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说课(推荐15篇)
《尊严》说课 篇1
一、说教材
《尊严》是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8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通过品词品句细细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并积累各种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本篇课文描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学生实际
四年级下的学生能读懂课文的大意,但通过文本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不强。本文尊严的内涵十分深刻,学生在理解上存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描写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的比较和感悟中体会人物的感情,从而训练他们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另外,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蜜罐里,他们没有挨饿的经历,在解读文本时他们没法感受难民的那种饥不可耐,这使他们在理解哈默宁愿忍受饥饿而不愿意不劳而获时的那份尊严时会有困难。因此,借助媒体出示难民图,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对比,从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及学法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并且整堂课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为主框架。
四、说学习目标
根据本课的文本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时定下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理解并积累 “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二)能力目标:
1、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体会尊严的含义。
2、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把感受写成格言的形式,揭示“尊严”的内在含义。
(三)情感目标:
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通过本堂课的教学,通过品词品句,让学生掌握“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真正的理解尊严的含义,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感受饥饿、困乏。
在这个环节中,先通过默写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而所默的词语又是描绘难民们的外貌和动作的词,是本文的关键词。然后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展示难民图,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理解词语,并积累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加深对难民的理解,即为下文体会哈默的尊严埋下伏笔,又使学生进入情景,产生浓厚的学习的兴趣,随后顺其自然地揭开课题,进入学习。
(二、)默读课文,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借助小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讨论:面对诱人的食物,逃难的人们怎么做,而年轻人不愿意则怎么做,他要怎么做。通过这个环节及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概括的能力,同时学生对这一问题完整概括,就是对整篇课文内容的全面把握,并通过难民与年轻人的对比中让学生对年轻人的与众不同有所认识,从而能进一步理解他的“尊严”。
(三、)阅读研讨,体会“尊严”
紧接着第二环节,我先引导学生从正面理解年轻人的尊严。提出了年轻人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他不饿?用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抓住矛盾质疑深入理解课文,从他的外貌和动作体会年轻人的饥饿和困乏。接着,引导他们划出对话,用各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对话,读中感悟。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一个想象说话的内容,通过这个练习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当学生通过“读”和“思”从他的言行中感受到他的尊严之后,又以“尽管,可他,因为他有尊严。”的句式让学生进行说话,这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概括的能力的一个综合训练。然后再引导他们从侧面领会尊严的意义。让他们说说杰克逊大叔的做法,讨论大叔为什么这么做的用意,在通过引读第六小节让学生感知有了尊严就会受人尊重,有了尊严就会用劳动创造财富。至此学生对“尊严”就有了自己的认识。
(四、)积累帮助,感受“富翁”的含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通过前面的几个环节,学生对尊严肯定有了自己的认识,但怎样将自己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还会存有困难,为此我先出示各国名人对尊严的阐述,再引导他们从 “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两方面进行格言的创作,这既是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是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尊严含义的一次检验。然后在此处世杰克逊大叔的话,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感受“富翁”的真正含义,理解并积累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
(五、)自选作业,课外延伸
根据我们年级正研究的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新教材资助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的研究》在本环节设计了三个自选作业:1、收集与尊严有关的名言,背一背2、收集关于尊严的小故事读一读,写写体会3、“以人穷志不短”为题,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这三个作业是本课的延伸,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做,可以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提高作业质量。
《尊严》说课 篇2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7课——《尊严》。这篇课文我将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尊严》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本篇课文抓住轻人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逊”“喉”“捶”“惬”四个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默读、朗读、比赛读、小组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尊严的可贵之处,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尊严。
教学重点:
1、通过文中对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1、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分析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
二、说教法:
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着重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我主要运用到的教法有:
1、问题导入法
2、课文分析法
三、说学法:
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如下的学习方法:
1、自读品悟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都是好奇好学的,在导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
2、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㈠默读课文,师提出要求。新课标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初步学会默读。这个环节正好为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提供了机会。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明确要求,这有利于学生更有方向地把握课文。
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简单地复述课文大意)。在教学中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合作学习,探索交流
这个环节是先让学生合作学习,再让同学们汇报学习情况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学习,培养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我主要是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
㈠ 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自尊、有原则的人)
㈡ 对于这个年轻人的表现,你有什么感受?(佩服他,自尊对于我们很重要)
㈢ 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这些对话?
4、分析课文,适时点拨。
在这个环节中,我重点分析两个问题。
㈠ 年轻人从一开始不吃杰克逊大叔送的食物到最后他接受的原因。
㈡ 分析杰克逊与女儿的谈话,体会尊严的可贵之处。(为什么说他是富翁?文中哪些句子证明了他是个富翁)。适当的分析课文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5、比赛读书,深化理解。
根据小学生的好胜心以及爱表现的特点,我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的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更进一步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6、整体回顾,分享感受。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中心,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在这个环节中,我将采用分小组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谈谈学习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7、拓展知识,深化理解。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所以,在最后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赠给同学们几句有关“尊严”的名言的方式,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广泛地理解尊严的重要与可贵。
8、作业
语文教学是植根现实的,它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为此我布置的作业是:
搜集其它有关“尊严”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你的故事。
这样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尊严》说课 篇3
一、说教材:.
1..知识结构。
此文属于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和语言学习的主要凭借。这篇精读课文讲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群饥饿难忍的逃难者中,有一个年轻人他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得食物,得到人们的赏识与接纳。他的为人与尊严,后来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文章表达了人要自食其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地描写以及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是本文表达上的特点。对年轻人的行为描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杰克逊对女儿说的那句话是理解的难点。此文在整个教材中,主要引导学生怎样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的文章。
2.教材地位、作用:
选编此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受到维护做人的尊严的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二是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学习用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思想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学会15个。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领悟课文的记叙顺序。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学阅读能力。
2)学习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
(3)思想教育目标: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体会身处困难仍坚守做人尊严的行为并受到感染。
三、说学生:
