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导学学案(推荐17篇)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1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翻译重点句子。2.了解 “赋”的有关特点。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3.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摘记苏轼的一首(或)一篇作品,并作简单的评析。2.摘录你认为重要的文言词语作学习卡片,并联系过去学过的例句或词典上的例句,进行辨析,不少于5个,并与你的同学交流。示例表格。
本文原句
词语
解释
过去学过的例句
解释
举酒属客
举
举起
戍卒叫,函谷举。
攻取,占领3.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归纳整理,并与你的同学交流。示例表格。
本文原句
词语
活用类型
4.翻译下列句子。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③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④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⑤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二、自主探究1.体悟作者感情的变化及蕴含的哲理,并作具体说明。2.摘录一句你最喜欢的写景状物的句子,改写成散文,并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原句:散文:赏析:三、相关链接
苏东坡在黄州 在元丰三年(一0八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在等待家眷之时,苏东坡暂时住在定惠院,这个小寺院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坡上,离江边还有一段路。 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线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是这种心境的反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是年中秋,他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仍然心有余悸。 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与他宗教思想相反的一股力量,就是深藏他内心的儒家思想。他的儒家思想,似乎又把他拖往了另一个方向。诚然,人可以在宗教之中寻取到安静,但是,倘若佛教思想若是正确,而人生只是一种幻觉,人应当完全把社会弃置不顾,在佛教要达到精神的空虚和无我的精神存在,就要完全摆脱个人的牵挂,而儒家是抱现实的思想,要对人类尽其职责义务,于是两种思想之间便有冲突。家眷到达之后,苏东坡的生活似乎安定下来,由于太守的礼遇,他们还能住在临皋亭,此处本是驿亭,临皋亭并不见得是可夸耀,风光之美一半在其地方,另一半则在观赏风景之人。苏东坡是诗人,能见到感到别人即便在天堂也见不到感不到的美。 在元丰三年(一o 八一),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东坡居士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苏东坡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击牛角而吟咏。 东坡农场实际上占地约十亩,在黄州城东约三分之一里,坐落在山坡上。房子在顶上,共三间,俯见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雪堂前面有房五间,是到黄州后二年的二月雪中竣工的。墙是由诗人自己油漆的,画的是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 雪堂的台阶下,有一小桥,横跨一小沟而过,若非下雨,沟内常干涸。雪堂之东,有高柳树一株,为当年所手植,再往东,有一小水井,中有冷泉,颇清冽,并无其他可取之处,只是诗人当年取水处而已。往东的低处,有稻田、麦田、一带桑林菜圃,为一片长地,另有一片大果园。他在他处种有茶树,是在邻近友人处移来的。在农舍后面是远景亭,位于一小丘之上,下面乡野景色,一览无遗。他的西邻有一片巨竹林园,竹茎周长约六寸,枝叶茂密,人行其中,不见天日。苏东坡就在此浓阴之中,消磨长夏,并寻找干而平滑的竹棒,供太太做鞋的衬里之用。 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告诉人一个炖猪肉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现在已经成了一道叫作“东坡肉”的名菜。 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他对陶潜极其佩服。 苏东坡现在过得是神仙般生活。黄州也许是瞅隘肮脏的小镇,但是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诗人敏感的想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这些合而为一,便强而有力,是以使诗人的日子美满舒服了。 苏东坡在农舍雪堂和城中临皋亭两处住,每天两处往返,那不过是一里三分之一的一段脏泥路,却大概变成了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条路。在过了城镇中那一段小坡之后,就到了叫黄泥板,一直通到起伏的丘陵。那个地方向四周一望,似乎全是黄色,只有树木苍翠,竹林碧绿而已。日日横过黄泥板,而后达到黄岗的东坡。他已经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摘去了文人的方巾,改穿农人的短褂子,好使人不能辨识他士大夫的身份。他每天来往走这段路。在耕作之暇,他到城里去,喝得小有酒意,在草地上躺下便睡,直到暮色沉沉时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有一天, 他喝醉之后,写出了一首流浪汉狂想曲,名之为《黄泥板词》。一次夜游,他可把太守吓坏了。他在江上一个小舟中喝酒,夜晚的天空极美,他一时兴起,唱词一首《临江仙》道: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二天,谣传苏东坡曾到过江边,写了这首告别词,已经顺流而下逃走了。这谣言传到太守耳朵里,他大惊,因为他有职责监视苏东坡不得越出他的县境。他立刻出去,结果发现苏东坡尚卧床未起,鼾声如雷,仍在酣睡。这谣也传到了京都,甚至传到皇帝的耳朵里。 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他享受这种生活时,他给天下写出了三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三赤”。 苏东坡正和同乡道人杨世昌享受夜景,那是七月十六仲夏之夜。清风在江面上缓缓吹来,水面平静无波。东坡与朋友慢慢喝酒吟诗。不久,明月一轮出现于东山之上,徘徊于北斗星与天牛星之间。白雾笼罩江面,水光与雾气相接。二人坐在小舟中,漂浮于白茫茫的江面之上,只觉得人如天上坐,船在雾中行,任其漂流,随意所之。二人开始歌唱,手拍船舷为节拍。唱出了:“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东坡的朋友善吹萧,开始吹起来,东坡哼着歌唱,萧声奇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细若游丝,最后消失于空气之中。另一个船上的寡妇竟闻之而泣,水中的鱼也为之感动。苏东坡也为萧声所动,问朋友何以萧声如此之悲。朋友告诉他:“你还记得在赤壁发生的往事吧?”一千年以前,一场水战在此爆发,决定了三国蜀魏吴的命运。难道苏东坡不能想象曹操的战船,真是帆墙如林,自江陵顺流而下吗?曹操也是个诗人。难道东坡不记得曹操夜间作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吗?朋友又向东坡说:“这些英雄,而今安在?今天晚上,你我无拘束,驾一叶之扁舟,一杯在手,享此一时之乐。我们不啻宇宙中的一蚊蝇,沧海中的一砂砾。人生在瞬息之间,即化为虚幻,还不如江流之无尽,时光之无穷。我真愿挟飞仙而邀游于太虚之中,飞到月宫而长生不返。我知道这些只是梦想,从无实现之望,所以不觉萧声吹来,便如此之悲了。”苏东坡安慰朋友说:“你看水和月!水不断流去,可是水还依然在此;月亮或圆或缺,但是月亮依然如故。你若看宇宙之中发生的变化,没有经久不变的,何曾有刹那间的停留?可是你若从宇宙中不变化的方面看,万物和我们人都是长久不朽的。你又何必羡慕这江水呢?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属于我们的据为己有,又有何用?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供人人享受的。凭我们的生命和血肉之躯,耳听到而成声,目看到而成色——这些无限的宝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物无私,一切供人享受,分文不费,分文不取。”听了这一番话,朋友也欣然欢笑。二人洗净杯盘,继续吃喝。后来,不待收拾桌子,便躺下睡去,不知东方已经露出了曙光。 三个月以后,苏东坡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赋》。还是月明之夜,苏东坡和两个朋友自雪堂漫步走向临皋亭。路上经过黄泥板。地有白霜,树无青叶。人影在地,明月在天。几个朋友十分快乐,开始吟唱,一人一节。不久,一个人说:“月白风清,如何度此良夜,方为不虚?我们好友相聚,竟没有酒菜,岂非美中不足?”其中一人说:“今天傍晚,我捕到几条鱼,巨口细鳞,好像松江的鲈鱼,可是哪儿去弄酒呢?”苏东坡决定回去央求妻子给他们点儿酒,做酒总是妻子见长的事。他们真是喜出望外,因为妻子说家里有几坛子酒,收藏已久,就是为了随时喝好方便。几个朋友于是携着酒和鱼,又到赤壁之下泛舟夜游去了。江水落了很多,好多巨大的岩石都在水面露出,而赤壁尤其显得在水面之上,岸然高耸。不过几个月的工夫,风光已大为不同,几乎不能辨认了。在夜色美妙的魁力下,苏东坡要朋友和他一同攀登到赤壁之上,但是朋友不肯,苏东坡一个人爬上去。他把衣裳塞起来,在灌丛荆棘之中,寻路上去,他一直爬到最高处,他知道那里住着两个苍鹰。他立在巨大的岩石上,向深夜大声吼啸,四周小谷有声相应答,他一时都忘记了自己置身何处,忽然不知何故,竟感悲从中来,觉得不能在那儿停留过久。他下去,又回到舟中,解开缆绳,任凭小舟顺流漂动。时将半夜,四周一片寂静。两个仙鹤,孤零零的,自东方飞来,伸展着雪白的翅膀,仿佛仙人的白袍飘动。两只鹤长鸣几声,在船上掠过,一直往西飞去,苏东坡心里纳闷,不知主有何事发生。不久大家回家去。苏东坡上床就寝,得了一梦。梦里看见两个道士,身披羽衣,状若仙人。那个人认得苏东坡,问他赤壁之游是否很快乐。东坡请问姓名,二人不答。东坡说:“我明白了。今天晚上我看见你们俩从我头上飞过去了!”两个道士微微一笑。东坡便从梦中醒来。他开窗外望,一无所见,外面街道上只有一片寂寥而已。苏东坡怎样确立一种气氛,由上面可以看出,他是暗示另外一个境界,一个道家的神仙境界,两只仙鹤自然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他表示自己不知置身何处,便引起读者迷离倘眈之感。根据中国人的信念,现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间瞬息的存在,自己纵然不知道,但是很可能前生是神仙,下一辈子也会再度是神仙。 确立苏东坡在后世词坛地位的当属他的豪放名词《赤壁怀古》,诗人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江月”是永恒的象征,唐代张若虚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面对永恒的江月,苏东坡感叹自身的渺小,人生的有限,羡慕长江的无穷,想到英雄的逝去,有欣然、释然。 元丰五年,苏东坡对人生社会已有所彻悟,看待事物有一种冷静的态度,雨既不怕,晴亦不喜。作《定风波》一首。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年的黄州生活,虽充满苦痛,但成就了一个别样人生。
【练习】
一、第一自然段:写主客夜游赤壁的情景。
1.首句的作用除了起了交代夜游的时间、地点、事件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 。
2.这一段写作者泛舟所见景象,是以 、 、 等3个景物为主,并为文中第 自然段张本。
二、第2自然段:写作者饮酒放歌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1.开头一句中哪一个字承接上一段?答: 。
2.下面是对“歌”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作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
b. “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托人的胸怀广阔。
c. 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 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
3.作者写箫声哀怨起什么作用?选出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a. 突出箫声的凄凉,表现主客的凄凉。
b. 突出吹箫的技巧高超。
c. 箫声哀婉,主要是列出下文的主客问答,转乐为悲。
d. 突出客人心中的愤愤不平,为主人的回答伏笔。
三、第3自然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
1.阅读“客曰”一段的语言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对这一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古从诵古诗句写起,再写目中所见地形,后写古人曹操。
b.“方其”以下8句,是推测,是想像,极力渲染,此即所谓“铺”,是赋之正统写法。
c.“寄蜉蝣”以下8句,表现的是客人的出世思想和消极情绪,这是苏轼所不能赞同的。
d.体现这一段主要内容是的重点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这段以“托遗风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哪一句话?答:
四、第4自然段:写作者豁达乐观。
1.作者以水和月为喻,旨在说明:(超过25个字)
2.从“变”与“不变”关系看,“客”生“哀”与“羡”的原因是: ;
苏子不“哀”不“羡”的原因是: 。
3.“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与清风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与子”照应上文“ ”。
五、第5自然段:写主客转悲为喜。
