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推荐13篇)

2023-03-16 20:24: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推荐13篇)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学生分析】

在独生子女群体中,他们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非常强。教师应抓住这些文章,让学生在多读、多想、多体会中,深切地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建议】

一、《古诗两首》

重点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教师可完全放手,让学生用上文的方法学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读古诗,读准读通。也可增加教师范读(也可录音范读)。

2、借助已有的经验学习:

⑴导入后,可让学生说说: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应怎样来学习古诗?师生共同梳理如下的学习流程与学习要求:

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⑵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具体的诗句,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方法,采用自主合作学习,和学生一起“入诗境”。此时,教师应参与到各学习小组中去。指导不同的组采用不同的汇报形式,避免雷同重复。预设以下的几种方式:介绍李白与孟浩然;说诗句意思,用逐句朗读逐句解释的方法;抓住“黄鹤楼”“之”“烟花”“尽”“唯见”等重点词,解释、朗读、品味;抓课文插图,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画面,小组合作将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边依依惜别的情形表演出来等。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来想象烂漫的春天景象,并能用一小段话描写下来,当场点评。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当时诗人与孟浩然分别时的那一刻情形,体会友人间的依依不舍与李白的惆怅孤寂心情。

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可让学生按照上节课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这两首古诗。

二、《搭石》

1、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小石头,在黑板前面摆成一条“石头路”。教师出示挂图:在一个山村里,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发现美、一起来欣赏美。

2、“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能让你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把他们划出来。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请自己再读一读,然后抄下来。”(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3、生谈自己发现的美。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三、《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导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和中国台湾花莲之间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2、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

对学习小组内的学习伙伴读几遍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

全班交流。

(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句子以及感动的原因。)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以下几个句子,并从中感受到“血浓于水”的情感:⑴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⑵“针头向皮肤刺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

3、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小钱和中国台湾青年见面后会说些什么?

四、《卡罗纳》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

1、先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细读课文,分别画出表现卡罗娜内心悲痛的句子和体现大家对他关爱的句子,也可以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理解、感受或疑问。

4、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畅谈感受和体会。

五、《给予是快乐的》

1、引导学生从文题入手探究文本内容,说说自己读课题后想到了些什么?

2、请学生自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检查初读效果后,再请学生仔细读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交流读后的体会。思考:

稳重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加深情感体验。

六、《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

1、想一想。

生活中很多时候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想好后和同学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2、说一说。

想想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打算怎样表示感谢;想想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再在班上说一说。

3、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4、演一演。

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表示感谢或安慰的过程。

习作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日积月累

1、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2、熟读诗句,尝试背诵。

3、说说诗的大意。

成语故事

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道“杏林春满”的典故。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2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诵读古今名家优秀诗文,陶冶情操,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感受本单元诗篇中生动的形象与意境,体会诗中丰富的想像和情感。

3.懂得写诗作文皆由感而发,因情而生,能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4.积极参加赛诗会,编手抄报、壁报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热爱诗词,提高

文学素养和品位。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毛泽东词二首》 2课时

《古代诗词三首》 3课时 《现代诗二首》 2课时

《歌词三首》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自由作文 2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1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其教学宗旨就是要借助诗人的创造精神和诗歌的深蕴

意来教化学生,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体验思想的启迪,神韵的领悟。各课设计思路简单介绍如下:

《毛泽东词二首》:通过朗读可更好的传递词的磅礴大气,在诵读中体会和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把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朗读背诵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卜算子•咏梅》可采用比较阅读。

《古代诗词三首》:①《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样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能让学生打破教材的局限,多角度理解木兰的形象特点,使这一人物回归本色生活,应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本诗时把分析木兰的形象特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意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物,把握文本主题。这首诗风格刚健清新,语言质朴生动,既有雄浑的气势,又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学习本诗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

②《观刈麦》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处境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深深的谴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来体会诗的含义。

③《破阵子》表达了作者虽有伟大的抱负却壮志难酬的悲愤,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梦境,体会作者驰骋沙场的壮志豪情。

《现代诗二首》:①《回延安》:语言通俗,运用“信天游”民歌形式、比兴方法和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淋漓酣畅地抒发了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恰当运用民歌形式和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体会从中抒发的感情。②《再别康桥》课前布置“我所知道的徐志摩”,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学生由于平时对新月派诗歌接触较少,对这类充满浪漫气息的有唯美倾向的诗歌比较陌生,因此,很有必要对徐志摩和他的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学生通过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唤起他们读诗的兴趣,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其入境,声画同步,视听一体,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然后穿插读诗技巧以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朗读水平,以此培养其审美情趣。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导演和引路的作用。

《歌词三首》:歌词的学习,对于学生们而言,虽然是第一次,但是学生对于歌曲这一艺术形式并不陌生。而且很多学生能唱不少歌曲,对歌曲较为感兴趣。这是学习这三首歌词的良好前提。利用这一优势,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学习本文,应该先让学生学唱这三首歌,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这三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歌词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并进一步进行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再选唱其他爱国歌曲,可以组织班级演唱会,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诵读欣赏》:结合诵读欣赏的教学要求,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尽量少讲析。让学生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讲析代替实践。教学采用四步法:听读、译读、说读、背读。

《写作:自由作文》:结合过去的写作实践,通过自由命题,学习在写人、记事中抒情,写出真情实感。

《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赛诗会、诗歌朗诵会,或编写手抄报、壁报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丰富积累,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品位。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1.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并做好批注。

2.布置活动:谈谈你最喜欢诗词?为什么?准备3—5分钟,先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体现自己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

3.布置讨论:组建学习小组,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如探究“中国古代诗词“、”中国现代诗歌“等等)讨论、

4.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选取感兴趣的专题,收集各方面的材料,开展以“我与诗歌”为主题的活动(可以是壁报、手抄报、电脑小报,宣传栏、广播讲演、朗诵会、赛诗会等形式)。

出示评价内容:

①你对诗歌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吗?

②你有自己的专题吗?

③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④你能品味诗歌中优美、凝练的语言并做了一定的摘抄吗?

⑤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⑥你参与了以“我与诗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吗?

第2课时:《毛泽东词二首》之《沁园春•雪》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2.领会作者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的情感体验。

课前学习:

收集咏雪的诗词,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

课堂学习:

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诗歌《沁园春•雪》,创设意境;简单讲述这首的背景。简单介绍词的知识。(词谱、词牌、上阕、下阕等)

第二块:整体感知全词

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意境。看书听读,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纠正、完善。(教师适时点拨)组织学生齐读,要求注意读出激越豪壮的语调,把握重音、停顿和语气等全班齐读。

第三块:精读品析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阅读这首词的感受,如谈写作思路、修辞手法、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等。细读并根据这些角度在相应的语句边做好批注。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预设以下一些内容)

①上阕写北方的雪景;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上阕中“望”字的作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

③下阕中“惜”字的作用;评价古人的意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等。

梳理归纳:上阕写景,大气磅礴;下阕抒情、议论,风流豪壮。全词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探究阅读:你如何看待词中所提及的英雄人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历史人物?

课后学习:

1.回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两首诗词在取景角度上的异同。

2.背诵《沁园春 雪》,摘抄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第3课时:《毛泽东词二首》之《卜算子•咏梅》

学习目标:

1.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对两首咏梅词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课前学习:

1.搜集古今诗人的咏梅作品。

2.查阅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文章

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由“你见过梅花吗?你了解梅花吗?”引入。以“多彩的梅世界”为题,组织同学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诗文、图片、乐曲等)搜集人自行介绍。(详细内容、搜集渠道、自我感受)。

2、在师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针对搜集信息的质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

3.背景介绍: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毛泽东作了这首词,表达了共产党人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块:比较阅读,探究意境

1.比较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这两首词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可从构景、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等来做对比)

2.组织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朗读时两首词分别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批评、指正。

4.组织全班学生朗读,男生读毛泽东的词,女生读陆游的词。

第三块:自主学读,理解研读

1.把搜集的关于两首词的赏析文章,发给各小组,鼓励各组根据阅读理解,探究发现,深入体会两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各组探究、交流。

2.学生结合本组的学习,交流理解与收获,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评价。(可预设以下内容)

上阕:①联系一下时代背景,“春归”、“春到”有什么象征意义?② “已是悬崖百丈冰”对梅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③哪一个字写出了梅花的美丽?④“梅花”在词中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下阕:①你是怎样理解“俏也不争春”的?

整篇: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②词的上下阕内容各侧重于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交流理解与收获。

归纳小结。

3.组织学生齐读两首词,读出你的理解。

第四块:深悟情感、创意表达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背诵、抄录等均可。)

2.成果展示,相互评价。

3.感情读背,升华理解。

课后学习:

关于咏梅的诗词有很多,根据你的课内外积累,试写出其中的名句或名篇

附板书设计

卜算子 咏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陆游

形 象 傲雪俊俏,积极乐观 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思想感情 乐观向上,充满自信 低沉孤高,悲观消沉

境 界 气势恢弘,博大高远 狭隘局促,灰暗抑郁

第4课时:《古代诗词三首》之《木兰诗》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多角度理解人物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乐府诗的特点。

课前学习:

1.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把握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自由朗读全文。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花木兰的故事。

课堂学习:

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曾经出现过为数不少的女英雄形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可能涉及:穆桂英、顾大嫂、扈三娘、孙二娘、花木兰等等。

2.简介乐府和《木兰诗》背景

第二块:整体感知诗歌

1.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在预习的基础上自读,划出不会读的字。

2.同桌互读,订正字音

3.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师生共同评议指正。

4.组织学生全班齐读,巩固字音和停顿。

第三块:精读全诗

1.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参看页下注释及工具书,试译课文,如有困难,提出后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或教师帮助释疑。协作翻译全诗,小组内答疑解难,指定一人记录小组内仍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准备质疑。

2.指定学生翻译,其他学生纠正、完善。(教师适当点拨)交流、完善

3.组织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大声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四块:研习讨论

1.设疑:熟读全诗后,能谈谈你收获最大的一点是什么吗?

预设讨论的主要内容:①木兰的形象特点。②乐府诗的特点。(教师适时点拨)大胆谈出自己的收获,全班交流。

关于木兰的形象(可参照下面内容)

①木兰是一个勤劳的热爱和平的劳动妇女。

②木兰是一个聪明又孝顺的女儿。

③木兰是一个坚毅果断、报效国家而不贪功名的巾帼英雄。结合课文中描写木兰的语句谈人物形象。

2.关于乐府诗(重点分析修辞方法的使用,突出诗歌的韵律美)如: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找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特点

3.小结: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既使得诗歌语言生动流畅富有韵味,体现出浓郁的民歌特色,又丰富了人物形象,使得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附板书设计

母问女答 表明缘由 毅然代父从军

排比铺陈 匆忙购置 急切准备出征

反复烘托 思亲情切 奔驰遥远征途

夸张对偶 烘托互渗 长期激战凯旋

夸张衬托 功成身退 不慕荣华富贵

排比铺陈 亲欢伴惊 喜剧高潮结束

双兔为喻 风趣亲切 赞美谨慎机警

课后学习:

请以本诗为素材,以《木兰诗》为题编一则故事,将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看谁讲得好。

第5课时:《古代诗词三首》之《观刈麦》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反复吟诵,理解诗歌,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

2.能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课前学习:

了解作者,为生字正音,有感情地读课文。

课堂学习:

第一块: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组织学生思考学过哪些描写农家生活的诗歌?

2.简单介绍白居易: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经常描写老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

3.组织学生读课文,并为生字注音。并试着概括诗歌内容。

第二块: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1.组织学生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读,赏读字句,体会其妙处,用“---------写出了--------”的句式说一说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学会赏析方法。

3.组织学生思考:①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②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4.组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班朗读。

小结归纳: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第三块:再读诗歌,激发想象

1.组织学生再读诗歌,将理解融入其中,读出情境、情感,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去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想象:①动作(如刈麦、拾穗、诉苦等) ②心情(如劳动不肯休息、听农妇诉苦后的心情等)

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学法:读诗韵,赏妙点,悟情感,创意境,现主旨。组织学生读背课文。

课后学习:

以“你看……”开头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100字以内)

第6课时:《古代诗词三首》之《破阵子》

学习目的:

1.学习这首词所表达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2.领悟宋词优美的语言及深邃的意境。

3.在理清文章的思路中,培养想像能力。

课前学习: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为生字正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录象:金兵入侵,战火弥漫,北方沦陷区老百姓流离失所,与此相对比南宋统治者在杭州西湖边醉生梦死。导入语:面对此情此景,一位位爱国将领,一个个仁人志士站了出来,南宋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爱国词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著名的词《破阵子》。

2.播放名家朗读,请学生注意读音、节奏、语速、情感等

3.组织男女生分组交替朗读,“沙场秋点兵”“可怜白发生“两句齐读。注音朗读节奏,表现豪壮与悲凉的英雄之气。注意醉态,“八百里”“五十弦”的壮阔军营,“快马”、“弦惊”的激烈战斗,“可怜白发生”的悲壮与无奈。

第二块:品读赏析,感受意境

1.组织学生选择最喜欢的词句进行分析,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适当点评。

3.归纳小结: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第三块:发挥想象,感受豪壮

1、组织学生发挥想象:①假如你是词中的将军,请你把驰骋沙场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描绘出来。②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陈亮,该怎样劝慰一下“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

“可怜白发生”一句,让学生读南宋文人类似的悲叹。(如:文天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陆游: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2、组织学生全班齐读。

课后学习:

背诵《破阵子》,把《破阵子》改写成一篇抒情散文。

第7课时:《现代诗二首》之《回延安》

学习目标:

1、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体会诗中修辞方法的表现力。

2、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谈自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亲身感受

2、介绍“信天游”的基本特点: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 。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

3、介绍写作背景,领会作者对延安的真挚感情,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第二块:诵读欣赏,理解意境

1、组织学生自由地散读全诗,将诗分成五部分。

2、看课文,听配乐诗朗诵,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及诗的重音部分。

3、指名学生朗读,并组织其他学生评价。

第三块:质疑精读,赏析诗歌

1、组织学生诗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质疑,其他学生答疑,教师从旁点拨。

2、组织学生查找有关本诗的鉴赏资料,结合课文的批注[感悟•品味•欣赏],为这首诗的一个章节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3、师生归纳本诗语言特点:着眼于抒情;学习和借鉴陕北信天游的格式;语言的口语化、适当的地方化。

课后学习:

上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有关延安的资料,然后整理成小故事或者小散文的形式。

第8课时:《现代诗二首》之《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

1、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2、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课前学习:

1、布置“我所知道的徐志摩”,让学生上网查询徐志摩生平资料及相关的现代诗,寻找诗歌散文电视《再别康桥》。

2、说说这首《再别康桥》怎样打动了你?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1、情景导入:播放电视剧片段和电视散文《再别康桥》,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徐志摩” 根据预先找的相关资料,交流“我所知道的徐志摩”

2、放《神秘园》乐曲,配乐范读,充分营造读诗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入境。

3、看课文、听朗诵注意重点字词读音与全诗意境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讨论、交流阅读全诗后的感受。

第二块:配乐朗诵,加深理解。

1、组织学生边看康桥风光片,边放声朗读,自行品味:诗中哪些字词激起你的共鸣?换一种组织学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理解诗眼:第一节中的“轻轻的”三个字须重读,节奏整体上呈轻微跳跃之感

②理解意象:第二节中的“金”、“新娘“、“艳”、“心头”重读,“荡漾”用琶音

③理解抒情法:第三——第五节是情感发展高潮段,读时应投入,表现诗人的豪情,突出个别动词,节奏加快。

④理解诗意跌宕:第六节诗人抒情格调陡转,此节读前要有较长停顿,语气突转后再一气呵成。

⑤理解诗的回环美:要将“浓得化不开”的离情充分表现出来,重读“悄悄的”、“云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一字一顿,以显示结句的意味深长。读法会怎么样?教师适时点拨。边读边品味交流,与教师可达成互动。

2、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再次播放音画,组织全班朗诵。

课后学习:

1、课外延伸:找徐志摩另外一首《偶然》进行自我朗读鉴赏。

2、仿写精彩诗节,多读好诗,有条件可以试着配乐。

3、选择与亲人团聚或分别时的一1-2个场景,学写一首小诗。10行左右,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开头——感伤、无奈 柳影——由衷欢喜

青荇——永久恋情 清潭——陶然忘情

高潮——快乐至极 转折——悲从中来

结尾——意味深长

第9课时:《歌词三首》

学习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三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读写培养学生爱校、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学习:

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学唱三首歌。

第一块:朗读比较,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这三首歌词,思考两个问题:①找出每首歌词你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并说说喜欢的理由。②三首歌词表现了什么共同主题?