我教的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我是此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性格心理特征比较了解,便于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学生学习。此班的学生能用老师以前所规定的横线和圆圈画出课文所示的生字和词;读课文后,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求助于同学和学习工具资料或老师,询问或者查寻进行学习;但有部分学生自制力比较差,阅读能力有待于提高,须老师进行提醒和指导;因此老师上课时,要充分发挥好“导”的作用。班里有个学生叫吴朋,此生上课爱抢话说,而且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由于学生的定势作用,一生先回答,其他学生的思维就跟着走了。教学时,要注意学生这种“跟着走”的现象。另外,要做好吕文涛、李朋城等学困生的指导工作,做好读书习惯的指导,指导做好语文基础训练的相应练习题。此外,班里有部分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训练,能够判断出文章的记叙顺序,能够通过读课文,初步简单的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学生初步学会选用文章里的优美词句,进行摘录、积累并能初步运用于作文之中,但有待于继续进行引导训练。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依赖教材阅读,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课本教材阅读上,结果走入误区。新概念阅读教学的理念是阅读资源和阅读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生长点,使教材成为信息吐纳的加工厂,使学生真正利用教材,而不是单纯学教材。因此,这节课,我还打算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耐人寻味的实验》一文,因为此文和《尊严》揭示一样的主题。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做人应有尊严”的深刻含义。
这节课,我没有制作繁多的教具与课件,我见过许多的公开课,其电教手段也就是公开课的作秀手段,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根本不用,普通教师无法模仿,只能望而兴叹。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每节课每篇课文都制作一些课件和繁多的教具,
教师也就利用学生手中和老师手中的学习资料、工具书进行教学,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现实,使公开课的教学日常化,具有可模仿性。课标中提倡每位教师以自己的模式和方式教学,因此教学中我采用自己的“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导学方法和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学生手中的《一点通》《语文基础训练》等资料、工具书,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知识及做人的道理的能力,来增强教学效果。另外,指导学生也用“拿来主义”,用教材的语言、写作方法等来表达自己的想说的话,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说导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录音示范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跟默读。(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
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横线和圈划出生字所在词。
4.学生老师共同指读2遍生字词。
(二)学导结合,学习课文。
一)读文质疑
1.学生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地方。
2.请不懂的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或者通过再读课文弄懂所不明白的问题。(质疑,我认为是教学的必要环节。质疑这一环节,可以使我们更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背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在这一环节就会暴露出来。此时,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导”的工作。比如:让学生多读课文的句子、查一查学习资料、工具书等,我认为查资料是学生继承民族文化的最好的捷径,不用每个问题都须经过学生的思考,有了答案,何不采用拿来主义。因此,教学中,我随时注意这方面的引导。)
二)诵文赏文
·.解决课后问题1。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应该有感情的朗读?(朗读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读才能在文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班里有部分学生比如姜涛等同学朗读的能力很差,教学中要随时注意这一部分同学的朗读指导。)
本文有感情的朗读重在于年轻人与杰克逊的三次对话,第一次是年轻人向杰克逊提出的问题,他是在面对镇长送上来的食物时说的。他的话很明白,吃饭必须做活儿,而且仰起头说。语言和动作神态都表明他的态度坚定。朗读时应不紧不慢、不高不低,但语气要干脆明朗。杰克逊的回答更为干脆明确,完全是善良人的热心馈赠,而无想回报之意。
第二次,年轻人的话表明他的态度明朗、坚定,但是在语言上有些低沉。因为没活儿做,就不能取用食物,尽管饥肠辘辘。朗读时,三个“不”和“得”字要加重语气。“我想起来了……”杰克逊的回答要读得轻松自然、亲切。显示他的机智灵活,表现希望面前这个饥饿的年轻人早点儿把饭吃下去的善良愿望。
第三次,年轻人的话显得尤为坚定。朗读时,整个语调要高昂,语气坚定有力,节奏也快。杰克逊此时非常赞赏和佩服年轻人的志气,机智的让年轻人为自己捶背并夸奖他干得好。读杰克逊的话,语气要恳切真诚,不能有半点调侃味。
2.第二个问号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先自己经过读书思考,再查资料归纳。(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归纳能力及参考别人文献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上教学设计激发学生自发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同时,充分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来获得问题答案信息的能力,从而留珍贵的课堂时间利用教材去生成教材所没有的知识信息)。
三)学习反馈
1.学生读课文利用教材和学习资料,进行学习课后第2题,此题也是《语文基础训练》第六题的第四小题。学生先任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指导学生参考工具书《一点通》来练习此题。
2.学生再读课文,利用教材和学习资料自学课后第三题,此题也是《语文基础训练》第六题的1、2、3小题,让学生读书,在书中找答案并练习。交流时指导学生参考工具书《一点通》。
(这一程序是利用学生手中材料深入理解课文的又一环节。)
(三)积累运用:
1.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习作的范文,文章里的词句都是值得学生积累并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我觉得我们的阅读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在作文上,学生学了课文后能把文章里的好词好句变为己有,并应用于习作,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
因此我设计以下环节:
1)同学们,你觉得这篇课文里的哪些词句或写作方法你可以拿来自己用?
2)学生在课文找自己能用得上的喜欢的词句或方法并进行举例运用。比如:“狼吞虎咽一词,是在饥饿时用的,在写关于饥饿的人或物时,可用上这个词。再比如用语言、神态、动作描述的方法来展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写作文时可以多加一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句子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再比如用上本课描写年轻人的“目光顿时黑暗”此句来展示年轻人的语言低沉,那么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用“目光灰暗”来描写一个人的低落情绪。
2..新概念语文教学解开了小学语文教材的束缚。小学语文教学要凭借教材,但不能囿于教材,应该超越教材。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生成的信息知识。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一篇课文,带动学生学两篇甚至更多的文章知道更多的知识。《语文基础训练》此课设了与此文内容相关的文章《耐人寻味的实验》,这篇文章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但有些不一样,此文不仅揭示了“在危险时刻,应把安全留给别人”的主题思想,更重要的是三个中国小朋友成功的做了实验,维护了中国人民做人最珍贵的、应有的尊严。因此,课堂中我设计以下环节:
让学生用读《尊严》的方法来自学《耐人寻味的实验》这一文章,来使学生更充分更深刻地理解什么叫做人应有的“尊严”。
(四).延伸:
启发学生说出一些关于维护尊严和丢掉尊严的人或事来。从而充分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这是引导学生最终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尊严》说课 篇4
教材分析:
(一)内容简介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体会思想。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内容中体会尽想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3、情感目标: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在向高年级过渡阶段,应该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易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些对学习本课都是十分有利的。
教法与学法: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教学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的教学理念。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吗?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自然界它会给我们带来丰收和喜悦;可有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无情的灾难。(课件)
(1)1959年至1961年我国发生了建国以后最严重的一次旱灾,无数人因饥饿而死亡。
(2)1995年,尼加拉瓜发生火山爆发,使数千名灾民流离家园。
(3)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了地震并引发了海啸,遇难人数几十万,无家可归的人不计其数。
2、各种灾害过后,面对废墟与荒凉,灾民们饥肠辘辘。看着颗粒无收的田地饥肠哭无泪。除了排成长队,等待救济,他们无计可施。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十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尊严
(二)自学质疑
l、自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
3、质疑问难。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l、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也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提出问题后再进行朗读。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课件)
(1)说一说:让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
(3)议一议: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引导学生放开讨论,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交流收集有关“尊严”格言(课件出示)
尊严就是拒绝乞讨;
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五)延伸拓展:(课件)
1、模仿格言的写法,拟一条自己的人生格言。
2、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有尊严的小故事来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
(以上几个步骤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
《尊严》说课 篇5
一、说教材
《尊严》是四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文,题目简单却耐人寻味,它摘自于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一句评价语中。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文中没有空洞地阐述尊严的含义,而是蕴涵在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中最终得出他是个有尊严的人。课文对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散见于课文中,这些语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自尊人格的品质。另外除了正面描写外,作者多处采用了侧面烘托,如:其他逃难者的表现和杰克逊大叔的评价等。特别值得揣摩的是杰克逊对女儿说的那句话: “别看他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故事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让人感动泪流,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深远,特别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际,对尊严话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通过看图,谈体会理解并积累“惬意”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年轻人请求、坚定的语气,初步学习默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期待
1、借助媒体或课件等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害。人们由于遭灾而饥饿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进入情境。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到哪些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关于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同时对文中“骨瘦如柴”、“狼吞虎咽”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有体会。
3、导入课文内容。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会怎样做?可有一人例外。他是谁?他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
(此处落实默读的训练要求和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二)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检查自学情况的注意点:“惬意”这个容易读错的词,帮助学生正音、释意
生字教学中抓住读音的重点是尊、呈、善。字形的重点是堪、款、瘦,采用观察和范写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书写。
2、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说第一节,设问: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给这群逃难者食物是出自什么心态?学生了解到是一种施舍,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易,为下面年轻人不肯白吃东西作了情感铺垫。接着请学生概括年轻人怎么做?
