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教案(推荐5篇)

2023-04-21 00:35: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教案(推荐5篇)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教案 篇1

苏教版第八册《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

江苏省响水县黄圩中心学校曹应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发扬“年轻精神”。

2、体会郭老的语言艺术。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和发扬“年轻精神”。

2、体会郭老的语言艺术。

三、教学难点:

1、体会郭老的语言艺术。

四、教学方法:

1、讨论法;2、读写结合法;3、分工合作法。

五、教具准备:投影片一框。

六、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板书: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2、读题、析题、了解作家。

(1)读课题两遍。

(2)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事情——讲演 地点——萧红墓前 时间—— 五分钟

(3)这是一个不完整的句子,谁能补上演讲者、听众,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4)你知道作家以及关于他的情况吗?(郭沫若,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明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王昭君》等。)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内容?(讲演的内容)想读吗?真的想读吗?

4、先不忙读书,让我们大胆的猜测以下,不!应该是分析一下,如果我们站在烈士墓前,会对到场的听众讲些什么?从对墓中人的感情、和对听众的希望角度去想。

(①怀念和哀悼烈士——萧红作家。②赞扬萧红的崇高精神③激励听众继承烈士的遗志,踏着烈士的足迹,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二、学生读课文,印证一下。

学生读后,让学生简单说一说,是否和猜测、分析的一个样?(注意:表扬学生的善于思索。)

三、交代学习目标,明确阅读任务,确定阅读时间,结成攻关小组,读思画议。(投影)

1、阅读目标:自读课文,品析10个字:

哀 志 佩 蔑 情 理 正 反 庄 谐

引导:围绕这些字,深入阅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①哀:怀念、哀悼 ②志:志向、想做什么样的人 ③佩:就是佩服、崇敬的意思 ④蔑:就是轻蔑、瞧不起之意。 ⑤情: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丰富的情感崇敬、怀念、愤恨的情感。 ⑥理:关于年轻的哲理 ⑦⑧正和反是指作者在讲演中举的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 ⑨庄:庄重 ⑩谐:就是幽默、诙谐、引人发笑的意思。

2、分工:一组解决:哀 志 二组解决:佩 蔑

三组解决:情 理 四组解决:庄 谐

五组解决:正 反

3、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 分钟,各组开始比赛,看哪组率先完成。学生读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四、师生集体讨论:

1、理解十个词:

哀:怀念、哀悼 沉默志哀

志:做有“年轻精神”的人: ①真理的追求者

[1][2][3]下一页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 了解“年轻精神”的品质。

2、 体会情理交融的语言特色。

3、 学习本文的构思的巧妙及正反对比的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讲演稿的写法,

2、学会写简短的讲演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1、清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这样热情歌颂少年,他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尧!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此可安排在讨论中讲述)

2、板书课题,作者。

3、简介郭沫若及萧红。

方法:可采用启发学生读标题及作者后,最想知道什么,激发学生了解的愿望,然后用投影法打出。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检查预习:

1、 字词注音:

泳yǒug 博bó 溺nì 舐shì

2、 解词:

①博爱 ②畅泳 ③打抱不平

3、“年轻精神”的品质是什么?

四、自读课文,指导其运用“圈点读书法”把文中重要词句圈画出来,并思考问题。

1、 讲演稿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密切相关部分组成,你能找出本文的主体部分吗?

小结:5——11段,提出演讲的主题,分析“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是核心所在。

2、 由此思考,课文开头几段文字是不是题外话?为什么?

分析:不是。

1)开头在段文字,郭尧就地取材表达了“在萧红墓前”、对一群年青人、作“五分钟讲演”这三层含义,起着领起下文的作用,为演讲话题作铺垫。

2)三段话语言风趣、幽默,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气氛,拉近距离,激发听众对讲演的兴趣。

3、 课文结尾部分,从内容上看作用是什么?

分析:收束全文,点明主题——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小结:此上步骤是便于学生了解讲演稿,能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五、师范读全文,生思考讨论:接到五分钟讲演的任务

1、原打算怎么演讲?后来又为什么改变计划?

2、作者如何看待“年轻”的?(“年轻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你能否从文中找出关键的体会。

3、讲演者阐述了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4、你对文中的“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是怎样理解的?