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①
②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2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题目是高中语文《赤壁赋》,以下,我将从这几方面说起。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通过学习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
2、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了解骈散结合“以文为赋”的语言特点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有机交融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
(1)诵读感悟,吟咏品味
(2)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
教学难点: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依据:关于哲理性的东西对高一学生而言还有些难度,不易把握,因此,需老师徐徐善诱,点拨引导。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摒弃传统的“以本为本”、死磨应缠、机械训练的做法,给文本合理定位,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统一。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除此以外,结合课外资源,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对苏轼的生平、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苏轼的一些诗文,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主要停留在阅读背诵和低层次的鉴赏阶段,理解流于肤浅,缺乏深度。但从总体上,学生对苏轼的作品还是具有浓厚的兴趣。高中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和独特感悟能力大大加强,因此,完全可以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使学生能感悟苏轼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并受到启迪。
2.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另外,光靠学生“自悟”也比较费时间,应重在引导、点拨学生去领悟、欣赏、评价。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三、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课堂上以老师点拨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老师推荐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一文,作为补充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苏轼。)
2、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老师声情并茂示范性地背诵全文,然后学生齐读或齐背。再次培养文言语感,把握““以文为赋”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导语: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了浓郁的传统文化。通过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
问题设计:
1.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语句是苏轼儒家思想的体现?
结合学生的认识,然后明确: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崇尚出世。
结合我们对苏轼的了解,纵观苏轼一生,虽被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着。其积极用世的思想显而易见。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筛选相关的语句,尽管作者被贬于蛮荒之地,但苏轼依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如第二段中“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第三段写曹操,言辞中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但叹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是作者不甘心、不服输。(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小结:正是这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流传。
2.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语句是苏轼道家思想的体现?
结合学生的认识,讨论然后明确:
与儒家的核心思想相对,道家思想的核心世崇尚出世,打开心灵枷锁,顺应自然,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矛盾。
分析:《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内心毕竟还是痛苦无比的。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等语句,而文治武功盖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滤净苏轼心灵上的功利观念,不为外物所累。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从而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呈现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
3.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在苏轼身上是如何和谐统一的?
苏轼吸取了每一种传统文化的精髓,使自己既入世又出世,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脱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在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中锻炼了旷达乐观的胸怀。
三.课堂小结:
文章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我们应该汲取苏轼的人生智慧,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既积极进取,又淡薄名利。
四.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3
广州三中 李链滔
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目标是这样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是新课标的一个突出特点,但积累文言知识不同于积累现代汉语知识,一方面,汉语变迁造成了语言障碍,另一方面,古代社会生活习俗我们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依*背诵,让学生熟读大量的课文来打好基础,以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目的。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之中。再者,高中新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
教学设想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必修②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应该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本文句式骈散夹杂,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适于美读。全赋4段,537字,背诵有一定的难度,死记硬背之后往往容易忘记,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背诵指导。在抓重点的基础上,化整为零,将较长的文章分成一小块一小块进行记忆,将内容一点点“吃”下。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 竞赛法、诵读法、讨论法
媒体准备 背景音乐、ppt课件
教学过程与内容
(说明:将学生的思维带进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之中)
(说明:用竞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掌握字词句的知识。)
写景的三组对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心理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客面对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
归纳:①生命平庸。②人生短暂。
归纳:①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阐发观点。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可以永恒存在的。②从“物各有主”来提出要顺其自然。(说明: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不难,难点是归纳概括主客各自的观点。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
(2)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4
《赤壁赋》教案
尽天命而后知人事
——由《赤壁赋》看苏轼的人生境界
一、 导入
林语堂对苏轼的有趣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
苏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胸无城府,童心未泯,积极入世,在惆怅失意写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游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哀怨之词;在被贬惠州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得意之诗。他到底能否“不可救药的乐天”,被贬后又如何解脱苦闷?这节课一起来探讨。
二、 梳理全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 文章的第一段的景物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① 教师: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的了解文意,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习任务要完成:一是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特点;二是理解苏轼在对自然、宇宙的对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学习古人的豁达精神。那么现在检查一下,大家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请问:能否背一下一些写景的句子,你认为美丽,能用你的语言描述吗?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落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西东。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徘徊”可谓神来之笔,从东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却又不忍心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又似在看人家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段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样互为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游人自然心旷神怡。
② 教师: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⑴作者写自己在辽阔的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翔,进入仙界,越是长江的大气,饮酒作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越使下文浓重悲凉。
⑵沉醉于山水之间,更能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
2、 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如何变化?
教师:由同学的回答,我可以作出以下判断:这篇文章的情感是由乐写到悲。他们之间转化的媒介是什么?
学生:萧声
教师:那么这悲凉的萧声又是因何而起呢?
学生:美人
教师:从作者扣舷而歌词看,显然就是《月出》诗中发出来的“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你长得美丽迷人,身材好,气质更加迷人,可我只能渺渺兮予怀” 思者黯然。这里的美人代表的理想的追求,对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啊,来自贬谪后的苦闷,我只能在此欣赏这美丽神奇的山水。
3、 客人因何而悲?
