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12课《读碑》(推荐7篇)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12课《读碑》 篇1
【教学构想】
作家刘成章的《读碑》,让读者在极度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今天幸福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应用怎样的眼光去仰望这座历史的丰碑?用怎样的心情去解读这座不朽的丰碑?这篇课文为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结合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利用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固有特点,在处理这篇课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理解作者读碑的心路历程
从全文看,作者读碑经历了三个阶段:
1.作者先前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充满了感性色彩和浓郁诗情的阶段。
2.作者到南泥湾,解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阶段。这一次解读是作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作者再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阶段。这一阶段,作者的理性认识已变成了理性思考。
二、从语言人手,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感情
本文既有大处着眼的鲜明画面、广泛视野和高远立意,又有小处着墨的诗化细节和浓郁感情。如何让它们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是本课成败的关键。教师不可能将感动传授给学生,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只能通过朗读和品味语言,并用心去感悟,才能体味得到。
三、引导学生去解读生命和生活中更高的“丰碑”
作者读碑,经历了一个长期体验和认识思考的过程,其实这也是一个寻找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个思想情感、道德情操不断升华、提炼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在课后和今后的生活中去解读更多的“丰碑”,在解读过程中去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教学目的】
1.明确文章结构,理清心路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而丰富的情感。
3.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难点】
重点:品味文章深沉而丰富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在第ll课,我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在作家周定舫的引导下,瞻仰了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今天,我们又将在作家刘成章的引导下再次拜访人民英雄纪念碑。
这次可不同,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读。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联系前文,明确异同,自然导入,激发兴趣。)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学情估计:因为本文一大半的篇幅,是在写作者到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以许多同学会误以为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但肯定会有同学认为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主要内容应是在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启示下,“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应对办法:①让不同意见的双方在争辩中明辨主题;②如果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教师就从记叙方式上明确,到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内容是记叙中的插叙,插叙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③引导学生看课文的首尾段,特别是首段中这句话:“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课堂实际情况。
没想到学生的回答竞有三种情况,除了设想中的两种以外,还有同学把读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内容并列称为主要内容,好在运用“应对办法”中的②、③,很快让学生恍然大悟了。 ‘
3.教师明确。
因为从课文的首尾来看,从记叙中插叙的作用来看,本文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在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启示下,“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整体感知文本”是新课标新理念的明确要求。对课文内容整体而准确的感知,也是品析、探究、质疑的前提,此环节的设计正是基于以上考虑。)
三、再读课文,明确文章结构,理清作者心路历程
1.插叙手法的运用,既是本文的记叙特点,又是本文结构特点,请学生利用这个特点,划分本文的层次。
学情估计:因为有教师的提示和前一个环节的基础,对本文三个层次的把握应该不是难题。第一层、第二层闻的标志非常明显,第6自然段是一个明显的转折和过渡段。第二层、第三层的起止学生可能会有一些争议,因为第14自然段的过渡段特点不像第6自然段那么显而易见。
应对办法:①从内容上让学生明确第14自然段主要还是在写南泥湾九龙泉烈士纪念碑,还是插叙内容,当然应是属于第二层次。②从语言的前后呼应上看第14自然段的第1、2句与第15自然段的首尾是相呼应的。基于此,第14、15两个自然段应归为一个层次,既然第4自然段可上可下,当然是过渡段,因为只有过渡段才具备此种特点。
2.课堂实际情况。
学生的回答基本与估计相同,起用应对措施,轻松解决了学生的疑问。
3.老师明确。
只要首先挑出插叙内容三个层次就一目了然:
第一层:第l自然段一第5自然段
第二层:第6自然段一第13或14自然段
第二层:第13或14自然段一第15自然段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落实单元提示中“注意把握文章结构”的单元要求。)
4.请在把握三个层次内容的基础上,勾画出作者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心路历程。
学情估计:①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大概地勾画出作者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心路历程并不难。那就是:从并没读懂到读懂。②插叙内容是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把它概括为心路历程的一个环节,学生要么是没这个意识,要么是没这个能力。