年轻人不愿意不劳而获,他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三)研读言行,体会尊严
1、启发学生抓住矛盾质疑深入理解课文:年轻人是否不如其他逃难人那么饥饿呢?默读课文,来找到相关语句,体会年轻人的饥饿和困乏。
① 逃难人的外貌描写: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此句因年轻人也是逃难者这一,故也能体会出他的疲惫、困乏。)
②外貌描写: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③动作描写: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此刻产生了第一个矛盾冲突,他这样饥饿为什么不肯吃呢?这样激起了学生阅读兴趣,产生思考的欲望。
2、感悟年轻人的语言
(1)默读课文3-5小节,划出年轻人说的话。
(2)引读年轻人的语言:教师用语言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读书,为下面自主感悟作铺垫。
(3)进行角色转换:你如果这样饥饿,有人把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样做呢?用意是让学生与年轻人产生鲜明的反差,更激起他们深入探究其不肯吃的原由。
(4)再读感悟,写下体会。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细细追究年轻人心里真实的想法。: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付出劳动后才肯吃这份食物。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做人的根本。
(5)组织交流
3、侧面体会年轻人的“尊严”
(1)找出杰克逊大叔的心里想法,谈谈体会。感受他对这位年轻人的赞赏之情。
(2)他为什么要给他捶背的活,明确他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一方面是尊重他的人品,另一方面是在不伤害他自尊的情况下为他能吃饭找个台阶,担心他会饿坏了。这样让学生感悟到一点只有自重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为揭示中心埋下伏笔。
(3)给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加上提示语。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信息综合融入在情景对话中。
(四)人物评价,质疑“富翁”
1、引读课文第六节
师语言导入:面临饥饿,还想到要保存自己的尊严。年轻人一定是个了不起的
人,难怪杰克逊大叔把他留了下来,很快他成了( )。过了
两年,( )。杰克逊大叔这么评价年轻人:“( )”。
2、学生质疑:他什么都没有,可为什么说他是百分之百的富翁?尊严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为中心的揭示提供了思考的支撑,可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的个人解读、感悟与其他同伴的想法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火花,完善自己的认识。
3、集体交流,完善解读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了,集体交流为他们搭设了很好的舞台。教师点拨:尊严是自尊自强的骨气,是人生的底价,坚信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尊重换来尊重。
4、抓“富翁”与“尊严”之间的联系: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那些拥有豪华物质享受或百万金钱的人,而是拥有着尊贵的人格魅力、相信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人。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使学生的情感和文中人物内的情感产生激烈的碰撞。加深了理解,突破了难点。
5、综合评价人物:你觉得这个年轻人会成为富翁吗?为什么?你想对杰克逊说些什么?
引读结尾一节,事实证明杰克逊大叔的见解是正确的。20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拥有了一
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正如当初杰克逊预言的那样,再次齐声朗读那句评价语。
(五)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尊严是贯穿于文中年轻人的言行中,看似故事的平淡记叙,却蕴涵着尊严的深意,我设计了一整体的回归,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再次去感知故事,把握人物。 “作者为什么要以‘尊严’为题呢?引导学生懂得: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教师的总结语不仅升华了文章中心,更是留给学生一份回味,一种思考。以次来总结全文,可谓画龙点睛。
五、布置作业:
1、让学生收集和尊严有关的一、二句名言背一背或收集有关尊严的小故事读一读,写写体会。
2、以“人穷志不短”为题,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尊严》说课 篇6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本篇课文描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文章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但是空洞地告诉学生“尊严”的意思反而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应该注重让学生在人物分析中体会理解感悟。课前还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尊严”的人生格言。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 “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听到“没有”时,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在要求先吃饭再干活时,他仍坚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还有对杰克逊大叔的话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可在班上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自己的理解,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不做过高要求。
二、说教法及学法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并且整堂课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教学模式为主框架。
三、说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呈、惫、堪、捶)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二)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1、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这个环节是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质疑问难。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归纳: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当听说“没活”时,他为什么不高兴?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为什么他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探究刚才质疑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分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又进行朗读,实现在读中问、问中读。(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学生在读中问、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
(1)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其余几个学生扮演逃难人进行现场表演,本课的重难点就在宽松的氛围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3)议一议
引导讨论要放开,自由表达,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要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针对当今社会上肢体健全的人而在街上行讨的行为表示鄙视,同哈默相比,简直毫无尊严可言;有的学生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懒惰、撒谎的坏习惯提出批评和忠告,教他立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有的学生针对自己作为一个班干部谈了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热心帮助别人的有尊严的人。学生的独立见解和独特感受。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学生很轻松地体会到:尊严是一则广告;尊严是一种力量;尊严更是一种崇高。尊严对一个人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人有了尊严会不断发奋努力。尊严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用劳动可以创造财富。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交流收集有关“尊严”格言
格言如: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加深对《尊严》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
(五)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训练
1、总结
课文是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出年轻人自尊自强的品格;作者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哈默在哪些方面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这部分注重让学生进行自行总结梳理)
2、作业布置(第一项作业尽量当堂练习)
(1)模仿格言的写法,把自己对尊严的理解用一句话写出来。(如: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尊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弃,惟有尊严不可弃之。)
(2)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尊严的文章来阅读。
以上几个步骤安排,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同时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
五、说板书设计
六、说教学效果:
《尊严》说课 篇7
《尊严》教学反思
《尊严》是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说理性文章。它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还没有成为富翁前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正是因为他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尊严,并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暴露了我对于教材挖掘不深,缺乏教学机智、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以及缺乏学法指导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对教材没有深入地挖掘和领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自己还是“背课”的痕迹过重,课堂随机应变能力较差。整节课给人感觉总是“老师问,学生答”,没有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比如,设计学生初读课文这一教学环节时,我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谁赞美了哈默?是怎样赞美他的?二是为什么会赞美哈默?对于第一个问题,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所以看到问题后便可以直接说出答案。但此时,由于我还不能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还是安排学生自读课文说出答案。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在“背教案”。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时,可让学生直接回答,然后再自读课文思考第二个问题。再如,本课的重点就是“尊严”的含意,但这一重点在我教学设计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反重强调哈默是有尊严的,但是教师并没有抓住这个词,让学生真正体会“尊严”在课文中的含意。在参考其他教师的实录以及自我反思后,我认为应该在课文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说一说字典上对于“尊严”一词的解释,以及自己对于“尊严” 这个词的最初理解。在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自己对于“尊严”这个词的新的理解。再指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让学生正确理解,当时杰克逊大叔其实并没有预见到哈默以后会成为百万富翁,而只是赞赏他的个性。说明只有一个有尊严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才会取得成功。此时,可以顺势力导,问学生:一个有尊严的人还应具备哪些品质?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尊严外还应具备其他好品质。最后升华主题,让学生对于那些同样也渴望成功的人说一句话。从而深化学生对于课文主题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学法指导。讲读课文的目的,是希望以讲读课文为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以及相关学习方法的指导。但在我的这节课上,却是教师在“牵着学生走,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整节课给人感觉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只是教师的一个陪衬而已。以分析哈默的语言为例,我事先将书中哈默的语言依次做成了课件,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出示,并让学生通过对比读体会哈默的性格。这样做虽然实出了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哈默的语言体会他的性格),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句子分析与课文相分离,并且没有更好地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我认为以下做法很值得尝试。那就是以“当……时,哈默……反映出哈默是怎样的人?”这样的形式,先带着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到哈默的第一处语言,并进行分析,指导朗读。然后让学生学会这种方法,再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言,完成练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再加以指导。这样既可以将课文分析与朗读指导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又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以上就是我上《尊严》一课的体会和总结,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克服自己存在的缺点。
《尊严》教学反思
平常的一天依然平常,而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上课铃响了,我拿着课本走进了教室.
