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生命桥”教学实录(推荐4篇)

2023-03-17 20:13: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生命桥”教学实录(推荐4篇)

“生命桥”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羚羊勇于献身、团结合作的精神,知道我们不应该侵害、剥夺其它生物的生存,应该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深入理解,体会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时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奠定感情基调。

师:(指黑板上粉笔画描述)同学们,这就是戛洛山上的伤心崖,它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一样,陡峭险峻。一群羚羊被狩猎队逼到了这里,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有冰冷猎枪,羚羊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场生命的救助已经拉开了帷幕。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聆听这个憾人心魄的故事——生命桥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细读悟情,凸显生命本色。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文本去感受那悲壮神圣的一幕。同学们再来轻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你觉得哪一幕最令你感动或震撼,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文)

师:对文本敏感的同学找到了一两处,习惯好的同学还做了简单的批注。

2、指名读、学生齐读。

3、学生汇报读,教师总结:

悬崖飞渡的救助方式,以一半的生来换取一半死的生命抉择,真的是震憾人心啊,所以作者在文中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一幕?

生:“奇迹”

师: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生:(不平常的、意想不到的、超乎寻常的)

3、师:同学们那你们知道羚羊们选择这样意想不到的救助方式,做出这样超乎寻常的生死抉择仅仅用了多长时间吗?

生:几分钟

大屏幕出示:几分钟之后(让学生在下面点圆点)

4、师:本课选自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在原著里作者对羚羊们在这几分钟之内的活动和表现做了整整617个字的详细描写,但我们课文却省略了,同学们能联系当时羚羊的处境想像当时的场面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提示:在这样危急的形势下,它们肯定有惊慌、有无助、有悲伤、有犹豫、有不舍、有矛盾、有开心、有希望……联系这些词语来想一想。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只老羚羊仰天长啸,无可奈何地走到了老羚羊那群里。

生2:我仿佛看到了有一些半大的羚羊也自觉地走到了老羚羊那里,一步一回头,我分明看见了两行眼泪从眼角滴落……

生3:我仿佛听到了老羚羊简单的问话:谁跟我来?听到了小羚羊简单的回答:我来!

5、师经历了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几分钟以后,羚羊们想出了逃生的办法,也下定了决心。指名学生读:

几分钟以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师: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令你特别感动的地方?

学生交流,师生点评。

生1:我觉得羚羊群很伟大,面对危险不慌乱,很冷静,很快就把队伍分好了,我很感动,换了我们人类,恐怕也做不到!

师:你的理解很深刻!

生2:我觉得到老羚羊这拨去的羚羊很了不起,他们明明知道去了就没有任何希望了,可他们依然心甘情愿地到了那拨。

师:是呀,没有任何生的希望,还是那么心甘情愿,所以感动!

生3:我觉得小羚羊很勇敢,愿意第一个出来尝试,很勇敢!一旦失败,他就也没有命了,可他愿意,所以我感动!

6、 师:“叫……应声……”“跳……紧跟……”(在下面画圆点)这“一叫一应,一跳一跟”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这一老一少他们的心里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去试跳,而且一定要百分之百的成功!

师:是呀,为了为整个羚羊群探一条生路,这两只羚羊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此时此刻,对于这一老一少两只羚羊,你的心中正慢慢涌起怎样的感情?自由读!指名读!

7、正是这样一对冷静、沉着、勇敢、从容赴死的羚羊首当其冲、悬崖飞渡,为它们的种群开拓了一条生存的道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用一句话或几个词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近乎奇迹,是以斑羚们时间先后选择的精确、跳跃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跃技巧掌握的娴熟、对接时机衔接的吻合)

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落了山涧。

8、学生汇报读,谈感受。

生1:我觉得老羚羊完全可以凭着自己高超的跳跃本领跳得更高,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生2:我觉得如果没有小羚羊的那一下猛蹬,老羚羊也许不会死得这么痛苦,可他愿意做这样的垫脚石!

9、师:这里有一个比喻句,齐读!

指导读好“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这一句。

师:这就是是电影里的慢镜头,慢镜头是让我们看得更真切更逼真一些,应该怎么读?

师范读,停顿5秒,

(片刻沉默)

师:针对这一句话你还谁想谈谈你的感受?

生1:太可惜了,就这么无依无靠地掉下去了,我真想去帮他一把!

师:读出你的惋惜来!(生读)

生2:这样的画面我真想闭起眼睛,我不愿看到这样悲惨的场面!太难受了!

师:把你的难受表达出来!

生3:我觉得老羚羊很勇敢,哪怕粉身碎骨也从容不迫地去跳!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你的感动!读!

师:你读得真好,让我们身临其境!

师:谁再来读?

师:你的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感情,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啊!我们一起像他这样读这段!(生齐读!)

10、教师总结:同样的一次飞跃,却酝酿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这一“落”一“坠”,对比是多么强烈啊,一边是生命的继续绽放,一边却是突然的粉身碎骨,但是不管是留存着的,还是逝去的,老师觉得都是对生命无限珍惜和爱恋啊!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这一句!(生齐读)

11、书写独白,感悟生命

师:(充满激情、充满崇敬、充满惋惜)同学们,老羚羊难道不想活下去吗?如果仔细看,我们一定能看见他们对小羚羊深情的注视;如果来得及,他们会有多少话要和小羚羊讲啊!他们也许会讲述自己对生命的缕缕眷恋,讲述对孩子们的切切叮咛,讲述……

(音乐《神秘园夜曲》起,同学们,老羚羊坠入山涧前那最后的哀咩你听见了吗?拿起笔写下它们最后的心声吧!)(生静静书写。教师巡视。)

生1:我们用生命换得了你们的第二次生命,你们要好好活下去,不要为我们伤心,永别了我亲爱的孩子们,伙伴们!

生2:我们也很珍惜自己啊,可是为了整个家族,我们愿意这样死去,你们一定要懂得珍惜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生3:小羚羊们,你们是幸福的,因为你们仍然活着,我要告诉你们,当危险再次来临的时候,你们也要能无私地帮助别人,甚至献出生命!

