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推荐15篇)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1
水(此课获一等奖)
执教: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倪鸣
一、导入
1.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做一个猜谜游戏。请你看3个数字:669 400 110,猜猜和我们人类生存所密不可分的什么有关?
(1)学生说:和水有关
(2)真不错,请大家读读这段话:中国有669座城市,有400座缺水,110座严重缺水。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一个缺水的地方。
二、新授
1.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说对这个地方有什么了解
(1)课件学生自读
(2)师生交流
生:作者的出生地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地方,因为他们吃水要到很远。。。。。。
师:请大家结合自己平时用水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好吗?(出示第一段)
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那里的水太缺少了
2.对于这个地方,你还有什么了解?
(1)那里人觉得“水”最宝贵。
(2)师:那段缺水的岁月又是怎样的呢?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吧。高年级的同学初读的要求知道吗?
(1)那里人觉得“水”最宝贵。
(2)师:那段缺水的岁月又是怎样的呢?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吧。高年级的同学初读的要求知道吗?
2.对于这个地方,你还有什么了解?
(1)那里人觉得“水”最宝贵。
(2)师:那段缺水的岁月又是怎样的呢?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吧。高年级的同学初读的要求知道吗?
生:知道
生自由朗读。
3.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没有难读的地方?
(1)学生说:第五小节
(2)课件出示: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
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根据老师提示的生字读音和停顿进行朗读。自己读。
齐读
(3)还有难读的地方吗
(4)学生说:在文章的第一段,标点符号的停顿也很重要
(5)最后一小节的停顿
课件出示: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4.师:难读的句子大家读好了,有生字的句子会读吗?
(1)课件出示下面四个句子: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
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
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
(2)读生字词
(3)自己读读这些带有生字的句子
(4)有信心读好这些句子吗?
(5)学生齐读这些句子
师引读每句话:这里需要储水是因为这里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储藏在水窖里的水显得珍贵,说明这是个(“缺水”的地方)
一把普通的钥匙都象征着权威,说明这个(“缺水”的地方)
一勺水就让我们乐得...还是说明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5.师: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缺水得地方,现在老师可以请你们读课文了。分小节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
(2)教师随机地点拨
6.除了文章第一小节和这几个句子,你还能从文章的其他地方体会到这个地方缺水吗?读一读课文,有感触的地方可以划一划,写一写。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
(2)师生交流
生:我从第二小节的第一句话看出来。从期盼这个词语看出来很缺水,现在这个村子的所有人都很期盼。
师:知道为什么他们期盼下雨天?
生:在雨中洗澡;可以喝到水,可以在水窖里存水,
师:对雨中洗澡有兴趣的同学一起来感受这样的场景。
(3)课件出示:教师引读
那时怎样的一种痛痛快快呢?请大家自己读读划线的句子。“先是……天空中的水”
体会到了吗?再声情并茂地读读这句话。(学生读)
多么美好的日子,就像是——(过节一样)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水的抚摸与清凉。齐读这段文字。(连读三次)
师:在我们的感召下,大人们也加进来了。他们可不像小孩子一样无遮无挡,(教师引读)男人们——女人们——
7.这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可是这样美好的日子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
结合你现在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
(1)电脑出示: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2)多指名读
8.还有哪些地方看出来这是个缺水的地方、
(1)学生:母亲说“饿”坏了。
(2)你们觉得哪个词语最吸引你的眼球?
母亲之所以会这样说,完全是因为她看见了用水为我们冲凉的那一幕。
9.课件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你们又什么想法吗?
(1)学生说:一勺水像一条小溪流……教师点评。
(2)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感受一勺水的力量。教师范读课文(以有一种感觉是。。。。。。引读)
(3)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你想说哪个词语?
(4)学生1说:舒服。(请你用舒服的感觉来读读让你最舒服的一句话,再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学生2说:爽,请你用爽的感觉读
学生3说:“高兴”
学生4说:“痛快”
此时的感觉就是……(连续几个词语的大声读,产生这些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10.师:累了吧?咱们来做个游戏,猜一个谜。这篇课文是编者改动后,原文的题目也改过了,你能猜到原文的题目吗?
(1)学生说:......
(2)生:饿水(然后该生笑着说,我是偷看到老师的答案的)
(3)师:(笑)你能从课文找到了相关的依据吗?
(4)课件出示:最后一小节,齐读
(5)下节课我们将把这个词语带到文中去,读文章,谈感受。
教学资源分析
《水》系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的一篇课文,原文题目为《饿水》。课文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回忆孩提时洗澡的不易,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两处细节描写:下雨时,在雨水中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文采用反衬的写法,通过村民洗澡时的“痛痛快快”、“舒服”,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并以此警示今人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⒈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 学会本课1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 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难,要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 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体会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紧紧扣住“水的珍贵”展开,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让学生感悟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别珍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做到生活中节约用水。在品读课文时,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水(板书)是很有意思的精灵。在古代大圣人孔子的眼中,水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是有情义、有德性的;在南唐后主李煜的眼中,水正如他心中的愁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现代著名作家马朝虎的眼中,水又是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
1. 快速读课文,找一找有关的句子。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紧扣文章的这句中心句展开的。教学伊始,让学生未入文境先有情,继而深入文本体会。)
2. 怎么样的东西称得上珍贵?(珍珠、钻石……)水,在我们眼中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何以会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3. 因为我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我的家乡到底是怎样一番缺水的情景呢?(板书:缺水)
4.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⑴ “十分里以外”村里人要吃水,要到十公里以外去挑,而后返回,来回奔波二十公里,目的就是要挑回一担水,多辛苦啊!
⑵ “排上一个小时”为了一担水,要等待一个小时,甚至还要更多时间,可见水弥足珍贵。
⑶ “一处很小的泉眼”只有一处泉眼,而且很小,看来这里确实是一个水源稀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别珍贵。
5. 师小结:因为我的家乡缺水,而村民的生活又时时刻刻离不开水。所以(出示句子)“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难怪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是“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看来,在这里,在这个严重缺水的地方,水比酒更珍贵,更受村民青睐。
6. 假如你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缺水的村子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7.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整体感知。
1. 过渡:生活在这样一个缺水的地方,人们对水自然会有一种渴望,会有一种期盼,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回忆,去真切地感受那里的人们渴望水的情景吧!
2. 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在读书的过程中,有困难吗?检查初读情况。
⑴ 课件出示三句带有生字的句子。
“那时侯,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而挂在她腰间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
⑵ 读生字词:“储水”,“钥匙”,“一勺水”
⑶ 自由读这些带有生字的句子。
⑷ 指名读三句句子,教师相机询问。
① 什么叫储水?为什么要储水?(这里需要储水,是因为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储水是为了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使用。)
② 平平常常的一把钥匙,象征着什么?为什么说它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因为这把钥匙锁住的是水窑,只要水窑打开了,我们就能用水,那该是何等痛快、幸福的事。)
③ 用一勺水给我们洗澡,说明什么?(因为缺水,所以要节约用水,用一勺水,就给四兄弟洗了一回澡。)
⑸ 齐读三句句子。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又能通过对三个生字的简单理解,再次引领学生感悟到这里缺水,水是很珍贵的东西。)
四、自读感悟,品读交流。
1. 除了第一自然段和上面几句句子,你还能从文章的其他地方体会到这个地方缺水,体会到水特别珍贵吗?
2. 默读课文,划有关句子,并写一写自己的点滴感受。
(高年级学生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既要让学生学会快速浏览课文,又要学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每一句话,而且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3. 师生交流,相机出示重点的句子理解。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来带动整个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做到“教学无痕”。)
⑴ “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① 为什么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下雨?(在雨中洗澡,可以喝到水,可以储水)
② 因为缺水,所以洗澡对于村民来说是一件奢耻的事情,只有在下雨天,才能痛痛快快地洗个澡,那是怎样的一种痛痛快快呢?出示:“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③ 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的感受。(主要从两个地方谈感受:一方面是“张大嘴巴,去吃来自空中的水”,让我们体会到孩子们多渴望水;另一方面是“奔跑跳跃,大呼小叫”,体会到人们洗澡时的痛快,在谈这两点时,都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比较。我们洗澡会如此痛快吗?我们会去吃来自空中的雨水吗?从而感受到水的珍贵。)
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你能把这种痛快读出来吗?)
