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推荐16篇)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1
(高中第五册)
执教:蔡明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
2.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和整合语义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阅读时要注意准确理解文中的个别引文的含义,并能说明有关引文在文中的作用。
2.对古代小说发展规律的准确提取是教学重点。
3.对课文中第1、3、10等自然段的准确理解和语义整合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方法:
通过课前自学探究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文章内容提出疑难问题,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与交流解决重点难点,并适当向课外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
教学设计:
[自学与活动]
课前提供一些古代小说的书目和文章篇目(可视学生读书的背景情况而定),让学生进行自学探究,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写成微型报告,在课堂上交流。
[速读与比较]
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作一个简单的导引。
评论的对象是我国古代小说,与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相比,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批评活动。因为文学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国古代小说从上古神话到明清小说,上下数千年。范围包括笔记、传奇、话本、演义、拟话本、章回体等多种小说样式,具体作品更是浩如烟海。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凭借深厚的语言修养,精练而恰当地表述了自己从长期研究中获得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规律。全文共16个自然段,以“发展”与“规律”为界分作两大部分。“发展”以时间演进为线逐步展开,每一阶段均把握特征,重点介绍;“规律”按主次排列,逐点阐明。加上语言洗练、简要,因此篇章不长,容量巨大;内涵丰富,框架明晰。
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作品举例规律
魏晋起源神话传说《女娲补天》1。中国小说的
南北《精卫填海》发展是由文人
朝以作家和民间创
前作相结合来
魏晋发展“志怪一志人”《搜神记》推动的。
南北《世说新语》
朝
唐成熟唐传奇《柳毅传》2.史传对中国
朝《李娃传》古典小说的发展有
很大的影响。
宋继续话本小说、演义《说岳全传》3.小说创作立足
元发展小说“三言”“二拍”于现实。
明顶峰文人独立创作,《金瓶梅》4.由于受封建
清关注平凡人生的《红楼梦》文化的压迫
现实主义小说摧残,小
说的发展极为艰难。
说明:
填表只是一个形式,究其实是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够很准确地理解全文的基本结构,即紧扣题目上的关键词:发展、规律,组成的两大部分,进一步明确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就理清了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很可能有少数同学在“规律”的填表中会出错,这就涉及到本文学习的第二、第三两个重点问题。
在稍作提示之后,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与自己对古代小说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评价其优劣。具体内容可根据学生研究和课堂交流的情况而定。以上两个环节是否采用也可视自己学生的情况而定。
[再读与填表]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见表1)
[细读与生疑]
从阅读理解文章的角度,提出在学习这篇课文中较难理解的问题。
从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如下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1.第l自然段中,“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为什么?
2.第10自然段说,“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请问《诗经》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吗?神话传说也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吗?
3.第1一第6自然段中,几乎是每段解说古代小说发展的一个时期及特点,为什么第3自然段要插进来写文学的定义问题?文中用两个“正是”对这个文学定义作了解释,这个解释正确吗?
4.古代小说发展的第一条规律到底是第9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还是第二句话?
[探究与交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际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比较多的,老师要作一个梳理、归类和筛选,并将有关问题公布出来。
公布出来之后,组织学生作进一步学习研究,切不可由老师包办代替,将每一道题目的答案讲给学生。直接给答案一来剥夺了学生阅读学习研究的自我实践权利;二来老师讲的答案也很难为学生所真正消化接受,且这些答案也不一定是全面的、正确的。
这里提供学生在学习讨论与探究过程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材料。
关于题1:
生A:神话的写作对象是神,传说的写作对象是人,本来是可以分开的,但作者偏要把这两者混为一谈。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小说起源问题上,作者的认识是“只有一个”,他不同意“很多起源”的说法,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其实鲁迅先生则认为劳动者休息时“彼此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因此,作者只能将神话与传说合而为一,硬说是“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这是认识上的固执导致了行文上的牵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生B:其实作者这样说,正是对前文的“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的很好的补充和完善。可能有的读者读到此会产生疑问:既然是“神话传说”,怎么能说是“一个”呢?当读了“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之后,这个疑问也就冰释了。当然这句话,更是作者对神话和传说的独到见解。神话是把人类一时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自然、社会现象形象化、人格化,使之亦神亦人;而传说呢,则是把人世间的一些英雄人物和事件虚化、神化,使之亦人亦神。最终给读者的感受总是“亦神亦人”或“亦人亦神”难以区分。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神话传说的研究与认识。
关于题2:
生A: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开始的,战国是在春秋之后。而《诗经》收入的诗歌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余年间的作品,即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诗歌,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漫长的奴隶制社会时期。乐府是统治阶级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在汉代,当时的朝廷的音乐官署叫乐府,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神话传说,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是小说的源头,又怎么能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由统治者从民间搜集来的呢?
生B:从我们几个人的研究来看,作者的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大家围绕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根子在于我们没有理解原文的本义,说得夸张一点,是有点歪曲了作者的意思。从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原文明明是说“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政府”从民间搜集来的”,根本没有说《诗经》等都是“产生”于“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再说,《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所收编的作品是春秋中叶之前的,但不等于从民间采集最后收编成集的时间就一定还在奴隶社会时期,我们没有查找到这一方面的准确资料。(老师补注:《诗》编成于春秋时代。相传曾经由孔子删削、整理。)但有一点,可以说明,《诗经》在汉之前还是叫《诗》,被统治者承认并奉为经典而称《诗经》,这是汉代的事情。即使是在奴隶社会就初具雏形,但为统治者所认可,作为政治教科书来对待,从“黑市户口”变为“正式户口”肯定是“政府”从民间采集之后并得到“政府”认定的事。
第二,神话传说这种文学样式,虽然作者说它是小说的起源,而且是惟一的源头,但这并不否认这种源头的文学样式在封建制度上升时期就一定会消失,尤其是它的叙人、叙事的传统,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对后世的小说创作永远会有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强调的是“政府一在封建制度上升时期”为了了解民风民情,从民间去搜集的,以供统治者了解民情或其他需要作参考。统治者可以通过搜集民歌民曲来了解民情,为什么不可以通过搜集神话传说等文学样式来了解民风民俗民情呢?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读到《诗经》、“乐府”和许多优秀的神话传说,除少数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更多的还是官方搜集而流传下来的。如文中所说的《穆天子传》这样的神话传说,记录的是周穆王驾八骏西游的故事及其言行,统治者的正史上就是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你说这不是政府搜集之后的行为吗?《山海经》这部富有神话传说的古代地理名著,据考也是周秦之间的人所记述的。《汉书》颜师古注引如淳云:“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是最有力的证明。
因此,我们研究的结论是,文中的这句话是没有错误的。相反,这样的疑问本身是难以理喻的。
关于题3:
这一自然段在理解上是一个难点。为什么要插进萧统《序》中所指的文学并不包含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二是引出这个定义是为引出对唐代小说成为文学创作情况的叙述;三是为说明唐代小说具有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提供理论上的参照标准。这样看来,第三自然段最后的目的还是在说明古代小说的发展,即说明小说发展到唐传奇,已经成为一门从历史中独立出来的文学门类。
至于文段中作者用两个“正是”对萧统(序》的原文,方知,这是选编者阐述什么样的文章才能称为文学,即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入选《文选》的标准。
“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辨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所谓坐狙丘,议稷下,仲连之却泰军,食其之下齐国,留侯之发八难,曲逆之吐六奇,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栽,概见坟籍,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平翰藻,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
细分析原文这段话,不难看出,这是在说哪些文章在不选之列,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人选《文选》。事实虽美,毫无系统,而且不是文学上有意的创作品,放在一边不选;那些记载事实的史书,也不是纯粹文学作品,所以也不选。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合格呢?只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方能被选。这个大胆的择取,便把经、史、子、杂说,全驱到文学的华室之外,把六艺即文学的说法根本推翻。有想象的,有整个表现的,有辞藻的,才能算文;不如此的不算。这个规定把“文”与“非文”从古籍里分拆开,使在历史上与文学上“文”与“非文”截然分立,差不多像砌了一堵长墙,墙上写着:这边是文学,那边是文学以外的作品!这个“判断”真是非常勇敢的,也是非常有利于文学独立的。
第二,如果我们就句来论句,我们会发现,这句话解说的是“事”与“沉思”、“义”与“翰藻”之间的关系。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给这四个概念诠释内涵和确定外延。小组同学经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说法各异。其中朱自清先生的解释很大胆,他说,“事出于沉思”的“事”,应当解作事义、事类的事,专指引事而言,并非泛说。
我们认为,原文的表述不太妥当,不能说成“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最好应该表述为:“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中的‘沉思’;‘义归乎翰藻’中的‘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正如禹洪平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说,“如果将这两句看作文学的‘定义’,可能更有争议。而如果将这句话解释为‘文学应该有想象与虚构,同时要有文采’,是不是又太简单了一点?”
