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推荐17篇)

2023-02-28 21:02: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推荐17篇)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1

一、说教材

《我多想去看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中的一首诗歌。诗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

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北京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析学情

低年级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巧妙利用,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浅入深,不断提高。鉴于大部分学生没有亲自去过北京,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北京的风光,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三、说理念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直观入手,以活动教学为主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四、说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椎》要求,结合新教材重点和学生特点,《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立为:

1、知识目标

巩固13个生字、8个词语及2个偏旁,会写“足、走”2个字。

2、技能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培养。

3、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朗读教学是重点;读好诗中的长句子,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感情是难点。

五、说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必须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首先出示北京的挂图,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北京的各景点,并配以悠扬的乐曲,之后请学生静静地聆听《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发出学生的情感。我还通过图画、语言描绘等手段,强化学生的感受,从而激起了他们热烈的情绪。在热烈情绪的带动下,学生便被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

2、以情育情,引发共鸣: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表达抒情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一旦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便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录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学生来说,这一刻,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请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升旗场面读出来,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我又抓住时机请学生一起体验:如果你现在站在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现场,你会怎么做?接着,借势请学生再欣赏北京的其他著名的美景,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现在,你最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呢?通过相互的交流,学生的情感再次与课文中情感产生共鸣。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诵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之情已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了。

3、情感的升华:

根据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目标、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安排了一个环节:看谁能把山里孩子的心愿读出来。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在学生的情感和课文情感多次发生共鸣之后,学生已经完全置身于情感世界,充满了对北京的向往。

六、说教后反思

1、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特点,掌握学生学习规律,在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真正从学生出发,使学生快乐求知的有效手段之一。

2、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板,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在设计板书时,力求新鲜、有趣、贴近学生,希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2

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和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本课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这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感情激发。

二、说教法、学法

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会质疑。然后通过自读、范读、赛读、表演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数学生没去过北京,但对北京有一种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通过看升旗仪式、听歌曲等活动,点燃这种,逐层加深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三、说教程

现在谈谈我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认为这篇课文的课题命得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我多想去看看》,他会很自然地就问:“我”写的是谁呀?多想去哪儿看看?为什么想去那个地方看看呢?我紧抓这个培养学生质疑的良好学习方法的契机,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就问:“多想”什么意思?那你能有感情地再读读吗?为后面情感的激发打好伏笔。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也是文章的内容所在。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呢?仔细读读课文,试试自己行不行,好吗?学生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就会兴趣盎然地去读。

2、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学生现在的拼音掌握得可以了,他们完全有能力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于是我首先采用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认为难读准的字或难读通的句子标出。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再小组合作读,把你刚才还没读准的地方提出来向别人请教,或者你会读了就帮帮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指名读、范读,跟老师比读、小组赛读,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感情。

3、感悟交流,探究内容: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教师提问:通过刚才朗读练习,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随机板书:北京城(遥远)、天安门、升旗仪式(壮观)。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

4、创设情境,强化感受:

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了共鸣,学生的思维冲破现有时空的束缚,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带到更加遥远的意境中。教学中。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的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带上记者证,进行现场采访,让他们谈谈感受:你觉得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怎样?你看了之后,心情怎样?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想对五星红旗说些什么?孩子们通过谈自己的感受,切身体会到山里孩子的心愿,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最后,利用听音乐《国旗,国旗多美丽》,当念到“敬礼、敬礼、敬礼”时,我充满地对学生说;让我们也庄严地向国旗敬礼!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我多想去看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1课,本课是一首诗歌,它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设计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学习朗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教学要求:认识13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3、能力培训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在电子留言板上用几 句话表达自己的感想。

4、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教学难点:认识13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学情分析】

1、 知能基础: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利用这种激情,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在资料城拓展阅读,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2、信息技能基础:本班学生阅读能力较好,但打写速度较慢。

【资源准备】

1、 教师用的资源:ppt演示文稿,跨越式资源网

2、 学生用的资源:跨越式资源网

【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创设情景 复习导入

资源准备:ppt演示课文生字词;

1、[师引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美丽的小山村里认识了小山,他有一个愿望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仪式,你们想去吗?沿着弯弯的山路,读准这些字词,我们就可以拿到去北京参观的票了。(出示ppt演示课文生字词)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去旅游的情景一为激发学习兴趣二为达到复习生字词的目的

二、以情育情,朗读感悟

1、[师引导语:]我们现在来到北京了,温老师就给你们当导游,介绍北京的美景。

资源准备:ppt演示北京风光

(1)师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北京的各景点(介绍八达岭长城、故宫、北海公园、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

(2)[师引导语:]我的介绍暂时到这里,你看了这么多美丽景色,你有什么想说的?

设计意图:此处的出示北京的图片,使学生由景萌生情,属蓄情阶段。

2、[师引导语:]是呀,我们的好朋友小山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一读这首诗歌:想想小山为什么那么想去北京看看?