⑤ 师小结:就在这样的下雨天,小孩子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大人虽然拘谨,但内心也充满着快乐。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水的降临的一种感激,对水的一种由衷的珍爱,所以说(出示)“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⑥ 师引读:这样的下雨天就像——过节一样,但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
⑵ 母亲锁上水窑,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
① 你觉得哪个字最能吸引你的眼球?(饿)
② 母亲之所以会这样说,完全是因为她看见了她用水为我们冲凉的那一幕。
③ 课件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指名读一读这段话,其他同学闭眼想象,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一方面是我们淋到水后的一种快乐,另一方面是母亲对水的珍惜,做到“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④ 这是一种久旱逢甘淋的感觉,又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会用哪个词语?(爽)(痛快)(舒服)
⑤ 就带着这份“爽”,这份“痛快”,这份“舒服”来读一读这段话。
⑥ 师补充:在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倾注下来的同时,母亲还用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这样的感觉就更爽了,让我们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
⑦ 现在你明白了吗,何以母亲要用“饿”而不用“渴”字?(因为天气炎热,因为缺水,我们的身体就是处于饥饿状态。好不容易才有了这样一次与水亲密接触的机会,真是太幸福了。)
⑧ 当一勺水给我们淋浴结束后,母亲又锁住了水窖,这又激起了我们的期盼之心,我们期盼什么?
⑨ 同学们,想想我们自己,处在江南水乡,用水毫无困难,我们是多么幸福啊!跟他们相比,你们有话要说吗?
(此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他们肯定有话要说。可能是反省自己以前用水的毫无节制,可能是因为用水的毫无困难,所以感受到的一种幸福,也可能是一些具体的节约用水方面的行为,不管是什么。只要同文本进行了交流,就都是一种学习后的收获。)
4. 师小结:不管是下雨天痛痛快快地淋雨,还是无雨时母亲用水窖中的一勺水给我们洗澡,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村里人与水接触时的一种快乐。(板书:乐)
5. 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样一种强烈的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水对村民来说是异常珍贵,更让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这就是一种反衬的写作方法。)
(教给学生写作的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也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
五、总结延伸。
1. 这篇文章是编者改动后选入课本中的,题目也做了相应的改动,你能猜猜原文的题目吗?(《饿水》)有机会,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原文,再来体会作家马朝虎质朴的文字,真挚的情感。
(虽然《水》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已结束,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被激发出来了,这也是课外阅读的开始。)
2. 师总结:生活在缺水的地方的人,他们对水是如饥似渴。我们生活在不缺水的地方是如此幸运,但如果我们毫不节制地用水,不珍惜水资源,你觉得我们对得起那些缺水地方的村民吗?在你用水的时候,想一想缺水的村民那渴望期盼的眼神吧!想一想这句话吧!(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将文章的这句中心句贯穿教学的始终,同时,又体现了教学的前后呼应。)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探讨如何节约用水。
板书设计
饿 水
缺 水 洗 澡
苦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2
一、教材分析
这篇作文来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主题单元《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延伸,它通过“赞美水” “亲近水”“了解水”“珍惜水”进行开展活动,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它可以说是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想,问题与思考等均可涉及。可以讲故事,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可以客观说明,可以展开联想,发挥想象……
从整个作文教学流程来看,作文讲评课应是作文的二次指导课,因为有了学生初次的习作为凭借,二次指导就显得更具有针对性。针对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针对学生初次习作时难免会出现内容不够具体,又不懂得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常见病给予指导。这也就是成为我这节作文讲评课的教学重点所在。
二、教学理念:
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开放与生成的过程。教师应紧扣学生习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以及对作文修改过程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不断积累习作的情感,提高习作能力。应师作文是第六主题单元《水》中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水”这一主题的深入了解,使学生更加热爱水资源,形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习惯。
2、通过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互动中修改作文,分享经验,进一步拓展思路,习得修改方法,写得更具体更通顺,从而培养学生勇于交流,乐于欣赏,善于发现,精于提问,勤于修改的良好习作态度和敢想象,说真话,吐真情的习作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同学们已经通过“赞美水”“亲近水”“了解水”“珍惜水”这几项综合实践活动对水已有深入了解,并通过笔写出你们和水有关的故事,对水的感情,对水的认识和了解,寄托着许多希望与忧患,呼吁人们共同来珍惜水资源。
今天我们将针对这次同学们的习作进行讲评,瞧,我为大家推出四大版块: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断欣赏、出谋划策。
(二)榜上有名
1、屏幕显示写作比较好的同学名单。顺便问获奖的同学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题材来写?
2、师:自然有些同学榜上无名,有些失落,不要紧,下次评讲作文可能你的名字就排在第一位,让我们以掌声祝贺这些同学。
(三)佳作欣赏
1、出示佳作《地球上最后一滴水》,请一名同学朗读。
2、鼓励学生读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你们最欣赏哪一部分?为什么?
3、适时板书:注意观察、展开想象
(四)片断欣赏
师:现在我们进行片断欣赏,有些同学可能整体不是很好,但是有一些地方写得相当出色。
展示片断,在音乐声中朗读,读完谈感受。板书:真情实感、遣词造句
(五)出谋划策
师:有人曾请教叶圣陶先生“怎样修改作文?”,叶老说:“再念、再念、再念。”希望每一个同学们记住这一句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改了10年才成为世界名著。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千锤百炼为一绿》都成为美谈。做为我们,更应该向这些先人学习这种严谨的态度,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1、选择一篇较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修改。每人一份,边读边修改。
2、以小组为代表进行修改,填写《作文点评表格》
3、全班交流反馈。
(六)布置作业
1、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可以请别人帮助修改。
2、认真誊写在作文本上,打印并上传到班级博客。
五、教学反思
作文讲评是贴近学生习作实际的一次指导。学生是习作讲评的主人。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增强训练意识,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
1、佳作展示,激发兴趣——乐评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良好开端。为了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推出四大版块“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断欣赏”“出谋划策”。在“片断欣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同学的好词佳句,并配上柔和的音乐,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也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为习作的讲评创设良好情境。
2、精选点评,范评引路——会评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为了解决这堂课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我先选择一篇优秀习作,让学生欣赏、剖析,并指点写作秘诀。这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讲评、修改中有个范本。接着我采用知识迁移的的方法,让学生评析“病”例。有了之前的佳作范评,学生对“病”文的剖析就能胸有成竹。通过剖析典型作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是佳作,懂得“佳”在何处,“病”文“病”在哪里,更认识到平时要注意观察,展开联想,真情实感,遣词造句才能使作文表达更生动具体。这对学生自我评价习作有很大启发,对学生准确评价自己的习作,恰当修改自己的作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3、合作评改,培养能力——会改
只评不改的作文讲评课是“纸上谈兵”的空洞说教,只有让学生动手修改习作,学生才会有深切的体会,真正的领悟。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于是我给学生创设空间,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改文实践,学生在合作评改中互动交流,互相补充,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修改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进而使学生能创造性地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3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风干、吸吮、“饿”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品悟、有感情朗读、联系生活想象读,等多种方法朗读,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逐步培养自己的语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通过抓关键词,交流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想象仿写,初步学习细节描写;
通过小组合作、对比想象,了解反衬法的妙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水的珍贵,知道节约用水,体会母亲的勤俭持家,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通过三个生活场景的品读与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反衬法,学习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
学生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复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多种方式朗读,体会水的珍贵,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初步了解反衬法,学习细节描写;
养成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一、复习导入:(4分钟)
出示一组词语,指生读;巩固多音字,易读错词。
自由交流读书感受,顺势引导,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锻炼用词语概括感受的能力,并引导下一步教学)
基本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苦”、“乐”、“珍贵”、“缺水”等,顺势把苦、乐、珍贵板书到黑板上。
交流读书方法:我们读书就是这样,有了基本的感受后,还应把自己的感受,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表达出来。然后再看看作者是用怎样具体生动的来表述的。
二、精读感悟:(默读5分钟,交流指导朗读15分钟,其中第一3分钟,第二雨中5分钟,一勺水7分钟)
1、作者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从而表现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呢?
默读课文,找到关于水的三个场景,标画出表现水的珍贵的词句,印象特别深刻的词,可用三角号标出。如果有了感受还能用一两个词语表达出来,写在书边上,那你还养成了读书做批注的良好习惯。
2、读完后,小组内交流标画的词句,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交流顺序灵活调整)
(1)、十里挑水
引导抓住“十公里”、“一个小时”、“一担”,读好文章,并体会取水的不易,突出了水的珍贵;
(小结:从取水的不易,我们可以看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而且作者巧妙地借助几个数字,就把村里人取水的不易,形象的表现了出来。除了数字,作者还借用了村里人的一句话,同学们齐读,指一学生说出感受)
(2)、雨中洗澡
引导抓住:“光溜溜”、“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享受”、“抚摸与清凉”、“吃”谈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大人们也加入了,更突出村里人对水的渴望。
再指生读,当读不好时,老师语言铺垫,指导学生读出村里人洗澡时的快乐
作者用了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孩子们雨中洗澡的快乐,衬托出了村里人对水如此的渴望,也表现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3)、一勺水冲凉
同学们读标画的词句,抓住:“缓缓”、“滑过”、“倾注”、“吸吮”、“抚摸”等,读出四兄弟对这一勺水的享受。
这一勺水就能带来如此的快乐,说明平时连这些水有吗?