分析:

1、追悼萧红女士沉默五分钟”,受某先生启发。

2、精神年轻 (对比手法)

3、第一个特征侧重讲学习精神。

第二个特征侧重讲实践精神。

第三个特征侧重讲战斗精神。

4、“使自己年轻”是对年轻人自身的要求,要求年轻人成为真理的追求者。博爱的实践者和勇敢的战士,这讲的是“自己修身”。

使中国年轻”是要年轻人明确自己“修身”的目的,是为了“治国”,是为了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并使新中国繁荣富强,屹立于远大的理想,为国家作贡献。

六、总结全文,分析构思,写法。

1、这篇即兴讲演,讲述年轻精神的特征,鼓励年轻人培养“年轻精神”的品质,“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为未来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构思:五分钟讲演——沉默五分钟——追念萧红为革命的短暂一生——年轻人的话题——年轻精神如何看?——年轻精神的品质——勉励青年朋友。

写法:

1)就地取材 2)语言幽默 3)触景生情 4)勉励青年

2、学生质疑

七、课内外延伸:

1、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应该如何做,“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2、学习了这篇演讲稿,你能否针对某种情境作简短演讲。

①随便吐痰、随意说脏话,恶语伤人。

②班级有人抄袭别人作业。

③中学生要不要交友。

④爸妈关心你的学习。

八、布置作业 :由上一题,任选其一

30、《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陈述发言,语言简法而得体,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2、理解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教学重点、难点

1、语言简法而得体。

2、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解释下列词语。

盈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剩余。

赤字:指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数字。簿记上登记这种数目时,用红笔书写。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二、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送北京XX年申奥成功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奥林匹克,热爱北京的感情。

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

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行体育竞技,1894年的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届于是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一次,在会员国的某个城市举行。

三、学习《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

1、 学生朗读课文,概括各段大意。

明确:

第一部分(第1~3段),运用字数和句式大致相同的句子,组成排比句,表达了中国政府对申奥和立场、态度和承诺。

第二部分(第4~5段),作关于奥运经费的保证,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热烈欢迎。

2、概括中心意思。

本文陈述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XX年奥运会的立场和实现诺言的态度,对经费问题作出了保证,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四、学习《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

1、思考:作者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明确:作者是一位老资格的职业体育人士,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重要意义:“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从而使全人类受益”,“让我的同胞们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梦想永恒的魅力”,“今天您所传递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7年后的北京,一定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几乎每一段结尾都陈述了奥运会选择北京的意义,由于出于一位德高望重的职业体育人士之口,有着很高的可信度,听者无不为之折服。

2、概括中心意思。

本文以资深职业人士的身份,恳切表达了希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热切愿望,并诚挚阐述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意义。

五、探究活动

1、 李岗清副总理、何振梁先生各以什么身份作陈述发言的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的身份相称吗?综观两篇陈述发言,你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会深深打动打动奥委会成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李岚清副总理以中国政府代表身份发言,何振梁先生以职业体育人士身份发言。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的身份都很相称。综观两篇陈述发言,中国政府对申办奥运会的坚决支持和尽力实现承诺的态度,对奥运盈余或发生赤字的处理,中国人民的热切期望等,都会深深打动奥委会成员。

2、两篇陈述发言都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这表现在哪些地方?你觉得这对加强陈述效果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浓郁的文化氛围表现在:引用先圣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表达对世界客人的欢迎;何振梁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经历,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梦的始终不渝的追求。浓郁的文化氛围可强化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文化色彩,让更多的奥委会成员认可。

六、迁移训练

设想一下,如果请你作为一普通百姓或者一个中学生代表作陈述发言,你该说些什么?写出来,讲给同学听听,大家试试。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七、小结

这两篇北京申奥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希望XX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的强烈渴望,诚恳的态度,恳切的言辞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并使北京申奥获得了成功。

八、布置作业

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

1、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诵读、欣赏、背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夜雨寄北》

1、介绍诗人的生活经历、文学成就和写作背景

2、诵读诗文

3、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表达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宦游人的乡愁

“巴山夜雨涨秋池”借凄凉的秋夜雨景烘托客愁旅况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

4 、背诵课文。

《论诗》

1、诵读诗文

2、理解诗歌所提倡的创新精神

3、背诵课文。

口语交际——演讲比赛

教学目标:组织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征集演讲题。完成规定内容演讲稿的写作

2、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及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

明确搜索任务:

(1)历史上著名的演讲故事;

(2)欣赏优秀的演讲稿及演讲视频;