3、[师引导语:]妈妈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妈妈说的话?(指导朗读:个别读、小组读评读)

4、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5、[师引导语:]谁来读读这句话,在这句话里,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理解“遥远”“壮观”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表达抒情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

6、[师引导语:]想看看这壮观的升旗仪式吗?现在我们来到了遥远的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开始了请全体起立:(出示ppt演示:升旗仪式)

设计意图:请学生一起参加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神情专注,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

7、[师引导语:]刚才你看到了什么?课文用了什么词?(壮观)

8、[师引导语:]当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旗的时候,路过的工人、农民、学生都注视着红旗,向我们的国旗致敬。广场上人是那么多、解放军是那么威武、这场面是多么壮观呀!你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个别读、男女赛读、评读)

9、[师引导语:]同学们在你平时的生活中或电视上有没有见过类似这样壮观的场面?

资源准备:ppt演示壮观的场面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理解“壮观”一词,让学生冲破现有时空束缚,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带到更加遥远的意境中。

10、[师引导语:]学习第三句:这些壮观的场面确实很吸引人,我们这位山里的孩子是多么渴望能亲眼看看天安门广场上那壮观的升旗仪式啊,让我们把这种迫切的愿望读一读:我对妈妈说……

11、师评价:我听出来了,你确实很想去看看,你比他更想去看看。

12、[师引导语:]茫茫的大山阻隔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请同学们在一次用你最动听的声音、最真挚的感情把这首诗歌诵读一遍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最后,教师和大家一起诵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三、拓展材料 阅读积累

资源准备:跨越式资料城

13、[师引导语:]同学们,刚才我这位导游只是为你们介绍了北京城的一小部分,你想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北京吗?请进入资料城

14、[师引导语:]刚才你读了什么文章,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课外拓展,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在质疑中走出课堂,延续学习热情。

四、打写练习 读思结合

资源准备:跨越式资料城

15、[师引导语:]我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与向往,又了解了北京许多地方。把你知道的写下来,推荐给大家好吗?或者你最想去北京看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打写练习,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案例点评】

本案例是个较优秀的案例,设计较新颖,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和跨越式理念。教学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过渡语自然流畅,感情投入震撼学生的心灵,注重朗读感悟,画面的形象展示,媒体的适时运用激发了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情感生发。教学过程中有几个亮点:如请学生一起参加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神情专注,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又如指导朗读中通过范读、小组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本课属于情感类文章,在拓展阅读中应让学生多读同类型的文章而不应该出现介绍国旗、国徽的知识性的文章。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4

《我多想去看看》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11课)

设计说明:

《我多想去看看》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小诗,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分散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求认识的字,我没有过多的去分析字型、结构,而是在会认的基础上各有侧重:有的注意正音、有的练习说词说句子、有的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记忆字形。而且在这节课我采用了分散识字的方法,在导课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下面配以文字说明,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就会不知不觉认识部分本节课要求会认的字。这样避免了识字过于集中、枯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注重感悟

一年级的孩子,只有唤起他的亲身感受,他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这节课,无论是开始的欣赏北京风光图片,课中的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录像,还是最后的师生表演,都激发了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情感,并有效的指导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趣味写字

本节课我要教学生书写“走”和“足”这两个字。因为汉字本身有一个演变过程,而这个演变过程学生并不了解,那么一个枯燥的汉字中还藏着一个小故事,学生肯定特别感兴趣。课上我播放了一个汉字演变的课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这种识字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字形的记忆,更会向学生渗透一些汉字文化,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喜爱汉字、喜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十一黄金周你们到哪去玩了?

师:看看王老师到哪去玩了?(出示老师在天安门前的照片)你们去过北京吗?北京是王老师最向往的地方,这次去北京终于圆了我多年的一个梦。而且王老师为了让没有去过北京的小朋友也看看美丽的北京,还拍了好多照片呢,想看吗?(出示北京图片,认读“北、京、安、广、城”字)。

师:看完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北京真美呀!

生:我也想去北京看看。

师:是呀,相信每个小朋友都在心里说:“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认读“想”,指导读课题(发自内心)。这么美丽的北京谁不想去看看哪!而且2008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到时候北京肯定变得更加美丽的。有一个大山里的小朋友,她和你们有着同样的心愿。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师:借助拼音,小声的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师:读完后,告诉大家,哪些字最容易读错?(师提示注意“开”和“升”两个字的区别。问:“升旗的旗”还可以组什么词?你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什么旗吗?)

师:同位互读课文,一个读,一个听,看谁读的正确,看谁听的认真。(出示生字卡片。用“北京”练习说话;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这个“城”字吗?)

认读“告诉”一词

师:课文中妈妈告诉我什么了?

生: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师:你们每天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路?

