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推荐17篇)

2023-04-21 01:08: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推荐17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1

设计:嵊州市黄泽中学 方春庆

教学目的: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品味散文语言,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的生命是异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终艳阳高照。所以,当病痛、甚至是残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之神对你极尽捉弄时,你将作出何种选择?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还很难作出抉择。那么,就让经历了风雨的史铁生来告诉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我与地坛”,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能写“我”与地坛的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或由此而来的一种感悟。因此,我们对本文的研习大致可以由此而展开。

三、初读感悟:(学生带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

1、“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教师补充关于史铁生的经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黄金年华,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却不幸残疾了,这打击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回避的严峻问题。

因此,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痛苦、消极、颓废。去地坛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地坛?

明确: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荒芜、破落)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对地坛总的感受:(学生总结)“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4、这种感受显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时的心态不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荒芜”是因为当时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击,一下子还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心情极为悲观失落,用作者的话就是“失魂落魄”的状态,“他在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无论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机。正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思考的深入,同时由于园中景物对他心灵的启发:地坛也有创伤,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他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问题是怎样活的问题”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这样他于园子中的“荒芜”重新看到了生机。他的生命也重新迎来了新的春天。(补充)他成了 2002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原因在于他在过去一年发表的一组散文《病隙碎笔》。作者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组散文写于作者在患了肾衰竭后生活于一个又一个的手术之间。而在两个手术间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脑的时段,于是他写下了一些文字,关于生活,关于命运。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四、课外拓展: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学生自由阐发对生命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新定位。

五、精读品味语言:

1、地坛对作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显然已经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对此景,你能感受到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地坛的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①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

②“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很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

③“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④“露水在草叶上流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其它内容略)

2总结品味语言的原则:结合作者的心境和描写对象的特征,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然,我们自己写文章,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文章,也同样如此。

六、作业布置:预习本文第二章节,注意对语言的品味。

[1]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2

邱龙涛

自读导言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解说: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文章比较长。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自读程序

1.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边读边思考:既然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的追思核心,那么第一部分那么多风景描写和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先是写到他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

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删节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有论者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这就是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达到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涤净,当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中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询,也完成了他为文的寄托。为文与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体。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参见陈思和先生相关文章)

自读思考

1.说说作者史铁生是沿着怎样的思路,使自己的精神走出阴影、获得超越的?

2.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删节,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思考下列问题,整体把握文章。

1、 作者截瘫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2、 母亲的行为,写了那些?母亲的心理活动,作者何以知之?

检查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

剥蚀( ) 柏树( ) 恍惚( ) 隽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隽秀( )

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熨帖: 意蕴:

宿命: 恪守:

亘古不变:

窸窸窣窣:

关于作者:

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作品以关切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研读课文:

速读全文,课文两部分的记叙对象有什么不同?

(一)、第一部分( )

1、“我”与地坛的关系如何?2是地坛的什么特征最先打动了我 3、 地坛与作者有什么相似点?它又有什么特点? 4、 概括作者悟出的生死问题的真谛。荒芜的园中 的景物对作者了悟人生真谛有什么作用?5、 “死”的问题解决后,作者为何还“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6、作者对地坛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二)、第二部分1、本部分主要突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第三自然段的“设想”有何好处? 3、课文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有何深意?此处的“车辙”“脚印”又可做何解? 4、 如果文章第一部分是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那么本部分作者又是在思考什么? (三)本文语言很有特点,“创新精神”值得学习。不少语句很新鲜,很奇崛,但又是语言规范所允许的。

举例: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

此句中的“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一句,按一般的语言习惯说法是:门壁上朱红的油漆 淡褪了。另在“朱红”前面又用拟人手法,着“炫耀”二字,对描写地坛的面貌、沧桑变化、破败相确实是恰倒好处。同时对作者的精神状态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新鲜别致的句子还有很多,请找出,并体会其妙处。

巩固训练:

1、下面各组中字形、字音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坍圮(tān pǐ):坍,倒塌、崩坏;圮,塌。

恪守(kè):谨慎而恭敬地遵守。

B、亘古(gèn):从古到今。

蝉蜕(tuì):蝉的卵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

C、熨帖(yǜn):心里平静舒适。

隽永(juàn):(言论、文章)意味深长。

D、炫耀(xuán):夸耀。

肆意(shì):不顾一切地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2、选择合适的词填空:寂静、落寞、沉寂、宁静、寂寞

(1)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 如一间空屋。

(2)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 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4)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 下来。

(5)譬如在园中最为 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的苍凉。

3、 按要求改换句式。

改为常规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拓展训练:

补充文段:

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 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我与地坛》导学学案答案

检查预习:

注音:bō bǎi huǎng hū juàn cù tān pǐ kè jùn

注音释词:

熨帖(yù tiē):心里平静舒服。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宿命: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等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

恪守:严格遵守。

亘古不变:(gèn):从古到今不改变。

窸窸窣窣:(xīxīsūsū):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

研读课文:

(一)、我与地坛

1、 课文中相关句子: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象上帝的苦心安排。就当时的作者来说,他最需要的就是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

3 地坛是荒芜的,一如当时作者的心境。特点在于地坛虽荒芜却并不衰败。

4、真谛: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是必然的,不必急于求成。

作用: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并且因为它们的存在,倒使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

5、课文中有解释。活的问题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地坛中的景物向作者昭示着各种可能性,吸引着作者去解答。

6、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依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的挽救了作者。

(二)、母亲

1、一个忧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亲形象。

2、参看教参87页。

3、作者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车辙”可看作作者心灵求索的轨迹。

4、本部分可以说是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和永久的怀念。作者早先总以为地坛对他是最重要的,现在,他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可看作是他的第二次涅槃。

[1]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3

一、背景描述

(一)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史铁生在20岁时不幸双腿残废,这篇散文凝聚了他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通过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对于少不更事的学生来说,是一次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的好机会。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借鉴吸收其中的精华。文中的生命感悟充满了情感和思辨色彩,适宜学生做探究性学习。可以倡导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带着疑问去探寻、追究作者的生命感悟,并围绕问题对文章进行探究式阅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讨,从而获得一定的认识体会。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在地坛中的心路历程及获得的生命感悟。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讨,运用网络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情感目标:增强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体验作者在地坛中的心路历程及获得的生命感悟,学会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讨来解决问题。

2、难点

由于生活阅历尚浅,学生对作者生命感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四)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可见,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

根据上述理念,学习中教师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此外,教育要跟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因此本课教学还采用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使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

二、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先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如《我与地坛》全文,史铁生的同主题的文章及其他一些有类似经历的人物的事迹,在此基础上制作好课文的网页。

(一)提供背景,产生问题

(多媒体展示)作者史铁生的生活经历及照片和地坛公园的图片:史铁生在20岁时下肢不幸瘫痪,青春韶华,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他来到了北京的地坛公园,在这座于风吹雨打中颓圮荒凉趋于沉寂的地坛中,他进行了深沉的思考……,许多年过去了,史铁生成了著名的作家,现在的他以开怀灿烂的笑容来面对生活……

问题:对该资料你有何感受?

学生可开展讨论,在留言版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做最后归纳:史铁生在地坛中有过怎样的心路历程,他获得了什么生命感悟?

(接受学习重在接受、吸收、积累,即接受前人的知识成果,吸收人类文化营养,积累、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探究性学习则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阅读。有了问题意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究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现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无所谓探究。)

(二)阅读文本,自主探究

《我与地坛》这篇散文对于史铁生来说可谓意义特殊,他试图通过这一次写作去回顾自己过往的生活尤其是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它是回忆,是自省,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要求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有了疑问,发现了问题,就要多方探索,寻求答案。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

围绕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和生命感悟,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后自由发表看法,预期产生课堂第一个小高潮。

学生基本上能够从地坛的环境、景物描写,以及母亲无私的爱中初步找出作者的心情变化和生命感悟。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要让他们适当诵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学生是独立的、自主的个体,学生的生命体验、学习方式方法,因人不同,思维的角度、深度、领悟的境界、质疑的方式也迥然各异,每个学生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都可能不尽相同。如有不同看法,不妨开展争论,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最后求同存异。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吸取智慧。教师应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鼓励有创见,让学生在个性张扬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网络,合作探讨

1、组织学生根据不同意见自行分组(3~6人为一组)

2、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实现人手一机)查找资料深入完善自己的看法,(建议采用GOOGLE中的高级搜索功能或用“百度”搜索引擎),可让学生先浏览教师课前制作的网页上的有关资料。要求在搜集好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组内进行深入探讨,每组用WORD文档做好讨论成果记录,并推举中心发言人。

