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案(推荐7篇)
如梦令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李清照的图片。
同学们,咱们先来欣赏这张图片,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才女——李清照。简介李清照。(出示资料)
2、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古典文学的园地,走进唐诗宋词营造的艺术氛围,一起来品读李清照的《如梦令》!
二、美读全词
1、先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媒体出示《如梦令》词的内容)
2、读词还要把握节奏,同学们可以自己试着边读边画一画节奏。
3、同学们读词,光读通顺还不算,还要读懂它。课前我们都已经预习了,通过预习你们一定理解了不少,我们先来交流交流,看看你已经明白了多少?
4、看来大家都已经能够大体了解这首词的意思了,一次愉快的郊游经历李清照只用了33个字就把他写清楚了,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整首词,边读边想象你们刚才所描绘的情景。
三“醉”字入手,品读诗词。
1、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次默读这首词,仔细想一想,这首词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
2、那我们先一起来品这个“醉”字,读了这首词,你从哪儿看出李清照醉了?
3、说得非常好,连自己回家的路都不懂了,竟然走错了,看来李清照真的醉了,那是什么让李清照醉了?再次读一读整首词,想一想。
(一)美酒。
李清照喝多了,“酒逢知己千杯少”,和好朋友在一起,品着美酒,你一杯我一杯,美酒让李清照醉了。(师板书:美酒)
(二)美景
亭台楼阁:
1、她仅仅是喝醉了吗?想想还有什么令她沉醉?
(师板书:美景)
2、那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呢?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具体说一说吗?
3、多美的意境啊,现在你能读好第一句话吗?(指名读3个)我们全班一起读一读荷花:
1、同学们再想想,还有什么美景让李清照陶醉了?(荷花)
2、是呀,你瞧,(出示图片)你能结合刚才看到的和自己的想象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3、这样的美景,还让你想起怎样的诗句?
4、你们说得真好。此时已是黄昏了,一切变得朦朦胧胧,“藕花深处”是一个清香四溢,幽静而神秘的世界。词人和她的朋友们就是这样一路欣赏着美丽的荷花,陶醉了,才会误入其中。
5、现在,谁来读好第二句话?指名读,全班齐读。
鸥鹭:
1、动动脑,还有没有美景让作者陶醉?出示鸥鹭图片
2、读了最后一句话,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展开自己的想象。
3、是啊,这样的情景还真是难得一见啊,这个“惊”字,既是指鸥鹭给惊飞起来了,又向我们传递了词人惊喜的心情。写得多好啊。
4、谁能带着你的体会读读最后一句话?多有趣啊,你的朗诵让老师也陶醉了,还有谁想试一试?
(三)美情
1、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再想想,在这样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词人和她的朋友们在溪边的亭子里聚会,除了饮酒,他们还可能做些什么?
2、李清照和她的伙伴们在黄昏美景中纵情诗酒,你说他们能玩够吗?(不能)
3、对,他们没玩够,只是天晚了,不得不回去。那我们前面提到的“兴尽”实际上指“兴未尽”。不仅因为美酒、美景,还因为词人和自己好伙伴在一起的那种美好情谊,让她深深陶醉啊!
板书:美情
4、同学们,你们真会读书,李清照一个“醉”字,让你们品出了那么多东西。其实不管“兴”也好,“记”也罢,“醉”也好,还是“误”也好,作者是“字字如金”。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醉”所以“误”,因为“醉”,所以常常记得,写得多好呀!
现在谁将整首词读读好?指名读。
5、他的朗读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段美好的时光,徐老师也想读读,也想感受一下李清照少女时代的快乐和悠闲。行吗?(配乐朗诵)
师读。还有谁想读?(两人)齐读。
读着读着,我们已能将这首词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吧,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读一读吧!(再次配乐朗诵)
四、拓展延伸。
1、拓展阅读:
⑴年少的李清照生活是如此的快乐、幸福,老师这里还有她的另一首词:出示《昨夜雨疏风骤》自己读读看!
⑵对比出示《常记溪亭日暮》和《昨夜雨疏风骤》,放在一起,你又有什么发现?