生4:孩子们,忘记今天的罪恶吧!记住,以后遇到这种事情,也要能牺牲自己去拯救别人,为家族着想!

师:老羚羊带着千般不舍,万般留恋,去了。让我们在深情的朗读中,送它最后一程吧。

12、师:同学们一对羚羊的跳跃我们已经让我震撼了,那无数对羚羊的连续跳跃又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生答,师出示: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师:文中用四个简炼、精干的短语来介绍群羚飞渡的场面,从这四个短语中,(师划四个短语)你读懂了什么?

师:是啊,在生死关头,老羚羊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可是他们——

(生接读:没有拥挤,没有争夺……飞跃。)

在生死关头,年轻羚羊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可是他们——

(生接读:没有拥挤,没有争夺……飞跃。)

在生死关头,所有的羚羊都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可是他们依然——

(生接读:没有拥挤,没有争夺……飞跃。)

13、师:这是一群怎样的羚羊啊?

生1:这是一群从容不迫的羚羊!

生2:这是一群心甘情愿的羚羊!

生3:这是一群勇于献身的羚羊!

生4:这是一群大义凛然的羚羊!

生5:这是一群先人后己的羚羊!

师:实在是让人敬畏啊!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师出示读: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以一座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师:这一幕我想用“壮美”来形容,它带给我们的是伤痛的美丽,更是美丽的伤痛。我们知道,有一道弧线的划出,就有(生自由说)“一只小羚羊的成功飞跃”,同时也就有(生自由说)“一只老羚羊的逝去。”有无数道弧线的划出,就有生自由说)“无数只小羚羊的成功飞跃”,同时也就有(生自由说)“无数只老羚羊的逝去。”是啊,此时,一只只老羚羊正在用自己的鲜血谱写着一曲曲(生命的壮歌)(小黑板出示,生齐读。)

师:这是何等的壮烈,又是何等的美丽啊!现在你知道,课文以“生命桥”为题目的意义了吗?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一道道眼花缭乱的弧线构成了一座座——(生接读:生命桥)

这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这是一座用自己的生命拖起别人生命的——(生命桥)

这是一座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生命桥)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下这一段。(配乐朗读)

14、师:多少年轻羚羊踩着这座桥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又有多少老羚羊为了构筑这座桥而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而是一座——(生接读)“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师:引读:看到这一幕幕,猎人们——(生接读):“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师:本文中的人类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生:杀戮者

生:掠夺者

师: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我们不必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

(人类自诩为高等动物──自己给自己定义为“人科”,在这个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的主宰。人类拥有强劲的思维能力,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天换地,所以我们常提起的一句话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呢?)

猎人们放下的是手中的猎枪,拾起的是什么?

生:良知

生:人性

生:敬佩

师:是良知、是人性、是敬佩,还有对生命的审视和思考。反思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呢?

三、拓展延伸,洋溢生命

师:面对生命这个神圣的话题,本文的作者沈石溪说:我是为生命而写作!爱因斯坦说:(出示)“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生命,这是世界上最壮烈的歌!为别人活着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为别人牺牲的生命是最为壮美的!”(齐读)

这句话正是对老羚羊的最忠实的写照。

孩子们,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因公殉职的叶欣护士长、微笑欲献双腿的盲童姑娘、想要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四岁萨沙都在为我们展示着生命的别样精彩,而天鹅破冰的执着、蚁团扑火的决绝、斑羚飞渡的壮美更为生命的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学完今天这一课,你们对生命的意义又有怎样的思考呢?

四、作业:

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最后一头羚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羚羊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它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请同学们到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命桥”教学实录 篇2

(板书:17 生命的壮歌)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

师:在《“蚁国英雄”》这篇短文里,那些小小的蚂蚁在熊熊烈火中抱成一团,宁死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让我们深受感动。它们勇于献身,它们团结合作,它们创造了令人惊奇的生命奇迹!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二篇——《 “生命桥” 》,让我们一起写课题。

(生书空,教师板书课题:“生命桥”。在写的时候请大家注意“生”字的这一竖是主笔,要写正了,“命”字的人字头要舒展开。)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什么问题?(教师在课题右边打“?” )

生:生命桥是什么样子的?

生:是谁搭起了这生命桥?

生:题目“生命桥”为什么要加引号?

生:生命桥架在哪里?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有疑就问,这是个好习惯。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就在你们的思考中,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学习,大家一定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生字的掌握情况。请看——点击课件,出示生字词:悬崖眼花缭乱坠入山涧秩序桥墩猛蹬一下目瞪口呆

有信心读好这些生字词吗?我请几个同学开火车读。

(生开火车读生字词)

师:请注意“坠入”的“坠”是翘舌音,“眼花缭乱”的“乱”是前鼻音。

(生读到“桥墩”)

师:你们见过桥墩吗?

生:见过。

师:桥墩有什么作用呢?

生:桥墩能够支起大桥。

师:的确,桥墩能起到支撑桥面的作用。

师:最后两个词怎么念?

生:(齐读)猛蹬一下目瞪口呆

师:这两个词中,有两个字除了读音相似之外,还有什么也相似?

生:字形相似。

生:部首相似。一个是“足字旁”,一个是“目字旁”。

师:“足字旁”跟什么有关?

生:跟脚有关。

师:那么“目字旁”呢?

生:跟眼睛有关。

师:是的,你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你能用一个动作告诉老师“蹬”是什么意思吗?

(生在位子上做“蹬”的动作)

师:老师看到有几个同学的脚只是轻轻碰地,那叫“踩”,用力些再试试。(生做动作)对了,“蹬”就是用力地踩。刚才做了“蹬”的动作,那么“瞪”的动作你们能做吗?

(一个学生表演)

“目瞪口呆”的样子你能做吗?