在师生相互问好后,我导入新课并板书了课题,这篇课文的题目叫《尊严》, 是篇教育性很强的文章.讲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目的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
这节课学生状态很好,个个聚精会神,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被主人公自尊的精神品质深深的打动了,快下课的时候,我习惯性的问了一句:"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
说完,环顾四周,没有学生举手,我又问了一遍:"真的没有问题了吗 "我看见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赶紧让举手的同学站起来,惟恐晚一点他会把问题给忘了.我面带微笑说:"张松,有什么问题 说吧."
"老师,尊严是什么 我不懂."
"什么,我讲了一节课了,现在你问尊严是什么 上课没听讲啊 "我想.
其他的同学也向他投去了异样的眼光,好象在看一个犯了错误的人,有的甚至还轻声指责着.
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并让他接着说.
"老师,哈默有尊严吗 "
"当然!"我坚定的说.
"为什么说他有尊严,不吃饭就是有尊严 "学生将了我一军.
我解释到:"哈默不想白吃别人的饭,要通过劳动换来这一顿饭.所以,我们说他是有尊严的."
"哦"他若有所悟的样子,"我要是杰克逊就不让他干活,看他怎么办!"学生大笑,我也笑了,但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
大概是看我笑了的原因吧,他更加大胆了:"尊严,尊严能当饭吃吗 "
"嘿,还来劲了!"我的语气有些严厉.
他并没有让步的意思,我做出了个继续的手势.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有人饿死也不吃别人施舍的饭,我也看见过有的小孩或者老人为了能生存对那些有钱人低头哈腰,就是为了能活下去!说实话,我并没有对不吃饭的人产生太多的敬佩,不吃饭就有尊严,吃了饭的人就没尊严了吗 他们换来尊严的代价是什么 是饿死!"
"老师,我通过看电视也知道一件事.就是一个在深圳打工的大学生,向韩国老板下跪.因为那个韩国老板不给他工钱.为了尊严,不要钱可以.但是他出来打工肯定急需用钱,可能这还是救命的钱,如果拿不到,那后果……"班里的一个小男孩突然站起来说.
"老师,虽然我很佩服哈默的做法,但是我认为现在不能把尊严看的太重,最重要的是生存,有时候就需要你委屈求全的生存.你只有生存下去,才有可能挽回丢失的尊严."一个女生小心翼翼的说.
"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不知道谁喊了一句.
"没有尊严的活着,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终于出来一个对立的观点,还有好多学生附和着.
……
此刻,班里已经开起了没有组织的自由辩论会,学生不由的形成了两个团体,个个瞪着大眼睛,好象真理就在自己的手中.
学生的话使我感到震惊.是啊,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些人把拍马溜须,曲意逢迎当作"把根留住"的法宝,但是不是要生存就必须以丢失尊严,降低人格,压抑个性为代价呢 听了学生的这些话我仿佛懂得了什么,我不愿为活着而活着,但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想起一句歌词:"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到底哪个更重要 "举目四望:一群群民工被厂方苛扣工资,食不裹腹;深圳的一群打工仔为了讨要工资纷纷跪倒在老板的脚下……当所有的人都在寻找那个不跪的人时,我却沉痛的将眼光放到了下跪的人身上,难道他们不懂得人的尊严吗 还是没有找到比不下跪更好的方法 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涵着多少难以诉说的辛酸无奈猝不及防,蕴涵着多少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垠的苍凉啊……
学生是最贫穷的富翁,最无知的智者,最无忌的哲人,也许他们在"童言无忌"的率真中一语道破了天机,也许在"乳臭未干"的稚气中,还看不清人生百态,世态炎凉,也许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无奈,还不能体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但我相信,学生会随着不断的接触社会生活而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我们没有限制学生思维的权利,我们也限制不了.这些孩子很明显接受了当代社会的各种信息舆论导向的熏陶.很多人都说,现代人现实了, 现代人精明了.社会进步的大方向永远是好的.可是,精神领域呢,很多人又说,现在社会的精神世界是空白的,是匮乏的.特别是价值观,人生观.不吃喈来之食,曾经是多少人佩服的骨气,而现在竟成为了更多人嘲笑的对象.作为我个人来讲,是很为此痛心的.我们的孩子比之我们儿时真的是聪明的多,可是也现实的多.可是他们也毕竟是孩子,是需要我们正确引导的孩子,我总希望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在我们的校园保持一块净土.我为他们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骄傲! 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自己的态度,我对此感到自豪和欣慰.不管他们辩论的结果如何,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对生命,会对尊严,会对人生产生更加深刻和清醒的认识……
下课了,我带着几分思索走出教室,我听到身后有学生追来……
《尊严》教学反思
《尊严》这篇课文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因此,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抓住三处描写哈默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上,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主要内容后,我组织学生紧紧围绕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展开讨论学习,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年轻人自尊的人格。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那三处对话。在学生谈体会时,我发现学生仅仅停留在体会这几句话上,这时我适时和学生展开了对话:“难道哈默不饿吗?”一石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纷纷从前后找到一些语句来反驳我:如前面的“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后面的“狼吞虎咽”等。这种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能联系全文来读书,思考,加深了对哈默自尊的体会。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近哈墨,体会他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再让学生读书,学生也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把声音读得坚定了,读出了自己的体会,哈墨的自尊不需要故意用坚定的语气表达,而是用自己的心去体会。
语文课不单单要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此,为了突出语文味,我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说话、写话,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如学习三处对话时,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哈默的心理活动,来深入了解人物。但由于学生对“尊严”的理解比较肤浅,回答时都比较单一,我又为学生提供句式,如学习第二处对话时,选择关联词“尽管……还是……”、“宁愿……也不……”、“只有……才……”说说哈默的想法,第三处,用“哈默觉得,一个有尊严的人,应该( )”说话,这样既提高了说话能力,也对挖掘人物有所帮助。在学习杰克逊大叔时,又让学生发挥想象,写写“杰克逊微笑地注视着这个年轻人,心想( )”,在让学生动笔的同时,也侧面烘托了人物形象,一举两得。
但学完后,我觉得学生对“尊严”的理解大多还是停留在“要靠劳动获得食物”上,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语言也差不多,我认为,课前让学生搜集格言可不做,可换成,搜集有关“尊严”的故事,身边有尊严的人,这样,学生对“尊严”的内涵会体会得更深刻,对学习课文也有帮助。而且,我在结尾读了一个《嗟来之食》的故事,虽然对理解“尊严”有益处,但这个故事和课文太相似,可能听了故事后,更会导致学生对“尊严”的理解停留在“要靠劳动获得食物”上,所以,后来我也稍做了补救,总结时,告诉学生,在恶势力面前不低头,在有钱人面前不低头哈腰,在金钱面前不受诱惑……这都是“尊严”,课后,我让学生再阅读“尊严”的故事,加深对这两个字的里理解。我想,上课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一篇课文为依托,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
《尊严》说课 篇8
【教材内容分析】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吃这份食物。他的言行受到了杰克逊大叔的由衷赞赏,他被杰克逊大叔留了下来,并很快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在困境中仍坚守自己的尊严;从杰克逊大叔的言行中感悟到每个人都应该诚挚地维护他人的尊严和尊重别人,认识到尊严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尊严” 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分析:
对于“尊严”一词,学生在理解上是有困难的。因为它太抽象,无法用言语清楚地表达出来。应该说那是一种意会的精神。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对于自尊自强的认知是浮于表面的,不能真正从内心产生认同感。要孩子们通过文中对主要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感受其中深刻的含义那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孩子们毕竟还是有他们阅读后的一些感受和体验的,让他们互相交流,彼此合作学习,相信在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下,也能有一定的感悟。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有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有自己一定的见解,而且有较强的发言积极性。
【教学目标】
教养: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朴实、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喉结、赞赏、思量、疲惫不堪、面呈菜色、僵硬、许配等词语。
2、能通过把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比较,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中体会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形象。
教育:通过对哈默、杰克逊这两个人物的认识,从中懂得人不仅要有自尊,还要懂得尊重别人。
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什么是尊严。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解决办法:采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教学方法】诵读法 谈话法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课题入文,学习生字词,能读,会写,识记。
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请你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年轻人、杰克逊)
【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的重点能力训练目标,学习内容的解读应该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逻辑过程,所以在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前,我让学生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欣赏人物——品味表现人物品质的语句。
(一)、找准切入点,表层解读年轻人。
1、师:这一节课吴老师和大家再次走进这个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者(出示:逃难者)问:看到这三个字,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那文中又是怎样描写这些逃难者的呢?
