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备课札记教案(推荐7篇)
《灯下漫笔》备课札记教案 篇1
初读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选入的鲁迅杂文《灯下漫笔》,心中有些惴惴,惟恐学生们难以领会,又陷入“鲁迅文章难读”之怪圈;再读《灯下漫笔》耳旁秋虫唧唧,窗外已是灯火阑珊,眼前却柳暗花明,一幅幅画面开始不断地闪现……
一、体察国势——风雨如磐暗故园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统治阶级及其追随者在文化上极力宣扬封建槽粕,以此维护封建制度和日趋没落的封建文化。这种封建复古主义思想与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结成同盟,形成了当时一股对抗新文化运动的逆流。此时的鲁迅先生,洞察国势,以敏锐的触觉,独到的眼光,揭露了复古主义思想的实质,对中国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剖析之后,他在《灯下漫笔》中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尖锐地批判了统治阶级和旧史学家所言的“汉族发祥”、“汉族发达”、“汉族中兴”的观点。指出他们所恭颂的“太平盛世”,不过是让劳动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而生于“乱世”,人民连奴隶也做不成,所以,中国的历史,劳动人民只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种时代中轮回。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变乱纷乘,黑暗异常的社会,军阀混战,人民遭殃,老百姓已沦入“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地步,在这“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年代,鲁迅先生审时笃势,创作了《灯下漫笔》这篇奇文,提出了要对社会“彻底革新,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年代”的观点。
这是推陈出新的观点,这是与历来中国的正统历史截然不同的观点,以第三只眼看中国历史,才会得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是在教学时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解决了这一问题,自然跳出了“鲁迅文章难读”的怪圈。
二、灯下漫笔——心事浩茫连广宇
鲁迅在《夜颂》中说自己是“爱夜的人”。而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己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1925年4月29日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这就点明了“灯下”之含义。
而“漫笔”之意如何呢?
“漫”既是写作的内容的“漫”无边际,随意自由,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鲁迅说到自己“动起笔来,总是离题有千里之远”,“总是胡思乱想……总像断线的风筝收不回来”(《在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所说的就是指写作时想象思维的发散。
所以,“漫笔”乃解作“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之意。此写法,可作为作文教学时思维发散的一个例子。
至此,可否这样解读《灯下漫笔》,灯下漫笔,即以“夜的眼”对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即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老百姓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在乱世,连奴隶也做不成。中国历史总是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这是鲁迅先生面对中国历史的沉重思考之后,在《灯下漫笔》中得出结论。这是开启《灯下漫笔》一文的钥匙。
三、赤子丹心——我以我血荐轩辕
常常以为鲁迅的文章是血性的,它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国家、民族的赤子丹心。在“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年代,作为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鲁迅已开始大声呐喊,以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灯下漫笔》正是这有血性的代表作之一。鲁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作推理依据,在文章中写道:纵观几千年中国历史,“乱”多“治”少,乱世时,官兵杀,百姓被掠杀,强盗到,照样被掠杀;治世时,百姓服役纳粮,盼望着奴隶生活不被剥夺。可惜,这奴隶规则总是被一些人“撕得粉碎”,老百姓重又陷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剧命运。
《灯下漫笔》一文,鲁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老百姓,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尖锐地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而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正是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得以延续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部中国国民的人生史就是一部奴隶史的大胆见解,这是何等的勇气和洞察力,它将千百年来神圣得不容置疑的正史观点摧而毁之。这是鲁迅在深味国家和民族多限的命运后发出的血性的呐喊。“灵台无计逃神矢,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重读鲁迅——穿越时空民族魂
中学语文课本,鲁迅文章选入不少,但没有哪一篇文章能像《灯下漫笔》一样强烈震撼我心。鲁迅的文章是要常读的,只有常读,才会常新。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65周年。暑假期间,到上海特地去拜谒了鲁迅纪念馆、鲁迅墓。难得炎夏之中一个凉快日子,天空中细雨霏霏,给鲁迅公园平添几分静穆的色彩。灰白黑的色调,曲折有致的展室设计,鲁迅纪念馆不大,设计大方而紧凑,庄重而朴素。看来设计者深谙鲁迅,眼前的一切和我心目中的设想惊人的相似……
鲁迅墓四周绿树环绕,藤萝森森,恰好那天游人不多,气氛安谧,我想,先生是需要这样一个安静的环境来长眠的,他在临终前一句:赶快收敛,埋掉,拉倒,正是鲁迅先生不张扬个性的写照。很难想象先生若是被如织的游人、大呼小叫的旅游团队包围,会是什么样子。