苏轼张开想象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强大的动力,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领域,他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赤壁,又从三国赤壁联想到历有名的赤壁大战,再联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绩,可谓浮想联翩,意向纷呈。
教师:写曹操仅仅是为了说明自己想到英雄马?这也看不出悲呢?例如:毛泽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多么凌云壮志啊。哪一句能看出作者的悲。
生:自己现在却只能“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还谈什么理想,什么建立功业。尤其是“而今安在哉”这一句,像曹操这样又是诗人又是英雄,最终也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更何况是报国无门的我,更容易被历史所抛弃。
教师:作者在这里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那么还有其他的对比让作者感到悲伤的吗?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挟飞仙以遨游与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对比,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可以说“苏子愀然”“问客”,引出了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辩论。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独白,反映他陷入苦闷而又希望摆脱苦闷的矛盾心理。“客曰”,是作者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悲苦的心情。
教师:其实他不用那么苦闷的呢,当官也不一定是人生的选择,我就曾经看见过很多领导真正是起早贪黑地处理公事,还被人误解,苏轼怎么就不明白呢?苏轼可以上网啊,跟朋友唱k阿。
明确:
引导学生从宋朝的历史及文人的参政意识去思考为什么苏轼如朝为官的心愿如此强烈。
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为严重的朝代,激烈尖锐的党争和派系倾轧始终不断。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必然进一步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进步文人对政治的关心。再加上皇帝重文人的政策,使得宋代文人尤其关切朝政。
苏轼更是政治热情高涨,九死一生而从未言悔。他恨人生的须臾,怨人的渺小,哀理想的遥不可及。
板书: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4、 作者如何劝慰、开解客人。
(1)教师:我们知道第四段中作者是用“水与月”的现象开解客人,那么与客人“哀吾生之须臾,”有什么关系呢?
生:第四段中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教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教师:道理他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什么方式说理呢?
用水与月为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个体的人,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
(2)教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明确:“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
道家的“天人合一”来安慰客人。我们可以把生命寄托给清风与明月,对于官场的失意与功名的不得,不必叹惋,因为它本不属于你我。吟风啸月也不失快意,寄形骸于山水,也是人生的幸事。
板书: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
3. 苏轼能够在失意的时候实现自我解脱,保持人格独立,笑对惨淡人生,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随遇而安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三、 体会苏轼的思想态度和人生境界。
1、如何评价苏轼的随遇而安的乐天派思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古代文人对积极入世的儒家传统人格的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2、讨论:有人认为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实际上是啊Q精神的体现,让人有空虚的消极之感,你怎么认为?
观点1、
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
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多艰 青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谪,越贬越远。去世前两个月,苏轼在画家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上题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真是沉痛之极。他在黄州可谓是缩着头过日子。但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起很大的作用。一离开黄州,他的个性就又露出来了。一旦有了牢骚,苏轼还是忍不住要发出来:“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苏轼诗集》卷7《送岑著作》)
观点2、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性情之表现也。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
观点3、尽人事而后知天命。在我们学过得水调歌头》里面,月亮的阴晴圆缺,让他明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是自然界的永恒规律。但是他并没有]悲伤,而是长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他既“奋励有当世志”,又怀才不遇,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5
一、预习目标
找出自己翻译不准和不会翻译的文言字、词、句,初步探究第一、二段的内容。
二、预习内容
1.给标线的字注音:
壬戌( ) 桂棹( ) 余音袅袅( ) 幽壑( ) 嫠妇( ) 愀然( ) 山川相缪( ) 旌旗( )酾酒( ) 横槊( )舳舻千里( ) 扁舟( )
匏樽( ) 无尽藏( ) 狼籍( ) 枕藉( )
2.作者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抒情方式是什么?
3.这段文字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4.作者怎样描写箫声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即可。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
2.能力目标: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1、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赏析哲学之美
二、学习过程
1、了解赋体,掌握特点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2、作者背景及解题
苏轼(公元1037——11XX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乌台诗案
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
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dǎn),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4次上述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不得不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3、研习课文:
整体感知:通过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l)作者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抒情方式是什么?
(2)这段文字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3)“一切景语皆情语”哪几个动词最能传达词人泛舟秋江的心情?
(4)请展开想象,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秋江月夜图景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
(5)这时的心情用什么字来概括?
(6)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二段作者的心情是什么?
(7)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8)如何写箫声?用原文语句回答即可。
(9)第二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反思总结
本节课作者感情在情景交融的手法下经历了由乐到悲的变化,请同学列出结构图。
四当堂检测
本节课我们积累了重要的文言知识,了解了赋这种文体,品味了了语言,赏析了手法,望同学们课下复习巩固并能学以致用,下面背诵第一、第二段。
课后练习与提高(1)
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义
七月既望( ) 举酒属客( )
白露横江( ) 纵一苇之所如( )(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渺渺兮予怀( )
倚歌而和之( )(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与例句中的划线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赤壁赋( )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岁赋其二。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解释下列词的意义
⑴之
纵一苇之所如( ) 凌万顷之茫然( )
扣舷而歌之( ) 倚歌而和之( )
⑵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 ) 其声呜呜然( )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凌万顷之茫然。
(3)渺渺兮予怀。
6、将课上描述的秋江月夜图景整理为不少于300字的散文。
参考答案
(一)《赤壁赋》课前预习学案(1)参考答案见教学设计部分。
(二)《赤壁赋》课后练习与提高(1)参考答案
练习参考答案:
1.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属(通“嘱”,指劝人饮酒)
横(弥漫,充溢) 纵(任)如(往)
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 渺渺(悠远的样子)
倚(循,依)和(唱和)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2.①b
3.⑴纵一苇之所如(助词,无实义)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4、舞、泣:使动用法。
5、(1)状语后置句
(2)定语后置句
(3)主谓倒装句
学校: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 学科:语文 编写人:徐涛 审稿人:陈红艳
《赤壁赋》
课前预习学案(2)
一、预习目标
找出自己翻译不准和不会翻译的文言字、词、句,深入探究第三、四、五段的内容。
二、预习内容
1.第三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无常之悲的?又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2.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如何评价第四段中作者的观点?
4.结尾第五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2)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
2.能力目标: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1、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赏析哲学之美
二、学习过程
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思考:(2)第三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无常之悲的?又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思考:(3)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苏轼如何做的?
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思考:(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思考:(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思考:(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反思总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四当堂检测
当同学们处在人生失意之中时,我们能从苏轼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请拿起生花之笔写下自己的感悟吧!(不少于100字)
课后练习与提高(2)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和活用意义及类型
1.侣鱼虾而友麋鹿。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顺流而东也。
4.知东方既白。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义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3.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而吾与子所共适。
5.相与枕藉乎舟中。
三、指出下列句式与例句结构相同的项( )
例句:惑之不解,吾未见其明也。
a.渺渺兮予怀
b.寂寥而莫我知也。
c.客有吹洞箫者
d.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e.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四、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五、文言文拓展、提高训练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攀栖鹘之危巢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b.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c.今者薄暮
为夫婿所薄
d.履巉岩,披蒙茸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b.顾安所得酒乎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c.凛乎其不可留也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d.以待子不时之须
以愚辞歌愚溪
3、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
a.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c.前赋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d.前后二赋都是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
4、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译文: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译文:
参考答案
(一)《赤壁赋》课前预习学案(2)参考答案见教学设计部分。
(二)《赤壁赋》课后练习与提高(2)参考答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现象和活用意义及类型
1.侣:把……当作伴侣,名词意动用法;友:把……当作朋友,名词意动用法。
2.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3.东:向东流,名词用作动词。
4.白:发白,名词用作动词。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义
1.愀:忧愁的样子。
2.方:正当。下,攻下。
3.之:主谓之间,无意义。
4.适:享受。
5.乎:相当于“于”,在。
三、指出下列句式与例句结构相同的项(b)
例句:惑之不解,吾未见其明也。
a.(谓语前置句)
b.(宾语前置句)
c.(“者”式定语后置句)
d.(“于”表被动的被动句)
e.(状语后置句)
四、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如果)将从它变的角度来看,那么,天地不曾因为一会儿就不变;从它不变的角度看世间万物和我们是完全没有变的。
2.感叹我的生命短暂,羡慕长江无穷无尽。
3.这是大自然无尽的宝藏啊。
五、文言文拓展、提高训练
1、d.a危,前句是“高”,后句,危坐即端坐。b适,前句是“刚好,恰好”,后句为动词“到”。c薄,前句为“接近”,后句为“轻视”。d披,都是“分开”义。
2、b.a既,前句表“已经”,后句是连词。b顾,都表转折。c其,前句为代词,后句语气副词。d以,前句连词,后句介词。
3、d.后赋非情、理、景交融,也没有写出矛盾解决过程。
4、(1)有客人却没有美酒,(即使)有美酒也没有佳肴,月光明亮,晚风清爽,怎么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采分点:“如……何”,意为“对……怎么办”,这里可以根据上下语境做上述翻译,但译为本意也对,此点只要正确即给1 分。“白“在这里是”明亮“的意思,1分。前后通顺1分)
(2)我返回来登上船,放开船漂荡在江中心,任凭小船漂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歇息。(采分点:“反”通“返”1分;“听”,听凭,任凭,1分;语言通顺1分)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2、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二课时。
【预习设置】
1、提前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2、你所了解的苏轼。
(本文意蕴深远,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处境,就很难感受到他那种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难理解他矛盾痛苦、听任自然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3、读了《赤壁赋》后,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文中作者的心绪有没有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字词
属客(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 冯虚御风(píng) 和歌(hè) 愀然(qiǎo) 棹(zhào) 扁舟(piān) 无尽藏(zàng) 相藉(jiè)
二、作家作品
三、重难点探讨设计
1、重点字词(略)。
2、围绕作者情绪的变化展开剖析:
⑴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⑵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⑶第三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⑷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⑸结尾段感情如何?