《如梦令》就是一个词牌,所有的《如梦令》都是一样的结构,一样的字数,一样的旋律。你还知道那些词牌名吗?(渔歌子、清平乐、卜算子、满江红、念奴娇、忆少年、声声慢、双双燕、菩萨蛮……)
为了区分,有时我们就将词的第一句话作为词的题目。那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呢?
读词我们还要把握节奏,根据今天的学习你能读好这首词吗?
2、古代的词谱成曲可进行演唱。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如梦令》这首词谱成曲子后,唱出来是什么感觉?
五、课后作业:
1、课后,我们可以再次走进李清照,走进她那一首首浅唱低吟的婉约词,推荐大家读一读她的晚年名作《声声慢》。
板书设计:
如梦令
美酒
美景
美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默读等方式大体把握词的主要内容:回忆“醉游”的欢乐。
2、通过《如梦令》的语调、韵律、节奏等来体味“沉醉”的程度,“陶醉”的感觉。
3、通过“想象心灵的动画”来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2、尝试领会词的意境,提高鉴赏能力。
如梦令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点】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初识诗人
1、我们刚刚学过《夏日绝句》,哪位同学愿意背一下?
2、投影出示《夏日绝句》这首诗。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李清照在这首诗里为什么如此怀念项羽呢?
4、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清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教师小结,投影出示:
这是李清照在南渡之初,写得一首雄浑奔放诗。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从这首诗我们感受到诗人的满腔激愤感慨之情,及诗人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
6、可是有一首词却写出来李清照另外的一面,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生活的写照。
二、自学质疑,理解词意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生活的写照。
1、请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如梦令》,反复读,一直到把这首词读清爽了、读顺口了为止。
2、提学生读,教师及时正音。
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把握好词的节奏。
4、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这首词有哪些字词你理解不了的,请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5、互动探究:先小组交流不理解的意思,再班级交流。
6、教师相机点拨。
出示幻灯片:
常记:时常回忆起。
溪亭: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争渡,争渡:“争”,怎的意思;争渡即怎渡。
沉醉:形容醉得很厉害。
归路:回家的路。
兴尽:兴,兴致。很尽兴。
7、互动探究: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首词的意思,然后将词意写下来。
8、学生尝试着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
三、读悟词情,精讲点拨
1、同学们,读古诗词,我们不但要理解它的意思,而且还应体会词的意境及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词,你的脑海中会想到哪个词来表达你读这首词的感觉。
2、提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
3、同学们,读这首词给人以高兴的感觉,读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你会感到高兴吗?
读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你会感到高兴吗?
读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你会感到高兴吗?
4、那我们读《如梦令》这首词我们会感到高兴呢?请同学们静静地再读一读《如梦令》,找一找,词的哪些地方、哪些字眼儿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呢?你可以在书上做一些记号。
5、请问词中哪个字眼儿告诉你,词人很高兴?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画的词。
6、把“兴尽”二字圈出来,一起读,读出感觉来。
7、词人因高兴而多喝了两杯,结果怎么了?请读出这浓浓的醉意。
8、词人为何“不知归路”? 仅仅沉醉于酒吗?请你品品“沉醉”这个词,还有什么也醉人呢?(美丽的景色、快乐美好的心情)
9、词人“不知归路”也许是应为“沉醉”,也许是应为“日暮”,也许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
10、词人因“兴尽”而“沉醉”,因“兴尽”而“晚回舟”,结果搞错了方向,词人到哪了?
11、请把“藕花深处”画下来,此时的你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请学生说。
12、我们学过一些关于荷花的古诗,能背一些吗?
13、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投影: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宋.周敦颐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小娃撑小船,偷采白莲回——杜甫
14、这么美的藕花,这么美的环境,可此时词人心情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5、你读出词人此时的心绪吗?
16、此时词人可着急了,就在这慌乱无主,夺路而归的当儿,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
17、此时此刻,词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的心情又怎么样?
18、请大家带着自己对词人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四、领悟意境,再识词人
请同学们品读每个词每句话,边读边想,随词人一起郊游,走进李清照所描绘的意境中。展开想象,想想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1、同桌交流自己朗读感悟的情况。注意从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想象。
教师投影出示
⑴开始时,词人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画面里有什么呀?
⑵在这样的美景中,此时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
⑶在回家的路上,词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词人心情怎样?
