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记(推荐12篇)
黄山记 篇1
一、教学目的:
1.欣赏本文别出心裁的构思,气势磅礴、大开大合的布局和酣畅华美、色彩浓郁的文笔。
2.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3.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构思谋篇的手法。
2.难点:语言简练巧妙、热情奔放。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黄山的美,举世无双;描写黄山的诗文,不胜枚举。以写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著称于世的徐迟,怎样以他恢宏的“大手笔”写出了黄山的美,怎样以他不落前人窠臼的独特的构思显示了他雄奇奔放的风格,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
(二)字词正音、词语补释:
皖wǎn(安徽的别称) 悭吝qiān lìn(过分爱惜, 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 糗qiǔ(干粮) 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气很盛) 甫fǔ刚刚
煞费心机:形容费尽了心思。煞shà很、极。
扑朔迷离:原指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
绮丽多采:灿烂美丽。
万仞之巅:形容很高的山峰。仞: 古代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
一碧万里:这里形容整个天空是碧蓝色的。
瞬息万变:形容变化快而多。瞬:眨眼,息:呼吸;瞬息:一眨眼一呼吸之间,比喻时间短促。
悭吝: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
氤氲:形容烟或气很盛。
大手笔:指有名的文章家或其作品。
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
鸿蒙:旧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
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
鸟道:形容险峻狭窄的山路,意思是只有飞鸟可度。
载沉载浮:又沉又浮。载:又。
拾级而登: 逐步登阶。拾shè轻步而上。
临虹款步: 到彩虹上面慢慢走动。
(三)作者简介:
徐迟,现代诗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1914年10月15日生。浙江省吴兴县南浔人。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肄业。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担任《诗刊》副主编,1960年调湖北文联当专业作家,1963年当选为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代表作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憎爱分明,说理透辟,繁简相宜,语言洗炼。
(四)简析课文:
文章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 写崇高卓越的大自然,创造安排了黄山胜境。──文意总起
第一段: 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成因、范围,着重介绍黄山七十二峰的高风峻骨,以示其“险”。
第二段: 介绍黄山的云海、草木鸟兽、泉流及摄身光等几种景物,以见其“奇”。
第三段: 写黄山处处悬崖绝壁,再次强调黄山胜境的突出特点──“险”。 阅读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提示: 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
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为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 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2.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提示: 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3.找出这一部分写山的词语,用一个字来概括黄山山的特点。
提示: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特点是“险”
4.作者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云、松、音乐鸟、灵芝、肉芝和摄身光等,这是黄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黄山的“奇”。
提示: 填“奇”,从“打开它的云库”,“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组成无穷无尽幻异的景”,“神奇的”,“稀世的”,“最高的效果”,“格外赏赐了”,“极罕见”等词语可见。
文章以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作小结,更增添了黄山的神奇色彩,并为下文回溯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描绘黄山的奇观作了铺垫。起笔雄奇峭拔,一如黄山奇峰。
第二部分: 回顾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
第一层(1自然段)写史前期,除了金丝猴之外,只有神话传说中的黄帝、 浮丘公、容成子等仙人攀上过黄山的光明顶。
第二层(2─3自然段)写唐宋时期,只有李白及吴龙翰两人登上过莲花峰。 第三层(4─5自然段)写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登上莲花顶,而登天都,是在汪灌以后,有记载的只有普门法师等五人。
阅读思考:
1.写黄帝在这里飞升是“传说”,和李白等人有诗文留下为证,显然不同,为什么要选用“传说”这一材料呢?
提示: 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
2.写李白等人的诗、文有什么作用?
提示: 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这一部分与文章中心有什么联系?
提示: 本段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其余的人都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就为下文歌颂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伏下一笔。
4.这一部分和其它部分有什么联系?
提示: 承第一部分黄山风光的“险”而来,是大自然“不肯随便地将胜境给予人类”及“封山”这一意旨的具体体现。又与第三部分“胜境已成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的现实情况相互比照。可见这部分使文章结构波澜起伏,而又貌断实续。
第二课时
(一)继续简析课文
第三部分: 记作者等一行攀登天都峰的经过。
第一层(1─6自然段)写作者等一行登上天都峰的经过。
文章以作者亲眼所见,极写天都之险,与第二部分相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之势。文章处处都将今天的登山道路与古人登山的路径作对比,强调今天的登山道路已“化险为夷”,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张本。写“我们”登攀的经过,只用三个“直上,直上,直上”反复,表现了勇往向上的气概。
第二层(7─8自然段)写登上天都峰所见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慨。
登上天都峰,“千里江山,尽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 此为过渡句),作者深深感慨的是,“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 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这是文章点题的句子。
阅读思考:
第三部分是怎样突出文章的中心的?
提示: 1.对比: 把前人攀缘险峰的石级与现在有铁栏杆的宽阔的石级作对比;以古代旅行家的心情、遭遇与我们“直上,直上,直上”“却无可战栗”作对比。
2.详略处理得当: 如“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看啊,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处,都在公园中”详写登天都峰,其余略写,重点突出。
3.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作依据。写天都峰之险,而今天却化险为夷,这是石工们的功劳,所以引出议论,“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
第四部分: 写在黄山之巅见到的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等奇观。
阅读思考:
这一部分分承第一部分黄山奇观的“奇”而来,“奇”在何处?
提示: 奇就奇在“变化无定”上,云海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时隐时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从彩虹到神奇的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神秘感。又如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仙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经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太多,浪这么险恶,……”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二)小结:
1.内容上的内在联系:
文章巧妙地借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工起笔,暗写黄山“险”、“奇”二特色,总领全文;二、三部分,承“险”字展开,第四部分,缘“奇”着墨;最后,以“这是何等的公园! 这是何等的人间! ”两句感叹作结,照应篇首大自然“封了山”,隔绝了人间与胜境,暗含“换了人间”之意,激情奔放,响震不绝,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记叙顺序:
宏观顺序: (文章一、二部分)混沌初开──宇宙形成──人类出现( 从史前时期直至元明清)
微观顺序: (文章三、四部分)早晨出发登山──登上天都峰──黄山顶上过夜──第二天凌晨观日出──白天见摄身光奇景
3.节奏明快的短句与排偶句式:
作用: 以加强文章奔腾豪放的气势。
短句: “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末多花冈岩的山峰。”( 比较复杂的长句,想法顺应句子的结构,将它们逗开成几段,以加强语势节奏。将这句的状语,逗成四段)
“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 一个句子,分为两个分句,五个宾语分别逗开)
排偶句(类似骈体文)
“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采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黄山松铁骨冰饥;异萝松天下罕见。”
“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飘渺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一道温泉,能治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稀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的肉芝。
(三)作业:
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黄山记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2、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气势磅礴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作者真挚感情的融合及本文布局谋篇的手法。
教学方法: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指导诵读课文,领会本文瑰丽多姿、大气磅礴的语言特色和精致
妙的布局特点。在理清游踪,了解黄山奇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欣赏活动中驰骋想象和联
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下面就让我们共同领略黄山
的奇峻。(介绍黄山)
二、作者简介:徐迟(1914~1996)浙江省天兴人。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
高寿。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写有特写集《我们
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
会的厚礼。
三、阅读理解:
(一)、同学们自读本文,并考虑如下问题:
1、课文四部分各写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想像大自然怎样创造形成黄山这处胜境,实质上介绍了黄山景物的特色:
云海、奇松、温泉、飞瀑,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它是全文的总起。
第二部分分三阶段(史前,唐宋,元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
第三部分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第二部分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
题旨:"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
第四部分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第一部分
的"奇"紧扣。
2.填空:黄山的地理位置:______,成因______,范围:______、______这段介绍突出
一个"______"字。
3、本文的主题
明确:黄山的自然风光是美丽的,而更美的是把仙境送给“人间”的人们!那些征服、
改造大自然的攀登者、探索者!——这正是本文要写黄山石工、药农、气象工作者的寓意所
在,是烘托主题的亮点。
——给我们展示黄山壮丽美景的同时,赞颂那些改造自然的“人”,从而表现对社会主
义新时代的无限热爱之情。
(二)、本文的构思。
本文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
度起篇,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给第二部分埋下伏笔,也给"三、四"作铺垫;接着分三
阶段(史前,唐宋,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呼应第一部分黄山的"险",为后文写今天
黄山化险为夷作反衬(伏笔),表明时代不同,风景区已能为全民所享用;第三部分着重按
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第二部分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题旨:“属于少数人
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最后,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
身光,和第一部分的"奇"紧扣。
这四部分联系是很紧密的,全文采用总分结构的组织形式。借用书上的句子来概括:一、
大自然安排胜境;二、不可攀登的黄山;三、幸福已属多数人;四、这是何等的公园!