生:平平的路。

生:宽宽的路。

师:山里孩子呢?(用课件出示“路”,指导读出“弯弯的小路”)

师:你还知道什么了?

生: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

师:山里孩子走出大山,还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所以说“遥远”。(指导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

师:什么叫壮观?想不想亲眼看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播放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再指导看图,理解什么叫“壮观”(指导朗读“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句话)

师:(出示图)看图,知道妈妈和孩子在说什么吗?同位演一演。

师生表演,通过老师扮演的妈妈的动情讲述,学生扮演的孩子孩子说出:“妈妈,您带我去北京看看吧!”(指导朗读最后一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配乐朗读全文。

师:感受完山里孩子的美好心愿,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山里孩子说吗?

生:山里孩子,我也想去北京看看,有机会咱们俩一起去吧。

生:我们学校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那里也升旗吗?

生:我祝愿你早日来到北京,亲眼看一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师:相信有了我们的祝福,山里孩子肯定能实现他的美好愿望,我们也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实现心中的美好愿望。

师: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这节课上的表现,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动画片,想看看吗?(请同学们看一个关于“走”字演变的动画片。)

师:看“走”字多神奇啊,你们能把这个字写漂亮吗?(板书,指导书写“走、足”字)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会写“足、走”两个生字。

3、感知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并背诵读课文。

【学习难点】

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课前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句子(爬山)

1、导语:

师:小朋友们,今天丁老师带大家去玩好吗?(好)大家可不要怕困难哦,因为我们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并且在路上还会遇到很多阻碍,怕不怕?(不怕)那好,我们出发吧!(课件出现一个小孩在走山路,边走路边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排,学生需读对上头的词语才能通过)告诉、广场、升旗、北京城、天安门、小路、弯弯、多想。

2、开火车读词语

师: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扫除了障碍,让我们把这些障碍再读一读,好吗?(生读)

3、读句子:

师:真好!丁老师这里还有更难的,你们敢不敢挑战?(敢)出发!(分小组读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走了这么远的路,大家累吗?(累)可你们知道吗?文中的小朋友可不怕累呢!只要能走出大山,走再远的路他都不怕。走出大山,小男孩最想去哪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 1句话,知道妈妈先告诉我什么?(妈妈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后来,妈妈又告诉我什么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句话。请大家把第二句话读一读,边读的时候边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生自由读

3、生交流

⑴理解“遥远”。

解释“遥远”的含义(很远很远的意思)──造句──读句子。

⑵理解“壮观”

观看升旗仪式。──说说从图上或录像上哪里可以看出“壮观”?──读句子。

⑶展示资料,练习说话。

⑷老师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北京城。

过渡:小朋友们,北京城美吗?(美)北京不单单是美,更重要的是她是祖国妈妈的首都,谁都想去看看。那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想)是呀,文中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看看小朋友和妈妈说了什么?(生读)

4、学习最后一句话。

⑴学生读。

⑵比较句子

⑶看图

⑷自由朗读

⑸学生展示朗读

⑹全班朗读

5、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⑴分句背诵。

⑵全班背诵。

四、指导写字

导语:小朋友刚才与文中的小朋友一去看了看我们美丽的北京城,《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大家也已经会背了,真好!这课还有两个生字要认记书写,我们共同来学习,好吗?

1、出示本课的两个生字(走、足)让学生对比一下,找找它们的异同点。(他们都是平舌音,字的下半部分相同,上半部分土一样,“走”的上半部分是“土”,“足”的上半部分是“口”。

2、火眼金睛(说说这两字应怎么写才漂亮)

3、老师范写

4、学生书写

5、展示──评价

五、唱歌《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学反思】

1、在一年级的孩子眼中,上课是快乐和神奇的色彩。为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在他们心田种下爱语文的种子,我用自己富有教学语言,多种的手段,千方百计地“哄骗”、“鼓动”学生学习,如排除障碍;开火车朗读词语;看录像找“壮观”,唱歌等,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2、在热热闹闹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生字”教学作为重点,充分体现年级教学的特点。学生杂杂实实地读拼音、读词语、读句子。

3、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如何拿书、如何发言,如何写字都进行严格的规范。就拿语文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一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还有表达的自信。只要他们有说的意愿,我都让他们说,并注意在其间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锤炼、雕啄、训练。

4、学生要发展,应起始于教师教色的转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不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有血有肉的课堂主人。他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开发进取。因此,在课文的朗读感悟中,我倡导个性化阅读。我让学生自由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并想一想,说一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对小诗的词句的自我感悟,只要思维合理我都给予肯定。此时,课堂上众说纷纭,书声朗朗。学生想说就说,想读就读,没有整齐化一,没有“一个标准”的束缚,自由人读自由文。我口说我心,我口读我情,无拘无束,轻松活泼。学生对小诗多样化的解读,集中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和可发展的态势。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预设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会写“广、升”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等。

