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推荐12篇)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1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 yuè)
2.使工以药淬火(通“焠”,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cuì)
3.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通“凌”,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
6.请辞决矣(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8.设九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9.图穷而匕首见(通“现”)
10.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
12.卒起不意(通“猝”)
二、文言实词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3.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4.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7.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8.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9.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
10.非有诏不得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② 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③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④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⑤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2.名词作动词
① 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②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③ 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④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⑤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2.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3.形容词的意动
①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②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四、古今异义
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到。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0、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11.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1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13.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1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判断句)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句)
(二)省略句
5.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6.取之 (以)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7.欲与 (之) 俱 ( 往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省略句)
8.待吾客与 (之) 俱 ( 往 ) (同上) (省略句)
9.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之) 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 (省略句)
10.嘉为 (之) 先言于秦王曰 (同上) (省略句)
11.乃 (穿) 朝服,设九宾 (省略谓语) (省略句)
12.见燕使者 (于) 咸阳宫 (省略介词) (省略介词)
13.使 (之) 毕使于前 (省略兼语 )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4.群臣侍 (于)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5.献 (于) 秦王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6.比 (于) 诸侯之列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7.而 (按) 秦法…… (根据文意省略 ) (省略句)
18.皆陈 (于) 殿下 (省略介词) (省略句)
(三)被动句
1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20.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四)倒装句
21.常痛于骨髓 (状语后置句)
22.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句)
23.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24.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
2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2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27.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邑万家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六、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3.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4.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5.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6.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7.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8.事所以不成者……(同上)
七、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7.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
八、一词多义
(一)实词
1.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动词,亲近,接近。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名词,父母。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副词,亲自。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形容词,亲生的。
2.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形容词,深刻。
夜深忽梦少年事 形容词, ( 时间 ) 久。
桃花潭水深千尺 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 副词,很,十分。
3.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 动词,解除,解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动词,分开。
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 动词,解释。
毁其盆,解其棕缚 动词,解开。
土崩瓦解 动词,分裂,涣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解答。
谓颜太师以兵解 动词,解脱躯壳而成仙,解脱。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 动词,解送,读jiè。
解元 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读jiè。
4.教
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曲罢曾教善才服 动词,使,让,jiāo。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名词,教化。读jiào。
十三教汝织 动词,传授知识技能,读jiāo。
5.敢
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进止敢自专 副词,表反诘语气,为“岂敢、不敢”的省词。
6.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动词,回来。
秦王还柱而走 动词,通“环”,绕。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 动词,通“旋”,掉转身。
计日以还 动词,归还。
一尊还酹江月 副词,还是,hái。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副词,通“旋”,马上,立即,读xuán。
7.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 名词,资财、钱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名词,资本,依据。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动词,资助。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 名词,费用,物资。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如姬资之三年 动词,为动用法,为……蓄积 ( 准备 ) 。
8.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动词,通“震”,害怕,恐惧。
振长策而御宇内 动词,挥动。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通“赈,赈济。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动词,通“震”,震动。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 动词,振动。
振奋作声 动词,振作奋起。
9.图
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图穷匕首见 名词,地图。
不图子自归 动词,想,反复考虑。
10.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 名词,剑梢。
斯是陋室,唯我德馨 名词,居所。
今其室十无一焉 名词,家。
11.诏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名词,朝廷。
非有诏得不上 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动词,皇帝下令。
12.被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动词,遭受。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介词,表被动。
被明月兮佩宝璐 动词,通“披”,戴。
13.得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非有诏不得上 能够
诚能得樊将军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得到
14.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 果真,如果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