1936年10月19日,先生故世,“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
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当我在先生纪念馆、墓地旁徘徊,挥之不去的是对先生无限的敬仰和怀念,尽管先生生前身后遭到很多人的骂名,但作为思想之先驱,精神之领袖,这是再正常不过了,1937年,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这是从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评价的根本原因在于鲁迅的精神素质,这就是彻底摆脱传统的奴隶性格,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这也就是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一文,所讲到的“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争到做“人”的资格的全新境界。
今天,当纷忧的尘世生活掩盖了那一颗颗封冻的灵魂。我们在卡通、漫画、网络的包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日趋丰富的物质生活却面对浮躁、迷茫的心灵世界,以及灵魂之中潜藏的自私、冷漠。这样的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时间已推进到二十一世纪,可我们的国民素质是否与时代同步?加入WTO以后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在教育,而阻挠我们民族进步的“劣根性”依然存在,所以,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重提鲁迅,学习他的民族忧患意识,自强意识,这才是教育者的和受教育者的当务之急。鲁迅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今振兴华夏,强大民族的重任将落在我们下辈人的肩上,面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启蒙教育工作尚未完成,今天这个任务又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得勇敢地迎上前去,完成先生未竟之志。
鲁迅先生走了已经半个多世纪,今天,读鲁迅的《灯下漫笔》,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激越,热血的沸腾,使我们迷惘的大脑得以清醒,浮躁的灵魂得以安静;穿越时空隧道,我们似乎看到这位“荆天舞干戚”的战士,我们无法忘却鲁迅,回避鲁迅,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我们的下一代走近鲁迅,了解鲁迅,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满怀信心走向国际舞台的今天,鲁迅精神必将进一步激发全民族的觉醒与崛起,鲁迅将是我们不可淡忘的一面精神大旗。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试验课本》第三册
《中国青年报》2001.9.23
《语文月刊》2001,11期
《鲁迅全集》
[1]
《灯下漫笔》备课札记教案 篇2
师玲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灯下漫笔》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它是一篇非常有典型意义的杂文,鲁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解剖,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批判。全问激情饱满,情理交融,语言有力。本课的成功教学能使学生在了解了杂文“显微镜式”的体式与功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深入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也有着启发性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复杂的杂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相对来说要比以前的单纯的散文要繁琐,学生接触得相对较少,《灯下漫笔》既是名篇也是难篇,通过学习理清思路让学生掌握情理结合的方法自然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通过鉴赏关键语句,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地品味鲁迅杂文的“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结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抓住关键语句品位鉴赏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领会课文中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的尖锐抨击和批判,提高学生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洞察力。
(2)体会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幽默犀利”是他的语言风格,本课也不例外。)
引导学生对行文思路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小见大的构思特点,根据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特点鉴赏其有力的语言。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深沉情感:对封建主义暴政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同情。
二、说教法
分析法
讨论法
三、说学法
通过对结构的清理,对语言的揣摩,鉴赏把握作者强烈的情感。
四、说步骤
引入新课——整体感知——品味鉴赏——拓展阅读——小结全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介绍鲁迅及其作品
2、导入新课:林语堂曾这样评价鲁迅“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亦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是啊,鲁迅的斗争精神可谓无孔不入。那么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灯下漫笔》一文中,他又将矛头指向了哪里呢?(运用林语堂形象有趣的评论激起学生研讨本课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三个引导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全文,理清脉络。
思考: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什么小事联想到了重大社会问题?
2、作者对中国历史是怎样进行总结的?
3、作者所号召的第三时代是什么时代?
