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推荐15篇)

2023-03-24 17:52: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

这是一篇外国作品,写的是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以后,对来自妈妈赞扬和爸爸批评的即时感受,以及十二岁时和成年以后对这样事的认识。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升华的认识,是本课的主要特点。教学时,要依据课标精神和课文特点,让学生和作者一起经历心灵的感动,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带疑读书

1、就题质疑:

上课伊始,可从课题入手,揭题后问学生:这一课的课题和其他课文一样吗?从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本课题充满悬念,“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谁说的?以人物的对话作课题,要表达怎样的重要信息?……利用悬念是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带疑读书,然后交流初读感受。交流初读感受时,教师不必指导,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能说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

老师要珍视学生初读时的独特感受,不要急着往文本意义上引。

二、分层探究,升华体验

1、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得到妈妈的赞扬,同时受到爸爸的批评。对这件事,作者的认识不断发展。请根据作者认识的发展,把课文分为几部分。

学生可能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也可能分为三部分,老师均应予肯定。然后小结,第一部分是写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是感性的描写;第二部分写成长过程中的认识,也是感性的叙述;第三部分写成年后的认识,是理性的升华。

第一、二部分,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感受;第三部分,则多用讨论的方法,结合老师的指点,让学生深刻认识事情的意义。

2、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

⑴学生默读、画注:

作者细致描写了妈妈赞扬的语言,赞扬时的神态、动作和自己的感受;细致描写了爸爸批评的语言和自己的感受。请用“__”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妈妈赞扬的热情和爸爸批评的严厉,体会作者对赞扬与批评的不同感受。

⑵学生交流重点词句,并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⑶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

⑷大组交流朗读:

对来自妈妈的赞扬,爸爸的批评,作者的感受非常强烈,又截然不同,谁能把他内心的感受读出来。

老师要相机指点:

对妈妈赞扬的感受:自豪、兴奋;对爸爸批评的感受:伤心透了。前者是热烈的语气,后者是低沉的语气。

七八岁时的感受,不是教学重点,也不是教学难点,但却花不少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练习感情朗读。原因是感悟事实是明白道理的基础,能和作者一起经历七八岁时心灵的感动,才能认同作者长大后对这件事的认识。

3、十二岁的感受:

七八岁时,作者不理解父亲的批评,十二岁时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妈妈却一直心存感激。请认真读读课文,体会作者认识的变化。

此部分以读代讲,符合阅读教学省时高效原则。

4、成年后的认识:

⑴明确读书要求:

成年以后,作者也成了一名著名作家,对这件事又有什么新的认识?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提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让学生选择读书方式是新课标的精神之一。

⑵学生读书、思考。

⑶小组合作交流。

⑷大组反馈,教师适时指导:

大组反馈时,教师要适时对下面的重点语句给予点拨:

句1:我越来越认识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成年后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要让学生明白“母亲的力量”是指赞赏的激励作用;“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评的伤害或警示作用。作者小时的幸运是既有赞扬的激励,又有批评的警醒。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加深感受。

句2:这些年来,……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指导:“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句义的理解可联系句1理解,要让学生理解到,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

句3: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联系句1和句2指导,即联系赞扬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指导。

在理解句2和句3的意思后,要把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话连起来读。应腾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

三、指导表达

1、以“父母关心我成长”,说说对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感受,既要把事情说明白,又要说出自己内心感受。先在小组说,再推荐说得最好的在班上说。

2、联系生活实践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的感受,是深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的有效方法。

本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和作者一起经历心灵的感动和认识的升华,主要采用朗读涵咏法,疑问思辨法和表达阅读法,教师主要起促进思考的作用,同时,作者也是文本的对话者之一。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湿润、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含义;体会父母评价对孩子一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学法】

抓住关键词语设身处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初学提纲

1、学会生字;书写难字“誊、皱、歧、谨”;找形近字;生字扩词。?

2、正确读写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湿润、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3、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学提纲

1、自读1~14自然段,勾画“我”第一次写诗后父母对“我”的评价的重点句子,思考、批注“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含义是什么?

2、练习感情朗读。

3、自读15~16自然段,勾画重点句子,思考批注:父母的评价对“我”一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是什么?

4、练习感情朗读。?

5、总结读完这课后的收获。

语言收获:________

写作特点:________

学习方法:________

三、练习提纲

1、听写生字、新词。?

2、从《欣赏您的孩子》《爱让生命延伸》《最后的阅读》中选一篇文章,运用从本课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完成下列练习:?

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文章中你体会到“爱”的作用是什么??

⑵写一篇读后感。?