应对办法:先让学生勾画出“不懂”到“懂”的粗线条,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课堂实际情况:学生对作者情感变化从“不懂”到“懂”的把握很轻松。但对“不懂”的理解却很肤浅。(他们可能忽略了第6自然段中的这样一句话:“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这说明作者先前是认为自己读懂了的。)此外学生明白插叙部分是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但在概括上,多从事件上而不是从情感上去把握,经过教师的提示,学生也说出了“感悟”、“震撼”等诸如此类的词语。
教师明确: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作者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勾画出来就是如下的心路历程:并没有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震撼、感悟于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终于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也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目标的开始。)
第二课时
四、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的情味和作者的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令自己欣赏、感动、震撼的句子或段落,并从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两个角度进行旁批。
学情估计:经过了两次默读和一次朗读,学生按教师要求勾画出那些句子和段落并不难,难的是怎么通过朗读这一手段,去体味语言中的情味和情感,并把它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应对办法:①在朗读上提示学生注意语调的高低、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②品味语言,提示学生以修辞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上人手。③体会情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2.课堂实际情况。
学生在品析段落的勾画上大同小异,第4、6、8、9、11、12、15几个自然段涉及得比较多。在朗读上,学生明显无法通过朗读去体味情感,或是无法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语言的品味在教师的提示下从两个方面读,学生很有心得。情感的体验只有靠多朗读、多体味才能解决。3.教师明确:
①本文的情感悲壮、激昂、深沉、肃穆(不仅仅是学生所说的悲伤悲痛)。②这种情感的表达,得益于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设问、反问、对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方法)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描写、抒情、记叙、议论多种表达方式)。
(此环节的实践,新课程的三个维度目标尽在其中,而且让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品味中,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五、延伸与拓展
1.结合第11课和本文,谈读你对单元课题“丰碑”的理解。
学情估计:经过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丰碑”的理解应该有了一个由浅渐深的变化,至少能知道它决不只是一座钢筋水泥的建筑,而是一种精神和意志的象征。但要谈得更广泛、更深入,估计会有困难。
应对办法:①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语第l段。②引导学生参看“丰碑”单元的课文目录,指导他们发掘第13、14、15课与“丰碑”的内在联系。
2.课堂实际情况:
大部分学生已经从外到内,由浅渐深地认识了“丰碑”,但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确实还不够。参看第二单元目录,发掘第13、14、15课与“丰碑” 的内在联系很有实效。一下子拓展了学生思维,加深了他们对“丰碑”的认识。不像单元提示语,如果不以课文为依据还是显得抽象。
3.老师明确:
“丰碑”决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和高大的建筑,它是一种意志和精神的象征,是一段历史的凝固,是一种英雄的崇拜。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是“丰碑”,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是“丰碑”,一个高尚的精神品质也可是丰碑。
六、布置作业
(二选一,一周内完成)
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看《大决战》《长征》《血战台儿庄》等影视剧中的相关片断,联系“丰碑”读体会。
2.参观解放公园苏军烈士墓和汉口江滩的防汛纪念碑,以“读碑”为题写篇小文章。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12课《读碑》 篇2
【教学构想】
作家刘成章的《读碑》,让读者在极度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今天幸福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应用怎样的眼光去仰望这座历史的丰碑?用怎样的心情去解读这座不朽的丰碑?这篇课文为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结合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利用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固有特点,在处理这篇课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理解作者读碑的心路历程
从全文看,作者读碑经历了三个阶段:
1.作者先前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充满了感性色彩和浓郁诗情的阶段。
2.作者到南泥湾,解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阶段。这一次解读是作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作者再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阶段。这一阶段,作者的理性认识已变成了理性思考。
二、从语言人手,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感情
本文既有大处着眼的鲜明画面、广泛视野和高远立意,又有小处着墨的诗化细节和浓郁感情。如何让它们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是本课成败的关键。教师不可能将感动传授给学生,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只能通过朗读和品味语言,并用心去感悟,才能体味得到。
三、引导学生去解读生命和生活中更高的“丰碑”