(学生表演形象逼真,全场大笑)

来,大家也一起做做“目瞪口呆”的样子,同桌之间互相看看

(学生一起做“目瞪口呆”的样子,课堂气氛活跃)

师:再看第一个词,怎么念——悬崖(生齐念)悬崖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谁来提醒大家?

生:“悬”字上面只有两横,不要写成三横。

生:“崖”字不要写成三点水的“涯”。

师:的确。感谢你们的提醒。伸出右手书空,咱们一起写。

(教师范写在田字格中,边写边提醒学生注意:“悬”字的两横靠左不靠右,同样是上下结构,写“悬”字时要注意上长下短,写“崖”字时要注意上短下长。)

请大家动笔把“悬崖”这个生字词写在课文插图的悬崖旁边。(生写)

师:同学们写得真好!那么,“悬崖”让你想到什么呢?

生:“悬崖”让我想到了提心吊胆。

生:我想到了死亡。

生:我想到了粉身碎骨。

生:我想到了万丈深渊。

生;我想到了死无葬身之地。

师:是啊,面对悬崖就意味着面对危险甚至死亡。文中的那群羚羊就被猎人逼到了悬崖边,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羚羊们是怎么做的呢?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文章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课文,谁知道文章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是说一群羚羊被猎人逼到了悬崖边,羚羊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方法,以老羚羊的智慧和生命为桥墩,架起生命桥,让一部分的羚羊跳过悬崖生存下去,让种族也保存下来。

师:应该是让种族得以延续。你对课文的主要内容非常了解。谁再来说一说。

生:课文主要讲了一群羚羊被猎人追赶到了悬崖边,然后,老羚羊以自己的身体为桥墩架起了一座生命桥,让年轻羚羊成功逃生。这个情景连准备活捉它们的猎人也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师:讲得更完整了。到底是什么让猎人如此震撼呢 ?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师:请大家先轻声读读这一段,看看能读懂什么,在你认为重点的词句上做记号。

(生读书,写感受)

师:你从这一段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一群羚羊被赶到了悬崖边,猎人们准备全部活捉。

师:你了解到了这群羚羊面临着危险。还有谁读懂了什么?

生:我还知道,在危险的时候,羚羊群分成了两群,老羚羊为一群,年轻羚羊为一群。

生:我读懂了羚羊群分成两群的时候,速度很快。

师:你从哪里知道它们分成两群的速度很快?

生:我从“几分钟”这个词语看出来,几分钟说明时间很短。

师:你还从中看出什么?

生:看出它们很镇静。

生:临危不惧。

生:很沉着。沉着冷静。

师:是的,这就是一群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羚羊。(板书:沉着冷静)你还从中读懂什么?

生:我还知道它们配合非常默契。课文写一只老羚羊从羊群走了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年轻羚羊就出来了。说明它们配合得很默契。

师:你能读懂羚羊的语言,真了不起!听了刚才这个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地说这群羚羊,那就是——默契(生答,板书:配合默契,注意“契”字的写法,左上方一个丰、右上方一个刀、下面一个大字)

师:多么了不起的羚羊啊。来,你们想推荐谁来读这一段?

(指名学生读本段。)

师:你的朗读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当时这万分紧要的关头。是啊,面对灾难,这些羚羊没有束手待毙,它们迅速地想出了办法,这一老一小飞跃出了山崖。也就在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板书:奇迹)出现了什么奇迹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

(教师朗诵:“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

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

师: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全场鸦雀无声,生思考)

生:我仿佛看到一只老羚羊不顾自己的危险,为年轻羚羊搭建起了生命桥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作桥墩,把年轻羚羊送到悬崖对面的画面。

生:我好像看到了老羚羊坠入山涧也心甘情愿的样子。

生:我看到了年轻羚羊为自己能成功跳跃到对面悬崖高兴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老羚羊坠入山涧事凄惨的画面。

师:是啊,这一幅幅画面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请大家自己再读读这一段,看看这震撼人心的一幕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生:最打动我的是老羚羊坠入山涧时的情景。

师:课文哪个部分写到?这段话只有一句,你把这个小句读一读。

生读: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师:当你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生: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师:为什么?

生:因为老羚羊为了年轻羚羊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师:是啊,多么令人佩服的老羚羊啊!带着你的心情把这个句子读一读好吗?

(生读,进步很大)

读得真好,听你的朗读,我们的心也跟老羚羊一样,往下一沉。看到这个句子,你们的心情又是如何?

生:我的心情十分紧张。我为它们到底能不能跳过悬崖感到担心。

师:好,带着你的感觉和理解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生:我的心情十分敬佩。

师:应该说我的心里充满了敬佩。接着说。

生:这让我想起了昨天学的《蚁国英雄》这篇文章,就像那个蚁团的外层蚂蚁一样,老羚羊也在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年轻羚羊的生命。

师:能结合学过的课文来谈,你的理解更深了。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生读)

师:老师听出了你对老羚羊的崇敬!同学们,对于这样一种结果,老羚羊自己想过了吗?生:想过。

师:哪里看出老羚羊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生:我从课文前面的“刚好”这个词语看出来,老羚羊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了。

师:能联系上下文来学习,真好。的确,这是老羚羊无悔的选择啊!你们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老羚羊的这种精神吗?

生:舍己为人。

生:英勇献身。

师:能更准确些吗?

生:勇于献身。

师:的确。(板书:勇于献身)可是,即使是老羚羊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又怎么会如此快速地坠入山涧呢?

生: 因为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了一下。

师:谁来读读课文的这一句。

生读: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

师:从“猛蹬”看出什么?

生:看出年轻羚羊非常用力。

师:为什么年轻羚羊要这么用力,不这么用力行吗?

生:不行,因为如果不用力的话,年轻羚羊就无法跃得高,就不能跳到对面的悬崖边。

师:是啊,这一蹬,不仅蹬在老羚羊的背上,也蹬在咱们的心里啊!同学们,假此刻你是这只年轻的羚羊,这一脚蹬下去,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我会想,可怜的老羚羊啊,你为什么要为我做出牺牲呢?