3、调查身边的“爱”,写一篇调查报告。

一、自学生字、新词

二、读通读顺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读、交流、体会“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含义

1、自读勾画第一次写诗后,父母的话。

2、从父母的话体会、交流“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含义:

精彩极了:

鼓励、欣赏、赞扬:慈祥的爱

糟糕透了:

批评、警告、严格:严厉的爱

3、小结。

四、自读探讨父母的评价对我一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精彩极了:慈祥的爱

和(平衡)

糟糕透了:严厉的爱

五、指导小结收获

六、实话实说自己“父、母的爱”

七、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3

一、引入

1、上课以前老师来做个调查,在家里时常得到父母表扬的同学有哪些,请举一下手好吗?老师数一下。同时有被父母批评的同学又有哪些呢?请举一下手好吗?老师又数一下。父母在表扬你的时候会怎么说?“适时给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批评你的时候又会说些什么?“提醒学生该注意了。”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19课去认识一个叫巴迪的小朋友,他也和你们有着相似的经历,我们去看看他是怎样面对父母的表扬和批评的。

二、新授课

1、师:赞美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的巴迪自然也希望得到赞美,如他所愿,当妈妈看到他写的第一首诗时,对他说(生接:精彩极了,师板书)。巴迪听到母亲的赞扬时是怎么表现的呢。同学们,用笔勾出相关句子来好吗?

(教师巡视并表扬和鼓励学生勾画的情况。)

(勾画得多认真呀,横线多直呀,态度多认真呀。勾画的都是些关键的句子,多好呀。)

2、有谁把你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呢?

(读所有勾的句子,如不完整应该请同学补充。)

课件展示,学生齐读。

3、通过这段话,你能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自己读一读,然后告诉大家好吗?

4、师:谁来告诉我呢?

(抽生回答。)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

⑴师:很聪明,能从原文中找出答案。那么你知道腼腆是什么意思吗?

(不好意思,有点害羞的样子。)

⑵当腼腆和得意扬扬在一起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呢?你能带给大家这种感受吗?

(生读。)

⑶师:他读得像吗?大家有感受到他的“既腼腆又得意扬扬”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的心情吧。齐读。

⑷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

师:听到母亲的表扬,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道。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⑴师:他也是从课文中找到关键词语来回答的,不错。你能理解一下迫不及待的意思吗?

(急切,希望早点见到父亲。)

⑵可是此时作者是有点迫不及待,而且还红着脸,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带给大家这种心情吗?

⑶大家感受到了吗?(感受到就表扬,感受不到学生就评价)说得真不错,那么你能带给大家这种感受吗?读后,问:你们感受到了吗?齐读。

师:朗读得真不错。那么听到母亲的赞扬,你还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生:我还体会到他很自豪。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诗写得很好,内心欣喜异常,我要把它弄得更美,这诗一定会得到父亲更高的评价。)我是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的。──“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师: 你能通过朗读带给大家这种心情吗?

(生再读。)

师:读得真不错,老师注意到了,你在朗读时关注到了一些重点词语,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心理活动:他一定在边装饰边憧憬着,想象着父亲表扬的情景。心里一定很甜蜜,动作:他是刻意地花了一番心思的。)

师:说得真好。你能再读读这几句话吗?(生读后)你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听到母亲的赞扬,作者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作者还很着急,觉得时间过得十分漫长,我是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师:你能通过朗读带给我们作者当时的感受吗?

(生再读。)

师:注意,这是三个句子,作者连用了三个句号。你能感受到点什么呢?再读这几个句子,呆会儿我再请同学起来读。

生:我体会到他越来越着急。读的时候应该越来越急促。每个句子也应该读得短促些才能感受到他越来越着急。所以应该这样读。生读。

师:真能干。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句子,感受作者的心情。

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朗读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感受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你还能体会到点什么呢?

生:我的心情随着母亲的表扬从“既腼腆又得意”──自豪──自信,我信心倍增,认为父亲肯定也会表扬我的的诗写得太好了。

师:来,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些文字,体会我内心的变化。

引读:

当母亲念着我第一首诗作出了“精彩极了”的评价时,(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我被妈妈都夸得不好意思了,我有点迫不及待,更想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于是,我红着脸问母亲:(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母亲摸着我的脑袋告诉我父亲晚上七点钟回来,于是(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一圈花边。)时间过得真慢呀,(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想,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师:我那么迫不及待地想见到父亲,可是我焦急地等待到的确是这么一句话(生接:糟糕透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呢?我们在书中找一找巴迪的反应。自由地勾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生:巴迪听到父亲的评价后的表现是: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

师:自由读读这两句话,你从中体会到巴迪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爸爸的批评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爸爸会这么严肃地批评“我”的作品,一点儿也不留情面。我非常伤心,象泄气的皮球,斗败的公鸡,简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生:从这句话中连用四个动词,体会到巴迪已经忍受了很久了。心理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点。

师:说得真好,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巴迪此时的心情吗?

师:大家感受到了吗?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巴迪伤心、难过、委屈,心里有许多话都说不出来,只有通过失声痛哭来发泄内心的情感,那么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他会哭诉什么呢?

生:真是不近情理的父亲,他一定不爱我,妈妈都表扬我,凭什么这么批评我,如果先批评我的话,我还不会这么伤心。让我从天堂掉到地狱,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以后再也不想理他了!

师:面对儿子自豪自信的火花,作为父亲怎忍心去扑灭呢?作为父亲,他真是不爱儿子毫不考虑地下达了“糟糕透了”的评价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父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生:从句子:“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我觉得他读了很长时间。”中,将“诗只有十行”与感觉“读诗读了很长时间”做了对比,一方面说明爸爸对“我”的严肃态度,他并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通过认真读诗思索后再下的定论,可以看出爸爸对“我”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并不是随意下的定论。

5、母亲短短的“精彩极了”四个字的评价多么神奇啊,说真心话,儿子七岁时的诗真有那么精彩吗?那你们知道母亲为什么会这么评价吗?