教师明确:这三首歌词都联系到歌颂祖国、歌唱人民、歌唱美好的生活等内容,歌词感情充沛,艺术感染力强。

2、组织学生全班齐读,体会感情。

第二块:协作学习,深入理解。

1、播放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及《黄河颂》,分小组讨论听后的感受。这三首歌中最打动你的是哪首歌?为什么能打动你?

学生自我思考1-2分钟后选择一首最喜欢的歌曲。被同一首歌打动的同学组成几个学习小组,共同交流讨论,自由推选组长,作好记录,并推选一位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我的中国心》歌词凝重,感情深沉,表达了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从赞美家乡、歌颂理想、憧憬未来三个方面表现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歌词结构严谨,韵脚明亮,形式整齐,语言明快。《黄河颂》是诗人张光年写于抗日战争初期的一首很有影响的抒情诗。以“我”为抒情主体,抒发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和民族责任感。诗的语言十分精彩形象。三个比喻,贴切而又形象生动,句式的选用和句子长短的安排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黄河的气势和诗人心中的激情。交流、完善、做相关记录。组织学生学唱这三首歌曲。

第三块:创作歌词、表达情感。

1、组织学生模仿这三首歌词,创作一首小诗来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赞美我们亲爱的家乡或我们的学校。

2、组织学生把自己的作品饱含深情地朗读出来

3、原创歌曲演唱会。

课后学习

一、写出除课文以外的其他三首爱国歌曲的名称,并学会欣赏。

二、学唱《长江之歌》,并对歌词作简要评析。

第10课时:《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

1、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

2、背诵古诗三首。

课前学习:

查阅工具书,上网搜集相关资料,试读这三首诗。

第一块:听读诗文,划分节奏

1、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有很多创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学习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想象。

2、范读或放朗读录音,组织学生划分节奏。边听边划分节奏,可小声跟读,注意节奏划分规律。

学生回答,总结规律。教师引导:律诗有八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回答,总结规律,并做相应记录。

3、组织学生齐读,体会诗歌意境,掌握读诗的方法。全班齐读。

第二块:理解内容,领会意境

1、组织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释疑. 结合所查资料,利用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独立思考分析,然后与同学合作讨论。

2、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对诗词的理解、点评及赏析,相互交流对诗词的理解、点评及赏析。并适时点拨。归纳小结,并组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全班齐读。

第三块:背读诗歌,再悟美文

1、组织学生自由地读读、背背

2、指名学生示范背读。

3、师生一起背诵。

回味小结:通过这三首诗的朗读、感悟,让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读诗、赏诗的方法,并激发我们更加珍视朋友间的感情,热爱家乡,提高了审美能力。

课后学习:

背诵这三首诗

第11、12课时:写作——自由作文

写作目的:

通过自由命题,学习在写人、记事中抒情,写出真情实感。

课前学习:

预习有关“自由作文”内容。

第一块:盘点“自由作文”知识要点

1、组织学生自学

2、师生归纳小结:①什么是自由作文?②为什么可以自由作文?③怎样写好自由作文?作文训练:以自己周围的生活为题材,写一篇作文,或写人或记事,或描写景物,内容不限,文体不限,但要注意内容具体,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学生同桌谈写作思路。同桌交流写作思路。交流,教师给予点拨。

第二块:学生写作并自改

明确写作要求,组织学生写作自己修改

第三块:师生共同修改作文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第1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赛诗会

学习目标:

1、激发朗读诗歌、积累诗歌的兴趣。

2、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思想情操。

课前学习:

教师准备:

1、提出活动设想,帮助学生确立背诵内容

2、向学生介绍获得古诗的途径:语文书、古诗文必背、唐诗三百首

3、指导学生分工合作

4、选好主持人和评委,指导他们如何策划比赛

学生准备:

1、用三周的时间去查找、背诵书本内外吟诵季节的古诗词;

2、四大组的组长安排好本组的参赛对象,要求人人参加。每三人一组准备一个季节;

3、学习委员和语文科代表当主持人,策划本场赛事的形式、内容和规则;

课堂学习:

主持人宣布本次比赛的目的、形式、内容和规则(比赛的办法是:以大组为单位参赛,根据累计得分评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和第四名,然后颁发小红旗和奖品。比赛规则是:比赛分四个环节进行,每个环节各组均有三人参加,不得重复参赛。第一至第三环节中,三名选手可以商定选择某一个季节的问题来回答。记分办法是加分制,答错了不倒扣分。)

比赛分四个环节进行:(在各环节的比赛中,四大组均派出三名选手组成一个参赛小组,不得重复参加)

①珠联璧合:即给出诗句的上句或下句,选手补出另一句。选手可以选择季节。每位选手回答十题,每答对一题得五分,小组累计总分一百五十分。

②完璧归赵:即根据所提供的作者及诗题,准确无误地背出原诗。选手可以选择季节。每组另派三名选手参加,每人回答五题,每答对一题得十分,累计总分一百五十分。

③火眼金睛:即根据所给诗句,说出它是吟诵哪个季节的。各组再有三位选手参加。选手可以选择季节。每人回答五题,每题十分,小组累计总分一百五十分。

④猫鼠对碰:即双方互相出题,要求对方回答。各组派出未参加的人上台。选手不可以选择季节。每题思考时间不得超过三十秒。每位选手回答五题,每题十分,小组累计得分一百五十分。

评委评出第一名至第四名,然后发奖品和小红旗

主持人致辞并宣布比赛结束。

课后学习:

1.每位学生写一篇活动心得

2.每人出一期“赛诗专刊”的手抄报

3.宣传委员负责出一期“赛诗专刊”的黑板报

第14课时:单元总结

综合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3

单元学习目标:

1.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初步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能运用联想和想像扩展文章内容,丰富课文内涵。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4.体味和推敲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学会婉转拒绝。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天上的街市》2课时

《七颗钻石》1课时

语文活动:讲故事比赛1课时

《蔚蓝的王国》1课时

《皇帝的新装》2课时

写作:想像3课时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教材分析:想像,是指对已知的事物形象经过思维加工,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奇妙的想像能给人类心灵世界以自由,让思维的触觉上天入地,涉古历今,从而求新立异,为人类创造出新形象、新思想、新启迪的翅膀。本单元主题词激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材料,驰骋想像的热情,4篇名家手笔既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又视通八极,心游万仞,并且把深刻的哲理告诉给大家。《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成熟的现代格律诗。诗作写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诗人郭沫若感到极大愤怒。他在五四时期对祖国的憧憬归于破灭,一度的兴奋激动陷入苦闷徬徨,但他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诗人在对生命的沉思中调动起丰富的审美想像力,以新的灵感的方式改变视觉感应中的秩序。不仅用眼睛眺望,而且以心灵感受星空,从地上的街灯到天上的街市,由街市上的物品到街市上的人,虚实交错,展示心目中的天国乐园,特别是牛郎织女的幸福美满、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调,更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同情的进步思想。诗歌清朗仪隽美的立意想像及和谐悠扬的音律,使人在神异的幻景中感受到悠远的真情。《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蔚蓝的王国》是“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屠格涅夫的一首散文诗。作者以真挚的爱心饱蘸激情地描写了“梦中”的平静、安详、美丽的大海和快乐、幸福、年轻的人们,在自由、活泼、清新的行文中赞美青春,歌颂爱情,追求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慨叹,用梦幻手段把作者充满爱的内心世界在充满神奇、美丽、爱情的蔚蓝王国里展示出来。从而激励读者在行云流水中去感受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情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想象的魅力。《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力作之一。作者从纯洁的童心出发,用大胆的夸张和想象来反映生活,用带有强烈动作的语言来展开情节,叙写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骗子愚弄,穿上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身裸体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激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员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启示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使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设计:第1学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1明确任务。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发展性评价手册。2浏览目录、课文等。巡视,指导。3讨论,交流。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4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1谈感受(自己最感性趣的内容,印象最深的内容)。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2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3制定活动计划、方案。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二十二、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目标要求:

1、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2、体会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

教学重点:

1、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联想力和想像力的训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设计:

以诵读法为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100多年前,一位唐代诗人凝望着星斗满天的夜空,有感于宫女的幽怨,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82年前,又有一位现代诗人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范读,初步感知诗歌。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感知诗歌内容。

2、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师生齐读。

三、诵读,理解诗歌大意。

1、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第一、二节。

⑴“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表明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⑵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

——理解第一节诗中的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

⑶诗人又是怎样写到了街市和物品的?

——理解第二节诗中的想象。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⑷诗人描绘想象之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天上的生活繁华富庶,美好幸福,令人无比向往。

2、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第三、四节。

⑴这两节诗又写了什么内容?

——运用想像,描写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

⑵请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绘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

——他们获得了自由,能够骑着牛儿,淌过不甚宽广的天河,时时来往,天天相见。白天,他们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夜幕降临,他们手提灯笼,闲游天街赏景购物,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3、诵读全诗,再现诗人联想、想象的过程。

四、品读,理解作者感情。

1、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何不同?

——在诗人的想象中,天河不再成为阻隔牛郎织女的障碍,他们自由来往,无拘无束,过着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穿插介绍写作背景。

——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志士仁人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不久,“五四”运动的高潮一过,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时,诗人郭沫若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现状,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凝望星空,他写下了这首诗。

——表现了诗人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美读,背诵:

1、配乐朗诵,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2、学生背诵全诗。

六、课堂小结:

诗人巧妙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地上联想到天上,又想象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1、联想想像训练。

①深秋时节,落叶飘零。看到纷纷坠下的落叶,你会联想到什么?走在铺满落叶的乡间小路上,你又会想些什么?

②一根小小的蜡烛,却能划破无边的黑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看到蜡烛,我就会联想到 ,想到他(们) 。

2、课后练习:一、二;3、《训练册》

附: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星空》

联想街灯(明)→(闪)明星

光明

明星(现)→(点)街灯

自由

想象街市(美丽)→物品(珍奇)

幸福

天河(浅浅)→牛郎织女(来往)

美好

流星(灯笼)→牛郎织女(闲游)

八、教后反思:

二十三、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能复述故事;概括探究课文主旨;培养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图片与投影辅助教学;

教学安排:一课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列举有爱心的人和事,激发他们对待生活要充满爱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无数的秘密。你知道有关一些星星的秘密或者故事吗?(学生谈)是的,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大熊星座的投影片)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介绍大熊星座的来历: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个美丽的少女,叫卡力斯托。她成天跟着狩猎女神在深山密林中追逐野兽。有一天,天上最大的神宙斯从这儿经过,他爱上了她。后来,卡力斯托便怀了孕,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取名阿卡斯。这件事被宙斯的老婆神后赫拉知道了,女人的嫉妒心使她再也按奈不住,她便来到密林,使用法力把这个美丽的少女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大狗熊,临走还抢走了她的儿子阿卡斯。过了15年,阿卡斯已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少年,神后便设法使他们母子俩在林中相会。阿卡斯来到卡力斯托所在密林中打猎,卡力斯托一眼便认出眼前的少年是自己的儿子,于是张开双臂去拥抱他,阿卡斯看到一只大狗熊向他扑来,便张弓搭箭准备一箭把她射死。危急之时,宙斯来了,为了拯救她们母子俩的性命,也使用法力把阿卡斯变成了一只小狗熊。阿卡斯一变成小狗熊,马上认出眼前的大狗熊是自己的母亲,于是扑上去,娘俩紧紧地偎依在一起。为了使其母子免受神后加害,宙斯把他们提升到了天界,并且给了他们两个荣耀的宝座,这就是大熊座和小熊座的来历。)

可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另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他重新阐释了大熊星座的来历。一起去感受吧。

(二)整体把握:

1、学生分散朗读,四人一组,每人一节,一生读,其余三人听。再推选代表朗读。

(让学生在书上注好音;思考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准字音:

①干涸(he)②水罐(guan)③绊(ban)倒

④舔(tian)净⑤一瞬(shun)⑥咽(yan)了

⑦唾(tuo)沫(mo)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让水的感人故事。

(三)课文探究:

出示探究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

1、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2、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3、是什么让这个罐变得如此神奇?为什么?

明确:女孩→母亲(孝心)母亲→女孩(母爱)女孩→小狗(善心)女孩→陌生人(爱心)

4、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朗读并说说理由。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给小狗喝、给过路人喝。三个情节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5、小结:大熊星座真的是这样来的吗?作者为何要这样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童话)

提示:爱心像北斗七星那样普照人间,愿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四)拓展延伸:

提示:

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五)当堂作文训练:

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爱心故事,我们不得不惊叹作家奇妙的想象本领,其实,我们大家的想象也是很丰富的,接下来,让我们也来腾飞我们的想象:

1.文中小姑娘找水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如果你是她会梦到什么?

2.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深深的感动了我们,也一定感动了……否则,等他醒来时水罐里怎么会有水呢?这小狗和过路人都是真的?还是上帝的化身……同学们想一想,是上帝的话他又是怎么想的呢?写出上帝的心理活动。

3.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灾景象,试想,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人们、大地……将会怎样?反映久旱逢甘露的欣喜之景。

4、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成怎样的世界?

(六)总结: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七)作业:

1、发挥想象,另创一个故事,讲述大熊星座的来历。

2、《训练册》

3、练习:一、二。

教后反思:

二十四、蔚蓝的王国

屠格涅夫(俄)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屠格涅夫由“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号。毫无疑问,在屠格涅夫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小说创作占领这重要的地位。其实,他的散文诗的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二、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情怀。

三、教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或者范读课文。

2、你从刚才的朗读中了解到了什么?

3、你有哪些疑难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蔚蓝的王国的?

1、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归纳。

3、共同交流

4、再次质疑,共同解决。

总体分析:

明确:一(1)抒发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二(2—6)写“我”和其他人在大海上快乐的行为。

(写海写人,以写人为主。大海是平静的,安详的

美丽的。人是快乐的幸福的年轻的。写大海是简

笔勾勒,写人侧重于写人的感受。)

三(7—11)写大海上见到的神仙世界

(写人写海,以写海为主。文章着力描写了一个海

上的神仙世界。写海岛,写鸟,写花,写“女人的

声音”,写眼睛会闪出亮光,脸上会现出笑容的他,

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美,充满爱的世界写的真正

如天堂一般。我们不能不陶醉于作者笔下的大海,

也不能不折服于作者的语言魅力。)

四(12)再次抒发对大海的热爱。

(三)精读课文,巩固理解:

1、“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他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他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的使唤。

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这可能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现象的?

明确: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2、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流水——所有的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水流等没有生命的物来倾诉爱情,而且要连续倾诉两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潺潺流水等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在倾诉爱情,作者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得可爱,充满了青春的魅力,带给人们无限的快乐和幸福,也表现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四)小结:

从刚才的学习中,你觉得的那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让学生在讨论回答中自我小结。)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想一想《蔚蓝色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学习要点:

1、奇特的想象

2、优美的语言

3、比较阅读

二、新授: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思考:

《蔚蓝色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讨论明确:

1、相同之处:两者都描写了想象中的美好的世界,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理想,都是把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作对比。

2、不同之处:《蔚蓝色的王国》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的确存在的事物;《天上的街市》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前者是以“虚”写“实”,后者是以“虚”写“虚”;《蔚蓝色的王国》所描写的想象比较具体,内容比较丰富,《天上的街市》所描写的想象世界,只是抓住一些典型的细节进行简笔勾勒,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更大。

(二)进行朗读,体味语言:

思考:

这篇课文描写蔚蓝色的王国,运用了许多形容词。把他们圈点出来,想想这些词为什么用得好?

