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那边》(推荐10篇)
《篱笆那边》 篇1
教学目标
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寓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层面上来阐述哲理的。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讨论: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或代表着种种清规戒律。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唯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7、诗人为什么说“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明确: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孩子对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向往与追求。“上帝”如果抛开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开了一切清规戒律,恢复其纯真无邪的本性,他一定也会爬过去追求世间美好的事物。
8、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
三、小结: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这是哲理诗的显著特点。而哲理诗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训示式的说教,而在于悟性的启迪,学习时应由诗的表层意象入手,展开联想,逐层深入,最终触及主旨,才能理解诗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另外,哲理诗总会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留下某种不确定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拓展诗歌的艺术空间。
三、作业
给诗歌写一段赏析文字
《篱笆那边》 篇2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子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上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最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我愿意是激流》
◆自读导言
1、感悟诗中的一组组意象群,把握各自的特点及其间的关系。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悟诗中美好的感情。
2、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自读程序
一、听朗诵录音或教师有感情地范读。
二、学生自行研讨全诗,思考并讨论。
1、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几组、几类?
明确:全诗五段,每段有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2、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
明确:属于诗人自喻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阔大、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三、学生深入研读全诗,思考并讨论
1、诗人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我愿意”“只要”。
2、这样写表现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明确: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
3、讨论:这首诗五处运用对照的写法,请分析每处对照,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
明确:例如第一段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次对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战”和“做巢”“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但“只要”爱人的生活的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等。
五处对照使诗人对爱情的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4、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
明确:诗中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上至广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鱼,意境开阔,画面舒展。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也将诗人的爱情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5、这些意象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成长过程中爱人需要保护,诗人挺身而出,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毁灭也绝不懊丧;而当爱人的生命步入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做陪衬。这样的顺序安排,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的情操,感人至深。
6、口头表达训练: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改写成散文。
7、讨论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全诗共有五个诗节,就表白爱情这个主题来说是同意反复,借用的景物层出多变,千差万别;每个诗节的结构安排也整齐划一,诗节的前半部分都是诗人自喻。这种同一主题、同一表现形式的循环往复,具有民歌反复咏唱的特点,除了使诗人的感情得到酣畅的抒发外,读起来也富有音乐的旋律感。
《篱笆那边》 篇3
狄金森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篱笆那边》 篇4
狄金森
[自读导言]
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含的深刻寓意。
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解说]
这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层面上来阐述哲理的。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讨论: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或代表着种种清规戒律。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唯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诗人为什么说“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明确: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孩子对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向往与追求。“上帝”如果抛开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开了一切清规戒律,恢复其纯真无邪的本性,他一定也会爬过去追求世间美好的事物。
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
小结: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这是哲理诗的显著特点。而哲理诗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训示式的说教,而在于悟性的启迪,学习时应由诗的表层意象入手,展开联想,逐层深入,最终触及主旨,才能理解诗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另外,哲理诗总会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留下某种不确定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拓展诗歌的艺术空间。
[扩展阅读]