教师全班巡视,参与他们的讨论,对能力较弱小组多予点拨,这一阶段是本堂课重心所在,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集思广益,集中优势力量,使学习能深入化、系列化、创新化,利于探究的顺利进行。学生通过彼此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学会相互理解、赞赏、分享和互助,多接触一些感性熟悉的材料也有助于难点的突破。其次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资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风采展示,交流成果

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探究成果,谈自己的感悟,师生共同评价,从而掀起课堂第二个高潮。

大致可做如下归纳:

地坛景物与史铁生的心路历程

“四百多年里,……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刚残废时心情失魂落魄,万念俱灰

“蜂儿如一朵小雾……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感受到连微小的生灵也有它们的活力与生命意义,心境逐渐开朗振作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太阳循

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体会到地坛与世间万物的古老永恒,个人的不幸与之相比何等渺小,开始释怀并珍惜生命

地坛中人物给予史铁生的影响

地坛是母爱的见证,同时也促成作者去反思、怀念并回馈以同样深挚的情感。——如《秋天的怀念》里作者提到要和妹妹好好地活下去。

通过母爱的感召,“我”由自暴自弃的青年变为坚强的热爱生活的人,仿佛正是母亲生命力量的延续。母亲用自己是如何面对磨难的一生的经历,身体力行地为“我”指出了该有的生活态度。——就像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和美国的精神楷模盲人作家海伦·凯勒一样要敢于向命运挑战。

地坛里的其他人物,如唱歌的小伙子、长跑者、捡灯笼花的弱智少女、散步的夫妇、饮酒的老人等也让史铁生体会到世界上不可能事事平等,有了对立与衬托,世界才变得五光十色,那么对待不幸也就能心平气和了。

(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努力成果要及时肯定,使他们获得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寻求更多的答案,即使找到答案也不意味着学习过程的结束,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开放的视野。)

三、设计反思

本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了以往的授受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的探究。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自主探究和网上信息搜集处理这两个教学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感受,而像有关生命感悟等难点处,教师则要适当引导、点拨,强化学习效果。开展这样的教学,面对一个个活跃的学习个体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网上信息,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以便在课堂上能随机应变。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因此,教学课件也是网络环境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此外,还要注意教学时间的掌控。

我觉得要上好这样的课,不仅我们教师得改变观念,对学生也要在课前就做好思想更新工作,使他们意识到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对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积极的影响。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中,教学信息的传播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单向向双向(或多向)交互式的方式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的内容。换句话说,信息不再是从老师那里“拿”回来,而是由自己在更广泛的“时空”里找回来的,这种学习的主动权是掌握自己手里,要*主动参与认真探究才能获得学习成果,从而更快地进入课堂的情境,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4

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1)了解体会作者审视了自己以往15年尤其是病残以后的心路历程,重新获得的对人生、命运的智慧认识;

(2)理清本文的线索;

(3)体会、借鉴本文的写作艺术。

教学设想:分析课文应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环节。本篇课文的内容涉及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深邃而透辟,在感情处理上沉郁而厚重,文笔优美而坦诚,提供了品读分析的多种资源。

课文分析可以考虑以作者感情为中心,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同地坛的关系里有的是人物与自然的对话、人物心灵中一种情绪与另一种情绪的对话。在第二部分,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交织着对往事的追忆、对迟到的悔恨、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抓住对上述各种感情的分析,可能找到解读全文的钥匙,从而完成评价、借鉴、吸收等任务。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也应是分析和评价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解题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室”和拜台。“皇祗室”中设地神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宫、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但是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现在皇祗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近些年来,这座古园又获得新生,经过整饬,成为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每年春节还在园中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

二、解读第一部分

1.带着问题阅读第一部分(课后“练习一”)

2.对这一部分的解读应从整体感知文章开始,抓住课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至少曾以如此。为什么地坛对作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拯救了作者,这便构成了第一部分的抒情基础。

3.接着分析作者怎样抒写他与地坛的关系。

课文没有浅薄地写地坛如何美丽壮观,如何生机盎然,让人不由得恢复对生的留恋和热爱。事实是课文倒写了不少园子里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地坛对作者的影响不是在简单比照中完成的,地坛给予作者慰藉和启示有其独特的方式。(文中第四段写道“我一下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什么意图呢?“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就是了,一边是大都市的喧嚣,一边是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一下就打动作者的,就是地坛的宁静。)

4.作者从地坛公园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人生真谛,那么地坛公园的景象如何?试用一句话概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感悟到的真谛又是什么?

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关注它们,可是它们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在生存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有了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的思考: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当年,他在21岁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但他通过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是正确的,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以自己原有的初中文化的底子而成为一名作家。这是他冷静思考的收获,这是他明智抉择的结果,这是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顽强拼搏的成功。

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正确抉择,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并没有谈论这样严肃的内涵,而是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显然不是。不难理解,当一个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三、解读第二部分

1.阅读第二部分,思考“练习二”

2.终于,地坛从我们眼前退后了,在第二部分课文,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出来的是一个忧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亲形象。

解读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我们可来寻根溯源。

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涅槃。

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个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

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槃。

3.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

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

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

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四、合二为一,整体驾驭

首先以作者要解决是否生存下去的思想冲突为起点,这是课文的“原始冲突”。

其次,作者的特殊问题需要一个特殊环境来解决,这个特殊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

再其次,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感悟得益于地坛公园和谐、平静的自然关系,得益于他独处其间受到的心灵启迪。

又次,是母亲保障了他去地坛的权利,从这一意义上说,是母亲协助他走过了参悟生死的路程。

又次,母亲在帮助儿子解脱精神重负的同时,自己背上了一点不比儿子轻松的精神负担,因为她深知自己如果下错决心就将送儿子入死地,这是她平凡生活中所可能犯的最严重错误,但她为了儿子愿意冒险。

最后,是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和永久的怀念。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心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因为地坛是上述一切的见证,这条思路可叫做“我和母亲的地坛”。

五、地坛—我—母亲

我们在对“地坛”“我”“母亲”三者的关系分析中,逐渐明朗下面的连环组合:

母亲向我提供了地坛,地坛向我提供了生机,生机为我带来了成功,我的成功提供了母亲的骄傲。

如果每个环节都实现的话,那么母亲得到的回报,即对儿子成功感到骄傲,就会成为母爱的新资源,使母亲更愿意为儿子做一切。这时连环套将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它就是圆满的。

不幸的是,母亲的早逝使她没有机会感受到儿子带来的骄傲,连环套断裂在最后一个环节上,这是本文悲怆基调的缘由,而渗透全文的思想感也就离不了忧伤、痛苦,毕竟,儿子的新生跟母亲的早逝被宿命地结在了一起,读来不由人不感伤。

六、语言特色

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

比如写历尽沧桑的地坛公园:“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一组整散结合的句子极具概括性。同样是写这座古园,说到十五年中“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时却又洋洋洒洒数百字不厌其详。

在述说母亲的担忧害怕、关爱备至时,不惜笔墨,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过早去世的、无私而又崇高的母亲的形象。抒写自己的悔恨之情时,作者说:“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守。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话语啊!

作者在抒发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感悟时则写道:“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比如你……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这样的叙述,这样的比喻,无不显示出作者运用语言的机智与诙谐。

七、小结

本文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模山范水的纪游作品,地坛对作家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他已进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作家进入了地坛,地坛成为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作者写地坛,突出的便是这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因此,作家虽然写了地坛的外观,但他没有对地坛的古今沿革进行考索和记叙,也没有对地坛的面貌作什么总体的细致的描绘和刻画,作家情所独钟,抓住的是地坛那种对他心灵具有启发的味道,那就是他所理解的地坛的精髓,地坛的魂。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动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史铁生生命的组成部分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5

作者:史铁生

课型:新授

课时:2

授课时间:2002/530

教学目的:体验生命意义;深切感受母爱;

运用语言的技巧;内心世界的表现。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文章整体思路;

2、 领会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背景简介,导入课文

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著名小说家,“文革”初期响应号召到陕西务农,积劳成疾,下肢瘫痪。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

地坛:北京的一处古迹,明清时皇帝祭祀的场所。

二、找一个你感觉舒服的姿势,朗读课文。

我们可以给两部分用联合词组命一个题目:一(我与地坛);二(我、母亲与地坛)

三、领会语言的魅力

读第5段。提问见课本。鉴赏:

1、“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

3、“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

读第7段,鉴赏六个“譬如”,写出作者摆脱痛苦后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应有所作为的信念——只要这些美好的东西仍然存在,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活下去。

史铁生的语言新鲜、奇崛,这是我们应该认真体会和模仿学习的。

板书设计:

内容:一(我与地坛)

二(我、母亲与地坛)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借鉴

1、 珍爱生命、体验母爱

2、 展现内心世界的“轮椅视角”

教学步骤:

一、珍爱生命

谁能用几个词语描绘一下在青春年华突然瘫痪的史铁生的心情?(消极颓废、失魂落魄等)

后天残疾比先天残疾更加令当事者痛苦,可能昨天还意气风发,今天就突然被抛出了正常生活的轨道,昨天还和朋友说好一起散步,今天就突然没有了双腿(“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让我残疾了双腿”)……许多人在这种打击下常常会精神崩溃(史铁生“失魂落魄”“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作者来到地坛正是为了摆脱这种骨髓中的痛苦。

地坛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地坛是“荒芜而不衰败”的,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却内涵着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包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际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知道了自己的最终归宿,作者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的活着。

二、体验母爱——

读第二部分3、6、7段,分析鉴赏。

母亲的爱有什么特点?