3、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4、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四、作业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www.wenmibang.com)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www.wenmibang.com):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9
第一课时
(板书“面对不幸”。)
师: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生议论。片刻,教师指定一学生作答。)
生1:我认为要乐观地面对。既然不幸不可避免,我们为什么不去积极面对呢?战胜不幸,就能使我们意志上更加坚强。也能使我们更加成熟。
师:你遇到过什么不幸吧?
生1(思考):一时想不起来。
师:好,看来你是有不幸的,但是不幸给你的记忆远没有快乐给你的记忆深刻清晰,是吧?坐下。你说说看——
生2:不幸其实就是万幸。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的时候,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我们并不一定要去“战胜”它,而只是冷静地面对它,不急者把它赶走,等它自己消失,我们再去收获不幸留下的财富。
师:非常欣赏你的“不幸即万幸”的说法。你胸襟开阔,你视线长远。正如柳宗元被贬后,没有一味得怨天尤人,相反在那荒芜的山林里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净土,实现精神的再次超越,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中华文学才多了一些挺拔、清俊、通达的品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也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看看,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且基本失去人身自由的苏轼是如何面对的。
(教师播放鲍国安朗诵录音,学生听读,正音)
师:说说朗诵得怎么样。
生3:不错,感情很深沉,配乐也不错。
生4:他读错了几个字。比如“溯”读成“朔”了;“吾”应该读第二声,他读第三声了;第四节两个“夫”应该读第二声。
师:为什么要读第二声?
生4:因为这两个“夫”都解释成“那”,不是“男子”的意思。
师:好,你的基础知识很扎实。
生5:我觉得他的朗读并不像我们平时那样先把节奏划得明显,很多时候都是在停顿时间上长短不一样,有点散。
师:你觉得他读得乱?
生5:就是觉得不整齐。感情上还可以。
师:我再放第一自然段的录音,只是以它为例,大家来听听,是不是觉得散乱。
(听罢,学生发言)
生6:我觉得他的对偶句读得是整齐的,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都是清楚,只有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与前文对应的“而不知其所止”比较,在“登仙”前停的时间长了一点,节奏上有些变化。但这样的变化是可以的,因为是一个自然段结尾,可以慢慢收一下。
师:你听得很认真,分析得也很好。我先前听的时候,发现几乎每段结尾都渐缓。刚才周智文说乱,大概是说语速、语调处理的问题。确实,我们在朗读中应该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徐疾、语气的轻重缓急,(板书“词语抑扬顿挫、文句舒缓徐疾、语气轻重缓急”),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自己揣摩文章怎么去读。
(学生朗读,甚至拿腔拿调。)
师:刚才大家诵读都很认真,经过这样的诵读,我们感受到一些什么?
生7:文章写的是苏轼一次游览,在赤壁的江面上,跟朋友一起喝酒唱歌,谈论人生,一直到第二天早晨。
生8:我觉得苏轼的心情很好,很闲适。
师:说说看,怎么感受到的?
生8:他们自在地喝酒,喝得很尽兴,而且是一轮又一轮地喝。还有,看着美丽的景色,有明月,还有清风,他们的小船又在广阔的江面上行驶,我猜想苏轼心里很愉快的。
师:体会得好,主要是他想象得好,也可能他就是把自己换位成苏轼了。大家继续说。
生9:我觉得写洞箫的那一处写得好,四个“如”,写出了音乐的性格,或者就说是心理吧,很丰富,不单调。
生10:我觉得第三段和第四段比较难理解,希望老师讲一讲。
师:好,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大概印象。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篇赋的内容。那就是“事、景、情、理”(教师板书:“事、景、情、理”)大家说,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生(乱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不够凝练。
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还不够凝练。
生(大声):游赤壁。
师(笑):也太凝练了吧?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核舟记》中一句话,也就是那枚核舟的主题来概括,想想是怎么说的。
(生茫然)
师: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
生:“大苏泛赤壁”云。
(师板书:“大苏泛赤壁”)
师:作者还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11:泛舟赤壁图。
生12:月夜江水图。
生13:秋江风月图。
师:他们三个人的说法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秋江风月图。
师:那我们就用这个。(板书:“秋江风月图”。)这幅图中有哪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
生:清风、水波、月。
(教师板书“风、水、月)
师:在后面的赏析中,我们还穿越形象的屏蔽,品味这三者内在的意义。下面说说感情。我个人觉得只有两种感情,那就是——
生:快乐、悲伤。
(师板书:乐、悲)
师:具体看这五段的感情,文章一直在“乐”“与”之间转换。在这里提醒大家看第二节,应该是先什么后什么?(生答“先乐后悲”)显然这是感情转变的一段。再看三五段,一悲,一乐,而第四节也是一个感情转变的段落。(板书:两个“转”)
师:“理”,在课文中体现的哲理,或者就算感悟吧,大家说说有什么?
生14:人应该学会调剂心情。
师:为什么要“调剂”?
生14:因为在不幸面前,需要战胜不幸,化悲痛为力量的。
师:是的,要寻求一种精神的超越,哪怕只是解脱,对吧?好。结合文章,找找苏轼讲理的句子。
生15:在第四节,全是苏轼的议论。
师:大概是说了什么意思?
生15:就是说不要羡慕江水的无穷……
师:打断一下,是江水还是别的什么?
生15:应该是自然界吧,作者说人也是无尽,所以不要去羡慕。
师:很好。不去羡慕,那要怎么样呢?
生16:我注意到第四接末尾,“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就是要享受自然。
(板书:“何羡”“共适”)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赋的内容,但是,这只是粗线条的描画,要鉴赏它,还需要我们深入去阅读它。离下课还有两分钟,请大家自己再投入地读一遍课文。开始——
第二课时
师:将书翻到154页,我来请两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大家认真听,听完后来评价。
(生1读,声音洪亮,断句清楚,语调上缺少变化。生2读,声音轻柔,节奏明快,最后一句的感情没能读到位。)
师:谁来说说?
生3:生1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读快了,没那么一种舒适的感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衔接的不好,感情上不够豪放,显得不开阔。
生4:我觉得生2比生1读得好,反正我眼前是有那种一种意境的。生1读得就跟我们念书一样,没什么味道。(师微笑着看生1)生2最后的“羽化而登仙”,应该舒缓一些,应该读成这样“羽化——而——登——仙——”。
师:两位同学的朗读都有长处,而我想我们还是少说长处,因为不足才是我们需要弥补的,也就是我们的学习内容。他们评价得比较到位。老师也想接受两位同学的指点,来试一试——
(教师朗诵)
师:也请大家来批评。(无人举手发表意见)大家不说话,到底是读得好还是读得不好啊?(生说好)那还不给点掌声?(掌声)
师:其实啊,我想我们要读好它,必须要先理解它,感受它。下面全体同学按照两大组的形式,分别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说说第一段的内容。
(学生口头“乱”说,三分钟。)
师:你来说——
生5:在壬戌年七月十六这天,我和一位朋友到赤壁附近的江面上赏月。风打在我的脸上,很惬意。波平浪静,只有月光在水面上像银子一样跳动。(有学生议论这不合理)我们喝着酒,吟诵古代有关月亮的诗歌,非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船轻快的前进,越过了茫茫的水面,好象是离开了人世,来到仙境一样。
师:不错。你来——
生6:十六那天月亮最美,江上的月亮也格外明亮。苏轼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在船上喝酒,喝得很尽兴,触景生情,唱起《明月》诗中的《窈窕》篇章。月亮逐渐升高,满江都是月光,一直到天的尽头。他们的船越行越快,好象要飞到天上。
师:两个同学说完了,大家想想,以哪种人称来写这段好?
