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是 什 么(推荐16篇)
人 是 什 么 篇1
教案示例
教学设想
本文是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材,在处理教材上,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这一大背景,2003年的高考由以往的7月份提前到6月份,无形之中,高三的教学减少了一个月的时间。另外,还要拿出相当的一段时间,进行高考前的全面系统的复习,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进行,就要选取最精当的切入点,不能循旧例,按部就班的讲、读、练。在这种考虑的大前提下,我们对一课的教学提出如下的设计安排。这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方案,只是一个关于本课教学的原则安排,框架结构设计,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地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安排的基础上增删取舍,具体实施课堂教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我们定为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诵读上,通过学生的诵读去体味哲理,感受激情。
教学目标
也许人很难最终完全彻底的认清自己,也许这个命题在哲学领域中不断被提出,不断被探究。而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一是要学生学习领会大量引用名言、诗文,使文章丰厚,可读性强的写法,二是对自己的人生有所领悟,能知晓昨日之非,能把握今日之实,去创造明日之辉煌。如果学生学了此文,也能喜欢上这种大量引用的写法,尝试着在自己今后的写作中去适时的引用;如果学生学了此文,心灵有所触动,在默默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在思索着不虚此一生,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取得了完全的成功。通过一课堂的主要以学生诵读为主的教学模式,上述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可引李白诗:“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体会人生苦短,韶光易逝的叹息;再引南唐李煜的诗:“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理解他的无奈,消沉;后引华罗庚的“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诗句,感受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人生进取精神。由上述诗句,自然转入对的主题。(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非常重要,而我们有些老师注意不够,总认为这一环节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其实大不然。好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视野。例如,我们在本课所做的导入中,学生就可以用引用诗句中有所收益,对高考中考核名言,名诗句的默写也是一个很好的备战。)
(二)布置学生朗读训练。
可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如可齐读,可单人读,分小组读,也可分男女同学两部分分自然段读。总之,形式可多样些,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力争读进去,读透,读懂。
(三)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两句名言,诗文背诵,并书面撰写一个简短的发言提纲,谈自己对所背诵名言诗文的体会,谈自己喜爱这一句名言,诗文的原因。
(四)背诵名言诗文,由学生发言讨论,谈自己对背诵名言,诗文的感受。
(五)教师小结。
教案点评:
本文是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材,在处理教材上,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这一大背景,2003年的高考由以往的7月份提前到6月份,无形之中,高三的教学减少了一个月的时间。另外,还要拿出相当的一段时间,进行高考前的全面系统的复习,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进行,就要选取最精当的切入点,不能循旧例,按部就班的讲、读、练。在这种考虑的大前提下,我们对一课的教学提出如下的设计安排。这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方案,只是一个关于本课教学的原则安排,框架结构设计,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安排的基础上增删取舍,具体实施课堂教学。
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作品,这是由著名作家柯蓝所写的散文诗。读后,请同学们即席发言,谈自己的感受。
??怀 念
??记忆里的沙石,终会给时间冲走。记忆里的金子却越磨越亮。忘记不了的,怎么也不会遗忘……
??我说不出这样的回忆,是什么样的滋味?但往往使你感到沉重之后,却又留给你一种力量!
??有勇气去回忆的,他就应该有力量去承担。如果他真有一个回忆的海洋,而他又没有被这海洋淹没,那他便懂得了过去,就一定会去热受未来……
??我说:过去和未来是相联的。怀念和想望有一条看不见的相通的道路。
人 是 什 么 篇2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目的:1、了解古进中外哲学家、文学家对的回答以及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2、继续学习并掌握质疑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篇课文阐述了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那么呢?这个问题也许有人根本就没有去想过,也有人以为这问题好答,人嘛是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或者说人是能够用大脑进行思维并能用语言进行交流的高等动物。不过,这都是从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回答的。如果从哲学的角度问,又该怎样回答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赵的哲学论文吧。
二、快速阅读课文
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
三、研究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中心
思考:标题是,那么文章是不是要给“人”下定义?
明确:不是。文章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思考: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课文写于新时期初,文中一再强调,我们的时代是“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作者在劝告人们,努力工作,“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2)思路
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明确:前部分,列举古进中外如爱因斯坦、雨果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这部分的中心点很明朗,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后部分,作者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提出“把握现时”。
思考:有人说,文章两部分是互不相关的,对的回答不同,两部分的内容也没有联系,你以为呢?
明确:其实是一个整体。前部分的中心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这实际上就是讲把握现时。后部分进一步向过去与未来展开,实际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动方面展开,是在回答前部分的为什么要不断工作或把握现时。也就是说,对前部分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领会前后的联系:为什么哥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工作?他们不畏劳苦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一问,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2、具体研究
(1)完成练习一
(2)完成练习二
(3)几个小问题
a、“我们……不妨把‘生无所息’这句格言赋予崭新的含义”,其“崭新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b、“使已死的东西复活,其愉快不下于创造”是什么含义?
明确:两个含义,见书。
c、“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
明确:见教师用书。
四、布置作业
设计人: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欢迎登录本人主页:
e-mail:dzzgx@sohu.
人 是 什 么 篇3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心内容;
2、深入探究,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意义,加强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深入探究,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师生讨论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 习:自读课文,积累下列词语:伫立 挑剔 伉俪 慰藉 暮霭 风烛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风雨不蚀 多愁善感(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完成课后第一大题;并划分全文结构。
(目的意义:整体把握全文,做好名言摘抄)
教 学 过 程
一、学生交流《人生的境界》读书笔记,由此思考人生的意义。
二、解题:标题,好像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三、解决课后第一大题
爱因斯坦: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人是社会的。/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异的光彩。
评论:这个回答明确而又质朴,能为我们欣然接受。/这个回答使人自强不息。/爱因斯坦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日月。
雨果:生命是短暂的。 评论:非常忧郁,特别暗淡,充满悲观主义色彩。
歌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评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评论: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辛勤耕耘的总结。
孔子:生无所息。
评论:不妨赋予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新时代的人应该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生无所息。
讨论: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在谈论这一问题时的态度有什么区别?