(母亲爱孩子,想鼓励巴迪,让他充满信心,让他充满希望。母亲看到七八岁的我能写出诗,就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没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只是赞赏我写诗的行为。)

6、过渡:

在妈妈爱的鼓舞下,巴迪对自己的诗充满信心,非常自豪,他殷切地等待着父亲的回来,想得到自己敬仰的父亲的更高的赞扬,然而,他得到的确是(生接:糟糕透了)的评价,此时巴迪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和“我再也受不了了,……扑到床上痛哭起来。”

(爸爸的批评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爸爸会这么严肃地批评“我”的作品,一点儿也不留情面。我非常伤心,象泄气的皮球,斗败的公鸡,简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师:巴迪伤心、难过、委屈,心里有许多话都说不出来,只有通过失声痛哭来发泄内心的情感,那么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他会哭诉什么呢?

生:真是不近情理的父亲,他一定不爱我,妈妈都表扬我,凭什么这么批评我,如果先批评我的话,我还不会这么伤心。让我从天堂掉到地狱,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以后再也不想理他了!

师:面对儿子自豪自信的火花,作为父亲怎忍心去扑灭呢?作为父亲,他真是毫不考虑地就对儿子第一首诗下达了“糟糕透了”的评价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父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生1:从句子:“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我觉得他读了很长时间。”中,将“诗只有十行”与感觉“读诗读了很长时间”做了对比,一方面说明爸爸对“我”的严肃态度,他并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通过认真读诗思索后再下的定论,可以看出爸爸对“我”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并不是随意下的定论。

生2:父亲的评价是针对诗本身的质量而言,他想,母亲已经鼓励得过分了,我应该给孩子一些警告,不能让他骄傲,这才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我要让他面对现实。父亲这是一种激励的手段,也许想用激将法让儿子更好。

师小结:

年幼的我对父亲的做法不能理解,可当作者成年后,他却用了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儿时有这样的母亲和父亲的感慨,你能找到吗?

(快速浏览15~17自然段。)

生: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三、教学最后一部分

师: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再读15-17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还可以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旁边。

生1:我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生2:我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我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所以我是幸运的。

生3:我幸运,因为“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替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想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师: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一股风指的是赞扬声,一股风指的是批评声。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是说没有因赞扬声而迷失方向,没有因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沉浸于赞扬声中而不再去努力;也没有被批评声而吓倒,丧失信心,一蹶而不振。

师:所以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从心地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种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板书爱)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母亲的赞扬是对我的鼓励,父亲的批评是对我的警告。

师:试想,要是母亲和父亲都一个劲儿赞扬巴迪,或者批评巴迪那么又会怎样?

生:巴德就会沾沾自喜,目中无人,认为自己已经那么棒了,不用写作都会是最好的。真的这样,又有今天的伟大的作家──巴德·舒格吗?

假若,父母不停地批评他的作品,那么他就会丧失斗志,没有了写作的自信心。

师:所以,成年后的我才(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师小结拓展:生活的历练,时间的变迁,知识的丰富程度会让我们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母亲的精彩极了,父亲的糟糕透了让我知道了爱有两种表现形式,我知道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现实生活中,你们也遇到过这两种爱吗?请写一写。

(母亲对我们的爱无时不在,早上她为我们准备可口的早点;中午她为我们做香喷喷的午餐,我们着凉了,母亲带我们去看病,买衣服……母亲对儿女的爱,表现的事用千言万语也难以描写。父亲对我们的爱表现在一个字“严”。父亲的严格要求,让我们在学习上不敢松一口气。犯了错误,父亲用严肃的目光看着,接着就说出我错在哪里,耐心地给我分析,总使我不敢抬头望他的眼睛。但我知道这是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爱。母亲和父亲的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是出发点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儿女健康成长,这就是爱。父母的爱对我们是多么重要,世界上处处充满爱,母爱,父爱,是不能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的。因为爱是伟大的。)

四、总结

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像母亲那样鼓励的爱,像父亲那样严厉的爱,但我们要深深明白,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爱)。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鼓励严厉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4

1、将下列的词分为两类:

狡猾果断机灵夸奖鼓励勾结夸耀得意洋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由:()()反:()()

()()()()

堇:()()菜:()()

()()()()

3、按要求写句子:

⑴我认认真真地眷写了一偏诗。(该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我说:“我晚上要七点种才能回来。”(变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变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⑴()我的诗写得很糟糕,()母亲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⑵()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我一直在写作。

⑶我们()要有来自母亲的爱的力量,()要有来自母亲的严格的要求。

⑷()母亲对我评价是那么的不同,()他们的出发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我的爱。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爱与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

2、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

3、能以精当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辩成果。培养围绕问题情境深入阅读,开展思辩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过程预设】

一、借助课题,复习回顾

师:(课前板书:“精彩极了”和“糟透极了”),今天,咱们学习一篇课文(生读课题),预习过课文了吗?能不能用上课题说说话?