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提问: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

齐读最后一段。

三、丰富内心世界

残疾人因为客观的缺陷不能象正常人那样与世界交流,他们或行动不便,或看不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或听不到大自然的美妙天籁,所以,残疾的人更善于和心灵对话,与上帝私语,这就构成了史铁生独特的轮椅视角。在这种视角中,作者多虚写,少实写,注重内心世界的表白,长于议论和抒情。

读(一)2、3段。

在史铁生的眼中,任何事物都带着感情,“物我相融”,他用心灵来观照一切。对于母亲的爱,更多的也是通过描绘内心感受写出来的。这些是我们在今后作文中要学习的,生活不是没有东西可写,而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还不够丰富。

四、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周无晚自习作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6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

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学生读课文

本文写母亲,饱含感情,又充

满哲理,要求学生对此作些

评论

体会母亲给了作者生存的

启发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

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7

我 与 地 坛

史铁生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二、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 《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三、阅读品析第一部分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总问: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坛之间的关系?

1、 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古园的?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地时候。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以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 精神不变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如何理解地坛和作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

三、 阅读品析第二部分

1、 分组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2、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3、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 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

4、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6、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五、结束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8

陈凯歌

一、学目标:

1、人文——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并感受到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2、知识——散文的阅读理解。

3、能力——回忆性散文的片段写作,注意内心描写。

二、学安排:两课时

三、学设想:343+情境感悟式和问题研讨式

1、切入点(拎动点):

天下母爱——残疾人母亲的母爱。

2、制高点:

母亲深沉、痛苦又毫不张扬的爱(行为、内心)。

3、增长点:

回忆性散文的写作技能: ①设想人物内心世界

②情景交融

4、延伸点:

对亲情的感悟;设想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5、语言:

把握好课文的感情基调进行朗读训练,学习描写与抒情语言。

6、思维:

形象思维和分析归纳。

7、迁移:

联系自身进一步认识母爱;回忆性散文的写作技巧。

四、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内容(课文第一部分)

1、配乐朗诵,从整体上把握感情基调。

2、通过分析,把握文章整体思路。

3、领会本文语言特色。

4、带感情朗读文段。

[第二课时]

▲学内容(课文第二部分)

▲学目标:

1、品味散文的语言和意境;

2、加深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

3、设想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更好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训练配乐朗读的能力。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下的母爱都是相同的:无私,伟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史铁生笔下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我与地坛(节选),作者:史铁生。一个操劳的母亲画面相继在电脑屏幕上显现]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去理解体会作者在母亲去世之后,所感悟到的母爱。(显示学目标)

二、研讨文中母亲行为描写部分

(一)学生配乐朗读1、2、8自然段,分三位同

学进行。认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感情。

(二)问题研究:

刚才三位同学朗读得很好,抓住了课文的基本感情基调:作者在回忆中带着淡淡的哀愁与悲伤。读起来语调比较缓慢、沉重。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理解课文。(以下问题相继在电脑屏幕上出现)

1、请同学们把书上1、2、8段中描写母亲行为的句子找出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感情。

2、学生讨论

3、小结:从这些行为描写可看出,母亲对儿子的感情除了伟大、无私外,由于面对的是一个残废儿子,所以有更多的痛苦而毫不张扬的爱。

残疾人的母亲母爱(独特的表现形式):伟大,痛苦而毫不张扬。

三、研讨文中母亲内心描写的部分

1、提出问题:

课文中有一句话:“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作者设想了哪些具体的内容?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2、作者的这些设想对描写母亲祈祷什么作用?

3、学生讨论回答

4 、小结:作者通过母亲的行为进一步探求母亲伟大而痛苦的内心世界。作这些设想,使母亲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逼真可信。从中还给我们带来的写作启示是:写文章,既要反映客观世界,也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使塑造的人物形象更逼真感人。

5、为了进一步体会作者笔下的母爱,全班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

四、总结:母亲对作者的作用

1、全班齐读第十自然段

2、讨论思考含义:

母亲对我的爱,从哪句话可以表现出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3、小结: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电脑显示)

车辙与脚印是重叠在一起的。是母亲的脚印伴随着作者完成思想的转变的过程,也正是因为深沉、痛苦而毫不张扬的母爱给了作者生存的力量,作者才成了一位名作家。

4、mtv(满文军的《懂你》),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

五、写作特点研究

学完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可借鉴的写作特点是:(电脑显示)

①形散神聚。回忆漫长岁月的日常生活要理出一条思路来。

②写作,既要反映客观世界,也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点在讨论设想作用时我们已提过了)

六、迁移练习

1、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在预习中写一篇回忆性短文:

走进母亲的内心……

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朗诵自己的作品。

2、学生配乐朗读。

七、作业:

1、课外阅读:《秋天的怀念》、《好运设计》、《黄土情歌》等史铁生的其他作品。

2、以回忆散文为文体,写一篇随笔。

3、名著、名片推荐:

高尔基《母亲》

获奖电影《漂亮妈妈》

作者邮箱:

[1]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9

自读导言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解说: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文章比较长。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自读程序

1.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边读边思考:既然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的追思核心,那么第一部分那么多风景描写和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自读点拨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先是写到他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

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删节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有论者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这就是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达到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涤净,当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中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询,也完成了他为文的寄托。为文与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体。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参见陈思和先生相关文章)

自读思考

1.说说作者史铁生是沿着怎样的思路,使自己的精神走出阴影、获得超越的?

2.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10

世界上最伟大的声音——《我与地坛》课堂教学实录

师:(展示奥运赛场的视频)美国著名运动员卡尔•刘易斯以9秒99的速度夺冠,卡尔•刘易斯是数届奥运短跑冠军,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但卡尔曾经和一个中国作家会晤时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你比我更强大。这个人是谁呢?这是在一个文人相轻的传统中,却得到异口同声颂扬的人!就是中国的传奇作家——史铁生。关于史铁生,同学们了解多少,谁来谈谈?

生1:我知道他是一个双腿残疾的作家,但却写出很多优秀的作品。

师:什么优秀的作品,能够列举一些吗?

生1:我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遥远的清贫湾》,还有《我与地坛》等。

师:好,说得不错。知道史铁生名字的含义吗?

生(齐声):不知道。

师:要知道,作家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节,常常影响到我们对他们作品的认知。作为当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铁生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段话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诠释。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把课文默读一遍,读的过程中,要体会文章中蕴涵的深厚情感和哲思。

师:好,都读完了。我提一个问题,平常一篇散文,你们如何阅读?

生2:一般先是抓住文章的标题,把握住话题和整体。

师:好的,就依你的方法,你觉得这篇文章通过标题如何把握整体?

生2:《我与地坛》,应该是写地坛和我的关系,或者说是地坛对我的帮助和启示。这从第一部分很容易看出来。但第二部分好象是写“我与母亲”……师:说得不错,但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写“我与母亲”呢?这个问题是这篇文章的关键,解决了它我们就可以一马平川。现在给同学们一段时间,请你们认真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好能从不同的层面说出道理。

生3:我觉得这两章是紧密联系的,从内容上来看,前者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后者地坛成为背景,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与母亲的故事;也可以说,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多的地方,“车辙”和“脚印”的重合就是一个证据。

生4:从主题思想上来说,地坛帮“我”解决了要不要生的问题;母亲帮“我”解决了怎么生的问题。他们都给“我”生的启示。

生5:从构思上来讲,地坛是“物”对作者的启示,而母亲是“人”对作者的启示。我们甚至可以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而母亲是我心目中的地坛。师:说得精彩!还有哪些高见?