雨果、加缪两人的观点是忧郁、悲观、消极的。而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等人的观点是积极乐观的。
讨论:作者说这些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个一致性体现在哪里?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
四、划分全文结构
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心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这一部分实质上就是把握现时。
后一部分进一步向过去与未来展开,实质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动方面展开,可以更好地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在于把握现时,不断工作。
对前一部分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领会前后的联系:为什么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工作,他们不畏劳苦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一问,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也可以这样理解,前一部分是引用名人格言说明人生的意义;后一部分是阐述自己的观点,人应该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应该是什么。或:第二部分是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
作者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未来三个部分,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对三个组成部分一一展开论述。(学生划分出这三个部分。)
思考讨论:
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和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
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满足。
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
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人 是 什 么 篇4
邓浩
赵鑫珊
教学目的:
理解“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把握现在的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点:
理解对现实的把握是“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
教学难点:
理解中外哲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课时计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从未有人去认真想过,因为同学们都知道,人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或者说,人是能用大脑进行思维并能用语言进行交流的高等动物。不过,这都是从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回答的。如果从哲学的角度问人是什么,又该怎样回答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赵鑫珊的哲学论文《人是什么》。
二、解题
赵鑫珊,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有《赵鑫珊文集》《哲学与当代世界》等多种著作。
三、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课文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开头到“……”处为第一部分,余下的为第二部分。
不要把前后两个部分看成互不相关的两种回答。前一部分的中心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这一部分实质上就是把握现时,后一部分进一步向过去与未来展开,实质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动方面展开,可以更好地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在于把握现时,不断工作。对前一部分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领会前后的联系:为什么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工作,他们不畏劳苦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一问,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二部分根据“对往事的回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分为三层。
四、学生质疑思辨。
让学生自己质疑思考,在课文旁边打问号,并写下思考结果。然后组织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什么,教师相机给予指导。
第二课时
解题指导
一、本题要求把握课文前一部分内容。采用列表形式,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结构,也便于前后比较。语言要求精要,就要注意提取要点。
回 答 评 论
爱因斯坦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异的光彩。这个回答明确而又质朴,能为我们欣然接受。/这个回答使人自强不息。/爱因斯坦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日月。
雨果生命是短暂的。非常忧郁,特别暗淡,充满悲观主义色彩。
歌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辛勤耕耘的总结。
孔子生无所息。不妨赋予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
二、本题把握课文后一部分几个主要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
作者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
对现时的把握之所以“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是因为把握现时是实现志向的必要前提,是走向未来美景的可靠保证,否则,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年华,就会丧失自我,不成其为人。
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追忆往事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憧憬未来、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动力,去牢牢地把握现时。一旦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三、本题引导学生消化课文内容。学以致用,是一个优良传统。古人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吸收精华,思考消化,正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摘抄示例
[追忆往事]
○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
○使已死的东西复活,其愉快不下于创造。
○串起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巴巴的人;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有利于瞻望未来。回忆就是个人的历史意识活动。
○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它们的功用往往是用幻想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弗洛伊德说,夜梦是愿望的满足;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
[憧憬未来]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没有希望的人,就是绝望的人,就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人。人一天也不能没有希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
○不断追求真理要比占有真理更高贵。
○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地追求,是追求的过程。充满希望的旅行(过程),要比到达目的地好。
○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
○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你永远都不能说“结束”这两个字。
○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人啊,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
[把握现时]
○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
○只有珍惜、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否则,就会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
○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乱舞。
补充资料:
一、 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这是一首描写别情的诗作。
弥漫在春山上的雾霭欲去不去,淡蓝色的天幕上疏星似隐若现,显得那么渺小。残月的余晖照着离别的人儿,惜别的晨光中落下晶莹的泪珠。离别在际,相思、依恋之情已说了很多,但仍觉不够,还有没说的话,回过头来又嘱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后两句为不朽名句,它一反传统上的哀怨感伤情调,以真诚纯洁的感情表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写了别情中的期望,带有浓重的理想化爱情的色彩。这里的“绿罗裙”代指闺中女子,又由绿罗裙想到萋萋芳草,并将芳草人格化,使其成为情人的象征,以对芳草的爱恋表示对爱情的痴心。构思巧妙,只此十字,足以表现出离别之人的一往情深,痴心不改了。
二、学生随笔
感悟年华
天津一中 王 彤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陪我走过春夏秋冬。”电波里流出的旋律柔柔的,我的心也跟着柔软了。
周末空闲时间,也该整理一下那平日里无暇“搭理”的琐物了。好不容易将紧张忙碌的心情赶走,我坐在地毯上,尽情地享受着这少有的宁静、惬意。
抽屉真是个藏宝箱:坏了却一直舍不得丢弃的手表、初中时最心爱的发夹、早已对
不上日期的生日贺卡、写满琐碎闲事的本子……这才发觉,对于过去,自己原来还有那
么多的不舍。每日都在为自己的今天与未来打拼,而忽视了自己对过去的情感,这也许
是当代人的通病吧! 不经意地拾起一本尘封的像册,已经泛黄的扉页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诗经》里的句
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小学时写下的吗?在记忆中搜寻这个片段,早已不知它
飞向何方……
于是我好奇地往后看,都是些小时候的照片。真的不敢相信,原来我也曾那么小。
我的眼光驻足在一张自己“乔装打扮”却红着眼睛的照片,身旁和我合影的美丽女子搂着
我的肩膀静静地笑着,我的记忆也同时被美丽的笑拉回。我想起了那个有一袭长发和轻盈舞步的人——我的舞蹈老师。那姣好的容貌,如果不是这张照片的珍藏,记忆已被岁月的流水冲得模糊。而她带我走过的红舞鞋的岁月,却历久弥新。
手中这张照片,就是我们最后一次演出的合影。
像册往后翻,就如过电影一样,我的个子渐渐长高了。有一张照片,容量绝非一般,那么多张年轻的脸,笑得那么张狂,那么毫无保留。那该是初中第一次集体旅游,那次只去一天却经历了两个月的准备和一个半月的期待的“珍贵之旅”。照片中的人,一个个细细算来,如今还在联络的已屈指可数,而想起当初一同走过的那纯真的少年时代,想起这散发着汗水和太阳味的照片,温情就淡淡地晕染了岁月。
电台的音乐依旧轻轻地在整个房间里飘……“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我不知自己有没有变,而曾经那些或短或长路过我生活的人,确实留下了痕迹,小小地改变了我。
坐累了,换个姿势,把两条架在一起的腿放下来。一个朋友曾告诉我:“不要把两条腿架在一起。平放在地上,放松些。”我照她的话去做,果然轻松了许多。后来她去了远方,再后来我就没了她的消息,也没再刻意打听她的下落。只是坐下来架起腿累了时,偶尔会想到她,想起她就把腿放平,放松些。
我有时会想起一些人,一段过去,想得不长久、不深刻,但却隽永。生活因此除了忙碌打拼,追逐未来,还有细节。点点滴滴的细节里有丝丝缕缕的想念,淡淡地牵扯着平凡生活里的起伏心情。
“变换的世界有多美,纯真的年华像流水,想要追,想要追……”旋律再次滑过耳畔。
过去追不回来,又为何追呢?曾经拥有,无论后来如何,想起它,就是一种幸福!
人 是 什 么 篇5
教学目的:理解“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把握现在的的美好时光。教学重点:理解对现实的把握是“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教学难点:理解中外哲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课时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从未有人去认真想过,因为同学们都知道,人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或者说,人是能用大脑进行思维并能用语言进行交流的高等动物。不过,这都是从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回答的。如果从哲学的角度问人是什么,又该怎样回答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赵鑫珊的哲学论文《人是什么》。二、解题赵鑫珊,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有《赵鑫珊文集》《哲学与当代世界》等多种著作。三、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课文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开头到“……”处为第一部分,余下的为第二部分。不要把前后两个部分看成互不相关的两种回答。前一部分的中心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这一部分实质上就是把握现时,后一部分进一步向过去与未来展开,实质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动方面展开,可以更好地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在于把握现时,不断工作。对前一部分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领会前后的联系:为什么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工作,他们不畏劳苦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一问,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二部分根据“对往事的回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分为三层。四、学生质疑思辨。让学生自己质疑思考,在课文旁边打问号,并写下思考结果。然后组织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什么,教师相机给予指导。第二课时解题指导一、本题要求把握课文前一部分内容。采用列表形式,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结构,也便于前后比较。语言要求精要,就要注意提取要点。回 答评 论爱因斯坦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异的光彩。这个回答明确而又质朴,能为我们欣然接受。/这个回答使人自强不息。/爱因斯坦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日月。雨果生命是短暂的。非常忧郁,特别暗淡,充满悲观主义色彩。歌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辛勤耕耘的总结。孔子生无所息。不妨赋予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二、本题把握课文后一部分几个主要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作者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对现时的把握之所以“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是因为把握现时是实现志向的必要前提,是走向未来美景的可*保证,否则,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年华,就会丧失自我,不成其为人。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追忆往事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憧憬未来、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动力,去牢牢地把握现时。一旦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三、本题引导学生消化课文内容。学以致用,是一个优良传统。古人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吸收精华,思考消化,正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摘抄示例[追忆往事]○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使已死的东西复活,其愉快不下于创造。○串起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巴巴的人;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有利于瞻望未来。回忆就是个人的历史意识活动。○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它们的功用往往是用幻想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弗洛伊德说,夜梦是愿望的满足;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憧憬未来]○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没有希望的人,就是绝望的人,就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人。人一天也不能没有希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不断追求真理要比占有真理更高贵。○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地追求,是追求的过程。充满希望的旅行(过程),要比到达目的地好。○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你永远都不能说“结束”这两个字。○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人啊,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把握现时]○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只有珍惜、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的保证。否则,就会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乱舞。
人 是 什 么 篇6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设想:批判性地阅读课文
教学方法:讨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a导入
上篇课文阐述了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谈的是人生话题,今天我们就着这个话题阅读赵的哲学论文吧。
b快速阅读课文
思考:1、文章的中心是什么?2、梳理思路,文章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
c批判性地研究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中心
思考:标题是,那么文章是不是要给“人”下定义?