出示:默读课文,用 线画出描写逃难者的句子。
3、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句子(一)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1)请学生齐读这两个句子。
(2)理解词语:“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3)问:那你能从这些描写逃难者的词语中感受到什么?
(4)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句子(二)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这两个句子,并思考:从描写逃难者的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抓住“立刻、狼吞虎咽、连……也……就”等词语体会逃难者的极度饥饿。)
(2)通过指导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使‘教师执行’的课程转化为‘学生经验’的课程。”“学习过程还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学生对逃难者的境遇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抓住“逃难者”这一个词语,让学生去想象逃难者的可怜与悲苦,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形容“逃难者”的句子,变抽象为具体,一个简单的词语,使学生不仅理解了“逃难者”这一词语的意思,而且也为后面更好地理解“尊严”打下了铺垫。
4、让学生想象:这些人在逃难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5、小结:吃的没有、喝的没有、长距离的奔波流亡,又天寒地冻,在这样饥寒交迫艰难的境况下,这些逃难的人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指名说)食物来填饱肚子、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6、出示:这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他更需要的是 (指名说)
过渡:然而一个如此迫切需要得到食物的年轻人,在面对杰克逊大叔送上的食物时,他并没有马上接受这眼前的食物,而是表现出与众不同,杰克逊是怎样评价这个年轻人的?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说,目的让学生明白一个如此迫切需要得到食物的年轻人,在食物面前,却拒绝了。初步感知年轻人的与众不同,为深入了解人物形象作铺垫。
(二)锁定重点,解读尊严,深度了解年轻人。
1、让学生快速从文中找出杰克逊大叔对这个年轻的逃难者评价的句子。
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1)全班齐读。
(2)出示:贫穷、尊严、富翁 三个词语。
(3)然后引导学生口述这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简单的词序调换,不但是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而且是引导学生对“尊严”的诠释。
过渡:同是逃难者,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有如此的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哈默的三句话,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2、出示: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年轻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并在书本旁边写批注。
(1)学生自学,写体会。
(2)汇报交流:出示年轻人的话: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抓住年轻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引导学生去体会年轻人心中的那份尊严:不应该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是坚决地认为:自己想要得到食物,就必须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
(3)出示:对话 指导学生朗读,个人--自由练读—齐读—分角色,读出年轻人疲惫中带有坚定。
(4)再次出示:两个描写逃难者吃食物时狼吞虎咽的句子。
问:这个时候年轻人狼吞虎咽地吃所得到的食物与其他逃难的人得到的食物一样吗?(指名说)
(5)发散说话:此时此刻,假如这个年轻人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感悟人物形象。学生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并且抓住课文的空白处,去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对哈默与众不同的做法有更深入地理解。
三、感悟文章中心,升华人物形象。
1、引读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2、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板书:赞赏)
3、拓展介绍:幻灯片出示哈默照片,教师介绍哈默。
4、同学们,年轻的哈默是可敬的,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一个赏识他的杰克逊大叔,那杰克逊大叔可敬吗?(善良、有智慧、懂得尊重别人)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又攻破了难点。哈默心中那份高贵的尊严也不断耕植于学生的心中,杰克逊大叔的形象也植入了孩子们的脑海,学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出示名言请学生读: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2、请你围绕“尊严”说或写一条格言来激励自己或自己的好朋友。
小结:让我们大家都做一个像哈默有尊严的人,也要做一个像杰克逊大叔一样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设计意图】拓展语文学习广阔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五、作业:
(1)推荐一本书《勇敢的人—哈默》
(2)搜集有关“尊严”的故事。
《尊严》说课 篇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逊”“喉”“捶”“惬”四个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默读、朗读、小组读、比赛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体会到尊严的可贵之处,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沈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文中对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以及分析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
三、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
生:……
师:同学们一般都说马上就吃掉它,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篇新课文《尊严》,里面的那个年轻人他跟我们的做法不一样哦,同学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2、默读课文,师提出要求。(①标出每自然段的序号 ②在课文中学习生字词)
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课文讲的是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别人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
4、分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① 划出描写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② 从这些句子中你感觉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自尊、有原则的人)
③ 对于这个年轻人的表现,你有什么感受?(佩服他,自尊对于我们很重要)
④ 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年轻人的这些话?
6、同学们汇报学习情况。
7、分析年轻人从一开始不吃杰克逊大叔送的食物到最后他接受的原因。(不吃因为不能不劳而获,吃是因为他帮杰克逊大叔做了事)
8、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年轻人怀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分析杰克逊与女儿的谈话,体会尊严的可贵之处。(为什么说他是富翁?文中哪些句子证明了他是个富翁)
9、分小组朗读全文
10、让学生谈谈学习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11、赠给同学们几句有关“尊严”的名言。
尊严独立而不可侵犯,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不卑不亢的境界。一个人如果没有尊严,就等于不尊重自己,没有灵魂而只有躯壳。尊严不能简单地解释为面子,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价值观,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所以人们把尊严视为至高无上地精神瑰宝,没有财富可以用双手和智慧创造,没有权利可以用法律手段争取,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自尊是人生的底价,自立的基础,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守,不能放弃。他尊重自己,所以得到别人的尊重。他相信自己,所以最终超越了自己。自尊是一种广告,走到哪儿,就会带到哪儿。想当初,哈默如果和其他逃难者一样,见了水就喝,接过饭就吃的话,他能结识杰克逊吗?能找到这份活吗?更不用说娶人家的女儿了。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推销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广告语,自尊也是一种力量。
四、作业
1、搜集其它有关“尊严”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你的故事。
《尊严》说课 篇10
"自尊者自立,自尊者自强,自尊者自信"。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 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学生分析:
1、学生56人,喜欢争论,爱听故事。
2、学生思维活跃,胆大,知识面广,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想弄明白。
3、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辩论能力。
设计理念:
1、学生喜欢讲故事辩论课,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设计这样的课型。
2、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价值取向上正确定位。如:"富翁=尊严"的正确定位。
3、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情感碰撞的平台--辩论。在这里学生的思维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得到发展。
4、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揭题方案:
同学们你们相成为富翁吗?(想)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位世界首富的名字?(比尔.盖茨......)
他们是怎样成为世界首富的?