生6:我觉得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追寻,第二部分是解答。我觉得这样理解,特别简捷,思路也特清晰。

师:有道理。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侧面鸟瞰了文章的全貌,你们比较一下,哪一种思路进入课文更直接有效?

生(很多人):最后一种。

师:好,那就最后一种,路是你们自己选择的,无论如何艰难,你们也要走下去,对不对?十五年来,史铁生在地坛里苦思冥想,上下求索,那么,作者追寻的问题究竟有哪些?

生7:史铁生追寻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我的身体是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该就此结束?也就是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问题是,既然生命是苦痛的,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出生?第三个是,我应该怎么去活?这是作者的心魂。

师:作者追寻的结果如何?引用文中的话,谁来说说?

生8:对第一个问题,作者思考了多年,终于领悟到“死是一种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对于死,应该顺其自然。

师:第二个问题的感悟是什么?

生9:第二个感悟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我为什么出生”,这是一个无须思考的问题。

师:那么,现在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文章的核心问题,“我应该怎样去活?”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命运的冷酷、残忍、不公。

生10:对于这个问题,第一部分作者没有给我们清晰的解答,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

师:具体来说说。

生10:比如,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小生命活跃其间。还有夕照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等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

师:说的不错,我现在再回到文章的切入点上来。作者为什么把自己人生的追寻,放在地坛里来完成?就是说,我与地坛有什么联系?地坛在我的追寻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能起这样的作用?

生11:我认为作者和地坛惺惺相惜。从“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作者强调两者的近,不仅是距离上的,还有缘分上的,甚至还有命运上的。

生12:我认为地坛是作者的人生上的导师。他用自己的历经沧桑,荒芜并不衰败来开导作者,提高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生13:我认为两者的关系是同病相怜。有共同的遭遇,所以,作者才会有共鸣,才会因此想通很多问题。

师:好的,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提炼出了以下关键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人生导师。下面请同学们为它们找出依据,当然还可以补充新的见解。

生14:作者花费很大的笔墨来写地坛的破落,我觉得是大有深意的。地坛剥蚀、坍圮、淡褪、散落;而我残疾、没工作、没出路。地坛荒芜冷落,而我失魂落魄。两者之间确实有一种宿命。

生15:我想补充,地坛在喧嚣的都市,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冷清的宁静的背景。我觉得这个背景起码有两个好处,一是这种情绪正好和作者的心境相吻合,二是在安谧、沉寂、荒芜的园子里,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另外,作者对地坛、对地坛的景物的解读,实质就是对世界对生命的解读。

生16:还有,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什么时候?应该是地坛破落的时候,应该是我残疾无路可走的时候。该来了,为什么该来?自己因为双脚残废,而心情悲凉,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来调试自己的心绪,而园子正好处于一个荒芜冷落的境地,也需要人的陪伴。所以说,史铁生和地坛的相遇,可以理解成是一种精神上的相遇,这或许是一种缘分,一种宿命!

生17:地坛尽管荒芜了,但作者说:“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我觉得这是作者借地坛来说自己。地坛在岁月的流逝中显出永恒的一面,作者由此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欣赏到人类前进的步伐与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吸和歌唱,在不屈中获得尊严,在苦难中享受幸福,在虚无中创造价值,完成了自我的“超越”。

师:在这个荒芜的园子里,作者化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思考和解读。这一过程是艰苦的,但也是必要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经历了哪些肉体上的挣扎和心灵上的洗礼。且看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他认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所以,史铁生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了“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这样告诉别人,“人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里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里来”。在他的另一首诗歌里,史铁生这样写到: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你是否能听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在存在中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过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种回归。史铁生眼里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他曾经和友人说,“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锻炼之地,便有了一种猜想——灵魂曾经不在这里,灵魂也不止于这里,我们是途经这里!……我们途经这里,那就是我们可以期待一个美好的世界,比如说极乐世界。”史铁生对死的向往,不是意味着对生的淡漠吗?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生18:我不这样认为。史铁生向往死,并不等于他淡漠生。相反,当他认定死只是所有人同样的结果,他更加自觉地追求过程的美丽,更加强调过程投入的姿态。

生19:我的理解是史铁生对死的向往,还能表明他的冷静和豁达,他把自身的残缺和痛苦昭示给我们,但他又能艰难执著的对待生,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打个比方,比如,人之战与蚁之战,人和蚁都能为了自己的群体,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但人与蚁还是有区别的,人知道勇往直前是死,而蚁觉察不到死,所以,人和蚁的境界还是有天壤之别的。能够清醒的洞察未来,那以后的选择,才更为可贵。

生20:我觉得作者把“死”看成一个节日,大有深意。想一想,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不能够面对呢?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很好。有没有哪个同学注意到,史铁生能够领悟生命的内涵,首先,在于他战胜了自己的残疾。前面说过,史铁生最崇拜的明星是卡尔•刘易斯,但他们见面的时候,史铁生却没有丝毫卑怯的阴影。因为他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9秒99的卡尔•刘易斯也不例外。而此后卡尔•刘易斯输给了约翰逊。在《我的梦想》中,史铁生说,“后来知道,跑进9秒79的约翰逊战胜卡尔•刘易斯是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约翰逊的故乡牙买加的人们这样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在这里,史铁生深刻的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局限,而且还有比肉体残疾更严重的灵魂残疾的人,他们更需要同情和抚慰。因此,史铁生终于从残疾的阴影里走出来

师:记得原野在《人生》一诗中这样写道:

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 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 这中间的时光,

就叫做幸福; 人活着,

当哭则哭, 声音不悲不苦,为国为民啼出血路。 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泪,

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诗人用了朴实的言辞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或长或短,自有论道。而贯穿其中的生命的意义却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史铁生在这里也给提出一个重要的论题,人应该怎样战胜自己的苦难,开始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史铁生的个人问题,演变成众生的共同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的“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在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一个更大也更恢弘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弘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史铁生表现出了自我形象: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合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合了死生的时间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个体的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生命的永恒欲望而洗涤。

师:史铁生是救赎了?我们呢?同学们能不能谈谈你们是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苦难的?

师:怎么不愿意说,那我先说。有一年,我眼睛受伤了,为了早好,需要双眼包扎,而且,每天都要用针深深地扎进眼球里面去,整整十五天,我都是一个真正的瞎子。一开始,我痛苦到了极点,可能变瞎的危险时时压迫着我,我体会到了一种绝望的无奈。后来,我逐渐找回了自我,我想到还有很多真正的瞎子,我曾经关注过他们吗?他们不是更加凄惨吗?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我终于找回了自己。

生21:那还是非典的时候,爸爸出差去了,然后滞留在外地,妈妈是高三教师,吃住在学校,以示和学生共同战胜危机,我们放假了。我哪也不能去,哪也不敢去,很多时候,我感觉到世界好象遗忘了我。可是,想到那些病魔折磨的人,想到那些与魔鬼打交道的医生,我咬咬牙,最终,还是信心百倍的坚持下来了。

师:说得很好,非典中很多人看到生命的脆弱,而我们的同学们却看到了坚强。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生22:有一年,爸爸的工厂破产了,大人整天不在家,我一个人呆在大大的房子里,我感到了灭顶之灾,那是我人生中的一场劫难,我以为我的天踏下来了。后来,危机过去了,这对我是人生中的一闭财富。

师:好,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贫困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同学们的体会很深,看来,我们已经逐步走近史铁生了。我们继续,作者在地坛中“想了好几年”,终于找到了答案,解答了生与死的问题,从残疾的阴影中走出来,那么,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怎样活下去,怎样面对残酷不公正的命运。所以,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从我们眼前退去,逐渐成为一个背景,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更加伟大的形象,一个忧心忡忡,努力为儿子的病情和出路多方奔走的母亲。在这里,作者重点写母亲对自己的人生启迪。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启迪的?谁来挑战?

生23:重点写母亲对我的理解。

师:好的,能否具体说说。

生23:好的,作者说“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所以,母亲对“我”的爱不是溺爱,而是尊重。母亲希望从尊重入手,走入“我”的心灵。以便更好的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师:然而“我”,却紧紧地封锁起自己的内心,让母亲不知所措。是这样吧?