明确:不是。文章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思考: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课文写于新时期初,文中一再强调,我们的时代是“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作者在劝告人们,努力工作,“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明确:文章文题不符。
(2)思路
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明确:前部分,列举古进中外如爱因斯坦、雨果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这部分的中心点很明朗,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后部分,作者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提出“把握现时”。
思考:有人说,文章两部分是互不相关的,对的回答不同,两部分的内容也没有联系,你以为呢?
明确:前部分的中心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后部分则讲要把握现时。两个部分至少联系不够紧密,有点脱节。
2、局部具体研究
1)文章第二部分虽然强调要把握现在,但是文字太少;最后一段文字也是在突出要憧憬未来:主次不分。
2)第8页上2段(雨果和加缪的例子不能证明“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回答”)和第9页下3段(“童梦”不能统率失恋的事例,只能统率“少年时光”)观点和材料不一致。
3)第10页下3段第1句有语病,删去“因为”。
4)倒5段1和0的类比说明实在别扭,不恰当。
d布置作业(略)
设计人: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欢迎登录本人主页:
e-mail:
人 是 什 么 篇7
(创新教案)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张广祥
教学设想:批判性地阅读课文
教学方法:讨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A导入
上篇课文阐述了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谈的是人生话题,今天我们就着这个话题阅读赵的哲学论文吧。
B快速阅读课文
思考:1、文章的中心是什么?2、梳理思路,文章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
C批判性地研究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中心
思考:标题是,那么文章是不是要给“人”下定义?
明确:不是。文章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思考: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课文写于新时期初,文中一再强调,我们的时代是“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作者在劝告人们,努力工作,“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明确:文章文题不符。
(2)思路
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明确:前部分,列举古进中外如爱因斯坦、雨果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这部分的中心点很明朗,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后部分,作者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提出“把握现时”。
思考:有人说,文章两部分是互不相关的,对的回答不同,两部分的内容也没有联系,你以为呢?
明确:前部分的中心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后部分则讲要把握现时。两个部分至少联系不够紧密,有点脱节。
2、局部具体研究
1)文章第二部分虽然强调要把握现在,但是文字太少;最后一段文字也是在突出要憧憬未来:主次不分。
2)第8页上2段(雨果和加缪的例子不能证明“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回答”)和第9页下3段(“童梦”不能统率失恋的事例,只能统率“少年时光”)观点和材料不一致。
3)第10页下3段第1句有语病,删去“因为”。
4)倒5段1和0的类比说明实在别扭,不恰当。
D布置作业(略)
设计人: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张广祥
人 是 什 么 篇8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心内容;2、深入探究,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意义,加强自身修养。教学重点:深入探究,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方法:师生讨论教学时数:一课时预习:自读课文,积累下列词语:伫立 挑剔 伉俪 慰藉 暮霭 风烛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风雨不蚀 多愁善感(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完成课后第一大题;并划分全文结构。(目的意义:整体把握全文,做好名言摘抄)教 学 过 程一、学生交流《人生的境界》读书笔记,由此思考人生的意义。二、解题:标题,好像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三、解决课后第一大题爱因斯坦: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人是社会的。/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异的光彩。 评论:这个回答明确而又质朴,能为我们欣然接受。/这个回答使人自强不息。/爱因斯坦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日月。雨果:生命是短暂的。 评论:非常忧郁,特别暗淡,充满悲观主义色彩。 歌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评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评论: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辛勤耕耘的总结。 孔子:生无所息。评论:不妨赋予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新时代的人应该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生无所息。讨论: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在谈论这一问题时的态度有什么区别?雨果、加缪两人的观点是忧郁、悲观、消极的。而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等人的观点是积极乐观的。讨论:作者说这些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个一致性体现在哪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四、划分全文结构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心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这一部分实质上就是把握现时,后一部分进一步向过去与未来展开,实质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动方面展开,可以更好地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在于把握现时,不断工作。 对前一部分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领会前后的联系:为什么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工作,他们不畏劳苦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一问,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也可以这样理解,前一部分是引用名人格言说明人生的意义;后一部分是阐述自己的观点,人应该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应该是什么。或:第二部分是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作者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未来三个部分,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对三个组成部分一一展开论述。 学生划分出这三个部分。思考讨论: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和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满足。 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 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五、重点语句的理解(质疑思辨)1、“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一段话中,爱因斯坦究竟认为呢?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为社会所支配。 2、雨果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用我们的话来说,人都是要死的,生命或长或短,都是暂时的。雨果是在悲叹生命的短暂。 3、“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这“另一种调子”是什么样的? 加缪论及西西弗斯,情调是悲观的,无可奈何的;歌德论及西西弗斯,却是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而感到满意、自豪。4、“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但是,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便是死亡。“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样一种状态就等于死亡。“达到了(绝对)满意”,就是自满,停顿下来不再前进,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一切动机都已停止”了。正面的意思就是,一件事做好了,就要再干一件事,“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5、“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 圆明园是废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说成“秋天里的春天”,这个“秋天”并非自然的季节,而指废墟的景观。 6、为什么说“‘现时’的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在物理学中不可能出现? 在物理学中,时间不断推移,“现时”的任何一个瞬间马上就成为“过去”了,可以说无所谓“现时”。人们把眼前一段时间称为“现在”,只是人们的一种观念,所以说这种“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 7、作者把现时看成1,对未来的憧憬看成是0,是为了说明什么? 要说明只有把握现时,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理想越是远大,工作越是努力,数值越是巨大。这是要说明憧憬未来与把握现时要紧紧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8、为什么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探究学习:对往事的回忆一方面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借鉴,有利于让人看清现时,意识到当前的处境,才能更好地把握现时,展望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可以用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现时。对未来的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有对理想的追求才能激励人更好地把握现时,努力奋斗。反之,如果失去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反照现时的镜子,就难以看清当前的处境;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就没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当然就难以把握现时了。9、作者为什么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往事——现时——未来,是生命的进行曲。人是有思维的,追忆往事、憧憬未来,是生命思考的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思考,决定着怎样把握现时。所以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可以从生命的过程上去阐明问题,可以从想和做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可以把前人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阐述得更加深入,可以结合时代的要求阐明我们应该怎样憧憬未来,把握现时,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补充:1.本文一开头就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三段话。这些引语表明了爱因斯坦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说这是“有关‘’的质朴见解”?探究学习: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人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始终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见解之所以“质朴”,是因为从最基本的层次上解释了“人”的哲学意义,即人是社会的,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人的意义。2.文章在引述了歌德同爱克曼交谈时的一段话后说:“——读者,这就是人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探究学习:歌德的那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自己的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但是对自己一生所经历的路程并不挑剔,无可抱怨。然后作者说“这就是人哪!”意思是告诉读者,这就是歌德对于的回答,这就是“人”的人生意义。3.“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致的见解”指什么?探究学习: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说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东方哲学家孔子说“生无所息”。可见,无论东方哲学家还是西方哲学家,他们都一致认为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4.“在我们……时代,不妨把‘生无所息’这句格言赋予崭新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崭新的含义”应是什么?探究学习:为我们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只要还活着,就应该奋斗不已。5.