(3)搜集与演讲比赛相关的资料

课上活动:

1、明确任务:读了一组精彩的演讲,同学们一定被深深打动了,甚至跃跃欲试了。我们也将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比赛分规定内容演讲和三分钟即兴演讲两部分,请每小组分别设计三道口语交际题。我们比赛内容将在其中产生。

2、小组交流,推荐比赛者。

3、组织演讲比赛。

4、组织交流评价。

5、活动总结。

课后学习:搜集精彩的演讲稿、演讲故事等,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专题手抄报。

附:演讲比赛规程

1、演讲比赛规则。

①内容:演讲比赛分规定内容演讲(5~7分钟)和即兴演讲(3分钟)两部分,两者分数相加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②评委:由每小组推选的一位评委,以及语文老师。

③评分方式:10分制,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的均分。

2、演讲比赛评判

内容:观点正确,结构合理,词句得体。(30%)

语音:普通话流利标准,声音清晰,口齿清楚,语调准确。(30%)

仪态:表情(含眼神)丰富,姿态(含手势,身姿)得体。(20%)

临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控场能力。(20%)

八下三单元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之

假如我主办校刊

活动目标:1、让学生明确办刊的目的,掌握办刊的方法。

2、培养学生策划、设计、交际、组织、动手等能力,进一步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

活动设想:实“见”——理论——实“践”

活动步骤:

一、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本校校报,讨论一份校报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打开书本阅读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主办校刊的基本要求。

(一)栏目设置

1、依据:内容

2、名称:要求轻松、活泼

(二)稿件来源

1、自由来稿

2、组稿约稿

(三)其他事项

1、以读者为核心

2、把握各项细节

三、设想“假如我主办校刊”,分组讨论、策划(书面)。

教师示例:

校报可围绕新闻、活动、学术、文艺四个方面展开,设计为四版。

第一版 综合新闻

校园视点——学校新闻动态、政策制度。

校外来讯——国内外重大事件、教育新闻。

第二版 校园生活

校内活动——文字与图片形式对校内文体、节日、班级等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

学子风采——介绍历届优秀学生(包括老校友、参加各项比赛获奖的学生、中高考成绩突出的学生等)事迹。

第三版 教育广场

教师论文——教学论文、德育论文。

教育个案——教学教案、德育个案。

师生论坛——师生沟通、心理交流。

也可开设“校长访谈”、“教师风采”、“指点迷津”等栏目。

第四版 文艺副刊

以文学作品投稿为主,师生共同参与。可开设“大地漫步”、“低吟浅唱”、“百姓记事”、“灯下漫笔”、“闲情偶寄”、“新华学人”、“亲情驿站”、“文化苦旅”、“热嘲冷评”、“文学接力”、“异域奇葩”、“校园幽默”等栏目。

四、要求每组学生通力合作,利用课余时间编辑校刊。

五、组织同学评选“我心目中的理想校刊”。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教案 篇3

达标训练

1.这篇讲演开头的三段文字是不是“题外话”?为什么?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假如是单看年纪轻,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虽然还活着,但早巳死了,而且死了几千年。(下文有哪一句话同它照应?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2)就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朋友们学习,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各有着怎样的深刻含意?)

3.本文所讲·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各自有所侧重。第一个特征侧重讲_______,第二个特征侧重讲_______,第三个特征侧重讲_______。这三个特征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口口口口口口。

4“他肯向一切学习”中的“一切”是指_______;“他以牺牲自我的意志征服一切”中的“一切”是指_______。

拔高训练

写一篇演讲稿。

下面提供三道口语交际题作参考:

按小组召开一次小型演讲会,以“2008年,北京奥运,我们为你喝彩”为话题作一次即兴演讲,要求每个成员都作三分钟的演讲。

二假设你作为学生代表,出席学校召开的座谈会,会上将请你就实施探究型课程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作即席发言。你准备一分钟后就开始“发言”,要求将自己的“发言”在小组内交流,讲好后,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三班级分小组召开一次读书报告会,会前临时抽签决定发言同学及发言内容,题目可设计成“我读(水浒传,”“我看网络文学”我看语文新教材”……

请同学们做完练习后再看答案

达标训练

1.不是题外话。因为:(1)开头三段文字紧扣题意,又起着钡起下文的作用,即为提出讲演讲题作铺垫;(2)这三段话语言风趣幽默,营造了活泼轻松的气氛,拉近了同听众的心理距离,激发了听众对讲演的兴趣。