【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1、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自由叫叫他们的名字。

出示三个笑脸,猜猜每个笑脸后面藏着哪个字。要求讲清是第几排第几个什么字。

2、复习词语:多想、告诉、小路、不能、北京城、*、广场、升旗

指名读、带读──齐读。

二、学习一、二两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女孩子一起读一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学生回答:

⑴理解“遥远”

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是呀,北京城离大山很远很远,从大山那边坐火车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北京,北京城实在太遥远了。

出示词语:(遥远)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

⑵山里的孩子即使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了大山,坐火车去北京还要很长时间。

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名读──齐读。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⑶理解“壮观”

出示词语,读词语。

北京虽然非常遥远,但它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都很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参加这个升旗仪式吧!

播放录象:升旗仪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是呀!看到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听到嘹亮的国歌声,你还想到了什么?*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和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比有什么不一样?f、每天早晨,当*广场上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工人、农民、学生都注视着红旗,向我们的国旗致敬,广场上人是那么多,解放军是那么威武,这场面是多么壮观呀!你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

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我们小朋友和这位山里的孩子一样是多么渴望能亲眼看看*广场上那壮观的升旗仪式啊!

1、指名多生说,你想去看看吗?

2、我们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出示课题齐读: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我们小朋友真到了北京,除了去看*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你还想去看什么?

4、北京值得去看的地方确实很多,老师收集了一些北京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逐一出示图片,配以教师的讲解:

*、*广场、万里长城、故宫、天坛、香山公园、北海公园、中央电视台

5、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⑴先和同桌相互读读这句话,比一比谁更能把心里的渴望读出来。

⑵指名读

⑶想读的站起来读

⑷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齐读。

四、配乐诵读全文

多么强烈的渴望啊!让我们拿起书,把全文深情地读一读。

五、总结

过渡:我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与向往,又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片此时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

1、出示句式:北京,我想对你说。

自由说──指名说。

2、是呀,北京你真美啊。我们爱北京。

出示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风景如画,每年都吸引着数千万国内外的游客。2008年,北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到时北京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让我们共同期盼,共同等待。让我们再一次道出我们的心声:

出示课题,读题:

⑴让我们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⑵女孩子甜甜地对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⑶我们一起怀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无限向往,一齐说。

六、写字

指导书写“广、升”。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

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时,学生们便情不自禁地起立,唱起了国歌。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看看北京,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品读时,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课题的循环呼应,释放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读读课文,谈谈感受的话,学生的情感就难于释放出来,因而,课堂中我让学生通过课一开始读课题,课中读课题,课结束再读课题,一次又一次使学生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说话练习

1、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2、导入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去北京看看。

二、初读诗歌

1、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2、同桌对读,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读读看。

3、朗读比赛。

三、识字

1、认读词语自由练读词语。

比一比,开火车,教师随即抽读,全班齐读。

四、认读生字

1、圈出这些生字,大声练读。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五、说话练习

1、出示句子,个人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2、说话练习: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六、读诗歌小组读一读,全班与老师分角色朗读。写字“广、升”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范写,书空,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

3、转盘游戏

二、朗读、背诵诗歌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背诵诗歌。

三、扩展练习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8

片断1: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

生:去过。

生: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又雄伟,又壮丽,有个妈妈给她的孩子讲北京的样子,她是这样说的……(播放录像片)。

评析:

[从谈论,到优美的音乐,利用课件,把北京城淋漓尽致地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同时也激发孩子的联想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片断2:

师: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61页,听听老师读,看看老师读的好不好?师范读(配音乐)。

师:你们认为我读的怎么样?

生:好。

生:棒极了。

师:你想读吗?那么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习它。借助拼音读几遍。

评析:

[教师用亲切动听的话语,标准的朗读,体现了老师的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朗读功底,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片断3:

师:你们想读课文吗?那么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习它。

师:在小组内把生字划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看谁记的最多。

生:小组内学习生字。

师:你以前认识哪些字?在哪里学的?

生:我以前认识“路”字,在幼儿园学的。

生:我还看见过“马路”。

生:还有姥姥家的“山路”。

生:我还认识“北京”两个字,妈妈教我的。

师:这些同学真了不起,老师敬佩你们。那么你们又记住了哪些字呢?