2、交流展示:指名说说自己所感悟出来的词的意境。
3、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与词人一道,走进了荷塘,看到了“溪亭日暮”, 看到了“藕花”,看到了“一滩鸥鹭”,让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得到美的熏陶,其实这叫“词中有画”。画中还有人,你们看,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因为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使整首词组成了一幅活动的画,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沉醉了的、无忧无虑,活泼甚至贪玩的李清照,和她一起分享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那份快乐的美好的心情。
4、齐读这首词。
5、同学们,从这首词可以看出李清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投影出示: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侵后,与丈夫赵明诚避乱江南,不久丈夫病逝,李清照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浓重的伤感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7、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五、简介常识,欣赏歌曲
整首词,词人只用了33字就写出了这么丰富的画面和情感,这就是词的特点:含蓄、凝练。
1、说到词,谁来说说曾经学过的“词”。
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出示投影:
词,全名为“曲子词”。“曲子”是曲调,“词”则是与这些曲调相谐和的唱词。由于这些“曲子”的唱法今已不传,现在我们所能欣赏的,就只剩下文辞了。故“曲子词”今之省称为“词”。词是我国传统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按谱填写,句式长短不一。
同一词牌可以填许多不同内容的词,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则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示区分,往往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3、请欣赏歌曲《如梦令》,随歌曲一起吟唱。
【板书设计】
如梦令
沉醉 日暮
不知归路 误入藕花深处
惊起一滩鸥鹭
ˎ̥【设计说明】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词人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本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而且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学案中我从友情提示、自主预习、互动探究、读故事,完成练习四个方面设计,各有侧重,意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起到“以问导读、以问促思”的作用。在巩固案中我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从填词句,解释词意,判断对错,想象词景,改写散文,到课外拓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巩固教学效果。在教案中以交流展示,了解诗人;自学质疑,理解词意;读悟词情,精讲点拨;展开想象,领悟意境;简介常识,欣赏歌曲这一思路进行教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词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从而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最终关注教学目标的有效生成。
如梦令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
三、德育教育目标
1、竞争意识的培养。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法学法
圈点勾画法,情景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会不会唱《童年》这首歌?(会!)
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为大家唱一唱这首歌,好不好?(指名学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这首歌好听吗?(好听!)
对!这首歌非常的动听,多年来,它不知道打动过多少人的心。特别是那朴实优美的歌词,让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就更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完成目标1
如梦令和我们这篇课文学过的 三首古代诗歌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板书目标1)
关于词的知识,大家可以看到老师上课前发给大家的资料。(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迅速的阅读一下,注意勾画知识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词牌? 2、词怎样进行分类的? (指名回答)
在了解了有关词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学了就用,试着用初学的知识来看一看《如梦令》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它属于词中的哪一类呢?
(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词牌名如梦令,属于小令,因为它只有33个字)
(三)完成目标2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完成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板书目标2)
这第二个目标的完成我们将采取一种比赛的形式,比一比,看一看,谁学得好,谁学得快。
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就是一个代表队。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中获胜的代表队将获得一面小红旗,得小红旗多的代表队就是最后大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表)
1、抢答题.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文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初步的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注意,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答题的根据。
①老师配乐范读
②学生抢答
题目: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词人的一次郊游)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不是,“常记”)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夏天,“藕花深处”)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不是,“争渡”)为什么要争渡?(“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会误入?(“沉醉”)既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日暮”)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③答题最多且正确率最高的队为胜利者,为该队加上小红旗。
2、必答题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处才发觉。尽管这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寻找归路。怎么渡怎么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越,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鸣叫起来,扑腾腾飞起来,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飞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美不美?(美!)原来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目睹。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为老师弥补这个遗憾呢?(愿意!)好,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看。(配乐范读)
请每个代表队的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画的时候,请注意词中所提及的事物。(学生作画,教师指点)
学生完成画后,由学生自由进行评论,并选出最好的图画,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对画的评价应紧扣词的内容,并讲究画面的美感.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画)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环境之后,同学们对本首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们要完成的是对本首词的当堂背诵。
在这个环节,老师限时三分钟,请每位同学背诵本首词,在背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停顿,并在背诵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感情。老师会随机的在每队抽一位同学代表本队背诵。
(学生背诵)
教师抽背,并请同学们从熟练程度,背诵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评价,评选出胜利者,并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3、选答题
(选择回答该题的队,答对加一面旗。答错扣两面旗,由一位同学主答,可有一次补充机会。)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就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明确: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师板书)
(四)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的学习目标已经全部完成,我们的比赛也到此结束。其实今天的胜负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竞赛中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拥有象今天一样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赢家!!