欣赏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从诗中的形象描绘入手,理解向日葵所指代的内容及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明确:向日葵指代的是自我意识觉醒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人们。第一诗节侧重描绘向日葵抗争的神态。第二诗节着力揭示了向日葵抗争的意义或价值,向日葵一旦与它所依附的太阳抗争,则会改变其被支配的命运。第三诗节揭示了向日葵与命运抗争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向日葵的抗争是带血的抗争,是以自己的整个生命与命运的抗争,惨烈而悲壮。
这是一株不甘臣服的向日葵,尽管它曾经凭借太阳的能量,获得了自己依附的价值,但它最终要以顽强的抗争精神摆脱太阳对它的压制,从而获得自己独立的存在价值。这一形象喻示着人们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一向承受着历史惨重折磨的人最终会以抗争的方式去肯定自我的存在价值。
这首诗的寓意是,要获得独立的自我价值,必须与命运抗争,哪怕付出惨重的代价。
[附录]
阳光中的向日葵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颗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太阳被遮住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走近它
走近它你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捏出血来
(设计者江苏省姜堰中学刘婷陈章明)
《篱笆那边》 篇5
刘星河
自读重点: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子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上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最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背景资料: 狄金森的短诗,风格独特,以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意象突出著称。她极其看重自己的诗歌创作,尊崇诗人为世界的“一切”。她忠实于自己诗性的思维和感觉,在几乎足不出户的日子里,她用自己与花草小鸟的对话、与自我内心情感的对话,用童心童趣、用爱的期待和绝望,构筑起一个诗歌的王国。
她的诗如同她的生活,只在于追逐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在她的诗作中,你甚至读不到任何的时代背景,比如说在很多作家笔下得到反映的南北战争、欧洲革命运动、以及社会变革、文坛论争。因而,有的评论家这样论及狄金森的创作:“只有时间,而没有时代;只有空间,而没有世界;只有上帝和死神,而没有人群。”
在形式上,她的诗作并不固守传统格律,用语简练,明白如话,习惯用破折号形成诗句的起伏跳动。
她可以用最最寻常的意象、最最平实的语句造就一种独特惊人的意境,具有令人倾心的创造性。像她的《等待一小时太久》现在已成为被人屡屡借用的构思方式。其他如《上帝真是个嫉妒的上帝》、《我为美而死》、《因为我不能停步等死神》等都是隽永、灵动的。
读狄金森的诗,永远不会感到乏味。因为心里总是充盈了感动,为她心思的精巧、为她情怀的执著。因为一草一木,甚至上帝、甚至抽象的名词在她笔下都丰满而富有动感,蹦跳的文字轻易地就攫住了我们的视线和感觉。
读狄金森的诗,我们会觉得她在期待与绝望、挽留与失去、执著与永无可能中淡泊地追求着。她的诗让我们感到真善、真爱在心灵角落的熠熠闪光,同时又走不出那个角落。于是,身着一袭白衣的作者形象跃出了文本,忧郁而坚强地站在我们面前。
读狄金森的诗,我们的心灵也会像得到清泉的洗涤一样,变得空灵,变得洒脱。自然、生死、瞬间与永恒、感伤与喜悦、痛苦与满足,在她的笔下,那么轻描淡写又是如此深刻丰富。这是一个女性的感悟与智慧。
[1]
《篱笆那边》 篇6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子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上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最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1]
[1]
《篱笆那边》 篇7
4 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 篱笆那边 我愿意是急流
从容说课
《外国诗三首》包括普希金的《致大海》、狄金森的《篱笆那边》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
《致大海》写于1824年,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更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篱笆那边》充满了女诗人狄金森对外部世界的渴求、向往。虽然诗离笔下的“草莓”那么遥远,不知道它是涩的、酸的,还是甜的,但是诗人的眼中,篱笆那边的世界是如此美好。《我愿意是急流》一诗,轻松愉快的情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苍凉之感。诗人借助一系列的自然物象,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营建了一个炽热的恋爱磁场,通过一连串鲜活生动的比喻,围绕爱情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至爱之人”的坚贞、博大、无私的情怀。
由于学生对外国诗歌作品接触较少,因此,把对三位诗人的生平及创作倾向的粗线条的了解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指导学生自行查找有关普希金、狄金森的裴多菲的资料,并提供了一些他们的诗歌作品,以辅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鉴于本课为诗歌单元的最后一课,此前,学生己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本课教学采用了对阅读法。例如将普希金的《致大海》与当代诗人韩东的《你见过大海》比较阅读,体会表达情感上的不同;将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与舒婷的《致像树》比较阅读,在对比阅读中感悟、理解裴多菲与舒婷不同的爱情观。对比阅读应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可以在对比阅读中读出诗歌的韵味,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作品的主旨。
鉴于三首诗的特点,本教案将把握诗中的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阐述的深刻哲理作为教学重点,并在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缴发学生对三首诗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化理解,真正达到“激活思维,深刻感悟”的目的。并把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作为难点来突破。当然,诗歌,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反复诵读是非常必要的,诵读法仍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基本方法。由于三首诗意象的复杂和表情达意的含蓄,在活动与探究这一版块中,本教案还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作深层思考,以达到培养学生自行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外国诗歌知识,领略外国诗人的优秀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
2.了解普希金、华兹华斯、狄金森、裴多菲三位诗人的简历及其创作情况。
能力目标
1.理解三首诗中的意象、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多种表现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的内涵。
德育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健康而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作家的生活环境及经历。