作者读碑,经历了一个长期体验和认识思考的过程,其实这也是一个寻找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个思想情感、道德情操不断升华、提炼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在课后和今后的生活中去解读更多的“丰碑”,在解读过程中去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教学目的】
1.明确文章结构,理清心路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而丰富的情感。
3.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难点】
重点:品味文章深沉而丰富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在第ll课,我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在作家周定舫的引导下,瞻仰了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今天,我们又将在作家刘成章的引导下再次拜访人民英雄纪念碑。
这次可不同,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读。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联系前文,明确异同,自然导入,激发兴趣。)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学情估计:因为本文一大半的篇幅,是在写作者到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以许多同学会误以为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但肯定会有同学认为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主要内容应是在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启示下,“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应对办法:①让不同意见的双方在争辩中明辨主题;②如果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教师就从记叙方式上明确,到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内容是记叙中的插叙,插叙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③引导学生看课文的首尾段,特别是首段中这句话:“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课堂实际情况。
没想到学生的回答竞有三种情况,除了设想中的两种以外,还有同学把读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内容并列称为主要内容,好在运用“应对办法”中的②、③,很快让学生恍然大悟了。 ‘
3.教师明确。
因为从课文的首尾来看,从记叙中插叙的作用来看,本文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在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启示下,“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整体感知文本”是新课标新理念的明确要求。对课文内容整体而准确的感知,也是品析、探究、质疑的前提,此环节的设计正是基于以上考虑。)
三、再读课文,明确文章结构,理清作者心路历程
1.插叙手法的运用,既是本文的记叙特点,又是本文结构特点,请学生利用这个特点,划分本文的层次。
学情估计:因为有教师的提示和前一个环节的基础,对本文三个层次的把握应该不是难题。第一层、第二层闻的标志非常明显,第6自然段是一个明显的转折和过渡段。第二层、第三层的起止学生可能会有一些争议,因为第14自然段的过渡段特点不像第6自然段那么显而易见。
应对办法:①从内容上让学生明确第14自然段主要还是在写南泥湾九龙泉烈士纪念碑,还是插叙内容,当然应是属于第二层次。②从语言的前后呼应上看第14自然段的第1、2句与第15自然段的首尾是相呼应的。基于此,第14、15两个自然段应归为一个层次,既然第4自然段可上可下,当然是过渡段,因为只有过渡段才具备此种特点。
2.课堂实际情况。
学生的回答基本与估计相同,起用应对措施,轻松解决了学生的疑问。
3.老师明确。
只要首先挑出插叙内容三个层次就一目了然:
第一层:第l自然段一第5自然段
第二层:第6自然段一第13或14自然段
第二层:第13或14自然段一第15自然段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落实单元提示中“注意把握文章结构”的单元要求。)
4.请在把握三个层次内容的基础上,勾画出作者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心路历程。
学情估计:①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大概地勾画出作者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心路历程并不难。那就是:从并没读懂到读懂。②插叙内容是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把它概括为心路历程的一个环节,学生要么是没这个意识,要么是没这个能力。
应对办法:先让学生勾画出“不懂”到“懂”的粗线条,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课堂实际情况:学生对作者情感变化从“不懂”到“懂”的把握很轻松。但对“不懂”的理解却很肤浅。(他们可能忽略了第6自然段中的这样一句话:“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这说明作者先前是认为自己读懂了的。)此外学生明白插叙部分是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但在概括上,多从事件上而不是从情感上去把握,经过教师的提示,学生也说出了“感悟”、“震撼”等诸如此类的词语。
教师明确: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作者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勾画出来就是如下的心路历程:并没有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震撼、感悟于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终于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也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目标的开始。)
第二课时
四、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的情味和作者的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令自己欣赏、感动、震撼的句子或段落,并从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两个角度进行旁批。
学情估计:经过了两次默读和一次朗读,学生按教师要求勾画出那些句子和段落并不难,难的是怎么通过朗读这一手段,去体味语言中的情味和情感,并把它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应对办法:①在朗读上提示学生注意语调的高低、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②品味语言,提示学生以修辞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上人手。③体会情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2.课堂实际情况。