作者用了细节描写,像是慢镜头一样,把这份快乐一点点的享受,慢慢的享受。
让我们也慢慢的咀嚼这段文字,品味这段文字,享受这段文字,跟四兄弟一起慢慢分享这份快乐!
一起来慢慢的读,想象着读。
这一勺水就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快乐,说明平时连这一勺水都没有,人们对水是无比的渴望,而且母亲享受得到吗?“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说明什么“水的珍贵、母亲的伟大,母亲为家精打细算!”
(如果学生说不出,老师可这样引导:雨水澡带给了人们过节似的快乐,可是,这快乐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在这骄阳下劳动的人们的感觉是……(快要风干了)而四兄弟呢?(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真的被晒干了吗?是谁给了狗尾巴草生命之水?指导读。
小结:作者用了十里挑水、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生活场景的描写,突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中心。
(备注:如果学生说出了很多文辞很好,但不是自己教学的重点时,引导读正确,然后积累下来就可以了,略处理)
过渡:可是,极度的缺水,明明给村里人带来的是无言的苦,作者却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写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快乐呢?(小组讨论,指生说)
三、感悟写法,拓展提升
1、雨中洗澡和一勺水冲凉的有水之乐,反衬了平时的无水之苦;以乐衬苦,正是平时非常的缺水,所以才非常的渴盼水,所以当有水“的时候,才有那么多的欢乐;(2分钟)
2、 直面旱区(3分钟)
配乐欣赏图片,直面感受水的稀少。
欣赏完,说感受,(1分钟)
先让学生说,后写;写完,简单交流。(写2分钟,交流2分钟)
四、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做一期节约用水的手抄报;
推荐阅读:《一碗水的愤怒》、《一滴水有多苦》,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
五、板书设计
27、水
最珍贵
十里挑水 雨中洗澡 一勺水冲凉
(细节描写)
反衬
苦 乐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4
一、谈话导入。
1、 板书:水
看到这个字眼,你的第一感觉或者联想是什么?
2、有位作家叫马朝虎,他写下了儿时记忆里的水。这水带给他怎样的特别感受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读正确。遇到生字,先看看生字表,再读准字音。
(2)读通顺。遇到长句子,反复多读几遍,不读破句。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共有几小节?
2、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吗?敢和老师比一比吗?
第一小节、第二小节、第三小节各请一名学生,第四至第六小节老师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试着在水的前面填一个字来概括我们所读部分的内容。
3、学生副板书:
缺水、盼水、惜水、爱水
三、感受缺水之苦。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让你觉得震惊的字词下面做上记号,待会儿来谈谈你的感受。
a “一个村子的人”、 “一处很小的泉眼”:可以想象取水人之多,水源之少。
b “十公里以外”:相当于从学校走到狼山,一来一回,取水多么辛苦啊!
c“排上一个小时”:取水的人多,等待的时间就长。
同学们,等水要一个小时,来回的路上要走上两三个小时,这样算来,一个人半天的工夫就只能取回两桶水,水多么来之不易啊!
d“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取水远、取水难、半天的工夫才能取回一担水。这稀少、奇缺的东西当然是最珍贵的了。
e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在这里,在这个严重缺水的地方,水比酒更珍贵,更受村民青睐。
5、 长长的路,小小的泉眼,重重的担子,珍贵的水,这就是作者儿时对水的苦涩记忆。读到了这些,看到了这些,我们都明白了,为什么作者会说——出示:(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我们都明白了,为什么作者会说——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出示:(请我喝酒,不如……成了村里人说的最多的话)
6、视频《涛涛的梦想》。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这缺水的日子,你最想用哪个字?
7、板书:缺水之苦
8、那么作者是不是在下面的文章里也具体描写这种缺水之苦呢?
四、体会浴水之乐。
1、作者没有写缺水的苦涩,却写了什么呢?
板书:浴水之乐
2、 他们洗澡的方式和我们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天”浴、“勺”浴
3、让我们再细细地读一读这“天”浴和“勺”浴的场景,想一想他们的感受。
出示:
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拦——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4、这“天”浴的时刻,大家是怎样的感受?板书:痛快
5、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痛快表现出来吗?
6、引导评价:有没有把痛快之感表现出来?
评价后再读,再评,再读。
7、这雨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它突然不期而至,犹如喜从天降,我们怎能不欢呼雀跃?这雨说不定即刻就止,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怎能不匆匆奔出?让我们读出那份喜悦,读出那份急切来。
8、“天”浴是那样痛快,“勺”浴同样舒服快乐。请你默读4-5小节,找一找你从哪些语句或者关键词语中读出了这样的感受?在空白处加上批注。
出示:
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母亲轻轻一笑,从腰带上取下钥匙,打开了水窖。一缕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都倒抽了一口凉气。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9、交流。
①倒抽一口气,你能做给大家看一看吗?什么时候,你才这样倒抽一口气?现在作者四兄弟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呢?这就是对水的渴盼。
②水从头浇倒脚的感觉,写得特别细腻、真切,身体的每个部分、每个毛孔都需要水的滋润,都在享受着水的亲吻与抚摸。
10、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水还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水吗?
水,是最珍贵的东西。
水,是生命的象征。
水,是幸福的源泉。
水,是痛快、舒服的感受。
11、出示三段话。
同学们,读着这三段文字,想象着“天”浴、“勺”浴的场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读着读着,我却读出了异样的感受。你们再默默地读,想想老师这异样的感受是什么呢?
12、是的,读文章就要这样反反复复地读,默默地想。缺水的日子很苦,作者却没有过多的描写,反而细腻地刻画了浴水的欢乐,这是为什么呢?
以乐来反衬苦。
13、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仅仅是缺水的苦涩吗?
缺水的生活很苦,可是人们依然热爱生活,渴望幸福和快乐。
14、只有缺水之苦才知道浴水之乐,而浴水之乐又反衬缺水之苦。这苦乐之水,在告诉我们:水,是最珍贵的东西。我们怎能不珍惜呢?少倒半杯水,拧紧水龙头,就可以带给缺水地区孩子一份欢笑;捐赠一元钱,建造一口水窖,就可以改变缺水地区孩子的生活。同学们,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
板书:
水
最珍贵
缺水之苦 浴水之乐
(学生副板书) (学生副板书)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5
(一)
部分实验用品可由学生来提供,如醋、牛奶等,醋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自己提供,牛奶则可以使用学生的课间餐,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有学生会问:“为什么说水是无味的呢?而我喝有些泉水时会感到是甜的。”这就需要教师有一个提前准备,有可能的话准备一个简单的蒸馏水实验,模拟自然水的形成,让学生明白,泉水中的甜味并不是水本来的味道,而是其中有矿物质的原因。
(二)
这节课和以前的观察水有很大的改变,以前的课设计中非常注重怎样观察?实际观察,结果反而容易把学生搞混,什么有味道有气味啊。。。如果老师再把水的特征理出来,反而更显探究的虚假,教条化。现在好了,直接揭题后,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对水的认识,发现学生对水的感性经验其实是很丰富的!我觉得这样的课的设计更加适合现在的孩子!
课文的第二个环节,我进行了形式上的改变。我准备了6杯不同的液体,让孩子们利用水无色透明,无嗅,等特点来区分,而且还能渗透对不了解情况的液体不能尝,闻的时候也要小心等安全意识。
这一节课跟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比以前的《观察水》一课更好,后面的活动也更加吸引孩子,是一节动静结合的,学生兴趣高昂的好课!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6
无锡新苑小学 毕小伟
一、导入
1.同学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我不敢写这个字,想到这里,我总是为哪些缺水的人们感到担心,感到难过。但是我又不得不写,没有水,他们靠什么生存下去,我们又去怎样体会他们那艰难的生活呢?
教师板书:水
2.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跟随作者去寻找水吧。
二、新授
1.请大家静静读读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哪些地方是你万万没有想到的?
学生悄悄地读书
2.师生交流
(1)他们挑水要到10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且要等上1个小时。
乡亲们吃水太困难了,请同学们一起读读文章的第一小节
(2)还有什么地方让大家感到很意外?下雨天都跑到街上洗澡
是的,水太少了,天不刮风,不下雨,就是不下雨。
(3)在我们日常生活都不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文章中人们都非常渴望得到水。(教师点评:并说还有其他地方吗?)
(4)他们那里的村民都说“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是的,水比酒还要珍贵。
(5)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地方的家家户户都有“水窖”?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为什么水窖上还要上一把大锁呢?
学生说:
开锁的钥匙在什么地方呢?
因为水是家里最珍贵,不是谁都可以动的。
3.按理说,缺少水是乡亲们的苦难,但是在作者眼中这段记忆却是那样的快乐,刚才大家朗读的时候,我发现不少人的脸上都有了笑意,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们特别快乐吗?(教师板书:苦 乐)
师生交流
在孩子的眼中洗澡就是一种快乐享受,洗澡的水是老天爷的恩赐,还有母亲的“勺浴”,“勺”是个生字,这个字的外形象什么?里面为什么是一点呢?教师板书。
请同学自由读读这个段落(学生读)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
睁开眼睛,大家看到了什么?(师生交流)
大家还听到了什么?(师生交流)
待续……
孩子们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读读这段文字吧。
学生读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描写真实吗?