为什么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探究学习:对往事的回忆一方面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借鉴,有利于让人看清现时,意识到当前的处境,才能更好地把握现时,展望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可以用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现时。对未来的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有对理想的追求才能激励人更好地把握现时,努力奋斗。反之,如果失去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反照现时的镜子,就难以看清当前的处境;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就没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当然就难以把握现时了。教后记:1、划分层次应该利用好课文前面框题里的提示,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明白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了。2、对第一部分的理解可以结合课后第一大题的解决同时进行。板书设计为:爱因斯坦:人是社会的雨果:人生是短暂的————共同点:加谬:人生是辛苦的————忧郁、悲观歌德:人生辛苦但无怨康德:人生是不断的创造——共同点:人生=不断的工作、创造孔子:生无所息这是第一部分的板书设计。3、第二部分抓住文章的关键性标志性的句子。如“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至于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本质上也是幻想,也是梦”,“再让我们来谈谈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对现实的把握吧”等,就可以很容易的分清楚三部分的层次了。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三个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作者倾向于哪个阶段?作者倾向于“把握现实”。那么,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把握现实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去思考。对往事的回忆对把握现实的意义:得到快乐,增强信心,瞻望未来,弥补不足。憧憬未来对把握现实的意义:给人希望、信心、动机。最后,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最后四段,明确作者的最终观点:只有珍惜、牢牢的把握现实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呼吁人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第二部分板书设计: 回忆往事得到快乐,增强信心,瞻望未来,弥补不足 把握现实 把握现实,献身中华给人希望、信心、动力 憧憬未来4、练习设计:做一个摘抄工作,摘抄人生格言警句。
人 是 什 么 篇9
教案示例
教学设想
本文是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材,在处理教材上,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这一大背景,2003年的高考由以往的7月份提前到6月份,无形之中,高三的教学减少了一个月的时间。另外,还要拿出相当的一段时间,进行高考前的全面系统的复习,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进行,就要选取最精当的切入点,不能循旧例,按部就班的讲、读、练。在这种考虑的大前提下,我们对一课的教学提出如下的设计安排。这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方案,只是一个关于本课教学的原则安排,框架结构设计,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地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安排的基础上增删取舍,具体实施课堂教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我们定为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诵读上,通过学生的诵读去体味哲理,感受激情。
教学目标
也许人很难最终完全彻底的认清自己,也许这个命题在哲学领域中不断被提出,不断被探究。而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一是要学生学习领会大量引用名言、诗文,使文章丰厚,可读性强的写法,二是对自己的人生有所领悟,能知晓昨日之非,能把握今日之实,去创造明日之辉煌。如果学生学了此文,也能喜欢上这种大量引用的写法,尝试着在自己今后的写作中去适时的引用;如果学生学了此文,心灵有所触动,在默默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在思索着不虚此一生,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取得了完全的成功。通过一课堂的主要以学生诵读为主的教学模式,上述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可引李白诗:“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体会人生苦短,韶光易逝的叹息;再引南唐李煜的诗:“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理解他的无奈,消沉;后引华罗庚的“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诗句,感受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人生进取精神。由上述诗句,自然转入对的主题。(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非常重要,而我们有些老师注意不够,总认为这一环节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其实大不然。好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视野。例如,我们在本课所做的导入中,学生就可以用引用诗句中有所收益,对高考中考核名言,名诗句的默写也是一个很好的备战。)
(二)布置学生朗读训练。
可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如可齐读,可单人读,分小组读,也可分男女同学两部分分自然段读。总之,形式可多样些,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力争读进去,读透,读懂。
(三)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两句名言,诗文背诵,并书面撰写一个简短的发言提纲,谈自己对所背诵名言诗文的体会,谈自己喜爱这一句名言,诗文的原因。
(四)背诵名言诗文,由学生发言讨论,谈自己对背诵名言,诗文的感受。
(五)教师小结。
教案点评:
本文是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材,在处理教材上,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这一大背景,2003年的高考由以往的7月份提前到6月份,无形之中,高三的教学减少了一个月的时间。另外,还要拿出相当的一段时间,进行高考前的全面系统的复习,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进行,就要选取最精当的切入点,不能循旧例,按部就班的讲、读、练。在这种考虑的大前提下,我们对一课的教学提出如下的设计安排。这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方案,只是一个关于本课教学的原则安排,框架结构设计,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安排的基础上增删取舍,具体实施课堂教学。
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作品,这是由著名作家柯蓝所写的散文诗。读后,请同学们即席发言,谈自己的感受。
??怀 念
??记忆里的沙石,终会给时间冲走。记忆里的金子却越磨越亮。忘记不了的,怎么也不会遗忘……
??我说不出这样的回忆,是什么样的滋味?但往往使你感到沉重之后,却又留给你一种力量!
??有勇气去回忆的,他就应该有力量去承担。如果他真有一个回忆的海洋,而他又没有被这海洋淹没,那他便懂得了过去,就一定会去热受未来……
??我说:过去和未来是相联的。怀念和想望有一条看不见的相通的道路。
人 是 什 么 篇10
唐国富
江苏省曲塘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
二、启发学生好好把握现时,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学习。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生阅读课文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标题“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课文写于新时期初期,文中一再提到,我们的时代是“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奋力拼搏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作者劝勉人们,“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2、课文可分成几大部分?概括其内容。
课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部分的中心点,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把不断工作看作人生真谛。开头迂回地引出这个话题。先引爱因斯坦三段话。一引爱因斯坦,说论题之难;二引爱因斯坦,点到“自我努力”;三引爱因斯坦,论人的社会性,任何人都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员”,个人自当回报社会,贡献社会,已是不言而喻。再引雨果、加缪,他们的回答充满悲观主义色彩,雨果悲叹人生短暂,加缪悲叹人生只是不断的苦役。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与雨果、加缪的区别,在于悲观与乐观,积极与消极。在以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为代表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看来,人生的意义正在于不断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为自己一生辛苦地工作而感到充实满意,无怨无悔。康德认为,一旦自满自足,无所事事,生命就毫无意义。认识借助想象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生就要不断的进行创造性工作。爱因斯坦认为,做一件合理的事情就能赋予人生以奇异的色彩。孔子认为“生无所息”,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息的劳作之中。总而言之,这一部分引用古今中外大师的言论,把人生的意义与工作联系起来。
完成“思考和练习一”的表格
工作的动机从何而来?议论要引向深入,就要向人的心灵开掘。作者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未来三部分,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回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对这三个部分一一展开论述。
对往事的回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的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
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
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课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人是什么”,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
第二课时
二难点问题讨论
1.“一个人很难知道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当然也就不应当以此去打扰别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爱因斯坦所说的“意义”,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义”,是一个很深邃的概念。这种意义是“一个人很难知道”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科学才能揭示人生的意义,科学发展到今天,尽管已经大大推进了人类的知识,但是远远谈不上穷尽了对事物的认识;另一方面,一个人掌握人类认识的成果又是极其有的。
2、“苦和甜”不是主观的感觉和感受吗?为什么说“来自外界”?
“来自”说的是来源。苦和甜的来源是在外界。有苦的东西和甜的东西,才能引起人们苦和甜的感觉和体验。
3、“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一段话中,爱因斯坦究竟认为“人是什么”呢?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大林坦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完全为社会所支配。
4、雨果的回答是什么样意思?
用我们的放来说,人都是要死的,生命或长或短,都是暂时的。雨果是在悲叹生命的短暂。
5、“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这“另一种调子”是什么样的?
加缪论及西西弗斯,情调是悲观的,无可奈何的;歌德论及西西弗斯,却是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而感到满意、自豪。
6“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但是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这段话是什么样意思?
“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便是死亡。“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样一种状态就等于死亡。“达到了(绝对)满意”,就是自满,停顿下来不再前进,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一切动机都已停止”了。正面的意思就是,一件事做好了,就要再干一件事,“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7“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
圆明园是废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说成“秋天里的春天”,这个“秋天”并非自然的季节,而指废墟的景观。
8怎样理解“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
这就是说,人类和个人的本质都是由其历史决定的。拿个人来说,他为什么是这样的。要看他的历史,一个30岁的人,是30年的历史决定了他现在成为这样一个人。今天的中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某一国家的今天,也是某一国家历史发展的结果。今天的人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
9、为什么说“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为什么说“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
这里所说的“本质”,应该从“现实性”“物理性”上来理解,往事已逝,其现实性、物质性已经消失,回忆中的世界,虽然过去存在过,但是现在并不存在,是虚幻的,所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举例来说,鲁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的情景,写作之时,不也是一场“白日梦”吗?这样的回忆不也是寄托着一种愿望,不也是这种愿望的实现吗?