二、创设情境,引起思辩

1、师:大家知道本文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这是巴德的有关资料:

(投影:介绍作者的主要文学创作成就。)

你能根据这些材料概括地说说巴德是一个怎样的作家?)文中也有一句话讲到他的创作成就,你能找出来读读吗?

2、创设问题情境,引起思考:

有一次,他的作品荣获了一项国际大奖。站在领奖台上,他感慨万千。按照惯例,他将发表一段获奖感言。获奖感言一般是用来表达谢意的,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认为,他在获奖感言中应当感谢谁?

3、探究课文,展开思辩,感受父母的“爱”:

⑴学习1~14自然段,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研读。

⑵再学1~14自然段,找到父亲批评我的句子,研读。

⑶师:这样严厉的父亲,这样严厉的批评,以至于让我受不了,让我失声痛哭。那为什么你们认为也要感谢他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理由。

⑷师:听了你们的话,老师认为,父亲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也是很重要,他时刻让我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修改提高。真应该感谢父亲。

⑸师:对于我的不成熟的作品,母亲用“精彩极了”给我鼓励,父亲用“糟糕透了”给我批评。那么,在这次颁奖大会之后,我拿到刚刚荣获大奖的作品给父母过目,母亲和父亲分别会怎么说呢?

(师当作者,生当父亲或母亲,即兴对话。)

⑹师小结。

板书:

“爱”

⑺师:同学们,课文16自然段有几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父爱和母爱的理解,你找到了吗?

课件出示:

一个作家,应该说……“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自由读──质疑──讨论:“歧途”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引入歧途”指什么?──齐读)

4、书面练习,概括提升:

⑴师:这是文中的我对父母之爱的感悟,学到这儿,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选择一题写一写呢?

课件出示填空:

“精彩极了”是母亲对孩子的__,母爱像__,它__。

“糟糕透了”是父亲对孩子的__,父爱像__,它__。

⑵再读作者的感悟。

三、回应开头,问题解决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课文中我的成功应该感谢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老师觉得,“我”的成功,还应感谢一个人,你们知道师谁吗?

(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再次朗读这段话,将它铭记于心。

3、完成获奖感言。可在前面所写“理解、填空”的基础上添加内容,组织成获奖感言。

4、学生发表获奖感言,师生共同赏析。

5、总结,劝勉。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6

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立足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为特色。

一、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选读书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本篇课文的第一部分,是具体事例的记叙,具有情景性和情节性,在理解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自定读书方法,如小组编演短剧,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分析表达方式,甚至于把文字改变成漫画等等方法自读自学。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进而体会文中母亲对子女的感性的爱,父亲的充满理性的爱。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二部分,有不少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从老师提供的两种学习方法中,选择一种自读自悟,一是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文体不限,可以是短文、诗句,格言警句的形式等;二是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先试着自己回答,或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助。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热情的鼓励和严厉的警告都源于爱,只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懂得“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两个极端断言,是我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股力量,只有正确把握才能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教学关键】

体会父母对巴迪的爱。

【教具】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你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文章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文,正音。

3、初读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文章主要内容,写作顺序,题目加引号等。)

4、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三、再读课文,重点认知

1、速读课文,想一想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

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2、生江报。

3、父亲和母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4、默读勾画:

师:评价尽管不一样,但都是对巴迪的爱,这样说你赞成吗?让我们细细读课文,想一想,还可以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一画。

5、小组交流。

6、全班汇报。

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不同的评价都是对他的爱?

(师引导: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理解,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7、小结:

师:几年后,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

生:因为我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我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我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师:我努力地向前驶去,也是因为爱。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

(联系实际,想一想,家长对自己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成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8、父母的爱多么伟大呀!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遍课文好吗?

(配乐朗读,生读自己喜欢自然段。)

四、总结

课文学到这儿,你有哪些收获,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五、拓展阅读

课后收集这样的文章读一读,体会父母的爱。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精彩极了(鼓励)

爱的方式

父亲:糟糕透了(激励)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8

学生认知能力分析:

本班学生五十八人,有四十八人为独生子女,四十六人居住在城镇,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多数家庭条件优越,对父母的谆谆教导少有感司和角动,对于人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改正,特别是对家长的批评、指责不屑一顾,而且显出强烈的敌对意识,心理耐挫力关,不能进行及时的自我批评与反思。

同时,作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管切想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愿意参与辩论和谈心里话的活动。

设计意图:

建立和形成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与分析:

一、借题分析,引入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我们好比较一下,这个题目与我们以前所学课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二、梳理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简要的进行概括。

2、默读。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学生讨论交流。

三、依据学生自学情况,深入探究

1、自读自悟,质疑问难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a:当“我”写第一首诗后,父母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相反?

b:分歧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会怎样呢?

c:作者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d:作者为什么说“我从心底里知道,这两种级端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爱。”?

2、师:同学们通过阅读、讨论,已经知道“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作者的父母亲对作者七八岁时写出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他们具体是怎么羡价的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想想该怎么读,并思考父母亲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相反。3、交流讨论

(1)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2)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准确地把握了父母亲的心理和语气。大家想一想,对同一首诗,父母亲的评价怎么会截然相反呢?他们各有什么考虑呢?