师生交流
这是孩子们,乡亲们期盼了多少个日子才盼来的呀,多么激动。这让我想到了杜甫的“欣喜若狂”
教师改写古诗――板书“洗欲狂”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指名读
大人们毕竟是大人,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大家都象过节一样庆祝这美好的日子,但是……(老师引读)
孩子们,什么叫“风干”?(师生交流)
人如果风干的话会导致什么结果?
4.因此储藏在水窖里的水更加珍贵了,所以我们的母亲用一勺水给我们洗澡。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篇文章。
同学们,文章中的孩子们又有什么感受啊?为什么不像雨中那样痛快呢?为什么舒服当中还相当的痛快呢?(教师板书:被晒干)
快被晒干的狗尾巴草是什么样呢?
(老师做母亲为孩子“浇水”,学生啊啊大叫)
学生齐读这个部分的文字。
5.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作者用了“滑”这个字,为什么不用流、淌……自己把文字带入读读,感受一下。
(这里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说说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呢?)
师生交流
(老师说:是不是有一种仿佛被抚摸的感觉,这是不是好像是母亲的爱在抚摸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幸福、舒服的感觉。)
老师的指导学生读书的节奏感不是很好,总是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
6.同学们,我们在享受幸福和快乐的同时,大家还感受到什么呢?
学生:我们对水非常非常的珍惜。
这是全村最珍贵的东西,这是母亲精打细算留下的水啊,这是母亲有一把大锁锁住的水啊……
再读文章
7.母亲给我们水,她自己渴不渴?为什么从她的脸上看到的却是她的笑容呢?
请一位学生读。(这是母亲的第一笑),学生再读(这是母亲的第二笑)……
同学们,从母亲的笑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对孩子的爱、舍己为人
这说明母亲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老师送你一个词语“乐观”,多好的母亲,多乐观的母亲,用自己特有的幽默感染这我们。请我喝酒如不请我喝水。母亲也说“你们真的饿坏了吗?”
母亲用自己的爱,用自己的幽默的话语给我们带来水,带来力量,带来生活的信息。
学生读
8.所以作者把文章的题目定为了《饿水》,编者却删了它,你们觉得删好还是不删好呢?
同座交流――师生交流
作者的题目是《饿水》,我们就想到了水的重要,一看到饿水,就让我们想到了乡亲们生活的苦,作者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表达了乐与苦之间的关系。
师生交流
生活如此辛苦,母亲有没有叫一声苦?作者呢?乡亲们呢?
文章的题目是水,母亲的一勺水让我们太幸福了,课题应该怎样读;如果是水十分珍贵应该怎样读呢?
9.我们的家乡是缺水的,但是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守望和向往,让我们的心里充满了“乐”。孩子们让我们好好珍惜水吧。
此时的老师想到的《忘不了》这首歌,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你们忘不了了什么?
师生交流
三、布置作业
1.改歌词,唱唱
2.老师展示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7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情况:课文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挑水、爱水、盼水、节水。作者通过回忆孩提时洗澡的快乐,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文中有两处细节描写:下雨时,在雨水中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文采用反衬的写法,通过洗澡时的“痛痛快快”、“ 舒服”,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并以此警示今人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当然,本着多元解读的角度,母爱、苦乐交织的生活、乐观生活态度也可以成为个人体会。
(二)、目标设定:本课设定了三大目标。一是有感情的读文,此目标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不论哪个年段,哪篇课文。且文本情感性极强,非常适合朗读,因此更应强调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二是学习反衬的写作方法,《课标》在第三学段明确指出在阅读中“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三是感受水的珍贵,激发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这既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也凸显教材的编写意图——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同时,文章又是以“珍贵”为中心展开描写的,洗澡的快乐,缺水的苦涩都是为了突出水的珍贵。当然,三大目标的实现都是以文本为依托的,要紧扣文本,抓住重点词句,从语言学习入手,最终达成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学会“品味”文本,学习反衬的写作方法。而课文所叙述的背景与故事离学生现实生活太远,如何让学生体会水的珍贵便成为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理念:改变知识系统核心的课堂,建构以语文能力、学会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理念。一是以读为魂,以“品味”、“述说”的形式体会文本、训练朗读。品味与述说不仅作为学习本课的形式手段,更应作为一种阅读方法贯穿课内课外,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习怎样进行阅读,从而能够自觉地将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形成能力,为学习语文、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二是文道结合,引导学生读文悟道。道,既有道理之意——珍惜水;也有方法之意——以乐写苦的反衬手法。读“乐”悟“苦”知“珍贵”明“反衬”。三是变教课文为学语文,大胆取舍,1自然段学方法,2自然段用方法,5自然段巩固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采用“镜头呈现法”、“变换角色法”、“联系生活法”等形式,引导学生 “品味”文本,“述说”语言,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随文学习生字。
(二)、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对课文两次洗澡的内容进行学习,感悟作者以有水之乐反衬缺水之苦的写作方法。
(三)、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水的珍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重点
学会“品味”、“述说”文本,学习反衬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
采用“镜头呈现法”、“变换角色法”、“联系生活法”等形式,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水的珍贵。
五、教学准备
(一)、学生预习课文(至少读4遍),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对课文有初步印象,了解大意。
(二)、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享受语文。
1、师生认识、聊天。
2、品味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中有真情,“水”中有美景,“水”中有哲理……
3、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品一品现代作家马朝虎先生笔下的《水》中有什么,你们准备好了吗?
【课前以水相关古诗让学生感悟“水”中有真情,“水”中有美景,“水”中有哲理……感悟文字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尝试品味文字、享受语文。】
(二)、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珍贵”。
1、要想品味课文,先要知道文章大意,通过预习,谁能在课题前面加上一个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词?( )的水。
2、文中有一个生词 “水窖”,一起读两遍,:出示图片:这就是水窖。水窖有什么作用?说作用、写生字“储”。
【借助预习,以填空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生词“水窖”为切入点进入学习。】
(三)、亲临“挑水”现场,品味显而易见的“珍贵”。
1、为什么建水窖呢?(缺水)。文章开篇就提到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缺水?生交流。(通过数量词品味语段、板书“抓住词句”)
2、假如这是一场电影,透过镜头,我看到了遥远的路、曲折的路,你看到了什么长场面?生交流。
3、镜头渐渐拉近,近了,近了,不,我们每一个人不再是看电影了,而是成为了村子里的一员,我们也来到了挑水现场,请问你在干什么?你想说什么?(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注意逗号的强调作用,融入其中品味语段,板书“融入其中”)。感情升华,读句子:水,成了我们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4、我们不再是朗读了,而是述说我们的挑水生活。(板书述说)
5、用这样的方法,述说文章第一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以电影镜头的方式呈现,牢牢抓住数量词品味语段,由电影镜头到挑水现场,进行角色置换,学生转变为“村里人” ,我即是“我” ,述挑水之难,感缺水之苦,品水之珍贵。】
(四)、围绕“水窖” ,品味藏于乐中的“珍贵”。
1、学法小结:抓住词句是为品,融入其中才有味。
2、运用学法同桌合作品味雨浴场景。交流:品了哪些词,品出什么味,融入文中读。(注意读好“痛痛快快”,感受:雨,是我们村子里很珍贵的东西。)
【总结学法,同桌合作学习,熟悉品位之法。同时对第二自然段进行选择性学习,重点抓住“只有……才……”和孩子们洗澡的场面,而大人们洗澡的场面则留待第二课时。】
3、我们还会在何时洗澡呢?体会“勺”,水的珍贵。
4、让我们也成为四兄弟中的一员去感受这一勺水的舒服吧!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指导难读的句子“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5、读正确、流利了,我们就可以品味这一勺水了。
6、品味、述说“勺浴”。
(1)自由品味。
(1)滑的解释,体会快。
(2)文中却是“缓缓地滑过”,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生交流。
(3)让我们抓住“滑”,成为四兄弟中的一位,去细细品味母亲的一勺水吧!
(4)让我们用诗的语言述说这一勺水吧!
(5)省略号,你感受到什么?停留享受、继续滑动……
(6)那就让水继续在我们四兄弟身上继续滑动吧,我们继续述说着。此时的述说与之前的缓缓地滑动有什么不一样?