10、为什么说对未来怀有希望“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
青年时代生命力旺盛,对未来充满希望,一个人到了垂死的时候,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可见对未来怀有希望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同是老人,有的不怀什么希望,有的还是充满希望,表明它们的生命力有很大差别。
11、为什么说“‘现时’的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在物理学中不可能出现?
在物理学中,时间不断推移,“现时”的任何一个瞬间马上就成为“过去”了,可以说无所谓“现时”。人们把眼前一段时间称为“现在”,只是人们的一个观念,所以说这种“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
12、作者把现时看成1,对未来的憧憬看成0,是为了说明什么?
要说明只有把握现时,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理想越是远大,工作越是努力,数值越是巨大。这是要说明憧憬未来与把握现时要紧紧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13、为什么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因为追忆往事可以给人以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憧憬未来、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动力,牢牢地把握现时。一旦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14、为什么说“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
把握不了现时,蹉跎岁月,那么一切都等于0,即使怀有希望,也只是肥皂泡。
15、作者为什么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人是什么”?
往事——现时——未来,是生命的进行曲。人是有思维的,追忆往事、憧憬未来,是生命思考的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思考,决定着怎样把握现时。所以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人是什么”,可以从生命的过程上去阐明问题,可以从想和做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可以把前人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阐述得更加深入,可以结合时代的要求阐明我们应该怎样憧憬未来,把握现时,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三、课后作业:按追忆往事、憧憬未来、把握现时三方面摘抄本文格言式的精辟议论。
作者邮箱:
人 是 什 么 篇11
朱新兵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心内容;2、深入探究,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意义,加强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深入探究,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师生讨论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自读课文,积累下列词语:伫立挑剔伉俪慰藉暮霭风烛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风雨不蚀多愁善感(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完成课后第一大题;并划分全文结构。
(目的意义:整体把握全文,做好名言摘抄)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人生的境界》读书笔记,由此思考人生的意义。
二、解题:标题“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三、解决课后第一大题
爱因斯坦: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人是社会的。/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异的光彩。
评论:这个回答明确而又质朴,能为我们欣然接受。/这个回答使人自强不息。/爱因斯坦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日月。
雨果:生命是短暂的。评论:非常忧郁,特别暗淡,充满悲观主义色彩。
歌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评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评论: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辛勤耕耘的总结。
孔子:生无所息。
评论:不妨赋予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新时代的人应该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生无所息。
讨论: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在谈论“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的态度有什么区别?
雨果、加缪两人的观点是忧郁、悲观、消极的。而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等人的观点是积极乐观的。
讨论:作者说这些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个一致性体现在哪里?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
四、划分全文结构
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心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
这一部分实质上就是把握现时,后一部分进一步向过去与未来展开,实质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动方面展开,可以更好地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在于把握现时,不断工作。
对前一部分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领会前后的联系:为什么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工作,他们不畏劳苦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一问,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也可以这样理解,前一部分是引用名人格言说明人生的意义;后一部分是阐述自己的观点,人应该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应该是什么。或:第二部分是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人是什么”,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
作者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未来三个部分,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对三个组成部分一一展开论述。
学生划分出这三个部分。
思考讨论:
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和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
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满足。
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
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五、重点语句的理解(质疑思辨)
1、“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一段话中,爱因斯坦究竟认为“人是什么”呢?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为社会所支配。
2、雨果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用我们的话来说,人都是要死的,生命或长或短,都是暂时的。雨果是在悲叹生命的短暂。
3、“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这“另一种调子”是什么样的?
加缪论及西西弗斯,情调是悲观的,无可奈何的;歌德论及西西弗斯,却是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而感到满意、自豪。
4、“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但是,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便是死亡。“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样一种状态就等于死亡。“达到了(绝对)满意”,就是自满,停顿下来不再前进,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一切动机都已停止”了。正面的意思就是,一件事做好了,就要再干一件事,“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5、“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
圆明园是废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说成“秋天里的春天”,这个“秋天”并非自然的季节,而指废墟的景观。
6、为什么说“‘现时’的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在物理学中不可能出现?
在物理学中,时间不断推移,“现时”的任何一个瞬间马上就成为“过去”了,可以说无所谓“现时”。人们把眼前一段时间称为“现在”,只是人们的一种观念,所以说这种“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
7、作者把现时看成1,对未来的憧憬看成是0,是为了说明什么?
要说明只有把握现时,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理想越是远大,工作越是努力,数值越是巨大。这是要说明憧憬未来与把握现时要紧紧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8、为什么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探究学习:对往事的回忆一方面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借鉴,有利于让人看清现时,意识到当前的处境,才能更好地把握现时,展望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可以用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现时。对未来的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有对理想的追求才能激励人更好地把握现时,努力奋斗。反之,如果失去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反照现时的镜子,就难以看清当前的处境;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就没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当然就难以把握现时了。
9、作者为什么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人是什么”?
往事——现时——未来,是生命的进行曲。人是有思维的,追忆往事、憧憬未来,是生命思考的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思考,决定着怎样把握现时。所以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人是什么”,可以从生命的过程上去阐明问题,可以从想和做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可以把前人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阐述得更加深入,可以结合时代的要求阐明我们应该怎样憧憬未来,把握现时,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补充:
1.本文一开头就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三段话。这些引语表明了爱因斯坦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说这是“有关‘人是什么’的质朴见解”?
探究学习: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人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始终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见解之所以“质朴”,是因为从最基本的层次上解释了“人”的哲学意义,即人是社会的,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人的意义。
2.文章在引述了歌德同爱克曼交谈时的一段话后说:“——读者,这就是人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探究学习:歌德的那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自己的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但是对自己一生所经历的路程并不挑剔,无可抱怨。然后作者说“这就是人哪!”意思是告诉读者,这就是歌德对于“人是什么”的回答,这就是“人”的人生意义。
3.“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致的见解”指什么?
探究学习: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说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东方哲学家孔子说“生无所息”。可见,无论东方哲学家还是西方哲学家,他们都一致认为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
4.“在我们……时代,不妨把‘生无所息’这句格言赋予崭新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崭新的含义”应是什么?
探究学习:为我们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只要还活着,就应该奋斗不已。
5.为什么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探究学习:对往事的回忆一方面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借鉴,有利于让人看清现时,意识到当前的处境,才能更好地把握现时,展望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可以用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现时。对未来的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有对理想的追求才能激励人更好地把握现时,努力奋斗。反之,如果失去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反照现时的镜子,就难以看清当前的处境;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就没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当然就难以把握现时了。
教后记:
1、划分层次应该利用好课文前面框题里的提示,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明白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了。
2、对第一部分的理解可以结合课后第一大题的解决同时进行。板书设计为:
爱因斯坦:人是社会的
雨果:人生是短暂的————共同点:
加谬:人生是辛苦的————忧郁、悲观
歌德:人生辛苦但无怨
康德:人生是不断的创造——共同点:人生=不断的工作、创造
孔子:生无所息
这是第一部分的板书设计。
3、第二部分
抓住文章的关键性标志性的句子。如“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至于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本质上也是幻想,也是梦”,“再让我们来谈谈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对现实的把握吧”等,就可以很容易的分清楚三部分的层次了。
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三个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作者倾向于哪个阶段?
