚
那一缕箫声
后记: 苏轼赤壁之游, 流传千古,时在北宋元丰五年,合公元一零八二年,距今正为九个世纪,值得追念。橄榄核舟为清人陈祖章所篆,舟长不及二寸, 有篷有窗, 中有八人,情态各异,在放大镜下亦光影迷离,难以细辨。舟底并刻赤壁赋全文,鬼技神工,令人惊诧难信。七月初回台,在故宫博物院俯玩此物,已作是篇,暂不发表,留待今日(九月三日合阴历恰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只为对九百年前那一个诗情哲理的水月之夜,表示无限的神往。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10
桐乡第十中学 吴晓华
《核舟记》是省编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概述
《核舟记》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全文仅400余字,却描述了整个核舟的全部景物。语言见解生动严密。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课型 演示活动课
(三)课时 两课时
(四)教具 投影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练习诵读,培养语感。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阅读能力目标: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
3.写作能力目标:掌握“握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4.思想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六)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4
难点:目标3
(七)课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新大纲》第二部分第一款:整体感
知课文……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第三款、四款、五款“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指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此将课型定为演示活动课。
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第三部分“在教学中要重视问题”中明确: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本文介绍的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核舟”。文章抓住了“核舟”的特点,细致地描述了它的艺术形象,赞扬了雕刻家的精巧构思和高超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是培养民族自豪感的绝好材料,所以确定了本文的情感目标4。
省编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从而提高这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本单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集中学习说明文的起始单元。《核舟记》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第三册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而我们前两册所学的文言文主要是记叙性的文章,第三册却以说明性为主,因此这篇文章可说是两者的过渡,对于学习古代文章的文体有很重要的意义。从整个单元的教学要求来看,《核舟记》是前两篇课文《中国石拱桥》和《祖国的大豆》的深化。由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因此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特点进行说明也就成了本课应完成的教学目标。学习此文后,要求学生能鉴赏、能翻译、会写。所以确定了目标2、3、4。
二.说教法
这是一篇具有浓厚文学色彩得的小品文,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等方法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通过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讲解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也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双主原则”。鉴于此,教学本文的指导思想为: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激发学生思维,热情参与。
除了创设情景外,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所阐发的哲理,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具体做法:
(1)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但现在的学生不是“鸭子”,个个是精灵,所以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发挥“精灵”的精和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效益。但是,文言文的特殊的语言形式可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受挫。
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符合他的由活动动机产生的认识倾向,就可以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呢?我认为,对于有些课文,在通读全文之后,引导学生形象地重现课文所描绘、叙述的情景,(即,演课本剧)之后,再一次统观全文、整体感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平时是靠视觉来感知客观,同时他们又善于运用面部表情和体态语来再现事物。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表演来再现课文中的内容,这易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产生主动挖掘课文内容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的行动出自于人本身的自我激发,由于做某种事能引起兴趣,令人愉快,做这种事情无须外力推动它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而学生从自觉的读懂课文到再现课文内容的这一过程,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核舟记》一课详细地描绘了核舟上五个人物的造型。在通读了这篇文言文后,给学生制定出分析对象,自学范围。然后让学生分男女生两组用形体演示其造型。学生为了准确地重现核舟上的五个人物,团结起来,主动地查字典,解词、翻译课文,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之后,他们自己找来了白胡子,精心制作了“峨冠”、“手卷”装扮东坡;为了表现佛印的大肚子,(佛印“绝类弥勒”)他们在毛衣里塞满运动服,还身披窗帘,腰间系上跳绳,以表现佛印身批袈裟,“袒胸露乳”;演舟子的同学用纸作了椎髻,脱了鞋和袜子,以更好地表现“右手攀右趾”;他们用水桶倒置做炉,茶缸做壶,还特别声明没有找到蒲葵扇,只能用折扇代替;最后,他们还把课桌摆成了船的形状,在上面演示。
学生表演的时候,我就在板书上勾勒出他们表演得正确的地方,以示表扬。“表扬包含着给被试以关于他自身的能力和自我主动性的反馈,从而使本人完成工作是愉快的,而且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完成工作的”。因此,学生们并未因为有错而感到沮丧。通过第一次排演,学生很快理解了“左手执卷末”“右手执卷端”等较易掌握的语句。但“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是怎么回事呢?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又是怎样一种姿势呢?同学们又一次投入到紧张,欢快的探讨中去。他们联系了核舟上人物所处时代的潮流,想到东坡、鲁直所穿的是长袍,“现右足”、“现左足”自然就理解了。于是,同学们又用窗帘作“长袍”,补足了这一细节;通过查字典,问老师,他们弄清了“躺为仰,卧为侧”。终于准确地塑造了佛印的造型……当他们第二次表演后,已经完全理解了课文中这一部分内容的含义,同时体会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既然文中的大部分内容都靠他们自学理解了,那么,剩下的部分自然在愉悦的氛围中迎刃而解。最后,在同学们成功的喜悦下,再一次统观全文,使他们对文章的认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完整而清晰。