生:我记住了“想”,上边两个“水,目”,下边是“心”字,用“心”去想。

生:我记住了“升”,这样就“升旗”。(师生做升旗的动作)

评析:

[学生识记生字,是这堂课的重点,为了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教师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的做法。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愿意识记的字,自主地选择不同方法记住字形,同时,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还及时地恰到好处地加以点拨。]

片断4:

师:老师想如果没有拼音,你们也能认识这些字,对吗?(逐个出示)。

生:读。

师:哪里的火车开起来。

生:这里的火车开起来。

生:读卡片。

师:双轨火车开起来。

生:呜、呜、呜(两个学生站起来读)。

师:台阶台阶走下去。

生:读(带动作,蹲一下)。

师:我的朋友在哪里?(出示卡片)我的朋友在这里。

生:读。

师:看谁能快速、准确地拿出手中的卡片。

师:我说“长城”的“城”。

生:快速找出手中卡片中的“城”字。

师:看看老师手中拿着什么?(小红旗)。

生:拿出“红旗”卡片。

师:一口咬掉中尾巴,什么字……

评析:

[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游戏,把孩子们带到了玩的乐园,乐的天堂,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牢牢记住了这些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位教师始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孩子的玩的天性出发,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知识的平台。]

本节课教师的语言亲切,尤其是肢体语言,特别让我深受启发,这位教师始终面带笑容,手在不停地做出各种夸奖或鼓励的动作,走近孩子,让人感觉亲切自然。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终身发展的师生生命力,突破了识字和朗读两大特点,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体现了教学目标三围的整合。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9

平阳县小 潘海静提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一册10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田字格。

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课件)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

能用上这课的课题来说一说吗?(带上感情说)突出“多想”。(课件)

板书课题。

小朋友说得真棒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课件)

二、初读课文:

1、 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他说:想和我比一比吗?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那个小朋友学习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划出生字词语。

二、学习生字词语

1、 课件出示: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2、 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课件)

同桌检查。指名读。听一听电脑老师是怎样评价的。(课件)

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 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

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谜游戏。(课件)

4、 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课件)

三、再读课文

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听一听学习伙伴怎样评价。(课件)

四、生字书写

1、学写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笔。(课件示两次撇的笔画。)

2、你看清楚“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点”靠近竖中线起笔。)

3、“走”和“足”: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竖”在竖中线上。)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4、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投影)

五、作业

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十一课。复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北京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北京风光图、教学课件。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 复习

沿着弯弯的山路,读准这些词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参观游玩了。(课件)

指名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生读词语,全班跟读。读好了生字词语,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文章里向我们描述了北京什么景色。

二、学文

1、 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A、“谁想去什么地方?”

指导朗读。

B、理解“遥远”。

多远算是“遥远”?

举例来说。

课件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课件)

C、“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

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怎样的?(庄严、肃穆)。

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显得更庄重。每个早晨经常有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仪式,连外国人也都要驻足仰望我们国家的国旗冉冉升起。看有关升旗仪式的图片。老师解说。(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觉?理解“壮观”。

指导朗读“我多想去看看。”“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补充材料:

(1)、国旗班的战士怀着对祖国的崇敬,对国旗的尊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训练。

(2)、国旗升起的时间和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

(3)、升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再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闭上眼睛,你们看到升旗仪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这几句话。

齐读全文。

2、 指导朗读全文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那里不仅有庄严的升旗仪式,还有宏伟的建筑、美丽的风景。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热爱一起来读一读全文。

3、 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能把自己想去北京的愿望通过背诵这篇文章表达出来。

生自己练,可以和同桌一起背诵。

指名背诵。(你看到了什么?)(现在如果请你去,你想去看什么?)

三、课外拓展

1、说一说,看一看

请有去过北京的同学说一说。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都想去看看。

2、你们会读吗?(课件)

会读了奖励你们听一首歌。(课件)

在歌声中布置作业:收集北京风光图,办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图片展。

◆[2005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10

跟妈妈说,多想去看看。

一方面,现在的小孩子体会不到小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特殊心理——生活贫穷、视野闭塞、勤奋好学、懂得珍惜,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没有小山沟孩子们的生活经历,他们普遍没有看到过大山,甭说弯弯的山路,充塞在他们眼前的是无数钢筋混泥土浇筑而成的房子,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来来往往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山——在小山沟男孩的眼里司空见怪,它虽然美丽但是阻隔着通往大城市的道路,而在现在的孩子们眼里,大山是一个稀罕物,能走进大山,与大自然亲近,那绝对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地域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孩子们的不同心理状态,换句话言之,如果把“走出大山,去看北京”,换成“走出城市,走进大山”,估计孩子们更能读出“多想去看看”这种殷切的感情来。

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们生活普遍比较小康,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幸福与祖国的兴衰有关系,“祖国——中国”这两个词语在他们心中没有多少概念,即使你花很多的力气跟他们解释中国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生活对比,他们还感受不到。一年级的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仅仅停留在一年、一月、一个星期、一天这些具象的东西上,1949年,对他们来说太遥远,57年前,他们不理解这是多长一段时间,基于这样的起点,你让学生怎么去理解祖国的一路坎坷,怎么去理解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对祖国不了解,对历史没概念?学生情有何处发?怎么能受到爱国熏陶?这就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根本就不认识,不明白,而你非得问他:你喜欢它几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喜爱之情!