1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过、只是
终已不顾 /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看
16.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靠近,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17.见
图穷而匕首见 通“现”,显现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词,被
(二)虚词
【之】
①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结构助词,“的”/不译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而】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连词,表转折
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和而歌 连词,表并列
③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连词,表修饰
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连词,表承接
⑤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连词,表递进
【以】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介词,因
②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介词,用
③以次进 介词,按照
④日以尽矣 已经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⑥箕踞以骂曰 连词,表修饰
【为】
①乃为装遣荆轲 动词,做,整治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介词,被
③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介词,替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重要词义
【略】掠夺,夺取 进兵北略地
【至】到,到达 至燕南界/至易水上
【乃】于是、就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岂】①表反问,怎么、难道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②表揣度,是否、大概 将军岂有意乎
【微】表示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如果/即使)没有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得】①能够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非有诏不得上
②得到 诚能得樊将军首 /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谒】请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信】信物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诚】①果真,如果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②的确,确实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说】同“悦”,喜欢,高兴 秦王必说见臣
【更】改变 愿足下更虑之
【遇】对待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涕】眼泪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顾】①不过、只是 顾计不知所出耳
②回头看 终已不顾 / 荆轲顾笑武阳
【就】①靠近,登上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②成功 轲自知事不就
【去】离开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遗】赠送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唯大王命之
【次】顺序 以次进
【陛】殿前的台阶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色】脸色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谢】谢罪、道歉 前为谢曰
【少】稍微 愿大王少假借之
【发】打开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见】①通“现”,显现 图穷而匕首见
②介词,被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还】通“环”,绕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走】跑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卒】通“猝”,突然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惶急不知所为
【意】意料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陈】排列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方】正、正当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秦王方还柱走
【被】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2
当今中学生有三样害怕的东西:写作文、周树人和文言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讲得过多,以至于原本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我也并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扬自己的自主性,自己解决!比如读音问题,在他们读不出来的时候,没有让他们当场自己查字典,而是直接告知答案;翻译问题,在学生自行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翻译后,不会的问题,没有给予时间让他们小组内解决;在总结文言现象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而是一段过去,所有的种类包括在内,这样不能使学生反复熟悉文章内容所以较好的方法应该是——分类别进行:如分为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类别,先让学生自己查找,然后小组间讨论,加上组与组之间相互补充,最后再师生共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反复熟悉文章,而且还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另:教学的进程也比较慢!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3
《荆轲刺秦王》说课稿
说教材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课文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再现了荆轲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一个扶危济困、助弱锄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体悟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翻译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荆轲的忠义正直、英勇爱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说教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而战国末期势单力孤的燕国,使用过这一手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本课以此导入,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a.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以及《战国策》相关知识b.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完成课后练习以此突破教学重点c.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了解行刺的缘由,认识荆轲“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理解人物的形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深入理解,朗读背诵
朗读并背诵易水诀别一段,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探讨景物描写与音乐描写的渲染悲壮气氛的作用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充分体会人物的性格
4.课堂小结
多角度的描写,有利于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本文通过环境描写、音乐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荆轲这一勇武、侠义、果敢、忠义的人物形象
5.布置作业
搜集课文中的省略句并补足省略成分,根据课后练习,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正确评价荆轲的行刺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行刺的缘由:“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行刺的准备:白衣冠——荆轲刚烈勇武
行刺的过程: “顾”“笑”“前”——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行刺的结果: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4
下面是文秘帮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说课稿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通过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 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依据:“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论的要求: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依据: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失之偏颇,无法认识到刺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影视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别”和“刺秦”两个精彩片段。展示历代文人对荆轲刺秦或褒或贬的诗词。
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时代背景,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甚至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二)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重在提高学生古文能力。学习最好的动机是来自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三)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本节课,我以语文学习普遍规律“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指导而设计教学,以教给学生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为目的而推进教学,以“情”为突破口,以“读”贯穿始终,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依据: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运用朗读法,启发探究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用多媒体展示上边内容)
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工作了,那该文选自哪里?