学生在品析段落的勾画上大同小异,第4、6、8、9、11、12、15几个自然段涉及得比较多。在朗读上,学生明显无法通过朗读去体味情感,或是无法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语言的品味在教师的提示下从两个方面读,学生很有心得。情感的体验只有靠多朗读、多体味才能解决。3.教师明确:
①本文的情感悲壮、激昂、深沉、肃穆(不仅仅是学生所说的悲伤悲痛)。②这种情感的表达,得益于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设问、反问、对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方法)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描写、抒情、记叙、议论多种表达方式)。
(此环节的实践,新课程的三个维度目标尽在其中,而且让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品味中,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五、延伸与拓展
1.结合第11课和本文,谈读你对单元课题“丰碑”的理解。
学情估计:经过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丰碑”的理解应该有了一个由浅渐深的变化,至少能知道它决不只是一座钢筋水泥的建筑,而是一种精神和意志的象征。但要谈得更广泛、更深入,估计会有困难。
应对办法:①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语第l段。②引导学生参看“丰碑”单元的课文目录,指导他们发掘第13、14、15课与“丰碑”的内在联系。
2.课堂实际情况:
大部分学生已经从外到内,由浅渐深地认识了“丰碑”,但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确实还不够。参看第二单元目录,发掘第13、14、15课与“丰碑” 的内在联系很有实效。一下子拓展了学生思维,加深了他们对“丰碑”的认识。不像单元提示语,如果不以课文为依据还是显得抽象。
3.老师明确:
“丰碑”决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和高大的建筑,它是一种意志和精神的象征,是一段历史的凝固,是一种英雄的崇拜。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是“丰碑”,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是“丰碑”,一个高尚的精神品质也可是丰碑。
六、布置作业
(二选一,一周内完成)
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看《大决战》《长征》《血战台儿庄》等影视剧中的相关片断,联系“丰碑”读体会。
2.参观解放公园苏军烈士墓和汉口江滩的防汛纪念碑,以“读碑”为题写篇小文章。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12课《读碑》 篇3
教学目标
结合重点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第1学时
一、浅层意思把握
1.我看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什么现象触动了我的心灵?对我心灵上产生了什么样的触动?
2.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最初认识是:
后来的认识是:
二、深层意思探究
1.“这一层,看起来容易,确实不易读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中的“最基本的东西”一词,它指什么?
2.作者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3.“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中“悲壮感”、“使命感”各指什么?
第2学时
三、局部语句推敲
1.品析“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的表达作用。
2.“它使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心头涌现。”中“昨天”、“今天”、“明天”各指什么?
四、思维检测
1. 第(13)段“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的确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一句中“最基本的东西”指的是( )
A. 比森林还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
B. 把烈士的名字复活为血肉之躯,*广场是站不下的。
C. 纪念碑背后让人读不懂的东西。
D. 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
2.在课文中快速勾画能突出“人很多”这个意思的4个片段。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合乎作者意思,简要说明理由。
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作者感到*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不是一个美丽的装饰。
五、写作借鉴
从波澜(过程或情节)、细节(具体化、形象化的描写)、深度(议论句或主旨句)的角度观察文章,揣摩自身记叙文写作与佳作名篇的差别,明确努力方向。
六、语言积累
1.找出句间关系最紧密的段落。说明句子之间关系。背诵。
2.找出最有文采的语句。说明文采体现在什么地方。背诵。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12课《读碑》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语句的表达特点,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读中品,读中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和认识为了谛造我们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了的巨大代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
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品析中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体会作者是如何从理性认识升华到内心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2、学生品读,体味情感。
3、学生解读,理解内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
二、初次析题,整体感知
【学情预设1】
1.作者读碑,读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九龙泉烈士纪念碑)
2.这两座碑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表达。
【学情预设2】
1.作者读碑,读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2.作者读了几次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第一次没读懂?