提示:
第一部分(1—5)由兑钞小事引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结合史实,回溯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总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14)讽刺现实,展望未来。发出对第三时代——“人”的时代的召唤。
(三)品味鉴赏(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品味鉴赏)
1、鉴赏第一个部分中体现出来的“以小见大,由事入理”的结构特色。
⑴请同学们概括出这是一件什么小事?(以钞兑银)
⑵鲁迅由此事联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极易变成奴隶)
⑶兑银小事与“极易变成奴隶”之间有何关联?(心理变化类似)
2、重点鉴赏第二个部分中鲁迅“披情入理,情理交融”地批驳正史观点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感情。(找句子,品字词,鉴感情)
⑴鲁迅怎样将乱世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①请同学找出鲁迅概括乱世的句子,品味字里行间鲁迅所表露出的感情。
强盗来了——杀官兵既到——仍被杀
敌他——杀降他——也杀
不服役纳粮——杀服役纳粮——还要杀
举例:五胡十六国、黄巢、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的时候
——表现了鲁迅对封建暴政的憎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排比、举例子)
②在乱世中百姓产生了何种心理?请同学找出表现乱世百姓心理的句子。抓住重点字词,认真揣摩字面背后鲁迅蕴藏其中的感情。
“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较为顾及……奴隶规则,可使他们上奴隶的轨道。”
——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百姓奴性人格的悲哀。(形象、讽刺的语言)
⑵鲁迅怎样将治世概括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①请同学找出鲁迅描述治世的句子,品味鲁迅辛辣的讽刺艺术。
“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形象、讽刺的语言)
②找出表现治世百姓心理的句子,品味鲁迅对治世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不象乱世那样朝三暮四,只要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天下太平’。”
3、简要鉴赏第三部分鲁迅杂文关注现实的特点。让学生就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不是鲁迅所期望的第三时代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四)拓展阅读
阅读鲁迅的《这个与那个》,帮助学生加深对杂文形式和特点的认识。
(五)小结全文
板书设计:
做奴隶不得
小事→变奴隶现象(治乱)→本质不满→创造第三时代
做稳了奴隶
\/\/\/
引子披专制揭奴性出路
以小见大披情入理情理交融语言有力
结语: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黑暗中鲁迅那如炬的目光,那双犀利的眼睛里不仅有愤怒的火焰,更有晶莹的泪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鲁迅那关注苍生的心仿佛依然跳动在耳旁,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顾城的诗用来形容鲁迅恐怕是最合适不过的吧!
作者邮箱:
《灯下漫笔》备课札记教案 篇3
师玲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灯下漫笔》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它是一篇非常有典型意义的杂文,鲁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解剖,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批判。全问激情饱满,情理交融,语言有力。本课的成功教学能使学生在了解了杂文“显微镜式”的体式与功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深入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也有着启发性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复杂的杂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相对来说要比以前的单纯的散文要繁琐,学生接触得相对较少,《灯下漫笔》既是名篇也是难篇,通过学习理清思路让学生掌握情理结合的方法自然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通过鉴赏关键语句,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地品味鲁迅杂文的“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结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抓住关键语句品位鉴赏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领会课文中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的尖锐抨击和批判,提高学生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洞察力。
(2)体会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幽默犀利”是他的语言风格,本课也不例外。)
引导学生对行文思路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小见大的构思特点,根据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特点鉴赏其有力的语言。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深沉情感:对封建主义暴政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同情。
二、说教法
分析法
讨论法
三、说学法
通过对结构的清理,对语言的揣摩,鉴赏把握作者强烈的情感。
四、说步骤
引入新课——整体感知——品味鉴赏——拓展阅读——小结全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介绍鲁迅及其作品
2、导入新课:林语堂曾这样评价鲁迅“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亦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是啊,鲁迅的斗争精神可谓无孔不入。那么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灯下漫笔》一文中,他又将矛头指向了哪里呢?(运用林语堂形象有趣的评论激起学生研讨本课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三个引导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全文,理清脉络。
思考: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什么小事联想到了重大社会问题?
2、作者对中国历史是怎样进行总结的?
3、作者所号召的第三时代是什么时代?
提示:
第一部分(1—5)由兑钞小事引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结合史实,回溯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总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14)讽刺现实,展望未来。发出对第三时代——“人”的时代的召唤。
(三)品味鉴赏(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品味鉴赏)
1、鉴赏第一个部分中体现出来的“以小见大,由事入理”的结构特色。
⑴请同学们概括出这是一件什么小事?(以钞兑银)
⑵鲁迅由此事联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极易变成奴隶)
⑶兑银小事与“极易变成奴隶”之间有何关联?(心理变化类似)
2、重点鉴赏第二个部分中鲁迅“披情入理,情理交融”地批驳正史观点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感情。(找句子,品字词,鉴感情)
⑴鲁迅怎样将乱世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①请同学找出鲁迅概括乱世的句子,品味字里行间鲁迅所表露出的感情。
强盗来了——杀官兵既到——仍被杀
敌他——杀降他——也杀
不服役纳粮——杀服役纳粮——还要杀
举例:五胡十六国、黄巢、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的时候
——表现了鲁迅对封建暴政的憎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排比、举例子)
②在乱世中百姓产生了何种心理?请同学找出表现乱世百姓心理的句子。抓住重点字词,认真揣摩字面背后鲁迅蕴藏其中的感情。
“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较为顾及……奴隶规则,可使他们上奴隶的轨道。”
——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百姓奴性人格的悲哀。(形象、讽刺的语言)
⑵鲁迅怎样将治世概括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①请同学找出鲁迅描述治世的句子,品味鲁迅辛辣的讽刺艺术。
“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形象、讽刺的语言)
②找出表现治世百姓心理的句子,品味鲁迅对治世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不象乱世那样朝三暮四,只要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天下太平’。”
3、简要鉴赏第三部分鲁迅杂文关注现实的特点。让学生就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不是鲁迅所期望的第三时代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四)拓展阅读
阅读鲁迅的《这个与那个》,帮助学生加深对杂文形式和特点的认识。
(五)小结全文
板书设计:
做奴隶不得
小事→变奴隶现象(治乱)→本质不满→创造第三时代
做稳了奴隶
\/\/\/
引子披专制揭奴性出路
以小见大披情入理情理交融语言有力
结语: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黑暗中鲁迅那如炬的目光,那双犀利的眼睛里不仅有愤怒的火焰,更有晶莹的泪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鲁迅那关注苍生的心仿佛依然跳动在耳旁,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顾城的诗用来形容鲁迅恐怕是最合适不过的吧!
