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学案(推荐5篇)
《蒲公英》教学案 篇1
《蒲公英》教学案
[预习评估]
一、信息搜索
蒲公英:别称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成熟时形似一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飞散。
沙漠:在干旱地表为沙丘和沙地覆盖的地区地表十分干燥,蒸发很强烈,地面温度日差较大,只能生长一些深根植物、肉质植物。如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的信息:
二、朗读与思考
1、朗读
——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 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默读课文,思考:
——“嘱咐”是什么意思?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
——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哪些不同的态度?
——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采取了不同的态度,那么它们的结果又有什么不同呢?
——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完成下列练习
1、组词
或( ) 属( ) 托( )
惑( ) 嘱( ) 宅( )
戒( ) 竞( ) 漂( )
绒( ) 竟( ) 飘( )
2、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阳光 ( )地成长
( )的湖泊 ( )地嘱咐
( )的绒球 ( )地飘荡
3、造句
可爱……
亲切……
[文本对话]
聪聪: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不相同的态度和所作出的不相同的选择,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
明明:是的!课文通过这个故事还要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聪聪:这篇课文的情节环环相扣,语言生动优美,还运用了拟人、对比等的修辞手法,对于我们的语言积累很重要。如第一自然段中有“洁白”、“可爱”、“小降落伞”、“随风飘荡”等描写事物性状的词语。太阳公公的嘱咐中我又看到了“金光闪闪”的沙漠、“银花朵朵”的湖泊、“黑黝黝”的泥土。
明明:本文并不是向我们介绍蒲公英的知识,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对于太阳公公的正确教导两颗小蒲公英种子脱离实际、想入非非、自以为是,一个飞向沙漠,一个落在湖泊里,结果都命运悲惨。只有作出了正确选择的种子,才会“茁壮成长”、“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聪聪:在写生字时,要注意“托、降、嘱、咐”都是左窄右宽的比例关系,“翁、伞、富”这些上下结构的字,也要注意上下相等和上下不等的比例。
明明:特别是写“绒”要注意右部“戎”的笔画安排。
[自主学习]
语段一:
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小降落伞齐声答道:“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于是他就向沙漠飞去。另一颗种子落在湖泊里,他得意地说:“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学与练:
1、填恰当的叠词
银花()() 金光()()波光()()
2、选词填空。
金灿灿笑眯眯黑黝黝沉甸甸
(1)太阳公公看见了,()地说。
(2)秋天用双手捧出()的果实。
(3)蒲公英在()的阳光下竟相开放。
(4)只有()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3、词语搭配
数不清的 宝贝 金光闪闪的 湖泊
黑黝黝的 阳光 银花朵朵的 湖面
金灿灿的 泥土 波光粼粼的 沙漠
语段二: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行起来,他们在的阳光下,,把大地得更美丽。
学与练:
1、多音字组词。
泊 数 干
2、说说三类蒲公英种子的命运如何?说明了什么道理?
[综合实践]
综合学习:
一、蒲公英的药、食价值。
——蒲公英的药用价值早已载入各种医书,它性平味干微苦,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临床上,医生用蒲公英治乳痛、头疮,配黄连治口糜,配雪胆治胃炎,配滚山珠治食管癌------用途非常广。
——蒲公英在食用方面,近年已被一些国家和地区列为“天然野味”、“健康食品”。人们采其嫩叶炒菜、凉拌、做汤,清香甘美,回味无穷。蒲公英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高50%,蛋白质含量是茄子的两倍,铁的含量几乎和菠菜相当,它还含有抗坏血素、硫胺素、核黄素、蒲公英醇、有机酸等等。常吃蒲公英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助于疾病康复及抑制人体老化。
实践活动
二、搜集、阅读同题诗文。
示例1:
蒲公英
湖木仁
三颗蒲公英种子,在天空飞行,它们寻找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
第一颗种子,跳进城市;
第二颗种子,跳进大海;
第三颗种子,跳进山坡。
结果呢?让我们猜猜、想想、看看。
第一颗种子,刚刚着地,被汽车碾碎了。
第二颗种子,刚刚落水,被鱼儿吞掉了。
第三颗种子呢?在大山坡上发芽、生长、开花------
山坡,变成大花篮啦!