(三)、第二、三两部分写登山的情况,它跟黄山的特点,以及表达主题的关系。
明确:分析:第二部分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简要历史,看似与写黄山的特点无
关,实则是妙笔,几千年来很少有人登上黄山最高峰,是因为其险峻,这里侧面烘托黄山的
险。第三部分写"我们"登山时的情况,正面直接写其"险",同时,也处处与第二部分比较,
以突出"换了人间"之意,表达了主题。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理解文意,欣赏本文在语言构思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一部分,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提示: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
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2.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提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第四部分承第一部分黄山景观的"奇"而来。可思考"奇"在何处。
提示:奇就奇在"变化无定"上,云海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时隐时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从彩虹到神奇的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神秘感,又如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本文的语言特点:
1.总特点:色彩浓烈,语调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干脆利落,气势宏大,奔腾豪放。
2.本文多用短句和排偶句。
分析:本文多数单句、分句都极其简短,即使是一些比较复杂的长句,作者也顺应句子结构,将其分开成几段,以使其节奏明快,段落不分,采用类似骈体文的排偶句式,读来有一种奔腾直泻、不可阻遏的磅礴气势。
四、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本文引证广泛,材料丰富,而文章结构却脉络分明,严谨有度。作者将丰富的材料分成几类,然后依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借抒情议论,把它们联缀成篇。
联想丰富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娴熟自如地交替运用这些联想方式,思绪飞扬,无所不至。
五、本文与其他游记写法有什么不同。
其一,开头落笔不凡。本文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度起篇,气势磅礴。在介绍黄山概貌后,又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数千年中极少有人能攀上黄山之巅的史实,烘托了"险"字。在记游之前写了这样两段内容,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第一部分做为全文的总起,暗写"险"、"奇"二字;第二、三部分承"险"字展开,形成古今虚实相映之势。一二部分能引导读者从宇宙变迁、人类发展的宏观高度去认识黄山,能增加本文的大气磅礴的特色和深透的思想意义。
其二,写游山经过时作者突破了一般由近及远或由下而上地去写,作者选择最能突出黄山特色的几种景物重点描写。
五、小结
游记就是记游的概念,在记叙游览行程的过程中,穿插描写一些大景小景,再抒发一点感想情思。《黄山记》把握黄山奇秀的景观特色,以跳脱的思路,从宏观,从历史,从想像,从实际游历各个方面予以表现,贯穿其中的是作者面对黄山雄姿奇景所迸发的钦敬慕仰之情,从而跳出就山写山的局限,成就了一篇独出机杼的佳作。写作手法上《黄山记》把记游放到结构的第三部分,最后一部分写黄山奇景则难以看到具体的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而文章开头则是从宏观的、历史的高度着笔,其写作顺序与传统的游记就相差甚远了。《黄山记》议论、抒情、记叙、描写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游记完全可以灵活地来写,把个人的独得之感与对景物特征的状写结合起来表现。形式可以多样,顺从时间、空间的自然推移顺序来写,固然可以,打破这种方式当然也可以。游记可以写活,写得令人大喜大悲,作为散文的一种,它一样需要一个“情”字统率,只是记游的对象固定,特征必须准确,结构文章的逻辑线轴要十分清晰。
黄山记 篇3
【教学目的】
1、品味本文用独特的手法勾勒的黄山美景,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2、领略本文华美如诗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领会“只有勇于攀登、探索的人才能征服自然、创造自然”的主旨。
【教学重点】
1、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展示黄山“奇”“美”“险”“峻”的特点。
2、结合多种表达方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准确提炼文章主旨,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赏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展示黄山图片以及“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引入对黄山的介绍:
黄山,古称黟(yī)山,唐朝改名黄山(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山修身炼丹,黄山因此得名)。在今安徽省歙县、太平、休宁、黟县之间,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刚毅挺拔;烟云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维妙维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臭,可饮可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兼具“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凉”,无怪明代徐宏祖赞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历代文人学者多来此游览,并留下了诸多名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黄山记》更是独特的一篇。
二、作者简介:
徐迟(1914~1996)浙江省天兴人。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高寿。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写有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三、通读全文,把握生字词。
词语:
煞费苦心:辛辛苦苦地费尽心思。
皖:安徽的别称。
悭吝: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
糗(qiǔ):干粮。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卓绝:超过一切,达到极点。
狭仄(zè):狭窄。
诡奇:奇异。
摺(折)皱:折缝。
载(沉载浮):又。
四、参照阅读提示,讨论概括各部分写作的主要内容。
明确:(内容大意)第一部分:大自然精心安排黄山胜景(介绍黄山的概况);
第二部分:回顾古人攀登黄山的历史;
第三部分:记叙从温泉宾馆至天都峰顶的历程;
第四部分:在天都峰顶所见的奇观。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认真研读前三部分,思考作者为何这样写?(对照课后练习一)
2、为什么作者要写黄山的攀登史,有何用意,找出关键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课文主要内容。
二、研读前三部分。
(一)阅读第一部分,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2.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3.找出这一部分写出的词语,用一个字来概括黄山的特点。
4.作者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云、松、音乐鸟、灵芝、肉芝和摄身光等,这是黄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黄山风景的______。
提示: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明确:
1、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2、“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特点是“险”。
3、填“奇”字。从“打开它的云库”,“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组成无穷无尽幻异的景”,“神奇的”,“稀世的”,“最高的效果”、“格外赏赐了”、“极罕见”等词语可见。
(二)第二部分写的是古人攀登黄山的历史,讨论以下问题。
1.写黄帝在这里飞升是“传说”,和李白等人有诗文留下为证,显然不同,为什么要选用“传说”这一材料呢?
2.写李白等人的诗、文有什么作用?
3.这一部分与全文中心有什么关系?
4.这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
明确:
1、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
2、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本段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其余的人都是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就为下文歌颂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伏下一笔。
4、承第一部分黄山风光的“险”而来,是大自然“不肯随便地将胜景给予人类”及“封山”这一意旨的具体体现。又与第三部分“胜景已成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的现实情况相互比照。可见这部分使文章结构波澜起伏,而又貌断实续。
(三)第三部分是怎样突出文章的中心的?
(1)对比:把前人攀缘险峰的石级与现在有铁栏杆的宽阔的石级作对比;以古代旅行家的心情、遭遇与我们“直上,直上,直上”“却无可战栗”作对比,
(2)详略处理得当,如“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详写登天都峰,其余略写,重点突出。
(3)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作依据。写天都峰之险,而今天却化险为夷,这是石工们的功劳,所以引出议论,“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
三、布置作业:
研读第四部分,完成课后练习二、四
第三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特别把握第三部分对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二、分析第四部分。
(一)对照完成课后练习二
(二)第四部分承第一部分黄山景观的“奇”而来。“奇”在何处?
明确:奇就奇在“变化无定”上,云海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时隐时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从彩虹到神奇的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神秘感,又如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本文描写日出壮观时怎样抓住光影的千变万化进行生动描述的?与其他有关的日出景观描写相比有什么特点?(对照练习四)
(1)《黄山记》中日出的描写突出光影的千变万化。写霞光的“紫蓝青绿”;写第一道光芒的“红”“鲜’;写火球腾空时的“彩霞掩映”;写百道光柱的“豪光四射”;写琉璃宝灯高悬时的“奇异光彩”如“大放”的“焰火”。
本段描绘时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语势激越奔放,气势磅礴。
(2)徐霞客写日出侧重着笔于云海,借云海来衬托日出的美景。抓住光、色的变化,写日出的经过,简洁生动。
(3)海涅的描写既着笔于云海,又重主观感受,衬托日出美景。
三、课堂检测,复习回顾。(如时间不够,留作课后练习)
1.《黄山记》选自《》,是一篇构思谋篇的佳作。全文分四部分,写出四部分的段意:
一、。
二、。
三、。
四、。
2.填空:
黄山的地理位置:,成因。,范围:______、______这段介绍突出一个“______”字。
3.第二自然段从几方面说明黄山的“奇”?第三自然段怎样再次突出黄山的“险”?文章以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人类。它封了山”作结,有什么作用?
4.第二部分写数千年来人类极少能攀上黄山之巅,这段叙述有什么作用?
5.阅读第三部分,按登山经过填充下表:
温泉宾馆
天都峰
6.文章写登山经过时,为什么处处都写古人登山途径?这样写与下文的抒情议论有什么作用?
7.第三部分中的抒情段里,哪句话是文章点题的句子?
8.第四部分写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等奇观,以云海为主。有集中着笔之处,有时夹在其他景物之中写。作者写云海的飘泊无定,变化多端,哪些词语最富表现力?作者怎样描写在风的作用下云海的千姿百态?以后还有哪些句子直接描写云海?
9.写黄山的松奇,突出描写在云海中______的特点。先把它放在______的条件下写它的矫健多姿。它的根______显示其______;以______比喻树冠,以______比拟在风中的姿态。然后作者变换观察角度,从多方面去写。从峰顶______,______;从山腰______,______;翩然起舞!这松该是多奇!
10.作者关于雨后彩虹的描写真是妙极了,美极了,作者仿佛觉得可以从长虹之脚登级而上。在这飘然欲仙之时写“宝光”“忽生”,给人以奇异之感。摄身光究竟是什么?能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吗?______。
参考答案:
1.《徐迟散文选集》独出机杼
一、从黄山胜景的布局赞叹大自然崇高卓越
二、回顾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
三、记作者一行攀登天都峰的经过
四、写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等奇观
2.皖南山区火山喷发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险
3.云海,草木鸟兽,泉流及摄身光等物为处处悬崖绝壁增添黄山的神奇色彩
4.极力烘托一个“险”字
5.温泉宾馆人字瀑立马亭龙蟠坡半山寺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天都峰
6.文章处处都将今天的登山道路与古人登山途径作对比,强调今天的登山道路已“化险为夷”,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张本。
7.“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
8.飞升飘拂弥漫瞬息万变飘来拂去藏
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忽隐忽现;刚才是倾盆大雨,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全部散去;云海滚滚,直拍宾馆前面的崖岸,吞没诸峰,有的成了小岛,有的游泳在雪浪花间。雪浪滔滔,浩瀚一片,了无边际,浓云四集,八方茫茫
9.溶入溶出大风呼啸盘入岩石坚贞华盖飞翔之翼翅俯视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仰视如天女亭亭而玉立薄纱轻绸露出身段
10.雨过天晴时,阳光经云雾折射形成的自然奇观。
第四课时
一、点拨作业。
二、深入探究。
(一)质疑:
1.作为游记文章,本文确实在构思上独出心裁,仔细分析一下本文在写法上与一般游记有什么不同?
2.课文四部分各写什么?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怎样联系?
3.第二、三两部分写登山的情况,它跟黄山的特点,以及表达主题的关系是什么?
4.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
(二)疑难讨论:
1.明确:其一,开头落笔不凡。本文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度起篇,气势磅礴。在介绍黄山概貌后,又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数千年中极少有人能攀上黄山之巅的史实,烘托了“险”字。在记游之前写了这样两段内容,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第一部分做为全文的总起,暗写“险”、“奇”二字;第二、三部分承“险”字展开,形成古今虚实相映之势。一二部分能引导读者从宇宙变迁、人类发展的宏观高度去认识黄山,能增加本文的大气磅礴的特色和深透的思想意义。
其二,写游山经过时作者突破了一般由近及远或由下而上地去写,作者选择最能突出黄山特色的几种景物重点描写。
2.分析:“一”想像大自然怎样创造形成黄山这处胜境,实质上介绍了黄山景物的特色:云海、奇松、温泉、飞瀑,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给第二部分埋下伏笔,也给“三、四”作铺垫。它是全文的总起。“二”分三阶段(史前,唐宋,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呼应“一”黄山的“险”,为后文写今天黄山化险为夷作反衬,表明时代不同,风景区已能为全民所享用。“三”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二”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题旨:“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四”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一”的“奇”紧扣。这四部分联系是很紧密的,全文采用总分结构的组织形式。借用书上的句子来概括:一、大自然安排胜境;二、不可攀登的黄山;三、幸福已属多数人;四、这是何等的公园!