生23:是的,在文中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作者连用了五个“她知道”,充分说明了母亲善解人意,深深地理解儿子,懂得如何关心儿子。母亲知道儿子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一个“发泄”的地方,于是,她把一切担心和痛苦全部埋进心底,默默担当母亲的责任。

生24:是这样的,作者如此痴迷地坛,母亲从感情上来讲,是不放心的,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目不能接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个独处的地方,治愈自己的伤口,完成人生的认识。所以,母亲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又深明大义,提心吊胆却又心甘情愿的看着儿子融入地坛。这种矛盾心理正显示母亲的伟大。

师:这个“融”字用得很有意思,把史铁生和地坛的精神上的牵连表示出来了。读了这些有温度的文字,你们觉得母亲最能打动我们的是什么?

生25:是母亲一个最大的赌注。让儿子独自去地坛,“如果他在那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只好由我来承担。”这正是母亲的伟大和过人之处。

生26:是母亲爱的无私和博大。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是要加倍的,但为了给儿子减轻痛苦她又去掩饰自己的痛苦。在母亲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中,有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财富。

师:同学们说的精彩,刚才我们探讨的是母亲对“我”的理解,还有呢?

生27:还有,是写“我”对母亲的理解。

师:怎么写?这不容易,母亲理解残疾的儿子不容易;残疾的儿子理解母亲也很困难啊!

生27:作者写了一个漫长的理解过程。从烦躁、拒绝母亲到怀念追思母亲,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只有地坛里的风从眼前刮过。

师:确实是这样。当儿子在母亲的帮助下,终于用笔撞开一条出路的时候,母亲却看不见了。命运给“我”提供了地坛,地坛给“我”带来了生机,而母亲的生机又给“我”带来了力量,力量给“我”带来了成功,成功给母亲带来了骄傲!可是——可是母亲却不在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可以说,这最后一环的缺失对史铁生的精神生命永远是最沉重的打击!

师:谁能够把作者漫长的理解过程具体化?

生28:作者先设想母亲的心理;写小说报答母亲;整日怀念母亲;痛悔自己的倔强。

师:为什么要设想母亲的心理?

生29:我有以下理解。第一,设想表明,母亲的心理自己开始并不理解,因为在母亲生前,我拒绝和母亲进行内心的交流,这是作者深切的忏悔。第二,从反面来讲,母亲帮“我”上轮椅,目送“我”去地坛,有时到园中来找我,那还不足以表明母亲的艰难和伟大。母亲在家怎么样?日日夜夜怎么想?写这些,才能使母亲形象血肉丰满,才更能表现母亲伟大的爱心。最后,这个设想还能表明,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步求索,都有母亲的参与和支持。

师:解得好!作者写小说想报答母亲,这是一个朴素的愿望,但作者又说这并不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这不是一个矛盾吗?还有,母亲希望我走的究竟是一条什么路?

生30: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因为母亲不在了,事实上也没有答案。但我觉得这个悬念很好?师:好在哪里?说来听听?

生31:对作者而言,他会永远带着对母亲深切的思念,背负着母亲深厚的期望,继续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因为路的不确定,探索也就会永无止境。对母亲而言,实际上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儿子具体走哪条路并不重要,但这条路一定能让儿子走向幸福,这才是最关键的。师:你能够分对象分析,很好。当然还可以从文章写法上,比如悬念设置的好处上来分析。

生32:作者的成功也许不是母亲希望的路,那么,面对儿子的最后的成功,母亲又会有什么理解和表示?因为母亲不在了,这一切都成了悬念,而这个悬念,增加了文章的凄婉,加重了作者的怅惘,这正是文章的魅力之所在。

师:课文最后写道:“这园里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里的“车辙”和“脚印”的交织,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谁来说说?

生33:可以说,“车辙”是作者在地坛里走过的“路”,是作者的心灵求索之旅。而“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说明作者每一次精神跋涉,都不是独立完成的,都混合着母亲的精神赞助,都含有母亲的忧虑和哀伤!而且“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还象征着母亲和地坛的重合——地坛是我再生的母亲,而母亲的博大是虚化的地坛。

生34:在文章中,作者还叙述了这样一个细节。作者曾经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现在,史铁生沉痛的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什么倔强。”作者写这些主要就是要表示自己的忏悔,这是深刻的反省,也是沉痛的告诫,同时,还要为母亲奉献自己的感恩和怀念。

师:“奉献”这个词用得好,从哪里来的?

生34:从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里来的。

师:谢谢你,这是我所知道的,我想通过你来告诉同学们一定要学以致用。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谁来帮我们总结一下文章。

生:文章写史铁生的一段生命的历程。作者先为自己的残疾悲伤,绝望,甚至想轻生,后来从地坛中寻找到生机,从母亲的坚韧和毫不张扬的爱中汲取了精神力量,终于战胜自我,走向人生的辉煌。

师:总结得很精彩。最后,我们男女生分别用一句话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感觉女生要柔弱一点,所以,老师想让你们谈谈对命运苦难的认识,希望你们以后要继续坚强或者坚强起来;男生粗枝大叶一点,我想让你们谈谈母爱的认识,希望你们以后细腻一点。先酝酿一下……

师35:好了,女生优先!请——

生36:爱拼才会赢!

师:最好从作品的感悟中来!

生37:战胜困难的唯一力量是爱!

生38:对自己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生39: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完美还是残缺。

生40:生,如果只是为了等死,那么,其实每个人都已经死去。

生40:生命中有死亡的悲痛,是因为它同时有生的喜悦;有衰老的无奈,是因为它同时有青春的飞扬。

生40:除了我们自己拯救之外,其他一切归根结底都不是神圣的。解脱自己,皈依自己,也就必然得到世人的认可。

生40:让命运的狂风来得更猛烈些吧,因为它可以刮掉我们身上多余的,把持不住的那部分,

生41:失去最爱的人能让人心碎,却也往往能让人眼睛开启。

……

师:好了,女生说得很好,该到男生了!

生42: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要加倍,儿子的快乐在母亲那里也会加倍。

生43:没有母亲的欣赏,所有的成功都会失去一半意义。

师:为什么说一半意义?

生44:因为还有妻子的欣赏。

(学生笑)

生45:人生有多长,母爱就有多长。

生46:上帝不能给每个人派一个天使,所以,就给每个人一个母亲。

生47:世界上最伟大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

师:同学们说的精彩。我还有告诉同学们一个神奇的现象:世界上的语言迥然不同,但无论哪一个国家的语言,妈妈的读音都是相同的,这也可以看成是母爱神圣的一个注解!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参与,让我们在《烛光里的妈妈》乐曲声里结束我们的这节课!

[1]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11

学习重点和基本要求:

一、通过层次结构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

二、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写法。

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曾这样解释过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这可以看作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查生字、词,并注音:

1、宿命():

2、坍圮():

3、玉砌雕栏():

4、亘古不变():

5、颓墙:

6、肆意():

7、隽():

8、恪守():

9、捋():

10、熨帖:()

11、撅():

12、猝():

13、狼藉():

14、日没():

15、????():

第一课时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前两小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中间三节,写“我”在“失魂落魄”中走进园子百无聊赖,却又无所事事。最后两节,写“我”冷静下来,专心致志地想到死和生:死是容易的,但关键是怎样活的问题。园子中的一切在撞击着我的心灵与情感,并从中找寻到活下去的勇气。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第一节为过渡段。第二至三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四至第九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十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我与母亲”)。

集体讨论,整体感知第一部分

1、提问: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两者都历尽沧桑。这样的开头,为下文描写、叙事、抒情打下了基础。

2、提问:这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这几处描写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三处。第一处特点是破败、荒芜、古旧。第二、三处特点是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3、提问:文中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朗读该部分),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明确:史铁生在二十岁青春韶华时下不幸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带禅意。对四季的不同感受喻含对生命的不同况味的理解和咀嚼,而这不同的理解又一一与园中的景物相应。

4、提问:作者在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总结:对这篇自读课文,重在赏析。作者本文的首要线索是“我和地坛”,即命运受到重创之后,作者面对地坛的思考。文章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物我不分。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继续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第二条线索。

2、领会散文的创作方法,领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一、分析第二部分,体会第二条线索

1、提问:该部分写母亲对“我”做了哪些事来体现她那伟大而又毫不张扬的爱?

明确:“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2、提问:母亲的心理活动,作者何以知之?