1.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
》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本文的背景。可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肯定学生的预习)
二、研读课文
(一).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划出疑难词句。整体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板书)
1、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2.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3.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4.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提问: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那个侧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问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文本从对话、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剧人物形象,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4.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问题设计意图: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预设好课堂教学流程,预设好问题,甚至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本课教学既有预设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注意课堂的生成。如学生会提出类似的质疑:这是笔者在预设内容里没有的,然而,一发现问题,老师便即时对问题进行整理,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何能让人人都“动”起来,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三)讨论并小结: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但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布置作业
把你对“荆轲刺秦王 ”的看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③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难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如何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战国策》 又称 ,是西汉末年 编著,全书共 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二、自主探究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3、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三、知识归纳
1、正音正字
淬( ) 忤( ) 徵( ) 陛( ) 卒( ) 提( )
创( ) 揕( ) 拊( ) 樊於( )期 夏无且( )
2、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 (2)樊於期乃前曰
(3)函封之 (4)太子迟之
(5)皆白衣冠以送之 (6)发尽上指冠
(7)群臣怪之
3、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3)秦王还柱而走 (4)卒起不意
(5)今日往而不反者 (6)图穷而匕首见
4、特殊句式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嘉为先言于秦王 (6)群臣侍殿上者
四、课堂验收
1、字音:
a.拜谒(yè) 濡(rú)缕 变徵(zhǐ) 淬(cuì)火
b.忤(wǔ)视 图穷匕(bì)见(xiàn) 八创(chuāng)
c.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d.拊(fǔ)心 瞋(chēn)目 樊於(yú)期 怒叱(chì)
2、重点字词新课 标第 一网
尽收( )其地 秦兵旦暮( )渡易水
微( )太子言 邑( )万家
诚( )能得樊将军首 秦之遇( )将军可谓深( )矣
顾( )计不知所出尔
3、古今异义
涕:(古义) ;(今义)鼻涕。
穷困:(古义) ;(今义)贫穷。
可以:(古义) ;(今义)能够,表允许。
偏袒:(古义)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4、成语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图穷匕首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五、拓展阅读
1、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 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 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 士断臂”即来源于此) 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 韩相国侠累。
荆轲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6
荆 轲 刺 秦 王
选自《战国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1/5]
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教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听说购买将军的头,赏格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报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愿意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斯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左手握住右腕,走进一步说:“这是我日夜为之咬牙痛心的事,而今日才得听到您的指教!”于是就割颈自杀死了。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5]
《荆轲刺秦王》
荆 轲 刺 秦 王
选自《战国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2/5]
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急速驾车赶去,伏在(樊将军的)尸体上痛哭,非常悲哀。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起樊於期的头,装在匣子里封好它。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天下锋利的匕首,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买下,让工匠用药水加工。于是打点行装派荆轲上路。
於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个勇士叫秦武阳,十二岁时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对他正眼相看。就派秦武阳做副手。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等待另一个朋友,想同他一起去,那人居住的远,还未到来,为此而留下等待他。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晚了,怀疑他改变主意后悔了,就又请他,说:“时间已经快到了,荆卿难道不想去了吗?请允许我先派秦武阳去!”荆轲生气了,呵斥太子说:“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现在只提着一把匕首深入不可预测的强暴的秦国,我所以停留,是在等待我一个朋友同他一起去。现在太子嫌动身晚了,我就辞别了。”于是出发了。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2/5]
《荆轲刺秦王》
荆 轲 刺 秦 王
选自《战国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3/5]