关于题4:
按一般人读书习惯,会毫不怀疑地选择第一句话,因为从作者的行文来看,似乎明确表述了这层意思。但是从下文的论述重心来看,又分明在第二句话上。而查阅有关资料中的解答也大多是第一句,也有将这两句话统统写进去。还没有发现写第二句作为答案的。
其实正确的解答是第二句。这里涉及的是在阅读社科文章时,如何确认语句和整合语义的问题。语句的确切认定和语义的恰当整合,是实现有效阅读的起点。首先是语句的确认。通常可从结构成分上分析句子,我们就不会对赫然在目的语义熟视无睹了。第9自然段只有两句话,只要我们问一句,这两句话的主语是什么,马上就会发现,第一句主语是“中国的小说”,第二句主语是“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其次是语义的整合。第一句只是说小说之源来自民间,小说的内容反映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通过整合发现,实际上讲的是一个“源”的问题。第二句较长,分析一下可发现包含三层意思:①中国小说的发展是怎样取得的;②作家和民间创作的结合关系是促成发展的重要因素;③这种结合关系表现为作家对民间创作的学习和参与。通过整合,对句中基本语义、从属语义、次从属语义进行辨认,就会得出“中国小说的发展是由文人作家和民间创作相结合来推动的”这样一条规律。当然,我们在思考时,还要提醒自己把握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这里的“起点”是要弄清“发展规律”,而不是小说的“源流”问题。
说明:当然从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同的教学班,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无论出现什么问题,请尽量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阅读能力、学生的探究可能以及老师的指点几方面综合起来开发和解决。千万不要把教参与老师的理解灌输给学生,那是最为糟糕的事。
[拓展与延伸]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结合书后的练习三和练习四,进一步开展探究性阅读与研究,能有把握地运用古代各种不同的小说作品来证明小说发展规律,能根据几部不同的小说作品的阅读与研究自己总结出小说发展的规律。具体内容略。
教学资料:
作者及创作简介:
吴组缃(1908—1994),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吴祖襄。安徽泾县人。1908年4月5日出生于塾师兼商人的家庭。在宣城、芜湖、南京读中学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对新文学产生兴趣,开始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与《妇女杂志》上发表《鸢飞鱼跃》等短篇。1929年前后,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也影响到吴家的经营,父亲在家境败落中忧愁致死。现实中的变故促使吴组缃从理论上寻找答案。考入清华大学后,在其兄吴半农等影响下,注意钻研社会科学著作,并在“九一八”以后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和“反帝同盟”。这时期发表在《清华周刊》(文学)月刊上的小说,从《离家的前夜》到《菉竹山房》,大多表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妇女、青年的压迫,艺术上显示出含蓄严谨、细致精微的特色。茅盾的《子夜》的出版开拓了吴组缃的艺术视野,他开始有意运用科学现点解剖社会生活的各种断面,在《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大平》《樊家铺》以及速写《黄昏》等;并以圆熟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凄厉郁怒的生活画面,真实有力地表现出凹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急剧破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赢得了文坛的赞誉。这些作品收入《西柳集》(1934)和《饭余集》(1935)。1935年1月起,吴组缃应冯玉祥的邀请,担任国文教师和秘书,长迭12年之久(有间断)。在此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鸭嘴崂》(又名《山洪》,1946)和《铁闷子》等短篇,反映农民、士兵抗日意识的觉醒。1946-1947年随冯玉祥访荚,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史和古典小说研究等课程,发表过“《的思想与艺术》《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关于古典作家的世界现》《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理论》等论丈。抗战期间,吴组缃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等职。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2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本课时教学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的结构,掌握课文中提及的有关文学常识。
2.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分析文章、把握写作文学评论文章的能力。
3.在情意方面,让学生为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辉煌的文学成就而骄傲、自豪。
教学重点
课文属专业论文,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在讲授时,焦点不完全放在谈小说发展及规律的史料和专业术语上,以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为突破口,化难为易。
教学难点
涉及史料多,有些史料须在一定的大背景下去理解,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史知识为基础,而学生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尽可能让学生理解所引史料,是本文教学应突破的一大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对于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同学们可能都不陌生,勇猛刚直的张飞,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即使《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都让人过目不忘。中国古代的小说,有着辉煌灿烂的成就,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最早的小说是什么?又是怎么变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门论述这方面问题的文学评论文章。
(板书课题)
教师提问:大家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吗?
上述问题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谈自己对题目的看法就好。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适当归纳总结——题目用语平实、准确。题目表述准确,有极强的概括力。从题目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全文要谈的对象是中国的古代小说,而对这个问题,作者要谈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谈发展,二是谈规律。
(要求学生默读此文,默读中用笔在文中打上记号,如把引用的史料标出来,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标出来。此文用默读方法较好,可以有利于学生思考,把握文章内容,又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请学生回答:全文共多少个自然段落?分为几部分?从哪里划分?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6;第二个问题也好回答——2,因为此前已经给学生分析了本文的题目;第三个问题需做一番思考,从第7自然段以后是第二部分,因为第7自然段是一个明显的有着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这样,第三、第四两个问题全部解答了)
随着上述回答的结束,教师板书:全文共16自然段,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1-6),第二部分(7-16)。
文章分析
首先提问,第一部分是谈古代小说的发展,那么,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随即,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一部分加以分析。这一部分,是从纵的方面谈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首先,小说的源头是神话传说,这一时代是魏晋南北朝之前,之后是志怪、志人小说。最重要的是萧统给文学的定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这个定义具有划时代意义。唐代的传奇,标志着小说体裁的发展成熟,宋元时期继续发展,出现了话本和演义小说,明清时期是古代小说发展的最高峰,出现了文人独立创作,关注平凡人生的观实主义小说。
(展示课件: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呢?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来。
总结:第一部分是文章的骨髂,虽然清晰明白,但难免干瘪,第二部分是血肉,两者结合,文章才丰富,才丰满。
(展示课件:古代小说发展的规律)
布置作业:熟记各个发展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案点评:
一、学习文章脉络清晰的结构特点、学习文章论证严密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和线索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二、文章论述的知识比较专门化,内容多,时间跨度大,不易掌握;弄清文学与历史的区别;理解萧统的关于文学的定义。这三项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注意。
三、本文知识性的东西较多,可采用讲授法。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3
吴组缃教学目的:1. 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2. 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3. 作者采用大量例子来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教学重点:教学目的2、3。教学难点:综述文章的写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自读研究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讲一个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等,引入:这就是最早的小说。今天我们来看看。二.词语积累:1. 注音加点字:A.翰藻(han) 记载(zai) 概括(gai)B. 脉络(mai) 稗官(bai) 粗糙(cao)C.意蕴(yun) 纯粹(cui) 妍媸(chi)D. 高寀(cai) 神佛(fo) 敷衍(yan)2. 解释成语:应运而生 千锤百炼 有血有肉 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心惊胆战 大快人心 权倾一时3. 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三.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填表: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例子魏晋南北朝以前起源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山海经》魏晋南北朝发展志怪志人唐成熟传奇小说《长恨歌传》《李娃传》宋元继续发展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明清顶峰演义小说、创作小说四大名著四.阅读第二部分。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2.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3.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4.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思考)五.理解课文中的引用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二。1.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生命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六.上学期我们学过《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他们都体现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规律?请详细分析说明。(讨论)七.教学后记: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4