这样,教师只是对一节课的整体目标和内容作宏观上的把握(整体把握),再根据学生的临场情况,随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而学生饶有兴趣地根据自身水平按照自己设计的程式、方式讨论,学习的过程,正是学生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样一来,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字词学习在学生主体活动和教师引导下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2)教学内容的设计,一般须遵从学生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完整、生动地呈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美学价值。在整体感知课文的艺术美和解决文字障碍之后,通过动手做“核舟”、改写评点“解说词” ,使学生在动手做、动手改、动口说中,理清课文层次和说明顺序。
最后,学生们再一次通读全文,使他们的认知经历了从语言文字到形象生动的表象,再到语言文字的完整过程。帮助他们将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吉尔伯特·海特在其《教学的艺术》一书中曾谈到:“如果我们不能获得一声出自内心的笑,那么这一天的教学就白费了”。通过演课本剧,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正是获取一声声出自内心的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说学法
有人说,课堂好比战场,老师是统帅,学生是士兵,“统帅”要指导“士兵”怎样去打仗。但是去打仗的是士兵,所以,“士兵”如何领会“统帅”的战术,尤为关键。学生的学习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相长”,鉴于老师的教法,学生可有如下学法:
朗读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透彻,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课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词句熟悉,朗读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朗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这方面实施朗读训练。
读出节奏
文章的节奏,包括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和重音的体现等,通过节奏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在训练中,我先把停顿、语速和重音的一般规律告诉学生,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对某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等,则先让学生讨论其读法,再去揣摩感受,怎样读才最能够体现出文章的感情。
实践法 :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做到“口到、心到、手也到”,通过训练,通过实践,以真正完成教学目标。教法既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
教室,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其环境构成包含着三个主要方面:物理部分、人际部分、教育部分。教室不是一般的空间或场地,它是开展教育的环境,应是一个全面的环境。从物理部分看:它有一定的空间形状,有一定的光线。视觉要求、温度要求等。从人际部分看,教室是一个小社会,教室中的人际关系、角色地位、空间行为模式等构成了教室的人际内容。从教育部分看,教室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有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等。
在我国,传统的教室空间安排一律按照学生面对教师的方向,由许多排课桌椅组成的格子形式,这种排列形式,国内称作秧田式,国外称为演讲厅式、教育式,有的人称为鸡蛋筐式。它反映了传统教育强调知识传授的特点,师生关系是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信息是单向传递的,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也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各地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也改革传统教室课桌椅排列方式。本节课的课型是演示活动课,因此本人在借鉴外国的实践的基础上,尝试了一种新型教室空间安排形式——圆圈式。(如图)
圆圈式安排彻底改变了师生间的传统的地位和关系,体现了师生合作、教学相长的新关系,强调和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精神,把教师和学生的新型关系以一种新的空间形式加以保证,这是一种多向型的信息交流结构。在这种空间安排中,上课可以是教师讲学生听,更多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讨论、切磋。留出空间可以用来设置不同场景,供学生进行模拟活动、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
总之,我们优化教室环境,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充分地将教室的物理部分、人际部分和教育部分的三个方面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教学观念的一种转变,开拓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领域,也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
四.教学程序
(一)布置预习(必须在前一节课加以指导)
1.文言文的生字词、古今异义、省略现象、语感等方面要加以提示,让学生带着问号进课堂,以对课堂更感兴趣。
2.做核舟模型。
(二)新课导入
1.请学生在一长2.9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内写十个汉字,要求笔画清晰。
(这一设计的目的有二:一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是:让学生实际感受一下微雕艺术的难度,从而对王叔远的精湛技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出示单元学习目标、课题及学习目标(投影)
(教学目标定向,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三)新课学习
1. 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详细描绘了核舟上的哪五个人?(板书五人姓名)
(以速读方式,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给学生制定出分析对象,自学范围。让学生分男女生两组用形体演示其造型。(学生演示、纠错;教师引导思考、探索、拓展)
(此时完成目标1)
3.齐读课文
(使他们的认知经历了从语言文字到形象生动的表象,再到语言文字的完整过程。)
4.动手做(课外)
①每桌发一张8k白纸,按课文介绍的内容折一只乌篷船。然后按课文的说明开上小窗,“题”上字。
②用小纸片剪成三个小人形,要求为东坡画上胡须,在船头用胶水等固定位置。(注意方位)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同时熟悉课文的说明顺序。)
③根据译文将课文主体内容改成“解说词”。要求通俗、形象,抓住核舟的特点。依照本文的说明顺序。
(能力迁移的重点有二,一是说明顺序,二是语言特点)
5.解说(教师板书)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拿核舟到台上解说,其他人指瑕。教师打分评点。
(训练学生的胆量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6.讨论(教师板书)
① 作者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核舟,这核舟有什么特点值得他写?