1、运用形容词:蔚蓝、光明、青春、幸福、精美华丽、年轻、快乐、和煦、愉快、精美绝伦、五彩缤纷、甜滋滋……

2、这些词语运用得好,是因为作者运用这些词语充分描写了想象中的世界。

(三)继续朗读,理解主题。

(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1、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2、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

3、歌颂爱情的美好。

4、表达岁月易逝的人生感慨。

(四)比较阅读:

老人

阴暗艰难的日子来临了……

自己的疾病,亲人的痛楚,老人的凄凉与暗淡……你所珍爱、你为之献身的一切,正在一去不复返的衰败和瓦解。

生活已经走着下坡路。

怎么办呢?痛惜?悲伤?与己、与人,这都毫无用处。

在那枯萎、虬曲的树干上,树叶变小变稀了,可是依然那样翠绿。

你也收缩起来吧,走向内心,沉缅于自己的回忆之中吧——在那里,在凝神沉思的心灵深处,你往昔的、只有你一个人理解的生活,将会在你面前现出他那芳香的仍然新鲜的绿意,闪现出春之爱抚与活力!

但要警惕呀……可别朝前看,可怜的老人!

1、朗读。

2、讨论交流:这则短文与课文有何异同?3、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开拓创新,获得新知。

三、作业:1、练习:一、二;2、《训练册》

四、教后反思:

二十五、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丹麦)

教学目标

①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

②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③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重点

领会作品内涵,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学习默读课文与朗读课文。

②学习生字。

③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这一故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作者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二、整体感悟

①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在默读前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a.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回视、不指读。

b.速度要快,每分钟约500字。

c.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d.圈出不会认读的字。

②教师板书重点字,教学生认读。

炫耀妥当分外滑稽陛下御聘头衔爵士勋章

③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指导简单评析。

[要求]:分别担任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小孩子、其他人、旁白。

a.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准确表达语气。

b.听读的同学边听边在书上标出故事大致情节。

④请学生复述课文并作简单评析。

要求抓住重点情节、重点人物的重点语言复述,并注意模仿人物说话语气。

⑤理清故事情节。

在前两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划分故事情节、层次。

教师板书:

皇帝爱新装成癖——骗子做新装——

大臣官员等人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出丑

(以上两个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清故事,为下节课的讨论打下基础。)

三、小结

阅读童话类文学作品,可以像阅读本课一样,先从情节人手,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课文内容,明白层次、结构及详略,然后再做细致的揣摩、探究。

四、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字、词语。

②熟悉课文情节并思考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探究性讨论为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教学设计

一、合作探究

1、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并记录好讨论结果(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出示问题)

①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②故事中的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③你怎样理解故事的内涵?

④故事有什么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预期结果]

问题一、二:故事的主人公是皇帝,这是个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极端奢侈、不务正业的皇帝。

问题三: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批判了说假话的世风。

问题四:故事中由一个小孩戳穿了骗局,揭出了真相,意在教育我们要保持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二、拓展探究

1、出示问题(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问题一:皇帝无疑是愚蠢的,昏庸腐败的,那么骗子骗取皇帝的钱财并愚弄皇帝这一行为值不值得肯定呢?为什么?

预期:有人也许会说骗得好,这样的皇帝,不骗他骗谁。而且愚弄了皇帝,也给百姓们出了一口气。有人也许会说骗子是可耻的,因为他们的动机就是骗钱,并不像一些“侠客”一样劫富济贫,伸张正义。

问题二: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像那个小孩一样勇敢地站出来,第一个说真话么?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情况么?你是怎么做的?说给大家听听。

预期:可能有同学说自己会站出来说真话,可能有同学会说不敢。多数同学肯定都会遇到“说还是不说”的情况。至于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学不会讲真话。这一问题,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站出来说实话。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通过这个环节的讨论,达到深刻领悟文章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高贵品质的目的,同时,培养多角度思维方式,也是这一节课的重点环节,所以,教师的“导学”特别重要。在讨论中,一要“导”学生说真话,二要“导”学生结合课文情节,结合生活实际分析。

三、教师小结: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选》中的《丑小鸭》、《海的女儿》、《豌豆上的公主》等

3、《训练册》

五、教后反思:

诵读欣赏: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表达思念的常用意象;2、通过朗诵理解诗意----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师导入:1、《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泪别小姑时有这样一句话:“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注释说古代女子在农历七月七日晚向织女乞巧。何谓乞巧?

明确: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陈列瓜果于庭中,在月下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

2、疏通字句(略)。

二、诗歌分析:1、师:讲到牛郎织女,我们就会想起在奶奶怀里听过的他们的爱情故事。

(请一生讲述故事(略)。另一生找出课文和故事相应的诗句。)

2、师:本文除了“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二句外,其余的诗句都能从故事中得到验证。但这首诗并不是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复述。如果只是简单地复述故事,它就当不起“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美誉。那么这首诗在牛郎织女故事的背后,想告诉我们什么?

3、师:明代文艺理论家钟惺《古诗归》说:“乐府之妙,在能使人惊;古诗之妙,在能使人思。”面对这首古诗,你能思到什么?(学生讨论)

(提示:解读这首诗的关键应该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两句。为什么整天织布却织不成布,还哭成泪人儿呢?这两句诗和《诗经.周南.卷耳》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下文:“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原来是“怀人”。那“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原因也是怀人,思念远方的人儿。)

4、讨论:作者为什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而不讲女娲补天或者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明确:原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作者借织女思念牛郎,牛郎织女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来表达自己思念爱人,两人不能见面的哀怨的感情。这种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5、师问:叙述者是男是女?从何可知?

生答:女。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可知。6、讲解:一个女子思念远方的人的诗,有个特定的名称:思(sì)妇诗。《古诗十九首》中有不少思妇诗,比如《青青河畔草》也是。这首诗影响了唐代王昌龄的《闺怨》,课外大家可以分析这两首诗的关系。

和思妇诗相对的是游子诗,这也是古诗一个主题,比如《涉江采芙蓉》,表达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

所以《古诗十九首》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表现生离死别,羁旅情怀,表达思念。7、我们再引申出去,表达思念,古代诗文中除了课文所用的牛郎织女这一意象外,还有哪些常用意象?

明确:常用的还有:红豆,枫叶,鸿雁,青丝,青草等等(例句略)。还有最常用的就是月亮。比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一轮明月,照两地相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布置作业:

1、古人常用月圆月缺表达人间的悲欢离合,但很少有人用到月亮里的嫦娥,为什么?结合课文思考。

2、背诵课文。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4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懂得“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立志做爱科学的人。

2.理解高新科技反映了人类的最高科学水平,了解其给人类带来的种种革命性变化。

3.开展了解、学习、展望高新科技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科学创新意识。

4.明白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能根据主客观需要自由阅读和写作。

5.举办科技新闻发布会,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单元课时安排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阅读方法交流学习1课时

教师引导合作学习《在太空中理家》1课时

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阅读感兴趣的课文2课时

学生经过自主阅读讲授课文2课时

课堂制定感兴趣的课题

小组分工合作搜索资料

小组资料加工成果制作2课时

班级成果交流报告1课时

写作3课时

单元总结1课时

三、单元教学设计

高新科技装点了五彩斑斓的世界,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种种革命性的变化。你可以自由选读本单元这一组反映航天、克隆、基因等高新科技的课文,从中你会理解到高新科技集中反映了人类最高的科学水平。

本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应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自己浏览苏步青教授的序文和这组介绍种种高新科技的课文,然后从中选一至两篇感兴趣的独立阅读。可以运用圈点勾画和生疑发问读书法,或自己总结创造的学习方法。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字典、词典和图书馆的作用,合作探究,学会学习。

基于以上的考虑,本单元最适合于开展大范围的“专题探究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果学生学习本单元之后能够学会学习,对科学产生了兴趣,那就算成功了。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感受科学,把握单元内容

第一块:感受科学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你能举出身边的例子说明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么?思考

2.组织交流(引导对科学的认识)交流评价

3.你能说说你最欣赏的科学家吗,为什么?考虑讨论

4.评价(引导对科学精神的把握)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块:整体把握单元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既然大家如此熟悉、喜爱科学,那么对本单元的课文想必很感兴趣了?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单元内容

3在本单元的课文中你最喜欢哪几篇课文,为什么?思考

4组织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5在本单元中你认为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又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帮助呢?小组讨论

6随堂引导,及时总结,把握单元目标,了解学生需要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三块:发散思维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你能构想一下未来20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吗?50年呢?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大胆想象,积极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文章,展望一下未来的科学

第2课时阅读方法交流

学习目标: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课前学习:搜集有关读书的小故事和读书的方法

课堂学习:

第一块明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你能举起千斤重的东西吗?但为何又有人说:四两拨千斤呢?这说明了什么?思考

2组织交流,引导认识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中也同样如此。交流、评价

3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有很多,你能讲出几句吗?讨论

4组织交流讲述名言

教学反思

第二块自学书上的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的阅读方法读书

2布置任务:分别用简洁的语言给两种阅读方法下个定义思考,小组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因为下定义要求较为严密,只要能下定义,学生就已经掌握了方法的关键了)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三块交流学习方法,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引导:除了书上所教的方法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读书方法和读书故事?思考

2组织交流讨论、交流、记录

3组织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读书方法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整理自己的读书方法,将它放在醒目的地方,随时提醒自己去实践。

第3课时在太空中理家

学习目标:

1.感受太空生活的探索、牺牲精神

2.巩固实践所学的学习方法

课前学习:

阅读、观看一些有关航天的书籍影视,了解太空知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提到理家,往往就会想到“衣食住行”,那么在太空中理家又是理哪些方面呢?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观点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太空生活片断进行简单介绍小组讨论

4聆听,组织交流评价介绍生活片断

教学反思

第二块:实践巩固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复习提问相关的读书方法复习

2引导自由阅读课文,注意圈点勾画阅读、圈点勾画

3组织交流(引导关注圈点勾画的注意点)交流、评价

4再读文章,能够根据文章提出问题讨论、提出问题

5同学互相解答问题,组织交流评价(主要依据问题的价值性等)解答、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三块:发展延伸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播放美国“哥伦比亚号”升空爆炸的录像欣赏视频

2结合录像、课文以及“探究练习”三,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完成发展性评价手册

第4、5课时

教学目标:

与小组同学合作,运用读书方法自选一篇或多篇课文加以自学

课前学习:

复习巩固读书方法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巡回、指导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读课文

2.巡回、指导小组讨论,为下节课自己上课作准备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与小组成员交流合作,推荐人选,准备上课

第6、7课时学生自主讲授课文

学习目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课前学习:

充分备课,选出主讲人选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观看、记录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人选,当一回小老师,以自己的读书体会为主,与全班同学交流

2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及时加以总结学生交流、互相评价

教学反思

第8、9、10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目标:

1.培养专题探究能力,合作学习,创新精神

2.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课前学习:

搜集相关的科技网址

网络教学环境:

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课堂学习:

第一块:确定探究专题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明确任务:了解你感兴趣的某一门科学,搜集相关资料,最后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大家介绍听讲、明确任务

2征集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3明确各组成员以共同兴趣来制定学习小组

教学反思

第二块: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加入某个小组,共同探究。关注全班,及时帮助小组分工、制定计划

2搜集资料

3资料加工、成果制作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进一步加工完善自己的成果

第三块:科技新闻发布会

课前学习:制定活动方案,选出发布会主持人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新闻发布,先展示成果,再回答记者提问

2组织交流评价自我评价与同学互评相结合

3活动总结自我总结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搜集推荐一篇有关纳米技术方面的文章。

第11、12、13课时写作

学习目的:从本学期课内或课外阅读的文章中汲取营养,自由创作

第11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自学自学“自由写作”

2布置讨论:本学期你读过文章中哪一篇留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思考

3组织交流,及时总结写作方法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再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那篇文章,仔细品味

第12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提供参考话题:科学幻想、父母亲情等等学生讨论自定也可以

2明确写作要求借鉴最爱的文章写作

3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13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第14课时

综合一单元的内容和涉及的人物,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5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指定活动计划,使学生心中更加明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及意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迈进诗歌的殿堂。】

诗海拾贝 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作业设计: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诗、词、曲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② 解释个别词语。

别枝惊雀: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见:同“现”。 听取:听到。

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 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

茅店:乡村小客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 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天净沙·秋》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没有秋景的清萧,没有悲凉的情绪。有的却是色彩鲜明的美丽的秋景。如曲中的“白草”“红叶”“黄花”三个词语,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鲜明。同时,全曲没用一个“秋”字,却传达出了浓郁的秋意。整首曲诗人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曲中,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作业设计: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

《天上的街市》《白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天上的街市》《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天上的街市》中,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夜晚的天空想象成美丽的街市,把天上的明星比作无数的街灯,然后联想到天上的人们提灯在夜游。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的向往、追求。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①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 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作业设计: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设计意图: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六首诗歌,通过六首诗歌的学习,对诗歌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为紧接下来的搜集诗歌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诗海拾贝 活动一 搜集诗歌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活动重难点:

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第二课时

一、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

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二、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活动二 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

(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

(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诗歌分类表 整理人: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在交流诗歌之后在补充搜集,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资料的相互补充,既扩大了搜集面,又能够体现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学习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

(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

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

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整理资料的过程,对自己搜集的诗歌又多了一份了解,也了解了同学们搜集的诗歌,通过相互补充,拓展了视野,这时再开展诗歌欣赏活动,学生的感受会更加丰富、深刻。

与诗同行

活动一 举办诗歌朗诵会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活动过程: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

活动二 自己动手写诗

活动内容: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预设:)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生:我喜欢《致老鼠》,因为作者把讨厌的老鼠想象成了人来写,很有趣。

生: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2.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我知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写诗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将下面的诗歌复印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1.巧用比喻:

2.妙用拟人:

3.运用夸张:

4.运用假设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诗歌朗诵是可以供每个学校、班级操作活动,但建议将活动一与活动二进行调换,学生可以在写完诗歌之后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学生可以借此朗诵自己的诗歌,以增强其成功感,提高写作诗歌的兴趣。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6

第 六 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诚实与信任》《珍珠鸟》《九色鹿》。本单元课文编排及单元练习设计凸显的一个主题就是——诚信。《诚实与信任》启发学生着重探究“我”在所发生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诚实品格,让学生获得真切感受;《珍珠鸟》将“信赖”作为突破点,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九色鹿》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表演、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信用、守信用的好品质。三篇课文各有侧重,要在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品味语言文字过程中领悟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而练习六中有关兄弟卖酒的小故事以及后面的短语、读读背背等更是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积累、拓宽让学生体会到诚信的可贵和重要。 19《诚实与信任》记叙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特别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平淡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吸引读者去品读感悟,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20《珍珠鸟》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课文前半部分写了两件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第一件事,是为刚来家的小鸟,安排了一个安全的住处。虽然朋友把珍珠鸟送来时,它们已经有了一个“舒适又温暖的巢”,但作者仍然精心为它们重新布置了一个幽静的居室,使小鸟能在温馨和谐中开始新的生活。第二件事,是珍珠鸟做爸爸妈妈了,作者决不去惊动它们,每天精心为小鸟一家添食加水,让鸟妈妈和小鸟们无忧无虑地生活。本文语言清新、明快,像一潭清泉,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应引导学生好好朗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21《九色鹿》课文讲述了一个民间故事: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而故事本身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所以,本课是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好教材。

单元目标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学会单元37个生字,1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单元设计意图

1、 课前准备,搜集资料------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诚实,信 赖,知恩图报之类的故事,为学文做情感铺垫.