南华一中:卞育能
魏名宝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
2、举一反三,用课文中阐述的道理来解释古代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2。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以时间为序,对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我国古代小说作一次“大盘点”,有东晋《搜神志》中的《宋定伯捉鬼》,南朝宋《世说新语》中的《周处》,唐传奇《柳毅传》,明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节选,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清代《聊斋志异》中的《狼》和《促织》,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节选。这一篇篇魅力无穷的文学精品,展示着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及其民族的风格。今天就让我们好好地梳理回顾一下其发展史,认识和总结一下其发展的规律。
二、 词语积累:
1. 加点字注音:
A. 翰藻(han) 记载(zai) 概括(gai)
B. 脉络(mai) 稗官(bai) 粗糙(cao)
C. 意蕴(yun) 纯粹(cui) 妍媸(chi)
D. 高寀(cai) 神佛(fo) 敷衍(yan)
2. 解释成语:
应运而生 千锤百炼 有血有肉 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心惊胆战 大快人心 权倾一时
3. 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三、阅读分析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
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
填表:
朝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例子
魏晋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话传说 《穆天子传》《山海经》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志怪志人
唐 成熟 传奇小说 《长恨歌传》《李娃传》
宋元 继续发展 话本小说 《三国志平话》
明清 顶峰 演义小说、创作小说 四大名著
(二)阅读第二部分。
1. 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2. 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
3. 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4. 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思考)
四、 析 完成课后练习二。
1、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生命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
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
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
五、迁移训练:
参照《林黛玉进贾府》《智取生辰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简析王熙凤、贾宝玉、杨志、林冲的性格特征,说明我国古代小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的写人技巧。
(提示:王熙凤虚伪圆滑、贪婪鄙俗、谄上压下,但精明泼辣。贾宝玉率真多情但纨绔习气太重。杨志狠毒但精明能干。林冲正直善良,疾恶如仇但逆来顺受、随遇而安。)
四、布置作业。
中国现代小说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重视情节的传统,一般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通过人物的言行暗示心理活动。以学过的作品为例说明这一特点,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艺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运用课文的观点阐明一些文学现象
教学设想
1、课文中有两段引文十分重要,教学中应围绕这两段话,讲清重要的概念,把握作者的观点。
2、既粹且全,虚实相生,舞蹈精神,这些观点是全文的精粹。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观点,透视课文列举出的种种艺术现象,并进一步观察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在文学中的运用,搞好迁移训练。
3、理解艺术表现里虚与实的关系是一个重难点,对课文中的三段引文的理解是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
4、这篇课文虽是从“艺术”上来讲,但用在古诗中却很恰当,可作一次古诗中虚实关系研究的探究性学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从《军港之夜》中有人对“年轻的水兵,睡梦中露出甜蜜的微笑”的责难――“都睡觉却了,那谁来守卫军港呢?”引入:艺术不可也不可能太“实”,否则就呆板,――这是自然层次。
2、从画《深山古寺》一事中说明:只有虚实结合,才会有美感,是为艺术,――为美的层次。
3、从“唐伯虎画牡丹”一事中说明:虚实结合中的“虚”如果具有文化背景,就会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虚实相生,有文化底蕴,――为“大”的层次。
作家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对对象本身时而采取正面描写,在形似的基础上传神地写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时而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藏头露尾、若隐若现地描绘出那些难以描绘的、富于动态变化的对象特征,这两种写法,前者称之为“实写”,后者称之为“虚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虚实,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条基本原理,而且是美学原理中的一个基本命题。虚与实互根互存,对立存在,因相辅相成而统一。
就拿一个圆来说,“○”的外框是可见的,实实在在,而圆框内部是空且虚的,“○”的存在就是一种虚实的结合。如果没有外框,那也就没有了圆,这就叫互根互存,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正如庄子所说:“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中国艺术表现,是虚和实辩证的统一。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论述的重点在“虚”,即“虚灵的空间”、“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这种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把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了,是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对人类艺术的特殊贡献。本文的思路是从“全”和“粹”说起,引出“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最后讲到中国艺术的共同特点在于贯穿舞蹈精神,从高度概括的美学原则出发,结合各种艺术门类,一一加以具体阐述,最后从各种艺术的关系上,说明舞蹈动作对各种艺术表现的影响,把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称为舞蹈精神。
二、理清全文结构
1、(1-6)全粹虚实统一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提出问题)
2、(7-12)阐述中国绘画、戏曲空间表现方法:虚实结全、相生。(怎样做到“相生”)
3、(13-14)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中延伸出来的。
三、分析《谈龙录》《画筌》两段引文,把握作者的观点。
1、翻译两段文字。
2、课文所引赵执信《谈艺录》中的一段文字,指出了对诗歌艺术性的三种看法。试简析这三种看法,并指出他们的根本分歧点在什么地方。
洪昇要求完整,画龙,要把整条龙画出来,连它的首尾鳞爪都不能忽略。王渔洋则认为,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只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只要把最精粹的部分画出来就行了。赵执信则认为,完整和精粹两者是不可分的,要在全体中求精粹,离开了完整就谈不上精粹。他们的根本分歧点就在于如何理解和处理完整(即课文所谓“全”)与精粹(即课文所谓“粹”)的辩证关系。洪昇强调“全”,王渔洋强调“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赵执信能够不失偏颇,兼顾“全”“粹”,正好体现了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3、“真境逼而神境生”,试以戏剧表演中的动作为例,谈谈你的理解。
如京剧表演中的“过门”动作,就是通过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行动,逼真地表现出来的,达到“真境逼”,如身临其境,使人忘掉对戏剧布景的要求,以致“神境生”的。再如,在京剧舞台上,演员手执一马鞭,上下摆晃,做出的姿态便给人以骑马前行的感觉,若真的将一匹马牵到台上,岂不弄巧成拙。这样一来,真是真了,却扼杀了观众的想像,过于实在,诱发不出观众的联想与想像,又何来艺术的美感享受?“逼真”和“避真”,都需要实与虚的融合,只实不虚是不行的。
小结:文章论述“中国艺术”,论述的思路实质上就是顺着赵执信的话,由诗歌到绘画,由绘画到戏剧,由戏剧到书法,旁及建筑、印章。论述的重点,第一是戏剧,第二是绘画。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在诗歌创作上,是通过具有象征力量的一鳞一爪,显示龙的全体丰满的内容,“一粒沙里见世界”。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在绘画艺术上,是在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在舞台艺术上,是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
四、知识延伸
1、文中指出:“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我最近看到故宫陈列的齐白石画册里的一幅画上,画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所有,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试再举几个绘画方面的例子,加以阐释,说明虚实是如何相生的。
如我们所熟悉的《踏花归去马蹄香》,画者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足以表现出骑马踏花的情景。然而,若是真画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那不但失却了美感,失却了趣味,而且也表现不出那个“归”字的含义了。又如《蛙声十里出山泉》,若不是几只小蝌蚪在涧溪中顺流游动,又怎能十里之外听得见青蛙的鸣叫?畅游的小蝌蚪是实,但实中存虚,待蝌蚪游出十里之外,不也就长成青蛙了么。虽说这游到十里之外的景象以及蛙声是“虚”,但已经完全可以想像得出了。至于脍炙人口的《深山藏古寺》,更是令人叫绝。画面上只见祟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自古寺而来,再回古寺而去了。这也是实中存虚。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
2、文中说:“中国舞台动作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式,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结合这个句子在文段中的地位分析它属于观点还是属于材料?