3.分析:第二部分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简要历史,看似与写黄山的特点无关,实则是妙笔,几千年来很少有人登上黄山最高峰,是因为其险峻,这里侧面烘托黄山的险。第三部分写“我们”登山时的情况,正面直接写其“险”,同时,也处处与第二部分比较,以突出“换了人间”之意,表达了主题。
4.分析:
本文引证广泛,材料丰富,而文章结构却脉络分明,严谨有度。作者将丰富的材料分成几类,然后依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借抒情议论,把它们联缀成篇。
联想丰富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的联想方式主要有:因果联想,如由“土地”的今天,想到“土地”的历史和未来;关系联想,如由“土地”想到“土地”上的人物和事迹;对比联想,如由剥削阶级对“土地”的掠夺,想到劳动者对“土地”的珍惜;相似联想,如由公子重耳接受土块,想到古代皇帝的封疆仪式,再想到殖民强盗强迫太平洋岛屿上的土人接受的投降仪式。如此等等。作者娴熟自如地交替运用这些联想方式,思绪飞扬,无所不至。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四、附结构板书:
黄山记 篇4
游黄山记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1、培养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可贵精神。
2、学习本文按登山与观察的顺利写景状物,从不同角度描述山势、山路、山色的写法。
3、掌握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式。
教学重点:熟读全文,读清句读,背诵。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按登山与观察的顺利写景状物,从不同角度描述山势、山路、山色的写法。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导入:
作者简介: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明末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他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地质学家、旅行探险家、游记文学大家,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他自幼博览群书,对科举不感兴趣,立志以毕生精力考察祖国的地理面貌。-从二十二岁起,直到五十六岁逝世时为止,三十四年的时间,只身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的旅行日志经过后人整理成书,留给我们一部洋洋六十余万言的巨著《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融山川地貌、风景名胜、民族风情、风俗特产于一体,是全方位展示我国明代历史文化与自然地理的百科全书,为我国旅游界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新课:
写作背景:
徐霞客曾经两次游黄山,第一次再1616 年冬末春初,山上冰雪覆盖,没有能够尽兴,写有《游黄山日记》,1618 年秋,他又一次游黄山,写了四篇游记。由于这次是重游,记叙的重点在上次每见到的奇景,所以对上次游记有所照应。
学生阅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本文以空间的变化为线索,以游览的路线为顺序,运用逐层衬托的写法,着重描写黄山天都峰的奇观。作者勇于登山,奋发向上,充分显示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全文共两段。
第1段:写徐霞客自己上午出发登山的旅程。着重描述石罅所见奇景,这一段记述翔实,很有特色。写罅所见奇景,形象生动,饱含感情。作者以他特有的格调,很有感染力地展开了画卷。
第2段:写登天都峰所见奇景。这一段又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时夫仆俱阻险行后”到“焉知其奇若此”),主要写文殊院所见奇景。
先写“夫仆俱阻险行后”,作者却一人“独往”的勇于登山的游兴,暗衬出景物的美好;然后写文殊院所见奇峰胜景;接着以“真黄山绝胜处”的感叹,再衬景物的美妙;最后,用一个反问句收住这一层。
文殊院景物的奇绝美妙,作者旅游时的兴奋愉快心情,写得很是动人。
第二层(“遇游僧澄源至”至“独莲花与抗耳”),主要写登天都峰。
对历尽艰险勇攀天都的描写,不仅写出天都峰高峻难攀的特点,而且写出登山者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对读者的日常工作与学习也是很有启发、很有教育意义的。
第三层(“时浓雾半作半止”到“另一区宇也”),写天都峰顶的奇观。
紧承上文不听庵僧劝阻“决意游天都”,遇重重险阻“终亦不顾”的描述之后,写了天都峰顶所见:隐约可见的莲花诸峰,富于变化的云海浓雾,别具姿态的奇松怪柏……写出了黄山特有的奇观。徐霞客勇于登山,见到的种种奇景,有如一幅幅奇异的图画,简直把我们引上了天都仙界,那美妙的意境真是令人神往。
第四层(“日渐暮”到“止文殊院”),写下山回文殊院。
写下山的艰险,亦很动人,照应第二层庵僧的话和作者上山时的心情,严谨自然。写再经过峡谷小道回文殊院,脉络也十分清楚。
这一段从登上玉屏峰头,见文殊四周奇景,写到历险登上天都峰顶,见到种种奇观,再写下山的艰险,最后写回文殊院歇宿。一步一步写来,文章写得很是精彩,十分引人入胜,令人不得不一气读下来。读后使人思想上受到启发,艺术上也得到极大的享受。
学生再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1、记叙翔实、脉络清楚
徐霞客游黄山,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而是进行地理考察:他写游记,是为了给大自然作真实的写照,因此,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叙详细、确实。文中旅游的日期、里程、方向、沿途经过的地点,一一点明,不厌其详。文章脉络十分清晰,使读者不仅清晰的了解了徐霞客的游踪,而且像是为我们画出了一条导游的路线图。这些记叙,都是实地考察的记录,很有科学价值。
2、描述细腻,详略得体。
课文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依照徐霞客旅游的行踪,途经的地方可写之处是很多的,作者写一路上的观感并不是平均用力的,而是着重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石罅、文殊院所见的奇景和天都峰顶的奇观。这是上次他欲到而未到之处,所以详写,突出了天都峰景物的特点。
3、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藏议于景。
这篇游记文中有我,语中含情。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藏议于景。作者没有站出来抒发一番歌颂黄山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却流溢于纸面;没有另加关于不畏劳苦攀登才得达到顶峰的议论,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却灼然可见。
4、逐层衬托,引人入胜。
课文有很多地方运用了衬托手法,如:描述了石罅所见的奇景以后,用“愧”来衬托“奇”,写文殊院所见的奇景之后,又高度赞美“真黄山绝胜处”强调这里的景色优美奇异,比所见石罅更美、更奇、更胜一筹。“绝胜处”比 “有奇若此”更好了。由此看来,石罅所见的景物,成了文殊院所见景物的衬托。“奇”衬托了“绝”。然而,这些都不如天都峰上的奇观,那奇姿异态的松柏,那瞬息万变似有灵性的云海浓雾,可以说集中了黄山之奇。作者没有用赞叹的字样,但以浓墨重彩、细腻的刻画和描绘了仙境般的画面,令人叹服:这才是黄山最奇、最绝、最美妙的所在。
这种逐层衬托的写法 ,是游记文常用得着的,用好了可以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小结:
本文是一篇游记,在学习中,重点运用朗读和背诵的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精美之处。
作业:
1、练习一、二三、四。
2、背诵课文。
黄山记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黄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课,这是一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徐迟用大手笔描写黄山雄放瑰奇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
《黄山记》虽是本单元的课内自读教材,但文章语言优美,构思谋篇独具匠心,体现了游记散文的又一特色:大手笔绘景,突出景物特点。
2、教学要求:
根据高考考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学理论,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要求:
⑴、欣赏课文所描写的黄山奇景、理解作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伟大时代的情感,以唤起学生热爱我们的时代、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
⑵、欣赏本文别出心裁的构思和大手笔的写法。
⑶、通过和叶圣陶的《黄山三日》对比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⑷、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教学重点是思想内容的理解和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
⑵、难点是一、二部分在全文的结构和表现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对比阅读时对比点的确定上。
二、说教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本文感情色彩鲜明,所以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抒发的深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并且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文,就一定要体现课内自读课文的特点,要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习内容上一整体理解为主,不要求面面俱到。为此我采用“点拨法”。所谓“点拨法”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科学思想理论指导下,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综合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一种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职能和学生“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点拨教学分五步:1、导入2、研究3、鉴赏4、反馈5、迁移。其目的让学生学会然后达到会学。同时,为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课堂效率,适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
三、说学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运用“自读讨论法”,掌握“读”“想“划”议’结’的学习方法,通过读达到所思,有所得,认真思考,划分重点词句,议出问题的关键,总结各部分特点,帮助学生把握训练的重点。
四、说教学程序
㈠导入性点拨(激发情感.整体感知)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计算机软件《黄山风光》在屏幕上显示配乐的黄山风景镜头:险峰,云海,日出,摄身光等奇景。用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激发情感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㈡、研究性点拨(明确自读目标,放手让学生自读,全面理解课文)
1、然学生用两个字概括黄山特点:险、奇。
2、文章自成四部分,让学生通过自读讨论拟定各部分小标题(要求尽可能用诗的语言概括)。
3、学情预测:甲、能概括但语言不简练。
乙、语言简练。
丙、诗句。
丁、四句话连成一首诗。
4、选诗句板书:①黄山胜景天造就(险奇)。
②千古黄山几人登(险)。
③攀登天都寻常事(夷)。
④天下奇景数黄山(奇)。
㈢、鉴赏性点拨(精读课文,解决难点,突破重点)
1、幻灯投出自读讨论题目:课文一、二部分在全文的结构和表现方面各起什么作用?有人说,如果把这两部分删去,三、四部分也可以独立成篇,且不失为一片优秀的游记之作,你怎么看?二、三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2、学生展开自由讨论。
3、教师点拨总结,板书要点。
㈣、反馈性点拨(复读课文,巩固提高)
1、交流各自欣赏的片断(学生个体不同,各自欣赏情况不同),并讲述欣赏的道理。
2、作者为什么写的这么好?