2、读文悟情,各有侧重------《诚实与信任》启发学生着重探究"我"在所发生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诚实品格,让学生获得真切感受;《珍珠鸟》将"信赖"作为突破点,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九色鹿》可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表演,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信用,守信用的好品质.

3、交流展示,深化主题------组织学生召开一次以"诚实与信任"为主题的交流会,通过交流升华学生的情感. 4、根据课文主题意义,本课教学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走进学生中间以导为主.师生共同探究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指导学生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具体的教学中以课文为本,以紧扣品读字句为前提,领着学生在诵读中发现美的朋友,品味美的情感,抒发美的心声.教学结束时,可关注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20、诚实与信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写生字,理解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与难点:读通课文,学会生字。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大人讲过《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地呼救为何山坡下的人不去救助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2、是呀,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听故事,激发兴趣。 读课题。 从《狼来了》这个学生熟悉的故事导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好课文做好了准备。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轻声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第二遍,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三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引导说出课文大意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 质疑。按要求,反复读课文。(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 (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读课文 说出课文大意 新课标第一网 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三、学会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正音。 2、教写生字:观察结构,打算怎样记住它。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示范板书。 3、学习其余生字。方法同前。 1、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仔细观察分析,手指书空。仔细观察每一笔的起始位置。在书上描红。 3、同前。 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自形,重点指导易错字。 四作业 抄写词语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20、诚实与信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学习第一段 一、精读理解课文第一大段出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车祸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的诚实? 1、自由轻声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2、出示: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3、指名读1—3自然段。评读。 4、小结: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并不完全在“我”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并无一人,“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我”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我”的诚实。 自由读,讨论并回答:“我”是在自然环境很恶劣、小红车主人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的情况下发生车祸的。 从“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 齐读。 通过自读感悟讨论得出“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学习第二段 二、品读课文第二大段。 1、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2、指名分角色读 自学要求:认真朗读课文4——10自然段,体会人物对话,从中读到了什么? 从“我”的“对不起”、“不小心”、“表示歉意”、“把钱寄给你、”“费用由我来支付”看出 3、交流 4、重点句理解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5、略读课文第三部分齐读第11自然段。 了作者诚挚的歉意和诚实的态度。 从“向你表示感谢的”、“使我很感动”、“留下诚实和信任”、“再一次谢谢你”等词语表示车主主动打电话给作者的目的不是索赔而是真诚地感谢。 指名读自由读,说说从中理解了什么?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名演一演。 讨论:为什么车主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 通过多种手段以及重点句的理解感受“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三、总结课文 1、师:本文写“我”深夜驱车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承担责任,感动了车主。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回归整体听读课文,读读出示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 感悟。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更好的题目? 熟读课文通过感悟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四、作业 1、朗读课文三遍。 2、读、抄词语。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21、 珍珠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与难点: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课前准备: 图片 生字卡片 课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的相处的乐趣。 读课题。 激起学生人和鸟儿友好相处的情感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珍珠鸟 学生听简介珍珠鸟 通过对珍珠鸟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珍珠鸟的喜爱。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指名学生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学生自学拨开、细腻、淘气、索性、帮晚、呼唤、扭动、不由自主、信赖、居然、神气十足 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下列生字:撞、傍、蹦、唤、肩、腻、扭、赖、蔓、雏 解释词语拨开、细腻、淘气、呼唤、扭动 齐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自形,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四、细读课文 1、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2)第1自然段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小结: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学习第1、2自然段。 "我"对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齐读第2自然段再回答。 学生理解“舒适”“温暖”“安全”“蒙盖”等词,体会“我”精心安排珍珠鸟的住处。 齐读第1、2自然段。 通过对 “舒适”“温暖”“安全”“蒙盖”等词的理解,体会“我”精心安排珍珠鸟的住处。 五、写字指导 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 学生用钢笔描红这些生字。 边描红边记住这些生字。六、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三遍。 2、读、抄词语。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21、珍珠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2、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激起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图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 1、课文讲了哪四个内容? 2、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通过复习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怎样? 个别读。讨论。 借助朗读和讨论来了解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三细读活动情况 (一)整体感知内容板书: 笼子周围 屋里 小桌上 "我"的窗口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二) 细读句4 1、自由读句4 导读: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珍珠鸟的可爱?用"о"圈出有关词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用"--"划出有关句子 2、关于珍珠鸟的可爱 (以句子为单位,交流圈划的词语、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配乐朗读(三) 同法学习句5 1、指读、圈划 2、交流 (四) 同法学习句6 1、默读圈划 2、交流 自由朗读4--6句, 简要说说每一节中珍珠鸟的活动情况读句 交流词语。 进行补充发言。 生进行朗读。 余生评价 指名再读 齐读:增加难度 (1)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2)"……竟然……小桌上……" (3)"……挨近……蹦…… 俯……喝茶……偏……瞧瞧……" (4)"……啄……笔尖……。" (5)"……啄……手指……。" (讨论方法同句①) 同桌对演,一生扮演珍珠鸟,一生扮演珍珠鸟的爸爸和妈妈,表演它们呼唤应答的过程。 想象,珍珠鸟趴在作者肩上甜甜地睡着了,它做的梦也一定会又香又甜,它会梦到些什么呢? 配乐赏读。找出文中"美好的情景"朗读 给文章插图起名字,可以用三个文末一节中的词语。 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体会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同桌对演,配乐赏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四.学习悟出道理 1、出示句:"信赖……境界……" 总结: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练背第4-7自然段。 2、用"居然"、"不由自主"口头造句。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22、九色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的品质和调达的可耻。课前准备: 图片 搜集有关九色鹿的资料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童话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吗? 2、小结,童话具有强烈的幻想色彩,它通过虚拟的人物,假设的环境,离奇的情节来反映生活,表现思想。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九色鹿》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谁的本领大》中的风和太阳。《三袋麦子》中的小猪、小牛、小猴。《小露珠》中的小露珠。《云雀的心愿》中的云雀。 读课题 学生对学习童话故事很感兴趣,以前学过的童话故事能记忆犹新。二、初读课文。 1、了解课文故事梗概。 (!)九色鹿是一种什么样的鹿? 自读课文 九色鹿双角雪白,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漂亮极了。 通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故事梗概,理清文章思路。 (2)《九色鹿》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默读课文后简要回答。 (3)理清文章思路 九色鹿救助调达不要报答,可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向国王告密。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结构 三学习字词 1、 教学生字、词语。(1)边读课文边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根据读音读准字音。(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根据读音读准字音。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自形,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四作业。 用钢笔描红。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朗读课文,根据段意给课文分段。 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朗读课文能根据段意给课文分段。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22、九色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读感悟,采取对话形式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与文本对话,与师生对话,感受人物形象。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童话故事——《九色鹿》。 2、九色鹿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故事中有两个主要人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是否正确、流利。 指名说 九色鹿和调达。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讨论是否正确、流利。 通过复习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了解故事内容。二、精读课文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看课文是如何来体现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特点的。 1、 指名读第一段并概括大意。 2、 默读第二段 (1)理清层次。(2)理解“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指名读第一段并概括大意。 “立即”表示行动迅速,毫不犹豫,不顾自身安危。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来体现九色鹿和调达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特点的。 (3)分述九色鹿与调达的不同表现。(4)即兴表演。 3、 读第三段。(1)第6、7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联系第二段调达对九色鹿所说的话,你觉得调达是个什么样的人?想一想你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分述九色鹿与调达的表现。 指名说。 三、总结全文 1、调达受到了重重地惩罚,如果调达现在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如果调达在你的面前,他肯定会被你感动的。) 2、教师总结。我们做人要正直、守信用,可千万不要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应该像九色鹿那样救助他人,不图报答。 根据老师指导的第二段课文的复述方法,练习复述整个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 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我们做人要正直、守信用,千万不要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四、布置作业 如果调达在看到皇榜时就能遵守自己的诺言,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知恩报恩,故事又会怎样发展呢?发挥你的想象,改编故事《九色鹿》,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汇报交流。 通过拓展练习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提高写作能力。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练习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诚信对于做人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写好钢笔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重点与难点:读短文,理解诚信对于做人的意义。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处处留心。 一、自由读短文,要求: 二、学短文: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 三,学名言 提出要求:你对哪一句感受最深?谈谈你的感受1.读通读顺,划出疑问处 2.了解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探讨: 哥俩生意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相关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4.完成课后练习,集体订正 新课 标第 一网 1.自由朗读名言, 通过自读感悟、小组探讨来理解诚信对于做人的意义。 你对哪一句感受最深?谈谈你的感受 2.试背诵名言 理解有关名言。积累名言。二写好钢笔字。 1. 观察范字 2. 讨论字的笔画 3. 练习写钢笔字展示优秀的字 指导学生写得正确、端正、美观,注意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三、布置作业 预习成语,练习说话。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练习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读读背背,积累成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2、做做说说,学会搜集和处理资料。(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重点与难点:做做说说,学会搜集和处理资料课前准备: 搜集核潜艇的有关知识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教学读读背背。 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分组读背成语 教师巡视检查 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分组读背成语 小组竞赛 熟读理解、背诵积累成语。二、做做说说 口语交际 1.指名读本次说话要求 2.指导 (1)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是什么?(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2)师生共同讨论复述的注意点: ①认真观察图画,仔细听老师介绍; 明确练习要求,讨论复述的注意点。 3、教师指图介绍核潜艇的特殊性以及它能完成的军事任务。 (1)出示提示(1) 复述提示(2)。 4.反馈。 每组选择两名同学上台前指图复述,全班评价,表扬优秀的学生。 ② 按照提示作相应的复述; ③ 复述时内容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 (3)练习。请学生自由复述。(1)同桌互相练习复述。(2)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价。(3)同样方法练习复述提示(2)。 学会搜集和处理资料,复述时内容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习作6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为卡通人物编故事,拓展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编故事。(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重点与难点:展开想象为卡通人物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课前准备:自带卡通玩具 课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1、课件出示:我的好朋友。看到这五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动画人物合影)2、指名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我的好朋友呀,住在卡通王国里,是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它们变化多端、奥妙无穷,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它们的到来。学生用热切的声音呼唤它们的名字。学生对卡通画非常感兴趣,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二、讲故事1、这些卡通人物,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些卡通人物的故事片?2、现在,放飞你自己的思绪,对这些卡通人物进行想象,还能想到哪些与它们有关的故事?学生讲述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的故事。放飞思绪,对这些卡通人物进行想象,引导学生还能想到哪些与它们有关的故事。3、如果让一个卡通人物在你笔下诞生,你打算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评议:名字是否好听,有趣)新课标第一网4、这是我搜集到的作品——《呼噜猫和阿猜狗》。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俩的故事。教师读范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归纳:1、内容是编故事,主角是卡通人物,数量为1—2人。2、人物可以是熟悉的,也可以是设计的。3、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想象,故事生动、有趣。4、要有意义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编出生动、有趣的故事。三、写作文现在,让你写一篇关于卡通人物的习作,你准备写什么?联系平时写作中的要求,说一说今天的作文应该注意什么?让学生充分大胆地去想象自己想要写的东西。四、交流交流学生习作片段。集体交流:学生完成习作的构思。把自己最想写的,自我感觉最好的片段写下来。在交流中互补,共同提高。五、誊写誊写。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新课标第一网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7

《古诗词背诵》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学

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

2.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①“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

②“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⑤“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⑥《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⑦“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

⑧《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⑩《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如: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江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江水东)》《春望》

第二板块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

咏物言志诗──《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写景诗──《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二、以作者为生发点,复习积累的有关作者的诗词。

如:王维、王昌龄、杜甫、郑燮、苏轼等。

《综合复习》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读自悟,完成文后练习。

1.学生自主阅读前8篇文章,尝试完成文后练习题。

2.同桌或小组逐篇交流讨论。

二、全班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逐课交流自学成果,小组提出学习中的难点。

2.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的重点,相机加强指导和习练。

例如:

(1)关于查字典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a 根据《养花》一课总结方法:不仅要查字典,还要联系上下文选择多义字在词中的合适义项。

b从其他文章中选出几个词语,学生试着来理解。

《生活是多么广阔》──芬芳

《中华第一龙》──游弋

《狱中联欢》──高歌曼舞

《名碑荟萃》──荟萃、博采众长、劲峭、刚劲

(2)关于“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除了结合《琥珀》一文练习,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养花》《名碑荟萃》《狱中联欢》的主要内容或其他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短文。

第二板块

一、随文练笔和习作的评价

1.《生活是多么广阔》仿写

评价着眼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及句式的积累和运用(去……去……)

2.《名碑荟萃》的关于介绍书法家作品的解说词

评价重点:一是介绍清楚书法家及其作品的特点;二是从解说的角度,考虑是否能吸引别人,也就是表达方式要灵动,要有听众和观众感。

3.《智慧之花》的缩写及读后感

缩写的练习要抓住主干,重点稍稍多用点笔墨。读后感可结合四组作文的讲评,再引导学生自评自改。

4.《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的片段修改

片段修改只要写明白就可,用词要准确,力戒语言啰嗦。

5.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写信一是注意信的格式,二是主要内容──最近的情况和暑假的打算,三是要有强烈的对象感,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当然,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创设情境,多为学生提供写信与人交流想法和思想的机会。

二、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小学毕业优秀文集,可以按文体分类, 可以按年级分类,然后交流阅读,对作文进行一个总体的回顾和复习。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8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蒋健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欣赏文中精彩的演讲,领会演讲的魅力,掌握演讲的特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2、能学习优秀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3、能掌握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4、能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能自行设计口语交际题,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悼念玛丽•居里》1课时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1课时

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课文,并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

2课时

读书报告会 1课时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3课时

语文活动:演讲比赛 3课时

单元总结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精彩演讲,本单元的课文有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真挚的悼念,有左拉对英年早逝的莫泊桑的深情回忆以及精辟的评价,有公刘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幽默答词,有北京申奥陈述发言的热切诚恳和翩翩风度,也有克努特•汉姆生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激动、谦虚。六篇演讲各具特色,或真挚,或幽默,或诚恳,但都同样精彩,令人叹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名家的风采,也能让他们学习那些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更能使他们领会演讲的魅力,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自由”二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如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口语交际题等,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但“自由读写”不等于“放羊式读写”,教师应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尤其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让他们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来“自由读写”。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新课程 伴你学语文》。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等。

3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讨论,交流。

4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2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

3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以《悼念玛丽•居里》为例,学习阅读方法

学习目标:1、能掌握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2、能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

3、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课前学习:1、复习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圈点阅读方法。

2、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关于玛丽•居里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 整体感知课文,复习圈点勾画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相信居里夫人大家都不陌生了,也是一个辉煌的名字,她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哪位同学能来简单介绍一下居里夫人?倾听,讲述。

2在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用的阅读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回忆,思考,复习。

3请大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本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阅读,圈点勾画,思考,小组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介绍新的阅读方法,如加批注、写心得、谈感受、作摘录等。倾听。

2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喜欢的阅读方法或综合运用以上阅读方法,再次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两题“探究•练习”题。运用新的阅读方法再次阅读课文,并设计“探究•练习”题。

3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交流阅读心得,并共同探讨“探究•练习”题。

4通过刚才的阅读实践,你比较喜欢哪种阅读方法,并讲述理由。思考,讲述。

5你还知道其他好的阅读方法吗?请介绍给其他同学。讲述,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块:拓展阅读,学习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本文着重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人格、品格、力量等,她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全班交流,畅所欲言。

3请从居里夫人的工作成果,和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方面写一篇演讲稿。交流,写作。

4组织交流评价。演讲,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1、复习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

2、运用上述的阅读方法阅读喜欢的文章,并写一篇读书心得,在小组内交流。

第3课时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学习目标:1、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并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