(3)师:下面我们通过朗读争取把父母的用意表现出来。

四、组织辩论

师:巴迪当时有没有理解父母亲的用意呢?你觉得母亲做得对还是父亲做得对师:好,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通过辩论来听听双方的理由,请双方同学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同时注意倾听对方同学的论点,并进行反驳。先请赞同母亲观点的一方发言。另一方待对方讲完后就可以进行反驳。

五、读读谈谈

师:随着岁月的流逝,巴迪长大了,功成名就,成了一名作家。他对当时母亲和父亲的评价又有了新的理解。读一读第十六、十七小节,找出巴迪的理解,在这些语句旁六、说说心里话

师: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肯定想了很多,能说说你现在的心里话吗?

师:人生的旅途是崎岖的,有时又充满诱惑、布满陷阱,老师读完课文后也想了很多,总结一下,送给同学们一首诗共勉。

具体分析: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引发了学生的求知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以及应用知识、求索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强化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宏观上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习的广度,打破了学笠理论与实践彼此孤立,促时了课程的综合化,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综合化趋势。在传授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渗透心理教育、品德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对于容易形成模糊认识的总是提出正反观点,组织辩论。通过针锋相对的辩论,使学生辨明是非,明确正误。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9

a卷课堂教学跟踪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按提示填空(18分)

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_____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截然不同的___,

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_____,以及作者从中感悟到的_____。

2、母亲的爱是_________,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___,

_____,_____,______。

3、“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这两种看来截然不同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

就是_______。

二、字词积累与运用(32分)

1、我是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16分)

zāo gāo

()cí xíang

()chū bǎn

()qí miào

()wèi zhì

()jǐn shèn

() qí tú

()téng xiě

()2、我能区分形近字:(8分)

摸()眷()吵()端()

模()誉()炒()喘()

慈()置()豪()祥()

滋()值()毫()详()

3、词海拾贝(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一如()往失声()哭得意()()迫不()待

三、花落谁家(选词填空)(12分)

严厉严格严峻严密

1、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一向很()。

2、国家的机密要()保守。

3、我有一个()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上歧路。

4、在困难时候,要经得起()的考验。

四、课文片段阅读(18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说出文中画“──”句子的意思:(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持什么态度?谈谈你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20分)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知识技能综合应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类文阅读(53分)

爸爸的教育

我的爸爸是个称职的行长,虽然工作很忙,不能辅导我的学习,但时时教育我应该怎样做人。

记得那是个星期天,我正在楼下做作业,妈妈在门外洗衣服,忽然爸爸在楼上叫我们都上楼去。我跑得最快,第一个跑上楼梯,只见爸爸房间的门口躺着几团废纸,旁边斜放着一把扫帚,我急匆匆地从纸团上跨过去, 随着“啪”的一声,右脚碰倒了扫帚,若无其事地来到爸爸的跟前,问:“爸,有事吗?”他一句话也没说,妈妈也跟上来了,她发现纸团和扫帚,就俯下身子,捡起纸团,扔进纸箩里,还把扫帚放回……

这时,我看了看爸爸,爸爸也看了看我,我不由得低下了头,什么都明白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一天傍晚,爸爸带我逛街,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左前方几个人围在一起,交头接耳,我拉着爸爸的手也凑上前去。原来地上半卧着一个人,像有四十开外的年纪,穿着破烂,双腿残疾,正仰着头,右手高举着一只破旧的铁皮碗,向过路的人要钱。我笑着对爸爸说:“这人真有意思。”爸爸没有说话,脸色变得严肃,他很难看地对我说:“你觉得一个残疾人向人要钱是好笑的吗?你不觉得他可怜吗?同情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一边说着一边摸着口袋,掏出了几元钱……我也默默地取出仅有的两元钱,轻轻地放进铁皮碗里。这时,我感觉到爸爸的目光里充满了鼓励和赞赏。

生活犹如海洋,爸爸的教育不正是生活海洋中朵朵小浪花吗?就是这美丽的小浪花不停地拍击着我这块稚嫩的礁石,使我健康成长。

我爱我的爸爸。

1、用划去括号里带线字错误的读音:(15分)

辅导(fǔpǔ)扫帚(zǒuzhǒu)逛街(guàngkuàng)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12分)

称:__()行:__()

__()__()

3、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6分)

⑴好象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⑵激发;勉励。()

4、用自己的话说说“我”是通过哪两事来写爸爸对“我”的教育的?(2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强化阅读(47分)

雨花石

爸爸出差到南京去了,临行时答应带回一件珍贵的礼物庆祝我的生日。于是,我天天盼望爸爸回来,夜夜都在想着那件珍贵的礼物。我想这礼物绝对不会是什么生日蛋糕,或是一般的文具用品,起码是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想到这珍贵的礼物,我心里总是美滋滋的,睡梦中也笑醒了好几回呢!

生日的前一天,爸爸终于回来了。他一放下皮包,首先就拿出一个盒子送给我。我一看那盒子非常精致,猜想里面装的一定是非常贵重的礼物,我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可是,当我小心翼翼地把盒子打开一看,顿时傻了眼,气得泪水也留出来了,真想不到这里面装的是小石块呀!