明确:正是母亲的行动,使作者在她猝然去世后,进行设想、体会。

3、文中第二节有一句话“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设想”对刻画母亲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种“设想”无论对写作对生活都很有启发。能作这样的设想,才能充分理解母亲的爱心。如果仅仅写母亲帮我上轮椅车,目送“我”上地坛,到园中来找“我”那还不足以表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母亲在家怎么样,日日夜夜怎么想,写这些,才能使母亲的形象血肉丰满。可是不去设想,就不能懂得母亲的爱心。

4、提问: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明确: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

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的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5、提问:作者逐渐领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领悟到创作也“并不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你认为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明确:母亲只是以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暗中默默地鼓励我勇敢地活下去,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6、怎样理解文章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二、思考: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在写散文方面的技巧呢?

1、回忆漫长岁月的日常生活要理出一条思路来。

“我与地坛”这个题目,设身处地想,很难写。时间跨度十五年之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从写起?从文章节选部分来看,先写自己,再写母亲。作者写自己那一部分,以“我”残疾了双腿之后对生命的思考为线索,而将地坛的环境描写分散挂在这条线上,既扣题目又显示了生命的历程。写母亲那一部分,则由“我”这一部分派生出来。

2、写作,即可以反映客观世界,也可以表现内心世界。

史铁生不是那种依马而立下笔千言的“高产作家”,但他是一个寻求文字分量的作家,一个值得重视的独特的作家——他自己给自己决定了:他所传达的思想意蕴在与人的存在处境的关联方面,要比其他作家显得更为密切,更为细致,也更为丰富深刻一些。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3、散文应注重语言的优美、流畅,富有情感表现力。

在本文如月光般清纯的叙述中让人感到自己也变得纯洁而多情。并不是说好散文一定要感化读者,但是在史铁生的笔下,无情的岁月似一张流走的脸庞,成为音乐、图画和梦幻,尽管忧伤像地坛一样古老,但是母亲身上那种真挚而坚韧的信念使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本文语言富有创新精神。例如文中对地坛的第一、二处的景物描写等。

三、讨论:从思想内容,本文值得我们借鉴吸收有哪些?

明确:1、要顽强地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2、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

3、珍爱生命,珍爱健康。

4、要关心残疾人。

结构图解:

琉璃剥蚀

朱红淡褪

高墙坍圮

雕栏散落

柏树苍幽

草藤茂盛

昆虫活跃

落日灿烂

雨燕高歌

气象万千

珍惜生命,顽强生活

远离死亡,走出自卑

无言准备

忧心祁求

悄悄寻找

焦灼牵挂

过早去世

儿子身残,母亲最苦

报答母恩,愿望难偿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12

曾雪梅

沈阳市二十一中学

2004年11月

我与地坛

教学目的: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放映背景音乐)

导语: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部分 我与地坛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忧郁、痛苦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

4、问:那么地坛的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眷恋?

5、问:哪些地方体现了地坛这一景物特点的?

明确:第2、3、5自然段。

6、听录音朗诵。考虑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的。?

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

剥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

同学找出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幻灯片展示)

7、这些景物给了作者什么启示?

启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即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8、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9、听这一段景物描写的录音,思考此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没日没夜地镇静地站在那儿

草木和泥土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气味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灯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和启示。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她让我在那里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在我狂妄时,地坛在无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伤时,地坛在宽容地接纳了我,并毫无怨言的让我在那里思考了15年。

(过渡)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谁? 我们的母亲

第二部分 我与母亲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他还有机会向母亲回报吗?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

没有,“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其中蕴涵着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更有着对母亲无尽的歉疚和抱憾终生的痛悔,,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6、清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吸收迁移

1、阅读《我与地坛》其他部分,体味作者语言风格,填空。

(1)要是以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 ( )

A 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

B 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C 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D 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2) 以心绪对应四季?( )

A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现 A的残忍与渴望;

B 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

C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

D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不发出的信;

(3)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 )

A 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

B 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

C 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

D 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4)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 )

A是一首短歌或诗,

B 是一群雕塑,

C 就是一幅画,

D 是一部长篇小说。

2、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们深沉情感面对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几成呢?(根据预习,自由发言,可配乐)

总结:让我们正视生命的客观存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爱我们的母亲,珍爱我们的拥有,像地坛和母亲那样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宽容广博的胸襟,坚强坚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态。

四、巩固探究

作业:

1、抄写第三部分这段文字,并在以后的写作中仿写。

2、总结地坛与母亲的异同,并从传统文化中探究“地――母”之间联系的根源。

3、推荐阅读史铁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

五、板书

[1]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13

台州中学

[教学目标]

1、体悟母爱的伟大与艰辛。

2、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想]

课型定为诵读课,采用的手段以诵读为主。这段选文的语言也是很值得品味的,但是在这堂课里只能忍痛割爱,目的是通过诵读让学生在情感和认识方面得到提升。

[过程实录]

[PPT1:课题名称及史铁生照片,背景音乐为满文军的《懂你》营造一种气氛]

师:一个人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妻子,没有儿女,但他一定有过母亲。史铁生从残疾的阴影中走出来,不再去问“我”为什么要出生,不再去想“我”为什么要活着,不再去抱怨命运的不公。这当中除了地坛给予的启示之外,还有“母亲”伴行他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路。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路,“母亲”用她的爱和生命支撑起史铁生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今天我们与作者一同去感受母爱的伟大与艰辛吧。

[PPT2:呈现教学目标:诵读全文,感受母爱,读懂母亲,感悟生命,启迪人生。]

师:大家先自由朗读选文(二),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生:第三开头这个细节很感人。(读)“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正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师:你刚才念“看见母亲正站在原地”,与原文一致吗?

生:原文是“仍站在原地”。

师:你觉得是原文的好还是你改的好?

生:原文好。

师:为什么?

生:“仍”表示站的时间长。

生:“仍”字体现“母亲”对“我”去地坛不放心,还在出神地想事,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师:这事一定与“我”有关,对吧!(停顿)是啊,一个“仍”字,我们可以看出母爱就是一份牵挂,一种担忧。这一细节看似平淡,可在这平淡当中蕴含着的是浓浓的爱意。你的生活当中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生:有,我每次回校时,妈妈都要送我上车,而且总是唠叨个不停。现在,我发现原来这“唠叨”就是爱。

师:我也有跟你一样的生活体验。自己的年岁在一年年增大,父母的白发也在逐渐增多。每年假期我都要回义乌看望父母。每次回来,母亲都要亲自送我到车站,车不开就不肯回家,等车快要开时,她又到大门外站着,看着我们远去。我转过头,总是看见她张望的情景,然后是小心翼翼地横穿马路去等公交车。每每到这情景,我都有一种欲哭的感觉,这是一种幸福。

生:我找的是这一句。第二节最后“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我喜欢这句,是因为它写出了母亲是毫不张扬的,是平凡的。母爱就在点点滴滴、平平凡凡之中。

生:我选的是第三段中的这一句,“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原来,母亲的爱是要去设想的,母爱是“痛苦的”、“艰辛的”。

生:我找的是“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自己平时也从来没有为母亲想过,现在我体会到了做母亲的艰辛和痛苦。

生:我选的是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我”走到哪儿,母爱就跟随到那儿,母爱是无处不在的。

师:说得很好,“我”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我”成长进步的每一寸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

师:从同学们找的句子看,我们可以发现,你们找的都是“母亲”这条线,“母亲”是如何爱儿子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母亲”的爱都体现在哪。

生:“母亲”的爱主要体现在对“儿子”的理解上。

师:具体说说。

生:如第二节中,写“母亲”无言地帮“我”准备,又目送“我”去地坛时,连用了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深爱,“无言”二字包含着浓浓的爱意,一切皆在不言中。

师:是啊!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节所体现的是“母爱”的深沉,在朗读时应把握怎样的语气和语调?

生:应读得深沉含蓄,充满深情,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应略读重音。(生有表情朗读第二节,同学们评价说他语气语调都把握得不错。)

生:“母亲”的爱还体现在矛盾、痛苦之中。如第三节,“我”到地坛以后,“母亲”一个人在家里胡思乱想。

师:“我”怎会知道“母亲”在家想些什么?“母亲”对“我”的爱,是否一开始“我”就明白,就有深彻的体会?

生:不是的,是“母亲”去世以后,“我才有余暇设想”,“母亲”在家里担忧“我”,是“我”猜出来的。

师:“母亲”在家怎样,日日夜夜怎样想,这是看不到的。不去设想,那是体会不到母爱,也不能完全懂得母爱。通过对“母亲”的矛盾、痛苦、担忧的描写,来体现出“母亲”的坚忍与伟大。“母亲”的爱有多深,“母亲”的痛苦就有多深。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母亲的心总是深沉的,往往要靠做子女的去体察,去设想,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那么第三节该怎样去朗读?