从此,蒲公英种子的老奶奶刹那感对起飞的蒲公英种子说:“不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你们千万不要去------”
示例2:
蒲公英
[捷克]切普捷科娃 刘星灿 译
太阳真阔气,
大把的金币,
撒满一草地。
蒲公英啊遍地黄,
我采了一把握手上。
你瞧见了吗?
我还编了个花环,
戴头上。
等我一进咱家门,
妈妈几乎不敢相信,
原来我戴着一圈金灿灿的蒲公英。
她抬头朝天看了看,
还以为是暖和的太阳,
笑眯眯地来到了,
咱们家。
[能力训练]
基础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fu weng mi huo zhu fu rong qiu
( ) ( ) ( ) ( )
qing qie jiang luo san jing xiang kai fang
( ) ( ) ( )
二、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飘荡 ( ) 嘱咐( )
一定 ( ) 美丽( )
三、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放心( ) 得意( )
欢乐( ) 美丽( )
四、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
( )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 )蒲公英的花瓣落了。
( )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
( )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中的“小降落伞”是指( )。
2、“金光闪闪的地方”是指( )种子落在里面会( );“银花朵朵的地方”是指( ),种子落在里面会( )。
能力提高
一、选词填空。
热闹 吵闹 热烈
1、天刚亮,大街上便( )起来。
2、为了一点小事,他们俩便( )起来。
平静 宁静 安静
3、听了妈妈的话,小明的心情很久都不能( )下来。
4、教室里很(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二、修改病句。
1、山那边不时传来一阵阵的。
2、小明放学以后认真地完成了。
3、我们认真地听老师。
4、学习了《西湖》这篇课文,又增加了许多知识。
三、认真朗读下面的句子,在你认为应该注意的词下面加上“·”,再说说为什么。
1、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加点的词说明了
2、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加点的词说明了
拓展阅读
“小伞兵”和“小刺猬”
秋天,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每人头上长着一撮蓬蓬松松的白绒毛,活像一群“小伞兵”。许多小伞兵紧紧地挤在一起,就成了个圆圆的白绒球。
小伞兵有许多好朋友,那就是隔壁苍耳妈妈的孩子——小苍耳。
小苍耳长得真奇怪,身体小小的,像个枣核,全身长满了尖尖的刺,小伞兵亲热地把他们叫做“小刺猬”。
有一天,一个顶小的小伞兵,对一个顶小的小刺猬说:“我妈妈说,我和哥哥们不会老在这儿住下去”。
“为什么呢?”小刺猬不明白。
“妈妈说,我们必须分散到别处去,藏在泥土里,才会像妈妈那样,长成一棵真正的蒲公英。”
小刺猬听了,想了一想,说:“可是,你们怎么到别处去呀?”
小伞兵还没有来得及回答,突然一阵秋风吹来,把小伞兵头上的白绒毛吹得,飘呀飘的。白绒球儿一下子散开了,一个个小伞兵就像真的伞兵那样,张着降落伞飞到天上去了。
顶小的小伞兵在空中飞,快乐地大声喊道:“小刺猬,瞧,风伯伯带我们去旅行了!再见,再见!”
好朋友走了,小刺猬真冷清呀!他们也想出去旅行,可是他们没有小伞,不能跟着风伯伯走。
有一天,来了一只小鹿。小鹿轻轻地从苍耳妈妈身边擦过,没想到许多小刺猬就挂在小鹿的毛上了。因为小刺猬身上全是刺呀!