3.这两座碑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表达。
三、品读文本,体味情感
1.学生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第一次读人民英雄纪念碑情感的句子并分析。
2.学生齐读,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内容。
3.学生从描写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语段中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语句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体味作者的情感。
5.教师导入情景,再读碑文。
四、再次析题,升华情感
1.再读人民英雄纪念碑时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2.悲壮感从何而来?使命感是什么?
3.作者心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象征了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谈使命感。
五、拓展延伸,课后练习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12课《读碑》 篇5
[识记与积累]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恢hóng( ) 如qì( )如诉
luò( )yì( )不绝
凝滞( ) 誓( )师大会
逶( )逶迤( )迤
缔( )造 剥蚀( ) 夯( )实
偌( )大 流淌( ) 怦( )然心动
2. 把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
(2)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 )
(3)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
(4)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 )
(5)泉水如泣如诉。( )
3. 下列句子中意思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1)作者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为了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漂亮外观。
(2)作者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为了看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题字和碑文,从而学习书法技巧。
(3)作者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为了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寻找生活意义和生命意义。
[课文解读·感悟探究]
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习题。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加上东西长安街也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房倒屋塌,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 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 都倒在血泊里了!
4. 按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造 __________都
5. 文中画“_________”线的三个问句依次是( )
a. 疑问 反问 疑问
b. 疑问 设问 反问
c. 设问 疑问 反问
d. 反问 设问 反问
6. 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品味·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习题。
丰碑
李本深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只冰坨,狂风狼似地嚎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伤号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风雪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队伍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一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士们借火……
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给他?将军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的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我……”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
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眼睑上,融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一座晶莹的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8.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混沌___________ 踉跄___________
9. 文中进行了人物的刻画,请写出本文描写将军时用了哪些方法,并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这支队伍的素质怎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是小说开头埋下的伏笔,请从文中找出与它相照应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中着重刻画了军需处长的什么精神?对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创新]
12. 读了《丰碑》一文后,你认为我们今天还有向红军学习的必要吗?我们应主要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过程中,同样有许多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好干部,试举出两例,并用一句话概括各自的先进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宏 泣 络绎
2. (1)设问 (2)拟人 (3)比拟 (4)排比 (5)拟人
3. (3) 4. 缔 竟 5. c
6. 本段写出了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
7. 提示:这句话的回答,要结合整篇文章来理解。它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作者生活阅历的增加。他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了更深的认识。
8.
9. (1)行动描写。如“他不时被风雪呛得咳嗽着。”
(2)语言描写。如“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3)神态描写。如: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
10.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1. 提示:舍己为人,一心为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启示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如:面对困难、压力等。
12. 有向红军学习的必要。主要学习他们艰苦朴素,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精神。
如:焦裕禄带领兰考县人民治沙治穷身患绝症;孔繁森改造西藏阿里地区光荣献身。
上一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后练习
下一篇:《读碑》同步练习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12课《读碑》 篇6
教学目标
结合重点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第1学时
一、浅层意思把握
1.我看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什么现象触动了我的心灵?对我心灵上产生了什么样的触动?
2.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最初认识是:
后来的认识是:
二、深层意思探究
1.“这一层,看起来容易,确实不易读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中的“最基本的东西”一词,它指什么?
2.作者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3.“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中“悲壮感”、“使命感”各指什么?
第2学时
三、局部语句推敲
1.品析“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的表达作用。
2.“它使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心头涌现。”中“昨天”、“今天”、“明天”各指什么?