作者邮箱:
《灯下漫笔》备课札记教案 篇4
温州市瓯海区任岩松中学郑凯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纵横九万里;中国的历史有着漫长而复杂的过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国王朝盛衰荣败,多少帝王将相粉墨登场,厚重的史书演绎了他们一个又一个风流倜傥的故事,却很少为普通和平凡的老百姓洒一把同情之泪。有的只是诗人们满含辛酸的描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萝绮者,不是养蚕人”。至于他们为什么如此贫困一如既往,诗人的解释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至于他们自己本身原因,诗人们并没有涉及,也许不愿,也许不能……那么,作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鲁迅先生是怎样认为的呢?他又是怎样概括漫长的中国历史的呢?请快速阅读全文,而后作答。
二:研习文章
(一)分析鉴赏
1.作者是怎样概括中国的历史的?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小结过渡: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就被这20个字浓缩了。中国的历史是老百姓的历史,要么做不成奴(板书)隶,要么暂时做稳了奴隶。
2.什么是奴隶?鲁迅先生在一篇小短文里有这样很形象地描述。
(分发《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
3.学生对文章中的“奴才”的概括。
(对生活有抱怨但又不思反抗,胆小怕事)
4.那么文中能相应表达出这一形象的语句语段有哪些呢?并请寻找出这些语句语段中的重点词语并品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互相讨论之一)
5.参考:
A假如有一种暴力……究竟已等于牛马了。(读)
(〈可包括提问“什么是形成百姓奴性人格的原因之一”〉愤怒地抨击了暴政,也暴露了国民的奴性人格。重点词语:羡慕心悦诚服恭颂)
小结:这段话作者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比较:人、乱世人、牛马。这三者哪样最便宜?(乱世人,“乱离人,不及太平犬”)什么时候才可以与牛马平起平坐?(太平盛世)中国的老百姓是多么容易满足啊,只要能把自己卖个牛马的价格便觉得洪福齐天了。
B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只求他决定他们怎么跑。
(揭示了老百姓们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奴性心态:麻木不仁,
缺少反抗精神。重点词语:中立杀掠希望决定)
小结:古人说:“下民易虐”,老百姓容易受到欺侮凌辱,受欺侮凌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反抗的心理,这心理像毒蛇,逐日地吞噬了一个人的精神。作者在如此写道时,是怎样一种欲说还休的苍凉啊!
C假使真有谁能够……“皇恩浩荡”了。
追问:什么是“奴隶规则”?
(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
6.我们现在能够回答出作者在概括中国历史两个时代时的心情了吗?
(集愤怒、讽刺、批判、同情为一体,而又以怒——对暴政、怜——对百姓为主。)
小结:中国的历史在“一治一乱”中循环发展,中国的老百姓也在一会儿不如牛马一会儿略如牛马中艰难跋涉。“三千余年古国古”,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样一个小玩艺。先生曾尖锐地指出“轿夫(老百姓)如果对坐轿的人(统治者)不含笑(作乱的人),中国也早已经不是现在的中国了”。
7.那么有“不含笑”的“轿夫”吗?作者又是怎样评论这些作乱的人的呢?
(黄巢张献忠等,“受意外的灾殃”,“将奴隶规矩毁得粉碎”,“给‘主子’清道辟路”“为圣天子驱除云尔”。批判。)
(二)思辩讨论
安心为奴的,作者是哀怜;揭竿作乱的,作者又批判。请讨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揭竿作乱的人应该有让天下百姓重新获得做人的权利的胸襟和愿望,而不仅仅是为了黄袍加身。安心为奴就会失去做人的基本尊严。)
①追问:②③④
(,就会不思反抗,从而。先生的思想核心是“立人”,而“立人”的根本在于“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就是人的精神自由。)
(三)愿望憧憬
1.不是牛马不是奴隶,不是不如牛马和略等于牛马的价格,先生希望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有“人”的价格,做回真正的人,而转奴隶为人,我们应该是什么方式?请找出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争)板书
2.现在已经“争”到了吗?现在是哪个时代?