生:也许它会想,老羚羊,没办法了,为了种族的延续,你只好做出牺牲了。

(生笑)

师:(微笑)要做出牺牲,可是为什么一定要老羚羊牺牲呢?

生:我的心里充满感激,我会想:老羚羊,你真好,我真不知道要怎么报答你。

生:我觉得年轻羚羊此刻既高兴又悲伤,它高兴的是自己可以获得第二次生命,它悲伤的是,老羚羊为它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它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师:是的,尽管它不忍,尽管它痛苦,但是它依然要猛蹬一下。它要把这种悲痛化作一种力量啊。谁来读一读写年轻羚羊的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指名两个学生读)

咱们一起读这一小句。

(生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

(教师引读第二段)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这个悲壮的一幕。这第一对羚羊的跳成功了,课文里是怎么说的——(生答:试跳成功,教师边说边播课件,出示文字:“试跳成功!紧接着,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

师:请大家默读这段话,记得默读的要求么?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看看能从这个句子中读懂什么?

谁来说说你读懂什么?

生:我读懂了羚羊们虽然在危险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拥挤,没有争夺,它们都懂得为别人着想,他们非常的团结。

师:是的,它们团结合作。(板书:团结合作)

生:我从“试跳成功”读懂了这两只羚羊也是没有把握,但是它们成功了。

师:它们成功了,成功意味着什么?不成功意味着什么?

生:成功意味着它们能给后面的羚羊带好头。

师:是啊,就是给后面的羚羊以信心和勇气。那么不成功呢?

生:不成功就意味着整个羚羊的队伍都会失去信心,所以第一对羚羊的试跳非常重要,我觉得老羚羊特别了不起。

师:仅仅是老羚羊了不起吗?

生:我觉得小羚羊也特别了不起,因为它还小,却有这样的勇气,也令我佩服。

师:你们能抓住重点词语来谈自己的理解,读书就是要这样。还有谁谈谈自己读懂的?

生:我读懂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就是一座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这样的场面使我难忘。

生:我读这段话时想起了蚁国英雄中的蚂蚁们“灼焦了身体也至死不松动分毫,肝胆剧烈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而这些羚羊们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依然是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它们十分了不起。

师:是啊,这情景是何等的壮观!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课件出示文字,生齐读: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师: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那又是怎样的弧线呢?请同学们看课本93面的插图,看看如何画这条弧线,动笔把他画在插图上,画好的同学跟你的同桌或者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为什么这样画。

师:哪个同学来说说自己是怎么画这条弧线的?

生:(实物投影展示,指着自己画的弧线)这条弧线是年轻羚羊跃起来,在落下来的时候

刚好踩在老羚羊的背上,然后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跃到对面悬崖的弧线。

师:是啊,你画的是年轻羚羊成功逃生的弧线。还有不同画法的吗?

生:(实物投影展示,指着自己画的弧线)我画了两条弧线,一条跟她得一样,另外一条垂直向下的弧线。

师:向下坠落,这是一条死亡的弧线,怎么会是生命桥呢?

生:这是一条老羚羊死亡的弧线,因为没有老羚羊的死,就没有年轻羚羊的生。

师:是啊,每一只年轻羚羊的生,都伴随着一只老羚羊的死啊!还有不同画法的吗?

生:(实物投影展示,指着自己画的弧线)这条弧线是小羚羊飞跃的弧线,像一个笑脸,微笑的眼睛;而这一条是老羚羊坠入山涧的弧线,像一滴泪水,从这里滑落下来。在年轻羚羊的生命里,充满着快乐,所以是笑脸;而在老羚羊的生命里,充满着悲伤,所以这滴泪水就好像是从年轻羚羊的眼角滴落下来的。

(全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师:(深情)现在你们明白课文为什么叫“生命桥”了吗?

(生点头,似乎还沉浸在刚才感人的情境之中)

师:是啊,那情景是何等地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假如此时此刻,你也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会说些什么?

生:我会说,这些羚羊们是多么了不起啊!

生:我会说,猎人们,请你们放下手中的猎枪吧!看看你们自己在做着什么傻事啊!

生:我会说,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我们要和动物友好相处。如果有一天被赶到悬崖边的不是这些羚羊而是猎人,那结果会怎么样呢?

(笑声,掌声)

生:我可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我被羚羊们的举动所感动了,它们甚至比人类聪明。

师:是啊,难怪作者看到此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那那情景是何等地神圣!难怪猎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深情齐读)

师: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黑板上的这个词,读——奇迹(生读),难道仅仅是第一对羚羊试跳成功可以称得上是个奇迹吗?(生:不是)其实整个故事都是一个奇迹!(教师用红粉笔圈画“奇迹”这个词)

也就是因为羚羊的——(指板书,生齐读:沉着冷静 配合默契 勇于献身 团结合作,)这些精神,才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打箭号,指板书,生齐读);才拥有了这震撼人心的“生命桥”(打箭号,指板书,生齐读);才谱写了这一曲——生命的壮歌!(打箭号,指板书,生齐读)

其实,不管是“蚁国英雄”中的那些蚂蚁,还是这群羚羊,一样给了我们许多震撼。让我们怀着对它们的关爱之情来读课题——生命的壮歌(生读课题,语气轻缓),让我们怀着对它们崇敬之情来读——生命的壮歌,(生读课题,充满深情)让我们歌颂它们谱写的这曲——生命的壮歌(生读课题,情绪高昂)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这篇课文,相信大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生自由读文)

因为时间关系,咱们先读到这里,回家之后,请大家回家之后再好好读读课文。课后请大家完成这些作业。

(大屏幕出示作业)

(1)阅读作家沈石溪先生写的《“生命桥”》的原文《斑羚飞渡》,相信大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2)收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用心体会,感受动物身上特有的智慧与真情。

(3)实践活动:了解身边是否有伤害野生动物的情况,做好调查记录,提出你得思考和建议。

第三样作业老师建议大家用一周时间去完成。

师:今天,我们感谢这样一篇文章,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感动;感谢这样的一次交流,让我们有了心灵的体会。谢谢四(1)班的同学们,也谢谢所有的老师们,谢谢大家!