2、能根据发言人的身份比较两篇发言的重点内容,体会演讲语言的得体性。

3、能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课前学习:运用网络或书籍等途径收集关于北京申奥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复习巩固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2001年7月13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全国人民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视频)倾听,欣赏视频。

2在我们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申奥成功做出贡献的功臣们,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精彩演讲,听听他们是如何打动奥委会成员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两篇发言稿,简要概括这两篇发言的要点,并思考:你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会深深打动奥委会成员?用喜欢的阅读方法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3组织评价交流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比较阅读。体会演讲语言的得体性。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请再次欣赏李岚清副总理和何振梁先生的风采,比较:李岚清副总理、何振梁先生各以怎样的身份作陈述发言的?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身份相符吗?(播放视频)倾听,欣赏视频,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全班交流评价。

3播放其他发言人,如杨澜、邓亚萍等的发言,请与前面两篇发言比较,他们的发言符合身份吗?你有什么结论?欣赏视频,思考。

4组织交流评价,明确演讲应符合演讲者的身份。全班交流。

5请你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作陈述发言,写一篇演讲稿。思考,写作。

6组织交流。小组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块:演讲练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再次播放发言人的发言视频。你觉得演讲还应注意什么?欣赏视频,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明确手势、姿势、语言等等。各抒己见。

3请你以申奥发言人的身份演讲自己的发言稿。演讲。

4组织评价。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根据课文内容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第4、5课时 自由阅读

学习目标:1、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

2、能为每篇课文设计“探究•练习”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课前学习:复习巩固阅读方法。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巡回指导。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

2巡回指导。为每篇课文设计“探究•练习”题。

3组织交流评价。小组交流读书心得,探讨“探究•练习”题。

4巡回指导。撰写演讲稿,为下节课的读书报告会作准备。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小组交流,推荐参加读书报告会的选手。

第6课时读书报告会

学习目标:用读书报告会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

课前学习:小组合作,准备读书报告会。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倾听,记录。每个语文学习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及读书心得。

2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并及时总结。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互相评价。

教学反思

第7、8、9课时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及短文《写简短的演讲稿》,能归纳演讲稿的特点,明确写作演讲稿的要求。

2、自行拟题,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第7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比较本单元六篇演讲稿,你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阅读,思考,讨论。

2综观整个单元,你认为一篇好的演讲稿要注意哪些问题?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全班交流。

4组织学生阅读短文《写简短的演讲稿》。自学短文《写简短的演讲稿》。

5组织交流,明确写演讲稿要注意:1、有针对性;2、中心要明确,观点要鲜明;3、语言通俗易懂。交流、总结。

教学反思

第8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提供参考话题学生讨论,拟题。

2明确写作要求。明确写作要求,写作。

3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作文。

教学反思

第9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织学生互相修改作文。互相修改作文。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教学反思

第10、11、12课时综合实践活动:演讲比赛

学习目标:组织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10课时 确定演讲比赛的内容和规则。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明确任务:读了一组精彩的演讲,同学们一定被深深打动了,甚至跃跃欲试了。我们也将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比赛分规定内容演讲和三分钟即兴演讲两部分,请每小组分别设计三道口语交际题。我们比赛内容将在其中产生。听讲,明确任务。

2征集演讲题。小组讨论,拟题。

3组织交流,确定演讲比赛的内容和规则。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11学时

网络教学环境:

1、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及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

课堂教学: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明确搜索任务:(1)历史上著名的演讲故事;(2)欣赏优秀的演讲稿及演讲视频;(3)搜集与演讲比赛相关的资料。听讲,明确任务。

2巡回指导。上网搜索,写作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1、完成规定内容演讲稿的写作。

2、小组交流,推荐比赛者。

第12学时 演讲比赛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演讲比赛。开展演讲比赛活动。

2组织交流评价。评委评定名次,学生点评选手表现。

3活动总结。交流总结。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搜集精彩的演讲稿、演讲故事等,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专题手抄报。

附:演讲比赛规程(仅供参考)

1、演讲比赛规则。

①内容:演讲比赛分规定内容演讲(5~7分钟)和即兴演讲(3分钟)两部分,两者分数相加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②评委:由每小组推选一位评委,以及语文老师。

③评分方式:10分制,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的均分。

2、演讲比赛评判

内容:观点正确,结构合理,词句得体。(30%)

语音:普通话流利标准,声音清晰,口齿清楚,语调准确。(30%)

仪态:表情(含眼神)丰富,姿态(含手势,身姿)得体。(20%)

临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控场能力。(20%)

第13学时单元总结

综合单元内容,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的建议评价。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9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懂得“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立志做爱科学的人。

2.理解高新科技反映了人类的最高科学水平,了解其给人类带来的种种革命性变化。

3.开展了解、学习、展望高新科技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科学创新意识。

4.明白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能根据主客观需要自由阅读和写作。

5.举办科技新闻发布会,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单元课时安排 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阅读方法交流学习 1课时

教师引导合作学习《在太空中理家》 1课时

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阅读感兴趣的课文 2课时

学生经过自主阅读讲授课文 2课时

课堂制定感兴趣的课题

小组分工合作搜索资料

小组资料加工成果制作 2课时

班级成果交流报告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单元总结 1课时

三、单元教学设计

高新科技装点了五彩斑斓的世界,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种种革命性的变化。你可以自由选读本单元这一组反映航天、克隆、基因等高新科技的课文,从中你会理解到高新科技集中反映了人类最高的科学水平。

本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应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自己浏览苏步青教授的序文和这组介绍种种高新科技的课文,然后从中选一至两篇感兴趣的独立阅读。可以运用圈点勾画和生疑发问读书法,或自己总结创造的学习方法。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字典、词典和图书馆的作用,合作探究,学会学习。

基于以上的考虑,本单元最适合于开展大范围的“专题探究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果学生学习本单元之后能够学会学习,对科学产生了兴趣,那就算成功了。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感受科学,把握单元内容

第一块:感受科学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你能举出身边的例子说明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么?思考

2.组织交流(引导对科学的认识)交流评价

3.你能说说你最欣赏的科学家吗,为什么?考虑讨论

4.评价(引导对科学精神的把握)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块:整体把握单元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既然大家如此熟悉、喜爱科学,那么对本单元的课文想必很感兴趣了?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单元内容

3在本单元的课文中你最喜欢哪几篇课文,为什么?思考

4组织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5在本单元中你认为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又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帮助呢?小组讨论

6随堂引导,及时总结,把握单元目标,了解学生需要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三块:发散思维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你能构想一下未来20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吗?50年呢?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大胆想象,积极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文章,展望一下未来的科学

第2课时 阅读方法交流

学习目标: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课前学习:搜集有关读书的小故事和读书的方法

课堂学习:

第一块 明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创设情境:你能举起千斤重的东西吗?但为何又有人说:四两拨千斤呢?这说明了什么?思考

2组织交流,引导认识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中也同样如此。交流、评价

3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有很多,你能讲出几句吗? 讨论

4组织交流讲述名言

教学反思

第二块 自学书上的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的阅读方法读书

2布置任务:分别用简洁的语言给两种阅读方法下个定义思考,小组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因为下定义要求较为严密,只要能下定义,学生就已经掌握了方法的关键了)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三块 交流学习方法,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引导:除了书上所教的方法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读书方法和读书故事?思考

2组织交流讨论、交流、记录

3组织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读书方法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整理自己的读书方法,将它放在醒目的地方,随时提醒自己去实践。

第3课时 在太空中理家

学习目标:

1.感受太空生活的探索、牺牲精神

2.巩固实践所学的学习方法

课前学习:

阅读、观看一些有关航天的书籍影视,了解太空知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提到理家,往往就会想到“衣食住行”,那么在太空中理家又是理哪些方面呢?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观点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太空生活片断进行简单介绍小组讨论

4聆听,组织交流评价介绍生活片断

教学反思

第二块:实践巩固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复习提问相关的读书方法复习

2引导自由阅读课文, 注意圈点勾画阅读、圈点勾画

3组织交流(引导关注圈点勾画的注意点)交流、评价

4再读文章,能够根据文章提出问题讨论、提出问题

5同学互相解答问题,组织交流评价(主要依据问题的价值性等)解答、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三块:发展延伸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播放美国“哥伦比亚号”升空爆炸的录像欣赏视频

2结合录像、课文以及“探究 练习”三,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完成发展性评价手册

第4、5课时

教学目标:

与小组同学合作,运用读书方法自选一篇或多篇课文加以自学

课前学习:

复习巩固读书方法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巡回、指导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读课文

2.巡回、指导小组讨论,为下节课自己上课作准备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与小组成员交流合作,推荐人选,准备上课

第6、7课时 学生自主讲授课文

学习目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课前学习:

充分备课,选出主讲人选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观看、记录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人选,当一回小老师,以自己的读书体会为主,与全班同学交流

2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及时加以总结学生交流、互相评价

教学反思

第8、9、10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目标:

1.培养专题探究能力,合作学习,创新精神

2.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课前学习:

搜集相关的科技网址

网络教学环境:

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课堂学习:

第一块:确定探究专题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明确任务:了解你感兴趣的某一门科学,搜集相关资料,最后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大家介绍听讲、明确任务

2征集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3明确各组成员以共同兴趣来制定学习小组

教学反思

第二块: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加入某个小组,共同探究。关注全班,及时帮助小组分工、制定计划

2搜集资料

3资料加工、成果制作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进一步加工完善自己的成果

第三块:科技新闻发布会

课前学习:制定活动方案,选出发布会主持人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新闻发布,先展示成果,再回答记者提问

2组织交流评价自我评价与同学互评相结合

3活动总结自我总结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搜集推荐一篇有关纳米技术方面的文章。

第11、12、13课时 写作

学习目的:从本学期课内或课外阅读的文章中汲取营养,自由创作

第11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自学自学“自由写作”

2布置讨论:本学期你读过文章中哪一篇留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思考

3组织交流,及时总结写作方法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再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那篇文章,仔细品味

第12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提供参考话题:科学幻想、父母亲情等等学生讨论自定也可以

2明确写作要求借鉴最爱的文章写作

3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13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第14课时

综合一单元的内容和涉及的人物,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10

第六 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排的五篇精读课文《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担》、《梅兰芳学艺》、《孔繁森》、《大禹治水》,都是很有意义的好文章。课文《要好好学字》记叙了在革命根据地延。安,毛主席教导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故事,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下一代的关怀,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描写,围绕“学字”这条线索,安排故事情节;《朱德的扁担》讲述了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展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梅兰芳学艺》通过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孔繁森》一文记叙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大禹治水》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单元目标要求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席、延、遇、宝”等49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这一单元课文。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知道革命需要文化,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要苦练基本功。感受大禹为民治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学习孔繁森,从小确立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思想。 4、认识气象等标志,知道表示的意思。学会问候生病的同学。

单元设计意图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还要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单元的第一类字。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教学课题: 大禹治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写5个生字:治、洪、害、姓、理,理解课文中的新词:治理、制服。(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古代传说故事:大禹治水。板书课题,谁来读题。 2、简介大禹:禹,传说中夏的最后一个部落首领,是造福民族的英雄。 1、 读题 2、了解大禹。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指导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2、出示小黑板,指名填空。 (1)读得正确(2)标出序号,按照“治水前---- 治水-----治水后”将课文分为三部分。(3)画出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理清课文脉络第自然段写洪水危害老百姓。第自然段写大禹带领老百姓之水,引导洪水流入大海。XX年里,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第自然段写洪水被制服,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非常感激大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1、下面老师检查一下你的生字词是否掌握了。

2、生字会读了,课文中出现的这些词语你读准确了吗?

3、指名读课文。 出示:治 洪 害 姓 理 形 通 被 制 伟

生字谁能来读?指名读,齐读。

滔滔 淹没 冲倒 房屋 仔细 劈开 制服 感激 英雄

治理 洪水 害 老百姓 地形 挖通 伟大

自由读,指名领读。读课文。新课标第一网 四、学习生字

治 洪 害 姓 理

1、认读,你觉得最难记的是哪一个?

2、组词。 3、按笔顺描红。

4、完成习字册。 1、认读,分析记忆字形。 2、组词 3、按笔顺描红。

4、完成习字册。 正确书写生字。 课题:孔繁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孔、优、秀、市、尼、血、营、费、助、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说说“请求、恳求”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重点与难点:识字写字课前准备:歌曲《孔繁森》、孔繁森像、《习字册》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歌曲导入,渲染学习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1、播放歌曲《孔繁森》 2、出示课题:孔繁森(多媒体展示孔繁森像)过渡:文中讲了孔繁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2)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朗读情况(1)示:优秀 拉萨市 曲尼 献血 营养费 帮助汉族 勉强 同胞 热泪 1、卡片示生字:孔 优 秀 市 尼 血 营 费 助 汉帮助指导学生分析字形。在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上示范书写:费 1、欣赏歌曲《孔繁森》。说一说,歌曲中主要唱的是谁? 2、齐读课题谈谈你对孔繁森的了解。 1、根据老师的提示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同桌交流或请教老师。)(1)认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2)指名逐段读课文,读后评议,正音。同桌比赛,练读全文。 5、说说读到这里,你又知道了什么? 新课标第一网 1、当小老师,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哪个生字? 2、试着给生字找朋友 3、找出难写的生字,说说在田字格中怎样放。 4、在《习字册》上把生字描红、仿影、临写。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请求、恳求”的意思。正确书写生字。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梅兰芳学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随文理解“紧盯、或者 、注视”等词语。(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认读、识记本课的生字,认识两个偏旁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紧”“灵”“或”。(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理清课文脉络,能简单地概括课文内容。

重点与难点:通文、识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欣赏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四、指导写字

1、课前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

2、简介京剧,引出梅兰芳,并板书。

3、补充梅兰芳的生平

4、在8岁那年,梅兰芳就拜师学艺了。他学的是什么艺呢?板书:学艺 (京剧)

释题:梅兰芳跟着师傅学唱京戏。

1、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标上小节号。

2、抽读生字卡片。

3、认读生词。

(一)、学习第一段

:过渡:小朋友们,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小时侯去拜师学艺,可遇到不少困难呢!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尽管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学唱戏的料子,但他唱戏的决心没有动摇。他是怎么做的呢?

1、出示长句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出示词卡“紧盯、注视”

学习生字“紧、注、视”

2、梅兰芳他要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又要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这两件事能同时进行吗?

出示词卡“或者 。

你能用“或者”来说说星期天在家的情况吗?