(尚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3.先生理想中的时代是什么时代?
(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第三样时代)
4.谈谈对“第三样时代”的理解。
(走出“一治一乱”的怪圈,从而迈向民主和自由,老百姓成为社会的
主人,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四)鲁迅的迷惘与思考
鲁迅先生对社会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眼光如炬,洞若观火,他觉得这样的社会是必须改变的,对现实的思考让他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他更痛苦的是他不能找到改变这个社会的具体方法,第三样时代是怎样时代?他没说。怎样争?他没说。(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板书划线)在《故乡》里,他希望下一代过着新的生活,“为我们未曾生活过的”,怎样的生活?他没说。他只是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学们,我们能体会这位名满天下的伟人他内心的悲哀吗?他在探索着,他也在激励着我们去探索。
(五)总结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日本作家增田涉这样回忆:“有一天夜里两三点钟的时候,我走过他所在的大楼的下面,只有他的房间还亮着灯,那是青色的灯光。透过台灯的青色灯罩发出的青色的灯,在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象感到鲁迅是在月光里……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
板书设计
奴——————(争)——————人
《灯下漫笔》备课札记教案 篇5
师玲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灯下漫笔》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它是一篇非常有典型意义的杂文,鲁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解剖,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批判。全问激情饱满,情理交融,语言有力。本课的成功教学能使学生在了解了杂文“显微镜式”的体式与功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深入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也有着启发性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复杂的杂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相对来说要比以前的单纯的散文要繁琐,学生接触得相对较少,《灯下漫笔》既是名篇也是难篇,通过学习理清思路让学生掌握情理结合的方法自然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通过鉴赏关键语句,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地品味鲁迅杂文的“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结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抓住关键语句品位鉴赏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领会课文中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的尖锐抨击和批判,提高学生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洞察力。
(2)体会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幽默犀利”是他的语言风格,本课也不例外。)
引导学生对行文思路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小见大的构思特点,根据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特点鉴赏其有力的语言。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深沉情感:对封建主义暴政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同情。
二、 说教法
分析法
讨论法
三、 说学法
通过对结构的清理,对语言的揣摩,鉴赏把握作者强烈的情感。
四、 说步骤
引入新课——整体感知——品味鉴赏——拓展阅读——小结全文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介绍鲁迅及其作品
2、 导入新课:林语堂曾这样评价鲁迅“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亦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是啊,鲁迅的斗争精神可谓无孔不入。那么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灯下漫笔》一文中,他又将矛头指向了哪里呢?(运用林语堂形象有趣的评论激起学生研讨本课的兴趣)
(二) 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三个引导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全文,理清脉络。
思考:
1、作者从现实生 活中的一件什么小事联想到了重大社会问题?
2、作者对中国历史是怎样进行总结的?
3、作者所号召的第三时代是什么时代?
提示:
第一部分(1—5)由兑钞小事引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结合史实,回溯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总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14)讽刺现实,展望未来。发出对第三时代——“人”的时代的召唤。
(三) 品味鉴赏(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品味鉴赏)
1、 鉴赏第一个部分中体现出来的“以小见大,由事入理”的结构特色。
⑴请同学们概括出这是一件什么小事?(以钞兑银)
⑵鲁迅由此事联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极易变成奴隶)
⑶兑银小事与“极易变成奴隶”之间有何关联?(心理变化类似)
2、 重点鉴赏第二个部分中鲁迅“披情入理,情理交融”地批驳正史观点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感情。(找句子,品字词,鉴感情)
⑴鲁迅怎样将乱世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① 请同学找出鲁迅概括乱世的句子,品味字里行间鲁迅所表露出的感情。
强盗来了 ——杀官兵既到——仍被杀
敌 他 —— 杀降他——也杀
不服役纳粮—— 杀服役纳粮——还要杀
举例:五胡十六国、黄巢、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的时候
——表现了鲁迅对封建暴政的憎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排比、举例子)
② 在乱世中百姓产生了何种心理?请同学找出表现乱世百姓心理的句子。抓住重点字词,认真揣摩字面背后鲁迅蕴藏其中的感情。
“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较为顾及……奴隶规则,可使他们上奴隶的轨道。”
——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百姓奴性人格的悲哀。(形象、讽刺的语言)
⑵鲁迅怎样将治世概括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① 请同学找出鲁迅描述治世的句子,品味鲁迅辛辣的讽刺艺术。
“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形象、讽刺的语言)
② 找出表现治世百姓心理的句子,品味鲁迅对治世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不象乱世那样朝三暮四,只要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 , 天下太平’。”
3、 简要鉴赏第三部分鲁迅杂文关注现实的特点。让学生就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不是鲁迅所期望的第三时代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四) 拓展阅读
阅读鲁迅的《这个与那个》,帮助学生加深对杂文形式和特点的认识。
(五) 小结全文
板书设计:
做奴隶不得
小事→变奴隶 现象(治乱)→本质不满→创造第三时代
做稳了奴隶
\/\/ \/
引子披 专 制 揭 奴 性出路
以小见大披情入理 情理交融语言有力
结语: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黑暗中鲁迅那如炬的目光,那双犀利的眼睛里不仅有愤怒的火焰,更有晶莹的泪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鲁迅那关注苍生的心仿佛依然跳动在耳旁,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顾城的诗用来形容鲁迅恐怕是最合适不过的吧!