2.把握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阐述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2.比较阅读法。如将普希金的《致大海》及韩东的《你见过大海》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3.探究式阅读法。由于诗歌意象表达意义的不确定性,每个读者都可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可组织学生参加研讨活动,通过激活思维,对主题有更多的认识体会。如对“草莓”含义的探讨。《我愿意是急流》中“我”“爱人”及主题的探讨。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致大海》,把握诗中大海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引导学生自读《篱笆那边》,把握“草莓”“上帝”等关键词语的指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驾着艺术的轻舟漫游了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海洋,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小吧!今天,我们不妨调转方向,驶向一个新的世界——外国诗歌的艺术殿堂。那里灿若星河的诗人,异彩纷呈的流派一定会给我们以全新的美感享受。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解题
出示投影:
普希金及其《致大海》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除了一些叙事诗、小说,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击剑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他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这一篇诗作——《致大海》。
三、具体研习诗歌
1.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集体朗读全诗一遍。教师作诵读提示:全诗是通过诗人与大海的真情对话来抒发自己压抑郁闷之情的,朗读时一定要饱含深情,语气略带哀歌式的情调。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后,讨论诗歌各部分内容。
明确:全诗共十五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第二部分(3~13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诗人对大海的眷恋及对自由的渴望。第三部分(14~15节),写诗人从大海身上,汲取了一种精神力量,将要为自由奋斗不息。
2.重、难点解决过程
展示课件:大海为主要画面,时而翻着微波细浪,时而咆哮着击打岩石,周围有异域风光(包括一些树、建筑等)。
(解说:展示该课件,目的是让学生对大海有个直观的感受,如同身临其境,便于下步的分析)
(1)指定一学生朗读1~7节,然后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诗中用哪些意象来描绘大海的特点与个性?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诗人用一组意象“波浪”“容光”“岸旁”“喧响”“音响”“寂静”描绘大海。着意刻画了大海的美丽(“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大海的人情味(“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大海的深远(“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大海的阴沉(“阴沉的声调”“深渊的音响”)最重要的是展现了大海的精神:时而“寂静”“温顺”,时而“反复无常”“任性”“无法控制”。所有这些大海的品性,唤起了诗人对“自由奔放”大海的无限热爱和眷恋。此时“大海”已不单是自然意义上的“大海”,而成了自由精神的象征。
(2)提问: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诗人以深情、热烈的笔调对大海的歌颂和礼赞,反映了他对自由精神的赞美和渴望。
(3)学生思考:诗人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试分析产生这种情感的真正根源?
明确: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诗人坎坷人生历程的回忆。包括“隐秘的愿望”“未能如愿以偿”所带来的“苦恼心伤”。这实际是诗人失去自由后的内心表白。联系写作背景可知,造成诗人压抑、郁闷心情的真正原因应是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现实。
(4)指定一学生朗读8~13节。教师提问:诗人在诗中为什么联想到了拿破仑和拜伦两个人?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示投影: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去世,普希金得到这个消息后,思潮起伏,于6月18日创作了著名的抒情诗《拿破仑》。诗中,普希金公正地谴责了这位给人民“留下了血腥的记忆”的“君王”,揭露了他曾作为“暴君”的“贪得无厌”和“出奇制胜的凶残”。但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以深刻的历史理解咏叹了拿破仑的历史贡献,回顾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诗人崇敬地称拿破仑孤寂的死是“伟大的人物明星殒灭”,称他“赫赫英名”的“不朽之光却在闪烁”。诗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肯定了拿破仑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引入俄国,激发起俄国一代年青知识分子反抗沙皇专制暴政的革命热情,推进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所以普希金在《拿破仑》诗的最后称“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
拜伦是英国一位具有叛逆性格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思想核心是自由与正义。他与压迫和奴役人民的社会势不两立,曾骄傲地宣称“我可以独自兀立人间,但绝不把我自由的思想换取一座王位。”在他看来,为自由而献身无比美好,他说:“啊,自由,你在牢狱里才最灿烂”。对自由的热忱使他成为一个自觉的自由使者,他曾不顾个人安危支持欧洲弱小民族的民主主义运动。他先后到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在争取自由斗争的一线,忘我地支持被奴役者。1823年秋天,拜伦曾率领自己招募的一支军队,乘自己出资武装的一艘战舰,远征巴尔干,声援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并亲任远征军统帅,拜伦劳心竭力,最后病死在战争前线的阵地上。(韦平《普希金及其〈致大海〉》)
明确: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给世界永恒的自由”者,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难解难分”。诗人借此,一方面反映了他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反映了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世界太空虚了……”“凡是有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时的彷徨与失望。
(解说:上述问题的回答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联系历史上的拿破仑和拜伦的有关资料,补充给学生)
(5)学生集体朗读最后两节,然后思考并讨论:这两节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两节写诗人对大海的深情告别。“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说明诗人并未消沉,而是充满激情、力量和斗志,决心把大海的精神带向自己足迹所到的地方。
3.欣赏品味
学生将自己认为诗中最精彩的地方(诗句、表现手法等)作些分析,然后师生共同评价。
四、比较阅读
阅读当代诗人韩东的《你见过大海》,比较它和《致大海》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出示投影:
你见过大海
你想像过
大海
你想像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像过它
可你不是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像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学生思考后明确:讴歌大海的诗文很多,多数人都把大海想像得崇高、宏阔、雄伟、深沉。《致大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不满。而《你见过大海》里,诗人有意摒弃人们寄予大海的种种想像与文化意义。在诗中,人和大海的联系已回归到一种单纯的现象上的联系。“你见过大海”“你想像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不过如此。诗人还用“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一句平淡又实在的话,道出人们的“畏死”的本能,从而使人们对大海所拥有的生活、理想、讴歌统统在“畏死”的本能面前烟消云散。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致大海》。