3、梅兰芳用不同的方式训练自己的眼神,引读“就这样,日子一长,——

学习生词:灵活

4、引读:通过多年的苦练,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

5、多不容易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2小节,感受梅兰芳练眼神的苦和累。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引读“经过——”

2、介绍梅兰芳的成就,理解“世界闻名”

(四)、小结

学习生字“兰、芳、紧、或、者”。

范写“紧、或”,讲解写字要领。

说说刚才欣赏的是什么剧种? 指名读题,交流对“梅兰芳”的认识。 齐读课题。 按要求朗读课文。 开火车读 齐读 指名读读好词语“师傅”“没有神儿”。齐读第一段。 自由读第二段。把你找到的句子多读几遍。 指名读句子。 学习生字“紧、注、视”。 认读词语。练习用“或者”说一句话。 认读词语,看图理解词语“灵活”。 齐读第二段。 齐读第三段。 齐读课文,根据句式简单概括主要内容。 开火车读生字。观察、交流书写要领。描红、临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孩子直观地接触京剧,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解决准音通句的问题。 在通文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并学会简单地运用。在读懂生字词的基础上再来读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循序渐进、易于接受的学习方法。 写字教学要坚持“口、收、脑”并用的“三动”方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教学课题:12 要好好学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读通长句子。(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席、延”等10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席、延、遇、宝、刘”。(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部首,能按笔顺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与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导入课题 一、导入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简单介绍毛主席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抗日的情况。相机学习“席” 2.板书课题:12.要好好学字。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看到题目就能提出这么多好问题来,会提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当中,老师相信,只要你们仔细读、认真想就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1、结合预习说说对毛主席的认识。

2、说说怎么记住“席”字,看老师“席”字古今的变化。

3、读课题。 4、读了课题,说说想知道什么。生交流:为什么要好好学字?要谁好好学字?……

初步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伟人形象,同时相机学习“席”二、 初读课文 1.要求:(1)标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1)去掉拼音会读吗? (2)(出示二类词语) ①齐声读两遍。 ②去掉拼音再齐读。 3.我们把生字带人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再指名分段读。 5.还有许多同学想读,下面就选择自己读得最流利的一段为大家朗读。 自由读课文。 (1)(出示一类生字)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岁”,读平舌音。 “刘”:读边音. “延’、“弯”,读前鼻音。 ③指名读,齐读,比赛读。(4)自读,开火车读,齐读。 ⑤给生字扩词或说一句带有生字的诗句。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再指名分段读。读后评议,再读。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准确认读生字,会读通课文。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朋友把课文读通顺了,这句“要好好学字”是课文中的一句话,请小朋友找出来,画横线。老师觉得还不完整,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教育谁要好好学字呢? 2.读后交流议论,口头填空: 3.刚学这课时,你已经懂得了哪个问题,不懂的问题,我们再学习。 自由再读课文 口头填空:( ),( ),毛主席( )两个小八路要( )。学生交流 能填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书写生字 毛主席是怎样教育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我们下节课再学,现在,我们一起来书写生字,比比谁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席 延 遇 宝 刘 2.反馈检查。 3.指导写字。 4.反馈、评议。 学生开火车认读,区别“延”“遇”, “延”:是建之旁与走之底要相区别好。 “刘”:左窄右宽, “席、岁、贵、弯、革”;在田字格中要居中写。齐读,巩固读音。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按书写要求将生字写得正确、美观。

教学课题:朱德的扁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朱、志”等16个生字,学写“朱、志、冈、守、攻”5个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部首,能按笔顺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与难点:1.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一些图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像。板书朱德。教师补充朱德的生平事迹。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4.课件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

认识“朱德”这两个字。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

简介朱德。

读一下课题。

认识“扁担”这两个字。

这就是扁担,说说它可以干什么?

“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

了解朱德,学习生字“朱”,认识“扁担”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2.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课件出示生字词:井冈山同志 一支队伍 不远 生产 草鞋 打仗

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集体认读生字词。

(1) 小老师教读生字词。

要求:先读词中的生字,再读词

(2)开火车认读。 能认读生字和二会字,并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

①出示贴有“斗笠”词语的斗笠实物或课件。

②出示总司令带着一支队伍在井冈山和毛主席会师的图片或课件。你们看,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的队伍会合了,书上用的是什么词。(会师)

③让学生看书上插图。

(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4.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1)什么是“斗笠”?

(2)“会师”“朱德记”“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一起读读这个词。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的。用来遮阳光和雨。

“会师”就是指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

“朱德记”三个字写在哪儿呢?(扁担上)“记”在这里表示标志、符号。在扁担上写“朱德记”表示这根扁担是谁的呢?(朱德的)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斗笠”“会师”等词语。(四)学习生字 今天我们要学写5个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 范写“守”“攻”开火车读认识新偏旁书空,描红、临写 按照书写要求认真书写生字。课题:练习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一些气象图标,学习表示某些天气的字词。(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掌握气象常识) 2、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说一说自己收集的几个标志、交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掌握常见的标志)重点与难点:正确认识一些气象图标,规范地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气象图标、收集来的标志。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学习图标二、 交流其他的图标三、写字1、 出示气象图标。 2、 学习表示天气的八个词语。 3、 帮助学生观察“霜、雾、雷、雪”四个字,了解这些字的字义与雨水有关,所以是雨字头。学会记录气象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在班级黑板报开辟“小小气象站” 1、 指导观察书上的5个标志, 2、 议一议标志的意思。 3、 指导交流。 1、卡片示生字:莫、菜、算 2、根据学生所说,在黑板上示范。走下台去,给好的字加上“苹果”。1、 认一认,表示天气的图标。 2、 说说那些你已经认识,哪些你还不认识。 3、 学生认读,正音。 4、 找一找,想一想,你可知道哪些字是雨字头。 5、 我是小小气象员。日期 地区 天气 温度 1、 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 说说各标志的名称,所代表的含义。把收集来的标志画一画,涂上颜色,向大家介绍。 1、读读生字,说说今天要写的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找出最难写的一个,“开火车”说说每笔放在什么位置,应当注意什么? 3、指名学生上黑板前来板演,其他人在书上描一个。 4、评析板演的生字,再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初步认识一些气象图标,学习表示某些天气的字词。说一说自己收集的几个标志、交流。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练习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四个有关“不甘落后”的成语和熟记古代民歌《长歌行》。(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诗文)2、口语交际:看望生病的同学。(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重点与难点:学会口语交际(委托)和(问候),弄清顶大勇是怎样转述王小娅的问候。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读读背背。

二、学习古诗。三、口语交际。1、审题2、指导(1)成语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人一己百 奋起直追 3、练习1、 出示挂图。2、 指导朗读。3、 讲解意思,帮助内化理解。1、 出示四幅图片2、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经验:一、委托;二、问候3、走下台去,听听、看看学生的表演,给予个别学生以指点。4、根据学生的评,选出“优胜组”。5、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什么新收获?1、说说题目又哪些要求:一是朗读,二是背诵。(1)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大概讲讲成语的意思。把四个成语连起来,一边读成语歌,一边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进入成语所描绘的境界。力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2)、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背诵4、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5、 不理解的地方请教老师。6、 熟记古诗。1、认真观察图片,大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讨论:丁大勇见到李晓燕应该怎么说,要注意什么?3、自由组合,找你的伙伴,轮流练习表演(注意:之前一定要想好怎样说)4、先请一组同学表演,其他同学认真看,然后评一评,说说什么地方演的好,什么地方还有待改进?5、小组间再自由演,指名演。学会四个有关“不甘落后”的成语。熟记古代民歌《长歌行》。学会看望生病的同学。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11

常州市北环中学杨光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的学习中,喜欢诗词作品,在课后学习中能主动阅读自己喜爱的诗人、词人的其他作品。

2、能熟练地使用古汉语词典,掌握古诗词中的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合作中,探究诗词中的形象与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关系。

4、能在对诗词的学习欣赏、品味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展开联想和想象,展示个性与才智,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6、积极参加赛诗会,编手抄报、壁报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热爱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品位。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5学时

单元整体学习 1学时

《毛泽东词二首》 2学时

《古代诗词三首》 3学时

《现代诗三首》 2学时

《歌词三首》 2学时

写作:自由作文 3学时

综合实践活动 1学时

单元小结 1学时

三、单元的阅读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诗词拔萃 有传统诗词五首,现代诗三首,歌词三首。其中,歌词应把它看作现代诗一样进行教学。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对中学生来说,学好诗词,懂些诗词尤为重要。我觉得,诗词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吟诵中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初中生对诗词的学习应定位于诵读这个根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再借助视听等媒体将学生带入所创设的艺术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浅吟低诵,品味诗词的韵律、节奏,也就自然感悟了诗词所蕴涵的感情基调。在学习诗词时,教师借助音乐、电视等中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吟诵,加强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2、炼字品句感知诗词图画美

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幅。尤其是其间的佳词丽句,更是诗词作者的匠心独运,颇见功夫。更能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想象、联想的创造之门。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对诗词的理解描述心中所想象的画面,通过对诗词中所展现的意境意象的描述,获得新知。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重点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致,为学生开启通向创造美的通道,使学生亲历由艺术直觉到艺术体验的过程,将艺术美转化成自然美,再加工又转化成新的艺术形式。

3、简介背景来理解诗情

不同时代的诗人、词人,同一时代各个诗人、词人之间,同一诗人、词人身处于各种不同遭遇之时,便会创造出不同的诗境。要进一步了解作者当时赋诗的真情实感,光从字里行间去了解显然是不够的,应该把诗词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进一步考察和探讨。这样我们就能从诗词的字里行间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寻找诗词感情的突破口,领略诗人、词人独特的艺术境界和艺术风格。

4、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诗词鉴赏教学的阶梯

诗词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炼性,所以越是成功的诗词作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越大。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就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对同一首诗词形成整齐划一的鉴赏结果,反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积极地研究,甚至敢于质疑,才能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刻的领悟,才能透过纸面看到纸背。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提高了鉴赏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品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5、鼓励学生自主研习,是诗词鉴赏教学的核心

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完成诗歌的表层理解。他们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来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深层理解。然后由教师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名家的、同学的),他们自行解剖、把握、模仿,这样一个研究——分析——模仿——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研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实现了学会鉴赏的过程。这样习得的能力比教师传授的更令学生终生难忘,也更“货真价实”;这样的学会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将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大概内容;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3、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课前学习: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最感兴趣的一篇。

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谈谈自己对曾经阅读过的诗词作品的感受。畅谈

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

第二块: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确立单元探究专题,制定探究活动方案。(参考选题:中国传统诗词中梅的形象的探究;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的探究;寻找常州历代文人诗词作品;等)巡视,参与讨论。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制定方案。

第2课时:《沁园春 雪》

学习目标:

1、积累《沁园春 雪》中重点字词

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 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 雪》的朗诵看课文,听朗读

2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交流体会

3组织朗读。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

4、组织评价学生评价

5初步理解大意,准备质疑。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记录疑问。

6组织交流、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交流,互评

7组织朗读。全班齐读

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交流、补充

2问题情境:这首词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它的发表也使蒋介石集团惊恐万分,蒋介石立即唆使其御用文人进行反扑。 学生听讲

3、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词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求从词的内容、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4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

6、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听讲、记笔记

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 雪》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沁园春 雪》听歌曲学唱

课后学习:

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 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第3课时:《卜算子 咏梅》

学习目标:抓住《卜算子 咏梅》中梅的形象,感悟词的意境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两首《卜算子 咏梅》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块:学习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交流两首《卜算子 咏梅》的写作背景学生交流

2从词中找出关键字词,确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找关键字词,思考问题

3组织交流交流

4组织朗读,评价请几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价。全班齐读。

5找出词中描写梅生长环境的句子,请以“这是一株__的梅”为题,归纳出梅的特点。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找出句子,思考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7面对这样一株梅,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组织语言

8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第二块:小组合作,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从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的学习中,总结学习方法总结学习方法

2运用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陆游的词《卜算子 咏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质疑小组合作学习准备质疑

3交流,解决疑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比较两首《卜算子 咏梅》中梅的生长环境、形象的异同点,结合两首词的写作背景,分析象征意义。比较阅读,小组讨论

5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欣赏戏曲《卜算子 咏梅》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戏曲《卜算子 咏梅》欣赏

课后学习:

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词作,简评毛泽东的词风。字数100字左右。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文本资源《毛泽东诗词鉴赏》公木著长春出版社

网络资源毛.htm

第4课时:《木兰诗》

学习目标:

1、积累《木兰诗》中重点字词

2、赏析诗中的木兰形象

课前学习:选择诗的片段,与同伴进行课本剧表演

课堂学习:

第一块: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断观看

2组织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评价;全班齐读。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齐读。

3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准备质疑。阅读、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强调古今有差异的词语)交流、互评

第二块:设计情境,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问题情境: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女子似乎是足不出户的。而木兰却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你认为这可信吗?为什么?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3电影中拍了很多战争的场面,而诗中只是精练的三句。你觉得在这首诗中战争的场面应该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提示分析这首诗中花木兰的形象) 小组合作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课本剧《木兰诗》片段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小组合作,选取《木兰诗》片段,分角色表演。按小组的顺序,分别到讲台前表演。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同伴竞赛:看谁背诵《木兰诗》又准确又迅速。

第5课时:《破阵子》

学习目标:

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练习朗读。

2、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组织看插图,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看插图,交流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

2组织朗读及评价(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朗读、互评、齐读

3情景再现:假如你就是词中的将军,请你用第一人称描绘驰骋沙场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小组合作讨论派代表发言

4组织交流、评价组织交流、评价

5问题情境:《木兰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巾帼英雄;《破阵子》的作者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请你找出两者行为、品质的共同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定义“英雄”小组合作讨论派代表发言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语文活动:畅所欲言在和平时期,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你准备成为哪方面的英雄。思考

8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课后学习:

1、背诵并默写《破阵子》。

2、仔细品味课本中《木兰诗》和《破阵子》中的插图,你喜欢这两幅插图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3、

第6课时:《观刈麦》

学习目标:学习《观刈麦》,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练习朗读。

2、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由《锄禾》一诗导入:《锄禾》描绘了农民耕作的艰辛,那么农民们在秋季收获时,又是怎样一幅景象呢?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背诵《锄禾》

2读一读:组织朗读,评价。(从字音、节奏、感情等方面)朗读互评全班齐读

3品一品:这首诗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理由。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5背一背:组织背诵。背诵交流

6写一写:诗中提到“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请根据这几句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想象写片断

7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收集白居易的其他诗作,选择你喜欢的几首熟读背诵。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文本资源《唐诗鉴赏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宋诗鉴赏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全宋词鉴赏词典》贺新辉主编

网络资源

第7课时:《树》《信念》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

2、能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的主旨。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看见一棵树,生物学家可能马上会想到它是属于哪一科,它的叶、果实有什么特点;数学家可能会准备测量它的周长、高度,以计算它的表面积;如果是一位诗人看见一棵树,那你就很难猜测他会想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现代诗《树》和《信念》。听讲

2教师配乐范读两首诗看课文听朗诵

3 组织评价,确定两首诗的感情基调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

4 组织朗读、评价朗读交流;互评

第二块:学会质疑,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交流写作背景资料资料交流

2根据写作背景资料和两首诗的内容,用水彩笔绘出两棵树的形象。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 组织交流、评价展示绘画作品;互评。

4组织学生质疑四人小组合作,提出疑问。

5组织交流、评价、解疑。四人小组派代表发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我作小诗人”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请以你家门口、校园中或其他地方的一棵树为描写对象,学写一首小诗。10行左右,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思考,打腹稿

课后学习:

完成语文活动:“我作小诗人”的诗歌创作。

第8课时:《中国的土地》

学习目标:

1、解诗中意象的含义

2、能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的主旨。

3、与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进行比较阅读。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中国的土地》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交流“我最喜爱的国内旅游景点”导入。讲述

2组织朗诵、评价朗诵交流互评

3品读诗句,展开想象,描绘你所想象的画面。品读想象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5发课外资料: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教师范读。看材料听朗诵

6组织比较《中国的土地》与《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异同点。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7、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补充

8赠诗艾青《我爱这土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听讲齐读

课后学习:

收集艾青、罗洛、刘湛秋的其他诗作,选择其中1-2首熟读背诵。

附: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文本资源《艾青诗集》 《新诗鉴赏辞典》《罗洛文集》

网络资源/cnread1/sgsw/a/aiqing/poem/index.htmlh

第9课时:《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

学习目标:

1、体会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唱两首歌。

课前学习:朗读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

课堂学习:

第一块:学习《我的中国心》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听歌曲

2教师示范朗读听朗读

3组织评价评价

4全班齐读齐读

5问题情境:《我的中国心》是香港回归前,香港歌手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经演唱,立即广为流传。它打动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的心。请你从歌词的内容和形式等几个方面分析它的感人之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学唱《我的中国心》跟唱

第二块:学习《在希望的田野上》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导入听歌曲

2教师示范朗读听朗读

3组织评价评价

4全班齐读齐读

5仔细阅读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根据歌词对家乡、理想、未来的描写,选择其中一项,以“___的家乡(理想、未来)”为题,展开想象,说一段话。阅读构思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跟唱

课后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家乡、理想、未来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有些内容已不符合我们现在的形势。请你对歌词进行改写,创作现代版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10课时:《黄河颂》