《灯下漫笔》备课札记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随笔”的文体特征。
2、学习鲁迅文章的个性化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它的战斗性。
3、品味作者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重点
1、关于文章的主题理解是教学的重点。
2、本文直写事实,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解题
这是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种。五四运动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灯下漫笔》的“漫笔”原意为随手写来,不拘一格,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作者笔触所及,牵涉中国几千年的,从军阀到商民,从皇帝到“奴隶”,从旧历史学家到复古主义者,从平民百姓到现在青年,都一一透视出他们的历史地位,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现象到本质,显示了高度的概括力,强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鲁迅的笔如匕首、投枪,直刺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戳穿了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的画皮。
从语言讲情感基调。
本文虽多为冷静的理性分析,但也不管浓郁的抒情。“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是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国百姓,“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是哀百姓之不幸;当牛做马,“情愿自己寻草吃”,谁“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万姓胪欢”了……这是怒中国人沉睡之不醒;至于对旧史学家和复古主义者的揶揄讽刺,更是入木三分了。
总之,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于一炉,使感情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这篇作品的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作者思考国民性问题,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两者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二、关于作者的情况由学生自己归纳
1、 要注意鲁迅生活的时代。
2、鲁迅的经历和他的作品是有很大关系的,他的家庭的衰败,对人世冷暧的感悟,然后到日本仙台学医(《滕野先生》)想救治人的病体,其间一件事对他的触动太大,那就是日俄战争用中国人做靶子,而许多的中国人做观众和看客,他深知,一个民族即使身体再强壮,若他的灵魂是不健康的,那他只能做无聊的看客,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3、鲁迅的主要作品集
小说集
《呐喊》《傍惶》《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
4、关于鲁迅的评价
三、文章结构
这进一步理解思想内容,我们现在分析一下结构层次。教学时可灵活把握,简要讲授。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叙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就奴隶,而且变成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部分(6—11段),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六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把“牛马”的命运当作“太平盛世”来“恭颂”;而封建阶级的史学家也粉饰太平,说什么“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真的很好吗?在第八九段时里,作者列举大量事实,尖锐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人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皇恩浩荡”“天下太平”的时候也是有的,那不过是来了一个“较强”或“聪明”或“狡猾的”“新主子”或“外族的人物”,拟定了“奴隶规则”,把百姓引上了“奴隶的轨道”罢了。第十十一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地指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时代,实际上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三部分(12—14段),讽刺当时的现实,实际上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朝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作品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第三部分以讽刺现实,展望未来作结。全文结构严谨,浑然成篇。
四、感情基调
鲁迅随笔,包含着强烈的爱僧感情,这篇作品也不例外。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都包含了作者的深厚感情。闹“小玩艺”“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收拾”“厘定规则”“措辞太绕湾子”等,愤怒抨击封建专制暴君;“……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专制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等,深切同情老百姓的悲惨境遇;“万分喜欢”“心悦诚服”“恭颂”“中立”“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等,讽刺批判不留情面;“无须反顾”“前面还有道路在”、创造“第三样时代”等,表达鼓舞,寄予希望。全文感情基调以怒和怜为主,愤怒、讽、批判、同情融为一体。一篇说理性随笔包含如此复杂强烈的感情,实在称得上是一篇奇文。
[板书]
现实历史现实
(引子)(观点)(号召)
↓↓↓
事想现象本质不满创造
兑钞变奴隶治乱做不成奴隶第三样时代
|||做稳了奴隶||
↘↙↘↙↘↙
原因批专制,揭奴性出路
(由小及大)(情理交融)(画龙点睛)
五、鉴赏要点
1、 直写事实,由小及大
鲁迅在他的《什么是“讽刺”》(《且介亭杂文集》)中说,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这几乎概括了鲁迅杂文创作的全部精义。所谓“特别一提”,按照鲁迅的意思,就是既不虚构,也不夸张,往往只是“直写真实”,将生活小事,人事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提示裨。鲁迅又曾把杂文比作“显微镜”,他在《做“杂文”也不易》(《集外集拾遗补编》)中说:“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镥迅的意思是,写杂文有时像在显微镜下工作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它一放大,特点就显示了,便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震惊,便有了艺术力量。这就是“以小见大”。