(体积小、容量大)
② 围绕这些特点,作者介绍了核舟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③ 作者怎样赞美这只核舟的雕刻技艺?
(总——分——总)
④ 作者花那么大的篇幅向我们介绍这只雕刻精美的核舟有什么目的?
(反映古代艺人技艺的奇巧灵怪)
(强化学生掌握阅读课文的一般规律: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朗读到演示,由动手到讨论归纳,也是对学法的指导。)
(此时完成目标2,3)
7.教师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核舟记》,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一小小的核舟发表一下意见吧!不错,这一小小的核舟的确工艺精美,巧夺天工。实际上我们中华民族的工艺和智慧远远不止这些。(投影更小更精美的微雕作品,如一根头发上的唐诗五百首等)在学生的惊叹声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在黑板上写上八个大字“学无止境,精益求精”
(文道统一)
(此时完成目标4)
8.作业
① 熟读全文,背诵二、三两段(进一步巩固目标1,2)
② 就你身边的某一种工艺品,仔细观察后用说明性的文字把它介绍出来。(能力迁移)
③ 分类整理相关词语
要求: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数量词用法四类情况进行整理归
类。
(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实到实处。之所以要学生整理分类,一是便于记忆掌握;二是便于发现规律,掌握语言积累的方法。)
9.教学小结
本教案提供的是一个运用自主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设计。教学设计注重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间的相互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拓展。同时,十分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研究,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更好地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文理科的不同特点,同学科不同教材的特点,应因情而异,可以省略或扩展其中某个环节或调整环节之间的顺序。目的是一个,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会自主创新性地学习,从而达到会学习的目的。
附板书:
尝贻余核舟一 (总)
核 ② ① ③
船头坐三人 中轩敞者为舱 船尾横卧一楫
舟 (居左)(居中)(居右)边(分)
鲁直 苏轼 佛印 居左者 居右者
记 ② ① ③ ② ①
通计一舟 (总)
(这一板书主要想呈现出本文的说明顺序,用①②等标注的是文章中实际说明的顺序,目的是更直观地反映出一种对称美。)
嘉兴市说课比赛一等奖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11
第一课时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上。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此第一堂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字典和参看注释细读课文。并随时记下难懂的问题,等下节课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推荐的是一篇介绍工艺小品的文章——《核舟记》(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
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三、阅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正音及解决疑难词句。(可以听录音)
(1)正音。(略)
(2)释词。(略)
(3)重点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
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自主学习,自己疏通文意,可以结成小组,互相讨论。
四、理清说明的内容及顺序。
明确:本文结构属于总一分一总,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结尾再总写,在总述事物概貌的基础上再作扼要的评论。
说明对象:核舟
五、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概的了解。初步领略了核舟的奇特,和核舟各部分的组成。同学们都积极动口、动手、动脑,自行解决了不少问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找一找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如数词的使用,实词中个别词的变化等等。
六、布置作业
1.本文开头一段称赞王叔远手艺“奇巧”,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这一段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核舟雕刻得十分精细,作者是怎样加以描述的?
3.核舟雕刻人物十分传神,你最欣赏哪些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核舟大小如何?
(2)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3)核舟上共雕了多少人和物?
(4)古代的“记”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5)文章主体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二、研读课文
朗读课文可以男生、女生分读,师读齐读等方式,对读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读书力求使用普通话,尤其注意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的读法,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3.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分析,设计问题如下。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3)找出说明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答案:
(1)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4)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找四名学生朗读第2-5段,然后分析讨论。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可分成几个层次?