(鞠躬,全场长时间热烈掌声)

附板书设计:

17生命的壮歌

悬崖

“生命桥”

奇迹

沉着冷静 团结合作

配合默契 勇于献身

……

注:本实录根据作者2006年5月在“福建省小学示范校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的现场观摩课进行整理。

“生命桥”教学实录 篇3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单元整组教学之一

一、课前交流,在游戏中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在轻松调侃的氛围中,和学生一起做一个关于摘苹果的比赛,通过不断变换比赛对手(“对手”、“老师”、“饥饿的孩子”),让学生逐步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课堂实录: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通过测试我想知道我们班哪个孩子最聪明,哪个孩子最可爱。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三棵苹果树,第一棵树上结了 80个苹果,第二棵树上结了100个苹果,第三棵树上结了150个苹果。现在你来到了苹果树下,要和你的对手比赛谁摘的苹果多,我们假设你们采摘的速度一样快,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

生1:先摘80个苹果的那棵。

生2:先摘150个苹果的那棵。

师: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谁会获胜呢?马上比一比,各自说说你设想的比赛过程。

生1:我先摘80个苹果,一定比他摘150个苹果快,这样我就有机会摘第二棵树上的100个苹果,最终我会以180比150获胜。

生2:我先摘150个苹果……不对,输了!

师: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找到了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在比赛中不仅要有取胜的强烈欲望,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竞争是要讲究策略的,决不能想当然的蛮干,送你们一句名言“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记住,这句名言是我说的。

生:哈哈哈……

师:下面进行第二轮测试,还是这样三个苹果树,你有一次来到苹果树下,不过这次你的对手是我——你的老师,要和你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棵树上的苹果?

生1:第一棵。

生2:第一棵。

师:意见一致,为什么?

生:我先摘80个苹果,一定比你摘150个苹果快,这样我就有机会摘第二棵树上的100个苹果,最终我就会以180比150获胜。

师:说得很流畅,心里面一定很得意。但是,我不想说你聪明,我只能说很狡猾!因为你在老师面前,一点都不谦让。看来,竞赛还得看清楚对手,如果对手你们的老师,你要知道忍让,不然吃亏的可是你自己。还是要送你们一句名言“退一步是为了进很多步!”还是我的名言。

生:哈哈哈……

师:还想不想再来一题?再来,请看题——还是这样三棵苹果树,你又来到了苹果树下,你的对手也是一个孩子,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很饿很饿。你和他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

生:我先摘第三棵苹果树上的150个苹果,那样的话他就可以摘到180个苹果。

师:你故意输掉比赛,是为了让他能吃到更多的苹果,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一个可爱的孩子。

生:我先摘第二棵树上的苹果,那样的话,他就可以摘得更多。

师:你更加善良,而且会很聪明地帮助别人。

生:我会放弃比赛,一棵也不摘,全让给他。

师:你让我很感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看来,你们不仅很聪明,还有一个很善良很可爱,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为此,我还要送你们一句名言——

生:啊?(惊讶状)哈哈哈……

师:但这一句不是我说的,而是我从书中读到的——“给于是快乐的!”

生:(齐读)

师:希望你们永远记住。那么,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苹果,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生:(犹豫、无言)

师:我们可以不立刻回答,但不能永远回避,我们要在学习中思考。

二、泛读整组课文,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通过对整组课文的浏览和对有关段落的重点阅读,了解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相关细节来感受和初步理解“给予是快乐的!”

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样一组课文,一组以“给予是快乐的”为主题的课文,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卡罗纳》和《给予是快乐的》。课前,已经让大家读了这四篇课文,我相信在读的时候,一定有很多地方打动了你的心灵,一定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现在,我再给大家一个读课文的机会,但时间不多,只有五分钟。我们可以浏览每一篇课文,也可以读一篇或两篇,还可以只读你认为最值得读的部分,但在读的时候要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这些课文是怎样来反映“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主题的?

生:(读课文)

师:我们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篇来谈谈,也可以几篇课文联系起来说;可以只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直接说自己对“给予是快乐的”感受和理解。

生:在《搭石》这篇课文中说两个人如果同时走到溪边,总会让别人先走,遇到老人,年轻人总要背老人过去。我很感动。

师: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给予是快乐的”。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了一位中国台湾青年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杭州的小钱,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唯有移植骨髓才能获救。这位中国台湾青年充满了爱心。

师:他也明白“给予是快乐的”。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中将发生了大地震,但李博士仍沉着的站在病床旁,青年人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准备抽取骨髓,他们也都有帮助别人,给予别人的精神。

师:是啊,你理解得很准确。

生: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同学们、老师还有同学的妈妈都很关心他。

师:发家的关心对卡罗纳来说是一种安慰和鼓励,能帮助他走出失去母亲的阴影,坚强的生活和学习。

生:《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讲保罗的各个送给他一辆汽车,有一个穷孩子很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做这样的哥哥。

师:这个孩子很特别,一般的人也会很羡慕,但是是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哥哥送自己一辆汽车,但这个男孩却是想送别人一辆汽车。那时候因为他知道——

生:给予是快乐的!

生:……

师:大家说的真好!我们还没有学课文就能说的这么好,说明我们的阅读能力已经很高了,真了不起!从这些课文来看,“给于是快乐的”,就是小男孩的一个心愿,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就是一种无私奉献,就是一种爱心。

三、切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

教学设想:

重点阅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同时理解课文,理解心中的感动。

课堂实录:

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生:我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这里你为什么而感动?