其次,孩子的起点能力很低下。这里的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家长很多是半文盲,甚至文盲,他们不可能成为孩子就近的教育资源,在家里,孩子们的学生普遍处于自由状态,他们不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去自觉、主动地学习,他们现阶段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学校的压力,而这一“压力”一旦被放逐,孩子们自然回归“玩”的天性了,把学习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在这一年龄段,他们的瞬间(短时)记忆占优势,但时间一长易忘,最好的学习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11

1、识字:

⑴在本课13个生字中,“诉、走”是平舌音,“想、能、京、广”是后鼻音,“城、升”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要注意读准。

⑵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学过的字,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京”可以根据“惊”字,用“减一减”的方法记;“北”与“比”、“走”与“足”、“升”与“开”可以通过比较记忆;“告”字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借助“想”字认识偏旁“心”。

⑶巩固认字的方法。

①做一做“结苹果”的游戏: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状,分发给学生。黑板画上苹果树,教师导语:“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拿有卡片的学生把“苹果”贴于“苹果树”上,随机复习生字。

②做一做“摘苹果”游戏:由小干部带领学生在“摘苹果”过程中复习巩固生字。

2、写字:

要写的字中,“广”字的横不要写得太长,第二笔竖撇要与平撇相区别。“升”第一笔要写得短且稍平。“走”先写“土”,再写下面部分,注意第二笔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12

1教学目标 .

(1). 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2学情分析 .

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 感情真挚。

3重点难点 .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认识偏旁“心”、“方”; 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4教学过程 .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

活动1【导入】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

1.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

2. 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出示生字卡片导读,指名读,“京”要读出后鼻音。北京是一个城市,我们可以叫它“北京城”,先跟读, 再指名读。北京城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先示范读,学生跟读,再指名读。

刚才看了这么多图片,又听老师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感想呢?

引出(北京太美了! 我多想去看看!)

3. 有位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有这个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里(板书课题) 。4. 把书翻到第19页课,引导读题。“想”,这个字是上下结构,有一个“心字底”,我多想去北京看看,我是哪里想呀? 心里想,所以有一个“心字底”。

设计意图: (从谈论,到优美的音乐,利用课件,把北京城淋漓尽致地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同时也激发孩子的联想和求知的欲望, 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

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 想帮助小朋友走出大山,看*广场的升旗仪式吗?(想) 自己先拼读一遍课文,生字先拼一拼音节然后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拼读,再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告 诉 路 能 走 广 旗 升)

3. 把这些生字放进词语里,你还会读吗? 课件出示词语,抽学生读,大组读。

告诉 走路 升旗仪式 (动作)

广场 北京城 * (地方)

3. 孩子们真棒,读对了这些词语,我们就把山中的小朋友领出了大山,来到了北京。那么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你还会读吗?

师: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要把这三句话读好可不容易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1)(课件出示第一句)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①我们观察一下拼音,这句话里有好多轻音,很不容易读好。

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中这些读成轻声的词。

③抽几个同学来读。

④再把这些词放回句子中,抽几个同学来读。

⑤齐读。

(2)这句话里有一个又长又难读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挑战它。

(课件出示第二句前半句)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

① 远的北京城,我们要读出遥远的感觉,我们可以把速度放慢一些,跟老师读一遍。(师范读,生跟读,再抽两个学生读一读)

②(课件出示第二句后半句)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这句话里有好多的翘舌音和后鼻音,可真难读。自己先去试一试,可以同桌相互读一读。再抽几个同学读。

③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老师从网上找到一个*升旗仪式的视频,想不想看?(链接播放视频)

④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升旗仪式) 哪里的升旗仪式? 是我们学校的吗?(*的) *的什么地方呢?(广场上) 谁能把这句话完整的说出来。

⑤引导说出“*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提示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齐读。

(3)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让我们课文中的小男孩“我”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

(课件出示第三句) ——“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①提醒“妈妈”、“看看”要读成轻音。

②质疑,为什么要重复“我多想去看看”呢?(非常非常想去,很想很想去) 。

③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抽一个女同学来读。你把第二句读的比第一句要轻,哦! 我明白了,你想去看想到心底里去了。

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抽一个男同学来读。你把第二句读的比第一句要响,看来你想去看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

④用自己喜欢的读法再去读一读这句话。

(4)这么难读的几句话都被我们征服了,瞧,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来到了*广场,让我们再一起有感情地读这篇课文吧。

(设计意图:识字为了更好地促进阅读。为了检查识字效果,同时为了在把课文读通的基础上读顺,组织组内同学互读、评议, 教师以指名读课文的方式检查朗读效果。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无论是初读感知,还是学习汉字、变换形式学习、同学互读分组读课文,都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课文读通、读顺成为可能。)

活动3【练习】生字书写指导 .