板书:
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如梦令
日暮 沉醉 爱生活
误入藕花深处 余兴依依
惊起 鸥鹭 爱自然
如梦令教案 篇4
教学设计表 学科:语文授课年级:小学六年级 学校:武进区焦溪小学 教师姓名:庄彩华 章节名称 如梦令 计划学时 1学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该词。 2、初步了解有关词的知识和词人李清照的生平、词风。 3、通过品读想象词的意境,感受李词清新自然,细致委婉,情景交融的风格,感受词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想象词的意境,感受李词清新自然,细致委婉,情景交融的风格,感受词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解决措施:品读语言文字,感受词的音韵和意境美。借助多媒体资源创设词所描绘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悟诗情;开展比较性阅读,加强积累,提升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激趣导入,走近李清照。由说词、背词到走近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初步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词风,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全词,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词,教师恰当引导,指导学生把词读正确、读流利,尤其是要注意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三、品读想象,感受意境。引导学生紧扣词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借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唤起学生丰富的生活积累,与词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感受词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品味词作,感悟李词的独特魅力。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展。推荐另一首《如梦令》,与课文进行比较性阅读,进一步感受李词的风格,提升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五、布置作业,巩固内化。朗读背诵二首词,将词改写成现代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进一步搜集阅读李词,加深对李词的了解。 依据的理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开展比较性阅读,拓展深化。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导入新课 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一首李清照的诗《夏日绝句》,对李清照已经有了一点了解。 出示李清照的肖像画和相关的文字介绍,播放优扬的古筝曲。 在学生简要介绍后再由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李清照,特别是对她的词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利于本课的学习。 初读全词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自读的能力。 《如梦令》一词的文本,录音播放范读。 多媒体出示全词,让学生自由朗读,提出三读的要求。由于学生读不到位,再播放范读。 通过三读,能读通读顺全词,并能读出词的节奏与韵味。 品味想象 学生对词已有相应的阅读能力,能根据词的描述,再加上个人的情感体验,合理地展开想象,也具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 三幅图:1)溪亭日暮图;(2)藕花深处图或视频;(3)争渡惊鹭图。再加入相应的词句。 根据学生的想象逐一出示图片或视频,再出示相关的词句。 紧扣词句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唤起学生丰富的生活积累,与词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感悟李词的独特魅力。 比较阅读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欣赏能力。 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与《声声慢》 同时出示二首《如梦令》,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再出示《声声慢》,老师配乐范读。 通过比较二首《如梦令》,感受二首词表达情感的不同点。再结合阅读后期的作品,进一步感受李词的风格。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走近李清照。 1、板书:李清照。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曾读过李清照的一首诗《夏日绝句》,谁能来背一背? 2、这首咏史诗,连用三个典故,却毫无堆砌之感,却气贯长虹,雄浑壮阔,完全不似出自一个女子之手,与其词风也炯然不同。对于李清照,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全词,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如梦令》,指出《如梦令》是词牌名,然后提出朗读要求:把词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和韵味。 2、指名练读、评议。 3、听范读,集体朗读。 三、品读想象,感受意境。 (一)说词意。 1、师:同学们,读词,读通,读顺还不算,还要读懂它。接下来,请大家在下边注释的帮助下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了,请你轻轻地读,再用自己的话轻轻地说,看看能不能把话说顺了,说通了,说明白了。(注意抓住词中关键的字词) 2、指名说词的意思。重点理解“兴尽”“争渡”的意思。“争渡”可以有二种理解:一是怎么渡;二是抢着划船。 3、小结:刚才我们用了一大段的话才把这首词的意思说清楚,但是这首词只用了多少字就把意思说清了?(三十三字)由此可见,词的凝练。 (二)品词境。 1、光读懂还不够,还要把这一首词读活了。怎么读活呢?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就是说,要能从诗或词中读出画面来。再请你低声读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可以先自己练说一下。 2、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点拨,出示相关的多媒体画面或视频) (1)溪亭日暮图 (2)藕花深处图 (3)争渡惊鹭图 3、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争渡惊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入”,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来,一起读整首词。