2.(1)与下文的“: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假如他把这些特征失掉,比如年纪轻,便做狗腿子的事,那他不仅不年轻,而且老早就是一个死鬼了。”这样前后呼应,可以使文字表达更严密,说服力更强。

(2)“使自己年轻”讲的是“治国”,即要求年轻人树立远大的理想。

3.学习精神实践精神战斗精神求真、博爱、勇敢

4.所有的真理、正确的知识、美好的事物任何艰难困苦

拔高训练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教案 篇4

一、教学设计思路

1·从扼要介绍讲演词的基本特点人手,?1导学生根据课后练 习一展开讨论,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从渗透篇章知识和培养自学能力着眼,采用\'点两头,拎中间\'的方法组织教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开头和结尾部分,再将这两部分看作因果照应关系合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通过\'拎中间\',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二、课文预习内容

1·查字典、词典或者注释,掌握\'诘、舐\'两个字,理解\'反诘、木乃伊、博爱、打抱不平、若无其事、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等词语。

2·按讲演的开头、主体、结尾的基本结构划分层次,并概括这三部分的内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讲演和讲演词的特点。

2·阅读课文 按讲演词的基本结构绐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二、教学过程

1.提问并导人新课。

同学们,在讲课文之前,我要向大家提一个问题:从年龄上看,你们是居于什么人叭年轻人)对,从年龄上看,你们都是年轻人,十六七岁,花一般的年龄。但从精神上看,你们算不算年轻人?怎样才算年轻人呢?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于i948年在萧红墓前的一次即兴讲演中,就\'年轻人\'这个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在萧红基前的五分钟讲演厂看看郭沫若是怎样来论述这个话题的,同时也来感受一下郭沫若先生那充满激倩、富有哲理、幽轼风趣的讲演特色。

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小黑板或投髟胶片)

(1)给下列字注音。

诘( ) 舐( ) 溺( )

(2)学生口头解择下列词语。

a反诘:反问。

b博爱:旧指对人类普遍的爱。

c若无其事: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d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把别人饥饿看作自己饥饿,把别人被淹没看作自己被淹没。比噙设身处地,急他人所急,替他人着想。

3·结合单元提要,简介讲演。

讲演,是在公众场合就某个问题或事件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作为议论文的样式之一的讲演的特点是: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个人的观点;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

小简介萧红及作者郭沫若。

(i)结合注释,简介萧红。

萧红(19l1一1942),是在鲁通先生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寂寞的童年养成她恬矜、孤独、矜持、倔强的性格。1930年为反抗澍建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开始了流亡与挣扎的人生征途。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1934年与芾军一道到上海,得到鲁迅的鼓励和帮助,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35年出版中篇小说《生死场》,奠定了萧红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抗战爆发后,从日本回国参加抗日斗争。1942年病逝于香港,葬在*近海边的浅水湾,年仅32岁。萧红把一生都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在她身上有着年轻人所应有的精神品质。为了纪念这位年轻卓越的女作家,1948年,一大批民主的、革命的文化人在萧红墓前举行集会,郭沫若在会上作了五分钟即兴讲演。

(2)结合《炉中煤》的注释,由学生简介郭沫若。

5·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

(1)讲演要面对听众讲话,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语句。

(2)这篇讲演的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该怎样划分?并请分别概括这三部分的内容要点。

师生讨论后明确,

(1)文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语句是\'年轻的朋友们\'。

(2)第一部分(第1~4段),开头:赞颂萧红\'一生为人民解放事业奔走\'的精神,引出\'年轻人\'的话题。

第二部分(第5一11段),主体:阐明\'年轻人\'的内涵,论述\'年轻精神的品质\'的三个特征。

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号召大家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学习。

6·研读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读后要求学生思考:这篇讲演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明确,讲演者先说主席要他作\'五分钟\'的讲演而感到困难;接着又对自己的本来设想\'请大家沉默五分钟\'加以否定;然后通过赞扬某先生讲的话,很自然地引出要论述的\'年轻人\'的话题。这样妙趣横生的开场白,能收到活跃气氛、吸引听众的效果。

(3)指导学生朗读开头部分。

提示,第1至3段语调要平稳自然,如平常讲话,但要读出幽赞颂的语气。

茁风趣的苎气。第4段引用的某先生的话,可以适当提高音量,读一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备以备稿讲演的方式在班上试讲。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第二、三部分,体会对比论述的方法。

2·理解这篇讲滨词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检查作业。

(1)指名学生介绍讲演词的特点。

部分,算茬鬟莺葚冥学各一名,以备稿讲演的方式在班上试讲开头

2·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i)请全体男同学朗读课文第5、6两段。思考这一部分的观点是什么?讲演者用什么方法论述这一观点?