需要关注句子在主要观点与具体事例之间的桥梁作用。对于主要观点而言,它是材料,它与上文的绘画、书法事例处在同一层面上,共同支撑着主要观点;对于下面的材料“趟马”动作而言,它又确属理论上的分析概述,又属于观点。弄清它所处的地位,对于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段,意义重大。
3、作者说:“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的,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结合自己对印章的认识,谈谈其中的虚实。
治印,以着字处为实体,以其配字、偏旁、点画间的空隙为虚处。其一,治印讲究虚实的对立、调和、生发。其二,既要讲字画线条、偏旁实体的安排,又要注重于字画线条分割出的所有空间(诸如形态、部位、大小等)的安排;其三,既要讲究空间大分割块面的虚实顾盼,又要讲究包括每个小分割空间在内的全部的虚实顾盼。虚实之说,体现在线条处理上就是断而气连,晦而透明。这类有虚实的线条,表现为粗细有主次,节奏有轻重,表里有起伏。钤qián于平面纸上能产生出浮雕般的立体感、层次感。此外,一印刻就,在钤盖时要注意虚实的运用。初学钤印如同治印,只关注于文字实体,而忽视空间虚部。重实轻虚,是一大通病。其实,钤印时也应该实中见虚,如果唯恐印面不清晰,印泥丰而湿,用力实且重,则事与愿违,钤出的印蜕,势必会“逃掉”许多迷蒙空灵,可资玩味的东西。
五、布置作业
试看《登鹳雀楼》和《寻隐者不遇》的意境,在处理虚与实的表现方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1]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5
邓浩
吴组缃
教学目的:
1.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
2.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3.作者采用大量例子来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2、3。
教学难点:综述文章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讲一个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等,引入,这就是最早的小说。今天我们来看看《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二.词语积累:
1.注音加点字:
A.翰藻(han) 记载(zai) 概括(gai)
B.脉络(mai) 稗官(bai) 粗糙(cao)
C.意蕴(yun) 纯粹(cui) 妍媸(chi)
D.高寀(cai) 神佛(fo) 敷衍(yan)
2.解释成语:
应运而生 千锤百炼 有血有肉 明镜照物 妍媸毕露 心惊胆战 大快人心 权倾一时
3.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三.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
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
填表:
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例子
魏晋南北朝以前起源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山海经》
魏晋南北朝发展志怪志人
唐成熟传奇小说《长恨歌传》《李娃传》
宋元继续发展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
明清顶峰演义小说、创作小说四大名著
四.阅读第二部分。
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2.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
3.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4.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思考)
五.理解课文中的引用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二。
1.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生命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
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
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
六.上学期我们学过《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他们都体现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规律?请详细分析说明。(讨论)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6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参考
单元教学设想:
1、本单元是文艺评论,此文体知识在教学中穿插介绍;
2、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宜在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迁移训练,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由于众所周知的因素,每篇课文安排一课时。如作二课时,那么第一课时阅读学习课文,第二课时进行扩展迁移训练。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
2、举一反三,用课文中阐述的道理来解释古代小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以时间为序,对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我国古代小说作一次“大盘点”,有东晋《搜神志》中的《宋定伯捉鬼》,南朝宋《世说新语》中的《周处》,唐传奇《柳毅传》,明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节选,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清代《聊斋志异》中的《狼》和《促织》,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节选。这一篇篇魅力无穷的文学精品,展示着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及其民族的风格。今天就让我们好好地梳理回顾一下其发展史,认识和总结一下其发展的规律。
二、阅读课文
思考:1、梳理思路;2、完成练习一。
三、研究课文
1、整体把握,梳理思路
思考:文章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明确:题目表明本文论述的对象——是我国的小说,不是外国的;是我国古代的小说,不是现代小说。题目表明了文章的内容:一是论述发展史,二是论述规律。
由此可以将课文分为二部分。
小结:如果把第一部分看成是从纵的方面论述历程的话,那么第二部分是从横的方面探讨我国古代小说的规律。发展及规律互补,纵横交织,使本文条理清晰,行文简洁,论证严密。
2、具体研习,把握基本内容
完成练习一。
四、拓展迁移
1、完成练习三
2、完成练习四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读本》上相关文章。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形成对中国古代小说完整的印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和整合语义的能力。
3、理解作者采用大量例子详略得当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说明:
这是一篇社科类的说明文,就内容而言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这对有一定课内
外阅读量的高中生来说,可以借助本文的学习既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又应该及时梳理自己在这方面的阅读积累,并进一步在课外拓展延伸,传承发扬中国古代文明。本课就写作的形式而言,重点培养学生对社科类说明文阅读时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的能力,这对大多数热衷文学作品的学生而言尤其要加强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2、难点:对文章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能力的培养。
说明:
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但本文论述的是比较专
门化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时间跨度大,引导他们系统归纳整理,复习巩固古代小说知识,注重对文章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能力的培养,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以学生阅读过的课内外中国古典小说为例,激发学生探究讨论。思考列举自己阅读的符合要求的篇目,可以在质和量方面作比较。可以借助学生可能出现回答《三国志》的情况,弄清文学和历史著作的区别,明确课题。
初读课文
揭示教学重点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2、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1、学生按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 例子几个方面填表归纳。
2、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学生结合例子理解。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让学生把握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形成对中国古代小说完整的印象。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再读课文
深入探究1、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2、.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1、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是容易引起争议的。
2、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这个环节是上一个教学环节的延续深入,仍然是本课教学重点。
讨论研究
难点突破1、第1段中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为什么?
2、文中出现了多个不同小说的名称,选择其中一个尝试给它写个定义。1、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神话传说的研究与认识。
2、如志人、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等等。对文章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能力的培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良好读书习惯培养的抓手。
作业布置在课文中,作者已经举了不少实例来说明规律,要求学生模仿着用自己熟悉的例子去进一步说明课文阐述的规律。例如,作者已经用《三国演义》《水浒传》说明第三条规律,但失之于简单,不妨要求学生把说明具体化。甚至有些学生熟悉的但作者没有涉及的例子,也不妨要求学生去说明课文中提到的某些规律。这是学习课文的延伸,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课文。
思路点拨
对本篇课文教学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例如有布置预习要求的学校,可以把课文的梳理工作放在课前做,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表格完成课文内容的梳理。根据本篇课文中有不少难词难句,布置同学课前准备好用来质疑的问题,那么老师上课时就可以选择对同学质疑的问题讨论解疑的教学方式。譬如“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这些句子的解疑,可以通过学生质疑的方式提出解决。
练习举隅
1、在横线上填补句子,使语句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当。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志”。________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
a.“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
b.“志怪”“志人”来自民间。
c.“志怪”“志人”靠实地访问。
d.“志怪”“志人”对我国小说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作者引用《史通》的这句话目的是什么?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4、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现在有人提出:“‘错误’可与‘改正’对应,但‘疏漏’不能与‘润色’对应,‘粗糙’也不能与‘丰富’对应。”你认同吗,为什么?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8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吴组缃
教学目的:
1. 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
2. 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3. 作者采用大量例子来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2、3。
教学难点:综述文章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讲一个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等,引入:这就是最早的小说。今天我们来看看《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二.词语积累:
1. 注音加点字:
A.翰藻(han) 记载(zai) 概括(gai)
B. 脉络(mai) 稗官(bai) 粗糙(cao)
C.意蕴(yun) 纯粹(cui) 妍媸(chi)
D. 高寀(cai) 神佛(fo) 敷衍(yan)
2. 解释成语:
应运而生 千锤百炼 有血有肉 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心惊胆战 大快人心 权倾一时
3. 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三.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
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
填表:
朝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例子
魏晋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话传说
《穆天子传》《山海经》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志怪志人
唐
成熟
传奇小说
《长恨歌传》《李娃传》
宋元
继续发展
话本小说
《三国志平话》
明清
顶峰
演义小说、创作小说
四大名著
四.阅读第二部分。
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2.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
3.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4.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思考)
五.理解课文中的引用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二。
1.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生命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
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
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
六.上学期我们学过《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他们都体现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规律?请详细分析说明。(讨论)
七.教学后记: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9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本课时教学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的结构,掌握课文中提及的有关文学常识。
2.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分析文章、把握写作文学评论文章的能力。
3.在情意方面,让学生为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辉煌的文学成就而骄傲、自豪。
教学重点
课文属专业论文,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在讲授时,焦点不完全放在谈小说发展及规律的史料和专业术语上,以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为突破口,化难为易。
教学难点
涉及史料多,有些史料须在一定的大背景下去理解,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史知识为基础,而学生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尽可能让学生理解所引史料,是本文教学应突破的一大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对于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同学们可能都不陌生,勇猛刚直的张飞,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即使《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都让人过目不忘。中国古代的小说,有着辉煌灿烂的成就,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最早的小说是什么?又是怎么变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门论述这方面问题的文学评论文章。
(板书课题)
教师提问:大家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吗?