生:应读得深沉,“设想”后面略快略重,要读出“母亲”的矛盾与痛苦的心理。

师:那你试试。

[生朗读第三节,声情并茂,但过激昂,同学们提议再深沉一些。]

生:“母亲”爱“我”,还体现在常常到地坛找“我”。

师:为什么要找?怎么找?

生:因担心“我”到地坛去会做傻事,怕“我”自杀,虽然“母亲”在家已作了最坏的打算,但总是要当心的,所以要找嘛。怎么找?就是悄悄地找,不让“我”知道。找到了就悄悄、缓缓地离开,找不到就“四处张望”“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步履茫然又急迫。”

师:“母亲”为什么不让“我”知道她在找“我”?

生:因为“母亲”理解儿子,一方面担心儿子,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儿子的自尊心,不能伤了儿子。

师:说得太好了。“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可儿子在那时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有一回,“我”还故意不让“母亲”找到“我”。多年后,我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真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时,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现在想起来,悔恨之情无以复加。朗读这节语气语调该怎样?

生:读的时候应深沉、缓慢,读出“母亲”的焦急及“我”的悔恨。

[生朗读第八节,同学评价,大多数同学说还可以,读出了感情。]

生:我觉得他读得不够好。如“母亲”四处张望的情景,及找到“我”后“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读的时候应慢点、轻点。

[生朗读,同学评价说还是前面那同学读得好。]

师:有时,脑子里想的同实际做的有点距离,我们能听出别人读得好不好,但自己不一定能读好,因此,要想朗读好文章,是要经过长期的练习的。

[PPT3:母亲:

1、帮“我”上地坛:无言目送

2、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

3、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

读懂: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师: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母亲”是爱儿子的,难道儿子就不爱他的“母亲”吗?

生:不是的,其实儿子也是很爱“母亲”的。爱是双方的,正因为有爱,所以儿子才会去设想“母亲”的心理,才会去痛悔自己的倔强和羞涩,才会想写小说回报“母亲”,让“母亲”骄傲,才会在事业有成后到地坛去,整日地怀念“母亲”。

[PPT4:我:

1、设想母亲的心理

2、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3、写小说回报母亲

4、整日怀念母亲]

师:史铁生在“母亲”身上读懂了“苦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也为所爱的人更坚定地生活下去。他从母亲身上读懂了生命的意义。“母亲”理解儿子,儿子读懂“母亲”,这一切都是因为有爱。

[PPT5:

读懂

母亲儿子

理解]

师:命运无情,但生命有情。现在我根据大家刚才的建议,以及我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用深沉、深情、悔恨、思念等感情来诵读全文(节选的第二部分)。

[PPT6:一幅画面,上面两个字“魂牵”,配乐《沉思曲》]

(配这一画面,这一音乐,再加上老师感情的投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到这一情境中去。学生也轻声地一起跟着老师读。当读到第五节“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他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时,老师眼含泪珠,语调呜咽,读不出声了。学生也已全融入到这氛围中去了。当全文诵读完毕,已有许多同学流下了眼泪。)

师:(音乐继续)有人说“母爱是一种没有道理没有代价的爱。”那种爱无边无际,随时准备为儿女牺牲一切,却又不要什么回报,只管无怨无悔地付出。面对史铁生的母亲,面对我们自己的母亲,不管你的母亲在还是不在了,你将对她说句什么?

[PPT7:

母亲,我想

对您说……]

生:母亲,请原谅我以前的无知和幼稚。

生:母亲,我想对您说以前是我错了。您工作那么辛苦,可我还向你耍脾气(哭),还跟你顶嘴,妈妈,请你原谅我,我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

师:你母亲一定会很高兴的。

生:(哭,说不出来,停一会后说。)妈妈,我知错了,我不该那样做,那样伤你的心……(说不下去。这位女生在这学期开学第一天就离家出走,一星期后才被父母找回来,回校后一直很压抑,今天,她把这压抑通过眼泪发泄出来。)

师: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你妈妈早就原谅你了,你自己也应从中解脱出来,好好地学习,这才是你对母亲的最好的回报,对不对?(生使劲点头。)

生:母爱是深沉的,含蓄的,我将用我的一生去报答母亲。

师:那么,读完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平时,我们要多体谅母亲。

师:(结束语)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等到失去才去体会她的珍贵,好好地爱我们的母亲吧。下课!(掌声)

[PPT8:再见!谢谢(配乐《懂你》)]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目标定位就是体悟母爱,感悟生命,课型设计为诵读课。《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是篇有很厚重的沧桑感的散文,节选的第二部分主要还是体现在对“母亲”的解读上。当时设想就是想通过诵读去理解去感悟,想要在“读”字上下功夫的。但选文较长,读完一遍需12分钟,一堂课也只能读三遍,因此,在课堂设计上作了如下安排:第一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让学生找出感动你的句子。第二遍为分线取舍朗读。重点读了文中第二、三、八节,以体现母爱为主线的。让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点点滴滴之间,平平凡凡之中”。第三遍是教师的配乐朗读。目的是引领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在前面三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提升。此时“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有了前面那么多的感情铺垫和渲染,学生们正沉浸其中,因此,才会那么动情,流着眼泪,发自内心地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能让学生读出眼泪,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在很多时候,感人的文章是要去读的,惟有读才能更好地去体味,去感悟。整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读”还不够充分。教学目标中最后一条“启迪人生”已来不及深化。在“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环节后,结合谢尔盖•叶赛宁(俄)的《给母亲的信》,让我们同学感受到自己的文字也如同诗人一样有感情,有诗意。但最后这个环节因时间的匆忙而没有做充分,这是非常遗憾的。

语文课堂要充满朗朗的书声,语文课要成为学生最感动的课,我奋斗追求的目标就是要让语文课充满爱。

[1]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14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该谁演讲了?(每节课前三分钟演讲)

张清走到讲台上(不自信地)说今天我和大家一块儿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我先给大家赏析……

(没有投入但学生还是给以掌声)

师:好,张清同学能抓住这首诗的精髓,尤其是尾联: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大家一块儿读一下。

生:齐读李白《将进酒》。

师:读诗要读出诗味。下面同学们一块背诵一下上节课学的《我的空中楼阁》。

生:齐背《我的空中楼阁》。(朗朗书声)

师:空中楼阁是李乐薇的精神家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精神家园,陶渊明的精神家园是桃花源,刘禹锡的精神家园是陋室,史铁生的精神家园是什么呢/

生:地坛(齐声说)。

师:史铁生是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残疾的作家。

师:他怎么残疾?

生:双腿残疾。

师:他什么时候残疾的?

生:二十一岁。

师:对,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让我残疾了双腿,同学们,你们想想假如让你在这个年龄残疾了双腿,你如何感受?

生:(低头不语,一种极不愿意接受的表情)。

师:那么,史铁生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假如我就是史铁生,你想了解我的内心世界吗?

生:想(齐答)。

师:好。下面我们进行一次访谈,你们就是记者,而我就是史铁生,咱开始好吗?

生:好(很兴奋)。

师:因为我的双腿残疾,所以我必须坐下。马凯,请给我一个凳子。

生:(把凳子递给我,含有同情的眼神看着我)。

师:好,从我坐下这一刻起,我就是史铁生了,访谈开始。

生1:请问史先生(学生笑),在你残疾后,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师:我第一个念头是--------我还会不会有媳妇?(生大笑)。

生2:当你残疾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师:我曾经一度想到死,并且这个念头很强烈,但最终我没有这样做。

生2:是你怕死吗?

师:非也,是因为我觉得我已悟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他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好,我们一块儿读一下(师生齐读)

生3:假如现在有人愿意比如我要捐献给您双腿,您愿意接受吗?

师:(鼓掌)我会非常高兴。但我不能接受,因为就目前医疗水平不可能使我的双腿康复,所以我只能真心的谢谢您的好意。但你说这句话的前提是你不可能把双腿给我,如果让你先把双腿给我,你还会说这句话吗?(生笑)所以,爱人者必先爱己。

生4: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您若有幸康复,您最想干的的什么呢?