爸爸见我很不高兴,解释到:“这不是普通的小石块,而是雨花石呀!知道吗?雨花石象征着在南京雨花台为祖国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这五光十色的雨花石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呀!”爸爸怀着沉重的心情为我讲述了革命烈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惨遭反动派杀害的历史史实……

听了爸爸的一番话,我又流泪了。这是悔恨的泪,悔恨自己不理解礼物的珍贵,不懂得这雨花石里体现着无数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此刻,我透过泪水再一次看着那盒子里的雨花石,一颗颗都呈椭圆形,和鸽蛋差不多大。有的鲜红,有的翠绿,有的碧蓝,有的洁白,非常美丽。从闪闪发光的雨花石中,我仿佛看到了无数先烈为革命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光辉形象,似乎看到了爸爸对儿子寄予无限希望的一颗闪光的红心──一颗希望后辈继承先烈革命精神的心!

啊,雨花石,你是多么珍贵,我要把你永远留在身边!

1、雨花石象征着什么?爸爸为什么把雨花石做为珍贵的生日礼物送给“我”?(2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写了“我”两次流泪,想想这两次流泪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感受。(1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与文中标“──”的句子相互照应的语句。(11分)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里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的学习目的是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对此的评价分别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同时作者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这篇文章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中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教学本文,要重视引导学生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本课总的学习目标是: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魂、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谨慎、极端理解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就本课的学习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分为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第二课时:1、继续品读课文,感受爱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都是爱2.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根据年级、学科、文章的要求和特点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导语引入:

1、跨年级导语(这次授课的班级是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中年级,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课文,先让学生了解进入五年级的阅读学习要求)

2、单元导语(让学生了解这组课文要学习的专题)

二、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平时生活中事情做咂了会怎么说?做得很出色又会怎么说?(通过学生联系实际,引出课题)

2、板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3、看到课题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要打上引号呢?(指导学生看题目,引导学生注意引号的作用)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提醒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不懂的字句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谁来说说课题引号的意思(先请同学说说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什么要打上引号,懂得引用别人所说的话要打上引号这里引用了父亲和母亲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的同一首诗的不同评价,所以要打上引号)

3、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1)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

(2)课件出示“读读写写”(积累词语)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动笔抄写一遍,脑、口、手互用)

四、再读课文,领悟情感,讨论交流

1、学生默读课文:

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初步感知文本情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听录音范读:

要求:注意朗读感情、正音,可轻声跟读(朗读基本能力的训练,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3、自由读课文:

要求: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然后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观点(读中思考,积累好词佳句,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个别读课文

要求:你喜欢哪些段落,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说出自己喜欢的体会)

五、朗读指导要点:(读中感情得以升华指导分角色读课文:读出不同角色心情和情感

⑴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⑵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六、课外作业(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1.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短语,并写一写

2.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句子并熟读成诵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教育方面】

正确理解父母对自己的评价。

【发展方面】

初步养成客观辨证地看问题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教学手段】

小黑板、录音、卡片。

【教学方法】

题目切入法、主线突破法、读悟结合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一节语文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充分发言。)

对我写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我当时并不理解父母的心。(板书:母亲的评价、父亲的评价)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意识到了什么?父亲怎样评价我写的短篇小说?(意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但此时作者还没有完全理解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成年以后,我终于明白父母的不同评价究竟是怎么回事,那父母的不同评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试着提出几个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

二、自由朗读,找问题

(出示学法:读中生疑。)

三、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几个问题

小黑板出示:

1、“我越来越感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

2、父母亲各自不同的评价对“我”起了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4、“我”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四、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边读边讨论上述问题

(出示:读中释疑。)

五、交流解答

1、因为作者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批评他,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板书:

慈祥、鼓励、严厉、批评。

2、母亲的评价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评价则起着警告的作用,时常提醒我“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警告、时常提醒。)

3、“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严格要求的爱,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样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板书:

爱。

六、请用“──”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出示:读中升华。)

七、指导感情朗读并试背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出示:背诵内化。)

八、结语,布置作业

我们身边都有深爱自己的父母,他们是以哪种方式爱自己的呢?是慈祥的、鼓励式的爱,还是严厉的、批评式的爱,你们能理解他们吗?请你用二三百字写下来。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母亲的评价父亲的评价

↓↓

慈祥鼓励严厉批评

↓↓

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警告、时常提醒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2

之三

香坊第二小学 王爱新

周五抽课,周一就上课,仅仅提前10分与学生见面,真够刺激的。呵呵,我喜欢这样的挑战,时间虽少,灵感颇多,问题肯定也存在,请各位同行指点。

教材简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制小语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3、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也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请指定学生(姓王?同姓者五百年前是一家,其他同学我们的缘分就从今天开始。感冒?同病相怜或为同学们的健康庆幸,加强体育锻炼很是必要。)向教师发问,增强师生交融。

一、导入

1、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课题)

2、读课题,课题有什么特点,(引号——人物对话,反义词)指生读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对反义词的对比语气。还读过其他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下课记得讲给同学听。

3、如果给你这样的文题,你打算写什么?大作家雨果就有这样的读书习惯,看了课题,马上把书合上,卧到在床,构思文本后再读书对照,如果与自己想象一致,则暗喜,不如自己则小喜,比自己想的还好,则大喜。开想吧,同学们,与书本对照,看看你能喜到什么程度。

4、汇报交流。教师口头作文,抛砖引玉。

5、那么,引号下的语言分别是谁说的呢?如果用笑脸怒脸标志,分别贴在哪里?(板书父亲母亲板画笑脸怒脸)

二、初读课文

1、请学习委员起立,初次和同学们共同学习,有劳你的指点了。我想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而且,因为时间有限,想请几位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先来打头阵,你看怎么分角色,又分角色给哪些同学呢?