学习目标:

1、会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唱歌曲。

课前学习:

1、朗读歌词《黄河颂》

2、选择自己喜欢的爱国歌曲磁带,准备演唱。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课文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黄河颂》导入听歌曲

2教师示范朗读听朗读

3组织评价评价

4全班齐读齐读

5思考:歌词《黄河颂》从哪几个方面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你最喜欢歌词《黄河颂》中的哪几句,为什么?思考

8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9学唱《黄河颂》跟唱

第二块:语文活动:爱国歌曲演唱会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演唱爱国歌曲演唱

课后学习:

学唱其他的演唱爱国歌曲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网络资源

第11-13课时:写作

学习目标:写出真情实感,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第11课时: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写作 自由作文》

2明确“自由”的含义。全班交流

3回顾本学期的作文专题,了解写作上需要遵守的必要规范。阅读作文专题

第12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明确本次自由作文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自改作文,也可相互修改。

第13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第14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略)

第15课时:单元总结

课前学习:回顾这一单元的学习,记下你的收获或还存在的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交流收获或疑难问题。交流。

2你准备用哪一种形式来展示你学习了这一单元内容的成果。思考,讨论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课堂发言的情况。

完成作业的情况。

参与活动的情况。

学习兴趣的增强。

学习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的升华。

对老师建议、评价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12

洪编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教学设计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陈卫元一、 单元教学总体设想第六单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有两大特点:学习内容,是“高新科技”;学习形式,是“自由读写”。教学设计,要围绕这两个特点。也就是说,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自由读写”作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去学习一组关于“高新科技”的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自学语文的能力。这其中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开展“自由读写”。一是还权与生,将读写的自由最大限度地交还给学生。教师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学生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二是授渔与生,将阅读的一般方法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自由”而不散漫,“读写”能有实效。三是搭好舞台,创设活泼丰富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仅仅是让学生进行单调的“读写”,那是索然无味的。本单元,宜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形式,把整个单元看作“一篇”课文,几篇课文是其中的章节。教学进程,也不宜以课文的顺序为顺序,而宜以合理的逻辑为序,教学的基本思路:发动准备——自由阅读——综合实践。之所以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一是科技文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薄,我们往往觉得“没什么可教”,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进行拓展延伸;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二、 单元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见《教学参考书》p440~441)(1) 掌握课文涉及到的一些高新科技方面的常识;(2) 增强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树立投身科学、为国出力的志向;(3)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明白要“善用科技、造福人来”。2. 使学生掌握序言的写法;能就课文的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作出自己的分析。3. 使学生掌握或进一步巩固基本的阅读方法,并促其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三、 单元总课时:12课时整体感知 1课时阅读方法交流学习 1课时自读、荐读 2课时读书交流评比会 2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走近科学 4课时自由作文 2课时第1课时单元整体感知教学重点:1、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使命感;2、整体感知单元内容一、了解自己和公众的科学素养:1、教师下发一份《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学生当场完成。请按实际情况回答本问卷各个项目一、判断题1、 地心非常热。a对 b.错 c.不知道2、 人们呼吸的氧气来自植物。a. 对 b. 错 c.不知道3、 千百年来,地球上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a. 对 b. 错 c.不知道4、 最早的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a. 对 b. 错 c.不知道5、 抗生素能够杀死病毒。a. 对 b. 错 c.不知道二、选择题。1、 计算机病毒是:a 计算机程序 b 计算机部件 c 寄生在计算机中的微生物 d 不知道2、 dna是指:a 提供人体营养的主要物质 b 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物质c 控制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 d 不知道3、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a、废气排泄过量。b、人口过多造成空气污染。c、氟里昂的使用。d、不知道。4、 如果要确认一种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最好的方法是a、征求患者的看法。b、用医药知识来进行证明。c、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级不服,然后观察、记录,比较两组的结果。d、不知道。5、你对算命之类:a、 非常相信 b、有点相信 c、说不清楚 d、完全不相信。2、教师下发一则调查报告,学生阅读。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现状仍堪忧2004-05-21我国第5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历时一年多时间,5月19日终于得出结果。这是中国科协继1992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之后,于2003年按照国际通用方法,对全国(除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外)18岁-69岁成年公民科学素养进行的最新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公众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公众迷信程度仍然严重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比2001年的1.4%增长了近0.6个百分点,比1996年的0.2%提高了近1.8个百分点。与历年相比,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高,但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距离,处于落后地位。早在1985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到1990年时,这个数字已经达到6.9%。此外,在对18个国家公众对科学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我国名列最后,仅18%。瑞典第一,高达70%。因此,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任重而道远。不仅如此,在调查公众对封建迷信相信的程度时发现:高达20.4%的公众相信(包括很相信和有些相信)“求签”;26.6%的人相信“相面”;14.75%的人相信“星座预测”;4.8%的人相信“蝶仙或笔仙”;22.3%的人相信“周公解梦”。年龄越大,科学素养水平越低需要指出的是,从被调查者的年龄上看,年轻人的科学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同年龄段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科学素养的水平与被调查者的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大,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小。如:18-29岁为3.7%,30-39岁为1.8%,40-49岁为1.4%,50-59岁为1.15%,60-69岁为0.5%。由此可见,面对飞速发展的21世纪,尽快“充电”,已提到每一个中老年人的议事日程。在对不同职业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调查时发现,学生及待升学人员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为15.6%;其他职业依次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有关人员、生产工人、商业及服务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相对而言,这可能与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有关。一年中绝大多数人没去过科技馆“什么时候能让公众像迷足球和流行歌曲一样迷科学就好了。”著名物理学家赵忠贤院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从我们的现状看,要把科学变成像足球和流行歌曲一样通俗的东西,科普工作者还真得多费点脑筋。因为,这次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有92.3%的公众没有参观过科技馆,参观过一、二次科技馆的比例仅为7.2%;而公众参与科技周的人数仅为11.1%。令人关注的是,根据调查统计,在各种没去科技馆参观的原因中,门票价格并不像通常我们认为的是影响公众参观的主要原因(比例只有1.8%);而“本地没有”却占第一位,比例为57.7%;“没有时间”和“不感兴趣”占第二位和第三位,比例分别为17.8%和8.9%。看来,政府应尽快加大科普设施投入的力度;同时,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科普教育,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例如美国的黄石公园,在进门的时候首先对参观者进行地貌、地况及其成因的介绍,这就是一种科普。可是在中国的景点,听到更多的是仙女、天师的传说,甚至在向导游询问有关地理知识时也只能听到一声“抱歉,我不知道”。专家介绍,公众科学素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将为有关部门制定科技、教育、科普等方面的政策提供可*的信息支持,也为国家制定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科普研究所负责人表示,现在世界各国都把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作为国家科技战略之一。我们不仅要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状况,也要努力找到如何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途径。美国、日本、加拿大、原欧共体成员国等发达国家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工作十分重视,经常和定期地对本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并积累了大量的连续数据。美国的研究从1972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从来没有间断过。英国科学和工业馆中积累了长达170年的相关资料。学者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分析英国科技传播和经济、科技发明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中国科协联合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抓紧制定“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施纲要”和“公民科学素质标准”(2049计划),使我国公众科学素质按照分阶段的不同标准逐步达到较高的水平。 ——信息源:《中国公众科技网》3、请同学谈谈感想。4、教师小结:科教兴国,匹夫有责。二、整体感知单元内容1、过渡语:心动不如行动,爱科学、学科学,渠道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阅读。我们的同学中,有许多人喜欢阅读科普作品,尤其痴迷科幻作品。这里,我们奉上几篇反映“高新科技”的文章,那么,一起来吧!2、学生浏览目录、课文3、组织交流:在本单元的课文中你最喜欢哪几篇课文,为什么?在本单元中你认为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又希望老师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呢?4、教师小结,介绍下阶段的教学安排,征求学生意见。三、布置作业:搜集关于几则“读书”的格言警句第2课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重点:1、阅读的一般方法 2、《从小就要爱科学》一、导入:1、提问:有句话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说明了什么?2、组织交流,引导认识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中也同样如此。3、提问: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有很多,你能讲出几句吗?4、组织交流二、组织学生学习阅读方法1、组织学生阅读p216的《阅读方法介绍》,要求:用勾画圈点法将要点划下,准备与大家交流。2、组织交流、评价3、引导:除了书上所介绍的方法,也许你还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可否拿出来与大家共享?4、小结:“方法”并不深奥,人人都能掌握;“方法”要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小试牛刀,用这两种方法阅读《从小就要爱科学》。三、组织学生阅读《从小就要爱科学》1、引导:虽然掌握了阅读方法,但独立面对一篇课文,我们是否仍觉得无从下手?那么,阅读一篇文章,一般从哪几方面入手呢?(引起注意思考即可,不要求学生给出严密的答案)2、教师明确:一篇文章,无非“文”(语言)和“质”(内容)两方面,我们既要读懂文章的内容和主要意思,也要学习文章的语言、布局等方面的优点,也就是我们既要弄清文章写的“是什么”,也要弄清文章是“怎么样”写的。后者往往被我们忽视,所以提醒大家注意。2、学生阅读课文2遍:第1遍,勾画圈点:生字词、词汇;关键句;佳句;段序;生疑处……(不必面面俱到,看有没有必要;不必到处勾画圈点,要精要、有价值。)第2遍,生疑发问:每人提2~3个问题(提问一要有价值,二要“小、新、奇、特”。)3、巡视、点拨4、组织交流(说明:教师要作两手准备,以防学生做得不在点子上。如果学生提问没有价值,教师可将预先准备的问题混在学生的问题中,让大家一起讨论哪些问题提得好,然后再一起解决问题)附:本文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苏步青教授为什么说“从小就要爱科学”?②本文属于什么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应该怎么写?③“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从一定角度上看,这句话确实没错……”,这句话说得好不好,为什么?(一是比喻精妙,二是用语严密。)④“文盲”与“科盲”有什么区别?扫除“科盲”,从我做起,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避免自己沦为“科盲”?三、布置作业1、将课堂上所提问题整理在文后,自问自答。2、为自己和同学的练笔集写一篇序言。第3、4课时自由阅读和荐读教学重点:1、自由阅读一篇或多篇课文2、推荐一篇关于“纳米技术”的文章一、教师搭台,做好几个工作:1、明确这2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展示形式:①在后面三篇课文中自由阅读一篇或多篇课文,学习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主讲,准备上台讲课。②推荐一篇关于“纳米技术”的文章,写好推荐理由,参加评比。2、分组,以便开展合作。(说明:可以自由组合;人数4人左右,过少合作不起来,过多会人浮于事。)二、学生自由阅读和荐读,教师巡视、指导、督促。(说明:教师的巡视、指导、督促切不要走马观花,要真正“深入群众”;事先要充分钻研教材,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应该了然于心,在巡视的时候尽可能帮助同学准确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指导要掌握好分寸,既不要蜻蜓点水,也不要横加干涉。)三、确定主讲人选;上交荐读作品。四、主讲人在小组内试讲五、荐读作品评奖(课后进行,可以由各组分派一名同学作评委。)第5、6课时读书交流评比会教学重点:1、自读成果交流评比2、荐读成果交流评比一、活动准备:1、落实评委人选,组建评委会。评委会在老师指导下制定评比标准。(可以由讲课内容和讲课艺术两方面构成,两方面稍作细化但不必过细。)2、公布评委名单及评比标准。3、抽签决定讲课顺序。4、明确:讲课时间5~8分钟;一人主讲,小组成员可以作补充阐述。二、自读成果交流评比1、各组主讲人按抽签序上台讲课,评委当场评分。2、宣布自读优胜小组,进行表彰。3、学生点评4、评委点评5、教师点评:各小组的优劣得失;学生讲课中出现的重要遗漏和错误。三、荐读成果交流评比1、宣布荐读优胜作品,进行表彰。2、获奖作品在全班交流。四、活动总结第7~10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走近科学一、活动内容:1、问卷调查活动2、科普宣传活动(说明:两项活动,可以都搞,也可以任选其一;也可以分工搞,一部分同学开展问卷调查活动,一部分同学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二、活动准备:1、明确活动内容和成果展示形式:活动名称活动内容活动成果形式要求问卷调查针对一定的人群,进行一次科学素养问卷调查《科学素养调查问卷》针对性强,充分考虑被调查对象的特点《调查报告》能对调查数据作出统计和分析,文字表达清楚科普宣传针对一定的人群,确定一个专题,开展探究活动,搜集所需的信息并进行一定的加工,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科普宣传科技小报展(例如“科技下乡村”、“科技进社区”)内涵:信息的数量丰富、质量高;能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不是全盘照搬;针对性强、讲实效。版面:文字整洁清楚,讲究一点排版、美工。2、教师提供信息搜集工具、教一些搜集信息的方法:①提供阅览室、电子阅览室。②教学生学会查阅书籍、查阅网络信息(如学生已经掌握,可以略去或者补充教一些上网的窍门)。③教师就相关的科技资料,开列一份书目、搜集提供一定数量的科技网址。3、征集课题,师生共同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4、选题、分组:志同道合者组合成学习小组。(说明:教师要调控好人员的组合,避免一个学习小组的人员数量过多或过少,避免组合“唯亲”。)三、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督促1、校内活动:设计《科学素养调查问卷》;搜集、加工科技信息,编辑“科技小报”。2、校外活动:问卷调查3、校内活动:撰写调查报告4、校外活动:科普宣传四、总结表彰1、各组自评,派代表上台陈述2、同学互评,教师补充。3、综合各方面意见,评出先进小组若干。第11~12课时自由作文教学目标:学会自由的、有创意的表达。一、导入:1、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见,在人们心中,自由最宝贵。今天我们的作文课,就给大家自由。2、板书“自由作文”。二、作文导引:1、启发:如果说命题作文和给条件作文是把大家关在笼子里,那么,自由作文就是把大家从笼子里放出来。两者各有利弊。关在笼子里,你没有选择权,但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出了笼子,选择无穷,反而又会无所适从。所以,大家别只顾高兴,现在,你得自己安排笼子外的生活了。2、组织学生学习教材上的写作知识短文《自由作文》,要求边读边思考:自由作文的“自由”,你如何理解?讨论后明确:文体选择自由、选材极为广泛、立意多向发散。3、小结:总之,自由作文在文体、题材、立意等方面的选择很自由。接下来我们得明白在这些方面我们都有哪些选择、怎么选择。4、组织学生思考讨论:(1)作文题材,也就是作文的内容,你准备写什么方面的?怎样的内容你最能写好?(启发: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大自然,亲情、友情,现实世界、幻想世界等等;从笼子里出来,你最想干什么?——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说自己的心里话,言不由衷、说假话其实很累。)(2)文体,有哪几种?你擅长哪种?(明确:采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3)“班门弄斧”、“飞蛾扑火”,人们一般是怎么看待的?你能有不同的看法吗?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明确:力求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三、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从旁作个别指导,也可以下下水。四、组织学生交流、反思、修改作文:1、教师出示评价标准。2、学生自改: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发现并改正错误之处,做到文从字顺。3、同伴互改:4人小组,互相修改别人的作文,写好旁批、总评,打好分数;讨论、推荐优秀作文。4、全班交流优秀作文:作者上台朗读小组出示意见全班同学自由点评教师点评五、布置作业课后对自己的作文作二次修改。

第六单元 教学设计 篇13

单元学习目标:

1.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初步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能运用联想和想像扩展文章内容,丰富课文内涵。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4.体味和推敲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学会婉转拒绝。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天上的街市》2课时

《七颗钻石》1课时

语文活动:讲故事比赛1课时

《蔚蓝的王国》1课时

《皇帝的新装》2课时

写作:想像3课时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教材分析:想像,是指对已知的事物形象经过思维加工,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奇妙的想像能给人类心灵世界以自由,让思维的触觉上天入地,涉古历今,从而求新立异,为人类创造出新形象、新思想、新启迪的翅膀。本单元主题词激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材料,驰骋想像的热情,4篇名家手笔既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又视通八极,心游万仞,并且把深刻的哲理告诉给大家。《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成熟的现代格律诗。诗作写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诗人郭沫若感到极大愤怒。他在五四时期对祖国的憧憬归于破灭,一度的兴奋激动陷入苦闷徬徨,但他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诗人在对生命的沉思中调动起丰富的审美想像力,以新的灵感的方式改变视觉感应中的秩序。不仅用眼睛眺望,而且以心灵感受星空,从地上的街灯到天上的街市,由街市上的物品到街市上的人,虚实交错,展示心目中的天国乐园,特别是牛郎织女的幸福美满、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调,更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同情的进步思想。诗歌清朗仪隽美的立意想像及和谐悠扬的音律,使人在神异的幻景中感受到悠远的真情。《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蔚蓝的王国》是“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屠格涅夫的一首散文诗。作者以真挚的爱心饱蘸激情地描写了“梦中”的平静、安详、美丽的大海和快乐、幸福、年轻的人们,在自由、活泼、清新的行文中赞美青春,歌颂爱情,追求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慨叹,用梦幻手段把作者充满爱的内心世界在充满神奇、美丽、爱情的蔚蓝王国里展示出来。从而激励读者在行云流水中去感受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情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想象的魅力。《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力作之一。作者从纯洁的童心出发,用大胆的夸张和想象来反映生活,用带有强烈动作的语言来展开情节,叙写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骗子愚弄,穿上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身裸体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激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员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启示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使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设计:第1学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1明确任务。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发展性评价手册。2浏览目录、课文等。巡视,指导。3讨论,交流。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4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1谈感受(自己最感性趣的内容,印象最深的内容)。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2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3制定活动计划、方案。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二十二、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目标要求:

1、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2、体会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

教学重点:

1、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联想力和想像力的训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设计:

以诵读法为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100多年前,一位唐代诗人凝望着星斗满天的夜空,有感于宫女的幽怨,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82年前,又有一位现代诗人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范读,初步感知诗歌。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感知诗歌内容。

2、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师生齐读。

三、诵读,理解诗歌大意。

1、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第一、二节。

⑴“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表明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⑵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

——理解第一节诗中的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

⑶诗人又是怎样写到了街市和物品的?