方案1: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课题"尊严"一词。
方案2:学生的回答中引不出"尊严"一词,老师通过讲故事,最后点出"尊严"一词。
二、点上探究,体验"尊严"的内涵引课方案:(根据上面的方案设计)
方案1:当学生点出"尊严"一词时,老师就顺势说什么是"尊严"?当学生回答不全面时老师接着说,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完故事你就理解了"尊严"真正的内涵。
方案2:当学生回答不出"尊严"一词时,老师直接给学生讲一个故事。通过故事学生就知道成为富翁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就是尊严的内涵。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成为富翁是每个成人、孩子的梦想。孩子们很想获取成为富翁必备条件的知识,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聚焦点一:一个信念--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1、老师开始讲故事,并把难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随机板书,学生反复读并理解。讲述内容:"从头......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停下来设置问题开始辩论)
板书:沃尔逊逃难面呈茶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学生理解完反复读)
2、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观点一: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观点二:不吃,坚信劳动得来的才是自己的。
(一)支持第一个观点的同学,在一起讨论理由.
(教师设想:根据现在社会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天真可爱、真实,估计这组人多。)
[估计讨论结果是:1、不吃白不吃。2、死要面子活受罪。3、这个时候是选一张脸,还是选一条命。4、吃完有了力气再干活。]
(二)支持第二个观点的同学,在一起讨论自己的观点。
(老师设想:这组人少,原因1、读过课文,顺应课文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2、有个性3、顺应老师的想法。)
[估计学生讨论结果是:1、人活脸,树活皮,人的面子重要。2、劳动得到来才是自己的,虽然活下来却像个乞丐。3、宁愿饿死不吃白食。4、吃完不让干活呢?]
(3)两组开始辩论。学生辩论时,教师首先应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同时捕捉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如"劳动得来的才是自己的"这种说法十分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多同学表示赞同。可以组织讨论:人该不该有这种信念,让学生联系实际(自己父母的劳动)充分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个信念。"
[这个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情感碰撞的平台---辩论,在这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和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在辩论中学生很多想法得到肯定之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的获取知识。将教师的点拨放在辩论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辩论、点拨促进了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正是新课改的精髓。]
聚焦点二:一种品格--坚强的毅力
1、老师接着讲故事,并把难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随机板书,学生反复读(目的是让学生和文中情感进行碰撞)
故事内容:"只有一个人例外……我再给您派活儿"(停下来设置问题辩论)
板书: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目光灰暗(理解完反复读)
2、问题: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
观点一:吃完再干
观点二:干完再吃
(1)支持第一个观点的同学,讨论自己的理由。
(老师设想:通过上一步的引导,大部分学生不会选这组)
[估计理由:吃完再干有力气,.......]
(2)支持第二个观点的同学,讨论自己的理由。
[估计理由:1、吃完不让干呢?2、自己既然有坚定的信念,就应该干完再吃。]
(3)两组开始辩论,辩论时教师捕捉双方有价值的信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人都这么饿了,先干活会很累的也干不好,这就需要人有坚强的毅力--一种品格。随机引出第三个话题:这活该不该认真干?
[表面上看这次辩论和第一次的辩论的形式上一样,实际上这个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个性张扬。学生在第一次辩论中还有些盲从、猜测老师的想法。通过第二次的辩论学生意识到这里只有民主、平等的对话,并没有完全的对错曲直,有个性的想法才真正的属于自我。学生将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情境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聚焦点三:一种态度--做事认真
(针对上面的问题的答案教师设想:全班学生估计说:认真干。同桌互相找理由主要目的:是内化成一种品质)
[估计讨论结果是:1、不认真干心里不踏实。2、还不如不干白吃。3、我妈教育我干活要认真干好。4、干活时心态要好,既然干就干好。5、吃的踏实。]
[ 当学生的意见达成一致时,说明学生在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相互碰撞中提升到了一种品质,一种精神,这正是我们教学目的所在。]
1、老师接着讲故事,边讲边板书难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根据上面辩论,让学生和课文主人公对照的过程)
故事内容:"不,我现在就做……完"
板书:赞赏惬意羡慕尊严(理解完反复读)
2、问题:什么是尊严?
聚焦点四:富翁=尊严
1、翻书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互相检查。
2、互相交流、互相研读,画出重点词、句。
3、讨论什么是尊严?
(通过讨论问题,让学生基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那些拥有豪华的物质享受或百万金钱的人,而是拥有着尊贵的人格魅力、相信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人。这样的人的贫穷只是一时的,他会靠自己的尊严,凭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的把财富创造出来,成为既有物质财富,又有精神财富的富翁。)
[这里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使学生的情感和文中人物的情感产生激烈的碰撞、交流。随着情感的融入、理解的加深,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三、课文内化,使"尊严"成为学生的行为。
教师总结: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形成一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劳动更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我们应该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四、作业:运用本班图书、电脑网络,小组共同完成小论文:谈"富翁"
《尊严》说课 篇11
(1)学习指导: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疲惫不堪,多么希望能够美美的吃上一顿饱饭啊!可是,当杰克逊大叔递给他食物时,年轻人却坚持先劳动再吃饭。二十年后,这个年轻人住进了豪华的别墅,拥有让所有美国人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从哈默身上,我们懂得一个人(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从内容体会思想。同学们读课文时要注意抓住描写年轻人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什么是尊严?年轻人为什么把尊严看得那么重要?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2)复习建议:
1、再读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外表体会人物内心思想感情。认识尊严对于做人的重要性
2、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会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的,搜集生活中发生的有关尊严的故事和同学交流,对比分析文中的后来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的行为,更深地体会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3)课后复习:
听写训练:
尊严、肥沃、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捶背、僵硬、许配、人杰地灵、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
(4)课后题讲析:
课后第二题: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尊严?从年轻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考虑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年轻人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是一种尊严,这正是哈默与众不同的品格,也正因为哈默这种人格而得到别人的上市和尊重。这就是课文为什么题目叫尊严。而从哈默身上我们学到的是懂得做人的尊严,人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从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善良,尊重他人,看重人品,学到懂得欣赏有尊严的人。
课后第三题,让我们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看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小伙子外貌的句子:“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人。”反复读一读,说明他已经挨饿很久了。当时饥寒交迫,生活艰难。为下文理解打下基础,即使到了这等地步,他还是不肯接受施舍。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咙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说明他非常饿。要懂得哈默刚才不肯接受食物的精神可贵之处,即使到了饥饿极点的时候,也坚持先干活再吃饭。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说明年轻人不想不劳而获……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 说明他做事非常认真,一听到有活干,就立刻动手。同学们可以自己试着再找几句,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从他的话中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有活干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当杰克逊大叔要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的。一边读一边体会,你会从中学到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可以把人物写得更具体。
相关链接
弯弯腰,拾起你的尊严!(配乐讲故事)
七十多年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来到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看中他。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上,勒紧裤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
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的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钱放入琴盒。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最终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再次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无赖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后灰溜溜地走了。围观者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青年男子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往往会招致许多无端的蔑视;当我们处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关头,往往又会遭遇肆意践踏你尊严的人。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暴虐。我们不如理智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无法站稳脚跟。
弯弯腰,拾起你的尊严!