2.自读济慈的《秋颂》和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
《篱笆那边》 篇8
狄金森
[自读导言]
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含的深刻寓意。
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解说]
这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层面上来阐述哲理的。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讨论: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或代表着种种清规戒律。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唯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诗人为什么说“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明确: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孩子对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向往与追求。“上帝”如果抛开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开了一切清规戒律,恢复其纯真无邪的本性,他一定也会爬过去追求世间美好的事物。
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
小结: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这是哲理诗的显著特点。而哲理诗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训示式的说教,而在于悟性的启迪,学习时应由诗的表层意象入手,展开联想,逐层深入,最终触及主旨,才能理解诗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另外,哲理诗总会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留下某种不确定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拓展诗歌的艺术空间。
[扩展阅读]
欣赏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从诗中的形象描绘入手,理解向日葵所指代的内容及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明确:向日葵指代的是自我意识觉醒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人们。第一诗节侧重描绘向日葵抗争的神态。第二诗节着力揭示了向日葵抗争的意义或价值,向日葵一旦与它所依附的太阳抗争,则会改变其被支配的命运。第三诗节揭示了向日葵与命运抗争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向日葵的抗争是带血的抗争,是以自己的整个生命与命运的抗争,惨烈而悲壮。
这是一株不甘臣服的向日葵,尽管它曾经凭借太阳的能量,获得了自己依附的价值,但它最终要以顽强的抗争精神摆脱太阳对它的压制,从而获得自己独立的存在价值。这一形象喻示着人们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一向承受着历史惨重折磨的人最终会以抗争的方式去肯定自我的存在价值。
这首诗的寓意是,要获得独立的自我价值,必须与命运抗争,哪怕付出惨重的代价。
[附录]
阳光中的向日葵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颗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太阳被遮住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走近它
走近它你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捏出血来
(设计者江苏省姜堰中学刘婷陈章明)
《篱笆那边》 篇9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子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上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最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我愿意是激流》
◆自读导言
1、感悟诗中的一组组意象群,把握各自的特点及其间的关系。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悟诗中美好的感情。
2、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自读程序
一、听朗诵录音或教师有感情地范读。
二、学生自行研讨全诗,思考并讨论。
1、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几组、几类?
明确:全诗五段,每段有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2、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
明确:属于诗人自喻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阔大、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三、学生深入研读全诗,思考并讨论
1、诗人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我愿意”“只要”。
2、这样写表现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明确: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
3、讨论:这首诗五处运用对照的写法,请分析每处对照,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
明确:例如第一段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次对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战”和“做巢”“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但“只要”爱人的生活的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等。
五处对照使诗人对爱情的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4、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
明确:诗中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上至广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鱼,意境开阔,画面舒展。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也将诗人的爱情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5、这些意象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成长过程中爱人需要保护,诗人挺身而出,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毁灭也绝不懊丧;而当爱人的生命步入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做陪衬。这样的顺序安排,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的情操,感人至深。
6、口头表达训练: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改写成散文。
7、讨论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全诗共有五个诗节,就表白爱情这个主题来说是同意反复,借用的景物层出多变,千差万别;每个诗节的结构安排也整齐划一,诗节的前半部分都是诗人自喻。这种同一主题、同一表现形式的循环往复,具有民歌反复咏唱的特点,除了使诗人的感情得到酣畅的抒发外,读起来也富有音乐的旋律感。
《篱笆那边》 篇10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解说:这是一首蕴涵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惟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