生7:我觉得第三人称好,她说的太美了。
生8:其实都可以,不过用第三人称就不能写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受了。
师:你发现的很好。两种人称都可以记事、描写,但是在直接抒发感情上是有差别的。你能说说作者在抒情的时候用了什么人称吗?
生8:第一人称,直接抒情,很自然。
师:那怎么理解文中的“苏子”呢?(学生答不上,师示意坐下)
生9:一般姓后面加“子”表示对他人的敬称,但是我感觉这篇文章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因为很少看到第三人称的痕迹,不知道“苏子”是不是自称。
师:那么,按照你的假想,苏轼为什么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
生9:可能他是急着要叙述,或者说要诉说吧。
师:好,这观点我同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饱受忧患的苏轼回忆刚刚过去的不幸。他要排解,他要倾诉,他要超越,显然,以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要饮酒,“我”要唱歌,我要追随那茫茫江面闪动的月光,到达一个属于自己的纯净的世界。这样似乎更为合理一些。我们不妨在理解文中多注意那潜藏着的“我”。
师:刚才生5说江面上月光在跳动,有同学可能有不同意见。大家想想,是随粼粼水波跳动好,还是月光像银子一样镀在江面上好?
生10:跳动好,有动感。假如江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虽然明亮,但是没什么生机。跳动就能表现轻松闲适的心情了。
(众人表示同意)
师:由此来看,“水波不兴”,并不是风平浪静,一点波浪都没有,而是没有大浪淘沙,卷起千堆雪的雄浑豪壮罢了。
师:这一段里,我特别喜欢两个句子,一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两句吗?
生11:“清风”是微风,吹得人很舒服,并且是慢慢吹来,恰到好处。可能老师喜欢这样的感觉。
生12:清风不仅清凉,清爽,而且轻柔。
生1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
生14: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已经是开阔的,苏轼的心胸也是开阔的。
师:大家说到我心里了。不过,“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句,我并不是按照书本注释上理解的,我认为这里的“白露”应该指的是月光,而并不是水气,理由是,前文写月光先升起后移动,紧接着应该华光丰盛,照彻江面。用白露这个比喻显示出月光的晶莹和充足。当然我也不能肯定的说说成“雾气”就一定不对。根据我的生活经验,在不到深夜的江面上是没有水气的。这个先存疑吧,以后大家有生活体验后再来解决。现在我们要看“横”与“接”这两个词,看它们用得好不好。
生15:“横”好,“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也很好。“接”字感觉一般化。
师:“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好在何处?
生15:小木船随便横放在那里,表现闲适的情趣。
生16:这里的“横”不是横放的意思,而是弥漫,本来是水气,哦,不,是月光,用横字写用动感,化静为动。“接”字我也感觉不出来,大概是固定用法。
师:对“横”分析得有道理。假如把“接”换为“通”呢?换为“连”呢?
(学生小声比较换过的句子。)
师:这个我不去解释了。但是,有时极平常的一个词,用在极平常的一个环境里,它可能就有不寻常的效果。好,大家还有哪些喜欢的句子,自己读读,说说喜欢的理由,就不在课堂上交流了。
(学生读、划、说)
师:现在能不能背下来?试一下吧——
(教师与学生齐背)
师:第一节,作者是以道家思维看风景,抒内心。下面看第二节,可以分几层,为什么?
生17:两层。第一层到“天一方”后,是写歌声。第二层写萧声。
师:大家同意吧?(生表示同意)都是从表现内容上思考的?
生18:第一层主要写“我”,第二层主要写“客”。
生19:第一层还有点欢乐,第二层就很悲伤了。
师:好,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分析。这里不管这么分析,就是这么两层。我们先看看苏轼为什么由《明月》诗唱到了类似楚辞的民歌,并且还把这几句写了出来?
生20:他们正划着船,自然就唱到“桂棹兮兰奖,击空明兮溯流光”了。
师:那后两句又怎么来看?
生21:“美人”在楚辞里指国君,这里大概是苏轼还想回到朝廷为国效力的想法。毕竟他是被贬的。
师:是啊,身在楚地,也是身在异地,苏轼的歌唱既有触景生情的因素,更有袒露内心的成分。作为一道来的客人,恩,这个“客”是翻译成“客人”好还是“朋友”好?
生22。肯定是朋友。不然苏轼怎么请他来喝酒,赏月?
师:你的意思,他们是酒肉朋友?
生22:不是。这个朋友和苏轼很熟悉,从它的伴奏来看,他很了解苏轼在想什么。并且把苏轼的想法也表现出了出来。
师:何以见得?
生22:四个“如”其实都是苏轼的想法。“客”应该是苏轼的知心朋友。
师:真正的朋友就应该是知己,应该是朋友的另一个“我”。我经常看到班级里总有几个人有吃的一起分,有超市一起去,有厕所一起上,这能算是“朋友”吗?
(生笑)
师:看苏轼这位知音,用音乐演绎苏轼的悲伤,连那洞箫的余音,缠绵不去,悲恻动人。即使是潜藏在深谷的蛟龙也无法抵挡这么寂寞,连那如同《琵琶行》中歌女遭遇的孤舟“嫠妇”,也不停抽泣。
这样看来,江面的色彩似乎暗淡了下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师:作业,回家自主默写这两段文字。下课。
第三课时
师:现在进行朗读测评。请生1朗读《赤壁赋》前两节。
(因为要打分,学生1比较有感情的朗读。)
师:亮出你们的分数。
(全体学生高举右手,满分为五分,伸出三根手指的人较多,评四分的较少。生1给自己评一分。)
师:放下。生1,你怎么只给自己一分?
生1:我本来我是可以读得更好,但开始没进入状态,还读错一个“顷”。读到萧声时才有感觉。
师: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这是好事情。最终评分:三点五分。(教师将分数写在记分册上。)可以想象,当无尽的忧伤随着萧声传入苏轼的耳膜又扩散到辽阔的江面上,那是怎样一种宏壮扩大又无限悠远的忧伤啊。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后三节,理解客人为何而悲,主人何以解悲。先请大家听我的朗读,同时思考,这段的层次是怎样来划分的?
(师读)
生2:分两层,第一层到“而今安在哉”。
师:有不同看法吗?
生3:这段是一问一答,第一层应该在“何为其然也”。
(多数学生点头示意有道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见没有)我要说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生3是在大层次上切分的,生2是从小层次来切分的?是不是听得有点迷惑了?换句话说,生4划分的层次没有错,但是第二层是不是还有些长?还需要作进一步切分。这就需要我们再分小层。只有学会从不同层面由大到小来理清文段的结构层次,才有真正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
师:客人的回答内容分这两层,大家同意么?
生:同意。
师:“同意”也得说说理由。你说——
生4:前面说的主要是古代的事,举了曹操的例子。后面回到眼前,写“吾与子”了。
生5:“况”是个连词,表示另有一层。以前你说《陈情表》的时候,就说了“况”“且”“但”三个连词,表示三层的。
师:很好,不愧是我的学生。(学生笑)分析文章结构,不仅可以从内容、叙述对象上来考虑,还可以着眼于能体现层次关系的关联词等“语文形式”。再这里,我还想就这种形式说说我的看法。请大家看客人回答的内容。第一层是三个文句,在形式上基本一致,可以合并为一层了。剩下的部分,我们来找找韵脚,看看有没有变化。你说说——
生6:韵脚有“鹿”“属”“粟”“穷”“终”“风”。不一样。
师:那就是换韵了。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换韵?是不是和层次也有关系?
(学生思考)
生7:我猜想前三个韵写的是个人在自然面前的现实,后面写的是由此生发的感想。
师:说的好。我个人就是想把客人的话分三层,并且是三次对比。
(板书:古——今;个人——自然;理想——现实。)
师:至于你们是不是觉得把“理想与现实”的第三层合并到第二层,并且认为都是关于“今”的内容,那是你们自己的思考,我们不再强求统一。我下面要就这一节问三个问题,大家写下来讨论:一、为什么要引述曹操的事例?二、“知不可乎骤得”,到底客人想得到什么?