3、点拨总结:①“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热爱黄山的美景。
②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
③谋篇独具匠心。
㈤、迁移性点拨(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是知识转化为能力)
1、导入语:美的表现形式是无比丰富的,徐迟大手笔写黄山气势磅礴的美,同学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雄壮是美,平凡中也有美;华丽是美,质朴同样也是美。
2、让学生将《黄山记》与另一篇写黄山的文章《黄山三天》(作者叶圣陶)进行对比阅读,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3、指导方法,教学生学会对比阅读的方法,达到会对比阅读。
板书:
对比阅读
①、对比什么
②、怎样对比:对比要又广度(内容、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
对比要有深度(作者写作目的)
4、幻灯投出阅读对比表格,组织学生自读讨论,发挥群体作用。
5、组织评价,让学生熟练掌握对比阅读的方法。
五、说板书设计
1、板书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2、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
3、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统一的一个整体。
黄山记 篇6
——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文秘帮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木兰从军阅读题和答案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青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年有二,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少习射 少(少年时) B。市鞍马 市(买) C。长而益精 益(更加) D。易男装 易(穿)
2、给下列字注音皆次当行 行 数建奇功
3、一次多意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因
4、翻译:木兰者,古代一民间女子也。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转战驱驰凡十年有二,数建奇功。
5、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阅读题答案:
1、D 易(换装)
2、hang (第二声)shu(第四声)
3、a 因 :因为 b 因而 因此
4、a 叫做木兰的人,是古代一个民间的女子 b 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能做 c 辗转作战总共有十二年,多次立下奇功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诗木兰辞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句子
花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不断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次此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与敌作战驰骋沙场十二年之久,屡建奇功.男子可做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游黄山记》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 仄:狭窄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胜:尽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逼:急切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族:品类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 吾尝终日而思矣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家人以肩舆相迎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2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黄山“山径”之“仄险”。B、文章第三段写黄山云雾用了“走”“夺”两个动词,赋予了云雾鲜活的灵性,显示出云雾涌来时速度之快与雾气之浓。描写可谓生动传神。C、僧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胆怯反衬出作者的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D、这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作者入黄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运用了的大量的比喻,活脱传神地展现了黄山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4分)
(2)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3分)
参考答案:
19.【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逼:接近,走近。【答案】C
20【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B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人”。C连词,“那么”/连词,表转折,“却”D介词,“用”/连词,表目的,“用来”【答案】B
21.【解析】考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加以概括。C“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错误,与僧人的对答是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情。【答案】C
22.【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及采分点】(1)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关键词“手”“羸”翻译正确各1分,“乃耶”句式翻译正确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4分)
(2)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省略句“故(树干)能伏匿其中”正确译出1分,关键词“相化”翻译正确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3分)
(3)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关键词“镕银”“散绵”翻译正确各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3分)
参考译文: 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云气直扑进屋,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功夫,屋内一片云雾迷蒙,两人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长出来,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描述。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儿孙拜见长辈一样俯伏着。第二天,从立雪台左侧转弯走下来,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断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鳌鱼,张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一番天地。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晚上到达狮林寺住宿。趁太阳未落,又登上始信峰。始信峰有三座山峰,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才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身后。始信峰既高又险,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溪谷。我站在山顶,脚趾都露出二分在悬崖外边。和尚担心,用手拉住我。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和尚问道:“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飘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找到活的办法。”和尚笑了起来。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把武器库中的武器仪仗全散落在地上,大约有吃一顿饭的功夫,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僧人高兴告诉我说:“这就是云铺海。”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油脂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只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区别,不全是一模一样的。初九日,从天柱峰转道下来,过白沙矼,到达云谷,家里的佣人们用轿子迎接我,这次共计步行五十多里路,进山一共七天。
黄山记 篇7
游 黄 山 记 作者:徐宏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又名《游天都》
九月初四这天。(动身行走)十五里到汤口。(又走)五里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拄着拐杖望着朱砂庵攀登。(走了)十里,上到黄泥冈。(这时)先前云雾笼罩着的那些山峰,渐渐地露出来了,也渐渐地落到我的手杖底下。转身进入石门峰,经过天都峰的山腰下来,就(望见)天都、莲花两峰顶,都高高地耸出半天之外。路旁有一条岔路向东直上,是前次(游山时)没有到过的,于是向前直往上走,差不多到了天都峰侧面了。再往北上,走在狭谷中的小道上。石峰一片片地夹立高耸;路就在石峰间宛转延伸,石头堵塞的地方就把它凿开,陡峭的地方把它凿成石级,中断的地方就架上木头,使它畅通,高悬的地方就树起梯子连接。向下看,(只见)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枫树、松树杂然相间,五色缤纷,灿烂得象图画,象锦绣。因此想到黄山算得是我生平所看到的奇景,而有这样的奇景,前次游山却未来探访,这次游山真是既痛快而又惭愧呀!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坡,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这时仆人们都因路险阴隔,落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向上攀登;可是一路上奇丽的景色,不觉又吸引着我一人走上去了。已经登上山头,见一个小寺庙,檐角翘起,象小鸟张开翅膀似的立在那儿,这就是文殊院,也是我从前想登而没有登的地方。(它)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后倚的是玉屏风,两峰秀丽的景色,(好象)都可以伸手揽取。四周环顾,奇峰错落地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实在是黄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如果不是重来,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遇见云游的和尚澄源来了,(我们)游兴很浓。时间已过正午,仆人们也刚刚赶到。(我们)站在寺庙前面,(望着)两峰指指点点。庵中和尚说:“天都峰虽近,可是无路可通,莲花峰可登,路却又太远。(看来)只好就近处望望天都峰,明天再登莲花峰顶吧”。我不同意,决意游天都峰。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祗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
《游黄山记》 2001/09/01游 黄 山 记 作者:徐宏祖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又名《游天都》
(便)带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峡谷小路下来。到天都峰侧,从那被山溪冲下来的乱石上象蛇一样弯弯曲曲地爬上去。攀杂草,牵荆棘,石块丛起的地方就越过石块,石崖侧削的地方就攀缘石壁。每到手脚没有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先攀上去,再俯身接应(我)。常常想到上山既然这样困难,下山更不知怎么办了?最后还是不管那些。经过多次艰险,终于到达峰顶。只是它上面还有一座石峰,象一堵墙壁耸起好象有几十丈高,澄源在它的旁边寻找,发现有石级,就拉着我登上去。(到那一看)万千峰峦,无不躬身下伏,只有莲花峰能和它抗衡罢了。这时浓雾忽起忽散,每来一阵,就对面不见人。远望莲花诸峰,多半隐在雾中。独自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前面,雾就飘到我后面去了;我走到右边,雾就从左边出来了。那些松树还有盘曲挺拨纵横交错的;柏树虽然大枝干粗如手臂,(可是)都平贴在石上,好象苔藓似的。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下望群峰,有时露出来象碧绿的山尖,有时被雾淹没了象一片银海;再远眺山下,日光晶莹闪亮,别有一番天地啊。天色渐晚,于是就把双脚伸向前边,手向后按着地面,坐着往下滑;到极危险的地方,澄源肩手并用,把我接下去。过了险处,下到山坳,已经夜色笼罩了。又从峡谷中经过栈道上山,(回到)文殊院留宿。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于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游黄山记》 2001/09/01
黄山记 篇8
一、基础知识和积累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2题。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拔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溯迷离的雾,绮丽多采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或巅,沉浮其中。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予几千种植物。它处处散下天女花和高山杜鹃。它还特意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种子,播在险要处。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渺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倏( ) (2) 绮( ) (3)悭( )
2、从文中找出3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 (2) (3)
3、你能把下列空缺的诗句填写出来吗?
担崖夹石柱, ,伊昔升绝顶, 。(李白)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4——6题。
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便可起飞。而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峦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道光芒。从未见过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过鲜红如此之鲜。一刹间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豪光四射。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焰火正飞舞。那喑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笙管齐鸣,山呼谷应。风急了。西海门前,雪浪滔滔。而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货物。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准可以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我穿过密林小径,奔上左数峰。上有平台,可以观海。但见浩瀚一片,了无边际,海上蓬莱,尤为诡奇。我又穿过更密的林子,翻过更奇的山峰,蛇行经过更险的悬崖,踏进更深的波浪。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游兴更浓了,我又踏上云层,到那黄山图上没有标志,在任何一篇游记中无人提及,
的云中。仅在岩缝间,松根中,雪浪褶皱里,载沉载浮,我到海外去了。浓云四集,八方茫茫。忽见一位药农,告诉我,这里名叫海外五峰。他给我看黄山的最高荣誉,一枝灵芝草,头尾花茎俱全,色泽鲜红如珊瑚。他给我指点了道路,自己缘着绳子下到数十丈深谷去了。他在飞腾,在荡秋千。黄山是属于他的,属于这样的药农的。我又不知穿过了几层云,盘过几重岭,发现我在炼丹峰上,光明顶前。大雨将至,我刚好躲进气象站里。黄山也属于他们,这几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他们邀我进他们的研究室。倾盆大雨倒下来了。
4、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1)没有小径,没有航线,根本没有石级,没有方向
(2)根本没有石级,没有小径,没有航线,没有方向
(3)没有方向,根本没有石级,没有航线,没有小径
(4)没有航线,没有小径,没有方向,根本没有石级
5、“琉璃宝灯一盏”比喻什么?“散花坞如大放焰火”中的“大放焰火”又是比喻什么?
(1)“琉璃宝灯一盏”比喻:
(2)“大放焰火”比喻:
6、作者写“一位药农”“气象工作者”,不是闲笔。联系全文,说说作者的目的何在?
答: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7——9题。
江轮挟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途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进山方知泉水非此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进,儇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可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象泉水汨汨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唱歌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7、“像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
么?
答:
8、山泉本无生命,而作者却把它变成了一个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根据文意,概括这一形
象的特点。
9、第五段中写山泉“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这乐声的弦律是怎样变化的?