四、思维检测
1. 第(13)段“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的确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一句中“最基本的东西”指的是( )
A. 比森林还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
B. 把烈士的名字复活为血肉之躯,广场是站不下的。
C. 纪念碑背后让人读不懂的东西。
D. 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
2.在课文中快速勾画能突出“人很多”这个意思的4个片段。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合乎作者意思,简要说明理由。
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作者感到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不是一个美丽的装饰。
五、写作借鉴
从波澜(过程或情节)、细节(具体化、形象化的描写)、深度(议论句或主旨句)的角度观察文章,揣摩自身记叙文写作与佳作名篇的差别,明确努力方向。
六、语言积累
1.找出句间关系最紧密的段落。说明句子之间关系。背诵。
2.找出最有文采的语句。说明文采体现在什么地方。背诵。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12课《读碑》 篇7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
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 ),如半凝滞( )的河水缓缓流淌。
⑵它使我怦然( )心动。
⑶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们的体会弥( )深。
3.下列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体会这些句子的妙处。
⑴瞻仰者络绎不绝,如闭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⑵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
4.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加上东西长安街也是站不下的。
b、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c、南泥湾有一个泉,叫做九龙泉。
d、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
5.文章结尾写到“起码不会因为人生道路的漫长,口袋里的什么东西丢了,也发现不了”。你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丢”的会是什么?
6.文中开始说“我并没有读懂”,后来说“现在完全读懂了么?不敢说”,作者到底读懂了没有?他读懂了些什么?
读选文,回答问题:
⑴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
⑵南泥湾有个泉,叫做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阴,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周围一片寂静,只看见几个默默耕作的农民;碑前也只站着我和陪同我的一个同志。碑如苍茫天边的古老星体,我俩是卫星一和卫星二,绕着它运行。
⑶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⑷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泉水如泣如诉。
⑸陪同者告诉我,年前,一位烈士的亲属从南方来,趴在碑上查找烈士的名字,整整找了半小时,都没有找见。他说,假若让他到一个团的营房
⑹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然后,我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我在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站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高呼,那么,这条川道将震响着一片多么恢宏的声音!
⑺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加上东西长安街也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房倒屋塌,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⑻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的确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
⑼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读碑文也需要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7.“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8.“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确实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最基本的东西”是指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作答。
9.作者说,“每天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如何理解“悲壮感和使命感”的内涵?
10.认真读第⑺段,将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的句子各找一句。
记叙:
议论:
抒情:
第二部分:
沙之聚
张抗抗
(1)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2)血红的夕阳隐去后,天空纯金一样烁亮。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城。