生:小钱得救了。

师:这是一个美丽的结果,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生:我读课文的第五段。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要读通顺。

生: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看清楚词语,不能读破了。你仔细看看,轻轻练练,相信你一定能读好,大家都试一试。

生: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很好,坚持这样读课文,就一定能把课文读得很流利。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生:突然发生。

生: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突然发生了。

师:就是说发生的时间很突然。余震突如其来,还有别的意思吗?“余震”是说大地震后的小地震,让我想起一个数学课中的一个词“余数”,数学中还有一条规则“余数一定除数小”,但是小多少并不确定……

生:“突如其来”的还有一个意思是说余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

师:是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中,还要进行着手术,正是令人感动,你理解得很准确。

生:我读课文的第二段。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中国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师:先说说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生:小钱只有18岁,就患了白血病,很可怜;骨髓很难找,终于找到了,真让人高兴。

师:正是大悲大喜,悲喜交加。小钱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难医治,小钱的生命就像——你再读读这句话,刚才没有读通顺,这次看仔细。

生:朗读:“生命就像不曾开放就将面临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师:你能在这句话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吗?

生:“凋零”和“绽放”,凋零就是凋谢,绽放就是开放。

师: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岁月如花”,那是比喻生命的美好,让生命更加美好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于是你就有了这大悲大喜的感动,你的感觉是和全人类的感觉一致的。

生:我读课文的第四段。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你读得很投入,说说你的感动。

生: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危捐献骨髓,我很感动。

师:他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他知道——

生:拯救生命更重要。

生:给予是快乐的!

……

四、深入阅读文本,整合教学资源,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在“小钱会感激谁?”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在心灵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人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课堂实录: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想他一定会非常感谢为他捐献骨髓的那位中国台湾青年,因为他为小钱捐献了骨髓。

师:是啊,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这是所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于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多份,中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23万份,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献骨髓。而这位中国台湾青年就是这样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

但是,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生:(读课文)

师:读出新的发现了吗?

生:因为他是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生:(朗读)“在抽取骨髓的过程中,发生了余震……”

师:是啊,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样的时刻,人们最应该做的是——

生:跑出去,在空旷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

师:但是,这个青年人却——

生:仍静静地趟在病床上。

师:对,仍静静地趟在病床上。这里有一个字“仍”,是什么意思?

生:仍就是仍然,仍旧的意思。

生:就是说这个中国台湾青年像没有发生余震时一样,静静地躺在床上。

师:是他不知道发生了余震了吗?我想他不会不知道。那为什么他那样的一反常态呢?

生:因为他只想到救小钱,就顾不得自己生命的危险了。

师:白血病患者在进行骨髓移植前,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杀死体内的癌细胞,同时也会破坏身体的抵抗能力,生命处于生死的边缘,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移植骨髓,后果不可设想。一是骨髓就是和时间赛跑,和时间争夺生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但是,这个青年人——

生:仍静静地趟在病床上。

师:这需要多大的——

生:勇气。

师:需要多大的——

生:决心。

师:小钱能不感激吗?我们能不感动吗?把我们的感动读出来吧!

生:(朗读)改编过的第5自然段。

师:我不评价,也不想让别人评价,你自己说说你在读的时候,哪些地方在尽力表现自己的感动,也就是说你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努力?

生:“突如其来”很强调。

师:是啊,充满了危险。还有吗?

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我也很认真地读。

师:多么不容易,听出来了。还有吗?

生:“大家应该跑出去”和“青年人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想读出对比,没读好。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我们大家听了他说的和读的有一点启发吧。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改编过的第5自然段。

师:但是,小钱非常感激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捐献骨髓,仅仅是因为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骨髓吗?还有别的理由吗?在读读课文,仔细地找一找。

生:因为他不顾亲人的安危来为小钱捐献骨髓。

师: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生:(朗读)“在这场灾难中……”

师:在那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中,他的亲人是否平安无事,他还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只知道的是——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不知道,并不表示他不关心,不牵挂,不担心。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中国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

生:(片断练笔)“这位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会想到哪些亲人,会想些什么?试着写一段话。”

师:能把你写的读一读吗?

生: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现在还好吗?我很想念你们,很想和你们在一起,但是我正在捐献骨髓,不能离开,很对不起。愿上天保佑你们!

生:亲爱的父母兄弟:我想你们在昨天的大地震中一定会平安无事的,我正在医院里捐献骨髓,一位杭州的青年需要我的骨髓,我马上就会和你们在一起的,不要牵挂。

……

师:你们将这位中国台湾青年心里想的写的很真实,很感人。能有感情的独独这一段吗?

生:(朗读)课文第四段。

师:在大地震过后,在剧烈的余震中,这位青年不顾亲人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为海峡另一边的小钱捐献骨髓,用自己的爱心架起了一座——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根据国际上骨髓资助的有关规定,骨髓资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中国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可以想象,也可以和其他同学配合表演。

生:(想象、表演)

师: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刚才想象的或表演的情景吗?

生:激动。

师:在你的想象中哪些是激动的?

生:他们会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还会泪流满面。

生:小钱可能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生:小钱会激动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

……

师:小钱是不幸的,刚满18岁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小钱又是幸运的,终于在治疗期限内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小钱感激为他捐献骨髓的中国台湾青年的心情,我们能够体会,也已经体会到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更细心的体会小钱心中的那份感激,他还会感激谁呢?

生:他还会非常感谢李博士。

师:为什么?先不要急着回答,先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课文,特别要注意描写李博士的句段。我要看看谁理解得最正确,思考得最全面,表达得最清楚。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李博士为小钱从中国台湾青年身上抽取骨髓。

师:对,但不全面。我相信你和你的同学一定能回答好,你可以自己说,也可以请你信任的同学帮忙。

生: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从中国台湾青年身上抽去骨髓。

生: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从中国台湾青年身上抽去骨髓,并一路奔波送到杭州,为小钱作了骨髓移植手术。

师:看看,我们有多能干,竟然把这个问题回答得这样全面,真不简单。为我们的成功鼓掌。掌声更应该献给李博士,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中,他沉着地坚持工作——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

生:(朗读改编后的第五自然段)

师:这位李博士就是中国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中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携带着台湾同胞捐献的骨髓来到大陆。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让我们在深情地读读这段话。

生:(深情朗读改编后的第五自然段)

师:(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安排表)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一天的工作,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李博士真辛苦,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

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这样长时间的工作的呢?