学生讨论后明确,

讲潢者围绕\'年轻人\'这个话题,阐明了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不是专看生理上的年龄,主要的是看精神上的年龄的观点。讲演者年轻阐明年龄与精嚣过正面和反面对比来论述这一观点。从生理的年轻推论到精神,一神之间的辨证关系,\'年轻精神\'丧失的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年虽轻而人已死了\';;星轻精神充分的,年纪虽老,而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人死了几千年而一直都还像活着的年轻人一样,虽老而不死\',没有年轻精神的人,年虽轻而人已死了。

2、请全体女阿学朗读\'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部分。思考:什么是年轻精神\'?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表现这一品质特征的关键词语。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关键词语,毫无成见、如饥似渴、虚心坦怀、学习一切。

第二,是博爱的实践者。关键词语:大公无私、打抱不平、实切实、为人服务。

第三,是勇敢的战士。关键词语:不伯艰苦、倒下跳起、舐千血迹、牺牲自我。这里的动词\'珧\'用得相当好。\'跳\'指通到挫折或失败后立即作出恢复前进状态的反应,速度快,力量大,生动地展现了勇敢者的形象。

(3)自由朗读课文第三部分,体会讲演的语言特点。

3,斫读课文第三部分。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这样的认识\'指什么?讲演者号召我们要怎样去做?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

(2)师生讨论后明确,

\'这样的认识\'指对\'年轻人》和\'年轻精神\'的认识。讲演者号召我们要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朋友们学习,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最后,讲演者以热情洋溢、催人奋进的语言结束讲演,给人以启示和鼓舞。

4·小结全文,归纳这篇讲演词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

(l)开题自然,妙趣横生。

(2)观点鲜明,中心突出。讲演者围绕\'年轻人\'这个话题进行

论述,51中发挥,层层展开,全篇观点鲜明,中心突出。

(3)富有哲理,充满激倩。\'如对。年轻人》的阐述,对\'年轻精神

的品质\'的三个椅征的概括,极宫哲理;文中对具有\'年轻精神\'的

人进行热烈赞颂,对失掉\'年轻精神\'的狗腿子进行严厉痛斥,体现讲演者鲜明的爱僧。

(4)多用短词,简练风趣。讲演词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语言,要力求简练、明白晓畅、生动诙谐、别具情趣,要多用短词,使人一听就懂。

5·再听录音,体味讲演的语气和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6布置作业: 课外利用班大课或其他时间作备稿讲演比赛 \'

三、练习辅导

练习二的第一组,句1用三个短句组成一个排比句,加强了讲馊贸和力度。其中连用三个\'我们\',表现出一种相橐感\';并将悲伤和\'感概\'用两个分句表达,既短促有力,也更容易引起共鸣。句2显得平淡无力。

第三组,句1说法正确,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看年,主要是看精神。句2硎去了。专\'、\'主要的还\'等字,意思变成一个人年轻不年轻,不是看生理上的年轻,只是看精神上的年龄 ,这样说法太绝对,反而显得不够准确。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发扬\'年轻精神\'。

2、体会郭老的语言艺术。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和发扬\'年轻精神\'。

2、体会郭老的语言艺术。

三、教学难点:

1、体会郭老的语言艺术。

四、教学方法:

1、讨论法;2、读写结合法;3、分工合作法。

五、教具准备:投影片一框。

六、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板书: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2、读题、析题、了解作家。

(1)读课题两遍。

(2)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事情--讲演地点--萧红墓前时间--五分钟

(3)这是一个不完整的句子,谁能补上演讲者、听众,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4)你知道作家以及关于他的情况吗?(郭沫若,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明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王昭君》等。)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内容?(讲演的内容)想读吗?真的想读吗?