请学委分配,教师点拨。

2、朗读高手已经确定,其他同学是不是可以闭目养神了呢?听众们打算做些什么?倾听是种礼貌,更是学习的方法。指明听的同学注意学习他人朗读的技巧。同时可以用铅笔标注一下朗读同学出现的小问题。听后能作到指出他人的优点和缺点,那么就是最佳的听众,最高明的评论家了。

3、听读后生生互动,点评交流。

4、一篇文章总有脉络可寻,这篇课文就可以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那么怎样分呢,标志的词句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汇报交流。

5、两部分的阅读有什么困难吗?(第一部分篇幅长,第二部分的一些句子含义深刻)第一部分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也是理解第二部分的基础。第二部分作为下节课的内容。

6、面对“我”的第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截然不同,那么,母亲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如何,父亲怎样评价,我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部分,用横线画出父母的不同评价,用浪线画出我的表现和反映。指生汇报。

7、初读过后,我们可以加入个人的思考,与作者产生共鸣或发出疑问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细读第一部分,思考题签上的前两题的正确理解。后两题是我们第二课时的内容。

8、汇报交流。板书,鼓励,鞭策,小结都是一个字——爱,板画心形。

9、分角色再读。请学委指定朗读有潜力的同学读,那么朗读还不高明的同学又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下一节课,就是你们表现的时候了。

三、过渡延伸

“我”在很小的时候还不能正确对待父母不同教育方法的良苦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能体会到父母不同的爱使他最终走向成功。下节课我们细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并将围绕话题:到底是慈祥的爱好还是严厉的爱更好,进行实话实说辩论会。请同学们回家搜集相关资料,并学习一点辩论技巧,希望下节课可以看到更多的辩论高手。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3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父母的不同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2、训练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4、学会生字,理解文中不懂的生词。

5、在讨论的基础上能及时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重、难点】

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完全不同评价的理解。

【学习准备】

预习,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并通过朗读,讨论解疑。

〖教具准备〗

1、抄有现代诗“教育与孩子”的投影片。

2、抄有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朗读诗歌引出课题

1、投影片出示现代诗“教育与孩子”引出课题。

2、由课题提出问题:

⑴为什么要打引号?

⑵分别是谁说的?

⑶为什么会这么说?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

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评价?

3、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梳理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⑴父母各自不同的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结合实际谈感受,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花时间使学生切实理解第一个问题,这对解决后两个问题起着关键作用。)

⑵为什么“我”越来越体会到“我”是多么幸运?

以生活例子具体说说“幸运”和“不幸运”。

⑶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结合第二题,以简笔画形式来理解。

4、小组合作,探究,解疑。

5、班内交流、汇报成果,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三、小结

四、作业

准备下节课的辩论赛。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鼓励父亲:批评

兼而有之(幸运)

只有一种(引入歧途)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研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并背诵下来。

3、读懂课文,感悟作者对父母不同评价的理解。

【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主要采用四法:自读自悟法;自主探究法;文本对话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怎样逐步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

自制无字的小书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你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指名回答)我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早日理想成真,但是理想的实现是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的。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并且它对你早日实现理想很有帮助。(板书课题)

二、破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词。

2、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词。

3、通读课文(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加上批注。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分哪几部分来写的?

5、通过初读课文,你解决了质疑中的哪些问题?

⑴“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话,“糟糕透了”是父亲说的话。

⑵是针对巴迪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

……

6、熟读课文,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作上标记。

第二课时

一、转换角色,导入新课

孩子们,我是谁呀?(毛老师)不错,可是现在我想以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身份和大家聊聊天,你们愿意吗?现在开始大家可以叫我巴德先生。我比你们还小的时候,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当一名大作家。在七八岁时我就写了第一首诗。现在我的理想实现了,我写下了许多作品,发表了不少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对于我的成功,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自由采访:成功的秘决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给你们的一篇文章中。请看题目。

(板书课题。)

二、自主发现,提出问题

上节课,你们已经从题目入手初读了课文,感知了大意,知道了我的这篇文章写了两部分,你认为哪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呢?这一部分中你有哪些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请提出来。

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并板书:

1、为什么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2、为什么说仅有母亲的力量是不全面的?

三、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过渡:

不过,要想弄明白这些问题还请大家先跟随我回到我的童年时代,了解我的童年故事。

1、出示要求,自主交流:

课件出示:

自学提示──

⑴请同学们把我的童年故事认认真真地读一遍。

⑵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对于我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各是怎样评价的?他们的评价你赞成吗?为什么?

(学生按要求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交流汇报:

⑴对于我的第一首诗,母亲是怎样评价的?你赞成吗?为什么?