太子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给荆轲送行。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到了易水边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随着拍节唱歌,发出了声调悲凉的声音,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荆轲)又向前唱道:“风潇潇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再还!”筑声又发出激愤的声调,送行的人听了,都怒目睁眼,头发都竖了起来。于是荆轲就上车走了,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到了秦国后,(荆轲)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燕王真的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起兵抗拒大王,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象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税赋,只要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按时祭祀就行了。(燕王)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恭敬地砍下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用匣子封好,燕王亲自拜送庭前,派使者来报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的吩咐。”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3/5]
《荆轲刺秦王》
荆 轲 刺 秦 王
选自《战国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4/5]
秦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在朝堂上安排最隆重的“九宾”大典的礼节,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的匣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前进。走到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变得很恐惧,群臣感到很奇怪,荆轲回头对秦武阳笑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过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荆轲取过地图奉送给秦王,展开地图,地图全展开时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着刺他。还没有刺到秦王身上,秦王大惊,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秦王)拔剑,剑太长,握住剑鞘。当时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4/5]
《荆轲刺秦王》
荆轲 刺 秦 王
选自《战国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5/5]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并且秦国的法令,群臣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的侍卫拿着兵器的,都排列在殿下,没有皇上的命令不能上殿。正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因此荆轲追逐秦王,而仓猝间惊慌失措,大家没有东西来打荆轲,于是用手一齐同荆轲搏斗。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这时,随从的医官夏无且用他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正绕柱跑,仓猝间恐惧慌忙不知所措。两旁的人就喊:“大王快把剑推到背后!推到背后!”于是(秦王)拔出剑来击杀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伤残倒地,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投中,投在柱上。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两脚伸开象箕的样子坐在地上。骂道:“事情所以没有成功,因为想劫制你订立盟约,一定要得到盟约来报答太子啊。”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秦王的)待臣上前,杀死荆轲。(事后)秦王头晕目眩了好长时间。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5/5]
《荆轲刺秦王》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
振、图、室、诏、穷、阵”等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
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注意文言知识的积累
2、学习和欣赏文言文叙事简洁的艺术
3、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
文言文
2、学习、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点读
2、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
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3、画出有关刻画荆轲的句子,概括人物性格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XX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相关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找到智能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推荐了荆轲,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
课文记叙的情况。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通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三、疏通文意,落实文言基础知识(以学生自渎为主,教师
点拨为辅,结合注释,扫清阅读障碍)
疑难词句的解释: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 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7)北蛮夷之鄙人:
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四、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
同(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5.诸郎中执兵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7.断其左股
学生回答,明确答案:
1.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2)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清故事梗概,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2、背诵易水诀一段,并说说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
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二、请几位学生简单概括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其他学生补充或教师点拨
明确: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
缘起。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
备。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
亲王。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
三、分析鉴赏(分组讨论探究,教师点拨
分析第一部分的作用及人物形象的特点
明确: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四、合作探究
讨论第二部分人物动作、语言及场面描写的作用
(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明确: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第三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继续分析鉴赏
1、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请几位学生读易水诀别的描写文字,回答)