作者倾向于“把握现实”。
那么,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把握现实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去思考。
对往事的回忆对把握现实的意义:得到快乐,增强信心,瞻望未来,弥补不足。
憧憬未来对把握现实的意义:给人希望、信心、动机。
最后,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最后四段,明确作者的最终观点:只有珍惜、牢牢的把握现实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呼吁人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
第二部分板书设计:
回忆往事
得到快乐,增强信心,瞻望未来,弥补不足
把握现实 把握现实,献身中华
给人希望、信心、动力
憧憬未来
4、练习设计:
做一个摘抄工作,摘抄人生格言警句。
作者邮箱:
人 是 什 么 篇12
人 是 什 么
教学目的:
理解“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把握现在的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点:
理解对现实的把握是“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
教学难点:
理解中外哲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课时计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从未有人去认真想过,因为同学们都知道,人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或者说,人是能用大脑进行思维并能用语言进行交流的高等动物。不过,这都是从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回答的。如果从哲学的角度问人是什么,又该怎样回答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赵鑫珊的哲学论文《人是什么》。
二、解题
赵鑫珊,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有《赵鑫珊文集》《哲学与当代世界》等多种著作。
三、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课文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开头到“……”处为第一部分,余下的为第二部分。
不要把前后两个部分看成互不相关的两种回答。前一部分的中心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这一部分实质上就是把握现时,后一部分进一步向过去与未来展开,实质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动方面展开,可以更好地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在于把握现时,不断工作。
对前一部分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领会前后的联系:为什么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工作,他们不畏劳苦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一问,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第二部分根据“对往事的回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分为三层。
四、学生质疑思辨。
让学生自己质疑思考,在课文旁边打问号,并写下思考结果。然后组织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什么,教师相机给予指导。
第二课时
解题指导
一、本题要求把握课文前一部分内容。采用列表形式,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结构,也便于前后比较。语言要求精要,就要注意提取要点。
回 答
评 论
爱因斯坦
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异的光彩。
这个回答明确而又质朴,能为我们欣然接受。/这个回答使人自强不息。/爱因斯坦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日月。
雨果
生命是短暂的。
非常忧郁,特别暗淡,充满悲观主义色彩。
歌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
康德
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辛勤耕耘的总结。
孔子
生无所息。
不妨赋予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
二、本题把握课文后一部分几个主要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
作者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
对现时的把握之所以“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是因为把握现时是实现志向的必要前提,是走向未来美景的可靠保证,否则,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年华,就会丧失自我,不成其为人。
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追忆往事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憧憬未来、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动力,去牢牢地把握现时。一旦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三、本题引导学生消化课文内容。学以致用,是一个优良传统。古人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吸收精华,思考消化,正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摘抄示例
[追忆往事]
○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
○使已死的东西复活,其愉快不下于创造。
○串起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巴巴的人;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有利于瞻望未来。回忆就是个人的历史意识活动。
○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它们的功用往往是用幻想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弗洛伊德说,夜梦是愿望的满足;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
[憧憬未来]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没有希望的人,就是绝望的人,就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人。人一天也不能没有希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
○不断追求真理要比占有真理更高贵。
○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地追求,是追求的过程。充满希望的旅行(过程),要比到达目的地好。
○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
○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你永远都不能说“结束”这两个字。
○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人啊,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
[把握现时]
○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
○只有珍惜、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否则,就会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
○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乱舞。
人 是 什 么 篇13
教案示例
教学设想
本文是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材,在处理教材上,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这一大背景,2003年的高考由以往的7月份提前到6月份,无形之中,高三的教学减少了一个月的时间。另外,还要拿出相当的一段时间,进行高考前的全面系统的复习,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进行,就要选取最精当的切入点,不能循旧例,按部就班的讲、读、练。在这种考虑的大前提下,我们对一课的教学提出如下的设计安排。这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方案,只是一个关于本课教学的原则安排,框架结构设计,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地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安排的基础上增删取舍,具体实施课堂教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我们定为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诵读上,通过学生的诵读去体味哲理,感受激情。
教学目标
也许人很难最终完全彻底的认清自己,也许这个命题在哲学领域中不断被提出,不断被探究。而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一是要学生学习领会大量引用名言、诗文,使文章丰厚,可读性强的写法,二是对自己的人生有所领悟,能知晓昨日之非,能把握今日之实,去创造明日之辉煌。如果学生学了此文,也能喜欢上这种大量引用的写法,尝试着在自己今后的写作中去适时的引用;如果学生学了此文,心灵有所触动,在默默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在思索着不虚此一生,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取得了完全的成功。通过一课堂的主要以学生诵读为主的教学模式,上述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可引李白诗:“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体会人生苦短,韶光易逝的叹息;再引南唐李煜的诗:“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理解他的无奈,消沉;后引华罗庚的“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诗句,感受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人生进取精神。由上述诗句,自然转入对的主题。(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非常重要,而我们有些老师注意不够,总认为这一环节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其实大不然。好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视野。例如,我们在本课所做的导入中,学生就可以用引用诗句中有所收益,对高考中考核名言,名诗句的默写也是一个很好的备战。)
(二)布置学生朗读训练。
可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如可齐读,可单人读,分小组读,也可分男女同学两部分分自然段读。总之,形式可多样些,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力争读进去,读透,读懂。
(三)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两句名言,诗文背诵,并书面撰写一个简短的发言提纲,谈自己对所背诵名言诗文的体会,谈自己喜爱这一句名言,诗文的原因。
(四)背诵名言诗文,由学生发言讨论,谈自己对背诵名言,诗文的感受。
(五)教师小结。
教案点评:
本文是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材,在处理教材上,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这一大背景,2003年的高考由以往的7月份提前到6月份,无形之中,高三的教学减少了一个月的时间。另外,还要拿出相当的一段时间,进行高考前的全面系统的复习,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进行,就要选取最精当的切入点,不能循旧例,按部就班的讲、读、练。在这种考虑的大前提下,我们对一课的教学提出如下的设计安排。这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方案,只是一个关于本课教学的原则安排,框架结构设计,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安排的基础上增删取舍,具体实施课堂教学。
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作品,这是由著名作家柯蓝所写的散文诗。读后,请同学们即席发言,谈自己的感受。
??怀 念
??记忆里的沙石,终会给时间冲走。记忆里的金子却越磨越亮。忘记不了的,怎么也不会遗忘……
??我说不出这样的回忆,是什么样的滋味?但往往使你感到沉重之后,却又留给你一种力量!
??有勇气去回忆的,他就应该有力量去承担。如果他真有一个回忆的海洋,而他又没有被这海洋淹没,那他便懂得了过去,就一定会去热受未来……
??我说:过去和未来是相联的。怀念和想望有一条看不见的相通的道路。
人 是 什 么 篇14
一、重点解读,探究质疑
方法:针对课文设计一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含蓄的句子能加以解释,概括的内容能具体阐释。
1.本文一开头就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三段话。这些引语表明了爱因斯坦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说这是“有关‘人是什么’的质朴见解”?(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明确: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人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始终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见解之所以“质朴”,是因为从最基本的层次上解释了“人”的哲学意义,即人是社会的,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人的意义。
2.“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一段话中,爱因斯坦意在说明“人是什么”?(含蓄的句子能明确理解)
明确: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为社会所支配。
3.“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一致的见解”指什么?(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明确: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说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东方哲学家孔子说“生无所息”。可见,无论东方哲学家还是西方哲学家,他们都一致认为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
4.“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这“另一种调子”是什么样的?(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理解指代性的内容)
明确:加缪论及西西弗斯,情调是悲观的,无可奈何的;歌德论及西西弗斯,却是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而感到满意、自豪。
5.“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含蓄的句子能明确理解)
明确:圆明园是废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说成“秋天里的春天”,这个“秋天”并非自然的季节,而指废墟的景观。
6.什么是“甜美的忧郁”或“忧郁的甜美”?怎样理解这种感受? (概括的内容能具体理解)
明确:“忧郁”是指过去生活中的痛苦,是一些令人伤感的对象。而这些东西一旦到了回忆中,或成了文学艺术的题材,就往往会因为距离或艺术创作的魅力而形成美感,这就是“甜美的忧郁”或“忧郁的甜美”。如与亲人分别甚至失去亲人是生活中的痛苦,但一旦成为回忆,就往往因能在脑海中再现当时的情景而有一种令人心颤的美的感受。“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就是这一美感的突出体现:不仅因回忆当时女主人公穿的绿罗裙而感到美,甚至因此而怜爱绿色的草了。
7.毕加索说:“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你永远都不能说‘结束’这两个字。”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能结合语境,透过字面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必须不断地追求新的目标,追求本身才能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如我国在高空钢索上单独生活25天,平均每天在钢索上行走超过3小时,创造新的吉尼斯记录的阿迪力曾多次打破过世界吉尼斯记录,但他就是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自己向自己挑战,不断有新的追求。他就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强者,他就是把追求的过程看得比追求的目标更重的人。因为他在追求的过程中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8.为什么说“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为什么说“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能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所读,实现与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明确:这里所说的“本质”,应该从“现实性”“物理性”上来理解,往事已逝,其现实性、物质性已经消失,回忆中的世界,虽然过去存在过,但是现在并不存在,是虚幻的,所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举例来说,鲁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的情景,写作之时,不也是一场“白日梦”吗?这样的回忆不也是寄托着一种愿望,不也是这种愿望的实现吗?