(学生交流)
生8:写曹操是英雄是为了和“吾与子”对比,英雄都消失了,我们又算什么,所以写出了悲伤。
生9:曹操是客人心中的榜样,写榜样的失败,更能表达客人的悲伤。
生10:因为是十六晚上游玩了,他们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诗,而曹操也写过《短歌行》,“月明星稀”与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师:引这么两句,还有别的用意吗,结合曹操当时的心境来看。
生11:这两句是说,人才都流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内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苏轼写这两句,大概是说自己也是人才,没人赏识吧。跟第二段中引用的诗句作用差不多。
师:好。几位说的都很好。在写曹操的内容上,不仅写了他渴慕贤才,还写他的失败,“山川相缪”借地形缠绕写困窘之状,照理说,应该把这位伟人的英雄本色写出来,像第三个文句一样,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为什么用第二个文句来写他的失意呢?(无人答)我想,在“客”的心目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还是霸气的英雄,何尝不“浪淘尽”呢?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他们都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而今安在哉”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师:顺便说一下,我对“酾酒临江”的“酾”的解释不满意。显然苏轼是想用16个字写一代天骄曹操,极有气势,但是“酾”解释成“斟”,那气韵就削弱了许多。我每天在家斟一瓶啤酒,总体会不到做一回英雄的感觉。大家来“酾”一下——
(生模拟作斟酒状)
师:这个词的本意是滤,过滤酒中的杂质,显然此刻的曹操不会在这里做仆从做的事情。我个人想,还是把它解释为“洒”,(模拟“洒”状)来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师:第二个问题——客想得到什么?
生12:长生不老,还有和朋友在一起喝酒,与鱼虾、麋鹿友好相处。
生13:还有想和仙人一起遨游,抱着明月一同……
师:“长终”,什么意思。
生13:长久的结束,就是死吧。
(其他人笑)
师:不要取笑,我赞成他的看法。“长”为“永久”,“长终”当然是指死亡。看,客活着就希望与仙人一起遨游天地,自由自在;死也要心中长存明月,简直是诗意的死亡了。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声称要“人要诗意地栖居”,苏轼已经想到了诗意的死亡。我想这并不消极,反而浪漫美好。以诗意的死亡反观生存,我们就知道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又一个新的开始。好,还有什么想到的,继续说——
生14:概括一下,客就是想要生命长一些,最好和仙人一样,这样就可以更长久与自然相处了。
师:说的好,正因为生命短暂,那种永远与永恒的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没法实现,这组人与物在时间长度上矛盾,导致客生发了新的理想,而理想与现实又是矛盾了。所以他只能“托遗响于”什么?
生:悲风。
师:自己把这这段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看第四节,苏轼是怎么劝解“客“的?苏轼的话可以分几层?
生15:两层。在“且夫”前,“且夫”是标志。
生16:我想第一个文句是一层。不管苏轼怎么解释,“水与月”,下面两层都写到,起引起下文作用。
生17:你错了。水与月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风与月。
师:好,别吵。从意义上,我看第一层是以变与不变来看人与物的尽与无尽,含蓄地指出客审视角度的偏差:人在变而有尽,物不变而无尽。作者认为,说要变都在变,要说不变,都无尽。所以不存在羡慕什么的问题,这是“何羡论”。第二层从人与物的领属关系说,有些物属于某人或某些权力专有的,比如门口的树是属于校长的,你们是属于班主任的,(学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属于个人的,比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可以看出,这段是苏轼对人与物的看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和——
生:世界观。
师:我想称为宇宙观。好,这节大家再读读,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18:“盖将”的“将”是什么意思?
师:书本上说“盖”标假设,我认为“盖”是表示解释的连词“因为”,而“将”才是“如果”。
师:好,第五节大家应该能看懂并且会品味,我不再多说了。最后我提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在课后辩论,文中的“客”是具体的一个人,还是就是苏轼的另一个自我?下课。
盖玉春评:
看了东方老师的课例,再联系小燕子跟我说的东方老师那里师生的状况,越加使我要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课例研究,到底该怎么对待?
下面说说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谁掌握了绝对的真理?
认真学习了一些课例,见识了很多老师对课例的点评之后,我常常会感觉自己不会评课了。常常觉得只要立足点不一样,就可以从课例里找出不同的论据,或褒扬或批评。
[1][2]下一页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10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相关文言常识;2.了解作者情感变化及其感悟;3.品味语言,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赤壁”之争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苏轼及相关背景。(师生共同回忆。)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既不准他签署公事,又不准他到安置之地,过着半囚徒似的生活。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苏轼又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课文又称《前赤壁赋》。当年冬,苏轼再游赤壁,又写下了一篇赋。苏轼所游得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见课文注释①。2.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3.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4.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5.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6.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存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第一段──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段──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段──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段──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段──忘情尘世的洒脱。三、合作探究1.作者笔下的月亮是怎样变化的?试分析。明确: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2.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明确: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3.怎样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明确: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有两层意思。一是“变”与“不变”是相对的,无论水、月或人自身,都时时在变,又皆可无尽,因此不必为“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悲伤。二是要知足常乐,非吾所有者一毫莫取,可取用不竭者──如清风明月──则尽情享用。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但也有负面因素,一是关于“变”与“不变”的解释是相对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二是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4.艺术特色。(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明确: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2)以文为赋,骈散结合。明确: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明确: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5.学生讨论古代文人“达”时与“穷”时的思想变化。(可结合陶渊明、李白等,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引导其思想积极方面。)四、梳理·积累1.一词多义。(1)属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嘱托,引申为“劝酒”)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通“嘱”,嘱托)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在)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隶属、属于)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 (动词,属于、是)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表复数,这些,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类似)或是下属禀见 (部属)(2)盖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名词,伞盖)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覆盖、遮盖)盖余所至,比其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大概)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大概)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大概因为)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大概因为)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勃之陋也 (因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连词,假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句首发语词)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大概,引申为原来)(3)曾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曾经)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通“增”)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竟,竟然)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连……都)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 (连…都)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还)(4)歌扣舷而歌之 (动词,唱)歌曰 (名词,歌词)倚歌而和之 (名词,歌声)(5)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动词,攻克,打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6)之纵一苇之所如 (往,到,动)哀吾生之须臾 (助词,主谓之间不译)惟江上之清风 (结构动词,的)耳得之而为声 (代词,它)月出于东山之上 (助词,不译)(7)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介词,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助词,表被动)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相当于“然”)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相当于“然”)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句中停顿)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句中停顿)日食饮得无衰乎 (揣测语气)2.通假字。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通“嘱”,读zhǔ,劝人喝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乘)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籍”通“藉”。狼藉,凌乱)3.词类活用。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望”的方向:向……)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 (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名做动,唱)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名做动,攻下)4.古今异义。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古:诗经的篇名;今:美好的样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古:水气;今:二十四节气之一)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古:端正;今:危险)5.文言句式。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主谓倒装)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状语后置)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判断句)五、作业1.背诵课文;2.笔译全文。附: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三苏 唐宋八大家夜游之乐 情景理主客异现 骈散乐极生悲 取譬因悲生悟随遇而安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11
一、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作者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翩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搞文(舒展散布),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L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三.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五.学习第一段
思考:(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2)本段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l)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六.学习第二段
思考:(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本段的“嘻”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1)可分两层:①写作者的歌声②写客人的萧声,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转折过渡
七.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2)“客”是如何闻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1)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八.学习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l)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八.学习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1)本段感情色彩为”吕”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c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九.概括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十.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十一.阅读
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
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12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 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四、朗读课文
1、 听录音
2、 学生朗读,正音正句
3、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 溯(sù)流光
幽壑(hè)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洗盏更(gèng)酌
肴核(yáohé)既尽 杯盘狼籍(jí)
相与(yǔ)枕藉(jiè)
五、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
六、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指名朗读课文
二、 学习第一段,并思考:
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总结: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一) 事
举洒诵诗
遗世独立,
情
羽化登仙
三、 学习第二段并思考:
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乐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二) 事 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悲
四、学习第三段并思考: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五、 学习第四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五段并思考:
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3、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客 (哀)
主客 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问答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理) 主 (乐)
(苏子)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三、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先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慕 诉 缕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昌 苍 郎东 空 雄鹿 属 粟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主 取月 色 竭 适
第五段 酌 藉 白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附1: 苏轼乌台诗案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 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后再次遭贬儋州。
附2: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怕谁?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13
研讨文本:
1.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领略到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
作者与友人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2.作者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对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3.客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体现出浓厚的消极意味,怎样理解?