生:为了救小钱得命。

生:我想到了一个词语——奔波,真不容易。

师:你很善于联想,很会学习,看着图表就理解了一个词语。

生:我觉得很奇怪,中国台湾和杭州很近,为什么还要往香港走?

师:是啊,为什么呢?一直飞过来不是更近,更节省时间吗?时间就是生命啊!

生:(无言)

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中国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中国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中国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再深情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生:(朗读)“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我们已经两次走进小钱的心里,感受到了他心中感激,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在一次走进他的心里,小钱还会感激谁?

生:医护人员

生:朋友

生:亲人

师:是啊,这些人就在小钱的身边,时时刻刻给予小钱关心、爱护和支持,他们是怎样做怎么说的呢?课文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师:对,我们可以重点想象两个时间里人们对小钱的关心。这两个时间是很特殊的,一个是当小钱知道自己患了白血病的时候,另一个是骨髓移植这一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两个日子里,小钱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医护人员是怎样想小钱传达他们的爱心的。并把他写下来。

在这里我们可以来学习另一篇课文,也许对大家会有帮助。我们先来读一篇课文《卡罗纳》,看看卡罗纳身边的认识怎样关心、爱护他的?用笔划下有关的句子。

生:(阅读《卡罗纳》)

师:你划了哪些句子,深情地读一读,要让我们都感受到人们的卡罗纳的关心。

生:(朗读)“老师对大家说……”

生:(朗读)“这时候,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身边……”

生:(朗读)“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是说什么好……”

生:(朗读)“母亲把我推开了……”

……

师:刚才我们读了人们对卡罗纳关心的句子,现在你能不能写一写人们对小钱关心的句子?你可以选择一个时间来写。

生:(片断练笔)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写得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写得很感人。把你们写的来深情地读一读,可以吗?

生:(朗读)这天清晨,小钱终于知道自己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小钱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呆呆地坐在床上,一言不发。妈妈笑着对他说:“孩子别担心,会有办法的。”医生轻轻的走进来,拍拍小钱的肩膀,说:要有信心,我正在寻找适合的骨髓。

生:今天是做骨髓移植手术的日子,再过几个小时就要进行骨髓移植了。现在,小钱静静地趟在病床上,是担心?是害怕?爸爸手里捧着一大束鲜花,笑着对小钱说:“我要用鲜花庆祝手术成功。”同学们对他说:“你要坚持住,我们等你回来。”

……

师: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爱护这小钱,奇迹才会发生;正是因为海峡两岸这么多人的爱心才架起了一座——

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现在,我们再来回答上课开始时的一个问题: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苹果,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生:能!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刻有很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但是很少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更多的时候需要帮助别人,给予别人也许仅仅只需要说一句温暖的话,仅仅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但是,却能给别人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因为给予是快乐的,给,永远比拿快乐!

最后,我给大家留一个选择性的作业,可以做,也可以不做。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作业,也就是说有很大难度的作业,但是,我相信你们当中一定有很多人能够完成。作业是写一篇作文——高考作文——

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心灵的选择》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

“生命桥”教学实录 篇4

师:同学们,我们初次见面,先自我介绍,我姓欧,这姓不多见,谁能巧妙地来记住呢?

生:欧洲的欧。

师:那可是七大洲之一啊,好办法。

生:欧阳修的欧。

师:巧借名人,不错!

生:那是欧尚的欧。

师:希望今天的课上,同学们也像进超市一样,各有所获。

生:欧莱雅的欧。

师(疑惑):?

生:欧莱雅是一种知名化妆品。

师(恍然大悟):一用化妆品,就想起欧老师。真是好办法。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大家知道姚明吗?他现在是国际大球星了,身价据说在一亿美元以上。在今年9月4日,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当时与记者有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问:姚明,你是真捐呢,还是作秀呢?

姚明答:一旦需要,马上就捐。

记者又问:如果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呢?

姚明反问: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

听了这个故事以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生命高于一切。

生:比赛可以重来,而生命却只有一次。

生:生命是金钱不能估量的。我觉得姚明很伟大!

师:是啊,姚明的话语虽然朴素却感人。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也同样是关于拯救白血病人的感人故事。一起读题目。

生读。

师:课前你们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课文读了几遍?

(学生有的读了三遍,四遍、五遍的也有。)

师:现在先来交流一下。谁知道文中的海峡指的是什么海峡?

生:中国台湾海峡。

师:那么跨越海峡桥的两端是?

生:这一头是杭州,那一头是中国台湾。

师:两岸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谁能用一两句来简单说说?

生:杭州的一个青年得了白血病,中国台湾那里的一个青年捐骨髓给他。

生:中国台湾青年捐骨髓给患了白血病的杭州青年。

师:李惠利的同学真不简单,不用老师教,通过预习,对课文已经有了很好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杭州,去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小钱。哪位同学来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读,但文中第三句“这个18岁的年轻人……这朵生命之花绽放。”读的不是很流利,老师请他停下。

师:这句话一连出现了几个生字,确实比较难读,也比较难懂。请各位同学自己多读几遍。

师:现在谁愿意来试试?

生读,果然好了很多。但“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停顿不是很好。老师领读这句话。

师:谁来说说“即将”什么意思?

生:将要。

生:马上。

生:马上就要。

师:那么凋零呢?

生:指花儿凋谢了。

生:花儿枯萎了。

师:“即将凋零”在文中指什么呢?

生:是指小钱快要死了。

生:小钱像花儿一样随时都可能凋谢。

师:我们以前学过一个成语叫“含苞未放”或“含苞欲放”,指花还没有开放,那么文中的“含苞”又指什么呢?