亚蒙·哈默1898年生于美国纽约市,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被称为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而在苏联和中国,他却是家喻户晓的“红色资本家”。1956年,哈默用他在商战中积累的财富,投资濒临破产的西方石油公司,开始建立一个石油王国。到1982年,他的石油公司已排名世界第八。1979年,应邓小平的邀请,81岁的哈默成为第一个乘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被邓小平称为“勇敢的人”。此后,西方石油公司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的协议,1988年,他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款2万美元。
关于尊严的格言
根本不该为取悦别人而使自己失敬于人。 ——卢梭
擦地板、洗痰盂的工作和总统的职务一样,都有其尊严存在。
——尼克松
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
——希腊谚语
贫莫贫于无方,贱莫贱于无志。
唯有赞美别人的人,才是真正值得赞美的人。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传习录》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7)同步检测:
基础知识题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这群逃难( )的人正在艰难( )地向城市前进。
1、 nàn nán 2、nán nàn
答案:1
2、敌人中了子弹( )后不能动弹( ),只好等着我军收拾。
1、tán dàn 2、dàn tán
答案:2
二、单选题。
1.“画册”中“册”的意思是( )。 答案:2
1、量词;2、册子。
2.“精巧”中“精”的意思是( )。 答案:3
1、提炼出来的精华;2、经过提炼或挑选;
3、细;4、精通。
3.“屏息凝视”中“屏”的意思是( ) 答案:4
1、屏风;2、屏条;3、遮挡;4、抑止;5、除去
“ 凝”的意思是( )答案:2
1、凝结;2、注意力集中)。
三、选词填空
1.他( )是累极了,一沾床就睡着了。答案:2
1、竟然 2、显然 3、果然
2.爸爸本身就是天气预报,昨天他刚喊腰酸,今天( )就下雨了。答案:3
1、竟然 2、显然 3、果然
3.这样宏伟的建筑,( )只用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答案:1
1、竟然 2、显然 3、果然
4.杰克逊大叔十分( )地望着这位年轻人,知道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答案:3
1、欣赏 2、观赏 3、赞赏
5.老师很( )我的绘画作品,还鼓励我要继续加油。答案:1
1、欣赏 2、观赏 3、赞赏
6.昆明世博会展出的奇花异草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 )。
答案:2
1、欣赏 2、观赏 3、 赞赏
巩固提高题
一、读下面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或语言的句子,选择正确的理解。
(1)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1 )
1、听到没有活干,很失望,虽然他很饿,但是坚持要用劳动换取食物。
2、很想吃饭,但是害羞。
(2)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2 )
1、 他身体不好,体弱多病。
2、说明他已经挨饿很久了。
(3)“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1 )
1、做事非常认真,一听到有活干,就立刻动手。
2、做完以后可以多吃一点东西。
(4)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1 )
1、对杰克逊大叔十分尊重,很有礼貌。
2、讨好大叔,希望可以得到更多好处。
二、给下面句子中“快”字的意思应选择正确的解释。
(1)新的一年快要来到了。 ( 1 )
1.将要 2.锋利 3.乐意、称心 4.直爽、爽快5.迅速
(2)这个人真是心直口快。 ( 4 )
1.将要 2.锋利 3.乐意、称心 4.直爽、爽快5.迅速
3、鬼子消灭了,真是大快人心。( 3 )
1.将要 2.锋利 3.乐意、称心 4.直爽、爽快5.迅速
4、菜刀不快了,你去磨一磨。 ( 2 )
1.将要 2.锋利 3.乐意、称心 4.直爽、爽快5.迅速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
讲解: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用得好,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地、具体的表达出来。
1. 天上好像亮出了几块黄色的云。
1、是; 2、不是
2. 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的高亢的嘶鸣声。
1、是; 2、不是
3. 他拉了一下把他的肩膀勒得发疼的纤绳,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1、是; 2、不是
4. 他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1、是; 2、不是
5.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1、是; 2、不是
6. 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
1、是; 2、不是
答案:1、╳;2、╳;3、╳;4、╳;5、√;6、√。
能力拓展题
一、选择动物的名称把成语补充完整。
( )吞( )咽 画( )点睛 井底之( )
1 狼 2狐 3龙 4 蛙 5 虎 6兔 7羊
答案:1、5、3、4
( )假( )威 亡( )补牢 守株待( )
1、 虎 2、羊 3、兔 4、狐 5、虎
答案:4、1、2、3
( )头不对( )嘴 对( )弹琴 打草惊( )
1、牛 2、龙3、蛇 4、蛙 5、马
答案:1、5、1、3
二、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0、己所不欲 1、长河落日圆
2、人闲桂花落 3、勿施于人
4、周瑜打黄盖 5、夜静春山空
6、大漠孤烟直 7、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8、春江潮水连海平 9、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0、3;2、5;4、7;6、1;8、9
《尊严》说课 篇12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景,并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感悟真情,明白道理。
二、教材分析
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回味。课文写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他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施舍的食物,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后来成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婿,并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下的学生能读懂课文的大意,但通过文本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不强。本文尊严的内涵十分深刻,学生在理解上存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描写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的比较和感悟中体会人物的感情,从而训练他们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另外,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蜜罐里,他们没有挨饿的经历,在解读文本时他们没法感受难民的那种饥不可耐,这使他们在理解哈默宁愿忍受饥饿而不愿意不劳而获时的那份尊严时会有困难。因此,借助媒体出示难民图,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对比,从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理解并积累 “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二)能力目标:
1、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体会尊严的含义。
2、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把感受写成格言的形式,揭示“尊严”的内在含义。
(三)情感目标:
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流程
(一)课件激趣,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初知大意。
(三)小组合作,理解内容。
(四)集体交流,深入内容。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六、教学过程
(一)课件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逃难人日夜奔波、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片段。
2、请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就是这群逃难人中的一员,请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如果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
3、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
4、是啊,同学们真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老师相信,学了新课《尊严》以后,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二)整体感知,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感受深刻的段落读几遍,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小伙伴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3、当小老师到讲台上读自己感受深的段落。
4、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看看从年轻人的这些表现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相机点拨指导。
(四)集体交流,深入内容。
1、小组从下列汇报方式中选择一种作好交流准备:《出示课件》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片段,也可以分角色朗读。
B、排练课本剧,并演一演。
C、进行模拟采访。(提示:可采访“哈默”,也可采访“杰克逊大叔”。)
D、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2、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汇报学习情况,师生简单评议。
3、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
课件显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请同学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谈。请学生谈一谈对尊严的理解,并讲一件亲身经历过的与尊严有关的小事情。
2、读。出示有关尊严的格言,请学生读一读。
3、编。学生自编关于尊严的格言。
4、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条关于尊严的格言,认真书写,贴于自己的书桌前。
《尊严》说课 篇13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认识多音字“难”,重点指导“尊、善”的写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积累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3. 通过想象画面、比较句子等方法,品读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词句,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4. 抓住语言描写中的标点变化及否定词的运用,进一步体会年轻人一次比一次坚定的态度。
5.体会年轻人哈默自尊自强的品质,懂得什么是尊严;学习杰克逊大叔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尊严。看老师来写课题,“尊”是这一课的生字,里面的一短横一定不要丢掉,下面的长横要写舒展。齐读课题。
同学们,结合预习,知道什么是尊严吗?看,这是尊严在字典中的意思,(出示:1.尊贵庄严。2.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对尊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先来看看大家对词语掌握的怎么样。
第一行:课文中啊,出现了几个外国的地名和人名的词语,谁来读一下?沃尔迅是南加州的一个小镇,来,一起读一下。
第二行:逃难 善良 款待 例外 捶背 赞赏
这里有一个多音字,难,谁会组词?出示。
看这个字比较难写,善良的善,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拿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下。
第三行: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这几个四字词语,你看,这几个词语都是写的人物的——外貌。
还有一个词语:一齐读。(出示:狼吞虎咽)
仔细看这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吞,咽。是,词语中含有近义词。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呢,你能说出来吗?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读一读吧
三、整体感知。
1.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请大家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老师发现,刚才读的词语中,有一部分也可以帮助我们概括课文的内容,试试看。(出示:沃尔逊 逃难 款待 狼吞虎咽 例外 赞赏)
指名交流:师点拨,小结:看来借助关键词语来归纳课文内容,是个很好的方法。
2.读了课文,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四、深入探究。
(一)探究外貌描写。
1、同学们,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和其他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先来画出描写他们相同表现的句子。
若生先说外貌,评价:对,他们是同样的饥饿,同样的疲惫等。还有吗?提示:相同表现的句子。
学生找到两个“狼吞虎咽”的句子。
自己读一读,从他们相同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逃难的人啊?(背井离乡,躲避灾难)想象一下,他们在路上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他们被饥饿所困,被疲惫所困,被焦渴所困,所以课文中是这样来描写他们的。刚才我们说到了,这里是对他们的——外貌描写。【板书:外貌】来,带着感受读出来,一起读。
小结:通过这样的外貌描写,(指黑板)我们体会到了年轻人和所有逃难的人一样,此时最需要——(生说),然而,他并没有选择这些,而是选择了——先劳动。
过渡:下面的课文啊,作者着重为我们描写了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同学们,来默读一下课文2-4自然段,把这几次对话找出来。
(二)探究语言描写。
1、出示3组对话。让我们把目光先聚焦到这位年轻人的语言上,读一读,看看每一次语言中,他都想表达什么意思啊?引导学生表达意思,适时引导读好3次语言。
师:看来大家明白了,年轻人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同学们,再来仔细读一读,看看这3次语言描写有什么不同吗?来,不着急,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A标点不同。
B 含有否定词。
出示第三句,(“不”变红,哎同学们,注意这个词的位置了吗?