上述问题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谈自己对题目的看法就好。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适当归纳总结——题目用语平实、准确。题目表述准确,有极强的概括力。从题目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全文要谈的对象是中国的古代小说,而对这个问题,作者要谈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谈发展,二是谈规律。
(要求学生默读此文,默读中用笔在文中打上记号,如把引用的史料标出来,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标出来。此文用默读方法较好,可以有利于学生思考,把握文章内容,又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请学生回答:全文共多少个自然段落?分为几部分?从哪里划分?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6;第二个问题也好回答——2,因为此前已经给学生分析了本文的题目;第三个问题需做一番思考,从第7自然段以后是第二部分,因为第7自然段是一个明显的有着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这样,第三、第四两个问题全部解答了)
随着上述回答的结束,教师板书:全文共16自然段,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1-6),第二部分(7-16)。
文章分析
首先提问,第一部分是谈古代小说的发展,那么,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随即,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一部分加以分析。这一部分,是从纵的方面谈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首先,小说的源头是神话传说,这一时代是魏晋南北朝之前,之后是志怪、志人小说。最重要的是萧统给文学的定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这个定义具有划时代意义。唐代的传奇,标志着小说体裁的发展成熟,宋元时期继续发展,出现了话本和演义小说,明清时期是古代小说发展的最高峰,出现了文人独立创作,关注平凡人生的观实主义小说。
(展示课件: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呢?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来。
总结:第一部分是文章的骨髂,虽然清晰明白,但难免干瘪,第二部分是血肉,两者结合,文章才丰富,才丰满。
(展示课件:古代小说发展的规律)
布置作业:熟记各个发展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案点评:
一、学习文章脉络清晰的结构特点、学习文章论证严密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和线索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二、文章论述的知识比较专门化,内容多,时间跨度大,不易掌握;弄清文学与历史的区别;理解萧统的关于文学的定义。这三项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注意。
三、本文知识性的东西较多,可采用讲授法。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10
邓浩
吴组缃
教学目的:
1.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
2.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3.作者采用大量例子来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2、3。
教学难点:综述文章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讲一个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等,引入,这就是最早的小说。今天我们来看看《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二.词语积累:
1.注音加点字:
A.翰藻(han) 记载(zai) 概括(gai)
B.脉络(mai) 稗官(bai) 粗糙(cao)
C.意蕴(yun) 纯粹(cui) 妍媸(chi)
D.高寀(cai) 神佛(fo) 敷衍(yan)
2.解释成语:
应运而生 千锤百炼 有血有肉 明镜照物 妍媸毕露 心惊胆战 大快人心 权倾一时
3.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三.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
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
填表:
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例子
魏晋南北朝以前起源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山海经》
魏晋南北朝发展志怪志人
唐成熟传奇小说《长恨歌传》《李娃传》
宋元继续发展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
明清顶峰演义小说、创作小说四大名著
四.阅读第二部分。
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2.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
3.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4.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思考)
五.理解课文中的引用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二。
1.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生命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
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
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
六.上学期我们学过《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他们都体现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规律?请详细分析说明。(讨论)
[1]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11
教学目的:
1. 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
2. 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3. 作者采用大量例子来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2、3。
教学难点:综述文章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讲一个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等,引入:这就是最早的小说。今天我们来看看。
二. 词语积累:
1. 注音加点字:
A. 翰藻(han) 记载(zai) 概括(gai)
B. 脉络(mai) 稗官(bai) 粗糙(cao)
C. 意蕴(yun) 纯粹(cui) 妍媸(chi)
D. 高寀(cai) 神佛(fo) 敷衍(yan)
2. 解释成语:
应运而生 千锤百炼 有血有肉 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心惊胆战 大快人心 权倾一时
3. 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三.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
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
填表:
朝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例子
魏晋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话传说 《穆天子传》《山海经》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志怪志人
唐 成熟 传奇小说 《长恨歌传》《李娃传》
宋元 继续发展 话本小说 《三国志平话》
明清 顶峰 演义小说、创作小说 四大名著
四. 阅读第二部分。
1. 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2. 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
3. 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4. 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思考)
五. 理解课文中的引用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二。
1. 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2. 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生命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
3. 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
4. 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
六. 上学期我们学过《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他们都体现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规律?请详细分析说明。(讨论)
七. 教学后记: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12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和线索。
(二)联系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他们系统归纳整理,复习巩固古代小说知识,这对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具有实际的意义。
二、难点、重点分析
本文是怎样讲述小说的发展历程和规律的?
历程:
第1段,论述小说的起源——神话传说;
第2段,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志怪、志人小说;
第3段,(含第4段)论述唐代传奇;
第5段,论述宋元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第6段,论述小说发展的顶峰—一明清小说。
规律:
①小说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
②史传文学对小说有较大的影响。
③小说的创作是立足于现实的。
④小说由于受封建统治正统文化的压迫摧残,发展尤为艰难。
朝代
小说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作品举例
魏晋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话传说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志怪”“志人”
《搜神记》《世说新语》
唐
成熟
唐传奇
《柳毅传》《李娃传》
宋元
继续发展
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三言”、“二拍”《说岳全传》
明清
顶峰
文人独立创作,关注平凡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
《金瓶梅》《红楼梦》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布置预习,掌握大意。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第一部分(开头至“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大致就是如此”,),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并思考课后“思考和练习一”的表格填写。
(这是一篇新教材,论述的是比较专门化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时间跨度大,让学生预习,了解大概,这既能节省课堂上的时间,又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
(二)提问激趣,投石寻机。
板书: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吴组缃先生的这篇文学评论文章,下面我想联系课外阅读的情况,请大家来谈谈自己在课外看过哪些古代小说?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老师把学生列举的作品一一写在黑板上):《西游记》、《水浒》、《镜花缘》、《西厢记》、《七侠五义》、《红楼梦》、《三国志》、《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说岳全传》、《老人与海》、《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聊斋志异》……(学生回答中的错误,老师不需马上纠正,照样抄在黑板上,留待下面处理。)
(由提问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扩大知识面,使课内课外相结合,给讲述小说发展提供充分的材料,更重要的是能从学生的回答中寻找问题,有了问题,才有突破口,才能实施点拨教学,所以它能起一石三鸟的作用。)
(三)引议释疑,直逼关键。
师:同学们列举了这么多的作品,说明大家在课外看了很多书,阅读面很广泛,非常好。但是,在你们列举的作品中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
生:有。《老人与海》不是中国小说,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写的。
师:对,我们回答问题,要注意它的针对性。(用黑板擦擦掉《老人与海》。)
生:《西厢记》是戏剧,不是小说。
师:对,我们还要注意文学样式的不同。(擦掉《西厢记》。)
生:还有《三国志》,它不是小说。
师:对!(这个问题可以直逼关键,不能轻易放过,要重锤敲打。)你说不是小说是什么?
生:是历史著作。
师:说得很对。小说属于文学作品,历史著作则不是。那么,你能说说文学作品和历史有什么区别吗?(是关键,要重点问。)(这位同学若回答不出,可另请其他同学回答并补充。)
[弄清文学和历史的区别,才能理解课文所论的小说前后期的发展,它是本文的一个关键。学生把《三国志》误认为小说,这给老师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契机,应该抓住不放,深入追问。)
(四)回扣课文,突破难点
师:(针对学生疑惑,适时予以点拨诱导)要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确实有一点难度。不过没有关系,课文中间有一段话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仔细看看课文,把这段话找出来,怎么样?(学生看书。)
生:老师,我找到了!课文第3自然节,萧统给文学下过一个定义,就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师:你把这句话再具体解释一下好吗?