9.作者把现时看成1,对未来的憧憬看成0,是为了说明什么?(概括的内容能具体理解)
明确:要说明只有把握现时,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理想越是远大,工作越是努力,数值越是巨大。这是要说明憧憬未来与把握现时要紧紧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二、拓展延伸,创造性的训练
1.作者以“1”和“0”作比,阐述人生的意义,很有创意,请您仿照作者的写法,也以“1”与“0”作比,说一段话,用它来阐明你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例文:至于笔者,则把现时(当前)看成是小学算术课本上的1,对未来的憧憬则看成是0。每个小学生都有懂得:0的位置是很重要的,0只有在1的后面(而不是在1的前面)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和分量。1后面的0越多值越大,若用日常语言来说,就是: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
示范1:至于我,则把身体健康看成是1,把理想、事业、爱情、金钱、名誉、人格……分别看成是0,1的位置很重要,1只有在最前面,后面的0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如果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身体是人生的第一本钱,但也要以理想、事业、爱情、金钱、名誉、人格等来支撑。
示范2:至于笔者,则是把人格看做小学算术课本中的1,把金钱、功名、地位等等看做是0,1的有无或者说位置很重要,没有了1,0即使再多也是无意义的;1如果在前面,后面的0越多则值就越大。这就是说,金钱诚宝贵,功名价更高,若为人格故,二者皆可抛。
2.活动:体验“偶像”的人生观。
我们人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这个偶像可能是高大的,也可能是平凡的;这个偶像可能是历史人物,也可能是现时人物,还可能是虚拟人物,但既然是偶像我们就要把他化作我们的血肉。在关键时刻他可能就要站出来指挥我们的一言一行。偶像的一言一行也许会让我们津津乐道,特别是他的颇富人生意义的哲言警句。下面由学生发言,介绍偶像的哲言警句和事迹,由同学或老师提出一个情境,该生试回答这位偶像会怎样说怎样做。
示例: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他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以为他故弄玄虚。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他仍然是那一句话。这一次没有人不再相信他,但对他的所谓智慧百探而不得其解。
XX年后,这个谜终于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跑了。
老师提出一个情境:现在我们的高三生活很苦,有人说,高三就是高山。想想到明年6月份还有近一年的时间,而什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每科分数必须得到将近90%。真是高不可攀,如果你就是山田本一,你会怎样面对这段生活呢?
学生答:我会把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如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第二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一仗一仗地往前打。我会把总分分解到各科中,一科科地攻。
三、课后作业
每人拟写2~5条人生格言。班级编写一本格言集,向同学征集集名,老师也可参与。比如《倾听心跳》《黄金法则》《未名箴语》等。
●延伸阅读
我的信念
[法]居里夫人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要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极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受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③在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快乐的回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④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所以后来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⑤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人们在工作中,获得最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受到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忱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消防员,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思考题:
1.蚕结茧子这件事,有的人想到的是“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或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而居里夫人想到的却是“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想想居里夫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结合你的理解,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
2.第③段中说到“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回忆”。有哪些“美好快乐的回忆”?请写出具体的内容,(孤独地过求学的岁月;艰辛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并说明这些回忆为什么会让居里夫人感到“美好快乐”?(这些对常人来说似乎难以忍受的回忆,对居里夫人来说却是“美好快乐的回忆,因为偏偏鼓舞着她,求学与研究过程,就是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过程,也是她感到幸福和满足的过程。这样的回忆当然是美好快乐的)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让我们感受到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境界)
3.第⑥段中写自己温和沉静性格的养成和老来的多种情趣,似乎与信念无关,是否是多余之笔?(看似与信念无关,其实正是写其理想和追求)
4.居里夫人紧扣自身经历和切身感受谈理想、信念,表明自己的许多观点。请你认真阅读全文,分条概括居里夫人围绕信念、理想而表明的观点。(不少于3条)(人人都有天赋的才能,要对自己不失却信心;要确立人生奋斗的目标,并为之而不懈努力;要永远保持宁静的心态,远离名利的诱惑;要始终保持孩稚般的童心,醉心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
5.根据课文,结合你的理解,请你解释一下信念之于人的巨大作用。(信念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引力,它既推动我们,又引导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奋斗,走向成功,走向幸福;对于人类来说,一旦确立了崇高的理想,就要永远保持你的信念,并为之而不懈奋斗)
人 是 什 么 篇15
邓浩
赵鑫珊
教学目的:
理解“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把握现在的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点:
理解对现实的把握是“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
教学难点:
理解中外哲学家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课时计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从未有人去认真想过,因为同学们都知道,人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或者说,人是能用大脑进行思维并能用语言进行交流的高等动物。不过,这都是从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回答的。如果从哲学的角度问人是什么,又该怎样回答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赵鑫珊的哲学论文《人是什么》。
二、解题
赵鑫珊,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有《赵鑫珊文集》《哲学与当代世界》等多种著作。
三、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课文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开头到“……”处为第一部分,余下的为第二部分。
不要把前后两个部分看成互不相关的两种回答。前一部分的中心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这一部分实质上就是把握现时,后一部分进一步向过去与未来展开,实质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动方面展开,可以更好地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在于把握现时,不断工作。对前一部分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领会前后的联系:为什么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工作,他们不畏劳苦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一问,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二部分根据“对往事的回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分为三层。
四、学生质疑思辨。
让学生自己质疑思考,在课文旁边打问号,并写下思考结果。然后组织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什么,教师相机给予指导。
第二课时
解题指导
一、本题要求把握课文前一部分内容。采用列表形式,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结构,也便于前后比较。语言要求精要,就要注意提取要点。
回 答 评 论
爱因斯坦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异的光彩。这个回答明确而又质朴,能为我们欣然接受。/这个回答使人自强不息。/爱因斯坦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日月。
雨果生命是短暂的。非常忧郁,特别暗淡,充满悲观主义色彩。
歌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辛勤耕耘的总结。
孔子生无所息。不妨赋予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
二、本题把握课文后一部分几个主要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
作者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
对现时的把握之所以“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是因为把握现时是实现志向的必要前提,是走向未来美景的可靠保证,否则,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年华,就会丧失自我,不成其为人。
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追忆往事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憧憬未来、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动力,去牢牢地把握现时。一旦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三、本题引导学生消化课文内容。学以致用,是一个优良传统。古人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吸收精华,思考消化,正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摘抄示例
[追忆往事]
○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
○使已死的东西复活,其愉快不下于创造。
○串起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巴巴的人;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有利于瞻望未来。回忆就是个人的历史意识活动。
○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它们的功用往往是用幻想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弗洛伊德说,夜梦是愿望的满足;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
[憧憬未来]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没有希望的人,就是绝望的人,就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人。人一天也不能没有希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
○不断追求真理要比占有真理更高贵。
○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地追求,是追求的过程。充满希望的旅行(过程),要比到达目的地好。
○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
○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你永远都不能说“结束”这两个字。
○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人啊,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
[把握现时]
○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