小刺猬好像骑着一匹大马,也快快乐乐地出门旅行去了。
小鹿不停地跑着,跑着。他忽然觉得了有点儿痒,就靠在一棵小树上,轻轻地擦起痒来。擦呀擦,这个顶小的小刺猬被擦了下来,落在一片草地上。
小刺猬刚看看这里是个什么好地方,却听见有谁在说:“咦,小刺猬,你怎么也上这儿来啦?”
小刺猬回头一看,啊呀,原来就是那个顶小的小伞兵!小伞兵躺在地上,已经有一半给土埋上了。
看到好朋友,小刺猬真是高兴极了,他连忙回答就:“是小鹿把我带来的……”
小伞兵和小刺猬又在一起了。风伯伯吹起又松又软的土,轻轻地盖在小伞兵和小刺猬身上。
明年春天,小伞兵和小刺猬就会从泥土里钻出来。
到那个时候,小伞兵就是一棵真正的蒲公英了,像他的妈妈那样,长着有刺的叶子,开着美丽的小黄花。
小刺猬也将是一棵真正的苍耳了,像他的妈妈一样,长着带锯齿的心脏形的叶子,开着绿色的小花。
[积累]
1、读一读。
蓬蓬松松干干净净平平安安严严实实 又松又软
如诗如画无边无际人山人海 圆圆的轻轻的
尖尖的瘦瘦的 圆圆的白绒球快乐地大声喊
又松又软的土美丽的小黄花
2、比一比,组词。
圆()()飘()()形()()
园()()漂()()刑()()
[感悟]
3、“小刺猬”指的是,因为他们,所以“小伞兵”亲热地把他们叫做“小刺猬”。
4、在打比方的句子后面的括号内打“√”。
(1)小苍耳长得真奇怪,身体小小的,像个枣核。()
(2)王红长得像他的爸爸。( )
(3)他们每人头上长着一撮蓬蓬松松的白绒毛,活像一群“小伞兵”。()
[运用]
5、“小伞兵”和“小刺猬”分别是靠谁的帮肋到别处生长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蒲公英》教学案 篇2
一、教例
《蒲公英》是苏教版小语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讲了两颗蒲公英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嘱咐,各自去了金光闪闪的沙漠和波光粼粼的湖泊,结果一颗干死,一颗淹死。而其他种子听从太阳公公的话,投向黑黝黝的泥土茁壮成长起来。课文蕴涵了要听从正确教导,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样一个道理:在学生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为了巩固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假如你是一颗蒲公英种子,听了大阳公公的话,会怎么做?
生1:我想落进黑黝黝的泥土里,也茁壮成长起来。
师:好的,你能为自己选择最适合生长的环境。
生2:我想去沙漠,到那儿去探险,锻炼一下自己。
师:(略作思考)可以,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冒险精神。
生3:我想去湖泊,在闪闪点点的湖面上漂流多么舒服呀。
师:(满意地点点头)你敢于尝试。不错!
生4:老师,你说得不对。
师:(愣了一下,微笑着)是吗?为什么?
生4:因为蒲公英种子不是想到哪儿就能到哪儿,风把它吹到哪儿它只能落在哪儿。
师:说得太好了。你的想法令老师耳目一新。
(老师带头为学生鼓掌)
……
二、评析
这一教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老师在课堂上能耐心倾听,民主接纳,巧妙唤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课上,当学生说想去沙漠,对于这个背离了标准答案的发言,老师没有立即打断,而是耐心倾听。这无疑给了学生求异的勇气,批判的锐气。于是,又有了想去湖泊亲自尝试,这时老师没有把自己预设的答案强加给学生,而是民主地接纳了,肯定学生独到的见解。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唤醒了更多学生潜在的心智,产生了“老师.你错了”的独创的灵气。生生、师生相互启发:凡事并非随心所欲!有时不能选择,无法改变,那就要学会适应。这里面蕴涵了一个多么深刻的生活哲理。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使教学内容得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增值。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时机,在学生做出了有悖于“标准”的回答之后,老师给予恰当的评价,友善的尊重,学生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会得到迥然各异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感悟了更多的东西:不被假象迷惑,不盲从,敢于尝试,追求快乐,向往美好……
的确,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另一种声音,民主地接纳学生的标新立异,从中发现创新的苗头,点燃创新的火花,唤醒创新的潜能。这一教学设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求异,角度可以是多向的,理解可以是多维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价值取向更是多元的。
《蒲公英》教学案 篇3
一、创设意境,入境动情。
师:(梦幻般的语调对学生说):“现在让我们进入蒲公英的世界。”学生读课题。
师:展示cai课件:无数蒲公英的种子,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带着一个个洁白的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轻扬,似无数的小精灵翩翩飞翔。
生:(充满憧憬地)好美呀!