明确:(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人物中,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全大局。文中人物都顾及。(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分析第三部分:此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主要写了哪些场面?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问学生,解决疑难
明确: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三、拓展探究:
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其他人物简要分析:
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五年后,前二二二年,燕国为秦所灭。秦兼併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荆轲的客人。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傭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在旁批评,主人命他击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燻瞎他的眼睛,教他击筑给秦始皇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这都反映了六国人民反抗强暴的要求。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个问题,多换几个角度思考,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在你的眼中,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
2、你认为荆轲应该刺秦王吗?如何看待“刺秦”这一事件呢?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8
一. 学习目标:1. 复习《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2. 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3. 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二. 教学重难点: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正确评价人物形象。2. 学习文言知识,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三. 知识分析:1. 文学常识《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以国别记事的史书,秦汉间编纂,经西汉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时代历史散文发展的高峰,直接孕育了汉代的史传文学。长于叙事,长于细腻描写,长于人物性格刻画。叙事情节生动,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2. 了解背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刺杀秦王嬴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3. 把握结构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部分(2):故事的开端。荆轲请求刺杀秦王以报太子。第三部分(3—8)故事的发展。荆轲出发前的准备工作。第四部分(9—16):故事的高潮。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第五部分(17—18):故事的结局。荆轲刺杀秦王不成被杀。4. 写作特点(1)完整而集中的情节(2)感性化的人物形象【典型例题】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e. 偏袒扼腕而进。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g. 秦王必说见臣。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ē) 拜谒(yè) 督亢(háng) 戮没(lù) 谬误(miù)b. 偏袒(tǎn) 扼腕(è) 厄运(è) 濡染(rú) 怯懦(ruò)c. 淬火(cù) 猝然(cù) 忤逆(wǔ) 铁杵(wǔ) 拊心(fǔ)d. 创伤(chuāng) 创办(chuàng) 瞋目(chēn) 箕踞(jī) 目眩(xuàn)4. 解释下列多义词。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 又前而为歌曰③ 乃朝服,设九宾④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 使使以闻大王⑥ 箕踞以骂曰⑦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 皆白衣冠以送之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⑧ d. ①⑥⑧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2)诸郎中执兵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愿大王少假借之 (5)左右既前,斩荆轲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7. 翻译下列句子。(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一)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愿大王少假借之 (2)自引而起,绝袖 (3)秦王还柱而走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9.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秦武阳奉地图函 通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通 (3)秦王还柱而走 通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通 (5)秦武阳色变振恐 通 10.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1)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二)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收成)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③使④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用做动词,成就功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年老无妻的人)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繁殖)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取下)其环(做耳饰的玉),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上朝。古代妇女有封号的才能上朝,所以这里的“不朝”是指未加封号)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子仲,齐国的隐士)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不向王称臣,就是不做官),下不治其家,中不索(求)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战国策·齐策四》)11. 对下面两句中四个加点的“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a. 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相同b. 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相同c. 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不同d. 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不同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和例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a. 苟无民,何以有君? b.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c.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d.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13. 对“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难道把卑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b. 难道把卑贱的百姓放在前面,而把我们国君放在后面吗?c. 难道是先轻视我们国王而后再尊重他吗?d. 难道是把你们国君放在前面而后再尊重我们国君吗?14. 