教学这篇《灯下漫笔》,要注意这一“一直写事实,以小见大”的特点表现本文中,是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时都曾遇到的小事,并没有半点虚构和夸张。一般人谁会将钞票折兑成现银之事与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呢?又怎么联系得起来呢?鲁迅就有这本事。开头谈钞票之事,作者谈得轻松,读者看得轻松,感觉是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菜市又涨价发牢骚。可是当读到“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我们真实还觉得莫名其妙,之后便恍然大悟,拍案叫绝,从如此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翻出一个如此学生的话题,提炼出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大手笔莫能为也。
2、 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鲁迅随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包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议论是情感化的。在这篇随笔中,他情感和理性始终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激烈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要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情,他都有认识和把握这一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为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的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迅把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擗入各级党委的理性认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这篇文章的披情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第一部分是叙述换现银的经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叙述描写交融一起。第六段是叙述,第七段是议论带抒情,第八、九是叙述带议论,四种表现方法中,议论与描述、描写、抒情似盐溶于水,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了。特别是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时候,表面上似乎在作一个论断,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盼中国超出循环怪圈,各种感情熔铸于这一结论中。二是议论以作者的感情为内在的动力。正是在暗夜沉沉之时,作者心海翻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认识,才促使作者在灯下奋笔疾书,发出如此深刻而偏激的议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虽然看不到,但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千方百计将钞票换成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的结论。文章结尾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整篇文章,感情像一部马达,轰轰开过,留下一片深痕,使人感奋,催人思索。
3、 语言富有力度
鲁迅作品非常具有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用署名,单看语言,就能辨识。他的随笔更有个性化特色。一般随笔,说理抒情为主,语言更好,实在不容易。鲁迅随笔以个性化著称,双关、反语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笑。而鲁迅随笔的最大特色是进行高度哲理化的议论。这就使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架。《灯下漫笔》中,他将中国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道出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它有雷霆万钧的力量,砸向封建专制暴君,分量之大,实属罕见。
这篇文章的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字,“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小玩艺”的“闹”字,“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中立”等字词在作品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入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鉴赏时不能不引起注意。
古代货币
钱的话题
钱有很多特殊的名称:有人和他称兄道弟称之为——孔方兄;有人视之为长辈,称之为——钱大爷;有人痛恨有加,称之为——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有人却把它看得如性命般宝贵,称之为——命根子。
关于钱人们有很多哲理性的话语:如——什么都能有但不能有病,什么都能没有,但不能没有钱;——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等等等等。
总之,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确是很多重要的,那么它是怎么出现的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早期以贝壳充当货币,称为“货贝”。在原始社会晚期和商周时期的墓葬中,都出土过这种贝币。金属货币在商代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铸造的货币形制各异主要有铲形、刀形、方形、椭圆形、圆形等。秦统一中国后,统一全国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铜币为下币。古代黄金白银多铸成饼锭,以本身重量参加流通。古代也曾有以铁锡等铸的钱,但价值都比铜钱较低,多流通于战乱或通货膨胀时期。铜钱是古代使用最多的一种钱币,它的形状为方孔圆钱,作为铜币的固定形式,从秦至清沿用了两千多年。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有自铸的铜钱,如汉代的五铢钱,唐朝的开元通宝等。1枚铜墙铁壁钱叫1文,平常以1000枚为一串,叫“一千”“一贯”“一吊”,有的地方,1吊是100文。由于铜钱笨重不便携带,北宋初年在四川出现了一种叫“交子”的纸币,这是中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明清时发行纸币,和金属货币同时使用,但不如金属货币流通广泛。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瓜分的中国,但同时西方的一些先进的事物也涌进了中国,银行即其中的一种。如美国的“花旗银行”,法国的“汇丰银行”等,中国人手中的货币花样便多了起来。货币不再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这时的货币便出现了“贬值”,《灯下漫笔》中的“俄国革命以后的藏着纸卢布的富翁的心情”就是指的害怕货币贬值,只要货币一贬值,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就会变成一个穷光蛋。通货膨胀就像洪水猛兽,西方世界有很多富翁都因此而被逼而跳楼。战争也会导致通货膨胀,如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便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有一幅漫画,内容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一袋钱,第一天可以买一头牛,第二天连一盒火柴都买不到了。课文中的打折即指的害怕货币贬值而出现的行为。