师:(微笑地)陶醉了,是吗?老师相信你们的朗读一定会把它的美表现出来的。
(学生自由朗读后,进行个别朗读,并说着自己的理由。)
生:我读得轻快、活泼,因为我觉得这时的蒲公英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限欢愉的。
生:我读得舒缓、陶醉,因为我觉得蒲公英飞翔时动作舒展、潇洒,它们正陶醉在飞翔的快乐中。
生:因为我觉得这时的蒲公英成熟了,带着自己的小降落伞,一路飞翔,一路幻想,这真是如诗如梦的境界,我们不能打扰它们,所以要读得轻柔些。
【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伊始,多媒体的生动直观演示,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蒲公英自由飞翔的优美意境中,促学生情感的生发。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发亮了,脸庞漾出了微笑,这真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老师紧抓契机,引导学生带着各自的体验朗读,读出了味,读出了形,读出了神。】
二、倾听质疑,循疑导学。
师:看到蒲公英种子随风自由飞翔,慈祥的太阳公公说话了,你们听……
(cai课件演示,适时出现了笑嘻嘻的太阳公公形象,并录制了它亲切的话语,学生侧耳倾听。)
师:你们听懂太阳公公的话了吗?
生:这是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的种子们,不要到沙漠、湖泊去,应该到黑黑的泥土中去。
生:我听出太阳公公在说话时前后的语气不一样。
生:太阳公公说“别”“也不要”“迷惑”“只有……才……”这些词时,声音特别响。
生:这是太阳公公在嘱咐蒲公英的种子们,要它们千万记住。
师:让我们向太阳公公学习,把我们的爱心献给蒲公英的种子们。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赛读。)
【教师善于把握多媒体呈现的“度”“时”,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传递的桥梁,使教学过程营造出了一种意境,诱发心境的产生,充盈着美的气息,优化听说读的训练过程,让学生领悟了听的要领,在听中感悟语言文字,也为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提供了范例,一举多得。】
师:你们现在迫切地想了解什么?
生:我想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们记住太阳公公的话了吗?
生:我想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们都飞到哪儿去了?
生:我想知道太阳公公为什么这样说?
生:我想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们后来是怎样长大的。
师:这么多愿望呀,我们怎样实现它们呢?
生:我们可以向书本请教,从书中寻找答案。
生:可以互相讨论。
生: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师:你们真会学习。好吧,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愿望。
【巧妙引导学生在浓浓的人文氛围中质疑,循疑导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让我们首先向书本请教,比比谁最会读书。
(学生自由读文,为心中的疑问寻找答案。老师相机提醒学生注意良好的、有效的读书习惯的养成。)
生:我知道大多数蒲公英的种子听太阳公公的话,飞到了泥土中。
生:还有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了沙漠,一颗落到了湖泊中。
生:飞到泥土中的蒲公英种子茁壮成长,落到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干死了,落到湖泊里的种子淹死了。
师:看来太阳公公的话是对的。现在我们要来研究同学们的另一个疑问:太阳公公怎么就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不能到沙漠、湖泊,一定要到泥土中去呢?
师:有哪位聪明的蒲公英知道吗?
