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推荐7篇)

2023-04-11 01:57: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推荐7篇)

《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 篇1

散文家谈散文

《白鹭》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的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⑩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给加点字注音。

①长喙()②铿锵()()③镶嵌()

④嗜()好⑤赦()免⑥为难()

2、对《白鹭》一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有下列四种表述,不正确的一种是()。

a.作者通过对白鹭形、神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倾注,赞美了白鹭这一乡居常见的物象被人忘却了的平凡朴素的美。

b.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

c.作者开篇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所以对富有诗意的白鹭情有独钟。

d.文章运用了对照、排比句、排比段等多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白鹭,表达了作者对白鹭这一平凡物象的独特发现与感受,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意义。

3、如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篇散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⑤段所写的内容可分别用第①段和第②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个词

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有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

白,敷朱则太赤”。请从文章中摘录与之内容相近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同学把第⑦段的内容概括为“白鹭望哨图”,但乙同学不同意,认为这样概括不

对。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点评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仿照下面句子写的点评,给其它两句作点评。

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

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点评:用排比手法表现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

句子: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预,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散文<白鹭>》

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他的后一种散文。这篇五百字的《白鹭》,就是后一类散文的典型例子。

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

《白鹭》就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隽永()②liáo廓()③绮丽()

④睿()智⑤冷jùn()⑥恬淡()

2、请你仿照下列语段的表达形式再写两个短语,本文中提到的作家除外。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3、第⑤段引用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喜欢散文的原因是什么?(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第二段中的这些作家的作品吗?请列举一到两例并讲述你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白鹭是一首诗,《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关于散文《白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相关链接:

1、关于“白鹭”的诗歌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杜牧《鹭鸶》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2、写一般文学评论的方法:

a、能写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b、就语言、风格、艺术手法、立意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分析评论;c、可以适当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评论文章;d、可以巧妙运用原文来评论。

答案

《白鹭》参考答案:

1、略。2、c3、说白鹭是一首诗,是因为白鹭的美丽、精巧,如诗如画;说

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是因为白鹭的美寻常、朴素、自然天成,这种美需

要人们去寻求,在寻求中理解这种美。

4、本文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讴歌了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

却的美。

5、精巧适宜

6、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7、没有标准答案。参考:乙同学有道理,因为作者并不认为白鹭是望哨。理由:

(1)文中说:“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是反问,否定了“望

哨”之说;(2)文中还有“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放哨的哨兵是不可能

悠然的。

8、(1)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写出白鹭与水田的配合适宜、和谐,给人

以美感;(2)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刻画出在小树绝顶,白鹭悠然而立,给人一种清新

高洁之感,超凡脱俗之美。

《关于散文<白鹭>》参考答案:

1、略。2、略。3、作者引述这段话是为了说明《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体现了郭沫若“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一种散文风格,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白鹭》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用心品味,否则无法发现水面的涟漪和珠玉的光辉,是无法听出寥廓天际的鸿鹄的鸣叫的。4、略。5、略。6、略。

《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的结构特点

2、了解散文的常用手法

3、欣赏积累散文优美的语言

教材分析:

初三学生读散文不但要读出浅层次的内容,不但要体悟到文章的情感和中心,更重要的是要尝试做“小小鉴赏家”,学会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欣赏和解剖,在有滋有味的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写作规律的影响。

《白鹭》是一篇写物的精美散文,总分总的结构,围绕“诗”这一特点,分别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表达:外貌特征、水田钓鱼、悠然树顶、黄昏低飞,全文自然地使用了这样一些手法:对比、比喻、拟人,用自然清丽的语言勾画出脱俗清雅的白鹭形象。

《关于散文〈白鹭〉》是一篇鉴赏性的小品文,作者先谈了散文的大体特点,罗列了各个大家的散文风格,然后说到郭沫若的散文风格,最后着重赏析《白鹭》。赏析《白鹭》作者使用了这些的方法:总体概括课文内容、适当摘抄呈现课文内容、引用古人、名人的品论性的语言。教学重点为了解散文的常用手法;教学难点为教会学生欣赏散文的思路方法新课 标第 一网

教学设想:

学《白鹭》、写《白鹭》、谈共鸣。学生学习《白鹭》,写出自己的鉴赏小品文,然后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晓雪的进行对照,谈比较之获。尊重学生对文章的原始体验,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授以思路方法,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主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说出文章“总-分-总”的结构,说出作者眼中白鹭的特点-“诗”。

二、默读课文,说说“诗”的内涵

1、带着“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的问题,学生再读课文,并圈画点评。

学生随机回答教师点评小结:白鹭的外貌淡雅而精致仿佛是一首小巧别致的诗;白鹭与清水之微波余辉,田地之拙朴阔然而构成的田野水墨画是一首古朴灵动的诗;白鹭在寂寥迷蒙的清晨独立枝头,悠然眺望是一首意蕴清绝的诗;白鹭低飞于黄昏的空际,又是一首浪漫而多情的诗。

2、细读课文,选择课文最钟爱的一点,简略地写写晓雪说《白鹭》这篇文章是“诗”的原因。

教师示范:

文章的意境很有诗意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时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这段文字描写出了一幅宏阔而又纯净的画面,暮至而息的白鹭成了空中的精灵,成了宙宇间一道绝美的舞蹈者,非常形象真切地演绎着“清澄”者个词语的内涵。

学生自由阅读、讨论、书写、交流。

生1:

文章的结构是一首诗

开头和结尾巧妙呼应,凸现主体,强调白鹭特点。中间选择几幅别有特色的画面围绕“诗”来呈现。这样的结构小巧别致,玲珑剔透。

生2:

文中的比喻是一首诗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体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本体是水田与白鹭,喻体是琉璃画,是一幅有水有田有白鹭的画,让人顿时就联想到那清雅素净的中国水墨,这纯净的境界不正是诗的内核吗?

生3:

文中的拟人是一首诗

“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而它却很悠然……”

孤独地站立、沉静地思考不正是诗人所特有的本质?“悠然”不又显得白鹭是如此潇洒而淡定?

生4:

文中的对比是一首诗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分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用白鹤与朱鹭、苍鹭比出白鹭的小巧与别致的美,用铿锵的歌比出白鹭的婉约柔和。这率性地对比正表明了作者对白鹭的由衷地赞赏。

生5

……

三、选段朗读课文,表现文章的诗情画意

指名读、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生演读。

四、读《关于散文<白鹭>》,说说作者谈《白鹭》的哪些语句与你产生了共鸣。

教师示范:

“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

我揣摸作者说的就是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聚”,《白鹭》不正是这样的吗?中间的那几幅画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每幅都充满诗意;两次对比,看似任性而为,其实每次对比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对白鹭的欣赏与喜爱。

学生在书上圈画、点评、交流。

生1:

“郭沫若的散文……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就是后一类散文的典型例子。”

《白鹭》中白鹭的形象确实清丽而秀美,语言柔婉而含蓄,就像一位待嫁的新娘欲说还羞。

生2:

“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

文中“那……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的句式,整齐而又精练地描摹出白鹭的美丽外貌也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欣赏角度和欣赏感受。

生3: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

晓雪引用的这句话正适合《白鹭》,《白鹭》的语言、《白鹭》所勾勒的白鹭的形象、《白鹭》所营造的意境、《白鹭》所表现的白鹭的灵气都让人越读越有余味。

生4:

“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晓雪引用的古人语段,提炼出《白鹭》一文中白鹭的清新淡雅、脱俗不凡的气质,也点出了郭沫若此类散文的特点——秀美含蓄、婉约清丽,同时又意境深远、令人回味不已。

生5

……

五、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课堂小结

题目:初三学生如何欣赏散文(以《白鹭》为例)

内容:散文作者的总体风格:

散文主要内容与情感:

散文语言特点:

散文手法简析:

六、作业:

选择你喜爱的一篇散文,尝试写鉴赏性的小品文。

板书设计:

散文作者的总体风格

散文主要内容与情感

散文家谈散文:

散文语言特点

散文手法简析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品味欣赏精短散文;

2.初步感受散文短评的写法。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其实由两篇短文构成,一篇是郭沫若的散文《白鹭》,一篇是文艺评论家晓雪的短评《关于散文<白鹭>》,如此布局,编者的意图有二,一是让学生阅读欣赏郭老的散文,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阅读体验;二是阅读晓雪的短评,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体悟散文短评的基本写法。