1、指导“足”字。“足”的上边是一个口,一竖,一个短横,下面的部分很像“人”字,迈开长长的腿正打算走呢!

2、指导“走”字。“走”先写一个“土”,下面的跟“足”字一样写,注意,在竖中线上是两竖,不是一竖。

3、练习2----3个,给其中两个同学田字格磁贴和粉笔,展示学生的字,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文中出现的四个生字根据字形特点" 广、升" 一起指导、书写。" 走、足" 一起指导、书写。同时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 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实际教学要为达成这一目标做长期的努力。)

活动4【测试】试一试,赛一赛 .

一、 拼拼读读。

w ǒ men de zuǒ gu ó sh ì zh ōng guó,w ǒ men de zǔ gu ó y ǒu cháng jiāng,y ǒu hu áng hé,h ái yǒu wàn lǐ ch áng chéng,w ǒ ài wǒ men de zǔ gu ó.

二 填 空 。

“广”字共( )画,第三画是( )。

“升”字共( )画,第一画是( )。

“足”字共( )画,第六画是( )。

“走”字共( )画,第二画是( )。

三、给音节加声母。

( )iǎng ( )ào ( )ù ( )éng ( )ǒu ( )ěi ( )éng ( )uǎng

想 告 路 能 走 北 城 广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

1. 我多想( )。 2. 北京是( )。

3. 我们爱( )。

活动5【作业】作业超市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许多同学对北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想去北京看看。下课后, 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多了解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 导入学习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什么地方?

今天,刘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带你们去一个特别美的地方看看。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1)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 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最后,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上看升旗仪式。北京之行结束了.

2、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我真想去看看。”

3、今天,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所以他不停地对妈妈说 ------(出示课文题目)

这个孩子对妈妈说的话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

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小朋友说得真棒啊!大家提得这么好,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可爱的小蜜蜂来给你们献花来了它们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漂亮的花里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谁还认识漂亮的花瓣上的词语?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这些字?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圈一圈你们真认真。刚才你们提的问题老师也很想知道。我可以先读读课文吗?小蜜蜂有话要对你们说“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又雄伟,又壮丽,有个妈妈给她的孩子讲北京的样子,她是这样说的…。听听老师读,看看老师读的好不好?师范读(配音乐)

大家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小蜜蜂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

二、学文

1、 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出示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1 理解“遥远”。 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2 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指导朗读。

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 ,现在我们来到了遥远的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开始了,你看到了什么?

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很壮观,很有气势,场面很大)

当五星红旗跟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过路的工人、农民、学生都停了下来,向我们的国旗致敬,这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呀!让我们读好这个句子吧!(自由读、指名读)

创设情境:小朋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么壮观,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的话,你会怎么做?来,我们一起做做看。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表演。(奏国歌、升国旗)

这位山里的孩子家离北京那么遥远,他从来也没有去过北京城,北京城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又是如此地壮观,怪不得这位山里的孩子这么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升旗仪式呀,让我们把这种迫切的愿望用朗读表达出来。

这里为什么说了两遍“我多想去看看”呢?(说明这位小朋友非常想去。)

对比: 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那么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请你读一读

小结:这位小朋友读得真精彩,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想去看看的迫切之情。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三、朗读诗歌

小朋友,让我们选择你喜欢的姿势读读这首诗歌。

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欣赏了这么多美景后,现在,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吗?

出示句子:北京,我想对你说。

小结:是呀,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们爱北京,我们爱国旗,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3、请你把心里话讲给北京的标志——天安门说一说(可以加上动作)

4、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的男孩子们从心底里大声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让我们的女孩子甜甜地向着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让我们满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喜欢唱的歌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现在让我们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欢快地唱起来,尽情地跳起来!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如何制作的?

每当你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会不会想知道,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制做出来的?国庆节前夕,原高熔金属材料厂副厂长。离休干部宋树信向笔者讲述了这段往事。

宋老虽年纪大了,可提起往事,仍是满脸兴奋的神情,他说:“1949年,北平解放后,党派我到国营永茂实业公司工作,9月下旬,政协一届会议确定了国旗、国都、国歌,并决定于10月1日在北京飘扬起数万面红旗。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根据当时的条件,我们决定用红布做旗面,黄布做五星,用缝纫机缝制。”

“9月29日上午,经理又交给我一项紧急任务;10月1日,毛主席要在开国大典上亲手升起一面长5米多宽3米多的特大号五星红旗。红旗质量要好,五颗星必须用缎子做。当时我又激动又紧张,党把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可距开国大典只有两天的时间,任务完成不好砸了锅怎么办?我顾不上多想,先在公司里找到做旗面的红布和做旗杆套的白布,就是找不到做五星的黄缎子,我骑车跑遍了市里所有的布店,整整一天都没有找到。急得我火烧火燎,夜不成寐,第二天一早我赶到了全市最大的绸布店瑞蚨祥,向一位老职工说明来意,请他们翻翻库存。他们一听事关重大,找了几个人一齐去找。两小时后,交给了我一卷三米多长的黄缎子。我抱上缎子直奔西单的一家缝纫社。当我把布交给他们时,才发现黄缎子只有一市尺多宽,做最大的五星根本不够宽,经上级同意,我们在大五星的一个角接一个尖,拼接后,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我们连夜赶制了相同的两面五星红旗。”