生:我知道沙漠虽然表面上金光闪闪的,但是它全是沙,没有种子生长所需要的水和营养,所以蒲公英的种子干死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书上了解到的。书上说,如果我们地球上的环境再恶化,就可能会被沙漠覆盖,这样植物就不能生长,人类就会灭亡。
师:你能联系自己所读的课外书上的知识来理解课文,真了不起,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呢。
生:我知道湖泊虽然银花朵朵,很美丽,可全是水,蒲公英的种子在水里时间长了,就会发涨、烂掉的,也不能顺利生长。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妈妈告诉我的。有一次,妈妈把黄豆浸在水里,可是后来忘记了,过了好几个星期才想起来,结果黄豆烂了。我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就这么说的。
师:你能联系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学习,真不简单,祝贺你!
生:泥土虽然黑黝黝的,但是它含有种子生长所必需的水、空气和其它营养。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而且,我们看到庄稼都是种在水里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瞧,聪明屋里飞出了聪明鸟,它们在向你们表示祝贺呢?(cai展示)
【学生不仅发现问题,还学会了联系课外阅读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这是来自学生的宝贵的课程资源。老师尊重它、抓住它,利用了它,使课堂充满了灵性。】
三、诵读感悟,体验抒情。
师:蒲公英的种子带着一个个小降落伞,带着自己的想法,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请同学们用心读书,边读边想象,努力体会蒲公英的种子们的心情。
师:你现在能体会到谁的内心了?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和同学们分享?
生:我感受到了大多数蒲公英的种子很听太阳公公的话,我想用朗读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生:我感受到了另两颗蒲公英种子的自以为是和得意,我想和我的同桌为大家表演。
【老师用亲切、易懂的语言唤醒学生明白:读书就是和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学习的过程也是同学老师之间彼此分享体验、交流思想、合作共进的过程。同时学生学习的潜能得到挖掘。】
生:我对他们的表演有意见,因为我觉得这两颗蒲公英的种子只是看到了沙漠、湖泊的外表美丽,没有想到后果,这不好。所以,我们在朗读它们说的话时,应该带点讽刺。
生:我认为这两颗蒲公英的种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他们对美好的地方充满向往,这没什么不好,所以,应把他们的话读得天真、带点幻想。
师:你们谈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老师真为这两位同学感到高兴。同学们,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两颗蒲公英的种子的选择,你有什么想法,就大胆地说出来,这样你会感到受益匪浅的,学习本身就是和同学的一种交流。
生:沙漠、湖泊不是蒲公英生长的地方,这两颗蒲公英的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当然没有好下场。
生:人们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生:可是老师说过,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这两颗蒲公英的种子看到沙漠、湖泊这么迷人,当然要去看个究竟。
生:而且它们也是有自己的追求的。
生:它们只知道去追求财富、自己的快乐,不知道考虑后果。
生:这是因为它们还小,我们应该体谅它们。如果那颗蒲公英的种子万一在沙漠中有水的地方,不是就能长大,为沙漠增添绿色了吗?
生:但是有的错误犯了就没有改过的机会了,这是很可怕的。
师: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想对你们说:“你们令我感到骄傲!”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着把自己的想法、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比比哪组的表现能引得同学们的喝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后,进行了表演,学生进行了评议,选出了最佳表演组和最佳合作组)。
【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体验教材”,更为可贵的是,由于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得课堂中闪烁着思维撞击生成的智慧的火花,教学过程成为了课程的生成和创生过程。】
四、再创情景,升华创生。
师:同学们,落在泥土中的蒲公英种子为感谢你们对他们的理解,现在竞相开放了。(板书:竞相开放)
师:你们读到这个词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蒲公英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生:蒲公英的花朵在争奇斗艳。
生:我仿佛看到蒲公英花团锦簇。
师:请带着你的想象,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相信,通过听你们的朗读会身临其境。
(学生自由朗读,个人自荐读,师生共同赏读)
【读词想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师:当又一个秋天到来,蒲公英种子成熟了,他们又要带着一个个小降落伞飞翔、旅行、安家。这时,蒲公英妈妈和孩子们会怎样道别?