郭沫若用极其简练的文字,描绘了白鹭“被人忘却的美”,这个美是精巧和谐的,“一切都很适宜”;这个美是清澄淳朴的,“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个美是淡雅秀丽的,一块清水田、一只两只站着钓鱼的白鹭,便构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这个美是悠然脱俗的,白鹭孤独而悠然地站立在有小树的绝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所有这些美的核心是什么呢?作者在结尾的时候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散文诗是没有固定格式的,是最自由自在的文体,这样看来,作者欣赏的,是白鹭展现的自由之美!

晓雪的短评,从喜欢散文说起,介绍了散文的各种风格,说到了郭沫若的散文风格,然后简要评论了这篇500字的美文,语言优美凝练。晓雪的短评将重心落在“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这个点上,无疑是一语中的,作者还摘引了郭沫若《白鹭》中一些句子作为佐证,也增强了评论的说服力。至于引用古人对于美文的描述,以及莱辛对于如何读美文的论述,其用意就不在于“评”了,而是“引诱”我们去读,引导我们去“品味,反复地品味”。最后的结论说《白鹭》一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却偏偏不将其无穷的“意”说出来,作者恐怕也是想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悟。

所以这样安排教学重难点:用文本细读的理念,品味欣赏《白鹭》;感受散文短评的基本框架,并补充细化;感受、学习散文短评的基本写法。

教学设想:

学习本文,首先是要将所选散文《白鹭》读透彻,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认识;其次是读懂短评,将评论家观点与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对比,以修正、完善、提高自己的认识。

所以,对这两篇短文的处理,是不能平均用力的,我想,《白鹭》一文的品味欣赏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来落实,晓雪的短评,尊重其基本框架,但是,要在“细读”上做文章,即对于晓雪短评中的一些内容,进行细化补充,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强化“文艺评论”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是侧面入手正面解读选文,可谓一石二鸟。

《白鹭》仅有500字,但是美不胜收,意蕴深厚,品味欣赏这样的精短美文,一定要有“文本细读”的意识和方法,将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读出味道,拧出水来。细读的设计,按照“白鹭之美、语言之美、意蕴之美”三个步骤,循着内容--语言--主题的思路,逐层推进,走进文本深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诵读《白鹭》,说说白鹭之美。

明确:作者笔下的白鹭之美,美在精巧和谐,美在清澄淳朴,美在淡雅秀丽,美在悠然脱俗,美在诗意自由……

二、品读《白鹭》,说说语言之美。

明确:本文的语言之美,美在凝练简约,美在动静结合,美在虚实相映,美在定点特写,美在修辞,美在句式……新课 标第一 网

三、演读《白鹭》,说说意蕴之美。

明确:本文的意蕴之美,美在字里行间渗透浓郁之情;美在对常见之物的美具有独到发现;美在借物抒情,表达自己对诗意自由的向往……

四、默读短评,补充美点赏析。

明确:1. 第4节,在“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这些句子之后,分别补充它们各自表现了白鹭怎样的美。

2. 第7节,在“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前,补充作者简练语言背后的“意”,即作者含蓄的内心追求。

五、课堂小结。

明确:散文短评,首先要精读选文,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表达感受的时候,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作品整体风格、作品核心内容、作者表达意图;表达的模式,就是自己的短评加原文适度引用。

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白鹭》 关于《白鹭》

白鹭之美 风格:秀美含蓄

语言之美 内容:白鹭之美

意蕴之美 形式:短评、引用

《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 篇3

常州市清潭中学 于伟军

一、单元教学目标:

学习本单元,要能从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的评论中感悟到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如何正确地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完成习作;与同学有条理、有见解的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交流、抒发感受;能查阅资料,确立主题对自己感兴趣的某种文学体裁或作家作品讨论分析,写出研究报告。

二、重点难点:能从三位作家对三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评论再深入,敢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同时学习三位作家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本单元的难点是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能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发表见解要做到有条理,有中心,恰当准确。对单元中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能确立专题学习。

三、教材内容的解读:

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的内容“学会读书”阅读有独特的感受,包括“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三篇文章分别对散文《白鹭》、小说《百合花》、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评论。及诵读欣赏、综合实践与探究、修改文章专题训练,共需14课时。《白鹭》 “散文家谈散文”3课时;《百合花》 、“小说家谈小说”4课时;《一个深夜的记忆》、诗人谈诗4课时。作文及修改文章专题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

学法指南:本单元的学习,是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作品的评论,首先要了解三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们应在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欣赏和鉴赏。通过阅读,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通过熟读先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哪些是作者写得好的地方。其次,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评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对于散文作品的鉴赏必须掌握要领,诸如把握立意,抓住中心。善抓文眼,按图索骥。明白情物,即景、披事、体物从而悟情、入情、察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分析结构,弄清特点。体味情言,仔细回味,注意修辞手法,明白其表达作用。咏物散文要整体阅读,感受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分析所咏之物的精神品格,进而理解散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对于小说作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所描述的环境、情节和人物;填补小说虚构世界的空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理性思考分析,作出审美判断。通过小说情节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对于诗歌作品,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乡愁》通过给“乡愁”赋予了一定的意象,从而表达出了浓浓的“乡愁”。我们应抓住关键性的诗句,把握全诗的主旨。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其次,要了解作家,了解写作背景。再次,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如《诗人谈诗》作家密切联系生活,从常见的事物身上发现了美。这样才会对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也才会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揭示的现实意义。

学习模式板块设计:

一、 自主阅读;二、走近作家作品;三、比较讨论;

四、专题学习;五、成果交流展示;六、学习反思。

第十三课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

学习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时安排

1、布置任务 明确任务 1

2、简介作家作品 了解作家作品、补充

3、组织讨论 比较阅读

4、指导确立专题 自主组合确定专题

5、提供帮助 提出疑难

6、指导学生形成成果 完成专题 课内1课外3

7、组织交流展示(班上汇报或板报展出) 交流展示成果 1

师生共同反思

专题示例: (1)走近郭沫若或走近晓雪,了解其人;

(2)郭沫若或晓雪的某类作品的风格初探;

(3)文学作品中的白鹭;

(4)我眼中的某位散文家及其作品等等。

1、作者简介

晓 雪: 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诗人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集《祖国的春天》,诗论文集《浅谈集》,散文集《雪与雕梅》等20余种。有些作品曾翻译成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缅、泰、韩等国文字和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字。他担任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得过意大利蒙德卡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2、和课文有关的网址。

《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 篇4

教学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4、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谈谈初中散文阅读技巧。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阅读:

1、突出散文的文学性,注重对语言的揣摩、品析。

2、突出散文的思想性,注重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领悟。

3、突出散文的艺术性,注重对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理解。

通过对近年来的中考散文阅读题型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中考散文阅读题的考查呈现出细节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2、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

3、理解字词的准确运用。

4、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5、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

6、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

7、分析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8、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

这些考点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见诸试题,它们着重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普遍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面对这样的阅读题,首要的步骤是对文章进行整体式阅读,即从整体的角度对材料反复扫读、领会,从而达到熟悉材料的目的。第二步再根据出题的要求,对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节化分析,在进行分析的同时应联系全文,充分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展开“品析”。

二、学生朗读《白鹭》一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起郭沫若,我们往往会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槃》、《雷电颂》等作品,这些作品曾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郭老由此而享誉文坛。然而,郭先生的小品文同样别具一格,清新隽永,情趣盎然。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品读课文,分析内容:

1、朗读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想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齐读课文:

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

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

②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

作者先通过比较写了白鹭的形体美(2、3),然后再写它的寻常之中的美丽。

四幅画面:白鹭的形象美、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白鹭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的画面、黄昏中低飞的白鹭等四幅图画。

③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前两幅是静态描写,后面两幅画则是先静中有动,后动中有静。

3、细读课文:

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品评语言,进而欣赏散文诗的意境,提炼出主题。

①提问,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1)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比喻,作者抒白鹭比作“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美,说明其容易被人忘却,因为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样容易被人发现。

(2)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实在”、“韵在骨子里”,“实在”是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即突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韵在骨子里”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

(3)文章选用哪些材料来刻画白鹭?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水墨,为了突出其清淡素雅。本文作者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白鹭,很多地方都是虚写的。

(4)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

进一步说明了白鹭是“优美”而不是“铿锵”,这就使作者心中白鹭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

这几个问题层层推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实施,清晰地而展现对白鹭由外在美的刻画升华到其内在美的具体过程,感情也进一步推进。

②在品评语言的基础上,进而领会其优美意境,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1)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鹭是一首诗,那么,文章是如何将“散文的诗”和白鹭形象相融合的?