(3)也许是最初的创造只是出于一声无意的游戏。千古寂寞,朔风把大山和岩石揉成沙砾,然后又把白灼的细沙重新捍成一座山岩——当鸣沙山成为鸣沙山之时,它已是一群雄健而威武的西北汉子,壮硕的胸膛上刻着重重深邃而峻峭的线条。绵延的山脊如一道锋利的刀刃,挎于腰间、举过头顶。曾有过千姿百态的想象,可是没想到,一座沙子聚成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坚实如此刚硬台此有棱有角如此轮廓分明。那沙了是如何一粒粒汇拢堆积聚合又浑然一体地升高壮大的呢?我读不懂鸣沙山。
(4)脱去鞋袜,光脚走上沙丘。沙极细且柔软,有一种温热的暖意,从脚跟缓缓浮起。沿着山脊上坡,瘦削的山顶如地平线在远天呼唤。沙中的脚窝很深,却不必担心会陷落,沙窝似有弹性,席梦思般地托着,起起伏伏,沉沉浮浮,跳着即兴而随意的舞蹈,在自已的身后扔下一长串荡逸的脚印……
(5)忽然恍悟,沙山原来还很温柔。
(6)沙山的温情别有一种表达方式。它从来没有外衣没有包装,没有树林有青苔,只有金沙连着银沙,一无遮拦地铺陈开去,裸露的身体无需任何一点覆盖,从从容容地展示着它优美的体态和曲线。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冷峻中含有几分柔韧,野性中尚有几分羞怯,从春到冬,永远敞着胸怀,呵护着来往西域的路人。
(7)我惊异我惶惑。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
(8)夕阳已完全沉落。月亮从磊漠尽头悄悄升起,沉浸在月色之中的沙山,如海上漂流的冰峰,烟笼雾绕,白璧无瑕。回望沙峰之顶,沙坡笔陡如削,四壁悬空。山上还有用木头和竹片做成的滑板,人坐在上面,可以从沙坡上溜溜地滑下来,如同离弦之箭,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滑到了山下。只见每个游客滑到山脚,都削下一层沙子。
(9)人,生性也许是喜欢玩沙的吧,那是一个童年的游戏,也是成年后过于放纵的渴望。于是伙伴们都索性纵身跃入沙海……
(10)前来膜拜沙山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要从沙山上带走些许沙子,带到山下,带回他来的那个地方。可是,这鸣沙山它一日日依然如故,巍然耸立,每日里流失的沙子,为什么竟没有使它低矮下去呢?我仍然读不懂鸣沙山。
(11)有人说,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游人留在鸣沙山上那行行凌乱的脚印,就会消逝得无踪无影。鸣沙山重又恢复了原状——杳无人迹的雪峰、缎子般的金沙滩。
(12)是月牙泉的神女,在黑夜里辛劳而奇巧的创作吗?也许是来去无踪的风。是风之手,在人们歇息之时,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又将沙子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将它们重新凝聚、整合、磨砺。每日每日,风都在这样不知疲倦地完成它手中不配的雕塑。所以鸣沙山每天都是新的。而当人们发现风儿揉捏了修复了再造了沙山时,风,已飘然而去。
(13)于是我再次仰视再次攀登鸣沙山。在这西域的吉祥宝地,风,已成为聚合物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来去随缘,挥洒自如,从不刻意而为,却能移山搬山,还能潇洒地在沙山上拨响它的琴弦。
(14)沙之聚,有自由的风之手。那么人心呢?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
11.依据文章(3)到(6)节的内容,简要概括第(7)节中“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的原因。
12.综观全文,概括出文章所写“神奇的鸣沙山”的三个“神奇”之处。
⑴
⑵
⑶
13.作者三次写到读不懂鸣沙山,综观全文,感悟作者最终读懂了鸣沙山的什么?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
15.文章最后写道:“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请你结合现实谈谈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风”来凝聚人心。
第三部分:
16.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004年遂宁试题)
①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的物候知识。
②他现在是单枪匹马,完全在敌人控制的国土里。
③……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
④她想到织女每年还能和牛郎相会一次,而自己却被禁闭在深宫里,永远度着的时光。
a、丰富陷落观察孤寂
b、丰厚陷落探察孤苦
c、丰富沦落观察孤单
d、丰富沦陷观测孤寂
17、对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004年遂宁试题)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杜鲁门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a、这段文字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b、母亲说她为在地里挖土豆的儿子感到自豪,这是母亲对这个儿子没有出息的嘲讽。
c、母亲为当选总统和在地里挖土豆的儿子自豪,是她认为他们都是她的儿子。
d、母亲这样说是因为她认为职业不分贵*。
18、下面各句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2004年遂宁试题)
a、阅读报刊时,我们应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线索对有关信息进行发现、剪摘、收集和评注。
b、阅读报刊时,我们应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线索对有关信息进行剪摘、发现、收集和评注。
c、阅读报刊时,我们应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线索对有关信息进行剪摘、发现、评注和收集。
d、阅读报刊时,我们应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线索对有关信息进行发现、收集、剪摘和评注。
上一篇:《读碑》同步练习2
下一篇:鄂教版《读碑》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