(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鼓励用表演的方式展现想象的情景。现记录学生的表演内容之一。)
蒲公英的妈妈:孩子们,你们长大、成熟了,当风儿吹来,你们就要离开我了,妈妈可真舍不得你们呀!
种子:妈妈,放心吧,我们会乘着您给我们的降落伞,找到新家的。
蒲公英的妈妈:我怎么能放心呢?你们不知道呀,去年,我的两个妹妹就是因为不听太阳公公的话,一个飞到沙漠被干死了,另一个飞到湖泊,结果被淹死了。外面的世界太复杂了。
种子:放心吧,妈妈,我们会小心的。我们记住您的话,一定找到黑黝黝的泥土再落下安家。
种子:我们不会被沙漠、湖泊迷惑了,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我们生长的地方的。
种子:妈妈,我是聪明勇敢的蒲公英,我要飞到沙漠,找到有水的地方,在那儿生长、繁殖后代,时间长了,沙漠就会变成绿洲,就再也不会有蒲公英的种子被干死了。
种子:妈妈,湖边需要绿意,要不然水土会流失,我们就会因为发大水被淹死,所以,我要落到湖边,在那儿快乐成长,这样,我就为保护环境出了力。
【想象表演这一教学形式,尊重儿童文化,童真、童趣,学生拥有心理自由,能够无拘无束地自我展现,他们的智慧奔涌,表达出对文本的批判性、超越性的理解,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学生生命的律动、灵性的飞扬。】
《蒲公英》教学案 篇4
《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中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态度、所作出的选择不相同,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从而告诫人们作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我就第一课时的教学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通过预习、课堂练习等方式学习课文生字词,会用“嘱咐”造句,练习写好字。
提高性目标
3.初读,整体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具准备:
插图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
2.板书课题:蒲公英(学生跟着书空)
3.你能看图向我们介绍这种植物吗?(蒲公英冬末春初时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就像白色绒球,有风时随风飞散。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
4.过渡:小蒲公英种子怀着美好的想象,将要飞向哪儿去呢?
二、完成目标1 、3
1.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方法
学习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自学方法:
(1) 大声朗读课文三遍,遇到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练几遍,把文章读正确、通顺。
(2) 读后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同桌交流交流。
2.生自学思考,师巡视。
3.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 出示生字词,会读吗?
绒球 降落伞 表面
沙漠 迷惑 嘱咐
富翁 湖泊 泥土
黑黝黝 波光粼粼
金灿灿 竞相开放
请学生当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交流词语自学情况。
过渡:生词同学们读得真准,如果把它们带入到课文当中去,你们还读得准吗?我来检查。
(2)指名中等学生分段朗读,注意停顿,着重指导长句:
a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注意停顿;读得美一点,可爱点。)
b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相机理解:
a沙漠
补充资料介绍:地表为沙丘和沙地覆盖的地区。地表十分干燥,蒸发很强烈,地面温度日差较大,只能生长一些生根植物,肉质植物和短命植物。如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b嘱咐
意思是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一般用在长辈对晚辈的告诫。
指导用“嘱咐”说一句话。
(3)四人小组读喜欢的段落。
(4)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说说读后的收获。(结合文章内容谈收获)
4.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思考: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什么不同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又是怎样?用笔在书上画出。
(2)完成补充习题p三。
5.交流:
(1)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什么不同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又怎样。
(2)订正补充习题。
三、完成目标2
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方法
学习目标:自学生字,做到正确书写,把字写漂亮。
自学方法:
习字册p16,记住字形,把字在田字格中写漂亮。
下面我们来正确规范地写生字。出示九个生字。
惑 富 绒 球 降 嘱 咐 漠 泥
1.观察字形,说说发现了什么?(上排上下结构,下排左右结构)
2.说说哪个字最难写?师两种结构各范写一个字。(惑和嘱)
3.生一起描红,先复习写字姿势,描红习字册中的生字。