(7)读“水,它不多不少……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体会水的珍贵。
7、小结:用一个词形容勺浴。
【抓住“勺浴”展开探究式学习。“滑过”的处理,有矛盾解读、有品重点词句,有诗歌述说,有变换角色,以多种形式品味勺浴之舒服。“勺浴”的处理可以分成三个大步骤:一是读正确流利,抓难读的句子“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既要扎实指导学生读书,也要渗透一种扎实的学习态度。二是品味,抓住“滑、缓缓地”进行品味。三是述说,以诗一般的语言述说,抓住省略号述说。】
(五)、结合板书,品味“苦乐”之“道”。
1、回顾两次洗澡:通过板书,雨浴对我们意味着( )、勺浴对我们意味着( )。
2、出示句子:这样的日子像过节一样,读“过节”。
3、不过,这样美好的日子毕竟太少了。那更多的是什么呢?(炎热、干燥,是苦)
4、是啊,文章把水给人们带来的痛快、舒服、享受、幸福充分描述出来了,而这短暂、难得的痛快背后是多少缺水的苦痛和期盼啊!得水之乐,更反衬出了缺水之( 苦 )。
【道,既有道理之意——珍惜水;也有方法之意——以乐写苦的反衬手法。同时鼓励多元解读,品味苦乐。】
5、文中还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品味:如大人们雨中洗澡、风干的滋味、母亲的一笑,腰上的钥匙,渴说成饿……留待下节课咱们再去品味、述说。
【课内得法,课外运用,让品味由一种方法,成为一种能力,一种习惯,这也是我的语文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8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结合实验探究活动,形成水的科学概念。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运用看、摸、摇、听、闻等多种方法,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对水形成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引领学生通过“水在哪个袋中”、“给袋中的物体分类”这两个环节的实验探究,形成对水特性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给每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1块小石头、1块小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1张。
2、给每个小组准备:1瓶醋、1瓶牛奶、网状图记录纸1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观察:
上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倒一杯自来水,观察可以发现些什么,同时比一比谁观察最认真,谁收获最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养成细致观察习惯。
二、检查观察情况,导入新课:
上课了,师生问好后检查课前观察一杯水的情况。
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对一杯水进行了认真观察,现在请几名同学汇报观察收获。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为本课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给力。
三、新课学习:
(一)、我们知道的水
1、师:请同学们用简洁、准确的语句或词语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知识记录下来。
2、视屏观看(课本配套视频)四人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我们知道的水
3、合作填写教材P.66.关于水的网状图。
4、小组汇报展示, 教师适时小结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用途、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设计意图】该环节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让学生对“水”已有认知的回顾、总结,也是对“水”进行描述的语言提炼;第二步视屏观看,小组成员交流,为学生相互进一步认知 “水”提供了条件;第三步填写网状图,是对第二步的进一步梳理和概括;第四步师生互动,让学生对水的存在形态、用途、与生物的关系、基本特点等有了更加详尽的了解。
(二)、水在哪个袋中
1、师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并提问: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我们怎样将袋中的水和其他物体一一分辨出来?
2、学生分组实际操作,教师温馨提示: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感知,才会更加全面。
3、小组汇报交流:哪些物体我们可以比较容易辨别出来?辨别的依据是什么?哪些比较难辨别?难辨别的原因是什么?
4、指导学生把那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是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为什么?
5、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
6、小组汇报,教师适时评价后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引领学生学会运用看、摸、摇、听、闻等多感官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三)、给袋中的物体分类
1、引导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我们将袋中的物体都一一分辨出来后,将他们分类,如何分类呢?分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2、汇报交流(注重分类理由)。
3、教师评价后归纳总结: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把物体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
【设计意图】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分类方法,理解把物体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只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标准不同,给物体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四、课外延伸:
在生活中找找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哪些是气体?
[设计意图] :科学探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的理解更加深入,记忆更加深刻。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9
【教学资源分析】
《水》系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回忆孩提时洗澡的不易,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两处细节描写:下雨时,在雨水中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文采用反衬的写法,通过村民洗澡时的“痛痛快快”、“舒服”,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并以此警示今人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难,要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体会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紧紧扣住“水的珍贵”展开,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让学生感悟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别珍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做到生活中节约用水。在品读课文时,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水(板书)是很有意思的精灵。在古代大圣人孔子的眼中,水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是有情义、有德性的;在南唐后主李煜的眼中,水正如他心中的愁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现代著名作家马朝虎的眼中,水又是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
1、快速读课文,找一找有关的句子。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设计理念: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紧扣文章的这句中心句展开的。教学伊始,让学生未入文境先有情,继而深入文本体会。
2、怎么样的东西称得上珍贵?(珍珠、钻石……)水,在我们眼中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何以会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3、因为我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我的家乡到底是怎样一番缺水的情景呢?(板书:缺水)
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1)“十分里以外”村里人要吃水,要到十公里以外去挑,而后返回,来回奔波二十公里,目的就是要挑回一担水,多辛苦啊!
(2)“排上一个小时”为了一担水,要等待一个小时,甚至还要更多时间,可见水弥足珍贵。
(3)“一处很小的泉眼”只有一处泉眼,而且很小,看来这里确实是一个水源稀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别珍贵。
5、师小结:因为我的家乡缺水,而村民的生活又时时刻刻离不开水。所以(出示句子)“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难怪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是“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看来,在这里,在这个严重缺水的地方,水比酒更珍贵,更受村民青睐。
6、假如你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缺水的村子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7、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整体感知。
1、过渡:生活在这样一个缺水的地方,人们对水自然会有一种渴望,会有一种期盼,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回忆,去真切地感受那里的人们渴望水的情景吧!
2、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在读书的过程中,有困难吗?检查初读情况。
(1)课件出示三句带有生字的句子。
“那时侯,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而挂在她腰间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
(2)读生字词:“储水”,“钥匙”,“一勺水”
(3)自由读这些带有生字的句子。
(4)指名读三句句子,教师相机询问。
① 什么叫储水?为什么要储水?(这里需要储水,是因为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储水是为了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使用。)
② 平平常常的一把钥匙,象征着什么?为什么说它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因为这把钥匙锁住的是水窑,只要水窑打开了,我们就能用水,那该是何等痛快、幸福的事。)
③ 用一勺水给我们洗澡,说明什么?(因为缺水,所以要节约用水,用一勺水,就给四兄弟洗了一回澡。)
(5)有感情地读三句句子。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又能通过对三个生字的简单理解,再次引领学生感悟到这里缺水,水是很珍贵的东西。
四、自读感悟,品读交流。
1、除了第一自然段和上面几句句子,你还能从文章的其他地方体会到这个地方缺水,体会到水特别珍贵吗?
2、默读课文,划有关句子,并写一写自己的点滴感受。
设计理念:高年级学生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既要让学生学会快速浏览课文,又要学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每一句话,而且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3、师生交流,相机出示重点的句子理解。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来带动整个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做到“教学无痕”。
(1)“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① 为什么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下雨?(在雨中洗澡,可以喝到水,可以储水)
② 因为缺水,所以洗澡对于村民来说是一件奢耻的事情,只有在下雨天,才能痛痛快快地洗个澡,那是怎样的一种痛痛快快呢?出示:“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③ 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的感受。(主要从两个地方谈感受:一方面是“张大嘴巴,去吃来自空中的水”,让我们体会到孩子们多渴望水;另一方面是“奔跑跳跃,大呼小叫”,体会到人们洗澡时的痛快,在谈这两点时,都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比较。我们洗澡会如此痛快吗?我们会去吃来自空中的雨水吗?从而感受到水的珍贵。)
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你能把这种痛快读出来吗?)
⑤ 师小结:就在这样的下雨天,小孩子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大人虽然拘谨,但内心也充满着快乐。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水的降临的一种感激,对水的一种由衷的珍爱,所以说(出示)“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⑥ 师引读:这样的下雨天就像——过节一样,但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
(2)母亲锁上水窑,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
① 你觉得哪个字最能吸引你的眼球?(饿)
② 母亲之所以会这样说,完全是因为她看见了她用水为我们冲凉的那一幕。
③ 课件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指名读一读这段话,其他同学闭眼想象,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一方面是我们淋到水后的一种快乐,另一方面是母亲对水的珍惜,做到“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④ 这是一种久旱逢甘淋的感觉,又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会用哪个词语?(爽)(痛快)(舒服)
⑤ 就带着这份“爽”,这份“痛快”,这份“舒服”来读一读这段话。
⑥ 师补充:在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倾注下来的同时,母亲还用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这样的感觉就更爽了,让我们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
⑦ 现在你明白了吗,何以母亲要用“饿”而不用“渴”字?(因为天气炎热,因为缺水,我们的身体就是处于饥饿状态。好不容易才有了这样一次与水亲密接触的机会,真是太幸福了。)
⑧ 当一勺水给我们淋浴结束后,母亲又锁住了水窖,这又激起了我们的期盼之心,我们期盼什么?
⑨ 同学们,想想我们自己,处在江南水乡,用水毫无困难,我们是多么幸福啊!跟他们相比,你们有话要说吗?