答:
四、课外探究
10、徐迟在《黄山记》中写道“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胜境已成为公园,决处已经逢生”,表达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自豪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思考,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shū (2)qǐ (3)qiān
2、溯——朔;采——彩;渺——缈。
3、菡萏金芙蓉 下窥天目松
4、(2)
5、(1)升到空中的太阳。(2)霞光四射。
6、他们是黄山的真正主人,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人类攀登探索黄山,征服改造大自然的精神。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7、答:(1)比喻(2)①钟声的沉稳悠长 ②泉声的欢快清亮 ③钟鸣泉应的神韵
8、答:①山泉有活脱迸跳的姿影、有清脆悦耳的声音;②山泉能蕴育生机,滋润万木,净化人的心灵;③山泉是一首绚丽的生命交响乐。(意思对即可)
9、答: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弦。
10、(略)
黄山记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2.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3.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相信同学们肯定都有登山的经历。我曾经去过泰山、雁荡山、天台山和其他一些小山。(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谈谈自己登山的经历)。我们曾经读过不少关于登山的文章,如《雨中登泰山》、《登泰山记》等等。自己也可能写过关于登山的文章。大家想想看,一般登山的游记是怎么写的,从什么地方写起?明确:都是按照登山的过程来写的。从山下写起一直写到登上山顶为止。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让读者明确自己的游踪,理清游览的线路。
一般风景优美的名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应该在哪里?明确:应该是在最险峻的地方。毛泽东曾说过“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举自己登山的例子。)最险峻的地方往往风景最美。
那么一般作者是如何来表现山的险峻的呢?明确:写山势陡峭,写山路艰险。这样描写山的艰险,是什么目的呢?明确:写攀登山的时候很艰苦。还可以表现不怕困难的精神。表现人对山的征服。表现人对山的征服。具体地说,是表现个人,即登山者对山的征服。这种征服就通过我们登山的过程体现出来。人总是有一种征服欲的。而最好的征服,莫过于征服山峰。而要表现这种征服欲,最好是选择最险峻的山峰。(举例为何有那么多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去登山)我曾经一个人登过泰山,它虽然说不是很险峻,但要登上顶峰也非易事。(举例我登山的经过,及有些人放弃的故事)
可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与以往所学的这类文章有些不同。那么,都有哪些不同呢?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呢?下面就翻开课本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理清课文结构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可以看到,课文分成了四部分。请你阅读课文,说说每一个部分大概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写出了黄山的总特点,黄山的奇丽与险峻。第二部分写登山的历史,历史上,登山者“仅”有寥寥几人。第三部分写我们今天的登山。第四部分写我们在山上所见到的美丽壮观的景色。
三分析第一部分
请同学阅读第一部分,注意这部分的最后一句,“它封了山。”其中有个动词很重要。就是“封”字,请大家把它圈起来。
1.“封山”是什么意思?
明确:就是封住进出的要道,不让任何人进入。
2.它为什么封山?它是谁?
明确:它是大自然。它封山的原因是不愿意把这么奇丽的景色给予人类。一个“封”字,准确而形象地表现出黄山的险峻程度——人迹罕至。
3.那么黄山的风光到底有多美丽呢?请同学们朗读第一部分的第二段,说说黄山的美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明确:体现在五方面:一是山峰之奇;二是云海之奇(注意“拨”字);三是树木之奇;四是温泉;五是最高赏赐:摄身光。
4.再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篇课文在描写这种奇特的景色的时候是怎么写的?
明确:是按照山的形成过程来写的。
5.黄山的形成是否真的如课文中所说的那样,是大自然有意安排的杰作呢?
明确:不是。这是中虚构的写法。这样写,给人的感觉好像这黄山是给大自然制造出来似的。所以这样的写法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说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这里的“崇高”“卓越”一般是对人而言的。作者把大自然人格化了,说它“创造”“安排”了黄山胜景。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由此可见,“它封了山”,表现了一种它对人类的不屑一顾。因为人在它的面前太渺小了。
6.正因为黄山是如此的伟大,所以自然会想到有没有人登临它。(引导《过万重山漫想》中也是先写景色的奇丽伟大,在联想到人的活动。)
四分析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仍然没有写到登山的经过,而写的是历史上登黄山的记载。
这些登山记载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说明登山之难,还是紧承“它封了山”。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登山者都不是一般的人:黄帝是神;太白是仙;有记载的“仅”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本段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其余的人都是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就为下文歌颂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伏下一笔。以上都是侧面写黄山的“险”
五分析第三部分
现在我们来阅读第三部分。这部分才是作者登山的真正开始。是从正面写黄山的“险”
1.在分析第二部分的时候,我们已经讲到了黄山的险峻,那么作者真正登山开始了,他是否体会到黄山的险峻了。请你找出能反映黄山奇险的句子来。
明确::“果然惊险。但是我们现在并不需要……甚至还…像公园里那样。”“人间与胜境的最后边界线了。然而……已有了……”“直上,直上,直上,不久后……”“却无可颤栗,……化险为夷。”“今天已不再是艰险……”“胜境已成为公园,绝处已经逢生。……这是何等的公园!”
2.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来表现险峻的?
明确:对比的手法。注意其中的一些表转折的关联词语:但是、然而、却,过去的“险”,现在已化为“夷”了,不再是艰险了。登山在这里变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
3.所以,作者面对这样的美景道出了“直上,直上,直上。。。”为什么要用三个“直上”?
明确:体现了作者勇往直前,征服自然的豪情。如今黄山开发得很好,石路不仅宽阔,而且还有石栏铁索保护。随意登黄山已不象历史上那样“不可上,乃止”。古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含了作者对新时代劳动人民开发、建设黄山的赞美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我们这江山。。。多数人”这句话有何作用?
明确: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作者触景生情,由石砌的山路想到了筑路的黄山石工,把脚下的山路与对筑路者的赞美、感激的思想感情联系到一起,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六分析第四部分
1.最后请同学们朗读第四部分,作者登上黄山后看到了什么景色?作者一共向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
明确:云海图、古松图、日出图、摄身光。围绕着云海、松树、日出和摄身光等景色来写。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概况就是“奇”。与第一部分的“险”相呼应。
2.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绘松树的?“几枝松。。。溶入”。这句中“溶出溶入”体现出了景致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溶出溶入”一词用得准确、形象,描绘出云雾飘来浮去的特点。有云雾飘来,松与人就缓缓地消失云雾之中;云雾浮去,松枝与人就缓缓地从云雾中显现出来。景物随云气而变幻。“溶出溶入”一词用得巧妙之极。读者充分发挥想象,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
3.什么是想象?
明确:想象是在已掌握的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也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没有发生的事情,设想出它的具体形象。
4.在这部分中,还有哪里是想象?
明确:“我多么想。。。打翻我的船。”描绘出排云亭前云海浩瀚无垠的特点。又表现了作者要畅游黄山顶峰的激情。表现了作者要攀登黄山顶峰的心情和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七分析第四部分中有关松树描写的句子。
1.请你摘除有关松树描写的句子来
明确:“从峰顶俯视。。。亭亭而玉立”作者从峰顶和山腰两个立足点来观察,借助比喻,拟人的手法,将黄山松的多,密和黄山松在云雾中的美丽风姿表现得极为形象传神。
2.这段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黄山松树的?
明确:写雾中的松树;风中的松树;写松树的根和冠;写仰视和俯视时松树的状貌。雾中的松树与观松人在云雾中忽隐忽现,象一幅写意画;风中的松树姿态万千;这些松树的根如岩石,冠如华盖;从峰顶俯视它象苔藓,从山腰俯视它象天女。在这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极写黄山松的美丽风姿。
3.这段文章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举例说明
明确:“它们如苔藓。。。而玉立。”用苔藓来比喻松树的分布情况,抓住了松树与苔藓的相似点——密而多。这种修辞使表达新奇而贴切,把山腰见到的松树比喻成天女,抓住二者姿态的相似点——亭亭玉立。这样打比方使松树的风姿变得更加形象可感。
八总结文章的主题
作者表现了登山者所见的黄山之美。这是一种特殊的高尚的享受,这本来不是人间所能享受的,而现在已经属于人类了。“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你们能从中读出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明确:一种很自豪的语气。从大自然的不可一世,到我们最后对山的征服。这个过程中,我在哪里?我似乎没有位置,但是我见证了。从历史到现实,我全见证了。现在我们再跟从前所学的课文做一个比较,其他类似的文章一般都是强调登山之难,我对困难的征服,才能表现“我”的伟大,可是这篇文章虽然也说登山之难,可是真正到登山之时,这难又化为易了。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一般我们写这类文章,是要表现登山者个人(即“我”)对山的征服,所以要尽可能的写出登山之艰难;而这篇文章却写出了登山之容易,为什么呢?