诗有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意蕴,这跟白鹭相似(略)。

(2)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一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适时点拔,引导学生从散文和诗的特点入手分析,把握散文诗这种文体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体会本文有形无声却有情的优美意境及淳美的意蕴,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主旨。在这两个环节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学会品读文章的方法。

总之,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赞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4、感悟美点,完成两个目标:

(1)积累语言:《登徒子好色赋》中的语句转化和富有诗意及哲理的语句。

(2)学完这篇文章以后,给自己怎样的启示?

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给予点拨,最后总结:由赞美白鹭美在自然、,进一步联想到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无私奉献的人,同样具有美的闪光点。

三、总结:

本文的写作特点:

1、本文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咏的对象。

2、巧用衬托比较的手法。

以白鹤、朱鹭、苍鹭等比较。

写白鹭晴天的清晨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则是以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来衬托。

四、布置作业

学生在课下自选一篇优美的散文,按照本次课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品评文章的练习。

第三课时

一、导入课文:

我们上一堂课学习了郭沫若的《白鹭》,你对本文有何感悟?

同学们各抒己见。

二、阅读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看一下作者是如何来欣赏的。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晓雪的感悟进行比较,看看差别在哪里,然后认真研读晓雪的文章。

1、请同学们先朗读全文,边读边理解晓雪是如何来评论这篇文章的。

2、掌握文章的思路。

这篇随笔式的评论文,作者晓雪一开始表白了自己关于散文的随意性和多样性的见解,并在第二段列举了一些作家的艺术风格,这一方面有力支撑了作者上文提出的观点,同时也为下文对郭沫若的散文风格作了一个铺衬。

写其他作者的不同风格,这是从“面”的意义上进行比较的,最终他还是要落实到郭沫若这位作家的“点”上。因此下面就写了郭沫若散文的风格,指出他除了“豪放激越,气势磅礴”的一面之外,还有“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一面,而且后者是自己更喜欢的,最后落实到《白鹭》上来。

第四段是本文的核心,它指出了《白鹭》一文的写作特点。这就是文字上是“非常精彩、极其简练”,感受上则是“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对于具体的描写白鹭,晓雪以引用原文的方式表达,好像也只有引用原文才能证明“绝妙的描绘”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了。以此来表达对郭老的赞叹之情。

五、六两段引用姚鼐和莱辛的文字,目的在于强化注重阅读感受的一种阅读方式。姚鼐主张以阳刚和阴柔来区分文章的风格,引文部分则说明了一种“柔婉”风格散文的艺术魅力。晓雪引用这段话是为了说明郭沫若的《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体现了他“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风格,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这篇文章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用心品味,否则无法发现水面的涟漪和珠玉的光辉,是无法听出寥廓天际的鸿鹄的鸣叫的。

最后引用莱辛的话和《白鹭》原文,反过来赞美《白鹭》一文,看似轻而易举,实则颇具匠心。

《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 篇5

一、单元教学目标:

学习本单元,要能从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的评论中感悟到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如何正确地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完成习作;与同学有条理、有见解的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交流、抒发感受;能查阅资料,确立主题对自己感兴趣的某种文学体裁或作家作品讨论分析,写出研究报告。

二、重点难点:能从三位作家对三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评论再深入,敢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同时学习三位作家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本单元的难点是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能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发表见解要做到有条理,有中心,恰当准确。对单元中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能确立专题学习。

三、教材内容的解读:

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的内容“学会读书”阅读有独特的感受,包括“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三篇文章分别对散文《白鹭》、小说《百合花》、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评论。及诵读欣赏、综合实践与探究、修改文章专题训练,共需14课时。《白鹭》“散文家谈散文”3课时;《百合花》、“小说家谈小说”4课时;《一个深夜的记忆》、诗人谈诗4课时。作文及修改文章专题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

学法指南:本单元的学习,是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作品的评论,首先要了解三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们应在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欣赏和鉴赏。通过阅读,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通过熟读先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哪些是作者写得好的地方。其次,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评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对于散文作品的鉴赏必须掌握要领,诸如把握立意,抓住中心。善抓文眼,按图索骥。明白情物,即景、披事、体物从而悟情、入情、察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分析结构,弄清特点。体味情言,仔细回味,注意修辞手法,明白其表达作用。咏物散文要整体阅读,感受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分析所咏之物的精神品格,进而理解散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对于小说作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所描述的环境、情节和人物;填补小说虚构世界的空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理性思考分析,作出审美判断。通过小说情节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对于诗歌作品,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乡愁》通过给“乡愁”赋予了一定的意象,从而表达出了浓浓的“乡愁”。我们应抓住关键性的诗句,把握全诗的主旨。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其次,要了解作家,了解写作背景。再次,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如《诗人谈诗》作家密切联系生活,从常见的事物身上发现了美。这样才会对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也才会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揭示的现实意义。

学习模式板块设计:

一、自主阅读;二、走近作家作品;三、比较讨论;

四、专题学习;五、成果交流展示;六、学习反思。

第十三课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

学习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时安排

1、布置任务明确任务1

2、简介作家作品了解作家作品、补充

3、组织讨论比较阅读

4、指导确立专题自主组合确定专题

5、提供帮助提出疑难

6、指导学生形成成果完成专题课内1课外3

7、组织交流展示(班上汇报或板报展出)交流展示成果1

师生共同反思

专题示例:(1)走近郭沫若或走近晓雪,了解其人;

(2)郭沫若或晓雪的某类作品的风格初探;

(3)文学作品中的白鹭;

(4)我眼中的某位散文家及其作品等等。

附相关资源

1、作者简介

晓雪: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诗人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集《祖国的春天》,诗论文集《浅谈集》,散文集《雪与雕梅》等20余种。有些作品曾翻译成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缅、泰、韩等国文字和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字。他担任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得过意大利蒙德卡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 篇6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散文家谈散文》。说课的内容分为:教材分析,新课标理解,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想及教学设计。

一、课本分析

第三单位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会念书”“阅读有奇特的感觉”。重要是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作品的批评,起首要了解三种文体的根本知识;同时,我们应在了解作品表达的头脑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体现本领,语言气势派头等方面举行欣赏和观赏。通过阅读,力图到达情绪共鸣和理智意会的了解高度,渐渐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本领。通过熟读先明白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哪些是作者写得好的地方。其次,阅读文学作品不可能盲从,要有自己的独立思索,敢于猜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看法,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批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付散文作品的观赏必须掌握要领,诸如掌握立意,捉住中央。善抓文眼,刻舟求剑。明确情物,即景、披事、体物从而悟情、入情、察情、明情,去感觉作者的头脑情感,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地步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阐公布局,弄清特点。体会情言,细致回味,注意修辞伎俩,明确其表达作用。咏物散文要团体阅读,感觉所咏之物的形象特性,分析所咏之物的精力风致,进而明白散文所展现的深刻原理。《白鹭》是郭沫若老师写的一首文质兼美、清纯自然,别有情趣的散文诗。作者善于运用形象和色彩来刻画事物,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刻画清丽悠远的意境,使全文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是一曲自然美的颂歌。《关于散文〈白鹭〉》则是一篇漫笔式的批评。作者晓雪既是墨客、散文家,又是批评家,这篇文章具有挥洒自若的特点,又兼具文笔柔美和科学严谨的品性。全文在随意性的笔墨中蕴涵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原理,大处着眼,以大写小,小中见大,从散文的特性和散文气势派头的多样性落笔,大气而不拘束。

二、学情分析

月朔学生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对诵读有肯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学生在朗读时只停顿在对笔墨表象的明白上,并不可能深入体会语言的内在,因此,作为教学运动中学习促进者的老师应注意要领的引导。