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幅活动的画。 4、读活了这首词还不够,还要能读透。你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这首词呢? 5、最后我们还要来背一背。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展。 1、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李清照少年生活的无忧,反映了词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在同一时期,李清照还写了一首《如梦令》,让我们来读一读,比一比,看看二首词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2、出示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引导学生比较二首词的异同。(可从词牌、字数、描写的内容、表达的形式、情感等不同方面加以比较) 4、这二首词都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作品多是反映他前期的 词章,多数是描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今南京市)病故,她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因此后期的作品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风格沉郁凄怆。如《声声慢》。出示该词,师范读生大致感受其愁即可。 5、总结:岁月匆匆,千年的时光已悄然而逝,然而,时光带不走词人的恒古才情,带不走词人的万古愁心。而今,李词仍是我国古诗词园地中的一株奇葩,受到无数后人的喜受。李清照本人也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更多地去阅读一下李清照的词作,进一步了解李清照,感受我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五、布置作业,巩固内化。 1、背诵二首《如梦令》。 2、根据词展开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3、继续搜集阅读李清照的文章,进一步了解李清照。 背诵李诗《夏日绝句》 生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词风和对后世的影响。 自由读词,同桌互读。 个别读 听范读、集体朗读。 自由练说词意。 个别练说,重点理解“兴尽”“争渡”的意思。 读词想画 说说自己脑中出现的画面。(可以描述、也可以运用相关的古诗和文章) 齐读整首词。 生用一字概括整首词。(可以是“醉”、“忆”、“误”、“兴”只要有理均可。) 背诵全词。 听录音朗读。 比较二首《如梦令》的异同。 听老师范读《声声慢》,大致感受词情。 借助旧知,引出新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阅读期待。 课前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女词人的资料,对于词人的生平学生比较了解,然而对于词风及对后世的影响这二个方面学生了解不多,因此,在此,教师有必要对词人作一点简要的介绍,让学生对词 人的词风有个大概的了解,便于词的阅读。 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学词的方法,起到举一反三之效。 引发学生的想象是本课的一大难点,教师应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想象不全的地方、表述不当的地方加以提示与引导。同时,适当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会起到时半功倍的效果。 这一内容因为课上时间太紧,没有还得及教学。 在前面教给学生学词的基本方法上,再进行比较性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品词的能力,丰富学生对词的认识。同时,也是真正地把课堂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品味,感受词的独特魅力。
如梦令教案 篇5
师:我听说,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全校古诗词大奖赛,同学们都在积极地准备着。现在,我出示画面,大家根据画面联想古诗词,看谁联想得快?特别提醒一下:吟诵的时候,最好吟出古诗词的味道来。
1、《寻隐者不遇》山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清平乐 村居》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出来有没有听出来,前三首都是古诗。第四首是一首词。这一节课,我们要再次好好感受一下词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幻灯片出示)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读正确、读通顺。(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给我们听听?(指名一人读)
师:读得真好,“兴尽晚回舟”的“兴”是个多音字,“误入藕花深处”的“藕”是个生字,他都读准了。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兴尽晚回舟”的“兴”为什么要读第四声呢?
师:哦,我明白了。有个成语叫“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读)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趁着兴致而来,兴致满足了就返回了。那这首词中的“兴尽”就是指------5
师:同学们,读古代的词,注意好词句的节奏和停顿,就能读出它的韵味,读出它的音乐美来,请大家欣赏录音《如梦令》,注意他朗读时候的节奏和停顿。
师:想不想自己练练,也读得这么好听?(试试吧)
师:(指名读) 来,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同学们,读词,读通,读顺还不够,还要读懂它。接下来,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看注释、看画面、问老师、问同学。。。。)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了,请你轻轻地读,再用自己的话轻轻地说,看看能不能把话说顺了,说通了,说明白了。好不好?开始吧!(自说—同桌说)
师:你读明白哪一句词的意思了?你站起来说给大伙听听。
师:曾经有人评价李清照的这首词是“以寻常语绘精美画”,那么这首词描绘的究竟是怎样精美的图画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再次欣赏录音,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录音)
师: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稍停顿)用一段话把你看到的一个画面描写下来,好吗?