生:“事出于沉思”指的是虚构、想象,“义归乎翰藻”指的是讲求文采,就是说文学作品不仅要虚构想象,还要讲求文采。
师:说得很好,那么历史呢?
生:历史要求忠实于史实,不能虚构夸张。
师:说得对。文学和历史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可以虚构想象,讲求文采;后者则要据史实录,不虚夸,不溢美,所以说《三国志》是历史,而《三国演义》才是小说。(擦掉《三国志》。)
(萧统的文学定义是难点也是重点,下功夫突破它,其余的内容就能迎刃而解;另外,要同学看课文,是把教学从课外再拉回到课内,这样教学才扎实,才不至于脱离课本天马行空。)
(五)逐段概括,理清线索。
师:按照萧统给文学下的定义,我国古代小说可以分成前后两期,前期离不开史实记载,后期才逐渐脱离历史真正成为文学创作。请说说前期小说包括哪些?
生:神话传说和志怪、志人小说。
师:“志”是什么意思?
生:是记录的意思。
师:后期小说又包括哪些?
生:传奇、话本和明清小说。
师:划分得很正确。同学们恐怕已经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就是在论述小说的发展时,基本上是一个自然节论述一个发展阶段,而且非常简明扼要。下面我们试着逐段概括一下。
(让学生逐段概括,并明确)
第1段,论述小说的起源——神话传说;
第2段,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志怪、志人小说;
第3段,论述唐代传奇;
第5段,论述宋元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第6段,论述小说发展的顶峰——明清小说。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进行归纳,既可以让他们熟悉、掌握课文,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六)呼应开头,完成练习。
师:经过上面的概括,我们对古代小说发展的线索已经弄清楚了。下面我们来共同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出示画有表格的小黑板。)补充说明一下,我在原表格上增加了一栏“作品举例”,大家可以从课本上和黑板上(指黑板上写的同学列举的作品)各举一两部作品填入栏内。
(学生回答,老师把答案一一填入小黑板的表格内)
朝代
小说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作品举例
魏晋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话传说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志怪”“志人”
《搜神记》《世说新语》
唐
成熟
唐传奇
《柳毅传》《李娃传》
宋元
继续发展
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三言”、“二拍”《说岳全传》
明清
顶峰
文人独立创作,关注平凡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
《金瓶梅》《红楼梦》
(这一教学环节照应了课前预习,做到教学严谨,起迄相应。另外,通过填表格的形式不仅使课内外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
(薛燕设计)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
2.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和整合语义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阅读时要注意准确理解文中的个别引文的含义,并能说明有关引文在文中的作用。
2.对古代小说发展规律的准确提取是教学重点。
3.对课文中第1、3、10等自然段的准确理解和语义整合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方法:
通过课前自学探究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文章内容提出疑难问题,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与交流解决重点难点,并适当向课外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
教学设计:
[自学与活动]
课前提供一些古代小说的书目和文章篇目(可视学生读书的背景情况而定),让学生进行自学探究,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写成微型报告,在课堂上交流。
[速读与比较]
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作一个简单的导引。
评论的对象是我国古代小说,与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相比,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批评活动。因为文学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国古代小说从上古神话到明清小说,上下数千年。范围包括笔记、传奇、话本、演义、拟话本、章回体等多种小说样式,具体作品更是浩如烟海。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凭借深厚的语言修养,精练而恰当地表述了自己从长期研究中获得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规律。全文共16个自然段,以“发展”与“规律”为界分作两大部分。“发展”以时间演进为线逐步展开,每一阶段均把握特征,重点介绍;“规律”按主次排列,逐点阐明。加上语言洗练、简要,因此篇章不长,容量巨大;内涵丰富,框架明晰。
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作品举例规律
魏晋起源神话传说《女娲补天》1。中国小说的
南北《精卫填海》发展是由文人
朝以作家和民间创
前作相结合来
魏晋发展“志怪一志人”《搜神记》推动的。
南北《世说新语》
朝
唐成熟唐传奇《柳毅传》2.史传对中国
朝《李娃传》古典小说的发展有
很大的影响。
宋继续话本小说、演义《说岳全传》3.小说创作立足
元发展小说“三言”“二拍”于现实。
明顶峰文人独立创作,《金瓶梅》4.由于受封建
清关注平凡人生的《红楼梦》文化的压迫
现实主义小说摧残,小
说的发展极为艰难。
说明:
填表只是一个形式,究其实是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够很准确地理解全文的基本结构,即紧扣题目上的关键词:发展、规律,组成的两大部分,进一步明确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就理清了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很可能有少数同学在“规律”的填表中会出错,这就涉及到本文学习的第二、第三两个重点问题。
在稍作提示之后,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与自己对古代小说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评价其优劣。具体内容可根据学生研究和课堂交流的情况而定。以上两个环节是否采用也可视自己学生的情况而定。
[再读与填表]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见表1)
[细读与生疑]
从阅读理解文章的角度,提出在学习这篇课文中较难理解的问题。
从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如下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1.第l自然段中,“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为什么?
2.第10自然段说,“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请问《诗经》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吗?神话传说也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吗?
3.第1一第6自然段中,几乎是每段解说古代小说发展的一个时期及特点,为什么第3自然段要插进来写文学的定义问题?文中用两个“正是”对这个文学定义作了解释,这个解释正确吗?
4.古代小说发展的第一条规律到底是第9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还是第二句话?
[探究与交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际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比较多的,老师要作一个梳理、归类和筛选,并将有关问题公布出来。
公布出来之后,组织学生作进一步学习研究,切不可由老师包办代替,将每一道题目的答案讲给学生。直接给答案一来剥夺了学生阅读学习研究的自我实践权利;二来老师讲的答案也很难为学生所真正消化接受,且这些答案也不一定是全面的、正确的。
这里提供学生在学习讨论与探究过程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材料。
关于题1:
生A:神话的写作对象是神,传说的写作对象是人,本来是可以分开的,但作者偏要把这两者混为一谈。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小说起源问题上,作者的认识是“只有一个”,他不同意“很多起源”的说法,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其实鲁迅先生则认为劳动者休息时“彼此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因此,作者只能将神话与传说合而为一,硬说是“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这是认识上的固执导致了行文上的牵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生B:其实作者这样说,正是对前文的“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的很好的补充和完善。可能有的读者读到此会产生疑问:既然是“神话传说”,怎么能说是“一个”呢?当读了“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之后,这个疑问也就冰释了。当然这句话,更是作者对神话和传说的独到见解。神话是把人类一时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自然、社会现象形象化、人格化,使之亦神亦人;而传说呢,则是把人世间的一些英雄人物和事件虚化、神化,使之亦人亦神。最终给读者的感受总是“亦神亦人”或“亦人亦神”难以区分。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神话传说的研究与认识。
关于题2:
生A: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开始的,战国是在春秋之后。而《诗经》收入的诗歌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余年间的作品,即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诗歌,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漫长的奴隶制社会时期。乐府是统治阶级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在汉代,当时的朝廷的音乐官署叫乐府,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神话传说,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是小说的源头,又怎么能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由统治者从民间搜集来的呢?