设计理念:此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他们肯定有话要说。可能是反省自己以前用水的毫无节制,可能是因为用水的毫无困难,所以感受到的一种幸福,也可能是一些具体的节约用水方面的行为,不管是什么。只要同文本进行了交流,就都是一种学习后的收获。
4、师小结:不管是下雨天痛痛快快地淋雨,还是无雨时母亲用水窖中的一勺水给我们洗澡,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村里人与水接触时的一种快乐。(板书:乐)
5、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样一种强烈的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水对村民来说是异常珍贵,更让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这就是一种反衬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教给学生写作的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也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
五、总结延伸。
1、这篇文章是编者改动后选入课本中的,题目也做了相应的改动,你能猜猜原文的题目吗?(《饿水》)有机会,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原文,再来体会作家马朝虎质朴的文字,真挚的情感。
设计理念:虽然《水》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已结束,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被激发出来了,这也是课外阅读的开始。
2、师总结:生活在缺水的地方的人,他们对水是如饥似渴。我们生活在不缺水的地方是如此幸运,但如果我们毫不节制地用水,不珍惜水资源,你觉得我们对得起那些缺水地方的村民吗?在你用水的时候,想一想缺水的村民那渴望期盼的眼神吧!想一想这句话吧!(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设计理念:将文章的这句中心句贯穿教学的始终,同时,又体现了教学的前后呼应。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探讨如何节约用水。
板书设计
水
缺 水 洗 澡
苦 乐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它倡导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起来。以往的教学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地位都得不到体现。而只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作为一名课改大潮中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课改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1、课程改革后,语文课堂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教学手段越来越多了。但手段多了,对语文学习来说未必是好事。在这堂课上,我没有为了让学生“求异”或“发散”,离开文本进行无休止的讨论、争辩;没有占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搜集来的资料却把文本丢在一旁;没有过份地使用多媒体来取代读书……从而,成功地把握了“度”,没有造成语文课程的异化。
课文是一篇记叙文,背景是从前一个缺水的偏僻山村。上课时,我紧紧抓住了课文的两条线索带着学生走入作者的生活,那就是“缺水所带来的苦”以及“用水所带来的乐”。让学生在自学划相关词句、交流体会、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学习课文。“缺水所带来的苦”主要通过“挑水难”“洗澡难”“盼开窖”等事情体现,“用水所带来的乐”则通过“雨中洗澡”和“洗凉水浴”这两件事体现。
2.《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与其教师细致的分析讲解,不如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课堂上“读”占鳌头。在这节课中,我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的读,努力引导学生将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在读中自行发现。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雨中乐”时,我首先抓住关键词,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它们,然后用语言为学生们创设情境,使他们把读书当成情感的体验。
3.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这篇文章又包含着浓厚的感情。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时空,让学生在自主参与阅读的活动中,深入理解课文,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期盼”、“幸福和痛快”及“一勺水洗澡”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什么让自己最期盼,想想自己平时什么时候最“幸福和痛快”,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及“村里人”对水的情结。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合作、快乐地探究,获取新知,明白事理。
4、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是上好阅读课的关键。在教学之前,我认真的研读了《水》这篇课文。课堂教学中我抓住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主线统领全篇,又以“缺水的苦”和“有水的乐”这两条副线的相互反衬,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感触。
一节好课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完善,去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坚持要求明确,坚持榜样示范,课堂上学生的倾听意识就会在其间慢慢流淌!我想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亮丽而难忘的课堂定会不断地展现在同行们的面前,让我们自信的去探索去研究,完善自我,完善我们的课堂。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10
一、基本理念
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的陶冶思想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感悟作者具体生动地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快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三、教法、学法
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体现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四、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1、交流资料,辅垫教学。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上课前,我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有关缺水的资料,从而了解相磁的知识。一是为了更好的进入新课学习,让学生对课文相关的内容的理解能水到渠成;二是分享收获的喜悦,把别人不知道的自己的知识说给大家听,这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情,从而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三是让学生从小学会搜集资料,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2、质疑问难,激趣读文。课标指出,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培育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上课伊始,我利用课题质疑,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活动起来,思考下课题相关的问题,这也正是课文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课文时也能更有目的去读。长此以往,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他们的思维会随之活越,学习的兴趣也会高涨。
3、发展语言,提高思维。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思维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在学习时设计了“在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从而达到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发展,从而积累语言。最后一步一步走进文本,让语言与思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与提高。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习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有自由朗读后对课文内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对词语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5、课外写作,延伸教学。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完课文后,进行适当延伸,让学生上网输入关键词“干旱”去浏览网上的文字和图片,写一篇随笔。这种教学的延伸,目的是想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广泛了解资料,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这节课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为学生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11
一、教材解读:
全文笔调清新,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下雨天,孩子们用雨水洗澡,炎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清凉之水的舒服与痛快,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好回忆,真情演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因此,文章中急切的盼水之情,浓浓的母亲之爱值得反复涵咏。缺水,品味水之珍贵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
作为生活在水网地区的农村孩子,学习本文,理解课文中的关于“我们”对于水的渴望之情,体验缺水时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是一个难点,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板书:水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尽管有时候水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需要水的,特别是缺水一些的地方,水就成为了一种极为珍贵的东西了。
作者生活在缺水的地方,小时候对于水有着怎样特别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懂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检查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
勺子 膝盖 水窖 储藏 钥匙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读通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是从那些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段?请你用双竖线把它划分出来。
3、交流:
课文是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来写的。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写的:
(1)挑一担水要走十公里路,排一个小时队;
(2)人们盼望下雨,可以尽情洗一个澡;
(3)用一勺水淋浴却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语的快乐。
四、精读课文第一段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珍贵”是什么意思?作者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为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2)交流,出示句子:
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读一读句子,体会水的珍贵。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你是怎么理解这一句话的?
五、课堂小结:
水,对于我们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因为太多了。但是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其实缺水的地方很多啊。如课文中所说的,在哪些地方,水实在是很珍贵的东西。
读完了课文,你会有更深读了解的。
六、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精读二、三两段,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对作者在雨水中洗澡和夏天淋浴时的欢快的心境的描写,认真加以体会,感受缺水之苦。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读
课文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从几个方面来写水的珍贵的的?
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我们最盼望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能够体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读一读,加深感受。
2、交流:
(1)“期盼”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近义词吗?(“期待”、“期望”)
(2)为什么要期盼下雨的日子呢?
“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只有……才……”说明什么?
(3)从那里看出我们洗澡的痛快呢?
“在雨中奔跑踊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先是……然后……”这不用可以吗?。
(小孩自然是最按捺不住的,然后有所拘束的大人也忍不住了,经不起这痛快的洗澡的诱惑了。)
3、有感情朗读,体会孩子洗澡时的痛快,感受水的珍贵。
三、精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段(3-6)找出写水珍贵的句子,重点研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边上。
2、交流:
(1)出示:
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 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朗读,“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
(水之珍贵,轻易不可享用。)
(2)我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母亲给我们的“淋浴”的,仔细阅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注意母亲的动作,体会我的感受。
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水之珍贵,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母亲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我们舒服的大喊大叫。)
从这超乎寻常的痛快中,分明让我们每感受到洗一次澡有多不容易,水有多珍贵。
(3)母亲说“你们真是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3、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四、练习
1、给课文中插图配一段说明文字。
2、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应该是“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谈谈自己的感受、理解。)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1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8~141页课文、生字、练习
[教材分析]
课文是篇记叙文。背景是从前一个缺水的偏僻村庄,家家户户建有水窑。
作者回忆儿时洗澡的不易。下雨时,用雨水洗澡;火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说明当时水的珍贵。
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回忆下雨天,人们痛痛快快洗上一回澡的情形。第三段(第三至六自然段),回忆骄阳无雨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的情景。课文最后以母亲的一“锁”、一“笑”、一“说”作结,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课文采用反衬法,人们洗澡时的“痛痛快快”,舒服得“大呼小叫”,更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村里人和母亲说的两句话意味深长,值得深思。
文中插图,生动地再现了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的喜悦情景。
[设计意图]
学习课文《水》要求读懂课文,了解水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在一个缺水的孩子眼里水弥足珍贵——“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我喝洒不如请我喝水”、“母亲用一把大铁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教学中引导学生亲身去体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来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抓住课文语句体会“由于缺水,水便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体验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语句体会“由于缺水,水便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体验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授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2009年5月27、28日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这里有两个词语不知大家认识不认识?
(出示:干燥 炎热)
2、读了这两个词语你想到怎样的画面?(学生描绘夏天的景象)说了这么多,你最需要什么呢?(空调、洗澡、水)
3、板书课题:水
二、初读课文:
用眼读书,将课文的每一个字读正确,将课文的每一句话读通顺。
三、检查学生的生字:
1、出示:窖、膝、勺
(1)“窖”是一个二类字,大家能够认识就可以了,但老师相信聪明的你
已经记住这个字,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利用形声字来记忆)
(2)“膝”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在写右边的中间部分“人”要写得放开一点。
(3)“勺”字是个象形字。
2、出示:水窖,膝盖,一勺水。
学生读生字词,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此外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这些词与课题有联系吗?