①自由汇报。

②指导朗读重点句。

③追问:

我写的第一首是真的是好到了极点了吗?难道是母亲不会欣赏吗?原因是什么?

④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体验吗?

⑤你认为“精彩极了”是一种爱吗?是一种怎样的爱?

总结:慈祥的母亲一句鼓励的话“精彩极了”,饱含着多少爱呀!正是这种爱,使我有了写作的兴趣,写作的信心,写作的灵感。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呀!

⑵对于我写的第一首诗,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你赞成吗?为什么?

①指名自由汇报。

②指导朗读重点语句。

③追问:

你有过和我相似的经历吗?

④我们来假想:如果当时父亲也和母亲一样对我的诗大加赞赏说“精彩极了”,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⑤你认为“糟糕透了”是一种爱吗?是一种怎样的爱?

总结:严厉的父亲一句警告的话“糟糕透了”,又饱含着多少爱呀!正是这种爱,使我时时看到不足,使我戒骄戒躁,使我永远向新的高度奋进,这是一股多么重的力量呀!

⑶孩子们,请把我的童年故事中母亲说的话和父亲说的话再细心地读一读,品味一下这两种不同的爱!

⑷现在,“为什么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这个问题你理解吗?谁来谈一谈?(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重点句: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孩子们,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我的这句话,再仔细品味品味。

⑸孩子们,你们已经读了我的童年故事,那么,你找到我成功的秘诀了吗?

(指名自由谈。)

过渡:现在,我已经成了美国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顾我的成长道路,我感触很深,也总结出了我成功的秘诀,就在我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请默读第二部分,看谁最先找得到?

①指名汇报。

②课件出示:

一个作家……“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③教师范读。

④学生自由读。

⑤现在“为什么说仅有母爱的力量是不全面的”这个问题大家明白了吗?

(指名回答。)

追问:如果仅有父爱的力量全面吗?

⑥今天,我想把它作为见面礼送给大家,大家愿意接受吗?那就请大家试着背诵下来。

⑦根据课件提示学生试着背诵。

总结: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声音一直回荡在我的耳旁,给我鼓励,给我警告,使我谨慎地驾驶着生活小船在不平静的道路上平稳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教师完善板书。)

四、书写感想,全班共赏

同学们,请拿出昨天你自己制作的小书签,让我们用最简练的语言把自己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写下来。

1、播放音乐,学生书写感想。

2、师生交流,相互学习:

屏幕显示教师感言:

每一个孩子都犹如一棵小树,在它成材的过程中,既离不开雨露的滋润,也少不了修枝剪叶的阵痛。

五、课堂总结,升华主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还是简单的两种评价吗?不,它们是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两股风,两种考验,两种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每个人都驾驶着自己生活的小船,高扬自己努力的风帆,借助风的力量,驶向成功的彼岸。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慈祥的爱

成功

严厉的爱

【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了教师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力争用对话激活课堂。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对话

新课开始,首先转化角色,从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大作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展开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同时也找到了新课启动的引发点。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每个人都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构建对新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针对这一点和教材的特点,我又设计了“文章哪部分内容你最感兴趣?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这一质疑环节,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展开与作者的直面对话,激起学习文章的兴趣。

二、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活动实际上是读者通过心灵对话达到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作为本节课的主体和中心。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本环节设计中,我以童年故事为载体,在感悟童年故事基础上,水到渠成解决质疑问题。围绕着“对于我父母的评价,你赞成吗?为什么?”这一开放性话题,学生对文本意义产生了多元感悟,再引导学生展开切实有效的讨论、探究,促成文本新的统一意义的生成,使静态文本在对话中创造性地延伸拓展,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三、精心设计图文并茂的板书,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以一艘扬帆远航的船的形象,配以简洁的文字,加以教师高度凝炼且富有情感的语言,制造出一种“课已尽而意味穷”的意境。

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5

之二

福建省安溪县西坪百福小学 罗德新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⑴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

⑵课件出示“读读写写”。

老师建议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再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在后边的横线上试着添上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学生也可以动手抄个别字词一两遍。(课堂上学生“动口不动手”不好。)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角色转换,生讲师听

组织学生就初步阅读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此时,教师则扮演类似“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或和晶)的角色,尽可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现。教师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插话,随机指导,并把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学习所得及尚存问题以简要的表述方式写在黑板上。

五、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困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⑴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⑵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

七、课外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短语,并画记起来。

2.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句子并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句,升华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七八岁时;几年后,似乎还未满12岁;现在。)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4.“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父母师长的不同评价对孩子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生问师答,个性阅读

构建“生问师答”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时候可以尝试“不问则不讲”。学生如不发问,说明他们没有问题,那老师还一厢情愿地讲什么呢?结合本课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及下列问题。教师可实实在在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 :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将如何?

生2:爸爸为什么不说“一般”、“普通”,却硬要说“糟糕透了”。是译文的关系,还是爸爸说得不好?

生3:“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吗?(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不是作者自己,仅仅是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已。)

生4: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

师: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

生5: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师: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惩罚(不是体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要有阳关大道,也要有荆棘挡路。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四、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待荣誉和挫折,愿意谈什么就谈什么。教师相机指导。

小结:你要成功,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

五、作业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有兴趣的,可完成课后选做题。