(描红要求:1、仔仔细细地描;2、注意描红的速度;3、边描边观察每部分的位置。)
四、作业设计
a类:
1.继续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补有错误的将生字词抄写3遍。
3.用“嘱咐”造句。
b类:
4.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简洁的话写一写。
教学反思:
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有了明显的改变。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生字,掌握生字?成了我教学中新的困扰。翻阅教科研杂志,实践课观摩取经,耐心听取同事的建议……一个个方案孕育而生,又一次次地筛选,并逐步推敲完善。于是,生字教学环节的设计初步成型——以“嘱咐”为重点,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把握时机,层层递进,有坡度的质疑解疑;以读为主,在理解生字的过程中适时渗透学法,教会学生几种解释词语的方法,让她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在以后的生字理解中有的放矢,做到学以致用。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悟,这是中年级语文教学尤其要遵循的教学规律。自始至终,我的整堂新课提供给了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引发情感的共鸣。教师动之以情地范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对语言文字丰富敏锐的感受力。由于年龄的差距,学生在扮太阳公公亲切嘱咐蒲公英种子时,说话的语气如同在与同辈交流,这样也就谈不上嘱咐了。于是,我马上参与其中:“老师也想来作回太阳公公,好吗?”随后投入地朗读文中太阳公公的话,让学生感受到作为长辈应有的语气。
另外,在再次让学生读两颗落入沙漠和湖泊的种子的话前,我穿插了这样一个过程:
师:太阳公公眼看着这两颗种子将有生命危险,它有多着急呀!这时,它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湖泊里的小种子呢?
(学生以太阳公公的口吻劝它们。)
师:那两颗种子听得进大伙的劝告吗?
生:听不进。
师:再来读读它们的话。
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两颗小种子的孤注一掷,读好对话。这样练读,学生有新的感受,就不会感到枯燥而读得无力。
《蒲公英》教学案 篇5
教学片断:
师: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种子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生:它们会想,要是我们听太阳公公的话就死不了了。
生:小种子会想,我以为那金光闪闪的沙漠里会有数不尽的宝贝。现在才知道,这里根本就没有财宝,我真不该只看漂亮的外表,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生:蒲公英种子会想,我以为银花朵朵的湖泊会很好玩,能给我带来欢乐,我被它美丽的外表骗了。
生:是啊!在我们出发之前,太阳公公特地嘱咐过我们,我们还亲口答应过到泥土中去生长。现在才知道那黑黝黝的泥土适合我们生长,是我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师:这两颗种子得到这样的结果,上了谁的当?
生:他们是被金光闪闪和银花朵朵的表面迷惑了。
师:它们会对那些也想飞到金光闪闪的沙漠和波光粼粼的湖泊中去的小种子说些什么呢?
生:你们要听太阳公公的嘱咐。
生:你们可不能像我们这样,你们应该到那黑黝黝的泥土中去,那里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生:你们千万不要被美丽的外表所迷惑,金光闪闪的沙漠会让你们干死,波光粼粼的湖泊会让你们淹死。那黑黝黝的泥土里有丰富的营养,会让你们茁壮成长起来。
师:是啊,两颗种子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得到了一个教训: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有时,有必要听从长者的正确指导。
反思:
我紧扣两颗蒲公英种子因被沙漠、湖泊美丽的外表所迷惑,没有到泥土中去生长,最后导致干死、淹死这一事实,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可谓生花之笔。"蒲公英种子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它们会对那些也想去沙漠、湖泊的种子说些什么"这两个开放性的问题,这时,学生会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让学生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气息,获得了比教材本身更多的知识,学生也能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现自我,并获得了丰富的内心体验。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还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始终以航船导拨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驶向彼岸而掌舵,逐层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寓意,带着学生进入本堂课的高潮。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即课文的寓意。相信,这会比教师灌输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得多,理解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