四、再读课文:
用眼读书我们就有了这么大的收获,我想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认真读书的话,收获会更大。
1、提出要求:用文中的话语来解读这四个词语的话,你会选哪一句话呢?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缺 最珍贵
五、三读课文:
用心读书,我们找到了更为深入学习课文的话题。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不仅用心读书,而且要用脑读书,找到课文中能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是最珍贵的。”语句,边读边画,更好的是能写一写你独特的感受。
1、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2、 学生汇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举起你自信的手,举得高高的向老
师示意你找到了。汇报时别人说过的你不可以再说,但可以补充,最好是不同,因而你必须学会倾听。
六、总结:
看来缺水的日子,对于我们江南的孩子来说是“痛苦的”,那么文中描写的村子里的人对于缺水的日子又是如何看的呢?(开心)是的,作者生动地向我们描写了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他又为什么这样写呢?这是我们下节课的任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初步阅读了这篇课文,生字词会写了吗?打开默写本,
听写词语。
第一词语:储藏
第二词语:勺(教师出示象形文字)
第三词语:人体下肢重要的弯曲部分——膝盖。
2、出示核对。
二、深入学习:
1、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齐读。师板书:最珍贵。
2、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缺水的地方,看看文章哪些地方触动了
你的心弦,和你的经历对照,想一想,并把你的感想,关键词写在书上。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写感受。
3、刚才边读边思,边思边记,现在,我们发言的时候要说出哪句话让你体会最深,并说说你的感受。
4、学生汇报,教师整合,重视朗读指导:
(1)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学生可能感悟到的有:
①一大清早在通往很小泉眼的山路上,担水的人络绎不绝。
②作者家人担着一担水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可真辛苦呀!
③为了吃水,这个村子的人可真辛苦呀!
④如果我是作者的话,一定要等到渴极了才能喝。
(2)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学生可能感悟到的有:
①“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可以看出村里人很久没有洗澡了。
②村里人很久没有这样奢侈地享受过水了。
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的感觉。读出天然淋浴的欢畅感觉。
(3)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学生可能感悟到的有:
①我们连自来水都不太喝,因为喝生水会生病的,而他们却吃来自天空的水,下雨时,空中的灰尘有可能掺和在雨水里,如果喝了会生病的,每一次下雨时都是家人在撑着伞,生怕淋出病来。
②吃是把东西送进嘴里咽下去,吃来自天空的水有些困难,与我们喝水有些不一样。
(4)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
①“风干”可以看出男女老少渴极了,太需要水来滋润。
②教师引导:此时的水在哪里呢?(水窖里)水窖开着吗?(锁着)这样一来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了),看来我们都盼望着家中的水窖打开的一刻。
③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个“干”组成的词语(晒干的狗尾巴草),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晒干的狗尾巴草的感觉,加深学生对我们急需水的理解。
(5)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
学生可能感悟到的有:
①我们四个人都成了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了,而妈妈只从水窖中用勺子打了一勺水,看来水太珍贵了。
②从中也能感受到妈妈对我们的爱,只给我们淋水而她没有淋水为自己消暑纳凉。妈妈是要做农活的按理说她比我们更需要水。
③妈妈看到我们这样舒服自然很高兴,这就是母亲的伟大之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锁上窖,笑着对我们)
④对于我们而言这一勺水让我们四兄弟平分不多,但是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
(6)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的水。
学生可能感情到的有:
①妈妈对水的计算实在太精确了,一勺水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没有一滴是浪费掉的。
②此时的用水成了计划经济。
③我们在家中淋浴时可是拧开水龙头尽情地享受水的抚摸直到自己觉得舒服才作罢,和他们四兄弟比起来我们太浪费了。
5、这一段文字也深深地打却了我,我也想来读一读,行吗?
师配乐朗读。(课文片断内容改成诗歌)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
滑过了
我们的脸,
像一条小溪流,
……
三、总结:
1、作者就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了一勺水带给四兄弟的美妙体验,让我们深切地体验到藏在水窖中的水是多么珍贵,也让我们感觉到了什么?
生齐: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2、生活中,我们还拥有许许多多水,学这篇言文章你感受到他们对水的珍贵吗?你也要学会珍惜啊!
[板书设计]
26、水 挑水
(最珍贵) 洗澡 尽情享受
浇水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有三个活动,一是学生间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二是探究不同物质的特征,三是给物质分类。
开展有关水的知识的交流,是为了教师将有机会评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有关水的原有知识,学生也将在此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分享和质疑。学生运用网状图进行记录,可以帮助他们将水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梳理,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不同物质的特征的活动,将调动学生运用感官和已有经验来识别和比较不同的物质,同时在比较过程中丰富关于三态物质的感性认识;分类活动是在学生识别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分类的标准可能有很多种,他们可能会根据识别活动中不同感官的感知结果来进行分类,比如根据手摸的结果,分为软的物体和硬的物体,这在学生初次分类中是十分正常的。教科书中将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一分类直接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期望学生对感性认识进行反思,关注这三类物质的主要区别。
学生在这节课中完全可以根据袋子里东西的形状变化认识到三类物质的差异,但它们在体积上的差异学生就很难知道,可以利用气体独特的特点加以区别,帮助学生分类,比如在重量上。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多余7种物体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惯。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兴趣,选择动手操作性比较强的活动设计来触发孩子们探究的*,使学生能够因为探究而认真,因为科学而变得有素养。
三、教学理念
考虑到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能够引领孩子多角度去揭开“袋子”神秘面纱是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帮助学生养成用多种感官充分观察的习惯,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观察素养的培养。
同时对于充满稚趣的三年级学生,儿童化的引导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能够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兴趣,激发孩子的探究*,带着一种探究的冲动在教师的引领下去走科学道路。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谜语:双手抓不起,千刀万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2、学生回答。
3、讲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板书课题:“水”)
二、认识水
师:你们今天都带什么来上课了?
生:………
师:我看见有些同学带着灵敏的鼻子来了,有些同学带着明亮的眼睛来了,有些同学带着柔柔的小嘴来了,老师啊也带了一样东西来了,(出示一杯水)大家就用你们带来的灵敏的鼻子、明亮的眼睛、柔柔的小嘴来仔细的观察观察它,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水
师点生汇报水的特点
根据回答板书:水 无色 透明 没有味道 没有气味
三、欣赏美丽的水(课件)
四、我知道的水
1、出示网状图
师:现在关于水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我这里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张网状图,把你们有关水的知识在小组讨论下,然后把讨论结果写在这张网状图上。(发网状图)。
2、学生开始讨论。
3、交流汇报填写情况。
五、水在哪个袋子里
师:真是不错,没想到我们班的同学都这么厉害,关于水竟然知道的这么多。1、活动指导
师:接下来,我们做个游戏好吗?我这有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玻璃球、粉笔、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谁能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找出哪一袋是水吗?
生:
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
生:用手摸
2、提要求,学生领取材料,分组进行“分辨哪个是水”的活动。
3、填写记录表
4、汇报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求证。
(1)组织学生探讨如何验证各自的推测。
(2)验证各小组意见一致的几个袋子。
(3)质疑:为什么另外这几个袋子我们却难以分辨出来呢?哪些方面像水?(根据发言板书:会流动,形状会改变)看来根据我们现有的证据,我们确实还不能确定哪个袋子里装的是水。要知道到底哪袋里装的是水该怎么办?
5、交流
找出水
六、分类,认识固体、液体、气体
师:根据这7种物体的特点,我们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想想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生开始分类
汇报
生:……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因为它们的形状不变,……
师:我们给像石头、玻璃球、粉笔这样有固定形状的,而且坚硬的物体取个名字吧,大家开动你的小脑筋都来想想,看看我们谁取的名字最合适。
生:……
师:科学上把这些形状不变的物体称为固体。(板书:固体)
生:将……分为一类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因为它们会流动。
师:那我们也给象水、醋、牛奶这样能够流动的,摸起来软软的物体取个名字。
生:……
师:像这些会流动有一定体积的,在科学上我们称为液体。(板书:液体)
师:现在还剩下……
生:空气
师:那空气我们可以叫它……
生:气体。
师:很机灵,就叫气体。(板书:气体)
师:其实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气体是科学家们对其分类时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那你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吗?
生:……
七、小结
1、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2、我们用到了哪些自己身上的器官?
3、你有什么收获?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14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雨中洗澡,一勺水淋浴两部分,感受缺水的苦涩。
一、复习导入,触发情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生活在一个缺水的地方。大家看(多媒体播放干旱图片)因为缺水,人们吃水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因为缺水,“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成了人们说得最多的话。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这两个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村庄,用心灵去感受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吧!