对“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 北宫的女婴和儿子平安无事吧?b.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吧?c.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没有生病吧?d. 北宫的女婴和儿子没有生病吧?15. 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得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a.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看重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而轻视齐王的态度。b.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把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看得比国君还重要的民本思想。c. 本文表达了赵威后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任用贤能、提倡孝道的治国主张。d. 赵威后认为齐国之所以没有治理好,是因为齐王不重视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不能举贤任能,不在齐国提倡孝道。e. 赵威后认为,只有收成好了,人民生活才能安定;人民生活安定了,国王的统治才能巩固;贤能的隐士被任用了,老百姓都孝顺父母,国家才能治理好。答案:1. c、e 析:a. 反→返;b. 还→环;d. 振→震;f. 卒→猝;g. 说→悦2. 析:a. 涕: b. 币: c. 穷困: d. 提: 3. d 析:a. 亢 kàng b. 懦 nuò c. 淬 cuì,杵 chǔ 4. 顾 ① 只是,不过;② 回头辞 ① 辞别;② 推辞微 ① 假如,没有;② 暗暗地引 ① 身子向上起;② 举起发 ① 打开;② 出发就 ① 成功,成;② 靠近,登上析:积累文言词汇,注意区别词语含义。5. c 析:皆为名词做动词6. (1)袒露一只臂膀 (2)宫廷的侍卫 (3)不得志,走投无路(4)宽容,原谅 (5)近随,近侍人员 (6)殿前的台阶下(7)有德行的人析:落实双基,积累文言词语7. (1)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2)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析:翻译时应注意词语释义的准确,例如,“然则”“乃”“欲”“以”8. (1)稍微 (2)断 (3)跑 (4)没有用来……的办法析:积累重点文言词语9. (1)“奉”通“捧” (2)“见”通“现”(3)“还”通“环” (4)“卒”通“猝”(5)“振”通“震”析:积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10. (1)以:按照,做介词 (2)之:他,做代词;于:在,做介词(3)因:于是,做连词;之:的,做助词(4)其:他们的,做代词析:积累重点虚词的释义,并能举一返三。11. b 析:考查一词多义。使做名词时,当“使者”“使命”讲。使做动词时,当“让”“派”“出使”讲。“使”②与“者”字构成“者”字短语,是“出使”的意思。“使”③与“奉”连用,是“使命”的意思。12. d 析:考查词多义,多词一义,例句中的“以”与d句中的“以”都用在目的复句中,当“来”讲。13. a 析:翻译时注意语境。“贱”译成卑贱的,次要的。是形容词做名词用。14. b 析: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注意此句中“婴儿子”即“北宫之女”。15. b、c、e 析:考查筛选信息,把握文章要点。第一段写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和百姓情况,然后才问齐王是否健康,表现了她重视农业生产,重视人民生活的思想,认为这是国君治国的基础。第二段,通过赵威后问两个隐居的贤士是否任用,一个孝女是否“入朝”表达了她主张任用贤人,提倡孝道的治国思想。【模拟试题】1. 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1)人不敢与忤视( ) (2)而右手揕其胸( )(3)此臣日夜切齿拊心( ) (4)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5)使工以药淬之(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c. 秦王还柱而走。d. 卒起不意,尽夫其度。3. 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秦王还柱而走 ② 图穷而匕首见③ (秦王)乃以手共搏之 ④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4. 指出下列句中词语活用类型并解释。(1)函封之( ) (2)太子迟之( ) (3)群臣怪之( )5.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攻城略地( ) (2)略无慕艳意(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 (4)今操芟荑大难,略已平矣( )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 (2)君既若见录( )(3)乃遂私见樊於期( )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7.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攀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 今: (2)则秦未可亲也古: 今: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 今: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 今: 8. 从下列每组中分别找出两个词义相同的加点词。(1)a. 进兵北略地 b. 略无慕艳意 c. 今操芟荑大难,略已平矣d. 攻城略地 e.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答:( )与( )(2)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莫我肯顾 c.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d. 顾计不知所出耳 e.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答:( )与( )9. 翻译下列句子。(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2)乃今得闻教!(3)乃为装遣荆轲。(4)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5)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b.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d. 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1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2. 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13. 翻译下面的句子。(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也。事诸葛爽于河阳,爽卒,存节顾其徒曰:“天下汹汹,当得英雄事之。”乃率其徒十余人归梁太祖。存节为人木强忠谨,太祖爱之,赐之名字,以为小校。张晊攻汴,存节破其二寨。梁攻濮州,战南刘桥、范县,存节功多。李罕之围张全义于河阳,全义乞兵于梁,太祖以存节故事河阳,知其间道,使以兵为前锋。是时岁饥,兵行乏食,存节以金帛就民易干葚以食军,击走罕之。梁兵攻郓,存节使都将王言藏船郓西北隅濠中,期以日午渡兵逾濠急攻之。会营中火起,郓人登城望火,言伏不敢动,与存节失期。存节独破郓西城门,夺其濠桥,梁兵得俱进,遂破硃宣。硃瑾走吴,召吴兵攻徐、宿。存节谋曰:“淮兵必不先攻宿,然宿沟垒素固,可以御敌。”乃夜以兵急趣徐州,比傅徐城下,瑾兵方至,望其尘起,惊曰:“梁兵已来,何其速也!”不能攻而去。已而大祖使者至,授存节军机,悉与存节意合,由是诸将益服其能。迁潞州都指挥使。太祖攻凤翔,使召存节。存节为将,法令严整而善得士心,潞人送者皆号泣。太祖即位,拜右千牛卫上将军。从康怀英攻潞州,为行营排阵使。晋兵已破夹城,存节等以余兵归,行至天井关,闻晋兵攻泽州,存节顾诸将曰:“吾行虽不受命,然泽州要害,不可失也。”诸将皆不欲救之。存节戒士卒熟息,已而谓曰:“事急不赴,岂曰勇乎!”举策而先,士卒随之。比至泽州,州人已焚外城,将降晋,闻存节至,乃稍定。存节入城,助泽人守。晋人穴地道以攻之,存节选勇士数十,亦穴地以应之,战于隧中,敌不得入,晋人解去。同州刘知俊叛,奔凤翔,乃迁存节匡国军节度使。硃友谦叛附于晋,西连凤翔,存节东西受敌。同州水咸而无井,知俊叛梁,以渴不能守而走,故友谦与岐兵合围持久,欲以渴疲之。存节祷而择地凿井八十,水皆甘可食,友谦卒不能下。蒋殷反徐州,遣存节攻破之,以功加太尉。梁、晋相距于河上,存节病痟,而梁、晋方苦战,存节忠愤弥激,治军督士,未尝言病。病革,召归京师,将卒,语其子知业曰:“忠孝,吾子也。”不及其他。(《新五代史·汉臣传》)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祖以存节故事河阳 故事:旧例。b. 言伏不敢动,与存节失期 失期:错过了约定的时间。