10月1日,一早,我把国旗送到设在天安门城楼北侧四面的开国大典筹备处。一位50多岁,操着南方口音的问志笑着上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小同志,你是党员吗?”我忙说:“是。”他说:“你为党立了一功呀!”我当时激动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事后才知道,那位同志就是当时北平中的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同志。”

说到这里,宋老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停了一会儿,他又接着说:“10月1日下午3点,30万人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我也站在队伍中。当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全场沸腾,我的视线全被泪水挡住。

《我多想去看看》教后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14

一、揭示课题

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4、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根据班级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相对难认的字。

三、朗读感悟,背诵课文

1、学生分四人小组自由练读,互相帮助,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比赛读,学生互相评议。教师适当点拨。

3、再次练读,同桌评议,争取读出向往北京的强烈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练习“我会读”中的句子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六、指导写字

七、课外延伸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15

一、教材简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利用这种激情,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三、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四、教学目标

巩固13个生字、8个词语及2个偏旁;会写“足、走”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流程:

我主要讲以下三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孩子们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必须创设情境,带孩子们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俗话说:情之萌生离不开“境”,要解作者之情,首先必须入文章之“境”。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北京的图片,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北京的各景点,并配以悠扬的乐曲,之后我又请孩子们静静地聆听《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我通过音乐、图画、语言描绘等手段,强化了学生的感受,从而激起了他们热烈的情绪。在热烈情绪的带动下,学生便被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

(二)以情育情,引发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表达抒情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一旦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便会形成巨大的内驱力,驱使学生冲破现有时空束缚,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带到更加遥远的意境中。在《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中,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我抓住时机请大家一起体验,如果你在升旗仪式的现场,你会怎么做。活动之后,我又借势请学生再次欣赏北京的其他著名的美景,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现在,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呢?孩子们通过谈自己的感受,切身体会到山里的那个孩子和他们的心愿是一样的想去北京看看。孩子们的情感再次与课文中情感产生共鸣。最后,教师和大家一起诵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三)情感的升华

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安排了一个环节:看谁能把山里孩子的心愿读出来,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在孩子们的情感和课文情感多次发生共鸣之后,孩子们已经完全置身于情感世界,充满了对北京的向往。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说话训练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

导入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出示:我多想去看看

初读诗歌

出示多媒体课件。(根据两幅插图制作的课件,配有分角色朗读)

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同找对读。

朗读比赛。

识字

认读词语

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的可好了!下面我们比一比,谁认得最快,读得最准,记得最牢。

出示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自由练读词语。

比一比。(多种形式比。)

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

用笔在课文中圈出后,大声朗读。

教师检查。

说话练习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个人练读后,检查。

说话练习: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抽读生字卡片

复习词语

朗读、背诵诗歌

谈谈观看升旗仪式的场景

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背诵课文。

扩展练习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练习:我多想

写字

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教师范写。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设计 篇17

课时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会写“足”和“走”

2、品词析句,理解“弯弯”“遥远”“壮观”的意思。

3、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重点,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我多想去看看》,板书。想去哪里看看?小朋友想去吗?

2、开火车读生字卡。去掉拼音再读生字。

3、课件出示:弯弯的山路。沿着弯弯的山路读生词。

4、欣赏北京图片。

二、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妈妈和小男孩说了什么?

2、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就能走出大山。

1)指名读。齐读。

2)为什么用“弯弯的小路”而不用“弯的小路”?

3)还可以说弯弯的什么?

4)指导朗读

3、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1)指名读。齐读。

2)“遥远”是多远呢?出示地图,讲述。哪些地方离我们是遥远的?

3)出示升旗仪式的图片,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在国歌声中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

4)指导朗读。

4、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1)小男孩为什么说了两次?

2)“我多想 ”句式练习。

3)指导朗读。

三、拓展

1、欣赏今日北京风光。

2、再读课题

3、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

四、写字

1、生观察,师范写。

2、生写,师指导。

反思:

这是一首篇幅短小,饱含爱国热情的现代诗。教学时我让学生欣赏北京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播放国歌,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受到情感的熏陶。课上我抓住了“弯弯的”“遥远”“壮观”三个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于每一处都花了不少时间,学生的理解也基本上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在朗读方面学生还不够投入,如果能增加老师的范读,我想学生能读得更好。课文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想让学生回过头来整体把握课文,如果这时能够让学生读课文一遍,再引导学生交流我想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