生B:从我们几个人的研究来看,作者的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大家围绕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根子在于我们没有理解原文的本义,说得夸张一点,是有点歪曲了作者的意思。从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原文明明是说“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政府”从民间搜集来的”,根本没有说《诗经》等都是“产生”于“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再说,《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所收编的作品是春秋中叶之前的,但不等于从民间采集最后收编成集的时间就一定还在奴隶社会时期,我们没有查找到这一方面的准确资料。(老师补注:《诗》编成于春秋时代。相传曾经由孔子删削、整理。)但有一点,可以说明,《诗经》在汉之前还是叫《诗》,被统治者承认并奉为经典而称《诗经》,这是汉代的事情。即使是在奴隶社会就初具雏形,但为统治者所认可,作为政治教科书来对待,从“黑市户口”变为“正式户口”肯定是“政府”从民间采集之后并得到“政府”认定的事。
第二,神话传说这种文学样式,虽然作者说它是小说的起源,而且是惟一的源头,但这并不否认这种源头的文学样式在封建制度上升时期就一定会消失,尤其是它的叙人、叙事的传统,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对后世的小说创作永远会有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强调的是“政府一在封建制度上升时期”为了了解民风民情,从民间去搜集的,以供统治者了解民情或其他需要作参考。统治者可以通过搜集民歌民曲来了解民情,为什么不可以通过搜集神话传说等文学样式来了解民风民俗民情呢?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读到《诗经》、“乐府”和许多优秀的神话传说,除少数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更多的还是官方搜集而流传下来的。如文中所说的《穆天子传》这样的神话传说,记录的是周穆王驾八骏西游的故事及其言行,统治者的正史上就是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你说这不是政府搜集之后的行为吗?《山海经》这部富有神话传说的古代地理名著,据考也是周秦之间的人所记述的。《汉书》颜师古注引如淳云:“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是最有力的证明。
因此,我们研究的结论是,文中的这句话是没有错误的。相反,这样的疑问本身是难以理喻的。
关于题3:
这一自然段在理解上是一个难点。为什么要插进萧统《<文选)序》给文学下的定义,有什么作用呢?我们这个组的研究结果是这样的:
我们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源于作者对古代小说发展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古代小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离不开史实记载,后期才逐渐脱离历史真正成为文学创作。因此是为了表达作者研究成果之需要。二是从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本身看,可以发现有如下三个作用:一是为了指出萧统《<文选>序》中所指的文学并不包含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二是引出这个定义是为引出对唐代小说成为文学创作情况的叙述;三是为说明唐代小说具有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提供理论上的参照标准。这样看来,第三自然段最后的目的还是在说明古代小说的发展,即说明小说发展到唐传奇,已经成为一门从历史中独立出来的文学门类。
至于文段中作者用两个“正是”对萧统(<文选)序)中的文学定义所作的解释,从行文来看,阅读的人是比较容易找到答案的。而事实上,尤其是原义或研究者是否就承认:“事出于沉思”就是“虚构、想象”;“义归乎翰藻”就是“讲求文采”,那是另一回事情。根据我们小组的讨论,意见如下:
第一,经查《<文选>序》的原文,方知,这是选编者阐述什么样的文章才能称为文学,即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入选《文选》的标准。
“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辨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所谓坐狙丘,议稷下,仲连之却泰军,食其之下齐国,留侯之发八难,曲逆之吐六奇,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栽,概见坟籍,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平翰藻,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
细分析原文这段话,不难看出,这是在说哪些文章在不选之列,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人选《文选》。事实虽美,毫无系统,而且不是文学上有意的创作品,放在一边不选;那些记载事实的史书,也不是纯粹文学作品,所以也不选。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合格呢?只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方能被选。这个大胆的择取,便把经、史、子、杂说,全驱到文学的华室之外,把六艺即文学的说法根本推翻。有想象的,有整个表现的,有辞藻的,才能算文;不如此的不算。这个规定把“文”与“非文”从古籍里分拆开,使在历史上与文学上“文”与“非文”截然分立,差不多像砌了一堵长墙,墙上写着:这边是文学,那边是文学以外的作品!这个“判断”真是非常勇敢的,也是非常有利于文学独立的。
第二,如果我们就句来论句,我们会发现,这句话解说的是“事”与“沉思”、“义”与“翰藻”之间的关系。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给这四个概念诠释内涵和确定外延。小组同学经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说法各异。其中朱自清先生的解释很大胆,他说,“事出于沉思”的“事”,应当解作事义、事类的事,专指引事而言,并非泛说。
我们认为,原文的表述不太妥当,不能说成“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最好应该表述为:“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中的‘沉思’;‘义归乎翰藻’中的‘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正如禹洪平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说,“如果将这两句看作文学的‘定义’,可能更有争议。而如果将这句话解释为‘文学应该有想象与虚构,同时要有文采’,是不是又太简单了一点?”
关于题4:
按一般人读书习惯,会毫不怀疑地选择第一句话,因为从作者的行文来看,似乎明确表述了这层意思。但是从下文的论述重心来看,又分明在第二句话上。而查阅有关资料中的解答也大多是第一句,也有将这两句话统统写进去。还没有发现写第二句作为答案的。
其实正确的解答是第二句。这里涉及的是在阅读社科文章时,如何确认语句和整合语义的问题。语句的确切认定和语义的恰当整合,是实现有效阅读的起点。首先是语句的确认。通常可从结构成分上分析句子,我们就不会对赫然在目的语义熟视无睹了。第9自然段只有两句话,只要我们问一句,这两句话的主语是什么,马上就会发现,第一句主语是“中国的小说”,第二句主语是“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其次是语义的整合。第一句只是说小说之源来自民间,小说的内容反映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通过整合发现,实际上讲的是一个“源”的问题。第二句较长,分析一下可发现包含三层意思:①中国小说的发展是怎样取得的;②作家和民间创作的结合关系是促成发展的重要因素;③这种结合关系表现为作家对民间创作的学习和参与。通过整合,对句中基本语义、从属语义、次从属语义进行辨认,就会得出“中国小说的发展是由文人作家和民间创作相结合来推动的”这样一条规律。当然,我们在思考时,还要提醒自己把握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这里的“起点”是要弄清“发展规律”,而不是小说的“源流”问题。
说明:当然从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同的教学班,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无论出现什么问题,请尽量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阅读能力、学生的探究可能以及老师的指点几方面综合起来开发和解决。千万不要把教参与老师的理解灌输给学生,那是最为糟糕的事。
[拓展与延伸]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结合书后的练习三和练习四,进一步开展探究性阅读与研究,能有把握地运用古代各种不同的小说作品来证明小说发展规律,能根据几部不同的小说作品的阅读与研究自己总结出小说发展的规律。具体内容略。
教学资料:
作者及创作简介:
吴组缃(1908—1994),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吴祖襄。安徽泾县人。1908年4月5日出生于塾师兼商人的家庭。在宣城、芜湖、南京读中学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对新文学产生兴趣,开始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与《妇女杂志》上发表《鸢飞鱼跃》等短篇。1929年前后,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也影响到吴家的经营,父亲在家境败落中忧愁致死。现实中的变故促使吴组缃从理论上寻找答案。考入清华大学后,在其兄吴半农等影响下,注意钻研社会科学著作,并在“九一八”以后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和“反帝同盟”。这时期发表在《清华周刊》(文学)月刊上的小说,从《离家的前夜》到《菉竹山房》,大多表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妇女、青年的压迫,艺术上显示出含蓄严谨、细致精微的特色。茅盾的《子夜》的出版开拓了吴组缃的艺术视野,他开始有意运用科学现点解剖社会生活的各种断面,在《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大平》《樊家铺》以及速写《黄昏》等;并以圆熟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凄厉郁怒的生活画面,真实有力地表现出凹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急剧破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赢得了文坛的赞誉。这些作品收入《西柳集》(1934)和《饭余集》(1935)。1935年1月起,吴组缃应冯玉祥的邀请,担任国文教师和秘书,长迭12年之久(有间断)。在此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鸭嘴崂》(又名《山洪》,1946)和《铁闷子》等短篇,反映农民、士兵抗日意识的觉醒。1946-1947年随冯玉祥访荚,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史和古典小说研究等课程,发表过“《<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关于古典作家的世界现》《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理论》等论丈。抗战期间,吴组缃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等职。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14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本课时教学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的结构,掌握课文中提及的有关文学常识。
2.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分析文章、把握写作文学评论文章的能力。
3.在情意方面,让学生为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辉煌的文学成就而骄傲、自豪。
教学重点
课文属专业论文,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在讲授时,焦点不完全放在谈小说发展及规律的史料和专业术语上,以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为突破口,化难为易。
教学难点
涉及史料多,有些史料须在一定的大背景下去理解,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史知识为基础,而学生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尽可能让学生理解所引史料,是本文教学应突破的一大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对于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同学们可能都不陌生,勇猛刚直的张飞,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即使《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都让人过目不忘。中国古代的小说,有着辉煌灿烂的成就,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最早的小说是什么?又是怎么变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门论述这方面问题的文学评论文章。
(板书课题)
教师提问:大家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吗?