三、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学情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配合语文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采取听读、朗读、品读和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先采用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知其大略,然后指导学生进一步品读,采用咬文嚼字的读书法,品味语言,体会其内涵。这样,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标对学生的明确要求,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目标1.探讨散文鉴赏知识。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3.能把自己的感悟与《关于散文〈白鹭〉》进行比较并说出差别,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

(二)教学重点:能将作品评论再深入,敢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同时学习晓雪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能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发表见解要做到有条理,有中心,恰当准确。

五、整体设计:

(一)自主阅读;

(二)走近作家作品;

(三)比较讨论;

(四)专题学习;

(五)成果交流展示;

(六)学习反思。这样组织教学的依据和理由是:

1、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2、“感受—领悟—积累—实践”这一过程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迁移,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读练结合,学以致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具体过程:

(一)结合课前收集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介绍作家作品此环节不仅在于激趣、激思、激情,而且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二)组织讨论比较阅读

1.品读郭沫若的《白鹭》一文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3、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这几个问题比较简单,这就给成绩稍差的同学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起了他们求知的渴望,增强了差等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品评语言,进而欣赏散文诗的意境,提炼出主题。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1)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2)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3)文章选用哪些材料来刻画白鹭?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4)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这几个问题层层推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实施,清晰地而展现对白鹭由外在美的刻画升华到其内在美的具体过程,感情也进一步推进。2、在品评语言的基础上,进而领会其优美意境,提炼出文章的主旨(1)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鹭是一首诗,那么,文章是怎样将“散文的诗”和白鹭形象相融合的?(2)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第一个题目难度较大,老师适时点拔,引导学生从散文和诗的特点入手分析,掌握散文诗这种文体的特点,从而让学生领会本文有形无声却有情的柔盛情境及淳美的意蕴,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主旨。在这两个关键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学会品读文章的要领。2.阅读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1)我谈《关于散文〈白鹭〉》①请同学们先朗读全文,边读边明白晓雪是怎样来批评这篇文章的。②请同学们谈一谈《关于散文〈白鹭〉》的文章思绪。(2)我评《关于散文〈白鹭〉》探究两个题目:①《关于散文〈白鹭〉》第二自然段举出一些作家的艺术气势派头,目标是什么?②怎样明白《关于散文〈白鹭〉》中引述的姚鼐和莱辛的话的意思,并说说引用的目标是什么?3.将你对《白鹭》的感悟与晓雪的感悟举行比力,看看差异在哪。4.谈对付文学短评该怎样写的想法①要过细地阅读作品,正确地掌握批评工具。②可以重新脑内容、创作气势派头、写作特点、语言等方面举行评价。③要有奇特的阅读感觉。④批评点要会合。⑤引证的质料可以来自作品自己,也可以得本地引经据典。

(三)课后作业

1.专题学习引导建立专题自主组合确定专题专题示例:(1)走近郭沫若或走近晓雪,认识其人;(2)郭沫若或晓雪的某类作品的气势派头初探;(3)文学作品中的白鹭;(4)我眼中的某位散文家及其作品等等。引导学生形成结果完成专题

2.组织交换展示(班上陈诉请示或板报展出)

3.师生配合反思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提高,本领迁徙。

(七)板书设计散文家谈散文白鹭郭沫若咀嚼语言、欣赏意境关于散文〈白鹭〉晓雪评价气势派头、奇特感觉这个板书设计,目标在于浓缩教学内容,表现重点和难点。总之,在设计本课的过程中,我牢牢围绕《新课程》的精力,播洒人文之光,开启情绪之门,掘客念书之乐,扶引学习之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 篇7

学习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时安排

1、布置任务明确任务

2、简介作家作品了解作家作品、补充

3、组织讨论比较阅读

4、指导确立专题自主组合确定专题

5、提供帮助提出疑难

6、指导学生形成成果完成专题课内1课外3

7、组织交流展示(班上汇报或板报展出)交流展示成果1

师生共同反思

专题示例:

(1)走近郭沫若或走近晓雪,了解其人;

(2)郭沫若或晓雪的某类作品的风格初探;

(3)文学作品中的白鹭;

(4)我眼中的某位散文家及其作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