师:和刘易斯赛跑(生吃惊)。可能大家不知道,我最爱的体育运动是田径,最喜欢和羡慕的人就是刘易斯,2001年3月20日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因为我见到了刘易斯。

(大屏幕展示史铁生与刘易斯的合影)

师:我在1988年写了一篇短文《我的梦想》其中有一句就是写给刘易斯,我写到:你的跑鞋我的梦。

生5:您有没有打算参加残疾人运动会?

师:会的。但是作为啦啦队的人,我会为和我同病相连的人喝彩。

生6:您的将来如何打算?

师:我沉思,我写作,我活着,我写作。

生7:先生,请问您为什么要写作?

师:我的写作是逼的,是为生存找到理由,是为写自己的感受,但我的文字打动了一些人时尤其是一些残疾人时,我就为写作找到了充足的理由。

生8:什么力量使你站起来的?

师:我还在坐着(学生笑)。当然我理解你的意思——是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包括我的母亲,我的妹妹,我的妻子和孩子。

生9:在您的小说中,可以看出您对母亲的爱,但您怎么评价您的母亲?

师:母亲对我的影响很深,她让我感到了她那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但她早早离我而去了。

生9:很不好意思提到您的伤心处。假如让您的母亲回来,您想做点什么呢?

师:我还一如既往的写作。但最想的是让母亲推着我到处走走,那是我最大的幸福,也是母亲最大的快乐。

生10:您这么爱您的母亲,可为什么您却任由母亲去找您呢?您要知道那是很辛苦的。

师:这正是我的母亲的伟大之处。而当时任性的我实在不忍心让母亲看到一个残疾的儿子。我认为我的母亲很理解我。

生10:您的母亲是令人敬佩的。

师:是的。这一点在《我与地坛》里第二部分最后两自然段写得很深刻,让我们一块读一下好吗?

(师生齐读)

师:黑大春有一首诗《圆明园酒鬼》这样写到:这一年,我永远不能遗忘,

这一年我多么怀念刚刚逝去老娘,每当我看见井旁的水瓢我就不禁想起她那酒葫芦似的乳房。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庄重地)爱自己的母亲!

而在座的每一位“女记者们”要成为一个有爱的母亲,

“男记者们”要成为一个有爱的父亲。

生11:史先生很冒昧的问您一个问题,您为什么只字不提您的父亲?

师:(作沉思状)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对不起。

生12:您有孩子,您是怎么教他的?

师:我从来没刻意想过去教育他,他很可爱,我从不打他,骂他,当我在黑暗的房间里写作时,他会打开门从门缝看我,然后他就悄悄跑出去给我倒一杯热茶,我,我还用教育他吗?

生13:您为什么会选择地坛?

师;地坛只是一个偶然,因为我当时残疾后,只想找一个近点儿的,宁静的地方,地坛就成首选了,所以地坛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

生14:谈一下对于生与死的看法。

师:培根《论死亡》中有一段这样的话:犹如儿童恐惧黑暗,人对死的恐惧,也由于听信太多的鬼怪传说而增大,其实,随死而来的东西比死亡本身更可怕,比如死前的呻吟,死时的痉挛,亲友的悲嚎,然而人类的感情并非真的如此软弱,以至不能抵御对死的恐怖,我早已看透生与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我们谈另一个话题。

生15:写《秋天的怀念》时,您怀着怎样的想法?

师:“秋天是落叶的季节,是归根的季节”,我是想找到一种归的感觉,视死如归的“归”。

生16:您既然对生死看的这么透彻,有没有想过做个禅师?

师:说到“禅”让我想到了释加侔尼,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一出生便是一个王子,后来毅然承担一个伟大的责任,超脱苦难大众。我并不想自比佛祖,但我在地坛里也是“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的感觉,但我不想做禅师,我只追求一种禅意。我也做不了禅师,我对禅的理解很少,弘一法师,海灯法师那才是禅师。

生17:残疾是不是更有利于您的写作?

师:我不清楚,我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但我的残疾给了我更多的沉思的时间,如果我不残疾我可能会和朋友去网吧,去三里屯,通宵达旦狂欢,去体验生活,但现在只能而且很快乐地坐在这里。所以,残疾对我来说是幸福中的不幸,也是不幸中的幸福。

生18:张国荣在事业顶峰时跳楼自杀,您如何说死是一种不必求成的事?

师:对于张国荣的死我不想做过多的评论,但你只关注了张国荣的死,就因为他是名人,您有没有关注山西瓦斯爆炸而死去的几百名矿工,这就是名人之死与凡人之死的区别,有人不想活了,自杀了,死了,死了就死了,那是一种解脱,从屈原到海子,从老舍到川端康成,死的——自然而然。

生19:如果让您做高一六班的一名学生,您会怎样?

师:会非常珍惜,因为我初中没毕业就插队,失去了很多机会,所以我会珍惜的。

生20:最后,您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呢?

师:我有虽不健全但健康的身体,我有健康的心,我活着,我幸福!(铃声响,伴随着遥远而深沉的思想)

师:访谈到此结束,谢谢!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15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

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学生读课文

本文写母亲,饱含感情,又充

满哲理,要求学生对此作些

评论

体会母亲给了作者生存的

启发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

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16

一、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 ) 北京人。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医疗。1974年到北京北新桥地区街道工厂工作。病后致力于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1年病情加重,遂回家养病。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摩,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自1985年以来,开始思考人的命运,略带哲理玄思,揭示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在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吸取了现代主义的因素。

二、学习要点提示

1.把握课文内容及其教育价值

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以一个残疾人独特的视角对地坛的环境作了介绍,述说了自己在最痛苦的时期以古园为伴,对于生死问题做了深沉的思考与明智的抉择,从而与古园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不断思考怎样活的问题则成了总到这座古园去的原因。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写了对于过早去世的母亲的缅怀,回忆了怀着博大而无私之爱的母亲在儿子最痛苦的时候曾经怎样焦心与无奈,并为当时沉浸在苦恼之中的太年轻的自己的无知而懊悔,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及早懂得母亲的爱。

课文编者之所以选择这两部分作为教材。除了看重它的美文鉴赏价值之外,恐怕还看重了它的教育价值。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对待生死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激举动,预防发生意外等等。显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2.理解课文第一部分中作者关于生死抉择的话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年的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当年,他在21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然而他最终选择了活。因为他想通了,人从出生的时候就都是注定要死亡的,所以死就成了“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换句话说就是,应该考虑的只有怎样好好活下去的问题。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的正确性。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以自己原有的初中文化的底子而成为一名作家。这是他冷静思考的收获,这是他明智抉择的结果,这是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顽强拼搏的成功。

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正确抉择,使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并没有谈论这样严肃的内涵,而是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显然不是。不难理解,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3.理解课文第一部分中作者用大部分篇幅写地坛古园的道理

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花了很多篇幅三度写这座古园。第一次写的是古园历尽沧桑的四百多年的变化,第二次写的是如今“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第三次写了“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

前面已经介绍过,课文的第一部分亦即《我与地坛》全文的第一部分,从结构上来说,作者势必要在文章开头对地坛做必要的介绍,但是作者这样写,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文章内容的需要。因为其后的六个部分所讲述的内容都与这座古园密切相关,比如课文节选了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母亲的缅怀。当年母亲的那些提示、恳求、嘱咐与祷告,那些焦虑、痛苦、惊恐以及一遍遍的寻找,无不与作者总到这座古园中去有关,因此这样写是有道理的。就以课文第一部分写生死抉择而论,着重写古园也是十分必要的。作者笔下的地坛古园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宁静地存留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荒芜但并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曾为生死问题苦苦思索、寻求答案的残疾青年来说,肯定会有所启示。正如作者所说:“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作者正是在这里对生死做出了理智的选择,并不断地思考着怎样活的问题,而且作者正是从这里出发走向了成功。尽管十五年间这座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但是祭坛石门中落日那寂静的光辉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还有那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那雨燕的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的时刻、总是引人猜想的那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那不管你是忧郁还是欣喜,总是“镇静”地站在那儿苍黑的古柏,那夏天的暴雨、秋天的落叶带来的气息,等等,全都是无人能够改变的。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4.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

比如写历尽沧桑的地坛古园:“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一组整散结合的句子极具概括性。同样是写这座古园,说到十五年中“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时却又洋洋洒洒数百字不厌其详。在述说母亲的担忧害怕、关爱备至时,不惜笔墨,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过早去世的、无私而又崇高的母亲的形象。抒写自己的悔恨之情时,作者说:“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话语啊!作者在抒发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感悟时则写道:“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谢这样的安排?”“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这样的叙述,这样的比喻,无不显示出作者运用语言的机智与诙谐。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17

施永忠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