明确:因为它要表现的不是我,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类”——人类的力量,能够化险为夷,能够将绝境变为公园的,决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群体的力量,人类的力量。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要表现人类对山的征服,对大自然的征服,对造物主的征服。
九板书
黄山胜景天造就:峰、云、松、泉、光——拟人
(概写)(空间顺序)
奇天下奇景属黄山:由古及今人迹罕至
(侧面写“险)(险)
险攀登天都寻常事:“直上”“尽踏足下”——对比自然伟大,征服自然的人更伟大
(正面写“险”)(夷)
千古黄山几人登云海图古松图
古今人迹罕至日出图摄身光——联想、想象
(侧面写“奇”)
课堂练习: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写黄山,抓住了它的()和()特点
来进行,文章二、三部分展开了()和(),
第四部分浓墨重彩于()。
2、文章第二部分回顾了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
史,其用意是()。
3、文章写景物之奇妙,主要选取了()()
()()。
二、《黄山记》是一篇构思谋篇自出机杼的美文,其结构是:
a、按照游踪顺序,移步换景,娓娓道来。
b、先总写黄山概貌,再分述登山简史、黄山景物。
c、黄山概貌----攀登简史----几种景物。
三《黄山记》的主题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描述黄山不同于其它名山的独特的美。
b、描绘黄山美景,唤起读者更加热爱我们的时代和壮丽山河的激情。
c、抒发作者赞美黄山、赞美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黄山记 篇10
《游黄山记》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游黄山记》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游黄山记》阅读原文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游黄山记》阅读题目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 仄:狭窄
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胜:尽
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逼:急切
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族:品类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 吾尝终日而思矣
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家人以肩舆相迎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2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
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黄山“山径”之“仄险”。
B、文章第三段写黄山云雾用了“走”“夺”两个动词,赋予了云雾鲜活的灵性,显示出云雾涌来时速度之快与雾气之浓。描写可谓生动传神。
C、僧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胆怯反衬出作者的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
D、这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作者入黄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运用了的大量的比喻,活脱传神地展现了黄山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4分)
(2)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3分)
《游黄山记》阅读答案19.【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逼:接近,走近。
【答案】C
20【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B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人”。C连词,“那么”/连词,表转折,“却”D介词,“用”/连词,表目的,“用来”
【答案】B
21.【解析】考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加以概括。C“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错误,与僧人的对答是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情。
【答案】C
22.【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及采分点】(1)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关键词“手”“羸”翻译正确各1分,“乃……耶”句式翻译正确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4分)
(2)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
(省略句“故(树干)能伏匿其中”正确译出1分,关键词“相化”翻译正确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3分)
(3)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
(关键词“镕银”“散绵”翻译正确各1分,整个句子大意正确1分)(3分)
《游黄山记》阅读译文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
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
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
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云气直扑进屋,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功夫,屋内一片云雾迷蒙,两人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长出来,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描述。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儿孙拜见长辈一样俯伏着。
第二天,从立雪台左侧转弯走下来,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断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鳌鱼,张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一番天地。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晚上到达狮林寺住宿。趁太阳未落,又登上始信峰。始信峰有三座山峰,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才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身后。始信峰既高又险,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溪谷。我站在山顶,脚趾都露出二分在悬崖外边。和尚担心,用手拉住我。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和尚问道:“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飘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找到活的办法。”和尚笑了起来。
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把武器库中的武器仪仗全散落在地上,大约有吃一顿饭的功夫,
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僧人高兴告诉我说:“这就是云铺海。”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油脂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只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区别,不全是一模一样的。
初九日,从天柱峰转道下来,过白沙矼,到达云谷,家里的佣人们用轿子迎接我,这次共计步行五十多里路,进山一共七天。
黄山记 篇11
一、教学目的:1.欣赏本文别出心裁的构思,气势磅礴、大开大合的布局和酣畅华美、色彩浓郁的文笔。2.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3.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构思谋篇的手法。2.难点:语言简练巧妙、热情奔放。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黄山记》。黄山的美,举世无双;描写黄山的诗文,不胜枚举。以写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著称于世的徐迟,怎样以他恢宏的“大手笔”写出了黄山的美,怎样以他不落前人窠臼的独特的构思显示了他雄奇奔放的风格,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二)字词正音、词语补释:皖wǎn(安徽的别称) 悭吝qiān lìn(过分爱惜, 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 糗qiǔ(干粮) 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气很盛) 甫fǔ刚刚煞费心机:形容费尽了心思。煞shà很、极。扑朔迷离:原指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绮丽多采:灿烂美丽。万仞之巅:形容很高的山峰。仞: 古代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一碧万里:这里形容整个天空是碧蓝色的。瞬息万变:形容变化快而多。瞬:眨眼,息:呼吸;瞬息:一眨眼一呼吸之间,比喻时间短促。悭吝: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氤氲:形容烟或气很盛。大手笔:指有名的文章家或其作品。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鸿蒙:旧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鸟道:形容险峻狭窄的山路,意思是只有飞鸟可度。载沉载浮:又沉又浮。载:又。拾级而登: 逐步登阶。拾shè轻步而上。临虹款步: 到彩虹上面慢慢走动。(三)作者简介: 徐迟,现代诗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1914年10月15日生。浙江省吴兴县南浔人。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肄业。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担任《诗刊》副主编,1960年调湖北文联当专业作家,1963年当选为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代表作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憎爱分明,说理透辟,繁简相宜,语言洗炼。(四)简析课文: 文章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 写崇高卓越的大自然,创造安排了黄山胜境。──文意总起 第一段: 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成因、范围,着重介绍黄山七十二峰的高风峻骨,以示其“险”。 第二段: 介绍黄山的云海、草木鸟兽、泉流及摄身光等几种景物,以见其“奇”。 第三段: 写黄山处处悬崖绝壁,再次强调黄山胜境的突出特点──“险”。 阅读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提示: 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 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为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 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2.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提示: 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3.找出这一部分写山的词语,用一个字来概括黄山山的特点。 提示: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特点是“险” 4.作者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云、松、音乐鸟、灵芝、肉芝和摄身光等,这是黄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黄山的“奇”。 提示: 填“奇”,从“打开它的云库”,“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组成无穷无尽幻异的景”,“神奇的”,“稀世的”,“最高的效果”,“格外赏赐了”,“极罕见”等词语可见。 文章以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作小结,更增添了黄山的神奇色彩,并为下文回溯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描绘黄山的奇观作了铺垫。起笔雄奇峭拔,一如黄山奇峰。第二部分: 回顾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 第一层(1自然段)写史前期,除了金丝猴之外,只有神话传说中的黄帝、 浮丘公、容成子等仙人攀上过黄山的光明顶。 第二层(2─3自然段)写唐宋时期,只有李白及吴龙翰两人登上过莲花峰。 第三层(4─5自然段)写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登上莲花顶,而登天都,是在汪灌以后,有记载的只有普门法师等五人。 阅读思考: 1.写黄帝在这里飞升是“传说”,和李白等人有诗文留下为证,显然不同,为什么要选用“传说”这一材料呢? 提示: 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 2.写李白等人的诗、文有什么作用? 提示: 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这一部分与文章中心有什么联系? 提示: 本段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其余的人都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就为下文歌颂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伏下一笔。 4.这一部分和其它部分有什么联系? 提示: 承第一部分黄山风光的“险”而来,是大自然“不肯随便地将胜境给予人类”及“封山”这一意旨的具体体现。又与第三部分“胜境已成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的现实情况相互比照。可见这部分使文章结构波澜起伏,而又貌断实续。第二课时(一)继续简析课文第三部分: 记作者等一行攀登天都峰的经过。 第一层(1─6自然段)写作者等一行登上天都峰的经过。 文章以作者亲眼所见,极写天都之险,与第二部分相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之势。文章处处都将今天的登山道路与古人登山的路径作对比,强调今天的登山道路已“化险为夷”,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张本。写“我们”登攀的经过,只用三个“直上,直上,直上”反复,表现了勇往向上的气概。 第二层(7─8自然段)写登上天都峰所见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慨。 登上天都峰,“千里江山,尽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 此为过渡句),作者深深感慨的是,“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 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这是文章点题的句子。 阅读思考: 第三部分是怎样突出文章的中心的? 提示: 1.对比: 把前人攀缘险峰的石级与现在有铁栏杆的宽阔的石级作对比;以古代旅行家的心情、遭遇与我们“直上,直上,直上”“却无可战栗”作对比。 2.详略处理得当: 如“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看啊,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处,都在公园中”详写登天都峰,其余略写,重点突出。 3.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作依据。写天都峰之险,而今天却化险为夷,这是石工们的功劳,所以引出议论,“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第四部分: 写在黄山之巅见到的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等奇观。 阅读思考: 这一部分分承第一部分黄山奇观的“奇”而来,“奇”在何处? 提示: 奇就奇在“变化无定”上,云海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时隐时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从彩虹到神奇的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神秘感。又如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仙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经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太多,浪这么险恶,……”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二)小结:1.内容上的内在联系: 文章巧妙地借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工起笔,暗写黄山“险”、“奇”二特色,总领全文;二、三部分,承“险”字展开,第四部分,缘“奇”着墨;最后,以“这是何等的公园! 这是何等的人间! ”两句感叹作结,照应篇首大自然“封了山”,隔绝了人间与胜境,暗含“换了人间”之意,激情奔放,响震不绝,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记叙顺序: 宏观顺序: (文章一、二部分)混沌初开──宇宙形成──人类出现( 从史前时期直至元明清) 微观顺序: (文章三、四部分)早晨出发登山──登上天都峰──黄山顶上过夜──第二天凌晨观日出──白天见摄身光奇景3.节奏明快的短句与排偶句式: 作用: 以加强文章奔腾豪放的气势。 短句: “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末多花冈岩的山峰。”( 比较复杂的长句,想法顺应句子的结构,将它们逗开成几段,以加强语势节奏。将这句的状语,逗成四段) “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 一个句子,分为两个分句,五个宾语分别逗开) 排偶句(类似骈体文) “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采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黄山松铁骨冰饥;异萝松天下罕见。” “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飘渺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一道温泉,能治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稀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的肉芝。(三)作业: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黄山记 篇12
黄山记 教案
1 .文本全解。
(1) 作者简介
徐迟 (1914 — 1996) ,原名商寿,浙江吴兴人。 1934 年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2 年开始文学创作。 1936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二十岁人》。
抗战爆发后,徐迟辗转于上海、香港、重庆。这期间,他曾与戴望舒、•叶君健合编英文版《中国作家》,协助郭沫若编辑《中原》月刊,创作和翻译了不少作品。抗战胜利后,由重庆抵上海,曾一度回故乡教书。
全国解放后,徐迟先后任《人民中国》 ( 英文版 ) 编辑、• ( 诗刊 ) 副主编。 1960 年调湖北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创作了大量的诗、散文和特写。粉碎“四人帮”以后,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如描写科学家生活的《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 ) 等,受到广泛好评。曾获 1981 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
(2) 基本解读。
《黄山记》用独特的手法勾勒黄山美景,表达了“只有勇于攀登、探索的人才能征服自然、创造自然”的主旨。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从宇宙变迁、人类发展的宏观高度去认识黄山,增加本文大气磅礴的特色和深透的思想意义。
全文分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看似各自独立,其实有一条脉络暗中勾连。这就是表现黄山胜境的“险”和“奇”。
第一部分,关于黄山胜境概貌的概述,一方面介绍黄山的“幻异之景”:倏采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雪浪滚滚的云海,还写“神奇之光”,都是突出一个“奇”字;另一方面,又写“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人胜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断•,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透出了一个“险”字。作者虽然是在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峰峦布局、清泉数目等,但让人感到生动、有趣。文章开头用“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一句发端,语言简洁明快,起总领全段的作用;接着,把“大自然”人格化,叙述大自然如何“创造”和“安排”黄山胜境:它用“大手笔”好“手法”分布黄山山峰,它为胜境“打开”云库, “委托风神”带来名贵树种, ‘‘赏赐”给人们罕见的“摄身光”,这些比拟的艺术手法,使读者读来一点也不会觉得平板、枯燥。
第二部分写攀登黄山的历史。作者不是在概述黄山概貌之后马上去写攀登黄山的经过,而是写古代攀登黄山的历史。表面上看来与“黄山记游”的本体有些游离,可有可无,其实不然。它写历史上登黄山的人少,从一个侧面表现黄山之险,既上承第一部分写黄山风光的“险”,古今比照,共同渲染黄山之“险”,又下联第三部分所写的黄山胜境从与世隔绝的天上落到“人间”成为“人间的公园”的情况,人们可以从中看出人类征服自然的足迹。而且,这部分的描写增加了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由此看来,作者对这一段的安排不是可有可无,倒是颇有深意的。
第三部分写作者登天都的经过,这是从正面表现黄山之“险”。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处处与第二部分所写的历史上的“险”作比较。从登山之路说, “人字瀑”前,古人登山的“仅可托足”的五百罗汉级与现在“比较平缓、相当宽阔的石级”比较; “天都峰”前那人间与胜境的最后边界,古代是“天都险莫能上”与现在可以“直上,直上”比较。从登山之人说,古代登山者虽然“心甚欲往”,却“客怨,仆泣”,与现在登山者虽“累亦累人,却并不可怕”对比,古代登山者“归而几堕崖者”或“堕险几毙”者不在少数,与现在人们登山“有石栏和铁索卫护”,可以“化险为夷”对比。古今对比,写尽一个“险”字。通过天都峰的化险为夷说明了“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 “胜境已成为公园”这样一个美好的现实,表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战胜天险的本领。它与开头部分的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的话互相呼应,文脉暗合。
第四部分承第一部分写黄山景观之“奇”。作者突出了黄山“变化无常”的特点:云海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时隐时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文章用拼组画面的手法,松涛、云海、霞光,一幅幅画面“诡奇”、 “异常”,给人一种神秘感。作者写景状物充分发挥丰富的想像力。写松树, “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写云海, “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货物。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准可以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作者信手写来,洒脱不羁,实则处处照应中心,形散神聚。这正是散文匠心独运的神功。
本文引证广泛,材料丰富,而文章结构却脉络分明,严谨有度。全文采用总分结构的组织形式,第一部分写黄山胜境概貌,第二部分写人们登山简史,第三部分写攀登险峰天都,第四部分写奇丽风光。作者的表达手法灵活变化。第一部分用的是比拟的手法,第二部分用的是引用史料的手法,第三部分,又改用对比的手法,到第四部分,则采用拼组画面的手法。很显然,表达手法的选用是由表述的对象而定的,要因“材”制宜。
2 .习题解说。
(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基本思路。通过给每部分加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每部分的核心内容,更容易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根据文章四个部分所描述的不同侧重点,可分别给它们设一个小标题:一、黄山胜境概貌;二、人们登山简史;三、攀登险峰天都;四、观赏奇丽风光。当然,这仅是参考。
本文的思路可以说独出机杼。它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度起篇。在介绍黄山概貌后,又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数千年中极少有人能攀上黄山之巅的史实,烘托了“险”字。这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在写记游山时,又突破一般由下而上或由远及近的空间转移的视角,选择最能突出黄山特色的几种景物进行重点描写,从而突出了黄山“险”与“奇”的特点。
(2)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参考阅读”文章,思考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同时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抒情议论的文字如: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
如是,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今天已不再是艰险,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
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
胜境已成为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看啊,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看啊,这是何等的公园 !