4、先不忙读书,让我们大胆的猜测以下,不!应该是分析一下,如果我们站在烈士墓前,会对到场的听众讲些什么?从对墓中人的感情、和对听众的希望角度去想。

(①怀念和哀悼烈士--萧红作家。②赞扬萧红的崇高精神③激励听众继承烈士的遗志,踏着烈士的足迹,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二、学生读课文,印证一下。

学生读后,让学生简单说一说,是否和猜测、分析的一个样?(注意:表扬学生的善于思索。)

三、交代学习目标,明确阅读任务,确定阅读时间,结成攻关小组,读思画议。(投影)

1、阅读目标:自读课文,品析10个字:

哀志佩蔑情理正反庄谐

引导:围绕这些字,深入阅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①哀:怀念、哀悼②志:志向、想做什么样的人③佩:就是佩服、崇敬的意思④蔑:就是轻蔑、瞧不起之意。⑤情: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丰富的情感崇敬、怀念、愤恨的情感。⑥理:关于年轻的哲理⑦⑧正和反是指作者在讲演中举的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⑨庄:庄重⑩谐:就是幽默、诙谐、引人发笑的意思。

2、分工:一组解决:哀志二组解决:佩蔑

三组解决:情理四组解决:庄谐

五组解决:正反

3、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分钟,各组开始比赛,看哪组率先完成。学生读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四、师生集体讨论:

1、理解十个词:

哀:怀念、哀悼沉默志哀

志:做有\'年轻精神\'的人:①真理的追求者

志:做有\'年轻精神\'的人:②博爱的实践者敬佩

③勇敢的战士

佩:萧红作家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年轻精神\'--斗争到底,虽死犹存。

蔑:无\'年轻精神\'的人:老腐败、老顽固、活的木乃伊、狗腿子、死鬼(岂止是轻蔑,更是对这种人的唾骂、憎恶)

情:哀佩蔑爱国--使中国年轻(含义:三座大山重负,堪若老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推翻三山,建立新中国,使祖国繁荣昌盛。)

理:生理年龄与精神年龄的辨证关系--哲理

正反对比:①萧红老腐败、老顽固、活的木乃伊、狗腿子、死鬼

②有\'年轻精神\'的人无\'年轻精神\'的人

庄:哀悼怀念之情,叫人感染,\'年轻\'哲理叫人深思,谁会发笑。

谐:沉默五分钟沉没胜于雄辩

老腐败、老顽固、活的木乃伊、狗腿子、死鬼--我们仿佛看到郭老在内心深处的嘲笑。

2、小结任务完成情况,表扬学生。

3、让学生个10个字添上一些字,连成5个词组,看谁连的又快又好。教师先示范一组。(哀志--亦哀亦志)

(亦哀亦志亦佩亦蔑亦庄亦谐情理交融正反对比)

4、齐读所填词组。

师评:这些短语,充分赞美了郭老这篇讲演稿,也充分显示了郭老这位大文豪的大家风范(--板书:大家风范)。

5、读了本文,你觉得你最难忘、最需要学习、最需要发扬的是什么?(发扬\'年轻精神\')教师:让\'年轻精神\'永存(--板书:精神永存)。

五、小练笔。

1、师:我们应该怎样发扬\'年轻精神\'呢?请联系我们的中学声的理想、生活、学习、人生、克服困难等写一些激励你自己或者勉励别人的话语。可以是一两句话,格言式的,可以是三两段式杂谈,如果你愿意,长篇大论也行。

2、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习作交流。

六、学生总结。

让学生简单说说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说得条理一些。

七、齐读板书。

(下课)

八、板书设计: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亦哀亦志亦佩亦蔑

郭沫若五分钟讲演亦庄亦谐情理交融大家风范

正反对比\'精神\'永存

附:投影内容。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1、阅读目标:自读课文,品析10个字:

哀志佩蔑情理正反庄谐

引导:围绕这些字含义,深入阅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哀:怀念、哀悼

志:志向、想做什么样的人、人生目标。

佩:就是佩服、崇敬的意思

蔑:就是轻蔑、瞧不起之意。

情: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丰富的情感崇敬、怀念、愤恨的情感。

理:就是作者在文中讲的关于\'年轻\'的哲理。

正和反:指作者在讲演中举的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

庄:庄重情感、深邃的哲理、振奋人心的主题。

谐:幽默、诙谐、引人发笑,拉近与演讲者的心理距离。

2、分工:一组解决:哀志二组解决:佩蔑

三组解决:情理四组解决:庄谐

五组解决:正反

3、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分钟,各组开始比赛,看那组率先完成。

注意:读注画议,请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