。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4.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的见解,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5.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如此安排结尾有什么深意?
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6.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7.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客人一曲洞箫,“倚船而和之”,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曲流中跃起浪花。
第3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连用了两个问句,这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涌波澜。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景和情犹如长江在经历了蜿蜒曲折、波涌浪叠、惊涛拍岸之后,辽阔而祥和地汇入大海。
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8.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9.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参考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1]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14
《赤壁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课时: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位旷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赋》。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 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四):具体方式:学生把在课前预习整理的材料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实词和虚词,把它们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在校 教师及时作判断,给出正确的答案。(实词和虚词略)。
接着交流词类活用情况: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
接着交流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字词和句式特点,全面解决文章的边面意思。
(五):全面分析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
第二段思考:(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明确: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六)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七)总结: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八):板书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游 景乐 (以景动人)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15
一、教学内容分析
苏轼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说文章要写得:“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又在《自评文》里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由此可见苏轼对散文创作的追求以及审美情趣,也可见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自信、自如。后人把他的散文成就和韩愈并提,称为“韩潮苏海”, 清代吴德旋评它有“自然超妙”之美, 而唐庚称颂“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的《赤壁赋》既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之作,又是代表苏轼散文最高成就的一篇经典美文。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情、景、理三者在文中得到和谐统一,一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本设计是这篇课文的第3课时。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高中学习,精读了15篇的文言,完全具备了理解一般的文言的自学能力,在有注解和字典的帮助下能够自行疏通文意。由于本文是在学习了《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之后学习的,学生对赋体文已有一定的了解,对骈散结合的文字也有很感性的认识。对苏轼生平、思想、诗文也都有所接触了解。像著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初中就已学过,高中又学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这就为学习《赤壁赋》作好了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高二年级的学生思想正逐渐走向成熟,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理想的探求及在如何面对人生挫折的问题上也有更多属于个人的思考。这是思想的储备。
所以《赤壁赋》的鉴赏教学可以说是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候。
虽然如此,对没有多少人生经历的学生而言,感受文辞之妙、情景之美尚可以努力做到,但要理解千年之前的苏轼此文在人生哲理上的感悟并能产生一些思想情感的共鸣却还是并非易事。再由于对古代文学审美趣味的隔膜,也会使学生对鉴赏缺乏兴趣,也很有可能把鉴赏变成教师的一厢情愿。
三、设计思想
《赤壁赋》作为一经典美文不论在语言文字还是在思想文化上对后代散文都颇具影响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品味。但受应试思想影响,文言文教学长期存在重字词轻鉴赏的状况,无形中丧失了从传统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厚营养的机会,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都是一个无形的缺失。也有些教师认为,此文在思想内容上较为艰深,学生很难对它产生兴趣,鉴赏教学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吃力不讨好。
鉴于这些原因,对《赤壁赋》的“鉴赏”教学就很值得思考。在完成诸如通过诵读感受这篇文赋的音韵的美感,疏通字词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句式,对文章的思路有一个的整体把握后,如何通过鉴赏来培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欣赏能力,使学生能较深入地感受到苏轼散文文质之美?
首先教师必须带领学生作好充分的鉴赏准备。鉴赏是极具个性化的。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历经千年还能保有它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对它有丰富多元的解读。所以只要学生从文本出发并言之有理都可给予肯定,但我们也知道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还是哈姆雷特,他不能变成林妹妹。所以鉴赏才强调要知人论世,紧扣文本赏读。
由于高二学生对苏轼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苏轼的生平经历思想诗歌作品都已有所接触,教师就可以在这样一个知识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去获取更丰富的一些背景资料,甚至也还可以印发一些相关资料,对缺乏阅读主动性或阅读面狭窄的学生尤其必要。所谓厚积薄发,如果学生不能占有较为充分的资料那他的审美体验就可能是单一狭隘片面的还可能是苍白的。他也很难与同伴进行共享。他在课堂上就可能产生孤独疏离感。所以让学生对苏轼及其诗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占有一个较丰富的资料是上好鉴赏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所以,本课第一课时的安排很重要的一块是对苏轼其人及其诗文的补充了解,使原来参差不齐的知识结构有一个相对平等的起点。
其次,教师要习惯于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学生的个体体验是读解经典最初也是最为珍贵的情感。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并使它成为鉴赏课的一种常态,而不是为上公开课而做的一种现场秀,让学生常常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并能与同伴、老师共同分享,那么,学生就可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期盼,在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得到情感熏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并常能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那就正符合了的新课标的精神倡导,使阅读鉴赏成为每位参与者的一种心灵享受。
其次,教师个人的学养、备课的深入与否,课堂情境的创设,情感的激发,问题的设置,适时的导引,学生群体文学的素养都关系着一堂鉴赏课的成败。
四、教学目标
品味《赤壁赋》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体悟《赤壁赋》的哲理意蕴,感悟苏轼旷达淡定的人生态度,理解中国文人在人生遭遇挫折时的自我救赎。倡导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整体阅读把握文章基本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章语言的鉴赏,揣摩意境,感悟情蕴。
难点:理解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哲理,理解作者旷放情怀。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听配乐朗诵,重新感受《赤壁赋》乐-悲-乐的情感起伏,并在有所模仿下集体诵读。
二、给学生5-10分钟默读思考并小组交流探讨:苏轼此文写得最妙的是哪儿?为什么?
提示学生,可以多角度鉴赏,如语言文字之精当美妙,意境之美,情思之美,哲理之美,写作技巧(诸如修辞、语言风格、韵律、句式、结构章法等)之美等。要求按段落顺序说,扣住文本谈感悟,以免听者有杂乱感,也避免在鉴赏中养成游离文本走江湖的不良习惯。
以下为教师预设,以作资料备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适时补充引导或者随时调整原先的预设。
第一段鉴赏点:
通过形象优美的文字,想象画面之美,感受诗情画意,感受苏轼夜游赤壁的畅快之情。
语言之美:
如“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兴”读平声,不起之意。这两句朴素简练,恰好与苏轼此时此刻渴望摆脱现实喧闹,寻求暂时宁静的心境是相吻合的。苏轼初游长江时的外界景物与内心的情思,取得了一致平衡的状态。
又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是比拟,将“月”人格化。明月似乎在天际逗留、流连,有情有意的与泛舟之人遥相呼应,更平添了不少情趣、韵味。情景交融。
再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露”、“水光”都是月亮照射所形成的效果。作者在这里突出表现了在月光笼罩下的水面的状态。这是一种丹青也难描画的、朦胧迷惑之美,空灵、清虚之美。这使作者置身于梦幻般美妙意境之中,产生超尘绝世的主观感受,从而在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关照中,体验到现实生活里面所得不到的乐趣。
意象意境之美:
抓主要意象“清风、水雾、月夜”想象意境之美。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丰富他们的想象,完善他们的表达。林语堂对此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
“苏东坡完全是运用语调和气氛写作。……只看到一点点风景的细节,隐在空白的水天内,两个小小的人影在月夜闪亮的河上泛舟。从此,读者就迷失在那片气氛里。”
第二段鉴赏点:
萧声之美:描写箫的声音连用了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怨”“慕”“泣”“诉”四字抓住了箫声的特点,也写出了“哀”的特点。“呜呜然”,直接描摹洞箫的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是形容洞箫的感情色彩,意思是洞箫声既有哀怨又有眷恋,似乎有人像哭泣,似乎又有人在倾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则是描写这一曲奏完以后,余音尚在婉转的传扬,渐渐减弱,犹如一根细丝柔游,又软又细。“舞”“泣”两个动词都是使动用法。“使幽壑潜蛟起舞,使孤舟嫠妇哭泣。”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洞箫声的动人效果。意象选择新奇,将声音感受转化为视觉想象,营造了声色俱美的音画世界。
美人喻:根据经验,美人一诗的理解是学生容易漏读的,教师可以设一问: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对个问题的理解可以结合课下注解理解并提醒学生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人喻现象。屈原《离骚》一诗中,“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娥眉兮”,就是运用了美人喻。可见苏子在对美人的歌咏中是寄托了自己在政治理想上的追求和苦闷的。联系苏轼当时处境,正处在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可以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那么倚歌而和的箫声的悲凉就不是一个突兀的插入,它不仅与上一段“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一个呼应,更是作者心境的不自觉的流露。难怪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赤壁赋》:“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当然,这种理解,也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路。并不是唯一答案。
第三段鉴赏点:
形象美:
这一段是触景生情。追怀曹操的部分写得雄浑霸气。状千年之景如在眼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作者极言水师之盛、军容之壮衬托了曹操当时志得意满、壮怀激荡、指挥若定的英雄气度。
声韵之美:
结合诵读,由于这里有4个4字句连用,学生容易感受到短促的语句、明快的节奏、连贯的气势对塑造的曹操的形象所起的作用。所以文赋的音韵美可以在这里提出,并结合全文做一个了解。
对比之妙用:
当学生赞赏此处对曹操描写之精彩时,教师可以追设一问:
赤壁一游,苏轼对曹操的追忆赞美,想表达什么的情感?如何解读出来?