这是何等的公园 ! 这是何等的人间 ! 这些抒情议论,更加突出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一主旨。它暗示读者,尽管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但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大自然最终成为人类欣赏的美的对象。
同时,应该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般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关系。
(3)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引导学生在课外扩展阅读范围,通过查找、阅读描写黄山的散文佳作,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通过同类题材不同写法的文章的比较,加深对“参考阅读”中的文章的理解,也掌握更丰富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相关资料”中提供的《黄山三天》、 《上天都》等仅是一种参考。
3 、相关资料。
黄山的传说
据《黄山志》记载:上古时代,轩辕黄帝打败了九黎族和炎帝族,初步统一了北方以后,开始想求长生不老。于是,就向大臣容成子、浮丘公请教炼丹之术。浮丘公对他说: “炼成金丹,必资山水。山水灵秀,丹药易成。 臣尝遍历名岳,唯黟山 ( 黄山原名黟山 ) 为神仙都会, 山高林茂,可资炭炼药,灵泉甘美,能煮石成丹。”黄帝很高兴,便同容成子、浮丘公一道来到山灵水秀的黟山,烧炭炼丹。经八甲子而成,黄帝吞下七粒后,身轻体爽,至温泉沐浴时,白发变黑。于是天降白龙,三人骑龙升天而去。这段神话传说虽然荒诞离奇,但是,由于黄山风光秀美,石怪松奇,雄峰插天,云雾缭绕,身临其境,的确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这个传说与人们的感受和遐想相合拍,因此, 即使穿凿附会,也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到了唐朝, 由于统治阶级推崇道教,又为了纪念轩辕黄帝,故天宝六年 ( 公元 747 年 ) , 由唐玄宗下令,将“黟山”改为“黄山”。
因为上述原因,黄山有关轩辕黄帝的“遗迹”很多,被称为黄山三xx大峰之首的炼丹峰,相传就是浮丘公为轩辕黄帝炼丹的地方。此岭在黄山中部,海拔 1827 米。至今,石室之内丹灶尚存。峰前有晒药台,峰下有炼丹台,皆呈紫色。台上可容数十人。玉屏、天都、莲花诸峰矗立台前。古人有诗云: “一声天上玉箫来,三十六峰花尽开。向夕轩辕招饮酒,骑鸾更过紫阳台。”峰下还有洗药溪,传说,黄帝炼丹时常来此溪洗药。有古人之诗为证: “红泉声里独徘徊,帝子当年采药来。怪道余香至今在,四时芝术有花开。”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李 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峦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 黄松林 )
黄山纪游
宋 吴龙翰
咸淳戊辰十月既望,鲁斋鲍云龙、古梅吴龙翰、足庵宋复一,来观黄山。矗质登高,食胡麻饭,掏泉饮之,不火者三日。从者皆无人色,率不能从余,三人愈清狂。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古梅谭玄,、鲁斋诵史,足庵歌游仙招隐之章,少焉,吹铁.笛,赋新诗,飘然有遗世独立之兴。次蹑炼丹峰,过仙人石桥,酌甘泉,徜徉久之。次迂路游水帘洞,踏月夜归,少憩,兰若把酒临风,对天都而酹之日: “吾辈与若为熟识,他年志愿俱毕,无忘此山” 。昔欧阳永叔、谢希深辈游嵩山,吹箫歌古调,吾辈唱酬之乐似之。退之登华山顶, 邑令百计取之得下。吾辈冒万险,人迹所不能到,其狂又似之。然韩有诗,谢有书,以纪其奇也,吾辈可无一语留作此山公案 ( 《古梅遗稿》 )
黄山三天
叶圣陶
我游黄山只有三天,真用得上“窥豹一斑”那个成语。可是我还要写篇简略的游记, 目的在劝人家去游。有心研究植物的可以去。我虽然说不清楚,可是知道植物种类一定很多。 山将近两千米,从下层到最高处该可以把植物分成几个主要的族类来研究。研究地质矿石的也可以去。谁要是喜欢爬山翻岭,锻炼体力和意志,那么黄山真是个理想的地方。那么多的山峰尽够你爬的,有几处相当险,需要你付出十二分的小心,满身的大汗。可是你也随时得到报酬,站在一个新的地点,先前见过的那些山峰又有新的姿态了。就是不为以上说的那些目的,光到那里去看看大自然,山啊,云啊,树木啊,流泉啊,也可以开开眼界,宽宽胸襟,未尝没有好处。
从杭州依杭徽公路到黄山大约三百公里。公共汽车可以到黄山南边脚下的汤口,小包车可以再上去一点儿,到温泉。温泉那里有旅馆。山上靠北边的狮子林那里也有旅馆。山上中部偏南的文殊院原来可以留宿, 1952 年被烧毁了,现在就文殊院原址建筑旅馆,年内可以完工。住狮子林便于游黄山的北部和西部,住文殊院便于游中部,主要是天都峰和莲花峰。
上山下山的路上全部铺石级,宽的五六尺,窄的不到三尺。路在裸露的大石上通过,就凿石成级。大石面要是斜度大,凿成的石级就非常陡,旁边或者装一道石栏或者拦一条铁索。山泉时时渗出,石上潮湿,路旁边又往往是直下绝壁,这样的防备是必要的。
现在约略说一说我们所到的几处地方。写游记最难叫读者弄清楚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说上一大堆,读者还是捉摸不定。我想把它说清楚,恐怕未必真能办到。我们所到的地点,温泉最南,狮子林最北,这两处几乎正直。我们走的东路,先到温泉东边的苦竹溪,在那里上山。一路取西北方向,好比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弦,经过九龙瀑、云谷寺,最后到狮子林住宿,那里的高度大约一千七百米。这段路据说是三十多里。第二天下了一天的雨,旅馆楼窗外一片白茫茫,什么都看不见。台阶前几棵松树,有时只显出朦胧的影子,有时也完全看不见。偶尔开门,雾气就卷进屋来。当然没法游览了,只好守在小楼上听雨。第三天放晴,我们登了狮子林背面的清凉台,又登了狮子林偏东南的始信峰,然后大体上向南走,到了光明顶。在这两三个钟点内,我们饱看了 “云海”。有些游客在山上守了好几天,要看“云海”,终于没看成,怏怏而下。我们不存一定要看到的想头,却碰巧看到了,在光明顶南望天都峰和莲花峰,天都在东,莲花在西,两峰之间就是文殊院。从前有人说天都最高,有人说莲花最高,据说最近实测,光明顶最高。那里正在建筑房屋,准备测候气象的人员在那里经常工作。我们绕过莲花峰的西半边到文殊院,又绕过天都峰的西南脚,一路而下,回到温泉。说绕过,可见这段路的方向时时改变,可是大体上还是向南。从狮子林曲折向南, 回到温泉,据说也是三十多里。我们所到的只是黄山东半边靠南的部分,整个黄山究竟有多大,我没有参考什么书籍,说不上。
以下就前一节提到的分别记一点儿。
九龙瀑曲折而下,共九截,第二截最长。形式很有致,可惜瘦些。山泉大的时候,应该更可观。附带说一说人宇瀑。人字瀑在温泉旅馆那儿。高处山泉流到大石壁顶部,分为左右两道,沿着石壁的边缘泻下,约略像个人字。也嫌瘦,瘦了就减少了瀑布的意味。
云谷寺没有寺了,只留寺基,台阶前有一棵异萝松,说是树上长着两种不同形状的叶子。我们仔细察看,只见一枝上长着长圆形的小叶子,跟绝大部分的叶子不同。就绝大部分的叶子形状和翠绿色看来,那该是柏树,不知道为什么叫它松。年纪总有几百岁了。