师: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来说说看?
生:( )( )( )
师:真美!是词中那句话让你想到了这么美的画面呢?(据答出示:常记溪亭日暮。。。。)
师:你刚才说得那么美,相信你一定能读好它。(生读)
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我为之沉醉。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候,词人和她的朋友会在西亭边做些什么呢?( )古人都喜欢饮酒,好朋友在一起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李清照尽管是个女子,但在她的许多词里,都提到了酒。我们继续,他们还会做些什么呢?
生:( )
师: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者花香,酒香,他们吟诗、弹琴、唱歌、下棋,玩得多尽兴啊!这景象怎能不令人沉醉呢?这就叫酒不醉人(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行文字。( )
师:继续交流,你仿佛也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 )( )( )
师:这么美,怪不得词人看得有滋有味,如痴如醉,连小船误入藕花深处都没有察觉。让我们一起走进去。(出示:兴尽晚回舟。。。。。)读
师:在这样的藕花深处,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很多描写荷花的古诗来,你想到了吗?
生:( )
师:有诗有画,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再读( )
师:当一弯明月如水般倾洒荷花时,众人才猛然惊醒,于是(出示读:争渡。。。。。)
师:读了这两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 )
师:真是一幅热闹的画面,让我们来读出这份热闹。(读)
师:词中有这么一个字“惊“,谁惊了?
生:
师:鸟背人惊,人背鸟惊,让我们再来读,读出热闹,读出欢快,读出惊喜。
生:( )
师: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丽的画面。你们看,因为欣赏“西亭日暮”沉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这些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人(有鸟),这真是一幅流动的画面!来,一起读整首词,让我们在这流动的画面中再次沉醉。
师:人们常说“景中藏情”。这首词,字里行间都向我们传递着李清照当时内心无尽的喜悦,你能猜一猜李清照当时生活怎样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独树一帜,登峰造极,被称为“词国女皇”。和你们猜测的一样,早期时候的李清照一直生活在幸福美满中,生活在她的眼里充满了色彩,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乐趣。我们品读这一首词,其实也是在品读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让我们跟随李清照,再次回忆起她少女时期的那一段美好的生活。
李清照中年的时候,宋兵与金兵作战,节节败退,李清照流亡江南,丈夫也去世了。她承受着国破、家亡、夫死的悲痛,晚年生活孤苦凄凉。那么,李清照后期生活的转变使她的词风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感兴趣的同学下课之后可以继续去读她的词。
如梦令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
三、德育教育目标
1、竞争意识的培养。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法学法
圈点勾画法,情景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会不会唱《童年》这首歌?(会!)
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为大家唱一唱这首歌,好不好?(指名学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这首歌好听吗?(好听!)
对!这首歌非常的动听,多年来,它不知道打动过多少人的心。特别是那朴实优美的歌词,让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就更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完成目标1
如梦令和我们这篇课文学过的 三首古代诗歌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板书目标1)
关于词的知识,大家可以看到老师上课前发给大家的资料。(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迅速的阅读一下,注意勾画知识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词牌? 2、词怎样进行分类的? (指名回答)
在了解了有关词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学了就用,试着用初学的知识来看一看《如梦令》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它属于词中的哪一类呢?