上述问题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谈自己对题目的看法就好。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适当归纳总结——题目用语平实、准确。题目表述准确,有极强的概括力。从题目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全文要谈的对象是中国的古代小说,而对这个问题,作者要谈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谈发展,二是谈规律。
(要求学生默读此文,默读中用笔在文中打上记号,如把引用的史料标出来,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标出来。此文用默读方法较好,可以有利于学生思考,把握文章内容,又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请学生回答:全文共多少个自然段落?分为几部分?从哪里划分?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6;第二个问题也好回答——2,因为此前已经给学生分析了本文的题目;第三个问题需做一番思考,从第7自然段以后是第二部分,因为第7自然段是一个明显的有着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这样,第三、第四两个问题全部解答了)
随着上述回答的结束,教师板书:全文共16自然段,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1-6),第二部分(7-16)。
文章分析
首先提问,第一部分是谈古代小说的发展,那么,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随即,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一部分加以分析。这一部分,是从纵的方面谈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首先,小说的源头是神话传说,这一时代是魏晋南北朝之前,之后是志怪、志人小说。最重要的是萧统给文学的定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这个定义具有划时代意义。唐代的传奇,标志着小说体裁的发展成熟,宋元时期继续发展,出现了话本和演义小说,明清时期是古代小说发展的最高峰,出现了文人独立创作,关注平凡人生的观实主义小说。
(展示课件: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呢?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来。
总结:第一部分是文章的骨髂,虽然清晰明白,但难免干瘪,第二部分是血肉,两者结合,文章才丰富,才丰满。
(展示课件:古代小说发展的规律)
布置作业:熟记各个发展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案点评:
一、学习文章脉络清晰的结构特点、学习文章论证严密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和线索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二、文章论述的知识比较专门化,内容多,时间跨度大,不易掌握;弄清文学与历史的区别;理解萧统的关于文学的定义。这三项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注意。
三、本文知识性的东西较多,可采用讲授法。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15
泼河高中 管波(2003.9.25)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形成对中国古代小说完整的印象。
2.培养学生阅读质疑和整合语义的能力。
3.进行整体阅读训练。
教学重点
整体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
教学难点
对文章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点拔、指导、训练
总体设计
一、提问导入:
联系课外阅读情况,请同学们谈自己在课外看过哪些古代小说,导入正题:中学生已读过一些古代小说,但对我国小说的整体面貌和脉络的了解却知之甚少,要求我们去专读像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等小说专著不大可能又不太现实,而《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这篇文章实是中国小说史脉与批评的缩影,是“具体而微者”,使我们在印象式的零散的小说篇章阅读之后,从高屋建瓴的理性上进行把握。
二、整体阅读指导:
《考试说明》要求: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提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的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从文章中辨别并筛选重要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文章的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有哪些?它包括: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文章的结构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它受文章的内容的制约,因此,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同样,把握文章结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要求用自己的话来对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具体的总结与把握、筛选与提炼、加工与转化。
下面以几个具体问题来说明阅读的方法。
(一)、在自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筛选课文主要信息,填写下表:
年代体裁特点代表作品作者身份及写作方法在小说史上的地位规律
上古先秦两汉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山海经》无名氏 口头创作古代小说酝酿、萌生、起源
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笔记)稗官从民间收集作为史实记载初具规模
唐朝传奇《长恨歌传》《李娃传》文人依照传说创作而成成熟
宋元话本《三国志平话》民间说话人讲故事发展
明清拟话本三言
二拍文人模仿话本进行创作进一步发展
长篇章回小说演义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文人采用民间传说进行再创作高潮
世情小说《金瓶梅》文人独立创作开辟了写平凡人的生活的道路
《儒林外史》
《红楼梦》辉煌顶点
点拔:指导学生进行目标筛选,在课文中勾画重点语句,提取并梳理有效信息。
(二)、概括内容要点,快速划分课文层次:
要求能快速划分课文内容层次,能简要概括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几个阶段和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条规律。
提示:理清小说发展的脉络,关键在于抓住小说的题材、体裁特点。而小说的发展规律,作者是采用总分式结构,同时运用“其一”、“还有”、“再有”、“另外”等关联语形成清晰的语脉,十分利于筛选、提要。概括要点力求简洁、通顺。
明确:
课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第一部分是从纵的方面论述,第二部分是从横的方面论述,全文纵横交织,互相补充,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规律。
三、能力训练:
1、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妍媸毕露 瀚藻 出类拔萃 B。温柔缱绻 洗练 含辛茹苦
C.涉笔成趣 悲怆 心急火燎 D。宛然可见 累赘 稗官野史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她虽然缺乏对顾客的热诚,却有一套对付顾客批评的本事。
B.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农民的精心管理的结果。
C.我每次向他借书,他不顾年老体衰,都亲自冒着严寒酷暑,跑进小书房寻找。
D.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有什么个人得失不能抛弃吗?
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明镜照物,妍媸毕露——就像明亮的镜子照耀物体一样,美丽和丑陋毕竟能够显露出来。
B.亦微有鉴戒寓焉——也经常通过寓言的形式来鉴戒世人。
C.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善意的、恶意的都必须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
D.事出于深思,义归于翰藻——作品描写的对象都是经过想像虚构出来的,思想内容必须通过优美的辞采来表现。
4、在横线上填补句子,使语句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当。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志”。________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
A.“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
B.“志怪”“志人”来自民间。
C.“志怪”“志人”靠实地访问。
D.“志怪”“志人”对我国小说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文人参与创作的作品。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显示了高度的现实主义的成就,原作曹雪芹,高鹗续补。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名《诗》,又名《诗三百》,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一。《诗经》虽是从民间搜集而来的,但毕竟是经过文人的加工创作而成的,因而还应属于文人诗。
D.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专史,全书论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对中国小说的历史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6、课文第三节,萧统给文学下过一个定义:“事出于深思,义归于翰藻”,结合文意,请写出你的理解。
7、“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作者引用《史通》的这句话目的是什么?
8、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9、作者在阐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时,抓住两个关系作为论述的关键,请具体指出这两个关系。
第一个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后来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
后来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篇16
●备课资料
关于作者:作者及创作简介
吴组缃(1908~1994),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吴祖襄。安徽泾县人。19xx年4月5日出生于塾师兼商人的家庭。在宣城、芜湖、南京读中学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对新文学产生兴趣,开始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与《妇女杂志》上发表《鸢飞鱼跃》等短篇。1929年前后,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也影响到吴家的经营,父亲在家境败落中忧愁致死。现实中的变故促使吴组缃从理论上寻找答案。考入清华大学后,在其兄吴半农等影响下,注意钻研社会科学著作,并在“九一八”以后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和“反帝同盟”。这时期发表在《清华周刊》(文学)月刊上的小说,从《离家的前夜》到《菉竹山房》,大多表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妇女、青年的压迫,艺术上显示出含蓄严谨、细致精微的特色。茅盾《子夜》的出版开拓了吴组缃的艺术视野,他开始有意运用科学观点解剖社会生活的各种断面,在《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大平》《樊家铺》以及速写《黄昏》等;并以圆熟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凄厉郁怒的生活画面,真实有力地表现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急剧破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赢得了文坛的赞誉。这些作品收入《西柳集》(1934)和《饭余集》(1935)。1935年1月起,吴组缃应冯玉祥的邀请,担任国文教师和秘书,长达XX年之久(有间断)。在此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鸭嘴崂》(又名《山洪》,1946)和《铁闷子》等短篇,反映农民、士兵抗日意识的觉醒。1946~1947年随冯玉祥访英,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史和古典小说研究等课程,发表过《〈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关于古典作家的世界观》《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理论》等论文。抗战期间,吴组缃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