第2-4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正面;第5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背面。作者是按照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的。
(2)研读第二段。设计问题如下。
①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②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突出王叔远的“奇巧”、“灵怪”,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
③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
(3)研读第三段。
讨论:①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着力表现苏武、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态度。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找三个男生分别扭作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让他们按照课文中所述的情境实际演练,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为形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教师点拨:“东坡”与“鲁直”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佛印”矫首昂视,屈膝盘坐,神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表演完毕后设计思考题如下:
②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佛印的形象则是苏黄二人的陪衬,他的表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③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④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小结第三段:这段文字,说明人物神情态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描述每个人物又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顺序,层次分明。
(4)研读第四段。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
让两名男生扮作两个舟子,身边放上一些道具充当“楫”、“壶”、“炉”“蒲葵扇”等物,模拟两名舟子的神情动作,让讲台下的同学观看并说出他们跟书中所作是否一致,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文字为具体形象。下一步,教师设计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说“揖左右舟于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②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③小结:第2-4段是写船的正面,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
④请同学们发挥想像力,想像一下当时苏轼跟他的朋友泛游赤壁时的情景。
教师可引导:正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时,三个知心朋友暂时把身边琐事放在脑后,乘一叶扁舟荡漾在大江之上,江面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清风吹来,荡起层层涟漪……
⑤研读第五段,设计问题如下。
a.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b.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C.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不能。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补充。
至此课文全部研读完毕。
三、总结、扩展
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如下:1.以空间为顺序,层次清楚、主次分明。2.语言简练、准确、生动。
本文中的数词用法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中间没有量词介入,直接修饰名词。
四、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工艺品,作简要介绍,写成一篇短小说明文。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12
教学目的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设想
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2、布置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贻、轩敞、???篷等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
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四、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
这个问题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当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
关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具体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体。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所谓叙述性,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具象性,则是就描写这个写作手段而言,是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文字把事物、人物的情况、面貌等等描述出来,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实用事体。它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完整地了解、认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构造、关系或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说明文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内容的知识性;(二)材料的科学性;(三)语言的通俗性;(四)表达方式的解说性;(五)结构的条理性;(六)功能的实用性。
结合实例反复阐述、体味,可以辨清两种文体及两种语言。
问题的提出时间不必绝对化,似可置前,也可放在疏通文字之后。学生素质好的,超前讨论,可以先入为主,促进对文句内涵对语言风格的理解;反之,则可在疏解文字后再讨论,才不会流于架空或空口无凭式的枉费口舌。二是对这一问题讨论的程度不宜过深,点到即止,且多由学生自行体味。)
二、继续研讨课文,分析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讨论(1):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后者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
讨论(2):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的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
紧紧围绕的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节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罔不”、“曾不”等。
4.为加深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作一随堂练习,点明和翻译下列各词组: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贻余核舟一为人五曾不盈寸 桃核修狭者
三、分析讨论第二至第五段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试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切分比较合理?
正确的切分是:
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
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讨论第二段: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2)强调有关字词:
“有奇”的“奇”读jī,不是“奇巧”之“奇(qí)”。
“可二黍许”与“潭中鱼可百许头”的比较。
“相望”的意译:“相对而设”。、
“糁”的音、形、义及词性。
(3)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4)除说明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5)试想想,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6)领会苏拭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拭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诵情况。
二、请学生译解几个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分析讨论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鬓者如有所语其两膝相比者绝类矫首昂视不属(与“络绎相属”和“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比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讨论(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2)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鬓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3)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划,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4)齐读这段文字,理清说明、描述的顺序,争取背诵这段文字。
这段文字,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
四、分析讨论第四段。
1.讨论下列短语的译法。横卧一揖椎鬓仰面视端容寂
2.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
3.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说明效果?
拟人:船尾横卧一楫 比喻:居右者椎鬓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同时,分辨清楚“若啸呼状”和“若听杂声然”这两句的非比喻性。两句虽带了比喻词“若”,但这是表现观赏者的心理感觉用以表达不确指意义的动词。这个词后面所带的非名词(本可作喻体)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这个动作又是被描摹对象可能发生的动作,并非其他物其他人的动作拿来作比较。由此看来,这两句不能认为比喻句。
作者借用上述种种修辞,正是为了使抽象的说明更为具体逼真,更便于表现其雕刻技艺的精妙绝伦。这一段,“舟尾”、“揖左右”、“居右者”、“左手”、“右手”、“居左者”,紧相照应,充分体现了语言周密。
4.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总分布局法是说明文结构安排的常用技法。总说是概要,可使谈者先入为主;分说则可以详览,获得条分缕析的效果。
5.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这样写,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共同成就“大苏泛赤壁”之“泛”
6.第二、三、四段是写船的正面,作者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这是一种结构顺序的安排,你认为可不可以先从船首说起再说船舱,最后说明船尾情况呢?两种顺序安排,哪一种为上?为什么?