c. 乃夜以兵急趣徐州 趣:通“趋”,奔赴。d. 病革,召归京师 革:急,重。15.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6.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牛存节智勇的一组是( )① 存节独破郓西城门,夺其濠桥 ② 乃夜以兵急趣徐州③ 存节为将,法令严整而善得士心 ④ 存节选勇士数十,亦穴地以应之⑤ 存节祷而择地凿井八十,水皆甘可食⑥ 存节忠愤弥激,治军督士,未尝言病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④⑤⑥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牛存节之所以投奔梁太祖,是因为他觉得梁太祖是一位能平定天下的英雄。他后来也得到了梁太祖的重用。b. 牛存节治军严明,不侵扰百姓。援救全义时,缺少军粮就用钱买,不白拿老百姓的粮食。在潞州任都指挥使,深得民心,离开时,“潞人送者皆号泣”。c. 牛存节听说晋兵攻泽州,虽然没有得到太祖的命令,但当机立断,赶去援救。晋人挖地道攻城,牛存节也派人挖地道对抗,晋人攻不进去,只好撤去。d. 牛存节一生忠心耿耿,转战沙场,为国分忧,最后战死沙场。临死前,还不忘嘱咐自己的儿子,要对国家尽忠,对家庭尽孝。1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瑾兵方至,望其尘起,惊曰:“梁兵已来,何其速也!”(2)“事急不赴,岂曰勇乎!”举策而先,士卒随之。【试题答案】1. (1)wǔ (2)zhèn (3)fǔ (4)chéng (5)cuì2. b 3. c4. (1)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2)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3)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5. (1)夺占 (2)丝毫 (3)谋划 (4)大致6. (1)接见 (2)我 (3)会见 (4)被7. (1)眼泪;鼻涕 (2)亲近;父母,亲人(3)处境困难;生活贫穷,经济困难(4)袒露一只臂膀;袒护双方中的一方。8. (1)a;d(攻占,夺取) (2)b;c(顾及)9. (1)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2)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3)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4)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5)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 10. a11. d12. d13. (1)就是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只是)现在空着手没有什么凭信,那就无法接近秦王。(2)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14. a15. c16. a17. d18. (1)硃瑾的军队正往这里赶,望见牛存节带领的士兵扬起的尘土,惊叹地说:“梁兵已经到了,他们是多么的迅速啊!”(2)“事情紧急而不前去援救,哪里称得上勇敢呢?”于是牛存节拿着马鞭冲在前面,士卒在后面跟着他。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③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咏 荆 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秦王纵横平赵燕。
男儿有志纾国难,太子无奈求圣贤。
家国重任擎一身,樊首舆图封两函。
始皇幸存统四海,荆轲忠勇高云天。
二、背景介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篇,西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XX年),共245年。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②划出疑难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一、
1、听录音,正音正字
徵(zhǐ) 卒(cù) 提(dǐ)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拜谒(yè) 濡(rú)缕 变徵(zhǐ) 淬(cuì)火 忤(wǔ)视
图穷匕(bì) 见(xiàn) 八创(chuāng) 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拊(fǔ)心 瞋(chēn)目 怒叱(chì)
2、学生自读课文。
二、找学生读,讨论第一、二、三自然段疑难词句。
三、翻译下列句子。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将奈何,为之奈何?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被陵辱。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一、找学生读,纠正读音。
二、讨论“行刺准备”剩余部分。
三、翻译下列句子。
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第四课时
教学时间:
一、找学生读“易水诀别”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易水诀别”部分。
三、找学生读“秦廷行刺”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秦廷行刺”部分。
四、翻译下列句子。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愿大王少假借之:
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第五课时
教学时间: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小结: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 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四、完成课后第四题
提示: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时数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②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4.讨论疑难词句。例如: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⑨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5.分段: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四、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五、作业:思考和练习二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三两部分。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②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词句点拨: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千金之资“是“币物”的定语。币:礼品。古时玉、帛、圭、璧等统称币。
②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先,即为之先。省略介词宾语。
③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介词“于”。
④群臣怪之: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⑤“使使以闻大王”与“使毕使于前”:使使:派遣使者;使毕使:让完成使命。
⑥轲既取图奉之……故不可立拔:这一段动作描写多用短句,具有急迫、紧张的表达效果。
⑦而秦法……非有诏不得上:插叙一笔,行文有张有驰,内容缜密,使“以手共搏之”真实可信。
⑧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承前省略主语“群臣”。
⑨被八创:被:动词,遭受;创:名词,伤。不是被动句。
⑩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如“侍殿上”。
四、布置作业:
1.指出黑体字的词哪些是本义,哪些是引申义:
①a.不得持尺兵( ) b.不及召下兵( ) c.秦兵旦暮渡易水( )
②a.图穷而匕首见( )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③a.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 ) b.恐惧不敢自陈( )
④a.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
b.乃遂私见樊於期( )
⑤a.至陛下 ( ) b.窃为陛下惜之( )
2.指出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哪些属一词多义,哪些属同形同音词(意义上无关的)。
附:参考答案:
1.①a.武器,本义;b.士兵、武士,引申义;c.军队,引申义;
②a.穷尽,本义;b.困厄,走投无路,引申义;
③a.陈列,本义;b.陈述,引申义;
④a.自己的,私人的,本义;b.私自,引申义;
⑤a.台阶下,本义;b.对皇帝的敬称,引申义。
2.①③一词多义;②④同形同音词。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性阅读。
教学步骤:
一、评讲词语作业。
二、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课堂作业:
比较下列句中加黑的词的古今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物
③则秦王未可亲也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⑤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⑥诸郎中执兵
附:参考答案
①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②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③古义:亲近;今义:亲爱。 ④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⑤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⑥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附:板书设计
一四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1]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11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通过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 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依据:“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论的要求: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依据: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失之偏颇,无法认识到刺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影视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别”和“刺秦”两个精彩片段。展示历代文人对荆轲刺秦或褒或贬的诗词。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时代背景,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甚至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二)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三)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三、说教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用多媒体展示上边内容)
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工作了,那该文选自哪里?
1.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本文的背景。可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肯定学生的预习)
二、研读课文
(一).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划出疑难词句。整体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板书)
1、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2.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3.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4.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提问: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那个侧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问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文本从对话、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剧人物形象,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4.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三)讨论并小结: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但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布置作业
把你对“荆轲刺秦王 ”的看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2023届高考语文《荆轲刺秦王》课时复习教案 篇12
教学设计
设计/董亚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2、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
3、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二、 教学设想
1、本文的故事情节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十分的陌生,因此先通过阅读方式让大致了解文章的结构。
2、不断朗读的方式读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先归纳、提出文言知识的重难点,然后师生共同解决。
3、本文通过几个场景对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通过分析几个场景让学生学习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
三、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结构,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知识。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历史背景介绍: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二、分析文章结构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
对于文章的结构,可以让学生讨论归纳,老师主要做引导,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归纳结果,可以让学生大胆表达,讨论,鉴别优劣。
第一种结构: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2):故事的开端。荆轲请求刺杀秦王以报太子。
第三部分(3—8)故事的发展。荆轲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部分(9—16):故事的高潮。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
第五部分(17—18):故事的结局。荆轲刺杀秦王不成被杀。
第二种结构:
第一部分(1—2):开端,行刺缘起
第二部分(3—9):发展,行刺准备
第三部分(10—17):高潮,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18):尾声,荆轲被斩。
学生在分析本文结构时可能会得出以上两种结构,教师不做刻意的确定,只要持结论的同学言之有理均可。为便利以后教学方便,本课教学采用第二种结构分法。
三、学习文言知识
文章比较长,文言知识也很丰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本教学环节的学习原则有两个,一是学生的知识疑惑点,即难点;二是学生的知识必备点,即重点。采用学生读文章发现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
1、学生朗读、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讨论、学习相关文言知识
(以下各部分均按照以上方法学习)
2、本文学生应该掌握的文言知识点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常见句式
3、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学习的文言知识
2、找出文章中能够表现荆轲人物形象和品格的事件(或片段),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