二、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雨中洗澡的痛快
1、请同学们自由读雨中洗澡这一部分,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边读边想象,用心去体会,读完后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自读自悟。
3、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深入体会,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多媒体出示,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句“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中的“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吃”深入体会人们雨中洗澡的兴奋与痛快,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三、精读课文3、4、5、6自然段,品味一勺水淋浴的舒服
1、就像过节一样,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2、那么水窖打开以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把心放进课文,自由读4、5自然段,边读边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再多读几遍,用心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学生自读自悟)
3、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感情朗读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
4、指名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从第5自然段去体会炎夏一勺水淋浴的舒服,并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5、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6、读了这一段你们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引导学生从“饿”字中去体会水对生命的重要。
四、回扣全文,揭示主题
1、雨中洗澡是如此痛快,一勺水淋浴是那样的幸福,这些在我们看来平常普通的事情,为什么作者会觉得特别快乐?
2、谁能回答?
3、老师小结:在这样严重缺水的地方,人们的生活非常艰苦。正因为缺水,所以在雨中洗澡,用一勺水淋浴,才让作者格外期盼,才让他觉得特别快乐,而这份快乐更交织出缺水的苦涩。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就在今天,生活在严重缺水地方的人还有很多,大家看!(播放视频资料)
2、看着这样的一双眼睛,你觉得它在诉说什么?面对这样一双祈盼雨的眼睛,想想我们在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你此时最想说些什么?
3、同学们,水和我们的生命紧紧相连,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多媒体出示: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生命!)让我们一起用心读这句话。
缺(苦)
水雨中洗澡生命之源
一勺水淋浴
盼(乐)
教后反思:
《水》这篇课文是篇记叙文。背景是从前一个“缺水”的偏僻村庄,家家户户建有“水窖”。作者回忆孩时洗澡的不易,下雨时,用雨水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说明当时水的“珍贵”,警示今人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成了村子最珍贵的东西。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回忆下雨天,人们痛痛快快洗上一回澡的情形。第三段(第三至六自然段),回忆骄阳无雨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解暑纳凉的情景。课文最后以母亲的一“锁”、一“笑”、一“说”作结,给人留下难忘印象。课文采用反衬法,人们洗澡时的“痛痛快快”,“舒服”得啊啊大叫,更衬托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村里人和母亲说的两句话意味深长,值得深思。文中插图,生动地再现了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时的喜悦情景。
教学伊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干旱图片,老师叙述第一自然人们吃水困难的内容,营造氛围,触发学生情感,让他们迅速走进课文。
紧接着,我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雨中洗澡的痛快。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重点句“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组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走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中的水。”引导学生从这一句中的“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吃来自天空的水”等去细细品味水的珍贵,再通过指名读,配乐读等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人们洗澡时的兴奋与痛快,从而感受水的珍贵。在学习一勺淋浴这一部分时,由于有了雨中洗澡这一部分的学去指导,因此,我以学生自学为主,先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同位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虽然作者文章中写的是雨中洗澡的痛快,一勺水淋浴的舒服,但透过这份幸福,我们感受到的却是缺水的苦涩。因此在教学完一勺水淋浴一部分后,我让学生回扣全文,想想雨中洗澡、一勺水淋浴为什么让作者这样快乐。通过回扣全文,学生虽然不知道这是反衬手法,但他们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有水的乐更交织出缺水的苦。从而学生明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
第九册《水》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1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笔下生花”。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水”来编排的,选编了三篇主体课文——《一个苹果》、《古诗二首》、《水就是生命》和一篇拓展阅读《雨港基隆》。其用意在让学生知道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水,社会经济建设更需要用水,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水的珍贵、水的美好,并形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本次的作文指导课,意在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个交流情境中,提高学生表达的质量,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完成本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谈话的方式,聊几个和水有关的话题,力求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调动写作灵感,帮助学生疏理写作思路,明确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引起注意,进入状态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主题是“水”。(板题)
师:刚才有位老师对我说,想让同学们现在就动笔写一篇“水”的作文,拿到他们学校,让学生学习。觉得现在就有把握写好这篇作文的同学举手。(查看学生的举手状况)还行,有一些同学有把握,可还有那么多同学没有把握,怎么办呢?不用急,现在老师和大家聊几个和水有关的话题,看看对大家是否有所启发。
二、话题1 :我从来没想过(板书:我从来没想过)
师:先想一想,在第六单元里,我们都学过哪些和水有关的文章。(指学生自由说)
师:在学习《一个苹果》这篇课文以前,你想过一个苹果会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吗?为什么没想过?(指学生自由说)在学习《一个苹果》这篇课文以前,你想过咬一小口苹果是对战友的关爱吗?现在想到了你有什么新的感悟?(指学生自由说)看,大家已经写出一段作文了。不信,你听——
师:“我从来没想过,一个苹果竟会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我们现在,别说一个苹果,就是一筐苹果,想吃也可以拿到,而在那艰苦的战争年代,只咬一小口,就是对战友真切的关怀和深深的友爱。”你觉得这样写行吗?
师:那现在想想,在《水就是生命》这篇课文中,有哪些是以前你不曾知道或从来没想过的呢?(学生思考后自由说)
师:如果让你写“从来没想过”,你觉得要写清楚什么呢?
(指生说,师板:1 、没想过什么。2 、为什么没想过。3 、想到了有什么感悟)
师:在《雨港基隆》、《古诗二首》等课文以及生活中你还有没有“从来没想过”的呢?想一想和同桌交流。
师:大家有这么我的“从来没想过”,把它们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了。想一想,很多的“我从来没想过”组成一篇文章,这像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你一定会听到的》、《我喜欢》)
师:觉得对这一话题感兴趣,能写好的同学举手。如果你觉得很有把握,可以现在就动笔,你也可以继续构思,听我们接下来的话题,也许会对你另有启发。
三、话题2 :宁安山水
师:在《同步阅读文库》“水”这一单元中,哪一篇文章你最喜欢?(引入《桂林山水》)为什么喜欢它?(指生自由说,可明确作者抓了桂林山水“静”、“清”、“绿”等特点。)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因为他爱桂林山水,要赞美它。我们美丽的家乡──宁安,不也山明水秀吗?可不可以赞美一下“宁安山水”呢?(板书:宁安山水)
师:说一说宁安有哪些可爱、可赞的水?(镜泊湖、玄武湖、牡丹江等)
师:如果你选了其中的一景,你准备抓住它什么特点?(生自由说)
师:其实喜爱水、赞美水还可以有另一种方式——我们不只看到家乡迷人的山水,我们在水的怀抱里尽情地游戏过呢!玩儿过水吧?游泳、摸鱼、捉虾、打水仗……(同时板书:游泳摸鱼捉虾)有过其中经历的同学举手。说说你印象最深,玩儿得最快乐的一次。(先在小组中说,再推荐一名学生说给大家听。听后师生评议,进一步指导,明确要写好这样的作文,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
想写这一话题的同学举手,你们可以动笔,也可以一边构思,一边参与下面的话题。
四、话题3 :从喊叫水乡回来
师:水是这样的美好,可又是这样的普通,以至于我们每天都和水打交道,却不曾想过,有些地方水简直比油都珍贵。说说你知道的最缺水的地方,那儿缺水到了什么程度。(指生自由说)
师:老师知道有一个地方叫“喊叫水乡”,(板书——喊叫水乡)那里是什么情况呢?老师这有一段文字,让我们随着这段文字一起到“喊叫水乡有”看看——(出示文字,并指一生声情并茂地朗读,随后师介绍“一瓶矿泉水”的故事)
师:到过了喊叫水乡,看到了那里的情况,你的心情怎样?(生自由说)
师:踏上归乡的车,我们的心情依然是说不出的沉重。世界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珍惜水,也许明天我们的家乡也会成为喊叫水乡。
师:终于回到了我们可爱的家乡——宁安。从喊叫水乡回来,再看看我们日常的用水,有哪些时候是浪费了水呢?(生自由说)
师:我们也可以以“从喊叫水乡回来”为题,写一写自己今后要怎样节约用水:当打开水龙头的时候,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头挨打的母牛,我怎么忍心让水白白流掉?当我们拿着矿泉水泼人玩儿的时候,那位不肯收矿泉水的老农会向我用力地摇头,大声地说:不要啊,不要……
五、话题4 :世界上最后一滴清水
看啊,人们乱砍乱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垃圾污染了江河,让清水无处可逃。可悲啊,河流枯竭,大地干裂——清水,这是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清水。(板书:世界上最后一滴清水)同学们,伸出你的手,捧着这世界上最后一滴清水,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说)你打算怎样使用这最后一滴水呢?(可以写成一篇想象作文)
六、定题,构思全文
同学们,现在让你写一篇关于水的作文,你有话可说吗?有把握吗?闭上眼睛,想想你准备写什么,打算怎么写。(随后简单调查,了解学生都打算写什么)
七、结束
有了思路,有了题目,再用心推敲词句,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相信大家能写出优秀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