黄金是一种保值货币,所以有钱人喜欢把钞票换成黄金。文中的“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的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人的性命的斤两”即指的这种现象。国家也非常注重黄金的储备,因为这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
《灯下漫笔》备课札记教案 篇7
师玲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灯下漫笔》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它是一篇非常有典型意义的杂文,鲁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解剖,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批判。全问激情饱满,情理交融,语言有力。本课的成功教学能使学生在了解了杂文“显微镜式”的体式与功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深入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也有着启发性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复杂的杂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相对来说要比以前的单纯的散文要繁琐,学生接触得相对较少,《灯下漫笔》既是名篇也是难篇,通过学习理清思路让学生掌握情理结合的方法自然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通过鉴赏关键语句,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地品味鲁迅杂文的“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结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抓住关键语句品位鉴赏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领会课文中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的尖锐抨击和批判,提高学生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洞察力。
(2)体会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幽默犀利”是他的语言风格,本课也不例外。)
引导学生对行文思路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小见大的构思特点,根据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特点鉴赏其有力的语言。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深沉情感:对封建主义暴政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同情。
二、 说教法
分析法
讨论法
三、 说学法
通过对结构的清理,对语言的揣摩,鉴赏把握作者强烈的情感。
四、 说步骤
引入新课——整体感知——品味鉴赏——拓展阅读——小结全文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介绍鲁迅及其作品
2、 导入新课:林语堂曾这样评价鲁迅“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亦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是啊,鲁迅的斗争精神可谓无孔不入。那么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灯下漫笔》一文中,他又将矛头指向了哪里呢?(运用林语堂形象有趣的评论激起学生研讨本课的兴趣)
(二) 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三个引导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全文,理清脉络。
思考:
1、作者从现实生 活中的一件什么小事联想到了重大社会问题?
2、作者对中国历史是怎样进行总结的?
3、作者所号召的第三时代是什么时代?
提示:
第一部分(1—5)由兑钞小事引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结合史实,回溯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总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14)讽刺现实,展望未来。发出对第三时代——“人”的时代的召唤。
(三) 品味鉴赏(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品味鉴赏)
1、 鉴赏第一个部分中体现出来的“以小见大,由事入理”的结构特色。
⑴请同学们概括出这是一件什么小事?(以钞兑银)
⑵鲁迅由此事联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极易变成奴隶)
⑶兑银小事与“极易变成奴隶”之间有何关联?(心理变化类似)
2、 重点鉴赏第二个部分中鲁迅“披情入理,情理交融”地批驳正史观点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感情。(找句子,品字词,鉴感情)
⑴鲁迅怎样将乱世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① 请同学找出鲁迅概括乱世的句子,品味字里行间鲁迅所表露出的感情。
强盗来了 ——杀官兵既到——仍被杀
敌 他 —— 杀降他——也杀
不服役纳粮—— 杀服役纳粮——还要杀
举例:五胡十六国、黄巢、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的时候
——表现了鲁迅对封建暴政的憎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排比、举例子)
② 在乱世中百姓产生了何种心理?请同学找出表现乱世百姓心理的句子。抓住重点字词,认真揣摩字面背后鲁迅蕴藏其中的感情。
“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较为顾及……奴隶规则,可使他们上奴隶的轨道。”
——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百姓奴性人格的悲哀。(形象、讽刺的语言)
⑵鲁迅怎样将治世概括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① 请同学找出鲁迅描述治世的句子,品味鲁迅辛辣的讽刺艺术。
“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形象、讽刺的语言)
② 找出表现治世百姓心理的句子,品味鲁迅对治世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不象乱世那样朝三暮四,只要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 , 天下太平’。”
3、 简要鉴赏第三部分鲁迅杂文关注现实的特点。让学生就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不是鲁迅所期望的第三时代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四) 拓展阅读
阅读鲁迅的《这个与那个》,帮助学生加深对杂文形式和特点的认识。
(五) 小结全文
板书设计:
做奴隶不得
小事→变奴隶 现象(治乱)→本质不满→创造第三时代
做稳了奴隶
\/\/ \/
引子披 专 制 揭 奴 性出路
以小见大披情入理 情理交融语言有力
结语: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黑暗中鲁迅那如炬的目光,那双犀利的眼睛里不仅有愤怒的火焰,更有晶莹的泪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鲁迅那关注苍生的心仿佛依然跳动在耳旁,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顾城的诗用来形容鲁迅恐怕是最合适不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