清凉台和始信峰的顶部都是稍微向外突出的悬崖,下边是树木茂密的深壑。站脚处很窄,只能容七八个人,要不是有石栏杆,站在那儿不免要心慌。如果风力猛,恐怕也不容易站稳。文殊院前边的文殊台比较宽阔些,可是靠南突出的东西两块大石,顶部凿平,留在边缘作自然的栏杆,那地位更窄了,只能容两三个人。光明顶虽是黄山最高处,却比较平坦开阔,到那里就像在平地上走一样。
我们就在前边说的几处地方看“云海”。望出去全是云,大体上可以说铺平,可是分别开来看,这边荡漾着又细又缓的波纹,那边却涌起汹涌澎湃的浪头,千姿百态,尽够你作种种想像。所有的山全没在云底下,只有几座高峰露顶,作暗绿色,暗到几乎黑,那自然可以想像作海上的小岛。
在光明顶看天都峰和莲花峰,因为是平视,看得最清楚。就岩石的纹理看,用中国画的术语就是就岩石的皱法看,这两个峰显然不同。天都峰几乎全部是垂直线条,所有线条排得相当密, 引起我们一种高耸挺拔的感觉。莲花峰的岩石大略成莲花瓣的形状,一瓣瓣堆迭得相当整齐,就整个峰看,我们想像到一朵初开的莲花。莲花峰这个名称不知道是谁给取的,居然形容得那么切当。
前边说我们绕过莲花峰的西半边到文殊院,这条路很不容易走。道上要经过螯鱼背。鳌鱼背是巨大的岩石,中部高起,坡度相当大。凿在岩石上的石级又陡又窄,右手边望下去是绝壁。下了鳌鱼背穿过整鱼洞,那是个天然的洞,从前人修山路就从洞里通过去。出了洞还得爬百步云梯,又是很陡很险的石级。这才到达文殊院。
从文殊院绕过天都峰的西南脚,这条路也不容易走。极窄的路介在石壁之间,石壁渗水,石级潮湿,立脚不穗就会滑倒。有几处石壁倾斜,跟对面的石壁构成个不完整的山洞,几乎碰着我们的头顶,我们就非弓着身子走不可。
走完了这段路,我们抬头望爬上天都峰的路,陡极了,大部分有铁链条作栏杆。我们本来不准备上去,望望也够了。据说将要到峰顶的时候有一段路叫鲫鱼背,那是很窄的一段山脊,只容一个人过,两边都没依傍,地势又那么高,心脏不强健的人是决不敢过的。一阵雾气浮过,顶峰完全显露,我们望见了鲫鱼背,那里也有铁链条。我想,既然有铁链条,大概我也能过去。
我们也没上莲花峰。听说登莲花峰顶要穿过几个洞,像穿过藕孔似的。山峰既然比作莲花,山洞自然联想到藕孔了。
现在说一说温泉。我到过的温泉不多,只有福州、重庆、临潼几处。那几处都有硫磺味。黄山的温泉却没有。就温度说,比那几处都高些,可也并不热得叫人不敢下去。池子是小石粒铺底,起沙滤作用,因而水经常澄清。坐在池子里的石头上,全身浸在水里,只露出个脑袋,伸伸胳膊,擦擦胸脯,湿热的感觉遍布全身,舒畅极了。这个温泉的温度据说能自然调节,天热的时候凉些,天凉的时候热些,我想这或许是由于人的感觉,泉水的温度跟大气的温度相比,就见得凉些热些了。这个猜想对不对,不敢断定。
我们在狮子林宿两宵,都盖两条被。听雨那一天留心看寒暑表,清早是六十华氏度,后来升到六十二华氏度。那一天是八月二十日。三十一日回到杭州,西湖边是八十六度。黄山上半部每年三月底四月初还可能下雪,十一月间就让冰雪封了。最适宜上去游览的当然是夏季。
上天都
丰子恺
从黄山宾馆到文殊院的途中,有一块独一无二的小平地,约有二三十步见方。据说不久这里要造一个亭子,供游人息足,现在有许多石条乱放着了。我爬到了这块平地上,如获至宝,立刻在石条上坐下,觉得比坐沙发椅子更舒服。因为我已经翻了两个山峰,紫云峰和立马峰,尽是陡坡石级、羊肠坂遭,两腿已经不胜酸软了。 •
坐在石条上点着一根纸烟,向四周望望,看见一面有一个高峰,它的峭壁上有一条纹路,远望好像一条虚线。仔细辨认,才知道是很长的一排石级, 由此可以登峰的。我不觉惊讶地叫出: “这个峰也爬得上的 ? ”陪我上山的向导说: “这个叫做天都峰,是黄山中最陡的一个峰;轿子不能上去,只有步行才爬得上。老人家不能上去。”
昨夜在黄山宾馆, 交际科的同志劝我雇一乘轿子上山。她说虽然这几天服务队里的人都忙着采茶,但也可以抽调出四个人来抬你上山。这些山路,老年人步行是吃不消的。我考虑了一下,决定谢绝坐轿。一则不好意思妨碍他们的采茶工作,二则设想四个人抬我一个人上山,我心情的不安一定比步行的疲劳苦痛得多。因此毅然地谢绝了,决定只请一个向导老宋和一个服务员小程陪伴上山。今天一路上来,老宋指示我好几个险峻的地方,都是不能坐轿,必须步行的。此时我觉得,昨夜的谢绝坐轿是得策的。我从过去的经验中发现一个真理:爬山的唯一的好办法,是像龟兔赛跑里的乌龟一样,不断地、慢慢地走。现在向导说: “老人家不能上去。”我漫应了一声,但是心中怀疑。我想:慢慢地走,老人家或许也能上去。然而天色已经向晚,我们须得爬上这天都峰对面的玉屏峰,到文殊院投宿。现在谈不到上天都了。
在文殊院三天阻雨,却得到了两个喜讯:第 2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女单打, 中国都获得了冠军;苏联的加加林乘飞船绕地球一匝,安然回到本国。我觉得脸上光彩,心中高兴,两腿的酸软忽然消灭了。第四天放晴,女儿一吟发兴上天都,我决定同去。她说: “爸爸和妈妈在这里休息吧,怕吃不消呢。”我说: “妈妈是放大脚, 固然吃不消,我又不是放大脚,慢慢地走 ! ”老宋笑着说: “也好,反正走不动可以在半路上坐等的。”接着又说: “去年你们画院里的画师来游玩,两位老先生都没有上天都。你老人家兴致真好 ! ”大概他预料我走不到顶的。
从文殊院走下五六百个石级,到了前几天坐在石条上休息的那块小平地上,望望天都峰那条虚线似的石级,不免有些心慌。然而我有一个法宝,就是不断地、慢慢地走。这法宝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我坐在平地的石条上慢慢地抽了两根纸烟,精神又振作了,就开始上天都。
这石级的斜度,据导游书上说,是印。至 800 。事实证明这数字没有夸张。全靠石级的一旁立着石柱,石柱上装着铁链,扶着铁链才敢爬上去。我规定一个制度:每跨上十步,站立一下。后来加以调整:每跨上五步,站立一下。后来第三次调•整:每跨上五步,站立一下;再跨上五步,在石级上坐一下。有的地方铁链断了,或者铁链距离大远,或者斜度达到 800 ,那时我就四条“腿”走路。这样地爬了大约一千级,才爬到了一个勉强可称平地的地方。我以为到顶了, 岂知山上复有山,而且路头比过去的石级更曲折,更险峻。有几个地方,须得小程在前面拉,老宋在后面推,我的身子才飞腾上去。
老宋说: “过了鲫鱼背,离开山顶不远了。”不久,眼前果然出现了巨大的“鲫鱼”。它的背脊约有十几丈长,却只有两三尺阔,两旁立着石柱,柱上装着铁链;我两手扶着铁链,眼睛看着前面, 能够堂皇地跨步,但倘眼睛向下一望,两条腿就不期地发起抖来,畏缩不前了。因为望下去一片石壁,简直是“下临无地”。如果掉下去,一定粉身碎骨。走完了鲫鱼背,我连忙在一块石头上坐下,透一口大气。我抽着纸烟,想像当初工人们立石柱、装铁链时的光景,深切地感到劳动人民的伟大,惭愧我的卑怯:扶着现成的铁链还要两腿发抖 !
再走几个险坡,便到达了天都峰的最高处。这里也有石柱和铁链,也是下临无地的。但我总算曾经沧海了,并不觉得顶上可怕,却对于鲫鱼背特别感兴趣。回去的时候,我站在鱼背顶点,叫一吟拍一张照。岂知这照片并无可观。因为一则拍照不能摄取全景,表现不出高和险;二则拍照不能删除芜杂、强调要点,所以不能动人。在这点上绘画就可以逞强了:把不必要的琐屑删去,让主要特点显出,甚至加以夸张或改造,表现出对象的神气,即所谓“传神写照”,只有绘画、尤其是中国画、最擅长。
上山吃力,下山危险,这是我登山的经验谈。下天都峰的时候,我全靠倒退,再加向导和服务员的帮助,才免除了危险。回到文殊院,看见扶梯害怕了。勉强上楼,倒在床里。两腿酸痛难当,然而回想滋味极佳。我想:我的法宝“像乌龟一样不断地、慢慢地走 ? ,不但适用于老人登山,又可普遍地适用于老弱者的一切行为,凡事只要坚忍不懈地进行,即使慢些,也终于能获得成功。今天我的上天都已经获得成功了。欢欣之余,躺在床上吟成了一小诗:
结伴游黄山,良辰值暮春。
美景层层出,眼界日日新。
奇峰高万丈,飞瀑泻千寻。
云海脚下流,苍松石上生。
入山虽甚深,世事依然闻。
息足听广播,都城传好音。
国际乒乓赛,中国得冠军。
飞船绕地球,勇哉加加林 !
客中逢双喜,游兴忽然增。
掀髯上天都,不让少年人。
(一九六一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