改用从头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统,从说明的客观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却不如原文顺序为佳。
综合文中第二、三、四段,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生动极了。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动环境或背景,船舱的描述是交待环境,幽雅恬静,玲珑剔透;而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当然,这里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小小一舟自不可移来江上风月,而文字则可打破时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艺术空间,也更成功地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
在此场景下安排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物出场,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与景、景与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称获得妙绝的和谐。
五、背诵这三段文字,体味作者构思的良苦用心。
六、分析第五自然段。
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写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为什么只用这么一小段文字?
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
既然如此,这段文字可不可省呢?
不可省。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的补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才完全完备。有关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
七、至此,可以形成中间主体部分的板书:
说明:板书以作法的角度来认识课文,而正因为作者写作技法的高超,化静为动,化抽象的说明为生动的描述,才使原核舟雕刻者的技艺获得最佳的展示。真个是舟以文显,文以舟名。
八、由学生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
1.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2.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九、布置习题: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翻译一至四例。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13
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是微雕艺术。微雕是把书法、绘画、雕刻融为一体的微观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扫除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文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 范读课文/[演示文稿:字、词]请同学们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3.请同学们结合文下注释速读课文。并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演示文稿:结构]
三、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2.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
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这样一个核心。
4.怎样表现奇巧、灵怪?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
5.核舟大小如何?(一尺10寸,一寸10分)比较“二黍许”即二市分多点,约合0.9厘米光景;\"八分\"即八市分,约折合长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长度约合3厘米。 具体6.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读课文第二段。窗八:刻有对联,可以开启。(精细灵巧)箬蓬。
7.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作为船的一部分,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继续看以下各段所介绍的物: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
8.如果只有一堆人和物的堆积罗列,即使再精细也只能叫技术而不是艺术。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
10.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11.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人物刻画精细(相对于核舟来说,人该占多大比例?峨冠多髯、衣褶、念珠历历可数)神情意态毕肖。
匠心布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这就不光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更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获得以美的享受,这才叫艺术。
观赏核舟,恍惚间已经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们不能不赞叹:正是: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四、对上述内容的说明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全文采用总——分——总的顺序。
1.主体部分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从主到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 说明舟尾情况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五、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
六、具体地介绍了这么多的内容,船上的人物、情景说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却只用了四百多字——文字上有什么特点?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
七、课后作业: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
备用资料:
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
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核舟之小(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对比——容量之大(物杂人多;刻画精细;匠心布局、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
奇巧、灵怪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方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检查上节课的“拓展延伸”题。
二、学习•研讨
(一)、理解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根据上节课疏通的文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⑴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⑵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4、学生齐读2~5段。
探究思考:
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5、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6、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
2)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
三 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四 巩固练习
(一)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类弥勒(绝):很 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打比方 C.作比较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15
教学目的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设想
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2、布置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贻、轩敞、篷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
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四、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
这个问题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核舟记》同步练习 篇16
教学目的
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是微雕艺术。微雕是把书法、绘画、雕刻融为一体的微观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扫除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文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范读课文/[演示文稿:字、词]请同学们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3.请同学们结合文*释速读课文。并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演示文稿:结构]
三、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2.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
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这样一个核心。
4.怎样表现奇巧、灵怪?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
5.核舟大小如何?(一尺10寸,一寸10分)比较“二黍许”即二市分多点,约合0.9厘米光景;八分即八市分,约折合长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长度约合3厘米。具体6.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读课文第二段。窗八:刻有对联,可以开启。(精细灵巧)箬蓬。
7.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作为船的一部分,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继续看以下各段所介绍的物: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
8.如果只有一堆人和物的堆积罗列,即使再精细也只能叫技术而不是艺术。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
10.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11.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人物刻画精细(相对于核舟来说,人该占多大比例?峨冠多髯、衣褶、念珠历历可数)神情意态毕肖。
匠心布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这就不光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更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获得以美的享受,这才叫艺术。
观赏核舟,恍惚间已经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们不能不赞叹:正是: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四、对上述内容的说明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全文采用总——分——总的顺序。
1.主体部分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从主到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说明舟尾情况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五、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
六、具体地介绍了这么多的内容,船上的人物、情景说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却只用了四百多字——文字上有什么特点?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
七、课后作业: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
备用资料:
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
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核舟之小(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对比——容量之大(物杂人多;刻画精细;匠心布局、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