注意“而今安——在——哉?”一句的在情感充分蓄势后的折落寄慨。“安在”倒装句,即“在安”,“在哪里”之意,结合朗读音调的处理,理解“固一世之雄”与“而今安在哉?”之间巨大的情感落差,理解从中传递出的人生虚无、壮志难酬的悲慨。
提示学生回忆《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就可以更明确被命运无情的抛到黄州赤壁的苏轼,为什么会毫不顾及赤壁的真假,一而再、再而三的抒发对赤壁一役英雄的赞叹追慕。实际上,横槊赋诗的曹操、英姿勃发的周公瑾,正寄寓了作者报国疆场的热望,也引出了壮志难酬的苦痛。其实是怀古而伤今。
接着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一句将现实的苦闷悲伤推到眼前,与上文追怀历史人物的举首高歌、逸怀浩气形成强烈对比,正如赤壁词中写公瑾“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与“早生华发”的对比,都蕴含了深痛的悲慨。(“况”,何况。退一步的说法,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
清人金圣叹曾评:“游赤壁受用现今无边风月,乃是此老一生本领,却因平平写不出来,故特借洞箫呜咽,忽然从曹公发议,然后接口一句喝倒,痛陈其胸前一片空阔了悟,妙甚!”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而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
对于一个已经四十四岁的人来说,时间是多么宝贵,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写出了在有所悟得之后的惆怅。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矛盾。“哀”“羡 ”二字是作者情感的直接体现。
第四段鉴赏点:哲理之美
这是难点。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视具体情况做充分的导引。带领学生理解作者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道出内心的痛苦挣扎,并在极度痛苦中进行自我救渎,得出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哲思之美,体现面对生活苦难精神困境能自我超越的超逸旷达情怀。
上段因景而议。本段苏轼的反驳,也是借着景物来表明道理,叫做借景明理。
教师设问:本段与上一段有什么联系?末段“客喜而笑”,喜的原因是什么?
从苏轼对水和月的短暂与永恒的辨证的看待上,得出人生变与不变是相对的哲理之思,以“而又何羡乎?(倒装句)” “对上文的“羡长江之无穷”作出了正面的回应,又以“且夫”一词宕开一层阐述,回应上段客期盼“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大可不必,道出人应以宽大的胸襟尽情领受“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大自然的馈赠的旷达情思。
教师再设问:那么苏轼何以能化悲怨为旷达,对宇宙人生有了一种通明洞达的观照呢?
这里就要用到知人论世的方法。
显然传统儒道释思想给予苏轼以强大的精神支持。苏轼年少读《庄子》时,就曾说过:“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他觉得《庄子》所讲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两句话本身就是从《庄子》里边来的。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看待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派生出天人合一等死生齐寿夭的思想观。苏轼以老庄的思想为武器,作到“进退得丧齐之矣”“此心安处是吾乡”。
凭借这样一种通达的反思,他终于走出了人生的困境,找到了与自然的乃至与自我心灵的和谐,获得了内心的圆满宁静。
这里当然有与世无争、自我宽慰的成分。但苏轼的精神却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从幻想回到了现实,从出世转向了入世。无疑是人生困境中的积极而乐观的应对。
最后一段写到“客喜而笑”。千年以来,苏子的阅读者谁不发出会心的微笑?
纵观全篇,从写景角度 ,从月出写到月落,使全文写得浑然一体。从抒情角度 ,从“饮酒乐甚”写到“托遗响于悲风”,再写到“客喜而笑”。人物的感情,经历了乐、悲、喜这样三个阶段和两次转变。第2段写悲,是对第1段乐的否定;第3段写喜,又是对第2段的否定。经过这样否定之否定,人物精神终于得到升华,内心矛盾也得到了解决。
为了更好的理解苏轼的旷达情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联系学过的诗词来思考。
如可以联系赤壁一词的结尾,“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一样有自嘲、自笑,但诗人终于在悲慨中找到超脱,“一尊还酹江月”含蓄道出一种跟高远的天地,跟江水与明月的一种结合。同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收尾处也发出了既知“此事古难全”后,由己及人的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化解了难全的矛盾,诗人不仅与明月达成了谅解,更重要的是与自己达成了谅解。
还可联系补充阅读的《定风波》一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果说上阙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仍不免带着另一种形式的抗争之意“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则找到了苦难中心灵的平和宁静,回归了生命的恬静自如,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清朝张伯行在《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写读《赤壁》一文:凭吊江山,恨人生之无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一难一解,悠然旷然。
当然,教师要允许学生对苏轼在其中流露的虚无消极的情绪有不同的看法,并引领学生在课外对苏轼做更深入更丰富的解读。
三、小结
纵观全篇,我们不仅可以领略文学之美,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还可以感受苏轼旷达淡定的人生态度。作品虽然流露了一些虚无消极的情绪,曲折反映了他对坎坷命途的愤恨,但更主要地表现了他追求自我救渎自我超越的精神。作为一位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文人,大致都会有儒家式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下之志,苏轼在经历一场生与死的磨难以后对人生、生命、功业的顿悟,是人生境界升华的产物,在《赤壁赋》里他将这种顿悟的深邃哲理与诗意的境界、无垠绵亘的时间长河,与浩渺茫然的空间四维,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赢得千年不衰的魅力。
四、作业
印发两篇文章给学生,以做拓展阅读。
1.阅读《后赤壁赋》一文,在景物描写和思想内容上与《前赤壁赋》可做一比较。(《后赤壁赋》文略)
清批评家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评到:“前赋是特地发明胸前一段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词一段真实了悟又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可见在学习了赤壁的一词一赋后,如果能了解后赋,无疑是有益的。
2.阅读下文,以“也说苏东坡”为话题写一篇随笔。字数不限。
喜欢苏东坡(节选)
方方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凤毛鳞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人同类作品"之最"。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大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和仰慕,再无话可说。
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佑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
七、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研究者,在教学的生涯中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这样,教师才有可能立足新课程改革给自己提供的广阔的舞台,跳出自己的舞蹈。在设计这样一堂阅读课时,由于课堂是完全开放的,学生会从各个角度提出他们极具个性的问题,教师知识储备的丰富与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课堂之外必须作足功课,本设计力求在有限的篇幅里体现这一想法。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不仅是一个师长,还必须是学生的同伴、朋友,是学生最好的倾听者,最后,才可能是他们最信赖的引领者。那么,营造一个平等的和谐的课堂环境也是上好一堂鉴赏课的必备条件。最后,在课程目标制约下的阅读教学,学生是学习阅读,通过一次次探寻文本的意义来提高阅读能力,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这个共性就是文本的原意,文本的价值取向。所以鉴赏要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探寻文本意义的同时,体现个性化阅读,不能颠倒。
八、点 评本设计努力体现了课程改革思想,在具体的阅读鉴赏教学过程中擅长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也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对话教学平台。正如作者所说课程改革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应对自如,才能在新课程的舞台上跳出符合“标准”的舞蹈。对《赤壁赋》这一文本的研究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是本设计的一个亮点。教学中能够处理好文本的作者意义与阅读者的个性理解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处理好多元与一元、个性与共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不离开文本又能有所延伸拓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情感储备,在对《赤壁赋》的见仁见智的鉴赏交流中,学生对苏轼及其作品的兴趣得到激发,共同分享了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熏陶,加深了对《赤壁赋》的理解和体验,还能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再一次验证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最终指向的总是对人类心灵的关怀的观点。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1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 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赤壁赋》导学学案 篇1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www.wenmibang.com)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www.wenmibang.com):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 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