(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词牌名如梦令,属于小令,因为它只有33个字)
(三)完成目标2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完成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板书目标2)
这第二个目标的完成我们将采取一种比赛的形式,比一比,看一看,谁学得好,谁学得快。
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就是一个代表队。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中获胜的代表队将获得一面小红旗,得小红旗多的代表队就是最后大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表)
1、抢答题.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文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初步的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注意,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答题的根据。
①老师配乐范读
②学生抢答
题目: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词人的一次郊游)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不是,“常记”)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夏天,“藕花深处”)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不是,“争渡”)为什么要争渡?(“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会误入?(“沉醉”)既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日暮”)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③答题最多且正确率最高的队为胜利者,为该队加上小红旗。
2、必答题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处才发觉。尽管这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寻找归路。怎么渡怎么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越,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鸣叫起来,扑腾腾飞起来,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飞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美不美?(美!)原来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目睹。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为老师弥补这个遗憾呢?(愿意!)好,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看。(配乐范读)
请每个代表队的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画的时候,请注意词中所提及的事物。(学生作画,教师指点)
学生完成画后,由学生自由进行评论,并选出最好的图画,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对画的评价应紧扣词的内容,并讲究画面的美感.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画)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环境之后,同学们对本首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们要完成的是对本首词的当堂背诵。
在这个环节,老师限时三分钟,请每位同学背诵本首词,在背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停顿,并在背诵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感情。老师会随机的在每队抽一位同学代表本队背诵。
(学生背诵)
教师抽背,并请同学们从熟练程度,背诵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评价,评选出胜利者,并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3、选答题
(选择回答该题的队,答对加一面旗。答错扣两面旗,由一位同学主答,可有一次补充机会。)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就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明确: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师板书)
(四)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的学习目标已经全部完成,我们的比赛也到此结束。其实今天的胜负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竞赛中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拥有象今天一样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赢家!!
板书:
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如梦令
日暮 沉醉 爱生活
误入藕花深处 余兴依依
惊起 鸥鹭 爱自然
如梦令教案 篇7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7
《如梦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
三、德育教育目标
1、竞争意识的培养。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法学法
圈点勾画法,情景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会不会唱《童年》这首歌?(会!)
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为大家唱一唱这首歌,好不好?(指名学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这首歌好听吗?(好听!)
对!这首歌非常的动听,多年来,它不知道打动过多少人的心。特别是那朴实优美的歌词,让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就更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完成目标1
如梦令和我们这篇课文学过的 三首古代诗歌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板书目标1)
关于词的知识,大家可以看到老师上课前发给大家的资料。(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迅速的阅读一下,注意勾画知识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词牌? 2、词怎样进行分类的? (指名回答)
在了解了有关词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学了就用,试着用初学的知识来看一看《如梦令》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它属于词中的哪一类呢?
(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词牌名如梦令,属于小令,因为它只有33个字)
(三)完成目标2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完成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板书目标2)
这第二个目标的完成我们将采取一种比赛的形式,比一比,看一看,谁学得好,谁学得快。
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就是一个代表队。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中获胜的代表队将获得一面小红旗,得小红旗多的代表队就是最后大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表)
1、抢答题.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文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初步的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注意,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从课文中找出答题的根据。
①老师配乐范读
②学生抢答
题目: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词人的一次郊游)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不是,“常记”)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夏天,“藕花深处”)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不是,“争渡”)为什么要争渡?(“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会误入?(“沉醉”)既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不行,因为“日暮”)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③答题最多且正确率最高的队为胜利者,为该队加上小红旗。
2、必答题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处才发觉。尽管这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寻找归路。怎么渡怎么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越,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鸣叫起来,扑腾腾飞起来,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飞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美不美?(美!)原来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目睹。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为老师弥补这个遗憾呢?(愿意!)好,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看。(配乐范读)
请每个代表队的的同学共同讨论完成。画的时候,请注意词中所提及的事物。(学生作画,教师指点)
学生完成画后,由学生自由进行评论,并选出最好的图画,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对画的评价应紧扣词的内容,并讲究画面的美感.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画)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环境之后,同学们对本首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们要完成的是对本首词的当堂背诵。
在这个环节,老师限时三分钟,请每位同学背诵本首词,在背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停顿,并在背诵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感情。老师会随机的在每队抽一位同学代表本队背诵。
(学生背诵)
教师抽背,并请同学们从熟练程度,背诵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评价,评选出胜利者,并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3、选答题
(选择回答该题的队,答对加一面旗。答错扣两面旗,由一位同学主答,可有一次补充机会。)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就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明确: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师板书)
(四)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的学习目标已经全部完成,我们的比赛也到此结束。其实今天的胜负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竞赛中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拥有象今天一样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赢家!!
板书:
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如梦令
日暮沉醉 爱生活
误入藕花深处 余兴依依
惊起鸥鹭 爱自然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