○只有珍惜、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否则,就会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
○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乱舞。
补充资料:
一、 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这是一首描写别情的诗作。
弥漫在春山上的雾霭欲去不去,淡蓝色的天幕上疏星似隐若现,显得那么渺小。残月的余晖照着离别的人儿,惜别的晨光中落下晶莹的泪珠。离别在际,相思、依恋之情已说了很多,但仍觉不够,还有没说的话,回过头来又嘱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后两句为不朽名句,它一反传统上的哀怨感伤情调,以真诚纯洁的感情表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写了别情中的期望,带有浓重的理想化爱情的色彩。这里的“绿罗裙”代指闺中女子,又由绿罗裙想到萋萋芳草,并将芳草人格化,使其成为情人的象征,以对芳草的爱恋表示对爱情的痴心。构思巧妙,只此十字,足以表现出离别之人的一往情深,痴心不改了。
二、学生随笔
感悟年华
天津一中 王 彤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陪我走过春夏秋冬。”电波里流出的旋律柔柔的,我的心也跟着柔软了。
周末空闲时间,也该整理一下那平日里无暇“搭理”的琐物了。好不容易将紧张忙碌的心情赶走,我坐在地毯上,尽情地享受着这少有的宁静、惬意。
抽屉真是个藏宝箱:坏了却一直舍不得丢弃的手表、初中时最心爱的发夹、早已对
不上日期的生日贺卡、写满琐碎闲事的本子……这才发觉,对于过去,自己原来还有那
么多的不舍。每日都在为自己的今天与未来打拼,而忽视了自己对过去的情感,这也许
是当代人的通病吧! 不经意地拾起一本尘封的像册,已经泛黄的扉页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诗经》里的句
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小学时写下的吗?在记忆中搜寻这个片段,早已不知它
飞向何方……
于是我好奇地往后看,都是些小时候的照片。真的不敢相信,原来我也曾那么小。
我的眼光驻足在一张自己“乔装打扮”却红着眼睛的照片,身旁和我合影的美丽女子搂着
我的肩膀静静地笑着,我的记忆也同时被美丽的笑拉回。我想起了那个有一袭长发和轻盈舞步的人——我的舞蹈老师。那姣好的容貌,如果不是这张照片的珍藏,记忆已被岁月的流水冲得模糊。而她带我走过的红舞鞋的岁月,却历久弥新。
手中这张照片,就是我们最后一次演出的合影。
像册往后翻,就如过电影一样,我的个子渐渐长高了。有一张照片,容量绝非一般,那么多张年轻的脸,笑得那么张狂,那么毫无保留。那该是初中第一次集体旅游,那次只去一天却经历了两个月的准备和一个半月的期待的“珍贵之旅”。照片中的人,一个个细细算来,如今还在联络的已屈指可数,而想起当初一同走过的那纯真的少年时代,想起这散发着汗水和太阳味的照片,温情就淡淡地晕染了岁月。
电台的音乐依旧轻轻地在整个房间里飘……“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我不知自己有没有变,而曾经那些或短或长路过我生活的人,确实留下了痕迹,小小地改变了我。
坐累了,换个姿势,把两条架在一起的腿放下来。一个朋友曾告诉我:“不要把两条腿架在一起。平放在地上,放松些。”我照她的话去做,果然轻松了许多。后来她去了远方,再后来我就没了她的消息,也没再刻意打听她的下落。只是坐下来架起腿累了时,偶尔会想到她,想起她就把腿放平,放松些。
我有时会想起一些人,一段过去,想得不长久、不深刻,但却隽永。生活因此除了忙碌打拼,追逐未来,还有细节。点点滴滴的细节里有丝丝缕缕的想念,淡淡地牵扯着平凡生活里的起伏心情。
“变换的世界有多美,纯真的年华像流水,想要追,想要追……”旋律再次滑过耳畔。
过去追不回来,又为何追呢?曾经拥有,无论后来如何,想起它,就是一种幸福!
[1]
人 是 什 么 篇16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心内容;2、深入探究,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意义,加强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深入探究,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师生讨论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自读课文,积累下列词语:伫立 挑剔 伉俪 慰藉 暮霭 风烛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风雨不蚀 多愁善感(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完成课后第一大题;并划分全文结构。
(目的意义:整体把握全文,做好名言摘抄)
教 学 过 程
一、学生交流《人生的境界》读书笔记,由此思考人生的意义。
二、解题:标题“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三、解决课后第一大题
爱因斯坦: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人是社会的。/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异的光彩。
评论:这个回答明确而又质朴,能为我们欣然接受。/这个回答使人自强不息。/爱因斯坦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日月。
雨果:生命是短暂的。 评论:非常忧郁,特别暗淡,充满悲观主义色彩。
歌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评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评论: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辛勤耕耘的总结。
孔子:生无所息。
评论:不妨赋予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新时代的人应该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生无所息。
讨论: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在谈论“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的态度有什么区别?
雨果、加缪两人的观点是忧郁、悲观、消极的。而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等人的观点是积极乐观的。
讨论:作者说这些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个一致性体现在哪里?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
四、划分全文结构
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心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
这一部分实质上就是把握现时,后一部分进一步向过去与未来展开,实质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动方面展开,可以更好地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在于把握现时,不断工作。
对前一部分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领会前后的联系:为什么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工作,他们不畏劳苦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一问,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也可以这样理解,前一部分是引用名人格言说明人生的意义;后一部分是阐述自己的观点,人应该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应该是什么。或:第二部分是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人是什么”,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
作者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未来三个部分,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对三个组成部分一一展开论述。
学生划分出这三个部分。
思考讨论:
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和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
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满足。
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
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五、重点语句的理解(质疑思辨)
1、“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一段话中,爱因斯坦究竟认为“人是什么”呢?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为社会所支配。
2、雨果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用我们的话来说,人都是要死的,生命或长或短,都是暂时的。雨果是在悲叹生命的短暂。
3、“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这“另一种调子”是什么样的?
加缪论及西西弗斯,情调是悲观的,无可奈何的;歌德论及西西弗斯,却是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而感到满意、自豪。
4、“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但是,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便是死亡。“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样一种状态就等于死亡。“达到了(绝对)满意”,就是自满,停顿下来不再前进,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一切动机都已停止”了。正面的意思就是,一件事做好了,就要再干一件事,“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5、“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
圆明园是废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说成“秋天里的春天”,这个“秋天”并非自然的季节,而指废墟的景观。
6、为什么说“‘现时’的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在物理学中不可能出现?
在物理学中,时间不断推移,“现时”的任何一个瞬间马上就成为“过去”了,可以说无所谓“现时”。人们把眼前一段时间称为“现在”,只是人们的一种观念,所以说这种“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
7、作者把现时看成1,对未来的憧憬看成是0,是为了说明什么?
要说明只有把握现时,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理想越是远大,工作越是努力,数值越是巨大。这是要说明憧憬未来与把握现时要紧紧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8、为什么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探究学习:对往事的回忆一方面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借鉴,有利于让人看清现时,意识到当前的处境,才能更好地把握现时,展望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可以用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现时。对未来的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有对理想的追求才能激励人更好地把握现时,努力奋斗。反之,如果失去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反照现时的镜子,就难以看清当前的处境;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就没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当然就难以把握现时了。
9、作者为什么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人是什么”?
往事——现时——未来,是生命的进行曲。人是有思维的,追忆往事、憧憬未来,是生命思考的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思考,决定着怎样把握现时。所以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人是什么”,可以从生命的过程上去阐明问题,可以从想和做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可以把前人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阐述得更加深入,可以结合时代的要求阐明我们应该怎样憧憬未来,把握现时,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补充:
1.本文一开头就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三段话。这些引语表明了爱因斯坦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说这是“有关‘人是什么’的质朴见解”?
探究学习: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人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始终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见解之所以“质朴”,是因为从最基本的层次上解释了“人”的哲学意义,即人是社会的,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人的意义。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