——理解第二节诗中的想象。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⑷诗人描绘想象之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天上的生活繁华富庶,美好幸福,令人无比向往。

2、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第三、四节。

⑴这两节诗又写了什么内容?

——运用想像,描写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

⑵请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绘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

——他们获得了自由,能够骑着牛儿,淌过不甚宽广的天河,时时来往,天天相见。白天,他们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夜幕降临,他们手提灯笼,闲游天街赏景购物,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3、诵读全诗,再现诗人联想、想象的过程。

四、品读,理解作者感情。

1、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何不同?

——在诗人的想象中,天河不再成为阻隔牛郎织女的障碍,他们自由来往,无拘无束,过着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穿插介绍写作背景。

——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志士仁人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不久,“五四”运动的高潮一过,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时,诗人郭沫若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现状,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凝望星空,他写下了这首诗。

——表现了诗人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美读,背诵:

1、配乐朗诵,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2、学生背诵全诗。

六、课堂小结:

诗人巧妙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地上联想到天上,又想象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1、联想想像训练。

①深秋时节,落叶飘零。看到纷纷坠下的落叶,你会联想到什么?走在铺满落叶的乡间小路上,你又会想些什么?

②一根小小的蜡烛,却能划破无边的黑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看到蜡烛,我就会联想到 ,想到他(们) 。

2、课后练习:一、二;3、《训练册》

附: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星空》

联想街灯(明)→(闪)明星

光明

明星(现)→(点)街灯

自由

想象街市(美丽)→物品(珍奇)

幸福

天河(浅浅)→牛郎织女(来往)

美好

流星(灯笼)→牛郎织女(闲游)

八、教后反思:

二十三、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能复述故事;概括探究课文主旨;培养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图片与投影辅助教学;

教学安排:一课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列举有爱心的人和事,激发他们对待生活要充满爱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无数的秘密。你知道有关一些星星的秘密或者故事吗?(学生谈)是的,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大熊星座的投影片)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介绍大熊星座的来历: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个美丽的少女,叫卡力斯托。她成天跟着狩猎女神在深山密林中追逐野兽。有一天,天上最大的神宙斯从这儿经过,他爱上了她。后来,卡力斯托便怀了孕,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取名阿卡斯。这件事被宙斯的老婆神后赫拉知道了,女人的嫉妒心使她再也按奈不住,她便来到密林,使用法力把这个美丽的少女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大狗熊,临走还抢走了她的儿子阿卡斯。过了15年,阿卡斯已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少年,神后便设法使他们母子俩在林中相会。阿卡斯来到卡力斯托所在密林中打猎,卡力斯托一眼便认出眼前的少年是自己的儿子,于是张开双臂去拥抱他,阿卡斯看到一只大狗熊向他扑来,便张弓搭箭准备一箭把她射死。危急之时,宙斯来了,为了拯救她们母子俩的性命,也使用法力把阿卡斯变成了一只小狗熊。阿卡斯一变成小狗熊,马上认出眼前的大狗熊是自己的母亲,于是扑上去,娘俩紧紧地偎依在一起。为了使其母子免受神后加害,宙斯把他们提升到了天界,并且给了他们两个荣耀的宝座,这就是大熊座和小熊座的来历。)

可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另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他重新阐释了大熊星座的来历。一起去感受吧。

(二)整体把握:

1、学生分散朗读,四人一组,每人一节,一生读,其余三人听。再推选代表朗读。

(让学生在书上注好音;思考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准字音:

①干涸(he)②水罐(guan)③绊(ban)倒

④舔(tian)净⑤一瞬(shun)⑥咽(yan)了

⑦唾(tuo)沫(mo)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让水的感人故事。

(三)课文探究:

出示探究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

1、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2、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3、是什么让这个罐变得如此神奇?为什么?

明确:女孩→母亲(孝心)母亲→女孩(母爱)女孩→小狗(善心)女孩→陌生人(爱心)

4、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朗读并说说理由。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给小狗喝、给过路人喝。三个情节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5、小结:大熊星座真的是这样来的吗?作者为何要这样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童话)

提示:爱心像北斗七星那样普照人间,愿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四)拓展延伸:

提示:

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五)当堂作文训练:

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爱心故事,我们不得不惊叹作家奇妙的想象本领,其实,我们大家的想象也是很丰富的,接下来,让我们也来腾飞我们的想象:

1.文中小姑娘找水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如果你是她会梦到什么?

2.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深深的感动了我们,也一定感动了……否则,等他醒来时水罐里怎么会有水呢?这小狗和过路人都是真的?还是上帝的化身……同学们想一想,是上帝的话他又是怎么想的呢?写出上帝的心理活动。

3.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灾景象,试想,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人们、大地……将会怎样?反映久旱逢甘露的欣喜之景。

4、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成怎样的世界?

(六)总结: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七)作业:

1、发挥想象,另创一个故事,讲述大熊星座的来历。

2、《训练册》

3、练习:一、二。

教后反思:

二十四、蔚蓝的王国

屠格涅夫(俄)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屠格涅夫由“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号。毫无疑问,在屠格涅夫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小说创作占领这重要的地位。其实,他的散文诗的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二、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情怀。

三、教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或者范读课文。

2、你从刚才的朗读中了解到了什么?

3、你有哪些疑难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蔚蓝的王国的?

1、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归纳。

3、共同交流

4、再次质疑,共同解决。

总体分析:

明确:一(1)抒发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二(2—6)写“我”和其他人在大海上快乐的行为。

(写海写人,以写人为主。大海是平静的,安详的

美丽的。人是快乐的幸福的年轻的。写大海是简

笔勾勒,写人侧重于写人的感受。)

三(7—11)写大海上见到的神仙世界

(写人写海,以写海为主。文章着力描写了一个海

上的神仙世界。写海岛,写鸟,写花,写“女人的

声音”,写眼睛会闪出亮光,脸上会现出笑容的他,

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美,充满爱的世界写的真正

如天堂一般。我们不能不陶醉于作者笔下的大海,

也不能不折服于作者的语言魅力。)

四(12)再次抒发对大海的热爱。

(三)精读课文,巩固理解:

1、“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他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他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的使唤。

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这可能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现象的?

明确: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2、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流水——所有的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水流等没有生命的物来倾诉爱情,而且要连续倾诉两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潺潺流水等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在倾诉爱情,作者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得可爱,充满了青春的魅力,带给人们无限的快乐和幸福,也表现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四)小结:

从刚才的学习中,你觉得的那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让学生在讨论回答中自我小结。)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想一想《蔚蓝色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学习要点:

1、奇特的想象

2、优美的语言

3、比较阅读

二、新授: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思考:

《蔚蓝色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讨论明确:

1、相同之处:两者都描写了想象中的美好的世界,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理想,都是把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作对比。

2、不同之处:《蔚蓝色的王国》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的确存在的事物;《天上的街市》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前者是以“虚”写“实”,后者是以“虚”写“虚”;《蔚蓝色的王国》所描写的想象比较具体,内容比较丰富,《天上的街市》所描写的想象世界,只是抓住一些典型的细节进行简笔勾勒,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更大。

(二)进行朗读,体味语言:

思考:

这篇课文描写蔚蓝色的王国,运用了许多形容词。把他们圈点出来,想想这些词为什么用得好?

1、运用形容词:蔚蓝、光明、青春、幸福、精美华丽、年轻、快乐、和煦、愉快、精美绝伦、五彩缤纷、甜滋滋……

2、这些词语运用得好,是因为作者运用这些词语充分描写了想象中的世界。

(三)继续朗读,理解主题。

(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1、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2、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

3、歌颂爱情的美好。

4、表达岁月易逝的人生感慨。

(四)比较阅读:

老人

阴暗艰难的日子来临了……

自己的疾病,亲人的痛楚,老人的凄凉与暗淡……你所珍爱、你为之献身的一切,正在一去不复返的衰败和瓦解。

生活已经走着下坡路。

怎么办呢?痛惜?悲伤?与己、与人,这都毫无用处。

在那枯萎、虬曲的树干上,树叶变小变稀了,可是依然那样翠绿。

你也收缩起来吧,走向内心,沉缅于自己的回忆之中吧——在那里,在凝神沉思的心灵深处,你往昔的、只有你一个人理解的生活,将会在你面前现出他那芳香的仍然新鲜的绿意,闪现出春之爱抚与活力!

但要警惕呀……可别朝前看,可怜的老人!

1、朗读。

2、讨论交流:这则短文与课文有何异同?3、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开拓创新,获得新知。

三、作业:1、练习:一、二;2、《训练册》

四、教后反思:

二十五、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丹麦)

教学目标

①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

②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③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重点

领会作品内涵,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学习默读课文与朗读课文。

②学习生字。

③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这一故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作者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二、整体感悟

①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在默读前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a.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回视、不指读。

b.速度要快,每分钟约500字。

c.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d.圈出不会认读的字。

②教师板书重点字,教学生认读。

炫耀妥当分外滑稽陛下御聘头衔爵士勋章

③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指导简单评析。

[要求]:分别担任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小孩子、其他人、旁白。

a.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准确表达语气。

b.听读的同学边听边在书上标出故事大致情节。

④请学生复述课文并作简单评析。

要求抓住重点情节、重点人物的重点语言复述,并注意模仿人物说话语气。

⑤理清故事情节。

在前两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划分故事情节、层次。

教师板书:

皇帝爱新装成癖——骗子做新装——

大臣官员等人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出丑

(以上两个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清故事,为下节课的讨论打下基础。)

三、小结

阅读童话类文学作品,可以像阅读本课一样,先从情节人手,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课文内容,明白层次、结构及详略,然后再做细致的揣摩、探究。

四、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字、词语。

②熟悉课文情节并思考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探究性讨论为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教学设计

一、合作探究

1、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并记录好讨论结果(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出示问题)

①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②故事中的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③你怎样理解故事的内涵?

④故事有什么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预期结果]

问题一、二:故事的主人公是皇帝,这是个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极端奢侈、不务正业的皇帝。

问题三: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批判了说假话的世风。

问题四:故事中由一个小孩戳穿了骗局,揭出了真相,意在教育我们要保持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二、拓展探究

1、出示问题(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问题一:皇帝无疑是愚蠢的,昏庸腐败的,那么骗子骗取皇帝的钱财并愚弄皇帝这一行为值不值得肯定呢?为什么?

预期:有人也许会说骗得好,这样的皇帝,不骗他骗谁。而且愚弄了皇帝,也给百姓们出了一口气。有人也许会说骗子是可耻的,因为他们的动机就是骗钱,并不像一些“侠客”一样劫富济贫,伸张正义。

问题二: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像那个小孩一样勇敢地站出来,第一个说真话么?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情况么?你是怎么做的?说给大家听听。

预期:可能有同学说自己会站出来说真话,可能有同学会说不敢。多数同学肯定都会遇到“说还是不说”的情况。至于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学不会讲真话。这一问题,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站出来说实话。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通过这个环节的讨论,达到深刻领悟文章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高贵品质的目的,同时,培养多角度思维方式,也是这一节课的重点环节,所以,教师的“导学”特别重要。在讨论中,一要“导”学生说真话,二要“导”学生结合课文情节,结合生活实际分析。

三、教师小结: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选》中的《丑小鸭》、《海的女儿》、《豌豆上的公主》等

3、《训练册》

五、教后反思:

诵读欣赏: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表达思念的常用意象;2、通过朗诵理解诗意----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师导入:1、《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泪别小姑时有这样一句话:“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注释说古代女子在农历七月七日晚向织女乞巧。何谓乞巧?

明确: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陈列瓜果于庭中,在月下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

2、疏通字句(略)。

二、诗歌分析:1、师:讲到牛郎织女,我们就会想起在奶奶怀里听过的他们的爱情故事。

(请一生讲述故事(略)。另一生找出课文和故事相应的诗句。)

2、师:本文除了“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二句外,其余的诗句都能从故事中得到验证。但这首诗并不是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复述。如果只是简单地复述故事,它就当不起“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美誉。那么这首诗在牛郎织女故事的背后,想告诉我们什么?

3、师:明代文艺理论家钟惺《古诗归》说:“乐府之妙,在能使人惊;古诗之妙,在能使人思。”面对这首古诗,你能思到什么?(学生讨论)

(提示:解读这首诗的关键应该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两句。为什么整天织布却织不成布,还哭成泪人儿呢?这两句诗和《诗经.周南.卷耳》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下文:“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原来是“怀人”。那“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原因也是怀人,思念远方的人儿。)

4、讨论:作者为什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而不讲女娲补天或者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明确:原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作者借织女思念牛郎,牛郎织女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来表达自己思念爱人,两人不能见面的哀怨的感情。这种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5、师问:叙述者是男是女?从何可知?

生答:女。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可知。6、讲解:一个女子思念远方的人的诗,有个特定的名称:思(sì)妇诗。《古诗十九首》中有不少思妇诗,比如《青青河畔草》也是。这首诗影响了唐代王昌龄的《闺怨》,课外大家可以分析这两首诗的关系。

和思妇诗相对的是游子诗,这也是古诗一个主题,比如《涉江采芙蓉》,表达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

所以《古诗十九首》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表现生离死别,羁旅情怀,表达思念。7、我们再引申出去,表达思念,古代诗文中除了课文所用的牛郎织女这一意象外,还有哪些常用意象?

明确:常用的还有:红豆,枫叶,鸿雁,青丝,青草等等(例句略)。还有最常用的就是月亮。比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一轮明月,照两地相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布置作业:

1、古人常用月圆月缺表达人间的悲欢离合,但很少有人用到月亮里的嫦娥,为什么?结合课文思考。

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