生:指小钱很年轻。

生:小钱还没有成年,他只有18岁呢!

师:是啊,18岁应该是最浪漫、最美好的年龄;18岁,应该是编织梦想,放飞希望的年龄。可小钱呢……,当你读到这里,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生:小钱太悲惨了!

生:小钱太可怜了!

生:上天对小钱太残忍了。

生:我真为小钱感到惋惜!

师:生命是这么美好,却是这样脆弱,怎么不让人痛惜伤心呢?一起来读这句话。

学生读。(这一次读得投入、深情。)

老师请第一位同学继续往下读,读完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么可怜的小钱,文中却说他是幸运的,这是为什么呢?

生(默读后):因为适合移植的骨髓10万里,才有一个,小钱居然找到了。

生:找到适合的骨髓,“谈何容易”,可现在小钱却找到了。所以说他幸运的。

师:从“几经辗转”中,我们可以想象小钱经受了多少次的失败的打击,对生命的绝望,才迎来这一线生机啊!有感情地读好这段话。

学生读文。

(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与小钱同呼吸,共命运。所以朗读得很动情。)

师:同学们,这仅仅还只是个希望啊。中国台湾的青年愿不愿意捐献呢?骨髓会不会顺利到达呢?手术能不能保证成功呢?对小钱来说,这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啊。让我们来看中国台湾那一头,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4、5小节。想想此时此刻,中国台湾青年他在做些什么呢?

学生快速默读,半分钟后纷纷举手。

生: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生:中国台湾青年也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杭州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无奈,是等待。那中国台湾青年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怎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隐含在文字中的,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并连起来说说。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边思考。两三分钟后纷纷举手。

生:在大地的余震中,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地震后不知家人是否平按无事的情况下,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还有补充吗?

生: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生: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谁能把同学们讲的连起来说说呢?先试试。

(片刻后)师:我先开个头,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生: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地余震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说的真好。如果最后两句,各加上“仍”、“还是”,就更有味了。谁还愿意试试?

生:在大地余震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不顾危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强忍着牵挂和担忧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中国台湾青年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在这样的复杂的情况下,他却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捐献骨髓。是什么力量让他这么做呢?他心里是怎么想呢?我们再认真读读3、4、5自然段,穿过字里行间,努力走进中国台湾青年的心里。

学生低头读书思考,三三两两举起了手。

师:你们读懂了中国台湾青年的心吗?你们真正了解他吗?

学生点头称读懂了。

师:如果你就是那位青年,就你当时心里所想,你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学生纷纷表示愿意。

师(模仿记者):你的事迹感动了我,也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请问:在当时大地余震时,你躺在病床上,你害怕过吗?

生(模仿中国台湾青年):说实话,我也害怕,生命给我的也只有一次啊。但我想到还有一个人需要我的骨髓去救命的时候,我就不害怕了。

师(模仿记者):你很勇敢。你知道吗?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几万人受伤。地震过后,大家都忙着寻找亲人,抢救亲人。可你并没有这么做。有人说,你根本不爱自己的家人。是这样吗?

生(模仿中国台湾青年,有些激动):不是,我爱自己的家人。有谁不爱自己的亲人呢?我躺在病床上一直担心着他们,所以我一下病床就去寻找他们了。

一生插话:他们胡说,我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家人呢?我一直为他们担心呢。但当时如果我也去寻找家人的话,那杭州的小钱,不就要死了吗?

师(模仿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据我所知,你这次捐献对象是大陆一位青年,也许这辈子你们都不能相见,也许他都不能向你当面致谢。你不遗憾吗?

生(模仿中国台湾青年):不遗憾。我捐献骨髓不是为了让人感谢。

生(模仿中国台湾青年):不遗憾。我们是同胞啊,只要他能活下来,我就很幸福了

生(模仿中国台湾青年):不遗憾。我知道小钱能救治好,我就很开心了。姚明不是说,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读懂了中国台湾青年的那颗善良的心。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学生深情地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其间,有个了不起的人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他就是李博士。请同学们划出描写李博士的句子,自己读好。

指名读。老师边听边板书“步履匆匆、沉着、奔波”。

师:“履”在古时候就是鞋子,那么“步履匆匆”呢?

生:就是脚步匆匆,

生:就是快速地走。

师:联系上下文说说“奔波”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来回奔走。

生:忙忙碌碌地不停地奔走。

生:指李博士赶得很急。

师:从这三个词语“步履匆匆、沉着、奔波”上,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李博士医术很高明。

生:我读出了当时时间紧迫,李博士像是和时间在赛跑。

生:我觉得李博士是一心为病人着想。

师:“一心为病人着想”说明他?

生:医德高尚。

师:这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李博士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政道博士。有关他的事迹课堂上不展开了,我们可以通过“百度”去搜索阅览。

同学们,当医院手术室的门禁闭的时候,大家都在静静等待着,期盼着。这时手术室的门忽然打开了,告诉了大家一个好消息:小钱得救了!你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怎么样?

生:太高兴了!

生:我为小钱感到高兴!

生:我祝福小钱永远幸福!

生:我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我太兴奋了!

师:我想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为小钱的得救由衷地高兴。请同学们融入你们的那份感情,自己试着读最后一自然段,用心感受文中语言流露出的那份真情。

学生认真朗读。

师:如果你就是小钱的同学,和他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同学。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怎样呢?不用说,让你的朗读告诉我。

一生认真地读,投入而有激情。

师:如果你就是小钱的父母,为他担惊受怕、操碎了心的父母。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这样呢?不用说,让你的朗读告诉我。

学生真情投入,读得热泪盈眶。

师:现在我们对课题中的“生命桥”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谁愿意来谈谈?

生:是两岸同胞的爱心架起了生命桥。

生:是中国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才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所以叫生命桥。

生:是两岸的血脉亲情才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所以说是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是啊,正如姚明在采访中所说,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珍视生命,拯救生命,它其实就融于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平平实实的细节中,这篇文章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