对啊,用在句子开头,而且是简短的一个字。(范读)不,你读出什么来?小结:否定词的运用就让我们感受到年轻人内心一次比一次坚定。
C 杰克逊大叔一次次地让年轻人先吃饭,都被他这样坚定的拒绝了。同学们,这拒绝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什么呀?(尊严,骨气)
D 配乐情境朗读:让我们来到这个寒冷的冬天——
疲惫不堪的年轻人急需食物充饥。可是当杰克逊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却真诚地请求说——(生读第一次语言)
当杰克逊回答他没有活儿需要做时,年轻人坚决拒绝说——(生读第二次语言)
当杰克逊大叔答应让他先吃饭,后劳动时,年轻人毅然拒绝说——(生读第三次语言)
小结:刚才我们品读了年轻人的语言,【板书:语言】体会到他维护尊严的坚定决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描写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特点,感受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
E作者啊,还刻画了年轻人的动作哪【板书:动作】注意看,年轻人第一次说话时——第二次——第三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变化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说说你的想法。(落到“尊严”)
杰克逊大叔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他让年轻人为他捶背,之后把食物递给了年轻人。年轻人——(出示)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两个句子,你们看,同样是狼吞虎咽的吃,现在发现了吗,有什么不同呢?
其他逃难人得到的是施舍,年轻人得到的是劳动的报酬。这正是他们的不同之处呀!(说的慢一些)
五、点明中心句。
面对这样一位年轻人,杰克逊大叔是怎样评价他的呢?指名读。
“他什么都没有”,他没有什么呢?为什么他什么都没有,却是个富翁呢?
师小结:是啊,他虽然是个一无所有的人,却永远最尊贵的人格啊,所以说他是——生读:的富翁!
正如杰克逊镇长所言,哈默凭着自己的骨气和毅力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石油大王。
课件出示:哈默资料
亚蒙·哈默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被称为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到1982年,他的石油公司已排名世界第八。1988年,他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款2万美元。
课文学到这里,你从文中的另一个人物——杰克逊大叔身上又学到了什么呢?
六、全文小结
学完课文,你是不是对尊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呢?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课下请大家查找一下有关尊严的名言和故事。
《尊严》说课 篇14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尊严》是一篇蕴意深刻的叙事类文章,文章主要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故事,他在小镇上逃难时,面对善良朴实的人们的盛情款待,他没有立即接受,而是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品尝劳动果实,正是由于他有着“不能不劳而获”,“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的坚定信念,最后终于成为了石油大王。教学本课,一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描写哈默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词句,理解“尊严”的真正含义;二要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主人公哈默和杰克逊大叔作出评价,说说自己对他们的看法,提高学生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复述这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尊严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嗟来之食”的故事?有一年齐国发生了大饥荒,一个名叫默敷的齐国人在路边摆设了食物,准备送给那些饥饿的灾民,有一个饥饿的人始终不肯吃人家施舍、恩赐的食物,最后饿死了。你觉得这个人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别人施舍给他的食物?(因为他有尊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尊严”有关的文章。揭示课题:尊严
(由一个历史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急于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对“尊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遇到生字用笔圈画出来,对照课后的生字表把这些字音读准。(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并给生字找个伙伴,组成词语。
3.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
4.讨论: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尊严”,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学生自读和互读,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研读课文,潜心会文
1.学生自学思考:(1)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什么?(2)画出他们之间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分小组进行讨论。
3.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你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面对好吃的食物,哈默与其他人的行为表现截然不同,你从他与众不同的表现中体会到了什么?)
(2)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你从“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中感受到了什么?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个怎样的年轻人?)
(3)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你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你从哈默的神态变化和语言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杰克逊大叔真的有活儿需要哈默帮忙吗?为什么他要这么说?从中你看出杰克逊大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5)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你从这两个人的动作——“蹲”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个“蹲”字表明了什么?)
(6)“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
(为什么杰克逊大叔会这么说?这个“舒服”有几层含义?)
(7)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你从“立刻”、“狼吞虎咽”中看出了什么?说明他当时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8)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您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为什么杰克逊大叔要留下这个年轻人?)
(9)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杰克逊为什么这么说?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4.讨论:(1)假如你也是那群逃难人中的一个,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你会怎么做?哈默的做法可贵在哪里?(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年轻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说些什么?(3)学完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以上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从主人公的神态、动作和语言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由点到面,把握住整个文章的中心,明白一个道理,从而提高他们分析、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四、课外延伸,开拓视野
1.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具有尊严品格的人,选择一两个你所熟悉的,读一读他们的故事,课余时间大家一起来讨论交流。
2.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乞丐都很年轻,不劳而获,跪在大街上接受别人的施舍。对此,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以上环节设计,由文本向课外延伸,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尊严》说课 篇1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从不同的人物身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体会哈默不随意接受别人的给予,用劳动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以及沃尔逊人援助他人的品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组。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创设情境
1、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风无情地逼迫着路上那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面呈菜色、忍着饥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进行着……(屏显恶劣天气作为叙述背景)同学们,此时此刻,这群逃难人最最需要的是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补充。
3、是啊,同学们真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老师相信:学了新课以后,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板书设计:7、尊严
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读到准确、流畅为止。
2、请把你最想读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不重复朗读,并在学生朗读过程中适时纠错)。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内容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相互补充。)
4、教师适时板书:
哈默逃难、捶背、吃饭
杰克逊大叔称赞、挽留、送饭
三、自读自悟,体验内涵
1、是啊,读完这个故事以后,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深深地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动着。请同学们再次认真朗读全文,读读你对故事中两个主人公的评价以及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2、同桌互相交流,产生思维碰撞,加深理解。
3、全班交流:
人物
评价
理由
启发
哈默既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也不随意接受别人的给予,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劳动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
1、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2、“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3、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这些食物!
4、“不,我现在就做……
5、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无论何时何地做人都要有尊严。
杰克逊大叔善良、善解人意,及时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1、杰克逊大叔心想……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2、杰克逊大叔想了想……我再给您派活儿。
3、杰克逊大叔什分赞赏……您愿意为我捶捶背吗?
4、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我太高兴了。
5、过了两年……因为他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